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汇总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9:40:36 |
- zdfb |
- 11页
记录是记录重要事项、规划未来的重要手段。在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偏见和情绪化的表达。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一
这次会上,我们围绕年度目标责任,结合年初向各市印送的重点任务清单,梳理形成了重点工作进展通报。现在已到7月下旬,年初确定的10项重点任务,一些还没有打开局面,一些问题还没有破题,一些项目推进还不理想,大家一定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信心,卯足干劲,再加压力、再添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年度重点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在各位厅领导就分管领域书面安排部署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在巩固衔接上下功夫,确保平稳过渡。
各地要提高站位、主动入位、步调一致、积极担责,既在“巩固”上出实招,又在“振兴”上见真章,全面做好有效衔接。
一要加快职能调整,做好工作衔接。对标国家意见,落实省委要求,按照“农办牵头、农业农村部门统筹、乡村振兴部门具体实施”的定位,省上正在加紧对接落实,把农村社会事业、乡村治理与产业帮扶任务进行部门间的对调调整。各地要对标要求、参照分工,有序做好任务调整和工作衔接,确保责任不落空、工作不断档、事情不耽误。在工作还未交接时段,有些任务必须共同上手去抓,比如农村厕所革命。
二要履行主责主业,深化产业帮扶。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牵头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分类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对11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在项目安排、资源投放上优先保障,政策支持上不断倾斜;对15个省级重点帮扶县,统筹行业资源,加强跟踪指导;对其他脱贫县要持续关注、一并支持、一体帮扶;对非脱贫县要积极探索拓展措施,同步推进乡村振兴。
三要强化统筹协调,推进乡村建设。遵循城乡建设发展规律,按照乡村规划建设年的要求,列出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优先序,先规划后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省委全会上一德省长的讲话要求,今年要全力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20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改造2000户宜居型示范农房。同时,要协调推动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向户延伸,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第二,在组织方式上抓创新,稳定粮食生产。
在实施“两藏”战略、推行“一稳三提”的同时,下半年要重点抓严格整治撂荒地、推进技术集成化、提高生产组织化。
一是全力整治撂荒耕地,上半年,我们集中开展撂荒地整治,挖掘种植潜力,推动全省撂荒地减少了近三分之二,目前剩下的大多集中在地处偏远、质量较差的一般农田。下半年特别是秋播期间,各地要紧紧围绕防止耕地“非粮化”,发挥农业综合执法作用,持续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推行政策性约束、引导性补助相结合,加快研究非优生区经济作物退出机制,定期排查摸底、建立工作台账,落实惠农政策、强化激励效应,坚持因田定业、提高复种指数,下功夫消灭撂荒地。
二是全面推开集成技术,去年全省推广小麦宽幅沟播129万亩,亩均增产50公斤,带动全省小麦单产提高了近5公斤。下半年,要立足“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融合”,把小麦宽幅沟播作为核心主推技术,紧抓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机遇,全面完成300万亩的推广任务,强化“吨半田”集成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三是加快创新组织方式,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同时,坚持向组织方式要活力、向规模经营要效益,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联合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将撂荒地、绺绺地和低效经济作物用地先流转或托管,再有序改造提升,发展规模化种植,提高种粮效益。我们算过一笔账,以行政村为单元,一个村搞一个粮食种植合作社或农机合作社,把农民不愿意种的耕地集中起来、全程托管,如果能达到1000亩以上的规模,每亩能挣150块钱,一料就是15万,既解决了没人种粮、种粮不见效的问题,又解决了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省上正在研究具体方案,各地要积极探索、大胆示范,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深耕补贴等项目,努力打造粮食生产现代组织化方式、高效种植模式的xx样板。当前,农业农村部正在组织开展“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各地要按照有关要求,全力抓好措施落实,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第三,在“两个要害”上再发力,筑牢农业基础。
种子和耕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务必在保护、开发、利用上出实招、做实功。
一方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数量“双提升”。当前,去年的项目完成率仍有14个县区低于25%,今年的项目还有2个市没有下达计划,再加上已建项目中,一部分县区与2018年之前的区域重合,全面、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的压力不小。下半年,我们要立足质量、数量“双提升”,对过去两年的已建项目,集中核查、上图入库,实现“一张图”“一张表”“一张网”信息化管理。对历年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卫星遥感手段,开展一轮质量评价,11月底前全面摸清现状,进而推动综合施策、逐年提升。对今年的290万亩新建任务,总结推广7种分区域、标准化建设模式,发挥大企业优势开展先建后补,打造集中连片示范样板,确保建一块、成一块、用一块,确保新建面积全部用于种粮、做到“良田粮用”。
一方面,推动构建现代种业体系。重点是抓好种质资源普查、知识产权保护和种业研发创新。要按照“三年全面完成”的要求和步骤,加强农作物、畜禽、水产3类种质资源普查、鉴定和收集。组织开展“种业执法监管年”活动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查处侵犯品种权、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行为,依法打击盗取亲本、抢购套购等侵权案件,调动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依托xx示范区建设区域种业创新中心,发挥西农大和先正达等平台优势,组建院士工作站,设立专家工作室,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展种源关键、核心、前沿技术攻关。打造榆林玉米、宝鸡和渭南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创建汉中国家级油菜制种育种基地,建设临潼番茄制种产业园,建好xx南繁基地,增强良种供应能力。特别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聚集,杨凌和xx粮农集团要共同做好秦宝肉牛繁育基地建设,尽快实现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零的突破。
第四,在全产业链上促融合,推进产业振兴。
近期,部里出台了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我们以“3+x”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农业全产业链开发为抓手,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方向,研究形成了我省《实施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发展一批全产业链超千亿元的重点链,打造一批全产业链超百亿元的典型县,培养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一是培育“链主”企业。紧盯龙头企业抓培育,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做强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壮大一批“成长”型龙头企业,培植一批创新型“小巨人”和“单打冠军”。对群众参与度高、联结紧密、收益稳定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优先纳入重点产业链,参与全产业开发,让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产业链收益。
二是打造融合载体。把园区、集群作为全产业开发的重要载体,持续开展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集中抓好4个国家产业集群、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x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产业强镇建设,构建以强镇为基础、园区为引擎、集群为骨干,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整体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是培育“链长”团队。聚力推进“六个一”创建机制,突出粮食、苹果等10个农业主导产业,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位厅级领导、一个牵头处室、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模式,选优配强“链长”团队,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后,各地要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全产业链聚集,齐心协力打造全产业链典型县。
第五,在市场营销上早谋划,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是家庭经营的大头所在,家庭经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产业发展好不好、收益稳不稳,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高不高。下半年是农业的丰收季,也是农产品的集中销售期。当前,猪肉、果品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回落,生猪价格跌至盈亏平衡点以下,目前,每出栏一头育肥猪大体亏损x元;苹果价格高开低走,近日省果业中心在部分果业大县及龙头企业作了调研,一些收储企业亏损面高达80%以上,影响今秋企业收储和群众投产积极性,加之今年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果品增产势头明显,一大批规模化养殖项目陆续投产,畜牧产品增量较大,疫情导致国际贸易受阻,促进农产品销售、稳定收入预期的难度不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手抓生产端,一手抓市场端,未雨绸缪,研判市场,科学应对,重点在金融支持、物流、销售三个环节早谋划、早对接。
一是争取金融支持,要主动对接财政和金融机构,创造条件恢复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联合农担公司提高重点企业信贷担保额度,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按期付息、展期还本政策,引导银行开发仓单质押、库存贷等金融产品,提高抵押物贷款比率,推广“保险+期货”模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化解市场经营风险。
二是做强加工物流,加快提升苹果、猕猴桃后整理水平,推动生猪、肉牛肉羊精细化屠宰加工,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在地头布点、在集散地建库、在中心区布仓、在大市场建场,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减损增效。
三是加大市场营销,要持续做强优势品牌,抢占北京、上海、广州等高端消费市场;用好苏陕协作、陕粤合作等重大平台,扩大陕粤农产品结对县之间的精准营销,在目前10对结对县的基础上再扩大结对数量、再深化合作领域;依托农高会、农民丰收节等展会节会,开展专场推介,做大采购订单,拓展销售渠道,推进产销衔接。要加强市场动态研判和信息收集,特别是猪肉收储情况要及时报告当地党委和政府。同时,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切实发挥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优势,研究制定农业“走出去”战略框架,推动“陕牌”农产品稳步扩大出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拉动农产品销售。
第六,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激发农村活力。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稳慎推进,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扎实做好深化农村改革这篇大文章。
一要抓试点、探路子,规范宅基地管理。宅基地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情况十分复杂,群众非常敏感,部里初步梳理出9大类40多种问题,需要逐个研判、分类指导。要主动履职,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尽快推动数据交接,创造条件开展底数摸排,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要指导4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12个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县,按照批复方案,分类规范推进,为下一步全面铺开探索路子、摸索经验。
二要抓示范、推模式,深化“三变”改革。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上,打造了一批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三变”路径,总结出赵家峁“三变”破“三空”、袁家村“一体三化”、和平村党建引领新业态等成功范例,推动农村改革系统集成,加快农村资源资产盘活,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下半年全省要继续组织召开“三变”改革现场观摩会,重点就是学范例、推模式,全面推开“三变”改革,引导各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三要防风险、守底线,坚持稳慎推进。“稳”,就是改革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内容不能随意扩项。目前正在推进的各类改革试点,要严格按照批复方案进行,不能随意扩大试点范围和改革事项。“慎”,就是要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第七,在旱作节水上重集成,推动绿色发展。
近期,省委提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要求,这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xx方案,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从水资源保护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长远谋划,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据测算,我省可用水资源92亿方,农业用水量x亿方,占用水总量的近六成,农业用水中耕地灌溉用水占绝大部分,灌溉方式以大水漫灌为主,高效节水灌溉占比严重不足。全省耕地有2/3是旱地,主要分布在渭北、陕北地区,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当前水资源十分紧缺、地下水实行严格管控的新形势下,大力推广发展旱作节水技术,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陕北一些地方,通过膜下滴灌、集雨补灌等技术种植玉米和马铃薯,高效收集利用“救命水”发展雨养农业,最大程度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60%以上,推动了粮食稳产高产。各地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水定产、节水优先原则,围绕口粮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突出雨养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加大示范推广,陕北和渭北地区以“软体水窖+节水补灌”为主,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关中地区以“渠井双保险”为主,改大水漫灌为末端渠系精准灌溉;陕南地区也要探索节水路径,重点推广“小高抽+移动式节水灌溉”模式,下功夫推进旱作节水技术应用普及,为农业绿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请过来开这个会,主要就是想深入了解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落实责任,共同把全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刚才,我们共同听取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各位县处级干部、乡镇负责人、村支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部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点,要深化认识,坚定信心。作为农业大县,发展优质农业产业是我们加快我县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富民强县的根本之策,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重任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反复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多次点赞柞水木耳、大同黄花;省、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要求挖掘农业农村多重价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在食品大健康产业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上下特别是各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要扛起肩上的责任、抓住当前的机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第二点,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要紧盯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三化”水平,打造标准化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强化品牌创建,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要紧盯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打通种植、养殖基地最后一步,通过市场主体带动全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精。要紧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科学合理安排种植养殖品种、茬口、套种,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向乡村振兴迈进。
第三点,要各负其责,做优服务。要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处级干部直接参与,全力推动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农业农村局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上下左右沟通对接,特别是对大家刚才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收集汇总、分类梳理,该请示的请示,该协调的协调,该督促的督促,切实抓好落实,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县直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抓好政策落实,帮助解决好环保、用地、融资、科技等方面的问题,扎扎实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乡村两级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把农业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依托资源优势精准定位产业,深入一线服务企业发展,全面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不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强化学习,树牢创新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以更宽的视野、更强的能力、更大的担当,提升产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创造力,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加快致富。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势下,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及省委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的关键阶段,在开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今天召开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及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凝聚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力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在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的重大政治任务上,更好履行职责,担当作为,发挥作用,增强实效。在大家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讲几点意见。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做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政治责任。
