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精选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23:02:27 |
  • zdfb |
  • 13页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和提升。在总结中,要注意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目标。心得体会是每个人在学习和成长中的宝贵经验,以下是一些学子们分享的真实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启示。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一

“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下面是详细介绍:

1.明月共同途。

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2.冲天鹏翅阔。

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3.长松荫高原。

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吴天一。

1958年,吴天一跟随部队来到了青海。那时,大量来支援高原建设的人都患上了怪病,一位患者饱受折磨痛苦离世的模样,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开始了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当时中国的这项研究,还是一片空白。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5年里,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是吴天一用毕生的心血,创造出的医学奇迹。

吴天一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4.慷慨是英雄。

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朱彦夫。

朱彦夫颁奖辞: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5.秉心自超越。

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

苏炳添颁奖辞: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6.江海意无穷。

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陈贝儿。

2021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7.自强敏天行。

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奋斗者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8.潜龙育身躯。

中国核动力事业奠基人彭士禄。

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受尽拷打。从苏联留学归来,他决心投身祖国核动力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生前他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

彭士禄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9.无声玉满堂。

双耳失聪自强不息的青年学生江梦南。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她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10.航天追梦人。

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航天人(特别致敬环节)。

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_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1、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4、有利于提高人民的责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

6、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实践意思,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7、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二

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陈贝儿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是真的要亲身去看、去听。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一路走来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贝儿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陈贝儿:我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的报道说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的国家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大。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无穷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陈贝儿的意料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三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胡占凡: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张瑞敏:以智殉国,铸就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致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吴孟超: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高二年级使用。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5、高淑珍: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陈彤:14年的奉献让爱变成了接力赛。志愿者让爱心小院更幸福。这一切都缘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王振耀:十几年如一日为一群不幸的孩子挡风遮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怀使她成为最伟大的母亲。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高二年级使用。

张会军:75岁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家乡的愿望。我们敬佩他的无私和亲情。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将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班船。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

那个“金门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

“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9、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高二年级使用。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

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1、纵死终令汗竹香出自明•张家玉《军中夜感》“惨淡天昏与地荒,西风残月冷沙场。裹尸马革寻常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汗竹,指史册。盖古代无纸,书写在竹简上面;写前须先把竹简置于火上烤,使水分蒸发掉。水分蒸发时,状如竹简出汗,所以把书写的竹简叫着“汗竹”。其诗末句是说:纵然战死,毕竟要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谜底据面别解,意犹:人虽然死了.其名声却永远流传。

2、孝更绝伦足可矜出自二十四孝_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后人有诗赞曰: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3、“何处春江无月明”出自《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解析:《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5、爝火燃回春浩浩出自。

《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高二年级使用。

8-。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四

“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彭士禄表示。

核潜艇被认为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苏联等先后拥有了核潜艇。

1958年,中国研制核潜艇工程启动。曾经,人们寄希望苏联给予核潜艇研制技术援助,但苏联没有答应。毛泽东同志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彭士禄受命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只有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加上一个玩具模型——我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彭士禄被人们称为“彭拍板”“彭大胆”。他说,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余下三分通过实践去解决。

“科技人员最珍惜时间,时间是生命,是效益,是财富。有些问题只有赶快定下来,通过实践再看看,错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比无休止的争论要高效得多。”他说。

采用什么堆型?建不建陆上模式堆?面对一系列的尖锐争论,彭士禄力主建设陆上模式堆,进行核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试验。虽然这比直接建核潜艇要额外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但这样能进行科学验证,充分释放风险,确保核潜艇研制一次成功。这一思路最终被采纳,并成为确保我国核潜艇顺利研制的关键一环。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让核能服务于社会、实现和平运用核能,是彭士禄等核动力专家的心愿。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决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造内地大型商用核电站项目。彭士禄担任总指挥,又全身心地扑到核电站的筹备和建设中去。

他提出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筹建时,彭士禄提出光靠外国不是办法,向中央领导建议“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核电站”。

“后来就确定搞60万千瓦,自力更生、以我为主来设计建设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说,“一定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五

香港主持人陈贝儿凭专题及纪录片《无穷之路》获“tvb最佳女主持”奖项,该纪录片聚焦内地扶贫故事,播出后备受好评,此前,该片也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选定为20部“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之一。

拍摄过程中,主持人陈贝儿亲自带领大家去“看”、去感受每一个贫困地区的转变,从南部热带雨林到云贵高原大峡谷,从大西北戈壁沙漠再到川藏高原……她亲自攀登四川凉山的攀天梯、溜钢索渡过怒江峡谷,让观众感受到了贫困地区曾经的“穷”,也让大家深刻理解了纪录片片名,“无穷之路”,四个字,是国家解决贫困地区民众困难的决心,这曾是一段很艰难的路,如今终于“通”了。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本月2日晚,tvb举行“万千星辉颁奖典礼”,陈贝儿凭借《无穷之路》获得“最佳女主持”。不过由于陈贝儿目前在内地,未能回到香港出席颁奖礼,所以她通过视频领奖。

获奖后,陈贝儿也在个人社交媒体感谢了团队以及观众的支持,“多谢、多谢大家支持!多谢公司,一直给我很多机会。我好幸运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个节目,我以我们的团队为荣!我们会继续努力!”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六

