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精选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2:00:22 |
  • ZTFB |
  • 10页

读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无尽的快乐和思考。总结必须客观、准确地描述我们的工作和成果。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一

浙江。

导游词。

怎么写才有新意呢,看看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范文吧,希望你们喜欢哦。

(正门口--概况--室外电梯--正南门)。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是于20xx年冬奠基,20xx年秋竣工,于20xx年11月20日开始对外开放,目前还属于试运营阶段。整个景区的造价达1.5亿元人民币,新塔的下半部是遗址保护层,通高9.85米,塔身五层,高61.9米,建筑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方米,塔身采用钢结构框架,外墙包铜,全塔共用铜280吨。

各位可能还记得在两年前,也就是20xx年3月11日,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地宫还发掘出很多文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发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遗址之上,这样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保护了原塔的遗址,而这种建筑格式在目前尚属首创。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走上电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究竟。

(第一层)。

好,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来到的是雷峰塔的遗址保护层,在我们面前用玻璃罩罩着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遗址。

雷峰塔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原本为吴越国王钱淑为奉藏佛螺髻发舍利子以祈祷国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为砖木结构。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与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密切相关,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贞因追求人间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声明远播。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大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间,因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结构塔身加以焚毁。到了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倭寇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仅剩塔身屹立于西湖之滨。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终因不堪重负而倒塌了。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历史上也很有争论,一般来讲有两种说法,前两年在清理雷峰塔遗址的时候,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塔砖一侧有一个小洞,在洞里有佛经。而在过去,老百姓们以讹传讹将经砖传成金砖,纷纷将塔砖拿回家,从而导致塔的倒塌。此说法之一。说法之二,由于江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而杭州又是丝茶之府,历史上的杭州就盛产丝绸,而每年蚕宝宝吐丝结茧之时由于多种原因,往往有大量的蚕茧死亡,过去的人迷信,误以为蚕茧中了邪,而雷峰塔是镇妖的(白蛇),以为将雷峰塔的砖放在家里,就可以抵挡妖邪的侵蚀,你家养蚕拿一块,他家求财拿一块,久而久之,塔身特别是塔基由于老百姓的破坏,加上当权者的漠不关心,雷峰塔终于在1920xx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轰然倒塌。

透过玻璃罩,我们可以看到塔的遗址,在正前方有台阶可以上去的就是塔的正南门,老塔共有八个门,分别对应八个方向,而我们现在游览的新塔,塔门也是和老塔相对应的。旁边有木台阶的是前两年发掘雷峰塔地宫时,专家学者们走的。

《看后可从塔内楼梯步行上至二层,俯瞰老雷峰塔遗址》。

各外可能要问,这座塔为何叫雷峰塔呢?其实也很简单,在过去这里叫夕照山,山上有个姓雷的老翁,老百姓也就称这座山为雷峰山,山上的塔也就称为雷峰塔。当然,这个雷峰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雷锋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各位游客,看过雷峰塔遗址后,我们从外面的台阶上到塔的第三层,这层也是新塔的第一层。在这里,我们将直接乘电梯上到顶层。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光临宁海,游览宁波天河生态风景区。

宁海城又称缑城,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河南缑氏山升仙后,乘白鹤东来,成为天台山主神王乔。被封为桐柏真人,主管吴越水旱大事,保佑这一带风调雨顺,百姓平安。我们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神仙,所谓神仙,其实就是那些钟情山水,云游四方,寻觅养生胜地,探索长寿奥妙的健康、快乐的人。今天各位游客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宁波天河风景区游玩,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是半个神仙了,待会儿等我们游完全程,相信大家都会成为活神仙的,我在这里先预祝大家快乐成仙!

现在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宁海的基本情况。

缑城地处宁绍和温黄两平原之间的天台山东麓,连接世界屋脊的南龙巨脉和通往东瀛友邦的海上丝路在此衔接。宁海和云南丽江分别是徐霞客主要游程的东西两端。1931平方公里的县境内,山水面积占四分之三,兼有天台山半座碧玉和三门湾、象山港两颗明珠。而且天清日朗,雨量充沛,气候冬暖夏凉,山、水、气、林、渔皆有独特之优,自古以来就是集儒、释、道、艺、医、武于一体的养生胜地,现在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由于面朝东海,得紫气东来的优势,环境特别宜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展示,宁海65岁以上老龄人口,全国为6.96%,浙江为8.84%,宁波为8.67%,而宁海高达9.21%,这就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环境优势的最好证明。

(如时间许可,此处可加宁海的其它人文情况介绍)。

【石蛙引路】。

请大家注意了,我们左边的溪水中有块巨大的石头,像一只巨大的石蛙在溪水中尽情鸣叫,它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小景点,我们管它叫“石蛙引路”,请大家注意石蛙的神情,它不在大松溪峡谷里面,却又掉头回望山里,好像在谛听等待着什么,山里到底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回答,等到了大松溪,大家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看到石蛙,标志着我们很快要进入天河风景区了,这里我先把天河风景区的大致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天河景区由天河水面游览区、浙东大峡谷、双峰森林公园、梦里水乡主题公园、王家染山乡风情区、叶岙观光农业园、山洋革命纪念地等景点组成。目前开放的天河水面游览区、浙东大峡谷、双峰森林公园属一期开发的主景点。二期开发的梦里水乡主题公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三期开发的还有王家染山乡风情区、叶岙观光农业园、山洋革命纪念地等景点。

【水库工程】。

进了风景区,前面可以看到被喻为宁波“三峡”工程的白溪水库大坝。白溪水库由中国水利局十二局第一分局承建,始建于1996年,是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效益的国家大二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容库容1.684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工程枢纽主要由拦河坝、泄洪道、引水发电隧洞、发电厂房、下游挡水堤、供水隧洞取水口、交通道路、防空设施等组成。)大坝是国内第一座聚炳烯纤维混泥土面板坝,它的高度为国内同类在建坝型第四。更可贵的是,水库的建设者十分重视库区的生态保护和文化建设。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美的生态风景区。

【神鹰问客】。

请大家注意前方,看左前方的三座山峰,中间高两边低,它组成了一只振翅飞翔的神鹰,大家看正中的高峰上还有几块巨石,恰好是老鹰挺直的鼻梁——这是继“石蛙引路”之后的第二个小景点,我们把它叫作“神鹰问客”,绕过鹰展峰后,我们就真正到了天河风景区,天河的主人已经接到了神鹰的喜报,知道今天有我们这些嘉宾来访,恐怕早已列队在迎接我们了。

【天河碑林】。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河码头,有石蛙指路、神鹰报信,这里的主人早已派人来迎接了,大家可以看到门口有两棵大枫树,这是两棵迎客枫,站在门口迎接大家的是女主人,站在码头边上迎接的是男主人,今年都有200多岁(树龄)了。这是天河碑林的第一景,叫作“双枫迎宾”。

【三山映月】。

现在请大家看对面,这三座山峰并肩临水,妩媚秀丽,恰似三位妙龄少女,一听大家来,连忙躲进闺房对着镜子再化化妆,这个景点看似平淡,实际上一景多变,神奇莫测,晚上如果住在山里,可以到这里来看大松溪有名的夜景“三山映月”,它比雁宕山的“犀牛望月”要开阔大气、秀丽妩媚;比西湖的“三潭映月”又更具层次和立体效果。

【童子现身】。

再看对面山上,绿树丛中露出一张男孩子的脸,头上还包着花头巾,原来这男孩很勤劳,很早就进山砍柴去了,现在一听说大伙来作客,他来不及赶回来迎接,就赶紧站在山里跟大家打招呼呢!这个景点就叫“童子现身”。

【天河碑林】。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欣赏“天河碑林”。天河碑林建在一块高15米、宽20多米的坡面上,上面镌刻着的都是有典籍记载的对天台山的文化评价,我们今天要游览好白溪水库,就不可不先不观看这天河碑林。

大家可以注意到碑林上最大的四个字:“天河台岳”由白溪水库建设总指挥葛其荣先生所题,拓的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每个字高米,宽米,是天河风景区最大的石刻。这四个字总括了白溪水库与天台山脉、与祖国山河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看过下面的所有碑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我向大家重点推荐明代传灯法师的一段话,传灯法师在《天台山方外志·山源考》中说“天台山者,东濒大海,界水而止,为东南一大结局,而父于南岳,祖于峨山,曾于昆仑,高于雪山,自雪山东南而下,不减四五万里。”这意思就是说,天台山以南岳衡山为父亲、以峨嵋山为祖父、以昆仑山为曾祖父,以唐古拉雪山为高祖。这段话,不仅让我们看到天台山和祖国的名山大川血脉相连,同时也让我们充分感觉到天台山不是一座孤独的山,而是西部雪山往东南延伸四五万里的神风余韵。

那么白溪水库为什么叫天河呢?大家一定知道李白诗歌《将进酒》里第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台山是西部唐古拉雪山之余脉,那么天台山的水与长江、黄河同一源头,当然是天河银汉之水喽!这是从大的方面了看,从眼前局部地理环境来看,白溪源于天台华顶,天台山是天的台柱,上面就是天界,白溪当然就是天上流下来的一条河喽!所以啊,我们有这样一个设想,等到所有景点都开发完成后,我们将选一个合适地点建造一座标志天河风景区的山门,门上就刻上这样一副。

对联。

上联是:父南岳、祖峨山濒海止水;下联是:曾昆仑高雪山凌风揽月。横批就是:天河台岳!

