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欧洲文化的论文(优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4:56:09 |
  • ZTFB |
  • 10页

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规划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范文进行参考和学习。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一

欧洲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由公元前30代后半期出现的最初的爱琴文化发展到在近东文明基础上发展的希腊古典文化,罗马也承前启后,在继承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欧洲文化基础,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为欧洲文明的繁荣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一、希腊英雄时代。

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到公元前12世纪,在爱琴海区域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爱琴文化,这一文化先后为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的中心,故而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迈锡尼文明是继克里特文明后又一辉煌的文明,在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向南迁徙摧毁迈锡尼文明,此后余年,希腊文明出现了暂时倒退,社会经济文化处于落后衰退的阶段直至公元前8世纪,史学家将这一公元12世纪至公元8世纪称为希腊的“黑暗时代”。

从公元8世纪末始,希腊奴隶制城邦开始兴起,此时的希腊开始从氏族公社制度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于是,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9世纪,也就是希腊第一个城邦的`崛起和荷马史诗的年代,被西方史学家称为“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二、希腊英雄时代文学著作的影响。

黑暗时代时期伊始,随着线形文字b的消失,希腊文化生活变得极为贫乏,这时候出现了一些吟唱诗人,他们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吟唱民谣、民歌和短诗,一直持续到黑暗时代晚期希腊人借鉴腓尼基人创造出字母文化,据说后来盲诗人荷马将口头流传的诗歌编纂成册,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就是著名的“荷马史诗”,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2],虽然是否真有荷马此人,史学界仍旧无法定论,但是在“荷马史诗”中描绘的特洛伊战争却已得到考古学界和史学界的证实。

史诗是一种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荷马史诗”中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特洛伊战争是由迈锡尼国王为统帅的希腊联军试图征服小亚细亚城邦特洛伊的战争,结果是以特洛伊的毁灭结束。其实《伊利亚特》原来被称为“伊利翁之歌”,是由于特洛伊城是为俄罗斯人所建造,当时被称作“伊利翁”的缘故,全诗一共15693行,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大将阿喀琉斯之间的冲突为焦点,描绘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最后51天发生的故事。故事描绘的是阿伽门农夺占了阿喀琉斯的漂亮的女俘布里塞伊斯,阿喀琉斯感到无比羞辱,于是决定不再参加作战,希腊联军因此连连溃败,虽然后来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为他出战打败了特洛伊的进攻,但是却被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尔所杀,阿喀琉斯为了替好友报仇,重返战场,亲手杀死了赫克托尔。史诗最后在赫克托尔的葬礼中结束。

《奥德赛》则讲述了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伊大卡岛的国王奥德修斯历经艰难返回故乡的故事。全诗一共12110行。在特洛伊战争中,奥德修斯因献出木马奇计,又刺伤了海神之子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眼睛,所以得罪了海神波塞冬,在返乡途中的海上遇险漂泊十年,他的妻子一直耐心等待他回来,可是一些贵族王臣子弟却为夺取王权,企图逼迫他的妻子改嫁,最后奥德修斯回来后击杀众多求婚者,夫妻团圆,他又重新登上王位。

荷马史诗深动刻画众多英雄形象,阿伽门农傲慢无礼,阿基里斯恃才自傲,赫克托尔爱国护民,奥德修斯聪颖睿智,潘尼乐普贞洁不二等等[5],并且同时描绘出了公元前11—前8世纪希腊从氏族部落时期到奴隶制萌芽之时古希腊的社会生活,是研究希腊“黑暗时代”的珍贵史料。由“荷马史诗”可以看出,当时的希腊英雄时代正是希腊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英雄时代的社会制度已经开始瓦解。这也是“荷马史诗”能够成为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并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希腊人都是在阅读“荷马史诗”中成长起来的,直到目前的今天,欧洲人在学习文学时,“荷马史诗”仍是必修的第一课。正如马克思在描述《伊利亚特》中所说,它“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的高不可及的范本”。

三、希腊英雄时代的宗教神话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神话传说是“荷马史诗”的一个重要题材。黑暗时期的希腊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各种神灵信仰和神话传说,由于当时希腊氏族部落分布比较分散,各地信仰不统一,到了黑暗时代晚期,公元前8世纪后半叶,希腊各奴隶城邦兴起,随着居民、部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和城邦的产生,希腊名族意识才逐渐统一,期间,“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对希腊神话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荷马史诗”第一次用诗歌的形式对希腊神话进行系统整理,适应了希腊民族形成过程中统一宗教信仰的需要,使各个城邦形成了许多希腊城邦共同信仰的奥林帕斯教。

继“荷马史诗”之后赫西俄德所著的《神谱》完成了对奥林帕斯教中诸神谱系的整理,提供了系统的教义,“荷马史诗”和《神谱》都对希腊奥林帕斯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余年,奥林帕斯教一直居于希腊正统地位,为希腊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史料,古典时代希腊文学家也从希腊神话中吸取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四、结论。

古希腊黑暗时代的文学著作,以“荷马史诗”为代表,当时的文学著作往往具有宗教神话色彩,对战争本身很少有对正义与否的价值判断,但是英雄时代的希腊,对神的信仰也融入了对英雄的膜拜。文学著作往往歌颂希腊民族的光荣事迹,赞美勇敢、正义、乐观、勤劳、正直等高尚品质,讴歌克服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肯定人和生活的价值。希腊神话对西方的文化发展以及艺术文学、语言方面都有着明显而深刻的影响,从希腊古典时代至今的许许多多诗人和文学家都从希腊神话中对神祗的描绘获取灵感,并赋予自己的文学意义,创造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二

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最初用于保护身体、遮羞蔽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装装饰和美化开始被重视原来简单的屏蔽效应修正功能已经从社会的实际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服装艺术民间暗示的含义和代表的政治意义,完美地体现出来。

影响深远的电影艺术,跨度大,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所描述的内容,也对服装的要求很高的,需要的真实性,但也兼具艺术性。电影的影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道具,而穿着的服装字符的外表形象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审美取向。服装是的元素最亲近的人,最能体现性格的人,所以,在影片中的服装不仅要反映的装饰美,而且还与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建立人物丰满的层次感,反映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二、影视人物造型所蕴含的服装信息。

人物的身份,除了用言语和行动,以显示最重要的,但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依靠合适的衣服,视觉上的冲击,让人们观看电影和电视的时候,初步的印象。观众将很快就能服装信息,以确定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的定位。

服装被称为“身体的延伸”。心理学认为,服装是一个反射的心理和心态”装扮和修饰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种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性格,爱好,和值。这件衣服可以起到美化自己的表现内心世界,并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反映不同态度的人对自己的角色在社会和周围的世界。许多专家研究和分析的服饰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的问题。服装与某种信息,因此,服装和心理的趋势密切相关,反映一个人的情感和性格。

在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中,抛去精彩紧凑的剧情,最大的看点是由中外时尚团队合作打造的主角徐静蕾和有着“美丽时尚达人”称号的吴佩慈。吴佩慈以红色褶皱抹胸裙搭配黑色铆钉高跟凉鞋出现,大长腿的优势显而易见,很有“白骨精”的味道,让人觉得个性十足;而徐静蕾则是层叠上衣加上西裤外带鱼嘴高跟鞋的形象,既掩盖了比吴佩慈身材丰满的劣势,也显得比较低调,实用性很强,容易模仿。通过这样对比,影视中的角色形象更加丰满,也在不知不觉中,透露给观众一种微妙的时尚信息。

三、电影服装设计对人物性格的剖析与展示。

影视服装是剧组的设计人员根据电影剧本以及导演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刻画而进行的设计创造,通过对人物的认知和理解,展现出角色的性格、地位、职业、身份以及他们的情绪和命运。电影服装和舞台上的戏曲服装在运用上大不相同,戏曲服装的主要表现是沿袭旧制,通过几百年以来的艺术沉淀,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少有变化。而影视服装的设计来源是生活,设计的依据和灵感同样是生活,利用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千变万化,设计出来的服装可以更贴近生活,从而形成“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千古真理,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和性格的种种特征表现。例如:电影《红楼梦》中的贾府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在原著的小说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珠环翠绕、锦衣绣袄、让人眼花缭乱的服饰描写。而在电影中,这些描写被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观众从服装的视觉感受上,对人物的性格、心理都产生了深切的认知。贾宝玉是贾家的希望所在,是全剧的男主角,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宝玉在生活中绝对是时尚和精致的代表。他的情感在服装上也有体现,其服装的主打色彩就是红色。在宝黛初见的时候,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见到了衣着华贵、服装色彩斑斓的宝玉,大红箭袖、红丝束发、银红大袄、大红鞋使得宝玉的形象一下子深入人心,把一个活泼好动、喜欢自由、风度翩翩的贵族美少年展现得堪称完美。那“平生万种情思”的形象,一刹那间深深地镌刻在黛玉心中,为两人的情投意合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暗示了宝玉在贾府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特殊身份。男人在称呼女性朋友的时候,往往会说“红颜知己”,红色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也是女性。而宝玉是那样关心女性、推崇女性,红色的装饰是他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的颜色,表现出他积极、亢奋的性格特征。他所居住的“怡红院”,他小时候的诨名“绛洞花主”,红色在展现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电影服装设计对人物角色的塑造。

电影和电视服装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有良好的美学基础和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对人性的敏感和强烈的情绪生命的力量。斯坦利·库布里克曾经说过:“如果说,电影是虚构的,其实我觉得这是更喜欢音乐,它是一个情感和情绪化进程的推进。主题隐藏在背后的情感意义,最后出现”服装设计这是前进的一种无声的机器演员还没有说话的神神不知鬼不觉数字悄悄地呈现出来,然后再与跌宕起伏的剧情和角色的过程,反映自己的美丽和紧张感。

所以,如果他们中的人物,没有深入的分析理解能力的设计师设计的服装,无论多么美丽豪华的苍白。在《莎翁情史》中,女主角薇奥拉的服装就几乎和她的语言一样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这样一个聪慧而勇敢的女人:她穿着那件像蜻蜓一样的彩虹褶皱纱和杏黄花缎的外衣;还有那件浅湖绿色的衣裙,看上去就是一位海底公主;唯有那件沉重暗淡的金色婚礼服,使她看上去僵硬呆滞,即使是那块很轻的头纱也不能减轻这件服装的重量。在整部电影中,薇奥拉的婚礼服装是唯一件看上去不对劲的衣服,但正是这种感觉使得它成了一件很搭的衣服。薇奥拉穿着它的时候,她所有的动作都变得很困难,她变得犹豫不决,踌躇不定,变得没有那么性感——令人窒息的绗缝紧身胸衣似乎是对她将来单调沉闷的生活的预兆,似乎是她为适应这种生活所必需要上的第一堂课。我们都知道,伊丽莎白时期,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庞大夸张,在其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鲍玉珩,孙志红,张一平.好莱坞的服装设计艺术[j].电影评介.20xx(18)。

[2]李晴,药思达.浅析科幻电影中的服饰设计[j].美术大观.20xx(06)。

[3]肖琳.奥斯卡的审“美”品位[j].中国纺织.20xx(04)。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三

”随着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日本本土设计师凭借他们各自对服装独到的哲学理念征服了西方时尚界,凝聚东方哲学思想的艺术理念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

一、源自东方的空间感受。

空间是艺术探讨永恒的主题,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空间的表现方式,人们可以解读出艺术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方式。基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东西方艺术对空间的感知和再现方法存在着本质区别。“物派”艺术关注的是存在于物体中的空间,日本美术批评家千叶成夫用陆地与航行在海上的船只的关系来说明“物派”的思想。在这里,陆地与海洋是相互依存的,陆地与陆地的关系是借助海洋向外围无限扩展延伸而连接起来的。在西方观念中,人们要创造出具有独立空间的存在物,而在东方文化语境中,自然空间是原本就在那里的东西,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在原本就存在的空间里存在着包括人们自身在内的一切。用韩国物派艺术家李禹焕的观点来说就是,“所有的东西在太初都已经实现了,世界就是这样向我们开放着,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呢?”

