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模板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23:24:36 |
  • ZTFB |
  • 8页

成功需要勤奋和毅力,付出总有回报。总结应该包含具体的数据和案例,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这些总结范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一

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光临七子茶庄。我是茶艺师xx很高兴有缘为大家泡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来客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是我国云南特有的茶类。它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琢,贮藏了时间的能量,具有独特的陈香陈韵。

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七子茶庄的结缘普洱,我们七子人愿借这款茶广结天下有缘人。

首先为大家介绍茶具。

随手泡:用于加热水温。

因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则茶亦十分,故我们选用的是优质矿泉水。

茶盘又称茶船:上为盘,下为舱,盘是用来呈放闻品杯组以及紫砂壶等泡茶用具,舱则用来呈放废水。紫砂壶又称孟臣壶:惠孟臣是明代天启年代的制壶大师,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烧制上好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因其透气性好,保温效果好,是泡制普洱茶的上好用具。

公道杯又称茶海:用来均匀茶汤。

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闻香杯:高的是闻香杯,因其造型独特,拢香效果好,用来闻取茶叶的香气,矮的是品茗杯,用来品茶及鉴赏汤色。

杯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

茶巾:用来保持整个茶式过程中的清洁。

茶道组:外为茶筒,茶针用来疏通壶嘴,茶漏用来扩大壶口面积,防止干茶外漏,茶则用来量取茶叶,茶匙用来拨茶入壶,茶夹用来夹洗闻品杯组。

高山流水。

普洱入宫。

芳草回春。

分承香露:因此泡茶只有茶之香气并无茶之真味,故用来烫杯起到高温洁具的作用。

悬壶高冲:冲茶讲究高冲低斟,高冲水让茶叶随浪翻滚,使茶内的各种物质外溶于水。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浮于表面的泡沫以示清洁。

涤尽凡尘。

内外养身:给壶身加温,使壶内外温度一致,使茶香充分散发。

关公巡城:中国有名俗话: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我们将这份真挚的情意和淡淡的茶香送给在坐的每一位,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手势:请品茶)。

(接下来是一个需要大家跟我一起做的闻香和品茗的过程)。

乾坤旋转。

高屋建瓴。

斗转星移(大家可以试着做,觉得有难度的话我可以帮大家做)。

我们将闻香杯轻轻提起,沿品茗杯口绕一圈以收拢茶香,雅称花好月圆。

再用手轻轻搓揉闻香杯,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鼻而来,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云南的山与水。这样还可以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后两指以示稳重。

口嗓甘霖:中国的“品”字由三口组成,一口为尝,二口为回,三口方为品,茶汤入口后,使其在舌根处,齿缝间稍作停留再慢慢咽下,这时您便能体味到茶的六种真味即:酸甜苦涩甘香。

自有公道。

普降秋雨:一阵秋雨一陈凉,天凉了,请大家多喝普洱茶暖胃养身。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尊敬的各位宾客,今天有缘在此茶饮一壶上好的茶汤,希望博大的茶文化能为您洗去都市的尘埃,洗去生活的烦恼。好茶自有好滋味,请您慢慢品饮。愿我们再续茶缘。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二

各位嘉宾上午/中午/晚上好,欢迎光临羽佳茶人品茗赏艺,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客来奉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就由我用中国茶道为大家奉上以示东方奉茶礼,并祝愿大家在此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请大家静下心来与我共享茶艺所带来的温馨与愉悦。

备具候用:

01、茶道六君子:

茶针:用来疏通壶口,以便水流畅通。

茶漏:放在紫砂壶口,扩大壶口面积,以便我们更方便的投入茶叶。

茶则:用来量取干茶。

茶匙:用来拔取干茶。

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

02、杯 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

03、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鉴赏汤色。

04、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

05、茶 巾:用来点抹擦试外溢的积水。

06、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07、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

08、品茗杯:用来品茶。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我们工艺精湛的功夫茶具。“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我们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冲泡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在茶壶内随水浪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泡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烫洗杯具,我们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重洗仙颜”是第二次冲泡。这次冲水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称之为“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把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

