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利设施调研报告(实用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0 07:07:37    小编:zdfb
水利设施调研实用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水利设施调研报告(实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7:07:37 |
  • zdfb |
  • 14页

报告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具体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和理解特定的问题或主题。那么,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报告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确保我们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够准确传达给读者。其次,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最后,我们要合理组织报告的结构,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同时注意语言简明、准确,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报告的内容。这份报告范文的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读起来很舒服。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一

本文目录。

为了全面了解xx局单位文化建设情况,最近我带领有关同志到、等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座谈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了各单位文化建设的情况,初步摸清了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单位文化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我局不断重视和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单位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1、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近年来,我局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以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开展了向邓平寿、谢会贵、崔政权等先模人物学习活动;开展了和谐基层建设、和谐单位建设等活动。在不同时期,针对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做了大量的释疑解惑、理顺情绪、调适心态、化解矛盾的工作,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我局还以《运河网》为阵地,开辟了“机关党建”、“廉政建设”、“队伍建设”、“文明创建”、“青年之家”、“职工论坛”等栏目,宣传上级的工作思路和重要决策,宣传水利系统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刊登干部职工的学习体会和调研成果,为我局思想政治工作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2、和谐单位建设取得扎实效果。按照海委的统一部署,我局于20*年组织实施了“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通过帮扶和增强基层自身造血功能,帮助基层解决了影响基层发展而又无法通过自身解决的大问题,12基层河务局(闸所)搬迁建设工程、基层大型修缮项目实施后,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单位的工作生活条件,基层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激发出来。20*年,我局又按照海委“构建和谐海委”的要求,大力开展了和谐单位建设,制定实施了《xx局和谐单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和谐单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意见》中还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构想,提出高度重视挖掘、保护和开发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进一步做好运河历史文化的传承工作。目前,我局《运河志》续修和《岳城水库志》编修工作,开始着手收集整理运河及沿河各地文化资料,开展文化标识碑(牌)设置的前期工作。邯郸河务局开展了“明白漳河”课题研究,收集整理漳河各方面的资料,在水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廉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我局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职工思想建设、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局上下以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基层、进工地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廉政。

对联。

警言警句廉政短信有奖征集;“廉洁勤政和践行党章”演讲比赛;廉政文化作品展览;“唱响廉政歌”歌咏比赛;楼道廉政文化建设及廉政文化理论征文“廉文荐读,读文思廉”等一系列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使全局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多彩贴近实际扎实有效,营造出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4、“建家”工作扎实有效。20*年我局工会提出了“三年”、“五年”的基层建家目标,即: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三级局(闸所)洗澡难的问题,五年内实现“三小”规划目标(即:有小活动室、小食堂、小浴室)。目前,全局各基层三级局都建起了小浴室和小食堂,基层“职工小家”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三年”建家目标得到实现,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基层单身职工吃饭难、洗澡难和看电视难的问题,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同时,各单位因地制宜,勤俭建家,充分调动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经费和资源,改善设施,添置器材,坚持经常开展活动,“三小”建家目标也提前实现,基本做到了海河工会关于“五有”的要求。即: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活动、有作用。初步做到了组织健全、制度落实、项目丰富、活动经常,活跃了职工生活,稳定了职工队伍,增强了基层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年,临西河务局获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今年10月,我局获得“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5、群众性的问题活动丰富多彩。我局坚持把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职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恢复、建立了工间操制度,开展了“双健身月”活动,即每年利用“五一”、“十一”开展两次“健身月”,进行拔河、跑步、太极拳表演和趣味比赛等,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20*年,我局结合局庆组织了“庆祝xx局建局五十周年职工业余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组队参加了海河工会组织的游泳、篮球、“迎新春”文艺汇演和书法、美术作品展览,选派的选手在全国水利系统职工配乐诗朗诵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较好地展示了我局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20*年,我局被山东省体育局授予“全民健身月活动先进单位”。

6、学习型机关建设有声有色。我局在全局系统坚持开展“争创学习型单位、争做学习型职工”的活动,机关、直属单位坚持每季度分别制订政治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为培养机关干部职工的良好学风,营造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学习氛围,20*年9月、20*年3月,我局分别开展了以“读好书、明事理、建和谐、促发展”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为促进机关干部职工形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初步营造出较浓厚的读书氛围。

7、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局以文明单位创建为主攻方向,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全局目标管理,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局各单位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局10个二级单位全部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其中邯郸河务局在今年8月份通过了“20*—20*年度河北省文明单位”审查验收,率先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另外,邢衡河务局等5个单位获得海委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三级局中,有30%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70%获得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目前我局单位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2.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层次不高。过去由于我局基层各单位物质条件较差,加之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原因,高等级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一直滞后。截至目前,全局系统47个单位只有邯郸局不久前才跨入省级文明单位的行列,高等级的文明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

3.文化建设投入不够。我局基层各单位过去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机关环境建设跟不上要求,文化建设没有专项的经费投入,文体设施缺乏,创建工作没有保障。最近几年,办公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4.单位之间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局10个二级单位,35个三级单位,各单位内外环境不同,对单位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同、投入不同,造成单位之间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先进单位和落后单位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

四、加强单位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单位文化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把和谐单位建设作为核心内容,把铸魂、育人、塑形作为基本任务,从而为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保障。

(一)提炼富有积极向上内涵的单位精神,形成单位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理念。

xx局系统的各级水管单位,差不多都是成立几十年的老单位,在长期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但是,不少单位由于缺乏文化的自觉,对于一些好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提炼和升华,还处于自然散漫的状态。下一步,要强化提炼设计意识,把单位共同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锻造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炼具有自身特色、富于积极向上内涵的单位精神,并有目的地加强引导和宣传,使多年积淀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得到职工的理解、认同,并以此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

(二)搞好制度建设,促进管理模式由传统经验型向文化管理型转变。

要加强单位的制度建设,促进管理模式由传统经验型向文化管理型转变,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体系,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大家的行为。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推行硬性管理、目标管理,强化考核评比及奖惩激励等措施,使遵守。

规章制度。

按章办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落实制度的同时注重体现人性化,把职工真正当成单位的主人,体现依靠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实现从被动管理向自觉管理的转变,使单位与职工之间建立一种“心心相印”的关系,愿意与单位“使命共担、难关共渡、感情共鸣、利益共享”,主动承担工作,既能自主管理,又能团结协作,实现人与单位的和谐发展。

(三)强化学习意识,打造学习型机关。

1、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学习是提高的阶梯。一个人学习掌握的知识越多,本领越大,眼界越开阔,思维越活跃,境界越高远,人个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越能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学习的过程不再单纯为了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而是一个重塑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习组织理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理念,“学习是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本质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丰富学习内容。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好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鼓励职工努力汲取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营养,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二是要立足履行好。

岗位职责。

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活动。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三是要鼓励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虚心向实践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在实践锻炼才干在实践中成长进步。

3、创新学习的形式和载体。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读书月”、“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全员学习,促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二是举办学习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水利、管理、经济、文化、法律、时势政治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大家知识次和理论水平,开阔思路和视野。三是举办各类学习研讨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推动学习成果共享,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开展学习成果展示和评奖活动,激发职工群众的学习热情。

4、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领导干部的学风,对建设学习型机关影响很大。实践证明,有一个爱好学习、勤于思考的领导班子,就能带出一支爱好学习、勤于思考的职工队伍。因此,在建设学习型机关过程中,要着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把每个领导干部培养成学习型干部。领导同志首先要重视学习,带头学习,成为学习的楷模。广大职工也要切实在增加学习的自学性,把学习当作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在活动中不但学到真知,达到自我修炼、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树立和谐理念,构建和谐单位。

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单位和个人做起,积小和谐为大和谐。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作为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形成贴近发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和谐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达到寓谐于教、寓谐于行的效果。

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促进单位的和谐和稳定。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要畅通信访渠道,保证职工群众充分表达意愿,发表意见和建议,保证他们依法有序地提出检举、控告和申诉。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群众正确履行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要建立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把信访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平安单位建设,努力避免各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五)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体活动是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好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如棋牌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大型体育场馆,为职工开展文体活动的提供方便。

要本着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原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要紧紧围绕“水”做好“谐心、怡情、健身”的文章。以水或水利为主题,开展文学、摄影、书法、美术、雕刻等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演示活动;以水和水域为平台,开展游泳、垂钓、龙舟竞渡、溜冰、滑雪、冲浪等活动,从而使人们在与水和水文化的亲和交融的过程中,增强团结,提高素养,升华思想,愉乐身心。

