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汇总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0:49:26 |
  • zdfb |
  • 7页

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写总结时要注意文字表达和语法规范,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采。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一

2019年3月,李xx顶着巨大的压力将一名因家庭特殊原因连续失学三年的儿童安排在自己的班级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孩子能尽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李xx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食堂里,宿舍里,课间休息时,都能看到李xx熟悉的身影。她说“孩子的'身世已经很不幸了,一定要让孩子在班集体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每天的谈心成了李xx的必修课,课间主动的给孩子补习文化课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减轻孩子家庭的经济困难,她多次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在落实北京市义务教育“三免两补”资助政策的同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孩子减免了伙食费和校服费。

如今,孩子已经来到学校学习生活训练有半年的时间了,从一开始的胆怯不敢说话、不与同学交往,到现在成为了一个身心健康、阳光积极的少年。孩子中断三年的学业也有所进步,孩子的成长变化与李xx的默默付出和奉献是分不开的。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二

2018年3月27日,福建省教育厅等18个部门对2017年“最美资助人”和“最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进行表彰。在“最美资助人”的名单的第一行,有这样一位老人,怀着一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爱困难学生群体的善良之心,书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故事。

他叫左xx,福建省纪委原副书记,今年76岁高龄。11年来,他义卖书画作品280多幅,募集助学善款近500万元,资助52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

左xx出生在宁德市蕉城区的一个贫民家里,1945年,他父亲患病早逝,母亲坚强地把孩子养大。左xx8岁时,母亲打定主意送他去读书,感恩的情愫很早就在他年幼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左xx说:我是幸运的,当时,国家刚解放,对在校生实施助学金政策,我就是靠助学金念完中学的,应该说,我能有现在的好日子,是党和人民给予的。

1963年,高中毕业的左xx,在学雷锋的高峰阶段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从战士、班长、指导员、参谋直至后来的师政委。转业地方后任福州市纪委书记、省纪委副书记以及省人大常委、法制委委员。贫困而自立的成长历程,部队和地方的工作经历,锻造了左xx坚毅、正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长期的工作实践让他深深感到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当他在工作中接触到大山里的贫困家庭,看到由于山区生活困难,许多孩子早早辍学,过早踏入社会,影响了家庭脱贫致富,他下决心将资助贫困学子上学当做自己的一份事业。

2007年,左xx即将退休,他知道仍然有很多贫困学子需要帮助,而自己的工资毕竟有限,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上大学,做到“长流水,不断线”?爱好书画艺术的他,想到了书画义卖捐资助学的点子。

2007年1月,在热心慈善人士支持下,他将几年来辛苦创作的105幅字画,在老家宁德市蕉城区进行义卖,募集善款32万元,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宁德蕉城乐善助学促进会”,当年就资助22个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了大学。

2010年,正在漳州师范学院就读的钟xx,父亲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住院,做了两次手术,保住了性命,却差点变成植物人。母亲有点精神方面的疾病,弟弟又还在上学。堪忧的家境,让钟xx的求学路前途茫茫。左xx在乐善助学活动中了解到她的情况,将她列为资助对象,圆了她的大学梦。

受助学生杨xx清晰记得,2014年8月25日,她和其他59名贫困大学生一起从“左爷爷”的手中各领到了3000元爱心助学金。“这就像及时雨”杨xx告诉记者,这让濒临失学的她重续了大学梦。

人家非亲非故为什么要资助你?我就恍悟过来了,决心把书读好。”在校期间,她年年获得奖学金,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当地红十字会志愿者活动,也在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能多资助一个孩子上大学,就能多解决一个家庭的困难,就为社会多培养了一个人才。”这是左xx常说的话。走进左xx的客厅,一组梅、兰、竹、菊水墨画格外引人注目。在左老笔下,梅的高洁,兰的空幽,竹的风骨,菊的清贞,通过细腻的笔触,层层渲染的色彩,艳丽多姿生机勃勃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告诉记者,他将继续在书法和国画创作上潜心研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慈善事业尽一点微薄之力。

书画有价,爱心无价,书画有形,真情无形。左xx用画笔,为四季的美景留下了笔墨印迹,也为一个个寒门学子画出了求学的坦途。

“孩子,别担心,爷爷会帮你的。”

那是孙嵋鸿第一次见到左xx。孙嵋鸿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她的两个兄弟因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年近80岁的奶奶常年卧病在床,家里的大小事全靠她的母亲打理。她的父亲则为一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由于长期劳累过度,父亲于前年因患肺癌不幸离开了他们。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塌下,一家人陷入了绝望。

当意外的出现让这个柔弱的小姑娘准备放弃升学机会,挑起家里重担时,是左xx伸出的援手让她看到了希望。左xx知道后当即自己捐出3000元,还协调从乐善助学基金中捐赠6000元,解了孙嵋鸿一家的燃眉之急,同时他积极对接协调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孙嵋鸿家庭争取到3万元补助。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碰到这样的好书记,我与全家都记得这份恩情,将来有能力了也要像他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家庭。”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孙嵋鸿仍然心怀感激。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帮助受助学子度过生活的难关,2012年6月,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贫困家庭念高中的17岁女孩雷惠斌遭遇了死神的威胁,她身患尿毒症和红斑狼疮两种重疾,需要血液透析换血,巨额的医疗费让她的父母坐立不安。左xx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回乡,从个人创办的乐善助学促进会基金里拿出两万元资助雷惠斌治病,又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几千元汇给她,并安慰她要好好配合医生治好病。为了给孩子治病,左xx还发出倡议,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雷惠斌渡过难关。坚强的雷惠斌终于战胜了病魔。