第九道:捧杯献礼、敬奉香茗

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鉴赏汤色、喜闻高香

将闻香杯以轻旋的方式轻轻提起,双手拢杯闻香。喜闻高香是指闻头泡的茶香,看看这头泡茶汤是否香高新锐而无异味。鉴赏汤色是观赏品茗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呈淡黄色。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指喻为三龙,茶杯喻为鼎,被称为三龙护鼎。女士可微翘兰花指,男士则收回龙尾。初品奇茗是品茶三品中的第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来。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看看是否“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二探兰芷是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客人可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平滑,还是生涩、平和。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石乳”是元代的一种贡茶,后来用来比喻乌龙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这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而是用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像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这样可以使茶香直灌脑门,全身心地感受茶香,因此形象地称之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含英咀华”即品第三道茶。这次品茶称之为咬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茶时曾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所以品茶时嘴里应像含着小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回味。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品完了三道浓茶之后,再来喝一杯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嘴里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那样慢慢品味。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此是“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乌龙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的真味。名茶探趣是请 客人自己动手,看一看壶中的茶还能泡到第几道。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经多次冲泡后充分舒展的茶叶叶片,在茶艺表演中,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水中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以茶献福、尽杯谢茶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最后,以茶献福祝各位多福多寿、常饮常乐,愿我们以茶为友、永结茶缘!!!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三

就是经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并到达驱逐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茶是圣洁的灵物,在冲泡之前我们要涤心静手,用这清清的泉水,洗净这世俗的凡尘和心中的烦恼,伴着祥和而宁静的心态进入茶境,以便能充分的享受品茶的温馨和愉悦。

今日为大家冲泡的是产自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它色泽翠绿,外形扁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向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佳茗之誉。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冰清玉洁。“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熟烫失味,所以此刻将开水降到80摄氏度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把茶叶投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绿茶称为“润莲心”。“甘露润莲心”即在开泡之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的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冲泡绿茶也讲究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点头致意。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地沉入杯底,我们称为“碧玉沉清江”。

此刻我们将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称为“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好人一生平安。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茶芽称为“针”,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茶芽称为“螺”。大家还能够轻轻的摇晃一下茶杯,好象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趣味。

绿茶的茶香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得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想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就必须能从淡淡的绿茶美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品茶之乐,乐在闲适,乐在怡然自得。在品了头道茶之后,我们茶艺表演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请大家自斟自饮,经过亲自动手,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位人生的无穷乐趣。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四

绿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产量最高、消费面最广的茶类。这套茶艺师的共有十一道程序: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洁。用开水再烫洗一遍茶杯,做到冰清玉结,一尘不染。

绿茶属芽茶类,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则会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将水温降至80摄氏度左右再进行冲泡,用这样的水泡出的茶才会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具佳.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将茶叶倾置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曾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即是在开泡前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犹如凤凰向各位嘉宾点头致意。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沉入杯底,将这一景象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世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现将泡好的茶敬奉给各位,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千姿百态的茶芽在杯中随波晃动,栩栩如生宛如春兰初绽,又似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趣味。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再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和乌龙茶有所不一样,绿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所以必须要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只要用心去品,就必须能从这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应对着青山绿水或置身于一个高雅的茶室,经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为一乐;二曰“对品得趣”,即两个知心的朋友相对品茗,无需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众人相聚品茗,相互沟通,相互启迪,能够学到书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之后,各位嘉宾可亲自实践。从茶事活动中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五

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各位品茶赏艺,很荣幸今天能为各位主泡。精美的茶具整洁的摆放犹如孔雀开屏喜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之茶具)

今天我借助这个程序向大家介绍一下泡茶所用的茶具:

1、 名壶名炉随手泡:用于加热水温。

2、 茶盘又称茶船:上为盘、下为舱,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紫砂壶等必备用品,舱是用来呈放废水的。

3、 紫砂壶又称孟臣壶:孟臣是古代一位制壶名匠,所以后人就将烧制的上好壶称孟臣壶。因其透气性好,保温性强,是泡制乌龙茶的上好茶具。

4、 公道杯又称茶海:用来均匀茶汤。

5、 茶洗又称茶叶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6、 闻品杯组:高的为闻香杯(因其造型独特,拢气性好,故用来闻取茶叶的淡淡香气),低的为品茗杯(用来品茶及鉴赏汤色)。

7、 杯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

8、 茶巾:用来保持整个茶式过程中的情洁。

9、 茶道组:外为圆形称茶筒;茶漏用来扩大壶口面积,防止干茶外溅;茶则用来量取茶叶;茶匙用来拨茶入壶;茶夹用来夹洗闻品杯组;茶针用来疏通壶嘴及气孔。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之开始表演)