(六)加强水文化建设,彰显水利工程的文化魅力。

水文化是我局水管单位的“特色文化”。通过以所辖河道(湖泊)、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其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彰显水文化的魅力;积极开展水文化研究、水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水文化产品。同时,通过水文化建设,拉近职工与水和水利的感情,增强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水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提高历史文化知识和素养,拓展视野,丰富内涵,提升形象。

(七)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塑造良好的单位形象。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职工综合素质以及对外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在省部级文明单位创建方面,我局邯郸河务局已走在了全局系统的前列,为xx局系统各单位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他们按照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工程管理与防汛供水等各项业务与创建工作的良性互动。下一步,鼓励各单位以邯郸局为榜样,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度,以创建文明单位和争取各种荣誉称号为载体,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效果。

要把创建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中去,切实克服“两张皮”的现象。不断创新创建活动的形式,避免形式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创建的全过程,使大家在创建真正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加强与地方文明办的沟通与联系,争取他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为文明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克服“重创轻管”的倾向,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不断巩固和提高文明创建的成果。

要加强对外的宣传,通过制作画册、专题片、设立门户网站,以及在各种报刊网上刊载文章、图片等方式,宣传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宣传单位发展与改革的业绩,宣传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从而扩大单位的影响。

返回目录。

毛泽东曾经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建成也不可能巩固。”邓小平则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即提出必须“恢复和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历史实践证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建党初期,是人民用生命保护了革命的火种;战争年代是人民手推肩扛为我们提供了强大后援;建国初期,是人民用一颗颗火热的心粉碎了反动敌特的一次次阴谋破坏;经济建设大潮下,是人民推动了经济繁荣发展的大篇章……党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根基是人民、血脉是人民、力量是人民,抓住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否则,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任危机。

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不断加深,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和差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群众对党的干部乃至党的工作有抵触情绪。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认为官员多为腐败分子,作风不实,只为自己不为群众,每每有官员落马的消息,谴责、漫骂之声如潮水一般蜂拥而至,大有深挖横扫之势,对党和政府惩处腐败的信心决心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二是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多为混世魔王,不务正业、吃拿卡要、办事拖踏,当有上班迟到、回应群众诉求不及时的个案新闻被暴光时,对他们的批评之声让人仿佛看到了全体机关工作者的缩影,而每年全国、全省,以及各级表彰的一批批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却不能在群众口中传播。三是群众对地方党委、政府的远景规划决策抵触情绪突出,如市政规划、产业调整等。四是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帮扶措施态度淡漠,认为是作秀,常以得到钱物多少看帮扶成效。

(二)沟通弱化。

(三)期望值过高。

目前,云南省大力开展“四群”教育,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主要是通过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并深入群众宣传政策提高知晓率,广泛收集民意畅通诉求渠道,技术帮扶发展产业促进增收,力所能及排忧解难重塑干群鱼水情,最终实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总体目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的过程。但群众对各级干部所做的工作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希望干部有大包干能力,如自家太阳能损坏、屋面漏雨、住院自付部分要求干部个人承担等等,没有正确看待干部帮扶和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认为干部能力不足,不能给他们带来理想化的物质、资金、政策支持,如群众向联户干部反映的征地拆迁想要得到高额补偿、遗留问题想要得到立竿见影的解决、不符合农村低保但想要得到政策扶持等等。而一旦这些主观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干部产生不满情绪。甚至群体上访,或反复上告。尽管基层干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有些群众仍不理解,甚至怨声载道。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干部作风问题。

1、学习作风漂浮。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在适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不同方式的集中学习,但多停留在读报纸、读文件、读行业规定上,联系实际学、深入群众学、围绕中心学做得不够。且多数同志对集中学习闻过则喜,不注重个人自学,没有把集中学习和自学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学习流于形式。

2、思想作风不过硬。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容易随社会形势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也概莫能外。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抬头。一些干部为求政绩虚报浮夸、损害民利,或弄权勒卡、以权谋私,甚至顶风违纪违法大捞钱财,成为腐败分子,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3、工作作风不实。缺乏严厉考核与有效的激励机制,一些干部工作热情滑坡,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强,工作质量不高,虽然没犯大错误,但工作上被动应付,得过且过、行政效能不高。不敢(不愿)承担责任,遇到困难和棘手问题推三阻四或绕道走。不善于调查研究和分析提炼,下基层调研例行公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服务群众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敷衍了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

(二)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当前的群众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也不是狭义上所说的信访工作,而是以理清情绪、促进稳定、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的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开展工作。因行业特性和岗位的不同,多数干部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所思所盼,在做群众工作上方式方法简单,不够耐心细致,不会用群众语言解答政策、解决问题。常常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向群众发号施令,少数干部决策时拍脑袋、面对群众时拍胸脯、出现问题时拍屁股,群众极为反感。一些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当做拦路虎,或打、或压、或躲,不会顺应群众期待,汲取群众智慧,调动积极因素,凝聚群众力量,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还有些干部仍停留在以给钱给物等小恩小惠来解决群众诉求,没有在宣传政策、畅通诉求渠道、理清思路、产业引导、技术帮扶、解决矛盾纠纷等方面下功夫。

(三)面向群众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是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党中央、国务院积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为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增支补贴、农机具补贴……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做法赞许有嘉,但随时间的推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部分群众中出现了等、靠、要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各级在引导群众学会感党恩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拾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二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地方市政建设、产业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土地——成为地方长足发展与群众当前生产生活最大的焦点。同时,规模化产业调整与农民习惯性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对群众的政策宣传,使其理解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三是先进人物正面宣传力度不够,电视、网络、报纸,每年只在年终表彰时概要性提一下,或发个文件、发个证书,过后便悄无声息,群众看不到也很少听到先进人物的详细事迹。而负面信息则细节详尽,网友讨论热烈,在社会上形成了强烈反差。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抓领导、带队伍。领导是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如《亮剑》中所说“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每位领导干部都是团队的领头羊、排头兵,一定要行得正、站得直,要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用良好的表率树立威信,赢得干部和群众的信任。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对那些跑官要官、不务正业、贪污腐败的害群之马,查出一个坚决处理一个,拔出萝卜要带出泥,彻底铲除腐败温床。

2、抓行业、转作风。不同行业担负着为民服务的职责不同,由于职能职责的区别,各行业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也不尽相同。一些行业的个别领域,把行业优势当作炫耀资本、官气十足、霸气十足,在行业与行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要把转变行业作风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把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成效作为行业评比的内容来落实,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行行比服务、行行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3、抓基层、促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执政基础、力量之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不断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党员,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出现了弱化现象,我们要高度警惕。要从抓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的入口关着手,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人心,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打造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能力强、领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先进党员队伍,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4、抓队伍、树形象。一般干部是各级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触手,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加强业务素质教育,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对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群众办好事、办事实,受到群众好评的干部给予认可和表彰,使他们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得受益,激发大家向他们学习的信心。对那些庸、懒、散的干部,要敢于批评、问责,累教不改的坚决清除干部队伍,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亲民爱民的干部队伍,重塑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公仆形象。

(二)加大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

要围绕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行业职责、先进典型事例和人物等主要内容,以电影电视、广播小品、网络评选、事例选登、学习(当代)先进、设立报刊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各个领域广泛深入长期开展宣传活动。让群众知道政策界线,减少不合理诉求;明白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看清干部队伍主流,理解工作人员辛劳。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引导,让群众清楚的看到我们干部队伍主流仍然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为群众办事的队伍、勤奋敬业的队伍,提高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度,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三)多种方式教育群众学会感恩。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只有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对话交流与提高。为此,在教育干部的同时,也要教育好广大人民群众。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四群”教育活动,以及文化建设“四个一工程”,采取文艺汇演、政策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让群众理解国家惠民政策是党对人民的关爱、地方惠民措施是各级政府对群众的关心,不能单纯的把实惠理解为“我应得”,干部的帮扶是“你应该”,从内心上真正摈弃等、靠、要思想,正确看待自我发展与帮扶的关系,学会感党恩,齐心协力促发展!

