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实用17篇)

  • 上传日期:2024-05-16 09:52:07 |
  • zdfb |
  • 8页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尊重和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和展望。写总结时要注重围绕主题进行,避免过多的细节和无关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一

抗洪“我打头”生命践“忠诚”

“掉头,快掉头!”洪水肆虐、浊浪翻滚,这是他留给队友的最后一句话。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是他带领队友的最后一次“战斗”。7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因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不幸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6岁的陈陆,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在肆虐的洪灾面前,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刻,他表现得是那样从容。“让我去,我打头!”简单的六个字,演绎出的是一名党的基层干部的那份忠诚,那份担当。我们常说,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对党忠诚,要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些绝不是“口号”!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这些普通数字,绽放出绚烂的“青春”之光、“忠诚”之光。

他的坚守见证党员干部钢铁般的意志。俗话说“水火无情”,每年夏天的洪灾都是那样令人触目惊心。在抗洪防汛中,广大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而顾“大家”,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歌。在这困难重重的“战斗”中,连续的工作是对大家最严峻的挑战。而陈陆迎难而上,连续4个昼夜与洪魔抗争,不顾自己越来越严重的伤病,强忍疼痛,全身心扑在抗洪抢险最前线。这96个小时,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还算不上“眨眼间”,但对于洪灾中的人们来说,那可是“漫漫长夜”。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但陈陆为人民利益而战的钢铁般的意志让他有了无限的动力。

他的行为践行闻“汛”而动的无比忠诚。在大灾面前,往往是来不及“准备”的,只能闻“令”而行、闻“汛”而动,哪里有险情,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的群众受到威胁,就往哪里冲锋。在陈陆19年的消防生涯中,有无数次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他都义无反顾,从未退缩。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感叹“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而陈陆之“及于死者”的惊险,也是“不知其几矣”。411次的出警,每一次都是那样毫不犹豫,都是那样执着向前。人说“轻伤不下火线”,他是“重伤”也“不离一线”,体现出的是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他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蹚着齐腰深的洪水,救了一个又一个,疏散了一村又一村,每天最多睡三四个小时,饿了就吃几口冷盒饭。”这是陈陆在抗洪前线的真实写照,他和队员们一道,用最无私的付出保护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虽然大家都很累,但士气很足。有他在前面,我们都愿意跟着一起干!”这是队员们发自内心的誓言。陈陆的行为感染着每一名队员,从而凝聚起坚强的抗洪力量,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连续作战后神情疲倦的陈陆面对大队长的休息“勒令”,依然是那六个字“让我去,我打头!”抗洪中,他年轻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时显身手……”像陈陆这样平凡的基层干部,之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并用无私的付出甚至生命的代价来践行铿锵的誓言,其动力源于他们在为民路上有一颗不变的“初心”。36岁的青春令人惋惜,而在为民路上绽放出的青春光芒,将激励着更多党的优秀儿女勇往直前。斯人已去,浩气长存。陈陆同志走了,走得从容,走得悲壮!“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陈陆同志的生命虽然定格在了36岁,但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厚爱将在人们心中常存!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二

洪水汹涌、浊浪翻滚!207月22日,安徽省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4个村庄、5.8平方公里区域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

“这片水域情况我熟悉,让我去,我打头!”危急关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毅然跳上橡皮艇,向着群众被困方向开进……当时,陈陆已经连续奋战多日,双腿因为长时间浸泡发炎浮肿,几乎不能正常弯曲。大队长“勒令”陈陆休息,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向险而行。

到达连河村附近时,急速的水流导致水位落差一下从40厘米猛涨到3米多,这让所有人始料未及。“掉头,快掉头!”陈陆大声喊道。话音刚落,他所乘坐的橡皮艇就猛然侧翻。陈陆的提醒,让紧随其后的橡皮艇及时避开了危险,但他36岁的生命却永远消逝在洪水之中。

出生在军人家庭的陈陆十分崇拜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外公。陈陆曾说:“虽然不能像外公那样上战场保家卫国,但在平凡岗位上,依然可以守护万家灯火。”

有人在洪魔面前奋不顾身,有人在藏北高原坚守使命。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即便躺着,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内地负重十来公斤行走……西藏那曲市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孔特特在这里一待就是。

火场情况瞬息万变,每一次都是生死考验。孔特特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年突发山火,火线垂直落差达千米,他带领10多名指战员试图堵截火头时,突然狂风大作,百米高的火墙包围过来,“我赶紧带着大家借助裸露的岩石避险,再出来时那个位置的水泵都被烧成了废铁。”

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孔特特选择继续留在藏北高原“那曲的很多老百姓依靠草场放牧来生活。森林消防队伍驻扎以后当地百姓有了防火灭火的专业保障。每当听到那些孩子叫我‘孔阿爸’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我舍不得这些淳朴的百姓。”

和陈陆、孔特特并肩作战的,是一支近20万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年主汛期,这支“火焰蓝”队伍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救援两万余起,营救和疏散转移被困群众21万余人。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三

陈陆、陈建、孔特特、吴迪、刘小术、朱学忠、伍袁志等7名个人和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河南省兰考县应急管理局3个集体获得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他们有的在防汛救灾一线闻“汛”即动、向险而行,为搜救遇险群众不幸壮烈牺牲;有的奋战在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出色完成应急值守、转运病人、搬运物资、洗消杀毒、救援保障等繁重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贡献力量;有的坚守雪域高原林海,守护绿水青山,用无悔青春丈量理想信念“高海拔”;有的矢志技术革新,成功破旧装备发挥新作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现实课题;有的在煤矿安全监察一线矢志奉献,秉承“多去煤矿多下井,遏制事故靠践行”的信念,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担当写在岗位上;有的立足本职当好“执法员”“指战员”“服务员”,应在难处急在平时,注重打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有的30年如一日护卫“八闽第一旗”,守护著名历史文化街区30年未发生重大火情,竭诚为民勇于担当奉献;有的默默扎根于荒野僻壤,在探索防震抗震规律的艰辛道路上,谱写出一曲曲昂扬向上的进行曲;有的大力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夯实基层基础,筑牢“防灾堤坝”,守护“焦桐”下的平安。

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10个“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短片,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负责同志为获奖代表颁发“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证书。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四

2020聆听伟大英雄“凡人歌”

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这一年,我们跨越了冬与春,经历了死与生,在困境中成长,见证着人性的感动,无数英雄人物坚守奉献,无畏前行的身影让我们铭记,他们留下的光与暖,永远不会忘、不能忘。2020年,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在危难时刻闪耀出的光芒!

