2023年《墨子》读后感200字(实用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7:56:41 |
  • 李耀Y |
  • 10页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于书中内容、作者观点以及自己的思考感受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进行反思。读后感是一种对于读书的回顾与思考,也是一种对于书籍的致敬和赞美。每次读完一本书,都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进一步消化书中的内容,使读书成为一种更有意义的行为。在写读后感时,可以根据书中的主题和观点,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对比,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提供这些读后感范文,是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书籍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一

《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有的人可能认为《墨子》的作者是墨子。但是不然,《墨子》并非墨子一人而著,是由墨子及其弟子一起编著而成的。关于墨家创始人——墨子,由于各处历史资料稀缺。我们甚至连他的生平信息也无法准确的知道。许多人都知道墨家后来消失于西汉,却不知道在此之前墨家曾与儒家一样是先秦的显学,在遭受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文化摧残过后,一起称为显学的儒家在西汉兴盛起来,而墨家却衰落了。一代显学化为千古绝学,墨家为何消失?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谜团。

虽然墨家消失了,但是代表其学术界的思想的著作《墨子》仍然被流传下来。有人说《墨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寂寞的书。自墨家消失后,《墨子》这本书沉默起来,两千多年后终于在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时,被重新看到了这部著作的闪光点。《墨子》时一部神奇之书,其中包括;1许多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政治以及军事理论。

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延伸到了国外,清末学者邹伯奇就提出“西学源于墨学”的说法。他认为西方的天文、历法、算术等都源于《墨子》,并曾经依据《墨子》的理论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制造过望远镜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照相机。学者张自牧在论说了墨家科技成就后说“墨子为西学的鼻祖”。尽管墨家消失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墨子》这本书中来了解墨家的核心思想。

墨家在《墨子一书中提出十大主张:兼爱、尚贤尚同、非攻、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天志、明鬼。而这十大主张又可细分为四大类,即一:伦理思想,也就是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兼爱。我们在学习历史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知道了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爱护,共同谋福利。兼爱这一思想跨院了等级,无论富贵贫贱,体现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而儒家也同样提出:仁者爱人,却是建立在礼乐等级秩序上,而维护的是君主制度。

所以在在君主专制中似乎墨家不太受欢迎,这或许也是墨家消失的一个原因吧。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有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体现了这种无私的大爱。

二是政治思想:尚同、尚贤、非攻,对于当今社会也是有着重大的影响,尚贤,为选拔官吏提出了标准,任人唯贤一直都是每个时期都需要追求的,崇尚贤士任用有才能的人才能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非攻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纷纷对他国发动战争,百姓深受战火的摧残,若国与国之间都能非攻,和平相处那么比较是一个美好的地球村!“非攻”我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今各国人民所期望的。

三是经济思想:节用、节葬、非乐。

在礼乐秩序时期,君主诸侯以表示自己的尊贵地位特别重视礼乐等级。但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力财力都十分有限,受苦的当然也是百姓。这也是墨子提出节葬、节用非乐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节约,无论多么的富贵,终究会有败光的时候。四是宗教思想:天志、明鬼、非命,在这个思想中我最认同的就是“非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不顺从天命,这个观点正好与儒家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相反,所有的食物都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事在人为,天道酬勤。只有自己努力,便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的上帝老天爷不过是人民美好的向往罢了。

《墨子》也是国学经典,它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关于伦理、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思想。虽然它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内容却永远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去深究学习!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二

以上是两个很关键的问题,若两个答案都是否,那么墨子的政法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是否。因为我们知道不“一同天下之义”世界仍可以和平的发展,天下并没有乱若禽兽然,现实世界告诉了我们答案。其次,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也不难回答,求同存异这样的外交政策带给我们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显然有更好的方法存在。问题好象解决了,但是问题真的那么简单吗?应该看到我们轻松的得到了上面的答案,是由于我们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而经过了漫长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的我们是没有理由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在现代我们知道怎样最快的从北京到达上海是乘坐飞机,而这样的问题在两千年前正确的答案无疑是骑马。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在墨子生活的时代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那个阶段,我们所知的更合理的,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吗?即使有,但它有可能能被提出来并被实施吗?所以就我理解而言,墨子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在当时不能说其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但就整体而言,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在墨子生活的时代,救世的唯一可行和正确的方法就是墨子所提出的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法理论。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三