返回目录。

一、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二、农村水利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一)建立安全的农村饮水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的基本生活,事关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我省特殊的水资源条件,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海岛、半岛人饮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水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尽快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根据《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截止2底,我省尚存在饮水不安全人口1x万人,4x0个行政村以上的自然村供水未解决。调研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代表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一)健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机制。农村水利建设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直接为“三农”服务,是新农村及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建议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利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开征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补偿费的具体实施办法与标准,要加强对水资源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规费和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努力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筹资渠道,保持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调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发展,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收益权抵押等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在切实加强决策和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载体,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

(六)建设农村水利服务组织体系。农村水利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任务繁重,且技术性强,建设一支坚强有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是建设现代新型农村水利的基础。要稳步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核定水利站人员编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管理经费,认真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能。尽快理顺水利工作站的隶属关系,针对不同区域水利建设管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特点,合理确定管理体制,努力争取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要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并采取短训、轮训、委培、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水利管理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基层水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切实解决他们学习、晋级晋升、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基层水利人的各种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农民水利技术员的选聘及培训工作。

返回目录。

一、基本情况。

运河管理局水利执法工作开始于1990年,1999年12月14日运河管理局水政监察总队成立,是海河水利委员会直属的第一支水政监察总队。

目前,我局水政监察总队下设9个水政监察支队,1个采砂管理支队,35个水政监察大队,2个采砂管理大队,现有水政监察人员218人(含采砂管理执法人员)。

自从开展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以来。我局按照水利部、海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边建设,边执法”的原则,狠抓了队伍建设。

我局各级水政机构通过加强水政监察队伍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各级水政监察人员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级水政监察队伍在法律、法规、水利政策的宣传,水事案件的查处,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水资源调查评价水量调度、取水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基本举措。

近年来,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律法规,水利部的规章,按照建管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有效地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强了水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

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必须造就一支与之相适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为提高一线执法骨干在执法办案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局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组织水政监察人员参加水利部、海委组织的培训班;二是规定各级水政队伍每周抽出一定时间组织执法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三是支持和鼓励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水政水资源等专业大专函授学习。平时还注重水政监察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整个水政监察队伍中开展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目前,我局大部分专(兼职)职人员,持有所在地方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同时持有水利部的水政监察证。全部水政监察员达到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2、加大水行政执法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水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我局制定了《水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水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水行政执法行政巡查制度》等一系列办法和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调动了水政监察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我局水行政执法工作迈进文明、规范、高效的新阶段。同时执法工作也得到广大群众、地方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3、执法装备逐步改善。

配备执法必要的交通、通讯、勘查等工具对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执法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在水利部、海委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专项资金900多万元为基层执法单位配备了部分水政执法专用车,电脑、数码照相机、录像机、望远镜等一大批执法、听证工具和设备,使我局基层各级水政监察队伍日常巡查和执法交通装备不足的问题得到改善,水政执法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4、水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得到加强。

近几年,我局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坚持集中性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思路,通过周密的部署,在管辖范围内开展了水行政执法大联动活动,具体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采取各单位上下、左右,以及与其他部门内外联合的形式,利用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查处破坏河道、堤防违章建筑案件,拆除了大量的涉河违章建筑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我局各级水行政执法单位充分发挥《防洪法》赋予职权,查处了一大批水事违法案件,据统计,xx-xx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952起,有效地维护了河道的正常管理秩序。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水行政执法依据欠缺,影响执法力。

在现行的水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中,存在着缺陷,给执法工作带来严重阻碍,降低了水行政执法的威慑力。以漳河采砂为例,新《水法》对河道采砂的许可制度、禁采区和禁采区均作了明确规定,但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仅提出“由国务院规定”,至今国务院没有出相应配套的规定,可谓一片空白;《河道管理条例》由于出台较早,处罚规定相对较弱,主要是“警告”、“责令停止”、“责令改正”、“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没收不当收入”等(!),可操作性较差。比较管用的“罚款”,对有的违章采砂户来说也只是“罚我一千,我一天能赚回来,罚我一万,我一星期也能赚回来”。过小的罚款额度对暴利的采砂行业已威慑不大。导致不少业主宁可受罚,不惜铤而走险。因此,对于一些违法采砂,更是难以采取强硬措施。在实际执法管理过程中,只好打“擦边球”,应用《防洪法》去“清障”,一旦提起诉讼,没有胜算的把握。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水利建设投资体制也紧跟改革步伐,实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水利发展战略的大好形势下,水利建设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审时度势,不断进取,就要在水利投资体制上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和探索。因地制宜的用好、管好水利资金,将对水利建设事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深化水利投资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

1.是促进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水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命脉,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人类生存的命脉。因此,兴修水利工程、节约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水利建设步伐,使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促进了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

2.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

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是优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色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都运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发展本国的农业,同时也发展了本国的经济,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双重矛盾,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实行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后,把投资的重点转移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地方自筹资金。这虽然增加了地方政府及农民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推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速度。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制,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以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国家补贴为辅。到2002年,我市共建设节灌工程达4819处,占总耕地面积的48.5%,打抗旱水源井49719眼,极大的缓解了农村用水难的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加快了节水农业发展步伐。因此说,水利投资体制改革不仅十分必要,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

(一)取得的成就。

在资金分配上,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专用物资,遵。

循性质不变、资金不乱的原则。在拨发水利物资上,严格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发放资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今天,完全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依赖国家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传统做法,采取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体制兴办水利。大同区在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上工作比较突出,5年来在区水务局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会同国家、省、市投入资金,对水利建设投资共6000多万,新打机电井1200多眼,上喷灌590套,管输352处,滴灌250处,为农村安装自来水工程71处,对九大涝区进行了全面治理。四县还采取了农民自筹资金打股份井的举措,且卓有成效。实行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不但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水利事业,还吸引和激励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

2.水利基本建设方面。

98年洪水造成的严重损失让我们铭记了洪水的无情和重视防汛度讯的作用,并在防汛物资的发放上采取了优先保障措施,时刻做好了应急准备。在两江堤防和城市防洪工程的灾后修复和提高标准建设上,国家已改变了以往的全额无偿投入方式,实行了国家投入和地方匹配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即1998—1999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1:1,2000—2001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4:

1,2002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1:1.5,逐年增加了地方匹配的比例。这不仅调动了地方政府兴建水利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地方政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责任感。这种投资体制的改革,从国民经济的总体角度来讲,应该是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还只是初级阶段,有待于规范和完善。投资方式还是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省、市匹配,下面的区县还没有能力承担自筹资金,只能靠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部分自筹资金;对于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比较长,见效慢,不比经营性项目,能够立竿见影见到效益,资金能在较短时间收回。所以,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再就是在水利投资形式上还不具备引入新机制的条件。

三、提出建议或措施、对策。

1.争取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金去争取国家的投入资金,从而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

2.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引入bot方式发展水利。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其含义是“建设—运营—移交”。典型的bot形式,是政府部门同私营部门(在我国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定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来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协议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近几年我国已开始重视bot方式的运用,并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践证实了bot融资建设方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水利建设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要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仅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新的投资方式运用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是引进独资(内外),也可以是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参与投资和运营,比如在城镇供水、污水处理、水利经营等投资回收期较短的经营性项目上,运用bot方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于促进我市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适合bot的项目,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措资金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3.建立多渠道水利建设投资体制。

少,就建设多少,有时甚至还没有将水利投入完全用在兴修水利上,这不仅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很不利于地方水利设施建设。当然,国家的投入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转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对水环境治理和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要调动社会力量,采用多渠道水利建设投资体制。即是市政府投资倾斜点,动员企业支持点,争得国家帮助点,加快水环境整治步伐,共同建设美好城市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南湖水环境改造已经证明了这种投资体制的可行性。

积极扩大融资渠道,建立水利发展基金,引进外资,制定相关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开发农村水利市场,互利互惠,实行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转让,拍卖等办法,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尤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积极扶持农民采用股份合作、独户集资等多种形式兴办水利,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投资体系,促进水利建设的稳定和发展。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三

现将形成的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目前克尔伦苏木辖区15个嘎查、2个党工委,总面积5839平方公里,20xx年牲畜总头数为408557头(匹、只),属于纯牧业苏木,这几年正逐步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道。今年我苏木政府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项目新建各类人畜饮水机井36眼;2处小型电灌(花胡硕青贮饲料基地和芒来嘎查青贮饲料基地),每处投资为17万元,完成总投资268万元,解决了11个嘎查,4200人,30.5万头大小牲畜饮水安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农田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意义深远。

二、水利机构、人员及经费。

目前,克尔伦苏木政府设1个林水工作站,有1名站长、2名工作人员,在旗林业水务局的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由于机构刚刚设立,目前还没有专门经费及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水工作向日常化、正规化发展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河流、低洼处存在防洪隐患,灌溉渠系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3、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苏木工作站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划,并依照上级精神筛选项目,在做好前期勘测、设计工作的基础上,上报立项,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建设力度。已建工程基本上运行良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工程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渐的摸索中完善,效益发挥正常,管护措施较为切合实际,能够保证持续长久运行,基本上不存在较大问题。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部分缺水嘎查找不到合格的水源工程,对工程建设造成困难。需通过先进的找水勘测设备,测定水源工程形式和位置,为工程的建设创造条件,早日解决牧民群众人畜饮水困难。

