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大全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7:32:00 |
  • zdfb |
  • 12页

报告可以是对某一事件、项目或研究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报告的结构要合理,主体部分的内容要与引言和结论相呼应,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在阅读范文时,我们可以注意范文中的亮点和思路,借鉴其优秀之处。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经验,我感到非常高兴。前几天,当学校领导让我总结一下教学经验时,我赶紧回顾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经历,可突然却发现头脑中并没有存下一条成文的“经验”,简直是一片空白。静心思考、认真回顾,才发现这么多年的教学,更多时候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和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为我一直信奉“教无定法”,教学的确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因知施教”,必要时“死教和活学结为一体”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当然无论是何种模式和方法,都少不了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用心去教”。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但称不上经验,与老师们交流和探讨一下。

一、给学生留好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

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就算没有改善和提高,心灵上也会形成一个“触动”。

二、严爱兼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我最深的感受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给他们知识,更要给他们细心的爱护和严格的管理,也就是严爱兼施。因为知识重要,但是懂得如何“学知识”和“学会做人”更重要,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全面的知识,而且要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做到既能严格要求,又能爱生如子。实践证明:有些事情需要用爱心来暖化,但是有些时候更需要用严格的要求和纪律来约束,离开了纪律和约束有很多事情会走形和打折扣。所以我的观点是:该爱则爱,该严格必须要严,而且一定也不能留情,即“爱而不溺,严而不疏”。这样一来,学生对你的感情是“敬”、“怕”、“爱”的交织,有话既想和你说,干任何事情时又不会肆无忌惮,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用生动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的活力。

按照新课标要求和我校的课改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探索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更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上,我很少自己一言堂,只要课时内容允许、教学进度允许,我总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的讨论、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把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掌握的更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另外多让学生参与进来,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表现欲,课堂的气氛比较高涨。

总之,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制定全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较快的适应教材以及学生的变化,做个适应发展的教育者。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摸索创新,并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二

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异常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构成适合于自我的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主角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本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经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我。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经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三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潜质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一物理教学总结如下,快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潜质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本人上学期担任了高一b(1)(3)(3)的3个班级物理课,本着和各位老师讨论和向大家学习的态度对上学期的物理教学作个小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做好了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中易于理解,成绩也不错;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透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学生理解难度大。因此我研究了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用心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在教学中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潜质。

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好处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户外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联透过联系、比较是使学生尽量真正掌握知识培养潜质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潜质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3.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必须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必须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潜质、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透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透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潜质,实现知识的迁移。

4.平时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潜质。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刻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推荐,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带给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强调科学记忆,掌握基础,是学校反复强调课本过关的基本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明白是物理记忆的关键,比较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构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明白概念和规律的物理好处,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齐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必须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构成必须的知识结构,构成必须的物理思维过程。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223班和230班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本学期初我就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经过了一个学年,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如下感想:

一、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与备教法。

本学期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

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小结,并认真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名新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高一物理教学小结5篇高一物理教学小结5篇。我追求课堂讲解的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深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他们强调让我一定要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

本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由于第一次教新课程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我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我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学期我外出听课8节同时作了很多新课程高考和会考题。这使我对新课程高考和会考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肩负高一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我,更觉得责任重大。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发挥去年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静心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还是有收效的。

第一,热爱学生,平等相处。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

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并针对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1、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2、指导学生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网络化。

小结的环节就好像种庄稼收获的过程.如何对一堂课进行小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课堂小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可结合实际情况,尝试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小结、整理。

在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坚持“立体分层”原则,依次让一名成绩优秀的、中等的、后进的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小结表述。由于接受能力的不同。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特别是优生的创新火花,中等及以下学生什么地方尚未理解和掌握,为后续教学中及时查漏补缺,探求新知设下伏笔。

考试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加强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将知识编织成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式,好象一部电影,学生随时抽出某个片断,对上题目击破,学生自由地驾驭知识。

三、换位教学。

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老师对课本的知识非常熟悉,随时能够驾驭课本的知识,但学生就不一定能够做到。老师在教学上进行换位,假如我现在是学生应该怎样学好老师教给我的知识。从换位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以后教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换位教学,老师多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改变学生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学生对我的教学还是非常满意,我发觉,虽然没有新课程教学经验的我,对新课程变化还有点估计比较好高一物理教学小结5篇。

工作总结。

期中六校联考考试卷是我校高一备课组出的,得到兄弟校老师高度好评,内容比较好,考完后学生高兴,我也感到欣慰无论怎样我下一学期都需要更加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地工作。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四

