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贵州风情导游词(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0:59:39 |
  • ZT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注意文段的连贯性,避免信息断层;请看下面的一些示例文本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一

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18万荔波父老乡亲,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其次感谢各位在全国众多的旅游线路中选择我们荔波山水湖戏之旅,在荔波又选择了我们***旅行社。我是我们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导,或者小**都可以的。这几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整个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个酒店。在行程开始之前,首先请各位把手机拿出来,把我的手机号码记一下:183-7520-1467,这几天大家可能用得着,甚至各位回家后也用得着,在荔波这几天要是真有什么事情,记得第一时间给我电话,这个号码比110还管用,不信你就试一试。

正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荔波山路比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发财的金掌、银掌、仙人掌,给我们这位**师傅辛勤付出鼓鼓掌!***师傅今年**岁,拥有**年的驾驶经验,对荔波所有线路和景点都比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也可以随时问他,别看我们师傅人长得帅,其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车技好特别爱卫生,特别是在我们车上卫生,这是我们临时的“家”,营造环境靠大家,所以,请各位不要随意乱丢垃圾,车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随时招呼一声,我给你准备。我们的旅游车全程为无烟车,为我们国家烟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烟民朋友们,可要憋一下了;下车后我们会安排各位抽烟和上厕所的时间。整个行程为***小时,中途会在**站安排吃中餐!

预祝各位在我们荔波旅游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贵阳九门四阁中的文昌阁,大家一定不枉此行,因为文昌阁现有碑文上记载,这里是贵阳风水最好的地方,文昌阁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1596)年,是九门四阁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遗迹。

文昌阁修建的目的是培养文风和扶掖地方教化,阁分为三层,上层祀奎星,奎星是白虎七星的第一宿,古人观天相,形式非常像鞋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行远”,就需要“文”,所以文章之事就归奎星管。第二层祭祀文昌帝君,“文昌”为天上星座,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也叫“文昌”,历来为读书人所尊崇。第一层祭祀武安王(关羽),据碑文记载:“而武安王则所谓绝伦超群,读《春秋》明大节义以成仁者也。”用第一层来祭武安王,寓读书人首先要立“节”明“义”,方能成“仁”。阁是文昌宫寺院的主体建筑,坐东向西,后倚城墙,东门在贵阳各城门中地势最高,阁又高踞东门之上,有高屋建瓴之势,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是隐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贵阳文昌阁为达灵性,在设计上处处体现“天人合一”。建筑上都采用“三”和“九”的倍数,九是极大极多之意。梁有81根,柱有54根,这在全国极为罕见,另外,文昌阁第一层为四角,二,三层均为九角不等边,设计上先是将圆四等分,东南北三面再二等分,西面三等分,使每一个角都成为30°和45°的特殊角度。这是目前国内古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阁楼三层由下向上逐层收紧,为了争取各层均由较大使用空间,顶层的金柱用楼过梁承托,不再下穿,部分二层檐柱又与底层金柱对齐,底层檐柱再向外放出,形成上小下大的稳定结构,这种处理方法使二层和底层各少了一圈柱网,当受到震灾时还有对水平方向的能量取到张冲的作用,这种处理方式在国内阁楼中是少见的。另外,文昌阁各翼的角梁用挑枋挑出,挑枋穿过檐柱,以檐柱为支点,将内部金柱挑起,形成杠杆式结构,这种结构在国内阁楼中也是少见的。民国20_年(1939年)日机空袭贵阳,文昌阁附近多处中弹,使东北角阁基下沉,檐柱下坐,内槽墙沉落,以至楼过梁及楼面随之下沉,但二层金柱因有挑枋未下坐,仅与楼板过梁分离,出现约3厘米的缝隙。说明杠杆结构起了作用。结构巧妙,匠心独运,难怪民间有贵阳文昌阁是“鲁班亲手掌的墨”的传说。