四、对策建议:

针对我苏木牧区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期间我苏木牧区水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发展思路主要围绕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加大节水力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苏木属边疆少数民族牧业苏木,自然气候条件恶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干旱严重,水资源紧缺,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相对都较内地落后,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而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尤其是水利建设更加薄弱,水浇地面积甚少。牧区大部分还沿续游牧掠夺式经营方式,这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为此,“”期间,我苏木计划每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到“”期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水源工程和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增加饲草料地灌溉面积,提高饲草料产量,为围封禁牧、舍饲养畜等措施的实施和巩固提供基础保障。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发展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恢复草原的生态,稳步增加生产能力,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四

(一)乡镇水利站(员)的基本情况。

**市所辖三县一区75个镇11个乡(林场),共设有75个水利管理单位,从业人数211人。谯城区设立乡镇水利服务站22个(不含3个办事处水利服务站),在岗职工总数44人(35岁以下2人;35至45岁29人;46岁至56岁11人),其中工人16人。56岁以上2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4人;涡阳县设立12个镇(场)水利管理中心站和13个水利管理站,水利管理中心站隶属于县水务局,水利管理站隶属于水利管理中心站。12个水利管理中心站,共核定编制36名,每个中心站均核定编制3名,从县农委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中划入水务局管理36人(其中原从事水利工作人员26人,从事其他农业综合服务人员10人)。36人中专业技术人员23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9人),管理人员1人,工勤技能人员12人(其中高级工6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3人);按年龄情况划分:35岁以下4人,36-45岁25人,46岁以上4人;蒙城县成立18个水利工程管理站(城关镇除外),现有人员共计55人,其中水利技术人员33人,水利协管员22人。各乡镇人员在2-4人不等(城关镇派驻1人)。乡镇水利技术员从现有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中抽调,并在乡镇之间进行了调整;各水利站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由县财政统一拨付。目前,水利站与农业综合站的分离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33名水利技术人员中,年龄结构:35岁以下1人,36-45岁28人,46-54岁3人,55岁以上1人;学历结构:中技1人,中专1人,大专24人,本科(大学)7人;职称结构:初级10人,中级16人。22个水利协管员从2016年乡镇机构综合改革下岗分流人员中招聘。2016年7月份由县政办、人社局、政法委等单位统一进行招聘考试,8月份由县水务局和水利协管员签订聘用协议,期限为三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可按规定程序续聘,其人员经费由县财政承担;利辛县共设有10个水利中心站,全部由乡镇政府和水务局双重管理,总编制人数40人,在岗人数3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人、占%,大专学历22人、占%,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4人、占36。8%。50岁以上8人,占21%,40-49岁18人、占%,40岁以下12人,占%。高级职称2人、占%,中级职称13人、占%,初级职称7人、占%,高级工14人、占%。

(二)乡镇水利服务站(员)履行职责情况。

1、防汛抗旱:水利中心站在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水利中心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基层水利员长期工作在基层。他们最熟悉当地的水情,最了解当地水利工程的状况,积累了丰富的抗灾除险经验,大部分人员具备水利专业技术。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水务局做好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运行调度、制定应急预案,指挥防汛抢险当好参谋,是防汛抗旱斗争的中坚力量。

2、水利工程管理:水利中心站在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实施、建设与管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广大基层水利员立足于水利,扎根于农村,工作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担负着本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与组织施工、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管护及防汛抗旱工作,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作用明显。

3、水资源管理:积极贯彻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有关涉水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讲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4、水行政执法:协助县水务部门调查处理所在乡镇水事纠纷和案件,配好做好执法协管。

5、农村饮水:水利中心站发挥了承担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重要保障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乡镇水利中心站在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前帮助业主单位协调解决工程用地问题,建设中能够积极加强宣传,为施工单位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并积极配合县场管理机构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和监督工程质量。

3/9。

7、承办本级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水利中心站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乡镇全部设立水利服务站,并落实村级水管员。管理体系日趋完善。部分县区水利站开展各项工作仍以服从乡镇政府安排为主,县水务局只是负责业务指导。

(四)乡镇水利服务站经费来源情况。

三县一区乡镇水利中心站均属全额事业管理单位,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日常公务经费无其他来源。

(五)水利中心站日常办公情况。

谯城区所有乡镇水利服务站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业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能结合上级要求和当地实际编制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措施。进行引导落实农田水利建设,解决村级提出的各类水利技术问题,以示范片农户为依托,积极开展水利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

利辛县10个乡镇水利中心站基本无独立的办公场所,无办公设备。因没有必需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等),无法正常开展水利工作。

涡阳县新设立的12个水利管理站中,6个站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工作人员能正常开展工作,已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管理、工程组织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职能。涡阳县乡镇水利站虽然成立了,但没有办公场所,人员编制不够,工作经费不足,无相应的技术设备,并且多数人员忙于乡镇的其它繁琐事务中(如计划生育等),直接影响水利站的日常工作开展和水利职能的实现。

(六)水利中心站人员管理情况。

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和职务升迁等情况严格按照县、区组织部门和县、区人社部门的有关政策办理。乡镇水中心利站人员由水务局和所在乡镇政府进行双重管理,但水利员业务开展在乡镇,所以工作属于乡镇直接管理。

(七)乡镇水利服务站业务培训情况。

5/9。

(八)乡镇水利服务站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情况。

乡镇水利服务站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全部纳入县、区财政预算,由县、区财政统一打卡发放。工资收入水平与其它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持平。职工已缴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九)乡镇水利服务站组建工会情况。

由于乡镇水利服务站成立不久,各项工作都在逐步完善之中,工会组建已经纳入需要解决的重要事项之内,目前正在做工会组建前的筹备工作。

(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由于水利中心站在行政上受当地乡镇政府领导,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只是在技术上作业务指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以下几点:一是部分乡镇水利中心站有名无实,主要工作是从事乡镇的其他工作,而专门从事水利工作很少,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削弱了服务功能。二是多年来乡镇水利中心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目前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不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由于水利中心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工作重心在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上,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得以体现和提高,这就大大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就难以保质保量完成。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乡镇水利中心站一般只有3-4人,由于每个水利中心站负责1-2个乡镇的水利工作,平均每个乡镇只有1-2人,导致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一些县区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力量较弱,工作积极性不高,水利站人员少,水利专业人员更少,不能满足当前水利建设大发展任务的需要,更难以满足水利工程量多面广的管理任务,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工程多处于偏远地带,交通不便,水利站交通工具没有配备,在日常监管上很是乏力。水利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县水务局的支持则无法开展;同时无法在险情发生之初开展抢险技术指导。

(三)办公条件条件差。水利管理中心站建设存在着资金无着落、无经费来源的问题,办公经费、维修经费等未有正常拨付渠道,其中利辛县10个乡镇水利中心站均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本办公设备,导致县里布置的水利工作难于按时按质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作的开展。

三、

有关建议。

7/9和新要求,稳定基层水利队伍,加快乡镇水利中心站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基层水利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扩招水利技术人员,适当增加人员编制,采取录用大中专毕业生、招聘社会闲散水利技术人员等多种方式集聚水利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水利管理意识和技术素质的水利干部队伍。

(二)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在界定职能、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将乡镇水利服务站事业经费纳入县(区)级财政预算,管理经费按同级事业单位的标准由县(区)级财政予以拨付,保障乡镇水利服务站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基层办公管理设施建设。加大对乡镇水利服务站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设备的政策性补助,逐步加强乡镇水利服务站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四)理顺管理体制。将乡镇水利中心站的主管权交给水务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利中心站是县区水务部门的派出机构,便于统一管理、调度,进行优化配置。2016年各县区设立了村级水管员,建议由乡镇水利中心站组织指导开展村级水管员的日常工作。

应全面推进"条块管理,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将乡镇水利服务站作为县区水务局的派出机构,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9/9。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五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在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之后,又及时召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今后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省、市也相继提出加快实施“兴水强滇”、“兴水强市”战略的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县委、县人民政府拟出台《中共富源县委富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使《决定》能制定符合富源县情、水情,并能切实推动富源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水利工作目标、措施,同时根据《曲靖市水务局关于对全市水务改革发展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富源县水务局对富源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利设施现状。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扩建茂兰小。