本学期本人担任了九年级5-8班四个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因为班级多,又是毕业班,所以更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大,本人上每一堂课都不敢马虎。教学中,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首先,有计划地将整个初三学习时间进行了系统地安排,力求在本学期就将《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整本书的内容全部讲完,为下学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复习。其次,将每个阶段的内容进行分段备课,使得备课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样在每节课的学习中也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在知识点复习中,注意不断改变教学模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针对每一节课认真备课,反复思考: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不同学生要掌握的层次、考试时常见的题型等。

本人认为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解题方法的教学过程,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样我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都花了不少功夫,涉及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怎样为学生着想,既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又能升学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备课:研究课程标准,知道要求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通读教材,确定传授知识的方法;根据学生情况,确定课后作业内容。

批改:全批全改,重点批改课本中的练习作业,适当检查练习册作业,多进行课前或课后小考,及时反馈。

辅导: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当堂课或课后作业中的个别疑难问题,随时随地解决,不积压问题;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主动问耐心听,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的课外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外辅导中,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一方面我优生差生同时辅导,难题易题都不放弃,另一方面我也针对会考要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要达到的不同高度进行针对性地辅导.

同学科团结协作,一起备课,一起研究布置学生作业,互相取长补短;同一组合团结协作,一起帮助有问题学生,一起研究作业量,有共同的目标,同一个目的。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在教学中不忘进行爱国、爱科学教育,做人的原则,做个好公民的标准,具体的,潜移默化的,不是讲大道理的语言教育。身教胜过言教。

教学的主导力量是教师本身,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包括:阅读各种教育教学文章、设计教学案例和制作课件参加县、市评比、撰写物理教学反思和参加各种培训讲座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九年级的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五

在汉字中有许多字属于同音字,有更多的字读音相近似,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这种谐音关系,赋予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意义,常能收到简便易记而又经久难忘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记忆有关知识,这里笔者列举初中物理里面出现有关谐音记忆的实例.(1)记忆滑轮组的组装时,有一定则:偶定奇动.可是时间长了容易记乱,出现“偶定奇动”和“偶动奇定”的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大家把“奇动”记为“激动”,这样学生一想到“激动”就想起了“奇动”,防止了混乱.(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有些同学写成了340m/s,有些同学写成了3.8×108m/s,有些同学写成了3×103m/s.上课时,我伸出三个指头,并让大家也伸出三个指头,说:“三乘以10的‘发’次方.”

2推导记忆法。

3比较记忆法。

4“口诀”记忆法。

作者:金玉龙单位:南京市高淳区桠溪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六

教学。

总结。

精选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物理教学心得物理教学总结精选》的内容,具体内容:物理学是一门最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心得呢?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初中物理教学心得。初中物理教学心得篇一初中物理学科几乎所有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物理学是一门最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心得呢?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初中物理教学心得。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篇一初中物理学科几乎所有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搞好实验教学,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成功,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3、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三、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以上是我近几年物理教学工作心得,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自觉果断坚韧自制。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如何以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学习中的各种客观规律,由表及里,从初中的表面现象到高中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这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努力才能达到的。

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的解答中,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我通过实践,我有几点体会: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

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同学们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启发。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篇二从事物理教学几年,发现有好多同学不会学物理,怕学物理。他们老是感觉到物理难,我也常常感觉力不从心,觉得累。我常想,面对这样的生源,怎样尽可能的教好物理,教会学生呢?下面我就物理学科谈谈自己的体会。

1、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刚拿到教材后有一种新奇感,但这种新奇感是短暂的,如不及时深化,"热"会马上消失。所以第一节的教学十分重要,我们要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节课。比如通过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又重新沸腾"、"倒置漏斗中的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热情2、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因材施教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重新安排切合学生实际;课题的引入与生活联系紧密,处处设疑,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生活奥秘欲望的目的。物理有很多的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每一个都很重要,我们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并加以应用的。靠死记硬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但大多数同学就不行。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利用学科的特点,解题时尽可能多的画图来讲解,并不时穿插一些俗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对题意、规律、定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也要求学生学会画图。经过几年的探索,学生对此反响很好,称此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也有利于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的掌握。

首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的人。对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同情,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勤奋努力,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津津津有味,课堂充满和谐、活跃的气氛。

其次,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鼓励学生提问、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目的。

最后,我们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4、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强调"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做实验,敢于动手,勤于动手",结合中学生好动的身心特点,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多很多,做好这些实验,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能清楚地引如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一名具有课堂改革意识的教师,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现代合格而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

多,苏教版初中物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科学探究过程贯穿着初中物理课程的始终,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段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的问题,交流与合作。这些步骤对于我们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是必需的。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的一些。