彭士禄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彭士禄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不怕困难艰险。

彭士禄的童年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1928年,他3岁时,母亲被反动派枪杀;第二年,父亲彭湃也在上海牺牲。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党组织安排他辗转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那段时间,彭士禄见到年纪大的就喊爸爸妈妈,年纪小的就喊哥哥姐姐。

8岁时,由于叛徒出卖,彭士禄被捕入狱。出狱后,由于生计无着,他又沦为“小乞丐”……回忆起这段经历,彭士禄说:“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父母把家产无私地分配给了农民,直至不惜牺牲生命,给了我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热血。”

1940年,周恩来找到彭士禄,并把他送到延安。彭士禄常对延安中学的同学们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要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么对得起党?”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把彭士禄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陈赓问。“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语气坚定。从此,他便与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留学那段岁月里,彭士禄从未在晚上12点前就寝。“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头扎进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了湖泊。”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卢布的报酬。“80卢布啊!这是老阿妈用血汗钱供孩子上洋学堂,我们能不努力吗?”

引领我国核电发展历史性跨越。

1958年6月,彭士禄学成回国,被分配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2年2月,他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然而,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的知识近乎为零,一无图纸资料、二无权威专家、三无外来援助,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学”。

国家经济困难,但彭士禄和同事们士气高昂。“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吃……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彭士禄说。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后,加紧研制核潜艇的任务进一步提上了日程。1965年,中央专委批准研制核潜艇,并要求1970年建成潜艇陆上模式堆。于是,彭士禄等一大批科技人才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四川西南部大山深处的一个代号叫“909”的基地。

在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期间,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型式和控制棒组合型式等重大技术关键。“每天晚上,彭士禄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热功专家黄士鉴回忆。

“核潜艇项目的初期研究要演算大量数据,彭士禄的计算结果总是最精确。”黄士鉴说,等到自己当了核动力院的总工程师,已经退休的彭士禄还不忘叮嘱他,“不管你现在的位置有多高,重要的数据一定要亲自算一遍,这样你心里才能踏实!”

1970年8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顺利达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核动力技术的国家。而彭士禄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彼时他已经连续五天五夜没有合眼了。

1970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值得一提的是,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没有用一颗外国螺丝钉。

和平运用核能,将核能服务于社会,是彭士禄毕生的心愿。1983年,他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1988年,彭士禄担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从核潜艇到核电站,彭士禄从事的工作都是拓荒。他说,自己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49岁时,彭士禄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3/4。手术后他仅仅住院一个月,就继续扑到了核动力事业上。

公事上一点都不马虎、私事上一点都不计较。

虽为英烈之后,但彭士禄一直很低调,“我从没背过这个包袱,更不会以此自居。我只是一个普通党员”。

工作中,彭士禄既严谨细致,又“敢于拍板”。有人问他:“为什么敢拍板?”他回答:“其实有个秘诀,一定要用数据说话。”牢牢掌握实验数据,是他大胆决策的科学依据。他曾这样要求自己:“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但人总不完美,对事物总有几分模糊。这时就要不耻下问、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通过试验等来搞清楚。”

彭士禄这样看“明白”与“糊涂”的关系:“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他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难得糊涂。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彭士禄的病房中,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帽子上绣着中国的核潜艇。弥留之际,他已无法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却仍然关心着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彭士禄曾在自述中这样写道:“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七

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八

陈贝儿20加入有线娱乐新闻台(cen)担任主播,5月3日是她最后一天亮相cen,便要结束在这里的主播生涯。她称第一天“开工”时感觉很冷,因为那天要庆祝娱乐新闻台开台,她特意穿上性感晚装报道新闻,但录像厂冷气很大,害她差点冻病,幸好当时有猛男区永权做拍档,所以她最后一天“开工”也要求跟区永权做拍档。

区永权访问陈贝儿暂别cen的感受,她即忍不住在镜头前哽咽起来,自言是个十分幸运的女孩,期间结识到很多好朋友,还透露自己的心愿是希望很多年后,有人说起cen,仍然记得她。陈贝儿表示6年里,最难忘的是到戛纳采访,戛纳就像她的“老朋友”,令她有很多美好回忆,包括和木村拓哉勾小手指及在手掌上写字等。一众好友也为陈贝儿举行欢送会,一起缅怀打江山的日子。

203月,参加《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

2021年1月24日,陈贝儿与林溥来共同主持的节目《寻找家香味》在香港翡翠台播出。8月,参演记录片《无穷之路》。

2022年2月,献唱抗疫歌曲《狮子山下同心抗疫》。

感动中国节目简介。

“感动中国”,cctv第一品牌,“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十年来,节目推出了100多位感人至深的人物,致力于重塑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其独创的节目形态被广泛复制,形成了、独特的“感动现象”。“感动中国”核心主创、历年颁奖词撰写者刘凯创作:采访所有参与制作“感动中国”的幕后人员,对大量获奖人物进行回访,首次披露台前幕后和人物评选中的许多感人细节。白岩松将本书誉为“中国的心灵日记”!