二、物派艺术的空间观。

(一)物派艺术概述。

物派是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个重要艺术现象。物派的作品风格特征是以大量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将制作程度降到最低的限度,在遵从重力法则及其他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对普遍存在物进行组合。物派注重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普遍的物在特定空间中的特殊存在,并将空间以及由此产生的“场”的变化作为作品因素之一加以考虑,消解概念的物的存在,从而揭示世界的本来面貌。

(二)神秘的空白—“间”

“间”字在日文的发音为“ma”,日语《岩波古语辞典》中将其解释为“连续的物与物之间当然存在的间隔,由此产生休止的观念”。“间”包含了主客观两方面的知觉范围,大致与汉语“之间”的意义相近,意味着“时间的休止”和“空间的空白”。因此,“间”也具有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意义。“间”中包含着事物之间的间隔、停顿与虚空。日本的枯山水中用白沙与石块营造空白与距离,以高度象征的手法营造了一个精神空间,如绘画中的留白,诗歌中的休止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空白以“间”的观念来理解,是指一种状态或“机前”—空白处必须予人以期待,即事件或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间”的关键在于不可分离的空间,强调相互对应的两方面或两种力量间的关系,并通过“间”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力量。赋予虚无的空间以某种意味,是日本人特有的思考方式,是体验感与传统审美价值观结合后形成的。“间”就像一条长河流淌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三)物派艺术中的“间”

物派艺术家菅木志雄认为,物体在与其他物体产生相互关系的状态下存在。他的作品注重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存在关系,通过揭示这种关系来揭示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存在方式。他的作品《无限状况》由方木块与窗台相互依存构成,观者会看到美术馆的室内空间与外面的空间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一体的景象。原本封闭的空间,在这件作品里与外面空间连接起来,观众的视线以及周围的空气似乎由内(作品)集中转向到外(外部空间),并向周围扩散开来。在这里,木块作为“间”的中介位置融化在周围开放的“气场空间”中,并引导观众去观看、感受这个“气场空间”的整体氛围。木块的位置暗示了处于自然空间中的人是无法脱离自然的存在。由此可看出,物派展示的是一个缝隙般的“气场空间”,使人与自然空间之间的“间”以及“气场空间”成为可视、可感的东西。另一位日本艺术家榎仓康二的作品《壁》,是在两棵树之间用混凝土筑起了一面墙,处于两树之间的墙使观众更注意周围特殊的空间分割与自己的关系,并通过周围的空间关系来强化自己的存在。榎仓康二通过观众身体的介入来探索自身与外界空间的关系。

三、物派空间观中的服装设计表现。

自江户时代起,日本产生了许多新的审美价值观,如通(高超的鉴赏能力)、粹(风流倜傥)、伊达(侠义气概)、洒落(时髦)等。后来,审美开始关注物与物之间的空隙:屋顶使用宅瓦的话,房子面向街道那一侧的格栅就要选用大的;如果和服的腰带较宽,则只需加上一个装饰性的半领来达到平衡……几乎所有设计都开始关注起处于中间位置的“空隙”和空间。

(一)对主体的“空置”—三宅一生。

1993年,三宅一生创造了pleatplease系列。该系列是三宅一生对布料进行独特的工艺处理,使之成为不会消失的褶皱形态。这个系列最大的特点是带褶皱的布料可以随着人体任意造型,予人体以极大的变化空间。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三宅一生并没有把人体放在设计的主要位置,而是把精力投入到怎样处理布料上。因此,这个系列可以使人看到“人体的抽离”,进一步发散,即人性的抽离,使其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抽象美。三宅一生对“空”的理解是“使其消失”。在作品132.5折纸系列中,他通过复杂精密的逻辑结构和对布料的钻研精神实现了通过折叠使服装的内部空间消失。在a-poc系列中,三宅一生借用现代科技使传统制作过程消失,用新型的技术制造出服装和家居系列产品。baobao系列是一款可折叠的、由反光材料构成的、具有菱格纹结构的手提袋,他再次将载物功能空置,把目光从袋子本身转移到了都市周围的景象,使用反光材料使手提袋周围的环境投射到袋子上。这个系列的作品使三宅一生不仅瓦解了作品的内部空间,同时还实现了其对外部空间的映射。三宅一生将主体和核心部位的“空置”,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这种“空”的方式,使设计整体的结构充满了神秘的力量。同时,主体的“空置”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周围的“边际”的存在,三宅一生依靠布料或反光材料划定作品所要展现的“空间气场”,再利用这一气场引导人们去感知周围边际的存在。这里衣服或者手袋连接了人与周围的环境,当人们穿上衣服、提着手袋时就与周围的空间建立起了一个整体的关系。

(二)细节中的时空意境—山本耀司。

根据德国美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美学观点,服装是否具有艺术性,主要看是否能成为精神、心灵的表现形式。山本耀司注重对衣领、衣扣、衣袖、衣兜等处的设计,人们可以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设计师对时间与空间的意境体验。山本耀司的设计喜欢使用整块布料,以肩膀为基点自颈部最下方起自然下垂。如何达到颈部和下垂的布料间的和谐,则是山本耀司的兴趣所在。他较为注重在领口处营造一种流动感,有时松垮,有时收紧,山本耀司希望衣领的感觉可以根据穿衣者当时的心境自由变换。衣袖应根据肩部与臂的结构设计,在空间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山本耀司认为设计中要将肩斜、袖口和袖山(衣袖最上部的折叠线)这三处同时考虑到。添加衣袖的方法是决定款式的关键因素。衣袖的构思需要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开始,因为在身体的所有部位中,肩膀是支撑衣服的关键部分,所以袖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肩斜的角度决定着衣服所有的功能性。服装的细节决定着服装最终的形态,山本耀司在处于流动状态的细节中把握着服装与人体微妙的内部空间,在细节的处理上实现了服装与身体之间的承上启下的联接、布料的紧绷与松弛的平衡。不仅如此,山本耀司还特别注重人穿上衣服时的感受与状态,因此,他对细节的处理是对状态、关系和空间的探索。

(三)内外空间的翻转—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的设计建立在东方以及现代服饰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一直在寻求个性的解放,形式上不再一味地追求夸张的立体层次所带来的外观效果,而是注重穿衣服的主体—人的外在和内在精神。与其他的设计师不同,川久保玲常常把身体放在衣服之外,例如在commedesgarcons1995年春夏系列中,像围裙一样挂在身体前面的西装外套,以及将“反穿”带入的服装设计。从反过来穿的衣服到跑到身体之外的衣服,川久保玲一直在探索服装与身体之间的内外、表里关系。日本哲学家鹫田清一认为,身体作为人存在的一部分的同时,也是一个外部的对象。衣服虽然接触人的身体表面,但也可以说它是处在外部的。如果把衣服的表面看作是人的外部,衣服和皮肤之间的空隙就是内部;如果把皮肤看作是人的外部,平常被看作衣服的里面,同皮肤接触的部分就变成了外部。如此说来,反穿的衣服则是身体跑到了衣服的外部,也就是说把身体放在了向着内部的衣服的表面之上。本来应该在内部的东西来到了外部,而本来的表面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里面,服装与身体的空间关系不停地被改变着。川久保玲通过解构服装,创造断裂、分割、破旧的布料形态,翻转了表里内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身体内部与外部空间关系的探索。

在物派艺术的空间观念中,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日本服装设计师都开始关注起处于中间位置的“空隙”与空间。三宅一生通过将主体“空置”,使作品散发出更神秘的力量;山本耀司在服装的细节中把握微妙的内部空间;川久保玲更是大胆地翻转了内外空间。他们的设计使人们可以感受到源自东方的、对于空间的独特情感,在“空隙”中追求人与物、衣与体、心理与精神的自在与圆融。

参考文献:

[1]潘力.间—日本艺术中独特的时空观—访日本当代建筑大师矶崎新[j].美术观察,20xx(1).

[2]千叶成夫.日本美术尚未生成[m].范钟鸣,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

[3]鹫田清一.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m].吴俊伸,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

[4]黄笃.意大利“贫穷艺术”与日本“物派”比较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20xx(6).

[5]王玉萍.凝练东方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中日代表性本土品牌服装的设计取向[j].中国艺术,20xx(2).,河南郑州。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四

摘要: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主张,工作室模式自由开放的教学形式、启发式的个性化教学、围绕项目的跨专业方向交叉教学等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就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而言,主要有合作型、自创性、研究型和综合型,可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模式。本文就综合型的工作室模式如何培养服装设计创新能力做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考核细则对工作室加以考核,以促进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服装设计;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我国非常重视创新,早在“十一五”规划时就制定了到20xx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教育[1]。服装设计是解决人们穿着生活体系中诸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计划及创作行为,显而易见,服装设计教育需要有创新教育,即从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好奇心、兴趣入手,鼓励其对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并探索实践自己的设计理念,从而获得有益的成果。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教育对大学而言,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本文拟以工作室模式教学来研究服装设计的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主张。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因此,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现代教育认为,创造力教育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二是创业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相互结合与交融,就能培养出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创新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事物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运用[1]。创新教育首先是一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法论教育和培养。具体说来,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创新的课题,学会在创新过程中所应当把握的思路、技巧、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其次,创新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创新教育应该以知识教育为基础,这样才能够发现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创新成果。而知识教育也应该与创新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到的知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起主要引导作用。任课老师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体会等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2]。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为: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市场需求和社会实践,设计中强调自由创作,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为了兼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目前设计教育普遍采用授课体系与工作室教学两者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前者用于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设计思考方法,后者则用于训练和强化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工作室模式实行小团队教学,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专家、教授为核心,学生人数通常只有6-15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工作室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自由开放的教学形式,突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性,把课堂的概念进行延伸,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更自由自在,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里,教学能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起来,可自由地探索教学内容与实践。

2.这种教学模式不注重理论概念的讲授和内容的系统性,着力于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和针对性;授课方式不再是以讲授为主,而是多以指导和启发来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与探索性的教学,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注重强化工作室里学生之间的个性和差异,强调学科、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一模式顺应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基本思想。

3.教学组织灵活,能跨专业方向交叉教学。随着设计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链的相互衔接、团队合作的效应越来越凸显出来,设计师个人的作用将逐渐被淡化。服装设计只是庞大的服装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实施要受到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涉及服装设计本身的知识,还要结合产品的风格与市场定位、服装材料、生产组织与管理、市场推广策略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跨学科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组织管理项目进展中不同的阶段以及如何协调各部分的合作。

4.围绕工作室教学项目,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工作室还可加大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机会,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就认为:许多独特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产生的。讨论交流时各种想法异想天开、质疑问难,创新思想得以培养。还可建立项目成果展示,营造学生之间比优、比强的氛围,增加学生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实践热情。

5.培养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以工作室为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社会上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生产,除了可以锻炼设计能力以外,还可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同时,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和形势,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三、工作室模式下的服装设计创新能力培养。

合理有序地组织、运行和考核服装设计工作室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服装设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工作室模式的组织和运行。

服装设计工作室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运用哪种形式还要因校情而异。

1.合作型服装设计工作室。这种模式是指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开发服装产品,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学生能直接感受设计作品产品化并最终成为卖出去的商品所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设计作品的商品化要求学生能理解作品、产品与商品之间的区别,懂得产品设计要结合生产工艺并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也就是如何将学院派的设计向实用主义的市场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建立了真正的设计概念。这种运作模式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也为工作室创收,便于进一步开展教学,是工作室成立之初最值得推崇的模式。

2.自创型服装设计工作室。当企业合作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向该模式转型。该模式下工作室有自主产权的服装品牌,能独立进行服装产品开发,并能够将产品大量生产,这就要求工作室的硬件和软件齐全,除了研发和生产,后续的市场推广营销也要花费较多精力,因此实现难度大。这种模式源于西方创意产业运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撰文指出,新创意会催生出无数的新产品、创造广阔的新市场,提供大量获取财富的新机会。

3.研究型服装设计工作室。这种模式是针对服装产品进行创新研究,服装创新研究主要聚集的目标是其设计元素的创新研究,诸如材料、色彩、造型、工艺等的创新,通过组合创意性元素设计出新的产品。因此,对服装产品及其设计元素的深入研究,找到关于产品的设计、管理的规律和方法,形成观点与结论,并将这些研究成果通过一定的途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指导生产实践活动,这就是研究型工作室的意义。该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型能力要求很高。工作室负责人要起到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必须由具备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教师担任。在学生选拔方面,着重考虑学生是否具有理论基础,兴趣点是什么,有没有钻研精神,只有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钻研精神并有志于研发产品的同学才能参与进来。

4.综合型服装设计工作室。事实上,学校工作室的角色是双重的,它区别于社会上的工作室,肩负着实践教学、研究的任务,不是完全独立的,对于校内工作室,上述三种模式单独进行不切实际,而综合以上三种模式才是相对可行的。在工作室综合模式建立初期,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形式出现,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来组织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项目促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是企业的实际项目,教师获得鲜活的实践教学案例,学生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施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工作室获得经济效益。项目组成员由项目负责人来挑选,教师带领并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工作,通过熟悉企业和市场的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直接有效的帮助,这样,师生共同在干活中学习、提高。工作室在长时间没有企业项目可做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企业项目的形式,按照完成企业项目的要求和步骤来训炼学生,使其具备实战工作的能力和状态,以便将来能顺利完成真实的项目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灵活组成工作小组,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按进度检查督促学生,让学生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2)以比赛促创新。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日常的教学课程安排不可能完全满足工作室的需要,这就要求工作室教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课外专业辅导的任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收集整理资料,根据拟定的主题来设计系列服装,以积累素材。鼓励并组织学生参赛是一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收获,同时也体验过程的艰辛。国内外每年都有很多服装设计比赛,工作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并指导工作室学生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参加高水平的比赛可使学生收获颇多,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吸取的专业知识、掌握的设计技巧、设计速度与效果的进步往往出人意料。