左xx自己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当听到受助学子遇到困难时他毫不迟疑冲在前面,也不记得多少回,当了解到受助学子有经济上的困难时,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救助金。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受助学生能够将关爱化作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将来回报社会就足够了。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很多受助学子将“左爷爷”当做最亲的人,经常和他分享学习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当收到孩子们来信中讲到生活中遇到困境时,左xx都毫无怨言地给他的孩子们寄钱去,并且一定要附上信件,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战胜苦难。

正如受资助学子钟xx在给左xx的信中所写的:“感谢您的帮助,让我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看见了新的曙光。金钱有价,情谊无价,它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而且在精神上不断鼓励与支持着我们,照耀着我们不断前行。”

对左xx而言,钱的资助只是一部分,而更重要的,他想给孩子们带去精神的力量。

每当金榜题名那天,“左爷爷”都要对学子们表示祝贺,他说,乐善助学是一项关注民生、关心教育、温暖人心的民心工程,希望受助学生能把社会的关爱化作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化作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自觉行动。

11年来,每年发放资助金的时候,左xx都会为孩子们开一场座谈会,对他们讲道理、提要求。

对于即将走进校门的学子,左xx常叮嘱他们,离开家庭走进大学校门,是真正人生的开始,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要有清醒的头脑,能够分辨是非,排除各种干扰与诱惑,随时准备接受艰苦磨炼。

“将来不论在党政机关还是自谋职业,知识是决定因素,一定要把基础打牢。”左xx经常提醒受助的在校学生要勤奋学习,大学生首要任务是读书实践、掌握知识,要勤奋,勤能补拙,勿仗着聪明而懈怠。学习中会遇到多种困难,要有思想准备,一帆风顺时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时不必灰心丧气,要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对即将参加工作的受助学子,他常常教导他们要有远大理想,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学习与奉献,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只有确定了方向,坚定不移,锲而不舍,把握精彩的今天,才能走进灿烂的明天。

一路走来,左xx把这些资助过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他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在他们困难的时候送去关爱,在迷惑的时候为他们指引方向,看着他们飞翔。

前些年,有个受助大学生报考化学专业,读了一年认为专业不好,不想继续读下去,左xx听闻后很是焦急,趁着这名学生春节回家的机会,特地找到这名学生跟他分析专业利弊和未来前景,经过开导,这名受助学生最终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在了解到有名受助学生因受到不好环境的影响,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的情况后,左xx找到他交心谈心,督促他沉下心来,好好学习。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左xx给多名受助大学生写信、打电话,讲解十九大精神,鼓励他们作为年轻一代,要担起新时代新使命,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十余年来,左xx最欣慰地是,他资助的孩子不仅在校成绩优异,出来工作创业,表现都不错。他说,做慈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更不是为了让大家觉得他这一路多么地辛苦,而是为了让孩子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等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身边的人。

“没有什么能比贫困学生不失学更让我快乐。”这是左xx常说的一句话。

2014年夏天,左xx因创作大量书画用眼过度导致左眼视网膜脱落,手术过后,医生叮嘱他要多休息,少写字作画,保护好眼睛。但他刚出院没几天,就重新拿起画笔。心疼左xx身体的太太,责怪他不该这么不注意自已的身体,可他总对家人说:“我辛苦一阵子,所换来的是可能帮助一个人改变一辈子命运的机会,因此,我很快乐。”

而如今,他将这种乐善好捐的快乐,传递给了更多人。

当年他资助的第一批22个农村农村大学生,已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奉献社会。在左xx的感染下,许多企业家和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慈善接力,他们或出钱,或出力,为贫困学子伸援手。

宁德市蕉城区慈善总会志愿者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进村入户,了解核实贫困生家庭情况,协助当地把需要受助学生及时汇总上报。左xx对志愿者们说:“谢谢你们这么辛苦劳动。”志愿者们回答道,“您年纪这么大还为贫困学生四处奔走,不断创作书画作品,我们跑跑腿不算什么。”

11年来,左xx共举办过5次义卖活动,每次都携家人一起去布置会场,张罗义卖活动中的具体事情。他堂弟左允斌每次助学都发动爱心人士来参加。乐善助学十周年活动,他堂弟左允文捐出8万元。在左xx的带动下,蕉城区委文明办、区民政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发起“慈善蕉城爱心联盟”,参与助学、助困等慈善公益活动。

福州东方投资公司董事长丁宁,了解左xx的助学事迹后,发动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助学活动,在2016年左xx助学十周年时候,丁宁和员工一共捐出8万元助学金。福州蕉城商会在微信发动会员参与捐资助学活动。朗盛眼镜公司程凯霖董事长在左xx的感召下,亲自开车带着验光师于去年9月到周宁县为65个中学生验光配镜,价值6万5千元。香港籍林祥华等三位侨胞,平时经常请左xx写字作画,在助学十周年时候,捐出20万元助学款。左xx的好友吴贤德、刘嘉水、林义耿等大力支持,积极发动爱心人士助学。

做慈善,有的人靠热情做一天,有的人却是一辈子。左xx,一个注定要与慈善结缘的暮年老者,正是用榜样的力量,唤醒人们的爱心,让更多的人加入捐资助学的队伍。

2018年3月27日,在全省学生资助工作视频会议上,省教育厅领导对左xx说:“你助学的事迹很感人,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左xx谦虚地回答道:“退休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左xx,以心为笔,以情为纸,将真情书写在画纸上,铺就了贫困学子求知的坦途。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三

蔡xx在管理上有思路,工作上有方法,理论上有探索。他熟政策钻业务,将个人的成长与资助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起草约20项校内制度,不断健全校内资助工作体系;被选为市属高校第7组组长,积极配合市资助中心进行片区管理。

