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千米的认识(优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6:12:38 |
  • zdfb |
  • 11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总结的文字要通顺、流畅,避免冗长和重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千米的认识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千米的认识篇二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收集的数据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2、导入新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有关千米的知识,感受“千米”这一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互动新授

1、感受千米。

(1)师: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多少圈是l千米?

(2)引导:同学们分组活动,15名同学在跑道上走5圈,5名同学记录他们走完l千米所用的时间;l5名同学在跑道上跑5圈,5名同学记录他们跑完1千米所用的时间。

2、体会i千米。

师:清同学们谈谈自己走或跑完l千米的感受。

3、估计1千米。

(2)引导:从学校出发到人民医院大约有多长?到图书馆大约有多远?……

学生通过“走”“跑”等活动体验l千米的长度。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1千米有多长,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结合学校周围交通图分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走一走”“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真实感受了1千米的长度,体会出1千米真的很长。

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去估一估身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的理解,同时也真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

千米的认识篇三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8页。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千米慨念的建立。

米尺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三班石牛山

15千米45千米

九仙山美湖

45千米38千米

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

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

(二)、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a、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是1000米。

b、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的一圈是200米,跑5圈就是1000米。

c、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1000米=1千米)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1、完成课本第9页的第1、2两题。

2、实践体验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3、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等让学生能说说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的意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千米的认识篇四

1、教材简析:《认识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基础。

3、教材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认识,认识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

),你认为可以填上哪个长度单位?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一)认识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交流自己看见过的。出示路标牌的图,并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km。

(二)实践体验“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测后回答。

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多媒体演示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并记录。学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小结:1千米=1000米。

3、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几分钟?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呢?学生回答。

4、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交流。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学生观察后独立描出图上1千米的长度。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怎样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用什么单位合适。

5.“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助学生较好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

千米的认识篇五

课题:

公顷与平方千米

新授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例2。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准备: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周登玉,你们可以叫我周老师,很高兴来到你们班,这节课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们愿意吗?(愿意)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生,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用符号“ha”表示。师:1公顷有多大?生: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这么大,1公顷=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题你能完成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二、认识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绕1个篮球场跑一圈是56米,大约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学生计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6、练习十四第7题

想象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公顷与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千米的认识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

教师出示例3的情境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像,录像中出现路牌标志)

提出下面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路标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师指出: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出示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

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

(2)实际感受1千米。

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并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十几秒。(注:这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放到课前进行)。然后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并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完成教科书第8页上的“做一做”。

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注:如果条件不允许,此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5、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2页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

6、练一练。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2题。

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 )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 )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 )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 )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千米的认识篇七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 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 口答:

50毫米=( )厘米 5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9厘米=( )毫米

3、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的长15( ) 门高2 ( )

橡皮长40( ) 课桌长60( )

1、 通过投影出示书本第7页的例3图,“图中的情境大家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学生回答。对,图上说的是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大家见过吗?找二名学生说说身边的类似问题。 你知道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 出示例3的图,如果我们用毫米、厘米、米来作单位好不好?为什么?找一至二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原因。(很不方便)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明确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做练习二第1、2题

第一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总结。

千米的认识篇八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我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了课前。在我校操场的北端有100米的跑道,我以做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百米跑道走一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步数。

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如果沿着百米跑道,走一个来回是多远?怎么走能走出一千米呢?

如果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大约用了2分钟,1千米呢?

通过推算1千米要用的时间和步数,理解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事实上,我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利用圆形跑道,怎样走出1千米的路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说明1千米有多长;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推算出步行1千米要用的时间,是对“1千米”的感知,从而加深了对“千米”的理解。

有两名同学想去校外寻找“1千米”的路程,他们来了一次校外旅游。

他们从海港一小出发,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这就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数据:1千米、700米、1500米、2千米。

首先请同学们将各数按一定顺序排序,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在考查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哪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千米?我们发现从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千米,通过计算还能得知从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千米。

这张路线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距离,这比一圈一圈的跑道更加直观,更加接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加深对“1千米”的理解。

我设计的练习如下:课件出示。

这些都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完成这些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订正。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必须留给孩子安静的时间,让知识静静地融化、静静地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道实践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小的旅游,寻找“1千米”的路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千米的认识篇九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对这些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将学习长度单位中的“千米”,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或距离的长度。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你们会用这些长度单位吗?那好,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书桌的高度为80()。

(2)书桌的高度为8()。

(3)数学书的厚度为8()。

(4)我们学校的跑道是50()。

(5)北中小学距太湖县城约88()。

师:我们在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要看什么?

师生一起总结方法:要看数字的大小,再结合物体的实际长短判断选择大单位还是小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我们一般用米。

师:那要测量更长的距离呢?比如从学校到我们的太湖县城,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合适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小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长度单位的出现,这就是千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发现生活中的千米

1、师:在平时生活中,你若是一个善于发现和观察的人,你就已经留意到这个长度单位了。

图一:公路上的里程碑或里程牌

图二:汽车的速度表盘

图三:限速标志,理解时速不超过的意思。

图四:安徽地图的线段比例尺。

2、师:同学们继续往下看,读出下面的信息。

马拉松比赛的全程长约为42千米;长江全长约为6300千米;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可达500千米以上;杭州湾跨海大桥长为36千米。

总结:在测量道路、河流等比较长的距离或交通工具一小时行使的路程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二)感受1千米的长度,学习单位间的换算

1、师:公里是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长度单位,1公里就是1千米,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板书:1千米=1000米)虽然使用的长度单位不同,但表示的实际长度是一样的。

提醒: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分清读的是几千米还是几米。

2、师:你能用手比划出1千米的长度吗?(不能)但是我们能比划出1米的长度是……因为1千米就是1000米,所以我们需要量几个这样的长度才能量出1千米?(1000个)这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

师: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课前量出的10米长度,用了8个人。如果用这样的长度去量需要几组这样的同学?(100组)那需要多少个同学张开双臂站成一排才是1000米呢?(800个)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多三年级的`同学啊。那我们还能用什么代替尺去量呢?有句话叫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我们还可以用脚步去量,这个办法一个人就能完成,相对还是较简单实用。这是我们之前走100米的视频片段,通过测量,走100米,需150步,用时1分半钟,要走1000米就是走几个100米?照这样计算,大约多少步?(1500步,用时15分钟)

3、师:这是一条环形跑道,如果是一条200米的跑道,需要跑几圈才是1千米?为什么?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如果是250米跑道,跑1千米要跑几圈呢?400米跑道呢?思考:我们学校只有50米跑道,那要跑几个来回才有1千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中走一走一千米,体会一千米的长度,课后请同学们真实地去走一走,看看你真实走的来回数和你刚刚在脑中走的数量是否相同。

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了吗?(1千米=1000米)

师:请换算下面的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想法。

(三)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2、师: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3、小结

五个基本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距离的估算

师:学了这些长度单位,你们说,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有多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师: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吧?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先小组讨论,估计教室的长和宽,互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全班交流汇报,再测量验证。

三、巩固应用

师:你已经掌握了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练习六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用你的方法估一估,从学校大门口到你家大约有多远。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km、公里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处于学生安全,没有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1千米的距离,只是用一般步行速度走100米所用时间,去想象10个100米有多远,需多长时间,学生对于千米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