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优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22:00:17 |
  • ZTFB |
  • 7页

通过报告,我们可以向上级领导、同事或客户汇报工作进展或研究成果。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报告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问题。报告通常包含着对某一事件、现象、问题或研究结果的描述和解释。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报告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一

根据《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益赫政发〔20xx〕12号)、《益阳市赫山区财政局关于转发〈湖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益赫财绩〔20xx〕8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我局20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1、上年结余953.02万元。(主要结余资金为确权颁证证工程项目未支付款)。

2、收入。本年总收入793.74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730.24万元,其他收入63.50万元。

3、支出。本年总支出1329.22万元。工资和福利支出216.44万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伙食补助等开支;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1017.06万元,其中,用于日常运转的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寄费、公务用车费、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等基本支出的金额为50.78万元,用于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等支出金额为966.28万元(主要用于确权颁证项目、产权制度改革项目、家庭农场扶持项目、事务所业务费及村级财务管理、减负经费及土地流转仲裁等项目的开支);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95.72万元,主要用于抚恤金和医疗费用等支出。

4、累计结余417.54万元。(主要结余资金为家庭农场项目、产权制度改革项目、确权颁证项目未支付款)。

20xx年度,本单位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加强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政拨付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土地确权颁证推进工作、开展村级财务清查公开工作、加强减轻农民负担和维护农民利益工作、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切实搞好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监管工作,贯彻落实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等。

20xx年12月,本单位严格按照财政资金预决算要求,全面公开了20xx年度资金预算和整体执行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根据职能部门工作需要,本单位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要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全面搞好各项业务工作,力争有工作成绩,有实际效果,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履行好岗位职责,20xx年度,本单位三公经费预算资金、小型专项预算资金、职工基本支出资金足额及时到位,财政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等情况符合上级管理要求。切实搞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按照财政主管局的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本单位每季度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严格执行年初财政预算,特别是小型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严把财政资金出入关,实行季度绩效评价,各项工作开展效果明显。

(一)经济性分析。由于本单位工作主要是开展农村经营服务,财政预算资金流量小,没有部门经营性收入。

(二)效率性分析。本单位的村级财务管理和清理审计工作,农民负担减负维权监管工作,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工作、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工作等方面的年度业务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部门工作效率明细提高,在年度考核中成绩优良。

(三)效益性分析。本单位狠抓减负维权工作,积极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认真培养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加强村级财务清理工作,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维护一方稳定,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1、小型专项经费预算额度偏低。

2、业务编制量少,人均业务量大,工作积极性有待加强。

1、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管理,保证部门业务工作专项经费,充分调动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2、建立部门集体财产管理制度,规范部门职责履职行为,逐步实施专项工作绩效考评制度。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医保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现将我县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总体情况。

20xx年中省共下达我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4339.72万元。其中: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第一批中央财政下达3988.45万元、省级财政下达855.75万元(《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川财社〔20xx〕169号);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第二批省级下达203.53万元(《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川财社〔20xx〕21号);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第三批中央财政下达-682.46万元、省级财政下达-288.25万元(《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关于下达20xx年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川财社〔20xx〕46号);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福彩公益金)中央财政下达262.7万元(《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福彩公益金)的通知》(川财社〔20xx〕65号))。

(二)项目绩效目标。

1.年度总体目标。

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绩效总体目标为持续做好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参保缴费资助工作;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支付比例不低于70%;年度救助对象人次符合客观需要;加强医疗救助规范管理、统筹医疗救助,探索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风险的长效机制。

2.具体绩效指标。

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绩效具体指标为:基金累计结余占筹集基金总额的比重小于或等于15%、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年度限额内救助比率大于或等于70%、服务对象工作满意度大于或等于85%等。

(一)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为加强医保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对我县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支付情况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和评价等次。

按照全省统一的《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城乡医疗救助部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自评,自评等次为优秀。

(三)指标体系设置。

指标体系设置参照全省统一的《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城乡医疗救助部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执行,主要报告:项目决策等4项一级指标、决策依据等11项二级指标、贯彻中央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有关医疗救助决策部署等21项三级指标。

(四)评价工作过程。

组织规划财务、待遇保障、基金监管等相关股室人员,对照全省统一的《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城乡医疗救助部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20xx年实际完成情况,开展各项指标自评工作,形成自评结果。

(一)评价得分。

20xx年岳池县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自评得分97.6分。

(二)评价结论。

20xx年岳池县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总体较好,决策依据充分,目标较明确,组织实施有序,通过项目实施,稳步拓展了医疗救助对象覆盖范围,扩大了救助规模,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

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执行。

(二)过程管理。

县医保局严格落实资金监管要求,保障医疗救助资金运行安全,合理使用救助资金。20xx年,岳池县医疗救助资金支出7680.95万元,其中:全市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金3034.57万元;住院救助资金4617.06万元;门诊救助资金29.32万元。

(三)项目产出。

1.数量指标。

医疗救助对象实现符合救助条件人群全覆盖。20xx年全市资助参保150873人,住院救助47044人次,门诊救助5435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待遇,基金累计结余率为0.18%,较去年大幅度降低。

2.质量指标。

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支付比例达到70%,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资助参保覆盖率达到95%。

3.时效指标。

“一站式”即时结算覆盖地区不断增加,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就医结算。

(四)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

(1)医疗救助对象覆盖范围稳步拓展。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细化救助对象,将救助范围拓展到孤儿、医疗费用支出大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等人群。

(2)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方便程度更加快捷。全市救助对象在市域内就医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一窗口、一单制”即时结算。

2.可持续性。

健全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成效明显。坚持保基本、惠民生、托底线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积极沟通协调民政、卫健、乡村振兴等部门,有效衔接救助对象的各项保障,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3.服务对象满意度。

各级医保部门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根本宗旨,切实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政策知晓率达到85%。

全县医疗救助资金当期收支差口较大、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够健全,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慈善筹集及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尚未开展。

(一)提高统筹层次,完善救助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救助资金运行情况,积极推动医疗救助制度省级统筹,逐步消除地区间待遇差距,不断增强救助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拓宽筹资渠道,保障资金安全。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鼓励引导社会捐赠、慈善筹集及其他渠道资金投入医疗救助基金,有效防止各类支出风险。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三

根据新乡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新财效[20xx]2号)和《新乡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市级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对照文件要求,及时开展20xx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现将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设有师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现代工程学院、汽车技术系、电子信息系等13个院(系),党委办公室、教务处等28个职能处室和教辅机构。截至20xx年12月底,在职人员1028人,其中高级职称270人,“双师”素质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60人。

(一)年度部门总目标及主要任务。

1、20xx年度总目标。

目标1:突出育人实效,打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目标2:突出内涵建设,打造教育教学新高地。

目标3:突出激发活力,打造教师评价新方式。

目标4:突出产教融合,打造服务地方新路径。

目标5:突出扩大影响,打造招生就业新局面。

目标6:突出治理效能,打造办学治校新体系。

目标7:突出硬件提升,打造空间布局新版图。

目标8:突出民生保障,打造服务师生新载体。

目标9:突出疫情防控,打造平安校园新模式。

2、20xx年度主要任务。

(1)开展多元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3)切实加强学生管理。

(4)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5)取得良好的技能竞赛成绩。

(6)推进质保体系建设。

(7)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完善人才考评和激励政策。

(8)提升科研能力,深化校企合作。

(9)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和国际合作。

(10)完成招生任务。

(11)加强顶层设计。

(12)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13)加强资产管理和审计监督。

(14)全力推进二期建设,切实做好校园绿化美化。

(15)加强财务保障,提升后勤服务能力。

(16)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多措并举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二)年度整体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年度整体绩效目标分为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四个一级指标。

投入指标从工作目标和预算配置两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其中工作目标指标从年度履职目标相关性、工作任务科学性、绩效指标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考核;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完整性和专项资金细化率两方面进行考核。

