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汇总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17:46:14 |
  • zdfb |
  • 13页

计划和目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并提高效率。总结要明确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并对自己是否实现了这些目标进行评价。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梳理和归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参考。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一

1、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4、认识本课5个生字。

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一、导入、质疑。

2、质疑: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二、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带着疑问听读思考。

三、学生谈听读后的感想,就读前疑问谈谈各自理解。

教师相机介绍作家苏叔阳的一些情况,使学生知道,作者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和绝症的折磨,因而对刘老师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更浓、更重。

四、指导自学,合作探究。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阅读提示”,自学探究。

(1)本课“阅读提示”中例举了哪些给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些“自问”有什么特点?

(2)鼓励学生学习“阅读提示”的方法,通过给自己提问题,思考解答学习课文。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内容重点。

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

五、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学习课文主体部分。

1、自渎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自问。

如:(1)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写了什么事,每件事写了几层意思?

(3)作者为什么不写刘老师左腿残疾的原因?

(4)怎样理解课题?

2、按照“自问”自学探究,讨论交流。

(1)指导方法:先找出有关句段;再读那些句段(反复地读,边读边品味);思考并说说对“自问”的理解。

(2)点拨、指导,通过群体评议,归纳总结。

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选材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作者写自己的心情、想法。

这样写人,一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更重要的是使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热爱、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质更鲜明突出。三“我”在其中地写,通过衬托更强化了刘老师的美德和形象。

写“我”的心理活动“后来我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刘老师的课讲得好,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影响至深。这也是在暗点文题——在“我”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了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六、有感情地朗读、品读。

七、作业。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二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四、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一段舞蹈吧!(欣赏《千手观音》。)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交流)。

同学们,他们都是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很多人看了这个节目后不由自主的都伸出了大拇指。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残疾人,面对自己的体残表现得非常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正。但,有些残疾人,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二)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老师。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2.作者在回忆刘老师时写了这样一段独白让我们一起读读作者心中的真情告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3.刘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分别30年后还对刘老师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苏叔阳先生一起去认识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理想的风筝。

(三)初读课文。

1.同学们,本文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课文打开,自己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画出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概括一下,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刘老师的哪些事情?(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脚放平,身坐正,一拳、一尺和一寸。)。

(四)反馈。

1.完成的同学坐正,用你端正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

3.谁来读一读第一组词语:

女娲造人捏泥人甩泥巴丢了腿。

4.(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5.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谈丢腿)。

6.谁来读一读第二组词语:

旋转跳跃撑离急速一转。

7.(正音)还有谁想读?(指名)。

8.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写板书)。

9.谁来读一读第三组词语:

撒脱蹦跳气喘吁吁得意洋洋。

10.这组词让你联想到了刘老师的哪件事情?

(板书:放风筝)。

12.交流。

(五)再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刚才初读课文,刘老师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那课文又是通过哪些典型的事来写刘老师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谁来说?

()-----对,写板书,他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呢?

1、同学们把这几件事归纳得很好,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很棒!谁来读刘老师谈腿疾的那一段?你来。

2、谁接着读写板书的这一段?

3、放风筝可是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谁来读?

4、请你把第10自然段也来读读。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很不错。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也很美,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2、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3、指名读。

5、多美的春景呀!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

(七)学习第四自然段。

1、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2、看,这就是可亲可爱的刘老师。谁来介绍介绍他?

3、刘老师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那他是怎么说的?

4、听了他的话,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同学们为什么会笑?

5、笑声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你能幽默风趣地说一说刘老师的这段话吗?

7、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理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乐观、坚强。是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几遍,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为什么有一股酸涩的感情?仔细琢磨琢磨。

一起读。

9、刘老师的一笑一说,让我们读懂了他的风趣,他的坚强,他的乐观。那他写板书、放风筝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八)写字环节。

下面进入我们的写字环节。看课文的生字,你会写吗?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个“翘”字怎么写?

