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潮》教案第二课时(优质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1:29:32 |
- admin |
- 13页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必备工具,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要素。教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一
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每生一支水彩笔,一张写话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出示课件)(1)指名读,相机正音。(2)齐读一遍生字。
2、复习词语(出示课件)。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条理。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读后交流(出示课件)。
过渡:天空农田草地的景色是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真读课文,就能知道了。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2.填空:,跟去。
3.交流,相机理解“渐渐”、“郊外”,并用“渐渐”说话。4.指导朗读。
(1)引导:到郊外游玩,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课文呢?(高兴)(2)自由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天空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出示课件)。
(天空很美)美在哪儿?(蓝蓝的,一望无边)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颜色美、形态美。(出示课件)。
2、找到描写填空白云样子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出示课件)。
3、引导学生想象:。
(1)是啊,秋天的天空很美,那么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2)齐声朗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农田怎么样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就知道了。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并画出表颜色的词语。(黄红白)体会颜色美。
2、引导学生感悟这些词语的作用:
教师提问: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3.农田里还有哪些庄稼成熟了,哪些水果成熟了?能用上描写颜色的词语吗?(出示课件)学生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1)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呢?(赞美、高兴)(2)自由读,指导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农田这么美,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开心)他们在草地上是怎么玩的呢?请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读。想想同学们都在草地上干什么。
2.(出示课件)学生交流:有的„„有的„„有的„„回答后在插图上指出相关的内容。
3、(出示课件)训练学生表达。
并用“有的„„有的„„有的„„”进行练习说话。
4、感悟小朋友的心情:(1)你在野外打过滚吗?心里有什么感受?(开心)(2)你逮过蚂蚱吗?怎么逮的?(用动作表示)觉得怎样?(很有意思)。
(3)如果是你相着蓝天亮开嗓子,你会喊什么?觉得怎样?(开心)。
4、齐读这个句子:。
大家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5、指导朗读。
(1)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高兴)(2)自读,指导读,齐读。
四、学写生字(出示课件)。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指名说。
2.老师结合板书,总结全文。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秋游。
天空:蓝蓝的一望无边。
郊外白云有时像„„有时像„„美。
农田:黄红白。
游玩草地:有的„„有的„„有的„„。
开心奔跑追逐笑喊。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二
1、知识与技能方面: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2、情感与态度方面:
(1)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1、直观感受水变化的过程,教师导语: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奇妙的变化过程吧!(播放动画)。
2、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了解水的多变性。
教师导语:动画片中的小旅行家来到了课文中,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二自然段,小水珠都变成什么。
3、感悟水变成云,培养孩子想象能力。
(1)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就像可爱的小水滴。小水滴小水滴,现在你们升到空中变成无数的小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了云。我看到身穿不同颜色衣服的云飘过来了,(ppt展示朝霞),早晨,我变成美丽的朝霞,晚上我是美丽的晚霞(ppt展示晚霞),晴天,我穿着白衣服(ppt展示白云),阴天,我穿着黑衣服(ppt展示乌云)。你们想穿什么衣服打扮自己呢?读句子。
花朵了,你的名字叫“雪”。
出现的地方。
(1)教师导语:小水滴,你们完成了这么多的变化,一定很累了吧?你们平常喜欢到什么地方休息一下?(生朗读第三段,读完指导,再读)。
(3)水给人类带来了灾害,这样做好吗?该怎样做?阅读拓展,写话创作评互通。
1、阅读关于水的文章,拓充知识面。
在我们资料城里还有许多快乐的小水滴,我们看看他跟大自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按要求进入资料城自主学习。
2、出示题目,明确打写要求。
