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精选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1:52:12 |
  • ZTFB |
  • 10页

大家都知道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它还能够推动我们前进。接下来,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一

各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们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二

你知道丹霞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哈哈,你不知道吧!这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所以叫丹霞。看,那块石头就是景阳元石,像一个高大的巨人挺立在丛山峻岭之中,昂首东望。看一看,在景阳元石的旁边,有一座山叫“景元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爬的第一座山。一会爬山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小心哦。因为这山一面是70度,另外一面时90度,非常险峻。为了安全,我们从90度的一面上去,再从70度的这面下来。大家要记住要抓好铁索,尽量朝前看。

大家到齐了吧?我们现在到了“玉女拦江”。这个“玉女拦江”可是有个美丽的故事的哦!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她美得像朵花:嫩红嫩红的脸蛋,乌黑乌黑的长发和那雪白娇嫩的皮肤都让人着迷。一次下凡,仙女看见一位帅气英俊的.小伙子,便爱上了他,并和他结了婚。但是不久就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仙女私自下凡并和凡人结婚,触犯了天条,所以命四海龙王发大水淹死他们。玉女用法术把江水拦住了,但是自己变成了江中的一块石头——玉女拦江。而小伙子回头望着水中的玉女,非常伤心,变成了一块石头——景阴元石。

哦,天色已晚,大家回酒店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明天我们继续游玩。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三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

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

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各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们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

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

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到丹霞山,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_。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首先小导为大家介绍一下景区的基本情况: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是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够体会到。

一进入丹霞山风景区,迎面是丹霞门楼,门楼金壁辉煌,牌坊上刻有“丹霞山”三个大字。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是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字。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从幽洞通天向前约10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山崖自上而下劈开一条窄缝,长200米,高40多米,宽才1米左右,最窄处仅0。7米,成为从幽洞通天到锦石岩的一条奇险小径。从这走过只觉两侧绝壁耸立,势欲倾到,仰视苍穹,唯存长天一线,长在两边崖缝的灌木枝叶竟然参差交错,不时有岩鹰,疾若流星,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看过锦石岩之后,沿原路往回走,过半山亭右转,迎面蓝天只剩一线,两旁峭壁笔立,在峭壁之间修有一关门,其险无比,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当你回身远眺时,如带的锦江在参错排列的诸峰之间蜿蜒,又是一番情趣。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遭受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仅存遗迹。1980年,本焕禅师到寺住持,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原省长叶选平在别传寺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老人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而对云海,前后相联,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辉煌而又不失庄严。别传寺于1984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光,全国佛教协会赵仆初会长于1986年春来访时,赋七律《丹霞山赠本焕和尚》云:“群峰罗列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够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每当别传寺的僧人早晚功课及佛事之时,钟鼓齐鸣,磬鱼同响,梵吹这音弥漫半山。此般景象无论古今丹霞十二胜景中,均列此一景,古称“杰阁晨钟”,今言“别传梵吹”。

出别寺便可看到不远处有一大树,枝叶婆娑。走近细看,可辨清树干一里一外,是两棵不同科目的树相互依存着。它们枝叶交错不分彼此,但是又各现姿容,好象久别重逢的情人,互想拥抱着站立在幽静的山谷间。古人有诗云“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可见前人以鸳鸯名此树,不无道理。那这不同科目的树是怎么连在一起?你又知道答案吗?双池碧荷,原称双沼碧荷,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位于中层风景区右侧,这里有3米高的巨石崛起,形似平台,平台上凿有两个石池,一大一小,犹如两面明镜,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双镜池。古时池中曾有一种名贵的荷花,锦边莲,其花白瓣红点,中含浅碧,是稀有名贵的品种。

丹霞山的石峡仅此一处,是登山顶所必经之路。这里石裂为二,形如合掌,中间露出一峡道,高达数丈。峡内幽暗时有如昏暮,仰视只见天光一线,从峡顶斜射而入。其景观之奇特,完全是天造地设。从石峡中攀登而出便是二关门,它皆以方石筑成,狭隘仅可通人,这里下临石峡,上望霞关,古人所言“一卒当关,万夫莫敌”,可为二门关写照。

