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汇总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17:22:52 |
- zdfb |
- 13页
教案不仅仅是一份教学计划,更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整理。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这些教案范例中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技巧,教师们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一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口算乘法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课件、口算卡片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 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练习十四第5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二
(板书: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3:00晚上8:00)。
2.同学们学的很好!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新年吗?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美好的时刻.
2.新年钟声敲响时钟面上是几时?
3.其实夜里12时,有人把它说成是24时,也有人说成是0时,这一刻是一天的结束,同时这一时刻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就是从0时到24时。
三.认识24时记时法。
(一)认识一天有24小时。
1.感知一天的时间经过。
那么,一天是怎样经过的呢?
解说:夜深了,万籁俱寂,夜空中群星在闪烁,辛苦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夜色褪去,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照射大地,人们在朝阳下晨练,神清气爽,中午时分,艳阳高照,人们都在辛勤的忙碌着,夕阳西下,夜幕初垂,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在夕阳下漫步,悠闲自得,黑夜渐渐来临,结束了一天的喧闹,大地一片寂静,只有夜空中的星星还在说着悄悄话.
2.利用钟面认识一天是24小时。
刚才我们已经感受了一天的经过,那么一天究竟有多长时间呢?
(2).一天结束了吗?继续转动,时针又走了一圈?一天结束了吗?
(3).刚才第一圈从0时到12时,经过了12个小时(贴时间条)。
(4).从12时开始,再走一大格这一天一共经过了多少个小时?再走一大格呢?
(5).继续走下去.从12开始,刚才又经过了12个小时(贴时间条).
(6).你看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师总结: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24时记时法来记时.(板书课题)。
1.你能在时间条上指出下面四幅图对应的时刻吗?
师示范:上午8:00对应8,写作8:00中午12:00。
2.下面谁想来画箭头?
15:00你是怎样想的20:00你是怎样想的。
象这样的记时方法我们称它为普通记时法,象这样的记时方法我们称它为24时记时法.(及时板书: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3.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吗?
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早晨5:00。
上午9:00。
中午12:00。
下午1:00。
下午6:30。
晚上11:00。
4.指着板书,刚才我们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
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
5.(指着板书小结)。
(1).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去掉时间词,。
(2).12时之前的时间去掉时间词就可以了,。
(3).12时之后的时间去掉时间词后还需加上12.
四.练习。
2.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时刻。
你会用24时记时法播报这些令人难忘的时刻吗?
在答题卡上改写后,先在小组内播报。谁来当播音员?
图上的时间你能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吗?20:00是晚上8:00你是怎样想的?
4.老师这有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两种记时法都有,在空白处填出合适的时刻.
五.全课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在国庆节这天此时的安排,在七天长假中同学们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最后祝大家国庆节愉快!
教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紧扣实际,又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大家都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倒计时引入新课,用体现一天经过的一组照片配以优美的音乐朗诵,使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进过,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选择生活中的例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肯德基商店等,既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安排了播报国家大事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都充分体现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特别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实际,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重视合作交流,重视总结,重视板书,有效突破重难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是: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注意什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各抒己见,自己派代表向全班发言.再让学生完整的说出各小组的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规范的简洁的总结,并通过课件将总结的重点加以圈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三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件,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现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个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0÷3)。
二、列举实例,获得结论。
1.0÷3等于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1)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3.做一做。
0÷20÷40÷5。
4.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0除以一个数都得0。
5.质疑讨论0÷0=?
明确: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运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来解决除法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
出示例6。
寻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420÷3=。
1.计算309÷3。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竖式:
(4)讨论:哪种算法正确?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自己先说,多提问几名,及时给出肯定和表扬)。
交流得出:a、b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c算错了,因为309÷3的商是三位数,而不是两位数,十位上0除以3得0,这个0写在十位上,如果不写商就是两位数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师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
(5)说一说a、b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明确: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得出的竖式要简便些。
师生共同用简便的书写方法重新计算。
2.计算420÷3。
(1)先判断商的位数,再独立计算。
(2)说出计算过程。问:为什么个位上商0?0不写行不行?(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提问学生用语言表达,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探索简便写法。
(4)小结: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609÷3750÷5980÷7。
选一组进行笔算。
订正时,说出算法。
2.练习七第3题。
独立改错,汇报时说出错误原因。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反思:。
整节课下来,整体来说是还可以,至少对于我这样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师来说。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太清楚。各个环节设想的很好,但在实际上课时不能很好的灵活贯彻,缺乏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备教法、备学生、尽量形成成熟、机智的课堂教学。
在商中间和商末尾用0占位的时候,还强调的不够多。在一节课的后半节,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不集中了。所以学生的反馈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后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多敲多点,同时注意调控学生学习状态,计时引导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四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五
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
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
1、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重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能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如教学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都选用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报的情境提出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注重相应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让学生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等。其次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有关时间的知识。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古人记时的方法,介绍在同一时刻世界不同时区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一常识。同时,在时间活动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课时安排:5课时。
24时记时法(5-1)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
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欣赏《天线宝宝》片段。
瞧,是谁来了?
