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创业论文(汇总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07:52:52 |
  • ZTFB |
  • 13页

传记是记述一个人一生经历和成就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总结要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反思,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和描述。以下是一些具体事例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建议。

网络创业论文篇一

网上投稿,省了邮费,还快捷,一篇稿子还可以投多家。文章不会写,找别人的改改,东拼西凑一下就行了,非常的简单与方便。如果不会写软文的朋友请到软文网学习软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果你软文写好的,找不到软文推广或软文营销方法,建议你到到软媒网学习一下,总之,软文如果写的好,对网站推广作用很大。

seo就是搜索引擎优化,你可以靠这个赚的很多,前提是你的水平足够牛。当然,如果你不牛,但是运气很好的话,用博客玩一点关键词重复之类低级的举动,也能够赚点生活费。

什么是软文,就是枪稿,就是广告稿,但是不是那么直接,而是很巧妙的`把要宣传的内容隐藏在文章中,然后靠此赚钱!想学习软文推广软文赚钱的朋友可以上网威客网看看他已经成功做了好几期软文写作软文营销培训,相信对大家会有很大的收获。

“你在偷偷想我吗?你真的在偷偷想我吗?——如果你真的想我,就偷偷告诉我,我不会不让你想我的,大家讲道理嘛!我也想你!”这是短信写手苏仁玉的一个友情类短信,这其中明显有《大话西游》的影子。

手指间的游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短信写手便在这其中应运而生,成了一个新行当。

据悉,今年春节,全国共发送短信70亿条。据有关专家统计,预计今年全年共发送短信1500亿条。到目前为止,一名专职短信写手的月收入是四千至五千元。

这个是一个很古老的方式,发贴子,拉用户过来访问,换广告费。

现在广告联盟很多,你选择一家,参加他们分享一下广告收入。

如果你有一个网站,排名还不错,pr值也不低,那么你可以卖一点友情链接,一个月几一条几十元,弄个几十条也可以了。

就是花点钱买点广告,卖点产品,实现差价就行了。竞价的可以去百度联盟、谷歌联盟、阿里妈妈等,另一种变相的竞价就是买网站的广告位,效果都差不多,关键是看转换率,转换率高,产品存在爆利,那么你就发财了。

如果你有点特长,那么就去这样的网站接点活做做吧,很享受的,只要你的特长够特点,一个月赚几千不成问题。

无论你有什么疑难杂症,威客们都能一一为您解决,点击进入:问答平台。

网络创业论文篇二

网络创业计划书,针对网络而制定的创业计划书,欢迎各位需要的创业者借鉴哦!

1.1公司简介

本公司是一个以围绕信息服务为中心的服务类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针对校园内部的网络交易平台,利用网络信息传递便利的优点,结合校园交易活动即时性、跨越地域范围狭小的特点,为校园商务活动提供信息交流便捷、涵盖内容系统全面的网络交易平台把虚拟的网络拉近学生们的身边,突破网络服务只能提供虚拟服务的局限,让同学们体验到网络生活带来的实体便利:以此为公司运作基础,树立公司良好形象,科学合理运营公司项目,立足于长远发展。

1.2公司战略

燕山大学是我们公司发展的起点和试点,前期从小处着手,深入开拓燕山大学市场,积累经验教训,立足于长远,我们会根据未来发展状况,把这个平台推广到秦皇岛的各大高校中,最终拓展到全国的每一所高校。

1.3执行项目概要

学生自由交易平台;二手书出售;超市在线购物;承包培训机构招生;承包旅游机构组团;商家网上开店;常用型产品出售;广告业务。

1.4资金筹集方式

公司运营资金由负责人(周保成、郭慧)筹集也允许公司其他成员的股份的方式融资。

2.1发展背景

淘宝网:亚太最大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立。2008年上半年,淘宝成交额就已达到413亿元。其搭建的电子商务生态圈,使超过一百万的网络卖家感受着中国网络给商品交易带来的便捷。购物用户在几年内急速增长,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淘宝网提倡诚信、活跃、快速的网络交易文化,为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提供网络交易平台,从中抽取交易提成和广告费,已成为网络商务交易的模板。

当当网:1999年11月正式开通,成立以来,当当网一直保持高速度增长,每年成长率均超过100%。2007年图书销售超过六亿元每月约有2000万人在当当网浏览各类信息。它靠网上销售图书获得良好声誉,逐步把销售范围扩大到各种大众商品,采用消费者鼠标轻轻一点,精品尽在眼前-快递公司送货上门,当面收款经营模式,吸引了全球3756万的顾客在当当网上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自己售书的同时为其他商品提供交易平台获利。

针对于大学生的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江西农业大学学生吴子发创办的大学生168服务网,该网站于2004年建立,到2006年月成交额达百万元。该网站提供集网上订餐、网上超市、网上二手书店的服务,初期经营范围只在一个学校,到后来把业务逐步扩大周边大学校园,采用网上下订单,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大大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学生当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很值得我们学习。

综上,网络交易平台对商品分类,智能查询、购物导航和轻松的购物方式进行了完美的展现,加上每个网站的特色服务,吸引浏览者和商家,这样网站经营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2自身发展优势

2.3项目运营关键

2.3.1注重学生需求的实际,让服务更专业、更全面。

不同服务根据学生需求特点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二手书服务中,我们把所有可能要购买的书都集合在我们的网上书店里,学生可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搜索到,之后进行简单的购物流程即可在宿舍收到想要的价格低廉的书籍,不用花高价购买新书、不用花费力气四处找借、不用花费金钱复印质量不高的书本。这样,到位的服务会赚取好的口碑和利润。

2.3.2把网络拉到学生身边,惠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办出我们的特色。

现在学生接触到的网络深入到学生生活还不够全面、不够彻底,例如百度涉及到的是信息检索,不能触及到日常具体生活,显得不够全面,而淘宝提供的网上购物虽有实体的味道,但也只是一部分实体,显得不够彻底。而我们创办的网站因为具有面对具体学生群体的要求,涵盖内容是专门为学生所关注和参与的,所以能够真正把网络拉到学生身边,惠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打造我们最具特色的一面。

2.3.3合理构建服务项目,保持生存与发展。

在我们经营的项目中,在线购物、在线订餐、在线购书、学生自由交易平台是我们赢得学生欢迎、商家信任的重要策略,是网站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除自由交易平台外,其他六个服务都有获利的空间,可以说把校园交易的主要获利渠道容纳进来了,达到团队生存发展的目的。

2.3.4.借鉴知名网站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特色,结合校园生活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规划,精心细致的设计,打造出功能强大,服务周到,适应学校实际的独具特色的本土化网站。

总之,要用适合学生根本利益的服务站稳脚跟,而不是用宣传获得昙花一现。

2.4行业风险

3.1学生自由交易平台

我们开辟一个自由交易的平台,为学生免费投放广告,学生只要把广告刊登到相应的分类信息中,就会被消费者轻易浏览到,或者被搜索引擎找到。用这种服务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3.2超市在线购物

3.2.1市场分析

燕山大学学地域广阔,宿舍区分布广泛,大部分宿舍区距离超市较远,学生购物极其不便,在线购物--上门送货和网上选购的方式正好迎合了学生们的需求。另外超市之间形成了比较激烈的竞争,我们了解到校远周边超市的商品要比其他地方的价格低,这就是激烈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对赢得学生市场的渴望,而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在线购物服务是他们竞争的有力筹码,只要我们提出的服务费用比他们靠降价竞争的方式划算,他们就会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

3.2.2行销策略

把校园内外的超市吸引过来,我们打算对超市商家实行页面展示+订单销售战略,超市根据自身情况是否选择订单服务。为他们在网站上提供空间,让他们在网站上开店展示商品。当一个学生找商品时,或者直接打开某一个超市的页面进行选购,或者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想要的物品,经过智能化的处理,网站会把所得结果(包括价格、所在超市、型号等商品信息)都罗列出来,以供选择,然后在线下订单,超市看到订单后就会及时组织人员送货上门,各个超市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消费底限提供上门送货和送货时间。