过程指标从预算执行、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是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其中预算执行目标从预算执行率、预算调整率、结转结余率、政府采购执行率、决算真实性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财务管理从资金使用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预决算信息公开性、资管管理规范性四个方面进行考核;绩效管理从绩效监控完成率、绩效自评完成率、部门绩效评价完成率、评价结果应用率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产出指标从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和履职目标实现两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其中重点工作任务完成从完成率进行考核;履职目标实现主要从年度履职指标实现率进行考核。

效益指标从履职效益和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其中履职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效益三方面进行考核;满意度指标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进行考核。

本次绩效自评工作我单位成立了绩效自评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组长:王建平,副组长:闫金友,组员:郭曼、范国喜、徐昕、李艳红。

自评工作小组通过参加人员培训、讨论指标体系设定等基础工作开展,为绩效自评工作提供保障。

自评工作实施:收集预算批复情况、项目合同、支付凭证、政府采购信息以及验收等资料,对学生和老师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具体绩效实施。

自评工作评分:绩效自评工作组对取得的评价资料进行审阅、核对并按照评分规则的要求,对各项三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初步评分。

将各项三级绩效评价指标初步分值提交绩效自评工作组集体审定,自评工作组在听取自评过程、自评证据、自评分析、自评初步分值后,对于初步分值不合理、不恰当的提出修改意见。

绩效自评工作组负责撰写报告的人员按照自评工作组的意见修改初步自评分值、形成最终评分结果,撰写自评总结报告,完成部门整体绩效自评工作。

本次整体绩效评价结果为优,得分93分。其中:投入指标得分15分,过程指标得分xx分,产出指标得分30分,效益指标得分30分。

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部门资金情况分析。

20xx年共计到位资金54,546.2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6,849.62万元。共支出55,468.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754.96万元,项目支出32,713.67万元。年度结余资金3,774.60万元。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xx年度我单位共计完成39个项目的自评工作,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均为“优”。

(三)投入指标完成情况。

投入指标包含2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该项指标设置分值15分,实际得分15分。20xx年投入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年度履职目标相关性高、工作任务分配科学、绩效指标设置合理、预算编制完整、专项资金细化率94.87%。

(四)过程指标完成情况。

过程指标设置三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该项指标设置分值25分,实际得分xx分。主要扣分原因为预算调整率偏高、未进行绩效监控和评价结果应用。具体情况如下:预算执行率93.63%;预算调整率11.92%;结转结余率6.37%;“三公经费”控制率不超预算;政府采购执行率100%;决算真实、资金使用合规、管理制度健全、预决算信息公开、资产管理规范。绩效监控工作未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已完成,部门绩效自评工作已完成,评价结果尚未应用。随着绩效自评、绩效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执行,我校将组织相关员工进行培训,成立绩效管理小组,实现绩效评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维度的全面实施。

(五)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产出指标设置二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该项指标设置分值30分,实际得分30分。

1.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履职目标实现情况。

重点工作任务16项均已完成,履职目标9项均已实现。

2.履职目标完现情况分析。

20xx年,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完成20xx年度各项履职目标。

(1)立德树人方面:我校积极开展多元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学生管理3方面工作,取得育人实效,完成立德树人的履职目标。

(2)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实训教学水平;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取得喜人的技能竞赛成绩;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平台等造就了教育教学新高地。

(3)完善人才考评和激励政策和加强“引才、育才、用才”激发了教师活力,也打造了教师评价新方式。

(4)如何能够突出产教整合,打造服务地方新路径一直是我校思考的问题。20xx年,我校通过知识讲座、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活动来提升科研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形成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

(5)20xx年我校高职共录取新生6498人,录取成教大专学生481人,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6)从完成“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报告,到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我校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实施数据中心服务器扩容,完成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我校信息化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建立国有资产处置、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和校内自行采购工作流程,构建了资产运营的管理体系。目标方向的确定,基础建设到管理体系构架,我校打造了办学治校的新体系。

(7)美丽的校园建设,新校区二期建设,打造空间布局新版图,新职院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8)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提升后勤服务能力;积极筹措各类资金,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完成民生保障,打造服务师生新载体的履职目标。

(9)我校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抓安全教育活动、消防和食品卫生安全,建设新模式下的平安校园。

(六)履职效益完成情况、满意度情况。

较好的履行了20xx年度的履职效益指标,实现了不断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效益指标和健全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2个可持续影响指标。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和教师对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各项工作的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2%和93%。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重视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政策规定及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2、加强绩效评价全面实施工作的学习培训。

为实现绩效评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维度的全面实施。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将组织相关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一是制定和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标准,严格按项目和进度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二是落实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了解预算执行差异,合理调整、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评价小组对预算执行情况分类汇总并分析,提高下一工作年度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

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无。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四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是一项缓解参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的一项惠民工程。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医保、以人为本的要求,立足于为参保人员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服务理念,管好用好医疗救助资金。现就医疗救助补助转移支付20xx年度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xx年我县共有医疗救助参保对象10628人,全年总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16.39万元,历年滚存结余262.71万元(其中暂付款150万元)。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20xx年12月31日。

待遇支出416.39万元,医疗救助共救助12709人次,有效的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做到应救尽救,医疗救助费用及时拨付。

(一)我单位建立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室,严格按照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在收支业务发生后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并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二)接受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建立管理科学、标准合理、程序便捷、操作规范的城乡医疗救助,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严防因病返贫,努力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遵循了:救急、救难、公平、透明、便捷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尽力帮助城乡贫困群众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问题。为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救助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做到应救尽救。及时足额报销。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五

20xx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指导思想和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注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使财政实力明显壮大,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20xx年我镇财政预算总收入165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94万元,增长6%,财政预算总支出162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69万元,增长1%,收支两抵,略有结余。

(一)一般预算收入640万元,占预算的39%。

1、国税收入360万元。

2、地税收入280万元。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445万元,占预算的27%。

(三)上级补助收入568万元,占预算的34%。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9万元(其中人大经费5万)。

2.国防支出2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56万元(其中普法经费2万元,禁毒经费3万元,防范防控经费3万元,重点地区整治经费4万元,综治干部培训经费3万元,群防群治经费4万元,安全创建经费5万元,人民调解经费2万元,司法行政经费2万元,表彰见义勇为经费1万元,安置帮教经费2万元)。

4.教育支出15万元。

5.文体与传媒支出15.5万元。

6.社保和就业支出102万元。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5万元(其中区级示范村15万)。

8.节能环保支出35万元。

9.城乡社区支出195万元(其中:规范农村建房支出72万元,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支出118万元,查违拆违支出5万元)。

10.农林水支出288万元(其中扶贫工作经费5万)。

11.交通运输支出16.5万元。

12.资勘电信(安全生产及食药)支出56万元。

做好20xx年的财政工作,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对深化改革、壮大财力、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一)突出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植壮大财源。

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开放带动、工业强镇、旅游活镇、民营富镇、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化进程为重点,不断壮大财源,增强财政实力,努力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着力发挥财政调控作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积极支持企业建设,有效推进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帮强扶优,以大带小,引导和扶持其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和规模,加快提高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以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支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提高直接利用外资水平。二是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五里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满足我镇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技术需求,着力构建创新体系,改善创新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财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把完成收入目标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加强与税务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

(二)突出支持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支持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三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稳定和完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发放力度,确保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身上。四是突出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我们始终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突出强化财政监管,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管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管理效益。一要强化财政监督。切实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监督体系,重点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二要加强绩效管理。要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支出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三要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及社会舆论的监督。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努力扩大社会知情权,注重通过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改进财政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四要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打造高效透明的“阳光理财”模式。