“静静地来,静静地走,静静的爱,永留人间”。她是张静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的主管护师。1月25日,随山东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她和同事们开辟病区,建立病房工作流程、诊疗规范,就在她完成援鄂任务准备回家之时,却突发心脏骤停不幸去世。庚子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涌现了无数让我们动容的平凡英雄。看,“疫情不散,婚礼不办”,彭银华用生命铸就了救死扶伤医者本色;听,“我是院长啊,我怎么放得下”,刘智明用生命谱写出一曲英雄的壮歌……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是他们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凭着一腔热血,与病毒比拼,用坚守托起患者生的希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奏响了防疫之战的最强音。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为我们点亮了黑暗中最明亮的光!

“代表宁南人民,我们出发咯!西昌、西昌”。他是黄元林,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队员。3月30日,接到县林草局的命令,驰援西昌泸山火场,大火无情,借风势猖狂,风向突变,不幸被困,他与18名救火英雄被火魔夺取了生命。清明前夕,浓浓黑烟、熊熊烈火、强劲山风,一场无情的大火剥夺了19条鲜活的生命,他们年龄最小的为25岁,年龄最大的不过47岁。钟生文、饶朝银、樊桂伟、郑宏、张树伟、胡明海……凌晨出征,因责任匍匐前进,因担当迎火而上。我们无法体会,在面对熊熊烈火时他们是如何舍身逆行,亦无法设想,在生命最后一刻时他们是如何奋勇向前,我们只能看到他们不顾一切冲进火海去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一位位如他们一样的扑火队员的付出和牺牲,让火势不至于失控,让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得以享受安宁。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为我们抹上了寒风中最温暖的颜色!

“这片水域情况我熟悉,你们去,我放心不下”。他是陈陆,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辗转5个乡镇,行程600余公里,解救和疏散群众2655人,这是他交出的抗洪答卷,而他年轻的生命也永远停留在7月22日的滚滚洪流中。入汛以来,全国多地连降暴雨,并出现洪涝灾情,面对防汛救灾严峻挑战,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副镇长甘磊,始终冲在防汛抢险第一线,自己却倒在了值班岗位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坡儿垴村党支部书记刘水存,顶着暴雨巡查河堤,自己却不幸跌落到滔滔洪水中……一个个平凡而英勇的身影闻“汛”而动,风雨无阻,逆水而行,第一时间参与抗洪抢险,从“时刻准备、全力以赴”的承诺,到“保护家园,义不容辞”的回归,用责任与行动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到实处,筑起了防汛的“铜墙铁壁”。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为我们铸起了风雨中冲不垮的堤坝!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2020年,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是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是闻令即动、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和消防战士,是勇挑重担、无私忘我的党员干部……时间已铭记奉献者的足迹,历史将镌刻奋斗者的功勋,让我们一起缅怀天上那一颗颗璀璨群星。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五

“陈陆,我会好好地把孩子带大,特别特别好地带大……”视频中的妻子在他人的搀扶下痛哭不已,并一次次地向躺在棺中的丈夫承诺,泪水浸湿了她的脸庞,久久不愿离开的她向丈夫的遗体敬了最后一个军礼。他是妻子的丈夫、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父母的孩子,他更是一名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战士,36岁的陈陆将生命定格在了对被困群众的搜救中,他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职责,他用生命捍卫了军人的使命,他用生命记录了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

力挽狂澜筑牢安全防线。2020年入汛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发生了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了多地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这危急时刻,数万名解放军、消防战士和武警部队官兵紧急投入抗洪抢险,他们扛沙袋、垒堤坝,在炎炎烈日下加固堤坝;他们冒风雨、“泡”洪水,疏散转移受难群众;他们的双臂因为长时间暴晒长出上百个水泡,双脚因为连续奋战在洪水中被泡到发白起皱;他们在最危险的堤坝前吃饭只为时刻观察汛情,他们在河堤上“倒头就睡”只为第一时间抵御险情,他们赴汤蹈火、不辱使命,时刻保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赴火驱魔只为百姓居安。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沪山发生森林火灾,该起山火造成19名地方扑火人员牺牲,而一年前则有31名消防战士在四川凉山木里火灾扑救中牺牲。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剧情反转、没有起死回生,他们的生命里只有义无反顾、迎难而上。我们无法体会,在面对熊熊烈火时他们是如何舍身逆行,我们无法设想,在生命最后一刻时他们是如何奋勇向前,我们只看到了他们不顾一切冲进火海去完成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逆行而上、日夜奋战,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安全。

铮铮铁骨抵御艰难险阻。地震救援中有消防战士用手中的工具为受难群众打开生命通道,上山游玩被困有消防战士采用绳索高空救援救出被困人员,孩子顽皮头部被健身器材卡住有消防战士“神速”救援帮助孩子顺利脱险,溺水、跳楼、脚卡在下水道里出不来、河里发现奇怪漂浮物、老人被反锁在家里……仿佛救火早已经不是消防员的“主业”,他们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他们承担起了社会救助的各项任务,他们义无反顾、不辞辛苦,用坚守为我们的幸福家园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基层消防人员的家属,我为你们的坚持不懈而骄傲,为你们的英勇无畏而自豪,为你们的坚强隐忍而心疼,愿消防不再有伤亡,愿每一位消防员的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归来。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六