3.2.3财务分析

根据我们对西校区利联超市调查:平均每天营业额在5000元左右,预计在网站上每家超市的销售额为500元,根据统计周边超市数量,我们把合作目标定在四个。

每月利润=(每天成交额×服务提成×每月天数+每月页面展示费)×合作超市数量

网络创业论文篇三

论文。

浅谈主动网络技术。

批改教师:。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2013.11.16

浅谈主动网络技术。

班级:学号:姓名:。

1引言。

主动网络(an)也称可编程网络(programmablenetwork),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网络的被动运输的全新网络计算模型平台。传统网络可视为被动网络(passivenetwork,pn),它只是将信息被动的从一个端系统传送到另一个端系统,网络一般不对传输中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主动网络提出了一种允许配置更为灵活的网络服务体系,它使用一种可编程的分组交换网络,通过各种主动技术和移动计算机技术使传统网络从被动的字节传送模式向更一般化的网络计算模式转换,提高了网络数据传输、动态定制及提供新服务的能力。主动网络的基本思想是将程序嵌入数据包中,使程序随数据包一起在网络上传输;网络的中间节点运行数据包中的程序,利用其计算能力对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根据用户定制的要求,决定数据包的转发方式、返回的数据包类型及数据,从而将传统网络中的“存储-转发”处理模式改变为“存储-计算-转发”的处理模式。

主动网络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即用户可以直接向网络节点插入定制程序来动态配置或扩展网络功能,快速升级网络服务和部署原来不可能的服务,并可自主对其有关资源、机制和策略等进行优化。

3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darpa主动网络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节点操作系统(nodeos)、执行环境(executionenvironment,ee)和主动应用(activeapplication,aa)。节点操作系统类似一般操作系统的内核,通过固定的接口为执行环境提供服务。执行环境实际上是一个与平台无关的透明的可编程空间,它运行在网络中各个主动节点上和用户终端节点上。多个执行环境可以同时运行在同一个主动节点上。执行环境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接口。主动应用是一系列用户定义的程序,它透过执行环境提供的网络应用接口(networkapi)获取运行程序所需的相关资源,实现特定的功能。

主动网络由多个主动节点通过数据传输信道互连构成。它还可以包括传统的ip路由器。网络中的主动节点既具有ip路由器的基本功能,还能够解析主动包,为主动包中携带的程序提供执行环境,当主动包到达主动节点时执行其中携带的程序,改变主动包自身的内容或主动节点的环境状态,从而实现报文处理或网络服务的配置。

3.1主动节点的结构。

主动网络由互连在一起的众多主动节点(activenode)组成,每个主动节点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器等网络设备,这些主动节点共同构成了主动网络的执行环境。主动节点是主动报文的执行环境,主动节点的结构是主动网络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用来定义节点应该具有的能力,如处理包的方法和本地资源的分配策略等。

ee负责用户-网络接口的所有方面,包括用户发送的主动报文的语法、语义,提供的编程模型和抽象地址和命名机制。每个ee向用户提供一些api,例如:一个扩展的java虚拟机。多个ee可以运行在一个主动节点上,nodeos管理可用的资源和控制资源竞争,ee访问节点资源都必须通过nodeos,nodeos还实现一个安全策略数据库和一个执行引擎(enforcementengine)来控制安全使用资源。另外,nodeos支持对ee有用的抽象,如路由表。用户通过与ee的交互来获取服务。一方面,用户可动态获取并组合ee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ee提供的api来编写自定义的服务,并将新服务加载在ee上。

所有主动节点操作模型都是相同的。包到达物理链路后(如ethernet,atm),nodeos根据包头将包送到合适的逻辑通道,每一个逻辑通道做相应的协议处理(如tcp,udp,ip),然后将包递交给ee解释和处理或者递交给逻辑输出通道。

3.2主动包的处理方法。

主动节点希望保护自己的资源,不希望未经过授权的主动分组使用自己的节点资源,确保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可获得性,保护自己节点状态的完整性和保护自己状态反对未授权暴露。主动节点可能感觉受到的威胁来自执行环境,因为执行环境会消耗主动节点资源或更改节点状态参数等。作为主动节点必须能够安全有效地管理自己资源,以便分配给经过授权的主动代码使用,为主动应用提供服务此外主动节点必须能够识别邻居节点,这样能够确保将主动报文传送到可信任的相邻主动节点上。为了满足以上这些安全要求,主动网络应当采用下面方式来保障主动节点安全:(1)主动网络应当采用有效的安全机制保证主动节点安全;(2)主动节点执行主动代码时候必须能够对其发行者进行身份认证,并执行一种存取控制来实现其资源操作和安全控制;(3)由于主动节点中的执行环境需要安装主动代码、执行主动代码等操作,因此主动节点应当有安全审计功能来实时监视主动节点系统以及主动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发现威胁时,能够及时终止主动代码的执行并且保留不可抵赖和不可磨灭的记录。

4.2执行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

执行环境感觉其受到的威胁可能来自其它的执行环境、来自主动分组或者来自主动代码。因为在一个主动节点中可能存在着多个执行环境,如果其中一个执行环境过多的消耗主动节点资源,那么必然对其它执行环境的运行造成损害。同样一个恶意的主动代码在执行环境中运行的时候,该恶意主动代码可能更改执行环境参数、超额消耗执行环境所授权使用的资源、进行执行环境所未授权的存取控制操作,导致执行环境不能有效的或正确的为其它主动代码提供服务。

4.3主动分组面临的安全威胁。

不能保护自己防止受到执行环境和主动节点的安全威胁,因为主动代码不得不在执行环境和主动节点中运行。主动代码所能做的是保护自己确保它没有被传送到不信任的节点和执行环境上。主动分组应当不相互干涉,一些分组将基于下面几个标准安装新的代码和进行存取控制:(1)授权分组创始人允许安装新的代码;(2)代码被证明非干涉;(3)代码仅允许执行通过认证的创始动作;(4)代码被证明有边际影响,但仅影响信任使用者的代码。

4.4用户面临的安全威胁。

用户或源节点希望保护自己主动分组中的传输数据和代码,确保主动分组中数据和代码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因为其它非法或恶意的用户主动代码可能通过在主动节点上运行来查看其主动分组的数据、代码和运行状态等,所以主动应用用户会感觉威胁来自其它用户的主动代码或主动分组:主动应用用户还把执行环境和节点看作威胁源,因为防止未授权的主动节点查看和修改其主动分组的数据、代码和运行的状态。

5主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与传统被动网络相比,主动网络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主动网络有很多优点,对于网络提供商,可缩短运用新协议/服务的时间;对于端用户或第三方,可动态引入、定制、配置服务及协同端应用计算;对于研究者,可在现有的internet上实验新协议/服务二不影响internet原有的服务。但主动网络方面的研究还不纯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涉及到的方向有:ee中的可编程计算模型;如何保证主动路由器在为用户提供自定义服务时并能快速路由转发ip包;能提供qos的nodeos;ee和nodeos的安全性;主动网络在可编程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管理、无线移动计算、分布式端到端应用者4个领域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张学平,陈晖等.网络新技术---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1.[2]邱航.主动网络技术研究[m],计算机应用,2003.[3]杜旭,黄家庆,杨宗凯,程文青.主动网络技术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2(7):21-24.[4]邹显春,张伟群.一种主动网络管理系统结构的分析与研究[m],计算机科学,2006.

