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教案引入(实用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2:22:13 |
- zxfb |
- 8页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表达要清晰、简洁、通俗易懂。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如果你对编写教案还有疑问或困惑,可以参考下面这些范例进行学习。
内能教案引入篇一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
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
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
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六节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个人或自由结组
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内能教案引入篇二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五节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但是印象不深刻,借用flash动画,回忆起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科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归纳科学结论的能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内能的理解。
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铁丝、酒精灯、火柴、冰、镊子、锤、砂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未开启的可乐、铁架台、大试管、软木塞、水、火柴、带活塞的厚壁玻璃圆筒、浸过乙醚的棉花、气球、充气筒、dis实验装置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flash课件。
内能教案引入篇三
教材分析。
《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资料,是热学基础知识。本节资料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本节资料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资料,可是印象不深刻,借用flash动画,回忆起分子动理论的资料,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本节课的宗旨是经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科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归纳科学结论的本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白内能的含义。
2、明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明白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经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分组实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内能的理解。
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铁丝、酒精灯、火柴、冰、镊子、锤、砂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未开启的可乐、铁架台、大试管、软木塞、水、火柴、带活塞的厚壁玻璃圆筒、浸过乙醚的棉花、气球、充气筒、dis实验装置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flash课件。
内能教案引入篇四
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
2.知道内能的变化可以分别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重点:理解并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做功和热传递等效性的理解.
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对给定的物体其内能跟温度和体积有关,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导致物体的内能变化,那么通过怎样的物理过程来达到物体内能的变化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
【演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棉花,尽快压下活塞,可看到棉花燃烧起来.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演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只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一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增大容器内的压强.当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读出灵敏温度计的示数,打开卡子,让气体冲开胶塞后,再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胶塞冲出容器后,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变小.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演示】点燃酒精灯,将铁丝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让一名同学手握铁丝的另一端,一会就觉得发烫.
此实验说明:热量从铁丝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这一端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
1.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叫做热传递.
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就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变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式能量的转移)
【例1】金属制成的气缸中装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使气缸中柴油达到燃点的过程是()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技活塞
【解析】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而且两者是等效的.迅速向里推活塞,外界对气体做功,而且没来得及进行充分热交换,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如果达到燃点即点燃,故a正确.迅速向外拉活塞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缓慢向里推活塞,外界对气体做功,但由于缓慢推,可充分进行热交换无法确定温度情况,故c错.同理d错.正确答案是a.
【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分子数不同,初始温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都不尽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内能增量不一定相同,选项a不正确.
0℃的水结成0℃的冰,既放出热量,又增大体积对外做功,因此,其内能一定减少,选项b正确.
一定量气体经历绝热膨胀过程,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选项c正确。
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体积不变,气体不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而不可能减少,选项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c.
【例3】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 比铁块的温度 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
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
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
【解析】一个系统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直至温度相等,不再发生热交换为止.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所以选项a和d都正确,选项b错误.根据热平衡方程 ,解得 ,由此可知选项c是错误的.该题正确答案是a、d.
两个物体相接触,能够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两者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可用热量采量度,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两者温度相等.
【例4】请指出热量与内能、热量与温度的主要区别
【解析】(l)"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这个热量的定义反映了热量与内能的内在联系.但是,内能与热量又是两个本质不同的物理吴,不能混为一谈.内能是"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一定的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内能;而热量是"过程量",它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用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多少的物理量.离开热传递的物理过程,谈热量的多少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只能说:"在某一热传递的过程中申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乙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而绝不能说"某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多少热量".
