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通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5:40:10 |
  • ZTFB |
  • 8页

在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撰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纲等工具来整理和梳理思路。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好的启示和思路。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一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只有和群众紧密联系,才能知道群众所需。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联系服务群众的。

仅供参考。

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我们党员应该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新风,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不能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欺欺人。第三,作为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什么警察开道,交通管制,陪同成群,豪华接待都是浪费,都是摆官架子。有这种情况的我们要坚决抵制,严查其中的违纪行为。党员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最后,党员要改变思想观念,不要总是宣传自己的政绩,做了一点成绩就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什么会议内容,文件简报,新闻报道全部都是这些。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你为人民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人民群众自然会记得你,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总之一句话,少说多干,求真务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这些细节做起,而这些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果连这些小的细节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的,那些都是空。

口号。

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我们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八项规定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句话的具体实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改进文风,不谈没有实质的内容;出访,调研工作不讲排场,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严格按要求办事。这些都是“实干”的表现和严格要求。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坚持以人为本,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党已经成立92周年,执政60多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做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牢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解决当下我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我党建党初期直到现在,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到现在国家领导人,都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天、是执政之本。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来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是人民群众力量创造的,是集体力量与智慧地结晶,所以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我党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不断领导和带领我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因为党取得了执政地位而改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群众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才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为一名党员要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邓小平在《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中指出: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事情总是所有人一点一滴地搞成的,这是最根本的。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传统,有热闹的形式。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是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走群众路线,不是口号、不是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空谈亡国、实干兴邦”,习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满意,我党的执政能力才会越来越强。所以每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要坚持执政理念和实践的理论制度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但要传承建国以来执政的历史经验,而且,还必须面对国际大环境和新时期的新形势,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把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做为党的建设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中小学时代,就能够熟记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对有的语句至今记忆犹新,如“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等等。但由于当时的经历所限,对其中的微言大意及深刻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

现如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历经了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人上过大学,当过教师,呆过工厂,进了机关,从一名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检察官,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日渐丰富,再回过头来重温《为人民服务》,认识大为不同。我理解,《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短小不过区区七百余字,但的确非常精妙,意境深远,不失为长期指导共产党人行为经典之作。毛泽东同志论著《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写在一九四四年,至今已过了六十余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对于我们的党,对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而言,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一文至少提及我们要牢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或者精神:

一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最明白不过地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文开篇即开字明义的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就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人民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成长历程和执政历史都证明了一点:即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成长壮大,为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政,心得体会《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为人民而工作而服务。

二是牢固树立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比普通群众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比普通群众更加勇挑重担,先当骨干;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同志进而指出:“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同志这些话,是在革命战争时代讲的,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现在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谨记领袖教诲,切实发扬共产党员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这种牺牲不必指生命的牺牲,更多地包含着对个人时间、个人利益的牺牲,即在具体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三是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条极为重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看,错误都是难免发生的,历史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在纠错过程中实现的。从党的现代史看,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不断成长壮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历经了“文化大革命”等重大错误走向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过程我们不断更新观念,从放弃计划经济到建立商品经济到建议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也是一个逐步的渐进发展过程。对于腐败问题,党的坚定反腐态度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对党而言,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待自身不足和差距,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决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同时更要自学接受监督,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

四是牢固树立团结奋进的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员首先心中要有大局,要有胸怀全局的意识,要立足共同的目标来规制自己,来团结同志;同志之间既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互相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提高本领;既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又要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团结,运用集体的智慧和结晶,来共谋大局,共谋发展大计,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二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根据中央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省委安排,10月10日,省政府党组集中一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学习贯彻在河北参加并指导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聚焦作风建设,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王学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省政府党组班子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锤炼,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

中央督导组副组长张成寅到会指导,省政府党组成员詹夏来、陈树隆、花建慧、梁卫国、杨振超、方春明、邵国荷、李建中参会,副省长谢广祥列席。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政府党组成员认真学习党的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学习内容,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对照检查。通过走访调研、书面征询、上门听取、专项调查、网上征集等多种渠道,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554条,经过梳理汇总,涉及省政府党组及成员“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共63条。在此基础上,王学军主持起草省政府党组对照检查材料,党组成员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和中央督导组对党组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认真审核把关。党组成员深入开展思想交流,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充分准备。会上,王学军代表省政府党组进行对照检查,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组成员逐一作了自我剖析并进行了相互批评。大家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自我批评态度端正、剖析深刻,相互批评开门见山、坦诚相见,交流交心,共振共勉,达到了心相通、志同向、力合一的目标。

