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诗词鉴赏论文(优秀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9:25:27 |
- ZTFB |
- 9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我们应该践行绿色生活。在总结中,要注重词语的准确性和用语的规范性,使其更具说服力。以下是一些教育改革的案例和实践,让我们一起关注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诗词鉴赏论文篇一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析晏殊的这首《蝶恋花》,可着一“愁”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愁?词中已明确告诉我们了,是离别之愁。古今写离愁的诗词多如牛毛,那此词有何独到之处,以致能脍炙人口。因为它能融细腻与宏阔为一体,不仅写出愁之真、之深,而且写出愁之变、之动。本词中所写之愁,不管是意蕴内涵,还是其呈现方式,均在不断流动变化着,对比分析词的上下片,这种变化体现得很明显。如果说词的上片对愁的刻画是内倾的幽深的,那么词的下片对愁的展现则是外向的悲壮的,这种格调变化有力地提升了词的品质内涵而区别于一般写离愁别恨的诗词。
词的上片,作者寄愁于景,通过槛菊、兰花、月光等意象渲染离愁之苦,这种情感呈现方式是含蓄的,幽微的,非常的真切。“槛菊愁烟兰泣露”,传神在“愁”、“泣”二字,用拟人化手法隐约透露主人公内心情感。试着将这二字改成“绕”和“滴”,就韵味全无了。“燕子双飞去”、“月光穿朱户”,这些景象触动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隐秘处,使其内心愁绪弥漫扩散,彻夜难眠。
内心之愁实在无法装盛了,那就只好设法排解,于是很自然地有下片“独上高楼”的举动和“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愿望。“望尽天涯路”似乎为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但天涯路的尽头是什么呢?除了虚空还是虚空,这使主人公内心之愁更深更浓了。欲寄书信,却又是山长水阔,无处可达,更使内心之愁带上一点悲凉甚至悲壮的色彩了。
“曲尽幽微,富于变化,境界宏阔,格调高远”是晏殊这首《蝶恋花》的过人之处。
3、大家诗词脱口而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诗词鉴赏论文篇二
1.激越高亢如苏轼念奴娇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3.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1.清新自然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高中学习方法绚丽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斩钉截铁,一语中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简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
诗词鉴赏论文篇三
上片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突出了一个“狂”字;下片则表现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写作特色(手法﹑写法)。
引用典故。
“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
“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看孙郎”引用孙权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如少年人的豪情。
词语品析。
“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语言特色。
豪放派风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上片描述了军旅生活,说明了诗人仍然十分羡慕军中生活,渴望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
2.下片前两句描写战斗的激烈和顺利,接下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最后一句显得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
语言特色比较。
《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的是打猎经历和军中生活,或牵犬擎苍,骑马狂奔,或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的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风格雄浑,豪放。
《忆江南》。
1.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夫归来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2.“梳洗罢”,三个字勾画了女子为迎夫归来而精心打扮。
3.“过尽千帆皆不是”写思妇等待时间之长和失望之深。
词语品析。
第二句中的一个“独”字表现了女子的孤寂寥落之情。
名句赏析。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百蘋洲。 。
赏析:即景抒情,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意境)。这两句诗以拟人手法写斜晖﹑流水含情脉脉的样子,生动,形象,“白蘋洲”更令人肝肠寸断,这两句抒发了思妇深深地相思之苦。
《渔家傲 秋思》。
1.本词描述了边塞的荒凉和守边战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将士们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词的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塞外边关图。首句点名季节,并用“异”字统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渲染了边塞的荒漠的悲凉,也暗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3.词的下片着重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表现深深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使思乡之情绵绵深沉。意境分析:深夜,所见的是严霜在地,所听的是悠悠不断的羌笛声,越发的思念家乡无法入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4.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
《武陵春》。
1.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想梳头却无力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
3.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又用“闻说”“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
鲜、奇特,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渔家傲 秋思》。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 ,下阕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诗词鉴赏论文篇四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此词抒发了作者眷念故国故都的情怀。写于宋德宗景炎三年,即帝昺祥光元年。此时临安已沦陷,南宋政权也濒临灭亡,这首词是作者在旅途中写成。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起首用景语渲染气氛,并点明词中景物所处的时日,着重之处在于春事谁主这个主题。璧月,有满月如璧句(宋何偃《月赋》),月如玉璧之洁白、晶莹、圆满,以璧玉咏元宵之月,极为生动传神;月明则云淡,天青云色一体难分,故曰黛云,炼字亦考究。
诗词鉴赏论文篇五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2.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哪里?
3.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3.写一段话谈谈:“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慨叹?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桃李无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诗人笔下紫薇花的特点是什么?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这两句诗是如何“状难写之景”的?
