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精选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5:42:06 |
  • ZTFB |
  • 9页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自身的成长提供改进的方向。总结一定要客观真实,不夸大、不缩小实际情况。借助这些范文,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总结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一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共计57份,其中:安全、综治管控类11份,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13份,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6份,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14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4份,财务管控类3份,其它管控类6份。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11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60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

份规范性文件中,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45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另外对其中的12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3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

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

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

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

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于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

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

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

将20xx年之前推出的45份有效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3份制度,并计划后期修订12份制度。

对于20xx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公司将以年度为单位成套整理、汇编成册,并形成惯例,方便查阅。

三是抓好集团、公司两个层面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让干部员工在准确掌握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能践行到位。

通过培训抓制度执行,是2010年以来公司为提高规章制度规范、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

公司规定,对集团、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的对口部门必须事先仔细研读,在透彻掌握、领会要义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系统的宣贯培训。

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既有集团职能部门领导、公司领导负责授课,也有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甚至是专业技能过硬、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部门员工负责授课;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轻重缓急,结合季节性重点工作,有的放矢的选择内容,保证学习培训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尽量挂钩,以增强学习效果;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既有全员轮训集中学的方式,也由自上而下、从公司到班组分层分批分散学的方式;在具体授课的方式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日常实际、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

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对全员学习轮训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个月学一个专题,每个月3期(每周四晚),员工分批分期参加,确保每个员工每个专题都学到。总体上来说,在规章制度培训上我们始终把握着两点:一是要有实际效果,将制度的关键点、核心内容准确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心中有数;二是要通过培训,让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公司的制度文化氛围,从大的层面上领会到集团和公司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准备做什么、怎么做。

通过这些有实效的学习培训,我们想让员工在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可以让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逐步回归和统一到集团和公司的发展理念上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四是分层次监督、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调整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具体体现在:。

1、通过修订中层干部管理及考核办法,加大中层管理团队在规章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度,对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百分制”考核,中层干部的月度绩效工资直接与制度执行的质量等指标挂钩,按绩效得分发放绩效工资;打造一个有效的管控流程,2、各部门通过每周至少一次的“周履职”方式检查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的落实程度并进行月度考核。

从职能部门“周履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部门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程度的同时,也为基层做好了服务。

3、专门安排企划部门负责督查其他职能部门在规范性文件方面的执行情况,同时明确授权企划部加大问责力度,对未按集团或公司规范性文件执行的行为,在按规定扣减责任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的同时,另按干部管理办法扣减责任部门负责人的个人月度绩效得分。

五是强调与集团的沟通。

公司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与集团对口工作的管理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和协调,使公司职能部门和集团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热线”畅通、工作高效低耗的局面,避免具体工作中因缺乏与集团沟通而导致“无用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要避免处理具体工作时出现“想当然”的现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二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企业的发展壮大与成功都离不开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笔者所在的(集团)公司在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基本制度》这一“根本大法”的颁布为标志,自以来,公司制度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框架和中期建设目标;以《制度管理制度》的实施为标志,制度建设及其组织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现就公司制度建设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引发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文中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制度建设必须注意系统性、完整性,并突出重点。

公司制度建设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项制度又包含具体完整的内容,各制度起草小组在制订制度过程中,要根据公司管理需要和轻重缓急突出各阶段的建设重点及制度本身的重点,注意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关联性。比如,物品管理规定,涉及办公用品、各类低值易耗品、各类办公家俱、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其重点应该突出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制订时要与采购、预算管理、会计政策等制度关联,车辆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规定等在制订时要与物品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统一。

可能存在的误区:内容面面俱到,但重点不突出;制订时就制度而制度,孤立存在,不考虑关联制度,或矛盾或重复。

二、制度应具可操作性,粗细适度,简单有效。

另外,一项具体制度是采用规定形式还是流程形式,或者两者兼有,或规定中附带流程,我认为应该看哪个形式既便于执行,又简单有效。如果规定更简单且可操作的,就不再制订另外的流程。如果规定不直观,可附带流程。如果流程本身很复杂,条件判断框等过多,可通过规定来明确。如果两者内容相差不多,只取其一。

可能存在的误区:制度或条款过原则或过细;同一管理事项的规定与流程内容相差无几。

制订制度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要切合企业实际,切不可照搬或网上下载后略改完事。这就需要事先进行周密调研,要考虑现有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宽严适度、逐步提高,并考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但不宜过超前。如果制订制度有难点或不够成熟,可先试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如果相关管理事项过超前,没有相关制度或做法可借鉴,可在工作中边总结,边以备忘录形式记录有关做法,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制定。

可能存在的误区:制度与现实脱节,或过于超前,即使制定了,也得不到有效执行。

四、要注重制度的推行、检查、评估。

制度建设一定要注重推行和检查评估环节。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是对管理过程的规范,由于一项制度从报批到批准有一个过程,建议在制度报批后,对新制度与原有制度或做法没有原则性冲突的,可按新报批的制度执行起来。待制度正式批准后进行重点的落实、推进,并不定期地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提醒员工违反制度的行为,逐步使员工对一项制度从最初发布时的抵触情绪变成其自觉行为,形成独有的制度文化。同时,制度建设不是一劳永逸,是一个pdca循环。制度执行一段较长时间后,相应职能部门和制度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如不符合企业现有情况,应及时组织修订完善,避免失修。

可能存在的误区:对推行、检查不够重视,认为制度报批后就万事大吉。或者制度失修,形同虚设。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yingjl@。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三

制度是企业运营的保障,没有好制度的组织和团队,就像是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

一个组织和团队能够长久生存,其最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制度和纪律。在此和大家一起谈谈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火炉法则):所谓火炉法则,就是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中有三个特点:

一、即时性:碰到火炉,立刻就会被烫伤,就像在我们企业中经常提出的及时奖励、及时惩罚一样,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制度和纪律神圣的权威性。

二、预警性:是不是经常惩罚员工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制度就像是高悬在员工头顶上的达摩之剑,不断给人以警示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如:猴子试验,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个故事中,香蕉不能碰就是纪律,他的作用是告诉人们不要去侵犯,危险!

三、平等性:不管你是谁,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碰谁挨烫!不管你是老兵a还是新兵b,无不例外。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和魏军司马懿在街亭对阵,马谡自告奋勇,请缨出战,并立下了军令状,如失败军法处置;结果大败,诸葛亮了维护纪律的权威,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罚降职三级。

制度是企业运营的保障,没有好制度的组织和团队,就像是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

一个组织和团队能够长久生存,其最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制度和纪律。在此和大家一起谈谈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火炉法则):所谓火炉法则,就是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中有三个特点:

一、即时性:碰到火炉,立刻就会被烫伤,就像在我们企业中经常提出的及时奖励、及时惩罚一样,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制度和纪律神圣的权威性。

二、预警性:是不是经常惩罚员工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制度就像是高悬在员工头顶上的达摩之剑,不断给人以警示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如:猴子试验,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个故事中,香蕉不能碰就是纪律,他的作用是告诉人们不要去侵犯,危险!

三、平等性:不管你是谁,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碰谁挨烫!不管你是老兵a还是新兵b,无不例外。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和魏军司马懿在街亭对阵,马谡自告奋勇,请缨出战,并立下了军令状,如失败军法处置;结果大败,诸葛亮了维护纪律的权威,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罚降职三级。

故事中,军令状就是纪律,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将军还是当朝丞相,唯一例外。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四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也是管理的难点。其难度在于:第一、规章制度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非常分散,涉及企业职能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易管理;第二、规章制度所涉及的管理关系复杂,存在执行的难度。规章制度往往要涉及组织内部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在目前大部分以科层制为主要形式的组织结构下,企业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横向配合、纵向指挥都存在很大问题,制约了制度的执行;第三、规章制度建设受组织文化影响。大部分规章制度都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互相矛盾的情况在制度中屡见不鲜。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也会影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第四、规章制度具有时效性,存在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规章制度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规章制度有时候会滞后,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规章制度进行及时修订或更新。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挑战。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应着力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

理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保障系统。所以,规章制度建设要首先从体系入手,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容体系。

1.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管理。对规章制度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一个系统可以由外部环境、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组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等是规章制度的外部大环境;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管控模式和组织职能则构成了规章制度的外部小环境。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各层管理人员。因此,在宏观层面要做好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是公司层面的涉及全局性的一项工作,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规。而规划工作则要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兼顾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有系统的规划,推动企业整体规章制度的建设。

职能部门则在规章制度的中观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职能部门为行使职能管理,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若干存在各种关联关系的规章制度集合。这些部门需要定期对本职能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能。因此,在中观管理层面,需要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能动性。

在制度的微观管理层面,涉及到对具体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管理。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申请立项、需求分析、起草、审核、颁布、实施、监督、评估、修订等阶段。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制度生命的更新或延续。

2.优化规章制度内容体系

制度内容体系与管理体系相对应同样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层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于内容体系的宏观层面,主要考虑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如何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相适配。不同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是不一样的,必然会体现在不同的管理职能上,并最终落实的规章制度里面。例如:对于战略管理型的管控模式,集团公司管理的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方面,制度建设必须要与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于内容体系的中观层面,主要考虑构建支持企业各项职能管理的制度集合,并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某一项职能,需要建立若干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集合,即制度树。因此,中观层面的制度内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树体系,力求做到不遗漏、不重叠。若干项职能制度集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制度内容体系架构。(注:关于制度优化的方法和工具,将会在后续文章中介绍)

对于内容体系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构成制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位—单体规章制度。单体规章制度内容建设主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个是从形式上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另一个是从内容上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使之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形式规范可以从格式规范、结构清晰、文字准确等几方面进行优化;内容优化可以从权责明确、内容完整、流程合理等几方面对其进行优化。

