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模板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22:05:14 |
- zdfb |
- 11页
公告是一种发布重要信息、宣传或通知的文本形式,它能够有效传达信息。1.完美的总结需要有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书推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初步感受压缩空气有弹力。
2、进一步提高对实验中某一现象提出自己推测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3、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仔细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流程:
一、猜谜游戏导入,进入活动主题。
1、猜谜引入:“看不到,摸不着,闻不到,可是人人都需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2、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空气的了解以及知识的来源。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状况。同时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二、通过活动,感知什么是压缩空气。
进行“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的活动(材料准备:每个小组有一杯水,每个学生有一个注射器)。
教师出示活动计划:
1、注射器中装了水,堵住出口,活塞还能往下压吗?
2、如果装的是空气呢?
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水不能被压缩,而空气可以被压缩。
3、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4、正式向学生介绍注射器这一生活常见的物品,因为在以后的很多探究活动中都会使用到它。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作了灵活的处理:以借助注射器感知水不能被压缩的活动替换了教材安排的拍足球游戏,通过与随后进行的借助注射器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实验的对比,使学生在感受到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同地时能正确地认识压缩空气的概念,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开展拍球比赛活动,引领学生做出假设。
1、进行拍球比赛,引导失败的学生找原因。
2、启发学生提出假设:球能弹起,手感受到的弹力可能是压缩空气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四、探究活动“看谁能说服我”。
1、教师:用你们手中的注射器说服我,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和弹力。
2、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寻找说服老师的方法,并进行表述和记录。
设计意图:号召学生想办法来说服老师,其实是引导他们验证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和弹力。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挑战,想要说服老师的心情使学生对探究内容更为关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汇总小结,课后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解决了对“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的疑问,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
反思:
能较合理地使用教材,能大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更适合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把较为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好地体会了学习的意义。
在最后的探究活动上,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探究的工具进行了规定(注射器),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不限制使用的器材,让学生自由设计验证活动(比如利用塑料袋、气球等),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方式发展呈多样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宽,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二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认识空气》的第一课时。教材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空气的存在;通过“捕捉”空气和讨论空气占据空间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和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等性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提问、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科学探究活动,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这是一节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操作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体会很深:我让学生运用桌上的实验材料主动探究。我为每组提供的材料是:纸扇子、小砖块、风车、塑料瓶、塑料袋、保鲜袋、水槽、吸管、粉笔。我的意图是用这些材料可以找出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通过分小组用一种方法来找出空气的存在,及合作找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空气的存在,这样既感受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可行性、安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思想。在实施用保鲜袋“捕捉”空气时,给保鲜袋袋口打结,教师演示后,轮到学生“捕捉”时,学生有的“捕捉”的空气不够多,又没有打结,空气一下子漏了,就大呼小叫。有的“捕捉”到了空气就情不自禁地玩了起来。那时的课堂纪律就有点不受控制了。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很注意备学生,极力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安排才能更方便或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三
在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发现有两个环节考虑不周。
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时,我设计了三个提示。学生在交流设计时,也很好地解决了提示的问题。但是回答的质量不够高,深度也不够。反之,如果把这一环节调整到设计实验之前,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讨论一下,形成统一的意见,那么学生的回答会更到位。
在建立模型解释空气热胀冷缩原因这一环节,我借助于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讨论看到的现象:即运动越快,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体积就越大;运动越慢,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小,体积就越小。再把看到的.现象迁移,用来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然而这部分内容太抽象,学生仍然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如果把教材上提供的文字解释资料复印给学生,把资料和录象结合起来,那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清晰。
当然在课堂中还有许多地方不够理想,恳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四
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认识空气是怎样流动,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第三,了解人们如何利用热空气,制作热气球。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
本课首先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由三个小实验环环相扣,其中尤其要注意第一个小实验结束后的过渡“你有没有看见热空气往上流动了么?”或“你在上面看见热空气了么?”由此引出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
在第三个实验,一定要强调两个杯子里是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还要注意加热一个杯子里的空气时一定要扶住小木棍的另一端。
“热气球”的实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最后由看那个小组的热气球飞得更高更远为目标进行课后拓展研究。
需要思考的是“冷热空气的对流”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如何用更合适的实验来演示呢?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采用了问题情境引导策略,从旧知到新知,提出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继续对新知的学习。整堂课都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出新知。
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佳效果。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活动过程。小学生对周围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来自于儿童的天性,这也是最基本的学习动机。但这种主要来自于好奇的探究倾向,最初只是潜在的动机力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尤其要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儿童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来做科学,但面对的毕竟是小学生,而在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不宜搞得太复杂。要突出主要教学目标,做到“万绿从中一点红”,过程上更要“小中见大”,材料上能越简单,越典型越好。
让学生研究空气受热时会怎样流动呢?其中有一个小实验,用纸蛇转动来证明空气受热向上流动。材料简单易操作,但又不失生动,学生十分热情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不同部位试验,当放在火焰上方,看到纸蛇旋转起来那一刻,大家是多么兴奋,有人甚至欢呼起来:“纸蛇活啦!”