由丹霞山的中层到上层,本无道可通,后人在二关门后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石阶,并在旁边安上铁索链,才成为通道。这里是一处裸露的红岩峭壁,两旁空旷,无所依傍,百丈丹崖直下涧底。站在丹梯之上,尽管能够纵目如簇的翠峰、似练的锦江,却令人目眩心悸,不敢在此久滞连。在丹梯的右下方石壁上镌刻着“宜若登天”四个大字,形象地道出了此处的险景。丹梯铁索的上端是霞关,旧称海山门,为登山踏的唯一隘口。它采用丹霞山的红色砂岩砌就,高2。5米,宽3米,关门狭窄仅0。8米。这一路上穿石峡,过二关,攀丹梯铁索,一处险于一处,最后出得霞关,就到达上层风景区了。

在上层风景区最南端,有丹霞山的观日亭。它在长老峰之顶,观日亭分上下两层。有人说过,在丹霞山观日出绝不下于在黄山莲花峰观日出。也有人盛赞:“游尽日出风景地,独有丹霞日出美。”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在东方天际,云层涌动之处,一片淡橙色的霞光隐隐泛起。蓦然,一条秀眉般微弯狭长的光带出现,接着是无限的红波由天外铺来,这时太阳慢慢升高着,如一颗滚贺的火球,忽浮忽沉,历经两三次起落后才继续往上升腾。

有的朋友曾慨叹,几次上丹霞山都看不到日出,这是因晴雨不常,要靠碰得巧。即使有日出,壮观与否也要取决于季节及天气。一般来说,夏末和秋冬季节较为适宜,最好是前一天下午下了点小雨,接着天晴,第二天薄雾缭绕,那可是观赏壮观日出的难得机会了。

螺顶浮屠位于海螺峰的峰顶。“浮屠”是梵语“佛陀”的译音,有人用它来称佛教供奉佛骨、佛像或收藏佛经、保存僧人遗体的建筑物,一般称为“塔”,这座丹霞山上的则是舍利塔。螺顶浮屠建于清康熙六年,为正方形红岩板石结构,由祭坪、基座、塔身三部分组成。祭坪用石板铺就,四面设有供台,四周雕石为栏杆;塔身四层,高8。37米,四角立石柱。这座塔的建筑颇具规模,是别传寺鼎盛时期的佐证。

在海螺峰龙王岩前,有一丹霞古十二景之一的乳泉春溜。乳泉又称石乳泉,泉水自岩下汩汩而出,清冽甘甜,滑如石乳。清代顺治年间,仁化有一读书人,叫刘松涛,在此攻读诗书,见甘泉清爽,即凿井两口。李永茂买下此山后,他的侄子李经宇隐居于此,依岩建造楼阁,取名“龙王阁”,并筑亭护井,点缀松篁,使这里的风景别具神韵,成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可惜年长日久,昔日亭阁已全倾圯,仅剩二井盈盈,清泉依旧。如逢春日,泉流汹涌,泻下深涧,潺缓有声,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叹天地之灵气。位于海螺峰与宝珠峰中间背山谷有一条4米长的巨石,该石势如长虹,又平整如桥面,是由海螺峰去宝珠峰的唯一通道。“桥”的两侧,一边下临深壑,一边连着山崖。连山崖的一边,篁竹繁生,清幽奇秀。此处又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尽管角度不同但是与长老峰观日出仍有异曲同工之妙。由“虹桥”继续往东行,有一片松林,如海如云。山风徐来,林海松涛哗然作乐,时儿像海潮骤来,万马奔腾;时儿又象轻歌曼舞。在这里聆听大自然的天簌,会使你烦念顿消,超尘脱俗而心境愉悦。舵石朝曦位于宝珠峰的北端,是本山的最高点。丹霞山本体山峰的形状宛如一艘巨轮,泊于锦江之畔。宝珠峰在船尾,峰顶东南端崛起一块红石,就象船舵一般,因此得名“舵石”。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这里金光璀灿,朝霞似锦,一草一木,一石一岩都反射出金红色的光彩,十分壮丽。