二、加强规章制度的组织保障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目前对规章制度管理实行的是各个职能部门分散的专项管理体制-即一级(分散)管理体制。这种一级管理体制的弊端在于制度制定和监督分散在各个部门,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削弱甚至被割裂;规章制度很不规范,影响其权威性;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从部门利益考虑较多,对公司总体利益考虑较少,制度建设存在短视行为,造成制度建设不能充分聚焦并服务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尤其是母-子公司模式的企业集团,需要建立规章制度的二级管理体制-即由一个职能部门对公司制度建设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公司层面制度建设的统筹管理;而各个职能部门行使对本职能领域规章制度的垂直监督与管理的职能。通过这种二级管理体制,将有利于实现制度建设与公司总体目标、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加强规章制度体系与其它体系的融合

构成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中包括规章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内控体系、标准体系,几大体系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随着企业越来越强调规范管理和风险管理,企业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将内控体系、流程体系和标准体系与规章制度体系的结合,形成以规章制度体系为基础平台,几大体系相互支持、配合的基础管理体系。而不同体系间的有机结合,恰恰是我国企业目前在基础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国外企业的经验表明,只有将规章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制度的内容才能得到有效贯彻,流程的执行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

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的价值在于可执行。没有执行的制度只能称之为“制度文件”。执行者对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是关系到制度执行与否、执行好坏的关键。制度制定出来,并不是下发完成之后就万事大吉。各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衰减,如果过程中不进行有效的信号增强,到终端信号会衰减的很厉害,甚至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对制度的教育培训工作就起到了一个信息增强的作用。保障制度执行者对制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相关主管部门只管埋头发制度,下发之后就不闻不问,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宣贯,给下面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对规章制度的宣贯工作要形成制度化、长期化和专业化,并宣贯到制度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员工。

结束语:

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是一个以终为始,与时俱进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到企业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来自市场竞争、企业成长等方面的要求必然会促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企业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

前两天与友人聊天,谈到企业总是招不到人等等(该企业的基本情况:是一家技术型企业,管理相对混乱主要体现:许多东西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由负责人说了算。),我提出一个观点。

企业要想步入正规,必须制度化。为什么这么说,从两个方面:

一、没有制度化的危害性。

企业没有制度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 其一:人心不稳。企业没有制度化,员工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不清楚什么情况下自己可以升迁、可以获得什么报酬,该企业是否能为自己提供发展机会等等,久而久之如同酒糟发酵一般,所有员工都会感染,人心惶惶。

其二:企业目标不明确(含企业各职位的目标不明确)。企业没有正规的制度化,也就谈不上什么正确的企业目标,至少从长期的角度是这样,因为企业的战略与决策完全是由少数的领导人随便决定的,没有经过什么科学的论证,如果碰到一个英明、负责的领导人,情况是乎好些,可是再英明的人也有情绪、也有打盹的时候。企业其他职位同样如此。

其三:难以考核员工业绩。没有制度化,则很难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因为你都没有告诉他们考核的目标或标准是什么,即使考核也是主观的,很难伏众,让人心服口服。

其四:管理成本增加。由于无法实施绩效考核,相当多的员工必然不买力,则企业的效益必然存在问题(如:好的可以更好;差的可以提高)。

其五:企业命运容易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非投资方)。没有制度化,通常企业的技术或管理就依靠少数人,而这少数人没有制度的约束掌握着企业的前途,一旦这些人出问题,企业不是亡就是大伤元气。

二、企业制度化的好处:其一: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其二:便于考核员工业绩;其三:增强企业凝聚力;其四:极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风险。 知道企业制度化的好处,如何建立与实施企业制度化也是一个难题。以下仅为本人的拙见:

1)全面建立企业制度化,起码应包括:日常工作制度、岗位制度、财务制度、培训制度、招聘制度、考核制度、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生产销售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奖惩制度。各制度都应当有明确的工作流程与可操作性。在建立制度的时候,不能来虚的,必须务实,也就是说制度要具备可操作性,比如:所有员工工作必须尽职尽责(虚的,不可操作,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尽职尽责),所有员工必须按时完成交付的每一项任务,达到任务合格标准(实的可操作)。

2)所有员工一律平等。实施企业制度化就需要所有员工都必须在企业制度内一律平等,不能搞双重标准,否则已先失败一半了。一个企业一旦有了一个特殊,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最后则失败而告终。

3)建立由总经理负责的执行委员会,严格执行,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公开、透明的执行制度,非公开、透明的执行制度本身就是制度的特权。

5)任何制度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因此一个完善的制度还必须不断的修改与补充,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制度是一次到位的。

建立健全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必要性 总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不可避免,竞争已不在局限于国内企业之间,国内外企业之间、同行业企业之间、同地域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自生、快速发展、在未来竞争中面对严峻的挑战、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成长,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自身特点的的现代化公司管理规章制度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一、 企业规章制度的定义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二、 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条司法解释实际上赋予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以类似于法律的效力。

三、 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顺利发展的可靠保证。

四、 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

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形象,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章制度首先是应用于标准化管理

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实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业如果建立了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公司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得到广泛调动,企业的各项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效率就会极大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就会不断得到提高,企业的战略方针目标就能得到顺利实现。

2、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合作者和社会的广泛信任,更易赢得商业机会和发

展机会。

1

3、企业规章制度具有法律的补充作用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是公司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和合作纠纷的重要依据。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管理的有关事项一般缺乏十分详尽的规定,事实上企业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中可以起到类似于法律的效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有关争议案件的依据。因而企业合法完善的规章制度起到了补充法律规定的作用,有利于保护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4、规章制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政策应对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管理,受到现行政策的约束和支持。比如项目基金的申报,在发改委要求的项目基金的申报材料中,有一项就是公司政策及管理制度,必须有着非常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才可能申请到国家的项目基金支持。同理,许多项目竞标也都需企业提供本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作为考核企业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因此,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竞争的需要,也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备而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建立现代化公司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挖掘公司的潜力、发挥公司的效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全面强化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2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规范化管理是企业一项艰巨的、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它是企业各项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规范化管理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业务运作风险的重要管理手段,缺少规范管理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工作必将一盘散沙。规范化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广,按照当今比较权威的解释,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的规范化,二是企业组织流程设计的规范化,三是组织构架设计的规范化,四是制度建设(指制度的编制、执行、修订完善)的规范化,五是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而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则直接体现在制度的建设上。制度建设的基本流程为制度的编制、制度的执行、制度的修订完善,三个环节工作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对是否能逐步形成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规范制度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能否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就制度建设三个环节的一些思路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第一部分 制度的编制

一、制度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个企业编制的制度必须是规范的,必须符合企业科学管理原理和企业行为涉及到的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规则,没有规范的制度,就没有规范的制度执行过程。企业编制的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合法性、平等性——四大基本原则。制度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编制制度时应从业务实际需求和管理规律出发,以现有体系和制度为基础逐步地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要注意的是,编制的制度不能脱离当前管理体系、人员素质、文化习惯的前提来实施彻底式的变革,否则这样的制度不但很难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制度的系统性则是指在编制制度时要坚持全面、统一的原则,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避免发生相互矛盾的情况,保证制度体系整体的协调顺畅;另外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制度的合法性和平等性,合法性是指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否则就会缺少法律效力,平等性则指编制的制度对各级管理层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职位等方面的高低而有所区别,应坚持责任、权限、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权利与义务不均衡是推进规范化管理的大敌,不平等的制度必将引起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编制的基本思路

1、全员参与 制度制订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各项制度制订都要经过全方位的论证,都要充分考虑和吸收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形成大家能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合理制度,大家遵守合理的制度。编制制度时仅仅单靠一个或几个人的苦思冥想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全员参与,多沟通、多论证是制度编制必须要做好的一个环节。

2、借鉴引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管理思想和经验,而这些优秀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的结晶往往都体现在制度或管理模式上,所以在制度编制时可以将其他企业好的管理制度借鉴到自己的企业中,与自己的管理文化和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企业自己的特色,为自己的企业服务。借鉴引进同时也是搞好企业制度建设的一项捷径。

3、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就是要运用正确的观点、合理有效的方法,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深入企业实际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制订出切合实际、规范有效的制度,调查研究是编制制度极其有效的一种科学方法。调查的方式一般可采用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会议调查、访问调查、收集书面材料等,编制时可根据制度类型的需要选取一种或几种调查方式。只有经过调查研究制订的制度才会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4、事无巨细制度化 事无巨细制度化实际上是关于制度有效覆盖面的问题,是制度相对企业管理需要的充分性问题。企业每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和技术事项都应该用制度加以合理规范,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制度健全完善的程度也体现出了一个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另外,在编制制度时,制度内容的文字表述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应做到语言准确、概念清楚、文字简练、通俗易懂。

第二部分 制度的执行

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对推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是无济于事,大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小到企业日常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制度执行力和执行效率来做强有力的保证。制度执行力弱是企业都普遍存在的不良管理现象,也是企业管理中始终存在的矛盾和焦点,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强调制度执行力的问题,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一、加强制度的宣传与学习

改变自己。因此,宣传制度、组织学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意识是一个企业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执行效率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做好了,才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

二、干部应树立榜样作用

陈总说过,一个员工差差一点,一个干部差差一片,这句话就非常精辟地阐述了干部榜样的作用。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员工争先竞仿的.对象,对员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干部能做好自身形象,带头执行好各项制度,对员工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反之,如果干部不注重自身形象或带头违反制度,就极有可能导致整个部门制度执行力的下降,就极有可能产生较差的管理局面和结果。

