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大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19:24:57 |
  • zdfb |
  • 11页

不断总结的人,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总结范文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2、认识各种电话,了解其主要功能,感受电话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

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每当我想家人朋友时就会打个电话,发个视频,听听他们的声音,见见他们的模样,好像真的和他们在一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1。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冬天、圣诞节。

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看出来的?白雪、装饰的松树。

教师:圣诞节就和我们的新年一样,过年时,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做些好吃的,一起过年。

2、出示图片2。

提问:我们一起去看看火狐狸家为圣诞节做了那些准备?苹果派、肉饼、蛋卷。这么多好吃的看起来特别美味,屋子里香香的。

看!家里有妈妈,火狐狸,少了谁?火狐狸的爸爸。

少了爸爸在家过节,火狐狸会怎样?伤心,失望,会很想爸爸。

火狐狸想爸爸是怎么做的?打了一个电话。火狐狸和李老师一样,也是打了一个电话。

3、出示图片3。

提问:为什么爸爸不在家,它在哪?在干什么?爸爸很忙,给小朋友邮寄圣诞礼物,没法回来。

为什么它打了很长很长的电话?因为它见不到爸爸,它太想太想爸爸,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

4、出示图片4。

提问:当爸爸接到火狐狸的电话,听到它的声音,爸爸会怎样?火狐狸呢?很开心。所以,火狐狸不停地说呀说。

想一想,他们会在电话里说些什么?新年愿望,妈妈做了哪些新年准备,我想你了……。

6、师幼一起完整的讲述故事。

幼儿讨论电话的作用。

总结:电话可以让两个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互相交流,传达感情。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电话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视频见面,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当我们想念父母,朋友时:当我们有些话想说却不好意思当面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来表达我们对家人朋友的爱。

活动延伸:

孩子们今天回家设计一步未来的电话。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二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皱纹纸粘贴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习惯。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搓纸绳、纸团,并小组合作创作粘贴画。

搓纸绳的`方法以及画面的构图设计,基本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两幅装饰画、卡纸板书、课件。学具准备:各色皱纹纸、卡纸、剪刀、胶水。

一、欣赏范作,感受材质美感。

1、欣赏范作。

2、通过看、摸,感受材质特点及皱纹纸粘贴画的特点。

3、揭示课题。(卡纸出示课题)。

二、教师演示,明确制作步骤。

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欣赏作品,思考制作方法及步骤。

3、教师演示苹果的制作步骤。

4、学生总结制作步骤,并出示卡纸板书。

三、小组合作制作作品。

1、明确本堂手工课制作内容。

2、交流各组创作设想。

3、小组成员分工。

4、教师给学生创作技巧小提示:

(1)、选卡纸注意颜色搭配。深配浅,浅配深,使之色彩有反差。

(2)、纸绳与纸团有机组合,使作品饱满、生趣。

4、学生创作,师巡回指导。(音乐伴奏)。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各小组长上台展示本组作品。

2、采用自评与互评,评出优秀作品3幅。

五、课堂延伸。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精心制作,纸张在我们手里变得鲜活起来,而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这种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出许多极具美感的装饰画(师出示装饰画)可见,美和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点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绚丽多彩!

3、纸品乐陶陶。

范画。

1、构思、画稿学生优秀作品制作步骤:

2、制作材料。

3、涂胶、粘贴(卡纸出示板书)。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三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夹包跳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弹跳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潜力。

3、发展创造性。

活动准备:

沙袋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学队列。队形变化:走圈、开花、六个小圆、切断分队。

(2)准备操,听信号做相应动作。如: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高人走、矮人走等。

2、基本部分。

(1)幼儿依次取沙袋在场地自由分散进行一物多玩活动,例如:自抛接沙袋,互抛接沙袋,头顶沙袋,手托沙袋走,脚背托沙袋走,投运等。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对玩法新颖搞笑的及时给予肯定,并向其他幼儿推广。

(2)学夹包跳。集合幼儿,让幼儿站成大圆圈。老师交代活动名称,进行示范讲解:两脚前部夹紧沙袋,跳起用力抛出。幼儿练。老师巡回辅导,让动作完成好的幼儿做示范。鼓励幼儿间展开比赛,看谁的`沙包投得远。

(3)群众夹包跳比赛。让幼儿站立于斜线上,交代比赛规则:听信号,每队第一名幼儿开始连续夹包跳行进至前方,拿起沙包快跑回来,交给下一位同伴,哪队先跳完为胜。

3、结束部分。

教后感:此活动还能够在户外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创玩沙包的多种方法。以到达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潜力。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四

活动目标:

1、围绕我的创意作品,用完整连贯的语言简述自己的创意,并丰富幼儿的词汇。

2、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轮流介绍自己曾经创作或得作品,体验和同伴分享的乐趣。完整连贯的语言简述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收集幼儿的创意作品曾获过奖的奖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幼儿书中的内容,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1、画面上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2、他们都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朗诵书上的儿歌,引出讲述主题。丰富词汇:“剪、揉”

(1)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来说说它的意思。

(2)教师:小朋友是怎样创造出有趣的作品的?