网络创业论文篇四

本文给出了《中小企业网络设计与构建》课程的全新课程设计,旨在解决目前网络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低,解决问题能力差的问题。本文以实际的项目为背景,围绕思捷公司网络组建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布线与实施,直至最后的服务与管理展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针对岗位需求,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学习情境设计与工作任务的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

项目情景;课程设计;素质目标;考核。

0引言。

《中小企业网络设计与构建》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加课堂实验为主,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低,综合设计能力较差,解决问题能力差,理论与实验相分离,各实验结合性较差,学生接受困难。

目前在中职也有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按照要求配置设备的能力;校外培训班有网络应用工程师的认证培训,旨在短期集中培训上岗,培养学生对单种设备的配置调试能力;普通高校的此类课程,关注底层原理,注重培养学生深层开发能力;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课程设计,使课程与中职、培训班、普通高校皆有不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种设备的配置调试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规划能力,及综合排错能力。

1课程目标设计。

1.1项目情景。

思捷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一个电器公司,总公司位于中关村,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公司在丰台区建立了研发生产中心,包括研发楼一栋,生产厂房两座。公司招标网络项目。要求在研发生产中心的研发楼建立网络中心,达到全网互通,研发生产中心要搭建自己的服务器,在研发成果保密的情况下与总公司连接。

本课程围绕思捷公司网络组建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布线与实施,直至最后的服务与管理展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针对岗位需求,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学习情境设计与工作任务的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

1.2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网络规划与设计项目,学生能够运用中小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的方法与原理,了解用户需求分析,能够正确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熟练划分子网,书写简单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学生能运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规范,进行综合布线,并能够使用测线设备进行网络线路的测试。

通过完成办公室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学生能够按照t568a/b标准,制作非屏蔽双绞线;能够正确配置windows的tcp/ip协议;能够按照办公室网络的实际需求,设计规划windows域网络,正确安装ad服务器,将成员计算机加入到域并实现域用户的基本管理;能够使用普通二层交换机连接网络,使用windows工作组,实现办公室网络的资源共享。

通过完成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学生能够正确连接、使用可网管交互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能够按照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运用vlan、trunk、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单臂路由、nat、acl等技术概念,根据网络拓扑设计与规划,组建、配置、管理企业内部网络;运用企业核心网络的构架及internet接入的相关技术,能够将企业网络在可控状态下连接到internet。

通过完成网络服务与管理项目,学生能运用internet信息服务、文件服务、动态主机控制协议、域名服务等技术概念,能够在windows下正确配置ii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

通过完成无线局域网项目,学生能够运用wlan的相关技术标准,按照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完成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组建办公室、会议室类型的无线局域网;能够利用ap的wds模式,组建无线干线,实现对大面积、多ap的企业wlan组建与管理。

通过完成网络安全项目,能正确配置、使用windows自带的防火墙、病毒防火墙、硬件防火墙等软硬件防火墙;能够按照中小企业实际需求,根据网络拓扑设计与规划,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网络访问控制。

1.3知识目标。

掌握中小型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的方法与原理;了解用户需求分析;了解常用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及技术规范;掌握t568a/b标准、tcp/ip协议、普通二层交换机的功能应用、网络资源共享;理解windows工作组与域对网络共享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windows域的架构及域用户管理;掌握可网管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应用及其ios配置;理解vlan、trunk、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单臂路由、nat、acl等技术概念及其应用实现;了解企业核心网络的架构及internet接入的相关技术与方式;掌握windowsiis、ftp、dhcp、dns服务器的基本功能配置;理解internet信息服务、文件服务、动态主机控制协议、域名服务等技术概念;掌握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无线ap的基本功能应用及其配置;理解wlan的点对点、基础结构、多ap、无线网桥、无线中继器和apclient客户端五种构建模式及其应用的实现;了解wlan的相关标准;掌握cisco、netgear、sonicwall等品牌硬件防火墙的设置;了解企业内部网络对internet访问及外部网络通过vpn方式访问企业内部网络的相关技术与方式。

1.4素质目标。

能够认真阅读用户职责说明书,能够积极地参与和跟进项目,使学生能够形成职业认同感。

通过与客户沟通,并不断参照用户需求进行工作调整,通过定期项目汇报,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并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用户负责的工作态度。

通过在绘制拓扑图时进行地址、端口、协议详细标注,提高拓扑图的阅读性;通过分组完成任务,不同学生担任不同任务分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根据用户需求和任务要求进行方案制定和实施,编写方案设计书;在连接网络设备时,用特定的电缆;配置过程中要边配置边测试;配置完成后有测试报告,能够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通过网络规划设计;通过配置过程中的排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的推进、按时交付作品、项目阶段汇报与点评,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内容分两个项目,课内项目思捷公司网络组件项目和课外项目校园网改造同时进行,课内项目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办公室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服务与管理、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六个项目。课外项目因为是校园网络改造和课内项目稍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3考核方案。

本课程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

总分为100分,共分为以下几部分:

1)考勤,考察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和上课表现(避免出勤睡觉、玩手机现象),由课程协调人协助打分。占总分的20%。

2)期末为闭卷书面考试,以客观题结合主观题的方式,考核学生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占总分的20%。

3)平时成绩,占总分的60%,按项目的子任务划分成6个评分模块,进行共16次打分(基本每次单元课后都有打分),按权重计算总分。打分主要依据平时课堂上和课后完成作业(不仅(下转第220页)(上接第175页)限于纸面作业)的情况,考核方式有小组评分、组内评分、个人作业评分等。

网络创业论文篇五

1)上风:a.参与这次创业的团队成员都是在校大学生,所以在本校推广时会比较轻易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

b.网站提供的兼职信息都是事先和长沙各至公司合作之后得到的,所以在兼职信息的真实性上能够得到保障。并且,网站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免费的,这就更增加了网站的可信度。

c.网站会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全方位的兼职培训服务,所以在同行业方面会更有竞争力。

b.现在已有多家大型的比较成功的兼职信息提供网站,如51job,58同城等,所以在竞争方面处于弱势。

3)机遇:a.目前的大多数这方面的网站提供的兼职信息都是附带的,不够专业。

4)挑战:假如网站做得比较成功,势必会面临其它网站的压力和打压。

第四章团队治理。

网络创业论文篇六

什么是虚拟宝贝?主要指无需物流就可以完成交易的商品,比如网络游戏点卡、话费充值戏币等等。

什么是实物宝贝?主要指需要物流参与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商品,比如服装、化妆品等等。

在实物宝贝中有一类是比较特殊的,比如在淘宝上软件、店铺装修、虚拟主机、网站建设、装修模板等等,都是属于实物宝贝的生活服务类目下的商品,所以由这类宝贝带来的交易也属于实物宝贝交易。

相信有很多朋友会知道,我以前店铺经营的是自动充值软件,同时在我刚从事这个行业。

初期也做充值业务,所以积累了很多虚拟宝贝交易。

但是,由于现在淘宝在7月8日以后已经推出了一些新的规则,并且淘宝自身也出了充值系统,所以,以前网络上很多人都说的先靠虚拟冲钻然后转型做实物的做法就不再适用了。

所以,现在想做实物的掌柜就最好不要让自己的店铺有任何的虚拟宝贝交易的信用,如果现在还有的朋友是想靠虚拟冲钻然后转型做实物,那么这样你打造出来的店铺是一个废店,会存在很多弊端。

网络创业论文篇七

(1).预备阶段:1组建网站内部职员,内部职员由五六个人组成,以进股形式参与网站治理。

3.选择好办公场地,购置办公用品以及网站建设方面的用品。

(2)筹建阶段:1.对网站域名申请注册。

2.在工商大学以及学府路各高校进行网站的宣传及推广。

3.在长沙各个学校,商场,店展进行网站推广。

4.待网站推广成功后,我们将把各个企业的兼职招聘信息进行网上公布,各位大学生可在此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3)扩展阶段:网站初具规模后,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将目标市场扩大到整个长沙高校。

6.竞争分析。

网络创业论文篇八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通过internet,人们可以极为方便地产生、发送、获取和利用信息。internet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网络安全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造成internet不安全的原因,一方面是internet本身设计的不安全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存在着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安全的发展落后于网络攻击的发展。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广、功能最强大的安全工具莫过于防火墙,但是防火墙的安全功能是有限的,它很难防止伪造ip攻击。因此,发展一种新的网络安全防御手段来加强网络安全性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入侵检测是帮助系统对付网络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的一种解决方案。入侵检测技术是当今一种非常重要的动态安全技术,它与静态防火墙技术等共同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1.入侵检测的概念及功能。

入侵就是指任何试图危及信息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行为。而入侵检测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网络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通常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另外,它也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是对原有安全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入侵检测系统收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对被保护的系统进行安全审计、监控、攻击识别并做出实时的反应。

入侵检测的主要功能包括:(1)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2)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3)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进行相关人士报警;(4)模式的统计分析;(5)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6)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2.入侵检测的信息来源。