三、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和沟通

日常的监督、检查和沟通是及时了解制度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控制和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做好的前期工作。监督是每时每刻都应该进行的工作,一个企业应把监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开展好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横向部门的相互监督、职能部门的专业监督;检查则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一般来说可采用自查、职能部门抽查、专业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不同的检查形式所产生的效果会有所不同,但对推进规范化管理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沟通是了解制度执行情况的主要手段,及时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到制度执行情况,从而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制度的执行力,沟通一般可采取召开阶段性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下入基层了解等方法进行。

四、将考核处理与教育激励相结合

规范化管理应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对受到处理的干部员工,要通过引导、教育、沟通,让干部员工被处理后有好的表现,让部门管理工作有新的提高。这个方面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理人,而是用以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对违反制度的干部员工,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思想素质,是提高一个企业整体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五、规范制度执行过程

一个企业应坚持一切管理活动只对制度、标准负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一是要做到规范优先,即:制度执行时,大家有意见也要等制度执行后再开展讨论,避免扯皮,维护制度严肃性。二是对于重复问题和典型问题,严格考核处理。三是严格实行分级管理,避免考核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同时也要杜绝护短、说情、办事拖拉等不良现象。

第三部分 制度的修订完善

企业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个“封闭的、静止的”的系统,随着业务流程、组织构架、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度要被不断地修订、更新、废止,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适应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任何一位干部员工都可以对制度提出修订完善的建议。制度修订完善的原则与制度的编制原则是一致的,应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合法性和平等性。制度修订完善的思路方法除在制度编制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外,还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制度的修订完善应具有时效性。

没有及时修订制度,没有致力于制度建设而导致制度失去适用性,这将会严重影响制度的权威性,甚至给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制度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进行不断的评审与更新,是企业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忽视的工作,这项工作也是一项需要花费较大精力的、有较大难度的工作。要想较好的保证制度的时效性,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组织机构都应该抽出一定的人员和花费一定精力来致力于制度建设这个工作。

二、制度的修订完善应坚持“边制订、边执行、边完善、边上报备案”的四边原则。

在工作过程中,随时可能碰到一些不确定的管理事项,甚至一些管理漏洞,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完善制度来规范工作。但制度的修订完善和正式发布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为弥补缺少明文规定的制度可能给管理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避免和减少不规范的行为或做法,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采取“边制订、边执行、边完善、边上报备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要有好的想法、好的管理思想就要先遵照执行,而不是等到正式制度文件下发后才执行。同时,按“四边”的要求来开展制度工作这也是较好保证制度时效性的一个有效方法。

另外,有一点要在这里特别指出,那就是流程的修订完善,这个工作是制度建设中的一个的难点。对已有的流程进行完善、创新或精简,减少一些重复工作和累赘环节,提高流程的效率与效果,是一个企业应该时刻关注的问题。

第四部分 小结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任何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变化而不断废止和更新。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健全并保持一个适应企业自身需要的规范制度体系,为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运作的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靠的是法律与道德,企业内部秩序的建立靠得是制度和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制度建设就是对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颁布、实施、修改、梳理直至废止的动态全过程,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实用的制度,可以为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运作的必要保障,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使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也就是使所有的人按规矩办事,如果不按规矩办事,就要受到处罚。从这个角度来讲,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律,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以执行制度为最低标准,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企划处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进行制度建设,原来的凯元制度也是自成体系的,有一系列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职能部门的简化与合并,导致监督和制约的职能无法体现,具体执行起来就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现在职能部门已经根据监督与制约的机制建立起来了,下一步工作就是清晰的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并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将企业运行规则调整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状态,将优化后的规则以制度的形式合理地传播和固定下来,体现到管理的各个层面,从而达到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的效果。我们进行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把各种简洁高效的工作流程、业务规则,按照凯元的特色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一、“说”的阶段——把我们要做的正确的事情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

凯元公司作为热电行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我们进行制度建设就要紧紧围绕集团文化结合凯元特色来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正确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管理对象层面。制度编写并非单纯写作,而是将管理要求通过正确的形式表达出来。检验管理制度编写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制度要求能否被执行并产生预期效果。所以在编写制度过程中该说的,一定要说全面,要考虑操作时有无难度或实现的可能性,要让员工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障碍。

以经济责任制为例,在按照集团的统一要求建立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企划处在考核指标的设定中不断的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把应该说的在制度中讲的明白。同时在制定责任制的过程中几次进行修订,把需要考核的指标逐步的增加到责任制中,让制度给全体员工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作为企业的一员就要关心企业的效益,企业效益好了我们的工资才更有保障,岗位工资要向效益工资过渡。在责任制制定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竞赛台、班前会等各种形式让全体员工了解责任制考核什么,工资如何计算。让职工真正了解责任制,认同效益工资,这样广大员工就会真正把企业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让员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文化变革和制度变革中的位置,并力求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拥护新的制度,扮演新角色,从而减少在执行的过程中的难度。

第二、“听”的阶段——要让所有的人都听到,而且要保证让人听的有所偏差。

管理制度是企业“法规”,应该通过适当的、正式的和顺畅的信息渠道发布。在发布制度时,我们一定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全体员工都能够听得见,而且能够听得全面,可以“原汁原味” 的理解,并不折不扣的记住执行。

应该充分利用多种信息传播工具,特别注意信息渠道的可选择性,以避免过多无关信息而使接受对象产生选择疲劳。使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制度公布和管理的信息平台,并建立制度学习的责任矩阵关系,是比较可行的方式之一。建立信息读取的责任机制,如接收签名、阅读登记等等,也有利于制度信息的有效传达。

同时,制度不但要传达到位,而且要促使管理对象理解到位,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培训职能。只有向制度执行者提供及时的学习机会和咨询支持,才能促使其全面理解制度要求,扫清认知障碍。

最后,建立定期的制度应知应会考核,强化制度执行者对制度内容的记忆,有助于其在日后工作中具体执行,也是一件常抓不懈的工作。

第三、“做”的阶段——“听到了,也记住了,可是,照做了吗?”

制度建设,有人说,有人听,最终的目的是有人去“做”。制度表达和传播过程的合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制度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合理、清晰、正确、目的性强的规则,对企业员工来说,没有不予执行的理由;晦涩、繁杂、漏洞百出、不易理解的制度,光在理解层面就让人望而却步,员工拒绝执行,也是必然的结果。在制度表达和传播都做到位的前提下,作为一项监督机制,频密程度合理,深度和广度适中的制度执行检查工作,对企业制度建设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工作。

通过检查,管理者应该至少发现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制度有条件做到吗?制度执行结果有效吗?执行的过程有监控和指导吗?制度在多大程度上被执行着?做的对不对?有无反馈? 如果没有这些管理也就成为了一种空话,管理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

通过检查发现制度在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交流,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对策,逐一解决。经过执行、反馈,调整,执行的循环过程,才能搞好制度的建设。

总之,搞好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运作的保证,制度建设的好坏影响到企业效益的好坏,影响到职工的热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制度建设搞好,使其规范化、程序化。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五

为了适应公司全国性布局与规范管理的发展要求,贯彻中建总公司、局内部控制标准化发展战略,公司于20xx年8月结合“决策与业务流程优化及组织再造”启动了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化工作。

20xx年3月出台《公司管理手册》、《各系统标准管理手册》共11本。

20xx年发布了《搅拌站标准管理手册》、《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作业指导书》、《人财物及后勤作业指导书》、《搅拌站记录表样》。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六

企业制度建设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也是企业的长期工作。任何企业在其成长转型时期都会面临一次制度优化与完善过程。当前,***提出让市场主导企业运行的决定之后,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如何与市场化接轨就摆上了议事日程。私营企业因为公司化运作的需要也进入到了制度建设密集周期。不论国企民企都面临着一项紧迫任务,进行企业制度规范化系统化建设。笔者下海之前主持过国企的制度建设工作,最近几年主导过多家民营企业的制度建设,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与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建设路径与实施方法还是有相同之处。因此,本人不揣浅陋,就一般企业制度建设的路径与方法进行一次梳理,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一、 制度建设 统一管理。

企业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管理工程,必须企业负责人挂帅,成立有企业各方代表参加的制度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确定企业制度建设的周期、梳理企业制度建设大纲,确定企业制度撰写的原则,确定合格制度的评判标准,确定制度草案的分工原则,确定参与人员的奖励标准,确定制度起草、讨论、审核、审批的程序,确定企业制度管理办法。确保企业制度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进行。

如果企业原有制度数量庞大,就必须增加一项制度清理或者叫盘点工作,以甄别保留、修改、废止事项,以确保新的制度建设体系完整统一。

在企业制度建设阶段性工作完成之后,企业有必要设立制度管理专职岗位,如制度法制处处长(科科长、部部长或部经理),也有企业称为制度文化处长(科长),全权负责企业制度的执行与改善工作。

二、 起草制度 归口负责。

制度起草工作按照归口管理原则,一般由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负责。如品质管理制度的起草工作通常由品质管理部经理负责。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亲自执笔或委托下属员工执笔均可,但最终对制度草案负责的是主管部门负责人。

对于新办业务或者企业即将开展的工作事项,暂时没有主管部门的制度起草任务则由制度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后,指定人员起草。 一般而言,制度建设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如果企业进行了流程优化工作,其制度建设责任就不言自明了:各四级流程的授权岗位就是制度起草负责人。

三、 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

前面之所以强调起草制度归口负责,就是强调起草责任而不是制订责任。制度制订是企业权力,不是个人权力。虽然所有制度都有负责人签发,但签发人必须是法人代表或董事会授权责任人。而企业的任何制度在签发之前,都必须进行广泛讨论,让更多利益相关者或者说执行者参与讨论。归口负责人主持征求意见,并尽可能将讨论意见纳入制度修改草案。

表参与讨论;三是最后报企业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审批。有的制度还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领导小组审批本身也是一次优化讨论。