当然,白溪水库之所以叫天河而不叫天湖,还有一个更加贴切而形象的原因,待会儿上了游船大家就会明白的。

【天河仙渡】。

请大家坐稳了,我们的汽艇现在正向“天河仙渡”景点方向开去,天河仙渡景点包括:老鹰嘴、鸡笼岩、相思涧、天灯盏、天桥、天兵坡。

这里我先跟大家讲一个人与仙故事。依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刘晨、阮肇两人进山砍柴,就在我们这里遇见两位美丽的女子,双双结为夫妻,刘、阮两人住了半年后,想回家把父母接到山里一起生活,两女子就送他们过了一座桥,并告诉他们,必须在七天内赶回来。刘、阮两人回家一看,不仅父母早已过世,村里的人谁都不认识刘晨和阮肇,两个人这才知道,自己在山里遇见的是两位神仙,要不怎么有“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呢?于是他们就回到这儿来找仙女,。但是,就在他们回家的七天里,仙女因为思念丈夫,在相思涧焚香祷告,把自己偷偷与凡人结婚的信息泄露了出去,玉皇大帝为此大怒,派了十万天兵,率了神鹰来到这里,拆毁了天渡桥,驻守在相思涧边。好心的土地公公告诉刘、阮两人,只有在鸡笼岩上的天鸡鸣叫前爬上天灯盏,点亮天灯,天渡桥才会出现。但就在刘、阮两人克服天兵设下的重重障碍,快要爬到天灯盏的时候,天兵派出神鹰不断用嘴啄对面的鸡笼岩,终于迫使笼里的天鸡提前鸣叫。天桥没有出现,两对有情人世世代代被无情地阻隔在两座山头上,但这个悲惨的故事今天有了一个欢乐的大团圆结局,因为我们在建设白溪水库的同时,也专门为这两对小夫妻建了一座浪漫的人间鹊桥,这就是我们马上要看到的天桥。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天渡桥下,各位请往左看,前面那块椭圆形的大岩石,就是传说中的鸡笼岩,在它的对面山上,那只老鹰正凶狠地盯着它呢!右前方就是仙女焚香的相思涧,至今涧内还留着焚香用过的香炉玉鼎。那座两江合抱中拔地而起的山就是天灯盏,为什么叫天灯盏呢?因为这座山峰的最顶端处有一个小水潭,潭中的水长年不溢不枯,边上有一棵古树,树根斜斜地伸到潭中,酷似古代油灯盏。而出现大家面前那座乳白色的天桥,多像一首浪漫而温馨的小诗啊,这座桥全长186米,宽2.4米,是浙江省最长的人行铁索桥。铁索桥使风景区形成了一个陆上环线,它的左边是王家染农业观光区,右边是我们的红色革命老区——山洋村。对面山上岩石林立,就是当年的天兵坡。刘晨和阮肇当年没有实现的愿望,今天我们帮他们做到了,说不定,这会儿两对恩爱夫妻正双双对对把家还呢!让我们一起温习一下毛泽东同志当年的题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龟蛇静,风樯动,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重山折水】。

各位游客,过了天河仙渡后。我们的游船继续往大松溪峡谷开去,这一带的山水景点叫“重山折水”,包括阆风山、大松台、狮叟岩、疏影水色、玉楼峰、碧螺峰六个景点。

出现在我们左面的山峰就是阆风山,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一些神话故事中,接近仙境的第一座山往往叫作阆风山,我们这座阆峰山也就是松溪峡谷第一座雄奇美丽的山——大家看,这座山峰高数百米,陡峭直立的岩壁被葱茏的树木分割环绕成匀称的六个层次,很像西藏布达拉宫的阶梯,每当阴雨天气或清晨傍晚的时候,山间云雾缭绕,峰顶忽隐忽现。出现在我们右面的是大松台,据说大松台上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站着上面可以观看整个峡谷的风光,可以体会“飘飘欲仙,惟我独尊”境界。遗憾的是现在登山云梯还没有修筑,等云梯修筑好后,希望各位再来这里攀登大松顶峰,浏览峡谷全貌。这两山对峙,形成了松溪峡谷的天然门户。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阆风山下,大家看,山脚下石壁还有一处题刻,叫“重山折水”,这一题刻形象概括了天河山水的总体特色,那就是“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水”。游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已经明白了我刚才没有解释完的问题,为什么白溪水库不叫天湖而要叫天河呢?原来,它的水域不像淳安千岛湖那样的宽阔,而是像河道那样的狭长,水上的山也不像千岛湖那样浮在水面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显得秀丽平静,而是像三峡那样的高峻峭拔,我们的船在水上行,在山间绕,常常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又好像在一条长长的画廊间信步漫游,欣赏着大自然展现给我们的一幅幅天然奇画。

各位游客,大松溪码头快要到了,大松溪峡谷被誉为浙东第一大峡谷,发源于天台山脉的望海岗,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66平方公里。因为古代这里遍地松树,旁边又有一座大松山,所以这条溪也就叫作大松溪了。在神奇的大松溪峡谷中,我们会看到那些景色呢?待会儿您就会明白的,现在请大家有秩序地下船,注意安全。

大松溪码头由三个小码头组成,这是为了根据水位变化而使用不同的码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舒缓游客量。

我们右边的山峰就是阆风山,游船进来时我们从正面看到,绿色的树木把陡直平整的山岩分割成几大块,现在我们站在码头上回望,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眼前的阆风山,低处山脉条理分明,皱折细密陡直而险峻,高处绿树茂密,巨石成块,风光秀丽而奇特,尤其是那数道巨石,由下至上组成几重天然屏障,蔚为大观。现在大家随着我的指点看左面,这就是大松台,从这里抬头看,整个大松台顶峰组成一只巨大的狮子,它匍匐在山顶,一边晒太阳,一边居高临下地欣赏着对面的阆风山美景,在它的下面,绿树丛中有一个老人,他也在欣赏阆风美景,但和狮子一起欣赏美景,总是提心吊胆的,你看他躲在岩石后面,害怕得皱着眉头,歪着嘴。还真不如我们轻松愉快呢!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码头上刻这几个字:“松溪峡谷、仙人故里”。好,各位团友,松溪是晋代道教名人葛洪修炼之处,至今峡谷内还留有许多与葛洪修炼有关的山水景点,因此今天我们的峡谷之行就叫“松溪洞天问山水,仙人故里访葛洪”。接下来,我们将沿着两公里长的游步道游览峡谷风光,寻访葛洪遗迹。

【疏影水色】。

请大家注意安全,眼前这片树林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目的是让大家隔着稀疏的树林,欣赏溪光水色。有朋友可能要问,这样看水看不清楚,为什么不砍了这些树呢?要知道,有些时候我们就喜欢欣赏那些半遮半掩的景色,白居易笔下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相信大家印象都很深吧?林逋有句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隔着树林看水色,才能充分调动你对水光山色的欣赏经验,才能启发你的无穷想象啊!

【双峰竞秀】。

大家看左前方有两座山峰,靠近我们身边的山峰碧绿葱茏,层层盘绕,象一只螺丝,那叫碧螺峰、离我们远一点山峰洁白无瑕,门窗俱全,好像童话王国里的城堡,那叫玉楼峰。两座山峰高度、大小差不多,一白一绿,相映争辉,好像在互相比赛谁更美丽。这个景点就叫“双峰竞秀”。

【一水清云】。

现在我们正走在栈道之上。这个栈道是先从河底用杉木搭成架子后,再在岩壁上凿洞、搭木而成。《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典故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的就是这样的栈道,当然,那个栈道修在四川悬崖峭壁上,比我们这个栈道要危险得多了。

我们现在游览的景点叫“一水清云”包括千钧压顶、千韧峰、清云亭、仙府巨猿、猿人洞、石靴(建议猿人洞、石靴景点就包括在“仙府巨猿”里)等景点。

【千钧压顶】。

请大家小心,慢慢抬起头来,往上看,栈道的上方有一块巨石,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我们压下来,这块巨石长宽,估计约有吨重,悬在那里少说也有几千年了,但是大家不要怕,这块千斤巨石放在别的地方恐怕早就压下来了,但是在大松溪,它是压不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大松溪自有一股特殊的气场托着它,不让它掉下来的。道理何在呢?待会儿你就会明白的。

【一水清云】。

现在让我们低头看水色,大家看这一带水面水域大小适中,非常适合看水中倒影。所以远处水波鳞鳞、近处山色倒影,岸边危石百尺,山中树木葱茏,风光十分秀丽。更奇特的是,尤其到秋冬季节,每天清晨水面先是水雾迷朦,好像仙女在沐浴,八九点钟的时候波光磷磷,闪金烁银,好像仙女沐浴之后在览镜梳妆,现在大家还可以看到一点水面的波光,这一景色我们给他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一水清云”,它不仅形象地传神地描绘出这一景色的特点,同时也能为我们解释千钧一发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因为《太上老君开天经》上说,宇宙是一个大气场,清气上扬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中间和合为人。各位游客,看来你我都是不清不浊之气和合而起来,目前只能在天地间做人了。而刚才这块巨石却是由峡谷的清气托升起来,正在慢慢上升为天,所以它是不会掉下来的。

【仙府巨猿】。

出现我们眼前的这块巨石,从正面看,它是一座大香炉,从侧面看,尤其是待会儿到里面再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猿猴,但这个猴头比较丑陋,据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在没有得道之前,曾经到处访道拜师,有一天它听说葛洪要在峡谷布道讲经,就在前一天晚上赶到这里,不小心踩在水里,把脚上的靴子给弄湿了,悟空当晚就住在前面的山洞里,第二天一早,远近生灵都赶来听经,把个峡谷塞得满满的,这猴子(那时他还没有名字)跳出来,往这儿一坐,大模大样地脱下靴子撂在对面的岩石上晒着,他那丑样太可怕了,吓得好多人都不敢进来。葛洪后来一想,这样也好,峡谷乃清修之地,又不是农贸市场,总得有个人来把门,于是就把路边的大石头点化成猴子的样子,让他不分昼夜守在松溪的门口。悟空那天把大伙吓着了,但那么多人也把它给吓跑了,所以直到今天那双靴子还留着岩石上,那个山洞因为悟空一直没有来住,洞口都长满了树。那猴头长期守在这里,头上都长满了青草。