近日,笔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专题,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指出,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我想,这就是对“我将无我”的最好回答,也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追求。

永做践行初心的人民公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在疫情防控中,广大党员干部不惧风险、奔走一线,积极为群众送米送菜,代群众购药购物,努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充分彰显了广大党员的公仆本色。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广大党员要始终心怀“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践行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实干作风,涵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境界,诚心诚意为民、公平公正惠民,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永做护佑人民的时代先锋。“我是党员我先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广大党员的行动自觉。“有困难找党员”已经深入人民群众心间,这就是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5%的根本原因。在应对疫情中,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带头逆行出征;在抗洪救灾中,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堤”、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基层党员冲锋在前,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无不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先锋风采。新征程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过,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闯,广大党员要时刻保持先锋精神,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善于成事的本领,勇于攻坚克难,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永做自强不息的民族脊梁。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每当读到这段话,想起我们党千千万万苦干实干者、无私奉献者、英勇牺牲者,不禁潸然泪下。是的,每当中华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党和人民中总有英雄挺身而出。面对国外封锁,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为祖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站起来有了更大底气;面对新冠疫情,84岁高龄的钟南山先生再度出山、逆行武汉,向疯狂肆虐的新冠病毒宣战,为武汉及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止战做出巨大贡献;面对无情洪水,安徽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救援队闻“汛”而动,在转移被困群众时一马当先,群众安全了,陈陆却不幸牺牲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共产党员。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坚定爱国为民情怀、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不惧艰险的责任担当,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和平年代不是所有党员都会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广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就是为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力量。

我们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有世界上最坚强有力的政党、有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党员,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我们党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中国自己的事办好,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七

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为形成学先进、当典型、鼓干劲、争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11月5日上午,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迅速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学习先进典型事迹,感受作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无尚光荣,进一步激发了全厅干部职工争当先锋、履职尽责的奋斗精神。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玉英,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月云一同收看了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上播放的8位“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3个集体的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不忘初心使命、甘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深深打动着收看的每一位干部职工。

发布仪式结束后,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极端认真负责的务实作风,这些都是大家今后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所要追赶的榜样,努力工作奉献所要看齐的标杆,勇于改革创新所要争做的典范。

北京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地区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指导员蔡瑞、江苏消防救援总队南京支队鼓楼大队方家营中队队员丁良浩、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三中队代理排长侯正超、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主任科员张之崟、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三级调研员张在贵、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察专员魏丽萍、上海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等“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集体的事迹,在应急管理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身边这些“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为榜样,在工作中以更加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过硬的作风,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感动:坚守平凡岗位。

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付出,勾勒人生精彩,是这些“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共同的特点。“蔡瑞同志入伍来,先后参与灭火救援3000余次,完成了近千次重大安保任务。”故宫特勤中队中队长刘海双见证了蔡瑞收获的荣誉,更看到了他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荣誉背后常人难以承受的磨练。

魏丽萍在首都安全应急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一路走来,她下企业、上矿山,做调查、搞研究,严执法、查隐患,成为安全生产领域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却始终保持一根筋精神、一种激情和一份清醒,不断为新时代首都安全应急事业做出新贡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的张聪说,魏丽萍的那股韧劲让她敬佩。

从事煤监工作近,张在贵一直在监察一线工作,从来没有因为年龄大、身体不好而拒绝下井,也不曾因为个人得失而放弃奋斗。“在工作中,张在贵总是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地方进行现场检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规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山东煤矿安监局鲁东监察分局二级调研员张俊强说:“他是我身边的学习榜样,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常年的坚守,更能体现一个人、一支队伍的意志和品质。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在原始森林驻守了半个多世纪,“在艰苦环境中,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斗志,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开拓精神,以及永扛红旗、永争一流的争先意识让我们深受感动,思想和心灵都受到了洗礼。”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加格达奇大队二十一中队指导员于义朋说。

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三中队指导员柏龙也从侯正超身上看到了坚强的意志品质,“他不是天生神力,有的只是与生俱来的韧劲,追求完美的冲劲,自我要求近乎苛刻的狠劲。13年来,他无疑是最勤奋的,也是最坚定的,日复一日地训练、训练、再训练,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

山东煤矿安监局鲁东监察分局四级主任科员曹飞表示,张在贵的那句“对安全隐患讲感情,就是对矿工兄弟不讲感情”一直深深地激励着他,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致力于消除煤矿安全隐患,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

鼓舞:汲取前进力量。

初心映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四川消防救援总队成都支队政治委员李健说,上海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是全国消防队伍中第一个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的单位,是消防救援队伍学习的标杆。成都支队各中队、大队将以他们为榜样,对标“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加快推进队伍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不断提升特大城市消防治理能力,加速推进队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型升级,打造“专业化、品牌化”消防队伍,为将成都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保驾护航。

“他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把我们认为的平凡小事做到了不平凡,并且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三中队消防员厉晴晴把侯正超看作“偶像”,她很庆幸“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就在身边。她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以“偶像”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拼搏进取,把普通的自己融入伟大的应急救援事业。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执法监察处的张州也被张之崟身上那种勇为人先的品质所鼓舞,“专业不相关就学,不懂的就问,爱较真儿不怕碰硬的劲头让他很快就成为了业务上的‘老手’,更督促我们不断学习,提升团队的执法能力,更好地履行好职责,守好城市的安全底线”。

“我将努力成为丁班长那样的人。”江苏消防救援总队南京支队鼓楼中队战斗二班班长张凯在刚成为消防员时,曾受到过丁良浩的指导。无论是战场上、训练场上的丁良浩,还是生活中的丁良浩,都是他学习的榜样。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支队方家营中队消防员吕万国曾与丁良浩一起训练、生活6年,处处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他让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督促我们每一次出警都要再快一些,群众就能少一些损失,被困者就能多一线希望;每次训练都要再强一点,就能更好地完成下一次的任务,一起出警的兄弟就能一起平安归来。”吕万国说。