2、提出讲述主题,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1)教师:我们小朋友也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还有的小朋友带来了自己的创意作品,我们来说一说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谁就是我们班的创意点子王。

3、进一步引导幼儿讲述。介绍自己的作品。

4、请全体幼儿分小组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1)请幼儿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轮流讲述。

(2)小组所有人介绍完以后共同选出本组的冠军。

5、集体交流,评选班级创意点子王。

(1)请每组选出的冠军轮流在集体面前讲述。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

(2)每位幼儿介绍完毕,集体评价幼儿的讲述情况,讨论讲述中所用的好词佳句。

(3)所有小组介绍完毕后集体选出全班最佳介绍奖(介绍最好的幼儿)和最佳创意奖。(作品最有创意的幼儿)成为班级的“创意点子王”

三、结束部分。

1、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的物品进行创意活动,并带到幼儿园来展示。

2、分析教材。

本课教材适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和接受水平,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很强。

3、分析教法。

运用启发式和情景教学法让幼儿进行创意解说,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4、分析幼儿。

幼儿兴趣极高接受快,但有个别幼儿的创意作品不够创新,类同作品也比较多,充分说明幼儿对“创意”的理解还显得不够。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五

出示常见的文言文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1.师范读课文。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七

活动目标:

1、喜欢看图片,乐于参加看图讲述活动;

2、联系在语言的指导下,一边观察图片一边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并逐步把句子连起来,说一段较连贯的话。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设想出合乎情理的救助办法。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排练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情境表演;

2、提问、理解;

3、看图讲述第一幅: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第二幅:发生的什么事?谁有危险?谁帮助了兔妈妈?他是怎样帮助的?

4、手掌表演,讲述故事;

5、指导幼儿看书讲述;

6、评价、结束。

活动效果:

健康:哪种游戏好目标:

1、初步了解健康玩具的标准;

2、知道学习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玩具。

准备:各种玩具过程:

1、将各种玩具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观看;

2、分类:按功能、材料、声音等;

3、讨论:如何选购玩具?;

4、游戏:大圣帮我选玩具;

5、评价、结束。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八

1、通过了解鱼类动物中一些大鱼照顾小鱼的不同方式,感知动物世界的关爱。

2、激发幼儿有兴趣去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鱼儿头饰一个。

2、多媒体制作图片三幅。

3、调查表人手一份。

4、找找大鱼照顾小鱼的资料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大鱼和小鱼》。

二、问题讨论:

当遇到敌人来欺负小鱼,鱼爸爸和鱼妈妈会不会保护自己的孩子?

你觉得会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三、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大鱼和小鱼。

四、观看多媒体:

向幼儿介绍几种鱼的照顾方式。

如:罗非鱼会将孩子含在嘴里、鲨鱼会将敌人赶开等。

五、游戏体验:幼儿扮演鱼爸爸、鱼妈妈做保护小鱼的游戏。

活动延伸:

提出问题:那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象鱼爸爸、鱼妈妈那样爱我们呢?

鼓励每个孩子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并要求爸爸妈妈将关心照顾你的事情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感人的故事。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九

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33个词语。

2..初步学会据词定义,知道把词语中几个字的意思连起来想想,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能查出指定词语中带点的字,并据此确定其恰当的意思,再说出整个词的意思。

3.能用“兴致勃勃”写一句话。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想象出节日的大街的繁华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的欢乐心情。

课时:

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其在词语中的意思,能正确,规范的书写。

2.能通顺,流畅的朗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了解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学会据此定义”并在尝试中初步学会这一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入学习关注。

(1)谈话:新年刚过,大家从充满节日的气氛的社会,家庭回到学校来了,节日的欢乐一定还在同学们心目中荡漾,节日的情景一定还深深的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今天要学的课文是《节日的大街》,课文写了节日大街的什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

(2)请同学谈谈自己预习了什么。归纳学生的回答,确定预习的基本。

操作方法。

(3)自学课文,重温预习内容。

2.学情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1)朗读课文,检验自己的朗读水平,按是否“正确,通顺,流畅”互为肯定或指正。

(2)根据自己的感觉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学习提示”也教给大家一个什么读书方法,充分发表自己对“学习提示”内容的理解。教师归纳这种方法叫:据词定义。

(4)交流识字,学词情况,运用“据词定义”法理解词语。

读词语,说意思。处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老花镜,随风飘动”,

训练据词定义,并把几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出词语的意思。

练习书写:

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2.两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想象节日大街的繁荣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欢乐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课文有3个自然段,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和3个自然段的互相关系,从而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节日大街的情景的;能回答课后问题,知道课文是怎样写节日大街商品很多的。

3.用“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兴致勃勃”,并能用来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回顾谈话,诱发学习动机。

(1)回顾上节课讨论的“课文主要讲什么”的内容。

(2)提示:课文主要讲什么,细读课文后来辨析。

2.积极阅读,找出学习疑难。

独立阅读全文,思考课后和自己的问题。

反馈交流:

(1)课文为什么分成3个自然段,每段各写了什么?3段之间相互有什么关系?品味课文语言文字或写法上的特色。

(2)第1自然段:课文为什么把节日的大街比喻成“河”?第二自。

然段:课文是否紧紧抓住一个“街”字写的?根据“街”字找一找这段课文写了那几个方位?并用“/”把这段课文分成3段。

朗读每一部分,体会哪些情景描写使你觉得充满节日的欢乐,学会有感情的。

与以前学的不同,与“应有尽有”是什么关系?