省政府党组班子认真检查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有关规定的情况,深入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够有力,政策落实没有完全到位,控制“三多”抓得不严,学风上存在学用脱节现象;在官僚主义方面,工作作风不够深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成效有待提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不大,坚持依法行政有不小差距;在享乐主义方面,艰苦创业的意识不够强,攻坚克难的勇气不够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强;在奢靡之风方面,公务活动中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勤俭办事业的意识不够强,对奢靡之风监管不够有力。每位党组成员也深入查找了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调查研究缺乏深入具体,文风会风质量有待提高,抓落实上突破难点不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力度不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有所弱化,改革创新的锐气不足,过紧日子的思想树得不牢等。

大家一致认为,“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党性修养不够坚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存在不足,宗旨意识和群众立场还不牢固,务实勤政和廉洁从政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在下一步整改中,要坚持全面整改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

王学军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在指导河北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深刻理解抓好突出问题整改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深刻理解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不断巩固和扩大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持续深入推进省政府党组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

王学军强调,“四风”问题的存在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重要的思想根源就是“三观”改造不彻底,把好“总开关”是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的关键。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解决认识问题、改进思想作风,着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要不断强化群众观点,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绩于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不断强化党性锻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党性,在严格自律中升华党性。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始终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政府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

王学军强调,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抓好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省政府班子成员要带头整改落实,带头严守纪律,带头改进作风,带头真抓实干,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把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奋力开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新局面。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三

中小学时代,就能够熟记_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对有的语句至今记忆犹新,如“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等等。但由于当时的经历所限,对其中的微言大意及深刻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

现如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历经了“”后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人上过大学,当过教师,呆过工厂,进了机关,从一名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检察官,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日渐丰富,再回过头来重温《为人民服务》,认识大为不同。我理解,《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短小不过区区七百余字,但的确非常精妙,意境深远,不失为长期指导共产党人行为经典之作。_同志论著《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写在一九四四年,至今已过了六十余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对于我们的党,对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而言,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一文至少提及我们要牢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或者精神:

一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_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最明白不过地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文开篇即开字明义的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就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人民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成长历程和执政历史都证明了一点:即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成长壮大,为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政,心得体会《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为人民而工作而服务。

二是牢固树立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比普通群众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比普通群众更加勇挑重担,先当骨干;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_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_同志进而指出:“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_同志这些话,是在革命战争时代讲的,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现在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谨记领袖教诲,切实发扬共产党员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这种牺牲不必指生命的牺牲,更多地包含着对个人时间、个人利益的牺牲,即在具体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三是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_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条极为重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看,错误都是难免发生的,历史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在纠错过程中实现的。从党的现代史看,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不断成长壮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历经了““””等重大错误走向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过程我们不断更新观念,从放弃计划经济到建立商品经济到建议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也是一个逐步的渐进发展过程。对于腐败问题,党的坚定反腐态度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对党而言,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待自身不足和差距,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决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同时更要自学接受监督,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五

我们今年以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学党章党规,党章是我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党章的总则里明确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就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行动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组工干部我们的主业就是要把真正能为群众干事创业谋福祉的好干部选出来,好班子配出来,好队伍带起来,进而努力提升全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四个xx打好坚实基础。

对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我们要以党章为镜,牢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章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时刻牢记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俄罗斯人在述说》,生动讲述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历史真相,深入剖析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看到了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及前苏联党内部分领导人政治上推行“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私有化”、意识形态上推行“自由化”和“新思维”造成的危害,更看到了一个党脱离人民群众、腐化变质带来的严重后果。令人感慨,引人深思。俄罗斯人的述说再一次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起家并发展壮大的,但在长期执政之后,苏共特别是个别领袖人物,逐步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宗旨意识逐步淡化。当苏共不再是苏联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再是苏联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的时候,苏共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苏共垮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以人为鉴,可得明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观看了这部警示教育片,使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要性,更加深刻体会到学习教育提出的实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风清气正,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四个进一步”以及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员精神不振、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五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必然。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要明白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增强宗旨意识,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六

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很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刻理解增强宗旨意识的具体要求。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很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

解决。

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不正之风现象易发多发,反不正之风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不正之风,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不正之风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不正之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不正之风、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不正之风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首先,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很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党章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很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很关心、很直接、很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_了国民党_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七