锦江的名字美丽,然而它的景色更加美丽。锦江水源于江西崇义县仙人岭,蜿蜒百里经仁化县城而来,绕丹霞山向南流入浈江。一路奔流于山岭之间,两岸的山峰在绿水中印下了身影。丹山碧水,相互映照,景色非常迷人。到丹霞山旅游,如果仅公仅登山游玩,而没有游览锦江,那么你的流程只能够算是完成了一半,将是万分遗憾。游锦江可在山脚的码头乘坐游船,在游船上的船工会沿途给你介绍江上和江边的美妙景色。

碧海龙吟为丹霞新十二景之一。1984年在右侧的山谷靠锦江处修筑了一个人工湖泊,名为碧湖,湖面宽137亩,库容量达58万立方。这个人工湖泊形如一弯新月,湖水浩淼,波光粼粼,在碧若玉盘的湖面上倒映着丹霞山的秀美身姿。若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汨汨泉声,自然可以令人生发出万般遐思。在溢翠宾馆后面的锦江河上,有一条铁索桥,是通往南岸锦园度假村的行人索桥,名为“九索桥”,又称“鹊桥”。该桥建于1986年,桥长80米,宽2米多。由五条钢索平行并列为桥身,上面铺木桥作桥面,两侧各有两条钢索作为扶手。整个桥身就靠这九根钢索连结在两头的桥墩上。游人走在桥上,整条桥就会左右摇摆,但是又绝对安本,可谓有惊无险。站在桥下仰视鹊桥,有如凌空飞彩练;站在桥上俯瞰锦江,则见碧水映长虹。这里既是沟通锦江两岸的交通要道,又是一景观,被称作“九索长虹”。

从小码头登上游艇,看两岸青山徐徐后移,听“锦水滩声”悄送情歌。船行100多米,左前方一山迎面而来,此山形状恰似一只大乌龟,龟甲、龟尾,清晰可见,形神兼备。龟的头所向,正是丹霞山别传寺的山门。待船至"龟尾"时,回头再看,则只见“龟的头”徐徐缩进了龟甲之内,形象之逼真,动作之酷似,令人叹为观止。

游船再往前行,两岸石岩千姿百态,水中礁屿或藏或露,“打鼓洞”、“卧牛石”、“六指擒魔”等等奇石,不但造型逼真,而且都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江水澄清碧透,在浅水处,能够见游鱼悠悠摆尾,彩色的锦石耀眼生辉;水深处则江水浓如翡翠,将两岸青山摄入江中。在如诗如画的江岸长廊中,过沙滩,泛平湖,几经曲折,游船终于来到一抹平沙的车头村。这里是游船的终点站,离出发点已有十几里了。舍舟登岸,沿着沙滩可以寻觅玲珑的锦石,可以在岸边小摊购买丹霞还魂草。流波撷胜的流程定会使你获得“千山依序入画屏”的美好感受。

在乘船游锦江而下四里处,左岸小山峰上有一座观景亭。离船登岸,顺石阶上亭阁,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雾缭绕其间,使人如置身于仙山琼阁之中,这里便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仙山琼阁。向后仰看,只见丹霞山主峰犹如一艘巨轮乘风破浪,又似一只高大的骆驼正在跋山涉水。向前眺望,姐妹峰婷婷玉立,脉脉含情,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拇指峰犹如大地伸出“拇指”,赞美秀丽的丹霞景色;茶壶峰亦十分逼真,有壶盖、壶嘴,唯独没有茶壶把手。传说古时候姐妹二人,热情好客,争着给远方的宾客斟茶一不小心扯脱了壶把,香茶溅下锦江,香溢30里。在茶壶峰前后的燕岩、平顶寨又如一张茶几和一只茶杯,与茶壶峰相映成趣。最远处有一峰直立,形如观音菩萨,观音前面更有两座小石峰,宛如金童玉女,形成了“童子拜观音”的绝妙之景。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开心。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五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一进入丹霞山风景区,迎面是丹霞门楼,门楼金壁辉煌,牌坊上刻有全国人大副主席所题的“丹霞山”三个大字。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字。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看过锦石岩之后,沿原路往回走,过半山亭右转,迎面蓝天只剩一线,两旁峭壁笔立,在峭壁之间修有一关门,其险无比,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当你回身远眺时,如带的锦江在参错排列的诸峰之间蜿蜒,又是一番情趣。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遭受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仅存遗迹。1980年,本焕禅师到寺住持,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原省长叶选平在别传寺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老人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而对云海,前后相联,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辉煌而又不失庄严。别传寺于1984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光,全国佛教协会赵仆初会长于1986年春来访时,赋七律《丹霞山赠本焕和尚》云:“群峰罗列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每当别传寺的僧人早晚功课及佛事之时,钟鼓齐鸣,磬鱼同响,梵吹这音弥漫半山。此般景象无论古今丹霞十二胜景中,均列此一景,古称“杰阁晨钟”,今言“别传梵吹”。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六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提名引地等,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丹霞山还是广东四大名山了!