心得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要重视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运用和理解。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指研究一个物理与国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影响这个物理量的其它物理量不变,从而研究变化的这个物理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我们在需要用控制变量法解题时,要注重理解"控制什么?改变什么","如何控制?如何改变?"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举两例进行剖析。例如:在研究影响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果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那么就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改变,而要改变压力大小,观察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那么,如何控制不变呢?方法就是始终保持木块的底面与木板接触。那么,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呢?方法就是在木块上添加砝码改变压力(当然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测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上木板上作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摩擦的大小。再例如: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就要控制保持电阻不变,而要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在该实验中,如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呢?方法就是: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如果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那么就是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而要换用不同大小的电阻(即改变电阻),观察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在该实验中,如何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呢?方法就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总之,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除了上面举的二例之外,还有许多。例如,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功、焦耳定律、电磁铁磁性强变等等的影响因素都用这种方法。

二、新课程改革要重视类比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所谓物理类比法是指:在物理研究中,将将研究的物理对象与熟悉的物理对象相比较,找出它们的某些共同点、相似点或有联系的特征,从而据此推测出待研究的对象还可能具有熟知对象的另一些特征。这一逻辑推理方法就叫做物理类比法,它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初中学生运用类比法可以把陌生的对象和熟知的对象进行对比,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对比,能以旧带新,启发思路,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物理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物理新课程的学习效率。类比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很多的,例如:在电压一节的教学时,把电路模型类比水路模型从而引入电压的概念。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提供的水路模型和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然后将两幅图进行类比分析,找出一一对应关系,比如阀门对开关、水轮对灯泡、水泵对电源、水路对电路、水流对电流等等,进而理解水流的形成是因为有水压,那么电流的形成是因为有电压。

所以学生很容易通过类比法的学习,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再例如:初中物理新课程学习中,我们可以把声波跟水波类比,把学习电磁感应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和农民用镰刀垂直地去割水稻这样一个动作相类比......。

三、新课程改革要重视比较法的学习和应用。

所谓比较法就是指通过事物间相同的特征或相异特性的比较,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区别。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量和物理规律之间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新概念等方面加深理解,可以帮助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加以巩固、对比,避免错误的发生。例如:晶体与非昌体的比较,蒸发与沸腾的比较,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比较,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比较,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比较,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比较,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比较,压力和重力的比较,质量和重量的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比较,串联电路特点与关联电路特点的比较,汽油机与柴油的比较,交直流发电机与交直流电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比较,伏安法测电阻与伏安法测功率的比较......等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比较,能够迅速、顺利地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简答,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新课程改革还要重视其它学习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例如运用等效替代法在解决长度特殊测量"化曲为直法"的应用以及在解决9年级物理上册p88活动1:用替代法使用电阻箱间接地测量电器的电阻......等等。例如运用推理法解决牛顿第一定律、推理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结论等等......。再例如运用推导法,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及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特点......等等。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七

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如一般认为:磁铁对铁有吸引力,铁对磁铁则没有吸引力。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不逐步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解读〉〉指出: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把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代科学教育观则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即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的科学观。在这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新课程制定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可明确,本节课应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相互性;

(3)认识力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对各种不同的现象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它。

们的相关性和共性进行科学概括、归纳的基本方法;

(2)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

身体验和分析、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

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1、新课引入:上一章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现象和规律,除了声、光现象以外,力、电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力”。

[演示]:a、提起一桶水;b、请同学拉健身弹簧。

[提问]:平时我们说“努力学习”、“用力提水”这两句话,哪句是描述力的现象呢?

[启发]:我们能否举出一些力的现象?

2、力的产生。

[引入]:(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列表:

人对球踢。

马对车拉。

[启发]:有生命的物体能出力,没有生命的物体是否也能出力?

(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车对地压。

磁铁对磁铁吸引、排斥。

[小结]:物体对物体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加深理解提问]:相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能否有力的作用?

[演示]:a、大u形磁铁吸引一堆大头针;

b、通电导线相吸引/排斥(用锡薄做导体)。

3、力的相互性。

[启发]:两食指相扣,有什么感觉?如果松开其中一个,会怎样?

[学生活动]??

[引导]:手指钩手指,感觉力是相互的;一个手指不出力另一个也没法出力。

[实验探究]:(后附分组实验提示)。

[提供仪器]:弹簧测力计两个、水槽一个、泡沫块两个(在其。

中一块泡沫的两头固定两颗螺母、在另一块的两头固定两小磁铁,然后把外观包装成一模一样)。

[学生活动与交流]:??学生借助实物投影仪上讲台介绍自己。

设计的实验,总结结论??