第3自然段:读本段课文后说说节日大街的夜晚是怎样的,把自己认为写“彩色”和写“欢乐”的句子分别读出来,读得有感情。

朗读。

(4)小结:今天是同学们靠自己的能力读懂了全文,老师只帮了一点小忙,这样读书,同学们的本领会一天一天大。

3.作业。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

音乐欣赏:我是小兵。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并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2、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进行曲,摇篮曲各一段,当兵图片,睡觉图片各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放音乐《我是解放军》,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1、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像解放军走路。。。

(2)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走路你们会怎么样走?

引导幼儿自由的做出自己的动作。

(3)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解放军叔叔一样走路,特别有劲有精神。

2、欣赏摇篮曲,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1)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2)幼儿欣赏摇篮曲。

(3)教师提问:你们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答:慢慢的,轻轻的。。

3、引导幼儿将摇篮曲与进行曲比较。

教师提问: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那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小结:这两首音乐一个像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刚劲有力,一个像小宝贝睡觉一样轻柔缓慢,是不同的两首音乐。

三、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性质,将图片与乐曲匹配。

1、请幼儿再次欣赏进行曲与摇篮曲。

2、教师:你听到它是刚劲有力的就用解放军图片表示,如果你听到它是轻柔缓慢的就用宝贝午睡图片表示。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游戏把。

四、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你听到什么音乐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放摇篮曲与进行曲,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五、结束活动。

你们表演的真棒,那就让我们学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到外面让其他小朋友看看。

音乐游戏:会动的身体(小班)。

设计意图:根据《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欣赏日常中简单的乐曲,并且随乐曲做出简单的动作,进行自我表现。在前段时间,学习音乐游戏《碰一碰》中,幼儿互相来碰,在玩中幼儿非常感兴趣,因此,针对这一情景我设计本次音乐游戏,想让幼儿在音乐游戏的同时,根据音乐快慢的不同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动作,体验音乐游戏活动的乐趣。其次,主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幼儿动作创新,大胆表现。

幼儿情况分析:小班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并且给孩子们带来音乐的享受。小班幼儿模仿性很强,音乐游戏会动的身体乐曲快慢很明显,并且简单流畅,并且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快慢的明显变化,并且根据音乐节奏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去感知音乐节奏的快慢,让幼儿获得丰富,愉悦的情感。

体验。

活动准备:音乐一首(快慢明显的音乐),猴子,兔子,蜗牛,乌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放音乐,跟着音乐做游戏。

教师:你们好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游戏把。

教师:刚才,我们的小手和它的好朋友玩的好开心啊。

【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的知识,巩固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二、欣赏音乐,初步感知音乐的快慢。

第一遍放音乐,引导幼儿区别音乐的快慢。

教师:这是一首好听的音乐,那它们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教师:那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幼儿:有的快,有的慢。

教师:你们真棒,能听出来它们不一样,有时候慢有时候快。

教师:那让我们一起在听一次,看是不是有的地方慢有的地方快。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很对,在这首音乐里有的快有的慢,你们真棒,我非常喜欢你们。

三、根据音乐的快慢,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如果音乐快,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如果音乐慢呢,你又会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那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动作把,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快慢啊。

教师:我来看看谁做的最漂亮,并且和别人不一样,就让他上来给咱们表演。

四、探索不同动物的不同动作,巩固音乐的快慢。

教师出示图片,猴子,兔子,乌龟,蜗牛。

教师:猴子,兔子走路是怎么样的?

幼儿:快快的。

教师:那它们应该跟着什么样的音乐走?

幼儿:节奏快的音乐走。

教师:蜗牛,乌龟走路又是怎么样的?

幼儿:慢慢的。

教师:那应该跟着什么样的音乐走呢?