实施月度项目化管理,提升资助工作管理水平。拓平台展渠道,提升资助工作影响力。蔡乐精心策划、组织近几年暑期家访慰问和政策宣传活动,走进几十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将国家和学院的关爱带到了每一个被访学生家庭。

勤总结多思考,理论研究有成果。近几年,蔡乐在rccse级核心期刊发表资助方面论文四篇、市资助中心论文集发表论文一篇、北京市高职院校德育论坛论文获奖一篇。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四

李xx,男,汉族,1929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太塘村村民。

他扎根山区学校,奉献乡村教育30余载;他不计回报,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贫寒学子成就人生;他退而不休,创办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奖学奖教助学,让省级贫困乡连续20多年无一人因贫辍学。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系教育、情系孩子、热心公益。他就是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创始人、终身名誉理事长李xx。

1929年,李xx出生在上栗县长平乡太塘村一个贫困家庭。20岁时,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4年后,他复员回到萍乡,在张家坊乡、麻山乡等中小学校任教;1962年起任长平乡中心小学校长、长平中学副校长、长平乡教育组组长。

自身的成长经历,让李xx深知教育是山区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每每看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时,李xx十分痛心惋惜。

参加工作后,李xx把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作为“良心事业”。面对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的孩子,李xx自己掏钱给学生代交学费;见到有些孩子冬天赤脚上学,李xx拿钱为学生买鞋子防寒;得知有孩子吃不上午饭,李xx就买饭菜票送到学生手中。李xx对贫困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竭尽全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让长平乡这个省级贫困乡实现“孩子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从教30余年,李xx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生活中对自己“抠门至极”的他,对助学却“一掷千金”。在儿子李明利的记忆中,父亲在家里就是“甩手掌柜”,工资都是父亲自己支配,全家就靠着母亲的工资生活,小时候家里经常四个人吃一份菜。家里人知道父亲的钱是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也都支持他。

通过读书走出山村的瞿刚,一直把李xx视为自己的恩人。5岁失去双亲的瞿刚,寄居姑父家。生活上虽有着落,但姑父家经济并不宽裕,上学读书成为瞿刚渴望而不可求的事。了解情况后,李xx找到瞿刚的姑父,允诺资助瞿刚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当瞿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正为学费发愁时,李xx又四处奔波,帮助筹集了1.4万元学杂费。瞿刚参加工作,就从第一个月工资中拿出500元钱,托姑父给基金会捐款,成为爱心助学的“接力者”。

瞿刚仅仅是李xx资助的贫困学生之一。长平乡太塘村曾思瑶和曾金禄的父亲在意外事故中死亡,母亲重伤生活不能自理,姐弟俩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过日子,生活极为艰辛。为让姐弟俩能读好书、改变命运,当时已经资助了5个孩子的李xx,还是找到姐弟俩的爷爷,送去800元钱助学金,并连续8年每年都给姐弟俩送去400至800元钱,直到姐弟俩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

除自己资助贫困学子外,李xx还影响带动爱人、儿女参与其中。2011年,读高三的彭华奇,因为家庭困难,打算辍学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彭华奇的父亲在赶集时碰到李xx夫妇,诉说家里的困难。李xx了解情况后对老彭说:“读书能改变人生,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读好书。”并当场与老伴商量,每年拿1000元支持彭华奇读书。一周以后,李xx和老伴就给老彭送去1000元助学金。

一个个生动的助学实例,不胜枚举。30多年来,李xx用微薄的工资,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寒门学子。对于自己资助了多少学生,李xx把它当成隐私,从不外露。每当有人问起时,李xx总是很谦虚地说:“资助别人,帮助别人,我不会去惦记,没有必要记有多少人,更不图回报,只希望他们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

一个人帮扶,能力有限;众人出力,才能让更多贫困学子改变人生。李xx萌发了成立一个社会慈善组织募集资金助学的想法。

1985年,李xx光荣退休。在教育战线忙碌30多年的他,本可在家安享晚年。但为了帮助家乡孩子读好书,1991年3月,李xx与几位退休教师牵头创立了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后更名为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李xx被选举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从此,他与老同事走上一条只讲奉献、不讲俸禄,唯有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心奉献之路。

基金会创办之初,没有工作人员,李xx就一个一个地邀约;没有办公地点,他就借来一张办公桌开始办公;没有资金,李xx和几位牵头创办人,带头捐款筹集第一笔基金,并提出“三不”原则,即:不要一分钱报酬,不报一分钱餐饮发票,不图任何回报。

为争取更多爱心人士的支持,李xx白天徒步走村串户募集捐款,晚上起草章程、传书海内外,至今基金会的档案中还保存着100余封李xx写给海内外爱心人士信件的底稿。

“父亲退休后也不着家,每天很早出门募集爱心捐款,晚上披星戴月回家。”李明利说,“很多时候还被村民误会为骗钱的‘骗子’。”

多少个冬日,凛冽寒风挡不住李xx募集捐款的脚步;多少个夏日,烈日炎炎映照着李xx忙碌奔波的身影。李xx的爱心善举,得到了长平乡干部群众及长平籍乡贤的积极响应,1元、5元、10元……基金会成立第一年就募集到捐款5万元,为44名优秀学生教师发放奖助金。