我们今年以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学党章党规,党章是我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党章的总则里明确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就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行动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组工干部我们的主业就是要把真正能为群众干事创业谋福祉的好干部选出来,好班子配出来,好队伍带起来,进而努力提升全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四个xx打好坚实基础。

对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我们要以党章为镜,牢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章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时刻牢记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俄罗斯人在述说》,生动讲述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历史真相,深入剖析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看到了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及前苏联党内部分领导人政治上推行“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私有化”、意识形态上推行“自由化”和“新思维”造成的危害,更看到了一个党脱离人民群众、腐化变质带来的严重后果。令人感慨,引人深思。俄罗斯人的述说再一次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起家并发展壮大的,但在长期执政之后,苏共特别是个别领袖人物,逐步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宗旨意识逐步淡化。当苏共不再是苏联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再是苏联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的时候,苏共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苏共垮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以人为鉴,可得明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观看了这部警示教育片,使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要性,更加深刻体会到学习教育提出的实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风清气正,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四个进一步”以及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党员精神不振、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五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必然。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要明白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增强宗旨意识,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八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提高认识,触及灵魂,找到差距,改进作风,鼓舞士气,强化意识,推动发展。

牢记命根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9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党的根本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群众路线维系着党的前途和命运,凝结着党的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最简洁、最规范、最准确、最权威、最完整的概括和表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理论和根本宗旨,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初步形成。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联系的关系。当前,“四风”问题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着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们的工作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身利益不懈奋斗,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拧紧总开关――坚持执政为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一把手”只有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围绕思想理论武装,抓好学习,提高认识,引导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解决好“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严峻的现实也说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问题,首先不是因为知识和能力,而是理念信念的迷茫、动摇和扭曲。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读经典、学原文,深接群众实践源泉和历史经验,自觉高效地改造主观世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尤其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达成知行合一,践行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算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全面推开,只有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才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掌握主战场――密切联系群众。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显著特征。党的这种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紧密联系群众,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推进社会事业的生命线。离开这个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难以说明“中国奇迹”是怎么出现的。当前,脱离群众已成为影响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最大、最现实的危险。正如党的报告所指出的,反对腐败、建设廉政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我们有必要而且是必须要细细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只有深入基层,掌握主战场,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知道我们政策的制定是否切合实际,是否真正做到了为民利民惠民,才能够明白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才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才能够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会有密切联系群众的高度自觉。历史和现实深刻警示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越是长期执政越要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越是取得巨大成就越要防止忽视群众、脱离群众的倾向。治国在政、为政在人。密切联系群众,其次要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自觉。坚持群众立场,在工作中摆正位置,把好方向,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打好持久战――建立长效机制接受群众监督。

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从长效机制上保证其贯彻落实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既要立足当前实际解决现阶段群众路线中存在的积弊,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群众路线的长效工作机制,增强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现阶段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贯彻群众路线工作中反映最强烈,最紧迫的问题;健全体现民意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利益相关人座谈会制度,特别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群众参与率的考核评价;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舆情采集与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健全群众路线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只有以严明的制度和制度的严格执行,接受群众监督,才能确保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6月18日,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强化宗旨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真理。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武器”不是“钝器”,更不是“祭器”。增强宗旨意识不仅需要植根于全体党员的头脑里,还必须落实在全体党员的行动中。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坚定宗旨意识,保持血肉联系。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增强宗旨观念的应有之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坚持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宗旨意识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目前,党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呈现新特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党才能拥有长期执政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第一,要把加强教育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抓好宗旨意识这个重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抓好理想信念这个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树立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要把健全制度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保证。同志特别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成果固化在“接地气”的制度设计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形成便捷有效的民情反映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把强化监督作为增强宗旨意识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宗旨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制度体制和机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硬约束,有赖于严密的监督体系。要通过党代会、全委会、党务公开等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通过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构建外部监督体系。通过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保证各级党组织自觉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作风建设入手,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最根本是强化党的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

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任务。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情感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保持和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防范和化解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筑牢党的价值基础。