(四)突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一要努力加强效能建设。紧密联系财政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以提高能力、转变作风、和谐发展为重点的效能建设。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逐步理顺分配渠道,推动财政和谐发展。二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培养复合型和实用型财政人才,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三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敬业精神,发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动力,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财政工作宗旨,努力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文化。

各位代表,20xx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又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围绕镇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五里牌镇财政工作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六

根据《蚌埠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运行监控工作的通知》蚌财绩〔20xx〕377号文件要求,对市公积金中心20xx年1-9月部门整体绩效进行梳理汇总,现将监控情况报告如下:

市公积金中心高度重视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由中心分管领导负责,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具体实施,整理档案材料,积极做好自评工作,确保绩效监控真实客观。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树立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体系,了解资金使用情况、日常组织管理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管理。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及趋势分析。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本部门20xx年初预算总收入1909.8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96.46万元,占预算总收入的52.2%;项目支出913.4万元,占预算总收入的47.8%。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截止20xx年9月30日,本部门支出预算已支付1285.9万元,占预算总收入的57.6%。其中:基本支出708.98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总收入的71.1%;项目支出576.92万元,占项目支出预算总收入的63.2%。

从1-9月份执行预算支出占全年67.3%的情况分析,临近年底预算费用支出预计有一定幅度增加,预计年末执行率可达到100%。

(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市公积金中心1-9月份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较好,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未来将稳步推进绩效目标任务;数量指标“报纸媒体宣传次数”“电视媒体宣传次数”存在一定偏差,原因是:项目自身特性影响支出和进度,按照时间节点安排报纸、电视媒体宣传,纠偏措施是:按照年度安排序时举行。

一是部分项目支付进度受限,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相关资金拨付计划。

二是项目自身特性影响支出和进度,如物业管理费需等待合同到履约期再续签合同支付款项;信息化建设项目需待招标流程结束,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才能支付资金等,造成个别项目预算执行率过低。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项目立项的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确保项目具有可操作性,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发挥最大效益。强化预算下达、预算执行环节指标使用实现前后对应,为单位进行绩效目标控制管理提供基础保障,提高单位项目支出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细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实施。项目批复后要认真细化方案,明确责任人,确定项目实施期间,定期开展内部检查,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及时按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同时,做好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中的控制管理,建好控制台账,确保资金对应绩效目标执行,强化项目推进过程的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是严格人员管理,提高绩效目标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人员培训,熟练掌握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各项政策,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确保预算指标执行过程不交叉,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管理水平。

无。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七

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巢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巢政办【20xx】6号文件、《巢湖市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问责暂行办法》(巢政办【20xx】4号)及《巢湖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巢财【20xx】9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我办根据市预算考核要求,就20xx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按照预算法“讲求绩效”的基本原则和国务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办20xx年度全面推行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努力提升绩效自评管理成效,进步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自评的质量。

1.抓好绩效目标编制,及时报送绩效目标。

2.探索绩效跟踪监控,要求加强过程监控。

3.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自评和项目核查,以此为基础,形成自评报告。

4.强化评价结果与项目资金安排的衔接。

5.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努力提高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

(一)基础工作管理。我办公室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注重基础工作,关注财政下发的预算。

(二)绩效目标管理。我办严格按照财政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报送绩效目标,如每月的人员工资发放,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的汇缴等,都能按时准确的办理到位,无拖拉现象。

(三)绩效监控管理。我办按要求对预算绩效跟踪监控,全年有计划的执行目标预算。

(四)绩效评价管理。我办20xx年度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都按预算的目标完成。财政收入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支出按规定的工作标准发放给职工。公用经费全部用于添置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等,比如购置复印机、打印机、电脑等。公用经费用到实处,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环境。三公经费主要是公务用车维护费,与上年相比,本年度有所减少。

(五)结果运用管理。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我办20xx年出色的完成了绩效管理工作,为下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我办在工作中还存在些不足,尤其是资金的使用上,还需要更好的与财政部门沟通,杜些不合理的开支。

新年将始,我办会继续做好预算绩效的管理工作,认真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保证预算的准确性。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八

1950年3月4日,中共云南省委机关报《云南日报》正式创刊。20xx年9月,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云南日报社组建成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云报集团”),是省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目前,云报集团拥有以云南日报为龙头的9报9刊(包含外宣“四刊”),云南网、“云报”客户端和多语种网站云桥网,多平台账号组成的新媒体矩阵,以及受权运维的“云南发布”、省政府门户网站、省人大网站、省纪委省监委网站及其新媒体平台等政务发布、政务宣传平台,是云南省主流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云报集团发展的要求,云报集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报姓党,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这条生命线,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守正创新,把握新闻宣传主基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宣传质量,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巩固提升主流舆论阵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始终围绕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领作用,为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云报集团职责定位,设立了部门绩效目标:一是坚持守正创新,以党报党网党端的深度融合引领集团的全媒体融合,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三个融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内容深度融合,坚持内容为主,落实“走转改”,强化“四力”教育实践,提升正面宣传的到达量、阅读量、点赞量;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支撑强化平台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技术运用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实现融媒体业务流程再造;以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为导向推进人员和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二是按照“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的要求,重构国际传播内容生产平台、应用发布平台和支撑体系,不断推动国际传播向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向发展,实现国际传播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xx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年初预算项目预算总支出5353.52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800万元,自有资金开支2553.52万元;实际总支出为5217.3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800万元,自有资金开支2417.36万元,具体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宣传工作包干补助经费项目共支出5009.84万元,财政补助2700万元,自有资金开支2309.84万元;四位一体金色热线报纸和网络版项目共支出207.52万元,财政补助100万元,自有资金支出107.52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云报集团历来高度重视制度管理,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涵盖决策程序,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和绩效考评,财务和审计,投资、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管理管理,行政、经营管理,纪检监督等七大方面、五十多个管理制度,20xx年上半年又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实际再次对有关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最终修订、补充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达到一百多个,涵盖决策程序,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和绩效考评,财务和审计,投资、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管理管理,行政、经营管理,纪检监督,党的建设等八大方面。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其中,涉及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的制度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内部审计规定》《子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年度报告办法》《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从制度层面规范和完善了预算管理工作和项目绩效管理工作。

通过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情况、项目完成后的绩效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全面了解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的管理是否规范;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规等,从中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从而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而有效提高单位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参照省财政厅云财预〔20xx〕98号文件,按职责履行良好、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绩效指标量化、明晰等原则,制定自评指标体系,进行自评。

(三)自评组织过程。

20xx年部门整体支出项目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宣传工作项目包干补助经费2700万元和四位一体金色热线报纸和网络版项目100万元,合计项目资金2800万元。

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部门整体支出及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推进有序。云报集团成立有专门的绩效考评小组,每年均要安排组织有关部门对部门整体财政支出及所有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开展专项的绩效评价及督查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列为常态化的重点工作之一。20xx年的部门整体财政支出及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依然是由集团主要领导牵头,绩效考评小组汇同集团编委办、集团财务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实施部门一同参与实施。

(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宣传工作项目包干补助经费。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宣传工作项目包干补助经费(含云南老年报补助)获得20xx年年初部门预算资金2700万元,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云南日报》、《民族时报》、《滇中新区报》、《云南老年报》的采编、印刷、发行。据统计,20xx年,《云南日报》全省征订数为210200份,《民族时报》征订数为3946份,《滇中新区报》征订数为8727份,《云南老年报》征订数为39000份,以上四种报刊的征订数均超过项目年初制定的项目绩效指标(详见绩效目标表)。

项目的各项绩效指标完成较好,充分证明了云报集团在围绕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所发挥的主流媒体舆论引领作用。

