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实用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9 11:58:19    小编:ZTFB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实用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实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1:58:19 |
  • ZTFB |
  • 8页

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一个好的方案应该是灵活的,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需求的调整。方案的制定可以参考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家意见。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一

为了有步骤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尽快改变我校课堂教学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特制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推行导学稿。

2、构建“先学后教、讨论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1:1学本课堂”。

3、转变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从传统的“教师教得怎样”转移到新课程“学生学得怎样”上来。

三、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权利王良峰。

副组长:赵刚、刘寻贝。

成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课改工作具体由教学块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赵刚、刘寻贝。

四、重点环节。

1、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对传统所说“预习”环节的一个具体化和思维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就是通过学生“先学”确定“教”的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是谓“先学后教”,很有科学性。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导学问题化”将是我校开发导学案的主导思想,意在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当然,导学案中适当地配备些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可以的,但习题要精化不能泛化。

教务处负责设计“导学案”模板,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做补充。

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设计”中“预习设计”部分的一个细化,所以,导学案不能代替教学设计(旧称“教案”),教师上课还必须有教学设计。《教师教案专用本》中要加大导学案“问题设计”和“课堂互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重要环节。

2、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级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是学习的主人。

高桥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由3人按照“组内异质”的指导思想构建,相对学习较好(充当主持人)的学优生坐在中间位置负责开展活动。当然,各科根据学科及学情特点在课堂可以灵活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在6月初组建到位。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包括主持人)名单印发每一个任课老师。

3、“错题库”

错题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教学活动中攻坚克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库”,“错题库”是我校月考检测命题的重要题源和学生平时学习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

4、课堂管理及评价。

教师上课是“一岗双责”,即集教学和安全管理于一身。课堂教学要教管并重,只教不管、只管不教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是失职行为。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座谈等诸环节中,要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明确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以亲和力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业布置以及评价上,学困生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把分层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五、实施方法与步骤。

1、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5月份)。教学块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相关培训制定《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务处设计导学案初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6月初)。申明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时间表(__年6月中旬启动),就导学案、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设置(20:20即1:1)、针对学困生的分层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作出说明和要求。

3、召开专题培训会(6月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后教学块组织教研组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培训会,印发重庆沙坪坝区部分学科“导学精要”,特别就我校设计的导学稿模板和课堂教学要求做重点培训。

4、深入一线督查落实(6月中旬开始)。首先,教务处要收查教案和“导学稿”,其次,教学块要深入一线课堂检查落实情况,其次,教学块要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的方式对各学科推行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据此不断完善导学稿的设计。

5、强化检测和评价工作。“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的检测和课后的练习要求“精”,要求“有效”,特别对学困生要分层布置作业。把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落实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6、及时推出样本或者典型课型。课堂改革,是我校的一项战略和战术性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将长期、渐进式推进和发展。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得好的教师、课堂将及时推介,充分发挥样板的引导作用。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二

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习洋思、杜郎口中学等中学先进理念为依托,紧紧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理论构建。

根据我校目前学生状况、教学实际,经层层论证,决定将“自学探究,当堂评价”教学模式概括为“一三五·六九五”:

一个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个阶段: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

六个环节:目标认定、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点拨升华、达标检测六个教学环节。

五项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制道德教育、感恩孝心教育;

三、操作过程。

“自学探究,当堂评价”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训练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探究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要树立卓越的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师的作用是导向(引导学习方向)、导学(诱导学习方法)、导用(辅导应用知识)、导评(指导自我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表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自主才能创新,才有卓越的教育质量。

(一)三个阶段。

“自学探究,当堂评价”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简化为“三个阶段”:

1、自主预习阶段:主要任务是教师预先设计预习案,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根据老师发的预习案进行自学,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下节课的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找出新课存在的疑点,为下节课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2、合作探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主先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合作交流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本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达标测试阶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好达标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便于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外辅导。

(二)六个环节齐陵一中“自学探究,当堂评价”课堂教学新模式图点拨升华目标认定自主先学达标检测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反馈互动六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

1、目标认定。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学力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重点在知识的生成、学习方法的学习过程,在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__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到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__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3.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__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__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__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

3.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__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4.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__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__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__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__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__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改进录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__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5.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__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2.加强制度保障。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3.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__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__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细化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领导。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二)有序推进实施。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大对改革方案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四