对于入侵检测系统而言,输入数据的选择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操作系统的审计记录;(2)系统日志;(3)应用程序日志;(4)基于网络数据的信息源;(4)来自其他安全产品的数据源。

3.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

在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集中式、层次式和集成式三个阶段,代表这三个阶段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分别是通用入侵检测模型(denning模型)、层次化入侵检测模型(idm)和管理式入侵检测模型(snmp-idsm)。

3.1通用入侵检测模型。

denning于1987年最早提出一个通用的入侵检测模型(如图2.1所示)。

该模型由6个部分组成:(1)主体(subject);(2)对象(object);(3)审计记录(auditrecords);(4)活动简档(activityprofile);(5)异常记录(anomalyrecord);(6)活动规则。

3.2idm模型。

stevensnapp在设计和开发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时,提出一个层次化的入侵检测模型,简称idm。该模型将入侵检测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数据(data)、事件(event)、主体(subject)、上下文(context)、威胁(threat)、安全状态(securitystate)。

idm模型给出了在推断网络中的计算机受攻击时数据的抽象过程。也就是说,它给出了将分散的原始数据转换为高层次有关入侵和被监测环境的全部安全假设过程。通过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进行加工抽象和数据关联操作,idm构造了一台虚拟的机器环境,这台机器由所有相连的主机和网络组成。将分布式系统看成一台虚拟计算机的观点简化了跨越单机入侵行为的识别。idm也应用于只有单台计算机的小型网络。

3.3snmp-idsm模型。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复杂,攻击者大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攻击某个目标系统,而单独的ids难以发现这种类型的入侵行为。然而,如果ids系统也能够像攻击者那样合作,就有可能检测到入侵者。这样就要有一种公共的语言和统一的数据表达格式,能够让ids系统之间顺利交换信息,从而实现分布式协同检测。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的felixwu等人从网络管理的角度考虑ids模型,突出了基于snmp的ids模型,简称snmp-idsm.。

snmp-idsm以snmp为公共语言来实现ids系统之间的消息交换和协同检测,它定义了ids-mib,使得原始事件和抽象事件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易于扩展。snmp-idsm定义了用来描述入侵事件的管理信息库mib,并将入侵事件分析为原始事件(rawevent)和抽象事件(abstractevent)两层结构。原始事件指的是引起安全状态迁移的事件或者是表示单个变量迁移的事件,而抽象事件是指分析原始事件所产生的事件。原始事件和抽象事件的信息都用四元组来描述。

4.入侵检测的分类和分析方法。

4.1入侵检测的分类。

通过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和技术研究,可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目标系统的类型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基于主机(host-based)的ids。通常,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测系统事件和操作系统下的安全记录以及系统记录。当有文件发生变化时,入侵检测系统就将新的记录条目与攻击标记相比较,看它们是否匹配。(2)基于网络(network-based)的ids。该系统使用原始网络数据包作为数据源,利用一个运行在混杂模式下的网络适配器来实时监测并分析通过网络的所有通信业务。

根据入侵检测系统分析的数据来源,数据源可以是主机系统日志、网络数据包、应用程序的日志、防火墙报警日志以及其他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等,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基于不同分析数据源的入侵检测系统。

根据入侵检测方法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异常ids。该类系统利用被监控系统正常行为的信息作为检测系统中入侵、异常活动的依据。

(2)误用ids。误用入侵检测系统根据已知入侵攻击的信息(知识、模式)来检测系统的入侵和攻击。

根据检测系统对入侵攻击的响应方式,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主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在检测出入侵后,可自动的对目标系统中的漏洞采取修补、强制可疑用户(可能的入侵者)退出系统以及关闭相关服务等对策和响应措施。

(2)被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在检测出对系统的入侵攻击后只是产生报警信息通知系统安全管理员,至于之后的处理工作则有系统管理员完成。

根据系统各个模块运行的分步方式,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响应都集中在一台主机上运行,这种方式适用于网络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

(2)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布在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上,一般而言,分布性主要体现在数据收集模块上,如果网络环境比较复杂、数据量比较大,那么数据分析模块也会分布,一般是按照层次性的原则进行组织。

当前众多的入侵检测系统和技术,基本上是根据检测方法、目标系统、信息数据源来设计的。

4.2入侵检测的分析方法。

从入侵检测的角度来说,分析是指对用户和系统活动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整理及特征提取,以鉴别出感兴趣的攻击。这种行为的鉴别可以实时进行,也可以事后分析,在很多情况下,事后的进一步分析是为了寻找行为的责任人。入侵检测的方法主要由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组成。

误用检测对于系统事件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恶意的吗?误用检测涉及到对入侵指示器已知的具体行为的解码信息,然后为这些指示器过滤事件数据。要想执行误用检测,需要有一个对误用行为构成的良好理解,有一个可靠的用户活动记录,有一个可靠的分析活动事件的方法。

异常检测需要建立正常用户行为特征轮廓,然后将实际用户行为和这些特征轮廓相比较,并标示正常的偏离。异常检测的基础是异常行为模式系统误用。轮廓定义成度量集合。度量衡量用户特定方面的行为。每一个度量与一个阈值相联系。异常检测依靠一个假定:用户表现为可预测的、一致的系统使用模式。

有些入侵检测方法既不是误用检测也不属异常检测的范围。这些方案可应用于上述两类检测。它们可以驱动或精简这两种检测形式的先行活动,或以不同于传统的影响检测策略方式。这类方案包括免疫系统方法、遗传算法、基于代理检测以及数据挖掘技术。

5.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5.1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现有的ids系统多采用单一体系结构,所有的工作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都由单一主机上的单一程序来完成。而一些分布式的ids只是在数据采集上实现了分布式,数据的分析、入侵的发现还是由单一个程序完成。这样的结构造成了如下的缺点:

(1)可扩展性较差。单一主机检测限制了监测的主机数和网络规模,入侵检测的实时性要求高,数据过多将会导致其过载,从而出现丢失网络数据包的问题。

(2)单点失效。当ids系统自身受到攻击或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保护功能会丧失。

(3)系统缺乏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如果系统需要加入新的模块和功能时,必须修改和重新安装整个系统。

5.2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主要主要表现在:(1)大规模网络的问题;(2)网络结构的变化;(3)网络复杂化的思考;(4)高速网络的挑战;(5)无线网络的进步;(6)分布式计算;(7)入侵复杂化;(8)多种分析方法并存的局面。

对于入网络侵检测系统,分析方法是系统的核心。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才是可行之道,将各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高性能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张宏.网络安全基础(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石志国,薛为民,江俐.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唐正军.网路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郭魏,吴承荣.[j]入侵检测方法概述.《计算机工程》,第11期.

[5]泰和信科.内网安全管理[m].重庆:泰和信科,.

[6]薛静锋,宁宇朋等.入侵检测技术(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叶中行.信息论基础(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杜虹.谈谈“内网”安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第2期.

[9]崔薇.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第1期.

[10]金卫.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第4期.