(二)四位一体金色热线项目报纸和网络版补助经费。

四位一体“金色热线”栏目是由云南省纪委、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监察厅、云南省政府纠风办、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的多媒体联合互动、组合式聚焦的监督平台,“金色热线”四位一体联动报纸和网络项目获得了20xx年部门预算专项资金100万元,根据省监察厅、生纠风办、省委宣传部的要求,保证完成上线单位数量,配合上线单位做好报道,与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适时联动。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为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并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集团在年初就编制好预算。资金的使用严格依照年初预算、相关制度及审批流程。比如对发行费严格控制,使20xx年该项成本较预算节约244.61万元,成本节约率达55.6%;但是由于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新闻纸张费用比预算增加132.4万元。

总体来说,20xx年通过严格管理,项目开支总额较预算节约136.16万元,节约率达到2.5%,预算与实际支出比为1:0.98,说明预算比较精确,通过内部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促使预算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在项目资金的使用方面严格按照制度,做到了专款专用。云报集团整体支出项目总体完成质量较好。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勇开新局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坚持公益属性,履行党报集团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传媒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针对各个具体项目,我单位对各项目制定了量化科学、指向明晰的绩效指标,从各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项目推进有序、项目管理严格、资金使用规范、绩效目标完成良好。

在此次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问题和困难,主要为:一是集团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尚在探索,变现能力较弱,数字文化、信息产业等新兴业务尚在培育中,而印刷、发行、广告等传统媒体业务面临严重的增长天花板,受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和盈利能力等影响,集团资金链高度紧张,加之刚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集团的流动性压力空前巨大;二是在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以后年度的预算安排中,我们将会更加注重预算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更加严格地控制成本,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融资程序。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指导,以及持续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能够给予政策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算额度,以切实缓解集团流动性严重不足的困难。

集团自评为优秀等级。下一步将根据财政检查绩效自评发现的问题等进行改善,并按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及时将部门整体支出及项目绩效自评报告,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云报集团主要领导牵头主抓,对项目的实施统筹规划,并提前制定预算,从而有效推动了项目的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集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使项目得以规范实施;三是归口管理,明确职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项目实施部门,做到了职责明确,保证项目安全和实施质量;四是严抓绩效,科学评价。云报集团成立有专门的绩效考评小组,每年均是由集团主要领导牵头,绩效考评小组汇同集团编委办、集团财务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实施部门对部门整体财政支出及所有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开展专项的绩效评价及督查工作,及时处理、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绩效达到预期目标,使之真正成为集团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驱动。

无。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九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要求及安排,我校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遂宁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的通知》(遂财绩﹝20xx﹞17号)文件要求,对照《遂宁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分表》,根据我校预算管理绩效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从组织保障体系、过程管控体系、基础支撑体系、其他考评事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考核自评,我校考核自评得分为85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保障体系。

我校已经落实专人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3分。

(二)过程管控体系。

我校对新增100万元及以上的部门预算项目、年度预算增幅达到30%或增加金额100万元及以上的延续性项目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此部分得分12分。

2.事中绩效监控。

20xx年度,我校对财政安排的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跟踪监控管理工作,填制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提高了项目预算的执行进度,保障了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的完成。此部分得分12分。

我校按规定的时间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项目绩效自评.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中,我校也按规定和时间对财政组织的政策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开展了自评。此部分得分38分。

4.绩效目标管理。

我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对申报的项目全部同步编制了绩效目标,对部门整体预算支出编制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此部分得分7分。

5.绩效结果应用。

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着力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严格反馈整改,硬化激励约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一是根据绩效评价报告,发现主要问题并及时整改。二是进一步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评价结果不同等级的项目,采用优先安排、适当安排、压缩直至不安排等方式,分类管理。此部分得分16分。

(三)基础支撑体系。

我校制定了一些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案。我校在预算、决算公开时在门户网站公开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此部分得分4分。

(四)其他考评事项。

我校积极配合各级评价组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按时提供了自评报告和相关数据、资料等。我校按照报送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自评表及相关材料。此部分得分5分。

我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对申报的项目全部同步编制了绩效目标,对部门整体预算支出编制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但不足之处是绩效目标还不够细化、不够系统科学。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更加具体的预算绩效管理操作规程,规范各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具体的操作方式,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质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建议组织更多的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实施“粮安工程”,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守住底线的必然选择,是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粮食质量安全需求新期待的基本要求,是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形势增强我国粮食流通抗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

救灾应急体系建设是以国家重要政策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城市农村统筹、政府社会协同、治标治本兼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为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解决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设备和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的问题,通过使用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有利于科学储存的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功能和储存水平,增强粮食和应急物资的储藏能力,对保障储备粮的安全和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新型的高标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粮食储备库,该项目工艺无公害、无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起着典型示范作用,对推进仓储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作用。项目的建设能带动建材、粮油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强力拉动当地投资,推动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所延伸的更多配套服务业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有利于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拉动地方国民经济的增长。

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中转基础设施,解决当地粮库仓容、中转设施不足的矛盾,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粮食产品的销路,增加农民对粮食等农作物的供给量,因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进程。同时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变革,提高粮食流通自动化、系统化和设施现代化水平,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解决并满足城市居民的用粮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粮食应急调运能力,保障粮食供应和存储安全,支持本县粮食应急措施,有利于备战备荒、应急救灾,调节粮食供需矛盾、稳定粮食市场,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本项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粮食及应急物资流通体制改革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和应急物资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稳定粮食和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和应急物资流通体制。

(2)是国计民生的需要,是政府增强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粮食和应急物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和应急物资工作。实行粮食和应急物资市场改革后,储备粮库和应急物资库将成为衔接产销,促进流通,发展贸易的重要载体,是政府调节供需平衡,保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稳定供给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由于粮食和应急物资收储设施老旧,仓容不足,使项目区地方储备工作发展缓慢,难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后备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立科学、先进的地方储备制度,是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和应急物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并能够抵御大型外来国际粮食和应急物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威胁,保障区域城乡人民供应和价格的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是完善项目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需要为提高粮食和应急物资市场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稳定供给,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局共同编制了《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实现粮食仓储物流一体化融合发展。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为重点,结合粮食生产、流通形势和城镇规划,以及现有收储库点分布,合理改建、扩建和新建粮食仓储设施,将粮食收储能力保持在合理水平,实施收储能力优化工程和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产区重点完善收储网点、调整仓型结构、提高设施水平;产销平衡区重点提升收储网点的收购、储备、保供综合能力;销区重点加强储备库建设、提升应急保供能力。

立足项目区仓储、粮源等优势,打造物流节点的连线和构造整体网络工程,完善项目区粮食现代贮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以带动项目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这也是粮食现代仓储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常年粮食品种主要为玉米、小麦。目前发展和改革局承担着县级储备粮承储任务,原有仓库场地、设备均已老旧。因此,为稳定粮食生产和收储,确保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促进全县社会稳定、和谐,进行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的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进一步保证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加强粮食和应急物资的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稳定。本项目的建设,可大幅提升的粮食收储、转运和应急保障能力,更好的服务群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具体如下:本项目建设,可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步伐,使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加快的综合开发与建设,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保障。本项目建设,可极大促进城市开发改造的建设进程和力度,加快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繁荣了城市经济与文化,使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得以提高。本项目建设可带动并促进地方材料、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2、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解决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设备和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的问题,通过使用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有利于科学储存的新技术,提升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功能和储存水平,增强粮食和应急物资的储藏能力,对保障储备粮的安全和应急物资的稳定供给,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加强粮食和应急物资流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储备能力,有利于抵抗自然灾害,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的建设完成,可加强和完善粮食和应急物资宏观调控,确保项目区粮食和应急物资供应和市场稳定。可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好临时存储的销售节奏和力度,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价格;进一步调整优化库存布局;切实做好粮食和应急物资收购工作,掌握产品源头,保护人民利益;完善粮食和应急物资工作机制和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突发灾害不确定增加,例如目前新冠疫情使全球粮食体系的脆弱性凸显。项目的建设将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不仅可以提高应急救灾的效果,也是灾后重建的有效保障。