一直都以为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学,到后来,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仲尼的儒学是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是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游是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也许只是因为他那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女子的“三从四德”论。读了墨子,我更偏爱墨子。墨子,他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身于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百姓所遭受的困苦有着深切地了解。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但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只是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等不利国民生计的主张不适合他,才选择了另一条更适合他的道路。

“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级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在我看来,提出此观点的他,才是真正地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为人民着想。

治理国家,墨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爱利万民,不亏人自利和人不关己则为“兼爱”。他认为社会**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只知爱己,利己,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人与人之间才相互敌对。如今的我,对此也颇有感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们的视野却在不断地缩小。当社会把宣传好人好事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的社会风尚由此可窥知一二。梦君为了有朝一日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理想,我们就要向墨子学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呼吁天下所有人都相亲相爱。不为了“贪伐胜是名及所得之利”对他国发动战争则为“非攻”。墨子强谴“不义”之战,指出这种行为的实质也是一种无耻的“亏人自利”行为。为了消弭战争,他带领弟子从事实际的防御战争的研究。墨子的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我们中国。

《墨子》一书,文字通俗平易,却内涵有许多丰富而精粹的思想。即使在现代,它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推荐大家去读墨子这本书。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四

今天早晨,读了这篇小古文后,我思考了很多。

一开始读文时,我感受到了耕柱子的委屈:一只鸟在窗外的柳树上鸣叫,明明其他弟子也都向外张望了,为什么墨子只批评我呢?后来,在看到墨子用“上太行山,是驾驭马还是驾驭牛”的事例对耕柱子说清原因后,我也恍然大悟:原来,墨子是认为耕柱子“足以责”,才对他使用了“怒”这种批评式的教育方法。

ohmygod,我妈妈难道是墨子转世吗?“我批评你,是为了让你成才呀!”“如果不是你有这个资质,我才不会这样费劲管教你呢!”“你能做得到,所以我才对你高标准严要求”……诸如此类的话,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理智告诉我,墨子这种批评式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道理。应该感谢那些批评你的人,在他们眼中,你就是能上太行山的那匹马,被不停地鞭策,会更好地成长;你足以成为一块“璧玉”,是一个值得“敲敲打打”的人。面对他们的责备、鞭策、惩罚,甚至是吹毛求疵,我们要坦然接受,化他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为前进的动力,成为比较好的自己。

但是哦,偷偷告诉你,在感性的角度上,我是不喜欢妈妈这种批评式的教育方法的。就在刚才,我完成了《墨子怒耕柱子有感》这个小练笔,自我感觉还挺好。可是,妈妈的眼睛随便一瞄,就开始“balabala”,什么语言不好吧、结构不好吧、论证不充分吧……难道我就这么“无愈于人”吗?为什么在你眼里我都是不好的?我的信心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五

鲁迅先生评价墨子为中国的脊梁,孙中山先生因墨子博爱,将他称为“东方耶稣”,足以可见现代人对墨子历史地位的肯定。《墨子》这部伟大作品无论在政治、哲学,还是伦理方面都有着非凡的贡献。

说的墨子,我们想到的就是他关于非攻、兼爱的军事思想,提倡防守,而是不是进攻。墨家的哲学思想同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墨子中的《尚贤》、《非攻》等论著向我们阐述了选拔人才应当不拘一格,决不能任人唯亲。当官和老百姓应该平等,不能因为当官就显得高贵,平民就低贱,当官的要爱护百姓,而老百姓也得当官的服从。这也与我们现代的思想观念极为相近,官爷是鱼,老百姓就是水。《墨子》中哲学思想的体现主要在《天命》、《贵义》等篇目中,最大的观点就是否定唯心论。墨家认为知识从三方面来,一是直接学到的知识,二是通过思考、推导出的知识,三是在实践出真知,很明显墨家学派与儒家的“天命论”是相对立的,这是其先进性的一个体现。我觉得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进步的观念就是“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也墨家的伦理方面的思想。墨家认为人生而平等,没有贵贱之分。人跟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家庭关系讲究父慈子孝。任何时候都要有好的心态,即使你生在逆境之中。封建社会中能有这种思想,让我非常惊讶,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就在于大的环境就是封建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墨家的思想并不现实。

墨家思想固然有其先进性,同样也有思想上的缺陷,就如《墨子》的《天志》中,墨子认为万物都受上天的主宰,鬼神同样存在。墨子的思想从之前否定唯心论又重新认同唯心论了,这是他思想不完善之处。