茶具就为各位介绍到这,现在开始为您泡茶。

今天大家要品评的是乌龙茶系里的上品铁观音。

一、 鉴赏佳茗:这里面呈放的是您今天所点的。安溪铁观音。铁观音盛产与福建安溪,据《清水岩志》记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蔼,食之能疗百病。

二、 活煮山泉:《阳羡茗壶系》里就说过:壶供真茶,正在新全活火,汤力香茗,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为此,我们选用的是知名的羊山清泉水。

三、 孟臣沐霖:泡乌龙茶讲究温度,所以在泡茶前先把壶的温度提起来,我们把烫洗茶壶称之为孟臣沐霖。

四、 观音落轿、乌龙入宫:苏东坡有诗云: 戏做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上好的茶叶比做是让人一见倾心的佳人。

五、 洗茶又称温润泡:采用悬壶高冲的方式,将壶底的茶渣冲出,有利于茶叶的伸展,使茶叶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品茶第一道是不喝的,只用来洗茶和温杯,依次往各杯中倒入茶水,我们称之为“祥龙行雨”。

六、 正是冲泡:泡茶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是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凤凰盘旋在向您点头致意。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的白泡沫。用开水洗淋壶身我们称之为重洗仙颜,即清洁了壶的外表有提高了壶的温度。

七、 若琛出浴:若琛是清代初期著名的茶杯制作家,后人便把洗杯这道工

序称之为若琛出浴。

八、 玉液移壶:爱茶之人通常把上好的茶汤比做是琼浆玉液。将茶汤注入公道杯中,如果直接往各杯中分茶,先倒的味淡后倒的味浓,所谓公平公道就源于此意。

九、 斟茶:斟茶有三斟。一斟关公巡城,二斟韩信点兵,三斟蜻蜓点水。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表情意。

十、 扣杯保香、鲤鱼翻身:首先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扣杯保香;一只手紧握闻香杯身迅速翻转,称鲤鱼翻身。我国古代有一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即可化龙升天而去,在此我借此道工序祝各位嘉宾工作顺利,事业发达。

十一、 品乌龙茶讲究:一闻、二看、三品香。现在,请您一只手轻翘闻香杯,绕品茗杯口一周,以收拢香气,称花好月圆;双手轻拢闻香杯,称喜闻幽香,一方面您可以闻取茶的淡淡香气,一方面可以促进您双手的血液循环。

十二、 品茶时男女士握杯手法不同,但统称三龙护鼎。男士拇指、食指夹杯,剩余三指自然托杯;女士拇指、中指夹杯,无名指托杯,食指小指微翘呈兰花指状。

十三、 品茶:中国的品字由三个口组成,顾用三口饮下。一口为尝,二口为回,三口方为品。现在请您轻饮一小口,待茶汤入口后,在舌尖处、齿缝间稍微停留,然后由两腮慢慢咽下,待这时您就可以尝到茶的六中真味。即:酸、甜、苦、甘、涩、香。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之结束语)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尊敬的宾客,今天有缘相聚在此共饮一壶上好的茶汤,希望博大的茶文化能为您洗去都市的尘埃、洗去生活的烦恼,好茶自有好滋味,请您慢慢品饮。如若还有茶缘,愿我们再次相聚!

我的茶艺表演暂时告一段落,谢谢!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六

备具候用:

01、茶道六君子:

茶针:用来疏通壶口,以便水流畅通。

茶漏:放在紫砂壶口,扩大壶口面积,以便我们更方便的投入茶叶。

茶则:用来量取干茶。

茶匙:用来拔取干茶。

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

02、杯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

03、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鉴赏汤色。

04、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

05、茶巾:用来点抹擦试外溢的积水。

06、过滤。

:用来过滤茶渣。

07、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

08、品茗杯:用来品茶。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

总结。

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这壶中之水。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工夫茶茶具。这是茶盘,又称之为茶海;这把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用来泡茶用地泡壶,又称之为母壶;这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又称之为子壶;这对统称为母子壶;闻香杯用来闻杯底留香;品茗杯用来品茶;这套统称为茶组合;“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现在我们把茶叶投入母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润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沏洁净。