(一)型水库,新建松毛林、西流水、戈多3座小。

(二)型水库,新建新寨、黄竹小塘坝2座;开工建设洞上中型水库,已完成枢纽工程,正在进行配套工程建设;初步完成了县城东门河、西门河防洪工程,治河长度3.54公里。共新建、加固水利工程3426件(个),蓄水工程总库容达到11046万立方米,解决了24.8万人饮水安全;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85平方公里,其中,珠治工程块泽河项目区迤德黑、老厂、岔河、大格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9.96平方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7.86万亩。

(二)迎难而上,多方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工程产权和转换经营管理方式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了6251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及工程产权登记申请工作。在完成清产核资和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转换经营管理方式,最终采用委托管理、农户自行管理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管理,其中采用委托管理的工程514件,采用农户自行管理的小微型工程5559件。

(四)开拓创新,深化水利体制改革。

一是进行水价改革,通过举行水价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按照政策报批了小。

(一)型以上水库和乡镇供水工程新水价。改革采取“一次听证,两步到位”的方法,分两步对县境内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进行调整。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水价机制。二是成功进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结合本县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民办公助”、“矿村共建”等水利投融资政策,改过去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建水利的一元化投资格局为政府、企业、群众其同出资建水利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三、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粗放,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一是部份工程老化失修,难以继续使用,造成农村饮水返困。二是重建轻管,长期以来形成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忽视管理机制创新。三是用水户缴纳水费意识淡薄,导致有的安全饮水工程没有专职管护人员和无维修经费而影响工程运行。

(三)水利专技人员缺乏,难以适应当前水利工作需要目前县水务局事多人少,专技人员严重不足,与当前水利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各乡镇水务所技术骨干更缺乏。

(四)县、乡水利系统管理体制不顺,影响水利工作有效开展。

目前,全市各县对乡镇水务所管理体制不统一,有的由水务局直管,有的由县水务局和所在乡镇双重管理,而富源县水务局对乡镇水务所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由于人事权在各乡镇党委,县水务局对乡镇水务所专技人员的调整和招考没有决定权,而乡镇又没有利用有限的编制招考所需水利专业技术人员,造成各乡镇水务所技术骨干缺乏,水利系统内人员难以合理流动,工作难以开展。

四、两个《决定》的学习贯彻情况。

路工程正紧张施工,1-7月共完成投资1400万元;四件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备、人员都已进场,施工道路整修完毕,除雅宗水库受群众干扰、阻挠,输电线路未架通外,其余工程输电线路都已架通,但都未通电。计划8月初通电,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2011年安全饮水项目目前正开展前期工作,县级实施方案已于7月21日经市水务局审查,各乡镇实施方案已基本编写完成。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二)。

工程,延伸和兼顾农田灌溉,完善水处理厂工程和配水管网建设,实现农村水利管网化、现代化,既可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又可以解决农田灌溉。

(三)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规划珠江流域内块择河、黄泥河、嘉河等支流所划分的重点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计划投资54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到“十二五”末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0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1.8%。一是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平方公里。二是以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为主,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三是督促以煤炭、采石、采砂为主的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按批复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后河小。

(一)型水库库区补漏工程,17件重点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20件重点小塘坝除险加固工程,新蓄水能力300万立方米,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于审批过的许可项目,要加强监督检查和事后跟踪。四是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充分发挥水政监察队伍的执法监督作用,重点做好取水许可的事前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大水事违法案件的的查处力度,做好水事纠纷的调解。

(七)继续加快水管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一是落实小型水库管养和维护经费,争取中央财政对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补助,县级每年补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经费48万元,并对小坝塘、公益性供水工程给予适当补助。二是继续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2010年底基本完成5657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工作并核发工程产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实现工程有人管护、有钱维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三是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1314-。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六

20**年以来,我镇的水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镇人大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已任,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镇水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县水务工作先进单位。

(一)整合各类资金,改善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1、病险水库除险:

近几年来,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完善水利基础建设。

(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2、小农水项目建设:

8.9余万元对东风渠道等大型灌区进行清淤。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0**年至2007年,先后投入67余万元,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2400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4、积极引导成立各类用水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全镇共成立用水协会33个,通过他们自我管理、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各协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山塘的租金,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00余万元,义务投工投劳3000余人次,维修改造山塘87座,水圳、水渠18000余米,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二)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年初都及时调整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并制定防汛抗旱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以平稳渡过汛期和旱期。20**年4月份特大汛期平稳渡过,2007年50年不遇的干旱,镇村两级投入抗旱资金300多万元,购买了大量水泵、抽水机等抗旱设施,实现大旱之年不减产,组织了4000余人投入抗冻救灾,使重点水利设施尽可能不受损,对受灾的水利设施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并未影响春耕生产。

(三)严格水政执法。

以水行政执法、行政许可为重点,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加大河道巡查力度,积极配合上级水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水事违法违章行为,20**年以来查处非法开采和盗采砂石等违法违章群众举报、信访12件次。

(四)提高全民节水保水意识。

机通过横幅、标语、口号、墙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年来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

二、基本情况。

(二)型以上水库10座,其中小。

(一)型2座,小。

(二)型8座,300亩以上灌区、堤坝86处,干渠道总长124980米,支渠道总长约40公里。机泵站21个,有大小山塘584座。

三、水利现状和问题。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渠道多,山塘水库多,堤坝泵站也多,用水时间较其他乡镇多,除水稻还有蔬菜、冬季作物,一年运行时间不少于9个月。

放水外,其余东风渠道、连陂渠道、座陂渠道和其它干渠、分干渠、支渠都是严重损坏和淤积。每年都得花几十万元清淤和维修方能畅通,涉及全镇灌溉面积80%以上。另外,田间灌溉渠道毁坏淤积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普遍存在断面不规则,杂草丛生,渠底淤积,人为损坏等情况,灌排水十分困难,有的根本灌不进去,排不出来。

三、四十年,加上养护成本高,设备普遍存在锈蚀、老化的问题。有的机泵站房屋破损、残缺不全,有的变压器、电动机零部件损坏,有的线路老化,无法正常运行。

(一)型水库2座,小。

(二)型水库8座。还有小。

(二)型以上4座水库未除险,山塘90%以上存在病险。主要存在溢洪道断面开挖未达到设计标准,有些水库在修建溢洪道时,遇到地质坚硬难以挖掘时就放弃挖掘,使溢洪道宽度和深度均未达到要求,当洪水来临时,溢洪道排洪不及,造成库内水位猛涨,甚至漫过堤顶。

4、安全饮水工程标准低,饮水困难。2005年统计,全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有11411人。20**年至2007年,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部分人的安全饮水。还有大部分群众不能喝上干净水,生产生活用水达不到水质合格标准。

5、用水协会组织已成立,但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证,积极性不高。

四、对策和建议。

田水利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但很难满足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投入是水利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首先从投入机制入手,逐步从依赖国家财政负担的单一投入向多元化、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方面转化,积极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投入上的新变化。根据近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健全投融资渠道,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

1、国家投资建水利。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投资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重点加大了对大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建议水管部门在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时,着重倾斜对我镇骨干工程实施改造和配套。如还有四个病险水库和四条主干渠、二个蔬菜基地内的排灌设施,建议水务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规划、设计、实施各个可不节都必须管理好,监督好,不留死角。确保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象东风水库。

2、“一事一议”建水利。对支渠以下田间工程,坚持“谁受益、谁投资、谁管理”的指导原则,利用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用水协会作用以农民用水者和群众为投入主体,积极倡导农民自发自愿投资投劳,自力更生改善村组的田间工程条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单独或联合投资维护水利、建设水利。但水利部门对运行较好的用水协会每年给予相应补助,以保障正常运转。

3、产权改革建水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面广量大,可以采。

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改革途径,将小型水利和田间工程的管理、维修、养护责任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落实到用水者协会或农民用水户个人,从而明晰工程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从根本上解决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投入和长期养护问题。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七

水利水电工程是指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水力发电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包括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及其他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即为水利水电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有着严格的资质要求,资质与公司承接项目的能力直接相关。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垫资多,建设周期长等特点,竞争主体主要集中于资金雄厚、管理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之间。因此,水电施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目前,国内水利水电施工领域,主要参与竞争的公司有中国水电、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以及其他各省(区)直属水电工程局等企业。中国水利水电集团、葛洲坝、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均具有特级资质。上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粤水电、安徽水利具有一级资质。