(3)以课题促创新。工作室的另一个职责是做课题研究,教师通过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共同挑战和解决本学科某些领域的难题,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培养其对本学科难点和疑点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科理论水平,为他们继续深造打下基础。总而言之,综合模式下运作的工作室多项工作穿插进行或有机结合,做项目、做课题研究、组织参赛等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随着模式运作的逐渐成熟,还可以将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使之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直至变成主导模式[3]。

(二)工作室考核。

创业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4]。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作室教学、发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学偏差和实际问题,更好地维护工作室的良性发展,要逐步建立考核制度。笔者认为,考核工作室绩效可从三个方面来评价:第一,为引导设计教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考核工作室在社会服务方面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引导工作室团队主动对接区域经济需求。第二,为促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形成壮大,并促成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养成,考核工作室申报和完成各级科研课题的情况。第三,为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学生设计参赛获奖或获专利发明情况以及社会服务的贡献来考核工作室学生的设计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这样的考核会使工作室的三个功能相互促进发展,使工作室成为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平台,为工作室的长效机制提供保障[5]。

四、结语。

实践证明,在服装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工作室教学模式功不可没。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延伸和深化,同时也将不同课程内容相互交叉与渗透,营造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通过师生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学术研究的过程,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因材施教以及大班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完善工作室的管理与考核,有利于促进工作室的良性循环,使得企业乐于为工作室提供项目,教师乐于进行产品研发和课题研究,学生乐于进入工作室接受技能培训,这样,势必对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五

服装设计的整体美感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和谐的比例关系,比例是决定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调整服装造型中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已达到人与服装形成最佳的比例关系做了阐述和分析,论证了服装设计中的比例美。

一、比例。

“比例”是形式美法则(多样统一、平衡、对称、对比、比例、节奏、宾主、参差、和谐等之一)。“在任何一种艺术和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指对象形式与人有关的心里经验形成的一定对应关系。当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内部的某种数理关系与人在长期实践中接触这些数理关系而形成的快适心理经验相契合时,这种形式就可被称为符合比例的形式”(美学辞典p48)比例是指造型物的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长度或面积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通过大与小、长与短,轻与重等质、量的差所产生的平衡关系。这个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产生美的效果。

服装设计中的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通常会以比例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色彩、图案、面料、质感、装饰配件、体型等)进行设计,使服装的比例更加符合人体视觉比例的变化。

将黄金分割率应用于衣服的比例,即:背长平均等于37cm,假设背长为1,裙长等于背长的1.618倍,即得出以下公式37cmx1.618=59.866≈60。以背长等于37cm、裙长等于60cm为基准。如果衣服的肩宽为40cm,上衣的长度为60cm,那么,这件衣服的长宽比例为60:40或3:2。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比例实质上是指形式对象内部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一套服装的上衣长与裙长、袖长与背长、袖长与外套长等等。采用这种比例尺寸,将得出比例美的特征。但在服装设计时要考虑到着装人不一定都是标准体形。要设法用服装来弥补或校正着装人体型的不足和缺憾,就必须利用比例美的造型规律来重新考虑服装的比例,注意服装是人体的穿着物,要符合人体美,又要找出其规律的比例美感来,这是比例设计的关键所在。

服装设计需要有好的比例。比例是决定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它的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服装的长短、宽窄以及各部位裁片,各部分装饰分割等都有比例。服装在造型上存在着面积的大小、长短和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要求取得最美的比例,如领子与全身大小的比例,裤长与身长、肩宽与上衣长之比,口袋、袖笼、肩斜度、领型、衣袋和扣子等的比例,一切形状在大小上的比例,都反映在统一与变化的规律之中。

一件合体的服装,其各部分之间必须存在着给人美感的,和谐的比例关系。服装的比例分割是为修正人体的比例失调而服务的。如服装的长短与人的身长(头长、躯干长、腿长等)的比例关系,服装块面与块面间的比例分割关系。事实告诉我们,不管是人体还是服装,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内衣还是外套,和谐的、合乎美学标准的比例一般均符合黄金分割法。人们对失去比例关系的服装设计往往感觉不顺眼,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的下半身长些,就显得比例匀称。因此,女青年上身穿得紧身瘦小的衣服,下身穿长的裙裤,再加上高跟鞋,增加腿部的长度,能充分显示出自己优美的体形,道理就在于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衣服的比例要配合人体的比例,但并不意味着需要通过服装去再现真实的人体比例绝大多数人的体形都不完美,所以对于腰节和臀围较低的女性,制做收腰裙时,其腰节线就应该比实际的人体腰节位置适当的提高,以补正下身的比例。高跟鞋也有补正上下身比例作用。其一,服装本身的造型也有比例是否得当的问题。例如,服装长度与围度之间的比例,也就是长短与胖瘦的比例,会体现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领面的宽窄比例,贴袋的长宽比例,腰节线的高低比例,分割线的位置比例,都事关一件服装的造型是否协调美观。套装的上长下短或上短下长或长度对等都是常见的穿着比例,它们也表现着不同的穿着效果。还有波浪裙下摆的大小,领口的深浅,西装驳头的宽窄,等等。其二,装饰物与人体以及衣服都存在比例问题。例如,耳坠和项链的大小,伞、帽、包的大小及服饰图案的大小,都应与人体和衣服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总之,在人体上、衣服上、装饰品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比例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比例是服装设计、服装穿着和服装鉴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是,比例在服装上的应用紧依照“黄金分割法”是不够的,因为服装造型包含着多种因素,涉及到色彩、图案、原料,装饰附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到穿衣者的体形。人体有着不同形状的线,如,直线、曲线、弧线等。人体的健美是由这些线来表现的。服装美学,就是运用这些最有表现力和装饰性的线去刻画人体的健美和穿着的适宜性。所以,在设计服装时。对比例问题也要有整体观念。

在服装造型中,如果能巧妙利用面积、长度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服装产生和谐,对形体起到衬托装饰的作用,例如,正常体形的外衣长度如运用5:8=肩宽:衣长的比例方法的话,那么就会收回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是一个矮胖的女性,最好不要穿肥短、方格、横条或大花的衣服,应选择简洁的、衣肩窄些的、领口开的低些的服装,上下身的复杂颜色要基本一致;比如是高而瘦的女性,选择服装的原则恰恰相反。采用方格、横条大花的设计可以扩大你的体形的横面感,缩短你的身高,从而弥补体形比例上的不匀称。比如是胸部较平的女性,要使它显的丰满些,可以选择上部紧的款式和质地柔软的面料,外衣在肩部和胸部两侧加些褶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是腿短的女性,穿裙子比裤子显得美。

服装的比例,还表现在面块的分割和色彩分量的设置上。所以,在设计上可参考“黄金定律”的比例形式。如设计前后过肩,过肩的高矮不当,就会破坏了上下两块协调的比例关系。又如色彩在感觉上也有分量,做色块的设计,就要在面块的比例和色彩的比例中注意考虑均衡的效果,否则分量的比例就会失去协调感。

在实践应用中,比例是指长与宽,整体与局部的尺度关系。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形成一定的比例。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比例关系也不相同,或三与二之比,或四与二之比等等。整体与局部是服装外形长与宽和领、袋、袖等部件的比例关系。

比例的作用是解决形式美的一个方面,服装的美包括造型、面料、色彩三者的比例关系。两种面料拼缀,甲、乙面料各占多少,是比例关系;两种色彩配合,甲色和乙色各占多少分量,也是比例关系。

服装造型之间的比例,服装的长与宽,是以人的体形为依据的。

(一)袖的长度以手臂的长度而定,但长袖、中袖、短袖的运用则以款式而定。有的比例关系比较固定,有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长和最短不能超过手臂。

(二)领的高度与宽度是以颈部围柱和倾斜的特点为依据的。男装衣领一般在喉结偏下;女装部分衣领略高一点;而时装衣领的宽长和深度,一般则是依据颈部长短、肩部宽窄和体长而定。

(三)口袋的宽与窄,一般取决于手的大小和厚度,并稍大于手若干公分。目前,有的时装的口袋向特大、特小或特多的方向发展;有的基本上作为一种装饰,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如袖上的微型口袋。

综上所述,服饰的比例,首先要与穿衣人的身体相吻合。穿衣人不一定都有标准的体形,为了修饰人体的缺陷,就必须考虑到服装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吴卫刚编著.服装美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6月。

[2]徐青青编著.服装设计构成.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月。

[3]吴永.服饰美学.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4]包昌法.服装设计理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月。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六

[1]张玉书。茨葳格小说选·前言[a]。茨葳格小说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三人书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史,1980年版。

[3]高中甫编,《茨威格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世界文学随笔精品大展》,上海,上海文化出版史,1992.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七

1.背景。

也许很少人会把服装当成艺术,因为人们对日常生活总是熟视无睹,岂知,服装不仅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年轮,纪录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身体诉求,包装着人们的身体曲线。它是人类最温暖的记忆,可它却处于最边缘的记忆中。

随着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艺术设计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信息时代,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严格的行业之间的界限正在淡化。服装设计师的想象力迅速冲破意识形态的禁锢,以千姿百态的形式释放出来。新奇的、诡谲的、抽象的视觉形象,极端的色彩出现在令人诧异的对比中,于是不得不开始调整我们的眼睛以适应新的风景。服装设计既要有很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既然设计出来的衣服是要在生活中穿的,既要美观时尚,又要低调优雅,使服装永远不会落后,所以一个设计者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要忘掉自己是自己,而是在设计你所想表达的意向。当然,对于设计来说,最重要的不单是把握当下的流行趋势,而且要灵活运用我们本身固有的民族的或传统的特色,做出更具有意义的服装。

2.意义。

通过对《那些年》这一主题的设计,来表达服装现阶段简单化的风格,看似简单大方,实则结构及分割都非常特别。运用挺括中不失柔软,朴实中又不失时尚的面料来表达本设计简单硬朗的效果。另外结合纹理的细节处理来增加服装古典的韵味,达到既有特色又不失时尚的目的,进而形成一系列简单而不失细节具有潜力的服装。

(二)研究内容所属领域、研究范围。

本次设计围绕休闲装进行创意设计,对当下对休闲装的要求和所处的环境分析,结合现代休闲装的流行趋势及流行元素,完成创意设计。此次的消费人群主要为追求视觉、刺激、时尚、享受自然给于的多彩、美妙的生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的男女青年,研究领域强调设计理念和设计情感,突出设计,紧跟时尚,具有现代风格的创意设计作品。

本次的服装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灵感,却又比生活更具有艺术。采用分割、撞色,镂空的手法来表达创意理念,来满足青春时尚的消费者。

1.历史发展。

服饰,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像饮食那样出于维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样出于防身之必需,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创造。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休闲化,休闲装的兴起及发展较为迅速。都市里的人们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心里、生理的压力都很大。压力越大,人们越是希望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消遣。利用各种方式来调节释放压力。休闲装的发展,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繁荣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休闲装是针对正装而言的,即非正式服装。

休闲装,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衣装。敏感的服装界,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牌休闲装。由于休闲装概念广泛、内涵的丰富,它已被演绎成诸多风格、种类的日常装。青春风格的休闲装,通常设计新颖、造型简洁,有粗犷的形象,塑造强烈的个性。典雅型休闲装,追求绅士般的悠闲生活情趣,服饰轻松、高雅,富有情趣。

2.服装的作用。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

(1)服装,过去、现在,将来仍将是心灵与外界对话的形式。服装通过不同的设计语言塑造、润色和装饰着人类的生活。为了取暖和遮羞,人类的祖先开始用衣服来遮盖身体,但也就在那时,装饰作用也同时成了服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群体里,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外界的压力都影响着人们对装饰方式的选择。今天,虽然人们穿戴衣物的基本原因还是为了取暖、消暑和遮羞,但更重要的原因已经是为了更好地装扮自己。因为人类是社会群体,服装也具有一种社会化特征。

(2)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不仅仅是思想开放了,更注重个性化,时代概念在整体服装上早已不再是一个虚有的名词。本系列服装给人一种个性、干练、时尚、简约、舒适的感觉。在反应国际流行趋势的同时,又蕴含了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像是那些年我们或稚嫩、或叛逆、或青涩、或成熟的青春时代,需要人们慢慢的去品味。

3.服装的功能。

综合来说,服装有保健和装饰、工业用途三方面作用:

(1)保健: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在穿着中要使人有舒适感,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纤维性质、纱线规格、坯布组织结构、厚度以及缝制技术等。

(2)装饰:表现在服装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主要因素是纺织品的质地、色彩、花纹图案、坯布组织、形态保持性、悬垂性、弹性、防皱性、服装款式等。