品饮武夷岩茶,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用来闻杯。将剩余的茶汤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蚊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壶,就像母亲嘴对嘴地哺育自己的婴儿一样,所以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母子相哺”。

台湾著名茶。

专家。

范增平先生说得好:一壶茶,要品出人情、相亲、亲情和友情,我们茶人最看重的是人间的真情。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快速巡回斟茶改为点斟,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行礼致敬。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之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风呈样”。

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中国。

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家庭美满幸福。

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在座的宾主们心贴得更紧,感情更亲切,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请大家用左手扶杯,右手将闻香杯慢慢地提起,这时还要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

喜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请大家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三龙护鼎是请大家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三根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尖、舌根、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请大家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人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

鉴定。

茶香的持久性。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井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此美妙的岩韵。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嘴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龙戏水”是请大家观赏泡后的茶叶,行话称为“看叶底”。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修身的途径、生活的享受、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大家同干了杯中的茶,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七

信阳产茶历史悠久,相传始于东周时期,两千多年的种茶和饮茶历史,构成了独具地方色彩的信阳茶文化。千古国珍流芳远,天生丽质盖群英。细备深山珍茗,准备茶席是信阳人传统的待客之道。此刻表演的是备茶设具,从茶水、茶具都一一准备好。

锋毫初展:信阳茶叶网供给的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有“茶王之乡”美誉的浉河港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传统精细的手工制作造就了她“细、圆、紧、直”的外形特征,请各位慢慢鉴赏,锋苗纤细,白毫满披的翠芽,好似佳人着纱,委婉典雅。

烹泉请杯:信阳毛尖绿茶茶艺表演为各位沏茶用的水便是取自浉河上游的南湾山泉水,信阳茶、信阳水原滋原味,口感独特。信阳毛尖茶“色绿、形美、毫多、汤鲜”,为使其完美展现,故准备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沏泡,此时如同琼楼晶宫,等待佳人登临。

流云拂月:温杯是沏茶的重要步骤,杯体升温后不至于茶汤骤冷,影响汤味,然后旋转杯体,将温杯之水倒出。同时,也有洁净之意,愿能为远客涤去一路风尘,静心享受一杯好茶。

南湖蒸腾:高档的信阳毛尖,极其细嫩,沏泡水温要求在85°c左右,所以沸水要晾冷,这个过程犹如南湾湖在艳阳高照下水汽蒸腾,也示意信阳茶艺事业蒸蒸日上,香飘五洲,友遍天下。

龙潭飞瀑:是悬壶高冲,入杯五分满,形如龙潭飞瀑,亦为高山流水,同时也是为了使水快速降温,以免烫伤茶叶。

移步汤泉:茶叶纷纷入杯,好似佳人轻移莲步,徐徐入池,在汤泉中沐浴,同时也是为了使茶香散发。

涤尽凡尘:这是一道润茶的过程,好茶独得天地之精华,润茶,能够使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香气散发,同时,也有利茶汤浸出。

随乡入境:此时,茶叶已初步舒展,清香散发,其形若兰芽,香气清高,合目细嗅,仿佛置身于迷朦的茶山之中,渐入佳境。

有凤来仪:沏泡采用凤凰三点头注水法,犹如三鞠躬,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滚,茶汤尽出,同时,也示意对贵客光临的欢迎与敬意。

敬奉香茗:茶香袅袅的一杯翠绿,如同春山薄雾,可望而不可及。此刻我们就以一颗虔诚的心,把这杯寄托着茶香人民深情厚意的香茗,双手捧送到您的面前,请您细细鉴赏品尝。与此同时我为大家献上一首茶诗: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给予爱茶人。

收具谢客: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们能在此共饮信阳毛尖也是一种缘分,从来佳茗似佳人,美人有约,佳期如梦。

人与茶的每一次相约,都是人生中完美的聚会愿我们有缘还能相聚在此。同时信阳茶叶网也期望所有的爱茶人都能像茶一样,把苦留在心中,而散发出来的都是香气。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八

各位嘉宾上午/中午/晚上好,欢迎光临羽佳茶人品茗赏艺,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客来奉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就由我用中国茶道为大家奉上以示东方奉茶礼,并祝愿大家在此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请大家静下心来与我共享茶艺所带来的温馨与愉悦。

01、茶道六君子:

茶针:用来疏通壶口,以便水流畅通。

茶漏:放在紫砂壶口,扩大壶口面积,以便我们更方便的投入茶叶。

茶则:用来量取干茶。

茶匙:用来拔取干茶。

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

02、杯  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

03、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鉴赏汤色。

04、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

05、茶  巾:用来点抹擦试外溢的积水。

06、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07、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

08、品茗杯:用来品茶。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我们工艺精湛的功夫茶具。“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我们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冲泡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在茶壶内随水浪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泡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烫洗杯具,我们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重洗仙颜”是第二次冲泡。这次冲水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称之为“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把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

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将闻香杯以轻旋的方式轻轻提起,双手拢杯闻香。喜闻高香是指闻头泡的茶香,看看这头泡茶汤是否香高新锐而无异味。鉴赏汤色是观赏品茗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呈淡黄色。

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指喻为三龙,茶杯喻为鼎,被称为三龙护鼎。女士可微翘兰花指,男士则收回龙尾。初品奇茗是品茶三品中的第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来。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看看是否“老火”或“生青。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二探兰芷是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客人可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二品云腴”即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平滑,还是生涩、平和。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石乳”是元代的一种贡茶,后来用来比喻乌龙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这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而是用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像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这样可以使茶香直灌脑门,全身心地感受茶香,因此形象地称之为“荡气回肠”。

“含英咀华”即品第三道茶。这次品茶称之为咬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茶时曾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所以品茶时嘴里应像含着小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回味。

“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品完了三道浓茶之后,再来喝一杯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嘴里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那样慢慢品味。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此是“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好的乌龙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的真味。名茶探趣是请 客人自己动手,看一看壶中的茶还能泡到第几道。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经多次冲泡后充分舒展的茶叶叶片,在茶艺表演中,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水中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最后,以茶献福祝各位多福多寿、常饮常乐,愿我们以茶为友、永结茶缘!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九

各位嘉宾你们好!(行礼)欢迎来到沁和会馆品茗赏艺,我是沁和会馆的茶艺员xxx,今日由我和我的助泡为大家演艺绿茶茶艺,。今日为大家带来的是江苏吴县的碧螺春。

1.茶道组:茶匙,用于量取茶叶;茶夹,用于洗杯洁具;茶拨,用于把茶叶导入壶中;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使出水通畅;茶漏,放置茶壶上,避免投茶时茶叶外漏。

2.茶样罐:用于盛装茶叶;

3.赏茶荷:控制投茶量的器皿,观看干茶样和掷茶分样用;

4.茶巾:用于擦洗抹拭茶具、抹干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6.水盂:用于盛装废弃水、茶渣等;

7.提梁壶:烧水器皿。

请大家鉴赏干茶的外观形状:碧螺春外观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

茶,至清至洁,是天函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是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烫洗一遍洁净的玻璃杯,做到冰清玉洁,一尘不染,以表示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导把茶叶拨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提梁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想客人点头致意。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各位一生平安。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的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清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荡,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趣味。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位,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一样,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幽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绿茶的茶汤清醇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可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必须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见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品茶有三乐,独品得神、对饮得趣、众品得慧。在品了头道茶之后,请嘉宾自斟自饮,来感受修身养性,品位人生的无穷乐趣。

多谢各位嘉宾!(行礼)。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十

俗语说得好,要想泡好一壶茶,要有好茶,好水和好的器皿。因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则茶亦十分。所以我们选用的是纯净水,杯具则选用的是上等精美瓷具,泡茶所用之壶则是选自江苏宜兴的紫砂壶。

通常在泡茶之前,我们要温壶,温盅,温杯,高的叫做闻香杯,矮的叫做品茗杯,顾名思义,闻香杯是用来嗅闻茶香的,而品茗杯则是用来品尝茶汤的。

温壶又叫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天启年间宜兴的一代制陶大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有小巧而实用的特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类似的精致小壶统称为孟臣壶。

温杯,又叫若琛出浴,若琛是清代的一位善于制作大如胡桃状的小杯,现代人便将精致小杯叫若琛杯。

这是茶夹,是用来夹洗闻饮杯的。

赏茶,我们将您欣赏干茶条形的过程叫叶嘉酬宾。

这是茶拨,是用来拨茶的',这是茶匙,用来装取茶叶用的。这是茶漏,用来将茶叶放入壶中。

泡茶时要悬壶高冲,形象称之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壶盖刮去浮沫,雅称春风拂面,浴壶,又叫重洗仙颜,运壶,又叫玉液调融。