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心系群众冷暖的深厚感情,始终保持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始终保持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奔放激情。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着力点,多干群众期盼和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和得实惠的事,多干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要永葆为民爱民的情怀,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所有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事关民生福祉的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要带头加强学习和转变作风,提高为民造福的本领,着力提高研究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运用科学理论解决难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引领科学发展、造福百姓的能力。当前,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让老百姓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人民的力量无可取代,为人民服务责无旁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有效遏止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4月1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最近几天,通过参加委厅和我院召开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及参加委厅组织的“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主题报告会,观看《筑梦之基》、《永恒的信念》专题教育片等活动,通过学习党章、廉政准则、党的报告、一系列重要讲话、省委文件、省领导讲话精神和《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读物,充分认识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任务要求,心有感慨,深受教育和启发。下面,我结合“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加强作风建设”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要理清“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点与作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党的作风是党的素质的外在表现,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党员干部的作风就是党风。而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则是共产党人展示作风、体现形象的内在意识主导,这是起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正如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指出的:“理想信念是作风之源,理想信念是立身之魂,理想信念是率众之炬;改进作风必须疏浚信仰之水,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擦亮信仰之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必须高扬信仰之旗”。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为此,要在思想上提升对“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坚定信念,明确宗旨,坚定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

第二,要坚持不懈加强个人的理想信念学习和教育。一个人没有信念,就会迷失方向;信念,是一盏路灯,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使人不迷失自我;信念,更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因此,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党性,党员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和前提。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切实加强党性自我修养,将崇高的信仰变成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同时,要了解和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理清思想困惑,坚定信党、爱党、兴党的理想信念,强化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经过这一阶段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不断修正自身言行打下了信念之基。

第三,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秉持着这一宗旨,我们党才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取得了执政党的地位和局面。我们要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我认为,无论什么工作,我们党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群众。作为教育战线的普通一员,我的工作目标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招生考试。就是把考生、家长当作亲人,树立“教育招考无小事、考生利益是大事”的观念,带着真情实感,深入考生当中,走进学校和基层招考部门,融入群众中间,了解大家对教育招生考试的所需、所求、所盼,听取群众对教育招生公平的意见建议,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把人民群众对教育招生考试工作的要求作为谋划工作、落实决策、制定政策、化解矛盾的出发点,准确把握为民服务的方向脉搏。只有让人民满意,赢得人民的支持肯定,我们的教育招生考试事业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扎实贯彻群众路线。实践证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按照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植在思想和行动中。教育工作的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多元多样的利益诉求,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思便民之举,多干惠民之事。在下一阶段的听取意见、查摆问题的调研工作中,注重实际,摸准实情,拿出实招,研究出台更为公平、阳光的招考政策,制定更为规范的管理监督制度。要进一步增强自省、自警、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树立清廉的教育招考形象。要在党心民意的共振点、各种利益诉求的交汇点上做文章,不断创优教育考试招生发展环境,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打牢实现“江西教育招考梦”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五,要把内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展现为优良的为民服务工作作风。贯彻群众路线,说到底,就是要把内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为真切地为民谋福祉、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上。坚决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本源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固疾,真正把心思用在创新教育招考的改革上,把精力花在为民办实事的服务上,把能力展示在推动教育招考事业上;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把作风建设当作一种自觉行为,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不断学习,做到精通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理论,做到业务知识熟知于心,运用自如;同时,要掌握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和手段,拓宽做好群众工作的渠道和途径,扎实开展富有江西教育招生考试特色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

总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坚定理想信念是基础,强化宗旨意识是关键,增强群众观点是法宝,加强作风建设是保障。此次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在于,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强的政治、组织、领导保障。

以上是我本人粗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我们党员应该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新风,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不能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欺欺人。第三,作为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什么警察开道,交通管制,陪同成群,豪华接待都是浪费,都是摆官架子。有这种情况的我们要坚决抵制,严查其中的违纪行为。党员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最后,党员要改变思想观念,不要总是宣传自己的政绩,做了一点成绩就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什么会议内容,文件简报,新闻报道全部都是这些。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你为人民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人民群众自然会记得你,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总之一句话,少说多干,求真务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这些细节做起,而这些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果连这些小的细节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的,那些都是空口号,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我们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八项规定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句话的具体实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改进文风,不谈没有实质的内容;出访,调研工作不讲排场,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严格按要求办事。这些都是“实干”的表现和严格要求。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坚持以人为本,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九

党章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很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很关心、很直接、很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发展和保护好群众利益,是党章赋予全体党员的根本责任,党除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党章和党规所不允许的。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用党章的规定规范言行,必须把群众观点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城乡百姓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依靠人民群众,_了国民党_的统治;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党广泛团结和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用新目标、新理念、新实践紧紧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显示出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感情上亲近群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干群众之所盼,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使党的主张、奋斗目标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六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主动做,从而增强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以学促干、学干结合、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学习教育也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联系服务群众心得体会篇十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所在,讲党性就是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思考和处理问题。讲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担当是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担当就是坚决落实中央精神,善于谋事,敢于干事,不怕犯错,以开拓进取的精神谋划工作。敢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