(3)工业用途:防静电服装是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对静电敏感场所或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服装脱离了原本复杂的形式,变得越来越简约。无论是廓形上,还是设计上,都十分的大气,使男性变得更加阳刚,女性更加柔美。配上纹样的设计,来表现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时尚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别有一番滋味。

1.此设计是按照社会或自然事物的剪影来创意,廓形比较夸张,结构分割的也十分的巧妙,表达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概念。

2.运用面料再造,做出镂空的花样,露出的面料颜色与外部面料颜色相撞,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3.注重饰品的搭配与服装的整体风格相符合,细节设计与整体廓形相匹配,做到和谐统一,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重点与难点。

要做出简约的服装,一定就不能就简单而做,否侧会显得十分笨重。在整个过程中,服装的廓形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面料的选择也就非常的重要,一旦选错面料,就会影响整个服装挺括的效果。在结构分割上要做的巧,做出的服装不仅要有创意时尚的感觉,而且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要更加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调。

通过对面料的二次再造手法,来表现镂空,在技术上就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还要在颜色上做出对比,撞色等,处理不好,便会变得非常的庸俗,所以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各种搭配,来表现这种设计的想法,使服装更加的协调与完美。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分析。

2.市场调研法:通过实地市场调研,寻找灵感来源,进而确定本次设计方向。

3.归纳总结法:根据之前的资料和市场调查,总结归纳,得出设计方案。

4.对比法:运用对比手法来强调突出本次设计的创新与新颖之处,突出设计亮点。

5.借鉴法:从采集来的资料中,借鉴与我本设计相关的设计点,进行创意设计。

(二)研究路线。

1.根据市场调研信息与最新流行趋势,提取相关流行元素与设计相结合,确定设计主题。

2.依据设计主题,绘制设计草图,对服装进行初步创意设计。

3.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绘制平面款式图、1:100样板及设计效果图。

4.结合当今流行趋势、设计风格选择所需的色彩与面料,运用多种工艺手法进行面料再造设计,使其与服装造型紧密融合,打造出最具特色的创意服装。

5.最后完成成衣制作,对服装整体进行协调,使服饰的搭配更加新颖、完整,成衣效果更加理想。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条件。

在书籍、电脑上查找与我设计相关资料,学校提供人台、平缝机、裁剪案台、熨斗等一些机械设备和一个宽敞的做作场地,在商场可实地购买一些与我设计所需的一些配饰品等。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此次制作中服装的廓形有些难于表达,而再加上镂空的设计,在有些特殊的部位的立体效果和结构设计往往很难表现效果图之上的感觉,就会使得整个服装显得熟气而呆板。再加上要运用撞色的手法来体现青春的潇洒与不羁,又增加了整个设计的难度,处理不当色彩的问题,就会让服装的整体变得不和谐,甚至失败。

(三)解决措施。

在制作的时候,要注重时尚与文化的结合,细节方面一定要着重处理。颜色的搭配既然是撞色,要掌握颜色面积的合理度,不能随意的分配颜色块面。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立体与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面料之间的配合程度,有的需要对面料进行二次处理来表现所需要的效果。最后,要选择合适的配饰来搭配服装,使整体的效果更加趋向于舒适美观。

五、预期要取得的成果及成果的学术或应用价值。

(一)预期成果。

2.完成设计说明、设计效果图、平面款式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以及设计报告书;。

3.依据设计效果图制作成衣造型新颖、结构合理,工艺精细,服饰品搭配。

完整,展现强烈的视觉效果、整体感强。

(二)应用价值。

服装最初是人类用来取暖和遮盖作用的,在人类不断地进化与演变过程中随着经济与时代的发展,服装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在现代服装不再是一种只能穿着的衣服而已,而是作为一种时尚的艺术品,它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底蕴,同样也是存在于的价值标准。

六、进度计划。

(一)第一阶段。

通过对休闲装的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进行开题答辩。

(二)第二阶段。

1.根据自己的设计定位和市场调研,撰写设计过程与方案。

2.整理流行趋势,撰写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案,并绘制草图、色彩稿、平面款式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等。

3.制作服装设计静态展板并结合服装的款式和风格选择材料并进行整体制作和搭配。

(三)第三阶段。

服装的制作,根据自己所确定的方案采购面料、辅料并进行打板实裁(1:1)并完成服装的整体制作。

(四)第四阶段。

试穿、彩排、服装动态展示,设计作品打印装订成册,撰写设计报告,多媒体演示制作。

(五)第五阶段。

准备毕业答辩及进行毕业答辩。

七、参考资料。

[1]《服装美学》华梅中国纺织出版社8月。

[2]《服装手工工艺》潘凝高等教育出版社207月。

[3]《服装缝制工艺》张明德高等教育出版社6月。

[4]《服装平面款式图设计》何仁娟高等教育出版社8月。

[5]《图案设计》文峰中国青年出版社7月。

[6]《服装打样与工艺制作》石玲高等教育出版社1月。

[7]《服装制板与放码》潘凝高等教育出版社201月。

[8]《服装制板与裁剪丛书》徐丽化学工业出版社1月。

[9]《服装设计的创新与表现》袁利、赵明东中国纺织出版社201月。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八

摘要:欧洲位于大西洋沿岸,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气候温暖,底蕴深厚,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酝酿和文化氛围之下,欧洲的服装一直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特点,欧洲各国的服装设计突出了各个国度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本文从各国典型时代的文化特征入手,分析各个国家的服装设计特点,以此来说明服装设计与文化的交融性。

关键词: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哥特式风格。

1欧洲文化的起源与整体服装发展特点。

一种文化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它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气候及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相联系,同时也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以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xx年左右,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发展出城邦文化。古罗马国家建立在意大利半岛上,半岛上多河流,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比希腊优越。雅典和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希腊各城邦对外开放,各城邦之间以及各城邦与东方各国之间的商业和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他们互相学习,并从东方学到了炼铁和铸铜技术,使手工业,如冶金、造船和制陶业,以及工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欧洲社会是大洋文明,开放包容的心态让欧洲社会的服装设计从古至今,都呈现着一种百花齐放的特点,充满着创新,夸张和独特的风格,在当今时装秀的舞台上每每总能以一种自称一派的风格绽放光彩。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欧洲建筑,还是欧式服装,都深深地受欧洲文化,甚至经济政治的影响,下面举几个较为比较典型的欧式服装风格,细细分析一番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2.1洛可可服装风格。

洛可可艺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因而又称作“路易十五式”,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这种艺术风格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其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纤弱娇媚,纷繁琐细,精致典雅,甜腻温柔,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且工艺、结构和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的特点在当时法国十分流行。洛可可风格从建筑装潢扩展到家具、油画和雕塑领域,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纹,随后发展到西班牙地区,且影响了当时法国周边地区的服装设计。洛可可服装有着十分典型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其深受生气勃勃的生命意识影响,法国宫廷式服装是非常柔和、非常女性化的。其中大裙撑,紧身衣,低领线,小花边、蝴蝶结等都用一种夸张的语言突出了女性的曲线,强调了女性的特点。那个时代的人们头发做得很高,里面有很多支撑材料,这些都体现女性的一种夸张与唯美。优雅繁琐,却富丽堂皇———这就是洛可可服饰元素。18世纪的西方服装界,正是因为洛可可服装风格的出现,被渲染上了一层纤巧而富丽的光泽。在服饰面料上洛可可服装多采用质感温软的材料,浪漫而华贵。高雅而精致的面料,如具有优雅和透明感的缎子、绡纱和蕾丝花边等都强化了古典风格,局部设计常饰以华丽花边,领部细褶和袖部装饰,精巧的刺绣工艺和诸如蝴蝶结、玫瑰花装饰等,显得十分精美。洛可可服饰时而采取自然形式的装饰题材的运用,充满了女性惬意的轻松感,处处体现着新兴资产阶级上升阶段强调满足自身感官愉悦的审美趣味。洛可可风格在欧洲盛行了一个多世纪,它所演绎的精致、华丽、优雅的性感,夸张的造型始终是时装设计的灵感源泉,极大影响着现代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及制作工艺。“它的精华就是夸张”!

2.2新古典主义服装风格。

新古典主义服装文化不像巴洛克和洛可可两种风格,它不是视觉样式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理念问题,这也是正确理解新古典主义服装的关键之处。这种类型的服装风格以追求古典为主,这个时期的服饰,使用的面料不仅特殊,设计也显得十分新潮大胆,从中体现了一种现代服饰的缩影,而且,最突出的一点是,女性离不开手套,仿佛这是她们高贵的体现。女性的手套设计也是别有一番风味,黑色的蕾丝,金属珠子相互搭配,提箱一种风情韵致。帽子的设计在新古典主义时代也是十分引人注目,女子的发髻越来越高,帽子上头的羽毛,缎带又体现出对古典风格的重视。而男性的服装在新古典主义时代以长筒靴,骑马装为代表,不是男子气概的同时,体现出一种柔美与内涵。那个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都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逐渐接受朴实的审美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风格,于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在那个时代让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服饰大放光彩。

2.3哥特式服装风格。

哥特式服饰,顾名思义,这种服饰一定少不了哥特风格。而哥特风格以新奇,古怪,大胆,幽深,孤寂,神秘等特点。哥特服饰主要是想要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高贵感,因此哥特着装一般搭配带有宗教色彩的配饰(如十字架),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其风格主要体现为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呈现出永远的黑色或者是暗色系列。哥特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层层叠叠的衣服,繁复的首饰,以及阴沉的色彩。哥特风女性甚至化成惨白的皮肤、血腥的眼神,和着或白、或猩红、或暗黑、线条锐利、面料朴素、领口高耸的单色长袍,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流行大量的蕾丝花边、缎带、蝴蝶结和束腰设计、展现十足的女性特质,塑造出高贵典雅的形象)的禁欲、庄严、冷酷。

3结论。

分析了欧洲社会和文化起源,理解了不同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征,服装设计离不开文化的熏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服装设计的补充。艺术文化繁荣的地方,服装设计也会丰富,在每个地区,每个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服装设计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深深地融进人类的文明中,必将为当代及未来的服装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九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由学校通过书本授课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为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上手快、针对性强、技术过硬的人才。

一、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1、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强化“工学融合”

以往学校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把学生和市场分开,使学生缺乏对行业以及企业的了解,学的知识也不能紧跟时代步伐。特别是服装设计专业,由于服装款式、用料、设计观念等变化速度非常快,书本上的知识只能作为理论基础,不能完全依靠。而校企合作的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工学融合”,使学生能够接触时尚、前沿的知识和作品,从而增强服装设计的时代感,也满足了企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2、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共建互利。

校企合作的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以及实训教师,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是真正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还能实现学生专业技术的全面提高,为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引入企业合作,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实习和找工作的问题,企业也能获得人才储备,达到共建互利的效果。

二、我校服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1、积极引入企业办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我校通过多方调研,把服装设计专业与行业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先后与区多个制衣厂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在多方争取下,制衣厂实习实训基地分别挂牌成立。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加强对协会的管理,完善了校企合作机制,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专业的教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学成果明显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深度合作,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了明显增强,服装设计专业已经成为学校的明星专业。在校内的各种服装设计竞赛中,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和实力。此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赛,充分展现了“校企合作”“以赛促学”的积极效果。在实训方面,学校投资建立大型的服装实训中心,增添了许多新型的高科技设备,为学生实训提供方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把上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反馈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环境,设计各类型服装。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工学融合”的效果,大批优秀的人才得到发掘。

三、加强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采用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所以学校应强调继续巩固和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其一,建立并完善“前店中校后厂”的新型办学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联系设计门店以及工厂,建立“前店中校后厂”的新型办学模式。强调“前店后厂”的主要目的是为师生提供一个集设计、打版、成衣、营销为一体的平台,实现学生能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实践活动,将富有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服装设计作品投入生产,并通过实体店进行销售,增强设计的成果转化。

其二,进一步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吸收优秀的人才到服装设计专业任职,这些人才会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校还应把企业设计师请到课堂内,通过他们的经验传授,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和锻炼。优秀的师资团队增强了服装设计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了良性循环,提高了专业知名度和认可度。

其三,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新时期,教师应采用先进技术,改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带动整个专业的进步。如,采用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再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网站以及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和途径可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正在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事物。通过实践得知,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用于市场环境变化大的专业教学,它能把学校、市场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非常好的实践意义和教学效果。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

摘要:中国的地域广阔富饶,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的管理下,中国的民族文化发生着改变。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更加频繁和密切,国际化的服装设计思想影响者中国的设计师,中国的服装设计受本土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服装特点,设计师根据设计文化思想内容进行分析,逐步融入现代化的社会元素,对现有的中国服装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可以关心的内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将针对服装设计中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服装设计中民族与国际的不同和相同。