【万石布阵】。

现在我们走过猿猴关,算是真正进了葛洪门,让我们在访葛洪之前再回望一下峡谷出口,看上午的阳光把峡谷山口照得如此明亮,你才会感觉到我们现在确实是在一个幽长的峡谷里游览。另外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形象的猿猴,请大家注意这猿猴石的颜色,它是一块黑色的巨石,而过了猿猴石,岩石的颜色却变成了一种纯净的白色。这一带景色以猿猴为分界线,猿猴关外面是美山美水,山高、林密、水深;山秀、林美、水奇。猿猴关里面却是溪水淙淙,万石布阵,共有莲花阵、石蛙阵、四象阵(葛洪布道讲经台)碧湖丹石、玄玄关、灵曲双瀑和天书丹卷石七个主要景点。现在我们大家正站着一朵硕大的莲花石中间,看这三块巨石,多象三个巨大的莲花花瓣。莲花阵的巨石颜色洁白,线条圆润,恰似朵朵莲花盛开在清清的溪水之上。

现在我们来到了石蛙阵,大家看溪中有一个石蛙家庭: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三个。那大小向背的是一组母子蛙,稍远处那只巨大的显然是石蛙爸爸了,你看蹲着溪水中多么威严,石蛙爸爸跟所有的孩子家长一样,要把孩子带到山外面去,让他经风雨,见世面,而石蛙妈妈却有点舍不得,所以她背对着石蛙爸爸,说:大孩子已经出去了,这么小孩子,我舍不得让他走,可是小石蛙一听说爸爸要带他到山外去,高兴地一屁股就掉转了方向。所有的蛙类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文学艺术作品中也常常以它们为题材,比如辛弃疾的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齐白石老人有一幅非常有名的挂轴,画的是一群小蝌蚪随着山间的溪水向山外游去,题跋也是一句有名的诗句:“蛙鸣十里出山泉”。原来石蛙妈妈还有一个大孩子,它早在小蝌蚪的时候就随着溪水流向远方,刚才我们在白溪中看到那只巨蛙就是这小石蛙的哥哥。白石老人这幅画和题跋的这句诗还经常被文艺理论家用来讲解美学上的“通感”问题。(如果有时间,可以讲讲画与诗的趣事。

现在我们再看溪谷之中,我提醒大家注意:一、这溪滩上有许许多多巨大石头,现在他们的头基本上朝我们前进的方向;二、我尤其提醒大家注意潭底石头上一个奇怪的景象——有绛红色的脚印——这就是松溪峡谷的一大奇观:仙人屐印。这样的屐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遍布峡谷,关于这些屐印,有两个传说,第一个是传说这些屐印是当年葛洪在峡谷中取水炼丹而留下来的;第二个是传说谁能在这里找到一个与自己相吻合的脚印,站在这个脚印上许个心愿,七天以后,这个心愿就会实现的(天人合一,连通地府真气,可以打通全身经脉,达到长生不老的功效),各位游客,您可要仔细地寻找自己的脚印哦!

各位游客,眼前我们看到的是松溪峡谷中最大的巨石阵,大家注意看,那里有一个“四象阵”,由四块巨石组成,这又是松溪峡谷的特色景观,在以后的游览中,各位游客还可以在这个峡谷内发现大大小小的四象阵,为什么这个峡谷内的石头通常由四块联成一组呢?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想提示大家,道家有一句话,叫作:“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在我国古代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的四组动物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峡谷是葛洪炼丹之处,这遍地的四象阵是否与葛仙翁有关呢,到底是葛洪先发现这许多的四象阵然后决定留在这里炼丹的,还是因为葛洪先炼丹而后有这满地的四象阵呢?这些问题,只有请游客们进一步思索解答了。

四象阵中还有一道瀑布,在最大最里面的那个石头和外面的石头之间,别看他平时落差不大,也不宽,每逢春夏之际,瀑布冲下来后撞在游步道的外侧,然后借助风势溅在游步道上,扑面而来的阴凉水气让游客们一扫疲劳之感,真是棒极了。

大家看这溪水中有块三叠石,长方形,棕红色,但是中间有着明显的刀剑切割的痕迹,原来,当日葛洪讲经到高潮处,不但水上石头化为莲花,水中这块石头也熠熠发光,后来葛洪经过考察后,发现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女娲补天时不小心遗落在这儿的,于是就抽出佩剑,斩下其中两截送去炼丹,这样的石头,峡谷中也还有许多,大家还都可以看到刀斩的痕迹。

再往前走,河滩会越来越险峻,也会越来越美丽,溪瀑风光主要集中在这一段,前面飞溅而下的瀑布便是灵曲双瀑,灵曲瀑布长约30米,顺着岩壁流淌,下雨时,本来只有一条的瀑布,中途被岩石阻挡,一部分瀑布溅起扇形的水帘,飞舞在空中,另一部分瀑布折向旁边,偏离原来的位置继续垂挂下来,气势灵动、壮观而曲折有致,所以称作灵曲双瀑。

请大家注意我身边的这块石头,看看有什么特色?那上面的纹路非常奇特,让我们想到先民时期的原始语言文字,站着这个峡谷中,对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不得不这样想,这上面记载的是不是葛洪的修道体会,炼丹秘诀呀?或者说,它是不是上天留给葛洪的某种昭示?葛洪看明白了,所以留在峡谷内修道而成仙?所以我们把它称作“天书丹券石”,提醒并期待着有一天我们的游客中有人会来解开这千古之谜,那时你也能得道成仙,我们的后人再来游览峡谷的时候,你就是他们寻访的仙人了。

(【天水三绝】一绝:水之金碧辉煌;二绝:水之碧绿澄清;三绝:水之七彩梦幻)。

(入口处)。

各位游客,游到这里,你肯定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视野豁然开朗,这里是峡谷中的开阔地带。大家可以看到,长达近千米的溪床平坦而开阔,溪水流速平缓而从容。溪中的石头有什么变化呢?一是数量较少,二是形状平淡,只有一组小四象阵。

(黄阪潭)。

大家看,这片景点叫黄阪潭,一是因为溪水色彩要比外面的溪水浓,总体呈现金黄的色彩,二是溪床平坦,水流也平坦,像一块大阪,但是你要仔细一对比,又会发现这个黄色的色彩非常丰富,几乎每一个潭里的水与其它水都不相同,而且我们越往里面走,溪水的色彩就越显得七彩斑斓,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里是葛洪炼丹洗丹的地方。大家可以看到,由于这里的溪床位置较高,因此(大部分时期)溪水被分割成一个一个(平静)的小水潭,来到这里,我们好像走进了化学家的实验室,裸露的溪床好像是一个一个的工作平台,大大小小的水潭好像是摆在工作台上的瓶瓶罐罐,大家要知道,作为道家大师的葛洪,是晋帝庚辰进士,《台州府志》记载说他“性寡欲,不好荣利,尤好神仙导养法,从祖元得仙,以丹术授弟子郑隐,洪乃从隐学,悉得其法,后师鲍元,元以女妻之。洪传元业,兼综医术”。葛洪在宁海先后修炼20xx年,写成《抱朴子》,可见他实际上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化学家,一个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如果说外面的讲经布道峡谷是他讲课的大教室,那么这里就是他的科学实验室了。

(大仙履屐印)。

大家看这些山水,这里的石头随处可见绛红色,一大块石头中,往往露出大小不等的红色,石头上经常呈现裂纹,好像是炼丹时为烈火炙烤后所留的纹状。石头上可找到各种各样的屐痕脚印。这个就是峡谷中最大的仙履屐印。面对这片山水,我们可以想象得到,1820xx年前,丹顶学派化学家葛洪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们,在这个实验室里一次次地实验、一次次地修改配方,一次次地炼洗丹砂。直到丹砂的颜色把溪水染得七彩斑斓,葛洪终于炼出了9种丹药,尽管它与长生不老没有关系,但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化学研究却有着巨大的贡献,可惜中国没有诺贝尔奖,否则,我们可以推举葛洪去领个诺贝尔化学奖来。

小仙人(葛洪)像。

请大家抬头看前方,在这个天然实验室的尽头,有一座山峰,面向东南方向拔地直立的山峰,看那绿树掩映中的上下相叠的三块石壁,看他像什么?——对,像一座巨大的人物坐像!你看上面一块石壁是头部、中间一块是身体、下面一块长而略宽松,极像一位身穿道袍,面向东南方向端然打坐,闭目沉思的得道高人。在他的面前,点着朝天一柱香。这座天然巨像,就是我们寻访已久的葛洪葛仙翁呀?大家看,像不像?这个地方是葛洪讲课和实验之后悟道的地方。你看葛洪多会找地方,他顶天立地,面朝东南,正襟危坐,受东南紫气,纳天地精华,看人间万象,悟道家真谛。