“魏丽萍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是她带我走进安全生产这一领域,让我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荣耀和责任。”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处的齐琳表示,每当她感到疲惫想要懈怠的时候,看到魏丽萍专注的神情、坚定的眼神、认真的态度,就能快速振奋起来,继续投入工作。

奋进:实践中勇担当。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执法监察处处长李黎明表示,张之崟获评“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应急管理工作者承担着‘保万家平安’的神圣使命,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推进应急管理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向先进学习,学习他的事迹、推广他的经验、传播他的精神,我们也要努力赶超先进,跑好应急管理第一棒。

故宫特勤中队副中队长陈齐昌表示,故宫特勤中队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特殊使命,蔡瑞给大家树立了榜样,故宫特勤中队全体指战员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顽强的作风,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河北省地震局办公室科员张帅伟在学习了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的事迹后表示,他们身上体现了应急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体现了应急人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应急人勤勉敬业、坚守奉献的职业操守。作为地震岗位的应急人,他将学习先进,在防范重大地震灾害风险和抗震救灾行动中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在大力推进新时代河北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勇于担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有‘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奇乾中队才能够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地坚守在原始林区腹地。”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满归大队教导员王广友表示,要以奇乾中队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创业精神、坚守精神、传承精神”,盯着问题抓落实,重拾初心再出发,厚实底蕴,形成传承和文化,在应急救援事业的道路上践初心、铸忠诚。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处的刘欢是一名应急管理新兵,在学习了“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事迹后表示:“他们都是在一线,我也是在一线。现实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解决不了的,在实践中我必须边学边干,和同事、同行比学赶超,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主任、研究员贾群林表示,王念法永不服输的拼劲,为提高训练基地的整体培训和教学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基地全体人员将以王念法同志为榜样,按照部党组打造综合消防队伍的能力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为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救援队员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八

是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履行职能的第一年,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充分显现了机构改革效能。

朱学忠是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在同事眼里,他是那个最敢于建言献策的人。

201月底,疫情之下,地面运输受限,湖北各地防疫物资告急。朱学忠提出建议,利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向各地输送防疫物资。

提议被批准后,他迅速协商甄选6家通航企业调配20名飞行员、40名机务及地面保障人员、各机型直升机10架,运送紧急防疫物资213架次、91.25吨,极大缓解了重点医院防疫物资缺乏的燃眉之急。

战“疫”紧要关头,切不能让生产安全事故“添乱”。大年初一一早,陕西煤矿安监局榆林分局干部刘小术就奔赴工作岗位。此后整整一个月,他都坚守在分局疫情防控与安全监察工作一线,不曾回家。

勇挑重任、敢啃硬骨头,是刘小术的工作作风。自进入煤矿安监系统以来,辖区90%以上煤矿都有过他忙碌的身影,参与对煤矿和有关责任人行政处罚上百次,深入井下一线监察400余次,累计实施经济处罚超5000万元。他说:“多去煤矿多下井,遏制事故靠践行。”

“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岗位平凡但使命光荣。”四川省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伍袁志说起自己的职业,总是满满的自豪感。为了打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他在当地启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为了加强监管、消除隐患,他经常带领执法人员深入基层、企业、车站、码头、市场、农村,开展执法检查。他总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营山县连续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九

蔡瑞是北京市天安门地区故宫特勤消防中队的一名指导员。作为世界上最大木质结构建筑群的“守夜人”,蔡瑞自2014年加入中队以来,竭力守卫故宫安全,他带领的消防中队延续了近半个世纪“零火灾”的消防奇迹。

夏季,他带人往太平缸注水,解决了水源不足的燃眉之急;。

春季,他带着大家及时清除屋顶和院内的杂草,既防火又保护古建筑;。

秋季,他带着指战员清除院内的落叶和可燃物达数吨之多,湿化植被面积10余万平方米。

“夏注水、冬凿冰,春除草、秋清叶”,为的就是让故宫水源充足,不留丁点火灾隐患。

除了故宫内部,包括天安门广场在内的共计3.74平方公里,6万多常住居民,都是蔡瑞所在的故宫中队管辖。在重大安保期间,蔡瑞带领着中队对天安门广场实行不间断巡逻执勤,巡逻时间累计8760小时,巡逻里程1万余公里。

“守护好故宫,服务好社区的老百姓,就是我的使命。”从事消防工作以来,蔡瑞经历过3000余次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完成了近千次重大安保。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

11月4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重要论述精神,由中央宣传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举办的2019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在北京震撼发布!蔡瑞、丁良浩、侯正超、肖文儒、张之崟、王念法、张在贵、魏丽萍8名个人和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3个集体,获得2019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11月5日,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2019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了解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地震救灾、煤矿监察等不同战线的先进典型事迹,学习其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应急铁军”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坚守初心、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一

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群体——应急管理工作者,每一次灾难来袭,都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展现了极端负责敬业、善于开拓创新、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风采。

敬业:对每个生命负责。

下井3000多次,井下行程可绕地球一圈——数百乃至上千米的漆黑井下,是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监察专员张在贵的“战场”。工作来,他消除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了150多名矿工的生命。

张在贵是同事眼中的“铁面包公”。一次,在对某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张在贵发现该矿爆炸材料发放量较大,部分炸药雷管使用地点不明,库管员又含糊其词。不顾矿方百般阻挠,张在贵步行10余公里下井,查处了3个违规采煤点。

这时,矿主塞过来一个厚厚的红包,张在贵严词拒绝:“什么时候都不能拿矿工生命开玩笑。”

利诱不好使,有人威胁:“你要敢罚,今天别想出门!”