小水滴们,你的一天是怎么过呢?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你能仿照资料城的文章写一写吗?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三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小雨点、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春姑娘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百花都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2.春姑娘为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你们瞧她又给大地带来了一场春雨。
3.指导看图:小朋友们看,天空中你见了什么?(很多雨点聚成了一场雨)。
(雨点出示、齐读)。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课题就叫做“雨点”
二.讲授新课。
一看图学词。
2.那么这些雨点娃娃究竟落到了哪里呢?(自由说)我们来看看图上这几个雨点娃娃落进了那里。注意要从左往右依次来看。(指说: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相应出示、齐读)。
3.我们一起再来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雨点娃娃落进了这些不同的地方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己把课文来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检查自读:
1落进雨点散步。
池塘江河海洋。
2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自读—找规律—指说—开火车—齐读——自读课文)。
3池塘里睡觉(散步)。
(自读—找规律—指说—小老师领读——互读课文)要求:不读破句,不复读,不唱读。
3.范读课文。
4.小朋友,谁来说说看,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同桌交流)。
(池塘里:睡觉;小溪里:散步;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跳跃)。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字贴字齐读。
6.看图试背(男女生比赛)。
三.教学生字。
1.出示“海洋”齐读。
2.今天我们要来学写这两个字,哪位聪明的同学能找找他们的共同点?(左右结构、三点水)。
3.学生说笔顺书空,教师范写。
4.描红。
四.作业 。
1.习字册。
2.读课文。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2、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三、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课文节选的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生读:恐龙。
2、拿起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恐龙生活的年代和当时的环境。让我们轻轻捧起书,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坐上时光列车,回到大约两亿年前去看看恐龙世界,也来学学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一小节写了恐龙的哪两个方面?哪个更突出?你是怎么知道的?(更,你真会读书,读出了“更”字的递进作用)。
(3)那么围绕这句话,作者在第二小节先后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呢?(相机板书: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
2、交流雷龙:
(1)我们来到了恐龙世界的第一站。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
象还要重„„”
(2)谁先来读读雷龙的句子?(3)你从哪里读出它的怪了?
(4)这里作者拿雷龙和谁进行了比较?(六头大象,我们都知道大象已经是陆地上最大最重的动物了,你看,这是一头大象在跟一群人拔河呢,我们来算一下,一头大象是重6吨,那六头大象呢?而六头大象的重量才相当于一只雷龙,所以这雷龙该是多么的——生答:重了。像这样大的物体,我们就称之为“庞然大物”。(读好这个词语)为了说明它是个庞然大物,这里作者拿雷龙跟六头大象进行了比较,这是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板书)。
(5)正因为它重,所以“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6)雷鸣是什么?(像打雷的声音)你能学一学这种声音吗?男生来,女生来,我们一起来。嘘,雷龙在向我们走来了,这时它踏下一步,只听到„„(生答:轰隆),又踏下一步,只听到(生答:轰隆)。
(7)对啊,这样的轰响“好似雷鸣”(读好这个词语),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比喻)在说明方法里,我们称它为“打比方”(板书)。
(8)作者在描写雷龙的时候,为了突出它的奇怪,运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抓住了它的身体和脚步声响来写。这样就写出了它“庞然大物”的特点(板书),多么有序和形象啊,下面请男生有力量地读好它。
梁龙:(1)现在我们来到了恐龙世界的第二站,出示“梁龙的身体很长„„”
(2)梁龙又奇怪在哪里?说它像什么?(移动的吊桥)图片出示吊桥:你看这就是吊桥,把梁龙说成是吊桥,这就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真好,老师刚教你就会了)这里的打比方让你读出了什么?(梁龙的长)对啊,为了说明它的长,这一句中还用了什么方法?(列数据,二十多米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上课的教室有5米宽,二十多米就相当于4个教室的宽度,长不长?)读好这个词。(足有二十多米)。
(4)读来读读这个句子?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梁龙有多长。这么好的句子,我请女生读给男生听。
(5)板书:梁龙奇怪在哪里呢?文中有个短语可以写在这里,谁来说?(身体很长)。
剑龙:
三角龙:
(1)出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三角龙又跟其它的龙有什么不同之处?(2)师板书:三只大角。比划一下,这三只大角分别长在哪里啊?每只角都有——(一米长),多恐怖呀,你要是见到这么一只怪物,你害怕吗?你呢?这么怪的脸型谁见谁怕,这就叫“望而生畏”(谁来读好这个词语,一起来)(3)我们来读读这只人见人怕的三角龙吧。
3、小结:这一小节围绕第一句话,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恐龙和它们的奇怪的形态。现在,老师要请四位同学通过朗读来介绍这四种恐龙,看谁最能读出它们不同的特点来。请4人分别读,齐读总起句。
a原来鱼龙和翼龙并不是恐龙啊!b霸王龙也真让人望而生畏啊!