网络创业论文篇九

摘要: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导致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兴起,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学科的特点,拥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具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范畴和基本问题。研究网络伦理学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社会文化论文《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发布、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

二、网络伦理的特征。

(一)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一个企业的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在网络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可以凭借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控制,随时查阅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另外,通过网络审计人员还可以随时获得企业外部区域性、政策性的信息,避免了由于信息闭塞而造成的判断错误,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二)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网络审计模式在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不会产生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被授权的情况下,企业的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共享,所以不存在人工采集方式下的抄错、误看、漏掉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效率。

(三)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对某些重大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只有采用电话、信函、传真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从而使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而在网络审计模式下只要还在授权期内,由于企业所发生的事件都被如实地记录在案,因此,凡是对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都可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地得到。

(四)信息提供的客观性和唯一性。由于注册会计师被授权允许进入企业的网络,因此在执业的过程中允许访问的信息资源就有了唯一性,同时由于这个信息会作为永久资料得以保存而具有客观性。这有利于在发生法律诉讼时正确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三、实现网络伦理的条件。

(一)企业财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及地区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是实现网络审计模式的最基本条件。

(二)不断完善的网络技术,使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让社会对网络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和信任,有利于网络审计规范化。

(三)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制订电子商务的可操作性方案、网上交易的监督机制等,使注册会计师实现网络审计得以保障。

(四)注册会计师观念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注册会计师不仅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和利用网络优势,更要精通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网络审计技能,确保网络审计高效率、高质量。

四、进行网络伦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资源,任何企业都可以随时通过网上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因而会计信息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或恶意修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加之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入,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是网络审计必须防范的首要问题。

(二)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由于会计信息主要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缺乏交易处理应有的痕迹,会计信息很容易被删改或毁坏,加上许多财务软件、审计软件本身尚不完善,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也是网络审计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三)如何降低网络审计风险?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也对审计环境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由于目前复合型审计人才尚为数不多,加上计算机故障或被审计单位舞弊等原因,使网络审计风险比传统审计风险更复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网络审计风险,避免法律诉讼,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

一份好的经营计划书应能符合下列三项功能:

1.协助创业者认清策略方向及经营型态。

2.提供公司未来成长的蓝图。

3.协助公司资金募集的需求。

一份成功的经营计划书并没有一定的格式,而是下列四大要素的综合体。

1.经营企业。

2.产品/服务/技术。

3.市场/行销计划。

4.资金规划。

非凡值得一提的是,经营计划书应该强调企业的优点及优点,并且认清可能的缺点以及弥补完善的方法。

若是没有优良的经营理念及经营企业,一个新创事业是难以成功的。以yahoo!为例,原始创作者杨致远及davidfilo固然是今天yahoo!居功厥伟的催生者,但若是没有以timkoogle为首的经营企业,yahoo!可能没有今天的规模及成功。

成功的经营企业所须具备的特质大略可汇总如下:

·苦干实干的努力。

·破斧沉舟的决心。

·坚定不移的自信。

·清楚深远的思虑。

·激励企业的领导。

·老实可靠的信用。

企业领导人应该寻找的企业组成分子是可以弥补彼此缺点,进而才有机会组成自我成长机能的完整企业,以面对创业的挑战。

由于网络快速发展与蔓延的特性,先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从业者虽会因硬体或软体的障碍,然而由于技术在市场上可取性高且网络产品及服务的易模拟性,使得如何表现出产品/服务的间的差异化及与竞争对手的区别成为相当重要的一环;故如何将产品/服务/技术表现出显著的价值,决定了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以建立使用者转移成本,才是网络市场竞争的.要害所在。

在网络领域中,将产品/服务/技术放在经营模式(businessmodel)中加以描述,以体现其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将是理清经营问题的好方法,这一点也许是网络创业家们应该多着墨的重点。

在网络行业中重要的市场/行销计划,包括如何了解网友们的需要?如何满足网友的需求?要以收费方式来赚取公司存活的资金收入,还是初期以建立品牌形象及市场占有率为优先考量,而将可赚取的利润留待以后回收?对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解答方式,均可能在网络市场中衍生出各不相同的经营模式;且实际的市场及行销计划也随网络运用型态而各有差异,并由此延伸出形式多样的市场及资源分配问题,故清楚的逻辑及企业间的辩证将是创业者在复杂的网络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经营企业、产品/服务/技术、市场/行销计划等三大要素若皆已完备,则企业欠缺的将主要是资金的投入。由于网络中有许多花钱甚多(burnmoney)的例子,且有大多数新兴网络公司目前仍在亏损状态,如何让投资人认同经营企业的经营模式,将有赖于结合可行的经营逻辑及精细的财务规划。

由于确实可行的财务规划是投资者注资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网络创业企业除了以创新的理念开发新市场运作模式外,财务规划亦为不可偏废的工作。

网络创业企业如何将构思的想法或藉以形成的计划清楚地表达出来,则有赖于市场计划书的撰写与分析;此一撰写历程即为企业对经营理念的沙盘演练,及援引外界资讯修正内容使的完善的过程,藉此企业或在实际运作前,事先发现可能的机会、威胁及企业组成的优势、劣势,提高创业成功的机会。

提供撰写市场计划书的建议如下:

二、市场概况及机会。

三、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

四、行销策略及计划。

五、核心技术。

六、财务规划及资金运作。

七、经营企业及股权结构。

八、可能的经营风险。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通过internet,人们可以极为方便地产生、发送、获取和利用信息。internet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网络安全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造成internet不安全的原因,一方面是internet本身设计的不安全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存在着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安全的发展落后于网络攻击的发展。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广、功能最强大的安全工具莫过于防火墙,但是防火墙的安全功能是有限的,它很难防止伪造ip攻击。因此,发展一种新的网络安全防御手段来加强网络安全性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入侵检测是帮助系统对付网络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的一种解决方案。入侵检测技术是当今一种非常重要的动态安全技术,它与静态防火墙技术等共同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1.入侵检测的概念及功能。

入侵就是指任何试图危及信息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行为。而入侵检测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网络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通常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另外,它也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是对原有安全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入侵检测系统收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对被保护的系统进行安全审计、监控、攻击识别并做出实时的反应。

入侵检测的主要功能包括:(1)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2)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3)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进行相关人士报警;(4)模式的统计分析;(5)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6)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2.入侵检测的信息来源。

对于入侵检测系统而言,输入数据的选择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操作系统的审计记录;(2)系统日志;(3)应用程序日志;(4)基于网络数据的信息源;(4)来自其他安全产品的数据源。

3.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

在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集中式、层次式和集成式三个阶段,代表这三个阶段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分别是通用入侵检测模型(denning模型)、层次化入侵检测模型(idm)和管理式入侵检测模型(snmp-idsm)。

3.1通用入侵检测模型。

denning于1987年最早提出一个通用的入侵检测模型(如图2.1所示)。

该模型由6个部分组成:(1)主体(subject);(2)对象(object);(3)审计记录(auditrecords);(4)活动简档(activityprofile);(5)异常记录(anomalyrecord);(6)活动规则。

3.2idm模型。

stevensnapp在设计和开发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时,提出一个层次化的入侵检测模型,简称idm。该模型将入侵检测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数据(data)、事件(event)、主体(subject)、上下文(context)、威胁(threat)、安全状态(securitystate)。

idm模型给出了在推断网络中的计算机受攻击时数据的抽象过程。也就是说,它给出了将分散的原始数据转换为高层次有关入侵和被监测环境的全部安全假设过程。通过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进行加工抽象和数据关联操作,idm构造了一台虚拟的机器环境,这台机器由所有相连的主机和网络组成。将分布式系统看成一台虚拟计算机的观点简化了跨越单机入侵行为的识别。idm也应用于只有单台计算机的小型网络。

3.3snmp-idsm模型。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复杂,攻击者大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攻击某个目标系统,而单独的ids难以发现这种类型的入侵行为。然而,如果ids系统也能够像攻击者那样合作,就有可能检测到入侵者。这样就要有一种公共的语言和统一的数据表达格式,能够让ids系统之间顺利交换信息,从而实现分布式协同检测。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的felixwu等人从网络管理的角度考虑ids模型,突出了基于snmp的ids模型,简称snmp-idsm.。

snmp-idsm以snmp为公共语言来实现ids系统之间的消息交换和协同检测,它定义了ids-mib,使得原始事件和抽象事件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易于扩展。snmp-idsm定义了用来描述入侵事件的管理信息库mib,并将入侵事件分析为原始事件(rawevent)和抽象事件(abstractevent)两层结构。原始事件指的是引起安全状态迁移的事件或者是表示单个变量迁移的事件,而抽象事件是指分析原始事件所产生的事件。原始事件和抽象事件的信息都用四元组来描述。

4.入侵检测的分类和分析方法。

4.1入侵检测的分类。

通过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和技术研究,可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目标系统的类型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基于主机(host-based)的ids。通常,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测系统事件和操作系统下的安全记录以及系统记录。当有文件发生变化时,入侵检测系统就将新的记录条目与攻击标记相比较,看它们是否匹配。(2)基于网络(network-based)的ids。该系统使用原始网络数据包作为数据源,利用一个运行在混杂模式下的网络适配器来实时监测并分析通过网络的所有通信业务。