(翡翠潭)。

在葛洪像前,有一个美丽的小石潭,大家不要忘了好好欣赏他,这个潭名叫翡翠潭,里面峡谷的溪水流经葛洪像前,水色就变得七彩斑斓,每个潭里的水都不一样,这个潭上游溪床高而平缓,到这里突然垂直跌落成一个深潭,水流到这个潭里后,其它色彩变淡,绿色成份变浓,整个潭水象一块绿宝石,因此起名叫翡翠潭。大家要好好欣赏翡翠潭的风光,待会儿到里面去还有一个漂亮的七色潭,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潭有哪些不同的特色。哦,忘了告诉大家,这一带的总体景点名称叫“流霞吟泉”,为什么给它起这样的名称呢?因为这里的泉水色彩丰富,变化无穷,好比天边的彩霞飞落在溪中,和着泉水在低吟浅唱。好,“流霞吟泉”是一个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好地方,现在我们在这里停留30分钟,请大家随意寻访山水、和葛洪一起体验炼丹的辛苦和悟道的快乐吧。

(30分钟后)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继续往前面去寻访葛洪和美丽的山水。

(七色潭)。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欣赏过美丽的翡翠潭,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推荐松溪峡谷最神奇的特色景点,那就是七色潭。它位于葛洪坐像的左侧,潭水呈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之色,但各种颜色的比例一年四季不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里也不同,同一时间里气候稍有变化,潭水的色彩也会出现不同变化,总之,这是一潭色彩绚丽,变化无穷的神奇之水,水面上长年笼罩着一片金光,这使得湖水在七彩之中又显得金碧辉煌。七彩潭位于峡谷的山口转弯处,终年不断的山风将水面荡漾出均匀细密的网状格子涟漪,好像一块刚刚开始凝固的巧克力,让你忍不住想把它捧在手里,带回家去。当然,欣赏七色潭的最好时间是春末秋初中午时分,山风和熙,太阳当空,溪水丰而不滥,水流畅而不急,这样你才能看到刚才所说的那一潭看似凝固的闪金烁银七彩斑斓的潭水。现在大家可以分批过去欣赏一下!

至于为什么峡谷里的溪水尤其是葛洪身边的溪水会显得如此神奇和美丽呢?从地质学上来说,可能因为潭底部地质构造特殊,经溪水长年冲刷,溪底形成了各种颜色,在阳光的折射下水潭显得七彩斑斓,从访道的角度上看,传说葛洪把炼丹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药丸,叫神丹,俗称丹药,共分九种(即丹华、神丹——神符、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付丹、寒丹);第二类是液体,叫金液“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不减九丹矣”;第三类叫黄金。“为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以做黄金。”各种丹药、金液、黄金的色泽又多不一样,这样就导致了这个峡谷的溪水的颜色及其丰富多彩,而这一片葛洪炼丹、悟道的地方,溪水在七彩之中又特别显得流彩溢金。像这个七色潭,传说就是葛洪悟道到最精妙之处,失手将一颗刚刚炼成的小金丹掉在了潭里,而这颗金丹恰恰是真正能让人吃了长生不老的唯一的金丹。因此呀,道家秘籍里至今没有长生不老的仙丹,但我们在大自然当中却可以求得健康长寿,恐怕葛洪正是悟出这一点,所以才故意将长生不老的金丹掉在七色潭里的吧!

【丹崖翠谷】。

(百兽阵)。

现在让我们继续往里面走,从上岸开始,我们在松溪大峡谷已经游览了“一水清云”、“万石布阵”、“流霞吟泉”三个景点,大家现在可以做个比较,“一水清云”的特点是“迷朦而秀丽”,“万石布阵”是简洁而壮丽,“流霞吟泉”是神奇而绚丽,我们接下来要欣赏的景点叫“丹崖翠谷”,它有那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边走一边细细地欣赏,注意要和前面所游览的风景作个比较哦!

这是丹崖翠谷的百兽阵,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肖石:水中的蛟龙、泅水的羊、林中的马、戏水的狗……除了十二生肖,这里还有一些体型庞大、模样丑陋、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怪兽,估计他们或者是上古恐龙的亲戚们,或者就是外太空的生物们,各位如果知道他们的来历,就请你为这些怪兽起个名字。除了十二生肖和怪兽,这里还有我们很熟悉的动物如鳄鱼、乌龟等等。

(老君封神送经台——郑隐封神台——葛玄受经台)。

各位游客,等会我们还要攀登仙人峰,在登山之前,我们先在这里遥望一下仙人峰。仙人峰又叫太上老君封神送经台。太上老君也叫老子,传说他是玄妙玉女梦见太阳光飞入口中而怀孕,怀孕八十一年后,才割破左腋把他生下来,当时边上有一个李树,他自己就说,以李为姓,他生下来的时候就满头白发,因此称作老子。老子是周成王时期的凡人,后来得道成仙,被奉为至尊天神,人称他“分身降世,无世不存”。据一些史籍记载,老君曾先后降於琅琊曲阳,授《太平经》、降于四川鹤鸣山,授张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录;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等。据佛教《大藏经·卷49·佛祖统纪·三教出兴》记载: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神话中为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的太上老君,曾经降临天台山,将《大洞灵宝经》、《三录感应篇》等36部道经传授给葛洪的曾祖父葛玄。

这仙人峰讲述的就是太上老君送经给葛洪曾祖父葛玄的故事。请大家跟我一起往前看:这个景点由三座山峰共同组成,中间那座山峰最高处酷似一个高寿老神仙从天际飘然而下,那就是太上老君,这座山峰也就叫作太上老君送经台。两面的山岗上,左面的聚仙坪也叫葛玄接经台,左面叫观仙岗又叫王乔封神台,两座山峰上的众多神仙正列队虔诚迎接太上老君的到来。太上老君从天际冉冉飘落,左右环顾,他首先找到了站在右侧观仙岗上的王乔,笑着对他说:“王乔,玉帝决定让你做桐柏山山神,封号为桐柏真人,专门负责吴越一带的水旱大事”。王乔当场接旨谢恩,从此以后他不仅成了天台山的主神,也是吴越一带最大最受百姓欢迎和爱戴的神仙。太上老君宣读完玉帝给王乔的圣旨后,再回过头来找到站在左侧观仙岗上的葛玄,于是他转身向葛玄微微一笑,把手里的经书向他递过去,说:“葛玄,我看你仙风道貌、骨骼清奇,必定能将我的学派发扬光大,这几卷经书就送给你吧”。《台州府志》记载葛玄毕恭毕敬地接过太上老君递过来的经书,从此潜心修炼,由此创立道教天台派。葛玄收郑隐为学生,郑隐又把道教的一些秘籍传给葛玄的从孙葛洪,因此大家把葛玄称作葛仙翁,把葛洪称作葛小仙翁。待会儿我们在丹崖翠谷内还可以找到郑隐的头像。大家应该还记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上面所描写的就是今天的太上老君送经台上的盛况啊,待会儿我们游览完了丹崖翠谷后,大家就可以会过头来从这里上山去仔细欣赏送经台上的神仙风光。

(黑水滩)。

现在我提请大家注意欣赏溪水,这里的风光和外面“流霞吟泉”有什么不同呢?对,走过了“流霞吟泉”我们可以发现,山水很快恢复了自然的常态,因为着一带是葛洪采矿的矿区,所以景色极其自然,甚至到了朴素的程度。这一段溪水的颜色也很特别,既不象一水清云那样的绿,也不象流霞吟泉那样的鲜艳,而是呈现一种朴素而凝重的“黑”,因此这样带叫“黑水滩”。

(灵光玄女)。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转身看对面的山峰,看看她像什么?——一个怀孕的妇女!

对,这就是松溪峡谷的镇谷之宝,有名的灵光玄女。大家看这个女士,骄傲地挺着她的大肚子,背倚一道长长的山梁,面对葛洪坐像方向,每天上午11:30分钟左右,有三道阳光分别照耀护卫着她,一道从玄女的身前穿过,照着她的大肚子里的小生命,一道透过后背颈脖轻轻地托着她,另一道阳光非常神奇地平平地射在玄女背后那道长长山梁上,这个时候的玄女显得神奇慈祥,真可谓吸天地之精华,孕人间之万物,令人仰望而感叹不已。

(元宝石)。

各位游客,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巨石,是一个纯天然的元宝石,它前面的那块香案石也是纯天然,我们在上面刻了“恭喜发财”四个字,大家可以在这里做个投币游戏,谁要是能够站在香案前面,把硬币准确地投进元宝石上面的里,回去赶紧买上一张彩票,说不定大奖正等着你去拿呢!如果爬上元宝石,与其亲近一段时间,还能沾上它的财气呢!