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粮食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发挥应急保障作用,提高疫情期间粮食储备管理和应急保障效能。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粮食和应急物资产品的销路,增加粮食和应急物资的供给量,因而提高居民的收入,加快居民奔“小康”的进程。同时,又能保证居民安居乐业,这对于当地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一

我受镇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xx,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在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三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财税目标任务,严格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厉行节约、严肃纪律,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年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为6.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7亿元。

20xx年镇财政可用总财力38246万元,其中:预算内体制分成收入12383万元,非税收入11238万元,土地出让收入10155万元,其他收入4470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xx年财政可用财力总支出38145万元。支出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61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362万元。

3、文教卫生支出10984万元。

4、社会保障支出9856万元。

5、农林水事务支出667万元。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78万元。

7、债务及利息支出727万元。

8、其他支出610万元。

全年财政收入与支出相抵,略有结余,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总体来看,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保障机关运转、民生保障、城镇建设、教育事业、重点项目推进等支出需要。

(一)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根据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强化税源培植,细排征管计划,明确征管措施,做到应收尽收。一是全力服务在建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确保项目资金需求,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开票、早纳税。二是挖掘有效财源确保稳定增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搜集与移送制度,针对镇村两级租赁企业进行了专项排查摸底,督促租赁企业积极开具租赁发票,增加了税源。三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对全镇700多家小微企业进行了税务培训,规范了企业纳税申报行为,增强企业全面真实、及时足额地申报所涉税种的自觉性,提高企业纳税责任。四是强化对零散税收的检查监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促进征管质量的显著提高。

(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保障能力。在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坚持惠民生、促和谐,预算安排优先考虑民生,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民生。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控制各类消耗性支出。在保障机关运转、教育、社会保障等日常运转资金的同时,加强对工程款、项目资金拨付的管理,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强化财政监管,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执行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坚持把财政监督检查作为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将财政监督工作融入财政管理各个环节,从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检查和跟踪问效,注重对政府各类工程的招标监管和审计协调工作,注重政府采购和资产的管理,注重资金支付计划的安排和调度,注重财务审核审批程序。20xx年通过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管理更加规范,各单位、各村节约意识更加增强,资金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20xx年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与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及全镇人民群众和各企业大力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税源增长点不多,税收压力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主动适应“新常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涉及营业税、所得税、房地产税、消费税等税收新动向,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政策变化带来的对我镇财政收入的影响。

根据镇党委、政府对财政工作的要求,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xx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主线,加快税源培植,强化收入征管,严格预算执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收入预算的安排。

年我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37070万元,同比增长10%左右。镇财政预算内外可用总财力为38197万元。其中:

1、预算内体制分成收入14290万元。

2、非税收入2960万元。

3、土地出让收入16297万元。

4、其他收入4650万元。

(二)关于支出预算的安排。

20xx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为38060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50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350万元。

(3)文教卫生支出9950万元。

(4)社会保障支出10150万元。

(5)农林水事务支出800万元。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00万元。

(7)债务及利息支出760万元。

(8)其他支出800万元。

加强财源建设,扩大财政收入规模。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税改革动态的掌握,及时分析和应对财税政策调整对收入的影响,确保税源不流失;二是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属地征管,对土地、资产出租等有偿出让使用权重点征管,切实做到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大小税种齐抓共管;三是加强对在建项目及未开工项目的梳理和服务,督促企业早日投产及开工,尽快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二

从20xx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到20xx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到20xx年底,全面形成“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立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将绩效管理实施对象从项目预算为主向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政府收支预算及政策拓展,逐步提高绩效管理层级。

1.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到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各类政策和项目。对新增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对即将到期或者执行完毕的政策和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及时完善、调整、清退执行到期且绩效不高的政策和项目。政策类、项目类的预算绩效管理,分别由新增政策和项目的乡镇、部门负责实施。

2.实施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将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增强其预算统筹能力。围绕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年度重点任务,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统筹考虑资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

3.稳步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将县级和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经济政策相衔接。预算支出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坚持有保有压,着力支持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坚持量力而行、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得设定过高民生标准和擅自扩大保障范围。

(二)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将预算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各个环节,着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实现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管理与乡镇、部门和单位预算编制同步,目标运行监控的事中跟踪与乡镇、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同步,事后绩效评价结果与乡镇、部门和单位履职问责和行政效能考核同步的绩效管理闭合、循环链条。

1.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建立新增政策和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新增政策和项目的乡镇、部门要重点围绕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方案完整性、计划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方面形成绩效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县、乡镇财政部门要加强其他重大项目绩效评估,大力推进关口前移,加快实现预算立项评价前置化、制度化、机制化,并将评价、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重点单位、重大项目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估。

2.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未按规定设定绩效目标或目标审核未通过的一律不得安排预算。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将绩效目标设置范围从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扩大到乡镇、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依据法律法规、单位职能、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标准等从数量、质量、时效和效果四个维度设定,做到导向清晰、具体量化、合理可行。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

3.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对绩效目标运行偏离、未达预期进度或目标的,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对确因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需调整预算和绩效目标的,应按规定程序调整。对实施中与绩效目标有较大偏差或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项目要暂缓执行或停止预算执行;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予以调减或收回预算资金,督促及时整改落实,同时向县政府报告。

4.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建立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自评、乡镇和部门重点评价、财政重点再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逐步加大绩效自评力度,加快实现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的自评全覆盖;要选择部分资金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和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将评价报告报送县政府,并向县级财政部门和相应主管部门备案;县级财政部门要探索建立对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自评结果的财政重点再评价机制,重点审核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目录管理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选择部分乡镇、部门和单位、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单项或整体绩效评价。

5.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健全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快形成结果反馈、问题整改、绩效提升的良性循环,将评价结果用于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和编制规划,用于改进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用于调整预算安排方式、增减预算规模和优化支出结构,并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让资金使用单位从“要我有绩效”向“我要有绩效”转变。

6.强化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将年度预算绩效目标随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决算向社会主动公开;将绩效自评报告、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在报告形成20日内主动向社会公开。县级监督机构和审计部门应将绩效问题整改情况、整改效果以及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信息公开作为监督和审计的重要内容。县级财政部门要将绩效目标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等绩效信息及时反馈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各有关责任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整改和完善预算管理。

(三)建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加快构建覆盖“四本预算”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着力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财政收入质量、预算支出效益特别是重大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基建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ppp项目的绩效管理;政府性基金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征收标准、使用效果和对专项债务的支撑能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落实国家政策、收益上缴、支出结构、使用效果等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政策效果、基金管理、预算平衡、运行风险、可持续性等情况。加强“四本预算”的统筹联动,整合使用方向相同或类似的预算资金,提升财政资金配置绩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坚持党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党委、党组领导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本乡镇、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力量。

1.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提出本乡镇、本部门贯彻落实方案,明确本乡镇、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2.县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健全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适应的内部组织架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力量。要加快推进预算绩效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牵头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家库,对专业性强的工作应当引入专家参与和评估,提升工作质量;要牵头制定涵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绩效结果应用等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相关制度办法。

3.新增政策和项目的乡镇、县级部门分别负责政策、项目的绩效管理。要牵头健全和完善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各关键环节的管理流程,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

4.国资管理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医疗保障部门负责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

6.各乡镇、县级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负责本乡镇、本部门整体、政策和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定本乡镇、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探索建立乡镇和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组织实施本乡镇、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并对本乡镇、本部门绩效结果的真实性负责,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延伸至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

(二)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考核激励。

1.县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框架。各部门要负责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并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

2.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将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对推进不力的乡镇和部门提请县政府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3.财政部门会同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建立“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政策调整挂钩。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要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

(三)压实责任,健全问责机制。

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总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承担具体责任,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

