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大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12:34:48 |
  • zdfb |
  • 13页

教案能够提供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欢迎大家浏览以下教案范文,对教学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一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谈供凡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四、书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1、读生字2、师范生字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空默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话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相机学习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

理解:普通水电修理工。

徐虎他特别擅长于修理水电。只要水电出现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高的荣誉送给徐虎呢?

请读一读下面的文章,

2、相机学习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样做的?

(2)理解:“特约、故障、提供”

(3)自从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5)交流: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3、学习第四、五段。

(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写了他为居民服务的情景。

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着别人的词语、句子。

交流后,齐读。

(5)齐读第5自然段。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句话的含义。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两课时。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画像,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简介徐虎。

4、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加引号?自己读一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出示生字新词:提供故障堵塞凌晨千家万户特约急需耽搁疏通挨家挨户。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老师适时指导,

(3)反馈标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导读好一下长句子。

(5)讨论交流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徐虎的什么事情?

(2)反馈、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说说课文讲了徐虎的什么事?师生评议。

(3)自由朗读课文,在读文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1、读生字。

2、观察记忆字形,

3、师范写生字,并指导写法技巧。

4、学生自由描红临写。

1、复习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1、徐虎是一名普通水电修理工,但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

2、小组内读书讨论,感受徐虎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精神。

3、汇报学习成果。

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徐虎是怎么做的的?可以看出徐虎怎样?(服务面广、服务热情)。

(2)讨论交流(抓住不同地段、及时提供、三只等词语)。

(3)指导朗读。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那以后”是指从什么时候以后?

(3)“从那以后”,徐虎是怎么做的?

(4)讨论交流,引导抓住“每天、总是、挨家挨户”等词语,理解感悟。

(5)指导朗读。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最令你感到的句子并说说感到的理由。

(2)讨论交流。

(3)看图,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是怎么干的、加过怎样?让学生初步懂得如何写一件事。

(4)练习用“已经”造句。

(5)指导朗读第四段,

(6)齐读第五自然段,

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颗心究竟指什么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许多年来、利用休息时间、走遍千家万户等词语。

(1)了解更多有关徐虎的感人事迹。

(2)搜集像徐虎一样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的事迹。

感激、称颂。

徐虎人们。

热情服务。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三

2、学会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理解课题中“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三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尤其是“纸、冒、具”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所写徐虎的两件事。

1、同学们,一般居民家中都要用水用电。如果水电坏了,可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一位水电修理工人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事情。

2、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

(1)教学生字“闪”。

(2)学生书空。

(3)齐读课题。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和小节号。

(1)自己读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谈 凡”读前鼻音

“供”读后鼻音,第一声

“称 纸”读翘舌音

“徐”读准

“得”的不同读音

“具”的里面要写三横

“修”的中间还有一竖

“纸”没有点,有了墨点多难看啊!

“冒”的上下注意宽窄,里面的横都不到边

1、自己默读课文,再想想课文写的是谁的哪些事?

2、(出示)填空:

本文写了——为居民——和——的两件事,他被大家誉为——

3、齐读课文

1、分析字形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1、默写词语:修理 白纸 冒水 工具

2、课文主要写了徐虎的哪两件事?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

(2)知道徐虎是什么人吗?

(3)齐读

2、教学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课文写的什么事?

(3)看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人在干什么?

(4)看到这一切,你觉得徐虎怎样?

(5)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徐虎服务热心、严格遵守诺言?

(6)有感情读。

3、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里主要写了徐虎的什么事?

(3)从这件事有能反映徐虎怎样呢?

(4)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看图)此时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5)此时,你觉得徐虎是个怎样的人?

4、是啊,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想着别人。

(1)自读第5自然段

(2)人们为什么都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3)可以联系全文说说。这一自然段包含全文的内容,这一自然段就是起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4)有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比一比,再组词

凡( )闪( )徐( )具( )

几( )间( )除( )真(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 ),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已经”造句

3、再次体会“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写了徐虎是个怎样的人?

4、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一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

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用“已经”?

3、指名用“已经”造句。

1、造句

已经——

2、夸夸你身边的好人好事

把你看到的好人好事写下来。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四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的情形,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除了绘画,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来表现烟花?