************强调: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始终体现这一政治要求。党的***五中***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第一,要切实把握政治大局。************强调: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三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二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理解************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及省委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精神,经常对表对标,确保方向不偏、靶向精准。三要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确保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折不扣地抓好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有效实施。
第二,要切实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的发展阶段开启新的征程,党***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农”工作要自觉融入到新发展格局中去,在新发展格局中把握历史方位和职责定位,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也要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既要立足农业现代化,也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也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要立足人大法定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完整把握、准确理解,抓住“三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三,要切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近,************在广西考察时强调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应当将“农民富裕富足”作为议题选择的重要标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长期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中国******党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这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今年5月28日,李锦斌书记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大会上作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瞄准阶段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综合发挥高质量立法的保障作用、持续监督的促进作用、广大代表的参与作用,聚焦四个“有效衔接”,发力五个“全面振兴”,守好返贫致贫“防火墙”,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用实际行动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心协力打造乡村振兴的xx样板。
二、充分发挥人大工作政治优势,努力加快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了全面部署,全省各级人大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增强依法履职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推动党***决策的全面落实,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一要发挥好立法保障作用。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涉农立法任务重、要求高,既有3月25日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样的应急性立法,也有多个打包修改、预备审议、调研论证的立法项目。其中,各方高度关注的乡村振兴地方立法工作,目前已进入草案初稿征求意见阶段,起草小组要以高质量立法为目标,进一步认真学习、仔细对照《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立足我省实际,在创制性立法上有新的进展,确保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要发挥好监督促进作用。12月份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做好审议准备工作,下半年将采取上下联动方式开展专题调研,希望各地能够准确把握联动的内涵,不仅要创新办法,进一步拓展调研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代表和群众参与进来,把问题说深说透、把建议提准提实,还要客观地看到成绩和问题,便于从省级层面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推动有效解决问题,为实现“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出xx良方。
三要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涉农人大代表更是扎根基层的“三农”工作先进典型,是人大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要始终牢记“代表机关”的定位,不断推进与代表的常态化联系,扩充代表“联系群”,充分发挥代表在法规审议、监督检查中的专业所长;要优化对代表的服务,结合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可以选择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调研和视察,为代表提好议案建议提供必要的选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服务保障;要扩大代表的参与,积极搭建平台,建立交流机制,鼓励涉农代表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提升工作的覆盖面和延伸度。
四要发挥好基层示范作用。创新的活力来自基层。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坚持创新实践,围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主动多走几步、走深一层。在内容上,要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方法上,要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在思路上,要做到“前后衔接”“系统集成”。要总结基层经验,既要把基层人大在立法、监督等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先进做法,基层代表在依法履职中的务实精神总结好、推广好,还可以尝试做好“命题作文”,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在一些课题上先行先试,做出样板。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蓝图已经展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在路上。能否如期实现目标,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同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要在深化学习中增强工作本领。要进一步深学细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系统理解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要扎实开展好“四史”学习,以丰硕的学习成果推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4月份,我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李锦斌书记对我省学习沪苏浙经验做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沪苏浙人大介绍的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一定要做到学思悟结合,不断创新工作实践。
二要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工作方法。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显现,我们要坚持眼睛向下,在基层中找办法,在群众中找答案,选好角度和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找准“小切口”,为立法和监督提供坚实支撑。在调查研究的内容上,要做到“三个紧扣”:紧扣***及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实,使调研课题做到宏观、中观和微观有机结合;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人大立法、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紧扣基层代表议案建议,使议案建议的办理更加体现代表意愿,反映群众诉求,达到预期效果。
三要在担当作为中务求工作实效。担当作为既体现的是能力本领,更展示的是责任境界,也反映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都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要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只要是党***及地方党委交付的工作任务,都要不折不扣完成;只要改革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盼、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都应当大胆推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实效性和权威性。
四要在联系指导中形成工作合力。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专业性、法律性强,工作内容涉及“三农”各个方面,责任重、要求严、标准高。省人大与各级人大是联系与指导关系,希望大家加强联系,密切沟通,兄弟市县人大之间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工作安排,涉及到立法、监督、调研、代表等28项工作,需要大家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配合。希望全省从事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同志们,继续发扬团结协作、上下联动的好传统好作风,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从而提升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和省“两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的新形势下,一年一度的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召开了。会议把“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作为主题,体现了“两聚一高”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省人大会今年工作的重点。按照省人大会党组的分工安排,今天能再次与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同志们一起交流,我非常高兴。刚才,王天琦市长介绍了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大家感到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宿迁市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通过改革创新、精准调控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宿迁市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注重产业富民与网络富民相结合,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精准施策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机制建设与制度完善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此次会议,可以说是“动静”结合,既有到现场看典型,又有坐下来深入交流。这一点要特别感谢宿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精心准备了项目现场,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昨天下午,大家实地考察的宿迁市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既有扶贫脱贫的典型,也有增收致富的典型,可以说是点点有真经,带给我们很多形象而又深刻的现场启发。13个市人大农委的负责同志围绕“脱贫攻坚”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进行的交流发言,非常精炼、非常精准,都是大家在深入实践基础上提炼的,这让我们的座谈会更像是一次精彩汇演,各带一台戏,好戏连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脱贫攻坚上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就是要注重输血,更要注重造血。扶贫脱贫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特别是因病、因灾、因残、因学等致贫返贫的特殊群体要分门别类、因户施策,制定相应的保障帮扶措施。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要更加突出精准扶贫,发挥好帮扶资金投入的“水缸”效应,特别是要发挥好“水井”效应,打好“三口井”:其一是突出低收入群体劳动能力的提高,在健康、知识、技能三要素的提升上多帮助他们;其二是突出抓好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其三是突出社会合力,健全政策机制,形成众志成城,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大家在交流发言中提出要注重《条例》质量,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保障;要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人才、理顺管理体系;要切实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要加强村级集体债务管理,切实防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这些建议很有针对性,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
京霞主任代表省人大农委通报了20xx年工作安排,我都赞成。全省人大农委过去一年的工作给我的印象就是“重、强、活”。工作任务重,既有立法项目,又承担了会专题审议的组织工作。立法、监督、联系代表、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都很出色,动脑筋去创新、去突破,展现了凝聚力强、工作有活力的特点。下面,根据省委、省人大党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再和大家交流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工作新形势,在提高“三农”发展水平上凝聚新共识。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的责任,也是人大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当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是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条线上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人大农委的同志要在涉农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议案和建议办理等工作中有所作为,就要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全局形势、未来走势和年度特征,认真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工作方向、抓住重点任务,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更好的依法履职和服务大局。
党的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狠抓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延续了农业发展的好形势。去年,克服夏秋两季连续降雨等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总产仍然达到693.2亿斤。全方位拓宽增收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万元,增长8.3%。全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0.81亿元,有效解决了211.4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6%以上,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以“确权、赋能、搞活”为主要内容,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各项重点改革,80%的应确权行政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7.4万家,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超过34%。
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波动加剧、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三农”工作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要求。首先,“三农”工作位置越来越重要。“三农”工作稳不住,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就难以解决,就会带来工业原料、生态产品、旅游休闲等产业问题,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虽然我省农业经济在gdp中只占到5.5%,却保障了近8000万常住人口的口粮供给,解决了约750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农业在我省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耕地的减少,生产方式的转变,能够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性课题,“三农”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如何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率,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到重农强农调子不变、惠农支农力度不减,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其次,外部环境影响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xx年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缓慢复苏的过程依然曲折复杂。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国区域和行业走势分化特征更加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我省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正趋于极限,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要聚焦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面临的新压力、需要破解的新难题比以往更多。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越来越迫切。当前,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问题根源在于农业产品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发展动能不够强劲、要素配置不尽合理、生产方式不可持续。虽然我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采取了很多创新举措,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不够深入。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在这方面再深化,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主动适应创新发展新要求,切实推进人大农委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以来,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对人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为新时期各级人大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新局面。过去的几年,省人大会高度重视对市县乡人大联系指导,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各地人大新经验、新典型不断涌现,令人振奋。此次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迎来了很多新同志,为我们各级人大和人大农委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面临着再学习、再提高、再适应的问题。希望大家立足岗位职责,加强人大工作理论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尽快适应中央提出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工作要求。