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自觉接受本级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严肃查处财政资金低效无效使用、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行为。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全过程财政重点政策和项目以及乡镇、部门、单位整体的绩效监督工作。县级审计部门要依法对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并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财政、审计部门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因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自评结果不实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依纪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三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中发〔20xx〕34提出的“加快建设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贵处下发的《关于报送20xx年度财政监督评价工作总结的通知》(藏财监[20xx]1号)收悉,我局针对工作总结内容,进行认真梳理,现将我市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结合机构改革,我局在拟定“三定”方案中向市委组织部申报了山南市财政局绩效科,但未得以成立。将自治区下发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关于做好20xx年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及时转发至市直各单位及各县(区)财政局。

一是在20xx年市本级预算编制工作中,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努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对所有市直预算单位申报部门预算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涉及531个项目,金额14.11亿元,并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工作,大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和政策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本级安排的财政教育投入资金、科技三项费等23个重点项目资金和固边富民专项资金等5个市级出台的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资金9.1亿元,重点围绕专项资金项目和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事关民生方面的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提升财政支出绩效。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对于绩效目标审核不合格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对于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得分较低的项目,整合或不再安排项目预算。三是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选定市直部门的部分项目进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市直相关部门按自评表模板上报,我局汇总完成相关市直部门填报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切实增强资金主管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的支出责任意识和支出效率意识。四是加强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市本级和12个县(区)20xx年指标资金接收、分配、支出及绩效目标、自评填报工作已全部完成,在监控平台中接收并分配20xx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6亿元。五是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绩效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六是各县(区)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积极开展重点项目进行绩效管理试点工作。

积极配合自治区聘请的第三方机构对我市的20xx年“普惠性”边民补助、20xx-2018年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理念开始转变,开始重视财政支出绩效问题,重视预算支出成本结果导向的绩效理念进一步树立。二是部门和单位更清楚地了解财政支出所要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明确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强化了部门和单位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提高了预算的规范性,减少了资金支出的随意性,促进了资源整合,优化了支出结构,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四是提高了各部门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了高效、透明、责任政府的建设。五是促进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尽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门不重视绩效工作,绩效理念还未牢固树立,部分预算单位还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资金轻绩效”的思想,绩效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待提高。二是绩效管理广度深度不够,还未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试点面偏小、范围偏窄、进展不平衡。三是绩效约束能力不强,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还未完全有机结合,优化、促进预算管理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予以解决。

通过建章立制、宣传动员、典型示范,我市绩效管理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确保工作实效,市财政将侧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按照“谁主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预算部门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将绩效目标、绩效监控、部门自评等绩效工具,作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财政部门通过检查、督促、重点评价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为了提高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的质量,我们将继续邀请部分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合谋共评。

(二)推动绩效管理提质扩面,将财政重点延伸到事前,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

为了更紧密衔接预算,将财政绩效工作重点从事后延伸至预算编制前端。通过审核绩效目标来确定项目预算资金额度,并建立起不同年度间的可量化绩效目标数据对比,提高预算编审的科学性,结合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事前评审工作力度。围绕预算编制中的改革需求,以重要性为原则精选项目,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集中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作为项目入库、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提高部门绩效监控和自评工作质量。

对监控中预算无绩效、低绩效、达不到主要预期目标的项目,预算部门要及时将资金调剂用于其他有条件项目,加快支出进度;对自评开展较好的预算部门,将在今后预算安排时予以优先支持,对开展较差的项目将按规定停止拨款、调减预算。对未按规定开展绩效监控和单位自评的,由市财政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并作为市政府对市直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逐步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绩效管理工作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透明高效的政府。逐步推动各预算单位将绩效目标、自评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绩效情况,将逐步依法向社会公开。通过在“阳光下”运行,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四

受市政府委托,现在我向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作关于xxxxxx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民理财,促进发展,为民服务,促进和谐”为宗旨,依法加强征管,有效保障重点,财政运行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893115万元,为年预算的56.8%,增长17.7%,其中:地方收入完成510773万元,为年预算的64.1%,增长32.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79892万元,为年预算的49.4%,增长2.6%。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412848万元,为年预算的59.5%,增长22.5%,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71349万元,为年预算的74.9%,增长32.7%;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39049万元,为年预算的42.7%,增长6.4%。

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完成687209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59.8%,增长51.6%,支出增幅居全省第1位,序时进度居全省第2位。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352741万元,为年调整预算59.5%,增长73.7%。

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市国税部门完成413507万元,增长2.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完成273013万元(含两税),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2.9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完成180354万元,增长100.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8.1个百分点。

收入分结构完成情况:上半年,税收收入完成728732万元,增长4.3%,占财政收入的81.6%,比上年同期下降10.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164383万元,增长172.9%。

收入分税种完成情况:上半年,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584083万元,增长4.8%,占财政收入的65.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所得税(85%)完成117926万元,增长42.1%;营业税完成101306万元,增长20.9%;增值税受煤炭行业销售价格下跌,完成332916万元,下降3.4%;受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个人所得税(85%)减收明显,完成31935万元,下降30.6%。

重点行业税收完成情况:煤炭、电力行业税收收入完成44.63亿元,占税收收入的61.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煤炭行业受近期煤价环比下降和节能减排影响,占比下降5.1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受电价调整因素影响,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受矿业集团旧城改造税收集中入库影响,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

收入在全省位次情况: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规模居全省第6位,增幅居全省第9位,比全省16市平均增幅高3个百分点。地方收入规模和增幅均居全省第4位。

收入增幅回落情况:全市财政收入增长17.7%,增幅同比回落8.2个百分点;全国、全省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2%、14.8%,增幅同比回落19个和17.1个百分点,全国、全省与我市财政收入增长回落态势基本一致。

市本级财力情况:上半年,市本级地方收入完成27.1亿元,扣除8.7亿元国投新集股权转让和政府大楼置换两项非财力因素影响,可用财力比上期同期减少2.1亿元。鉴于市级年初预算是按照13%的增幅安排的支出预算,因此上半年市本级财政实际收支缺口4.68亿元。

财政支出压力情况:一是民生支出增加。xxx年全市预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5亿元以上,市本级配套1.9亿元。二是教育新增支出压力大。年初教育支出预算为16亿元,按照教育支出占gdp4%的要求,省政府下达我市xxx年教育支出任务23.07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6.91亿元,其中市本级增加2.65亿元。三是公务员津补贴提标和其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增加支出6000万元左右。四是促进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增加支出1.37亿元。

(一)财政实力继续增强。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9.3亿元,增长17.7%,超序时进度6.8个百分点,月均入库14.9亿元。全市地方收入同比增长32.1%,高于财政收入增幅14.4个百分点;地方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为5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个百分点。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4.4亿元,增长21.5%,增幅分别比全市及凤台县高3.8和14.6个百分点。上半年财政增收主要因素:一是全市经济良性发展,为财政平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财政部门依法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非税收入集中入库,其中:国投新集股票出售收益和市政府大楼及附属建筑物等资产处置收入共8.7亿元。三是省地税局直属分局负责征收的淮南矿业集团等企业所得税增收1.6亿元。

(二)服务经济举措有力。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市财政组成10个工作小组深入213户中小微企业,开展“送政策、解企困、促发展”调研帮扶活动,让企业了解政策、用足政策、用好政策。落实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1.2亿元。做大做强市融资担保公司,市级财政新增注册资本金6500万元,使其注册资本达2.66亿元,上半年为241户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8.9亿元,同比增长139.8%。二是支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筹集资金3亿元投向高铁站、东西部二通道和朝阳东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利用亚行、世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4.5亿美元以上,支持城市水系建设、采煤沉陷区治理、城市交通、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整合支农资金4亿元,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安排城维费1.5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合资金20亿元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和园区经济发展;安排资金2500万元,支持10家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安排9000万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三)保障民生成效显着。一是有效推进民生工程。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实现“项目落实到部门、任务落实到县区、责任落实到个人”,全面构建“项目有人管、事情有人干、责任有人担”的工作格局。制定民生工程资金筹措、审计监察、意见反馈等办法近20个。上半年,全市实际拨付民生工程资金12.62亿元,占全年预算的84.1%。二是扎实推进收入倍增工作。制定《xxx年收入倍增工作重点》、《实施居民收入倍增“2211”提升计划》等八项措施,开展倍增宣传“八走进”活动,健全完善“五位一体”的联合督查体制。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74.3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30元,增长20.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37万人,新增4.2万;发放劳动报酬46.5亿元,增长22.3%,呈现就业形势向好,劳动报酬稳定增长的良好格局。