关键词:服装设计;民族;国际。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交流,服装设计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需要对现存的社会需求、时代发展向符合,需要与国际上的时尚同步。民族个性化的时代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服装设计的多样性,更好的提升服装设计效果。我国的服装文化自古至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服装的演变与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分析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角度认识服装变化的原因。加强服装设计的国际化发展研究,将服装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相互统一,提高民族改革开放发展和创新,提升我国服装设计的国际化标准地位。

1服装品牌中面料的设计。

服装品牌的核心要素中包含产品的发展水平,产品具有的独特特点。服装品牌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分析当下社会服装发展变化的基本需求,对每一个季节的服装展览时代需求进行分析,对服装市场供需标准进行认识,对服装的面料进行不同的研究。充分认识棉、麻、绵纶、混纺、海马毛等多种材料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的效果,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服装设计。运用现代服装加工工艺,将不同的材料相互结合,实现多结构、多层次的面料设计,实现独特的、精细的服装面料基础研究。这样的服装品牌就具有了品质效果,实现了品牌的独特文化发展,适合市场的服装材料是保证服装品牌长久经营的基础,不断完善服装材料品质的研究,加强品牌的创新研究意识,确保服装品质的稳定发展。

2服装产品的创新。

服装受季节、时代、样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不同的商业价值。根据服装品牌的产品创新研究,对商品进行大量的分析,挑选具有特性的商品,提高服装产品的产品价值。这样的商品价值具有良好的品质作用,服装的流行与创新发展有关系,良好的服装创新会促使服装产业的进步。分析服装市场中需求和变化的不同,对产品价值、产品主导思想进行研究,逐步提高服装产业的发展水平,改变服装产业的时装标准,对适合服装销售的主导基础思想进行研究。根据服装产品销售的情况分析服装的市场认可度,以服装创新为基础,提高市场的新鲜度,更好的完善服装设计的效果,确保服装产品的创新研究品质。

3创建品质品牌服装文化。

将品牌品质设计融入到文化设计中,利用不同的文化设计提高品牌的品质效果。设计师将个性化的服装文化融入到服装中,提高服装品牌的设计效果,这不是单独的制造服装,更是一种文化产业的艺术设计,建立独特的服装设计理念,提高品牌品质的设计效果。这有利于品牌文化的发展,提升服装品牌的`价值,是艺术行业的品牌文化发展。

4.1民族品牌文化的营销。民族品牌文化的服装设计师具有多样性的、个性化的、民族性的文化发展标准。利用不同的品牌设计标准思想,对民族品牌文化设计进行营销,提高民族文化的审美设计效果,对民族文化道德思想进行综合整理。品牌文化设计受营销的需求影响往往更具有市场选择性。服装品牌的民族文化设计,通过市场可以验证服装设计的市场认可度。品牌服装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世界品牌服装都具有历史文化思想底蕴。市场经济对品牌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品牌与国际品牌想合作,利用品牌加工的机会熟悉国际服装制作标准,学习研究国际品牌的设计思路;有的品牌利用文化主题发布会将我国文化思想在国际上的时装周上展示,另辟蹊径,更好的提升文化品牌的国际设计效果。

4.2特有的服装工艺加工设计。民族服装设计具有民族服装制作的独到文化特点,将民族服装设计的工艺特点充分的发展,实现服装品牌的品质建设,形成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的品牌。中国的民族文化中京剧脸谱、中国结、唐装、风筝等文化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的认可,国际上的服装设计中也不乏有类似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民族的特色文化影响了国际服装市场的设计发展,良好的民族产业文化更需要国际市场,这样的大环境提升民族产业服装文化的发展。因此,利用民族产业文化,推进国际服装产业的市场发展,将民族的推进国际化市场,将国际化市场的优秀方面学习过来,实现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法国巴黎时装周是服装产业最盛大的节日,多种品牌的时装发布会在这里云集。近年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受国际时装的欢迎,中国元素的设计引人入胜。中国国力经济的发展带动服装市场的进步,中国在世界服装周上的地位逐年提高。中国文化受到大家的认可,中国的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世界的文化节日,这就如圣诞节一般,世界认识到服装设计需要多元的文化思想,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与国际化水平的融合,这有利于中华民族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利用服装设计这一共同的桥梁,实现文化思想的构建,提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快速交融和发展,确保中国文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发展性。

5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设计需要世界国际化的文化思想,世界的国际化思想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提高中国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服装设计,让世界的人们更好的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接收中华民族的服装理念,这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走出去”思路的,实现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一

我们从服装发展的趋势入手,会发现设计的服装若只是将造型结构加以突破并进行创新,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动向,所以开发与创新服装面料再造在当今社会就显得越发重要。现在设计服装正朝着将材料作为设计者构思的源头方向发展,对材料进行各自的创意设计,根据这些材料将自己设计的特点表现出来。而服装面料的再造正给服装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想法,现在面料再造被广泛地运用在服装设计里,其也开始成为体现现代设计风格和将产品价值有效提高的一种必要手段。

1面料再造的现状。

1.1概念。

我们所说的面料再造指的是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以面料的形态进行设计”的,主要指在原有的面料前提下,综合各种方法来重新设计立体改造,让现有材料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质感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将面料外表形成一个全新的跟材质和空间以及色彩等多种因素相结合的完整概念,有效地使服装所需材料的设计空间和运用范围给扩展开来。

1.2发展历史。

面料再造已经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产物,早在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当中就有许多的工艺是面料再造的工艺。例如,在我国的刺绣,它分布在我国很多地区中,各式各样的刺绣都是我国精美的手工艺术品。我国享誉中外的“四大名绣”因它们自身美丽的外观,绝美的绣工而备受人们喜爱。后来因为刺绣的机械开始出现,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发生衰退的现象,但是在20世纪末期,人们又开始重新对传统的面料再造工艺展开全面认识,人们开始意识到它的价值,致使到如今,面料再造的技术不论是在装饰品的设计还是在服装的设计上都被广泛地应用起来。

2表现手法。

面料再造有很多种的表现手法,在对面料开始再造之前要对面料的性能有所掌握,要深入了解每一种面料所具备的各种性能,要保证对再造的面料进行改造时有一定的可行性。诚然,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又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外观,使服装造型具有创新性,常见的几种面料表现手法如下:

2.1褶皱和重叠。

(1)褶皱。对面料的褶皱进行设计是根据外力来对面料加以打压和抽褶等,或者是对面料的局部进行挤压促使其变形,将面料外表形状进行一些调整,让面料由原来的光滑外表变得粗糙,产生各种不同的、自然的立体形状。在设计服装造型时,有的是对整体进行褶皱设计,而有的是对局部进行设计,对面料进行褶皱设计时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质地变化,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2)重叠。重叠指的是将几个颜色不一样或者是质感不一样的面料加以叠加或者是重叠,产生一种互相重叠的另类效果,让设计出的服装更有层次感。设计的重叠手法常见的有对透明的面料进行重叠设计,对不透明的面料进行叠加设计等。

2.2设计装饰与重塑造型。

设计装饰是指在成品面料其外表面增加与之一样的材料或者是不一样的材料和色彩,将物体原貌进行改变,产生立体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不一样的装饰。例如,花边、亮片和丝带等加以装饰,或者是选用刺绣和镶嵌等方法来增加服装的华美感,使服装变得更加的精致。一般来讲这种装饰的方法主要运用在比较高级的服装设计里。而重塑造型指的是将面料折叠为各式各样的形状,之后再进行拼合,根据叠加或者是缝合等方式让面料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效果,将面料进行折叠目的是凸显出服装的造型,使服装在造型上更加吸引人,提高服装在造型上的视觉效果。

3.1应用在服装的局部设计中。

依照设计服装的相关理念,为了将服装中局部的变化能够有效地凸显出来,增加局部区域跟整体上的对比感,所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对面料再造加以设计。在对服装的局部。例如,袖口、衣领、腰部、下摆、肩部等部位进行设计时对面料进行二次加工,强化面料本身的肌理、质感及色彩的变化,既与整个服装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又凸显其在整体服装中的设计亮点。通常采用编结、织绣、滚边、烧花、抽丝、镶饰、缠绕、粘贴、绗缝、堆积、钻孔、压花、拼接、镂空添加金属铆钉等单种或多种改造手法的结合运用,形成凹凸、交错、连续、对比的视觉效果。这样做并不是想将服装的面料全部进行改变,而是想要对局部进行处理,构成有韵律的空间层次,使面料的表现力更强,展现立体的肌理效果,使平面的材质形成浮雕般的立体效果,通过对细节的改变使整体服装更具特殊的形式美感。

3.2应用在服装的整体设计中。

将面料加以改造,把面料自身的肌理进行强化,突出面料在质感以及色彩上的变换,充分显示出了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跟对面料进行再造这二者之间的良好的调控力。这一类型的服装主要将面料的变化作为主要目的,款式并没有设计得那么复杂。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充分考虑了人体的造型和运动的特点,设计出了独特的褶皱面料,在机器压褶的时候,就直接依照人体曲线或造型需要来调整裁片和褶痕,并在整理阶段就以高科技的处理手段完成褶皱形状,使之不会变形,褶皱面料像人的第二层皮肤一样舒适服帖。运用这种面料设计出的褶皱服装能够给穿用者足够的活动空间,是通过穿用者的穿着行为最后完成造型的。由于褶皱面料自身性质就决定了这一类型的衣服主要是简洁,他被世人称为褶皱大师,而他所设计的服装也被人们称为是“软雕塑”。

4结语。

对服装材料进行再造有很多种途径,也有很多种形式,而若是想要使设计达到理想境界,同时还想要把面料具有的独特性质给保留下来,设计师们就一定要经历漫长而又艰难的创作历程,不断地对面料再造进行多层次的、空间感的研究和分析,不断的打开多维性视觉的创新和更新,不断对材料质感方面以及肌理方面加以必要的探索,将服装的材料摆脱传统的那些纺织纤维,对于自然界里物质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并运用再加工的方法,给设计服装的相关思维提供一条新路径。与此同时,还要把存在于现在的艺术当中的类似于夸张,变形和抽象等表现形式跟服装材料的再创造相结合,给现在的设计服装相关艺术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新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欧洲文化线路”由欧洲委员会于1984年提出并于1987年正式施行,其目标为“以文化合作的形式提升对欧洲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认同,保护欧洲文化的多样性,鼓励文化间的交流,协助调解地区矛盾”。经过四十余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欧洲文化线路”计划在文化线路的管理体系、标准设立、资金筹措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相关项目合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体系、主题、形式的多元化构成了欧洲文化线路最大特点。“欧洲文化线路”以推动新兴旅游业(如文化游、体验游等)促进当地发展,对欧洲地区的遗产保护和地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文化线路;欧洲委员会;多元化。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概念的发源地,在欧洲委员会的指导下历经三十年的磨合形成了一个顺应时代背景、凝聚欧洲认同感、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线路体系,成为提升欧洲遗产共享意识、维系民众关系、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该体系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文化线路体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文化线路和相关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一、概况。

(一)发展背景。

欧洲的“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起源于欧洲委员会的“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ofthecouncilofeurope,以下简称“欧洲文化线路”)计划。欧洲委员会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成员国最多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实现成员间相互团结,以维护其被视为共同遗产与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理想和准则”。多年来,欧洲委员会同欧盟不断致力于开展区域间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并通过能力建设、文化交流等方式维护区域稳定,如保护战后科索沃地区文化多样性、格鲁吉亚战后恢复、基辅区域保护计划等。1960年代,欧洲委员会“欧洲的延续”

(l’europecontinue)专家小组提交了一份关于“将欧洲重要文化遗产融入居民休闲文化”报告,提出通过旅游重新发掘共同的遗产,促进文化互动、宗教间的对话、景观的保护发展,从而加强文化合作。“欧洲文化线路”由欧洲委员会于1984年提出并于1987年正式施行,其目标为“以文化合作的形式提升对欧洲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认同,保护欧洲文化的多样性,鼓励文化间的交流,协助调解地区矛盾”。

(二)概念定义。

“欧洲文化线路”计划开展伊始,文化线路的复杂性和包容性便是其强调的重点。“线路”一词并没有将计划束缚于实体道路,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特定主题的网络特征,该网络应体现出其各节点和所在区域整体特征与认同感。1980年代欧洲委员会文化合作委员会(councilforculturalco-operation)为使文化线路能更容易地被计划参与者和大众接受,对其进行如下定义:

“‘文化线路’是指一条道路围绕某个主题,穿越若干国家或地区,无论是这条路线本身所具有的高尚性还是其所在范围和意义,都能典型地体现欧洲的历史、艺术和社会特征。”

2010年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通过第53号决议《建立文化线路扩大局部协定》(以下简称“扩大局部协定”)将“欧洲文化线路”的定义写入协定:

“文化线路是具有文化、教育特征的遗产与旅游合作框架,旨在通过促进某一条或是某一系列基于历史旅程、文化概念、旅行线路以及人物或现象的路线的发展,帮助理解并尊重其具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共同欧洲价值观。”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复杂的遗产形式与区域计划,包含了不同形式的遗产表现形式并具有时代特征,其概念必须综合考虑到包括跨地域、跨国家、旅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宗教交流、创新与可持续等多方面问题,因此文化线路的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