为了有步骤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尽快改变我校课堂教学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特制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推行导学稿。

2、构建“先学后教、讨论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1:1学本课堂”。

3、转变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从传统的“教师教得怎样”转移到新课程“学生学得怎样”上来。

组长:吴权利王良峰。

副组长:赵刚、刘寻贝。

成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课改工作具体由教学块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赵刚、刘寻贝。

1、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对传统所说“预习”环节的一个具体化和思维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就是通过学生“先学”确定“教”的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是谓“先学后教”,很有科学性。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导学问题化”将是我校开发导学案的主导思想,意在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当然,导学案中适当地配备些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可以的,但习题要精化不能泛化。

教务处负责设计“导学案”模板,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做补充。

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设计”中“预习设计”部分的一个细化,所以,导学案不能代替教学设计(旧称“教案”),教师上课还必须有教学设计。《教师教案专用本》中要加大导学案“问题设计”和“课堂互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重要环节。

2、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级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是学习的主人。

高桥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由3人按照“组内异质”的指导思想构建,相对学习较好(充当主持人)的学优生坐在中间位置负责开展活动。当然,各科根据学科及学情特点在课堂可以灵活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在6月初组建到位。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包括主持人)名单印发每一个任课老师。

3、“错题库”

错题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教学活动中攻坚克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库”,“错题库”是我校月考检测命题的重要题源和学生平时学习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

4、课堂管理及评价。

教师上课是“一岗双责”,即集教学和安全管理于一身。课堂教学要教管并重,只教不管、只管不教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是失职行为。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座谈等诸环节中,要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明确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以亲和力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业布置以及评价上,学困生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把分层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1、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5月份)。教学块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相关培训制定《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务处设计导学案初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6月初)。申明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时间表(xxx年6月中旬启动),就导学案、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设置(20:20即1:1)、针对学困生的分层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作出说明和要求。

3、召开专题培训会(6月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后教学块组织教研组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培训会,印发重庆沙坪坝区部分学科“导学精要”,特别就我校设计的导学稿模板和课堂教学要求做重点培训。

4、深入一线督查落实(6月中旬开始)。首先,教务处要收查教案和“导学稿”,其次,教学块要深入一线课堂检查落实情况,其次,教学块要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的方式对各学科推行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据此不断完善导学稿的设计。

5、强化检测和评价工作。“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的检测和课后的练习要求“精”,要求“有效”,特别对学困生要分层布置作业。把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落实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6、及时推出样本或者典型课型。课堂改革,是我校的一项战略和战术性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将长期、渐进式推进和发展。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得好的教师、课堂将及时推介,充分发挥样板的引导作用。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五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以人为本,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在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行为。通过2年坚持不懈的课改与实践。

小学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是建立在小学多年的幼儿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的,也传承并发展了小学的办园经验,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在方案编制的课程实施条件分析中,我们分别从小学所处的地理环境、办园的规模、设备、师资、行政、幼儿、家长的情况以及社区资源等方面所表现出来各自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点、行动策略上加以客观的、详细的、全面的、整合的分析,来说明我园实施以生活为特色的小学课程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洋是幼儿生活周围熟悉的环境,其充分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生活教育的活教材。而且,已经具有多个相对固定的教育基地,可供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幼儿家长中有一少部分是外来人员,他们有长期在白洋生活、扎根的愿望,因此迫切希望能尽快融入地方,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学习本地的文化,适应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成为讲文明、懂礼仪、守规则、有修养、善交往、亲自然的新人,但家长的美好期望和其习以为常的教养方式、生活习惯之间有比较大的落差,家长期待并依赖着小学的教育。

(3)小学教师经历过课程的改革,承担过课改教材的工作,对幼儿生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也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教育观念正在积极地转化为教育行为。

(4)教师和保育员共同掌握着规范的小学幼儿的管理和保育操作方法,在多年的保教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幼儿生活教育经验和服务理念。

在整个课程实施方案的形成和发展中,我们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方案编制的雏形阶段。我们重点进行整合性的研究,提出整合性的目标和内容,与学习、游戏、运动进行整合,在整合实践中还提出了“六化”,即:生活化、游戏化、学习化、开放化、个性化、同步化。在方案的编制上,将其分为基础课程(生活、学习、游戏、运动);共建课程(亲子活动、家长老师等)。