[引导]:a、使用两把弹簧测力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等大的,且同时变化;b、浮在水面的泡沫小船,能判断出哪条是带磁铁吗?不行:若两个同时放手,则向中间靠拢;若固定一个,另一个将被吸引过来;说明磁铁吸引螺母的同时,螺母也吸引磁铁。

[小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另一个叫受力物;但要注意其实它们既是施力,同时也受力,只是研究时侧重点不同。

4、力的作用效果。

[引入]:怎样才知道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实验演示]:磁铁改变钢球运动方向、弹簧挂重物后发生形变。

[学生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提供仪器]:大玻璃板一块、象棋子三只、一胶袋水。

[学生活动]:a、弹棋子b、把水袋放在不同接触面上,观察。

接触面的形变。

[小结]:力能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5、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实验丰富,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抽象的力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继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在民主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学习力的知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较好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分组活动、参与式交流等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手、眼、脑全方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是较难深刻理解的,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体会,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启蒙阶段,切不可包办代替。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实验。本节课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验丰富,设计巧妙到位,使课堂丰满紧凑,兴趣盎然。以下对个别实验进行简单介绍:

1、关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探究实验:

[制作方法]:取一泡沫板,从中切割出两块长5cm、高1cm、宽1cm的长方体,把两块小磁铁(可从挂图磁贴中撬出)固定于泡沫条两端,把两个与磁铁质量相当的螺母固定于另一个泡沫条两端,然后用防水胶布将两者外观包装成一样,这样,两艘“泡沫小船”就制作完毕。提供水槽和水。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试一试能否用实验的方法分辨出两者?

2、关于“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方向”的演示实验。

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钢球在水平桌面上的直线滚动(如让一颗钢球从一个斜槽中滚到桌面上后自由滚动)。然后,在钢球滚动的轨道附近放一磁力较强的磁铁(可多条条形磁铁并拢在一起)。再让钢珠从斜槽上滚下,就可看到钢珠偏离原来的直线、改变运动方向作曲线运动。实验时要注意调整钢珠滚动的速度(即释放钢珠的高度)。如果速度太快,轨道改变就很不明显;如果速度太慢,则钢珠可能被磁铁吸住。同时还应调整安放磁铁的位置,以取得最佳效果。(调整好位置后可做下记号,提高实验成功率)。

附1:分组实验提要。

一科学探究:力的相互性1提出问题:手指扣手指。

(1)同时向外拉时,手有什么感觉?

(2)能不能做到只有一只手出力而另一只不出力?(3)为什么?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1选择实验仪器2实验方法与步骤。

5交流与合作6得出结论。

二力的效果。

实验2:用玻璃板与棋子,实验探究:力的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八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年即将过去,总体来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力举实施"高效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作为物理教师要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出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认真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阅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上每个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没有过多的束缚,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用教材学,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的的基础制定教学计划、方案、教学设计等。

本学年我深知作为物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紧扣新课程标准,力举实施"高效课堂"的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最大限限度的吃透教材,认真撰写教学案和导学案。积极进行了实验探索问题的实践。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少批评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仁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我的物理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有很多不足和困惑: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等都值得耐人思考。今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九

摘要: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不更新,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以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从自我做起,更新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新课程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伴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进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本质不同,可以说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在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养成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习惯,久而久之教学就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忽视学生的发展,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结果与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学设计理念相悖。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是新课程对于教学设计提出的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摆脱旧的教学理念的束缚,主动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传统教学设计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1.教材第一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学。

负担。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无法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2.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理念关注的是教学的结论,以及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这些结论,而不在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有没有经历应有的学习过程。而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应该体验的学习过程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教知识的内涵,否则即使让学习记住教学的结论,学生也不明白和理解其中的原因。只能似懂非懂,其实是不懂。传统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企图通过让学生记住教学结论达到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这种教学设计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程理念下带来的变化。

新课程针对教学提出新的观念,其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1.教学设计应是有机的生态系统。

四个因素。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沟通以平等为基础,以真诚为纽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题因素,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从教师和课程的设置出发,忽视学生的因素,导致课程本末倒置,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而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学生应成为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3.学生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强调。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不更新,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以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从自我做起,更新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

本人在春学期担任九年级四、五、六班物理课教学;秋期担任九年级一、二班物理课教学,全年担任物理科兼职教研员。为使下一年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特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能够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志,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实事求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辱人民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称号。

二、业务能力方面:

1、本期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业务理论,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__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精神,贯彻新课标运用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

2、研究课程改革,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全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主题。我们要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推进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从单向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为让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方向来。使广大教师切实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

4、强化教研科活动,圆满完成各种教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论文评比活动等。

三、履行职责方面:

1、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认知,注重学法指导,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不但要教知识,而且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2、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切实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为此应在课堂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写出优质教案,并能在教案中突出教法和学法指导,讲课时应能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不能以教案教学,而应为教学而写教案。辅导工作认真仔细,除自习课全面辅导外,还应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个别辅导,防止出现差生,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作业及时批改,每次批改有分数和日期,鼓励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上交作业。学段结束及时进行考评工作,利于学生不断地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

3、坚持集体办公、做好教科研工作。积极承担上级教研室和学校分配的教科研任务,在以前集累的经验中完成教科研任务。主动帮助年轻教师,使我校物理成绩有一全面的提高。

4、指导好学生实验,为中招理化生实验加试做好准备。我们物理教师定能团结协作,指导好学生实验,不使学生做错实验的每一步。

四、取得成绩方面:

1、在暑假期间和___合作编写了《20__年新课程中招物理考点研究》一书,本书于20__年11月在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_____)。

2、参与省级课题《初中物理考点复习优化设计研究》的研究,所撰写的《考点二十一家庭用电复习优化设计》于12月26日在南阳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受到广大老师的欢迎并获奖励。

3、本人所撰写的《多媒体环境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在20__年度南阳市电教论文评选活动中被南阳市教育局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8月)。

4、指导学生参加理化生实验加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组织学生参加中招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一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3.演示实验在复习课中应用的探讨。

物理复习是克服学生学习遗忘的重要手段。而物理复习的基本方法有:系统总结法、练习法、实验法等。一般认为:实验教学多出现于新授课中,复习课没有必要组织演示实验教学,针对这,我们又做了如下的研究:

素材取自初三物理总复习——关于阅读探究、实验设计方面题型的复习。如:关于用伏安法测电阻“迁移实验”类型题的复习。在缺少一块电表的情况下的教学方法设计见表:

20天后进行达标测试,测试卷内包括课堂练习过的`类似题目1道,新设计同类型的迁移题2道。测试成绩二班明显高于一班。由此可见,复习课中的典型问题或典型物理过程是有必要用演示实验的探究手段来再现、巩固的。通过实验大大拓展了知识的探究、内化过程。它不仅以研究达到掌握目的,而且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方法教育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4.演示实验下放成随堂小时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探讨。

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有时也将其下放为学生随堂小实验,甚至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来操作。我们做了以下研究。教师分别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课后达标结果显示:上面讲演示实验下放为随堂小实验的教学,前两节课授课效果是理想的,后面的结果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这种教法在实践中有其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有利于学生相关领域的发展及有关内容的授课。

总之,这一年是忙碌而又丰硕的,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去迎接更丰收的一年。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二

摘要:在实施创新教育的物理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思路应体现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思为主攻”的“四主”教学理念。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布障置疑,提出问题,设计出有目的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物理教学;教师。

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教师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为科学性指导提供可能。只有教育者的智力、创造力的开发,才能引导和带动学生智力、创造力的开发。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师若不思进取,不及时地汲取营养,那就会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出的学生又怎能有创新精神呢?更何况高科技时代的今天,物理应用非常普遍。若教师们不继续学习,那学生的创造性也将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只有教师的脑筋开化、发展了,才能给学生以科学性指导,带动学生进入创新的学习环境中。

教师无论再怎么学习,知识和能力也是有限的。若借助教育网络或参考一些课外资料,则可突破这个局限性。信息资源的利用,可以使科技教育内容迅速地传递给学生;使科技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空间相接近;科技教育本身发展很快,开拓网络可以让学生无限下载并在第一时间把前沿的科技教育内容告诉学生,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大。新课程在章节后面都注明了网址,也就是说新课程体系已经构建了让学生上网的有利条件,从中也充分体现了它的必要性。完善的科技教育网络可激活学生的科技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动手和研究的可能;激活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特长的潜能。

当前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社会要与学校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才能使学生得以全面协调的发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发展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一致才能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促进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论证并加以创新;另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物理学正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实验室和工厂,走向实践的各种平台。

教师的思想境界包括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要造就一批有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的观念一定要新,要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给学生留有自主思维的空间,唯我独尊是不可取的,否则只能给学生造成一个压抑的`环境,让学生无形中形成一种恐惧心理,以至于不敢伸展、不敢求异,更何况创造性的学习和发挥呢?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课外的问题,我们要耐心地解答并予以表扬和鼓励,不要轻易地拒绝,从而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要多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意识。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精神激励。如在讲电学时,把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使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等等。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比如:平面镜成像、惯性定律、磁现象等,因此实验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敢于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由个人或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揭示初步的规律和实质。比如: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让学生先猜想或假设,学生可能会想到与电压、电流等有关,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还能通过探索去解决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通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解开。做好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去解开这些谜团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学生身边的现有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物理学中要实现自主性学习,实现自主发展,一方面要有教师的科学指导,另外还要有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何德.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j].物理教学,2001(6).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三