文昌阁经历多次维修,康熙八年(1669年),三十一年(1692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都维修过。民国年间失修,沦为驻兵和监禁进步人士的地方,机关有时也占用。解放后,在这里办过“文昌阁小学”。“”期间,阁中壁画,神像全被捣毁,因无人管理,成为市民的大杂院。1976年秋阁楼宝顶被雷击落,随宝顶一起被击落的东西有:历书、茶叶、五谷及钱币等。历书现被省博物馆收藏,宝顶陈列在阁内二楼。1983年贵阳市政府维修,1988年全面对外开放,1997年被开辟为贵阳市钱币博物馆,20_年贵阳市政府再次维修,现阁内一层有“中国名楼名阁图片展”。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经贵州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_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历经战乱的浩劫和岁月的洗礼,文昌阁仍然屹立于贵阳的东门,成为贵阳九门四阁中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遗迹,我们参观的不仅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更是品鉴历史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希望大家下次再来的时候带上孩子,来祭拜文昌帝君。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单独问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和理解,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再见!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xx旅行社的戴xx,叫我“戴导”好了。这几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黄果树瀑布。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慕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级旅游区,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呢!”

大家看,黄果树大瀑布已经到了,你们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周围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帅哥们、靓女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请大家随身带上自己的贵重物品。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的。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骄傲!

戴导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下次再来我戴导再给大家做导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四

因为会萃物形态的多变,组成了差异的条理伟大的画面,旅游代价和科研代价极高。洞中遍布着石笋、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钟旗、卷曲石、月乃石、鸡血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云盘、云碟、穴罐、谷针田、梅花田、珍珠田和边石坝等多种会萃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织,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散置其间。高峻的石幔、石帷垂天而下,色彩斑斓;地下阴河雾气飘渺,艰深莫测,被誉为“岩溶宝贝”、“溶洞异景”。因其岩溶景观有如传说中的天宫,故又被美称为“织金天宫”。织金洞按其岩溶景观及组合特性,全洞起源分别为迎宾厅、讲经堂、万寿宫、望山湖、广寒宫、灵霄殿、雪香宫、塔林洞、十万大山、江南泽国、黄土高原和金鼠宫等12个大景区、47个厅堂。个中:

迎宾厅:长200余米、宽50余米、高80余米。因洞口有阳光射入,厅内长满苔藓。岩溶会萃物形如巨狮、如玉蟾、如松树,顶部一侧有直径10余米的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天窗边缘有水珠成串滴落,在阳光照耀下如挂万令媛线、如撒万千款子,名“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厅旁又有一个小厅,小厅中有一棵10余米高的钟乳石,外形如原子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厅”。小厅内尚有直径4米的圆水塘,站在塘边可以抚玩石笋和天窗的倒影,名为“影泉”。

讲经堂:长200米、宽50米。因岩溶会萃物形如罗汉说法讲经而得名。中间有一个面积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一分为二,名“日月潭”,是洞底最低处。潭中有一石笋高20米,底围直径10余米,外形如三层宝塔,塔顶坐一佛,如聚神讲经状。塔东侧的半圆形石台上,浩瀚罗汉会合谛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深思、有的问询于邻、有的垂头默想,模样外形各异。洞壁有色彩齐全的自然壁画,泛起出山峦、林海和郊野等情况。潭北为陡坡,石径回旋而上,伸手可触及顶棚,名“摩天岭”。左侧有九棵石柱邻接成排,形如蟠龙从洞底直撑顶棚,名为“九龙撑天”,是全洞洞顶最矮处。

塔林洞:面积1.6万多平方米,有岩溶会萃塔100余座。塔体呈金黄色,灯光之下熔增生辉,故又名“金塔城”。塔身最高的30余米、底部直径20米。群塔将景区分为11个小厅,其间遍布石笋、石柱、钟旗,形态各异,情况万千。“蘑菇潭”水清如镜,潭水中有无数石蘑菇,影随颠簸,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而中空,水滴鼓上叮咚有声;“塔林厅”内有相对发展的两株石松,一株呈黑褐色,高5米,酷似针叶的钟乳石聚成片状凝聚在骨干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20米,层层叶面上如覆白雪,叶背却呈玄色,名“雪压青松”。

