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实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9:44:46 |
  • zdfb |
  • 9页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写总结的时候,要注意用好段落,使得内容更加清晰易懂。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一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52至53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说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三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说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首先出示旧知,以回忆只是为目的,引起大家的注意,之后出示大家熟悉的动画片人物。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二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三

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不要求学生能表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物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地探索新知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课堂教学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利用“分一分”、“找朋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游戏找朋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由实物抽象出形状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在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3、通过摸一摸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搭一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得到自由的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四

《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什么图形。

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结合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卡通动物导入新课;第二部分在现实情境中,独立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不同的习题和方法,使学生对解决这类习题的方法得到提升;第四部分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五部分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欣赏介绍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律。第六部分是游戏,拓展学生思维。

1、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2、自主探究,理解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多媒体出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3、独立尝试,选择方法。

接下来我让学生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探索解决彩灯的第1个问题。在交流中,学生有的还是用了画图的方法,有的用了计算的方法,随即我提问,为什么不用推想的办法呢?从而让学生理解推想的方法只适用于两个物体为一组的规律排列。于是排除了都用推想这个办法的简便性。接着问学生那第20盏是什么颜色的灯呢?这回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用画图的办法非常麻烦,于是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到用计算的方法上来,体会到计算的简便。其中求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算式中没有余数,这里就要让学生重点理解说一说没有余数表示了什么,让学生总体地了解有余数时及没有余数时的判断方法。[在这里,本来课件中显示出来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圈代替彩灯体现它的规律,现在我觉得直接在这个图上表示出来更清晰,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小题着重是让学生判断体会出用算式计算的简便。接着我就直接提出要求让学生用算式计算彩旗的题目,让学生做完后观察这几个算式,发现得数的规律,当得数是几时就是每组中第几面旗的颜色。在这里我也觉得在彩旗的图上用圈把它呈现的规律体现出来比较明显。因为这里我发现有少数学生还是以为这是两面旗为一组的,这样比较清晰。

学生口答后,教师出示图片欣赏(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总结全课中,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有什么想说的,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规律都是周期性规律,在碰到这样的规律时可用计算来解决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一些生活中的规律,体会它的美及在生活中运用,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兴趣很高,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在这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1、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看花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体验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一)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在研究教材时,我以去花园赏花———参观苗圃基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动手摆一摆——奖励喝饮料和吃苹果等环节来展开教学,环环紧扣。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符合《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些什么?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六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习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习都将具有积极作用。在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次,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

第三还要考虑学法指导。本课要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应用题的方法、验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检验方法时,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并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与作用,从中悟出检验的方法。教完例6后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教学分三个阶段。

主要针对新授的内容和学生不习惯用方程解及感到列方程有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基本训练,进行列方程的训练,如,x的5倍与x的和是80;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的训练,如,果园里原有桃树x棵,杏树135棵,两种树一共有180棵。=180,=135;根据线段图列方程的训练,如,第二个环节是练习例6前的复习题,对学生再现了三年级的内容是为学习例6"架桥"。为学习新课予作准备。第三个环节是导入新课。从改变复习题中的问题和一个条件,将复习题变成例6。使学生感到数量关系并不生疏,但由于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又感到难做,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习新课提供良好的情感和认知的起点。(第一阶段需5分钟左右)。

方程。前面设未知数时已使用了一个条件,现在用另一个条件来列方程。即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列出方程x+3x=180;也可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来设未知数,根据另一条件列方程。这时设桃树为x棵,杏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180-x=3x;也可设杏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树的3倍,得出桃树是13x棵,列出的方程是x+13x=180;也可根据另一个条件设未知数,即设杏树为x棵,桃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x=3(180-x)。但后几种方程解起来不方便,有的方程目前学生还不会解,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只列不解。这些方程的列出有利于全面掌握数量关系,也有利于掌握,先根据一个条件设第二个未知数,再根据另一个条件列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列出,特别是中差生,只掌握书中的一种即可。列出这些方程后,学生自然会得出书中列出的方程容易解,为此,教育学生今后学习时,不仅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易解的问题。

第四个环节是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这个阶段需20分钟左右)。

一是巩固新知的练习,可做12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接着做"想一想"题目,让学生独立用解"和倍"题的方法解"差倍"题,完成知识的迁移。第二环节安排课堂上的独立作业(5分钟左右)让学生独立做129页练习三十一的第一、二题,(对较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题目)做完之后要认真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和打开思维受阻之处。

最后做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29页练习三十一第3、4、5题)。(第三阶段需15分钟左右)。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七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

2、难点:角的形成。

学生准备:活动角、一副三角尺。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说教学程序:

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评价欣赏线条美。

1、同学们,你觉得今天老师穿的衣服怎么样?漂亮在哪里?

(分析:教师创设学生喜欢的线条情景图,引出了直线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射线。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手电筒)。

你用数学的眼光看它是一条什么线?