四、 广泛宣传 上下认同。

制度方案审批通过后,必须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以使制度内容被制度执行者充分知晓。宣传教育的同时也是一次征求大众意见的过程,如果多数员工提出异议,该制度就应该重新检讨修订,直到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可为止。笔者的经验是,制度只有在上下认同后才正式颁布、员工广泛知晓后才开始执行。

五、 与时俱进 持续改善。

企业制度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制度都是企业特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制度需要修改完善;随着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制度也需要随之改变;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过去约束的行为不再出现,制度也需要改变。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持续改善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制度建设也不例外。

企业制度建设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也是企业的长期工作。任何企业在其成长转型时期都会面临一次制度优化与完善过程。企业实施公司化运作,进行制度建设既是基础工作,也是紧迫工作。公司化运作的标志就是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进而达到管理系统化水平。 企业进行制度建设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一、制度建设 统一管理。

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管理工程,必须企业负责人挂帅,成立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制度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确定企业制度建设的周期、梳理企业制度建设大纲,确定企业制度撰写的原则,确定合格制度的评判标准,确定制度草案的分工原则,确定参与人员的奖励标准,确定制度起草、讨论、审核、审批的程序,确定企业制度管理办法。确保企业制度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进行。

如果企业原有制度数量多,就必须增加一项制度**或者叫盘点工作,以甄别保留、修改、废止事项,以确保新的制度建设体系完整统一。

在企业制度建设阶段性工作完成之后,企业有必要设立制度管理专职岗位,如制度法制处处长(科长、部长或经理),也有企业称为制度文化处长(科长),全权负责企业制度的执行与改善工作。

二、起草制度归口负责。

制度起草工作按照归口管理原则,一般由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负责。如品质管理制度的起草工作通常由品质管理部经理负责。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亲自执笔或委托下属员工执笔均可,但最终对制度草案负责的是主管部门负责人。

对于新办业务或者企业即将开展的工作事项,暂时没有主管部门的制度起草任务则由制度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后,指定人员起草。

一般而言,制度建设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如果企业进行了流程优化工作,其制度建设责任就不言自明了:各四级流程的授权岗位就是制度起草负责人。

三、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前面之所以强调起草制度归口负责,就是强调起草责任而不是制订责任。制度制订是企业权力,不是个人权力。虽然所有制度都有负责人签发,但签发人必须是法人代表或董事会授权责任人。而企业的任何制度在签发之前,都必须进行广泛讨论,让更多利益相关者或者说执行者参与讨论。归口负责人主持征求意见,并尽可能将讨论意见纳入制度修改草案。 集体讨论至少要分三步进行。一是起草人小范围征求关联岗位员工意见;二是在此基础上,由上级主管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员工代表参与讨论;三是最后报企业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审批。有的制度还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领导小组审批本身也是一次优化讨论。

四、广泛宣传上下认同。

制度方案审批通过后,必须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制度内容被制度执行者充分知晓。宣传教育的同时也是一次征求大众意见的过程,如果多数员工提出异议,该制度就应该重新检讨修订,直到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可为止。制度只有在上下认同后才正式颁布、员工广泛知晓后才开始执行。

五、与时俱进持续改善。

企业制度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制度都是企业特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制度需要修改完善;随着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制度也需要随之改变;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过去约束的行为不再出现,制度也需要改变。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持续改善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制度建设也不例外。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七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下面是企业制度建设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 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 201xx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 理, 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 60 份现行规章制度, 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 修订、废止的意见。

另外对其中的 12 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 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 3 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 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3、集团、公司都没有 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 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

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 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 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

1 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

这两个 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 所适从” 。

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 、互不通气, 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 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 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

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 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 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于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 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 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

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 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

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

将 201xx年之前推出的 45 份有效 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 3 份制 度,并计划后期修订 12 份制度。

对于 2011 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 公司将以年度为单位成套整理、汇编成册,并形成惯例,方便查阅。

三是抓好集团、公司两个层面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让干部员工在准 确掌握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能践行到位。

通过培训抓制 度执行,是 201xx年以来公司为提高规章制度规范、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

公司规定,对集团、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的对口部门必须事 先仔细研读,在透彻掌握、领会要义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系统的宣贯培 训。

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既有全员轮训集中学的 方式,也由自上而下、从公司到班组分层分批分散学的方式;在具体授课 的方式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日常实际、图文并茂的案 例分析。

从今年 4 月份开始,公司对全员学习轮训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个月 学一个专题,每个月 3 期(每周四晚) ,员工分批分期参加,确保每个员工 每个专题都学到。

让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公司的制度文化氛围,从大的层面上 领会到集团和公司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准备做什么、怎么做。

通 过这些有实效的学习培训,我们想让员工在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规章制 度的同时,更可以让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逐步回归和统一到集团和 公司的发展理念上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四是分层次监督、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调 整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中 层干部的月度绩效工资直接与制度执行的质量等指标挂钩,按绩效得分发 放绩效工资; 打造一个有效的管控流程, 2、 各部门通过每周至少一次的 “周 履职”方式检查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的落实程度并进行月度考核。

从职 能部门“周履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部门通过现 场调查,了解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在 基层落实程度的同时,也为基层做好了服务。

在按规定扣减责任 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的同时,另按干部管理办法扣减责任部门负责人的 个人月度绩效得分。

五是强调与集团的沟通。

工作高效低耗的局面,避 免具体工作中因缺乏与集团沟通而导致“无用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要 避免处理具体工作时出现“想当然”的现象。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理念及行为规范。

它是组织观念形态、制度与行为,以及符号系统的符合体。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更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以员工为中心,打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以公司为中心,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明确公司发展和奋斗目标,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强势价值链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大力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长力远成公司的改革和发展。

一、提炼远成智慧精华,形成远成独特企业精神

车间墙体上,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渐渐地认识、理解,认同、接受公司企业文化。

这些都使得公司企业文化在观念上渐渐成熟。

二、完善公司各项制度、规范,为公司腾飞架上坚实翅膀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也是一样的,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生产经营活动就很难高效、有序的进行。

发展到今天的长力远成公司更加需要完善、有效地制度来保证整个企业的运转。

综合企划管理中心行政部积极地推动公司制度的实施、执行和完善。

员工行为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厂区环境和文明办公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执行和完善,规范了公司各项工作的运作,规范了员工的行为,大力地推动着公司朝着正规的轨道中运行。

三、积极加强公司企业文化符号层的建设,树立公司良好外在形象

辅助图形、办公室事务系统、企业服饰、展示系统、赠品系统、指示系统等,这些设计都规范了公司形象视觉系统。

为公司树立对内对外形象奠定了强势的基础,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开了好头。

2、厂区绿化的再建设、公司厂旗的设立、厂服的更新、公司技术工艺设备的更新、产品特点、式样、外观和包装的特色……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反映了公司的很强的物质文化内容,是公司企业文化形象化的体现。

3、公司每月一期的企业内报《远成人》6月份开始正式启动,至今已发行2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和喜爱,希望我们《远成人》能够成为公司内部、上下信息沟通的桥梁,互相倾诉的平台。

新宣传栏的设立,每周一期的板报设计,公司有线电视全面铺通,这些都充实了公司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精神文化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企业文化符号层是公司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观念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条件,从符号层可以折射出公司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最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外在形象。

成绩虽可观,我们将继续保持和继续加强企业文化符号层的建设。

就目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并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1、加强企业文化作用意义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奠定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2、就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我们将继续保持、维护和完善。

同时我深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上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点。

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只是停留在符号外在层,没有很深入的解剖公司内在的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将在观念层和制度行为层上加强建设,把这一工作作为以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

3、由于现在公司企业文化工作还是不完善,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专业技能上,我们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建议公司进行全面的企业文化诊断,对目前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诊断,进行swot分析,并据此提出下一步详细的建设工作计划。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八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xx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60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

另外对其中的12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3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

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

1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

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

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

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于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

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

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

将20xx年之前推出的45份有效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3份制度,并计划后期修订12份制度。

对于2011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公司将以年度为单位成套整理、汇编成册,并形成惯例,方便查阅。

三是抓好集团、公司两个层面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让干部员工在准确掌握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能践行到位。

通过培训抓制度执行,是20xx年以来公司为提高规章制度规范、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

公司规定,对集团、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的对口部门必须事先仔细研读,在透彻掌握、领会要义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系统的宣贯培训。

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既有全员轮训集中学的方式,也由自上而下、从公司到班组分层分批分散学的方式;在具体授课的方式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日常实际、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

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对全员学习轮训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个月学一个专题,每个月3期(每周四晚),员工分批分期参加,确保每个员工每个专题都学到。

让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公司的制度文化氛围,从大的层面上领会到集团和公司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准备做什么、怎么做。

通过这些有实效的学习培训,我们想让员工在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可以让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逐步回归和统一到集团和公司的发展理念上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四是分层次监督、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调整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中层干部的月度绩效工资直接与制度执行的质量等指标挂钩,按绩效得分发放绩效工资;打造一个有效的管控流程,2、各部门通过每周至少一次的“周履职”方式检查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的落实程度并进行月度考核。

从职能部门“周履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部门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程度的同时,也为基层做好了服务。

在按规定扣减责任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的同时,另按干部管理办法扣减责任部门负责人的个人月度绩效得分。

五是强调与集团的沟通。

工作高效低耗的局面,避免具体工作中因缺乏与集团沟通而导致“无用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要避免处理具体工作时出现“想当然”的现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九

金山屯区始建于1952年,是国有大型综合性林业企业,以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为支柱,集科、工、林、贸于一体,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是全面开发森林资源的生产经营企业。全局施业区总面积为184,94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9,365,143立方米,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69,853公顷,蓄积为8,954,575立方米,在总蓄积量中可采蓄积为488,399立方米。金山屯区为政企合一体制,大企业、小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经费按预算支出,财政专户管理,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的财政综合预算体制。