讲党性是敢担当的基础,敢担当是讲党性的体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讲党性、敢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行为操守、一种思想境界,也是推动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国银行作为中管金融机构,担负着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党员干部更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主动培养优秀的政治品格,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为国家、民族、银行的前途命运着想的情怀,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为贯彻落实国家的“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保驾护航,为扎实推进中国银行国际化网络化战略的实施尽分内之责。

讲党性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

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并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提出的这些要求,第一位都是强调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当今时代是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党员干部要更好地承担使命、履职尽责,必须要以坚强的党性做支撑。

讲党性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也是个人或集体奋斗与努力的支撑和动力。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党员坚强党性最集中最重要的表现。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好头脑,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认清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自觉地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实问题。以来,中央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我们党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展现了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党员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地把党的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深学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同频共振,将坚定理想信念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讲党性要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加强政治修养,是党性锻炼的重要方面。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并以此为基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坚持在实践中加强德行修养,时刻检视和反省自己的言行,以自身模范行动带动良好风气的形成。懂规矩守纪律,做到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层层立标杆,级级作示范,坚决做到思想上辨清方向,政治上站稳立场,行动上与中央步调一致。

讲党性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一点敢闯、敢冒的精神,很难有大的作为,甚至什么事也干不成。作为党员干部,在岗位上应该时刻充满工作的激情,越是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越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下,越要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树立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信心;不断强化高标准工作的意识,严格要求,精细管理,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积极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锐意进取,展示作为,敢于并善于打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敢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

党性永远由责任来承载,由担当来体现。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敢于担当。担当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魄力与责任。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先锋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没有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就难以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是推动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

敢担当要时刻具有大局意识。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敢担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放到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衡量。中国银行有30万员工,在中国大陆有11000多个分支机构,在海外42个国家和地区有600多个分支机构,而各一级分行和总行部门一把手只有不到200人。一把手不仅要对决策结果负责,有时候还要为下属甚至基层员工犯下的错误承担领导责任。作为全行30万员工的千分之一,我们更需要有大的胸怀和大的格局,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有担当精神,具备坚强的性格和韧性,能为组织的长远利益负责,能够承受住磨难,承担住风险。

敢担当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这一要求,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动真碰硬,不怕得罪人,心系事业,忠于职守,勤奋努力,扎实工作,时刻充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国有银行的党员干部要同时面对客户和基层员工,牢记党的宗旨,就要对每一位客户负责,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始终把客户感受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对基层和员工负责,重视基层的困难和呼声,努力为基层解决问题和难题,关心员工的成长和成才,积极推进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

敢担当要坚持做到忠于职守。忠于职守就要敢于负责,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忠于职守就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在困难面前,在危机时刻,在压力之下,始终把党的事业扛在肩上。只有忠于职守,才能干好事业、履行使命,这是工作职责所系,也是人生价值所在。

讲党性敢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要求。

党性注定要有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党员领导干部这一称谓,既意味着身份和党性,又意味着责任和担当。讲党性敢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要求,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党员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

讲党性敢担当是履行使命的态度。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矛盾面前不逃避、困难面前不低头、重任面前不懈怠,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树拼搏奋斗之锐气,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敢破敢立,敢抓善管,做到直面改革难题不躲不绕不推,推动创新发展有心有力有为。要壮清正廉洁之底气,把廉洁从政作为生命线,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觉加强理论素养和党性锻炼,讲党性、讲原则,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讲党性敢担当是行使职责的能力。只有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才会有能担当的本领。增强能担当的政治定力,加强对科学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始终保持敢担当的政治勇气。把学习当成永恒课题,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干中学、学中干。增强能担当的攻坚能力,面对急难险重的考验,不推诿不逃避,勇于啃“硬骨头”,带领下属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难中找办法。

讲党性敢担当是干事创业的境界。既要敢于干事创业,又要善于把握方向、待人处事。站在讲党性、顾大局的高度,始终胸怀大局、坚定党性与信念不动摇,自觉把工作担当放到事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考量。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志,正确对待组织,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公私分明,心胸开阔,志存高远。要有团结奋斗的大气,既能以身作则做敢担当能担当的表率,也要注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建设敢担当能担当的优秀团队;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善于尊重和包容他人,待人处事不拘泥于具体小事或细节,用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推功揽过的气度,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正确看待个人得失,做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担当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