在活动过程中也要符合儿童的特点,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可让学生独立研究,而有些需要两两合作甚至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当学生通过观察验证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成熟、不完整时,教师要多鼓励,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积极观察探索,形成创新的心理愿望。让学生品尝到跳一跳摘果子的喜悦。如果是望天难登的感觉,久之会使其丧失活动的兴趣。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五
1、情景的创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能开个好头,创造出一个环境来感染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大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科学课中可以创设一种悬疑的情景,让学生惊叹“为什么会这样?”,或者挑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热情。
2、教师的激励性语言。
3、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
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学生就会厌烦。如能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当大部分学生有能力探究出来或者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时,就可以让学生说出来。如《液体的热胀冷缩》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让水在透明管子里的变化看得更清楚,并提供了红墨水给学生,那学生看到了现成的材料当然就会想到把红墨水滴到水中,这样就能看得更清。这是他们能力可达,完全可以让学生说出来。
但如果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的能力是不足以把问题探究出来的,那就需要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如做液体热胀冷缩实验用的管子上面有两个黑色的小圈,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实验材料,也没有做过相类似要做标记的实验,所以如果要让他们回答出这个问题,是很难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怎样使用这个小圈,就不需要再花时间让他们讨论。
老师过于注重结论,就会表现在当学生回答到点子上时,老师就马上肯定。或当学生在汇报时还没等学生说完就帮他们做思维归纳。这样只会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收集到的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是非常零乱的,在归纳、分析、整理时,老师要注意相信学生,不怕出乱子。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学生观察到液柱上升,他们都想把自己的发现和同学分享,这时应该让学生充分交流他们所观察到的,不要因为一两个学生说到液柱上升了就不让其他学生说了。毕竟学生虽然看到相同的现象但他们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只要最后老师提出“刚才的几个小组他们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就会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在我们科学课堂很多东西是教师预设所无法预料的,正是这些突发的生成使课堂增色很多。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应该是积极的行动者,有效的课堂必然有着思维活跃的学生群体,因此,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接踵而来的是相应的思考,思考便会产生争辩。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点是一闪而过的,一个时间差,就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如在让汇报水受热时观察到什么现象,有学生说到“红墨水越升越高,但水没有增加”,这时应该好好把握住这点,引导学生:水没有增加,但水却上升了,那是水的什么发生变化呢?这样就能更好的突破难点。
当然,任何问题总要涉及一个度,无论情况如何,老师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
我们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依靠几个学生的出色发挥虽然能够让课堂精彩,但教学不应该只有核心学生的道理十分浅显,依靠少数学生出彩带来的课堂所谓成功并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
在科学课中,特别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个别学生学对了,老师仍然要“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老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创新。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问学生水受热时,体积有什么变化?让几个学生回答后,再让其他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哪个同学回答得最好、最能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然后再说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同学所说的来描述……或者当一个学生回答得很好时,停下来问问学生你们还有意见吗?若学生都没人举手,则说:“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一样。”然后再出结论。这样就不仅仅只有师生的交流还有生生的交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六
《离不开的空气》一课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的空气,并在“豆子发芽”实验过程中以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里的动物需要空气吗?”,让学生体验不同学习方式的同时,获得生命离不开空气的认识;最后通过上网学习,与更多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把保护大气环境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以期形成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爱护,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对比实验,搜集信息、讨论等活动,了解生命与空气的关系。同时教给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即引领学生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并通过经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体会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保护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体验活动――交流讨论――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收集资料――拓展。
重点难点。
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条件,进而明白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
老师:豆芽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视频或图片。
学生:两个大小一样的盆子、纸、水、绿豆、塑料薄膜。
任务驱动页。