幼儿:节奏慢的音乐走。

教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学小动物走路把。

小结:音乐有快有慢,小动物们走路也有快有慢都不一样,真的好神奇啊。

教师:来把,让我们最后跟着音乐做你自己最喜欢的动作。

五、放音乐,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你们表现不错,但是我们和小动物们玩了这么久,都很累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好好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欢笑,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有趣的音乐很感兴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本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科学:空气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

2、能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3、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感知空气对人和动植物的重要性。活动准备:

1、袋子、气球、蜡烛、打火机、盆、毛巾。

2、ppt短片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感知空气的特点。

1、今天,我先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它是我们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一种东西。它呢!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没有颜色,但能感觉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它,谁也活不了。它是什么呢?(空气)。

2、你能看见吗?能摸到吗?闻一闻,能闻到吗?抓一抓,能抓到吗?你们抓不到,但我能把它抓到,你们信吗?现在先请出我的法宝,跟我一起说变变变(用袋子去抓)看,抓到了吗?(我在凳子旁边抓到了空气)。

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这里有很多袋子,请你也去抓一些空气,然后告诉我,你在哪里抓到了空气。你们都抓到空气了吗?你们是在哪里抓到了空气的?你能看到空气吗?能闻到空气的气味吗?空气是什么形状的呢?小结:对,空气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气体。刚才大家在我们周围都抓到了空气,说明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二、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空气的存在。

1、吹在脸上感知空气的存在:(1)看!这是什么?(气球)。(吹)它怎么样了,为什么呢?(松开口)现在又觉到吗?(松开口对着孩子)你感觉到了吗?(2)我们都来玩一玩好不好。吹起来压一压感觉怎么样?(软软的,可以当枕头很舒服)松开口试一试,感觉到空气了吗?小结:空气装进气球里,气球就会鼓起来,软软的很好玩,松开口,空气又会跑出来。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的存在。

2、放在水中产生气泡感知空气的存在:(1)除了空气吹在脸上我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还有一种玩法,也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你们想不想玩?等一会儿呢,请小朋友吧气球吹大,然后把口放在水中,手指慢慢松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2)幼儿试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生什么了?为什么会有泡泡呢?小结:因为气球中有空气,手松开后,空气就会跑出来,这些泡泡就是气球中的空气。

三、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看课件: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一起看一看还有那些东西里也装有空气。小结:看完这些图片,大家就会发现,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提供了方便。

一、教材内容。

选自:学习4的相邻数学科:数学章(单元)第一节(课)具体内容如下(复印剪贴):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二、学生特征分析。

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大胆的思考。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学习4的相邻数之观看、操作通过观看操作学习件,学习4的相邻数,相邻数间的关系学具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4的相邻相邻两数运用多1少说出。

2、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见书132页)。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

1、通过操作学知道能说出3的相邻数是2和4说、手势具、观看课件,

理解相邻2数之间的关系观看、操作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应用利用教学具展示相邻数的兴趣。

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1、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1、通过操作屏幕上出现3朵学具、观看课蓝花、4朵黄花和件,学习4的幻灯片数字3和4,引导自制相邻数,培养知道幼儿进行比较,得3分钟教具bb幼儿对相邻出3比4少1,4数的兴趣。的好朋友是3。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理解推理能力。

3、学习4的数字。

3、

4、5,把自制相邻数,进一数字“4”请上台教具步理解相邻幻灯片来,问:“数字4b两数多1少应用你找到朋友了3分钟e1的关系,知吗?是几和几?”道4的相邻数幼儿一起说出结是3和5。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

3、

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

3、4之间的关系。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

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3、

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

3、

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

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1、画出流程图例图:开始观看表演符号表示的意义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2、对流程图作简单的说明:

形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以游戏、图片、操作的方法较容易掌握。

让幼儿根据规则进行游戏,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玩游戏。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注意安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活动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1、根据规则进行游戏,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玩游戏。

2、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注意安全。

长袖一条、宽敞场地、四色呼啦圈、旗子四枚。

1、热身运动。

2、你们看看郑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出示长袖,幼儿猜测长袖的用途。)。

3、教师演示,扮演长臂人和幼儿互动。

小结:把长袖的袖子套在两只手臂上,看上去手就像变成长臂,所以我的名字就叫做“长臂人”。

今天我们就要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做”长臂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1、教师介绍玩法及规则。

玩法:首先要把长袖套在手臂上成为“长臂人”,长臂人拥有四种不同颜色的旗子,当长臂人举起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旗子时,你们就要快速的站到相应的旗子颜色对应的圈里,只有五秒钟,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即为失败,就要到“监狱”里休息片刻。留到最后的小朋友即为获胜。那他就成为下一位长臂人。(在监狱里的小朋友要安静等待下一轮游戏)。

2、教师与幼儿共同演示玩法。

3、集体进行“长臂人”游戏。

本节课在讲解规则上,我导入过快,应该把要当长臂人的规则说的更清楚一些,除了要举旗子,还要去检查小朋友们有没有在相应的呼拉圈上。在环境布置上,呼啦圈可以四处摆放不要一层不变,要层层递进,增加难度。可以创设两个人设,一个当长臂人去抓小朋友,一个人控制旗子去帮助小朋友们躲避长臂人,这样可能更有趣味性,安全性。

大班幼儿对“桥”并不陌生,他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桥,搜集过许多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形状、结构,发现桥墩都是圆柱体的。为了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最适合做桥墩的原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用广告纸做成的各种形状的柱体上摆放不同书里的书本,通过讨论、比较记录、探索等方法获得相关经验。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探索并发现直筒形状不同承受力有不同的秘密。

2、探索各种纸筒的承受力,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

物质准备:纸做的三棱柱、四棱柱、圆柱若干;书本若干(辅助材料);幼儿人手一张纸、记录表。

经验准备:幼儿有折纸、搭积木等相关经验。

师:老师现在就给你们一个任务,看看能不能让你手中的纸站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其用折、卷等各种方法进行尝试。

(评析:让软塌塌的纸张站起来,这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引发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他们在此环节中跃跃欲试,乐此不疲,为后面的活动积累了经验,做好了铺垫。)。

师:纸除了卷成圆柱纸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来,还可以变成什么形状也能站起来呢?