万寿宫:宫内太古时顶棚塌落的巨石会萃如山,称为“万寿山”。山上盖满岩溶会萃物,有的形成珍奇的“穴罐”,有圆形、有椭圆形;穴罐旁边是“鸡血石”,其色晶莹诽红,酷似孔雀开屏。有的呈寿星状,高10米一20米。洞顶和厅壁由黄、白、红、蓝和褐色交叉,组成瑰丽的图案。

望山湖:长170米、宽40米。这里是洞中关节,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玄色,个中最大的一棵高10米,外形如铁树,树身充满玄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包围,名“铁树着花”。湖的东北岸是一壁陡峭斜坡,以后路分两条:一条沿18盘绕27拐登441级石梯进“南天门”、入“灵霄殿”;另一条登422级石梯进“北天门”、入“广寒宫”。立于湖边瞻仰南天门,但见雾霭飘渺,幽幻莫测。

江南泽国:长1.1公里、宽50米,分为“漫谷长廊”、“北海陇”、“宴会大厅”、“江南泽国”四个部门。漫谷长廊的洞壁上钟乳石奇特多彩;宴会大厅的面积1万多平方米,洞体宽广,洞内平展干燥,是游览途中抱负的苏息进餐和勾当场合;北海陇数条形似游龙的边石坝婉蜒舒展,钟乳石林立,中间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笋,名“清潭九笋”;江南,泽国有流水、湖泊、水塘,彼此犬牙交织,流水潺潺,尤令游人舒心。

雪香宫:又名水晶宫。长300米、宽50米,岩溶会萃物如茫茫白雪,冰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物。其间有20多块谷针田、梅花田;有20多个巨细不等的石盾;稀有十面赤色透明的钟旗,叩之声如钟磐;稀有十个小潭,潭水反照冰柱雪山,观者无不称奇;有100余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竹簧密条,倍增气愤;有无数“卷曲石洞”充满在20米高的顶棚上和洞壁间,卷曲石晶莹透亮、中空含水、弯曲横生,乃至向上发展,观者无不叫绝。

灵霄殿:洞中最美景区之一。高40米,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澜,俨然如天宫宝殿的推幕。殿内的钟乳石皎洁无理,如华表、如玉塔、如仙鹤、如神女、如玉兔、如银耳,一应俱全。正中有一棵石柱拔地而起,直抵顶棚,名“擎天柱”。柱后有一个面积20平方米的水池,石莲漂流水面,名“仙境”。

广寒宫:洞中局限最大景区之一,长400余米、宽100余米、高70余米,面积5万多平方米。宫内群山耸列、陡峭险要。山峰之间为坦荡平地,地下湖泊横陈其间。有高60余米的“桫椤树”,树上长满成千上万朵石灵芝;有17米高的“霸王盔”,酷似古代军人的头盔;有50米高的石佛,巍然挺立似如来佛祖;有17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洁鹤发光。

十万大山:洞内最弘大景区。面积7万多平方米,最宽处175米,最高处150米。洞内阵势升沉,石峰矗立,如重峦叠嶂。个中稀有座金色塔山挺立,山间云雾缭绕,意见意义良多。尚有螺旋状的高峻石柱“螺旋树”,供观者品玩。此一景区中的“金鸡独立”被称道为全洞的符号。

洞内尚有“珍珠厅”,石珍珠晶莹闪光;有古溶洞河流遗迹,游人可纵情赏玩。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五

女士们、先生们: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今天带你们游览黄果树瀑布的导游,叫我小田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今天起的也比较早,请大家在车上稍作休息,养精蓄锐,待会儿一睹黄果树瀑布的风采.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已经到了,下车后请不要走散,我立即去买票,把票发给大家.进景区后请大家跟着我走。首先我们参观到的是黄果树盆景园。盆景园是黄果树瀑布景区里新近开发的,又一处景观。它离黄果树宾馆仅500米,占地40亩,园内展示盆景3000多盆,姿态各异,争奇斗艳。黄果树瀑布景区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极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这里随处可见仙人掌、黄桷兰、白玉兰等多肉植物及其它喜温灌木乔木。除此之外,在南方植物园里常见的栾树、米兰等,也已在此安家。一年四季枝繁叶茂、花团繁簇。