第二阶段:教育内涵进一步拓展,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进入全面梳理统整阶段。

1、对幼儿进行教育,其方法、途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通过专门教育;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环节进行教育;也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类活动中进行教育,这样既体现了专门性和渗透性的统一,又突显了特色和整合性的交融。

2、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途径,其内容不仅涉及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还将与学习、游戏、运动相整合,我们主张幼儿的生活教育在操作中学习、在养成中培养、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获得。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具体化、系列化;将教育的内容明确化、外延化;将教育的途径多元化、开放化;将教育的方法人本化、整合化。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形成自理生活的习惯、学习健康生活的方法、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激发快乐生活的情趣。

我们在课改的引领下研究与实践,探索与进取,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我们逐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1、规范保育操作细节,优质服务初见成效。

课改的蓬勃推进与全面实施,不仅给全园教师注入了新的理念,也给我园后勤三大员的保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以课改为契机,重实践、抓细节、创特色,规范了一系列的保育工作制度和操作细节。

保育工作制度化、文本化。为了促进教师能将教养并重的理念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我们出台了教师保育工作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操作细则,结合教师的日常考核,将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不仅告诉老师们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且,也明确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么做,旨在引导和激励我们的老师能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加强责任意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提高保育工作的能力。

工作目标规范化、专业化。我们保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是:平凡之中见真爱,细节之中决成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讨论、课题研究、个案分析和实践反思,我们总结了幼儿保育工作中的八个“每日细节关注”,确保每个幼儿在园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小学保育员工作细则”,规范了保育员的操作要求以及协助教师进行的保育工作配合要求,使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有了新的突破,更加专业化,进一步提升了保育员工作的水准和质量。

保育理念现代化、人性化。在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习惯和新的理念常常会出现碰撞,各种“两难问题”非常棘手: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会穿鞋,是教还是帮?孩子挑食,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还是连哄带劝,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为上进行人性化的操作,将“包、帮、代”变为“导、教、说”,努力使我们的保育工作做到:保中求好、好中求全、全中求细、细中求精。

2、注重生活教育环境,以人为本讲究实效。

《小学保教质量评价指南》在生活活动的`评价内容上出现了这么一些关键词:安全、卫生、温馨、自主、有序、愉快,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为幼儿创设怎样的生活环境?在幼儿的生活环节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将这些文本上的要求具体地贯彻和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开展了重点探索和研究。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创设生活教育环境。我们遵循因地制宜、因年龄而异的原则,根据小、中、大班不同的要求,在早点的组织形式、点心的品种、餐具的提供,以及教师的要求、关注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环境的创设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经过合理化的调整和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环节,一旦予以充分重视,就会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点:除了有生活习惯、规则意识、自理能力的培养,还提供了文明礼仪、实践操作、友好交往的机会,更渗透着许多学习内容。

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活动中的一条标准“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展开活动,结合以往的生活教育经验和生活环境创设,我们梳理并总结出了很多环境中可以显现的规则提示,这些提示已经成为我们课程园本化实施中的一种环境创设。有常规动作的步骤图;有宣传画;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牌;有正确的图解;不同的“脚印”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发现:只要老师心中有幼儿,那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能真正落实。

3、拓宽特色教育途径,潜心研究取得绩效。

我们主张并强调在小学的一日活动中,多途径、多手段、多通道地利用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以生活教育为切入口的全面的整合教育。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拓宽着生活特色教育的途径。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每月一次带领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周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作为教育的素材,旨在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农村,拓宽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生活空间,让幼儿与开放的社会生活环境互动,培养幼儿共同生活的基本能力。

爸妈老师进课堂活动:生活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有的是发挥家长自己职业上的优势,如:理发师爸爸、巡警妈妈、厨师爸爸、医生妈妈等;也有的是将家长兴趣爱好作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如:喜欢旅游、集邮、唱京剧,包粽子等,能弥补老师技艺上的不足和知识点上的不全面,替代老师更好地丰富幼儿的生活。