近年来,由于水利水电需求的增多,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招投标数量逐年增多,加上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利好,使得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承包行业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水利方面: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要求,未来十年全国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在“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规划大约是1.8万亿。水电方面:全国水电装机预计3.1亿千瓦(抽水蓄能0.3亿千瓦),全国水电装机预计达4.3亿千瓦(抽水蓄能0.6亿千瓦)。“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水电投资投资将达到15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投资1700亿元。

未来几年,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承包行业将会受到需求及政策的双重利好也逐渐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水电的投资加速,与水电核准装机容量从20起快速增长有关;而水利投资,真正得到重视是从20一号文件开始,目前正处在招标时期,真正投资会在订单确定,开始施工后逐步显现,所以目前投资增速正处快速增长前夜。同时在水利水电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未来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复苏,我国水利水电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质量将得到改善,业务规模将持续扩大。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由中商情报网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等提供的最新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现状;水利水电行业政策体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格局;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业务情况;水利水电工程承包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业发展现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企业经营情况;水利水电工程承包行业投资前景与企业投融资策略等。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八

20xx年以来,我镇的水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镇人大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已任,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镇水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县水务工作先进单位。

(一)整合各类资金,改善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1、病险水库除险:

2、小农水项目建设:

8.9余万元对东风渠道等大型灌区进行清淤。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0xx年至20xx年,先后投入67余万元,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2400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4、积极引导成立各类用水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全镇共成立用水协会33个,通过他们自我管理、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各协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山塘的租金,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00余万元,义务投工投劳3000余人次,维修改造山塘87座,水圳、水渠18000余米,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二)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年初都及时调整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并制定防汛抗旱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以平稳渡过汛期和旱期。20xx年4月份特大汛期平稳渡过,20xx年50年不遇的干旱,镇村两级投入抗旱资金300多万元,购买了大量水泵、抽水机等抗旱设施,实现大旱之年不减产,组织了4000余人投入抗冻救灾,使重点水利设施尽可能不受损,对受灾的水利设施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并未影响春耕生产。

(三)严格水政执法。

以水行政执法、行政许可为重点,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加大河道巡查力度,积极配合上级水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水事违法违章行为,20xx年以来查处非法开采和盗采砂石等违法违章群众举报、信访12件次。

(四)提高全民节水保水意识。

机通过横幅、标语、口号、墙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年来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

二、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东部,人口4万,辖12个村(场),1个居委会。全镇农田面积22181亩,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0座,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8座,300亩以上灌区、堤坝86处,干渠道总长124980米,支渠道总长约40公里。机泵站21个,有大小山塘584座。

三、水利现状和问题。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渠道多,山塘水库多,堤坝泵站也多,用水时间较其他乡镇多,除水稻还有蔬菜、冬季作物,一年运行时间不少于9个月。

放水外,其余东风渠道、连陂渠道、座陂渠道和其它干渠、分干渠、支渠都是严重损坏和淤积。每年都得花几十万元清淤和维修方能畅通,涉及全镇灌溉面积80%以上。另外,田间灌溉渠道毁坏淤积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普遍存在断面不规则,杂草丛生,渠底淤积,人为损坏等情况,灌排水十分困难,有的根本灌不进去,排不出来。

2、机泵站设施老化,盗窃破坏严重。全镇原有灌溉机泵站21处,装机容量720千瓦。据统计,现在能发挥作用的只有8处,280千瓦,实际灌溉面积不到15000亩。现有的机泵站,由于运行时间长达三、四十年,加上养护成本高,设备普遍存在锈蚀、老化的问题。有的机泵站房屋破损、残缺不全,有的变压器、电动机零部件损坏,有的线路老化,无法正常运行。

3、小型水库、骨干山塘病险数量多,工程大,潜在问题大。全镇共有水库10座,山塘584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还有小(二)型以上4座水库未除险,山塘90%以上存在病险。主要存在溢洪道断面开挖未达到设计标准,有些水库在修建溢洪道时,遇到地质坚硬难以挖掘时就放弃挖掘,使溢洪道宽度和深度均未达到要求,当洪水来临时,溢洪道排洪不及,造成库内水位猛涨,甚至漫过堤顶。

4、安全饮水工程标准低,饮水困难。20xx年统计,全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有11411人。20xx年至20xx年,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部分人的安全饮水。还有大部分群众不能喝上干净水,生产生活用水达不到水质合格标准。

5、用水协会组织已成立,但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证,积极性不高。

四、对策和建议。

田水利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但很难满足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投入是水利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首先从投入机制入手,逐步从依赖国家财政负担的单一投入向多元化、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方面转化,积极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投入上的新变化。根据近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健全投融资渠道,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

1、国家投资建水利。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投资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重点加大了对大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建议水管部门在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时,着重倾斜对我镇骨干工程实施改造和配套。如还有四个病险水库和四条主干渠、二个蔬菜基地内的排灌设施,建议水务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规划、设计、实施各个可不节都必须管理好,监督好,不留死角。确保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象东风水库。

2、“一事一议”建水利。对支渠以下田间工程,坚持“谁受益、谁投资、谁管理”的指导原则,利用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用水协会作用以农民用水者和群众为投入主体,积极倡导农民自发自愿投资投劳,自力更生改善村组的田间工程条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单独或联合投资维护水利、建设水利。但水利部门对运行较好的用水协会每年给予相应补助,以保障正常运转。

3、产权改革建水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面广量大,可以采。

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改革途径,将小型水利和田间工程的管理、维修、养护责任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落实到用水者协会或农民用水户个人,从而明晰工程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从根本上解决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投入和长期养护问题。

2.20xx关于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九

党的十六大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明确民营经济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政策重点向大型骨干工程转移,特别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和逐步取消“两工”的新形势,对过去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要实现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改革水利建设投资机制,积极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本着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有利于加强工程管理原则,制定和完善发展民营水利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水利,走民建、民有、民营发展之路。

一、各级政府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民营水利的发展。

为促进民营水利的发展,我县制定了民营水利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一是实行谁建设、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二是建设民营水利工程与国家、集体建设水利工程享有同样的上级奖励补助政策,近年来,政府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支持民营水利发展,同时简化土地审批手续,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适当扶持。坚持三个到位,为民营水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领导到位。民营水利工程建设是深化水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保证这一改革的顺利进行,县、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明确责任,分片包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服务到位。在民营水利建设中,县水利部门深入民营水利建设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各区县均成立了技术服务队,各乡镇以水利站为主,吸收林业站、科技站、农机站参与,建立健全了服务网络,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等实行全方位服务,及时帮助业主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三)管理到位。水利部门及时指导业主对工程进行加固、维修、改造,使其尽快发挥效益。对新建民营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除搞好技术服务外,要求民营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接受水利部门的监督,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由于政策到位,群众吃了定心丸,放心大胆地投入到民营水利建设中去。

二、民营水利所涉及的范围、投入渠道、投入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建工作是一项大投入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仅靠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几年来,我县从一切有利于农建快速发展的角度出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兴修农建工程,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等措施,走出一条社会办水利、全民办水利的新路子。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引导,我县几年来涌现出很多民营水利的好典型,例如:

1、兴隆办事处的蒋宝财,从1992年就开始个人投资兴办水利。四年来,共修建防洪工程三处、12公里;兴建高标准方塘4座,水面面积100多亩,新增灌溉面积1000亩;150米长大桥1座。总投资600多万元。工程的建设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龙潭镇民营企业家徐凤鸣二0xx年投资48万元修建防洪堤3.2公里,二0xx年又投资近50万元进行河道清淤,修建堤防3公里。工程的修建保护了年产值1500万元的鞍山市凤鸣绢纱厂一座,保护耕地500亩,居民30户。

3、韭菜乡企业家任中华二0xx年投资287万元,修建千亩药园一处,大口井一眼,渗渠50延长米,完成亩园区药材种植,新增调蓄能力60万立方米,并且为药园的灌溉提供了水源保障。二0xx年投资278万元,修建大口井一眼,集水池1处,泵房2座,配套灌溉设备67台套,pvc管路4000米,排水沟3500米,输变线路2.5公里,平整土地4000亩,当年灌溉面积2000亩,主要生产品种是五味子,4000亩五味子全部达产后,年产值5400万元。纯收入4400万元,并可以带动当地群众种植五味子2000亩,增加群众收入2000万元。

4、苏子沟镇徐少圃,二0xx年投资60万元,修建长200米,宽40米方塘一处,正常蓄水量2万立方米,年调蓄水量7.2万立方米。修建280平方米管理房一处。工程的.修建可灌溉耕地780亩。