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人物事迹】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

【颁奖词】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陈陆:男儿付死生。

【人物事迹】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颁奖词】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人物事迹】,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经多方努力,,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人物事迹】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来,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如今,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颁奖词】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王海:为国击豺狼。

【人物事迹】朝鲜战争时,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颁奖词】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汪勇:芳草递春风。

【颁奖词】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谢军:北斗灿繁星。

【人物事迹】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卫星研制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颁奖词】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人物事迹】20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颁奖词】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毛相林:山路得康庄。

【人物事迹】坚守偏远山村43年,毛相林带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年,下庄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两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颁奖词】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国测一大队:山河功业存。

【人物事迹】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队以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颁奖词】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抗疫英雄。

【特别致敬】《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们。此外,要致敬的还包括14亿人当中的你我他,我们应该为自己点赞,因为每个人都了不起!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九

陈贝儿加入有线娱乐新闻台(cen)担任主播,5月3日是她最后一天亮相cen,便要结束在这里的主播生涯。她称第一天“开工”时感觉很冷,因为那天要庆祝娱乐新闻台开台,她特意穿上性感晚装报道新闻,但录像厂冷气很大,害她差点冻病,幸好当时有猛男区永权做拍档,所以她最后一天“开工”也要求跟区永权做拍档。

区永权访问陈贝儿暂别cen的感受,她即忍不住在镜头前哽咽起来,自言是个十分幸运的女孩,期间结识到很多好朋友,还透露自己的心愿是希望很多年后,有人说起cen,仍然记得她。陈贝儿表示6年里,最难忘的是到戛纳采访,戛纳就像她的“老朋友”,令她有很多美好回忆,包括和木村拓哉勾小手指及在手掌上写字等。一众好友也为陈贝儿举行欢送会,一起缅怀打江山的日子。

3月,参加《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

201月24日,陈贝儿与林溥来共同主持的节目《寻找家香味》在香港翡翠台播出。8月,参演记录片《无穷之路》。

2022年2月,献唱抗疫歌曲《狮子山下同心抗疫》。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

陈贝儿,1979年6月14日出生在香港,是香港第一位采访奥斯卡、戛纳影展等国际盛事的女主播。现任bma副总裁,专责南华足球队及出版社业务,并兼顾主持工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陈贝儿事迹素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见证国家脱贫奇迹。

2021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演艺经历。

陈贝儿2003年加入有线娱乐新闻台(cen)担任主播,5月3日是她最后一天亮相cen,便要结束在这里的主播生涯。她称第一天“开工”时感觉很冷,因为那天要庆祝娱乐新闻台开台,她特意穿上性感晚装报道新闻,但录像厂冷气很大,害她差点冻病,幸好当时有猛男区永权做拍档,所以她最后一天“开工”也要求跟区永权做拍档。

区永权访问陈贝儿暂别cen的感受,她即忍不住在镜头前哽咽起来,自言是个十分幸运的女孩,期间结识到很多好朋友,还透露自己的心愿是希望很多年后,有人说起cen,仍然记得她。陈贝儿表示6年里,最难忘的是到戛纳采访,戛纳就像她的“老朋友”,令她有很多美好回忆,包括和木村拓哉勾小手指及在手掌上写字等。一众好友也为陈贝儿举行欢送会,一起缅怀打江山的日子。

2019年3月,参加《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

2021年1月24日,陈贝儿与林溥来共同主持的节目《寻找家香味》在香港翡翠台播出。8月,参演记录片《无穷之路》。

2022年2月,献唱抗疫歌曲《狮子山下同心抗疫》。

陈贝儿事迹介绍。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一

马怀兰,女,60岁,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主任。

2002年,对于马怀兰夫妇来说是极不寻常、多灾多难的年。前半年马怀兰不幸患乳腺癌,后来丈夫周银柱又出现血尿,经查患了肾盂癌,做了左肾切除术,夫妻俩决定回山区老家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养病。

而病还没好,夫妇俩就投入到家乡脱贫致富的建设中,2005年马怀兰高票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她和丈夫周银柱着手在发展生产和改变村容村貌上寻找突破口。当听说市政建设要拆迁东关村的大片旧房子,夫妇俩认为这些破砖烂瓦对井沟村来说可是好东西。于是,在大批拆迁那几天,马怀兰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和妇女劳力,天不亮就到拆迁工地捡砖捡瓦。就这样,为村里捡了8万块砖3万块瓦,用这些砖瓦修起2000方的大水窑和10间花灯库房,节省了三万元。

2006年,夫妇两还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股份制企农合作社。公司出资金出技术,村民以土地、牲畜、农机具等入股。企农合作,互利共赢。几年来,他们为井沟的新农村建设投入了360万元。

回乡10多年来,村民收入从人均700多元增长到5000多元,马怀兰夫妇几乎捐出了所有的积蓄。马怀兰说:“目前我们的身体还行,我们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王庭虎,男,45岁,秦巴山区的一名铁路养路工,是巴山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当了一名铁路养路工,26年来不曾离开。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工区管辖81公里线路,自然环境恶劣,有着全线最高的桥梁和最长的隧道。大巴山2号隧道病害是全国铁路养护的难题。而王庭虎在师傅的带领下用10年的时间硬是把这条被外国专家判了“死刑”的线路修成达标线路。