总体来说,墨家更多的向人们灌输人人平等的思想,他们关爱广大平民,有着仁爱之心、博爱之心,无怪乎被孙中山称为东方耶稣了。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六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随之摆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面前。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虽历经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今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增加,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们整个神州大地上,诵读经典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在此之上,我们还应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和谐共存。今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时空跨越,把国界跨越,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墨家思想。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派,其创立者为墨子,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尚同”、“节丧”、“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这十大主张,其中“兼爱”为思想核心,是墨家在认为社会**攻伐、相互伤害,是由人们“不相爱”而造成的。所以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这样一些反映了他企图调和统治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事实上难以实现的理想。“节用”、“节丧”是墨家思想中的精华,激烈的反对儒家的“厚葬”,要把财富埋在坟墓里,而“久丧”是影响劳动生产的,因为这样会阻碍国家富强。另外,墨家学说的理论依据是“天志”、“明鬼”,这是尤其重要的,不仅要论证“兼爱”学说不是天的意的必然遭到惩罚,他还认为“天志”是衡量“王公大人”和“万民”的规矩。他的“天”是小生产者的幻想,反应了小生产者的利益。“明鬼”也就是相信鬼神,是从“鬼神”可以帮助“天”赏善罚恶而提出来的。墨子认为,如果使天下人都相信鬼神能赏善罚恶,则天下就不会大乱,但这是一种幼稚的迷信思想。

墨子是哲学思想反应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但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所以,今人在认识学习墨家思想时也要加以辨别。

进入21世纪的新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继承和弘扬了墨子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这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七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出身于手工业者,能制造机械,也通晓军事,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和军事工程师。墨子生活时期正值春秋战国之际,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争权夺利,相互间进行了多次残酷的战争,强之劫弱,众之暴寡。列国割据,征战不休。墨子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子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其中《非攻》就是他重要的政治主张。

“非攻”思想有以下特点:首先,“非攻”以“兼爱”为其理论基础,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国家之间矛盾,实现其理想的必然结论;其次,“非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是人民的理论;再次,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得到了弱小国家的支持。当时的战争不仅在大国间进行,也在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小国与小国、弱国与弱国之间进行。“非攻”对大国和强国,尤其对好战的君王是一个约束,对小国与弱国则是一个保护,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当时“非攻”在制止战争,减轻人民痛苦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相当作用。

“非攻”,思想谴责进攻的战争,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而是反对侵略者发动的攻伐无罪之国的战争,可以说是后世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渊薮;而对于讨伐暴虐害民的有罪之国,墨子不称“攻”而称之为“诛”,他是赞同的。至于抵抗侵略者的防御性战争,墨子不仅不反对,而且是竭力支持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非攻”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墨子所处的是诸侯相互攻伐吞并,争霸的时代。只是处于这样的时代,墨子看到了侵略性战争给各诸侯国人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所以提出“非攻”的思想来谴责进攻战争,来反对浸略性战争。

墨子的“非攻”思想是通过全篇论证攻伐别国的行径大为不义,以及对这种不义行径的赞誉之荒谬。墨子首先对“利”提出了疑问,是因为它上能符合天帝的利益,而且中能符合鬼神的利益,并且下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才这么称道它吗?然后通过以盲人和正常人为例,指出这世上虽有“利”的名称,但人们却往往没有去考察它的实际存在。说盲人和正常人都能说黑色与白色的名称,但盲人却不能分辨出实际物体的黑白颜色。随后讲古代的智者在为天下考虑时,必定能顺时考虑事情的利益,然后再去做。他就近取譬,层层类推,一环紧扣一环,先举日常生活中是非显而易见的一些事例,以引出一个判断标准,然后再根据这个标准论证攻国为什么不义,赞誉攻国为什么荒谬。墨子以“入人园圃,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以至于“杀不辜人”等“不义”之事为例,再三论证如果一个人损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其罪过也就加重的道理。进而论断:如果人大规模地去攻打别国,而对此“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这样显然是十分荒谬的,是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这样就有力地突出了“非攻”的主旨。接下来又用一段进一步以类推的手法论证攻国之大不义,以杀人为例,从杀一个人到杀十个人、百个人,便是十倍、百倍的不合道义。天下的君子都要惩罚杀人的行为。再转到攻伐别的国家的更大罪行。最后以不辨黑白,不辨甘苦做比喻,驳斥赞成攻伐他国者,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都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在传达这“非攻”这一政治思想。墨子坚信只有“非攻”才能避免“攻国”的危害性,才能避免百姓饥寒冻馁,才能避免荒废百姓耕种,才能避免“杀人多必数万寡必数千”的大量死亡,才能避免因战乱而影响人口的生育与繁殖。为了使世界和平、人人兼爱、丰衣足食,必须“非攻”。