活动1:人与空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学生学习游泳时可能都有憋气的体验,可通过这种情景引起学生回忆憋气的体验。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那样会很危险的。
测量10秒内的呼吸次数,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呼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还可利用我们做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
学生可通过10秒的憋气感受,让学生体会和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2:豆芽的生长。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是植物生长与空气有没有关系呢?没有空气,植物能否生长呢?本活动就是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
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植物的生长也是离不开空气的。运用对比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突出主要问题,即做空气充足和空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与实验无关的其他变量。
观察豆芽生长的实验,豆芽生长初期没有光合作用,只是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水和氧气。利用豆芽进行植物与空气关系的实验比较方便。实验时,需要用两个大小一样的盆子,盆子内垫有吸水性好的几张纸(两个盆子所垫的纸一样多),分别在两个盆子上装水,使所垫的纸吸透水为宜;在两个盆子里放同样多的绿豆,一个盆子用塑料袋包牢,另一个盆子不盖任何东西;两个盆子要放在同样通风、阴凉的地方,数天后,豆芽就长出来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没有包塑料薄膜的豆芽长势很好,而用塑料袋包裹着的豆芽长得很差,这说明了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引申的问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夜晚也要进行呼吸。
资料:水里的动物需要空气吗?
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动(植)物需要空气吗?教材中列举了部分动物,如珊瑚虫、鱼、海豚、鲸等几种动物,说明了在水里生活的动物也需要呼吸空气。当然,书中介绍的动物只有几种,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动物和植物需要空气的情况,可以组织同学们到我们的“小学科学”网站中查找,或查找有关的资料,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这部分是一项开放性的内容,首先让学生阅读书中的图文资料,了解水中的动物也是离不开空气的,只不过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呼吸空气。其次可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水中动物和植物是否需要空气的资料。
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搜集资料。搜集资料不光是上网查找,还可以阅读相关书籍,请教这方面的专家、教师和家长等。
水中的空气是以游离状态存在的,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植物都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能够呼吸水中的空气,有些则是“憋气”的本领比较强,呼吸一次能够保持很长时间,如:海豚、鲸等就要隔一段时间才浮到水面上进行呼吸。
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可以举例子说明。如:养鱼时都会向水中注入一些空气,以使水中游离状态的空气更多,便于鱼儿的呼吸。很多同学在家里都有养鱼的经历,或者看过往鱼缸水中注入空气的设备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没有那么困难了,至于学生想要知道鱼是怎样呼吸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查找有关资料。
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从了解自己周围空气环境、利用自己的经验,上网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的方法,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空气状况,向学生渗透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空气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收集资料和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类似的活动,进行专题学习,仍需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教给学生上网的方法,提供相应的网站、网址。暂时不能进行网上学习的,可在班上进行交流。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七
本课是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主要是研究金属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前面学生认识了水、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固体是否会象液体的水、气体的空气那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这课选择让学生开展这一观察研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我修改了教参教学设计要求,在前面两个演示试验后进行一个分组试验:验证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由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比较明显,试验的效果会更好些。课程时间调整后一节科学课的时间只有30分钟,要在30分钟完成教学,需要把握好试验的过程和时间要求。因此,上这课前,我首先在实验室进行这两个试验的验证操作,通过自己的试验,发现让铜球加热穿过铜环这个试验至少需要给铜球加热4分钟才能打到试验效果,给钢条加热至少需要5分钟才有明显的试验效果。因此我把教学环节的时间控制为两部分,前两个演示试验控制在15分钟内,后面12分钟时间保证学生的分组试验,最后三分钟确定为小组交流汇报及总结时间。这样确立了时间的分配,在教学中本课比较紧凑,试验环节紧紧相扣,让学生既有得观察、思考,还能满腔热情的参与到分组试验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实验室的实际来设计教学环节和方法起到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当然更希望的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配置,让每一个试验都能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这样的试验教学才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
本节课中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们分组进行探索、实验和研究。把科学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过程,从“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交流、验证假设”这些步骤来进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积极思考,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细致记录。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