(丹崖——神龟吐纳)。

现在我们来到了丹崖洞,大家看这崖壁上,这是我们在考察峡谷时发现的天然崖洞,洞不深,呈半月形,但崖壁上明显留有开采岩石的痕迹,而且这一带岩石的色彩很丰富,大家从洞口到崖壁的岩石断裂面上都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了溪坑中留有许多葛洪当年取石炼丹的痕迹,但长达十年之久的炼丹工作,光取溪石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崖洞恐怕就是葛洪当年采石炼丹的一个遗址吧。说这里是葛洪采石炼丹的遗址不是没有任何根据,大家看,在洞的右侧,那块元宝石现在多像一头威猛的白虎、右侧卧着一只硕大的乌龟,它的背上还驮着两只小乌龟。葛洪是一个道教大师,道家历来非常重视风水地理,葛洪选取这块崖壁开采矿石,恐怕与这白虎和乌龟大有关系吧。大家肯定已经注意到,这一路过来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乌龟,这乌龟与葛洪修道的关系到底有多少密切呢?原来,道家非常讲究调息养生,葛洪一直提倡一种“龟吸法”,通过减慢呼吸节奏,增强体内呼吸循环即“内呼吸”,金庸《射雕英雄传》中全真教道长丘处机教郭靖的“吐纳法”就是属于龟吸法这一类的方法,它能否帮助郭靖练成绝世神功我们不知道,但这种龟吸法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各项机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乌龟旁边还有一口淘洗矿石的丹井,大家看这井壁陡直光滑,没有长年的摩擦恐怕到不了这样的程度。

现在我们到了月亮谷,这个景点很别致,大家看正面,两山相对而立,形成一道狭窄的山沟,湍急的溪水好不容易流到这山谷口子上。却被右边山崖拖出的余脉死死地挡住,溪水就这样终年不断地回旋冲刷,将两边山崖冲刷成两个相对环扣的山洞。这两个被溪水冲刷而成的山洞都呈半月形,更奇的是每个洞壁上各有两个对称的小山洞,圆圆的象两对猫眼睛,湾中水碧如玉,若到了晚上,空中圆月朗照,湾中圆湖对圆月、圆洞对圆眼,这情景一定十分别致而有趣。可惜月亮谷离我们的住地太远,晚上经常有野猪出没,否则,我们真的想建议大家来这里赏赏夜景。

【石屋洞展望】。

各位游客,穿过这道狭窄的山沟,前面还有一个景点,叫“问灵山瀑布,访石屋闭关”。那个景点聚集了峡谷最多最高最大的瀑布,其中最壮观的是长溜瀑布,分四级绵延相连,高近300米,瀑水长年长流,气势磅礴,南侧有上、中、下三个观瀑台,站在台上可观赏长溜瀑布和东侧的长板瀑布、长龙瀑布这三支瀑布,其中长板瀑布从高918米的大达智峰西南的长板坑蜿蜒而下,似白龙飞舞。遇上丰水季节,这三龙齐舞,整个峡谷一派“银河落九天”的宏伟壮丽景象。

峡谷中还有葛洪闭关的石屋,据《葛氏宗谱序》记载,葛洪在这一带修道时间前后长达十年,他日常的生活主要就是讲经布道、采矿炼丹、闭关修炼。其它的时间里就访山问水、他通常约五六个好友一路游玩,一旦见到险山秀水奇石异草,就会在那儿住上几天,一边细细欣赏,一边啧啧称赞,走的时候又必定会各自捡些奇异的石块带回去。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葛洪访遍了宁波、台州、温州雁宕一带的山山水水。在一些荒山峻岭中,他们出门的时候就带把柴刀,一路披荆斩棘,回来累了,就在地上铺些稻草展开席子呼呼大睡。那个天然的石屋是葛洪闭关时候用的,里面就好像《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中一样,石屋、石凳、石桌样样齐全。但由于路还没有完全修通,前面峡谷暂时还不能过去,我们只能先对大家作一个预告,一旦道路修通,我们再次邀请大家来这里问瀑布,访葛洪。好,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上仙人峰去。

(郑隐石)。

【聚仙坪】。

我们登顶了,我们的脚下是聚仙坪,这是一条长达百余米,南北均为峭壁的平岗。站在这里仙人峰的雄伟尽收眼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奇峰、险谷、古松、飞云。远处可看见一柱擎天小岩柱,那便是神奇的生命之根。前面的一溜白链就是长龙瀑布,左面是马鞍岩。我们的脚下石壁千寻,古松横斜,同北侧竹木葱茏的观仙岗对称环抱。

中间矗立的是仙人峰,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山峰上站里许许多多的仙人,你看左边一列站着三个仙女,右边站着一个老神仙。而当你观看整个仙人峰的时候,你会发现,千仞壁立的仙人峰恰似一个贵族女性的侧面像,山岗上葱茏的树木盘成她头上的云髻和玉簪,还有脖子间绿色的纱巾。她背倚青天,面向东南而立,那份雍容华贵,比刚才峡谷中的灵光玄女更有气势。

关于天姥峰,大家一定知道李白的著名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吟诵的就是天台山脉天姥峰的神奇景色,但是千百年来,天姥峰究竟在哪里,却一直是文学界和旅游界人士头痛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天台县万马渡的石人就是天姥峰,那座石人才高10余米,背依崖壁,面向峡谷,由三块岩石组叠而成,但此景仅被命名为“天姥岩”,无论古人还是今天的寻访者,都认为此景不能体现李白诗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气势。

随着松溪峡谷的开发和研究的开展,我们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天姥峰就在你的眼前。这座天姥峰拔地而起有高度,她背后的那道山梁尤其增加了她“连天”和“向天横”的气势。

阳明温泉山庄坐落于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之称的余姚市陆埠华安山脚下,距沪杭甬高速5公里,距宁波30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不到一小时车程,交通十分便捷。山庄以明朝心学大师,余姚四大贤人之一王阳明先生命名,整体建筑呈现明清风格,设计典雅清奇,自然中彰显奢华。其建筑群由酒店主楼、别墅、健诊中心、室内外温泉区等区域组成,集温泉度假、商务会议、高端宴席三大经营主题。倾力为您打造温泉、大自然与明文化的综合体验之旅。

酒店拥有温泉汽车旅馆、总统套房、阳明套房、特色家庭套房、精致客房及温泉客房等各种类型的客房280/间套。50平米以上超大的客房空间,每间都拥有景色怡人的休闲阳台,部分客房设有24小时的天然温泉泡池,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天然温泉的健康呵护。晨闻鸟鸣,暮听溪潺,茶山,庭院,置身于天然森林氧吧,让您的身心彻底放松。

阳明温泉取自地下洁净无污染的基岩深处,出水表层温度达42度,深层温度达72度,ph值为8.3,属弱碱性氟、偏硅酸型淡温泉水,含有氟、锂、锶、锰、偏硅酸及其它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矿物质,对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均有辅助疗效,同时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山庄拥有室内温泉和露天温泉,其中露天温泉包含特色泡池区,水疗区,戏水区,石板温泉区以及vip汤屋区,共有泡池40多个,为宾客提供不同的特色体验。

酒店中餐厅,其装饰极具中式韵味,菜肴主要以经营本地特色食材和当季农场自产绿色农产品为原料,结合舟山岛鲜活肥美的上乘海鲜,推出迎合大众口味的新概念健康养生绿色膳食。您会喜欢上这透过窗户能望见的满眼碧绿,喜欢这里飘忽之间的超脱风雅之感,喜欢那些色淡若雾的明青花之雅致器型。山庄拥有各类专业会议场地14个,其中有900平方米的多功能宴会厅——阳明厅、梨州厅、董事会议室、圆桌会议室及其他中小型会议室。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去无锡太湖乐园玩,我和姐姐激动得连连拍手。上午8点钟,我们从家里出发了,上了车后,我和姐姐坐在后排一直在说准备到了那里后怎么玩,心里不知有多开心哪!

终于到了,我们急忙下了车,刚进去,我就说:“妈妈,你想玩什么?”妈妈回答:“我不玩,我来负责给你们拍照片。”走着走着,爸爸说:“我们去玩碰碰车吧!”“好,我要玩。”我很开心的说。我们先排队,排了约有10分钟的时间,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和爸爸一起开,姐姐自己一个人开,上车后,爸爸帮我系好安全带,我负责转方向盘,爸爸负责踩油门。

刚开始,我就发现了一个目标,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姐姐,我们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姐姐还没反应过来,她的车就被我们撞了个大甩头,“哈哈哈——太好玩了!”我边大笑边和爸爸说:“你再找一个目标。”爸爸笑着说:“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我们使劲冲了上去,因为用力太猛,那辆车竟然被我们撞出去一米多远。时间到了,车子都停了下来。我们刚刚出去,爸爸就说:“我们去玩激流勇进吧!”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好啊!”走到了那个排队区,整整排了有20分钟队才轮到我们,我们穿好雨衣刚坐好,船就开动了,接着我们的船从轨道上开始往上爬,越爬越高……我和姐姐吓得连连尖叫,爬到了上面,我抬头一看,船马上要从高处向下冲了,姐姐突然大喊:“我的雨衣破了!”我和爸爸目瞪口呆,爸爸想了下说:“别管啦,用雨衣把头遮好。”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三

金秋十月,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学子圣地——浙江大学。

她坐落在杭州这座花团锦簇的城市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给杭州增添了耀眼的光辉,给寒窗学子注入了无穷的力量,造就了一个个英才俊杰。

一进浙大,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块通体庞大的碣石,上面镌刻着几个赤金的大字:浙江大学。沿着导览顺序,首先映入眼帘的好似一个庞大双层的“圆帐篷”。穹顶之下,“圆帐篷”显得极富有立体感,银色的钢筋衬着玻璃内板,像科技馆大楼一样,这是一座充满活力而富有现代气息的体育馆。

顺着体育馆我继续往前走。夕阳照耀着浙大的每一个角落。几个浙大的学子背着书包,一路谈论争辩着什么,向着宿舍楼走去。浙大的宿舍令我感到恬淡、安逸,前面几幢灰红的五层小楼并不显眼,像小区一样开着便利店、银行、车行和移动营业厅。上上下下充满着生活气息。令我意想不到的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五层小楼后居然是二十几层的现代化住宅楼!它们如此抢眼,闯进了每个人的眼睛里。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几幢居然是学生宿舍。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进这钟灵毓秀的校园。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浙江大学的图书馆,从远处就可以看到,二十几层高的楼直插云霄。求是学院藏书楼,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有九大阅览室,十层书库,藏书500多万册,站在气势恢宏的图书馆前,每一层都沉浸在安静,静谧,宁静的氛围中。每一个学子都静静的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惟学无际,际于天地”的浙大精神无处不在。

紧接着,是各学院的教学楼。有的红墙青瓦,有的高楼大厦。比如说红墙青瓦这栋吧,它看起来平淡无奇,这可是浙大最顶尖的管理学院!所以说,肤浅的认知是不够的,要“求是”,而“求是”也正是浙大卓绝认真,创新求是的校训。

浙大正中央的一块草坪沐浴着夕阳,和煦的微风散发着芳草的幽香,沁人心脾,抚人心扉。一些孩子大人躺在草坪上,任由风儿梳理自己的心绪。我也忍不住顺势躺在草坪上。刚开始固执的小草有点扎人,时间久了,小草便慢慢地服从了我,低下了高傲的头。尤为神奇的是我一起身,小草纷纷挺直了腰板。浙大笃实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治学严谨的老师、勤奋睿智的学子身上,就连小草也如此执着傲骨!