1991年至1998年,李xx先后担任筹备组组长、筹委会主任、理事长。在这期间,他没有报销过任何费用、未领取分文报酬。1998年下半年,因身体、年龄等原因,李xx辞去了理事长职务,但他仍四处奔走募集捐款。2008年10月,基金会召开理事会,李xx自告奋勇,负责联系住在萍乡城区的理事。由于年近80岁,劳累过度,李xx晕倒在萍乡市区街上,被人送进医院救治。2015年,基金会举办首个爱心助学捐款周活动,李xx捐款5000元,个人累计为基金会捐款2.5万余元。同时,他的爱人、儿女都为基金会捐款,全家累计捐款3万余元。

仅靠爱心捐款资助,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将难以维系。李xx与几位创办人商议,以爱心捐款作为基金,用基金利息和衍生收入助学奖教奖学,并争取到长平乡政府的支持,用基金在临街置地,建起了一栋6层共2000多平方米、集商住和办公为一体的基金会大楼,还购置了3个临街店铺。历经30年的发展,基金会拥有会员4200余人,从起初不到3万元的总资产,发展到现在资产总值400余万元,年固定收入达50万元。30年来,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通过举办29场奖励资助大会,资助、奖励贫困学生、优秀教师、贫困教师5791人次。

如今,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李xx仍十分关心基金会发展,时常打电话到基金会了解情况,提出建议。“我现在走不动了,不能为基金会做什么事,希望基金会越办越好,帮助更多学子读好书。”李xx说。

走进李xx家里,餐桌是祖辈留下的老式方桌,卧室里是上世纪50年代的花板床,最时髦的物件是上世纪70年代儿子结婚时留下来的一张高低床,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儿子留下的21寸彩电和1台空调。这台空调是李xx80岁大寿时,部分学生趁他不在家,“撬门而入”安装的。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李xx是“低保户”。

日常生活中,李xx一直保持布衣旧衫常相伴、一天两餐粗茶淡饭的俭朴作风。一次生病住在儿子家里时,李xx的儿子看到父亲内衣破旧不堪,心疼地说:“你们对自己太寒酸,老人内衣要好,贴身才保暖,你却破衣贴身;老人要少吃多餐,你却只吃两餐。”

2007年,村里修路资金有缺口,李xx四处奔波筹得5万余元。而他的牙齿脱落多年,乡里领导建议他去配套假牙,可李xx咨询几家牙科医院,听说要花七八千元,李xx直接拒绝了。他说:“我已经这个岁数了,就是可以报销,也没有必要浪费这些钱。”

随着年龄增大,病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可李xx从来都不住大医院,他总是说:“住县医院花钱少,能为国家节约一分钱也是好的。”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自己生活这样节俭、帮助他人却那么舍得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节俭自己,帮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看到他们不再因贫困上不了学,看到他们成就事业、改变人生,值得。”

爱心接力、薪火相传。在李xx及基金会一批爱心人士的影响带动下,曾经受到资助的贫困学子加入到基金会爱心助学队伍中,由曾经的受助者变为如今的资助人。长平乡石溪学校老师钟检,就读初三以及师范学校时期,一直得到基金会的资助。回乡任教后,她对学校的留守儿童格外关心,定期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开展“一对一”学习辅导,给孩子们购买学习资料和课外书。“基金会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我要向李xx爷爷学习,把对基金会的感恩转化为对孩子们的关爱,用爱心和行动传承这份精神。”钟检说。任职电信公司部门经理的朱顺开曾两次得到基金会的奖励,回乡探亲时,他携妻带子专程到基金会捐款5000元。

李xx大爱无疆的事迹在长平乡父老乡亲中广为传颂。在他80岁过生日时,长平中心小学赠送牌匾赞扬他“为人师表、仁爱永恒”;90岁生日时,基金会赠匾“厚爱寿长”。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五

“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跃进小学资助负责人张亚梅主任牢记共产党员神圣使命,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繁重的工作,付心血、洒汗水,使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做到了与家长贴心,让学子暖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赞誉。

自从2015年6月下发资助通知,张亚梅老师高度重视,运用板报宣传,下发通知,校讯通等增加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学上级下发的资助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等,宣传工作覆盖到所有困难家庭。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张亚梅老师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学校,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同时对受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检查和督办。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入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家长感激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子女能继续上学,获得了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为了完成上级下发的资助政策,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张亚梅老师不断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资助管理制度。使各项资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了各项资助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这样,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认定,确定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名单。

此次我校的贫困生资助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救助策略并时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关爱教育,真正把学校的资助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六

自2009年至今,王xx一直兼任石景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她认真钻研,注重把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结合,并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东到鲁古西到广宁,取得了当时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一手资料,确保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她从学生提出申请、证件审核,到资料汇总、评审小组确认,再到结果公示、发放资助经费,所以流程全部按规定程序办理,工作有章可循,力争让所有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都能受到资助,确保资助工作“阳光”进行。

有一次,一名学生一直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得知是学生存有心理包袱后,她亲自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宣传资助政策,承诺对学生家庭困难情况保密。最后,她成功打消了学生心中顾虑,助其顺利申领了助学金,完成学业。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七

张xx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学生资助工作,负责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十余年。工作中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宝鸡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教育扶贫在教育系统掀起了高潮,他又开始投入到教育扶贫工作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他不敢有丝毫放松,认真学习每次下发的文件内容,每一次的会议他都认真记录领会精神,并积极与脱贫攻坚办公室的领导和其他教师一起学习、沟通,对大家访教师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互相学习,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张xx热爱脱贫攻坚工作,熟悉教育扶贫相关政策业务,他坚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认真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制度,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在扶贫工作中,进行资料收集汇总、核查相关扶贫数据、将大家访中教师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参加完上级会议后向大家访教师传达会议精神及要求,这些都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经常遇见的事情。为了使大家访教师能够快速了解相关扶贫政策和工作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他时刻保持电话畅通,方便能够及时沟通和解决。他用自己的勤奋、热情、爱心影响着学生和身边的人,是教育脱贫路上的排头兵。