做、玩结合,在玩中学,降低了学生学生的压力,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的激情与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八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以及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课后认真总结与反思,发现自己的语言、教学组织等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今后一定要查漏补缺,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红磷的燃烧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课堂上做实验时,造成了实验现象的偏差,对教学效果造成大的影响。这也是在一节化学课堂上一个应注意的问题。本节课,通过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我们身边,定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我们平时总在埋怨现在的学生不会提问、不会思考、不会探究,更别说什么创新。然而我们是否反思一下,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有多少提问与思考的火花被教师消灭在萌芽中?有多少探究与创新的欲望没有得到教师的.支持而无法延伸?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提出“空气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等问题,因这不是教师预设的知识而打消学生的探究意识,我直接给出答案。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通过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予以落实,更没有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继续提问。在以后教学中,我要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好地抓住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再次发现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能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实验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思考,让问题走进课堂,强化问题意识,有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会提问题,而是教师不会引导学生去想问题,去提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善于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和具有科学气息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敢想、敢问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九
《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是我参加青年教师每日一课活动所讲的课,它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本节课是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之后开展的。在这节课上,我由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实验直接导入,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们利用我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用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这一性质。同学们对实验充满着兴趣,所以思考的.都很快,不一会就拟定了实验方案,进行汇报,然后展开小组实验,最后每个小组的实验都做的很成功,实验现象都很明显。学生们开心的告诉我,老师气球鼓起来了。这个也是我预料到的,因为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在教材上所让准备的应该是锥形瓶。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用锥形瓶做这个实验没有塑料瓶效果明显,于是我就搜集了一大堆塑料瓶来代替锥形瓶,这样的实验效果能使学生们观察的更仔细,并且对科学实验的喜欢上升一个更高的台阶。学生们在小组实验时,还需要客服的一个问题就是实验时需要刚烧开的热水。所以在实验时,我准备了两个水壶,并且在实验前进行加热,为实验做了精心的准备,最后我们突出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了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我们做了一个模拟游戏,一部分学生扮演气球,一部分学生扮演空气微粒,当微粒加快运动时,扮演气球的学生手拉手围的圈也变大,当空气受冷减慢运动时,空气收缩,气球变小。通过游戏,学生们对于热胀冷缩与微粒运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样用微粒运动来解释热胀冷缩就更容易了。从而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拓展,是让学生们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踩瘪的乒乓球。学生们想到用热水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又加热了一下已经凉下来的水,当一名同学将这个很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拿出来让大家看现象时,学生们都露出了很惊讶的表情。这就是实践检验出来的知识与理论的不同之所在。虽然学生们都知道用这个方法,但是不做实验的话,学生们没亲眼看见,也是半信半疑的。当亲眼看到乒乓球又变圆了。学生们是开心的,也更加确信了科学实验的魅力。
最后的部分是做练习,通过课上做练习题,也能了解到学生们的掌握程度。
本节课,我认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小组实验时间分配的过长,练习时间稍段,另外就是本人语言上有些不够严谨,再有就是书写板书时,不够同步。仍需要不断改进。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
根据理科组内教研工作安排,9月11日,我在九(1)班上了一节组内汇报课,内容是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空气》的第一课时。授课结束后组内进行了评课,组长及老师们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时也提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有效情境引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也正好说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两点:第一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第二是能使学生产生与新知的认知冲突。
基于这一点,本节课的“谜语”导入,太过简单也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有点为设置情景而做的嫌疑,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不如直接用问题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并举例证明,反而清晰明了还能直接进入主题。
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一节好课的关键。
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