1994年,解师傅退休。临别的当晚,他对王庭虎说:“巴山条件虽然苦,但是它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很多筑路人为铁路献出了生命,他们在看着我们这些养路人啊。”

王庭虎接过师傅手中的“接力棒”,每天都要背着20多斤重的工具包行走20多公里,从午夜12点到早上7点,查看钢轨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睡觉时间不足4小时。

王庭虎还组织巴山工区成立了“雷锋爱心小站”,为巴山乡修路架桥,为孩子们捐款捐物,腾出房子让道远的孩子寄住。如今10多名巴山孩子已经在其资助下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8年,师昌绪赴美留学。50年代开始,师昌绪为争取回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

他时常说,他已经90多岁了,还有两件事需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是在有生之年为科普事业多做事。中国的科普工作还没有完善,大众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二是希望在大飞机工程材料科学方面做点事。只要材料不过关,他决不罢休。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李克强总理闻讯委托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人及亲属表示慰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张纪清,74岁,江苏江阴市市民。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2014年11月,内蒙古军区第七批赴非维和运输大队出发奔赴非洲。在这之前,运输部队已经安全行驶了近8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00圈,运送物资相当于6千多节火车皮载货量。

该大队今年9月组建以来,200多名官兵针对任务区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实际,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完成了执行维和任务的各项准备。他们11月从北京出征,分两个批次赴利比里亚将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运输任务。

从2006年4月到2014年3月,以内蒙古军区汽车团为主的维和运输大队,连续6批执行了赴非洲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在非洲的6次维和任务期间,运输部队官兵们顽强拼搏,连续奋战,克服了环境艰苦、局势动荡、任务繁重、气候炎热多雨、道路泥泞坎坷等重重困难,坚持一流标准,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

自1990年起,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运输任务,是军委总部和北京军区赋予内蒙古军区严肃的政治任务。内蒙古维和运输队在执行任务期间,通过国际维和的窗口展示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严明纪律成为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别代表团维和部队的典范,受到了利比里亚各界的高度赞誉,全体官兵均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利比里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专门视察看望维和官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在国外接受我国国家元首的检阅。

张笋,42岁,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张笋,1972年出生于河北一个军人家庭。在加拿大攻读博士后毕业时,她谢绝导师的诚恳挽留,回到祖国从事国防医学事业。作为一名技术过硬的医学专家,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把医学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在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展现了一名新时期白求恩传人的时代风采;作为一名当代革命军人,她两赴非洲大陆,用一流的技术、热忱的服务和过硬的作风赢得了世界喝彩。

在张笋的案头压着这样一张字条:作为一名医生,技术很重要,但良心更重要。从医17年,张笋从不怠慢一名患者,从不放过一个疑点,没收过一次红包,没受过一次投诉,没出现一次差错,被广大患者称为“白求恩式的好军医”。

张笋曾两赴非洲。赴利比里亚维和期间,她和战友们接诊患者无一死亡,医护人员无一感染,创造了中国维和史上多项第一。2007年,作为维和官兵的优秀代表,张笋受到了胡主席的接见。“和平天使—2009”中国—加蓬人道主义医疗联合救援行动期间,她和队员们共接诊18000多人次、手术300多例、健康宣教数千人,受到加蓬总统邦戈的高度赞誉,被当地群众称为“来自中国的白求恩”。

2014年6月4日下午,张笋因患脑部胶质瘤医治无效,走完了42岁的人生旅程。根据她生前遗愿,她的部分器官已捐献给三个急需救助的患者。

吴锦泉。

吴锦泉。

吴锦泉,男,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

吴锦泉,今年84岁,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

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了“锦泉一元爱心社”,五星村内15家企业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出了3万多元善款,全村19个村民小组,也纷纷捐钱,从而使“锦泉爱心社”的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发放救助款14000余元。救助的对象包括革命伤残军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二

20,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

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

陈贝儿: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我是真的要亲身去看、去听。

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

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

一路走来,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贝儿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

陈贝儿:我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的报道,说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的,国家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大。

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陈贝儿:采访的过程当中,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他们给我很大的力量。他们碰到困难时候的那种坚持,跟他们要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脱贫的工程比联合国早完成,这是因为我们当中有很多无名英雄。

《无穷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陈贝儿的意料,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陈贝儿:很多香港观众朋友给我的留言,他们都说看得很感动,因为这个节目他们也都知道了现在国家发生的变化,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陈贝儿演艺经历。

陈贝儿加入有线娱乐新闻台(cen)担任主播,5月3日是她最后一天亮相cen,便要结束在这里的主播生涯。她称第一天“开工”时感觉很冷,因为那天要庆祝娱乐新闻台开台,她特意穿上性感晚装报道新闻,但录像厂冷气很大,害她差点冻病,幸好当时有猛男区永权做拍档,所以她最后一天“开工”也要求跟区永权做拍档。

区永权访问陈贝儿暂别cen的感受,她即忍不住在镜头前哽咽起来,自言是个十分幸运的女孩,期间结识到很多好朋友,还透露自己的心愿是希望很多年后,有人说起cen,仍然记得她。陈贝儿表示6年里,最难忘的是到戛纳采访,戛纳就像她的“老朋友”,令她有很多美好回忆,包括和木村拓哉勾小手指及在手掌上写字等。一众好友也为陈贝儿举行欢送会,一起缅怀打江山的日子。