根据入侵检测系统分析的数据来源,数据源可以是主机系统日志、网络数据包、应用程序的日志、防火墙报警日志以及其他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等,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基于不同分析数据源的入侵检测系统。

根据入侵检测方法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异常ids。该类系统利用被监控系统正常行为的信息作为检测系统中入侵、异常活动的依据。

(2)误用ids。误用入侵检测系统根据已知入侵攻击的信息(知识、模式)来检测系统的入侵和攻击。

根据检测系统对入侵攻击的响应方式,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主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在检测出入侵后,可自动的对目标系统中的漏洞采取修补、强制可疑用户(可能的入侵者)退出系统以及关闭相关服务等对策和响应措施。

(2)被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在检测出对系统的入侵攻击后只是产生报警信息通知系统安全管理员,至于之后的处理工作则有系统管理员完成。

根据系统各个模块运行的分步方式,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两类:

(1)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响应都集中在一台主机上运行,这种方式适用于网络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

(2)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布在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上,一般而言,分布性主要体现在数据收集模块上,如果网络环境比较复杂、数据量比较大,那么数据分析模块也会分布,一般是按照层次性的原则进行组织。

当前众多的入侵检测系统和技术,基本上是根据检测方法、目标系统、信息数据源来设计的。

4.2入侵检测的分析方法。

从入侵检测的角度来说,分析是指对用户和系统活动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整理及特征提取,以鉴别出感兴趣的攻击。这种行为的鉴别可以实时进行,也可以事后分析,在很多情况下,事后的进一步分析是为了寻找行为的责任人。入侵检测的方法主要由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组成。

误用检测对于系统事件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恶意的吗?误用检测涉及到对入侵指示器已知的具体行为的解码信息,然后为这些指示器过滤事件数据。要想执行误用检测,需要有一个对误用行为构成的良好理解,有一个可靠的用户活动记录,有一个可靠的分析活动事件的方法。

异常检测需要建立正常用户行为特征轮廓,然后将实际用户行为和这些特征轮廓相比较,并标示正常的偏离。异常检测的基础是异常行为模式系统误用。轮廓定义成度量集合。度量衡量用户特定方面的行为。每一个度量与一个阈值相联系。异常检测依靠一个假定:用户表现为可预测的、一致的系统使用模式。

有些入侵检测方法既不是误用检测也不属异常检测的范围。这些方案可应用于上述两类检测。它们可以驱动或精简这两种检测形式的先行活动,或以不同于传统的影响检测策略方式。这类方案包括免疫系统方法、遗传算法、基于代理检测以及数据挖掘技术。

5.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5.1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现有的ids系统多采用单一体系结构,所有的工作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都由单一主机上的单一程序来完成。而一些分布式的ids只是在数据采集上实现了分布式,数据的分析、入侵的发现还是由单一个程序完成。这样的结构造成了如下的缺点:

(1)可扩展性较差。单一主机检测限制了监测的主机数和网络规模,入侵检测的实时性要求高,数据过多将会导致其过载,从而出现丢失网络数据包的问题。

(2)单点失效。当ids系统自身受到攻击或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保护功能会丧失。

(3)系统缺乏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如果系统需要加入新的模块和功能时,必须修改和重新安装整个系统。

5.2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主要主要表现在:(1)大规模网络的问题;(2)网络结构的变化;(3)网络复杂化的思考;(4)高速网络的挑战;(5)无线网络的进步;(6)分布式计算;(7)入侵复杂化;(8)多种分析方法并存的局面。

对于入网络侵检测系统,分析方法是系统的核心。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才是可行之道,将各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高性能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去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张宏.网络安全基础(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石志国,薛为民,江俐.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唐正军.网路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郭魏,吴承荣.[j]入侵检测方法概述.《计算机工程》,第11期.

[5]泰和信科.内网安全管理[m].重庆:泰和信科,.

[6]薛静锋,宁宇朋等.入侵检测技术(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叶中行.信息论基础(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杜虹.谈谈“内网”安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第2期.

[9]崔薇.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第1期.

[10]金卫.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第4期.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二

(一)公司介绍。

详细介绍公司背景、规模、团队、资本构成。

1.主要股东。

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形式股份比例联系人联系电话。

2.团队介绍。

对每个核心团队成员在技术、运营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功经历进行介绍。

3.组织结构。

4.员工情况。

(二)经营财务历史。

(三)外部公共关系。

战略支持、合作伙伴等。

(四)公司经营战略。

近期及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要实现的目标。

第二部分产品及服务。

(一)网站建设产品、服务介绍。

(二)网站建设核心竞争力或技术优势。

(三)网站建设产品专利和注册商标。

第三部分行业及市场。

(一)行业情况。

网站建设行业发展历史及趋势,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

(二)市场潜力。

对网站建设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三)行业竞争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

(四)收入(盈利)模式。

业务收费、收入模式,从哪些业务环节、哪些客户群体获取收入和利润。

(五)市场规划。

公司未来3-5年的销售收入预测(融资不成功情况下)。

第四部分营销策略。

(一)网站建设目标市场分析。

(二)网站建设客户行为分析。

(1)建立销售网络、销售渠道、设立代理商、分销商方面的策略。

(2)广告、促销方面的策略。

(3)产品/服务的定价策略。

(4)对销售队伍采取的激励机制。

(四)网站建设服务质量控制。

第五部分财务计划。

请提供如下财务预测,并说明预测依据:

未来3-5年网站建设项目资产负债表。

未来3-5年网站建设项目现金流量表。

未来3-5年损益表。

第六部分融资计划。

(一)融资方式。

(二)资金用途。

(三)退出方式。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三

网络点击都知道,这一方面的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样写论文的?看看下面的企业网络论文吧!

摘要: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

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服务。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

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

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连接到因特网上,他就是使用了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

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1服务的基本问题。

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系统管理员必须考虑许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

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去发现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预期,然后把其它的要求如管理要求等列一个清单,这样的清单只能让系统管理员团队的人看到。

服务应该建立在服务器级的机器上而且机器应该放在合适的环境中,作为服务器的机器应当具备适当的可靠性。

服务和服务所依赖的机器应该受到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就发出警报或产生故障记录清单。

作为服务一部分的机器和软件应当依赖那些建立在相同或更高标准上的主机和软件,一个服务的可靠性和它所依赖的服务链中最薄弱环节的可靠性是相当的。

一个服务不应该无故的去依赖那些不是服务一部分的主机。

一旦服务建好并完成了测试,就要逐渐转到用户的角度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调试。

1.1用户的要求。

建立一个新服务应该从用户的要求开始,用户才是你建立服务的根本原因。

如果建立的服务不合乎用户的需要,那就是在浪费精力。

搜集用户的需求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他们想怎样使用这些新服务、需要哪些功能、喜欢哪些功能、这些服务对他们有多重要,以及对于这些服务他们需要什么级别的可用性和技术支持。

如果可能的话,让用户试用一下服务的试用版本。

不要让用户使用那些很麻烦或是不成功的系统和项目。

尽量计算出使用这个服务的用户群有多大以及他们需要和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性能,这样才能正确的计算。

1.2操作上的要求。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新服务的有些要求不是用户直接可见的。

比如系统管理员要考虑到新服务的`管理界面、是否可以与已有的服务协同操作,以及新服务是否能与核心服务如认证服务和目录服务等集成到一起。

从用户期望的可靠性水平以及系统管理员们对系统将来要求的可靠性的预期,系统管理员们就能建立一个用户期望的功能列表,其内容包括群集、从属设备、备份服务器或具有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1.3开放的体系结构。

有时销售商使用私有协议就是为了和别的销售商达成明确的许可协议,但是会在一个销售商使用的新版本和另一个销售商使用的兼容版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延迟,两个销售商所用的版本之间也会有中断,而且没有提供两个产品之间的接口。

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依靠它们的接口同时使用两种产品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恶梦。

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选择基于开放标准的协议,让双方都能选择自己的软件。

这就把用户端应用程序的选择同服务器平台的选择过程分离了,用户自由的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偏好甚至是平台的软件,系统管理员们也可以独立地选择基于他们的可靠性、规模可设定性和可管理性需要的服务器解决方案。