归海,这是功道杯也称茶海。因我们将泡好的茶汤比作玉液琼浆,故将茶汤倒入茶海的过程叫做琼浆入海。

斟茶,又称祥龙行云,通常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将品茗杯轻轻扣于闻香杯上又称龙凤呈祥,然后翻转杯身,又称鲤鱼翻身。中国神话故事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即可化龙升-天而去,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各位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闻香:轻轻捏住闻香杯底,微微倾斜慢慢提起,沿品茗杯沿旋转一圈叫做花好月圆。顺势将闻香杯握于掌中,双手合十,对持闻香杯,双手揉搓挤压而后持杯下滑至小腹前,充分展开您的双肩和两臂,做一个大鹏展翅和童子拜佛的动作,而后深吸一口气,顷刻您会感到一股茶香直灌肺腑,沁人心脾!

品茶,用拇指食指捏住杯沿,中指托杯底,这种拿杯的方法又称三龙护顶,顺势旋转你的手腕,用手背对着你的朋友,意思是将光滑美好的一面向着对方。

品茗顺序是先品汤色,又称鉴赏汤色,次品汤香,又称细闻幽香,再品汤味,又称初品佳茗。品字三个口,是在提醒各位茶友,小小品茗杯也要分三口品完才能品出茶中的质味和真趣来。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十一

五千年的华夏礼貌与茶息息相通,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胜于宋,贵在情操高洁的内在品性。此刻就请各位领略中国茶文化,欣赏铁观音茶艺表演。

先来介绍一下茶具:随手泡,茶叶罐,茶荷,茶道六君子(包括茶桶、茶则、茶针、茶匙、茶漏、茶夹),茶洗,杯托,茶船,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滤网,茶宠,茶巾。

1.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人,他制作的紫砂壶令后人叹为观止,所以后人将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此步也称为温杯洗盏。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用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如今根据便利条件选用纯净的矿泉水为宜。

2.孟臣夺冠:打开壶盖,将茶漏置于壶口。

3.观音现身:铁观音属乌龙茶,产于福建安溪,形似观音重如铁,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4.乌龙入宫:茶则用来导取干茶,将茶叶缓缓投入壶中。

5.高山流水:向壶内注水使紧卷的茶叶松散,更好地发挥香气和滋味。

6.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令茶汤更加均匀透亮。

7.观音出海:将茶汤注入公道杯中,俗话说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此泡茶汤称之为温润泡,所以我们不喝。

8.重洗仙颜:再次向壶中注入沸水,冲泡铁观音的水温较高为宜。

9.乌龙蕴香:把温润泡的茶汤浇淋在壶表面,既能养护紫砂壶又能提高壶温。

10.普降甘霖:均匀地分配茶汤正如待人交友之道,以彰显中国茶人博大无私之胸怀,我们把分茶时的动作比喻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11.敬奉佳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茶会友,一盏香茗奉知己。

12.三龙护鼎:用食指和拇指夹住品茗杯身,中指拖住杯底,这样拿杯的姿势稳妥大方,我们雅称为三龙护鼎。

13.闻香观色:空谷幽兰般的香气和金黄明亮的汤色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14.三品得趣:品字是由三个口字组成,我们提议大家将茶汤也分三口来品,第一口轻啜茶汤,让舌尖与味蕾充分接触,感受茶汤的鲜美醇和;第二口让茶汤在舌尖与齿缝间反复游荡,去体会茶之六味,酸甜苦涩香甘;第三口将茶汤一口饮下,由喉滑至腹内,享受酣畅淋漓唇齿留香的感觉。

15.谢茶,行礼。

16.恭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十二

茶为灵物,茶具亦然。茶器相通,茶人相容。这里是:茶船、茶道组——又称”茶道六君子”、紫砂壶、闻香杯、品茗杯、茶荷。

2、观赏佳茗——【用旋转法取茶放入茶荷,给客人展示】。

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内质香气醇厚。因为用当地的马尾松熏制而成,所以色泽乌润,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每一片茶叶从发芽到采摘再到成茶,在不可知的时间里期待着,终于在今天与我们相遇,这就是缘。

静静的放置的紫砂壶,如沉睡的仙子。倾尽一泉温热,是轻轻的呼唤。

4、高山流水——【高角度将紫砂壶分别均匀倒入品茗杯和闻香杯,洗杯。】。

昔日高山听流水,伯牙遇子期。今日流水依旧,知音何求?