在文章中,几段好攻伐之君与墨子的对话描写的很精彩,把墨子如何反驳好攻伐之君无理的掩饰之词刻画的淋漓尽致,从中足以显示墨子的聪明才智不同一般。最后墨子做了总结,认为天下的王公大人士人君子,内心想谋求天下人的利益,铲除天下人的祸害,从而引发的频繁的征伐,实际上是天下最大的祸害。

我们再拿“非攻”的思想来看近现代的中国,面对列强的浸略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取得胜利。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都体现着“非攻”的思想,浸略战争和反动战争最终是要失败的。“非攻”这种自强不息的自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不息的重要依据之所在,这种精神是一种正义精神与和平精神。

在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告诉我们,不正义的战争最终只会害人害己,持强凌弱,非君子行径,大有不义之嫌,最终是要失败的。墨子的“非攻”观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极为重要的武器。

从政治和哲学意义上看“非攻”也可称为和平主义,人道主义的先导。“非攻”论之本质是让他人无忧无虑地生存,这里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深切爱护和终极关怀。“非攻”的思想启示人们坚持正义,保君子之节,行君子之径,存君子之仁义。我们在做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贪图利益,不损坏他人利益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否则只会损人不利己。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八

领导者要想获得人民的赞扬与美誉,那么所做所为必须符合宇宙的规律,自然的规律,以及人民的利益。领导者要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表人物,始终不渝地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就会得道多助,并且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的恩德,一代代地歌颂与赞美。让人民得利,人们就会赞美他;让人民利益受损,人们怎么会赞美他?真要出现让人民利益受损的情况,人们还会赞美他,那人们肯定疯了。但现实是,谁让人民利益受损,上天不会帮他,人们憎恶他、诅咒他、甚至于欲除之而后快。只有符合人民的利益,人们就会赞誉他。让人民得利,是合乎公义的,则号令不疑而速通于天下。

所以,在国家层面上,不发生战争是最好的结局,在企业层面上,不搞恶性竞争是最好的结局。对待员工要宽厚而恩惠。宽容不同意见的人,宽容有小过错的人,宽容有缺点的人,并且不刻薄待人很好,员工们都会归附于你。给予员工们应得的利益;在员工需要帮助时,雪中送炭;制定政策时,给予弱者以恩惠,那么员工们都会归附于你。以公正督察别人,以义为名,务必宽待我们的员工,取信于我们的消费者,以此援助我们的竞争对手,那么企业就可以纵横天下,且对企业产生的好处会很多。管理者要兴企业的利益,兴员工的利益,除去企业的祸害,除去员工的祸害。恶性竞争是企业最大的祸害。企业上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度,下要符合股东、消费者、员工的利益,这样的企业才是长盛不衰的。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九

一直都以为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学,步入大学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仲尼的儒学是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是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游是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至于韩非的法家则带我们领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片繁荣。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也许只是因为他那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女子的“三从四德”论。读了墨子,我更偏爱墨子。墨子,他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梦君为了有朝一日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理想,我们就要向墨子学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呼吁天下所有人都相亲相爱。不为了“贪伐胜是名及所得之利”对他国发动战争则为“非攻”。墨子强谴“不义”之战,指出这种行为的实质也是一种无耻的“亏人自利”行为。为了消弭战争,他带领弟子从事实际的防御战争的研究。墨子的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我们中国。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从不以多欺少,挑衅寻事,而总是采用和平为主的手段与其他各国友好交往。

即使有时他国冒犯我国,我们也总是想用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来解决。可是一旦涉及我国主权与领土问题是,我们也是毫不退让的,甚至还会做出强硬的反击。《墨子》一书,文字通俗平易,却内涵有许多丰富而精粹的思想。即使在现代,它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身为21世纪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入到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

《墨子》一书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的总集,主要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墨家思想领域极其广泛,有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等,其中逻辑思想尤为突出,堪称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墨子》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墨子,生卒年不祥,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一书的思想极其丰富,单用两千字定是写不完的,故选取其中两方面,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两方面浅谈一二,若有不对之处,缘我学识浅薄也。