我区切实将财源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财政局指导下,确立了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潜增效,广开财源,确保了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0__年财政收入计划为万元。1—6月份完成万元。完成全年财政收入计划的。

20__年税收计划为万元。其中:工商各税万元,农业四税万元。截止6月末共完成税收万元。其中;工商各税万元,农业四税万元,完成年计划的,比上年同期万元增收万元,同比增长。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将财源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区委、区政府对财源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现场抓的方法,形成了重点突围、上下联动的税收征管格局。财政部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严格按预算支出,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怠。税务部门尽职尽责地加大了征管力度,依法治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公安、司法、工商、审计等部门各司其职,与财税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搞好税费征管工作。

(二)改进方法,强化措施,认真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财政、国地税等部门召开财源建设税收征管运行情况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有力措施强化征管,为税收征管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分解指标,落实税收责任制。将税收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领导包片,专管员包户,人人身上有指标,有责任,从而促进了税收工作的良性发展。二是摸清底数,定期分析税源变化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组织税收人员定期下户,进一步摸清税源底数,有针对性地制定组织收入措施,分析税源变化因素,保证税款及时、均衡、足额入库,做到了税收收入以旬保月,以月保年,全面超收。三是因户施策,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紧紧抓住税收收入中心工作,抓住大户,建帐建制;管住中户,核准定额;稳定小户,简便征收,确保了应收尽收。四是清缴陈欠,保证收入。抽调得力人员深入一线,加大征收力度,对欠缴税款的个体木器行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分类排队,与欠缴税款的个体木材加工户签订了还欠计划。同时,对存在偷、逃、骗、抗税等情况的欠税业户在电视上进行公开暴光;对逃税的个体业户按法律程序,移送法院强制执行;对偷、抗税的纳税业户移送公安局经侦大队立案查处。五是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增加透明度。将纳税程序、定额标准、办税手续公示上墙,增加税收的透明度,使纳税人对缴纳税款情况心中有数,受到了纳税人的称赞,增加了纳税的自觉性。

(三)突出特色,优化结构,不断增加新财源。

规划,进一步延伸竹筏漂线路,为提高旅游业的档次品位、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木材精深加工业。今年1-6月份,我们以家具和木雕工艺品为主打产品,重点扶持了东盟公司投资500万元上马家具生产线,于5月末即可投产达效,全年生产卧房家具15万套,实现产值2,0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促成了瑞丰公司与哈尔滨东宜木业公司、天津赛克公司签订了出口美国配套家具部件2700立方米,总额为1250万元的合同。于今年3月份成立了木雕协会,加强了11家木雕企业的联合经营,发挥了人才优势,重振了木雕产业,预计全年生产木雕工艺品15万件,产值500万元。下步,我们重点是不断提高木制工艺表和森鹰牌木雕工艺品的知名度,支持金合公司在占领东北实木钟表市场的基础上,完成出口韩国、美国、中东市场40万件实木工艺表的生产,打开国际市场。支持天津创维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为美国富尔尼康公司年产厨具20万套,实现产值1,300万元,直接创汇83万美元。石材开采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引导扶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增加投资,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规格,拓展市场,努力建设全市乃至全省的石材产品集散地。多种经营特色产业。按照“巩固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思路,以养鹿、养奶牛和黑木耳栽培为重点,发动全区群众广泛参与,推动总量的迅速攀升,带动蛙、禽及北药等多种经营项目快速发展。

(四)加强管理,挖潜增效,全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

一是强化成本管理,向经营要效益。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我们突出了资金管理这个中心,紧缩支出,严把关口,最大限度地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截止6月末,控制节约小车费用23.6万元,压缩招待费8万元,差旅费、材料费12万元。缩减林场(所)供热面积7816平方米,压缩资金14万元,逐步实现了“办公、食宿一幢房”。对闲置的固定资产本着盘活沉淀,加快资金周转的目的,将区内闲置的设施、设备、房屋进行了出售,实现收入78万元。对罚没收支实行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压缩弹性开支,减少管理费用,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工资、保稳定、保改革、保发展上,保证资金、资产的规范、合理运行。二是强化资源管理,有力巩固基础财源地位。在木材生产管理上,采取人、机、畜相结合的采伐方式,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强化合理造材,多出长材、优质材和畅销材,尽量提高出材率。20__年冬季木材生产中,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对木材流转实行了微机网络监控、电子地动衡过秤,制度上的严格规范,操作上的严密监控,有效地堵住了木材效益流失的黑洞,增加了经济效益。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我们制定了木材竞价销售制度、《取暖费管理办法》、《关于重新核销差旅费管理办法》、资金支出例会审批等制度,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了木材竞价销售制度,在材质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了售价。实行资金支出例会审批制,使管理费用等各项弹性支出下降了1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每年我区可节约医药费100万左右,效果十分明显。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加强财源税源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精心筛选,稳步实施,突出抓好财源项目建设。

在财源建设上我们注重在项目库中筛选牵动能力强的优势项目,逐步发展。

已完成的项目:

1、伊伦造纸厂技术改造项目。

佳木斯造纸厂投资1078万元,对该厂制浆系统进行改造,已于20__年4月完成改造任务,进入正常生产磺化化学浆阶段。

2、金山供电所电网改造项目。

鹤岗电业局为该项目共计投资2300万元,其中20__年已投资1700万元,改造了镇内低压线路。20__年投资600万元,改造了山上林场低压线路,此项目已于20__年10月完成。年实现收入2.1亿元,实现税金530万元。

正在进行的项目:

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银河种鹿场大金山屯区投资建设养鹿场项目。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银河种鹿场,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就在我区建设养鹿场事宜来我区进行了洽谈,达成了共识。双阳种鹿场杜晓文经理与我区大昆仑经营所签订了在大昆仑经营所8公里处,独资建设养鹿场协议。计划3年共养鹿600头左右,总投资600万元。其中20__年投资150万元,养鹿达到200头左右。目前处在建场阶段,预计今年8月下旬将完成项目建设。

4、金润天然饮品有限公司(野生食品酿酒)项目。

该公司是由北京润有开发装饰有限公司在金山屯区投资建厂控制的私营企业,总投资额为240万元。公司是以小兴安岭山特产品都柿、山梨、山葡萄、刺五加、五味子、刺玫果等山特产品为主要原料,生产高、中档纯天然绿色果酒饮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河北、青岛等大中城市。该项目建成后,设计年产量1000吨,产值1500万元,可生产果酒、饮料系列,山特产品,上缴税金255万元,利润150万元,利税405万元,安置45人就业。目前,果酒商标已申请注册,商标名称为林润泉。

5、森鹰雕刻公司项目。

该公司组建于20__年9月,企业法人魏刚,以生产木制雕刻工艺品为主,现有员工26人,固定资产120万元,厂房面积14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该企业项目建成后,可生产10大系列15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佛龛、骨灰盒、木制工艺品等,年产值1000万元,上缴税金170万元,实现利润220万元,利税39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就业60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林区富民项目。

6、伊春中科微生态制品有限公司(微生态制品项目)。

签订了合同、合作意向书,决定先投资15万英磅(折197.4万元人民币)。目前厂房正在维修,六月初将投入生产。年产值达到1500—20__万元人民币。

7、伊春鑫森天然饮品有限公司。

该项目是由我区宏大商品批发行经营者高玉珍引进大连芬芳冷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根据金山屯山野果资源丰富和水质良好及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科学的市场预测而形成的。总投资200万元,年产量30万箱,年产值500万元,上缴税金50万元,安置人员60人,计划明年追加投资100万元,生产矿泉水和纯净水,三年后年产值可达到1500万元。

今后安排的项目:

8、《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项目。

该项目已于20__年12月23日获国家林业局以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__]241号批复立项,建设规模为8957公顷,下一步工作是编制总体规划。经与省林业设计院联系,省院同意为我区编制此规划,并于5月17日来我区进行实地踏察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前此规划正在编制中,预计6月中旬可完成初稿。

9、林蛙油系列产品的开发项目。

林蛙油口服液及林蛙油胶囊项目,正在同省商学院联系,目前有一个难点问题,就是“批号”问题,“健”字号由国家药监局批,“食”家号由省里批,健宁号和食字号的批复难度都比较大,此项工作前期费用较大,比如咱们林蛙油的有些理化指标,现在都过时了,要想上这个项目,一切都需要重新进行。所以该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规模企业情况。

1、伊伦造纸厂。

伊伦造纸厂生产箱板纸1,090吨,销售额288万元,利税20万,产值283万元。

2、瑞丰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瑞丰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属林业局改制企业,该项目建成后,生产30万大餐椅产品销往美国,单位售价每套40元,单位成本每套34元,产值1200万元,利润100万元,上缴税金70万元。

3、天津创维。

天津创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接板200立方米,销售额119万元,利税17.3万元,产值99.1万元。

4、东盟木业。

东盟林业公司生产家俱集成材,两种产品,其中:家俱3721件,集成材1038米,销售额557万元,利税25.6万元,产值559万元。

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发展外向型财源、巩固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新兴财源这样一个基本构想,突出重点项目,建立新的财源格局。

(一)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外向型财源。

一方面,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林业发展和“南企北移”重大机遇,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采取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突破的方法,加强招商引资基地建设,利用当地媒体广泛宣传我们的优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努力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利用市场手段激活招商机制,因人因地因项目确定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以优势特色产业为载体,争取在引进民营大企业、大集团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对已经签定的合同项目,紧盯不放,确保履约。重点做好伊春中科公司微生态制品、鑫森公司果酒和饮料、华森生态高科技公司山野菜加工、河北维尔集团膨化食品四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搞好我区一、二级招商项目储备,充实完善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项目库,在全面提高招商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招商质量。