(一)在农业立法工作中要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努力建设法治江苏,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面对“两聚一高”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突出农业重点领域立法,深化农业法制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各级人大要大力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完善法规立项、起草、论证、审议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立法质量。一是农业立法选题要精确。农业立法工作要与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相适应,当前要紧扣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保障农民权益、深化农村改革等各项重点,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快推动相关立法。要善于利用立法决策,将立法与农村改革发展实践融为一体,发挥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二是农业立法调研要实在。农业立法要适应农业基础性、弱质性、市场经济滞后性和农业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特点,把征求立法意见和建议触角延伸到社区、乡镇,深入基层、深入农民,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地方农业立法决策更加接地气,更好地回应农民群众对立法的期待,促进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农业立法要注重刚性要求。由于多种原因,现行的一些农业法律、法规原则性和倡导性的内容多,具体的法律规则较少,可操作性不够强,有的还比较缺乏刚性。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地方农业立法要在体现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对国家大法及时进行细化和补充,创制性地进行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和刚性。今年,省人大农委要在《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前期审查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提交会审议的法规审查报告质量,为出台高质量的条例奠定基础。
(二)在监督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实际效果。监督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始终,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全省各级人大会要围绕监督有据、监督有道、监督有效的要求,对涉及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视察、检查、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办理情况报告等形式,进行连续跟踪监督,直至问题得以解决。省人大农委和各市人大农委要结合自身情况,对近年来开展过的执法检查、工作监督等内容进行梳理,适时组织一些回头看。对于承办单位办理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存在问题的,要建议人大会通过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跟踪问效,促进问题解决。在去年省人大会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询问工作中,农委在南京等地明察暗访了部分农贸批发市场、农资市场,掌握了第一手情况,为专题询问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有关工作推进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落实。这些好的做法、好的举措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三)在联系代表中要更加注重方法创新。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人大及会要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在履职报告、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工作中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南通市人大会开展的“万名代表小康行”活动就很有实效。各级人大农委要加强与农业专业组代表的联系,创新联系方式,在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优势,支持其中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代表创业,进而通过他们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创业致富。各级人大农委每年集中组织农业专业组代表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他们了解基层情况,促进他们更好地联系农民群众;在立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重点议案督办、调查研究活动中,邀请农业专业组代表参加,请他们发表意见,向他们征求专题询问问题,并请他们到专题询问会议上向省有关部门现场提问;在办理农业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过程中,邀请代表全程参加。这些联系代表的方式生动活泼,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调动了代表的积极性,值得肯定,也值得大家借鉴。
(四)在自身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能力提高。今年是本届省人大会履职的最后一年,也是除南京之外12个市人大会履职的开局之年。不管是最后一年,还是第一年,我们都要更加注重履职能力的提升。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带头讲规矩、守纪律。要坚持政策学习、业务学习不放松。做好年度人大农委干部培训工作,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讲解“三农”工作精神,吃透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加强“三农”工作的调研,勤于思考,让自己成为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岗位上的专家能手,这样我们在找问题、提建议时才能更有针对性。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从事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要以对党和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立足本职,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为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按照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党代会的精神,今年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是脱贫攻坚的专项工作审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立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调研。我认为完成好这三项任务需要省人大农委的积极努力和大家的通力配合。因此,我结合前期的调研情况在这里再作些强调。
(一)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施策。前不久,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精辟总结脱贫攻坚的经验,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指明主攻方向。全省各级人大农委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立足职能,运用立法、监督等抓手,为脱贫攻坚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形成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更加重视思路的开拓创新。把脱贫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苏北地区,要把脱贫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扶贫带动其他工作的开展;将脱贫工作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合力推进;更多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更好的组织发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形成社会合力。更加重视推动政策落地。政策精准是保证精准扶贫的关键。人大更多的是要推动制度和政策全面的完善,找准政策难落实、制度不衔接、扶贫对象受益少的薄弱点,分析原因,提出政策调整建议。比如财政资金如何整合,投向如何更精准,以及健康扶贫的几张网怎么衔接等。同时加大力度督查政策落实。更加重视推动农业产业链延长。贫困地区培植一个有特色的产业不易,千万不能发展一个,丢掉一个。特别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产业扶贫。要想法设法围绕已有产业推动政策配套、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防止出现“孤岛效应”。更加重视推动稳定就业。促进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三产业创业实体,南北挂钩项目形成的经济实体,千方百计扶持帮助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实体经济稳住了,贫困户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才能得到保障。更加重视生产要素集聚。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招商、兴商氛围,通过人、财、物及技术的引进,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实体,增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围绕本土创业、外来创业,积极推动鼓励返乡农民工、村组干部、合作组织带头人等群体自主创业,注意吸引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城镇企业主等群体下乡创业。3月份,省人大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报告,省人大农委要进一步加强调研,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供会委员审议时参考。
(二)着力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共同辛勤劳动积累下来的成果,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省人大会今年将制定《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省人大农委及各市人大农委的同志,要在这次会议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为条例出台提出更好的建设性意见。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制定《条例》要体现中央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精神。在《条例》制定过程中,要按照中央农村集体产权的确权和保护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的研究,认真借鉴省外的立法经验,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制定《条例》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苏北主要是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扶贫开发、投资形成的项目资产;苏南主要是集体留下来的和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性净资产。目前,全省四分之三以上的村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集中在苏南,苏北5个设区市仅占10%。因此,《条例》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上,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管理指导。三是制定《条例》要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促进发展。采取确权的方式明确土地承包权、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到人,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条例》要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要针对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比如在资产运营、财务管理及审计监督等方式创新上加强调研;在如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问题上加强调研;在农村集体资产如何量化到成员,股权的继承、转让以及抵押担保问题上加强调研等。只有把握好基本原则,规范好内容,《条例》才能在保障农民财产权、发展集体经济上起到引领、推动作用。
(三)着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行政推动,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场的手段,用改革的办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结构调整。这样的结构调整不是说各级人大无所作为。通过市场经济手段调整农业结构,恰恰给各级人大一个大作为的机遇。因为,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制经济。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出台新的发展政策等,这些都需要人大利用立法、监督等形式来保障和推动。所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相关农业立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去实现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发挥立法对农村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更加重视已有法律法规的落实,要用执法检查等监督手段,提高法治保障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各种优势,布局好一县一镇一村怎么调的问题。各级人大会要监督和促进当地政府通过扬长避短、从优去劣,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立足自身优势,制定产品、产业发展重点,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各级人大要加强调研,在如何促进、支持发展农产品储运加工营销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加强调查和研究。
同志们,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三农”工作,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每年召开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既是全市人大农委系统一直坚持的一个传统,也是出于提高认识、相互学习、加强联动的工作需要。昨天,大家学习考察了×市×区的美丽乡村、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刚才,×主任通报了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情况和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各市交流了各自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和务实举措,讲得很精要、很精彩,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其他市的书面交流材料,也都体现了特色、彰显了成绩,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部署要求,深刻把握党中央和市委对于“三农”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各地工作亮点和特色经验,研究谋划今年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大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本届履职的最后一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不仅要总结好去年的工作,谋划好今年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要衔接好换届期间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系统谋划立法、监督等工作重点。下面,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就做好全市人大农委系统工作,和大家交流三点意见。
对新要求、新部署要狠抓落实,在人大工作中更多体现出责任、担当和使命。
(一)要学深悟透坚持党的领导新要求。
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直面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坚持依法履责、依法尽责,确保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折不扣地抓好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法律法规的全面有效实施。
(二)要学深悟透贯彻新发展理念新要求。
今年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要立足人大法定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抓住“三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推动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关键还是要找准问题,因地制宜,推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三)要学深悟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实现共同富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把“农民富裕富足”作为议题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内容。
(四)要学深悟透坚持系统观念新要求。
既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关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也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五)要学深悟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要求。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之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将贯穿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长期任务。为此,要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战略定力,瞄准阶段目标,综合发挥高质量立法的保障作用、持续监督的促进作用、广大代表的参与作用,用实际行动将乡村振兴规划变成现实图景。
(六)要学深悟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
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书记强调: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定位提升人大工作质效,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谋划人大工作的方向指引,始终坚持“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不懈追求,着力打造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样板。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紧扣“走在前列”来谋划、来推动,按照“走在前列”来衡量、来检验,深入思考和谋划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应该重点要做些什么,在各地人大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在同级人大中要有所作为,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深入践行。