“怕威胁,我早不干安监了!”张在贵毫不畏惧,最终让企业接受处罚,消除了安全隐患。

长期坚守煤监一线,张在贵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视网膜出现多条裂缝。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初心。正是张在贵和众多煤矿安监员们的付出,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建立来,全国煤矿死亡事故由每年近3000起降至200多起,由每年近6000人降至300多人。

“没有事故就是最大的成绩。”37岁的张之崟来自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他用火眼金睛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底线。

去年,张之崟对一家化工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企业的氯乙烯湿式气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坚持要求检测:“发现钟罩最薄的地方只有4.3毫米,就差3毫米,氯乙烯气体很可能击穿钟罩发生泄漏。”

长期坚守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一线,张之崟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深入基层3—4天,检查企业超过1300家次,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会不会觉得辛苦和疲惫?张之崟很淡然:“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先生,80岁高龄仍然爬上几十米高的芳烃装置和几万立方米的油气储罐,义务指导、服务其他企业。和他相比,我有什么理由碌碌无为、松懈倦怠?”

创新:与每一秒钟赛跑。

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屋,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承担着故宫防火安全的重任。

有传承——延续从明清时期就有的传统,队员们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

有创新——故宫特勤中队研发“肘式水枪”,自制“重叠式水带推车”,推动安装智能感烟点式探测器5674个、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3台,提升了“一分钟”应急效能,实现了消防监控全覆盖。

传统与创新举措,为故宫扣上了安全防护的金钟罩。这支近50人、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队伍也有自己的期许:“明年故宫就满600岁了,也是中队建队50周年,我们会用自己的忠诚和坚守,让这颗绚丽的人类瑰宝永远在世界东方闪耀!”

应对地震灾害,每一秒都意味着更多的生机。在福建省地震局,就有一群和地震波赛跑的“应急人”。

“过去没有那么快的预警系统,几分钟才能速报出地震的信息。”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中心总设计师韦永祥介绍。,福建省地震局正式立项,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目标是地震发生时,将确定地震震中震级等信息的时间缩短至10秒左右。

去年,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向社会发布。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已经完善了省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并通过部署地震预警专用接收终端、手机app、信息节点的103个pc客户端等,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紧急处置提供紧急地震信息服务。

奉献:在与世隔绝处坚守。

在祖国北疆前沿,有这样一座“林海孤岛”——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最低气温零下58摄氏度,最近的村落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便驻扎在这里,保护着我国95万公顷唯一集中连片的未开发原始林区,人均防火面积约为2.4万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前来的时候,这里还不通车、不通电、不通邮。”老队员布约小兵的家在四川凉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脚跨出大凉山,后脚又扎进了兴安岭,没想到“比大凉山还大凉山”。

今年6月,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林场发生雷击火灾,山上的火线绵延不绝。“把天都烧红了,打了不到10分钟的明火,防火眼镜都被烤变形了。”奇乾中队指导员王永刚回忆。队员们与“火魔”鏖战三天三夜,圆满完成扑救任务。

火场上,会吸血的草爬子同样让人毛骨悚然,被它咬到,轻则头晕,重则死亡。大学生队员胡首第一次被咬时特别害怕,手臂上的草爬子使劲往肉里钻,那种撕心裂肺的疼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可第二次被咬时,他一声没吭,自己就咬牙处理了。“没被草爬子咬过的人,不算在奇乾干过。”中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热血,流淌在每个奇乾男儿的身体里。如大兴安岭的樟子松一样,他们扎根于此、昂扬向上,隐于茫茫林海中,守住这片绿色长城。

面对生死考验,他们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面对复杂灾情,他们枕戈待旦、严防死守。

面对风险隐患,他们坚守一线、防微杜渐。

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生命至上,必须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

“砰……砰砰……”4月22日,江苏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爆炸。平方米过火面积,200摄氏度高温,物料还在不断泄漏,必须人工关阀才能彻底打压火势!

危急关头,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市支队方家营中队中队长助理丁良浩和突击队员主动请缨,在齐腰深的废水和泡沫液中关阀断料。

“当时总共有3个阀门,都被水淹没,每个都花了20分钟左右寻找。泡在水里浑身刺痛,火辣辣的。第三个阀门最危险,旁边就是流淌火,稍有不慎可能就被火包围。”丁良浩归队时,才发现头盔和隔热服已被烤焦。这样的生死硬仗、逆行而上,丁良浩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与肆虐火魔交锋、与残酷死神对抗,丁良浩战斗在前线的坚毅背影,不惧不悔。

“阳光女孩”马小凤、“可乐男孩”薛枭、被埋164小时的老人李明翠……这些对汶川地震幸存者的救援,都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有关。加入救援队伍以来,王念法先后参与国内外重特大地震救援16次,和队友救出幸存者60余人。

是什么支撑他无惧生死、日夜奔袭?“生命至上,必须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这个职业没有奉献精神是干不成事的,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冲到最前线。”让更多的人有安全感,这是王念法的初心使命。

20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尼泊尔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王念法和队友们在废墟瓦砾中匍匐掘进,经过34小时的营救,让受困者转危为安。“成千围观的百姓欢呼‘谢谢中国’,我们让当地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中国大爱、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一幕让王念法永生难忘。

“救援不能是盲目的,不能只凭一腔热情”

我国西南林区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对于森林消防员们而言,背负20公斤的装备、攀爬六七个小时的山头是常事,体能就是本钱。

前,进入森林消防队伍时,侯正超还是个“菜鸟”。“我不愿服输!别人跑5公里,我跑8公里;别人做50个俯卧撑,我做200个。”这样的训练强度,让侯正超的手掌磨出血泡和老茧,吃饭时手抖得连菜都夹不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来各级比武中,侯正超先后夺得6次全能第一、8个单项冠军,并打破了森林消防队伍400米障碍赛纪录。