c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卵生的吗?你的知识真丰富!
d恐龙神秘地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等待着同学们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呢!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恐龙及其亲戚的种类和生活习性,也认识了几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和列数字。
五、拓展。
2、恐龙家族如此庞大,其中你最喜欢哪种恐龙呢?为你喜欢的恐龙做一张名片吧!用上我们今天学的打比方、作比较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那就更了不起了!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五
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
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
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
它把那金币摇落一地,
然后又轻轻地把它们抛起;
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
一只一只,多么美丽!
秋天到。
八月秋天到,
天转凉,风变爽,
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
鱼虾肥,瓜果香,
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
枫叶红,菊花黄,
大雁排成行。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凉爽的风来了,
骑着洁白的云来了,
踏着落叶来了,
唱着秋歌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撒:
金黄泼向田野,
雪白注入棉花,
天蓝涂给大海,
紫红染给葡萄。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蛐蛐”,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听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秋天的味道。
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有着特殊香味的秦艽花,街上仍有人在卖。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乡下田野里那好闻的气味。红薯地都翻过了,玉米秸已砍倒,摘完棉花的花棵立在地里。经过秋霜的红薯秧,叶黑黑的,一团团堆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村庄周围弥着煮新粮而生成的炊烟,使你不禁产生一种亲切,幸福的感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粟瓜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秋与冬,正暗暗地交接。
我想把院子里的葡萄架收拾一下以便过冬。忽然,我在一堆半枯黄的藤叶片后面发现了一小串葡萄!中秋节前一个月,葡萄便成熟了,节日吃的几串还是特意保护下来的呢!不知怎么竟遗漏了一小串在这里。这串葡萄只有五粒,每粒都硕大无比,闪着鲜艳的紫红色。我小心地摘下,在手上细细品玩了一番。那色,那香,态引你馋涎欲滴。皮薄得仿佛一碰就破,表面一层白霜,任何翡翠玛瑙都不及这大自然的结晶真实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粒送入口中,顿时,一股甘甜清香使我醉倒了!我尝过那么多的果品,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纯正,浓烈的滋味!那香,那甜久久不去,令人脑清目明,为之一振......这时,我自然想到了满足这个词。
这一小串葡萄吸收了整个秋天的精华,当然就蕴涵着浓浓的秋香。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他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的小小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六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玩个猜谜游戏吧!出示谜语: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褂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鹅)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蜘蛛)师:这几个谜语的谜底都是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写动物的课文。请大家放开声音,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师: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能把课文读通顺。现在,我请四名同学来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哪些句子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生汇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板书:猫可爱、淘气。)。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三、赏析词句,品味含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这里指猫的性格特别,让人难以琢磨。这是前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性格的集中概括。)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这是对猫老实性格的具体描述。表现了猫温顺安逸的特点。)。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对猫贪玩性格的具体描写。)。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一连几个钟头”可以看出猫是那么的有耐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体现猫捉老鼠的决心之大。)。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这几句话都是写猫高兴时的表现——温柔可亲。前面一个“蹭”字表现出猫对人的感情深;后面一个“印”字表现出人们对猫的宠爱,把猫踩在稿子上的脚印看成“小梅花”;接着说它的叫唤“丰富多腔”,表现出人对猫的欣赏。最后通过猫的“解闷”表现出这是一只富有生活情趣的猫,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儿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小练笔:请你用事例把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
四、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作者笔下的猫吗?为什么呀?其实这都与作者平时细心地观察、用心地感受是分不开的。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向老舍那样热爱生活,这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还能创造美!
五、布置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虑()乖()耍()虚()乘()要()2写句子。
任凭„„也„„非„„不可„„板书设计。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重点词句了解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难点:体会“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猜猜这则谜语: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学生猜出谜底:猫),随机引出课题板书。
二、复习回顾。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
生回答。(师板书:猫的性格古怪小猫淘气)。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小猫淘气这一部分,这节课我们来看看猫的性格古怪这部分是怎么写的。
二、学习课文,体会古怪。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示猫古怪的重点词语。
2、提问:“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句特殊在哪?(中心句)讲解中心句的特点和作用。
3、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1)分析:老实。哪些词表现出猫的“老实”?