浙大这座百年学府,有着自己的校风精神,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还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使得浙大成为了“清北”之后,中国又一个巍巍学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愿用热血燃烧黑夜,等待最灿烂的日出。

浙大,等着我,六年之后,我将如约而至。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四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天一阁的。

导游词。

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内的月湖西岸,这里坐落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它是明朝嘉靖年间(1561-1566年)卸任官员范钦所建的藏书处,楼中摆放着古籍与书案,处处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气息。

博物馆其实是座江南园林,园区内的东园和南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假山、池塘、亭台等景致,走在古朴的砖木长廊内,感受清幽的环境。园内建有明州碑林,数百通石碑记载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还有书画馆,时常会展出天一阁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和名人雅士的书画佳作。

园区内另有天一阁建成之前的藏书处“东明草堂”、展示宁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而在麻将陈列馆中则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将牌,让你了解到麻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大家好!我是这次宁波天一阁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鲍,大家可以叫我“鲍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它之所以取名为“天一”,不是因为藏书楼的主人范钦决心将他的藏书楼建为天下第一藏书楼,而是取义于《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这名字无意中也应了“天下第一”的含义,后来真成为天下第一藏书楼。

大家看,这就是天一阁,它具有历史文化而中外闻名。等会儿我们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一份优美也是最有特色的园林景色。天一阁的花园是按照江南园林修建。走进去之后能看见假山、水池、小亭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好,百名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天一阁吧!来,大家往这边走。

在这里,我们来到了东园。你们看,中间是不是有个小水池?它叫“明池”。旁边是不是有一座大假山?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礁石修建的。来,靠近假山,是不是似乎能闻到大海的气息呢?在湖中,游着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如果你们扔下鱼食,鱼儿们就不会像刚才那样优美地在水中游了,而是争先恐后地来抢食物。有意向的游客可以到那边买一些鱼食试试,不过为了保证池水的洁净,千万不要擅自扔其它食物哦!

大家再往这边走,这里是天一阁中最有名的景点——天一池,小小的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九狮一象”是被誉为古代私家花园园林经典,是有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构成。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有点像女人在照镜子,换一个角度看呢,又像位老人在牧羊,再换个角度看呢,又像一只田野里的青蛙,又像海龟在拜佛。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一个小时候到门口集合。

再见了,各位,欢迎下次再来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

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

范钦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

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这也是普通藏书家难以获得的。

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

范钦最早的藏书楼名为“东明草堂”。

辞官归家之后,随着藏书的增多,亟需兴建新的藏书楼。

范钦根据郑玄所著《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语,将新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并在建筑格局中采纳“天一地六”的格局,楼外筑水池以防火,“以水制火”。

同时,采用各种防蛀、驱虫措施保护书籍。

范懋柱辑《天一阁藏书总目》,序中提及“乾隆间诏建七阁,参用其式,且多写其书入四库,赐以图书集成,亦至显荣矣”。

1585年,范钦去世。

据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载,范钦去世前,将家产分为藏书和其他家产两部分。长子范大冲自愿放弃其他家产的继承权,而继承了父亲收藏的7万余卷藏书,这也形成了天一阁“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

范大冲在维系和补充天一阁藏书的同时,也建立了维系天一阁藏书的族规,规定藏书归子孙共有,非各房齐集书橱钥匙,不得开锁。

这些制度在天一阁私藏时期(天一阁始建至1949年)一直保留,并得到历代补充。

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文光在天一阁前修造园林,用假山石形成“九狮一象”等动物形态,改善了天一阁周围的环境。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天一阁藏书最为丰富的时期。据考证,当时天一阁藏书达到5000余部,70000余卷,此后直到1949年,藏书几乎没有增加。

1676年,范钦后人范光燮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范光燮破例帮助大学者黄宗羲登楼阅读天一阁藏书,使得黄宗羲成为第一个进入天一阁的外族人。

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赞扬范氏后人“范氏能世其家,礼不在范氏乎?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

天一阁因而提高了在学者中的知名度。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对著名学者开放,尽管获得这种机会的学者并不多。

1773年,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时,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天一阁珍本641种,数量上名列全国第二,但质量一流,包含大量珍本、善本。所呈藏书中,七分之五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六分之一全本抄入,但所有藏书未归还,使得天一阁藏书下降到4819部。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特颁谕旨,恩赏天一阁《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且派遣杭州织造寅著前往天一阁了解建筑格局,并下旨仿天一阁建造文渊阁等“内廷四阁”,“阁之制一如范氏天一阁”,希望借鉴天一阁的设计使得《四库全书》能够安全保存。。乾隆四十四年六月,赐范家郎世宁刻《平定回部得胜图》十六幅。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再赐《平定两金川战图》十二幅。

1820xx年,范筠甫、范邦冉等范氏后人对藏书楼进行大修,更换砖瓦台阶,修葺假山,疏浚池水,同时修订天一阁管理制度,立下禁碑三种,条款十五项,严格保证天一阁图书“书不出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宁波府城陷落。英国占领军掠夺《大明一统志》等舆地书数十种。

至1847年,天一阁中仅存书籍2223部。

1861年,太平军攻陷宁波,盗贼乘乱盗取天一阁藏书出售,后部分书籍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尽力购回。据薛福成命人所编《天一阁见存书目》,至1884年,天一阁存有原藏书2152部,共17382卷,《古今图书集成》8462卷。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20xx年,大盗薛继渭潜入天一阁,与楼外盗贼里应外合,将盗走的天一阁书籍运往上海,在书店中出售,后被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巨资赎回一部分,藏于东方图书馆涵芬楼,但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东方图书馆被炸而焚毁。这一事件使得天一阁藏书损失千部。

1933年9月18日,台风造成天一阁毁坏。在鄞县县长陈宝麟支持下,冯孟颛、杨菊庭等地方人士成立包含范氏后人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将宁波府学内的尊经阁迁移至天一阁内,并将80余方碑刻移至天一阁后院,建立“明州碑林”。同时,在尊经阁西侧开辟千晋斋,将宁波学者马廉搜集的历代古砖和宁波城墙拆除后收集的城砖予以陈列。

1933年天一阁重建时,宝书楼藏书迁至范氏诒谷堂保存,政府派兵守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天一阁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成370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首批三箱书籍于1937年8月17日离开天一阁。

1939年1月5日,第二批明以前版本八箱也运离天一阁,运往乡间暂避。

1939年4月12日,先前运出的两批藏书和阁中剩余的藏书总计28箱,9080册,由鄞县政府加封,运往龙泉县后方,暂存于跶石乡,与浙江省图书馆的藏书一同隐蔽。抗战结束后,这批藏书被运往杭州,直到1946年12月16日,天一阁藏书方才运回阁中,并于次年3月1日至3日进行了天一阁建成以来的首次公开展出。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五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1982年天一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9个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进行公示,其中,天一阁在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文档为doc格式。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六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浙江天一阁。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内的月湖西岸,这里坐落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它是明朝嘉靖年间(1561-1566年)卸任官员范钦所建的藏书处,楼中摆放着古籍与书案,处处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气息。

博物馆其实是座江南园林,园区内的东园和南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假山、池塘、亭台等景致,走在古朴的砖木长廊内,感受清幽的环境。园内建有明州碑林,数百通石碑记载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还有书画馆,时常会展出天一阁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和名人雅士的书画佳作。

园区内另有天一阁建成之前的藏书处“东明草堂”、展示宁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而在麻将陈列馆中则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将牌,让你了解到麻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大家好!我是这次宁波天一阁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鲍,大家可以叫我“鲍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它之所以取名为“天一”,不是因为藏书楼的主人范钦决心将他的藏书楼建为天下第一藏书楼,而是取义于《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这名字无意中也应了“天下第一”的含义,后来真成为天下第一藏书楼。

大家看,这就是天一阁,它具有历史文化而中外闻名。等会儿我们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一份优美也是最有特色的园林景色。天一阁的花园是按照江南园林修建。走进去之后能看见假山、水池、小亭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好,百名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天一阁吧!来,大家往这边走。

在这里,我们来到了东园。你们看,中间是不是有个小水池?它叫“明池”。旁边是不是有一座大假山?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礁石修建的。来,靠近假山,是不是似乎能闻到大海的气息呢?在湖中,游着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如果你们扔下鱼食,鱼儿们就不会像刚才那样优美地在水中游了,而是争先恐后地来抢食物。有意向的游客可以到那边买一些鱼食试试,不过为了保证池水的洁净,千万不要擅自扔其它食物哦!