(2)热量和温度也不能混为一谈,温度是"状态全",热量是"过程量",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表现在热传递的过程,绝不能认为"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小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物理过程.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等效.但本质不同.物体内能的变化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本节重点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教案围绕这些重点,对做功、热传递及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等知识点进行讲解,由浅入深,思路明确,同时结合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合理使用此教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内能教案引入篇五
1课时。
【教材分析】。
“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本节阐述了有关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等物理概念,还涉及了科技发展史(热机的发展),生物,化学知识(酸雨的构成和生物的影响),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等方面的资料。经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所以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提高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目标】。
1、建立热值概念。明白热值是燃料燃烧放热的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2、了解热机效率。明白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明白能够怎样提高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3、了解热机的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能简述热机的使用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不良影响,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明白在利用热机构成的环保问题。
【教学难点】。
热机效率的理解,并能用热机效率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而燃料的燃烧正是这一的主要途径。下头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
(1)燃料的特点:能够燃烧,并放出热量;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变为内能的过程。
(2)介绍燃料种类(固体、液体、气体),
(3)举例说明不一样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不一样。
新课教学。
一、燃料的热值。
热值: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号:q。
(1)单位:焦千克。(g)。或气体燃料的热值:3。
(2)热值的物理意义:干木柴的燃烧值是1、2×l07焦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l07焦。
(3)公式:q=q或q=q。
(4)例题:计算4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二、热机效率。
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2)学生分析图的热机燃料燃烧能量走向示意图讨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
三、环境保护。
1、内能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污染(co、so、酸雨),
(2)噪声污染。
2、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
(1)改善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
(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
小结。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必须能使天更蓝、水更清。
【板书设计】。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一、燃料的热值。
热值: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符号:q。
(2)单位:焦千克。(g)。或气体燃料的热值:3。
(3)热值的物理意义:。
(4)公式:q=q或q=q。
二、热机效率。
三、环境保护。
内能教案引入篇六
1课时。
"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本节阐述了有关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等物理概念,还涉及了科技发展史(热机的发展),生物,化学知识(酸雨的形成和生物的影响),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1、建立热值概念。知道热值是燃料燃烧放热的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2、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3、了解热机的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能简述热机的使用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不良影响,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了解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知道在利用热机形成的环保问题。
热机效率的理解,并能用热机效率进行简单计算。
引入新课。
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而燃料的燃烧正是这一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燃料及与燃料有关的问题。
(1)燃料的特点:能够燃烧,并放出热量;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变为内能的过程。
(2)介绍燃料种类(固体、液体、气体),
(3)举例说明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
新课教学。
热值: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号:q。
(1)单位:焦/千克。(/g)。或气体燃料的热值:/3。
(2)热值的物理意义:干木柴的燃烧值是1、2×l07焦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l07焦。
(3)公式:q=q或q=q/。
(4)例题:计算4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2)学生分析图的热机燃料燃烧能量走向示意图讨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
1、内能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污染(co、so、酸雨),
(2)噪声污染。
2、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
(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
(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
小结。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环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难题也就变得不难了,就一定能使天更蓝、水更清。
一、燃料的热值。
热值: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符号:q。
(2)单位:焦/千克。(/g)。或气体燃料的热值:/3。
(3)热值的物理意义:。
(4)公式:q=q或q=q/。
二、热机效率。
三、环境保护。
内能教案引入篇七
周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能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多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热值。
难点: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值教学过程(教与学双方活动设计、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1、复习提问有关上一节课的内容。
活动一:“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师:要求学生讨论如何验证“不同燃料放热不同”,怎么开展探究实验。
生:思考实验器材、变量的控制和实验方法。
师:教师演示活动12。7(酒精的浓度要选择高一些的效果更好,纸片可以裁成纸条形状,逐个少量添加到燃烧皿中使其充分燃烧)。
生:观察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酒精与碎纸片燃烧后,酒精放出的热量比碎纸片多。
师:进一步提醒,分析比较时对燃烧的程度有没有要求?