(2)分析:贪玩。讲解关联词“任凭„„也„„”提问:“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用到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反问)(3)分析:尽职。提问:“屏息凝视、非„„不可”表现出猫的什么心理?(有决心)。
(1)除了前面总结的这点,还有哪个方面体现出猫的性格古怪?快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交流总结: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4)请学生模仿猫不同心情的叫声。
(4)总结: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第三个方面。
(1)这一段描写的猫的性格存在什么矛盾?(2)猫害怕时是什么样子的?(3)总结:猫既胆小又勇猛。
4、全班一起总结: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三、学习方法、体会情感。
1、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具体事例描写的方法)。
2、作者对猫有怎样的感情?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导说出:人爱猫。(板书)。
3、猫对作者又是怎样的情感呢?引导出:猫亲人。(板书)。
四、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具体事例的描写方法,营造出一种“人爱猫,猫亲人”的氛围。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借鉴这种方法。
五、作业布置。
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反思:
优点:在本堂课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收获、疑问;自己体会老舍对猫的情感;以问题贯穿本课教学,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文章重点。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发现、质疑,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不足之处:首先,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有些部分过渡语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衔接不上。其次,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学生不能回答出来而耗时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讲解不够细致。最后,没有对学情提前进行分析,提问的方式学生不能理解,导致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
3、观看教学录像(课件出示)。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文字介绍。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2)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三、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指名读,读出感情,全班读。
2、提问: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请学生谈一谈。
3、全班再来齐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
四、再读课文,学习具体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请学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3、提问: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座落在南宁市的地王大厦共有59层,多么壮观啊!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这种雄伟的气势了吗?)。
五、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随机板书。
3、继续学生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继续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内容。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或者课件展示的图画,说一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长城的具体构造,突出了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2、重点介绍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说说他们的作用。在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情感升华。这是再谈体会。
3、这篇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学生找一找(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呢?(从远到近)。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
4、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一句话连续使用了几个动词,请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好处:使句子更加连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古代劳动人民辛苦、伟大、智慧)。
5、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这个句子用了一组关联词,“多少···才”,请学生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说说在这里使用组这组关联词语的好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建造长城不容易,饱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过渡)是啊,建造长城真的很不容易,作者忍不住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早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气魄雄伟的意思是?去掉这个词语再读这个句子,学生谈感受。
(过渡)啊!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有那么气魄雄伟的建筑,你自豪吗?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来读读课文最后这两个句子吧。
6、课件出示外国友人的评价。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把握情感主线,疏通全文。
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四、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写导游词。
1、假设现在许多外国游人纷纷游览长城,你会怎样给游客们介绍长城呢?
2、学生写导游词。
3、请部分同学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导游词,然后请同学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并背诵。
2、练习写导游词。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并借助音乐和图片感悟、想象、体验课文的意境,通过多种方式品读词语“纯净”“明洁”等,丰富语汇,感受语言美,能用朗读或描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讨论、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以及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产生对拉萨的这种圣洁的美的向往与追求,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ppt。
一、复习导入。
2、你想知道这是一扇怎样的窗帘吗?生齐读课文。
3、课件6出示拉萨的天空。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课文中描写拉萨天空的句子画出来。
5、“湛蓝”是什么意思?(非常蓝、特别蓝)。
6、“透亮”的天空是什么样的?你能想象出来吗?(干净,没有一点杂质)。
7、湛蓝、透亮的天空像什么?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课文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8、拉萨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天空呢?简介日光城:
拉萨海拔3658米,大气层薄而且空气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中含尘量小,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阳光充足,全年无雾。拉萨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照射。因此有“日光城”之称。
9、日光城的天空自然与众不同,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0、从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地间只有湛蓝,那拉萨多单调呀。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有白云、绿草的陪伴,它越发——,更加——。
12、到拉萨纯净、明洁的蓝天,你们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啊?