摘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中学阶段让学生更好的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学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

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强调和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的课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可行,但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形成有效合力。

关键词:

1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被越来越重视,只有创新人类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

自主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既可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自主创新行为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家庭的重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成绩得到稳步提高的同时自身实际动手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是大家所密切关注的。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实现学习成绩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双赢。

物理这一科目尽管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但是当前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阻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一些物理教师的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创新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并不是每一名物理教师都意识到了创新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正确意识所起到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

高分者被物理教师认为是能力较强的学生,低分者反之;这种以分数高低对学生的能力的评价方式显然不科学,也不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轨迹。

分数高低并不能觉得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自主创新能力要体现在学生是否有自主创新意识上,而不是学生考试的分数上,因此部分物理教师相对落后的意识应该加以改变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需要学生自身积极的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物理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才有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自己当前的个人发展目标比较远,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学习,至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以后可以加以锻炼和弥补。

因此中学物理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创新意识的自我认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基于问题基础上的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3.1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中学物理教师应该注重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

改变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目的;将教学方法建立在正确的意识先导基础之上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2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在于接近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从生活中发现。

真正达到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

让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此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中学物理教师充分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设计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在教学时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学生自身也应该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另外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新凤.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4,(9).

[2]王庆亮,王琪.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9).

[3]马成学.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06).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四

这个月听了一些专家的讲座,专家们的理论加实践,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教学理论的欠缺和知识储备的薄弱。听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会上课,越不敢上课。特级郭海平老师的关于课堂提问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她说:“我们提的问题要找准学生课堂上对内容的兴奋点,这样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热情。”刚好她的案例里有一部分是有关《电流与电路》的教学的,于是我决定结合她的思路开展我的教学。

一、关于课堂的引入。

原来上这节课的时候总想着从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电源和电路。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我提的问题没有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无效的问题。于是这次我直接在出示一个可以吸在黑板上灯座和小灯泡,瞬间,学生被我的“先进武器”所吸引,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我便在学生渴望的眼神中开展了我的“以问题加活动”的教学设想。在引入中我对我的“先进武器”美美的!

二、关于课堂的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1、你怎样能让这个灯泡发光?

在这个问题提出的刹那,男生们的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要帮我灯泡连接好发光。于是我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顺便让他给大家介绍了各部分的作用,便完成了“电路的组成”内容的教学。我乘机插入讲解电流形成及电流方向、通路。我讲得轻松,他们也听得认真。

我体会到了在有效问题的激发下,学生挺能说。我反思着平时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原来不是学生不愿答,而是我们老师不会问!

2、你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这个问题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把电灯熄灭的方法,但全部都是断路问题的展现,那样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听,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说”。

3、再给你一根导线,你还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问题之后,是一个短暂的沉寂,可能是难住学生了。我刚想自己解决,忽然有位男生轻轻地说:“把电池两极连起来试试?”于是我马上让他上来,他在不自信中连接着导线,却在同学一片惊奇中把灯熄灭,自豪的回到座位上。这位男生的方法重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我的问题又活了过来。于是,好奇的他们纷纷想上来换个位置连接这根导线,看看能否把灯熄灭,我自然的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完成了自己的“短路”教学,真是一举两得。

这既是我的预设,也是我的生成。原来我们可以在预设中生成,也可以在生成中预设!

这个问题是想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设计并连接好电路,教师选择方案展示并通过拿掉一个灯泡让学生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但最终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三、关于课堂的不足。

这堂课整体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平时不愿听课的一些同学都被我的灯泡吸引了,也能回答我的问题。我似乎品味到了“问题提到了学生兴奋点上”的乐趣;我似乎品尝到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滋味;我小有喜悦,但细细地反思,课堂上又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一个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总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耽误了我上课的时间,就想着去引导了。或许我内心深处总想去操控学生,没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体!

其次,课堂上似乎有点虚幻的热闹。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人次不够,集体回答的又响又亮,并不表示中下水平的人也能掌握。课堂上男生表现过强,使得我忽略了对“电学弱势群体”女生的关注。看来教学要制造热闹,更要看清热闹背后的沉默者们!