3、揭题:大家说的晚上8时用的是普通记时法,而播音员阿姨说的20时用的是24时记时法,其实啊这是同一时刻的两种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24时记时法。(出示:24时记时法)。
二、操作演示,深化认识。
1、提问:关于24时计时法你了解多少呢?
2、认识0时到12时。
(1)我们把晚上12时看作是一天的开始,用24时记时法表示也就是0时。那时你在干什么呢?(睡觉)。
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2)(时针转动,时针转到6:起床了)起床了!现在是什么时间了?(6时、上午6时)。
上午6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6时。
上午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时。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午或者下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上午或者下午。)。
在这12个小时中,除了起床、上学,你还有可能做哪些事呢?
3、认识13时到24时。
大家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请电脑告诉我们吧。(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你是怎样想到的呢?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2+1=13更加方便。
(2)(时针继续转动)抢答,用24时记时法表示,你是怎么想的?(选择几个:)。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下午或者晚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下午或者晚上,而且要把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
三、巩固练习,发展延伸。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1、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从0时到24时就代表一天,在一天当中可以做很多事,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一天的安排吧。
2、出示四副图,让学生依次汇报:你会用24时记时法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向她一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小主人。好吗?
3、提问:了解了一天的安排,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隐去两副,剩上学图和睡觉图。
同样是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为什么一个是9时,另一个却是24时?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4、资料展示。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24时记时法,那么哪些地方是用它来记时的呢?大家在课前已收集了一些,愿意和大家共享吗?(学生书面或者网络资料汇报)。
提问:除了同学们介绍的那些,还有这些(出示:营业牌、通行标志、火车票)你能用24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分别读一读吗?学生读。
师: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教学后记:
简单的时间计算(5-2)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时间的算法,能根据具体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方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
教师选择一些板书。
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整时段时间计算,这一类计算比较简单。另一类是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着重教学第二类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说说计算思路,师生共同分析。
如“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想到读的算法有:。
(2)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钟,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钟,10+30=40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做“想想做做”第1题到第5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做完后交流。
三、阅读资料,拓展知识。
学习“你知道吗?”
教学后记:
周末一天的安排(活动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在制作时间安排表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个周末你们时怎样度过的,和大家说说好吗?
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周末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一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好吗?(板书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
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1、引导学生研究小华的时间安排表。
出示挂图“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引导学生观察。
问:你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再交流。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
(2)小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3)小华购书用了多少时间?
(4)小华参观动物园用了多少时间?
(5)小华制作航模用了多少时间?
在班上交流解答方法和结果。问: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安排表。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再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更合理,更有意义。选择一些贴在黑板上展览。
谈话: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表安排得最合理、最科学?
三、总结评价。
学习“你知道吗?”通过刚才得认真学习,同学们都给自己周末一天做了详细的安排,希望今后你能把你的周末安排得更丰富、更科学、更合理,周末过得更愉快、更充实。
教学后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六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一)活动一:寄书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情境图。(教材第8页)
师:前几天,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观察,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1.6+12.4=?)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与这个不同的呢?
(学生还有可能列出:12.4+1.6=?)
师:为了帮助笑笑解决寄书的邮费问题,我们列出了正确的加法算式。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一共要付多少邮费呢?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你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释估算的过程。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师:刚刚我们对所需邮费进行了估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谁的估算最接近正确答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回答。)
师: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主要围绕“小数点要对齐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行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那么,这两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列式解答,并在全班交流。)
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请你当森林医生,为这些小树治病。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二)活动二:购物
1.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题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估算。)
(问题不一样。课本上的题目只是问40元够不够买这两本书,而改后的题目则问具体还剩多少钱。)
师:那么,这两道题都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不能。)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需估算。)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4题。
师:妈妈买笔花了15??8元,还剩34??2元,妈妈带了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3.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3)小题,并在全班交流反馈。)
(三)活动三:小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教材有关成数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1、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你知道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什么吗?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成数的相关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十。二成呢?三成五呢?(学生交流)。
2、除了农业上,你还在其它地方见过成数吗?举例说说。
(工业生产、在旅游业等说出实例)。
3、成数与折扣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4、教材第9页例2。
学生交流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对于学生的解法不强求统一,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练习。
第9页做一做。
四、课末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2、某水泥厂5月份销售水泥875吨,比4月份减少二成。4月份水泥销售量是多少吨?
板书设计:
成数。
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
二成就是20%三成五就是35%。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八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口算乘法。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设计第五课时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6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教学重点:弄清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九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十
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12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十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十二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挂图。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十五第1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十四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十五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口算乘法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 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28.2.1解直角三角形教案(3篇)
- 最新28.2.2解直角三角形教案(三篇)
-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质15篇)
- 2023年建筑物作文100字(优秀8篇)
- 最新建筑物作文200字左右(汇总13篇)
- 周末不留校申请书(实用11篇)
- 2023年教学科研成果工作总结(实用19篇)
- 最新身体原因调整岗位的申请(优质9篇)
- 2023年教学科研成果简洁的工作总结和计划 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如何填(5篇)
- 2023年小学六年级毕业成长感言50字(通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