小结:天空真蓝啊,蓝得用手可以摸到,蓝得可以洗脸这么妙!蓝得无比的纯净,蓝得格外的明洁。那就让我们把这纯净、明洁的蓝天一起读一读吧!
二、作者也和同学们一样,来到拉萨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写出了人们的感受呢?(让人神往、紧紧吸引、不忍离开)。
1、同学们,让游客神往的是(),紧紧吸引游客视线的是(),让游客不忍离开的又是什么啊?()(是拉萨天空的蓝。”)。
2、萨的天空真蓝,蓝得让人神往,它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离开。同学们!你们的视线想离开吗?(不想)那就是蓝得——(让人神往),蓝得让你——(不忍离开)。
过渡:你们看,当这湛蓝的巨大窗帘缓缓拉开时,我们看到了圣地气势恢弘的美,我们继续来拉,去欣赏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3、介绍布达拉宫。
小结:了布达拉宫的骄傲,成了拉萨的骄傲。这片神奇的天空今天湛蓝、透亮,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一年四季一直这样迷人。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5、课件出示窗帘。
三、总结全课。
1、多么湛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齐读课文)。
3、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四、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试着背诵这一课。
4、给拉萨的天空设计一句广告语,要突出拉萨天空的特点。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清水洗过。
纯净明洁神往紧紧久久。
蓝晶晶圣地的窗帘。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概括文章主旨,说明其客观意义3.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
一.庄子简介。
庄子生活于乱世,虽然才华卓绝,也不断有诸侯王请他做官,但他却看透了当时那个污浊的社会,不肯求取功名利禄。虽迫于生计作过漆院小吏,但他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然而在精神上他是富足的,他那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风范为后人敬仰。
二.文字疏通及翻译1.通假字。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拘于虚(虚,通“墟”)豪末(豪,通“毫”)。
2.词类活用。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4.文言句式。
莫己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宾语前置,谓我,“之”帮助宾语提前)。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译为:被„„)。
第一部分: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1.这里描写了怎样的河景和海景?2.河伯的神色心态有何变化?
第二部分: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1、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说明什么?
用井蛙“拘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2、“吾在于天地之间„„不死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四个对比强烈的比喻说明什么?
说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
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太仓稊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捉襟见肘、井底之蛙、朝三暮。
四、东施效颦、相沫以濡等成语都出自《庄子》。
3.庄子散文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以本文为例进行分析。
a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拟人化的形象描绘、比喻、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讲解玄妙的道理;
b想象恢弘壮阔;
c多排比、递进、反诘句式,造成文章雄辩滔滔的气势。4.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由于庄子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而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又是当时社会的流行理念,所以庄子把批判的矛头始终对准儒家。
总体说来,孔孟注重人的社会性,注重社会功利,而且切实可行;老庄注重人的个体性,注重精神自由,而且虚无缥缈。两者本质不同。
应当用多元分立,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儒道两种学说的纷争,既看到它们对立、互相制约的一面,又看到它们相辅相成的一面,人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必须兼顾,不能偏废。既然儒学注重社会功利,那就主要用它来治国平天下;既然庄子注重个体人生,那就主要用它来获取个体精神自由,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事实上,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个儒道两家一主一副分工合作的历史,这在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人身上体现得十分清晰。
五.作业。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十一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我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十二
1.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
2.学生齐读课文。
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
例句: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1.《王冕看荷花》(略读)
(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
(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针对学生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等。通过这篇节选的教材,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内容。)
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须臾、烦躁)
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
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导入: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
(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2)讲解: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很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洁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格的赞羡。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书: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
板书:
我爱(),
我爱(),
我更爱()。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这里补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荷花的情感。)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说话训练: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
《观潮》教案第二课时篇十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 5节。
(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 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产旺季动员会发言稿(精选10篇)
- 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座谈会(实用13篇)
- 质量月(实用20篇)
- 小班新生家长会发言稿配班(大全19篇)
- 2023年新生家长会幼儿园发言稿(优秀15篇)
- 最新二年级家长会老师的发言稿(精选13篇)
- 班主任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精选10篇)
- 老师开家长会的发言稿(汇总9篇)
- 最新校级家委会竞选的发言稿(优秀15篇)
- 校级家委会主任竞选发言稿(优质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