首先,是“兼爱”,记得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三第一章讲的便是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其中介绍到了墨子,当时只是简略的介绍,后来进了大学,从图书馆借阅了这本书,才真正知道了墨子以及他的思想。

“兼爱”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墨子的所谓兼爱就是天下人彼此相亲相爱,由此可知,墨子认为天下混乱的原因是臣不孝君,子不爱父,父不尊兄,反之,君不慈臣,父不喜子,兄不爱弟,以及盗贼四起,诸侯相攻等,“皆起不相爱”。因此,墨子指出“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在当时的贵族的道德观中,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当今社会,也或多或少有些体现。

兼爱分上、中、下三篇,感触最深的是上篇中的第二个,“若使天下兼相爱,人若爱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不孝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大致意思就是,天下人相亲相爱则治,互相仇恨则乱。即使在现在,这个道理也依然实用,大家都相亲相爱,那么整个世界都是相亲相爱的,那也就没有盗贼,没有罪犯,有可能连监狱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那只是一种理想社会,现在想实现还是比较困难的。墨子的兼爱思想有一定的空想性。

其次,是“非攻”,“非”是非议、谴责的意思,“攻”是指非正义、侵略性的战争。他认为,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就是不正义的“攻”,“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造成人民死亡,田园荒废,天下大乱,墨子的“非攻”就是谴责这种侵略战争,但是,对于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等那样的讨伐暴虐君王的战争,墨子认为是为人民除暴安良的.战争,他极为支持。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曰: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为不足也,我欲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也。子墨子曰:今若有能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来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夫天下处攻伐久矣,譬若傅子之为马然。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以此效大国,则小国之君说。人劳我逸,则我甲兵强。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量我师举之费,以诤诸侯之毙,则必可得而序利焉。督以正,义其名,必务宽吾众,信吾师,以此授诸侯之师,则天下无敌矣,其为下不可胜数也。此天下之利,而王公大人不知而用,则此可谓不知利天下之臣务矣。”这是“非攻”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大致意思是若有谁挑起战争,群起而攻之,大家要互帮互助,帮助弱小的国家。

个人觉得,兼爱和非攻具有相同之处,都包含着大家要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意思,墨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多么的受欢迎,墨家学派是各派中的显学之一,它代表劳动者的利益,反对贵族的世袭特权,主张平等,兼爱,非攻,尚贤等,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力倡“节用、非乐”以发展社会生产,在各派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史上一大源流,影响极其深远。

总之,墨学内容浩瀚而深邃,墨子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彗特别是墨家追求平等、兼爰的政治理想,务实求利的经济理论、防御战争的思想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的求实精神,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其哲学上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逻辑理论等,在先秦文化思想史上成为一面无与伦比的旗帜,是我国甚至人类思想宝库中的文化瑰宝。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一

记得,从小我就听到孔子,听到人们谈到老夫子的儒学。等上了高中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想的那样。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仅仅用着八个字就所能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儒墨道法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仲尼的儒学使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使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使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至于韩非子的法家则带我们领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繁荣。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也许是因为他那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束缚女子的“三从四德”。自从读了墨子,我便深深的爱上了墨子,我是那么的敬爱他。

墨子始终站在人民的利益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生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底层百姓所受的磨难有着深切的体会。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知识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不利于国计民生,那些主张不适合他,于是他选择了一条他所认为正确的道路。墨子的选择是争取的,墨子的道路是艰辛的。

将“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己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在我看来,提出这个观点的他,是真正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是真正为民着想的。

墨子有读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爱利万民,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我们现在社会。我国人口众多,但不以多欺少,而总是用和平为主的手段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

墨子的思想,于今,意义重大。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二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子最主要的主张:兼爱非攻。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主张爱无等差,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针对当时社会动乱,国与国互相攻打,人与人互相残杀,墨子急于寻找动乱的根源、救世的良方,他说:“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如果人们兼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则干戈化为玉帛,天下必然太平。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是墨子的兼爱和尚同思想,最后容易走向专制主义,而儒家虽然推崇等级制度,但最后却走向了平民化——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走向了民本。儒家的像孟子的思想是比较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道德观建立在人之常情上,不像墨子兼爱那么难以实现。当然,孟子的义利观,舍身取义也是具有超越性的。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这里可以看出墨子把自然界无意志的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的意志是兼相爱,交相利。顺天意得赏,反天意得罚。