师:我的这张纸站起来力气可大啦,能把老师手上的这本书顶起来!

师:你们站起来的纸能顶起一本书么?试试看。(幼儿探索)。

小结:薄薄的一张纸,小朋友把他卷一卷、折一折、变一变就能顶起一本书。

(评析:让幼儿探索纸的多种站法,在站起来的纸张上摆放书本,在这样的操作与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使幼儿的探索兴趣更浓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结果更有效。)。

【1】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教师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书,请幼儿说说书的什么部位放在纸筒上会比较稳;一边摆一边数数,待放到最后一本时,请幼儿说出三棱柱纸筒上顶起了多少本书。

【2】幼儿实践,发现秘密。

师:这还有许多三棱柱纸筒,谁的力气大,小朋友们去试一试吧。

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顶的书多,有的小朋友顶的书少?(引导幼儿发现将书的中心部位放在纸筒上会更加稳定,同时操作时还要注意轻拿轻放。)。

(评析:本环节既给了幼儿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探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书本数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点,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大胆质疑能力。)。

师: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听说三棱柱力气大,心里可不服气了,到底谁的力气大呢?我们试试就知道了。

幼儿探索在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书,通过比较发现圆柱纸筒顶的书数量最多。

小结:刚才,我们在同样大小纸张变成的三棱柱纸筒、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书,通过比较发现,圆柱纸筒上顶起的书数量最多,圆柱纸筒是大力士。

(评析:每人一张记录表,提醒幼儿在不同的纸筒摆放书本时要及时。

数一数、记一记,做到记录及时、有效、准确,便于幼儿观察、对比、分析,提升幼儿的探究兴趣,不断获得比较科学的结论,促进了活动目标的达成。)。

师:这儿有三个圆柱纸筒和许多书,怎样摆放力量大?两个好朋友一组去试一试。

小结:三个圆柱纸筒在一起,可以顶起更多的书,如果摆法发生变化,顶起的书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评析:从一张纸到一个纸筒、从一个纸筒到三种不同形状的纸筒,再从一个圆柱纸筒到三个圆柱纸筒,层层递进的操作材料,不断增加的探索难度,促使幼儿之间两两合作,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循序渐进,兴趣盎然,对纸的承受力的发现和认知也随之逐步深入。)。

【1】一人挑战。

【2】全体挑战。

师:这儿有许多圆柱纸筒,还有一块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个小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个奇迹。

(评析:当思维被调动之后,幼儿创造的灵感源源不断,操作活动也从手部动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摆一摆、站一站、试一试等动作的变化带动了探索范围的变化,新的科学概念在探索、实践、验证中悄然建构。)。

【1】欣赏桥墩照片。

师:科学家发现了圆柱力量大的秘密,造出了很多雄伟的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链接生活经验。

圆柱的作用有很大,桥墩的建筑都需要圆柱来帮忙,生活中哪儿还用到圆柱呢?

桥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物,幼儿对“桥墩都是圆柱体”这一现象感兴趣。本活动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充分发掘其隐含的教育价值,既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又符合【指南】【纲要】的精神。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必须结合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玩”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体验快乐。我从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引申与放大,创设了充满趣味、不断深入、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讨论探究、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的柱体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学道理。

该活动通过想一想、试一试、比一比、摆一摆、看一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有趣有意义的操作、尝试、猜想、比较中逐步学会主动探究问题、总结经验,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的目的,并实现系统性、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要求,自主获得纸筒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跳跃,.锻炼腿部力量.

2、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户外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开阔平坦的场地、蘑菇卡片若干、小兔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幼儿:小白兔。

师:小白兔怎样走路?

幼儿“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请幼儿尝试跳。

老师示范:我也来学学看(小脚并并拢,膝盖弯弯,轻轻向前跳.)。

请幼儿再次尝试跳,并能一边念儿歌、一边跳,以了解跳的技能.

小白兔爱吃什么?

幼儿:萝卜和青菜。

小白兔还爱吃什么?