如今,面对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的转变,已经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三中队代理排长的侯正超,又开始自我加压,学习钻研山岳搜救、地震救援、快艇驾驶等新知识,“我们是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关键时刻必须上得去、打得赢,这样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不负青春不负己。”

“灾害瞬息万变,必须练就过硬本领。”这也是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程师肖文儒所坚守的。36年来,他先后参与了700多起事故救援,成功救出1000多名遇险人员,从一名救护队员迅速成长为应急救援专家。

“救援不能是盲目的,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近年来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探索完成了矿用石膏、救护通信设备、计算机在矿山救护中的应用,确立了“技术服务救援、技术指导救援”的原则。

“忙碌是为了换取千万个家庭的平安”

“不惜力,特别拼”,是同事们对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监察专员魏丽萍的评价。,面对矿山小散乱差的情况,北京下决心进行整治。从市区出发,最远的矿要开车颠簸三四个小时才能到,魏丽萍坚持每周花3天时间跑矿山,全市400多家矿山基本跑了个遍。谁好谁坏,她都装在心里。

基础条件好的矿山,她请来专家帮着出谋划策;条件简陋、无改造可能的,她也绝不手软。正是魏丽萍的执拗劲儿,北京市矿山数量在4年间减少了315家,2572个废弃矿洞被一一封堵,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忙碌是为了换取千万个家庭的平安,这是应急人的自豪和追求。”魏丽萍说。

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也有一个团队在为这座城市的安全不懈努力。

3.21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光27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就有256栋,高层建筑消防是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面临的难题。

“高层灭火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消防员进入到火场内部近战灭火,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体能素质。在火场上要做到一次性把装备都带上去,如果双手抓不下了,那嘴里就再咬一根水带。”用车站中队指导员陈祥康的话说,强度最高的时候,消防员们身背六七十斤装备登上30层,一天至少20遍,这相当于负重把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登了5遍!

背这么重的装备,登这么多台阶,身体能吃得消吗?“受得了,也必须受得了。快一步,或许就能多救出一个人!”陈祥康回答得很坚定。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二

匡建民是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安全总监,作为我国桥梁建设安全管理的权威专家,他先后参与了全球、全国知名大桥的建设,攻克了多项桥梁安全建设难关,在“一带一路”桥梁援建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匡建民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从作为项目安全负责人,坚持每天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亲自检查把关,护航江苏苏通大桥创四项世界第一,将党旗插上世界最高的桥塔。

作为公司安全负责人,匡建民先后指导重庆两江大桥、文莱pmb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印度洋上第一座跨海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安全风险控制,为“中国桥梁”名片的打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今,匡建民仍然常年深入施工现场,目前正在修建的白居寺长江大桥,他每个月都至少要去一次。“每位员工都是我的亲人,我作为安全人、管理者,如果没有把安全工作做到位,就是我的失职。”匡建民说。

此外,匡建民还十分注重企业整体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精湛的安全管理人才,多次在全国系统内的技能比武中获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带领的团队荣获“重庆市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2012-2016年“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三

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无数应急管理工作者一直英勇奋战在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最前线。

近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7名个人和3个集体获得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在防汛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煤矿安全监察、装备技术革新、守护历史文化街区、探索防震抗震规律的一线,他们英勇顽强、勤勉敬业,甘于牺牲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应急先锋,是人民安全的最美“守夜人”。

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这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原政治教导员陈陆用生命承担起的责任。

2020年入汛以来,安徽合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溃口,百年一遇的洪水让庐江县的人民群众处在最危急的时刻。陈陆和战友们携带救生装备,驾驶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救援现场。成功转移两名被困群众后,在继续搜救群众的行进途中,打头阵的陈陆遭遇急流,橡皮艇侧翻,陈陆不幸落水牺牲。从7月18日到落水的那一刻,陈陆已奋战96个小时,共出警411次,解救和疏散群众2655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湖北省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陈建冲锋在前。作为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陈建积极请战、身先士卒,与战友们先后参与了转送病患、搬运物资、医废转运、场所消杀等紧急任务。35个日夜,陈建与病毒“零距离”同行,不停地往返于医疗单位和垃圾转运站、指定处理点之间,累计转运医疗废弃物2186桶,170.49吨,行程16000公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朱学忠也在第一时间就申请参加党员突击队,担负应急值守、指挥协调、运输保障和应急救援任务。

在紧急任务中,航空应急救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学忠牵头制定的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疫情期间应急响应手册》、牵头编制的《湖北省在生产及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导则)》、牵头建立的“半小时起飞、全省域调度”的湖北应急飞行模式,提高了应急救援效率,为协调调度各路应急救援力量提供保障。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四

11月4日(周一)晚20:25,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将播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

其中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魏丽萍同志将代表北京应急人出席“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讲述三十年来她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故事。

20“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发布仪式由中央宣传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举办,蔡瑞、丁良浩、侯正超、肖文儒、张之崟、王念法、张在贵、魏丽萍等8名个人和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3个集体,获得2019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发布仪式现场,通过播放短片、现场访谈、颁发证书、致敬礼赞、文艺表演等形式,从不同侧面生动讲述了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地震救灾、煤矿监察等不同战线的先进典型事迹,诠释了“应急人”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大力唱响了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闻令而动、夙夜奋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新时代应急管理人的本色与担当。

为加强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19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

冲锋在前扎根煤矿安监一线。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三级调研员张在贵,自从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至今,有近19个年头了。

自工作以来,他下井近3000次,井下行程约8万里,查处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150多名矿工生命;面对企业高薪聘请不为所动,患有严重眼疾却坚守煤监一线。

鲁东监察分局党总支书记郭守军回忆,有一次,张在贵在辖区某市组织召开安全度汛工作会期间,注意到某矿负责人接电话后神情慌张地离开了。职业警觉让他意识到,可能出现了安全问题。