三、民营水利对推动农田基本建设持续发展的作用。

民营水利有利于积聚社会资本,缓解国家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了水利发展的步伐。我县吸收民间资本办水利,成效明显,到今年年底,我县共引入民营资本1325万元。形成了“社会办水利”的良好局面。

民营水利也有利于完善水利配套设施,解决水利死角,增加农村有效灌溉面积并提高水利建设投入效益。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往往结合河道治理、集中供水、灌溉、养殖、生态等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明显。

民营水利还有利于降低农民用水成本,激发群众修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水利工程产权清晰,权责利统一,农民“一事一议”参与的水利工程真正能体现他们自己的意愿,这对于建立农村水利建设的长效投资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展民营水利是大势所趋。农村税费改革后,使用“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投工)数量受到限制,靠农民集资建设更不可能,特别是今后全部取消“两工”后,集体建设水利工程要全部依靠政府投资。在现有条件下,对那些政府无力投资或投资不足且非干不可的水利工程,就必须转变政府行为,放手大胆地让农民群众去投资投劳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集体想建建不了和建了也管不了的问题以及受“两工”限制的问题。

四、民营水利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看,民营水利的发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水利工程建设在确定了规划之后,还受认识水平和经济基础两种因素的制约,当前由于群众认识程度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在投入建设的力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二是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均衡。水的资源性决定了水利工程建设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在民营水利发展中,工程建设采取的是一次建设、投入优先的原则,谁先投入、谁先建设,由于适宜建工程的位置是有限的,行动早的就拥有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权和水资源的经营权、使用权,对这一水域的资源形成了垄断,行动晚的也就失掉了相应的权利,造成了社会性的水资源在分配上的不公。三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民营水利经营者在工程管理上尽管尽心尽责,但是由于文化层次不同,特别是缺乏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意识,管理水平低而不齐,工程的综合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问题,在民营水利发展的初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民营企业参与水利建设不断深入,政府应从鼓励引导、规范管理两方面入手,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水利建设。开放水利建筑市场,鼓励民营施工企业参与水利建设等。从规范管理上,采取一系列加强水利行业管理的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规范和整顿水利建筑市场,加强工程质监和监理工作,规范招投标。

在现阶段国家尚没有推进民营水利大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投资激励政策、扶持政策、资本市场运作规范、投资者权益保障等。广大投资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让投资者不吃亏,让经营者有收益,让所有者有保障。

其次,有些水利工程由于缺乏宏观调控,造成低标准重复建设、技术质量不高、存在安全隐患等。另外,民营水利需要进一步保护、引导、规范。从长远看,需要合理、合法的界定保护各方利益。对民营水利设施要规范,既要防止民营水利被无偿平调,保护民营投资者利益;又要防止垄断公共资源和掠夺式开发经营,防止发生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五、对今后发展民营水利的建议。

一是要放开市场,积极鼓励发展民营水利。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坚持谁建设、谁投资、谁拥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大力发展民营水利。把发展民营水利引入市场机制,引导民营业户投资入股兴办民营水利,把水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实现建设、市场、收效、再建设的良性循环发展。积极搞好水利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对民营水利建设的扶持。制定优惠政策,设立民营水利发展基金,采取政府挤一点,企业资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民营水利建设资金,扶持发展民营水利项目。把一些规模大、投资多、开发建设价值高的民营水利项目列入招商引资范围,广泛吸引外商投资兴建,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扶持政策,鼓励民营水利建设者,并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大力兴办民营水利。

二是要规范建设,正确引导民营水利健康发展。民营水利必须服从整体规划,做到程序规范、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严禁随心所欲,乱建、滥建,浪费民力。

三是要科学指导,充分发挥民营水利效益。要搞好科学规划,保证民营水利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效益优先的原则,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连续性。全力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利技术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帮助广大群众搞好施工方案和运营管理设计,施工前要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论证,施工期间要搞好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难题,竣工后要科学指导工程运营,保证民营水利工程良性运营。

四是要加强保护,营造民营水利发展良好氛围。政府应及早出台保护政策,明确民营水利的产权,保护民营业主的正当权利,对阻碍民营水利发展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罚。

五是要严格管理,确保民营水利持久发挥作用。工程建成使用后,要根据工程实际,协助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方案,使工程管理和运营达到协调一致,发挥最佳效益。要加强对民营水利工程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服从政府防汛、抗旱的统一调度,自觉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严禁擅自改变工程用途和服务对象,坚持杜绝管而不护、超量拦蓄,拦而不蓄,蓄而不用等行为。要做到定期检查维护,查出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水利设施带病运行。要以水利法律法规政策为准绳,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为民营水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十

按照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本次调研组建南、北两个调研组,深入安坪镇、五马镇、吐祥镇、朱衣镇、竹园镇、公平镇和兴隆镇等10乡镇,通过现场查看海角村、下坝村、回龙村、红霞村、红马村等村社的水利工程,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和征求群众意见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下发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优先解决工程性缺水、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和城乡防洪工程的思路,积极争取国家和市上水利工程的立项,县财政安排水利建设资金,不断建立健全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水利人才队伍建设。至来,累积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4.59亿元,新竣工投入使用1座中型水库和1座小型水库,解决36.95万城农村人口和6.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8座病险水库的应急排险,修复堤防4.09千米,开工治理中小河流6.29千米,共完成水系绿化面积2.11万亩,新增农村装机容量2.35万千瓦。

虽然水利建设取得不错成绩,但水务局负债重,流动资金短缺;骨干性工程少,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安全饮水不达标;河堤坍塌损毁严重,防洪能力弱,部分水利工程已成为威胁群众生命财产的炸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我县水利设施主要为沟渠、塘、库、坝和河堤,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沟渠损毁、淤沙严重,小型水库、山坪塘和山湾塘缺乏必要的管护和维修,现已趋向报废,防洪工程设防标准低下,已经丧失防洪功能。甲高镇、吐祥镇、竹园镇境内沟渠基所存无几,有水来也是“先浇沟,后浇路,最后流到河里头”的局面,唯一发挥效益是场镇周围平坝内的沟渠,也是年年修修补补。安坪新治河堤、五马厂河、甲高河堤、竹园崔家河和吐祥河堤虽然都经过一些治理,但是治理范围太小。新治河堤全长10km左右,仅仅治理了场镇边两岸600m,其上游和下游河堤或垮塌,或堤坝被冲空虚,或没有河堤,下雨天就看河水长势,河水上涨人就跑。

(二)水利债务沉重。

(三)水利工程建设的体制不健全。

1.工程选址与设计不合理。水利规划不完善、水利设施布局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设计方量与管辖范围内人口、灌溉面积不相对应,无水源水利工程多,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实地勘测地质构造是否适合建设水利工程。五马镇人畜饮水工程设计到竹园镇地界上,吐祥镇河流治理工程按照图纸放线,要拆除奉利公路和群众合法的老房子。

2.工程项目层层转包。全县水利工程转包现象突出,各级承包商追求最大利益,不断压缩工程资金款。设计工程方量与实际建设不符;偷工减料;有水利主体工程,无附属设施等。安坪镇87口人畜饮水池,经县政府多次督促,基本能正常蓄水,但配套设施不完善,能按照设计要求发挥效益的不到总数1/3。吐祥河堤整治工程竹园镇纸厂湾工程多次转包,资金断裂,已是半拉子工程。

3.工程监理未正常履职。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必须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监督。调研组在实地调研工程建设时,了解到监理员业务技能低,基本不到现场监督。吐祥镇河堤整治工程的项目监理身兼几个项目的监理,基本半月难见一次,河堤水泥标号低,砼面出现蜂窝状。据了解,我县水利工程监理单位均由重庆市江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而该公司在我县工作仅有一名员工,负责监理全县水利工程项目,天天忙于写监理报告。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十一

根据市委通知精神,我们结合十一届市委成立以来仪征水利水务总体工作和基本经验,就围绕仪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届市委成立以来的总体工作情况。

自十一届市委成立以来,仪征水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突出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四大任务,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创新,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水利水务工作。五年来,先后投入近5.3亿元资金,完成城乡防洪工程、区域供水、农村河塘清理、灌区节水改造、小水库除险加固、血防工程、城乡污水管网等一大批城乡水利水务工程。

(一)五年来,水利建设跃升新台阶。

1、全面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完成了省及扬州市下达我市的区域供水目标任务,实现了山区22万群众期盼已久的饮上长江水的愿望,这在扬州各市县(区)中乃至于全省争得了位臵。三年来,投入2.5亿元,铺设一级主干管网35.4公里,二级管网124公里,三级管网2496公里,完成乡镇103家小水厂回购。