2.这两句诗传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一.1.两者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3.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3.抒写远离京师的悲凉心境及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愤懑。
三.1.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
2.清新俏丽,独占秋光。
2.对羁旅的愁思,对故乡的思念,对早行的悲苦。
诗词鉴赏论文篇六
摘要:分组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养成自觉锻炼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关键词:参与能力;自觉锻炼;运动技能;力争上游。
在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存在着一些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但迫于学校制度的约束,不得已勉强上课,等于是出工不出力,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且与新课标理念背道而驰。
为改变上述不良现象,在教学中,就从激励学生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在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此,我就采用了分组比赛教学法。这一教学的基本特点是结合青少年的竞争心理,利用竞争诱导学生去积极锻炼,从而产生兴趣。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在进行篮球课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练习,如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简单的裁判规则训练,然后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水平进行分组比赛并依次循环。每一轮循环下来,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学期末也将依据每节课教学比赛的总积分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出本期每位学生的体育成绩。
根据多年实践,发现;“分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分组教学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人以比赛做游戏,其他人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好与素质差学生两极分化的弊病,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队员之间的友谊。从学生出勤率上不难看出,学生对此教学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毅力,同时又培养的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
二、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技术的条件下,教师通过分组比赛对学生不合理的技术动作给予纠正和指导,然后再进行多次比赛。这充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应变能力方面效果较好。
三、有利于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
战术意识是队员在赛场上运用基本技术以及应变能力的结合。应变能力是在有了一定基本技术,通过紧张激烈的千变万化的对抗过程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广大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技术之上,进行有目的地进攻、防守、移动、跑位,队员之间默契配合,在比赛实践中既发展了技能又提高了素质。例如:篮球的实际配合中,持球突破队员,当有防守堵截时,不仅自己要掌握传球时机,找准位置,同时要有同伴的跑位、接球等密切配合,才能成功地完成一次进攻的机会,这种能力只有在一定的战术基础上,经过反复的比赛才能形成。所以比赛对战术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四、有利于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时数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健身效果,学生为了增强对抗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磨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对抗能力。长时间的比赛磨合,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分组比赛中,每组各安排一名教练和队长,教练要想在比赛中使本队获胜,就必须有切合实际的指导和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使学生之间有个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教学比赛,分清问题的性质和关键所在,是思想问题还是战术问题,是进攻问题还是防守问题。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对抗中,通过现象看本质,对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并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做到暂停、换人恰到好处,在暂停时如何解决场上问题,做到语言简明扼要,换人时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总之,全部教学中的临场指挥,不仅使学生在比赛中掌握了临场指挥的基本要领,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除球类项目外,在体育课上开展的其他一些项目,如队列、队形、接力赛以及枯燥无味的中长跑项目等,大部分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不愿上课,采用分组比赛教学法后,针对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加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使学生逐步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效的分组活动能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努力和懈怠将直接影响到集体这一大局,集体荣誉又是每位成员的荣誉。一段时间下来,不但增强了学生体质,也加强了同学间的友谊和凝聚力,同时激励了学生的力争上游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分组法的合理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体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广大学生的运动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在体育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中感受体育、表现体育、学习体育,从而更好地达到了体育教学目的。
诗词鉴赏论文篇七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诗词鉴赏论文篇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忸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诗的前半写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颈联写洋溢着欢乐、生气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着诗人对天伦之乐的欣慰和珍惜。末两句写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这是杜甫诗中难得多见的轻松愉快之作。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诗词鉴赏论文篇九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这两句写梦前的思念。在深邃的房中,昨夜吹进了春风,可见,春天已经悄然来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总是容易引起人们思想的波动,这里独坐洞房中的人就不禁怀念起了远方的美人。“美人”既可以指男人,也可以指女人;既可指容颜姣好的人,也可指品德高尚的人。这首诗没有指明是诗人写自己的梦,还是诗人代他人写梦,所以,“美人”是男是女,无从考证。总之,微风吹拂的春季里,室中人越发思念在湘江边上的美人。
后两句写室中人将这种思念直接带入了梦中。虽然只睡了片刻功夫,但他在梦中却已经走过了数千里,到达了美女所在的江南之地。“片时”和“数千里”真实地描绘了虚幻恍惚的梦境,同时,也是以时间之快和速度之快,反映了室中人强烈深切的思念之情。虽然这只是一场梦,但是,最后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感受。
这首七绝小诗成功地用梦将强烈的思念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结构精巧。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二年级初冬作文(精选15篇)
- 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协会 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协会五社联动永泰城(五篇)
- 幼儿园学期末评语小班(通用10篇)
- 最新小学生二年级作文50字(精选14篇)
-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办理程序(5篇)
- 最新大学生毕业论文日志(优秀11篇)
- 中国建筑机械租赁与安全管理网 建筑机械租赁服务(5篇)
- 三年级作文,过春节(模板10篇)
- 办公室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2023年有关秋天的景色的小学生作文(优秀1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