(三)发展历程。

经过四十余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欧洲文化线路”计划在文化线路的管理体系、标准设立、资金筹措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相关项目合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实验阶段:1987年至1998年。该阶段以“欧洲文化线路”计划的开展以及“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文化线路的认定为标志。该阶段没有成文的管理条例和认定标准,而是通过认定新的文化路线并解决计划施行过程中的问题,来为此后线路的认定积累经验。该阶段认定了包括“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汉萨同盟”(thehansa)、“席克哈特之路”(theheinrichschickhardtroute)在内的7条文化线路。该阶段虽然从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到资金筹措等各方面尚不成熟,但是由于线路本身的知名度,很快便吸引了大批游客,为之后“欧洲文化线路”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也为之后“欧洲文化线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阶段:1998年至2010年。经过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欧洲文化线路”计划已经成为了解欧洲共同价值观与获取认同感的首选方式,截至1998年已有超过2000个相关组织参与到计划当中。1998年3月欧洲委员会部长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包含文化线路审核条件、合作方式以及网络建设等各方面标准的《关于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的决议》。同时为了提升计划执行效率,由欧洲委员会和卢森堡大公国联合成立了专业技术咨询机构――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europeanlnstituteofculturalroutes),负责新线路的审核、监督以及对相关文件的发布和归档。该阶段在之前实践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欧洲文化线路”的概念体系、审核机制、管理机构,使“欧洲文化线路”的认定过程规范化、高效化,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各地区文化线路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欧洲文化线路”的多元化特点是其在欧洲多元文化、宗教背景下普遍适用于各个地区的主要原因。体系、主题、形式的多元化构成了欧洲文化线路最大特点。

(一)多元化体系。

目前整个欧洲范围内有多个文化线路相关体系。除“欧洲文化线路”外,还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体系,以及区域性组织单独设立的线路计划体系。各体系各有侧重,彼此认同且在组织和经济上常有合作,并没有出现混乱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构建的旨在“通过文化线路这一特殊的遗产形式,完善遗产的评估、保护、保存机制并将其作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的全球层面的文化线路体系,其专业咨询机构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1998年成立的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最终成果以“遗产线路”(heritageroutes)的形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与教科文组织文化线路除了在线路上有所联系外,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认定的世界遗产也是“欧洲文化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此外还有两者共同构建的“东南欧文化廊道”及世界旅游组织与瑞士政府联合构建的“瑞士文化路线”(culturalroutesofswitzerland)。

(二)多元化主题。

1998年欧洲委员会通过第一个关于文化线路认定标准,为其文化线路主题提供了三个基本类型:历史人物、迁移事件以及关于欧洲哲学、宗教、艺术、科学、技术、商业活动的传播过程。这种基于主题的认定方式使得“欧洲文化线路”的制定过程有着极大的灵活性,有助于丰富线路内容,增强路线的整体影响力和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文化线路制定过程中出现多种极具特色的主题类型:以种植业相关景观为主题的文化线路,如“橄榄树之路”、“葡萄种植园之路”等;以特定艺术风格为主题的文化线路,如“罗马风之路”、“史前岩画路线”、“新艺术运动网络”;以相关人物生平为主题,如“欧洲莫扎特之路”、“拿破仑之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之路”,以及“席克哈特之路”这样以特定建筑师作品为题材的文化线路。“欧洲文化线路”多元化的主题展示了欧洲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蕴。

(三)多元化形态。

欧洲委员会通过在线路形态上的多元化使其文化线路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得到认同。欧洲文化线路的线路形态主要分为区域型线路(territorialroute)、线型线路(linearroute)和散点型线路(archipelagosroute)。

区域型线路:基于能体现一个主题的整片地区或多片地区形成的文化线路。此类线路一般体现某种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时代特征,如“安达卢西亚遗产之路”、“橄榄树之路”或“葡萄种植园之路”。

线型路线:即传统意义上基于特定历史功能,如海陆贸易或宗教传播的文化路线。这些线路受来往于不同地区的行人影响,在其风俗习惯、建筑形式与文化景观等方面体现出了多种文化融合的特征,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遗产体系。

散点型线路:由独立的文化元素或者是相互分离的遗产构成,因同一个主题所连接。这些线路并没有地理上的连续性。组成该类路线的元素可以是直接反应主题特点的建筑、遗址,也可以是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场所、遗址或是博物馆。如“欧洲莫扎特之路”,其沿线元素反映了莫扎特的旅居生活的状况和时代背景,从而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三、“欧洲文化线路”的认定。

1998年欧洲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的决议》是第一部关于文化线路认定标准的文件,2007年欧洲委员会对这一文件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部分符合时代背景的条款。2010年通过的52号《“关于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资格授予标准》(以下简称“扩大局部协定认定标准”)是建立在“扩大局部协定”相关要求下的“欧洲文化线路”认定标准。2013年《“关于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资格授予标准修订》则是在“文化线路局部协定”三年试行期后对文化线路认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文化线路申请过程中线路主题、线路网络以及活动计划的确认是认定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一)主题认定。

拥有同一个主题是“欧洲文化线路”资格授予的最基本的条件。2007年通过的“认定标准修订决议”中,对文化线路主题的认定标准做出如下要求:

1、主题必须体现欧洲多国共同的价值观;

5、主题必须满足在文化旅游和可持续文化发展领域示范性项目的开展;

6、主题必须有助于与旅行社或其他旅游机构一同发展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产品;

7、主题必须促进区域间长期、多边、多领域的合作活动,并通过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多领域的线路网络来贯彻实施。

2010年“扩大局部协定认定标准”中,弱化了对主题框架必须满足“记忆、历史、遗产”三者之一的硬性要求,线路主题更加灵活。

(二)线路网络认定。

尽管主题是每一条文化线路连接各个元素的基础以及线路计划推动的主要动力,然而主题并不足以将线路沿线所有文化元素整合起来。为了保证文化线路的完整性和公正性,同时保证相关合作项目能够自上而下有条理地开展,欧洲委员会要求每条线路的发起者必须建立来自于各参与地区不同领域的多学科线路网络。

2、呈递一个基于对主题的概念性框架,并由网络各成员国接受并通过;

3、计划施行的整个过程或某个阶段需要包含多个参与国;

4、计划须包含至少一个欧洲文化公约的缔约国;

5、为计划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组织保证;

6、线路网络无论是以协会还是以联盟的形式组织,都需具有法律地位;

7、操作民主;

8、为文化线路计划的认定提供必要材料,同时定期接受评估。

线路网络是整个文化线路计划的核心。因此,有着严格的审核机制,并且每隔两年由主管机构对其活动组织实施情况以及是否上述标准进行一次评估。2010年“建立扩大局部协定”将线路网络管理权交付各个签署国,不再由欧洲委员会负责。

(三)活动计划认定。

欧洲文化线路设立的最直接目的便是以共同的遗产为媒介来促进整个区域内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因此要求线路网络必须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指定计划的具体落实组织,制定好相应的实施时间表,并提供明确的财政和操作计划。其优先发展的活动计划领域认定标准如下:

5、文化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该领域应包含促进城市与乡村文化的交流、欧洲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决策者文化旅游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四、组织管理。

欧洲文化线路因其跨国特点而在组织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面临之前遗产保护与利用未曾遇到过的问题。从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的成立到“文化线路扩大局部协定”的通过,欧洲文化线路形成了一套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财政制度。

(一)组织结构。

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体系由基层操作方和上层决策方组成。基层操作方即线路网络,由线路操作者(culturalrouteoperator)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组成。线路操作者即线路的发起方和参与方,“扩大局部协定”将其定义为“承担管理和运营一条文化线路的法律、财政和道德责任并在欧洲委员会代表该路线的欧洲委员会成员国或某公共组织”,他们因文化线路共同的利益相联系,受“扩大局部协定”的制约,负责其所在线路的活动计划制定组织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利益相关者是线路网络计划的实施者亦是直接受益方,可以是相关的研究组织和基金机构,亦可以是旅游机构、酒店等中小企业,是文化线路中最活跃的部分。

早期文化线路的认定审核权和项目审批权全部属于欧洲委员会,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网络与提供专家建议。2013年“建立扩大局部协定”通过后,上层决策方由理事会(governingboard)、法定委员会(statutorvcommittee)、秘书处(secretariat)以及文化线路咨询论坛(cuituralroutesadvisoryforum)组成。由于文化线路的认定等决策事宜由欧洲委员会交付给“扩大局部协定”理事会,而后者是由各签署国任命的来自于基层管理体系“文化线路操作方”的相关领域专家,基层操作方因而参与到政策与计划制定中。欧洲委员会对文化线路直接影响减弱,仅作为一个文化线路专家咨询机构,由“扩大局部协定”执行秘书长兼任机构主任。

(二)财政制度。

2010年之前,“文化线路计划”作为欧洲委员会下多个文化合作项目之一,欧洲委员会只能为文化线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提供少量活动经费。各线路网络需要通过提供服务和文化产品、基金或个人捐助、国际或地方政府项目、商标、版权等方式筹措经费。这种财政制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个别线路如“汉萨联盟”甚至不需要专门设立活动经费。相较于之后从“扩大局部协定”签署国每年收取经费的制度,其参与门槛极低,在“文化线路计划”初期加快了线路的普及速度。

2010年“建立扩大局部协定”的提出使之前“欧洲文化线路”计划以“扩大局部协定”的方式脱离欧洲委员会日常经费体系。“扩大局部协定”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财政核算体系,资金来源为每年从各签署国收取的经费,由理事会审核一年计划预算。将文化线路预算从原先“零增长”的状态转变为根据签署国数量改变而调整的灵活的财政制度,也为签署国增加了线路投资余地。但是在不理想的经济现状下,固定收取经费的制度会将一些国家拒之门外,阻碍了文化线路的发展。

五、结论。

“欧洲文化线路”以推动新兴旅游业(如文化游、体验游等)促进当地发展,对欧洲地区的遗产保护和地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文化线路有助于产生新的旅游产品,其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为不同消费阶层提供了融娱乐、知识、探索于一体的新体验;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文化线路也提升了欧洲的经济效率,使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文化线路作为一个包含众多遗产的网络,其整体性将有助于其中不知名的遗产提升知名度从而产生效益,并参与到共同的策略制定和资源管理中。文化线路也在缓解因传统团体游而带来的环境退化、文化多样性流失和社会公平缺失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有助于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

我国“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引起了国内对于相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一带一路”战略也为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我国在进行文化线路的发展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可参考“欧洲文化线路”体系:一方面要注意到欧洲委员会文化线路发展的过程性与阶段性,在保证线路数量与质量的同时,保持充足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要注重遗产保护与发展并重,提高遗产的经济效率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体制,促进沿线整体发展,带动偏远地区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文化线路法规体制,并与现有法规相呼应。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三

[摘要]现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美的追求不断加深,所以对于服装设计和服装的样式也不满足于仅仅是保暖和穿衣的需求,而是开始关注其美观性,以及服装所具有的超前流行变化。拼接设计理念为服装带来了最新的视觉感受,也为设计师带来了不同的灵感,因此针对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以此为服装设计工作找到最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拼接设计;服装设计;色彩。

目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经济和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升,这也为国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脱离了原有的温饱满足情况,购买能力逐渐上升,开始对服装的样式、质量等有着不同的要求。拼接设计是现阶段提出的最新服装设计理念,其主要就是将现有的服装面料、款式和色彩进行一定的改变,以此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及服装多变的性能,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社会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1.1拼接设计的理念。

拼接设计工作,其主要的意思就是通过拼接以及连接的手段和方式,把不同的颜色或者是质量不相同的布料连接在一起,以此合理的进行服装的设计工作。实际上这样的设计理念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出现在社会之中,最早时期是在古罗马阶段,但是当时的社会之中,拼接设计主要应用的价值就是为了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服装所具有的舒适性,与艺术的价值并没有任何直接性的联系。