引导幼儿说:蘑菇。

老师头带“小白兔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是兔妈妈,你们是我的兔宝宝,宝宝们这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采蘑菇吧。”

兔妈妈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二、游戏:小兔采蘑菇.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蘑菇地就在那边,请兔宝宝们用我们刚刚学到的“小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向前跳”的方法一个个跟着兔妈妈去采蘑菇.采到蘑菇以后,把蘑菇放在两腿之间夹着,跳回来,并把蘑菇放进筐中.五分钟后,数一数,你采了几个蘑菇是什么颜色的比一比,看看谁采得蘑菇多。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游戏,并且能很快进入主角,所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跳着采了一个蘑菇又一个蘑菇,乐此不疲,很有成就感。活动中注意动静交替,幼儿的体能不仅仅得到了限度的锻炼,而且不感觉到累!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创编诗句,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三种不同的图画纸(一种贴有小动物,一种画有背景,一种空白),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

(结合音乐欣赏诗歌《家》。)。

师: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它的家在哪里?

幼:我听到鲸鱼的家在大海。

师:对了,鲸鱼的家在广阔的大海里。

幼:企鹅的家在冰冷的南极。

师:你说得真好,不但把企鹅的家在哪里说清楚了,还说出了南极寒冷的特点。

幼:骆驼的家在沙漠。

师:很好,沙漠是什么样的呢?

幼:很大,很大。

师:对,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幼:什么叫“一望无际”?

幼:一望无际的大海。

幼:一望无际的草原。

幼:一望无际的田野。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诗歌。听完后请你们说说为什么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幼:因为鲸鱼离开大海就会死,所以大海就是鲸鱼的家。

师:对,适合动物生存的地方可以说是它们的家。

幼:因为小松鼠爱吃的东西都在森林里。

师:是啊,家里有丰富的食物。

幼:企鹅生在南极,长在南极。

师: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幼:骆驼总是呆在沙漠里的。

师:它喜欢沙漠吗?

幼:喜欢。

师:对,动物最喜欢活动的地方也能给它家的感觉。

师:动物出生的地方、喜欢去玩耍的地方、有它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让它有家的感觉!

二、创编诗歌。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及其家园。

师: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

幼:马的家在草原上。

师:草原是什么样的?

幼:绿色的。

师:所以说,绿色的草原是马儿的家,对吗?

幼:小蜜蜂的家在花园里。

师:花园是怎么样的呢?

幼:很美丽的!

师:美丽的花园是谁的家?

幼:美丽的花园是小蜜蜂的家。

2.下面你们可以选一种喜欢的动物,把它画出来,再编成一句好听的诗。你可以选择有动物的图画纸,给动物画一个家,也可以选择有背景图的纸,在上面画出喜欢住在这里的动物,还可以选择白纸画出喜欢的动物和它的家。

3.提供三种不同的图画纸,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内容,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的创作内容。

4.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句,交流创作成果。

5.我们编诗句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好像火车车厢。在这首诗里,“什么样的”是第一节车厢,“什么地方”是第二节车厢,“是谁的家”是第三节车厢,要一节跟着一节。

6.放背景音乐,启发幼儿按仿编要求说说自己创编的诗歌。

幼:大大的牛场是牛儿的家。

幼:肥沃的牧场是牛儿的家!

幼:圆圆的猪窝是肥猪的家。

幼:圆圆的猪圈是肥猪的家。

幼:是地球!

师: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老师也编了一句诗,放在这首诗的最后: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附:

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

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二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温馨、优美,充满幻想的意境。

2、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发现花朵与梦的关系。

3、能大胆进行创编,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的乐趣。

4、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每个人都会各种不同的梦,梦是在睡眠时才会产生。

2、物质准备:各种颜色的花、花篮,有关此散文的flash以及ppt。

活动过程:

1、以"梦"的话题展开提示性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做过梦吗?做过什么梦?(请3-4个幼儿回答。)。

师:那你们是什么时间会做梦呢?(深夜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

师小结:我们小朋友都会做梦,有的梦是快乐的,有的梦是不快乐的。

(ppt)梦姐姐住在一个深绿的树林里边,还有个漂亮的花篮,花篮里面装满五颜六色的鲜花。每到晚上来临的时候,我就会提着我漂亮的花篮飞出去了。

师:你知道我要去干什么吗?(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梦姐姐的花篮》,听完之后,你就知道我要去干什么了。(听着音乐,教师念散文诗)。

师:小朋友,散文诗听完了,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好听,优美。)师小结:散文诗给了我们温馨、优美、宁静的感觉。

2、分段欣赏。

师:梦姐姐都让那些小动物做梦啦?(小黄鸡、小青蛙、小红鸟)现在我们一起来到梦姐姐的世界里去。(依次出示图片)。

师:梦姐姐先遇见了谁啊?给了它一朵什么颜色的花?它做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梦?

幼:梦姐姐给了小黄鸡一朵黄色的花,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

师:梦见了一些什么?

幼:它梦见了金黄的太阳,金黄的田野,金黄的油菜花……。

师:谁也在睡觉啊?梦姐姐给了它什么颜色的花?它做了什么颜色的梦?

幼:梦姐姐给小青蛙一朵绿色的花,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

师:它梦见了什么?

幼:它梦见了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荷叶里有一支碧绿的莲蓬……。

师:你们看,下一个是谁在做梦呢?梦姐姐给了它什么颜色的梦啊?它梦见了什么?