系统管理员们可以在一些相互竞争的服务器产品中进行选择,而不必被囿于那些适合某些用户端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软件和平台。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软件销售商支持多硬件平台,系统管理员们甚至可以独立地选择服务器硬件和软件。

我们把这叫做用户选择和服务器选择分离的能力。

开放协议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场所,并激起销售商之间的竞争,这最终会使我们受益。

开放协议和文件格式是相当稳定的,不会经常改动(即使改动也是向上兼容的),而且还有广泛的支持,能给你最大的产品自主选择性和最大的机会获得可靠的、兼容性好的产品。

2其它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一个服务除了要求可靠、可监测、易维护支持,以及要符合所有的我们基本要求和用户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一些特别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应该让每个服务使用专门的机器,这么作可以让服务更容易得到支持和维护,也能减少忘记一些服务器机器上的小的服务的机会。

在一些大公司,使用专门的机器是一条基本原则,而在小公司,由于成本问题,一般达不到这个要求。

还有一个观念就是在建立服务时要以让服务完全冗余为目标。

有些重要的服务不管在多大的公司都要求完全冗余。

由于公司的规模还会增长,所有你要让所有的服务都完全冗余为目标。

2.1使用专门的机器。

理想的情况,服务应该建立在专门的机器上。

大网站应该有能力根据服务的要求来调整到这个结构,而小网站却很难做到。

每个服务都有专门的机器会使服务更可靠,当发生可靠性问题是也容易调试,发生故障的范围更小,以及容易升级和进行容量计划。

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大网站一般有一个集中管理的机器作为所有重要服务的核心,这台机器提供名字服务、认证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等等。

最后,由于负荷的增长,机器不得不分开,把服务扩展到别的服务器上去。

常常是在这之前,系统管理员们已经得到了资金,可以买更多的管理用的机器,但是觉得太麻烦,因为有这么多的服务依赖这机器,把它们都分开太难了。

当把服务从一台机器上分开时,ip地址的依赖最难处理了,有些服务如名字服务的ip地址都在用户那里都已经记得很牢固了,还有一些ip地址被安全系统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使用。

把一个中心主机分解到许多不同的主机上是非常困难的,建立起来的时间越长,上面的服务越多,就越难分解。

使用基于服务的名字会有所帮助,但是必须整个公司都使用标准化的、统一的、始终如一的名字。

2.2充分的冗余。

充分的冗余是指有一个或一系列复制好的服务器,能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接管主要的故障设备。

冗余系统应该可以作为备份服务器连续的运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连上线,或者只要少量的人工干预,就能接管提供服务的故障系统。

你选择的这类冗余是依赖于服务的。

有些服务如网页服务器和计算区域,可以让自己很好的在克隆好的机器上运行。

别的服务比如大数据库就不行,它们要求连接更牢固的崩溃恢复系统。

你正在使用的用来提供服务的软件或许会告诉你,冗余是以一种有效的、被动的、从服务器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并发出请求时,冗余系统才会响应。

不管什么情况,冗余机制必须要确保数据同步并保持数据的完整。

如果冗余服务器连续的和主服务器同步运行,那么冗余服务器就可以用来分担正在正常运行的负荷并能提高性能。

如果你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负荷超出性能不能接受的临界点,以防止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

在到达临界点之前要为现存系统增加更多的并行服务器。

冗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容易升级。

可以进行滚动升级。

每次有一台主机被断开、升级、测试然后重新开始服务。

单一主机的故障不会停止整个服务,虽然可能会影响性能。

如果你真的搞杂了一个升级那就关掉电源等你冷静下来再去修它。

参考文献:

[1]莫卫东。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2]吴怡。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四

网络点击都知道,这一方面的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样写论文的?看看下面的企业网络论文吧!

摘要: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

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服务。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服务。

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

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连接到因特网上,他就是使用了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

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1服务的基本问题。

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系统管理员必须考虑许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

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去发现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预期,然后把其它的要求如管理要求等列一个清单,这样的清单只能让系统管理员团队的人看到。

服务应该建立在服务器级的机器上而且机器应该放在合适的环境中,作为服务器的机器应当具备适当的可靠性。

服务和服务所依赖的机器应该受到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就发出警报或产生故障记录清单。

作为服务一部分的机器和软件应当依赖那些建立在相同或更高标准上的主机和软件,一个服务的可靠性和它所依赖的服务链中最薄弱环节的可靠性是相当的。

一个服务不应该无故的去依赖那些不是服务一部分的主机。

一旦服务建好并完成了测试,就要逐渐转到用户的角度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调试。

1.1用户的要求。

建立一个新服务应该从用户的要求开始,用户才是你建立服务的根本原因。

如果建立的服务不合乎用户的需要,那就是在浪费精力。

搜集用户的需求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他们想怎样使用这些新服务、需要哪些功能、喜欢哪些功能、这些服务对他们有多重要,以及对于这些服务他们需要什么级别的可用性和技术支持。

如果可能的话,让用户试用一下服务的试用版本。

不要让用户使用那些很麻烦或是不成功的系统和项目。

尽量计算出使用这个服务的用户群有多大以及他们需要和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性能,这样才能正确的计算。

1.2操作上的要求。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新服务的有些要求不是用户直接可见的。

比如系统管理员要考虑到新服务的`管理界面、是否可以与已有的服务协同操作,以及新服务是否能与核心服务如认证服务和目录服务等集成到一起。

从用户期望的可靠性水平以及系统管理员们对系统将来要求的可靠性的预期,系统管理员们就能建立一个用户期望的功能列表,其内容包括群集、从属设备、备份服务器或具有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

1.3开放的体系结构。

有时销售商使用私有协议就是为了和别的销售商达成明确的许可协议,但是会在一个销售商使用的新版本和另一个销售商使用的兼容版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延迟,两个销售商所用的版本之间也会有中断,而且没有提供两个产品之间的接口。

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依靠它们的接口同时使用两种产品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恶梦。

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选择基于开放标准的协议,让双方都能选择自己的软件。

这就把用户端应用程序的选择同服务器平台的选择过程分离了,用户自由的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偏好甚至是平台的软件,系统管理员们也可以独立地选择基于他们的可靠性、规模可设定性和可管理性需要的服务器解决方案。

系统管理员们可以在一些相互竞争的服务器产品中进行选择,而不必被囿于那些适合某些用户端应用程序的服务器软件和平台。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软件销售商支持多硬件平台,系统管理员们甚至可以独立地选择服务器硬件和软件。

我们把这叫做用户选择和服务器选择分离的能力。

开放协议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场所,并激起销售商之间的竞争,这最终会使我们受益。

开放协议和文件格式是相当稳定的,不会经常改动(即使改动也是向上兼容的),而且还有广泛的支持,能给你最大的产品自主选择性和最大的机会获得可靠的、兼容性好的产品。

2其它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一个服务除了要求可靠、可监测、易维护支持,以及要符合所有的我们基本要求和用户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一些特别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应该让每个服务使用专门的机器,这么作可以让服务更容易得到支持和维护,也能减少忘记一些服务器机器上的小的服务的机会。

在一些大公司,使用专门的机器是一条基本原则,而在小公司,由于成本问题,一般达不到这个要求。

还有一个观念就是在建立服务时要以让服务完全冗余为目标。

有些重要的服务不管在多大的公司都要求完全冗余。

由于公司的规模还会增长,所有你要让所有的服务都完全冗余为目标。

2.1使用专门的机器。

理想的情况,服务应该建立在专门的机器上。

大网站应该有能力根据服务的要求来调整到这个结构,而小网站却很难做到。

每个服务都有专门的机器会使服务更可靠,当发生可靠性问题是也容易调试,发生故障的范围更小,以及容易升级和进行容量计划。

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大网站一般有一个集中管理的机器作为所有重要服务的核心,这台机器提供名字服务、认证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等等。

最后,由于负荷的增长,机器不得不分开,把服务扩展到别的服务器上去。

常常是在这之前,系统管理员们已经得到了资金,可以买更多的管理用的机器,但是觉得太麻烦,因为有这么多的服务依赖这机器,把它们都分开太难了。

当把服务从一台机器上分开时,ip地址的依赖最难处理了,有些服务如名字服务的ip地址都在用户那里都已经记得很牢固了,还有一些ip地址被安全系统如路由器、防火墙等使用。