荷花塘整治、大盐塘截污整治等工程,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实现雨污分流。通过对管网的改造,城区遇雨积水的区域明显减少,雨后排水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污水主干管和截污管道建设,提高了城市截污能力,改善了城市水环境,明显提升城市居住环境。

3、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塘田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工程地处市中后丘陵山区,总投资为2431.93万元在205月底可全面完成工程。塘田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静态总投资为2431.93万,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灌区农业生态环境、村容村貌、灌区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等,对实现灌区农业现代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五年来,农村水利实现新跨越。

1、农村河塘清理整治工程。10月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生态市创建工作要求,投入2亿多元,按照“抓大顾小、抓近顾远、抓清理顾绿化、抓当前顾长远”的原则,对全市17条县级河道(总长约112.7公里,清淤量322.3万方),611条乡村河道(总长约1305公里,清淤量2085.1万方),1万多口庄塘、当家塘(面积54215亩,清淤量4451.9万方),75座水库(清杂面积2459亩),进行了全方位、拉网式、干净彻底地清理。我市河道疏浚省级项目提前两年通过考核验收,不仅恢复和提高了河道的引、排能力,还有效增强了河道和当家塘的蓄水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将改善排涝面积118万亩、灌溉面积32万亩,增加旱涝保收面积12.5万亩、蓄水量近5500万方。

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自起,累计投入5860万元,分别实施了朴席镇、十二圩办事处水利血防—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东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潘家河水利血防工程、仪征市通江河道水利血防工程,共计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15万人。

3、水土保持项目工程。20青山镇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总投资为20.81万元,该项目于9月开工建设。项目实施后,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大地缓解了过去水土破坏的现象,改善灌溉面积0.12万亩,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仪征市刘集镇达天冲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00万元,于209月开工建设。项目实施后,使得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区域内植被得到恢复,对水蚀的抵抗力进一步加强,减轻了洪、涝、旱灾害的发生,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改善。

4、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20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670.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00万元,省财政补助167万元,乡村及群众自筹403.28万元。(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工程总投资50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补助300万元(中央财政60万元,省级财政240万元)仪征市财政配套200万元,其它清杂费用由项目受益群众通过投劳投资或通过“一事一议”解决。

(三)五年来,防汛防旱得到新提升。

旗河口西侧长江江滩坍塌应急抢险抛石处理工程,护岸抛石10.5万方,在防洪保安和稳定河势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

2、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投入5800万元,开工建设仪扬河应急除险加固工程、石桥河整治工程、红叶排水沟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四中排水沟截污排涝整治工程,河道堤岸防洪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排水排涝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3、防汛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5年来,全市的防汛防旱工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指导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我们严格按照“查全、查细、查实”的要求,对江港堤防、骨干河道、水库、涵闸站等重点水利工程设施,开展汛前、汛中、汛后大检查,落实防汛行政、技术负责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同时,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的落实。

(四)五年来,水资源管理取得新成绩。

1、取水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直接从河流、水库及地下取水的单位或个人全面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计划用水制度,装表计量和有偿使用制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全面实行“五个一”管理。

2、水污染控制。编制出台《仪征市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的处理对饮用水水源构成威胁或造成污染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减轻事故造成的危害,保证公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管理与保护成效。为了规范水资源使用,强化水资源。

信息化管理,我们根据全市用水量情况,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农业等活动,对全市8家用水和排水量较大的企业进行在线监控检测,通过以点代面,最终实现全市所有供、排水企业联网监控。宏观性地把握企业的水资源占用概况、监测无证采集地下水行为和监控其污水乱排乱放行为。

(五)五年来,水利改革又有新成效。

一是根据仪征水利发展实际,在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的基础上,创新建立规划许可制、立项审批制等,水利建设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二是基本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公益性工程政府保障、经营性工程推向市场、准公益性工程民办公助的水利工程保障机制,政府对水利投入显著增长,水利市场融资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农民“一事一议”投资水利政策更加规范。三是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实现省、市、县三级防汛防旱指挥调度系统视频联网,水文站网自动化改造基本完成,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已经运行,以信息化、智能化推进水利现代化加快发展。

水利设施调研报告篇十二

乡镇水利站是最基层的水利机构,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县乡镇水利站生存和发展困难、管理和服务能力薄弱,已经成为我县水利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乡镇水利站改革势在必行。

**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行政管辖有14个乡(镇),目前每个乡镇均设有一个水利站,全县共设有14个水利站,全部有由乡镇政府主管,总编制人数17人,在岗人数1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人,占6.7%,大专学历1人,占6.7%,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5人,占86.7%,50岁以上11人,占60%,40—49岁4人,占26.7%,30—39岁2人,占13.3%。

(二)乡镇水利站(员)履行职责情况。

乡镇水利站职责:主要负责抗旱、防汛,除涝,堤防维修加固养护,水田灌溉,农田基本建设和山区小流域治理等水利水土管理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约有水利工程共978处,其中引水工程529处;蓄水工程211处,包括14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提水工程共有238处。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防汛抗灾任务繁重。因此,乡镇水利站在水利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位臵,发挥了县水利部门职能延伸作用。

施工、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岁修、养护、更新、改造计划编制及防汛抗旱工作,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作用明显。2009年以来,先后规划编制完成了•**县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和•**县农田水利规划报告‣。协助水利部门完成每年的冬春水利建设以及水利统计工作。

其次,水利站发挥了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参谋和助手作用,基层水利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基层水利员长期摸爬滚打在抗洪救灾、水利建设第一线。他们最熟悉当地的水情,最了解当地工程的状况,积累了丰富的抗灾除险经验,部分人员还具备了水利专业技术。特别是面对2008年历史罕见的超强台风“黑格比”和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这样百年难遇特大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乡镇水利站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险情,为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运行调度、制定应急预案,指挥防汛抢险当好参谋,夺取了防汛抗旱斗争的重大胜利。

第三,水利站发挥了承担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重要保障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乡镇水利站在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县先后建成了347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5个城镇供水工程,共解决9038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各乡镇水利站充分发挥了保障作用。

第四,积极贯彻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涉水法律、法规,协助县水利部门调查处理所在乡镇水事纠纷和案件。2006年以来,乡镇水利站协助县水利部门共查处18起水事纠纷,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三)水利站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乡镇水利站归各乡镇政府管理,县水利局只是负责业务指导。

(四)水利站经费来源。

全县14个乡镇水利站均属全额事业管理单位,由地财政全额拨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32万元,其中公务7.6经费万元,人员工资24.4万元。日常公务经费无其他来源。

(五)水利站日常办公情况。

目前,我县14个乡镇水利站均无独立的办公地点,无办公设备。因没有必要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等),水利工作繁忙时,水利站人员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作进度。

(六)水利站人员管理情况。

我县乡镇水利站人员均由所在乡镇政府管理。

(七)水利站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乡镇水利站人员工资为财政全额拨款,均没有其他福利待遇。

(八)对水利站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何种方式。

目前乡镇水利站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由县水利局负责。但由于经费有限,县水利局每年对乡镇水利站人员的业务培训次数不多。

目前,我县水利站队伍,表面上看来是在正常运转,但事实上存在很多问题:

业人员安臵在水利站,人员配臵不合理,无法开展业务工作。三是多年来乡镇水利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目前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由于水利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工作重心在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上,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得以体现和提高,这就大大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就难以保质保量完成。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乡镇水利站只有1-2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工程设计、施工没有县水利局的支持则无法开展;同时无法在险情发生之初开展抢险技术指导,特别是有水库的乡镇,如全茗镇、龙门乡、昌明乡、雷平镇平均每个水利站人员所管理的水库2座以上,在汛期繁忙时期,人手严重不足,满足不了防汛工作的需要。

(三)办公条件条件差。我县14个乡镇水利站均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本办公设备,导致县里布臵的水利工作难于按时按质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作的开展。

三、意见和建议。

站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理顺乡镇水利的管理体制,将乡镇水利站的主管权交给水利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利站是县水利部门的派出机构,属参照公务员单位,便于统一管理、调度,进行优化配臵。

二是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站人员的定员定编工作。乡镇水利站现有编制人员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议,乡镇水利站配备的人员数量要根据其建设管理服务的区域范围、人口数量、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规费征收等因素确定。要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各个水利站,使之能正常开展业务工作。

三是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站定员定编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素质。鉴于目前乡镇水利站人员年龄结构和技术业务日趋老化,不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大批的年轻同志加入基层水利队伍,为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须,应当加大培训的力度,用一至二年的时间,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县水利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内部管理,形成水利员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适应现代水利建设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