3、共同看ppt,阅读散文诗。

师:小动物的梦真美,让我们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做个美梦吧。

4、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散文。

师:梦姐姐除了给小黄鸡、小青蛙、小红鸟送去了梦,你来想想梦姐姐还会给哪些小动物送去什么颜色的花?让它做什么颜色的梦?它又会梦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梦姐姐啊也把其他小动物做的梦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做了什么梦呢?(ppt)。

5、互动游戏,与他人共享美的体验。

师:听,是什么声音?是摇篮曲在催我们睡觉呢,我们赶快把小眼睛闭起来,也来做一个美美的梦。(放音乐,教师撒花)现在慢慢睁开你们的眼睛。刚刚梦姐姐啊自己也做了一个美梦,我做了个蓝色的梦,梦见蓝色的大海,蓝色的海豚,还有蓝色的房子。你们呢?在你的梦中,梦姐姐给了你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什么颜色的梦?又梦到些什么呢?现在,请你带着你的美梦去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也可以跟后面的客人老师分享一下。

(自然结束)。

附:散文诗《梦姐姐的花篮》。

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梦姐姐长着一对会飞的翅膀,胳膊上总是挽着一只轻巧的花篮,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朵。

白天,梦姐姐是很少露面的,可是每天夜晚,梦姐姐都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飞出来。

小黄鸡正靠在妈妈身边香甜地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的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它梦见金黄的太阳,金黄的田野,田野上开满金黄的油菜花。

小青蛙正在水草边静静地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了一朵绿色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它梦见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荷叶里有一支碧绿的莲蓬。

小红鸟用脚爪抓住树枝,在树上睡觉。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小红鸟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它梦见火红的枫叶,火红的果子,天边照耀着火红的晚霞……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可比小黄鸡、小青蛙和小红鸟可爱多了,所以,她总是把最美的梦送给孩子们。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2、体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间要相互谦让,不以大欺小。

活动准备:

ppt、相关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了解拥抱,体验相互拥抱的快乐。

1、师:“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拥抱一下,谁愿意?谁知道拥抱是什么意思?

2、解释拥抱。

3、师小结:和谁拥抱就表示愿意和谁做好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好朋友抱一抱。

二、欣赏ppt《大熊的拥抱节》。

1、倾听故事内容,了解大熊为什么伤心。

师:”故事里大熊遇到了谁?他们拥抱了吗?为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2、复述故事第一段,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故事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

三、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第二段,并尝试说出大熊的想法。

1、倾听故事第二段(悲伤背景音乐)师:”大熊为什么难过呢?难过的时候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先和旁边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师:“如果是你做错了事,你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

2、师:“做了错事,除了道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让别人喜欢你呢?”(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四、引导幼儿复述第三段故事内容。

师:“大熊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道歉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做呢?听一听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师:“大熊的眼泪越来越多,比刚才没有人跟他拥抱的时候还要多,那是为什么呢?”师:“你有没有和朋友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呢?是怎么互相原谅的?朋友原谅你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五、跟老师一起完整复述故事。

师:“这是一个让人听了很感动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讲讲这个故事。”

六、在《快乐拥抱节》的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师:“你们喜欢大熊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大熊你觉得以后怎么做会让更多的小动物成为你的好朋友?”师:“相信有了你们的建议,大熊一定会有更多的好朋友,那你们愿意成为大熊的好朋友吗?让我们也来给大熊一个拥抱吧!”附故事:

大熊的拥抱节第一段:

今天是森林城的拥抱节,和谁拥抱就表示愿意和谁做朋友。一大早,大熊就出门了,他远远的看见小山羊慢悠悠地走过来了,他连忙张开双臂走上去:“小山羊,今天是拥抱节,我们拥抱一下好吗?”小山羊转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老是揪我的胡须。”大熊往前走,他看见小兔一蹦一跳地走过来,他连忙张开双臂走上去:“小兔,今天是拥抱节,我们拥抱一下好吗?”小兔子转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萝卜全都拔光了。”大熊继续往前走,他看见红狐狸大摇大摆的走过来,他连忙张开双臂走上去:“红狐狸,今天是拥抱节,我们拥抱一下好吗?”红狐狸转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仗着力气大,老是欺负小动物。”

第二段:

大熊继续往前走,没有一个朋友愿意和大熊拥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树边,眼泪一滴又一滴地落在泥土里。天黑了,大熊晚饭也没有吃,他躺在床上,这时候大熊心里好难过。

第三段:

听,咚咚,是谁在敲门呀?大熊打开们一看,他惊呆了,小动物们全来了,他们在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微笑着看着大熊,一个接着一个跟大熊拥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大熊的眼泪越来越多,比刚才没有人跟他拥抱的时候还要多,大熊真的感动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以后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大熊,让小动物都喜欢我。”月光的银光轻轻地洒在森林城,洒在拥抱着的小动物们身上,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拥抱节!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四

1.根据带给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必须的任务。

2.发展幼儿自我保护潜力及群众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取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1、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但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

2、进行一些准备: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

3、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

4、加大难度运网球。

1、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2、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五

1、引导幼儿体验劳动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饭。

2.启发思考:如果我们一顿不吃饭,会感到怎样?