(二)抓好企业改革和管理,增收节支涵养财源。

继续深化改革。在林场所改革上,突出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的主导地位,赋予有效的权力和切实的职能,机构设齐、人员配强,切实承担起发展场所经济、兴场富民的重任。遵循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医院、市政环卫改制进程,尽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加大中小学整合力度,撤消学生较少的林场所小学,将学生安排到区内学校就读,保证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管理。一方面向木材管理要效益。在生产环节抓两头(采伐源头、贮木管理),把三关(造材质量关、生产运输关、生产成本关),积极探索围绕市场组织木材生产、调整木材生产周期,使生产与市场售价高峰同步,取得更好效益。继续实行木材竞价销售,最大限度提高木材售价。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木材加工厂,控制和压缩初级加工,鼓励和扶持精深加工,实现林木资源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挖潜增效。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实行费用包干,超支不补。严格审批制度,切实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电费、油脂燃料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各种专项资金审计,严禁坐收坐支和体外循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力度,改进征管手段,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收编收摊,压缩库存,促销清欠,努力实现增收节支200万元。

(三)发展优势替代产业,壮大支柱财源。

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旨是发展替代产业,替代产业的提升既可构筑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综合实力,更能壮大地方财源,改变目前林业危困现状,实现经济振兴。

以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巩固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在搞好原料平衡的前提下,重点在整顿、规范、提高上下功夫,使优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纵向延伸。引导人造板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快外向型步伐,按照素板不出局的目标,积极研发二次加工项目,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扶持东盟、瑞丰、创维等家具生产企业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绿色环保型家具,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低效益的原料初加工向高效益的产品精加工转变。指导金合、森鹰等木制工艺品企业,培养引进人才,提高设计研发能力,改进工艺,不断创新,多出精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会展促销、连牌联销,使“山鸽”实木钟、“森鹰”木艺尽快成为知名品牌,占领更多市场。

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围绕建设鹤伊公路旅游经济带这一构想,进一步完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突出旅游经济带战略地位和发展远景,搞好经济带内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布局,努力开发与自然和谐、有利于游客身心愉悦、富于文化底蕴的四季旅游项目。引导金世旅游公司、金山鹿苑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加快景区景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形成规模,扩大金山鹿苑、大丰河漂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精品旅游。加大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科学定位,突出特点,提高景区景点的文化艺术水准和民俗风情品位。围绕鹤伊公路旅游经济带,整合优势,形成合力,统一打造“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整体形象品牌。强化宣传营销,积极抓“两季”带“四季”,拓展国内市场。20__年争取全年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收入5,950万元。以旅游业为服务业的龙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商业、生活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中介等服务业,努力扩大就业机会。培育和引导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商业。强化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快多种经营产业化步伐。在全面抓好种、养、采各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绿色食品、生态畜牧和黑木耳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制定山特产品生产加工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使其尽快形成产业优势。一方面,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档次。结合推行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大力发展特色产品培植,采取野生改培和大面积人工栽培等方式,利用苗圃培育山药材、山野果、山野菜,通过市场化运作向适宜生长的山区移栽,不断扩大品种和规模,尽快形成大规模连片的北药和山野菜、山野果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加强扶持引导,促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规模扩张。重点扶持金润、华森、鑫森、兴安食品等一批有基础、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研制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有计划地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在稳步发展肉牛、猪、羊、禽等常规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奶牛、特种经济动物,重点抓好奶牛、鹿、蛙、狐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以金山鹿苑和大昆仑鹿场为龙头,带动养鹿总量扩张,形成产业优势。尽快完成小昆仑牛场500头奶牛进场入户,带动全区奶牛业发展。以丰沟林蛙养殖加工厂的科研专利项目为基础,内引外联开发林蛙油深加工产品,带动全区32个养蛙户共同发展。加大对大昆仑养狐场的帮扶力度,年内养狐达到千只。积极探索贷款扶持养、招商引资养、部门包扶养、立项融资养、自筹资金养等手段,加速畜牧业规模扩张。全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引导北岭山特产品有限公司开展精深加工,研制生产终端产品,提高黑木耳就地转化率、增值率。引导雪中王山特产品加工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做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各林场所多种经营服务公司要切实发挥职能,为种植户提供市场预测、原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力争20__年袋装木耳发展7000万袋。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加快各类种植、养殖协会和互助组织建设,由单打独奏、一家一户找市场为有组织、联合闯市场,提高驾驭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市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黑木耳山特产品批发市场。

(四)发展民营和百姓经济,培植新兴财源。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可以全面动员社会投资潜力,直接培植多样规模、多种层次、多个领域的财源主体,同时可以促进就业,带动内需扩张,间接创造出更多的财源。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一是放宽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行业,都向民营企业开放,引导民营资本以参股、独资等形式开发优势特色产业、营造民有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民营教育、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使民营经济在多数行业,特别是竞争领域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二是扩大民营企业规模。继续实施大户牵动战略,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做大作强。鼓励引导产业或产品相近的企业联营联合,开展技术经济合作,发展产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年力争培植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0户,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4户。三是提升民营企业素质。组织民营企业经营者参加各种展洽会,赴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引导企业树立科学经营思想,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以好的企业机制提升企业素质,以做大企业规模赢得市场优势,以多为国家纳税竭诚回报社会。

全面激活百姓经济。把发展以自营经济和职工家庭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百姓经济”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发展自营经济和职工家庭经济的规划目标,鼓励和支持老百姓自主创业,发挥各自特长,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工业、手工作坊以及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种养采加、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修理运输、劳务输出等。引导林场所职工群众以本地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目前发展比较集中的产业为依托,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家庭的方式,重点在种、养、采、加、服等方面做文章。完善多种经营服务公司供销服务体系,在项目选择、资金筹集、人才引进、信息提供、技术服务上给予大力扶持,促进自营经济和家庭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增加职工群众的经济收入。20__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28224万元,同比增长16。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

一个组织和团队能够长久生存,其最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制度和纪律。在此和大家一起谈谈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火炉法则):所谓火炉法则,就是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其中有三个特点:

一、即时性:碰到火炉,立刻就会被烫伤,就像在我们企业中经常提出的及时奖励、及时惩罚一样,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制度和纪律神圣的权威性。

二、预警性:是不是经常惩罚员工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制度就像是高悬在员工头顶上的达摩之剑,不断给人以警示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如:猴子试验,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个故事中,香蕉不能碰就是纪律,他的作用是告诉人们不要去侵犯,危险!

三、平等性:不管你是谁,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碰谁挨烫!不管你是老兵a还是新兵b,无不例外。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和魏军司马懿在街亭对阵,马谡自告奋勇,请缨出战,并立下了军令状,如失败军法处置;结果大败,诸葛亮为了维护纪律的权威,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罚降职三级。

故事中,军令状就是纪律,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将军还是当朝丞相,唯一例外。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一

到处都是公司,到处都是厂家,到处都是商家,商家、厂家、单位和消费者之间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的对象,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角色转换十分频繁。

然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怪现象,在有些单位,业务开展的时间久了,就会走向受制于人的死胡同。

我分析,受制于人,走进死胡同的原因,主要是单位往往把某项业务全权委托给某一个人,由某一个个人包揽或者垄断某一项业务,使这个人专业化、集权化。

除了他,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手,不明白其中的流程原委,不明白其中的明规则或者潜规则。

如果执行和垄断这个业务的员工忠诚度不高,那么他借职务之便做小动作的机率和给企业制造隐患和危险的机率就很难预测。

在这个业务中,垄断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领导有疑问,也没有精力追究。

别的同志有疑问,又会碍于同僚的面子,甚至会主观猜测这个人与某领导的关系不一般(这是我们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损失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

一旦有“不识眼色者”提出异议,或者提出更换服务商的建议,垄断者就会以种种理由,特别是“如果更换服务商就会影响到单位某某利益,人家就会在某方面制裁我们”为由百般阻挠,这就是个人已经从中牟利的主要征兆。

然而,没有人认真,没有人认为集体的损失其实就是个人的损失。

人们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意识不强,或者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维护集体的利益了。

这种情况,即便是在股份制企业,甚至私营企业也会发生。

为此,我认为,任何单位的业务人员都不能长期专业化、集权化,更不能垄断化,业务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定期换岗的制度,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某人请假或外出就会使某项业务停滞的被动局面,就不会使自制力不强的同志走上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就不会出现垄断者借助业务专业化、集权化的资本要挟上司、不服管理、形成类似封建割据挑战中央权威的现象,更不会使单位蒙受意料之外的损失。

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个人集权,应当削弱。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二

——两种资本关系的界定与对人力资本的激励。

(一)两种资本关系的界定。

出资人资本——货币资本。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者。

——职业经理人。

(二)人力资本为什么登上了历史舞台,是知识时代的特征,

竞争力是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两大标准。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者。

——市场标准与职业经理人。

(三)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1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

——岗位工资、年终奖、期权、职务消费、福利补贴。

——人力资本持股与职工持股。

2对人力资本的权利与地位的激励。

——首席执行官——ceo。

ceo除了拥有总经理的全部权力外,还拥有董事长的部分权力。在ceo产生的条件下董事会不再对重大经营决策拍板,而主要功能是选择、考评和制定以ceo为中心的管理层的薪酬制度。

——战略决策委员会。

是支持或者否定ceo经营决策的最主要咨询机构,其人员主要是社会上在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以及各种产业方面的知名人士构成。

——独立董事。

往往是经济与法律方面的权威人士,是从社会价值方面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人力资本在经营中说了算。

人力资本在保证货币资本增值保值的条件下,

文档为doc格式。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三

引言:近年来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创新层出不穷,尽管如此,制度化管理仍然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一次对中央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目前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依法防范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占73%。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可以保证管理的可控性和权威性,促使管理权力运行程序化,有助于成员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中小企业效率,明确组织目标,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本文就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一点探讨。