生:完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师:热值的概念,物理含义以及计算公式。
生:学会查燃料的热值表并可以进行有关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活动二: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内能教案引入篇八
学习。
目标知识与目标。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扩散现象。
3、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固体和液体的扩散,分子间的引力、液体和气体膨胀做功等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力。
2、通过实验观察活动,学会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归纳、总结出内能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乐于主动探究自然现象中科学道理的意识,通过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的看问题的观点。
2、通过内能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
重点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
难点内能变化的影响因素。
学法。
指导自主学习、实验、讲授。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分子动理论:
1、打开一瓶香水的瓶盖,你有什么感觉。
2、香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3、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的组成的。
4、问题探究:
(1)观察教材图10-8甲、乙、丙实验,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
甲、现象如何?&nt&nt&nt&nt&nt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什么?。
乙、现象如何?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什么?。丙,现象如何?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什么?。
上述现象说明,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自发地彼此自由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
由此可以断定: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nt&nt&nt&nt&nt&nt&nt&nt&nt&nt&nt且分子间有。
现象:,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
用力压充满空气的篮球,可以压瘪,但不能无限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总结上述结论得出:分子动理论:
(二)物体内能:
1、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
3、物体内能:。在任何情况下物体内能都:。
4、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有:。
看到的现象是:。说明对做了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如何转化。
水蒸气的内能如何变化、怎样证实它的这种变化:。
另外:双手用力相互搓一搓,双手有什么感觉:。
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6、(1)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觉得,内能,热水袋温度,内能。
(2)夏天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内能,凉水,内能。
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总结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6、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的方式有:。
7、改变内能方法的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
而改变内能的方法的实质是内能的。
二、合作探究:
1、物体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引力在起作用,此时分子斥力是否存在。
2、试说说在任何情况下物体内能都存在的原因。
3、零摄氏度的`水凝固成零摄氏度的冰,其内能如何变化。
4、是否只要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都会增加、
常见有哪些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三、课堂训练: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内能的单位是。
2、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3、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这是由于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4、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
5、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物体传到物体,一直继续到时为止。
6、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
8、木块从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木块的()。
a.动能减小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9、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0、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相互接触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13、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慢慢变凉了,这是因为()。
a.热水的温度传到空气中去了b.热水对外做功,内能减小了。
c.热水的内能传给了空气,本身的内能减小了d.热水放出了热量,它的热量减少了。
四、拓展训练:
1、.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
(1)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2)摩擦生热的“热”是指;
(3)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也越大。
b.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具有的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具有的内能为零。
3.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这表明()。
a.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了。
b.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了,内能增大了。
c.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内能增大了,所以总内能增大了。
d.物体内部分子的距离增大了,物体的机械能增大了。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5.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时物体里所有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
d.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6.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
a.具有内能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也一定大。
c.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7.在一个一端封闭、另一端装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就会燃烧,这是因为()。:。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8.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a.用铁锤敲打石块,石块发热b.钻木取火。
c.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d.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推出。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d.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具有的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不变,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用“功”或用“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内能教案引入篇九
教材分析。