3月,参加《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

年1月24日,陈贝儿与林溥来共同主持的节目《寻找家香味》在香港翡翠台播出。8月,参演记录片《无穷之路》。

2022年2月,献唱抗疫歌曲《狮子山下同心抗疫》。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三

2014年2月18日,重庆市**县高级中学校如期开展了主题班会之观看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班会以视频的形式展出,并以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为主要活动素材。

光阴似箭,爱的舟楫,芸芸众生中总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以自己最微不足道的力量去践行着爱与责任的真谛,他们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去灌溉着情谊的园林,他们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恪守着责任的伟岸,是他们以自己最实际的行动感动了你我,也感动了中国。

爱,自华夏文明起源之际已然有了文字的记载,而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发展拓深至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但无论何种形式的爱都向我们阐释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于每个社会上的人而言,爱是不可或缺的。不同人对爱的理解不同,而他们对践行爱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但有这样的人,他们对爱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小爱,而将之升华到了超越个人、超越小我的集体之爱,大我之爱。

责任,字面意思指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当的事情。于某些人而言,责任是一种束缚,是一种自我利益受限的框架,因为责任很多时候代表着与自我意识相矛盾的一面。但对于有些人而言,责任是他们一生最看重的东西,他们将之视为一种灵魂所恪守的永恒存在。因此,他们用自己最原始的意识去践行着属于自己的责任:连续几十年给战友扫墓、用自己卑微的薪水去支持贫苦学生、用自己残疾的身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千手观音之美&&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每一朵浪花的背后都有着足以抗衡海啸的力量,那些人,那些事,走过古稀,也走过耄耋,用年岁的磨砺支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

感斯他迹,动斯吾行。请记住他们的名字: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也许我们不能做出他们足以感动中国的事迹,但培养一颗感动的心,然后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他人,从点滴做起,我们相信明日的中国将成为足以感动整个世界的民族。

整场活动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有序进行,很多学生都为其中的人物和事迹所感动,在中途还有很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花,相信通过本次班会,所有云中学子将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从点滴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他人,感斯他迹,动斯吾行,达到了预期效果。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四

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可对于彭士禄来说,却是个例外。彭士禄的父亲彭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牺牲,一年以后,父亲彭湃又在上海龙华被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

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斩草除根”,彭士禄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牢狱之灾,甚至一度沦为乞丐。直到1940年,周恩来托人辗转找到彭士禄,并送他到延安,这才结束流浪的生活。

在延安中学,彭士禄的同班同学都爱称呼他“老班长”。彭士禄常常对同学们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流血牺牲了,要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么对得起党?”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就在彭士禄刻苦学习的时候,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1952年,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在美国东海岸成功下水。

1956年,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到苏联访问,密召彭士禄,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从那时起,彭士禄与核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五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彭士禄这个名字,和他从事的工作一样,一度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直到几十年后,隐姓埋名30年的彭士禄,才作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走进人们的视野。

有人称彭士禄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坚决不同意。“对我来说这是贪天之功,我不接受!”彭士禄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

彭士禄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却毅然将全部奖金捐献出来作为人才奖励基金奖励在核动力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就的年轻人。

女儿彭洁跟父亲开玩笑:“你获奖得了这么多的奖金,给我点多好。”彭士禄跟孩子说,这个钱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一生都要尽全力回馈祖国。

晚年的彭士禄说,他有三个心愿——。

一是盼望祖国早日拥有更加强大的核潜艇力量;。

二是盼望祖国早日成为核电强国;。

三是盼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圆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

这三个心愿中,“祖国”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

从自主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几十年来,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背后是以彭士禄为代表的一大批核工业人的无私奉献。

2022年1月15日,中国核工业创建67周年。已经97岁的彭士禄念念不忘的还是国家的核事业。“我们核工业必须做大做强,新一代的核工业人,要努力加油干,你们是最棒的。”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

在老一辈核工业人耕耘、开荒的大路上,中国核事业正继续澎湃前行。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六

彭士禄的父亲是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

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14岁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抗日小战士;1940年被送抵延安,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刻苦学习。

如此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彭士禄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无比深厚。彭士禄说:“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

1956年,在苏联学习化工机械即将毕业时,彭士禄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专业。面对愿不愿意改行的问题,年轻的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从此,他的人生就与祖国的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祖国需要”,成为他一生的行为准则。

从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无不倾注了他的汗水和心血。

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期间,他把被子搬进厂房,24小时连轴转,以便随时发现、分析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场解决问题。

核潜艇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时,他随艇出海,临行前,对妻子说:“放心,这次一定能成功,我有信心。万一喂了王八,你也别哭。”

49岁那年,他在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但他不到一个月就出了院,又开始超负荷工作起来。

不居功、不求名、不逐利,彭士禄将毕生智慧都倾注于科技报国上;奋斗不息、躬耕不止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澎湃着信仰的力量。

“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彭士禄这样说。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七

江梦南,1992年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的一个瑶族家庭。在半岁时,由于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平静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江梦南事迹素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江梦南事迹材料。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