去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等职责,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职能作用。全市人大农委系统要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立足法定职责,增强依法履职的行动自觉。
(一)发挥立法保障作用。
地方立法主要有三项功能,一是实施性功能:促进国家法律在本地区的贯彻实施;
二是补充性功能:对解决好地区性问题作出补充规定;
三是探索性功能:一些创制性立法可以为国家立法探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农委牵头三项立法任务:洪泽湖保护条例作为正式立法项目,长江岸线保护条例和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作为预备立法项目。其中,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对于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性意义。希望各地能够从地方立法的功能出发,积极参与、配合做好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在“不抵触”的前提下,提出基层希望通过立法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和具有实践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市级条例,加强政策研究,立足本地实际,在创制性立法上有新的进展。立法保障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立法质量的高低,要以高质量立法为目标,强化人大对立法工作的主导,做到全程参与、全面调研,在法规条例中充分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确保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发挥监督促进作用。
准确把握监督的实质,提高站位、准确定位、工作到位,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目标,对于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不力的情况和一些“老大难”、“硬骨头”的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部门走访、重点建议督办等形式,持续跟踪监督,切实推动相关部门拿出务实举措,将监督延伸到工作落实环节。
(三)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涉农人大代表更是扎根基层的“三农”工作先进典型,发挥好代表的作用,对于做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而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始终牢记“代表机关”的定位,不断推进与代表的常态化联系,既要密切与专业代表小组代表的联系,经常通报情况、主动向他们请教,又要拓展联系面,不断扩充代表“联系群”,充分发挥代表在法规审议、监督检查中的专业所长和基层经验。要优化对代表的服务,结合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可以选择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调研、学习优秀议案建议,并为代表提好议案建议提供必要的选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服务保障,引导代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议案建议,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要扩大代表的参与,不仅要更多地邀请涉农代表列席会议、交流座谈,对于常委会确定的一些重点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代表参与其中,同时要搭建平台、建立交流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涉农代表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四)发挥基层示范作用。
在思路上,要做到“前后衔接”、“系统集成”,在总体谋划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抓好重点工作,持续推进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总结基层经验,既要把基层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基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先进做法,基层代表深入实践、依法履职的务实精神总结好、推广好,还可以尝试做好“命题作文”,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在一些课题上先行先试,做出样板。比如,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民生实事工作评议和基层人大探索的民生实事票决制,其中很多好的做法可以吸收借鉴到推动农村民生实事工作落实中去。
也要大兴务实之风,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调研,要在站位全局抓大事、立足职责抓实事的基础上,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调查出基层实情,研究出务实建议。
(一)紧扣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开展调查研究。
要把好认识关,围绕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在基层的普遍关注开展调研,“三农”工作根在基层,要科学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把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利用执法检查、普法教育等机会,加强方针政策、法律规范等的宣传,夯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二)紧扣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开展调查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全市人大农委系统依法履职的重要原则。要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积极推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结合起来,把住房条件改善与公共服务优化结合起来,把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解决好乡村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持续关注农民增收,围绕我市部署的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立足本地产业发展现状,推动探索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融合的有效路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切实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切实让农民在产业提升中获得收益。要持续关注社会治理,在推进农村改革上要保持“稳慎”的态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始终不受侵害,同时要重视乡村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引进培养、村居合并重组等现实问题,发挥人大调研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三)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调查研究。
过去的几年,各地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地人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了专题询问,开展了代表视察,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有力推动了相关政策落地和问题解决。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围绕“全面”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全面分析本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现状,厘清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弱项,广泛了解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对于乡村振兴的新期待,着眼“四化同步”推进,瞄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开展相关立法、监督和调研工作。要围绕“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有政策措施,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聚焦农村土地、金融、集体产权、经营体系等重点领域,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用地难、贷款难等问题,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业农村等政策落地上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推动各地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活乡村发展的要素、主体和市场。
(四)紧扣基层代表议案建议开展调查研究。
今年市人代会上,涉农的代表建议有100多条,数量多、内容实,反映出代表对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普遍关注。全市人大农委系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不仅要督办好重点建议,还要做好一般建议、日常意见的交办和反馈工作,认真回应代表诉求。要注重办理的过程,面对面了解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的缘由,突出代表所提内容的关键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回复,共同探讨改进提高相关工作的具体措施,让代表参与到办理过程中来。要注重办理的效果,对于重点建议要加大跟踪督办的力度,力求意见建议办出实际成效,防止用一般性工作回复代替建议答复、用协商满意代替建议落实,让代表履职成果能够得到重视、问题得到解决。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发挥好《代表之声》的直通车作用,对重要的代表意见建议加强调研论证,争取将其转化为政策文件的具体举措、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工作推进的重点环节,让代表履职更有责任感、成就感。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大变局下开启的新征程,必将是又一个伟大的奋斗过程,全市人大农委系统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质量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的使命和任务,不断开创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六
各位领导、同志们: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农合等政策后,党和国家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惠民政策。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3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老有所养”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工作目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xx市唯一一家服务“新农保”的金融机构,如何才能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得到了广大城乡居民衷心拥护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今年x月份,我们受市社保局委托全面代收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共xx户金额xx万元,要求在限期内完成。面对时间紧,压力大的工作任务,我们联社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代理“新农保”金融服务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决定由全市xx家基层社负责录入,联社科技部门抽调专人巡回指导,负责解决录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经过十几天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工作,全部数据录入准时完成,但由于数据交易量大,并且录入时间多为凌晨一点钟后,正是人困马乏、容易出错的时候,但我们的工作人员本着对政府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在录入工作中能够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准确无误,()分毫不差”,他们对照缴费人分户账一笔笔勾对、一遍遍查找,不但做到按时完成,而且确保一户不错。
随着缴纳和领取“新农保”人数的不断增加,下一步服务“新农保”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将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认识,改善柜台服务,完善各项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抽调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人员全力以赴搞好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政治任务,把党和国家的温暖及时准确地送到广大群众心里,为xx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七
同志们:
正值岁末年初,我们在瑞金市召开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今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的工作。陈毓平同志通报了省人大农委20xx年工作情况和20xx年工作要点,各设区市就今年的工作交流了经验,对明年的工作谈了各自的设想,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表彰了20xx至20xx年度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先进单位。会议开得很好,很有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我结合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就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提出的“三保一弘扬”总体要求,以“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基数持续增高、旱灾历史罕见、市场波动较大、危机冲击空前的情况下,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比预期要好”。一是粮食产量“比预期要好”。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二是农民收入“比预期要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75元,增长8%。三是农民工就业“比预期要好”。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681.3万人,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一是惠农政策实惠多。省委、省政府继续巩固和加大已有的强农惠农政策,新增大宗农业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执行国家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同时将水稻、棉花等良种补贴全覆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政策引导性强。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三是农业生产成本降低、效益趋好。今年的化肥、机械作业等生产成本较上年有所降低,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四是强化科技扶持。各地积极更新主导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较往年明显提高。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还很难彻底消除,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全球气候变化难以逆转,对农业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打破,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新的难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依然十分脆弱,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通往农田的沟渠不畅,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5%,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基层农技推广没有摆脱“旧、破、老”的困境。三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依然没有建立。种粮政策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惠农政策促进农民种粮积极作用减缓,虽然农民收入连续多年持续增长,但没有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
如何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前几天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我省贯彻意见,着重指出,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努力夯实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围绕稳粮增收重民生这个现实需要,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战略目标,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发展这个战略基础,采取扩大农村内需这个根本举措,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势头,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
20xx年,省人大农委在省人大及其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保一弘扬”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立法、监督和调研等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立法工作有新进展。《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经省人大会三次审议后出台,这是我省第一部专门规范水利工程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二是监督方式有新举措。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执法检查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在工作监督中,将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和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相结合。三是监督工作有新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工作得到省人大会的充分肯定。省政府对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很重视,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四是上下联系更加紧密。省、市人大农(工)委按照上下联动、各有侧重的方式,共同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成果汇编。全省上下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人大会,向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和与会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xx年是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江西跨越赶超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全省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依法履职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难点,结合实际,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等形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重要问题的监督,努力在推动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上,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上发挥人大应有的作用。做好明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把握以下重点:
(一)积极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是江西的名片――它吸纳了全省94%国土面积的江河水,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历届省委、省政府都为保护鄱阳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发水利,广泛治理血吸虫病,到80年代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再到本世纪初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20xx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努力和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一构想已经成为国家批准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深思熟虑、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是我省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是加快江西崛起的重大机遇。
作为全省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出力,实现新的更大作为。一是要充分认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主动参与、积极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二是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重点,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优势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省人大农委计划明年上半年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题研讨会,这是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文章做细、做深、做透,真正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正确决策服务。
(二)继续深入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农业发展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省人大会从20xx年启动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以来,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生产和消费安全,已经产生积极的影响,取得明显的成效,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扩大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是省人大会监督工作的新抓手,着力打造的监督工作新品牌。今年省人大会在听取和审议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江西农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出更大的成效,切实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注重活动实效,继续深入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明年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要围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这一主题,努力实现在四个方面有新突破。一是要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上有新突破。督促各级政府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建立和完善县级农业执法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治力度。二是要在建立完善检测体系上有新突破。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例行监测制度,扩大监测范围。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各级财政要保障必要的检测工作经费。三是要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试点,逐步在全省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四是要在建立部门协调衔接机制上有新突破。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监管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很脆弱、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全省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有近50余万座,虽然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建设和改造资金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农田灌排工程破损严重,运转艰难,抗旱保灌能力较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运行、管护和维修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更积极、更直接、更有效的综合措施,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用现代技术和设施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步伐。二是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性、公益性的特点和定位,逐步建立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加强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多方加大对小型农用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三是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构建新时期农田水利的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公益性的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根据我省农村劳动力大量长期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田间小型水利建设的扶持政策。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扶持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调动农民群众用水、管水和加强水利设施维护的积极性。
(四)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组织,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我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加强示范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全省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412家,出资总额120.27亿元,成员总数78643户。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宣传引导还不够广泛,发展还不够平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落实扶持优惠政策还不到位,专业化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植根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适应农业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突出产业倾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各类支农建设项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尽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切实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督促各级部门帮助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规范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指导农民合作社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逐步形成产销联结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着力解决合作社人才缺乏的问题。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到农村创办、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加快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立法步伐。按照省人大会立法计划,做好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立法调研论证工作。
(五)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中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直高度重视,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党的xx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目前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自乡镇机构改革后,农业部门的站所基本上是“网破人散,名存实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我省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新情况下,更需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确是一个发人深思、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积极推进。一是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推动各级政府建立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公益性职能。加强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力度。二是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在强化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单位、高等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三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机制,围绕农业科技入户进田头,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形成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合力。
前几天召开的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和省委的意见,是全省各级人大及其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要结合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学习,紧密联系人大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和省委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根本和核心,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领会省人大设立会30年来所形成的经验与启示,把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紧扣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从人大工作的特点和定位出发,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同推进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结合起来,找准人大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的结合点,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法定监督形式,着力推动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
三要注重实效,切实搞好跟踪监督。吴邦国委员长多次强调:“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取得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成效,不仅要重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还要丰富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跟踪监督是地方人大会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措施。要抓住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推动有关方面切实改进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元旦佳节即将来临,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八
党的百年历史,气壮山河、波澜壮阔;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作为“三农”干部,学习百年党史和重要讲话,关键在于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历史智慧,奋力追赶超越。
(一)学习百年党史和重要讲话,我们更要认知肩负的重任。
反之,经济社会大局就会受影响。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压舱石”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知史明理、知史担责,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强化使命和担当,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刻认知身为“三农”干部肩上的责任和压力,理解透“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落实好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学习百年党史和重要讲话,我们更要坚守为民的初心。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百年党史,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也充分证明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三农”工作联系农民最紧密,“三农”干部服务群众最直接,我们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站稳人民立场,常思百姓冷暖,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甘当“三农”改革发展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奋力答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三)学习百年党史和重要讲话,我们更要校准前进的方向。
百年党史,不仅镌刻着奋斗的辉煌,更加昭示着未来的方向。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三农”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央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大的短板是“三农”,最大的潜力也在“三农”。当前,农业基础弱、农村条件差、农民收入低,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一道坎。这道坎,咬牙吃劲跨过去,就一片通途、行稳致远;摇摆松劲掉了队,则会深陷泥潭、难以赶超。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宏伟蓝图,适应形势变化,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保持赶考的历史担当,坚定前进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走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坚持“十四五”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不动摇,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心,进一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
要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县域经济要发展,农业农村必追赶。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走产业支撑、园区承载、改革驱动、城乡融合之路,以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要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以“链长制”为抓手,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要聚焦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落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十条措施》,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财产性收益,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增加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每年召开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既是全省人大农委系统一直坚持的一个传统,也是出于提高认识、相互学习、加强联动的工作需要。昨天,大家学习考察了xx市xx区的美丽乡村、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刚才,xx主任通报了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情况和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各市交流了各自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和务实举措,讲得很精要、很精彩,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其他市的书面交流材料,也都体现了特色、彰显了成绩,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五中***精神,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在***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贯彻***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部署要求,深刻把握党***和省委对于“三农”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各地工作亮点和特色经验,研究谋划今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大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本届履职的最后一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不仅要总结好去年的工作,谋划好今年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要衔接好换届期间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系统谋划立法、监督等工作重点。下面,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对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就做好全省人大农委系统工作,和大家交流三点意见。
一、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强调: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为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政治要求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深刻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的时代判断,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对新思想、新理念要学深悟透;对新要求、新部署要狠抓落实,在人大工作中更多体现出责任、担当和使命。
(一)要学深悟透坚持党的领导新要求。
***强调: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对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全。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面深刻地认识到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理解党***和省委对于“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精神,经常对标对表,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党组请示报告,确保方向不偏、靶向精准;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直面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坚持依法履责、依法尽责,确保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折不扣地抓好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法律法规的全面有效实施。
(二)要学深悟透贯彻新发展理念新要求。