丹霞山的总面积是294平方公里,主体是阳元山景区和锦江画廊游览区这两个景点,

因此我们等会儿也重点参观这两个景点。好了,事不宜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丹霞山的美景吧!

大家请跟我来!走进丹霞山,首先会看到阳元山景区因有天下奇景阳元石高28.5米。直径7米而得名,景区游览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景点阳元石,北为坤元山,一阴一阳遥相对应。还有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桥、拟禽拟兽的山石造型等。我们现再来到了翔龙湖景区这里,翔龙湖景区位于丹霞山南侧谷地,因其湖面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青龙而得名。沿湖有龙须间、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乘龙台、祈龙台等自然十八处美丽的景区。

大家再看!锦江景区的景江似一条玉带自北而南穿行与丹霞山群峰之中,沿岸赤壁临江,朱碧辉映,翠竹夹岸......。目前开辟水上游程10公里,沿途几十处景点串珠分布。下游至望江亭,可见仙山琼阁、遍山石盆美丽的风景直到阳元山景区,经过景点有鲤鱼跳龙门、锦岩大赤壁群像过江等。

亲爱的游客们,对不起,由于这里的景色很多,不能一一介绍。请大家各自去游览观赏,记得下午三点钟在丹霞山风景区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七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韶关市东北的仁化县,距韶关市区45公里,总面积319平方公里。它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陈国达教授在对丹霞山及华南地区的红石山地作了深入研究之后,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名,将这一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并很快被学术界接受与采用。此后世界上凡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整体呈现一种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桥680多座,主峰巴寨618米,宛如一方红宝石雕塑园,故又称“中国红石公园”。

现我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715处,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均有丹霞地貌发育。丹霞地貌往往是丹山碧水相映,雄险奇秀共辉,因而是构成风景名山的一支重要类型。目前国家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中,约五分之一为丹霞地貌,而丹霞山是其中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风景名山。丹霞山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和岭南第一奇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1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从1980年起对外旅游开放,现分为四个区构成,即北部的丹霞山区、东南部的韶石山区、西部的大石山区和南部的矮寨恢复区。已开发的游览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丹霞山区:有长老峰游览区、阳元山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和锦江长廊游览区。近年又开辟了巴寨区的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等旅游项目。

现在我们将进入丹霞山中心景区,大家往右边看,锦江对面的几座山峰,像一只只大象,优哉悠哉正朝我们走来,我们称之为“群象出山”。请仔细看山顶有一个亭子的那座山,象鼻、象牙、象眼睛、象耳朵等形神俱备呢。阳元山大桥到了,再往右看,这座山从右至左,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轮廓分明,恰似一个头枕江流,悠悠入梦的少女。颈中的一丛绿树,犹如项链中的翡翠,我们称之为睡美人或玉女拦江。好!“雄性之山”的阳元石到了,阳元石高28米,直径7米,极似男性生殖器。各位先生、小姐,你们看似不似?阳元石的自然形成,已有30万年,现已和翔龙湖的阴元石结成伉俪,成为至善至美的夫妻石。这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绝景”,“梦断三更美女,愧煞天下英雄”,它“孤留一柱撑天地”(明朝李永茂),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天地根”(明朝吴承恩),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