墨子的尚同尚贤主张。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同是在尚贤的前提下,要求人们与上级政长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也就是集中统一到中央。这是一种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思想,后来在法家那里得到了发展和实际运用。墨子尚贤尚同,一方面要求突破宗法制度,给“农与工肆之人”以政治权利,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义,这是一个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也”。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和孔子的为贤之道还是不同的。墨子的“为贤之道”是为民谋利,救民于水火,使他们能够各安其生。即所谓“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孔子的“为贤之道”首要是学习和掌握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周礼,遵照周礼完善个人的修养。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克己复礼为仁”。可见,只有用周礼约束自己,虔诚维护周礼,才算得仁人、君子。

墨子的节用节葬观点。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提出非乐观点。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反观孔子主张礼乐教化,这就需要看到,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礼崩乐坏,孔子推崇周礼,认为礼乐可以教化百姓,维护统治。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他认为,国家安危治乱,不靠天宁靠人力。他提倡充分发挥人力的积极能动作用,批判消极的命定论。墨子认为儒家的命定论是害人的懒汉哲学。其实,墨子仅仅从儒家部分言论对于儒家的命定论加以批判是有失偏颇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主张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在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儒家墨家有不同的社会基础,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墨学有人民性,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三

在春秋战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大师扎堆诞生的时期,中国古代哲学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当孔子的名声已经走出国门;在五大洲四大洋留下足迹,另一位大师的名字,好像被冷落了,他就是墨子。

当大家都陶醉庄子的缥缈的世界,列子玄幻的神话传说,韩非子的铁血野心,孟子的远大理想,老子的安然平淡,墨子,却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执教者,也曾盛极一时,成为了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显学。战国初期,大有超过儒家之势,致使荀子哀叹“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儒家虽然高唱民贵君轻的口号,但实际行动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核心思想是巩固王权,安抚人民,使各司其职,以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当然,就当时来说,确实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强大、稳定的王权在当时也就意味着社会的相对稳定。回头看看墨子,也是主张仁政,墨子不仅是同情还是真抓实干的帮助穷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尚同”、“节丧”、“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这十大理论,该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俗化的。

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但这不会改变整个墨家体系的高度。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此时,我真想借一双手帮我转交墨子一封信: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个简单而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下骑着春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着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恍惚,我看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的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观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若“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的坚定不屈。

我还看到了一位穿着补丁衣服,蓄着长长胡须的清瘦老人,带领着弟子们躲在屋檐下避雨,虽为狼狈,但很坦然,呵呵笑着,明亮的目光穿透朦胧的雨帘。

不论怎么说,墨子也是一位不拘于现实,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理想主义者。

我敬你,墨子。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四

摘要:墨子是先秦时代的伟大智者。其代表作品《墨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奇丽瑰宝。所谓非攻,就是不攻无罪之国,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非攻”思想蕴含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发掘其“非攻”的军事思想及国际关系理论,对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做好当前的政治、军事、外交工作,特别是处理当今社会冲突与解决国际争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非攻;兼爱。

作者简介:施超,女,汉族,江苏人,1985年出生,硕士,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识码]:a。

墨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位“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思想家,是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的大家,他及其后学在政治、军事、科学、哲学、逻辑、伦理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2300多年以后,历代都有政治家、思想家高度赞扬墨子的人品和学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崇儒术以后,墨学横遭封建社会统治者封禁,《墨子》一书幸存于《道藏》。尽管如此,曹操认为墨子“兼爱尚同,疏者为戚”,弥为珍贵。在现代,人们更是高度评价墨子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墨子扬天下之理,叙万物之情,究世事之变,他所思考的许多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理念,是墨子军事伦理代表思想,并且也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哲学、文化和政治思想。掌握“非攻”思想的准确含义,体会其精髓,对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做好当前的政治、军事、外交工作,特别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着重要意义。

墨子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在这期间,物质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由国家占有的分封制,进入到了封建领主掠夺兼并的私有制,使军事斗争非常尖锐。正如墨子所言:“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此皆砥砺其卒伍,以攻伐兼并”《节葬下》。越亡后,形成战国七雄,而夹在其间的小国如卫、鲁、宋、郑等则不断受到大国、强国的攻掠蚕食。战争问题成为当时儒、法、墨、王、臣、士、将、卒,百姓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墨子生活的鲁国是一个小国、弱国,处于楚晋争霸的必经之地,这让墨子对“大攻小,强凌弱”的形势非常不满,也使他对伐战导致的灾难体会颇深,更为伐战的借口所愤慨。他及其弟子为制止战争南下北上,奔走于各国之间,游说于君王殿前,演讲于民众中间,“非攻”思想就是适应这种环境条件的要求而产生的。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五