请大家跟着我继续向前走,前面就是闻名遐迩的黄果树大瀑布了。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现在,我们来到了瀑布跌落处---犀牛潭。此潭乃因传说有神犀潜藏水底而得名。有没有神犀,谁也没有见过,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驻足潭边,都会浮想联篇。若是晴天的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左右,由于阳光的折射,你还可以透过瀑布冲击时溅起的雨雾,看到从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顿生雄姿盖世,艳丽昭天之感。

女士们、先生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个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闵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这是第二洞窗,它离第一洞窗仅4米左右。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一个水位。洞顶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在麦秆状钟乳石上还有名贵的卷曲石。洞壁上还悬着数不清的石幔、石帘。

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阳台。这个洞窗有1米高,3米长,外面围有护栏,游人站在护栏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摸瀑台”。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景观是犀牛潭峡谷景观。你们看,从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连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等等。在这一连串滩潭中,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经常为溅珠覆盖,雾珠淹没。只要有阳光,瀑布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随着水流冲蚀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断加剧,暗河洞穴越来越大,于是沿地表干谷发育了成串分布的竖井及天窗,它们不断扩大,归并,垮塌,就造成了现今雄伟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险峻的峡谷。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今天的游程算是结束了,想休息的朋友可以坐我们的旅游巴士返回宾馆,另外就黄果树瀑布六公里处有一布依族石头寨,这里不仅是石头的世界,也是著名的蜡染之乡。您可在这里搭乘旅游专线车或当地“摩的”前往.但此处少数民族居住较多,一定要注意安全!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因为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瑶族人口数为2637421。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

瑶族是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仪禁忌。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呼,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忌讳衣裤当户晒。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被认为傲慢无礼。

瑶族十分尊敬长辈与老人。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到路的下方。骑马者,见到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地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与老人和长辈同桌共餐,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和长辈面前摆放。火塘是瑶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狗肉,所以到了瑶族地区,不要打主人家的狗,不要吃狗肉。

我们把贵州拆开来看呢,就是“中、一、贝、州”了,解释为中国的一个宝贝州。而今天大家就站在了神舟大地的这片土地上。贵州的东部是我们的湖南省,西部是云南省,南临广西,北临重庆市和四川省。对于贵州有一个说法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也就是说把贵州看为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它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山了,但是我们的这个山却不是一般的山,他有一个很专业的名字叫喀斯特山(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这些喀斯特山表层土壤很薄,所以在贵州不会看到大片的高大的乔木阔叶林,我们的原始森林大多都是灌丛和萌生矮林,但是就是这样的低矮灌木丛中却成长了众多的药宝,药材之宝。还有就是优质的茶叶。最适合茶叶生长的环境可用四个字来形容:两高两低。这两高是高海拔高湿度,两低是地日照低纬度。而贵州是就位于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的高原地区,年日照最多也就1800个小时左右,贵州距离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交锋的的地带,降雨量丰富空气湿度大,贵州的土壤多酸性和微酸性且含大量铁质和磷酸盐,这样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有利于茶叶有机物的形成和茶叶的柔嫩芳香,全国十大名茶就有贵州的都匀毛尖茶。而产于贵州湄潭的湄潭翠芽曾经被报道说,江浙一带的茶商曾经在贵州收购大批量的湄潭翠芽用来加工成龙井茶这样的报道。