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

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

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

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

在学校,江梦南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但对于江梦南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看板书和课后自学来跟上进度。

尽管如此,聪明、好强的江梦南凭借不服输的劲头,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之后,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从小到大,江梦南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

在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

一个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为何要选择远在北方的吉林大学?江梦南说,一是自己的偶像张海迪也毕业于吉林大学,她说要跟随海迪阿姨的脚步。同时,江梦南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最终,她选择了吉林大学的药学专业。

“心有目标脚踏实地,不必患得患失。”9月份,江梦南又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行。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反而更加需要努力去克服困难。因为,只要坚持地努力,我们的未来一样是‘有声有色’充满光明的……”20暑假,在湖南省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一位大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给100多位听力有障碍的孩子做了一个励志演讲。她自信洪亮的声音通过手语老师的翻译,传递到了听障孩子的心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有的孩子眼里还涌动着激动的泪花。

台上演讲的女孩名叫江梦南,是一位有听力障碍的人。

江梦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一个瑶族教师家庭。6个月时,一次肺炎引起的持续高烧,导致江梦南双耳失聪。但她没有被命运扼住喉咙,而是坚持不懈地挑战自我,学会了用眼睛“说话”,从基础教育阶段一连串的奖状,到获得吉林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再成为一名级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同龄人相比,江梦南蹚过了一条更为曲折湍急的河流。而站在河的彼岸,江梦南说:感谢父母超出常人的信念,以及自己多年来的锲而不舍,让她收获到人间的诸多美好。

坚持,让女儿走出无声世界。

1993年,对赵长军、_夫妇来说,是喜悦与痛苦并存的一年。令人喜悦的是,6个月前,女儿的到来圆了他们的梦,所以给她取名江梦南,寓意“梦里江南,岁月静好”;不幸的是,6个月后,由于用药不当,导致江梦南极重度神经性耳聋,给这个家庭笼罩上一层阴霾。

江梦南一家。

赵长军(江梦南父亲):梦南6个月时得了肺炎,但当时我们夫妻都不在身边。住在农村的奶奶就把她带到当地赤脚医生家及乡医院打针,但是高烧持续十几天不退。当我们知道时,就赶紧把她送到郴州市的医院进行治疗,高烧退后,却发现孩子表情木讷,我们担心她的听力出现了问题,而医院因为孩子太小无法作出诊断。由于我们住在穷山沟里,加上工作忙,直到1993年暑假,心里不踏实的我们带她跑到了省医院,“无听力,系极重度神经性耳聋”的诊断结论,让她妈妈直接晕倒在了现场。

我们希望这个结果是仪器故障所致,不顾医生的劝阻要求再次检查。其实,检查费用是十分高昂的,一次就要近300元,这相当于我那时候一个月工资。即便这样,不死心的我们又去了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省儿童总医院,面对同样的检查结果,医生们都建议我们不要再奔波了,让孩子早点去学手语,为今后的成长做准备。

_(江梦南母亲):起初,我们也想到了给她佩戴助听器,但医生说,助听器只适合听力损失小于95分贝的孩子,而梦南对135分贝的刺激都毫无反应,所以言语康复几乎没有希望。但我们不顾医生的劝导,坚持买了一副国产的盒式助听器,开始了艰难的康复之旅,没人指导,也没有现成的经验。而且,助听器在一岁多女儿的眼里,俨然一个新奇的玩具。不到半天,耳机线挣断了,耳机也被送进了嘴里……为此,我们想了各种办法让她配合训练,但是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梦南还是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不能有意识地发音。

教育周刊:后来,是什么让你们又坚持走言语康复这条路?

赵长军:正在绝望时,一个镜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在梦南出生那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有一位叫万选蓉的女士和她儿子做了一个节目,讲的就是妈妈如何用爱和毅力让听障儿康复的故事。于是,1994年元月,我们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寻求希望。

为了查清梦南的失聪到底是不是因为那次高烧所致,我们带着她去了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检查结论都是一致:“器官发育正常,染色体正常,系高烧所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至此,我们无奈地放弃治疗。

_:从医院出来,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万选蓉老师工作的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当时,她是言语康复部主任。万老师得知我们来京的缘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经验知识,并同意接纳女儿为康复学员。为了梦南治疗,我们已经债台高筑。而且作为教师的我们心里都有一股韧劲,万老师能在没有先例、没人指导的情况下让儿子的言语实现全面康复,身为教师的我们,只要有爱心、耐心和恒信,坚持地做下去,也一定会让铁树开花。所以,怀着感激与希望的心态,我们告别了万老师,决定回去一搏。

回到住处,疲惫不堪的大人相对无语,女儿扶着床沿自顾自地玩着。可能是她的球掉在了地上够不着,忽然发出了一个求助信号———一声含糊不清的“妈妈”。我们像触电般不约而同地跳到她身边,迫切地把她的小手放到她的脖子上,让她再喊,体会到声音的振动。终于,一句句含混不清但又有意识的声音从女儿的口中迸发出来……当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_:梦南的突然发音,我们于是看到希望,也坚定了走言语康复这条路。但为了准确地掌握言语康复的方法,1994年暑假,我带着女儿来到了湖南省聋儿康复中心,自费参加特教老师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得到了我们县首例特教教师资格证书——“聋儿听觉言语康复师”资格证书。