一、制度、中小企业制度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 弄清制度、中小企业制度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这三个有关联的概念的含义,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的实质。制度是规则的表见,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组织和个人遵循的规则和规则体系。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它是一套关于行为和事件的模式,它具有系统性、非随机性。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使个人的行为变得较可预见。制度创立起了一定程度的秩序作用,将人们的行为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如果各种相关的规则是彼此协调的,就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可靠合作,这样就能很好利用劳动分工的优越性和人类的创造性,有助于人们实现其目标。 中小企业制度是指关于中小企业的规则和规则体系。中小企业制度的内容通常包括: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等。中小企业制度是中小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是中小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是中小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中小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中小企业制度中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小企业规章制度”。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可以定义为:中小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管理目的而制定的,用来调整和约束其内部管理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其实质是规则的书面化。

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法之异同 有时候人们将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称为中小企业内部的“法”,甚至设想模拟政府法制的模式来进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我认为,称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为“法”,主要是强调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在中小企业的效力与执行的'严肃性,但它毕竟不是法,与法有许多区别。至于“模拟政府法制”的设想,我认为,在立法的技术方面有可以借鉴之处(比如在拟定规章制度时可以借鉴立法表达技术),其余似乎不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法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价值追求不同。法主要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追求,以实现秩序为目的,具有较强稳定性、一定的滞后性。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则以效率为价值追求,稳定性较差,有时还有一定的目标性、超前性。 (二)强制力不同。大家知道,法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违法者一般需要承担较为严重的不利后果。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虽然也有强制力,但强制力较弱,只承担行政和经济责任。 (三)制定方式不同。法有着严格的制定程序,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虽然也强调一定的程序,但显然没有制定法律那样复杂和严格,要简化得多,否则便谈不上“效率”。 (四)执行方式不同。法讲究立法、执法分离。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是相同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分析的是“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法的异同,不能忽略“中小企业”二字,因为在我国政府规章是法的渊源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是管理者自身对应当做什么,怎样做的总结与回答。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探索总结中小企业如何管理,如何运作等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正如某中小企业在它的“基本法”中所说“公司规章制度的完善过程就是公司成长的过程”。

三、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中小企业标准之异同 中小企业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中小企业标准的冲突。因为中小企业标准中的“管理标准”大多数是将现有的规章制度按照标准的格式进行改写的,这样改写后,原先的规章制度存在形式还要不要?改写后再需要修改,是修改标准还是修改规章制度?为此,有必要探讨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中小企业标准之异同。 所谓标准及标准化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特定形式协商一致制订、批准、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是标准化工作的价值所在。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和“规章制度”的一些不同之处,似乎这二者本不应该冲突。 在《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标准”被直截了当地描述为: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见《标准化法》第六条、《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因此,有理由认为:所谓标准实际上是一种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该要求主要是针对产品或方法的,其本质上是对技术先进性要求与经济性要求的一种折衷和妥协,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而且,在上述两部法规中仅仅提到了技术标准。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规章制度”和“标准”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是不应该混淆的。实际工作中之所以造成混淆,是由于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工业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对标准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引进了所谓的“管理标准”概念。该《办法》指出中小企业标准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所谓“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 122 2011.10 2011年10月经管空间 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由此许多中小企业便将生产经营中的规章制度纷纷改装(有人称之为“上升”)为管理标准,即进行标准化。于是便产生了“规章制度”与“标准”的冲突,特别是有些单位将其所有的规章制度统统“上升”为标准时,其矛盾就更加突出了。 还有一种观点值得一提,在《全国中小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一书中认为:对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专指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从广义上说不仅包括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各项专业管理规定),还应包括中小企业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中小企业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可见这一观点认为“标准”包含在“规章制度”范畴之内。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我认为中小企业标准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都不能等同。虽然某些管理工作可以制定标准,但标准不可能完全替代规章制度。我认为两者至少有以下几点显著区别。

1、规章制度的范畴要宽,如中小企业章程也属规章制度范畴,而标准实质是一种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

2、标准更多地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而规章制度更多地是管理者管理思想的贯彻。

3、标准经协商一致而形成;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往往具有单方面性。

4、规章制度可以是建设性的、方向性的或目标性的。如经营方针、奋斗目标类规章制度;而标准是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具有很强的约束性。

5、规章制度有时可以针对某一阶段性工作,甚至是一次性工作做出的规定;而标准针对的是常项工作,其对象必须具有重复性特征。

6、规章制度中常常明确责任,规定具体的处罚方式或制裁措施;而标准是衡量合格与否的标尺,本身并无制裁。

7、标准的制定主体是标准化委员会;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管理者。

8、标准和规章制度在制定程序、文体格式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四、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几点要求 (一)完备性要求。中小企业管理内容从一般意义上讲主要由中小企业目标与战略系统、组织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三部分组成。三个系统的规章制度都具备,是管理制度体系完备性的最基本要求。其中,业务职能系统主要是市场营销、安全生产、研究开发、人事、财务五大基本职能领域。中小企业通过对这五项职能领域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就可以把中小企业各种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在不同的战略下,甚至对于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其经营目标和职能活动的具体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或侧重。在大型的、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中,公司总部通常只保留资源的获得与分配、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职能,各经营分部(分公司)具有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职能乃至研究开发、财务、人事等职能。公司总部通过公司整体战略及各层次战略的衔接、对各经营分部职能活动进行指导和某种程度的约束与控制。因此,具体到不同的中小企业,其规章制度体系中各部分的数量和篇幅不同,完备性要求应以满足需要为度。 (二)层次性要求。规章制度的层次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由不同的权责体系决定的具有各自不同效力等级的分层次制度文件。例如,公司章程是公司规章制度体系中的最高等级,按照《公司法》规定,其制定权属于股东(大)会;其次是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其制定权属董事会;再次是公司的具体规章,其制定权属经理。二是指某一项管理制度由多个层次制度文件组成,这些制度文件分别规定了详细程度不同的内容。例如××公司财务管理规则、××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公司 预算报表考核细则,这三个管理制度构成了对预算管理的从高到低的三个层次,它们分别规定了详尽程度不同的内容。在层次性上也同样要强调“度”字,因为,过细则成为繁文褥节,过简又导致弹性大,操作性不强。 (三)协调性要求。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效能,还取决于它的协调性。首先,公司业务职能系统是一个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动态平衡系统。各职能领域围绕公司总体目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形成一体化的系统,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整和约束这些职能的管理制度也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比如,公司营销管理制度与生产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人事管理制度除了能满足生产职能和营销职能的要求,还会对其他职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各职能领域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比如,员工考核评价要与选拔、安置、培训以及薪酬相结合,而薪酬制度又必须与人力资源的其他制度相适应。因此,公司应从经营与环境的协调着眼,以公司战略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职能领域以及职能内部各管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方面、各层次的制度进行一体化设计,拟定一整套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规章制度。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中小企业考勤制度建设。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四

现在许多企业都在讲“制度大于一切,制度大于总经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又有几个做到了呢?事实上在一个企业越是处在基层的员工对于管理制度的破坏力越小,因为他们受到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而不敢去破坏制度(至少怕扣钱),而作为企业的主管,特别是高层主管,由于缺少这种监督机制的约束,因而对企业管理制度的破坏力才会更大。这种对制度的破坏是“进行性”的,一旦制度被破坏,将不会终止,也不会逆转。这是因为企业高层主管的各种行为非常容易成为属下效仿的榜样,而一旦其自身对各项管理制度不予以重视,甚或只是敷衍了事,那么员工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印象,会觉得企业的各项制度是用来吓唬小孩的,给外人看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也就不会真正去遵守各项制度。

一日该副总约我到其办公室,一进办公室,看见他一边抽着烟(公司明文规定办公区域禁止吸烟),一边看着文件,当时我开了一个玩笑:“公司不是规定办公区域禁止吸烟吗?”这位副总大人精辟的回答简直令我啼笑皆非,“规定办公区域禁止吸烟,又没规定老总办公不许抽烟”,好像他的办公室不属于办公区域。正所谓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作为一个高层领导,自己都视公司制度如同儿戏,下面的员工当然上行下效了,公司制度执行不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既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制订者,更应是管理制度的捍卫者,通过自身的行为规范向员工传递对管理制度的尊重和良好的企业执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制度的顺利实施。

日本某大型企业,在接待一个参观团的时候,由一高级副总陪同参观,当来到一个车间的时候,被保安拦住,因为按规定只有佩戴蓝色工牌才能带队参观,这位高级副总忘记了佩戴,这为高级副总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和有参观团在一起而有任何的特殊,而是安排随行取来自己的工牌佩戴好后才带队进入,正是由于企业高层这种对制度的尊重和表率作用,使得该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成为一种自觉性,进而形成一种企业文化。正是有了这种企业文化作为基础,该企业才能成就为世界级的企业。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五

1、优化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加速货款回收效率。

2、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解决了内部信息不畅通及管理困难等弊端。

3、业务数据实时处理,决策命令准确下达。

4、少经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快速洞察市场应对市场变化。

5、使企业效率及信誉大大提高。

6、及时准切的制定生产计划信息,就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判策略,了解生产问题,缩短了采购时间和节省了采购费用。

7、减少停工待料。需求的透明度提高,计划也作了改进,能够做到及时与准确,零件也能以更合理的速度准时到达。

8、制造成本降低。由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的节约,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9、产品物料结构管理规范,确保业务部门严格执行,提高产品质量;。

10、管理水平的提高,协助员工快速完成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生产能力提高。

11、成本核算自动化,实时报表统计及月底结帐瞬间完成,确保、准确、快速的提供各种成本数据,提高财务人员效率;同时实时监控财务信息,随时掌握资金动态。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六