教师:各种材料粘贴的`烟花的作品。

学生:彩纸、绒线、塑料绳、纸搓绳、扣子、种子等,剪刀、胶水、色彩工具。

1、出示用彩色绒线粘贴而成的烟花的画,引导学生体会其美感。

2、请每一位带了绒线的同学剪下一小段来送给老师,教师将其剪成一样长短,贴在蓝色的纸上做成漂亮的烟花。(这其实是演示粘贴烟花的步骤。)

3、欣赏教师带来的作品,请学生说说都有哪些不同材料制作的烟花。

1、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烟花?

2、将学生发现的可以制作烟花的材料归一下类,如:

线状的:绒线、塑料绳、纸搓绳等。

点状的:扣子、种子等。

面状的:彩纸等。

3、引导学生将彩纸剪成条或撕成小片,体会通过加工可以改造材料的性质。

4、举一反三:还有哪些材料即可以是线状的又可以是点状或面状的?

两人合作,涂色做底或用彩纸做底子,用不同材料制作各种烟花。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环境卫生。

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来制作烟花。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五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部分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策:长段让学生进行接龙读 。

生字卡片

1、板书课题: “闪光的金子”

设疑:“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学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卡:

谈 凡 提供 方便 活

(2)、指名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3)、解释词语。

普通:平常的。

工具:做工劳动的用具。

及时:这里是立刻的意思。

方便:便利。

急需:紧急需要。

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样子或作用。

当天的活:这里指当天的工作。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

(6)、齐读课文。

“闪光的金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学写剩余生字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对策:抓住体现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的句子和词语。

生字卡片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

(3)、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挂起特约服务箱)

为什么要写明开箱时间19时?

(3)、看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从哪里看出条子是从箱里拿出来的?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徐虎挂出“特约服务箱”的时间,联系的方式和每天开箱的时间。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板书:定时开 骑车上门)

“打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总是”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写“挨家挨户”?

(3)、看图,问:这幅图画着徐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每天定时开箱,按纸条上提供的地址上门修理。

(5)、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二两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要交代“五张纸条”?第二句中为什么用“赶到”?

(3)、第三至第五句说了什么?(板书:着急)他着急什么?

他说“不能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这是针对谁说的?

从徐虎着急和徐虎立下的规矩来看,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4)、第六句说了什么?(板书:爬上楼顶干 疏通)

看图,问: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了多长时间?

(5)、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夜晚为用户修理堵塞的总管道直到凌晨两点疏通为止。

(6)、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一心想着别人)

(3)、第二句说了什么?(板书:方便千家万户)

为什么要写“利用休息时间”?

(4)、第三句说了什么?什么叫“感激”?

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中的“心”指的是什么?

(5)、写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6)、小结:这一自然段总括了徐虎的思想、工作效果和人们对他的称赞。

(7)、齐读第5自然段。

这篇课文讲述了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及时而热情地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动人事迹,赞颂了他一心想着别人、方便千家万户的高尚品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文后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一心想着别人

方便千家万户

“闪光的金子”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精心设计练习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1)、课文里两处“闪光的金子”要慢速朗读,读出深深热爱的感情。

(2)、表现徐虎好思想的“及时、直到、走遍、热情、总是、上门、赶到、着急、爬上”等词语要重读而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4、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都 ( )他,说他的一颗心像( )。

板书设计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课前思考: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年代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侯上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他的报道。从那时侯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的好人。而今天的我将带领孩子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我以为孩子们不太会了解那么多,体会和感悟也不会那么深刻,其实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说起徐虎来头头是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徐虎很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请知道的孩子说之外,还增加了介绍徐虎的内容。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六

一、指导思想:

忠诚实践新课程,关注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有梦想也有挫折,有努力也有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学一方面要为学生心扉“开锁”,伴随学生平稳度过心理生理的“突变期”,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筑起防波堤,在法治社会里懂得有为和有所不为。学生刚开始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过由不适应、较被动到适应而且主动的时期。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故事,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故事,认识做人处事的原则,遵纪守法。要采取措施来活跃课堂,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该教材是新修订完成的教材,今年起开始使用。它突出法治,引导学生在法治社会里生活和成长。教材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生活范围、深度的拓展,要求学生把自我逐步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教材图文并茂,叙述简明,论证扼要,故事贴近生活。教材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足见组编的功力。

四、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教学任务:

1、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我们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和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要使中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与成长同行。我们要多交益友和诤友,不交损友,遵守网上交友的规则,让友谊之树长青。

3、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老师和父母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作出应有的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4、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生命的意义、生命之间的联系究竟怎样,这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在生活中立志与坚守、尽责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本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学会与朋友、与老师和家人交往,初步认识生命意义,学会接受和遵循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七

生:我在电视里看见有个老师为救学生被车子撞死了。

师:是的,她叫殷雪梅,看(出示图片)[这是早就作好的准备]。

这是江苏省金坛市虹桥小学操场,一大早,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便络绎不绝。不到8点,虹桥小学操场就黑压压一片挤满了人,数百名警察在维持秩序,校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临街的马路上也排起了长达好几百米的队伍,连操场围墙、紧邻学校的民房顶上都站满了人。这些群众以金坛本地人为主,也有从无锡、江阴、丹阳等地赶来的。他们大多与殷老师素不相识,却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为英勇的殷老师送行。

师:你为什么认为她是一颗闪光的金子?

生: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救了学生。很伟大很伟大。

生:我们班的徐育才和仁意飞一直帮我们换纯净水,做了好事不张扬。到现在不知换了多少瓶水了。

师:哦,他们是我们班级中的金子。

师:过节时,我爸爸他一直让爷爷奶奶、我和妈妈出去玩,自己在家看门,搞卫生、做饭。

师:你爸爸是你们家中的金子,放弃了旅游和休息,任劳任怨的为你们服务。你真幸福,有这样的好爸爸。

……。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师:孩子们,我们也来做一颗小小的闪光的金子吧,也许太小,但也能发光,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反思:

徐虎是普通人群中的典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块大金子,但更多的是一些被人遗忘的、忽视的碎小的金子,是他们撑起了一方蔚蓝晴空。教学时,我不但让学生感悟体会徐虎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的崇高品德,还让学生发现身边不易觉察的闪光,金子离并我们不遥远,学生也感受到了平凡中的美丽。交流中,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明白自己也能为平淡的生活抹上一丝一缕的光彩。

伴着《爱的奉献》的歌声,我想说,心在,美无处不在。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八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经反复阅读,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徐虎热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 能对徐虎忘我工作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用各种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4. 学习徐虎精神,明白普通人也能在普通的岗位上作出不普通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第二三小节体会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从课文第四小节理解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为,创设情境,想象说话,明白“闪光的金子”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六课《闪光的金子》。

生:读课题。

2.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初步理解“普通”与“闪光的金子”的冲突。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我们,“闪光的金子”到底是指什么?

生:是指徐虎的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徐虎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生:是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齐读第一小节)。

生:徐虎很平凡,不起眼,没什么了不起的。

师:可是,整个上海市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一个金光闪闪的称号送给普通的徐虎呢?

(2)学习二到三小节,大处着手,初步感悟徐虎坚持为居民服务的精神。

a:学习第二小节:

师:故事要从这只“特约服务箱”说起。(出示图片)首先老师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看看徐虎在这只“特约服务箱”上写了些什么。

生:默读课文(提醒默读:老师要看看,哪些聪明的小朋友不动手,不动嘴,也能读好书。)。

师:你来说说,服务箱上有什么?

生:指名读相关语句。(如果你读得更流利的话,其他同学就会听出更多的东西。谁再来读)。

师:(出示句子)从徐虎的这段话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 a:服务有两个特点:及时和热情。

b:十九时:也就是晚上七点。(换位想象:每天的这个时候,你们在干什么?)。

可是徐虎刚刚结束了白天的工作,却还不能休息,七点以后的任务还在等着他。

这些工作是上级领导硬塞给他的吗?(不是,是他自愿为别人做的。)。

每天晚上十九时,徐虎心甘情愿地为居民们提供及时而热情的服务,这是他的决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投影上的文字)。

师:这样的“特约服务箱”仅仅只有一只吗?