回家后,为了让她同步能够看到我说话,我就买了一面大镜子,然后每天抱着她对着镜子说话,让她能同步看到我们俩的口型,并让她感受喉咙里不同发音的气流震动。家里也是到处贴满各种生活中的名词的卡片。一个词,我们往往要反复练习上万次。就这样,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她学会了说话,而且言语能力和同龄儿童相去不远。她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到了中学还学了英语。

锲而不舍的求学路。

在父母的坚持康复训练下,江梦南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康复,而且还很好地学会了拼音,这对她语言的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后来,在江梦南的坚持不懈努力下,她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中学,并走进心仪的大学校园。

江梦南取得了吉林大学硕士学位。今年9月,即将去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赵长军:的确,她能发音说话了,但由于听不见声音,上学读书还存在困难。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让她“笨鸟先飞”,所以课下全力辅导她,并让她学会自学;为了让她获取别人的信息交流,就训练她“读唇”能力。其实,所谓“唇语”,就是靠看别人说话时嘴唇的动作来解读别人说的话,这是一种很难的技巧,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付之于大量的练习。为此,我们还找来了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以及聋儿康复方面的书进行学习。通过艰难的训练,渐渐地,女儿能通过别人说话时的口唇变化而分辨出说话的内容,她的阅读速度也有了惊人的提高,做好了入小学的准备。

_:秋,与她一起入幼儿园的同学都读一年级了,我们考虑到她的听力不好,想让她晚一年再读。秋季开学时,梦南无论年龄还是智力都已经具备了上普通小学的条件,我们高兴地带着她去报名,但老师却委婉表示暂时把她列为旁听生。考虑到学校对老师有成绩的考核,身为老师的我们也理解老师的苦衷,于是就答应她旁听。

由于格外珍惜上学机会,再加上要靠观察老师的口型“听”课,梦南在课堂上就十分专注,学习也很刻苦。一直到四年级,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的努力让她摆脱了“旁听生”的身份,有了正式学籍。后来梦南竟主动提出要跳级,理由是赶上当初的小伙伴,将耽误的一年时间补回来。于是,20,她直接从四年级跳级到了六年级。小学毕业时,她的成绩科科优秀,还被学校推荐为“市级三好学生”。中考时,梦南也取得了七门功课全a的好成绩,被郴州市几所重点中学同时录取。高考时,又以615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

坚持,让她融入主流社会。

大学期间,江梦南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东荣”奖学金、获得“白求恩医学”奖学金。还被评为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自强自立研究生的称号,并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录取为博士生。

江梦南(左2)在吉林大学度过了最美的青春岁月。

江梦南:可能在外人看来,我学会说话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但是我父母他们不仅教我学会了说话,还教我学会了读唇,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常宝贵的能力。

在我的印象中,我上小学时放学后的时间及周末寒暑假的时光几乎都是在爸爸妈妈的辅导中度过的。儿时的我也贪玩,为了多玩一会,也常常和父母斗智斗勇。不过现在看来,因为当时父母的坚持,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有了自信和意志力,我才能走到今天。

中学时,为了锻炼自己,一直没离开父母的我主动选择了离家较远的学校。那时,对我而言最大的困难是人际关系。因为听力障碍,导致了我和同学的交流不太方便,很多时候我经常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聊天。那种内心很难融入进去的孤独难以表述。由于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唇语方式,我需要和刚认识的人接触几天,才能比较快地熟悉他的口型,我不断地去尝试,尽力去融入集体生活。当学习节奏变快时,如果每节课都依靠读唇,学习效率就太低了,所以我基本是依靠看黑板和书本自学,下课时找同学借笔记。住校期间,由于没有父母督促着起床,为了早起学习,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将手机设置好闹钟,并调成振动模式,我曾经试过用橡皮筋把手机绑在手上,但是因为血流不畅,手压得难受,所以就一晚上都将手机紧紧抓在手里,后来成了习惯。

江梦南:感谢父母对我的坚持、不放弃。为了能将他们全部的精力放在我身上,让我更好地康复,她们放弃了要二胎的机会。我也曾经问过他们,如果我这一辈子都不会说话怎么办?父母说:“就算这样,我们也不会后悔……”

童年时期的江梦南。

我童年时,为了给我治病,父母那点微薄的工资难以度日,所以家里早已债台高筑。为了还清欠款,父母利用课余时间承包了一片近20亩的茶园。那个时候,家里请不起工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当时父母学校有一个规定:教师不准从事第二职业。承包茶场本来就是偷偷进行的,所以他们只有利用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因此,那段时间,是父母最困难、最辛苦的时期,但父母却从来不抱怨,尽最大努力支撑着家庭,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是父母的乐观坚强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做后盾,才让我蹚过命运那条无声的河流,让我很好地融入到主流社会。

坚持,带着梦想再出发。

一路走来,除了自己的坚持,江梦南经常将“感恩”两字挂在嘴边。寒暑假,她一有时间就去特教学校当志愿者。谈及未来的梦想,她想攻克耳聋医学难题,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