把一个中心主机分解到许多不同的主机上是非常困难的,建立起来的时间越长,上面的服务越多,就越难分解。

使用基于服务的名字会有所帮助,但是必须整个公司都使用标准化的、统一的、始终如一的名字。

2.2充分的冗余。

充分的冗余是指有一个或一系列复制好的服务器,能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接管主要的故障设备。

冗余系统应该可以作为备份服务器连续的运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连上线,或者只要少量的人工干预,就能接管提供服务的故障系统。

你选择的这类冗余是依赖于服务的。

有些服务如网页服务器和计算区域,可以让自己很好的在克隆好的机器上运行。

别的服务比如大数据库就不行,它们要求连接更牢固的崩溃恢复系统。

你正在使用的用来提供服务的软件或许会告诉你,冗余是以一种有效的、被动的、从服务器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并发出请求时,冗余系统才会响应。

不管什么情况,冗余机制必须要确保数据同步并保持数据的完整。

如果冗余服务器连续的和主服务器同步运行,那么冗余服务器就可以用来分担正在正常运行的负荷并能提高性能。

如果你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负荷超出性能不能接受的临界点,以防止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

在到达临界点之前要为现存系统增加更多的并行服务器。

冗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容易升级。

可以进行滚动升级。

每次有一台主机被断开、升级、测试然后重新开始服务。

单一主机的故障不会停止整个服务,虽然可能会影响性能。

如果你真的搞杂了一个升级那就关掉电源等你冷静下来再去修它。

参考文献:

[1]莫卫东。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

[2]吴怡。计算机网络配置、管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五

网络课程是“同各国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或这样表述;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按照这个定义,网络课程包含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和网络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网络课件和数据库、资料库、试题库等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像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网络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在我们对网络课程下定义之前,先要搞清楚课程的概念,课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需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教学中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包含于这些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网上资源:“教学计划”指预先为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哥哥教学环节拟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其中,教学内容是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是指教与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过程。

网络课程是“同各国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或这样表述;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按照这个定义,网络课程包含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和网络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网络课件和数据库、资料库、试题库等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像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从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来分析,网络课程基于网络运行的课程,在网上通过www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从指导思想和理论来分析,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与学的理论的课程。从学习环境来分析,网络课程提供自主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情景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可以把网络课程作为一个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虚拟教室,它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媒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由于网络课程需要发布在网络上,自身需具备一定的教学支撑环境,从而保障网络课程能够被正常使用。从学习过程的`特点分析,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

在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中,至少需要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等。而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支持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互动与交流。支持自主和和主动的学习,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异步的和实时参与活动和交流的各种机会,这种机会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模式来达成,如专家、教师、咨询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与知识内容的互动、学习者与情境的互动等等。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1、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原则,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它不仅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时间的开放、资源的开放、管理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主体的开放。作为网络教学的重要载体的网络课程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要。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在内容、空间、时间、资源等的开放性其中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日益综合化和相互交叉,课程不再限于某一学科体系,而是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课程空间的开放性指课程设计应汲取优秀课程的设计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建设。课程时间的开放性指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时间安排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满足人们学习的不同需求。

2、网络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

网络课程的系统性体现在网络课程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适应社会特点、科学知识的发展又要适应现代媒体技术的特点,既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目的,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学习方式,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网络课程的整体设计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教学功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因此只有系统、整体的设计课程,才能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价值。

3、网络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教学规律,既要在学科内容的传授上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符合教学规律。网络课程应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地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起的作用。课程设计在体现教学规律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网络远程教育史开放式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可以自主地选择时间、地点、内容来进行学习。而不需要一定按传统教学模式跟着老师按部就班的学习。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网络教育的这一特点,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对内容的选择的权利。

4、网络课程媒体多样化的原则。

网络课程是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不同于文字教材、录音、录像等单一形式的教学资源,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不同媒体的表现特点进行一体化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围绕教学内容,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传达教学信息,使之有机配合达到教学要求。

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熟悉远程教育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人员的通力合作,将现代教育理论与先进信息技术相融合,才能建设高水平的网络课程。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六

摘要: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导致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兴起,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学科的特点,拥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具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范畴和基本问题。研究网络伦理学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社会文化论文《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发布、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

二、网络伦理的特征。

(一)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一个企业的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在网络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可以凭借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控制,随时查阅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另外,通过网络审计人员还可以随时获得企业外部区域性、政策性的信息,避免了由于信息闭塞而造成的判断错误,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二)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网络审计模式在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不会产生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被授权的情况下,企业的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共享,所以不存在人工采集方式下的抄错、误看、漏掉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效率。

(三)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对某些重大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只有采用电话、信函、传真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从而使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而在网络审计模式下只要还在授权期内,由于企业所发生的事件都被如实地记录在案,因此,凡是对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都可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地得到。

(四)信息提供的客观性和唯一性。由于注册会计师被授权允许进入企业的网络,因此在执业的过程中允许访问的信息资源就有了唯一性,同时由于这个信息会作为永久资料得以保存而具有客观性。这有利于在发生法律诉讼时正确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三、实现网络伦理的条件。

(一)企业财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及地区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是实现网络审计模式的最基本条件。

(二)不断完善的网络技术,使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让社会对网络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和信任,有利于网络审计规范化。

(三)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制订电子商务的可操作性方案、网上交易的监督机制等,使注册会计师实现网络审计得以保障。

(四)注册会计师观念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注册会计师不仅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和利用网络优势,更要精通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网络审计技能,确保网络审计高效率、高质量。

四、进行网络伦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资源,任何企业都可以随时通过网上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因而会计信息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或恶意修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加之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入,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是网络审计必须防范的首要问题。

(二)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由于会计信息主要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缺乏交易处理应有的痕迹,会计信息很容易被删改或毁坏,加上许多财务软件、审计软件本身尚不完善,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也是网络审计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三)如何降低网络审计风险?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也对审计环境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由于目前复合型审计人才尚为数不多,加上计算机故障或被审计单位舞弊等原因,使网络审计风险比传统审计风险更复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网络审计风险,避免法律诉讼,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七

本网店对附近在校学生为重点进行客户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消费朋友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1)在校大学生没有固定的购买模式,购买行为往往随心所欲。

(2)接受和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强,追求时尚,崇尚个性。

(3)影响产品购买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种,包装,服务等。

(4)购买行为基本上是感性的,但由于受自身经济收入的影响其购买行为又带有理性色彩,一般选择价位较低但富有青春靓丽色彩的个性服饰。

(5)购买衣服的季节性很强,都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买衣服,很少会买反季节的衣服。

3、目标客户分析。

四、经营策略。

网络创业论文篇十八

分庭抗礼不是民主,而是内耗。领袖指挥,大家执行。过多的争论每一战略的对错反而耽误时间。前进当然就有对错,但前进比原地踏步要好。领袖自有其高人之处。nba关键球总会交给球队领袖。同学或者家人共同创业,不是错误。但一方一定要屈从并信赖另一方。

值得信赖和托付,可以减少内耗,避免心累。能者可以做为好的员工,但核心伙伴必须是贤者。核心搭档最好能志趣相投,这样合作起来会快乐些。搭档最重要的意义是支持,精神上的理解和信赖,而不仅仅是做事。我有个正在创业的朋友,正被他的搭档弄的心力交瘁,原因正是因为不支持不理解。

在股东投入上,每个合伙人都有必要投入资金,并且是对他比较重大的资金。利益和风险结合的更紧密,才能驱动他的主动性。否则创始人全力以赴,合伙人却是投机心理进则受益退则放弃,双方在心理上都不属于同一等级。就如w,期待网络创业的暴富,又挂念他自己的贸易公司,始终处于摇摆状态,一遇困难就考虑退缩,甚至影响到公司员工的信心。

搭档对于创业公司,一定要宁缺勿滥。引进不合适的成员,会导致1+11的局面。因此,如何构建团队,我认为是创业中最首要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