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才能把握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空气的组成,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我在讲解法国化学家著名的实验时,由于对学情了解不够,故实验的原理没讲透彻,让学生对于气压改变的原因没有真正理解,从而对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也是模糊的,因此当教师演示实验失败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分析真正的原因。当其中一学生在非常详细地解释了矿泉水和蒸馏水、空气和氧气等两组物质的区别后,此时应该是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好机会,然老师却错过了,遗憾之余也觉得惭愧,因为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三、练习配置是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效课堂成为学校追求的生命线。而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练习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练习配置是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的练习配置不仅能使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在教师指导下及时得到弥补,而且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才能加深理解、逐步掌握。要保证有效的时间内,克服教师讲得比较多,学生练习的时间少,主要靠课外老师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学生被动、机械地完成、补缺的不良状况,否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练习的效果不好,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练习配置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演示实验的失败,重新播放视频耽误了时间,教师在讲解时没有把控好时间,导致设计的练习未能出示,是本节课一大败笔,对于一个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来说确实是不能理解也无法原谅的错。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感谢组内所有老师的坦诚交流,更感谢我的小同伴惠琴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一
在五(4)班上这节课前,我已经在五(1)和五(3)班上过两次课,考虑到五(4)班学生奇思妙想比较多,头脑比较灵活,我将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热胀冷缩上,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研讨和汇报,让学生充分地发散思维。由于不知道学生会想出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无法把材料一一备齐,所以我把验证环节改为老师演示实验,本来以为老师演示的话,有些学生会开小差,不注意听讲,没想到在经过了前面大量的研讨,学生都很迫切地想知道这些方案到底是否可行,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看到实验成功时,都纷纷鼓掌庆祝,整堂课不仅安静有序,而且在研讨环节有很多我意想不到的思维碰撞。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有很多,整理如下:
1、把压扁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里的空气会受热膨胀,乒乓球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2、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经验,取一只空试管套上气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时,气球会变大,冷却后气球会变小。
3、取一个气球吹大,隔着石棉网加热,受热膨胀后气球会爆炸。(马上有学生提出实验太危险,可操作性不强)。
4、高压锅密封后加热,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后,会推动安全阀。(学生反驳加热时里面不放水很危险容易爆炸,如果放了水,那么水受热时形成水蒸汽,推动安全阀的是水蒸汽,而不是空气。也有学生认为里面也有一部分空气,是空气和水蒸汽一起膨胀,推动了安全阀。)。
5、在高压锅例子的启发下,学生提出可以取一个针筒,抽取一部分空气,记录下此时的刻度,然后放在热水或冷水中,空气热胀冷缩时会推动活塞,再记录下刻度变化即可证明。(有学生补充热水的温度要很高,空气的量要稍多,否则不足以推动活塞)。
6、取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间插上一根玻璃管,玻璃管中放一个小纸片,空气受热膨胀时会推动小纸片。(学生质疑可操作性,在老师的引导下修改为玻璃滴管中滴加红墨水,可观察红墨水的移动来证明)。
虽然学生的方案有些还不够完善,但是能够看出孩子们有在积极动脑思考,在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地有学生提出质疑和补充。我在黑板旁边贴了发言格式,每次学生发言时都会注意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发言格式,汇报起来语言也更加科学。但是学生汇报时仍会习惯性地看着老师,我反复地强调汇报的对象是全班同学,而不是说给我一个人听,声音要大声响亮,站在讲台上你就是主导,这个转变学生还是不能适应,还需要慢慢引导。研讨环节的精彩出乎我的意料,后面的演示验证也很顺利,本来我想给学生演示“奇妙的喷泉”作为结尾,但是课前反复做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不过课堂上学生展示出来的风采和机智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孩子们点赞!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二
本课题是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学生第一次从化学角度认知一种物质,所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实验测定过程的研究本课重点,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学生了解的化学知识相对比较少。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考虑,这节课是否应该多给学生留一些展示的机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让他们了解实验过程。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讨论实验过程,试验现象和试验中应该注意的问上。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体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学间合作的互助精神,不但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利用实验、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效果好。学生分析研讨问题有待提高上完课后,我认真的把视频看来两边,发现了好多问题:
1、备课时教学设计太注种形式化,华而不实;
2、各部分衔接过渡不自然,有时自己都感觉很牵强,对教材知识体系还把握的不很好;
4、课堂掌控能力欠佳,教学经验极其缺乏:比如:看完实验操作过程,就立即让学生起来回答看到的实验现象;问题一出口,就让学生回答。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少,或给本就没有留,老感觉自己在“赶课”。
转变:
1、备课时就调整好自己的讲课思路,课前认真熟悉教材,教案;
3、规范自己课堂教学语言,严密化学用语和专业术语;
4、多和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增强班级管理能力。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三
这节课的我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来引入,观察气体的热涨冷缩需要的实验装置,利用锥形瓶封口一个气球,分别水浴加热和受冷,通过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得出热涨冷缩的实验结论。这个环节应该利用好书本的导入图圆底烧瓶装置,上节课液体的热涨冷缩就是利用这个装置,然后把液体倒掉,问问同学们现在装置里面装的是什么?同学们能够顺利的说出是空气,然后老师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否具有热涨冷缩的性质,这样的导入即自然又沟通了两节课之间的联系。接着就是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加入用圆底烧瓶来做实验,我们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热涨或者冷缩了呢?同学们会发现,气体是无色无味的,用这个装置不能够很好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就产生了想要改进实验装置的想法,自然就会想到锥形瓶上封口气球容易观察。