在贵州的洞穴中岩溶洞穴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景观最奇特,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全省具有旅游价值的溶洞就有1000余个,全国已知的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大洞仅有10个,而贵州就占了8个。在贵州所有的洞穴景观中,织金洞最以其气势恢宏,景观奇特和具有极高的审美、观赏和科研价值而闻名,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评价织金洞为“世界一流名洞”,有句话说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用在织金洞就是织金洞归来不看天下溶洞。当然贵州两个5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龙宫虽不及织金洞之气势博大,却是另一种幻恍诡异,神话世界般的岩溶风光体验。这些名洞绝景是游客漫游在“地下世界”中增长知识,所有要想高品位的美学享受,贵州无疑是最理想的首选之地了。

与自然环境相映衬,古朴淳厚、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多层面的呈现出原始文化色彩斑的神秘基因。云南是七彩云南,而贵州省的一个省委领导却说我们是多彩贵州啊!的确,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39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就占了1/3,而贵州世居的包括我们的苗、侗、布衣、土家、仡佬、瑶、彝等少数民族就有17多种,这些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等方面无不发出异彩分层的人文文化光芒。对于少数民族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是天天有”。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也独具各自的特色,民族原生态歌舞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侗族大歌、木鼓舞、锦鸡舞、八音坐唱等等,侗族有句话说“饭养身,歌养心”,足以体现歌在侗族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侗族大歌就是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大歌唱进了法国巴黎,唱进了维也纳音乐厅,侗族大歌还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场表演,侗族大歌可以说是一个种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坐唱是八人持各种布依族乐器围圈伦递坐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贵州兴义市布衣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是“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由于少数民族大都分散在贵州的不同地方,游客们很少有机会同时欣赏那么多少数民族艺术活宝,所以贵州省博物馆从贵州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把这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挪到到了省博物馆,向来自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宣传我们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让大家能够体验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原生态歌舞。

第二要了解的就是我们的酒文化了。酒自古以来就浸润着整个人类社会,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逢年过节,庆生奠死,迎亲送客,洗尘饯别等等一概都离不开酒。

贵州是国酒之乡,民间酒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敬神祭祀有礼制,长幼尊卑有法度,东南西北有法度,上下左右有禁忌。贵州的酿酒起于何时?据现有资料,可早知在两千一百年前的战国时代,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就无不飘香美酒,当时在贵州一带就生产了一种枸酱酒,《遵义府志》中记载:枸酱,酒之始也。贵州的名酒,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还是风格和特色,在国内外都名列前茅,就如清代诗人郑珍所赞的:“酒冠黔人国”,贵州的名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仁怀的“茅台烧”、“茅台春”,它经过几个世纪的酝酿,逐步发展成为誉满五洲的“茅台酒”。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县仁怀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茅台酒,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

三、

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奖章。

1949年的开国大典,周恩来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从此每年国庆招待会,均指定用茅台酒。在日内瓦和谈、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数次将茅台酒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茅台酒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2003年茅台酒产量突破一万吨,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年产万吨的心愿。茅台公司已开发了80年、50年、30年和15年茅台,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系列茅台等,推出了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等中高价位的酱香型酒。最新推出了神舟酒、及为中国军队特制的名将酒,形成了多品种、全方位的发展格局。)(推赖鼎酒。)。

最后还要了解的就是我们的红色文化了。贵州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先后五次进入贵州,足迹遍及全省67个县市的山山水水,红军在贵州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的光辉业绩,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有黔北的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乌江天险等等,它们不断的教育和鼓励人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在实地考察后称贵州是:“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我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在贵州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喝的好,我也会用自己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去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得到在其他旅游的地从未得到过的服务。

壮美大瀑布多彩贵州风相信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

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

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95.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喀斯特。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黄果树、龙宫、马岭河。

山国的土地上,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完整的保存下来,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民族与民族、村寨与村寨之间,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有许多不同,出现一座座风格个异的?文化孤岛?,在每座孤岛中,都隐藏着丰厚而博大的心灵世界,蕴涵着文摘:贵州导游词)音不改,服饰依旧,紧紧地凝固在了六百年前。“粗石壁垒,细木雕堂、武勇亦文娴,知是戍边后裔;明饰承先、军傩继古、俗敦犹礼朴、了然屯垦遗风”。