大家再往这边走,这里是天一阁中最有名的景点——天一池,小小的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九狮一象”是被誉为古代私家花园园林经典,是有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构成。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有点像女人在照镜子,换一个角度看呢,又像位老人在牧羊,再换个角度看呢,又像一只田野里的青蛙,又像海龟在拜佛。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一个小时候到门口集合。

再见了,各位,欢迎下次再来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溪山逸马图系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

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1506—1585),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它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的精心安排,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马第即范钦宅第,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1996年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宝书楼天一阁又称宝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间,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

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范钦原有藏书7万余卷,现尚存1.7万余卷,大部分为明代刻本和钞本,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解放后,经文物工作者多年访求和当地藏家的慷慨捐赠,阁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蔚为大观。

尊经阁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还有。

格言。

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颜其藏室曰“千晋斋”。后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用其名。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

百鹅亭明万历年间遗物,为墓前祭亭,原在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

凝晖堂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内陈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龙本”《兰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铭》等。书香墨香,相得益彰。

秦氏支祠建于1920xx年到1920xx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xx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花轿厅宁波花轿又称万工轿,以其做工精细而著称。展出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木质透雕,漆朱贴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

传说南宋小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幸得一个宁波村姑相救。脱险后,两人约好来年接村姑入宫,但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于是赵构下旨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官员遇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愈来愈盛,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

南园。

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银台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边,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原为嘉庆十年进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为诗书礼仪世家,童槐之子童华中道光十八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老师;其孙童祥熊,中光绪九年进士;所以童府有“一门三进士”的说法。在1999年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银台第得以修复,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陈列布展和管理,成为展示清晚期到民国宁波官宦人家家居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并荣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陈列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陈列”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绳武堂(主厅)、今白华堂(祭祀厅)、书房、议政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场景式陈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宁波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

白云庄位于宁波市西郊的白云庄,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先生曾讲学于此,故又称证人书院,现为省级文保单位。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黄竹浦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以史学为辅,独创了“经世致用”为宗旨的学风,形成了我。

国学。

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派别——浙东学派。康熙七年(1668)应邀来甬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万斯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四明学风顿开。清末白云庄逐渐荒废,至1986年得以重修,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管理,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三进木结构平屋,四周围墙,环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闻街91号,坐西向东,为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1886—1962)的藏书楼,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伏跗”源出《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狡兔伏于跗侧”句,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

1962年,冯孟颛先生长孙冯孔豫代表家属,遵照冯老的遗嘱,将全部藏书260余箱近10万卷,捐献给国家。伏跗室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管理。楼内现有《冯孟颛先生平身事迹陈列》,用大量图片资料和事物生动翔实的介绍了冯老的生平。

简历。

著述成果藏书业绩,以资纪念。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七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天一阁博物馆。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各位来宾:

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月湖之滨的天一街上。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天一阁博物馆是一座由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天一阁藏书楼自明代创建以来,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了。它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环境优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和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西大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天一阁的西大门,首先印入我们眼前的是一对清代的石狮子。这对石狮子是清代的时候,浙东工匠的作品。它们原本守护的是寺院,“下岗”后“再就业”,来到了这里。后面的木门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单体,1980年迁建过来的。平面三开间,硬山式屋顶,五层马头墙。

请各位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南国书城”四个大字,是我国著名的宁波宁海籍国画大师潘天寿在1962年的时候所写的。这个匾额所用的字体是隶书。由于宁波在中国的南方,故城“南国”。“红豆生南国”,书乃读书人的相思物,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南国也是十分恰当的。“书城”的意思是,一座以书筑成的城,一座为书的安全而筑的城。

请大家看下面的这幅。

对联。

: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这幅对联是由当代版本目录下泰斗,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1981年78岁时专门为天一阁书写的。用的是“钟鼎文”。所谓“钟鼎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商周时期的华夏先民刻在青铜器如钟、鼎之类上的文字,说他是文字,其实说是符号似乎更确切一些。这幅对联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时间悠久,藏书规矩、藏书精神可师可法。下联说到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后的感叹心情。黄宗羲号南雷,在清代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破例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人,后来应天一阁传人的请求写国一篇专记《天一阁藏书记》,落笔就写了四个“难”字:“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后面的一副对联则为近代文学家、原文化部部长郭沫若所书,上联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联是:良书播惠九州。郭老先生曾于1962年10月连访天一阁两日,高度评价了这座文化宝库的重要价值。

请大家抬头,上面还有一块匾额,“天一阁”,这个匾额的字体是楷书,没有落款。据天一阁人讲,是从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字帖中一个字一个字挑出来,并做技术处理。

范钦铜像、溪山逸马图(这一段对范钦仅做简单介绍,具体的可以选择在车讲完成)。

进门后请大家往后看,这幅对联: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是由宁波本地的大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在1963年提写的。看完这幅对联,请大家回过头来看这个铜像。这个铜像就是天一阁的主人范钦。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宁波鄞县人。他年幼时并不聪明,但在祖父和叔父的教诲和熏陶下,自幼苦读四书五经及名家书籍。家族中没有的书,他就到各藏书家那里去翻、去借、去抄。由于他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求学,23岁时首次去杭州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27岁进京参加会试,中了贡士,在殿试中入选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列三十八名。

范钦中进士后不久,就出任湖广隋州知府,属一级地方长官,在这等级制度森严的明朝是较少见到的。此后,范钦到处做官,足迹踏遍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直到明嘉靖三十九年升兵部右侍郎,同年十月辞去官职,回到宁波。范钦的官宦生涯,为他的藏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铜像后面照壁上的这幅图,叫做溪山逸马图。画面高2米,长4.9米,是一幅堆塑作品,是已故宁海籍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先生的堆塑作品。据说这种堆塑是用蚌壳灰、稻草灰和泥等堆塑刻画出来的,非常繁琐复杂,十分精巧。我们仔细看这幅作品,八匹骏马在溪边休息,形态栩栩如生。画面造型粗看觉得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天一阁的堆塑作品,绝大多数都是胡善成先生的力作。这幅溪山逸马图,一下子把人们的视线紧紧锁定在这好似无意间安排的审美空间内,避免了南北两侧视线内高大建筑对小庭院的压迫感,构思之精妙由此可见一斑。1983年3月23日,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参观天一阁时,大大夸赞了这个堆塑作品,不止合影留念,还用自己带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了10多张照片带就去留作纪念。现在请大家往上看,跳斗上还雕有“三国演义”等戏剧人物。参观完这块照壁后,我们从旁边的直门“春随人意”中进去参观。门楣上的“春随人意”四个字著名的绍兴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题写的。

东明草堂。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照壁,也是胡善成老先生的堆塑作品,有人说是四不像,有人说是麒麟,天一阁人说是“獬豸”。据史书记载,獬豸是头独角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辩是非曲直,看到人打架什么的,就用角去顶坏人,是正义的象征。古代各朝的执法官员的衣服上也绣有獬豸的图案。

现在我们转过头来看这个叫做东明草堂宅子,原是范氏司马第前宅的中厅和主客厅,因范钦自号东明,所以称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原建筑是五开间,但是已经被毁。现在的建筑是由清代道光年间的木结构房子于1980年改建而成的,面阔三间,单层硬山式建筑。东明草堂是范钦早年的藏书楼,后来藏书越来越多放不下了,就建造了真正的天一阁宝书楼,这里就成为了会客厅,现在主要用来接待一些重要领导。

范氏故居。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宅子,是范氏故居,是范钦宅地的东厅,是其后代原来居住生活的地方。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范氏故居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去相互隔离,这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精心安排的。在进入故居之前,我们看到的这幅对联“佳酿满瓶书满架,山花如绣草如茵”是凡是后人范永祺所写的,从这个对联中,可以看出他的自豪、自足、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入范氏故居,左边主要是一个藏书楼的“情景再现”,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右边。这里有三个人物,涉及到了一个典故。话说当时80岁高龄的范钦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弥留之际,他把大儿子范大冲和二媳妇叫到床前,他把遗产分为了两份,一份是白银万两,一份是一座楼和一楼藏书,让他们挑选。儿子范大冲善解父意,选择了全部藏书,并表示愿意再投入,以增加藏书并保护和修缮好天一阁。也是从范钦的这一次分家产开始,天一阁的藏书制度更加严格,制定了很多的规范,如: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烟酒切忌登楼;女子不得登楼等等。关于这个女子不得登楼,还有一段凄美的故事,我们稍后再讲。

宝书楼(天一阁)。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真正的藏书楼,天一阁,也叫做“宝书楼”,是范钦存放书籍的明代老房子。这是一座重檐硬山顶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开窗空气流通。六开间的西间安排上下行走的楼梯,东间楼下放杂物,楼上空着,用来隔潮,因为宁波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之际多东南方向来的台风,湿度很大,对保存藏书非常不利。楼下其余房间当初是用来会客的,现在中间放的是范钦的铜像。而楼上中间的四间便是真正的藏书之地。六开间的房屋格局比较少见,因为中国传统的房屋讲究的是对称,以中堂为轴,两边对称,因此间数为奇数而不是偶数。

天一阁的这个“天一地六”的模式,在清代的时候,获得了乾隆皇帝的垂青,指令收藏四库全书的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等七处藏书楼,都要仿照天一阁的式样和结构建造。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么为什么天一阁会叫做天一阁呢。关于天一阁的命名,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范钦在读书时看到《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他认为书最怕火,而水则能克火,受启发而设置了这座楼,并取名天一阁。关于这个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天一阁的天花板的藻井图案,都是古代的水纹和水兽,也象征了以水克火。另一种说法是,源于道家的“天人合一”而成为天一阁,所以楼上书橱编号有“日、月、星辰”等字。

天一阁建成后,也经过几次修葺。最大的一次修葺是在1933年9月18日台风刮塌天一阁东墙后,范氏无力维修。鄞县文献委员会发起组织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共计工作人员30人。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制定了简章和办事细则,向社会各界募捐,至1937年6月,维修工程完工,共收捐款2万多元。从这次修缮开始,私家藏书楼天一阁逐渐向公共藏书楼方向过渡、发展。1949年宁波解放,范氏后人将天一阁捐赠给国家。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下天一阁前面的假山泉石。郭沫若先生是这样形容的:林泉雅洁多奇石。天一阁前的假山与水池占地面积很少,但非常精致,论年龄,水池比假山年纪大,因为水池是范钦造天一阁的时候挖的,为什么要挖这个水池呢,还是那句话,寓意以水客火。水池边上的假山石头上有“天一池”三个字,是1934年修葺天一阁的时候刻的。