(1)炉子火红,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不用手摸也都知道是热烫的――警告原则。每个企业都有相应的“天条”,领导者要经常通过各种方式警告或劝诫属下遵守公司的章程与规范,不要去轻易触犯“天条”,以维护公司的严格律治与权威。

(3)只要碰到炉子,灼痛就马上发生――即时原则。任何惩处必须在个人错误行为发生后对其立即执行,绝不能拖泥带水、贻误时间,以便达到及时纠正警醒的目的,将企业中的人为失误减至最少状态。

(4)不管谁碰到炉子,肯定会被烫伤――公平原则。公司的制度适用每一个人,即使管理层也不例外。不管是谁,违背了规章制度,都一定要受到惩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才能最大限度信服于员工。只有营造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氛围,才能形成由上至下凝聚一心的无敌战斗力。

文档为doc格式。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七

企业想要成功单靠领导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手下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团队都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想要发展不断的变好那么在必须的时刻进行一些团队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此刻企业越来越明白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了,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起团队建设能够企业带来的作用。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可。企业如何才能做好团队建设,从而打造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一流的企业团队呢?以下是六条推荐:

自己的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等等人格魅力,才能摈弃由于透过组织授权而采取“高压管理”带来的缺乏人性化的弊端。比如,蒙牛集团牛根生,依靠他的组织团队,仅仅经过八年的时刻,就打造出中国液态奶第一品牌,凭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个人魅力上。由于他的无私,带来了大家的无私,由于他的无我,带来了大家的无我,从而创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奇迹或者神话。

共同的事业愿景。一个组织能否一齐走的更远、更久,归结于这个团队是否有共同的远景,也就是团队信念,组织信念是让团队成员排除万难,风雨同舟,以及上下同欲的前提,党员为何能够在“白色恐怖”下立场坚定,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归根结底,是正因大家都有一个为人民大众“谋福祉”,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这种信念促使大家一往无前而无所畏惧。共同的事业远景,包括如下方面:一、找到组织存在的价值和好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走在世上一遭,总有留下点什么,一个找不到活着理由的人,注定犹如行尸走肉,而空虚度过一生。因此,组织的成员要想同仇敌忾,就必须要给大家展示未来的前景,即要在阶段时刻内,给组织、给社会、给世界留下什么,比如,微软公司愿景:让计算机进入每一个家庭,并使用微软的软件;福特公司愿景:汽车要进入家庭;中国移动通信: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等等。二、实现事业的组织分工与职责。为了达成企业的事业远景或者使命,就要明白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要有各自的组织分工,要明晰自己承担的事业职责,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达成组织的长远规划。

清晰的团队目标。团队制订了明确的愿景或者使命后,要想更好地去实现,作为团队负责人,还要进一步规划与落实团队的目标。包括如下要素:一、制定组织的经营目标,比如,销量目标、行业地位目标、品牌建设目标甚至利润目标等,这个目标就应包括组织的长、中、短目标,包括更小组织单位的阶段目标,比如,三年、五年、十年目标,包括每一部门、每个工作小组、每个人的目标。二、组织成员个人的利益目标。组织目标是个人目标的根本,但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团队成员的利益目标,也就是团队成员的“动力”目标也不可缺少,它是组织目标实现的保障。因此,组织要为团队成员规划未来的职业规划,要为属下描绘未来的“前景”和“钱景”,让大家心有目标,身有行动。

互补的成员类型。要想保证组织团队的有效有力,组织成员的组成十分关键,很难想象,一个组织都是性格急躁,或者性格柔弱,或者都是某一块面的高手,他们组合在一齐能够给团队带来什么,因此,互补型的成员类型,才是“粘合”组织的基础。包括如下两点:一、团队成员的个性互补,就象这个世界有男有女,方为和谐一样,一个组织的成员个性类型,必须是互补型的,性格都较强、或者都较弱,会让团队成为“争吵”的平台,或者让团队成为“绵羊”,而缺乏活力或者柔性,因此,团队的性格类型就应强、弱、柔互补的'。二、潜质互补。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为何能够顺利解除“邯郸之围”,跟其所养拥有各类潜质的“门客”有关。因此,一个组织,必须要有各类潜质的人才组合在一齐,才能更有力量。比如,有的人善管理,有的人懂经营,有的善外交,有的偏技术等等,只有因材施用,因人制宜,团队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合理的激励考核。人都有惰性,一个团队组织要想持续持久的动力与活力,就务必要引入竞争机制,同时,一个团队在从不稳定到稳定发展过程中,务必透过激励考核,来优胜劣汰,来奖优罚劣,包括如下方面:一、建立合理而有挑战性的薪酬考核体系。在具备竞争力的前提下,按贡献大小予以合理分配,只有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薪酬体系,大家才能在同一套制度下,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二、团队组织建立阶段,要多奖励,少惩治。奖励是激扬人性,惩治是压抑个性,因此,为了避免大家离心离德,甚至分崩离析,就务必采取多正面激励,比如,多奖励,要不断地树立榜样和标杆,让组织构成一种学、赶、帮、超的氛围,少处罚,即使处罚,也要采取人性化的处罚,比如,联想的柳传志对于开会迟到者,不罚钱,但“罚站”的做法,效果就很不错。三、团队成长、成熟阶段,要多规范,要用制度来管理与约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组织的快速成长、成熟,促使企业务必要摈弃“人治”而走向“法治”,务必要靠流程、组织、制度来做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真正地做到法治化。

系统的学习提升。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组织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当一个团队以经验作为工作的依靠时,这个组织就有可能陷入“经验主义的”的怪圈,就有可能会陷入“僵化”,就有可能“死在自己手里”。一个组织要想持续基业长青,要想永葆青春活力,就务必要依靠系统的学习提升。包括:一、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决定未来。只有打造学习型组织,持续决策的先进性、前瞻性,企业的流程才不会“僵死”,才会实现“大企业的规模,小企业的活力”,这种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成员每一个人要有有一种学习的动力与渴望,确保让学习成为企业的“驱动力”。比如,海尔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而成立了“海尔大学”,让大家都用心学习,从而提升技能,增强企业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二、打造学习型个人。作为组织要想方设法,为团队个人带给学习和成长的平台,打造学习的良好氛围。比如,有的企业每年给员工报销书籍、培训费用,每年送员工外出进修,免费给优秀个人带给高级研修班等等,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学习的好风尚。

总之,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组织务必要有一个大家信得过的团队领导,在其指引下,制定企业未来发展的远景与使命,为组织制定清晰而可行性的奋斗目标,选聘具有互补类型的团队成员,透过合理的激励考核,系统的学习提升,全面提升企业组织的核心战斗力,企业组织才能战无不胜,才能产生核聚效应,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说的很清楚,一个企业想要成功想要发展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团队建设。一旦企业有了一向强大的团队就能够带动更多的团队,对工作有激情愿意理解工作上的挑战。喜爱团队合作成功完成任务后的喜感等等。对企业来说想要发展扩扩大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团队建设。

精选阅读(三):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八

规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项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却因为过分自大、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而越国大夫范蠡深知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在灭吴之后,并不邀功请赏,反而急流勇退,告老还乡,经商贩马,以享余年。

由此可见:人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约束或接受来自外界的约束,才能实现双赢。

不仅赢得个性的发展,更有智慧上的收获。

国不可一日无法,党不可一日无纪,家不可一日无规,企业不可一日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他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好的制度能够使员工积极工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不好的制度能够使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阻碍企业的发展。

所以,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和不断修改、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适应员工、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规章制度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应该无处不有。

小到个人职责,大到公司规章,应该随处可见。

特别是我们在工作中如若没有一个规范和标准的话,你的责、权、就没有办法量化,就没有你价值的体现,同样一件事,若有不同的人去做,所做的过程及结果肯定是不一样。

所以说任何事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让所有的人围绕着一个标准去做,所做的过程及结果都是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管理。

为什么要讲规章制度呢?因为企业大了机会也多了,同时,问题也多了,“人”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

用规章制度实现非人化管理,就会产生三方面的好处。

首先,把智慧凝结下来。

其次,解放了经营者。

最后,实现规范化运作,抑制了人为因素。

从狭窄思维出发,可以认为规章制度是管职工的,但从更长远的眼光看,缺乏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的管理,企业是不能生存发展的。

因此,规章制度既保障企业的利益,也保障职工的利益。

如果从后一个观点来看问题,我们就可以支持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了。

有一个故事,说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可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实际上,轮流分粥就是七个人总结经验教训后订出的一项制度。

通过此故事得出一个结论: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说不同的制度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可见一个好的规章制度不但能化解集团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把集体智慧凝结下来,达到提高效益和公平、公正之目的。

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立法是同样的道理,国家制定的法律再健全,如果人人都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必然会造成国家的混乱,社会的动荡。

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再好、再规范,如果内部成员都不遵守,相当于没有规章制度。

或者说企业的管理层对其内部成员的违章违规行为不照章处罚。

等于包庇纵容违章者。

最终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降低效能,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演变成违法的问题。

因此,每一个企业都要形成良好的规章制度文化,在内部控制中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篇十九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企业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倾向与企业产权结构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实质上也是产权的交易。因此了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这一概念入手。

1、产权。

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在所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产权代表着与产权客体处置有关的一组财产权利。在这组财产权利中,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

2、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总体要求。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

(1)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

(2)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量,国有资产的权利形态(股权或债权,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的分布等),总资产减去债务后净资产数量等。

2、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

权利。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对由各个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

责任。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此外,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既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也有不同乃至冲突的一面。相互制衡就要求明确彼此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要求相互监督。

3、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

(1)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改革以来进行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等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政企分开还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如住房、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应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强调“政企分开”而改变这一点。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如何才能正确地行使而不是滥用其拥有的所有权。

4、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致力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要使“管理科学”,当然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包括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的经济效率上,即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做出评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