(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财政收支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继续强化教育、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支出力度。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安排9.8亿元,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惠及中小学生25万人,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用,惠及15.8万人,资助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4050人、5241名贫困寄宿生,改扩建乡镇公办幼儿园2所。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拨付资金7456万元,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近1.63万人就业创业;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40元,城市低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至360元;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和农村五保户供养人员5.5万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三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财税扶持政策,拨付资金1.93亿元,已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994套、公共租赁住房495套,改造农村危房386户。

(五)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今年以来国家、省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市财政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一是积极配合申报项目。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准备申报工作,筛选上报获得支持的项目44个、资金达21.8亿元。二是积极主动向上对接。财政部门立足自身、抓住时机、超前谋划,配合相关部门上报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9个,项目投资19.2亿元;上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个,项目投资1650万元。三是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准确把握国家、省财税政策调整,积极争取体制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机制,上半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17.5亿元,增长30.2%。

(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推进部门预算管理。6月27日,市本级按照“规范管理、服务创新、平稳有序”原则,全面启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制订下发8个预算编制及管理文件,新增“地方性政府债务预算表”、完善“三公”经费预算表、严格公务用车和“四项资产”预算审核,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规范性。二是开展“六清”工作。为缓解市级财政支出压力,确保全年收支预算平衡,市本级财政全面开展“清政策、清项目、清资金、清财力、清资产、清债务”工作,切实增加可用财力。三是推进绩效考评工作。今年市本级选择70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比上年新增项目30个,涉及财政资金1.7亿元。制订《xxx年市级预算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考评方案》和《重点项目绩效考评工作计划》,完善绩效目标评价体系,实施项目跟踪问效,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七)引导金融反哺经济。深入研究财政资金投入的成本效益,通过支持金融、引导金融、调节金融、最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今年市财政安排万元奖励扶持资金,重点支持金融体系建设、开展金融创新、向上争取贷款额度、引进市外资金和扩大中小企业贷款总量。二是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增量进行奖励。落实市政府《关于发挥财政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府办[]106号)政策,拨付11家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微型企业贷款增量奖补资金454.2万元。三是构建金融支农平台。对新设的县域涉农融资性担保公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级金融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商业银行等财政给予奖励或补助。上半年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新设立分支机构,市财政补助两家银行各30万元。四是完善政府性资金存款与银行货币投放的激励机制。下发《关于xxx年度在淮金融机构政府性存款与新增贷款挂钩的通知》,制定贷款与存款挂钩考核办法,发挥财政存款的引导作用,促进在淮金融机构对我市各项事业的融资。上半年,财政资金存款7亿元撬动金融机构贷款12亿元,增长21%,发放城建贷款4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虽然平稳增长但对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依赖性仍然较大,可用财力增长有限,新增刚性支出扩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绩效还需提升,财政改革有待深化,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下半年,财政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财政管理,严格预算执行,主动保障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全力服务我市发展改革稳定大局。

(一)科学组织财政收入,扩大财力规模。xxx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56.9亿元,增长13%。面对复杂多变和增长趋缓的经济形势,全市财政部门按照“准确分析、加强征管、科学调度”的原则,积极做好征收工作。密切加强与税务、金融部门联系,围绕收支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调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完善综合治税措施,进一步抓好重点税种、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实现收入均衡入库,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加社会总需求。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全力扶持我市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及重点税源企业发展。统筹“千百十”工程、自主创新、产业专项资金,采取项目研发补贴、创新奖励等形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担保、财政贴息、补助项目前期经费等措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促进旅游、服务、文化等产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煤化工现代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福祉。切实加强民生工程后续管理,严格跟踪兑现,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视评估活动,确保35项民生工程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建立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库,完善民生工程决策机制,不断增加民生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补助提标为重点,加快完善各项社保制度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国家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有关要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建设,不断提升淮南软实力。

(四)强化财政监督考评,推进绩效管理。继续落实财政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各项措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全力加强财政监督。深入开展《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和《安徽省财政监督条例》学习宣传工作,完成13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20项日常监督检查项目,督促县区财政部门完成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考核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绩效考评。认真落实省财政厅《关于做好xxx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将绩效管理融入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审计整改等各个环节,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考评小组和委托中介机构考评两种方式做好30个重点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切实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实现财政资金安排与绩效优劣挂钩。

(五)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运行。一是促进阳光支付。进一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扩大使用范围,年底之前将公务卡改革覆盖到县区所有预算单位;()实施市直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年底前所有县区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二是严格预算追加。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能支出”的原则,维护预算严肃性和约束力,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民生增支政策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三是压缩行政经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从紧编制预算,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增强节电、节油、节水意识,严格控制考察培训和节会活动。

今年是淮南财政极为困难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艰巨,压力更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五

根据《德江县财政局关于组织相关预算单位开展20xx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德财绩〔20xx〕2号)要求,现将德江县总工会20xx年度预算整体支出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部门主要职能。

1.负责单位工会组建工作;

2.指导基层工会加强对行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供帮助并加强监督;代表职工与单位就有关职工的分配、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事项,与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

3.协调和处理单位劳动争议和劳资矛盾。推动职工之家建设,指导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4.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适合单位特点的工会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

5.指导基层对工会经费的收缴、上解,管好、用好工会经费。

6.执行会员大会上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工会的决定,负责闭会期间工会的日常工作:代表和组织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

7.推动创建职工之家,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双爱双评”活动,并使之与建家活动科学结合。

(二)机构设置。

德江县总工会设3个内设机构(办公室、业务股、服务职工中心)。

(三)人员情况。

总编制人数10人,其中:参公事业人员编制9人,机关工勤人员编制2人,事业编制人员2人。20xx年末在职人数15人。其中:在岗参公12人(其中:行政人员10人,工勤人员2名);事业人员3人。

20xx年度本单位年初整体支出185.84万元。其中:其中: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年初绩效目标为164.00万元,1至12月完成168.64元,预算执行率为102%;公用经费17.54万元,1至12月完成17.2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项目支出年初绩效目标为130万元,1至12月完成0万元。减少原因是:项目无匹配资金。

(一)20xx年基本支出中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数为17.54万元,决算数为17.20万元,主要是人员经费缩减。

(二)20xx年支出预算数为311.53万元,支出决算数为185.84万元,主要是人员经费缩减。

经过自评,我单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年度预编制当中绩效目标指标设置简单,指标细化不够。下步工作中,我会将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做好年初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量化,强化预算执行期间的绩效监控及年终的绩效评价与评价的应用工作。

(一)从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职责履行和履职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20xx年部门整体支出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100分。

(二)将绩效自评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配置、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的重要参照依据,不断细化绩效评价指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六

1.部门主要职责。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宁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保办字〔20xx〕12号)、《中共昌宁县委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宁县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昌发〔20xx〕1号)精神,部门主要职能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负责牵头研究制定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的政策、制度、办法、标准,并组织实施。

(2)在昌宁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牵头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组织清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整合和监督管理工作。

(3)负责全县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推进并指导全县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建设,做好县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及维护工作,有效推进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和“一部手机办事通”信息化平台建设。