放眼贵州,这一座座?文化孤岛?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组成了?文化千岛?的大千世界,也形成了贵州旅游多姿多彩的形象特点,称其为“多彩贵州”实在是名至实归。亲爱的朋友,热情淳朴的贵州人民正举起飘香的美酒,唱响动听的迎宾曲迎接您的到来!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铜仁,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572米。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

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的山峰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爱自然,所以生活,爱生活,所以爱自己。愿大家在旅行中可以得到轻松自在的精神享受,烦恼都可以消失殆尽。迎接我们大家的将会是一个新的人生旅程。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七

水银河位于贵州的大山深处,辖于木瓜镇水银村,因河水清澈透亮,日光照射河面,银光点点而得名。水银河之美用冰清玉洁、美似璞玉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虬枝险潭、垂帘瀑洞,原生态的景观令所至之人感叹不已。峡谷长而悠远、山雄秀而险峻、水清澈而柔顺、植被徽锐而娟秀,可登山观日出,进洞探奥秘,游谷享幽趣,漂流玩心跳。当地民风纯朴,百姓热情。

水银河有一条蜿蜒的大峡谷,为我们当向导的本地山民说,真要把全部水银河走完的话,一共要花三天时间!越到里面,水道越崎岖,就跟原始森林差不多!才进峡谷时水流很慢,河道也宽,潺潺的河水经山上蜿蜒流下,冰冷刺骨,清澈爽口。抬头向天空望去,天空就像被峡谷切成了一条细长的玉带,偶尔有一只山鹰在峡谷之间徘徊,这种景象让人心脉膨胀。

水银河景区人间仙境,天然氧吧,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夹岸林茂山高,时见溪水临虚注落;一河稣沙净石,常临飞鸟展翅腾翔。岸壁多悬崖,神工鬼斧;河途皆绿翠,夏草春花。汩汩流泉,时闻清歌丽曲,涓涓野水,长弹雅韵清音。一汪山风拂面,俗态自然添雅;几口清泉润肺,凡心涤荡无尘。江水清清,尽纵鱼嬉虾戏;吊桥甩甩,不乏游客荡悠。逆水溯源,如攀蜀道,如上青天;顺流探远,可穷天际,可达蓬莱。真乃黔北小九寨,天下水银河。

在水银河驾着无动力的小舟,利用船桨掌握好方向,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漂流,一项勇敢者的运动。一条蜿蜒流动的河,延伸在峡谷坚硬的腹地。乘着橡皮艇顺流而下,天高水长,阳光普照,四面青山环绕,漂流其间。

后深溪风景区(在建中):景区位于桐梓县城北106公里,毗邻水银河大峡谷漂流景区。后深溪一带属中山峡谷地形,沟壑纵横,石笋依山傍水而立。石笋与大山分离,自成一体,高百余丈,顶部呈弓形,状如老叟爬坡,据传石笋上生长许多黄连,不易采撷,蛇护黄莲,常人难近。山峰奇物,是观光去处。

水银河景区美食:方竹笋,方竹笋乃纯天然保健食品,为笋中之王,世界一绝,中国独有。凉拌折耳根,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细细咀嚼,越嚼越香。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八

十月三日,这天阳光明媚。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得去“丹山赤水”游玩。

我们的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便驶入四明山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盘旋而上,一路上,只见山峦重重,直插云霄。山间树木葱茏,野花盛开,美极了!更有趣的要算那些山间的梯田了。梯田一般都开在山坡上,山农在梯田上种了稻子、茶叶,有的金黄一片,有的像一条条碧绿的长龙,可好看了!