先观察,你说。

对呀!像这样先观察,再书写,一定会把字写好。

轻轻地把笔放下,写好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需要有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三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文章脉络,初步了解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4、初步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设计理念:立足学生的实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读通课文,掌握长文读短的阅读方法并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文字蕴涵的情意。

1、培养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把长文读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作者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让学生品出情、读出情。

问:同学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时你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愉悦的心情来写这个“筝”字(提醒是后鼻音,第一声,在和风组成“风筝”一词后它读轻声。学生读词)。

2、有一位叫苏叔阳的当代作家,每逢看到那一只同蓝天白云戏耍的风筝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想起刘老师放上天空的风筝。请看他离开这位老师近三十年后写的一篇文章——理想的风筝(补充板书)(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设计理念: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审题入手,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1、连翘花(出字图片)。

2、扶摇直上。

3、翱翔盘旋。

4、气喘吁吁。

5、功德无量(读文中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相机讨论交流理解)。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新词和新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他们读得不正确,不流畅是正常的。况且,这篇课文长达11个自然段,千余字,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接触文本,而匆匆深入文本,势必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于是,在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给足时间让他们读课文。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在几次读书环节中去落实。初读时我要求学生读准生字字音,读通顺课文的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二读要求是划出生字词或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三读是标出自然段序号。

1、这篇文章是写谁的?(请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写人的文章我们都知道要用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分两步完成:

(1)请你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指名概括。

(2)再将每一件事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出来,指名概括。

(3)相机完成板书:笑谈腿疾课讲得极好提问学生放风筝。

2、课文1~3节写什么?(板书:忆起老师)。

课文10~11节写什么?(板书:思念老师)。

3.根据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长文读短”意在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中,我不要求一步到位,而是分三步走,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先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在此基础上,我随机调控,引导学生把几句话压缩成一句话,再把一句话概括为一个词语。这种“标题式”概括,可以把长文读短,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原来课文是通过“笑谈腿疾、艰难板书、开心放风筝”这三件事来写刘老师的。这一点拔,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体现了阅读教学“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一规律。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写景导入,很有特色,齐读1~3节。

2、指导第2节的朗读,读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自然段写了几种景物?把它们当成什么来写的?

文中的句子与这个句子比较:柳枝绿了,连翘花开了,风筝飞上天了。(文中的句子好在哪里?)。

3、哪些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又,每逢,不由自主)指导品读1、3节。

4.指名读一读这几小节。读出景美、情美来。

设计理念:第一课时,我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取舍,通过对1、3节中的“又、每逢、不由自主地想起”等词的品读来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从第2节的写景引领学生体味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自然景物充满活力,对下文描写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1、自由轻声读10~11节,体会作者对老师那深深的思念,感受他们浓浓的师生情谊。

2、请一位同学朗读。

3、师介绍苏叔阳生平材料,点出他的学业,工作、品性都深受刘老师的影响。

其实,苏叔阳一生都深受刘老师的影响,他在一篇回忆录里说:高中毕业后,受小时侯教历史的刘老师的影响,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由一名大学教授变成一位伞厂工人,每天受到非人的折磨,就在他快要绝望时,是刘老师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笑对命运。

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他的身体接连遭受病魔的袭击。1994年他因肾癌切除了左肾,2001年癌细胞又转移到肺部,手术后不久,又发现他脾脏内有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再次想到刘老师那顽强的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于是他一次次与癌魔抗争,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抗癌十几年中,他仍然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创造了人类战胜病魔的奇迹。

4、再请同学读10~11节。

5、教师引读:

面对命运不公不低头,是谁影响了我——(刘老师)。

面对病病魔不倒下,是谁给了我力量——(刘老师)。

所以在文章最后作者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接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苏叔阳把自己对刘老师的思念、感激、敬意都包含在这深切的呼喊声中——(接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那一声声深切的呼唤饱含着苏叔阳对老师无尽的思念。