张xx在扶贫工作中始终怀着对学生和家长经济困难的同情之心,怀着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诚挚热爱之心,处处体现出对工作的热心、爱心和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让同事们深受鼓励。在近三年的教育扶贫过程中,他为学校教师培训扶贫资助政策十余次,组织学生学习资助政策及办理资助中应注意事项等八十多次,个别对学生讲解近千次。他先后组织各班级通过板报、公示栏、标语、师生会、家长会、“扶贫手册”、“结对帮扶”入户宣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脱贫资助等各项政策,使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他总是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热情接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耐心地向他们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尤其是一些家长,有的上了年纪、有的身患重病,他更是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帮忙填写表格、复印材料。

在扶贫工作中,张xx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精心组织各项学生资助活动,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项资助工作任务。他经常加班加点将上级下发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对象,通过“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比对,认真审核、复查、补录、确认,达到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对象精准化。他坚持严格按照规定的发放方式,将资助金足额落实到人,并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内如实填报资助资金发放情况。

在扶贫工作中,他始终以“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积极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多的使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对不符合国家资助政策要求的学生,他坚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的通过其它途径资助,有效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

张xx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始终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坚持在各班组织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感恩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意识和行为。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八

在会同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大爱无疆的女法官,当人们得知她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善举时,无不被她的事迹感动、敬佩和鼓舞。

2009年,因为工作的需要,黄xx被组织安排到堡子法庭负责法庭的工作,面对辖区内十个乡镇的繁重工作,她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辱人民法官的神圣使命,公平公正办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辖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多次被评为该院的先进个人、调解能手和办案能手,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县政府嘉奖,2012年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办案标兵”的荣誉称号。担任堡子法庭庭长期间,她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00多件,结案率达到93%,调解率达70%,调撤率达82%。

在工作中她具有男人的刚强,但生活中她却更具女人温柔、善良、博爱的一面。2012年3月她在会同县马鞍镇暂板村巡回办案时,对2010年她所审结的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艾某进行回访。艾某是马鞍镇暂板村四组14号的村民,2010年3月,经黄xx调解其妻与他离婚。回访中,她看到艾某家徒四壁,甚感凄凉。后得知其子艾方正在马鞍中学读初中,因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面临缀学的境遇时,顿时心生怜悯、热血沸腾。返程的路上,她直接到马鞍中学与教务处主任联系,了解艾方当前的学习和经济状况。经校方证实艾方确实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时值初中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缀学的可能。“绝不能让这个孩子断送前程!”听了校方的介绍后,她在心里默默许诺。同时与家人简单联系,征得丈夫同意后,她便与艾方本人进行了交流,得知艾方渴望读书的`心情,她坚定地表示愿意资助其完成所有学业,免其后顾之忧。这一举动让校方领导很是感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艾方虽然家庭贫困,但却十分懂事、好学。虽然父母离异,也阻断不了艾方前行的求学之路。就这样,在黄xx的资助和关怀下,艾方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该县重点中学。来到县城读书后,黄xx对艾方的关爱就更频繁和细腻,一到周末就把艾方叫到家里改善伙食并对其嘘寒问暖、进行思想沟通,开拓他的视野、建立健康的心理,想法设法地减轻艾方的思想包袱和学习压力。在黄xx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小伙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稳步提升。在黄xx眼里,艾方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资助对象,而是她乖巧懂事的儿子;在艾方眼里,黄xx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好心人,而是用心用爱去关心他的妈妈。

黄xx的资助事迹看似平淡,但实际上却是多么的不简单!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艾方的求学路中将牵扯工作繁忙的黄xx多少精力和心血!艾方每学期的学杂费、补课费和每月的生活费不是一笔小的数额,何况黄xx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且夫妻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自己的儿子还在外读大学,这些开支都需要夫妻俩精心计划着来实现。尽管如此,黄xx从未有过放弃资助艾方的念头,她总是对艾方说:“你安心读书,我会一直资助你完成学业直至学业有成。”她的父母和老公都在积极支持着她这一善举。她曾担心儿子会反对,但放假回来的儿子也高兴的告诉她说:“妈妈,我看好他!我支持你!”

黄xx是个平凡的女人,她的事迹也是平凡的,但每件平凡的事里充满了爱,她用瘦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爱民之歌,更是为广大干警作出爱的榜样。她的爱,决不囿于自己的家庭。2010年初,她承办的一起原告黄某某诉其公婆龙某某夫妇监护权纠纷一案,在审理案件期间得知被监护人龙某某生病发烧时,她及时赶去看望并给予了二百元钱的资助;在寒冷的冬天她发现小女孩的手被冻伤,又及时买药给孩子送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无私的关爱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小女孩跟她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在案件开庭前便主动回到了母亲身边。一起棘手的家庭纠纷就这样被她的真心、耐心、爱心给软化了。她正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方式感动了无数当事人,化解了不计其数的矛盾纠纷,办理了一桩又一桩的民商事案件。她经常说:“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心中有爱是十分重要的,只要用这份爱去办案、就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

黄xx的事迹被单位同事意外知晓后,她只是平静地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我不图名利,更不是图他们对我的回报。我只是希望爱学习的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希望他好好学习,能培养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并呼吁身边的朋友:“我们稍微省点都能帮助这些孩子们,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莘莘学子圆大学梦!”