今年1月底,***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要立足人大法定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抓住“三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推动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关键还是要找准问题,因地制宜,推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三)要学深悟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要求。
党的***五中***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实现共同富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把“农民富裕富足”作为议题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内容。
(四)要学深悟透坚持系统观念新要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全面、辩证、系统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而作出的重要决策。“三农”工作也要深度融入到新发展格局中,坚持系统思维,既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满足国内大循环的市场需求;既要立足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既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关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也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五)要学深悟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要求。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之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将贯穿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长期任务。为此,要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战略定力,瞄准阶段目标,综合发挥高质量立法的保障作用、持续监督的促进作用、广大代表的参与作用,用实际行动将乡村振兴规划变成现实图景。
(六)要学深悟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xx书记强调: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对标***赋予xx的新定位提升人大工作质效,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谋划人大工作的方向指引,始终坚持“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不懈追求,着力打造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xx样板。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紧扣“走在前列”来谋划、来推动,按照“走在前列”来衡量、来检验,深入思考和谋划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应该重点要做些什么,在各地人大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在同级人大中要有所作为,全力推动***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深入践行。
二、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去年底,党***召开了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等职责,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职能作用。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学习贯彻好***法治思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立足法定职责,增强依法履职的行动自觉。
(一)发挥立法保障作用。
地方立法主要有三项功能,一是实施性功能:促进国家法律在本地区的贯彻实施;二是补充性功能:对解决好地区性问题作出补充规定;三是探索性功能:一些创制性立法可以为国家立法探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农委牵头三项立法任务:洪泽湖保护条例作为正式立法项目,长江岸线保护条例和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作为预备立法项目。其中,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对于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性意义。希望各地能够从地方立法的功能出发,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在“不抵触”的前提下,提出基层希望通过立法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和具有实践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和省级条例,加强政策研究,立足本地实际,在创制性立法上有新的进展。立法保障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立法质量的高低,要以高质量立法为目标,强化人大对立法工作的主导,做到全程参与、全面调研,在法规条例中充分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确保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发挥监督促进作用。
监督权是五级人大的共有职权,在各级人大履职实践中运用最广泛、最经常。要统筹考虑,安排好监督项目,一是要围绕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开展监督,二是要围绕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开展监督,三是要围绕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要通过正确有效的监督,推动***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涉农法律法规以及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落地落实。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上下联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工作评议,对渔业法和省渔业管理条例进行执法检查。在2018年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评议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对于“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各地能够准确把握联动的内涵,把此次评议作为全面检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情况的契机,不仅要客观地展现成绩和问题,便于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不断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还要创新办法,进一步拓展评议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代表和群众参与进来,把问题说深说透、把建议落细落实;准确把握监督的实质,提高站位、准确定位、工作到位,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目标,对于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不力的情况和一些“老大难”、“硬骨头”的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部门走访、重点建议督办等形式,持续跟踪监督,切实推动相关部门拿出务实举措,将监督延伸到工作落实环节。
(三)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涉农人大代表更是扎根基层的“三农”工作先进典型,发挥好代表的作用,对于做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而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始终牢记“代表机关”的定位,不断推进与代表的常态化联系,既要密切与专业代表小组代表的联系,经常通报情况、主动向他们请教,又要拓展联系面,不断扩充代表“联系群”,充分发挥代表在法规审议、监督检查中的专业所长和基层经验。要优化对代表的服务,结合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可以选择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调研、学习优秀议案建议,并为代表提好议案建议提供必要的选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服务保障,引导代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议案建议,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要扩大代表的参与,不仅要更多地邀请涉农代表列席会议、交流座谈,对于常委会确定的一些重点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代表参与其中,同时要搭建平台、建立交流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涉农代表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四)发挥基层示范作用。
创新的活力来自基层,刚才大家介绍的各地人大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体现了基层首创精神。要在坚持制度自信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作出示范。一方面要坚持创新实践,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围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勇于多走几步、走深一层,不断探索人大履职新机制新方式。在内容上,要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和省委、市委的要求与基层的现实需要有效衔接起来;在方法上,要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发挥整体联动的优势,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增强立法和监督的实效性;在思路上,要做到“前后衔接”、“系统集成”,在总体谋划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抓好重点工作,持续推进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总结基层经验,既要把基层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基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先进做法,基层代表深入实践、依法履职的务实精神总结好、推广好,还可以尝试做好“命题作文”,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在一些课题上先行先试,做出样板。比如,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民生实事工作评议和基层人大探索的民生实事票决制,其中很多好的做法可以吸收借鉴到推动农村民生实事工作落实中去。
三、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也是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不断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既要防止调研内容过于宽泛,从而导致顾此失彼,事事都做不好、件件都管不了;也要大兴务实之风,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调研,要在站位全局抓大事、立足职责抓实事的基础上,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调查出基层实情,研究出务实建议。
(一)紧扣***省委决策部署开展调查研究。
党的***五中***、省委十三届九次***,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把好方向关,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比如:如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如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等;要把好内容关,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在本地落实的具体问题开展调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禁渔行动等重点工作,找准短板弱项,深入检视问题,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要把好认识关,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的普遍关注开展调研,“三农”工作根在基层,要科学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把***和省委决策部署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利用执法检查、普法教育等机会,加强方针政策、法律规范等的宣传,夯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二)紧扣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开展调查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全省人大农委系统依法履职的重要原则。要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积极推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结合起来,把住房条件改善与公共服务优化结合起来,把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解决好乡村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持续关注农民增收,围绕我省部署的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立足本地产业发展现状,推动探索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融合的有效路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切实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切实让农民在产业提升中获得收益。要持续关注社会治理,在推进农村改革上要保持“稳慎”的态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始终不受侵害,同时要重视乡村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引进培养、村居合并重组等现实问题,发挥人大调研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三)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调查研究。
过去的几年,各地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地人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了专题询问,开展了代表视察,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有力推动了相关政策落地和问题解决。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围绕“全面”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全面分析本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现状,厘清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弱项,广泛了解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对于乡村振兴的新期待,着眼“四化同步”推进,瞄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开展相关立法、监督和调研工作。要围绕“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有政策措施,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聚焦农村土地、金融、集体产权、经营体系等重点领域,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用地难、贷款难等问题,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业农村等政策落地上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推动各地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活乡村发展的要素、主体和市场。
(四)紧扣基层代表议案建议开展调查研究。
今年省人代会上,涉农的代表建议有100多条,数量多、内容实,反映出代表对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普遍关注。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不仅要督办好重点建议,还要做好一般建议、日常意见的交办和反馈工作,认真回应代表诉求。要注重办理的过程,面对面了解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的缘由,突出代表所提内容的关键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回复,共同探讨改进提高相关工作的具体措施,让代表参与到办理过程中来。要注重办理的效果,对于重点建议要加大跟踪督办的力度,力求意见建议办出实际成效,防止用一般性工作回复代替建议答复、用协商满意代替建议落实,让代表履职成果能够得到重视、问题得到解决。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发挥好《代表之声》的直通车作用,对重要的代表意见建议加强调研论证,争取将其转化为政策文件的具体举措、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工作推进的重点环节,让代表履职更有责任感、成就感。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大变局下开启的新征程,必将是又一个伟大的奋斗过程,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质量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的使命和任务,不断开创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在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专门召开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上半年农业工作情况,重点部署秋超秋增及下半年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增强履职意识,提升服务效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跨越争先和增产增效再作新贡献。
今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现代化工程全面推进之年;
既是实施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农业科技促进之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之下,我们农业部门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深入研究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刚才,各县(市、区)的同志进行了认真交流,提出了不少好观点、好对策、好建议。现在,我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重点就六个方面的工作提几点要求,供大家参考。
一、围绕一着不让,确保完成全年增产增效目标任务的基本要求,及早启动秋超秋增工作。
最近,我们专门发文,对今年的秋超秋增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要按照“夏熟损失秋熟补、粮食损失园艺补、种植损失畜牧补、农业损失非农补”的总体原则,咬定目标不放松,以秋补夏早落实,及早布置争主动,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农业增产增效目标。
往年农民增收的一半份额来自高效农业,但今年行政推动力度下降,加上用工、租金成本增加影响,高效农业发展势头放缓,增收压力加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禽、蛋、生猪价格最近明显回升,高产增效创建力度加大,春夏播作物苗情较好等有利条件,加之今年夏熟腾茬提前,秋超秋增的回旋余地较大。对这样的新形势、新情况,各地一定要认真研判,既要防止全年减产减收定局的悲观情绪,又要克服掉以轻心的盲目乐观情绪,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加巧干,力夺秋超秋增全胜。