最后,课堂上我的话还是有点多。总担心学生说得不够好,我总想再讲一遍,于是课堂的时间便超出了我预设的范围,完成不了教学内容。应该像吴加澍老师所说的那样,做到“三不讲”:学生会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我收获着学生的激情,快乐着每堂课的成功之处。我遗憾着每堂课上的缺陷,反思着我教学上的步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自如地掌控我的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五

本学期担任高三3、4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兼高三四班班主任),学期初,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的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明确了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重点培养二本生,挖掘一本生。力争三本上线率达到95%,使综合科的成绩在本市名列前茅。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一轮复习,这两个班的物理成绩比高二有了大幅提高,有几次的物理考试排名甚至超过了六七班,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优生比例也明显增加,这就为本学期的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如__等。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

在四月底前完成二轮专题复习,五月底完成三轮复习。二轮复习内容由教研组统一研究决定:包括运动和力专题、天体运动专题、功和能专题、电场磁场专题、光学机械波专题、电学实验专题等。三轮专题包括各地市和全国高考模拟试题演练,也有部分自己编组的综合试卷。

主要教学手段:

在二轮复习阶段,教研组集体精心编写了二轮复习学案,题目主要取材于近些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和模拟考试。各班采用统一的学案和试题,难度以中班学生基础为标准,做到当天任务当天完成,不留尾巴。授课过程中首先梳理本专题知识网络,然后精选典型例题,先由学生分组探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如有问题留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针对性的辅导。在此期间,还给学生配备了每周一次的小篇练习,每周日下午一次综合科训练,在周日晚还有一次理综选择题针对性训练,每周一次早二十分钟小篇训练,每周三晚上二十分钟的小篇训练,所以练习和训练的力度是非常大的,但训练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两个月的一轮训练中,我教的这两个班的学生选择题成功率明显提高。这在三轮复习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主要表现是选择题用的时间明显减少。这就使学生在答二卷时的时间非常充足。提高了整卷得分率。

教法改革试验:

由于今年是新课标的第一年高考,从上到下并没有成熟的教学思路,所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是到外地名校进行经验学习,然后在学校的指导下尝试了如下方法:年级实行全员承包制,重点生承包制,近线生承包制,三轮期间的副班辅导制,教师们虽然很辛苦,但将学生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了,使懒惰的学生少了,主动学习的多了,课间问问题的学生多了,学生对高考的信心增强了,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了。

政治思想工作:

在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不忘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认真积极地面对高考形势,不要受非教学因素的干扰,经常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提倡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热爱集体荣誉,尊敬师长,文明礼貌。

教学效果评估:

经过这半年的学习这两个班的学生在理科综合方面成绩明显强于5、6两班,在单科物理方面3、4两班也高于5班。这说明这半年的教学工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教学策略是基本正确的。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教学精力有限,学生人数偏多等原因,还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新课改带来的好处,所以有部分差等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没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在优等生辅导的同时,对差生的照顾相对偏少,个别和综合科的试题难度有偏高的现象。这些问题将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六

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如何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物理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的。

本节内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规律。教材的内容覆盖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物理方法(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学生全方面的能力要求高,是已学知识质量、密度、力、压力、压强等的综合,从数学角度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更是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内容从根本上看是讲了“一个力”即浮力,讨论实验测量浮力,而阿基米德原理从本质上讲是研究浮力的大小问题。这样教学内容可以提炼为浮力和浮力的大小两大问题。对于力的概念学习是学生已掌握的,从常见的力、压力等迁移到浮力,学生会明确浮力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消除陌生感,化解学习的难度。

对于教学的重点探究浮力大小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1、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个人认为探究活动1目的主要还是找到一种测量浮力大小方法为后面的探究提供实验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1、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持续的兴趣,不是孤立抽象的学习物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现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应用。

2、注重将学生的经验体验抽象加工提升为知识,消除知识的陌生感神秘感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学得轻松。

对于浮力学生生活中有一些经验和前概念。教学设计以此为线索,在研究浮力的概念时要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生的前概念只是模糊的认识,通过课堂实验再此体验,将经验抽象成严格的物理概念。从浮力到阿基米德实验,思维有很大跳跃,通过体验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分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从而真正认识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立足学生主动学习进行设计和预设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学这一中心展开的。

首先对于浮力的概念,让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体验的基础上抽象出严格的物理概念,认识一种新的力,思考浮力的其它因素。

4、发挥教师的导学指导作用,处理学生的生成调控教学进程

1、教学容量太多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对于启发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环节可以简化处理。即不做折纸船游戏,仅从生活现象(游泳时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人的感觉/井中提水时人的感受)去引导。

2、教学探究出的物理规律仍需要一定的训练去巩固,除了本节最后的解释现象,还需要一节习题课练习及讨论问题。

3、为了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完成,分组探究课前要安排好小组要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教学过程的探究活动务必注意使学生都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真正将有效的经历经验转化为知识。