你能把这条线段画下来吗?

介绍一下线段。

2、打开手电筒,请看,这线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吗?

你能把他画下来吗?(指名画出不同的)。

你觉得谁画的比较合理,为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线吗?

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线叫———————射线。

三、认识直线。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另一把手电)。

你猜猜老师会怎么玩这两个宝贝?能玩出什么来?

1、拼、打开成一直线,有什么想说的吗?(两端无限延长)。

2、你能画下来吗?

3、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三种线,你能用动作和语言相结合把他们表示出来吗?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4、在你看过的书或看过的电影中有没有象直线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情况?

四、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1、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

2、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板书:

图形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都是。

直的2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1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操作。说明: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那么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操作。说明: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3)打开书16页,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并指名说说生活中的例子。

(分析: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完成想一想。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两点中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

五、认识角。

老师还要玩这两个手电筒,你再猜猜老师还会玩出什么?

1、拼成角。打开电筒。

2、你想象得出这个图形吗?(板书: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5、画角时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演示。

6、学生练习画角(指导学生画不同方向的角)。

7、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8、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

9、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

10、学生练习书写。

(三)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分析: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判断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长方行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设计让学生在身体上找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八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2、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评价方式。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六、教学流程。

(一)好奇中创造。

(二)讨论中理解。

360÷(12+6)×5。

360÷[(12+6)×5]。

(三)尝试中规范。

240÷[3×(17-7)]。

(四)质疑中发展。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九

我说课的内容是《直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如三角板、红领巾、扇子来认识角,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转动形成大小不同的角,逐步由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这里不给角下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从给出的点画角。对直角的初步认识就是以这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做基础。

本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教材第114~11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做做画画”,第116~117页练习二十二第5~9题。教材的第一项内容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来说明什么是直角。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信封、黑板面上的角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然后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一比。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直角。教材在“做做画画”中安排了对位置变化的图形作判断,以及用纸折直角和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等练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直角的特征,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练习二十二第5题是“做做画画”第1题的模仿练习,练习二十二第7题是“做做画画”第3题的模仿练习,练习二十二第6题是画直角标记,练习二十二第8题是让学生找直角,练习二十二第9题是让学生指出各个角。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使学生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与评讲,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 我打算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其次,让学生举例说明见到过哪些物体上的角。再次,让学生指出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对前一节课认识的角的复习为认识本课的直角作铺垫。

首先,就刚刚指出的三角板上的几个角提出疑问:“看了这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的几个角,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两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一个相同的角。教师追问:“你知道像这样的角叫什么名字吗?”然后说明什么是直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并说明表示直角的标记。接着让学生举例说说见到过哪些物体上的直角。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举例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先出示“做做画画”第一题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其中有一些角接近直角,但不是直角,引起争论。那么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大组交流、研究,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与说明。接着再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判断。这一处教学让学生在矛盾中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思考、讨论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利用发现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验证所发现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这样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让学生试着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直角,然后介绍各自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给予肯定与指导。接着教师再一边示范,一边小结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并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两个直角,即“做做画画”第三题。此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首先,完成“做做画画”第二题,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动手折出一个直角来,折好后交流自己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完成练习二十二第5题,进一步巩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

再次,完成练习二十二第6题,通过画直角标记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直角的判断能力,而且为以后的识图做了一个铺垫。

接着,完成练习二十二第8、9题,通过找直角与找隐藏着的角,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对全课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完成第7题。

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篇十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134页—136页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的单位,使平面图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标准,这样就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他们实际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说说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体,和你家的房子比较一下谁大一些?并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教师板书:“面积”。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的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认识面积首先让学生通过用手摸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课桌的桌面,看电脑中的两个镜框的画面,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画平面图形,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给他们的大小起个名字,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定义,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第二步,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单位首先让学生知道正确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先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用观察法比较,会有三种答案,用叠起来的方法比较 (试一试),还是不能确定大小,教师根据学生的两次信息反馈,鼓励同学们大胆创新,有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再演示,在两个图形上分别画上同样大的小方格,通过数小方格的数量,学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积就大。在学生已经知道用数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前提下,运用游戏的方法来比较同样一个图形,可以是6 格也可以是12格,从而产生了矛盾,达到了学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确地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接着教师巧妙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概念。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什么单位?告诉学生今天先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积单位还有别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个面积单位。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示。第二步是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教学以“教”为主;具体环节如下:找,从自己备的学具中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着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脑子里。比, 比一比你手上的哪个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画, 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 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学以“扶”为主;“1平方米”的教学以“放”为主。以上利用多种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巩固了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第三步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去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主要设有填空题判断题和操作题。目的让学生明白(1)正确运用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长度和面积的区别,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课堂小结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我们的操场,这个方法可行吗?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总之,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