生:不是,有三只。

师:而且这三只服务箱还挂在不同的地段,对于居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生:不同地方的人都能请徐虎来帮忙。

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意味着要流出更多辛劳的汗水。

师:但是徐虎却甘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居民们服务。你们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热情,

师:难怪人们都说:(生接)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体会一下一个热情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心情。

生:齐读第二小节。

b:学习第三小节:

师:(引读)从那以后——。

生:接读第三小节。

师:徐虎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为人们提供了及时而热情的服务。这小节具体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呢?(出示第三小节)。

生:“每天总是定时”看出及时;“挨家挨户上门修理”看出热情。

师:徐虎只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在他的家庭中,他是妻子平凡的丈夫,是孩子平凡的父亲,是老人平凡的儿子。他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却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这样的工作。

师:(想象说话)(生接)。

有时候,徐虎身体不舒服,但是,他刚刚吃完药,就定时——。

有时候,徐虎要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但是,他总能匆匆忙忙赶回来,定时——。

师:(出示补充资料)到1996年2月底,徐虎已累计开箱3700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解决了21000多户居民的急需修理项目。

师:自从有了徐虎的“特约服务箱”,居民们不再为晚上发生的水电事故发愁了,塞进一张纸条,当晚准能把徐虎叫来。而徐虎呢?下班以后的休息时间全部没有了。难怪人们都说:(生接)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3)学习第四小节,根据典型事例,进一步理解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师:在这数不清的夜晚中,曾经发生过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动的事情。

生:指名读第四小节。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很感动,觉得徐虎很了不起。(为什么觉得他很了不起?)一心只想着别人,全心全意为居民们服务。

师:(出示段落)下面老师要求大家仔细地把这一小节读一读,用横线画出徐虎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画句(交流)师在投影上做记录。

a:十点多钟了:这天有五张纸条。十点多钟太晚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徐虎却还在急急忙忙地工作着。(生读好这句话)。

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相信善良的你们能发现徐虎更多让你们感动的地方。

c:心里很着急:又不是他自己家的抽水马桶坏了,他急什么呀!

他完全把别人的事当作了自己的事,居民着急,他比居民更着急。徐虎是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谁来演一演当时的徐虎,读一读这句话。

d:凌晨两点多钟:整整干了四个多小时,没有一句怨言。这及时而又热情的服务,不仅为居民们送去了帮助,也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温暖。难怪人们都说:(生接)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师:请大家拿起书,一起来读第四小节,让我们记住这个令人感动的深夜。

生:齐读第四小节。

(4)学习第五小节。

师:许多年来,徐虎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千家万户,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正是由于他全心全意的服务,多次得到表彰和奖励。

(出示资料)。

这些荣誉是人民对他的肯定和感激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小节。

生:齐读第五小节。

3.总结升华:

师:闪光的金子——多么令人骄傲的称号啊!现在,你们还觉得徐虎是个普通人吗?

生:

师:面对这些荣誉,徐虎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语句)。

生:齐读。

师: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是,他在普通的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获得了不普通的成绩。不仅仅是徐虎,任何一个人,只要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坚持为人民服务,就会像徐虎一样,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师:同学们,你们想拥有一颗闪光的金子吗?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读书,积极地向榜样学习,老师相信,总有一天,金子会在你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部分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策:长段让学生进行接龙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卡:

谈     凡     提供     方便     活。

(2)、指名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3)、解释词语。

普通:平常的。

工具:做工劳动的用具。

及时:这里是立刻的意思。

方便:便利。

急需:紧急需要。

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样子或作用。

当天的活:这里指当天的工作。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2教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3学写剩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对策:抓住体现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的句子和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

(3)、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挂起特约服务箱)。

为什么要写明开箱时间19时?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板书:定时开   骑车上门)。

“打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总是”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写“挨家挨户”?

(3)、看图,问:这幅图画着徐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5)、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二两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要交代“五张纸条”?第二句中为什么用“赶到”?

(3)、第三至第五句说了什么?(板书:着急)他着急什么?

他说“不能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这是针对谁说的?

从徐虎着急和徐虎立下的规矩来看,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4)、第六句说了什么?(板书:爬上楼顶干  疏通)。

看图,问: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了多长时间?

(6)、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一心想着别人)。

(3)、第二句说了什么?(板书:方便千家万户)。

为什么要写“利用休息时间”?

(4)、第三句说了什么?什么叫“感激”?