(引导幼儿知道粮食对人的重要性)。

1.幼儿欣赏儿歌,了解一粒米是怎样来的?教师: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吗?听一听儿歌里是怎样说的。

(1)幼儿欣赏儿歌《一粒米》。

(2)提问:粮食是谁种出来的?(引导幼儿知道是农民伯伯)。

(1)利用照片为幼儿讲述一粒米的生长过程。

(2)农民伯伯种粮食,先做了哪些事情?(松土,播种)。

播种后,农民伯伯还要做哪些事情?(施肥、浇水、喷洒农药等)。

粮食成熟以后,还要做什么?(收割)。

小结:农民伯伯多辛苦呀!一粒米长大,他们要做这么多的事情,流许多汗。它们不停的'劳动,小朋友才能吃上白白的米饭,我们一起谢谢农民伯伯吧!

3.游戏:种粮忙。

游戏玩法:一半幼儿模仿小种子在泥土里,另一半幼儿模仿农民伯伯种粮食。在松土、播种、浇水。种子慢慢长大,破土而出,两组幼儿交换角色。

4.出示照片,幼儿进行行为判断,学会爱惜粮食。

教师:农民伯伯种粮食这么辛苦,大家看看图中小朋友吃饭是怎样做的?

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做得对?

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小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吃饭时不挑食、不剩饭,爱惜每一粒粮食。

1.装饰标志牌,宣传爱惜粮食。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标志牌,并帮助幼儿写好;请爱惜粮食;的警示语。

2.幼儿涂色,添画简单的图案。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六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4.初步了解雷雨的常识。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雷雨。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

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幼儿园教师教学设计篇十七

撰写教案普遍比较认真。

教案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有创意,知识联络图文结合。

作图非常规范,非常漂亮,还有课后小结。

注意用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

教案非常详细,结合时政,有大量的文字叙述。

教案格式规范,一笔一划书写很认真,很漂亮。

教案检查与评价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课改的要求。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一、教案编写--涛声依旧。

目前,教师编写的教案仍然是“涛声依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与评价有关。教案的评价有以下几个误区:

1.注重书写,忽视新思想、新方法的体现。检查与评价教案设计的好坏,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的优劣。而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些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导,“逼迫”教师随“大流”,不敢站到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教师的教案就还原到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理管者的要求。

2.注重格式,忽视差异性、个性的体现。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文”,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教案设计的意义。

3.注重详案,忽视合理性、操作性的体现。检查者只关注教案本身编写的页数、书写工整程度、环节结构完整程度。而不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不与教学过程结合,不与教学效果结合,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与操作性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

二、教案检查--关注内容。

教案检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管理?这值得学校管理者的深思。而检查教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的设计是否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检查必须关注教案设计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体现。

2.教案的设计是否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个性特征。如果教案本身缺乏个性特色,就谈不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精神。所以检查时不要过分强调统一要求,一种模式,要鼓励、倡导教师编写各具特色、富有个性的教案,尊重、发挥教师的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

3.教案的设计是否关注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而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便于教师调控,有利于课堂动态的生成,注重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案。

4.教案的设计关注教师是否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材内容与知识结构,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从而达到“教”为“学”服务的目的。鼓励、倡导教师将教案设计变成学案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案评价--价值取向。

教案评价要引领教师编写实用的有价值的教案,以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案,提高教师编写教案水平。

2.教案评价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评价者自身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或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新课程把握不准,了解不够,凭着个人的主观意志或传统方法,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价,势必造成“外行指导内行”,不仅起不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理念、督导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还会给教师以误导和反感。

3.教案评价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教师编写教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我们如果只盯在教师编写教案的过程,只关注教师编写教案层面上。那么,教师就会迎合你,将教案编写放在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结果将使教师80%的精力放在编写(通常是抄袭)教案上,而只将20%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其他过程,这还能指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吗?因此,对教师教案的评价,我们应该既看过程,也要看结果。如果我们的评价促使教师是用20%(最好更少些)的精力编写教案,而将80%(最好更多些)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理论,借鉴经验、预设方案上,那么我们的评价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教育是脑力劳动,评价的目的促使教师从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脑力劳动。

4.教案评价应倾听教师的看法。进行平等的对话、协商,力求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

布置作业量适度,批改规范,没有漏批现象。

用色统一,形式美观,及时复批。

作业本保存完好,错题有复批。学生书写工整。

作业书写规范整洁,格式新颖,批语有鼓励性。

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有特色。

作业批改“勤”,多达67次,全批全改。

不仅批改了作业本,改错本,而且把单元训练习题也全批全改。

在全批全改基础上给每位学生的每次作业都作有简短评语。

作文批改比较规范,有旁批、有总批、有分数。

老师作业批改较勤、次数较多。

通过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全面关注学生,并且作文的批改详细、规范。教师作业布置基本上均是把学科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以作业本形式上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