有一些关系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协调,如:幼儿生活活动中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的关系;教育环境中隐性作用和显性作用的关系;教学管理中,特色出彩与普及常态的关系。有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如:在幼儿好习惯的养成中,教师如何成为幼儿的榜样和偶偶?在家园同步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家长进一步走进课程?还有一些能力有待我们不断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等。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就会缩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改要求间的落差,就会给幼儿带来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可持续的发展和更美好的人生。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六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我校借鉴国内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校情,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用心探索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构成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实现“教学合一”,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潜力,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激励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构成我校课堂教学特色。

二、理论支持。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以“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主要思想的学校教学理论。其掌握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其基本观念就是: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许多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并不是由于他们智力发展不好而是学生没有付出所需的学习时间,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恰当的教学帮忙,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不对头,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就会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教师务必摒弃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掌握而教,引导学生为掌握而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即要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正如陶行知所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能够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三、教改资料。

(一)以“导学稿”为载体。

导学稿,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突出的是“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导学稿”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齐,做到“教学合一”,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导学稿”的编写构成过程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群众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二)“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稿”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潜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研讨、训练、提升”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潜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

(三)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的自主发展,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教与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基本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

1、课前预习导学。

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资料,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预习导学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预习导学要能体现学科特点,难度要适当,量要适中,要能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基本完成。

2、课堂学习研讨。

课堂学习研讨应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透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每一课的重点,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带给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课内训练巩固。

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训练资料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出各个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做到“同时异步”教学,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4、课后拓展提升。

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透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课后拓展提升包括: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带给和本节课学习资料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在“导学稿”上填写学后记,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当日课外作业就是掌握“导学稿”上当天的学习资料,“导学稿”以外没有作业本。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七

(一)秉承理念。

1.以兴趣为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以思维为主线;(语文课堂就是思维的课堂)。

3.以情感为动力;(情感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根本动力)。

4.以互动为形式;(合作探索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

5.以提升为目的。(提升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指导原则。

在知识教学中,讲求“基础性”,紧扣一个“实”字;

在能力训练中,讲求“实用性”,突出一个“活”字;

在课堂教学中,讲求“文化性”,强调一个“厚”字;

在授课方法上,讲求“探索性”,力求一个“新”字。

(二)开展好“三化五步”教学模式(重点学习)。

我们结合校本实际,不断完善“三化五步”教学模式,即:“三化”(教学活动化、学生主体化、能力层次化)为主要理念,以“五步”教学流程(导、学、探、练、结。导:激发兴趣、目标导学;学: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训练反馈,当堂检测。结:拓展延伸、师生小结)为具体操作手段,探索打造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

1.三化”:教学活动化、学生主体化、能力层次化。

(1)教学活动化:从活动入手激起孩子学习欲望,要以歌谣、游戏、故事、动画、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但是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热闹而组织的,而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的情景,预设有趣还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达到课堂即游玩,游玩及学习的境界。

(2)学生主体化:让学生的全面参与课堂,让学生全面发展,让老师在不断重复的课堂灌输中解脱出来,把老师一湘情愿的主动变为被动,把学生的不情愿变为主动,需要课堂教学主体化。

(3)能力层次化: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培养目标上,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起步就规划和制定不同层次的能力达成目标。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培养具有层次化,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具有可达性,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都能够收获成功的自信。

2.“五步”:导、学、探、练、结。

导:激发兴趣、目标导学,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学: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时间控制在11分钟左右;

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练:训练反馈,当堂检测,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结:拓展延伸、师生小结,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

(注:时间安排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环节具体解读:

(1)导:激发兴趣、目标导学(5分钟左右)。

导入新课一定要从学生兴趣入手,选取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创设相应情境,使文本问题化,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将新授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及对应的学习水平层次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一节课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教材的知识及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特征,为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导学研讨问题和学法指导,引导、激发学生进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疑激思情境之中。

“导”主要有三导:一是目标引导。教师在深钻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教师引导。教学目标出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课时主要任务,明确学习要求。三是学习方法指导。告诉学生本学科及本课时主要学习方法。