设计理念:最后2小节的品读,我以苏叔阳的生平资料的切入为突破口,点明他学业、工作、品性等深受刘老师的影响,正因为刘老师是苏叔阳精神的引路人,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才会有课文结尾处深情地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同时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留下悬念:刘老师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他一直在作者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下节课我们将从其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中去感悟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以及影响作者一生的人格魅力。

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通过笑谈腿疾、艰难板书开心放风筝这三个典型事件,我们认识了生命顽强、热爱生活的刘老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叔阳对刘老师的绵绵思念之情。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课文,从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中去感悟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去体会他们那浓浓的师生情,去品味那在我们心中升腾起的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四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本课重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五

1、认识本课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质疑问难的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上课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放风筝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六

学生分析: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个别学生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生的主动意识不够,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更要以点带面,让学生在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体味生活,学习表达;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说中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写人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准备小黑板。

2、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

2、师导入: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在宽阔的草地上放飞风筝。每当这时候,作者看着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那位身体有残疾的老师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位残疾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2、检查字词的积累与理解。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2)齐读,理解部分词语。

(3)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读与说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并体会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4、学生默读课文后,质疑,教师予以归纳。

a、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b、刘老师课上讲课与课下放风筝,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课内研读,合作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春天的语段。

1、品读描写春天景色的段落。

2、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教师抓住关键的词句加以引导。

a、“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b、“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飞上云端。”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春天充满活力的语气。

4、小组讨论:这和作者所敬佩,描写的刘老师有什么联系呢?

5、各小组讨论后,交流所得,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予以归纳:刘老师经常在春天的时候给大家做风筝,带大家去放风筝;刘老师虽然断了一条腿,但他仍然热爱生活,像春天一样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二)再读课文,了解刘老师,受到他人格魅力的熏陶。

1、找出文中对刘老师外貌描写的语段。

2、品读,体会刘老师的慈祥、刚毅。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并找出文中介绍的相关内容。

(2)集体交流体会。

a、“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至“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b、“他的课讲得极好”。至“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c、“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

(3)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爱学生、爱工作、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扩展:你能谈谈你了解刘老师后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5)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黑板出示问题:刘老师课上讲课与课下放风筝,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5、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6、各组交流,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课上讲课与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对生活有追求的思想感情。

7、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特点。

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师:对于作者来说,面对这样一个老师,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找出具体的句子。)。

“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1)齐读这段话。

(2)发散思维:作者当时正处少年,你认为他觉得自己该怎样呢?

(3)融入角色:你们也正当少年,你觉得自己今后该怎样面对生活?(学生畅所欲言)。

(二)出示句子: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1、指名读这段话,并说说对词语“功德无量”的理解。

2、讨论:为什么作者那样肯定地认为刘老师一定会顽强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师:刘老师身残但志坚,我们应该向他学些什么?

五、总结拓展。

2、谈谈你学完课文后有何收获,学生自由汇报。

六、布置作业。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篇“我最________的人”。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七

1,学习揣摩刘老师具体事件的描述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丰富的情感。

2,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感受文中细腻生动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3,感情朗读文章,学习文中人物积极的生活态度及顽强的生命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揣摩课文生动细腻的描述,体验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表现的积极精神。

教学策略: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创建自由流畅的交流平台,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词语组读,构建课文内容框架,交流人物初步形象

1,读下面每组词语,联系课文想一想,每组词语使你想到文章中刘老师什么样的故事

女娲造人 捏泥人 甩泥巴 丢了腿

旋转跳跃 撑 离 急速一转

手持线拐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翱翔盘旋

撒脱 蹦跳 气喘吁吁 得以满足

2,交流板书:说丢腿 写板书 放风筝 追风筝

3,交流:初读课文,在你的心里,刘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二,学习事件,体验人物丰富情感,感受细腻描写之妙

(一)学习刘老师笑谈丢退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读了这一段你认为文中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情感体验: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情感,同时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二)学习刘老师上课写板书