他立即赶往该矿调度室,通过监控发现,该矿发生了透水事故,而井下150名矿工仍在作业。在此情况下,他当即下达“停止一切采掘活动、撤出井下所有人员”的监察指令。井下所有人员撤出后不到2小时,井下工作区域就被淹没。

“为了保护矿工生命安全,自己要扎根煤矿安全监察一线,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再立新功!”张在贵说。

坚守初心竭力护航安全生产。

“难不怕,怕的是做得不到位。”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察专员魏丽萍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并非女性理想的职业选择,但魏丽萍却不离不弃,坚持了30多年。她说:“我就是喜欢它,总觉得有好多迫切需要干的事。”

职业卫生评价、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法制建设、矿山监管、工业监管、中介机构监管和综合监管……谈起她负责过的工作,掰起十个手指头也数不过来。

在担任原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监管一处处长期间,魏丽萍带领同事紧紧盯住白酒制造企业隐患治理、涉爆粉尘企业隐患治理,出实招、求实效,通过技术指导、执法处罚、约谈通报等多种手段,督促指导企业实打实地开展隐患治理。

至,魏丽萍从监管一处调到监管二处任处长。期间,她不仅带队完成了10余项风险突出领域的评估、调研,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了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构建起了严密的责任体系。

“我和安全的‘约会’还没有结束,有太多问题想去探究。”魏丽萍说。

立志传承争做消防救援先锋。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是消防队伍中的一面旗帜。

中队驻守在上海“心脏”地带,承担着黄浦区内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灭火救灾、抢险救援及社会救助任务。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消防队伍中第一个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的英雄集体,车站中队已经走过了发展历程。

南京金陵化工火灾远程驰援、汶川抗震救灾8天8夜的生死相依、地铁十号线追尾事故救援中的逆行身影……授称以来,中队接警9000多次,营救和疏散人员1714人,保护财产价值达13亿余元。

为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拓展需要,车站中队积极探索建立高层灭火救援、地铁灭火救援“专业队”组训模式,推进营区“实战化”训练,加强战斗力建设。在全国消防体能达标考核中,车站中队代表上海总队出战,取得了全国第一的过硬成绩。

披荆斩棘守卫莽莽原始森林。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奇乾乡年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冬季长达9个月,被称为“风停止的地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奇乾中队就驻扎这里,坚守了半个多世纪。

奇乾中队是森林消防队伍中唯一独立驻防的中队之一,担负着北部原始林区95万公顷原始森林防火灭火任务,每逢春夏秋三季森林防火灭火紧要期,中队消防队员全天24小时战备,应对随时发生的森林大火。

仲夏,北部原始林区伊木河林场发生森林火灾,直接威胁到原始森林和边防连队油库安全,情况万分危急。

“党员突击队,跟我上!”时任中队指导员吴迪冒着被倒木砸伤的危险,带领10名党员骨干在火头必经之地开挖防火隔离带,阻止了火线蔓延。

“哪里有险情,那里就有我们;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我们……”指导员王永刚说。1963年建队以来,奇乾中队共出动兵力14000余人次,扑灭火警火灾近400起,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作出了杰出贡献。

迎难而上攻克地震预警技术。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十几年来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手段与地震波进行赛跑,决战地震预警系统“最后一公里”,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韦永祥来到福建省地震局工作受命组建团队开展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

韦永祥说,团队成立没多久,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的沉重灾难深深刺痛了团队成员。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减灾新技术研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并且每年一个月的集中攻关,连续六年,完成了50多万行软件代码编写、上千次软件更新等研发任务。

在团队的努力下,20我国第一部地震预警单行法《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福建省地方标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发布施行,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有了法规和标准保障。

平凡造就伟大。这是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群体——应急管理工作者,每一次灾难来袭,都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展现了极端负责敬业、善于开拓创新、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风采。

敬业:对每个生命负责。

下井3000多次,井下行程可绕地球一圈——数百乃至上千米的漆黑井下,是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监察专员张在贵的“战场”。工作19年来,他消除隐患1万多条,避免重大涉险事故3起,挽救了150多名矿工的生命。

张在贵是同事眼中的“铁面包公”。一次,在对某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张在贵发现该矿爆炸材料发放量较大,部分炸药雷管使用地点不明,库管员又含糊其词。不顾矿方百般阻挠,张在贵步行10余公里下井,查处了3个违规采煤点。

这时,矿主塞过来一个厚厚的红包,张在贵严词拒绝:“什么时候都不能拿矿工生命开玩笑。”

利诱不好使,有人威胁:“你要敢罚,今天别想出门!”

“怕威胁,我早不干安监了!”张在贵毫不畏惧,最终让企业接受处罚,消除了安全隐患。

长期坚守煤监一线,张在贵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视网膜出现多条裂缝。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初心。正是张在贵和众多煤矿安监员们的付出,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建立20年来,全国煤矿死亡事故由每年近3000起降至200多起,由每年近6000人降至300多人。

“没有事故就是最大的成绩。”37岁的张之崟来自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处,他用火眼金睛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底线。

去年,张之崟对一家化工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企业的氯乙烯湿式气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坚持要求检测:“发现钟罩最薄的地方只有4.3毫米,就差3毫米,氯乙烯气体很可能击穿钟罩发生泄漏。”

长期坚守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执法一线,张之崟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深入基层3—4天,检查企业超过1300家次,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会不会觉得辛苦和疲惫?张之崟很淡然:“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先生,80岁高龄仍然爬上几十米高的芳烃装置和几万立方米的油气储罐,义务指导、服务其他企业。和他相比,我有什么理由碌碌无为、松懈倦怠?”