(2)学:自主学习,自我感知(11分钟左右)。

学生依据前面导的环节中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看注释、看例题,做实验,做到基本理解教材内容。找出疑难问题,标记后作为下段合作探究内容。以学生个人自学或小组互助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与创设与导学研讨问题相关联的素材(实物、实验、模型、图示、表格、文字材料等),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判断、推理分析、概括归纳等形式先自学感知,获得初步知识。学生自学时,老师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关注每位学生,边巡查边进行“第二次备课”,为下面的环节“析”和“练”设计新的“问题”。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进入课堂后,要在教师自学提示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自学氛围,带着问题,围绕目标,充分接触文本,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吸收。遇到疑惑、疑难问题个人难以解决的,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达成初步共识,形成学习成果。

“学”主要是三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学习兴趣自愿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注意好、中、差学生的搭配,便于相互帮助。“学”的核心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同桌互学、组内帮学。力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度,强调学习效果。80%的基础知识要通过“学”得以解决。在“学”这一环节,教师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无事可做,要巡回指导,掌握学情。

(3)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0分钟左右)。

教师组织剖析当堂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知识网络。学生在自学感知后获得了初步知识,先在小组(一般为前后四人小组)内进行无序的发散性讨论,此时学生一般会知道某个知识“是什么”,然后是全班交流、讨论辨析,以小组为单位选发言人向全班作有序的汇报,引导学生论证说理,整理编排获得的知识,把零散的知识信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使之形成条理网络结构清晰的理性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树”。此时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

“讲”主要是两析:对学生学习情况,一是组内学生评析:逐人评析,逐题评析,对每种答题表现进行评析。二是教师评析:主要是讲共性的问题、知识缺陷、易犯错误、方法引导等。“悟”的核心是悟出规律,悟出方法,悟成习惯。

(4)练:训练反馈、当堂检测(8分钟左右)。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用课前准备好的训练题进行练习,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练习暴露学生在自学环节中还未搞清的问题,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教师还要用事先已根据教学目标定好的检测题进行课堂即时形成性检测与评价,反馈当堂教学效果,了解当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达标的程度,并根据反馈的信息采取对应的矫正措施,调控后续教学。对未达标的学生和未达到的知识点,及时采取对应的'矫正方法进行补偿矫正,减少学习中的“负积累”和“负迁移”的效应。保证大面积学生达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又一个新的情境中进行开拓创新,为学习新的内容作好铺垫。

“练”主要有两项任务:在“导、学、析”的基础上,一是学生做练习题。要注重知识的覆盖面,注重能力的提升,注重变式训练。二是做课堂测试题。试题要抓重点、抓关键、抓热点,不强调面广,要强调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独立完成、要书写工整。

(5)结:拓展延伸、师生小结(6分钟左右)。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巩固练习和当堂检测后,对所学知识整理、理解、内化,并以此知识点为核心,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相关的知识和运用,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时,要先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本节课知识和能力要点,谈谈学习的收获,最后教师进行全面的小结。

3.把握操作方向。

目标导学:“三全”,“三化”:“三全”: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全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发展。“三化”: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

自主学习:“五个解放”,“五个放手”:“五个解放”: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课堂,解放学生的天性。“五个放手”: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探索,重难点放手让学生讨论,问题放手让学生解答,课堂放手让学生评价。

合作探究:“三个小组”:“三个组”:学习小组、管理小组、研究小组。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八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途径。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低负高效。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保证,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1、“一个中心”:要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创办优质教育为目标。把握住课堂教学、教材的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抓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观摩、比赛、研讨、交流等活动。

2、“一条原则”: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发展。

3、“五项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的科学管理与质量;强化落实并抓好备课组集体研究教材备课的`管理;抓好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环节的基本要求;强化课后反思及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抓好青年教师的管理与校本培训的工作。从这五项工作入手,科学、细致、有重点的开展活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切实抓好校本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如学科组活动,以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优秀教学设计等内容为主,开展说课、评课、交流、讲座研讨活动;教研组活动,以问题研讨、教后交流等内容为主,开展有主题的组内研讨活动,使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备课组活动,以集体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为主,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校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备课:作到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超时备课。备课的个环节完整,每一课后有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短小的课后反思;单元后有全面的客观的教学反思,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性。严格执行侯课制度。课堂上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杜绝教师的随意课和一言堂。

(3)作业布置:作业布置作到少而精,分层布置,让各类学生有所学。

3、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学校教师均衡发展,每月的前两周时间的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有发言人,组内成员和分管领导积极参加,探讨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和精典问题的设计,真正作到多人一备,一课多备,达到深钻教材、资源共享的效果。