1,自读课文感受: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刘老师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2,具体学习刘老师上课写板书的生动描述,体验刘老师的敬业精神和上课换发的工作激情。

(三)学习刘老师春天放风筝

1,自学课文相关内容,自学要求:

思考你读懂了刘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圈画文中关键词句,写上读后感。

2,交流学习,执导朗读

重点语句(1)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2)它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三,感受主要画面,揣摩课文主旨,步入深深思念

1,出示语言,感受画面: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

3,出示课文一二段,讨论:是什么让我那么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

4,深情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着您……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八

2、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择典型事例来写人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文中典型事例,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了解文章写人的方法。

实践自主互动平等对话的生命课堂。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出示春景图。

生:《村居》。

(二)出示课件《村居》,学生齐读。

(三)这里的“纸鸢”指的是什么?(风筝)。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让我们一起来写写“风筝”的“筝”,竹字头,下面放一个争先恐后的“争”,后鼻音,第一声,和风连读轻声,齐读“风筝”两遍。

(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刘老师讲述了哪几件印象深刻的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笑谈腿疾上课情景放飞风筝。

二、品析文本,感悟品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追忆,再次走进刘老师,从字里行间去看看苏叔阳是怎样描写刘老师的,先来看看笑谈腿疾这事。

(一)笑谈腿疾。

(1)生回答,教师适时出示相应的句子的课件(2)指导学生有感情读。

2.这条腿是因为什么被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刘老师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3.老师是用什么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他腿疾的事情?谁愿意把这比较伤感的故事,但在刘老师的眼里却不是那么伤感的故事读一读。(教师适时出示相应句子的课件)。

4.刘老师用讲故事说他腿疾的事,那你快看一看,刘老师在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是怎样讲的?(笑)。

5.你从这个“笑”字体会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幽默乐观、热爱生活)。

6.刘老师把这个伤感的故事留到神话传说中,让我们感觉到,虽然腿疾很悲伤,但是在刘老师看来并不是悲伤,那快看一看,刘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怎样的反应,有怎样的想法?(生回答,教师适时出示相应句子课件)。

(1)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从相关的字、词当中谈谈你的感受?

(2)这么一小段话里(课件再次出现这段话,重点标记:笑、酸涩、尊敬)有三种情感的变化,先是一种(笑)非常热烈,接着同学们的心里涌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到最后同学们对老师更加尊敬,这种写法我们叫细节写法,你们会吗?能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呢?先自己练习。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1.生自由读五、六自然段,找出相关词、句写上自己的批注。

2.信息反馈。教师适时板书:关爱学生爱岗敬业。

3.师小结:对于一个腿有残疾的人还如此热心、亲力亲为地工作,如此关爱学生,这情景怎能让人忘怀,所以以致于三十年过去了,在苏叔阳的心里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三)放飞风筝1.课件出示,师导读。

(2)信息反馈,教师适时板书:挑战自我、热爱生命。

2.师小结,引出思念。

(1)师:刘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敢于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残疾,做自己想做的.事,刘老师带给我们许多许多,也正是刘老师所带给我们这些,让他的学生苏叔阳受益匪浅,所以随着时光的流逝,(课件出示苏叔阳的图片)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苏叔阳已是满头银发,而当他回忆刘老师的时候,在他的内心依然流淌着无尽的感激和无尽的思念,孩子,你读。

课件出示:他将永远在我的记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3.全班齐读,读出苏叔阳对老师的思念。

2、指生读——再读。

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啊,谁来说说,苏叔阳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

(1)出示课件。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思念您();思念您();思念您();思念您()。

(2)学生自己写。

(3)师课件出示自己的一段话,生读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思念您(那热爱生活的顽强精神);思念您(那坚强敬业的无穷力量);思念您(那忘乎所以的蹦跳和呼喊);思念您(那超越自我后漾出的欢愉)。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您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里!