(5)、写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6)、小结:这一自然段总括了徐虎的思想、工作效果和人们对他的称赞。

(7)、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文后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板书设计                            。

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一心想着别人。

方便千家万户。

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3教时。

教学目标 。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过程 。

一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二、课堂练习。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4、填空。

板书设计                            。

课前思考: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年代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侯上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他的报道。从那时侯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的好人。而今天的我将带领孩子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我以为孩子们不太会了解那么多,体会和感悟也不会那么深刻,其实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说起徐虎来头头是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徐虎很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请知道的孩子说之外,还增加了介绍徐虎的内容。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十

主备人课时修改人年级四年级学科劳动与技术1第(四)册第(一)单元第(11)课课题制作闪光灯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知道并掌握制作闪光灯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编制时保持胶水黏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受到艺术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教学重点按步骤编制,按方向抽紧,用力均匀。教学难点组装过程,注意牢固性。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花边书签的制作方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教具学具镊子、剪刀、胶水。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建议一、看一看二、做一做三、拓展练习四、评一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灯塔都是一闪一闪的,你知道这些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吗?2.编扣结。3.整理。(1)制作滚筒组件:把锡箔纸剪成约1厘米的条形,留出相等的间隔空隙,用双面胶带粘好。(2)初步安装电路。(3)做塔身:用薄纸做一个大纸筒,用胶带固定好。用来做塔身。将灯泡旋紧到灯口上,用胶带纸把灯泡固定。(4)组装:将做好的塔身等组件分别固定到纸板上,在用颜料美化整体。闪光灯塔就完成了。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让孩子们有直观的感觉,体验到现实灯塔的精美,并增加学习、制作的欲望。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们可以知道制作的方法,既直观,又易懂。不强求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评比和鼓励,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1、出示知识树。2.、介绍原理3。介绍演示方法4、操作5、评价反馈形式及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自评、组评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觉得鉴赏水平。板书设计第十一课1频闪开关的原理。2圆台式塔体等部件的制作。课后反思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句话的含义。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理解“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两课时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画像,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简介徐虎。

3、今天我们来学习 16课 闪光的金子 一起走近徐虎叔叔

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学生齐读课题

4、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加引号?自己读一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老师适时指导,

(3)反馈标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导读好一下长句子

(5)讨论交流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徐虎的什么事情?

(2)反馈、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说说课文讲了徐虎的什么事?师生评议。

(3)自由朗读课文,在读文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1、读生字

2、观察记忆字形,

3、师范写生字,并指导写法技巧

4、学生自由描红临写

1、复习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1、徐虎是一名普通水电修理工,但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

2、小组内读书讨论,感受徐虎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精神。

3、汇报学习成果

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徐虎是怎么做的的?可以看出徐虎怎样?(服务面广、服务热情)

(2)讨论交流(抓住不同地段、及时提供、三只等词语)

(3)指导朗读

交流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

(2) “从那以后”是指从什么时候以后?

(3) “从那以后”,徐虎是怎么做的?

(4) 讨论交流,引导抓住“每天、总是、挨家挨户”等词语,理解感悟。

(5) 指导朗读。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最令你感到的句子并说说感到的理由。

(2)讨论交流

(3)看图,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是怎么干的、加过怎样?让学生初步懂得如何写一件事。

(4)练习用“已经”造句

(5)指导朗读第四段,

(6)齐读第五自然段,

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颗心究竟指什么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许多年来、利用休息时间、走遍千家万户等词语。

(1)了解更多有关徐虎的感人事迹。

(2)搜集像徐虎一样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的事迹。

16闪光的金子

感激、称颂

徐虎 人们

热情服务

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教案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由点和面描写了徐虎尽心尽力协助和近居民修理水电、排除故障的事迹,是教学的重点;而感悟学习徐虎这种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是教学的难点。

发动同学搜集有关劳动模范的事迹。

法国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人所能了解的感情只限于和他自身感到的相仿的感情。”而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无论从资料内容上还是从文本所蕴含的思想经验上看,这篇课文要想论述的情感离现今只上二年级的同学的生活相距太远,因此如何唤起同学的学习情感;使同学积极走向文本,促使同学与教材形成共鸣,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显得尤为关键。教学时,我以读书活动为主线,在读书中交叉灵动的读、说、评等环节,让同学谈谈今自身感动的地方,并说明感动的理由。读读感动的句于,变老师的讲授为同学自身的感悟;其次联合读书对课文的一些情境进行补白,丰满文情,如徐虎深夜修理抽水马桶这一情节拓展为课本剧的扮演,想象徐虎还怎样为大家热情服务的情境,极大地提升了同学学习的热情。就这样在创设的`虚拟情境中,同学灵性飞扬、兴致高昂,获得了真正的、真实的心灵体验。

3.小朋友真仔细,他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他的名字叫徐虎。(板书。)。

4.谁来写一下这个“徐”字?