1.2拼接设计的意义。

拼接设计的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使用实际上在早期阶段,仅仅是为了能够填补衣服上出现的破洞,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较差,无法经常更换衣服,因此用其他的布料填补破洞,能够增加服装的使用寿命,这也是传统拼接设计在服装中的应用意义。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逐渐转变成艺术内涵,能够给人们带来最新的视觉体验和享受,引领器服装设计的潮流,这也是现阶段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色彩拼接:分析人们对色彩的喜好程度,在心理学上分析,人类对于色彩的敏感情况远远超过了对于形态的敏感程度。所以在拼接的服装设计之中,色彩是非常关键也是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整体风格。具体来分析,服装的色彩拼接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相同色彩的拼接,指的就是同一种色相的面料,通过颜色深浅的情况进行设计和拼接工作,这样的拼接能够使整个服装看上去色彩协调统一。第二种就是邻近的颜色之间的拼接,这种方式就是把色相环90°的范围之内的色彩进行拼接,以此避免服装的单调性。第三种就是对比色彩的拼接,这一种混合色彩的设计,能够给人们非常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和刺激感觉,这一种手段在国内外开始备受设计师的关注。非纺织材料拼接:在服装设计工作之中,拼接的设计方式还可以使用非纺织材料的拼接,这也属于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材料就是并没有经过纺织技术等工艺进行加工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动物的皮毛、塑料,还有金属制品等材质,在很久之前,这些非纺织材料并不经常地被应用在服装设计工作之中。目前在人们所具有的审美意识不断加强的过程中,这些材料也开始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拼接设计之中,以此能够设计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服装样式,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服装个性化的要求,例如:动物的皮毛就是非纺织材料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材料,其可以作为天然的动物毛革,这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服装设计方式,在近年来大受人们欢迎。款式拼接:服装设计中的拼接手法,还有一种体现形式就是款式设计中的拼接手段,其中包含着三种设计的形式,第一种就是可以分离形式的拼接手段,这种设计工作的特点就是对于不同的位置进行分离和拼接,进而保证分离和组合的方便,例如:拉链形式的拼接和纽扣形式的拼接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服装拼接和相连的点。第二种不可分离形式的拼接,这种方法和手段还需要选择出同样色系的面料,以此进行不可分离形式的拼接,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例如:现在的假两件服装,能够有效满足时尚和前卫的服装需求。第三种就是不规则的拼接,这也是一种色彩和绵连的混合拼接方式,这种服装能够给人跨装和狂野的视觉感受。

3结语。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自古以来,我国社会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就是饮食、穿衣、住宿、出行,不论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也不论社会发展水平如何,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这些就是基础。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最传统的穿衣、饮食等,特别是服装的设计,其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美的需求。拼接设计是服装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符合今年流行和时尚发展的趋势,因此还需要关注到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为服装设计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敏.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xx,39(20):12+15.

[3]刘玉珊.拼接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xx,13(27):174+176.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四

论文摘要:怎样针对高职大专学生的特点来创造出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比较短时间内能迅速掌握时装画的基本技巧,是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了解时装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掌握技巧是学好时装画的关键。

瞬息万变的服装业中服装设计处于这一行业中最受人瞩目的位置,它往往占据了服装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首席地位。时装画,是一名设计师艺术涵养和设计水准的体现。服装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创作,时装画始终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服装设计师的艺术灵感与服装质地、造型的完美结合将通过时装画反映出来。因而准确而熟练的掌握服装画表现技法在这里显的就尤为重要。

时装画教学在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当中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需要每个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认真掌握。但是作为教学的老师会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绘画基础较差,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许多学生没有绘画基础,造型能力差,理解力较弱,致使教师在授课时事倍功半,不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针对职业大专学生的特点,再结合本人多年在时装画技法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教学的方法。

一、时装画技法怎么教。

(一)临摹是时装画技法的敲门砖。

学习时装画是一个循序渐进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由量发展到质的变化,初学者不能求之过急。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必须要从临摹入手,在大量的临摹与写生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人体的变化规律,哪些是可变的,哪些是不可变的。临摹是对一个动态场景进行反复描绘后要用默画的手法重复,然后再对照原稿寻找差距,多次反复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教学上,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练习画人体比例,多临摹直到能掌握人体的基本型,然后再画手、脚、五官等。这种教学进程上的循序渐进使学生每走一步都会有进一步的变化,既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塑造形象的基本功扎实,又相应地练习了线条的使用,促进他们积累技巧,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便可完整地作画了。

(二)画理是时装画入门者的实践认知。

常言说学无定法,但学毕竟有法,画画更是如此,画理是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包含着反复实践、除旧变新的艰苦过程,一条画理需要理解更需要在实践中运用,若不在实践中认识画理,是很难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所以要大量的练习绘画,对各种技法都要实践,要特别体现一个过程,既要让学生认识到新的,又要让学生敢于否定旧的,日积月累,逐渐丰富学生的艺术技能与艺术感知,如对人体各部位比例的把握,对各部位表现的认知,衣服配色的感觉,都是潜藏在练习中的画理,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活得画理。

(三)画技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脚石。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它适用于各种层次教学,对职业院校尤为适用,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就要求在教学生时要重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训练他们的画技,因此要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或手段,提高学生的画技,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出色的技能,所谓“熟能生巧”,要指导学生勤于动手,加强训练,只有多练,才能具有纯熟的技巧和技能。相对于理论知识,我们更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但这并不是不教理论知识,仍要要适当地教授,真正的艺术人才要有娴熟的技艺,更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但是教学上必须有的防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风格是时装画技法的点睛。

经过一些艰苦的训练后,相信同学们的时装画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再融入其它的表现方法,如夸张、变形、简化等,时间久了就会自然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的时装画是没有灵魂的,但风格的形成需要因材施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时装画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想有新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从文学、音乐、舞蹈、历史、雕塑、民间美术等相关艺术中去吸收养分,同时要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把握时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探索自己时装画的风格。

二、时装画技法教什么。

下面我谈一下需要让每位学习时装画的学生必须要明白和掌握的知识:。

(一)要让学生明白时装画的基本特征。

只有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把事物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尽管时装画不是人体画,但必须学习人体结构特征,人体是大自然中注意完美、最富有变化、最和谐的形体,掌握绘制完美的人体是学习时装画的基础。现实中的人体比例大约在7头或7.5头身比例,然而时装画中的人体比例不是一般绘画艺术的人体比例,它是通过艺术的夸张,达到视觉上的审美需求,更能体现出人物的优美曲线和修长身躯。具体表现时一般躯干部位不变,而将四肢尤其是腿部比例加长,形成以腰部为中心点的上下比例变化规律。所以在绘画时要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否则绘画体现出来的东西是苍白无力的,尽量最大程度地概括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学习时装画重要的要求。

(二)要在学习中了解时装画的要素。

不知其要领而为之的做法,不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画画也是如此,在时装画的学习中,明白其要素相当重要,因为它已由最初的时装版画发展到现在的时装绘画,并且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画种-----时装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了解时装画就要了解时装画的发展脉络,从杂志插图到铜版画,从写实手法到夸张、装饰手法,是人们由对自然界的客观表现,向着对主观世界、人的情怀意向表现的发展和提高,不仅如此,时装画也注重技法的表现,强化线条在运转流动所自然体现出来的韵致,同时,还吸收了版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技法,在形象刻画上重提炼、重效果从而形成自身的特点。

(三)要培养学习时装画的技巧。

时装画的技巧是不拘一格的,为了表现效果。画龙点睛之笔常常在最精彩的部分,但总的来说,时装画特别注重人物造型、姿态、角度与时装的最佳组合,强调面料质感肌理和整幅作品的表现方法与其它画种的相连性。时装画经常采用人物的变形、夸张手法,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动态,是纯粹对人体与服装美的一种激情感受的表达。常常采用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装饰手法、简化手法、背景描绘和趣味手法等,除了上述手法之外,还经常采用姊妹艺术的某些技法和材料。如中国画中线的运用,工笔渲染方法的表现,版画中刀法的借鉴,油画技法对写实、细腻服装的再现,以及水粉、水彩、水墨、素描等表现技法都可以借鉴。这些种种技法是由表现效果而用的,不可生搬硬套,倘若要丰富作画的技法,就要多动眼观察,动手作画并且在切身实践中寻找规律,学到种种画理画技之后,创作实践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的说,学习时装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过程的体现。需要经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写意的发展过程,谁违背了这个过程谁就违反绘画的逻辑,任何人都不能这样如此,尤其是初学者。作为一名教授时装画技法的老师,只有不但清楚教什么,还要清楚怎么教,才能带领更多的学生步入时装画的殿堂,开启服装设计的宝藏。

参考文献:。

1、《服装绘画技法大全》刘晓刚、何智明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2、《手绘时装画表现技法》蔡凌霄著江西美术出版社。

3、《时装画研究与鉴赏》陈闻著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五

(一)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现象,并且形成一些相应的概念,亚文化就是之一,亚文化是指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相一致,为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的文化,亦称小群体文化。亚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二)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来源于社会文化,现代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新兴的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城市,城市的建立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进而形成了对新的专门知识的需求,于是,一些从事专门知识研究的机构就应运而生。在城市的发展中,兴起了各种手工业行会、商会,在大学在诞生之初只是学生和老师的行业工会,后来慢慢发展成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其他行业工会中分化出来,而校园文化也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特点区别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社会文化特殊形态的校园文化,可被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不论是何种层面的校园文化,其目的都是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欧洲校园文化。

(一)欧洲校园文化的产生。

一方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区分开来,一些从事专门知识研究的机构应运而生,城市市民按照自己的需求建立了一批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雏形。另一方面,__会一直是古代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在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出现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这些学校,是现代大学的前身。欧洲校园文化就伴随着现代大学的产生而产生。

(二)欧洲校园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在大学校园的目标是:不仅为青年一代就业创造条件,而且要使他们有目的地生活,要塑造人格尽可能和谐发展的公民。因此西方高等学校重视学生自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教育;重视情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西方校园文化历史长,发展快。18世纪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为欧洲各国的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成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结构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

2、价值多元,。自治的氛围和自由的学术环境让各种文化价值都有生存的空间。在西方校园文化中,既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又有颓废、堕落的厌世情绪。既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又有道德责任,理想追求。

3、个人自由发展和独立精神。中世纪大学以来形成的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对现代大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自由的氛围、竞争和机会均。西方人的竞争压力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直到其退休为止。这种竞争在行为取向上,就表现为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效率和注重实用性;在时间取向上,表现为不满足现状,注重未来,格外珍惜时间。

4、关注个体,讲究实用。西方校园文化每个时期的主旋律的变动,无一不与当时西方社会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变迁密切相连,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在法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趋于实用。大学生摒弃昔日的迷惘、盲从、激进与颓废,秉持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安于现状,喜欢无拘无束;他们对国家大事淡然置之,漠不关心,缺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职业、婚姻和友情,追求的是金钱与实惠;他们倾心于自我发展,认为应当满足自己的愿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就行。因此,有人把法国大学生称为“务实的一代”。

三、欧洲校园文化对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借鉴原则。

(一)扬弃的原则。对于欧洲校园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原则,取彼所长,为我所用。要学习西方校园文化开放、创造、重视学生但是也要看到西方校园文化中的糟粕,比如,欧洲大学正规课时安排比较少,学生时间自由,多是采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有些老师会因为课时少而忽略上课质量,学生完全靠自学,压力大,剑桥大学每年都有学生不堪重负自杀,一方面是由于激烈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与负面情绪得不到老师的及时疏导有关。

(二)立足于实际的原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校园文化的发展应该立足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关于校园民主的问题,通过分析欧洲高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欧洲高校里的民主氛围,是在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一个法子四海显灵,那还有因果律吗?意志一定体现利益吗?如果不是,那么,一个符合及时情况的科学管理机制,比一味的模仿更有效果。总之,通过分析、过滤、借鉴和吸收,使中国校园文化在与西方校园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形成新观念、新思潮,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三)主体自主性原则。中西校园文化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注意保持其民族主体自主性。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主性,决无可能采取他族的文明,而只有为他族所征服。所以,只有恢复中国大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吸收外族校园文化的主体资格。没有本位意识,是绝不可与外来文化接触的。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生活和世界文化的相关性,不闭关自守和自求复古;也应该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独立自尊的民族与文化,不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之时,便为西方文化所同化。

参考文献:

[2]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3]彭未名。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2,(02)。

[4]李越红。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六

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夺得了第52届国际影片最高奖项最佳导演“银贝壳”奖,顿时让所有人的眼球投向了这部小说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灵魂大师的作品重新体会,更有越来越深层次考虑更有新的理解。

典型形象;归属感;人道主义悲剧;自我幻灭。

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流派众多,思潮纷杂,而且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中就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的一生虽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或是其他著名的奖项,但是他却拥有一个广大的读者群。他的小说,不用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来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而是以狂暴激烈的内心斗争,变幻莫测的感情起伏来动人心弦,这就是他作品能够跨越时代和国界,获得一代又一代读者喜爱的原因,他绝不是只会写风花雪月,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类的情感,对社会的揭露,往往令人心生震撼。

1一个奇怪的女人——茨威格式,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女主角是年仅十三岁,他开始疯狂地爱上了r作家的信,和母亲被迫离开。五年后,她回到维也纳,等待他的窗口,他是卖淫的女孩回家,花了三个晚上。变化无常的花花公子似的人物,然后她离开了,但女孩有着自己的孩子。为了不增加她心爱的人的负担,负责一切,甚至在职业不礼貌。他们有很多会议,他不记得她,她不让他暴露身份,但一个人默默地照顾他的孩子,在失去孩子的痛苦悲伤和孤独的死亡。最后,她写信给作者的信,介绍了他们的爱和他一生的挚爱。刚读到她的信在作家去世了,也不能确切地记得她的形象。