接着我们开始徒步登游长老峰,长老峰分上中下三个景观层;上层观日出、一览众山小,中层别传寺、鸳鸯树,下层锦石岩石窟悬空寺,山麓是阴元石、翔龙湖和仙居岩道观。

首先我们沿登山大道上山,过半山亭后,就来到了一个风化的岩洞——“幽洞通天”,洞高0.7米,长6米,穿洞而过,就可到达“长天一线”,它是我国现发现最长、最高、最壮观的“一线天”,峡长200多米,高50多米,最窄处0.7米。游人过此,只见峭壁高耸、苍天一线,而峡顶夹住一石,可能会随时在游人的喧哗、脚步震动中掉下来似的,令人不得不份外小心;再走过“浸碧浮金”、“喷玉泉”,就进入了悬挂于“赤城千仞”之上的锦石岩尼姑庵。韶关一直有以岩洞建寺观传统,锦岩数洞相连,以天然洞穴建有七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殿堂,其中观音殿岩洞最大,深30米、高4米,塑有观音32相,可容数百游人善信同时参拜;而丹霞十二景“片鳞秋月”的龙鳞,则位于大雄宝殿的崖壁上,它春而嫩绿、夏则深绿、秋为黄绿、冬季褐黄。这是为什么呢?它是神迹吗?不!它原来是因为在风化而造成的蜂窝状岩壁上,生长着一种低等的藻类植物――蓝藻,其吸水性强,吸水越多,呈现的颜色越深绿,到干旱季节,所吸到的水分极少,就呈现淡淡的褐黄色。观赏完“变色龙”,我们出来凭栏欣赏一下现存最早的摩岩石刻——宋朝赵汝耒题写的“锦岩”二字等景观。然后,我们出锦石岩,过“委屈树”,登捷径直上中层风景区。

然后,我们下山去观赏翔龙湖景区。首先我们去欣赏“天下第一奇景”阴元石。阴元石被称为人类母亲石,高10.3米,宽4.8米,洞高4.3米,洞最宽处0.75米,无论颜色与形状都活色生香酷似女生殖器。它的形成已有10多万年了,男女朋友们都不妨到“快乐之门”去重生、转运、留影。不要道貌岸然或掀不起羞涩的盖头来。

接着,我们面前出现一条长1350米的龙——翔龙湖。湖水面有15公顷,龙头处深18米。这里小径清幽、轻舟惬意、清澈透底、修竹烂漫,还可游览到道教张天师南游圣地——仙居岩,这里又是龙文化集中地,龙是我们龙的传人共同图腾,各朝各代“龙”字摩岩石刻随处可见,其中最大的“双龙夺珠”崖刻,长28米、宽6米,是丹霞山最有规模的壁雕。

最后,我们乘游艇观赏丹山碧水的锦江,传说女娲补天之五彩锦石取自江中而得名。在春江烟树、丹崖锦石中,轻舟漫过“锦水滩声”、“九索长虹”、“金龟朝圣”、“六指擒魔”、“玉壶峰”、“朝天龙”、“送子观音”、“拇指峰”、“仙山琼阁”等九曲美景,领略尽丹霞美之极致。

丹霞山风景区导游词篇八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丹霞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因山石由红色砂砾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名,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8月2日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目录简介旅游简介。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被誉为中国的红石公园,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旅游。

景点简介。

中国红石公园dd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丹霞山现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先到阳元山看看天下奇景阳元石(高28米,直径7米),主要景点为阳元石,另有坤元山(玉女拦江)、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桥、三处古山寨及众多拟人拟物、拟禽拟兽的山石造型等等,细美寨建于明代,寨门扼悬栈道之口,险若华山西峰。再到丹霞山南侧谷地的翔尤湖,因其湖面轮廓似一条腾飞的表龙而得名。沿湖有龙须间、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双龙壁、乘龙台、祈龙台、玉带桥、毓秀亨等多处自然景观。