大力发展特粮经饲兼用栽培。要坚持设施农业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项目带动、“三资”推动、市场拉动、土地流转和“x吨菜创建”活动,迅速掀起今年夏秋冬三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新高潮。要继续推广第五代、第六代设施大棚,加快发展钢架大棚、日光能温室,大力发展连栋智能温室、超大棚等高档次的设施栽培,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比重,提升高效农业建设档次。要通过大力推广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养殖技术,以健康生态养殖为重点,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和大型养殖场建设,切实提高规模养殖比重,稳步增加畜禽饲养总量,不断提高产业效益。阜宁县响亮提出打造全国生态猪养殖第一县的目标,并且正在着手全产业整体包装上市,其他地方也要按照每个乡镇今年至少建一个生态猪示范场的要求,逐步实现传统养猪场生态化改造。要引导广大养殖户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高潮与低谷、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二元母猪和日龄较大的蛋禽,抓住目前苗鸡价格适中的有利时机积极补栏,为下一轮价格上涨、效益提升做好准备。更大力度推进市场开拓,在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上求突破。要充分发挥已经建立起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作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会展,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切实加强品牌培植,多渠道做好市场开拓和产销衔接,确保农产品高产量生产、高效益销售。更大力度推进园区提升,在发挥园区示范带动功能上求突破。要坚持和完善“特色立园、科技兴园、产业强园、机制活园”的园区建设思路,以及“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园区建设机制,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升活动,继续按照“四比四看”的要求,不断强化创牌争牌、项目建设、功能发挥,形成现代农业强有力的发展引擎。
三要狠抓当前的“四夏”工作。立足“保面积、保季节、保质量”,针对普遍存在的收种管进度不快、套搭不紧的突出问题,宣传群众,以抢促快,以秋补夏。要种足种全秋熟作物,充分挖掘增产增收潜力。加强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努力控减直播稻,全市水稻面积确保稳定在x万亩以上,其中机插秧达到x万亩。要继续突出“活”字千方百计抓好夏销,保障货畅其流。要坚持因时制宜、因苗制宜,坚持一栽就管,切实加强秋熟作物生产田间管理,夯实秋熟基础。
二、围绕迎难而上,确保进位争先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
自去年全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工作会议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市第x次党代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今年市委x号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x市长又特别加以强调。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勇挑重担,全力以赴,迎难而上,进位争先,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要正视“慢进即退”的新挑战。在今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省有关部门根据各地自报结果公布了《x年x省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我市综合得分为x分,较x年的x分增加了x分,超过了我们确定的“保x争x冲x”的预期目标。在x项指标中,粮食亩产、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机械化等x项超过了x%的目标值,高标准农田比重等x项完成了x-x%,农业贷款增长幅度指标已提前实现。但是,从公布的各市、县监测指标和得分排名情况看,我市综合排名已从x年的全省第九退至第十,由苏北第二退至第三。x个县(市、区)的排名总体上为x进x退。东台退出前x,大丰后退了x位。在全省后x位中,我市就有x个县。这些情况表明,我市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慢进即退”的形势非常逼人。这其中固然有指标体系、核查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思路不够清晰、措施不够扎实,不平衡性突出等问题。各地要对照指标体系排找差距,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紧抓不放,常抓不懈。
二要坚持进位争先的新要求。实现进位争先,重要的是落实责任。省里已经明确,省农委是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综合牵头部门,市里在这次“两会”后,将正式成立高规格的农业现代化工程领导小组。同时,在x项指标中,有x项我们农委是责任主体,有x项是协助部门。我们农业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牵头处室,抓好日常综合协调工作。对农业部门负责的指标,要尽快建立健全责任制,量化指标、细化项目、落实责任,让涉及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每个条线、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都有任务、有压力、有动力。
三要采取重点重抓的新举措。省农业现代化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五个体系”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x项重点项目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抓手。各地要高度重视“五个体系”建设和x项重点项目实施,尽快按照x省农业现代化工程“五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x项重点项目实施计划,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衔接和政策配套,加大重点项目的组织推进力度,确保项目有效实施。要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排出一批重点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落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工程年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东台市作为省级试点县,要以极大的热情、率先的精神、拼抢的干劲积极探索和实践,当好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军,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整体推进。
四要健全督查考核的新机制。发挥指标体系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市县要抽调专人,组成此项工作考核督查组,实行月跟踪,季通报,并加强与省有关方面的沟通衔接,准确把握发展进程,确保农业现代化工程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地要定期报送农业现代化工程实施情况,市农委将创办《x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简报》,介绍面上工作进展,宣传先进典型,通报进位争先实绩。
三、围绕抢抓难得机遇,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要求,加大农业科技促进年推进力度。
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是今年农业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农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现为农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应用“四大能力”与农业科技与人才战略地位的大提升。
三要节奏再加快。由于上半年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没有达到应有的时序进度,绝大多数活动任务亟待下半年来完成。因此,各地要紧扣“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增产增收”这一鲜明的主题,进一步细化实化硬化重点行动方案,做到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四个明确”,使活动的“时间表”、“线路图”更加明晰清楚,确保活动一环紧扣一环地推进,一招紧跟一招地落实,真正把“科技创新大联合、农技推广大协作、农业科技大培训、乡站条件大建设”落到实处。
四、围绕警钟长鸣,标本兼治,确保无责任事故的基本要求,毫不松懈地落实农业安全措施。
近年来,我市农业安全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可控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安全设施落后、监管措施不严、规章制度不全等一些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事故、灾害应急应对反应不灵敏、行动不快捷、措施不得力,农业安全形势令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此,我们要牢固确立农业发展是政绩、农业安全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农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一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抓农业安全生产,必须要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长期性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来抓。要认真排查隐患。深入组织好当前的“三大排查”活动,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敷衍马虎、形式主义等问题,切实端正态度,坚持经常抓、反复抓、认真抓,强化重点地区、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彻底消除死角死面和排查盲区。要坚决整改隐患。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准确分析评估,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跟踪督查,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整改。要深化专项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产品质量、农资打假、农机安全等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扩大专项整治成果,防范和减少各类农业事故的发生。
二要健全完善安全防范应急机制。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当前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修订完善农业不同行业的应急预案,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完善信息报告、预警监测、风险评估等制度,做到科学预测、及时预警、未雨绸缪、防范未然。要提升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能力。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后,相关单位反应要迅捷,处置要得力,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应对,靠前指挥,不能躲避回避,不得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三要突出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强化各种灾害的预测、预判、预警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各种极端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呈现频发、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今年的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绝大多数地方组织发动到位、预报预警到位、宣传指导到位、防治措施到位,极大地降低了危害损失,干群很满意,但也有极个别地方工作不力,群众有意见。各地一定要认真总结,引以为鉴。当前,要突出抓好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苗稻瘟、立枯病、稻蓟马,棉花地老虎、蚜虫、红蜘蛛,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茄子菌核病和西瓜炭疽病等病虫害防治,坚持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常规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坚决打赢秋熟作物防病治虫夺丰收这一硬仗,绝不能因为监测预警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治时机,绝不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病虫暴发成灾,绝不因为阻截防控不到位导致疫情大面积扩散蔓延,真正做到防在灾害前、救在第一时、抗在关键点,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五、围绕农情准确,导向鲜明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宣传工作。
二是农业技术宣传多,农业工作宣传少;
三是对内宣传多,对外宣传少;
四是一般性信息和常规工作多,高层次、有深度、有影响的重大课题宣传少,时常处于慢于媒体、慢于兄弟部门、慢于上级领导的“三慢”被动境地。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我们“耳聪目明”的大事,大张旗鼓地“借势”和“造势”,以更大的宣传声势、一流的宣传业绩着力营造农业发展的浓烈舆论氛围。
一要注重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农业信息宣传工作要始终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和政策,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要紧紧围绕发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面向农民、服务社会,力求信息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增强新闻敏感性,注意掌握舆情动态。对于涉农不良舆情,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处置,通过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途径主动发布权威信息,避免媒体炒作和不良影响,引导舆论走向。
二要大张旗鼓地开展信息宣传工作。突出全局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用新思路、新视角和新形式,唱好农业信息宣传“四季歌”、“地方戏”。注重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等新兴媒体,通过主要版面、面向主要群体,有创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宣传,突出抓好有分量、“顶天立地”的重要新闻宣传,力争做到报刊有文章、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网络有位置,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热点、亮点、焦点、难点,注重处理好“面与点”、“喜与忧”、“热与冷”之间的关系,加强信息的采集、报送和发布工作,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上情”、掌握“行情”、注意“民情”、反映“内情”。
三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新格局。切实把宣传信息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农业重点工作同布置、同考核、同推进。要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业务或综合科室作为宣传信息工作的牵头负责部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有任务、人人有压力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
六、围绕心系农业,情牵农民,尽职尽责,提升效能的基本要求,从严抓好政风行风建设。
政风行风的好坏,事关农业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满意度,事关农业部门工作成效,必须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坚持抓机关带系统,抓政风促行风,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效能。
一要强化履职意识,做到分工明责任清。现在不少工作抓不深、抓不实、抓不透、抓不到位,还停留在讲话文件里、安排部署上,没有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大干快上、进位争先的氛围还不浓。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实际的行动、具体的项目、工作的实效,切实做到有要求就有部署、有部署就有落实、有落实就有成效,确保事事不落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增强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居安思危的前瞻性、明察秋毫的预见性和防患未然的主动性。要加强农业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兴“学习调研、求真务实、重德任贤、勤政廉政、艰苦奋斗”五种风气,以优良的作风凝心聚气、固强克弱,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同心协力、和衷共济。
二要深入开展调研,做到情况明对策准。把调查研究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和硬任务,每位领导、每个部门、每个行业骨干,每年都要有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充分发挥参谋作用。要着眼于现代农业的新实践、新发展,经常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调研现代农业发展的全局性、规律性、前瞻性问题,及时发现、跟进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总结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情况明、思路清、对策准,不断提高驾驭农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要创新服务方法,做到作风正效率高。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民的科技强农、流通富农、产业兴农、服务帮农、法制护农“五个”新期盼,深入开展“三创三争”、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硕果献给十八大”等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农业公共服务手段创新、内容创新和方式创新,努力做到为农服务职能化、特色化、常态化,不断满足农民新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机监理服务“六同时”、农业信息服务“五做到”、动物防疫“四公开”承诺制等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办事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为农服务品牌。要立足“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积极提供“零距离”贴身服务,“零缺陷”个性服务,“零干扰”优质服务,务必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得让农业市场主体满意、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四要严格督查考核,做到管理精防范严。坚持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从农业部门实际出发,逐步建成科学、严密、完善、管用的制度体系。要强化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跨越发展的鲜明导向,注重重点重抓与重点考核相统一,突出全省争先、苏北领先、勇于率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工作的督查考核和绩效考核,激发全市上下的内生动力,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纠正和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同志们,以上六个方面,有的是应对性工作,需要我们迅速行动;
有的是重点性工作,需要我们重点重抓;