她的爱,一直在播撒、延续……。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九

在我们北镇市动检站,有这样一位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检疫员,当我们得知他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善举时,无不被他的行为感动、敬佩和鼓舞。

2006年,因为工作的需要,李xx被组织安排到北镇市动物检疫站负责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面对繁重的检疫工作他认真履行检疫员的工作职责,不辱一名检疫员的神圣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从2006年工作至今在工作中没有出过一次差错,由于李xx的工作表现突出,被单位领导班子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

在工作中他具有男人的刚强,但生活中他却更具有、善良、博爱的一面。一次偶然我听到了李xx在电话说往孩子卡里打钱,他孩子还小在家怎么还给孩子打钱啊?我问他怎么回事,李xx不好意思的说我在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听到李xx说的话我感到很惊讶,李xx平时是个不抽烟、不喝酒穿着也很朴素,一直以来在我心里他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没有想到他竟然在资助一个学生,这时我才明白他其实是对自己很节俭,从资助贫困学生来看,是一个善良大气的人。通过了解才知道,李xx是在2012年一次同学聚会上,从同学那里得知有个学生家里非常贫寒。于是李xx和他的同学们来到这个同学的家里时候,看到学生家里家徒四壁,甚至凄凉到极点,孩子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抛弃了孩子改嫁他人,不知道去向,现在只有一位将近七旬的奶奶和他生活,奶奶身材矮小仅靠种地和平时打点零工来维持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看到这样的情况李xx他们心里很酸,暗下决心帮助这个同学,以免孩子有后顾之忧,助孩子完成学业。他和同学们直接到北镇市高中与有关校领导联系,了解该名学生也就是于宏志同学的学习和经济状况。经校方证实于宏志同学确实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缀学的可能。“绝不能让这个孩子断送前程!”听了校方的介绍后,他们在心里默默许诺。同时与家人简单联系,征得妻子同意后,李xx和他的同学们与于宏志同学本人进行了交流,得知他渴望读书的心情,他们坚定地表示愿意资助其完成所有学业,免其后顾之忧。这一举动让校方领导和于宏志同学家人很是感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宏志同学虽然家庭贫困,但却十分懂事、好学。家里在困难,也阻断不了他前行的求学之路。就这样,在李xx和同学们的资助和关怀下,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负众望,在北镇一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是佼佼者,现在于宏志同学高考已经结束了,李xx他们相信,我们也都相信这名学生会不负众望,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他理想的大学。

李xx的资助事迹看似平淡,但实际上却是多么的不简单!资助孩子读高中,孩子考上大学那?他们还要资助的,于宏志同学的求学路中将牵扯工作繁忙的李xx多少精力和心血!于宏志同学每学期的学杂费、补课费和每月的生活费不是一笔小的数额,何况李xx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且夫妻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自己的女儿还在读书,这些开支都需要李xx夫妻俩精心计划着来实现。尽管如此,李xx从未有过放弃资助这名学生的念头。

李xx是个平凡的人,他的事迹也是平凡的,但平凡的事里充满了爱,他是善举更是为我们动检站所有检疫员作出爱的榜样。我们动检站全体职工和李xx一道呼吁身边的朋友:“我们稍微省点都能帮助这些孩子们,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莘莘学子圆大学梦!”

他的爱,一直在播撒、延续……。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十

蒋xx,中共党员,系哲桥镇中心学校总务处主任,是哲桥中心校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人。2017年以来,蒋xx担任哲桥中心校教育扶贫负责人,在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和扶贫办公室领导和指挥下,把哲桥中心校的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1.建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自己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让教育扶贫工作有了大脑。

2.修订并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各校校长(园长)为教育扶贫第一负责人,确保扶贫工作有章可循,确保扶贫资金发放公开透明,确保资助对象(建档立卡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百分之百享受资助。

3.高标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扶贫工作事情繁杂琐碎,但蒋xx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管是临时性的工作还是突发性事情,他都能及时完成。在耒阳市教育扶贫“一站式”管理云平台和全国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信息上报中,不管是学生信息录入、还是学生信息修改都做到了及时和准确。他积教育扶贫各项活动;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他不但在中心校校长会议上着重指出,而且还下到各小学检查,确保国家政策宣传到位。在“四包”活动中他和普通老师一样,参加“大走访、大宣传、大帮扶”活动,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在“一季一专题”活动中,参与教育局督导检查小组,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好评,组织和参加了“98”助学和“慈善一日捐”活动,并捐献了自己的爱心。

4.及时准确按要求上报各项数据,为教育扶贫资金的发放提供了依据。确保入学的适龄儿童中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百分之百享受资助。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湖南省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和耒阳市教育扶贫“一站式”管理云平台填报准确及时。组织和开展困难学生、幼儿生活费,入园资助活动,让学生感到温暖。

5.督促各学校按国家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建档立卡等四类人)免除学杂费,免除课本费,补寄学生生活费(未寄宿的开“天窗”补),对3-6年级的困难学生(建档立卡等四类人)免教辅费。

6.积极参与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活动。岁末时参加了“越野e族耒阳中队向哲桥中心完小10名贫困学生捐赠了羽绒衣裤,保暖运动鞋及现金活动;组织了长沙市卢卢娃童装服饰有限公司在哲桥中心校向哲桥镇贫困家庭和260名贫困学生、幼儿捐赠了棉衣、棉裤、棉鞋的活动并担任捐赠活动主持人。

7.认真学习,不懂就问,不断超越自己。扶贫数据大而多,需要一定的电脑基础来处理。蒋xx对自己不懂的数据处理问题经常向资助中心的领导请教,不懂就问,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几年来,蒋xx在哲桥中心校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镇困难学生幼儿(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四类人)资金资助到位,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到位、资料管理到位。受到上级的好评,2019年,做为典型,在衡阳市教育局教育扶贫先进经验推进会中,代表耒阳市做了发言。本人也被评为衡阳市教育扶贫先进工作者。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一