这项工作已经感动到流泪后让高尔基看,给作者写道:“你写的非常好!因为你的英雄的同情,因为她的形象和悲剧的歌让我很兴奋难以自制,我竟厚颜无耻地哭”“这是一篇好文章,它深深地打动了我,”“深深的爱,爱是几乎疯狂的爱,变态,写这么高贵,美丽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形象,是如此的成功,我们也可以捕捉到的作家,是悲惨的人道主义和茨威格的无奈和绝望的现实,独特的表达。

“陌生女人”在r作家的爱情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痴迷疯狂的和持久的爱。当新的她还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再次,情不自禁的把她的心欣赏r开门,r轻轻的说:谢谢你,小姐。小女孩相爱了。”在那一刻,我远未成年女孩突然开始成长为一个女人,而女人永远属于你”;“你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生命,都是因为你,我生命的全部,只有你是唯一有意义的“。她把神的圣洁,诗歌,艺术,让我们在悲伤的时候,称赞她的心。

“陌生女人”在r作家的爱情是无望的爱,一种爱的冷漠,但是高贵动人的爱情,在她的折磨,她的爱情毁了,她就在他去世前,他生活的记忆,觉得很满意,很高兴,如女演员忏悔:“再见,不,我亲爱的。我谢谢你…在过去,是很好的,不管你怎么看,好的…我要为此感谢你,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是不是会阻碍这种爱,我不能让你看空白——我很舒适,你呀,我亲爱的。”在他的生命终结的时候,一个奇怪的女人,还想如何使快乐。这种爱是无限的爱,付出了无限的爱,最好的事情而不求任何回报,我也要让爱陌生的女人是快乐和回报。

一般来说,“属于你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中的“永远是我的生命,你是我的生命,永远不知道什么”已成为工作的主旋律,反复萦绕在字里行间,描述了“陌生女人”是一件好事,他说是从其他作者美丽的不同,他所创造的美是丑陋的现实世界新闻,伤感的美,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对命运的抗争。但仍坚持心原来的意图,“控制”和“丑”,“美丽”中的“恶”是疯狂的绽放,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在美国,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更加丰满茨威格式,导致更大的悲剧故事。

2挖掘两个灵魂,疯狂和荒谬的——高尚的爱的挽歌。

中国有句古话感人心磨第一”,彼此之间的感情的作家试图用自己的视角描绘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茨威格的作品是他独特的魅力,作品总是平静的描述,产生心理波动是不平静的,致力于和平,最复杂,最可怕的喊叫声。茨威格不喜欢整个故事的一个复杂的语言,而是心理上的变化,他给读者带来深刻尖锐矛盾的情绪起伏,正如他自己说的:“我的写作兴趣,总的艺术个性和生活经验”[4]这一独特的副本从心理学的角度,使他能够在世界上获得一个“人”的精神。

茨威格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就像一个洋葱的人的心从来没有表现出赤裸裸的欲望,最秘密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因此,在每一个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的故事,包含一个复杂的情感波澜。”

3自我幻灭——作家灵魂焦灼的表现。

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中,他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不论是他的故乡奥地利还是他自己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茨威格身上引起了极大震动,他曾在1914年9月19日的《柏林日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同他们的友谊,以及与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可是茨威格毕竟是一介书生,他的一系列理想行动没有阻止住欧洲文明被摧残的厄运。在这期间,他目睹了丑恶的现实,洞察了社会的矛盾,而让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茨威格被剥夺公民权,著作被禁被封,家产被没收,没有了归属感,痛心疾首的茨威格看到人类互相残杀,他感到了自己的软弱无力。法西斯的残酷暴行,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使茨威格流落巴西。就是在面对无情的战争和法西斯的暴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他彻底感到了绝望。他已经没有办法去描绘一个疯狂无序的世界,他采取了一种用艺术的笔触去探索任务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情感来宣泄自己的感情的方式,因此他小说的现实主义,被认为是心理现实主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凸显了作家心理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双重魅力,小说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女人遭受到的不幸,她们的情感不被尊重,不被发现。走进陌生女人的心灵深处,我们能看到汹涌的激情是怎样推着她如飞蛾扑火般为爱情而自燃。在这种真挚、疯狂的近乎病态的爱中,陌生女人的信写的情深意长,坦露了一个女人初恋、热恋、痴恋的内心,她爱的没有功利,只有十几年的单相思感情的痛苦,被茨威格用细腻柔情的笔触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示了独一无二的纯洁的爱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作家自我幻灭的深刻表达,隐约中阐述了作家的迷茫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抽象的描述中,茨威格式充满激情的,但是面对战争和无限精神世界摧残的境遇之后,他在观察生活与描写人物命运时,总是怀着一种他特有的抑郁的基调,笔下多是一些悲剧气息的人物。小说通过小说结构悬念性的巧妙设置和前后文紧密联系的逻辑性,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心中的意念。“陌生女人”可以被解读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即那个“昨日的世界”的象征;而小说家r则象征着作者生活的现实世界:这个使他失去祖国失去家园的磨难的世界;陌生女人的死似乎预示着作者飘零异乡自杀身亡的命运。

1942年2月23日,当二战正酣之际,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巴西服毒自杀。茨威格的“自我幻灭”,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预示的似乎一样,是无奈的现实逼迫他走向绝望,他自己要拯救的力量“消耗殆尽”。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还有什么比丧失理想及精神更让人痛苦的,同时,作家最终的自我毁灭不得不说是人道主义者的一个悲剧。

【参考文献】。

[1]张玉书。茨葳格小说选·前言[a]。茨葳格小说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三人书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史,1980年版。

[3]高中甫编,《茨威格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世界文学随笔精品大展》,上海,上海文化出版史,1992.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七

服装设计涉及面比较广泛,主要牵涉到服装的造型设计,服装的色彩选择,服装的面料确定以及服装的工艺设计等内容。在实现感性工学与服装设计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积极从上述四个角度去进行改善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讲,将感性工学运用到服装设计过程中去,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采取多种手段去进行调整和改善。通过对于当前服装设计人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和总结,发现在实现感性工学融入到服装设计环节过程中,可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1造型的感性化设计。

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的造型是服装的主体框架,是奠定设计风格的基本要素,是体现服装性质和材质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服装造型,会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当这种感受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相互吻合的,就证明造型达到了感性设计的要求。因此,服装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于消费者的穿着心理积极进行调查和研究,明白造型感性化设计的切入点,由此去开展造型设计,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对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以不同的服装造型来展现其心理或者生理需求,从而实现服装造型风格的独特化发展。

1.2色彩的感性化设计。

服装色彩,也是感性工学融合到服装设计环节的重要枢纽。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出发,服装的颜色不仅仅能够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感,还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浅深的方式将消费者的心理表达出来。然而实现色彩感性化设计的过程,还需要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服装设计者应该高度重视色彩,以保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二,就要求服装设计能够积极考量色彩的重量感,空间感和冷暖感的心理效应,集合消费的感性需求,选择最佳的服装设计色彩方案。

1.3面料的感性化设计。

面料也是感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材质面料分为两个类型:其一,视觉和表面分离而出现的视觉型质感;其二,触摸而出现的触觉型质感。要想使得面料朝着感性化的方向发展,服装设计人员应该洞悉不同面料材质给予不同消费者带来的不同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使得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现融合,由此使得面料方案选取越来越感性化。

1.4工艺的感性化设计。

服装工艺是服装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相互融合的过程,精湛的工艺,优良的品质,往往可以将服装的精细化设计理念和态度融合进去,这样的服装产品不仅仅质量好,其给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是相互契合的,往往会促进其购买欲望。应该高度重视服装工艺的感性化设计,积极运用不同的工艺,实现服装理性色彩的提升,以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

2结论。

服装的个性化发展,注定了服装设计需要综合考量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呈现出动态化的状态。为此,作为服装设计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感性工学理念,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服装设计工作,由此为实现两者的融合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相信随着服装设计人员对于消费者市场调查的越发详细,服装设计的工艺、面料、色彩和造型也将朝着感性化的方向发展,由此能够使得服装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欧洲文化的论文篇十八

人性化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人体结构和人体特征的生理需要,更追求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服装设计过程把人、人的心理、人的视觉和人的审美及人的情趣等诸多因素考虑到产品的设计中去,强调个性,通过富有隐喻性的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关注人们的精神追求。要想设计出舒适实用、人性化的服装,除了对生活充满热爱,设计者必须要了解服装的使用者、使用环境,着装者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因为孩童是特殊群体,很多情况下,大人不能自己的观念去解释孩童的需求,孩童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必须通过不同场合与途径去了解他们。

1.1观察法。

任何产品的人性化设计都必须要关注使用对象,童装的设计也是如此。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就要研究使用者,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不同的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心理发育是不同的。因此,设计者深入贴近研究对象的本土生活,锁定目标人群所在的真实环境,解读使用者的行为和动机,抱着尊重之心,不能任意加以干扰。了解不同年龄段孩童起居饮食、活动场所、活动项目、活动特点等,这要求研究者不同程度的参与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去,在自然真实的情景下观察并收集素材,以描述性方式记录资料,从而推断出服装与人的外在关系。

1.2访谈法。

通过面对面、打电话、各种电子平台交流方式,了解个体对自己的使用过程和使用经历的回顾,间接获得报告。这是设计者和使用者形成的一种交互关系。访谈中就比较忌讳提出带有研究者自身倾向性的建设或者对某种选择表现出个人好恶等的暗示。研究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使用者对研究者的信任程度决定着使用者提供所知数据的程度。然而学龄前儿童的特殊性,访谈变为访问者通过孩童的家长、监护人方间接了解情况。从而,引发设计师超越自己原来所致思索,指引更真实、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设计概念浮现出来。

2童装人性化设计的准则和方法。

人性化设计所考虑范畴是有层次、有深度的。既要考虑作为社会的人,也要考虑作为群体的人,还要考虑作为个体的人。孩童自由行为受到限制,在生活中只能依靠别人帮助。如能从以下几方面审视童装的设计,童装不仅能给孩童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孩童与服装之间的融洽关系。

2.1环保安全设计。

从根本上说,人性化设计应该是功能主义的。对于弱势人群的儿童,服装对身体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服装对身体的保护是第一重要的。面对娇嫩的皮肤、柔软的骨骼,服装面料、辅料、色彩的选择以及结构的设计稍有疏忽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就是伤害。随着孩童着装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各个国家对童装的安全问题都提出了各自法规标准。童装的设计与生产必须严格遵循各地区的安全标准执行,以减少对儿童的伤害。

2.2耐用设计。

学龄前儿童身体成长速度较快,服装着用年限太短,淘汰速度太快,许多童装只能穿一季,资源浪费严重。另外儿童生性好动,服装容易发生磨损、撕裂等现象。人性化设计理念即要解决服装淘汰太快,尽量延长服装使用寿命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调节服装长短、胖瘦的部分进行巧妙的设计,使服装能够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适当的“成长”。在易磨损的部位考虑特殊结构或使用特殊面料进行局部处理。

2.3简朴便利设计。

童装的使用年限相对较短,淘汰速度较快,由此决定着童装应减少产品繁复和不切实际的功能,降低成本。不应该仅为追求商业利益生产奢华婴童产品,要准确发展企业品牌文化,从使用者、监护人的角度考虑童装设计,增加产品的认同度。总体来看,除了考虑孩童的生活能力,服装的设计要方便穿脱,在结构上还要结合儿童的体型特征及运动规律性,以宽松、舒适、便捷的设计为主。可利用弹性纤维面料保持服装合体性的同时增加运动舒适性。面料选择上应符合安全标准,柔软舒适、易于洗涤。

2.4体现童趣。

家长对童装的消费自主性意识比较强,这是造成近年童装“成人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所穿着的服装在设计、价格乃至市场运作等方面都呈现成人服装的特征和倾向,这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应有童真,在孩童身体、心理生长的需要上欠考虑。如:为了模仿成人服装,不少童装完全没有从孩子身心健康和安全着想,在面料的选用上或者对时尚元素的运用上缺少考虑儿童与成人的差异,直接应用在童装上。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恰当地跳跃性发展,过早靠近成人心态,会失却儿童的率真本色。因此,童装设计要考虑到家长对童装的选择倾向性,更要尊重儿童为独立的人,遵循儿童世界的需求。

3结语。

产品想要唤起用户的认同、对品牌情有独钟,增加品牌的忠实度,产品设计的理念必须贯穿浓厚的人情味。未来的童装设计应该符合儿童身体、心理、智力成长的特点,遵循儿童休闲、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习惯,探索纯真、甜美、阳光、欢乐的童心。最大限度地使服装迁就孩童的行为,体谅孩童的感情,使孩童感到舒适,而不是让孩童去适应服装、理解服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