4、教学中不要急于完成知识传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尝试操作的时间,困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七

本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由于第一次教新课程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我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我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学期我外出听课8节同时作了很多新课程高考和会考题。这使我对新课程高考和会考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肩负高一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我,更觉得责任重大。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发挥去年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静心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还是有收效的。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

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并针对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小结的环节就好像种庄稼收获的过程.如何对一堂课进行小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课堂小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可结合实际情况,尝试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小结、整理。

在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坚持“立体分层”原则,依次让一名成绩优秀的、中等的、后进的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小结表述。由于接受能力的不同。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特别是优生的创新火花,中等及以下学生什么地方尚未理解和掌握,为后续教学中及时查漏补缺,探求新知设下伏笔。

考试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加强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将知识编织成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式,好象一部电影,学生随时抽出某个片断,对上题目击破,学生自由地驾驭知识。

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老师对课本的知识非常熟悉,随时能够驾驭课本的知识,但学生就不一定能够做到。老师在教学上进行换位,假如我现在是学生应该怎样学好老师教给我的知识。从换位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以后教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换位教学,老师多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改变学生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学生对我的教学还是非常满意,我发觉,虽然没有新课程教学经验的我,对新课程变化还有点估计比较好高一物理教学小结5篇工作总结。期中六校联考考试卷是我校高一备课组出的,得到兄弟校老师高度好评,内容比较好,考完后学生高兴,我也感到欣慰。无论怎样我下一学期都需要更加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地工作。

物理教学年度工作总结|物理教学年终工作总结|物理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物理教学年度工作总结|物理教学年终工作总结|物理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八

【课程标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3)(4)(5)。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十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我们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我认为,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科学、社会生活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反思以下观念是否落实: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秉承精英教育的观念,只注重尖子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忽视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往往只关心物理的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联系,尤其是极不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乃至割裂知识与生活的必然联系;往往只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问题意识的保护和培养,忽略发展其对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如在学习“第十六章热和能”的内容时,我对教材中的“地球的温室效应”并没有轻易放过,而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物理学科和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好物理的兴趣。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如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在进行物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物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物理新教材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等结论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且其推导过程是不完全归纳法,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按教材的体系、线索平铺直叙的讲授,则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相应的结论内化成学生的世界观也成为空谈,要学生死记结论效果也不佳。在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中,我经过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最终决定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们充分思考,让各种观点充分碰撞,让他们接受以上结论。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我们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问题意识是否具备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知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浮力的应用”的时候,我让学生先放“孔明灯”(市场有售)玩,然后要求他们探究“孔明灯”升空的原因。学生们热情很高,并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科学、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这样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设计富含知识和能力,并有利于展开多端性、创造性思维的课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对教学过程有充分的估计,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系列要求使物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讨论“物质是可分的”这一结论时,有个别学生提出了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可分,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全班同学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在后来的探究“孔明灯”升空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了“孔明灯”升空的原理与火箭升空原理一样,这时,我就不慌不忙,又提出了下一个观察探索的问题:观察“冲天炮”的升空过程,探索其升空原理。这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得到培养,把深奥的物理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过去为了巩固“双基”,我们教师的教学往往追求对学习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课本式”、“教参式”表达,强调对问题解决的常规思维、逻辑思考、唯一答案,对学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压制、回避、冷处理甚至简单否定的做法。这样大量地进行反复操练,使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印”知识。而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意识和问题意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引申。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做以下题“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为什么说他们是相互平衡的?”的题目中,有些学生对“为什么说他们是相互平衡的”不理解,我不急于解释,而是让学生反复观察实验,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反思,给我们更多的启发,更是我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有效资源。

物理是一门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总结规律。还有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物理作业必须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我们不能仅仅为了使学生完成作业而教学,而要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所以要侧重对学生物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科学素质的养成。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学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初中物理教学总结报告篇二十

本年度我担任初二(2)班的物理教学,同时担任初二年级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在我的正确引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所教的学生成绩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没有一位学生因为物理学科等级而不能上线。

正常开展听评课活动,并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初二年级在14年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应届生本科上线422人,本科上线率达59%。在初中教学综合评估中荣获一等奖。

另外本人分管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思想重视,提高认识。教育装备是教学的支撑、提高管理效益的有力武器。

重视常规管理。学校制定了功能室常规管理制度和正常运行机制,每周学校进行形式多样的检查评比。现在各功能室已经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同时各室相互学习,各项工作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本学年参加上级各类培训已超过20多人次,学校也组织进行相关培训,但次数和参训人数还较少。今后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通过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广大老师充分利用教育装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