白xx,生于1913年农历五月十三,故于2005年9月23日,享年92岁。籍贯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xx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xx老人安详地离开。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

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动,在骨子里结晶,它源源不断的由心而生,永不枯竭,只要人人都愿意奉献一点爱,就如甘霖沐浴大地,人间处处盛开幸福之花。

2012年9月,就有一簇幸福之花盛开在了复兴镇高岩村的上空。罗永龙,复兴镇高岩村高岩组村民罗德坤的大儿子,今年高中毕业,被广洋大学录取。考上大学,按理说一件高兴的事,但罗永龙同学却高兴不起来,几千元的学费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是小菜一碟,对他家却是天文数字。虽然母亲在外打工,每月可以挣得壹仟多元回家,但他患上尿毒症后期的老爸罗德坤每月的血液透析费就要2000元以上,真是入不敷出。因为生病,罗德坤既不能外出务工,也不能干活,罗永龙与其弟弟正在读书,家里的农活无人做,就靠微薄的土地租金维持生计。大学录取通知书只带来孩子稍许的兴奋,学费,学费在哪里呀?像一座大山压着他心上。

这样的困难不仅让罗永龙一家夜不能寐,也时时牵动着咱们复兴镇党委领导的心,"四帮四促"活动在各个地方有声有色的进行中。县林业局挂帮复兴镇高岩村,考虑到罗德坤家庭困难,情况特殊,村里把他家纳入林业局干部一对一帮扶的对象,帮扶他家的是林业局林业派出所干警林玉。林玉同志帮扶期间总是关心罗德坤一家的生活情况,常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得知罗永龙考上大学而为学费发愁时,局领导非常重视,号召全局职工献爱心,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帮助莘莘学子上大学,圆他的大学梦。

当复兴镇高岩村贫困学子罗永龙在县林业局会议室接过杨局长7500元现金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笔钱是该局全体职工自愿捐助给罗永龙同学的,是该局全体职工爱心的凝聚,以资助罗永龙同学顺利读上大学。为感谢林业局全体职工对自己一家的关怀,罗德坤发自内心的送给林业局一面锦旗,上书:"四帮四促"见成效,扶贫助学显真情。

"四帮四促"活动中,林业局全体职工用自己的行动交上一份令社会满意的答卷,复兴镇党委全体也向党和人民充分展示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实写照。希望我们的爱心像常青藤,越牵越远,牵动着共同心愿;四季常青,见证不变的永恒;不管是遇到悬崖绝壁,还是面对骤风暴雨,仍然要展示出我们不变的信念。让你我的心里永远充满爱心和友谊,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二

修xx现任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自资助中心成立以来,一直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学生的认可,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获自治区教育厅表彰为“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其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2005年学院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来,肩负着学生资助、生源地贷款、学生勤工俭学、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等多项工作,及其他的社会资助等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少,工作十分繁重。修xx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起草和印制宣传资料发放给系部学生管理人员、学生及学生家长手中,广泛宣传学生资助的有关政策、条件、办理程序,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学生资助工作就是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做爱心工作。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修xx在工作中怀着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之心;怀着对学生和家长经济困难的同情之心;怀着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诚挚、热爱之心。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热心、爱心、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让同事、师生深受教育和启迪。

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她总是带领中心的同志,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热情办理学生贷款。在入学绿色通道中热情接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耐心地向他们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2010年出色地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2010年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达800余人,办理助学贷款76人,办理助学贷款7.41万元;另外生源贷款1377人,通过审批放款有1201人,金额702.55万元,最大限度满足了广大贫困大学生的需要。

2、积极开展征兵入伍学费代偿宣传工作,2010年完成了新兵应征入伍代偿学费工作9人。金额14.4万元。同时做好学院3位同学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国家学费代偿和补偿工作。

3、根据学院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自治区扶贫办公室的支持,获得广西大石山区特困村屯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试点工程项目的资助100人,每人资助1500元,连续两年,为贫困学子又添了资助通道。发放仪式于2010年12月1日在我院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广西电视台招生与就业栏目组、《金色通道》杂志社等派记者来校进行了采访报道。

4、千方百计开辟勤工俭学岗位,2010年给学院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450多人次,发放勤工俭学酬金35万余元。

5、精心组织奖助学金的评定评审工作,完成了国家奖助学金、学院奖学金5200余人,559.3万元的评审和发放工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资助管理制度。从资助对象的认定、资助工作操作程序、监督管理几个方面制订了具体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各项资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三

冯xx,男,共青团员,2020级本科生,现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入校以来一直被评为贫困生,享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现任南京林业大学伯藜学社社长。今年暑假,他有幸成为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者,以自身经历向家乡的学生及学院的新生进行了资助政策的讲解;他几乎走遍了整个靖远,传递着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他在以实际行动,向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及时传递党和国家的关怀,让每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资助宣传的道路上,他矢志不渝。2月份,在参与学校组织的“薪火相传”活动宣讲过程中,他积极地将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融合到活动中,并鼓励学弟学妹们勤奋坚毅、不负韶华、勇敢追梦。此次宣讲不仅帮助同学们放下了经济包袱和心理负担,再次点燃他们坚定求学的信心,更让冯xx真切地感受到了资助政策的深远意义和高瞻远瞩。