《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有的人可能认为《墨子》的作者是墨子。但是不然,《墨子》并非墨子一人而著,是由墨子及其弟子一起编著而成的。关于墨家创始人——墨子,由于各处历史资料稀缺。我们甚至连他的生平信息也无法准确的知道。许多人都知道墨家后来消失于西汉,却不知道在此之前墨家曾与儒家一样是先秦的显学,在遭受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文化摧残过后,一起称为显学的儒家在西汉兴盛起来,而墨家却衰落了。一代显学化为千古绝学,墨家为何消失?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谜团。

虽然墨家消失了,但是代表其学术界的思想的著作《墨子》仍然被流传下来。有人说《墨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寂寞的书。自墨家消失后,《墨子》这本书沉默起来,两千多年后终于在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时,被重新看到了这部著作的闪光点。《墨子》时一部神奇之书,其中包括;1许多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政治以及军事理论。

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延伸到了国外,清末学者邹伯奇就提出“西学源于墨学”的说法。他认为西方的天文、历法、算术等都源于《墨子》,并曾经依据《墨子》的理论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制造过望远镜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照相机。学者张自牧在论说了墨家科技成就后说“墨子为西学的鼻祖”。尽管墨家消失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墨子》这本书中来了解墨家的核心思想。

墨家在《墨子一书中提出十大主张:兼爱、尚贤尚同、非攻、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天志、明鬼。而这十大主张又可细分为四大类,即一:伦理思想,也就是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兼爱。我们在学习历史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知道了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爱护,共同谋福利。兼爱这一思想跨院了等级,无论富贵贫贱,体现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而儒家也同样提出:仁者爱人,却是建立在礼乐等级秩序上,而维护的是君主制度。

所以在在君主专制中似乎墨家不太受欢迎,这或许也是墨家消失的一个原因吧。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有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体现了这种无私的大爱。

二是政治思想:尚同、尚贤、非攻,对于当今社会也是有着重大的影响,尚贤,为选拔官吏提出了标准,任人唯贤一直都是每个时期都需要追求的,崇尚贤士任用有才能的人才能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非攻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纷纷对他国发动战争,百姓深受战火的摧残,若国与国之间都能非攻,和平相处那么比较是一个美好的地球村!“非攻”我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今各国人民所期望的。

三是经济思想:节用、节葬、非乐。

《墨子》也是国学经典,它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关于伦理、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思想。虽然它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内容却永远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去深究学习!

《墨子》读后感200字篇十六

历史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有名的大师,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大师如云,孔子,孟子,韩非子。同样,也有着被大家遗忘的大师。去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就是以他命名的,那就是我今天的主人公,一位伟大而又神秘的大师——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开拓了具有新精神的学派,他很平凡,他只是不断开拓和创新出一个又一个惊天动人的事件,从古至今,伟人不断浮出,可是,在我看来,他们的影响远不及墨子的思想理论伟大。我国也不断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墨子的思想。儒墨学派个个都是技艺精湛的优秀工匠。他们将技艺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了《墨经》。读了《墨子》之后,我深受感触,因为儒墨家是在先秦诸子百家中传奇色彩浓厚的学派,它永远旗帜鲜明,组织严密,凝聚力强。墨家主张的要贫苦大众追求和平正义,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就是这样的思想才让我们永不忘怀。

墨家主张的思想个个贴近民生。“兼爱”是首要思想。在社会**时期,人们相互残害,墨子认为是人们“不相爱”造成的。所以,在当时,墨家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才会使人们相处友好。这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这也反应了墨子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矛盾。墨子希望人与人之间不仅仅要停止产生矛盾,还想让人们停止一切侵略的战争,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他是非常支持的。他的主张一次次说出了小生产者的政治地位和他们的思想。

“节用”、“节丧”是墨家思想中的精华。墨子认为,为政者应该增加生产,使物质财富成倍增长,这在当时落后的农业经济时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

墨子的主张数不胜数,个个都贴近民生,即使现代化社会的我们读来,也都感慨良久,不得不叹服。

我要高声呐喊:请大家记住这位伟大的墨子吧!

愿墨子的精神永久存在我们的心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