在山间公路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便来到了丹山赤水景区。我们顺着一条由各种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不一会,便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里的所有房子都保留了原始建筑的风格,让人感觉走进了一个古镇。

村子里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的楼房。房子的窗户也都是木头做的,窗户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有喜鹊登梅,还有白鹤展翅,真是栩栩如生。在一些房子的屋檐上还挂了许多红灯笼,更为古镇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走出了古镇,顺着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一片柿子林。只见满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已经成熟了,金黄金黄的像一盏盏黄灯笼挂满了枝头,还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也难怪那个村子叫做柿林古村。再往下走一会儿,就会看到一座桥,这座桥叫赤水桥,是为纪念四明山游击队的赤胆忠心而命名的。赤水桥是座石拱桥,它的整个桥身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垒成的,十分坚固。

再赤水桥旁边有一个潭,叫华盖潭。据说是为纪念一个名叫华盖的人而挖的。华盖潭的水碧绿碧绿的,好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好看的很。潭两边都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山石。游客们有的坐在潭边的石头上休息,有的光着脚在潭边戏水,还有的小孩子捡起潭边的石子玩打水漂的游戏……看着看着,我也不由自主的走到潭边,拿起石子往水里扔。哇,一下子打了两三个水漂。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哈哈,我多厉害,我打了三个水漂呢!”

啊!丹山赤水真是既美丽又好玩,有机会我还要来!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九

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xxx旅行社以及18万荔波父老乡亲,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其次感谢各位在全国众多的旅游线路中选择我们荔波山水湖戏之旅,在荔波又选择了我们xxx旅行社。我是我们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xxxx,大家可以叫xx导,或者小xx都可以的。这几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整个荔波,和大家同吃,同住,同睡一个酒店。在行程开始之前,首先请各位把手机拿出来,把我的手机号码记一下:183-7520-1467,这几天大家可能用得着,甚至各位回家后也用得着,在荔波这几天要是真有什么事情,记得第一时间给我电话,这个号码比110还管用,不信你就试一试。

正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荔波山路比较多,我希望大家伸出您发财的金掌、银掌、仙人掌,给我们这位xx师傅辛勤付出鼓鼓掌!xxx师傅今年xx岁,拥有xx年的驾驶经验,对荔波所有线路和景点都比较熟悉,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也可以随时问他,别看我们师傅人长得帅,其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车技好特别爱卫生,特别是在我们车上卫生,这是我们临时的“家”,营造环境靠大家,所以,请各位不要随意乱丢垃圾,车上有一次性塑料袋,有需要,随时招呼一声,我给你准备。我们的旅游车全程为无烟车,为我们国家烟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烟民朋友们,可要憋一下了;下车后我们会安排各位抽烟和上厕所的时间。整个行程为xxx小时,中途会在xx站安排吃中餐!

预祝各位在我们荔波旅游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十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起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

贵州风情导游词篇十一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格凸河位于紫云县境内,享有“不可思议”的美誉。今年,我有幸去到那里,轻眼目睹了他的不可思议。

步入景区大门,踏着一条竹林小径,再拐过一座山,我们看到了一道并未看见的美景:远处,在茂密的树叶之间,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流进了不远处的洞里。据说,那是女神在这里留下的足印再往前走,我们进入了洞窟里。可让我们纳闷的是,本是炎炎夏日,可洞内却异常凉爽,仿佛步入秋天一般。这是什么情况?从随从的表哥那儿,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洞内因为终年不受阳光照射,所以非常潮湿,温度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噢,难怪!

再往里走,我们进入了洞内,温度越来越低。上方,一道光柱洒下来,把洞内的光线搞得忽明忽暗。可是,接下来的地方却让我们都望而生畏:就在不远处,有一座看似古老的吊桥呈现在眼前。其实这桥是挺稳固的,可偏偏这桥特别高,而且下方,湍急的水流就像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猛兽,等着他的“食物”到来。掉下去可不是头破血流这么简单。这可吓坏了妈妈,本就恐高的她,这次被水流吓的寸步难移。可是没办法,不得不走啊,于是,他“啊”地一声大叫,以“光速”跑向了对面,这可把我们逗坏了,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最有趣的就是回音谷了。往山谷里大叫一声,山谷里都充斥着你的回音,十里开外都能听到。更有趣的是,你叫的声音越大,回音的频率就更多。“实在是太奇妙了!”我不禁这样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