4、领导以“推门课”为主渠道,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一对一的评课指导。对于个别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辅导指导,使其进步。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学习,与教师共同成长,在业务上学校内上下形成学习、上进、提高的氛围。

5、课后反思细思量。

每一堂课后,教师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在一段时间内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反思,解决问题,得到提高。如学校一直坚持的教师一月一次的教学病例收集,针对典型问题进行的交流研讨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促进。

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7、校内培训练本领。

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如演讲、钢笔字、粉笔字的现场书写比赛,课例分析、课件制作等。通过这些培训,一学期一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8、外出学习开眼界。

“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会走许多弯路,所以对青年教师,学校派出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观念,提高个人的执教水平,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9、教师自学充能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知识。所以学校提倡教师并规定教师自学业务方面的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阵地。学校通过切实有效的各项措施,保证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真正作到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九

20xx年8月16日,德宏州委、州政府启动了德宏州教育教学改革,并将州民中、芒市中学、梁河一中、xx一中等学校作为改革试点学校。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白涛教授的指导下,xx县教育局在xx一中高中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现已全面启动实施。并将于20xx年9月在全县部分中学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为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根据德政发【20xx】199号《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宏州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县教育局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提高课堂效益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通过3-5年的实践和努力,全县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课堂教育教学发生明显变化,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学和学习状况发生变化,学校工作效益和教学明显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缓解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改变我县教育落后局面,形成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

本次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育主管部门。

要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要将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下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把政府的宏观政策具体地落实在学校的管理上。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增强对学校的服务意识。让每一个职能部门对口承担一个乡(镇)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将干部的考核与学校的工作绩效挂钩。要让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参与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在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推行管理措施的时候,邀请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有关领导或专家参与,或建立一支常态的业务专家队伍为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出谋划策。

(二)教研部门。

要建立以教科研部门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机制。要加强教科研部门建设。以在职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形式,分小学、初中和高中,建立一支能够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学科专家队伍。要以教科研部门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各乡(镇)中心校和县直学校教科研部门要成立不同学段的学科专家组,指导、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研究和教师培训,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在统一部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又为不同学校提供个性发展空间,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教研员要认真做好“送教下乡”、挂钩乡(镇)或学校等工作,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校长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教学和教研任务,以及将班级考核、学科考核与学校领导的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效能,校长对学科和班级工作进行统筹。要每周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一到两次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建立常态的学科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以学科为单位,统一进行学校的学科教学及科研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学科,以班级管理来协调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的分配。突出管理重专业性的特点,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上,使得教学与教研相互促进,能够将集体的力量体现在学科教学与教研上,有效地避免师生重复机械劳动的过重负担,增强校长、学科长对教学的监督,使得那种各行其是的课堂教学无生存之地,不同班级的教学出现一个整体发展的态势。

三是要每门学科任命一名学科长,学科长组织各学科科任教师制定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然后各学科长一起根据学科教学任务来核定各学科的权重,合理调配各科的教学量和学习量。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各科的教学量和学习量进行班级管理。形成一个学科联动的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四是教师要变统一的教学模式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在继续保持大班额教学形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学科管理的模式,协调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合理系统地制定统一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以及有选择性的分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五是要打破单一的终结评价,注重形成性和过程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力求使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反思,促成其自我成长的能力,以此充分发挥好评价功能的诊断、调控、激励的导向作用。

六是各学校要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教育教学改革。

为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县教育局成立xx县教育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全面领导和指导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局局长董保强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教育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教育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县教科中心主任、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县直各学校校长组成,主要负责本次改革工作的领导、协调,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

专家指导组组长由教育局副局长韩永信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县教科中心主任担任,成员为教研室中小学教研员、xx一中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xx县高中学段兼职教研员,主要负责改革工作的调研、改革工作的总结、推进、推广,改革的评价、反馈等,负责对各学校实施改革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专家引领、试点先行、分类指导、分布推进的原则,首先在高中先行,逐步向初中、小学推进。

1、20xx年9月,根据全州部署、安排,在xx一中高中部进行试点改革,积极探索改革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进改革总结经验、奠定基础。其他学校积极做好学习、宣传、动员工作,为下一步的改革造足声势。