6、香茗入宫——【将茶叶分三次放入紫砂壶中】。

香茗似佳人,轻移莲步,满室生香。

冲泡正山小种红茶的水温以沸水为宜。

8、侧耳听泉——【将闻香杯和品茗杯里的水,双手拿起,旋转着把水淋到紫砂壶上。】。

质本洁来还洁去,还一份清洁,还一份暖意。

这是佳茗苏醒的时刻,那一片片香叶从出生到历经揉捻烘焙雪藏,都为了这一时刻的苏醒,这是她真正开始自己使命的时刻。在温暖的泉水中,她慢慢舒展着小小的身体,慢慢释放着自己的内涵和芳香。

9、祥龙行雨——也称关公巡城。【将紫砂壶中的茶汤分入闻香杯。】【甘霖普降】。

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缘份让我们相聚,好东西大家分享。茶到尽处香最浓,滴滴精华相与共。

11、敬奉香茗——【将品茗杯和闻香杯一起放入茶托。送给客人。】。

这款烟正山小种红茶,传承了四百多年前的传统做法,所以,我们今天我们将品尝的茶香,依然是四百年前的味道。

12、龙凤呈祥——请客人与茶艺员一起做:将品茗杯盖到闻香杯上。祝福今天的茶人茶友,在新年里风调雨顺。

13、倒转乾坤——食指和中指夹2紧闻香杯,拇指摁紧品茗杯,翻转手腕,这个过程又称“鲤鱼跃龙门”,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14、侧耳听涛——轻轻的提起闻香杯,我们可以听到叮咚的水声。

15、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于双手掌心,轻轻吸闻杯中香气。

16、欣赏汤色——正山小种红茶,汤色红浓,香气高长。

17、共品佳茗——三口为品,故三口喝完茶汤。徐徐品味,慢慢下咽,烟正山小种红茶,有松烟香,三四泡以后,是桂圆香,滋味醇厚。

18、重赏余韵——再次嗅闻杯底的余香,细细品味,去感受茶香扑面而来、徐徐而去的神奇意境。

19、收杯谢客——缘来缘去,有始有终。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篇十三

铁观音产自于福建安溪,属于乌龙茶类,不仅有绿茶的清香甘爽,红茶的鲜强醇厚,还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是中国茶叶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铁观音冲泡有十八式。

一、樊香静气,茶需静品,香可逼灵,所以我首先点燃了一柱香,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清心宁静的品茗环境,愿各位嘉宾随之袅袅青烟而升华到一个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二、孔雀开屏,就是我像各位嘉宾介绍冲泡铁观音的精美茶具。

1、茶盘也称茶船,用于盛放所有泡茶用具。

2、冲泡铁观音的只要器具紫砂壶,产自于江苏宜兴,吸水性极强,冲泡出来的茶汤香味持久不散。

3、公道杯也称茶海,用于均匀茶汤,以免你浓我淡。

4、茶漏,用于过滤茶汤,漏放茶渣。

5、闻香杯,铁观音的品饮重在闻香,所以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品茗杯,用于品饮茶汤。

茶道组,也称茶叶六君子。

1、茶匙,用于量取茶叶。

2、茶夹,用于夹起品茗杯及闻香杯。

3、茶导,用于拨导茶叶。

4、干茶漏,用于扩大壶口面积,以免干茶外溅。

5、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以免壶嘴堵塞。

6、茶托,用于托起品茗杯及闻香杯。俗称茶叶六君子。

备水用具及电磁炉。

叶嘉酬宾。

叶嘉是苏东波对茶叶的美称,现在请各位嘉宾鉴赏干茶叶,铁观音外形紧结,呈青带绿,形如蜻蜓头,有美如观音重如铁之美称。

大彬沐淋。

大彬是一代制壶大师,后人为了纪念他,也把烫壶温杯这道程序称为'大彬沐淋'也起到清杯洁具的作用。

乌龙入宫。

宫指紫砂壶,乌龙入宫是将铁观音投入紫砂壶中。

高山流水。

清水三起三落,雅称凤凰三点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