江梦南:因为听力的原因,我在老师那里得到了比正常同学更多的关照,学校领导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5月,我被评为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学校邀请我的父母作为家长代表参加表彰典礼。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在办公室接见了我们一家,他拉家常式的话语让我父母内心充满了信心和自豪。聊天结束后,父母特别想和杨书记合影,但他们看到杨书记特别忙,不希望给他添麻烦,就没主动提及。让我们感动的是,杨书记得知父母有这个想法后,他忙完手头的工作,便立即来到父母的住处,主动要和他们合影留念。他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业。当我去清华参加博士生复试的时候,杨书记考虑到我的听力问题,就给清华大学致电说明了我的情况,希望能为我争取到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当我被清华大学录取后,他为了让我能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博士生涯,还帮我联系医院,免费为我做了人工耳蜗手术。所以说,这7年来,在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是在吉林大学度过。吉林大学也见证了我人生的几次重要转折,培育了我的情怀和理想,为我撑起了走向社会的风帆,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为江梦南颁发吉林大学20“自强自立研究生”荣誉证书。

江梦南:专业的选择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儿时的我经历了很多痛苦和磨难,我不希望别人再去经历这一切。所以,从小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帮助他人驱除病痛。但后来我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我不适合做临床医生,所以从本科到研究生我都选择了和医生相近的药学专业。而博士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专业,也是希望自己今后能有机会进一步探索耳聋背后的原因和机理,为攻克这个难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走出无声世界。

因一场意外半岁时失聪,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却完成了学业并考上大学、研究生。人生虽无常,学业无止境。对人生不服输的她,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郴州宜章失聪女孩、“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候选人江梦南的逆袭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失聪后她考上大学研究生并读博士。

今年29岁的江梦南,出生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

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

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

在学校,江梦南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但对于江梦南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看板书和课后自学来跟上进度。

尽管如此,聪明、好强的江梦南凭借不服输的劲头,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之后,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从小到大,江梦南没有上过特殊教育学校,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

在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

一个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为何要选择远在北方的吉林大学?江梦南说,一是自己的偶像张海迪也毕业于吉林大学,她说要跟随海迪阿姨的脚步。同时,江梦南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最终,她选择了吉林大学的药学专业。

“心有目标脚踏实地,不必患得患失。”2018年9月份,江梦南又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行。

身体力行地向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

涅槃重生后的江梦南,如一只心怀大爱的凤凰,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故乡。早在大学期间,江梦南回到家乡时,总会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那些视力、听力、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她以自己为例,鼓励这些孩子们积极进步,带动他们融入社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来清华大学之前,江梦南一直没把自己往残障人士这个方面去靠拢,“哪怕听不见,也要跟其他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今,她意识到,我国有几千万残障人士,“如果无障碍做得非常完备,残障人士也能跟健全人一样生活,我觉得这才是更美好的世界。”

在清华求学期间,江梦南当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会长。她积极筹备协会活动、组织参加无障碍论坛、举办无障碍理念体验活动……江梦南通过各种方式,身体力行地向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如果我能够做一些什么,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八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获奖名片】浊世清莲【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获奖名片】医学泰斗【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十九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彭士禄学成回国,被安排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动力。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为此,毛泽东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彭士禄和同事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人才奇缺,但彭士禄和同事们士气高昂。“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吃……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算出来的。”彭士禄回忆说。

“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妻子儿女只身入川,主持建造中国第一座1:1核动力装置陆上模拟堆试验基地。

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1971年7月1日,中国核潜艇首次核能发电成功;1974年8月1日,蓝色的北海上,雄壮的军乐声回荡,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毛泽东“可下五洋捉鳖”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就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以彭士禄为首的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作文篇二十

感动的力量,让我们面对茫茫人海仍然相信,仍然热爱。感动中国获奖名单已经出来,大家肯定十分需要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摘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下面是详细介绍:

1、明月共同途。

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2、冲天鹏翅阔。

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3、长松荫高原。

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吴天一。

1958年,吴天一跟随部队来到了青海。那时,大量来支援高原建设的人都患上了怪病,一位患者饱受折磨痛苦离世的模样,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开始了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当时中国的这项研究,还是一片空白。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5年里,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是吴天一用毕生的心血,创造出的医学奇迹。

吴天一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4、慷慨是英雄。

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朱彦夫。

朱彦夫颁奖辞: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5、秉心自超越。

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

苏炳添颁奖辞: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6、江海意无穷。

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陈贝儿。

2021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7、自强敏天行。

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奋斗者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8、潜龙育身躯。

中国核动力事业奠基人彭士禄。

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受尽拷打。从苏联留学归来,他决心投身祖国核动力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生前他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

彭士禄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9、无声玉满堂。

双耳失聪自强不息的青年学生江梦南。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她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10、航天追梦人。

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航天人(特别致敬环节)。

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感动中国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年_月_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节目介绍。

《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其中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阎肃、郎平等光彩耀人的文体明星,也有巴金、钟南山、袁隆平、叶嘉莹、屠呦呦、钱学森这样的睿智学者,更有张荣锁、魏青刚、黄久生、王锋、田世国、王顺友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有徐本禹、郑培民、梁雨润、杨业功、刘金国、刘跃进这样的党政高官。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节目于2003年2月14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04年起,在每年首播次日21:30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重播。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