5.这样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人们称誉为“闪光的金子”。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学习这篇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或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出示文中生字词,指名读,正音,齐读。

3.再读课文,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长句子的停顿、断句,教师可以示范读,领读。

1.读一读:出示所有生字井口头组词。

2.看一看:寻找最好的方法来记字形。

3.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写一写:有没有你觉得比较难写的字?

让同学通过观察徐虎修理水管的图片,说出自身的第一感觉,有助于培养同学细致的观察能力与缜密的推断能力。如图片上的徐虎头戴工作帽,身穿普通的茄克衫,手拿扳头,正在帮一户居民修理水龙头,很多同学一眼就看出他是个水电修理工,或是自来水厂工人,他的样貌很老实,衣着很朴素,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普通的人。

普通的样貌、普通的工作、普通的衣着与“闪光的金子”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概念上的落差使同学带着急切的心情尽快投入到书本中去接触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小学各年级的朗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同学的充沛朗读为前提,因此,上课初始,尽量给同学充沛的朗读时间,让同学在充沛的朗读中整体感知。

1.听写生字词:徐虎修理服务平凡提供工具按时劝告。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了吗?

1.听老师读课文,为什么人们称誉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徐虎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你边听边画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2.读读使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在小组内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大堂交流,步骤如下:(1)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2)说理由。(3)谁来补充?(4)指导朗读。(以下教学环节随机进行。)。

板块一:第二、三自然段。

板块二:第四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写了徐虎连夜为居民疏通管道的事情。

(3)那时主人可能已经唾了,当主人看见徐虎十点多了还上门修理,他会怎么说?徐虎又是怎么回答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想象然后扮演出当时的情景。(同桌读书,对演。)。

过渡:徐虎是不是就那天是那么辛苦呢?(不。)引读最后一段。

板块三: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段:请你想象一下除了书上写的深夜修理抽水马桶的事,徐虎还怎样为大家热情服务呢?(出示黑板:冬夜修水管抱病服务狂风暴雨生日的那天深夜摔跤眼镜破了……)。

(2)正因为徐虎这样为大家服务,所以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我们也来赞一赞他吧!(齐读全文。)。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已经”的用法。

(1)天已经黑了。

(2)我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

(3)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十点多钟了。

2.先把句子中的“已经”去掉,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3,观察前面两句话的“已经”在什么位置。(观察得出:谁已经怎么样了或什么已经怎么样了。)。

4。观察第三句话中的“已经”在什么位置。(观察得出:当什么的时候,已经怎么样了。)。

5。练习口头造句。

6。选最喜欢的两句写在作业本上。

每个同学在解读文本时,发生的感悟角度不同,程度也深浅不一。在同学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使同学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更符合作者的思路。

在教第二、三自然段时,采用了让同学抓住重点词句自由品读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补充和朗读,自主感悟主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使徐虎的形象在同学的七嘴八舌的畅谈和朗读中愈见丰满。

通过演编课本剧的言语实践方式调动同学多种感官参与,丰满课文的活动情境。扮演是激发同学兴致盎然地去接触文本、感悟文本的手段,也是刺激同学对文章进行朴白的有效途径,更是同学在身临其境中自主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情感,真真切切地体会和感受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的好情境。

通过想象主人向徐虎致谢的场景,让同学在发散的说话练习中无形感染到徐虎这位普通劳动者不平凡的思想魅力,思想教育渗透于无形之中。

对于劳动局面,同学的生活经验几近惨白,对于劳动模范,同学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在这里的想象说话,给予同学一些引路的阶梯是必要的,通过题目来引导说话的着眼点,再次拓展思维和训练语言,再次感悟徐虎这种乐于助人的可贵精神。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整堂课以读书活动为主线,放手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补充,充沛尊重同学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师在关键之处、重点之处、思维滞流之处,稍加指导、点拔。使同学在阅读中逐步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客。使同学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