(4)师小结:我想刘老师放飞的不仅是风筝,我想放飞的那对(生活的的乐观)、是(希望)、是(坚强)、是(身残志坚的品格)。

3.刘老师对作者的影响,升华思念之情。

师:刘老师的影响就这样陪伴着苏叔阳,以致于苏叔阳他在大波折中依然顽强。

(1)(课件出示)。

1957年,苏叔阳遭到“众人所指”,但他没有怯懦、没有后退,而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像刘老师那样自由自在地活着、为国家工作着。苏叔阳选择做一名教师,这虽然普通的职业,却带给他享有不尽,甚至意想不到的幸福。

自1993年苏叔阳患癌以来,他顽强地生活着、工作着,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抗癌14年,先后多次手术,可苏叔阳在69岁的高龄仍笔耕不辍,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2)在苏叔阳心里永远思念谁?(刘老师)。

生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五)指导写法。

(1)生回答。

(2)师补充,课件出示。

采用回忆式,开头写景,由景到人。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来描写。过渡自然。

语言深情,感情真挚。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苏叔阳的追忆,学习了这位身残志坚的刘老师,刘老师把一个又一个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他的学生身上,同时这些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身上生根发芽。我也希望刘老师的种子能在在座的每位孩子——你们身上生根、发芽。学到这里,理想的风筝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想刘老师身上的所有的这些就是刘老师他的理想的风筝。

下课!

板书:

笑谈腿疾幽默乐观热爱生活。

刘老师课堂情景关爱学生热爱工作。

放飞风筝挑战自我热爱生命。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九

本文选自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师恩难忘”,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是一篇写人文章的优秀范例。

授课班级因各种原因,学生学习状态令人担忧,语文素养不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差。希望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对写人文章的取材、构思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阶段目标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本节课力争在此基础上打通阅读和写作的通道,提升学生欣赏评价作品和写作的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体会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写人文章惯用的列举事例、情景交融等表达方法,提升欣赏评价作品能力。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2.学习用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提升欣赏评价作品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事例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

用。

教学难点:提升欣赏评价作品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板块:

一、指向内容。

1.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是写人的,写人的作文大家都写过,有哪些好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事例写人的奥秘。

2.依次学习四个事例,体会人物品质。

原则:先扶后放。

训练归纳。

指导朗读。

关注字词(板书四个事例)。

二、指向表达。

1.讨论事例的典型。

2.讨论事例的详略。

3.讨论事例的关联。

4.讨论事例的衔接。

三、指向评价。

1.文章有没多余的文字?

2.小结阅读文章的方法。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十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刘老师坚强、乐观、风趣的人生态度。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词语、回忆老师的话)。

一.板书课题,问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以题目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同时,自学生字新词,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要让读书有所目的,有所要求。)。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

三、检查自读,了解内容。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重点指导朗读能体现出刘老师热爱生活,顽强的生命的句子。这样,无形中引起他们的注意,加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读书是自主的,自由的思想感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

正是因为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在无时不刻的鼓励着作者,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刘老师。

4.出示课件。

5.指名读,齐读。(读出对刘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

四、作业巩固: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中,作者细腻感人的笔触和刘老师坚强乐观、爱生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我从一点入手:

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先对刘老师的形象有所感悟。在初读课文上,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指名一些学生进行朗读,再进行一些指导,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篇课文有深情的细腻的描写,也有点睛的议论,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去朗读的,而也就是在这不断反复读书中,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作者对老师尊敬,佩服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事先对景山的学生的能力估计不充分。开场时,不够灵活的把握,导致,课堂不是很活跃。同时,还犯下了一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点赶堂了。这点,黄慧娟老师说得好:课堂应该讲究简单,过程简单、思路简单、教法简单。简单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简单中锻炼学生的思维。问题过多,过杂,只会适得其反。我铭记于心。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对结尾句有什么理解?(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的天地间在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课上:跳跃旋转关爱学生生命顽强。

刘老师。

课下:放飞风筝追赶风筝热爱生活。

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1、认识本课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质疑问难的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放风筝 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