在建立气体微粒运动建立模型的阶段,我没有让同学去围一个圈现场体验,改用小组实验记录单,把微粒运动画出来的方式想要让同学们直观的看到微粒的运动,但是忽略了气体微粒受热以后运动加速是以什么方式?是匀速还是非匀速,还需要查阅资料。
在比较液体和气体热涨冷缩的运用以及他们的利弊两面性在生活中的运用阶段,可以采用作业单,先让同学们完成,然后在上去汇报这样就能够兼顾的全班同学,全班同学都得到了联系。
回顾这节课,我对自己的设计还算满意,我将会对这节课重新进行改进以后,再次上课。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四
本课的教学,是建立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之上的。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用研究“水的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探索“空气的热胀冷缩”。前者观察的对象是“液体”,而后者研究的对象是“空气”,只要将实验瓶里的“水”换成“空气”即可,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
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学生们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认识到: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五
从设计这节课到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小结和思考。
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地增减内容和改变教学的顺序。在第一次上《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我按照课本的导入:出示一瓶未开封却没有完全装满的矿泉水和橙汁饮料,问学生:为什么商店出售的液体饮料不装满?孩子们的^答~`案很多:有的说是因为装得太满了,一拧开瓶子就有液体流到手上;有的说是商家缩水,偷工减料,想赚多些钱;还有的说是工人装的时候不小心没装满。总之很难将他们导入到课题上来。第二次上这课时,我将导入部分改成让学生玩温度计,并观察温度计中液体的变化,在让他们对温度计提出各种问题。这样的导入既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顺利的完成了导入部分的任务。
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在这一节课里,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之后的实验现象也明显易观察。我觉得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验猜测去设计实验,但让学生凭想象去设计一个实验确实很难,尤其是还要放大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的这个设计则更难!为了降低难度,我曾经尝试着发放部分实验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用?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但在实际上课时,当孩子们一接触到实验物品时,就忙于动手去组装,去摸它,没有心思再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话,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后来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作为启发,让学生做实验设计时思考:
(1)液体装在哪里?
(2)如何能明显观察到液体体积的大小变化?
(3)如何让液体受热和受冷?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思维的火花在组内碰撞,通过有目的讨论:学生明确了自己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材料,这些材料又有什么用处,让他们初步学习怎样进行实验设计,为将来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课外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海珠区穗花实验小学上这节课时,由于是下学期的课提前到上学期来上,学生还没有学习到“体积”这个概念,尽管我在提前见面时用举例的方法给他们讲了“体积”和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但可能是由于见面时间与上课时间相隔了一周多,学生们在上课时都忘记了“体积”这个概念了,尽管我三番四次地引导,还是失败了,最后我只好直接告诉他们“体积变化了”!这一过程足足花费了7分钟,使课堂显得拖沓、沉闷。其实在几个同学没有用上“体积”这个术语时,我就应该及时变“启发式”为“讲解式”,使课堂教学干脆利落,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今后,我还要加强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六
的发现史可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通过学习科学史,进行sts教育。
2.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来设计实验,探究空气的各种组成成分,或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3.用红磷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时,应先向学生说明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事先在导管中加满水,并待充分冷却后再测定水的体积,可能会比较准确。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反思篇十七
本活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时——《液体的热胀冷缩》。主要通过观察水及其他液体受热和遇冷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引导学生总结出研究中的共性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引领学生亲历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并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愉快地心情观察实验现象,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个别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过程。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并能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观察及描述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能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认识安全标志教案反思(汇总19篇)
- 最新《寒假安全》中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优质13篇)
- 2023年开学初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及反思(大全16篇)
- 最新《寒假假期安全》中班安全教案设计意图(大全13篇)
- 《寒假安全》中班安全教案设计(优质8篇)
- 最新滴墨成形大班美术教案评价(四篇)
- 2023年水墨滴在纸上美术教案(精选10篇)
- 2023年大班语言《鸟树》的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语言《大树和小鸟》教案(3篇)
- 大班语言鸟窝里的树教案(优秀14篇)
- 最新小班语言《鼠小弟的小背心》教案(汇总2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