创新:与每一秒钟赛跑。

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屋,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支队故宫特勤中队承担着故宫防火安全的重任。

有传承——延续从明清时期就有的传统,队员们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隐患。

有创新——故宫特勤中队研发“肘式水枪”,自制“重叠式水带推车”,推动安装智能感烟点式探测器5674个、吸气式火灾探测器113台,提升了“一分钟”应急效能,实现了消防监控全覆盖。

传统与创新举措,为故宫扣上了安全防护的金钟罩。这支近50人、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队伍也有自己的期许:“明年故宫就满600岁了,也是中队建队50周年,我们会用自己的忠诚和坚守,让这颗绚丽的人类瑰宝永远在世界东方闪耀!”

应对地震灾害,每一秒都意味着更多的生机。在福建省地震局,就有一群和地震波赛跑的“应急人”。

“过去没有那么快的预警系统,几分钟才能速报出地震的信息。”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中心总设计师韦永祥介绍。20,福建省地震局正式立项,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目标是地震发生时,将确定地震震中震级等信息的时间缩短至10秒左右。

去年,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向社会发布。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已经完善了省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并通过部署地震预警专用接收终端、手机app、信息节点的103个pc客户端等,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紧急处置提供紧急地震信息服务。

奉献:在与世隔绝处坚守。

在祖国北疆前沿,有这样一座“林海孤岛”——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最低气温零下58摄氏度,最近的村落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便驻扎在这里,保护着我国95万公顷唯一集中连片的未开发原始林区,人均防火面积约为2.4万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前来的时候,这里还不通车、不通电、不通邮。”老队员布约小兵的家在四川凉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脚跨出大凉山,后脚又扎进了兴安岭,没想到“比大凉山还大凉山”。

今年6月,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林场发生雷击火灾,山上的火线绵延不绝。“把天都烧红了,打了不到10分钟的明火,防火眼镜都被烤变形了。”奇乾中队指导员王永刚回忆。队员们与“火魔”鏖战三天三夜,圆满完成扑救任务。

火场上,会吸血的草爬子同样让人毛骨悚然,被它咬到,轻则头晕,重则死亡。大学生队员胡首第一次被咬时特别害怕,手臂上的草爬子使劲往肉里钻,那种撕心裂肺的疼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可第二次被咬时,他一声没吭,自己就咬牙处理了。“没被草爬子咬过的人,不算在奇乾干过。”中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热血,流淌在每个奇乾男儿的身体里。如大兴安岭的樟子松一样,他们扎根于此、昂扬向上,隐于茫茫林海中,守住这片绿色长城。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五

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在脱贫攻坚一线……总有这么一群人,一声声“让我上”“让我来”,用行动诠释着担当,他们就是那些被人认为还没“长大”的“90后”,甚至是“00后”的青年一代。在疫情“大考”面前,在抗洪“大考”面前,在扶贫“大考”面前,闪耀着无数青年的身影,他们全力奋战,淬火成金,百炼成钢,他们以青春为笔,用使命和担当书写着不悔答卷。

这一张张“忠诚答卷”,书写着一心向党的政治自觉。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疫情肆虐着中华大地,在驰援湖北的4.2万多名医护人员中,有超过1.2万名的“90后”甚至“00后”,更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奋战在工地、社区、工厂以及运输保障等各条战线……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信中写道:“在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曾经温室里的“宝宝”已经成长为向险而行、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堪当大任。

这一张张“初心答卷”,书写着敢于牺牲的使命担当。“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2020年7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突遇破圩决口被洪水冲走而英勇牺牲,年仅36岁,他用生命书写了青年人的奉献担当;2019年8月10日,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在防范台风巡查中,突遇山体塌方因公殉职,年仅33岁,他用生命诠释了青年人的初心使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干部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2019年6月17日,在工作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她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无论是疫情防控的一线,还是彻夜守护的城市;无论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还是机器轰鸣的厂矿;无论是科技攻关的前沿,还是志愿服务的现场,到处都有青年人拼搏向上的身影,他们用无畏、智慧、勤劳、甚至生命,书写着青年人敢于奉献的时代担当。

这一张张“人生答卷”,书写着不断进取的壮美篇章。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鼓励广大青年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广大青年朋友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进取精神、担当精神,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把青春的激情和活力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青春理想的时代火炬已经点燃,青春奋斗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广大青年干部要以“雄心壮志不言愁”的坚韧执着,登高望远,勇立潮头,咬定目标不放手、勇于担当不懈怠、敢挑重担不畏难,用行动践行使命,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六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因自然灾害死亡或失踪的人数每年有7200余人;而到了,这个数字已经降至1000人以下。

一个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让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了越发坚实的保障。而这背后,是无数个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身影,是一个个平凡而又闪亮的名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重要论述精神,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共同评选出11位/组“2019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捍卫安全、守护生命。这11位/组“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让我们在灾难中受到庇护,在危机前感受希望,他们逆向而行的身影,刻下了一曲最美的赞歌!

向他们致敬!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篇十七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同蔡瑞、丁良浩、侯正超、肖文儒、张之崟、王念法、张在贵、魏丽萍、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区支队车站中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等荣获“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个人和集体。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预警工作团队十几年来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手段与地震波进行赛跑,决战地震预警系统“最后一公里”,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

韦永祥来到福建省地震局工作受命组建团队开展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

韦永祥说,团队成立没多久,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的沉重灾难深深刺痛了团队成员。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减灾新技术研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并且每年一个月的集中攻关,连续六年,完成了50多万行软件代码编写、上千次软件更新等研发任务。

在团队的努力下,我国第一部地震预警单行法《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福建省地方标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发布施行,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有了法规和标准保障。

5月经省政府同意并授权地震局向福建省社会公众正式发布预警信息。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6.2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在首台触发后8.6秒发出第一报地震预警信息,约5分钟后发布福建省市县级仪器烈度信息,约10分钟后发布福建省乡镇级仪器烈度信息,当时在线3700个专用接收终端和2000多个手机用户接受到预警信息。目前福建地震预警信息已经为社会提供服务,全省已部署8976套地震预警服务终端,地震预警app下载量已超过3.6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