丹霞植被。

最仙的:桃花.丹霞山景区的`锦江某处,一片小桃林,依山傍水,带着些许遗世独立的味道。若是初春时节,枝头的花都绽放,映着一江碧水柔情,两岸丹山绿柳,真就成了人间仙境。最动和最静的:杜鹃花与野百合。每年5月上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始泛滥,红艳艳的花开如潮水般一直漫到丹霞腹地的深处。这边是热闹的杜鹃花海,那边则是安安静静的野百合,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最有特色的:丹霞梧桐,丹霞山特有物种,出了这个地儿别处都看不到。丹霞梧桐花色嫩紫绚丽,花开成串,一到5、6月,就繁花似锦,美艳如画,远远望去,好似一朵紫色祥云落在树冠上。最浪漫:相思豆。当那一颗殷红的相思豆落在掌心,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就这样被触动了。

四季景色。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日落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最佳旅行季节:春(3月到5月)、秋(10月至12月)两季。春季:一片花海柔情。春天锦江两侧的桃花开了,宛如现世的桃花源。山水交融,绿色、粉红相交映,煞是好看。夏季:锦江游船。锦江的风情绝不亚于桂林山水,只是少了人工竹筏。且初夏,悬崖峭壁上的杜鹃花开得浪漫非常,好不热闹。而另一边则是安静的百合,只等人去觅得这一处人间仙境。秋季:秋季的丹霞山不算特别,只是此时是最佳观赏丹霞地貌的时期。秋高气爽之时,太阳一照耀,晒在红色的石头上,正好印证了那一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冬季:冬季的丹霞山因为它的气候,变得有些冷清。但冬季的丹霞山也有着另一番景致,下一场小雨,烟雨朦胧,云海涛涛。

旅游住宿。

丹霞印象客栈:客栈应该是丹霞山景区里最有情调的一间客栈了,一楼公共休息区看得出是用心装饰过的,周末还有歌手前来驻唱,最重要的是老板娘很热情友好,让住客感受到出门在外的温暖。在路上客栈:客栈共三层,共13间客房,一楼大厅提供酒水、咖啡、茶水等服务;房间内配备空调、二十四小时热水淋浴、有线电视、电热水壶、独立卫生间,并有无线网络覆盖全楼。客栈免费提供服务行李寄存、自助洗衣机、微波炉等服务。红豆兰亭客栈:古香古色的客栈,仿佛要向我们讲述它所历经的时光。宽阔的大厅,就着时间聊天休憩。或漫步三楼,在花园阅览室里泡茶、看电影消耗一下午的时光。回驿青年旅舍:步入旅舍,回忆便席卷而来。大厅橱窗里置放着各种童年小玩意;一楼上下铺的格局的集体宿舍,翻卷着浓浓的回味;二楼的普通标房,舒适而窝心好来屋:景区内自营的家庭旅馆,位置极佳。装修简洁明亮,设施齐全,老板热情好客。

旅游信息。

套票120元,节假日140元(包括丹霞山主区和阳元山景区)。1.1米以上儿童半价,七十岁以上长者免费。学生凭学生证可购半票,另外还有3元的景区保险可自由选择是否购买。凭景区门票可免费乘坐从大门往阳元石、长老峰等处的面包车。另外,从翔龙湖可以乘船往返长老峰景区入口处,单程船票15元。

交通概况。

韶关有通往华东、华北、西南各大铁路干线的列车停靠,来丹霞山旅游可在韶关站下车,韶关火车站有丹霞旅游专车(15分钟一趟,票价15元/人)直达丹霞山新山门,从韶关到丹霞山只有五十公里,行车时间约五十分钟。另外,在丹霞山新山门有开往仁化县城的班车和开往韶关的旅游专车及各类出租车。韶关到丹霞山的旅游巴士都是发往仁化县城的,15分钟一班没错。但只能停在丹霞山景区外的公路边,再步行10分钟的样子才可以到景区大门。返回韶关市内时,也要到公路边拦截从仁化县开出的班车。因车次较多,故而拦车不用费太多力气。只是有时会遇到没有座位的情况。班车类似于公交,会随时上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