《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但是印象不深刻,借用flash动画,回忆起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科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归纳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内能的理解。
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铁丝、酒精灯、火柴、冰、镊子、锤、砂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未开启的可乐、铁架台、大试管、软木塞、水、火柴、带活塞的厚壁玻璃圆筒、浸过乙醚的棉花、气球、充气筒、dis实验装置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flash课件。
内能教案引入篇十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六、作业。
p17―1、2。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做题。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内能教案引入篇十一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六、作业。
p17―1、2。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做题。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文档为doc格式。
内能教案引入篇十二
使学生理解一些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理解他们可以努力测量内能的变化,并利用功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摩擦热的产生。
(二)教具。
压缩空气点火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气泵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题。
(1)物体的内能是什么。
(2)与相关的物体的内能是什么。
介绍新课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换句话说,当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它的内能也会改变。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学生们可以从生活中举出许多例子。今天,我们首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3、学习新课程。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演示实验:压缩空气点火实验。展示压缩空气点火器并简要介绍其结构。取一片绿豆大小的干硝化棉,用镊子拧松棉花,放入玻璃瓶底部。在活塞上涂抹少量蓖麻油(用于润滑和密封),并将其放入玻璃缸的上口。此时,提醒学生观察桶中的棉花。快速按下活塞,你可以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的解释,从而得出压缩空气确实起作用,增加空气的内能,温度升高导致棉花燃烧的结论。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这种现象。例如,当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充气机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造成的。使用其他方法对对象做功也可以增加对象的内能。摩擦热的产生就是一个例子。要求学生解释图2—9和图2—11中的示例,并列出其他示例。
总结学生给出的例子,得出结论,如果你对一个物体进行研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学生们引用的所有例子都是做功会增加物体的内能,但做功并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变小。
(2)当物体在外部做功时,其内能会减少。
演示实验:降低气体膨胀温度的实验。
如教科书图2—12所示,提前组装仪器。上课前把瓶子装满少量的水。在实验过程中,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子里有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无色透明,所以看不到水蒸气。提醒学生观察瓶塞跳跃时容器内发生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子里出现了雾。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得出结论,当物体在外部做功时,其自身的内能将减少。
(3)努力测量内部能量的变化。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我们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内能增加的越多。物体在外部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内能减少的越多。因此,我们可以努力测量内能的变化。所以内能的单位和功是一样的,也就是焦耳。如果你对一个物体做2焦耳的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2焦耳。事实上,所有形式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测量,因此国际单位制规定所有形式的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4)小结。
通过对教科书本章刊头的实验演示以及本节的思考和讨论,总结了本节的资料。本实验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将薄壁金属筒固定在工作台上后,立即注入约1/4体积的乙醚并将其塞住。使用稍宽的布带,将其缠绕在金属圆筒的下端两次,然后快速来回拉动布带。一段时间后,插头将被冲洗,以引导学生解释他们看到的现象。外力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金属气缸的温度和内能升高,导致气缸内乙醚蒸发。最后,由于乙醚蒸汽压力增加,塞子被冲洗。告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克服摩擦,做功,功可以转化为内能。
这个实验中的另一个现象经常被学生忽略。也就是说,当冲洗塞子时,喷嘴附近也有薄雾。我们应该引导竹子学习者注意并解释这一现象。这是因为当气体膨胀做外部功时,内部能量和温度降低,从而使气缸口周围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这个现象只是表明当一个物体在外部工作时,它的内部能量会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阐明物体的功能并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当一个物体在外部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少。
(四)说明。
1、压缩空气点火实验比较困难。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良好的密封,主要是活塞与管壁之间的密封。活塞从管中拔出时,阻力较大,活塞离开管口时可听到砰的一声。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密封。试验过程中,活塞应涂少量蓖麻油进行密封和润滑。
(2)在管道中保持足够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个尖嘴吹球向管内注入新鲜空气。
(3)所用燃料的燃点应较低,普通棉不易爆燃。实验中应使用硝化纤维素。硝化纤维素可以自制。取浓硝酸和浓硫酸,按1的体积比依次倒入烧杯中,并将其混合,使温度保持在30℃左右。将脱脂棉浸泡在混合酸中约15分钟,取出棉花,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没有酸为止。挤压干燥后,置于阴暗处干燥。储存时,将其放入密封瓶中并保持干燥。
2、在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中,泵送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情况下,充气机的单向阀不灵活,因此充气机速度不能慢。建议在瓶塞上的自行车轮胎上安装一个阀门。充气时,阀口乳胶管膨胀,可让学生观察进气现象。
3、做功改变物体内部能量的过程也有能量转换。教科书只是在思考所讨论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的转换。能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理解内能的变化不是本课程的重点,但能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有利于以后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因此,在思维和讨论的讨论中,增加了能量转换的信息。
内能教案引入篇十三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六、作业。
p17―1、2。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做题。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服装店设计背景分析(22篇)
- 最新医疗项目自评报告(大全10篇)
- 2023年美发沙龙招聘广告词(12篇)
- 最新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公示(优秀15篇)
- 2023年放假离校申请家长同意书 学生请假离校家长保证书(九篇)
- 最新牵手app自我介绍优选怎么做 牵手自我介绍(37篇)
- 征信修复宣传简报共有几页(五篇)
- 最新电商渠道生意回顾文案 电商渠道开拓(39篇)
- 政务服务(模板18篇)
- 教育教学课题论文(优秀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