4月份,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组建了材料院资助宣传小分队。通过在新生群中为新生们宣传、答疑,他们不断发现问题,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讨论完善资助宣传的方式。在分工明确、团结一致的配合下,更多的同学对学生资助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后来,经过小组讨论,他们决定拍摄动画视频以更好地达到资助宣传效果。经过两周多的策划与拍摄后,他们终于完成了一个集风格有趣、内容充实于一体的资助宣传短片——《向阳奔跑,逐梦少年》,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7月初,返回家乡的他,积极联系当地村书记、学校和老师,计划为家乡的孩子们讲述国家资助政策。为此,他来到了靖远县回水小学和靖远县新寨小学,对弟弟妹妹们和家长们进行了个性化的资助政策宣讲,鼓励他们,不必为家庭困难而担心,坚定信念、认真学习,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7月底,他加入了侨联下属的崇世爱心基金会家访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带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8月初,在白银侨联的组织下,对靖远县40个准大一新生的贫困家庭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其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帮扶。家访过程中,他了解到,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多样的教育支出是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的主要原因。当他看到一张张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坚韧的心性,同时也更加坚定地要把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带给更多的家庭,让他们在国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追逐自己的梦想。

今朝助学凌云木,重霄华夏有栋梁。“梦想的道路是充满希望的,我愿意持续把国家的资助政策带给有需要的家庭,帮助那些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大学生们。”冯xx目光坚定。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十四

小聂同志毕业于xx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20xx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xx县第三中学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担任学校资助办公室主任以来,小聂同志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资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xx年被雅安市教育局评为雅安市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xx三中地处我县偏远山区,是一个农村单设初中,全校共有学生668名,其中寄宿生635名,由于生源地地处偏远山区,贫困面大,交通通信不发达,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对党和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不高。为提高师生和家长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度,小聂同志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一是每一学期都会根据国家政策制作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展板在校内显著并在校园内张贴展板;二是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再次进行宣传,并在宣传前制定方案,收集班主任班会材料进行审核修改,宣传中深入班级指导,宣传后深入学生了解知晓度,确保宣传效果;三是利用家长会亲自对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讲;四是亲自起草、印制并向学生及家长发放政策宣传资料,通过一系列形式广泛、多种多样的宣传,切实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知晓资助政策。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做好国家资助工作,让国家资助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作用。小聂老师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了《xx县第三中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案》征求意见稿,在校内征求师生的意见,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定稿,并以此为据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在认定过程中,小聂经常带领老师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掌握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第一手资料,为实施国家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获得资助的学生在获得资助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感恩氛围,小聂老师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很多感恩资助的活动。如感恩资助主题班会,感恩教育黑板报,感恩资助国旗下的演讲,资助育人征文活动,资助育人感恩调查表,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感恩励志成才的评选活动;每学期对获得资助的同学进行一次感恩资助调查活动,切实让学生感受国家和学校的关心和关爱,通过一系列的感恩资助活动,使育人内容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资助的育人功能。

小聂同志自从从事资助工作以来,非常重视学生资助档案建设,并认真学习相关档案建设知识,从20xx年起就摸索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学生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整整提前了三年,使得xx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档案一直走在了全县资助档案整理的前列,多次得到县资助中心领导的表扬。

因小聂同志的辛勤工作,xx三中在20xx和20xx年连续两年代表xx县接受市级资助工作交叉检查均获得满分,并获得了资助创新加分。他本人也被评为雅安市20xx年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他没有停下脚步,仍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为xx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继续努力工作。

学生资助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五

在绿树成荫的汉源三中,有这样一位“阳光男孩”,他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多年来无私奉献,书写了人生的另一种精彩,他就是现任汉源三中学生资助办公室主行聂xx。在汉源三中,聂xx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学生资助的代名词,从事资助工作,学生对他的感觉是“热心”,老师对他的感觉是“上心”,领导对他的感觉是“放心”。

聂xx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汉源县第三中学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担任学校资助办公室主任以来,聂xx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资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被雅安市教育局评为雅安市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汉源三中地处我县偏远山区,是一个农村单设初中,全校共有学生668名,其中寄宿生635名,由于生源地地处偏远山区,贫困面大,交通通信不发达,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对党和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不高。为提高师生和家长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度,聂xx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一是每一学期都会根据国家政策制作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展板在校内显著并在校园内张贴展板;二是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再次进行宣传,并在宣传前制定方案,收集班主任班会材料进行审核修改,宣传中深入班级指导,宣传后深入学生了解知晓度,确保宣传效果;三是利用家长会亲自对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讲;四是亲自起草、印制并向学生及家长发放政策宣传资料,通过一系列形式广泛、多种多样的宣传,切实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知晓资助政策。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做好国家资助工作,让国家资助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作用。聂xx老师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了《汉源县第三中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案》征求意见稿,在校内征求师生的意见,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定稿,并以此为据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在认定过程中,聂xx经常带领老师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掌握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第一手资料,为实施国家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获得资助的学生在获得资助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感恩氛围,聂xx老师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很多感恩资助的活动。如感恩资助主题班会,感恩教育黑板报,感恩资助国旗下的演讲,资助育人征文活动,资助育人感恩调查表,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感恩励志成才的评选活动;每学期对获得资助的同学进行一次感恩资助调查活动,切实让学生感受国家和学校的关心和关爱,通过一系列的感恩资助活动,使育人内容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资助的育人功能。

聂xx自从从事资助工作以来,非常重视学生资助档案建设,并认真学习相关档案建设知识,从2014年起就摸索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学生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整整提前了三年,使得汉源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档案一直走在了全县资助档案整理的前列,多次得到县资助中心领导的表扬。

因聂xx的辛勤工作,汉源三中在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代表汉源县接受市级资助工作交叉检查均获得满分,并获得了资助创新加分。他本人也被评为雅安市2019年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他没有停下脚步,仍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为汉源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继续努力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