有的是基础性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们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用一丝不苟的实劲、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竿子到底的钻劲,勇创新业绩,再创新辉煌,为率先在苏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在农业保险座谈会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这次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是在全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确保“十三五”发展取得良好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既是省人大会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我省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要内容和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热点。每年召开这样的例会,大家相互交流,可以起到取长补短、提振精神、鼓舞斗志的作用,对做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今天上午,会议特地安排大家实地考察了建湖县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场。刚才,盐城市领导介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农”工作情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一些做法,听了很受鼓舞。京霞主任通报了省人大农委今年立法、监督等工作要点,便于我们上下联动,突出重点,提升工作针对性。13个市人大会农委负责同志围绕会议主题,介绍了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年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发展新理念,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总产突破700亿斤,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1.6万元新台阶,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战略全局看,农业仍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短板。要拉长短腿、补齐短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要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激发农村改革活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关键一条就是要创新,尤其要抓住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牛鼻子,激发要素活力,提升配置效率。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阵,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农村产权市场化流转。要创新农村金融制度,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服务体系,破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难题。
二要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要按照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实施“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推进行动,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均衡配置。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用工业化的成果改造农业,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农业,用城镇化的力量带动农村,以协调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特别是苏北地区,当前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更要抓住机遇,推进城乡要素更加合理的配置。
三要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生态前置、绿色先行。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环境更是关系到老百姓幸福指数的关键问题。农业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更要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省农业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挑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划定农业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要把山水林田湖等资源的管理保护作为一个共同体统筹谋划,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大力修复农业生态;要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各级人大农委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看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美丽家园。
四要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既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要能够“走出去”,打入国际市场。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要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空间,加快形成进出有序、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要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既保障自我供给,又保护产业、保护农民。要抓住“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设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切实提升我省农业竞争力和比较效益。
五要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增进农村民生福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要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落实视察江苏时提出的“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要求,更大力度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加快推进重点片区整体帮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集中力量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要更大力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力度,推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民生事业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总之,我们要将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破除过时的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围绕“三农”改革大计,在立法、监督等工作中主动作为,为“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全省各级人大农委的同志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切实做好地方涉农立法、监督等工作,推进“依法治农”取得新成效。
一是不断完善农业法规体系,为农村全面小康提供法制保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制保障是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现在各设区市都有了地方立法权,各市人大农委也将承担相关法规的起草和审议任务。各级人大农委要立足“三农”发展大局,认真履职,切实抓好农业立法工作。一是要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大势,及时总结“三农”工作中的有效经验,适时出台相关法规,确保农村改革举措有法可依,发挥立法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保障作用。二是要把握涉农立法重点,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在农业经营方式、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加强研究;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在资源环境保护,科技、人才、技术、装备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突出乡村治理,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研究。三是要把握立法方式,将科学民主立法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坚持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扩大和深化涉农部门、农技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方面对立法工作的参与。省人大今年的农业立法项目涉及湿地保护、农技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河道管理、粮食安全等诸多方面,与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权益保障有着密切联系。省、市人大农委要加强联系、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坚持开门立法、科学立法,切实提高法规质量。
二是不断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张德江委员长强调要坚持监督与支持相统一。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委要按照这一要求,准确把握监督与支持的尺度。要把握监督方向。要围绕中央、省委1号文件确定的工作重点、“三农”工作的难点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开展监督,并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推进人大涉农监督工作不断与时俱进。要增强监督实效。要抓好监督工作前期调研,为提高会审议水平打好基础;要树立创新意识,在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上有所突破,不断提高监督刚性;要强化持续监督,加强对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执法检查要注重营造知法、守法的舆论氛围,注重发现问题,提出改进举措。今年,省人大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上下联动开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希望各级人大农委能够围绕这两项工作加强沟通联系、注重协作配合,推动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
开展调研。开展调研,要客观如实。调研是为立法监督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在深入基层单位、项目现场时要多看,在与一线人员座谈交流时要多问,切实把握事物真相和全貌。开展调研,要心系群众。开展调研时要牢牢树立群众观念,从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出发定重点、想问题、谋对策,不为少数部门意见所干扰,不受纸面汇报材料所局限。目前,省市县各级人代会已经结束,代表议案、建议已经梳理汇总,希望各级人大农委能立足自身职责,将调查研究与加强代表联系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去年,省人大农委在开展调研时,除了围绕会议题外,还自选了一些题目开展调研,部分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希望各级人大农委能够结合各地实际,继续做好调查研究,为全省“三农”工作贡献智慧、凝聚力量。
三、健全监管新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上新水平。
本届以来省人大农委召开的座谈会,从前年的“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去年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说都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研讨。把年会研讨交流主题与当年工作重点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工作创新,很有针对性。我认为这样的形式很好。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题目选的就很好。最近,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近几年,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优化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基层网格化监管,稳步发展“三品一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监测和执法查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据农业主管部门统计,去年省级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98.65%,畜禽产品兽药残留和违禁药物监测合格率99.9%,全年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检测范围、种类的局限性,检测结果与老百姓的获得感之间还有差距;面源污染,高毒农药、抗生素非法使用等难点问题的解决还不适应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期盼;部分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现状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监管措施还不适应;繁重的监测任务和现实的需要与监管手段、检查能力还不适应。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变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全省各级人大农委的同志要充分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突出监督重点,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化抓产业必须抓安全的理念,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要强化安全意识。一方面,要注重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养成。要发挥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安全生产意识传播给广大农户,带领他们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注重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宣传,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提高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种植农产品的观念,促进绿色有机生产。
另一方面,要注重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养成。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媒体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强化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要注重源头治理。当前,我省产地环境遭受污染,隐性添加高毒农药、滥用抗生素等行为还时有发生。要注重产地环境保护,对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农产品生产易污染区,“三品”生产区等要实施产地环境安全分类管理。要多措并举,严格控制农业的面源污染,对已经形成的重污染区要重点整治,限期治理到位。要严格投入品管控,推进连锁农资经营品牌建设,积极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对高毒农药等实施定点经营,严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使用行为。开展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重点解决违规使用抗生素行为,严厉打击抗生素滥用。要注重科技研发和推广,加大低残留农药、有机农药、绿色有机肥、高抗新品种等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制定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推广方面的激励措施。
三要完善监管机制。近几年,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很多经验,但监管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要注重各级各地的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把监测工作延伸到田间、延伸到市场。要注重发挥追溯管理平台的作用,不断扩大可追溯产品种类,逐步实现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产品可追溯。要注重强化部门协作,进一步明确部门的职责界限,不断完善准出准入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要注重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农业的标准化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许多农产品无标准可言。要加快农业标准的制订,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农业地方标准体系的科学性;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等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引导农民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适应农产品消费向优质、安全、品牌化发展的新需求,稳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三品一标”农产品。
五要严格依法查处。目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上,国家有专项的法律,我省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主要问题是一些生产加工者、销售者不守法,有关监管机构执法手段单一,制作、销售有害农产品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要注重加大农产品行政执法查处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开展抽检,加大立案查处力度,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
7月份,省人大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的报告,并就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询问。各市人大农委要结合实际,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切实保障全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要上下联动,提升监督工作影响力。要把省人大会的专题询问开展好,需要全省各级人大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省人大农委要把今天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梳理好,加强研究;要更多的深入农产品生产、监管项目现场,了解实情,发现问题;要与广大生产经营主体座谈,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现状。各市人大,包括县、区人大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督格局,增强社会影响。
——要把握关键,提升监督工作针对性。各级人大农委的同志要紧密联系各地“三农”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把促进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希望大家通过交流研讨,进一步加深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更加注重本地区相关工作的调查研究,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监督、询问工作重点,切实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要创新形式,提升监督工作实效性。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形式。省人大农委曾经组织开展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题询问,效果很好,有很多创新之处,增强了省人大监督工作影响力。今年,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既要借鉴过去的经验,也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增强监督效果,使询问成为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手段。
同志们,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按照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人社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材料(精选10篇)
- 最新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大全8篇)
- 最新绩效考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通用10篇)
- 2023年在居委会实践心得(优质9篇)
- 2023年区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板13篇)
- 局长税务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优秀13篇)
- 2023年军训军歌心得(实用19篇)
-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简短(大全16篇)
- 最新银行柜员实训报告总结(优秀15篇)
- 2023年健康教育心得体会400字(实用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