(4)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县政府自身建设有关工作、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重点对县直部门(单位)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窗口,集中受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和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进行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监督管理。

(5)负责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和管理工作制度。负责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部门(单位)窗口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统筹推进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投资项目中介超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6)负责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的建设及管理。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综合监督。接受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负责招投标行业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相关投诉和举报,按职责转送各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7)负责昌宁县“12345”政府热线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和协调工作。负责对“12345”政府热线反映问题进行交办、转办,并负责跟踪和督查。

(8)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设置情况。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是昌宁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加挂昌宁县行政审批局、昌宁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牌子。内设综合办公室、政务服务管理股、行政审批改革股、信息技术股、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股5个机构。行政编制9名。其中,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局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4名:副局长4名(其中,1名兼任县行政审批局局长、1名兼任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股所级领导职数5名。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所属股所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个:昌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挂昌宁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牌子)。核定事业编制7名,事业周转编2名。其中,股所级领导职数1名:主任1名。内设办公室、交易服务股、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管理服务股、中介超市管理股4个股室。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保障昌宁县政务服务中心、昌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昌宁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正常运转。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制度科学完善,服务热情周到、办事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了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保证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依法依规在阳光下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20xx年年内收入255.6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55.65万元,占总收入的100%。年内支出258.00万元,其中:人员支出经费支出207.82万元,占总支出的80.55%;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7.37万元,占总支出的14.48%;项目支出12.81万元,占总支出的4.97%。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预算管理制度》、《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财务制度》等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县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政务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自评指标体系。

我局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实行了先有预算、后有执行、“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新常态。在支出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项目支出制定了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并加强了监督,完成了年初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部门整体支出评价的内容包括产出、效益、满意度指标(详见《附件2:20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昌宁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昌财发﹝20xx﹞70号)文件要求,县政务服务管理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会计、出纳、信息技术股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标对表,通过查账目、检查系统运行情况等方式,认真对照绩效自评表,对县政务服务管理局20xx年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自查和自评,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一)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指标二级指标两个,分别为目标设定和预算配置。目标设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预算配置科学合理。个别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需结合实际进行再优化。

(二)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指标二级指标三个,分别为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基本能按预算要求及时支付,建立了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预算和财务工作进行规范,按相关要求及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预、决算公开,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资产管理规范。仍存在人员增加,预算调整数增加等情况。

(三)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设定二级指标为职责履行,20xx年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认真履职尽责,已按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一是数量指标,本年预算数321.5万元,实际执行数258万元,执行率80.25%;二是质量指标,严格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管理使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合规性;三是时效指标,根据资金使用安排,及时支付经费,确保全局公务运转;四是成本指标,严格审批程序,以节约为原则,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及金额;五是重点工作办结率,将县政务中心运转确定为重点工作,优先支付。

(四)效果情况分析。

效果情况设定二级指标履职效益,一是社会效益,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推进县、乡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县级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运行管理,推进交易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确保招标采购的整个操作过程在制度框架下规范运作、阳光交易;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亮点,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县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良好氛围,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三是发展效益,抓政务服务平台基础建设。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乡(镇)、村(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与电信公司和移动公司对接,接通全县124个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各级服务场所平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站)窗口设置。四是可持续发展效益,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云南省“互联网+监管+督查”系统,实现对监管的“监管”,并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

(一)存在问题。

1.绩效管理的整体性上还有差距,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2.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时效性有待加强。

3.因资金拨付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导致个别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支出进度慢的现象。

(二)整改情况。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编制。进一步加强内部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3.加强项目开展进度的跟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绩效结果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应用,将此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可公开。

1.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项目实施完成后,加大对项目建设的保护工作和重视,构建职责分明、科学规范、实施有效的管理长效机制。

2.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拨款资金,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提高行政职能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无。

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报告篇十七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以“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攻坚年”活动为契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围绕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稳步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定力。

实行县级领导“创新突破项目”督导包保制度,预算绩效工作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洪正督办,王县长专门主持召开了全县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试点扩面工作。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努力打造透明高效责任政府”为主题,举办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报告会暨干部素质提升大讲堂。县委改革办将绩效管理工作纳入改革台账,每月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印发至部门、乡镇。

出台了县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预算绩效运行监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等管理办法和项目支出评价工作规程,逐步完善1+n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筑牢全过程业务根基,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效力。

1、开展事前评估,增强决策前瞻性。将预算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出台了《县县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自20xx年起,所有县级拟新出台通过预算资金安排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均需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财政重点评估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评估结果作为财政评审和预算安排的依据。目前完成了2个政策和3个项目的事前评估。

2、优化绩效目标,实现目标管理全覆盖。将绩效目标管理范围扩大到所有县级财政拨款安排的项目支出,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现全覆盖。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原则,将绩效目标编制与资金预算同步安排,同步批复。对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采取“财政+部门+专家”联审方式,通过“二上二下”程序,提高了编报质量,实现了目标编制内容完整、要素关联、指标科学、细化量化。20xx年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700多个,涉及金额25.6亿元。

3、做实绩效运行监控。制定了《县县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指导部门单位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日常监控,目前各业务部门根据20xx年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了1-8月份绩效监控情况表,绩效科牵头业务科室正在组织审核,对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分门别类提出处置的建议措施。

4、加大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绩效目标为基础,对财政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社会发展类项目全部由部门开展自评。县财政选择一些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金额较大的项目开展再评价,20xx年选取了9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20xx年选择了25个重点项目开展评价,涉及财政资金8.4亿元。

5、深入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作为省财政厅确定的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县之一,20xx年,我县选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水务局、统计局、畜牧兽医产业发展中心、残联5个部门开展县级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按照时间节点,5个试点部门已经全部完成20xx年指标体系构建、20xx年绩效目标设置、20xx年绩效自评工作。今年,我县进一步扩大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范围,试点部门增加到20个,目前各部门正在进行指标体系构建。

6、强化结果运用,真正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建立评价反馈整改机制,评价结果及时反馈部门,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质量。财政评价结果好的继续安排预算资金,评价结果差的取消预算,如20xx年评价的一个项目较差,县政府取消与项目方合作,财政不再安排预算。通过对部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开展存量资金清理,20xx年累计收回部门存量资金2600多万元。建立部门和乡镇绩效考核制度,并纳入全县综合考核体系。

(三)实行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增强绩效透明度。

建立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制度。20xx年,县财政局将2个财政重点评价报告在对外网站上公开,同时组织70个一级单位把所有项目绩效目标同部门预算在县政府的网站公开。实行绩效信息向人大报告制度。向县人大报告财政决算和部门决算的同时呈送了去年9个重点项目的评价报告,8月份报送了3个试点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自评情报告。

一是部门自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县重点项目虽然实行了自评全覆盖,但部分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够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出具的自评价报告对项目取得的绩效、经验介绍的多,对存在的问题介绍的少,没有公正客观评价项目情况,造成评价结果的利用率存在偏差,不能真正地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二是绩效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目前阶段,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都是事后评价,评价结果好坏,不能很好地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去。

三是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县绩效管理工作信息主要依托现有的财政大数据应用平台,不能完整地实现项目库、预算信息、资金支付信息、监控信息的互联互通。

三、下步工作打算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以《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引领,紧紧围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总目标总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县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系列制度办法,健全“1+n”制度体系。

二是扎实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进一步把握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指导督导,推进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为全面铺开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积累经验。

三是夯实信息基础支撑。尽快启用财政业务一体化平台,依靠信息支撑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度。

建议:

中央和省级将用3年的时间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我县《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用3-5年的时间实现绩效管理全覆盖,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尤其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体系,今后绩效管理工作就是常态化工作。这项工作任务很艰巨,系统性强,目前改革进程中还有不少困难和压力,我们建议上级多组织业务培训,让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工作,成为绩效管理专家,能够指导部门单位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能够监督聘请的第三方的工作,保证工作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