2、20xx年9月,xx一中要在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全面推进以“配餐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他初中阶段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学段特点的改革模式,稳步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在xx一中(初中部)、xx二中、xx三中、清平中学进行试行改革;小学阶段少数民族聚居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双语双文”教学,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20xx年9月,全县中学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并在部分小学试行教育教学改革。

4、20xx年9月,全县中小学正式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篇十

我校认真学习永威课改经验,借助全县学习永威经验的东风,有力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使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我们决定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方案。我们认识到:学习永威经验,不是学习他们的操作方法,因为方法是表面的、浅层的、外在的、形式的、是小技巧,我们要学的是他们的思想。思想是方向、是目标、是理念、是大谋略,以他们的思想作为我们课改的主旨,结合我校的教学现状、管理理念、校园文化、教师观念、教学技能、思维层次等这些基本实际,制订我校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课改运行模式。

校长学习后,就向领导班成员传达了学习的内容和体会,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共同认识到:加大课改力度已成为了当前势在必行的一项首要工作。为了抓好以后的课改工作,我们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课改实质上就是改变原来“教师操纵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地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全体师生的应试观念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观念,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改革不是比猫画虎,改革不是硬搬照抄,改革更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改革是在原有基础的继承和创新,是在自我否定的割舍中的进步,是在解剖自我的阵痛中的发展。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能够为课改提供有力的精神基础、智力支持。宣传要广泛,分层次进行,先是领导班子成员,然后是全体教师,课改实验班教师,实验班学生,甚至学生家长。争取全员支持,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课改不是某个人的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受教育者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共同开创一片新的教育领地。没有全体的参与,个别教师的课改就是高处不胜寒的独舞;没有整体氛围的激励和大众的支持,任何独舞者都不容易走得太远。所以,在学校的课改中,我们要提出:“不容许有旁观者,更不充许有看客,你可以做课改的落伍者,你可以做课改中的‘后进生’,绝不可做课改中指手画脚的观望者,不可做课改中的阻碍力量和拌脚石”。非课改实验班的教师要灵活自主地开展课改活动。

为了有力地带动课改,促进课改,给课改教师引好路,带好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7位同志涉及7个学科,每人都要在认真学习永威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上好一节带头课,课堂效果不求多高,但必须有新的尝试,有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必须尽己所能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为了形成课改合力,以点带面,促进课改工作在有效调控中顺利发展,我们决定先从课改试点班级抓起,有初步的课改思路和经验后再全面推广铺开。

通过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及征求教师代表的意见,学校确定参加试点的具体年级班级为七年级班和,八年级1班和2班,。确定班级后,给班主任、任课教师开动员会,做好课改鼓动工作,让所有课改教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充满自信和希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学校的课改工作带个好头,开个好路。

(一)、明确方向。

根据我校实际状况,借鉴永威经验,领导小组和教师代表通过分析讨论制定出我校课改的方向是:加大三分三清实验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是套搬永威模式。

(二)、确立突破口。

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我们决定:从教师走下讲台,放下架子入手;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起。

(三)、班级分组排位。

考虑到小组合作、组内互动、组间竞争等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要求班主任参考期末成绩,依据自愿互助的原则,把学生均衡地分为7—8组,每组8人,小组中包括学习中各层次的学生,小组中学生结构为2-4-2模式(优等生20%,中等生40%,差生20%)。

(四)、制订课改课堂教学实施细则,实施课堂改革实践。

课堂改革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开放性的工作,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走,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在改革中探究。为此,我们先简单制定改革的实施细则草案,并督促教师深入实践,大胆摸索,细心总结。

(五)、跟踪服务、合作交流、反思改进。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对课改班级要做好服务性指导工作,每周定时定量在课改班级听课,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时刻把握课改方向,指导课改方法,研究复杂问题的对策。并要求:

(2)课改教师每周交一篇课改随笔,以利于课改中的反思和课改经验的总结。

(一)制定出评估细则。课改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参与评估课改教师是否达标,督促课改进度,强化课改力度。

(二)阶段性评估。定时抽考,检验课改成果,总结课改经验,在此基础上,对课改工作进行重新认定和定位,并根据成果状况,扩大课改面,推广课改经验,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