旁边的这些假山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由范钦的后裔范光文增加的。假山的年龄与假山旁边的那颗三叉大樟树差不多,因为樟树也是那个时候种的,大概算算,也有300多岁了。说到假山,大家都知道在苏州园林中,大多数取材于“皱透漏痩丑”的太湖石为主,而这里的假山则是就地取材,用的是产于宁波海滨和岛礁上的海礁石。

总体来说这里的假山造型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假山石头堆成九狮一象等。我们重点把目光集中在这块石头上,这块石头叫做美女照镜。关于这个石头,就涉及到天一阁的其中一条规范“女子不得登楼”。话说当时有个美女叫做钱绣云,是宁波知府邱铁卿的内侄女。据记载,钱绣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聪明才女,为了能登上天一阁读书,就托邱太守为媚,与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结为夫妻,婚后的绣云以为可以如愿以偿上楼看书了,但她万万没想到成了范家的儿媳妇还是不能登楼看书,因为族规不准妇女登楼。说是古代妇女的一大职责是下厨房做饭,跟火打交道,而书最怕的就是火,所以妇女不得登楼。最后她含恨而死,就变成了这块石头,日夜守望者天一阁。

尊经阁。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一阁的北面,眼前的这个建筑叫做尊经阁。尊经阁原来是宁波府学(孔庙)的藏书楼。1935年,因建造体育场,宁波府学(孔庙)被拆掉,尊经阁也无处安身。而天一阁在那个时候,刚好在做大规模的修葺。重修天一阁委员会便征购了天一阁北面的房屋,把地面修平后,将尊经阁移建到了这里。

话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媒体记者、游客把尊经阁错认为天一阁,将尊经阁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报道说现在的天一阁如何如何啦,闹出了好多笑话来。说到主要原因,还是得归咎于天一阁是在太朴实,太不起眼了,而尊经阁飞檐翘角,巍峨壮观,门前蹲了两只石狮子,还有一棵硕大的广玉兰,非常气派,太符合他们心中想象的天一阁了,于是就张冠李戴了,天一阁人对于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哭笑不得。现在的尊经阁主要用来收藏天一阁内部用的工具书,延续了它的藏书功能,楼下通常用来接待贵宾观赏馆藏古籍和字画。

明州碑林。

现在我们看到的,尊经阁周围的这些墙壁上的石碑,被统称为“明州碑林”,一共有173方,其中近80多方是1953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移过来的。把出土的或被废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来建成碑林,这是保护文物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半个多世纪来,宁波各地的碑石移到这里才得到有效的保护。碑文记载了宁波历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情况,成为了“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书”,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这个明州碑林的围墙边上,以前有一个北大门。民国时期一度作为进出天一阁的大门。1949年3月12日下午,蒋先生第二次来天一阁,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天一阁,由蒋经国、沙孟海等陪同,从这个大门进入了天一阁。他对当时的范氏后裔说,要好好保护天一阁,将来总有用。

千晋斋。

各位游客,夸过这道小门,我们就直接从明代跨进了中华民国时期。这三间平屋叫“千晋斋”。这块“千晋斋”的匾额是宁波慈溪书法家钱罕在1935年所题。门前挂的是一幅竹刻对联“石潭白鱼自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是清代赵之谦所书。我们一般看到的楹联都是木刻的,竹刻的比较少见,像这么大的竹刻楹联更是少之又少,这大概与宁波奉化盛产大毛竹有关。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进入千晋斋。它有三个展厅,首先看到的这间藏有样式大小不一的晋砖的是真正的千晋斋。这个房子的由来,同样得追溯到20世纪三十年代。1931年,同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宁波成的城墙被拆毁,出土了大量汉晋由来的古城砖,宁波的文化人士纷纷前往挑选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拿回家珍藏,以做研究。回宁波度暑假的马廉发现其中大量的汉晋古砖价值很高,故收集了很多。因其所藏多为晋砖,故藏室命名为千晋斋。1933年天一阁重修时,马廉将自己收集的数百块古砖全部捐赠给了天一阁。天一阁特别建造了一个屋子用来陈列,依然称为“千晋斋”。此后,凡有古砖出土,或者有收藏家捐赠,都存放在这里,这些古砖见证了宁波城市的发展。从此,“千晋斋”成了天一阁的一个组成部分,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是马廉先生对宁波历史文化的一大贡献。

第二个展厅展示了宁波许多著名的藏书家捐献给天一阁的部分收藏品,其中有冯真群、张季言等藏书家的献书词,表达了他们将辛勤积累的藏书与天一阁并存和造福于后人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个展厅是历代登上藏书楼的著名学者的事迹介绍。第一个破例登上天一阁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他在康熙十二年登上天一阁,范氏后代规定,非各方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黄宗羲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所有藏书,并且还为天一阁的藏书编制了目录。其他这些都是后期有幸登上天一阁的学者的介绍。

东园、明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东园,它原本不属于范家范围,是政府为了适应旅游需要而扩建的。从1959年开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知道1986年才算是正式完工。由于在天一阁的东面,古称东园。东园以假山、水池、树木、亭阁为主题,环境优美。宝书楼、尊经阁是天一阁博物馆的藏书文化区,这里便是博物馆的园林休闲区。这里的假山和天一池边的假山一样,也是用宁波产的海礁石堆砌起来的,石头上还完整地粘了牡蛎壳。东园中的这个池子,叫做“明池”,东园与明池的名字合起来,刚好是天一阁主人范钦的号——东明。

百鹅亭。

现在请大家跟我过来看一下这座亭子,这座是明代晚期的石亭,叫做百鹅亭,原来位于宁波南郊的祖关山,是明代墓前的一座祭拜亭,1959年迁移到这里。之所以叫做“百鹅亭”,并非亭子上镌刻了100只鹅,而是因为宁波富家大户祭拜先人的一种排场和阔气,清明做羹饭的时候,要杀100只鹅孝敬祖先,因此而命名。现在宁波还有道叫做“清明鹅”的时令佳肴。这是座石头仿木头建筑的亭子,呈四方形,结构精巧,雕刻细腻,四角梁柱及顶棚、边沿刻有鱼跃龙门,麒麟招宝、双狮戏球等传统吉祥图案,迁移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顶盖,现在也无法复原,因为谁都不知道它原先顶盖的模样。亭子里的石桌子,据说是以为老太太送来的,旧城改造,老太太离开了原先的一楼院子搬到楼上,石桌子无处安身,赠送给了天一阁,于是它便成为了天一阁东园百鹅亭的一分子。

凝晖堂。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房子。这座飞檐翘角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叫做凝晖堂。原是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张公祠,1986年从江北槐树路原宁波机械工业学校内搬迁过来,改名凝晖堂。凝晖堂是专门用来陈列天一阁馆藏的贴石的。

天一阁藏书丰富,天下皆知,除了藏书之外,收藏碑帖的数量之丰富,在业内来说,也是享誉全国。范钦除了收集书籍之外,也收藏书法、贴石。只是范钦后人重书轻“石”,直到清代乾隆三年,史学家全祖望登上天一阁,为天一阁整理碑帖,并作《天一阁碑目记》,天一阁的碑帖、拓本才开始引起世人的重视。

天一阁现藏宋代开始的拓片4000多件。陈列贴石最多最好的当数西安碑林,但天一阁的凝晖堂里,也有很多好的贴石。尤其是明代所刻神龙本《兰亭序》,据说刻石的时间要比绍兴兰亭的那块《兰亭序》还早。

我们经常听到碑石和贴石合称为“碑帖”,但实际上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有六个方面的不同。第一是内容不同,碑石大多数是铭、志、传、记及文学作品之类,贴石则以手稿或名家书稿为主,如诗文等,内容比碑石丰富。第二是功能不同,碑石以实用为主,记述人物或事迹用来流传后世,贴石作为书法艺术摹本,将书法艺术流播后世。第三,字体不同。碑石所用的文字多以庄重的篆书、隶书、楷书为主,贴石则各种字体都有。第四,形状不同。碑石大多数是高大的竖石,而贴石多为横向。碑石大多数是单面刻的,背面就算有内容,也属于次要的。贴石正反面没有主次之分,甚至四面都有刻字。第五,上石方法不同,碑石用书丹直接上石,而贴石则为模仿原件上石。六、刻法不同,贴石需要忠实于原作,反映书法家真实的墨迹,而碑石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摹刻。说简单点,所谓贴石,上面所刻的字拓下来就可以做临摹的字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麻将起源地陈列馆。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个房子是德和(hu)堂。此馆主要陈列的是各种麻将牌,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的麻将牌。

说起麻将,不得不提到的是,宁波是麻将的发源地。现代麻将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叶子戏,后来发展成为马吊,到清代中期,马吊又发展成麻雀纸牌,就是现代麻将的雏形。纸牌玩起来不方便,于是麻将发明人陈鱼门在清朝的时候,将纸牌改良成了竹牌,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东南西北四风在内的16张牌,由此形成了流行至今的136张一副的麻将牌。这种麻将一经问世,便迅速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相继传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在1998年的时候,麻将被正式批准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由于陈鱼门“发明”了麻将牌,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副作用及负面影响,因此当时和后来的有些宁波人骂他是“屙老爷”。

请各位回过头来看地上,这个地面上是放大了的麻将牌。宁波是个靠海的城市,航海业发达,所以麻将中的许多术语於航海有关:索(北方念条),象征船的缆绳和渔网;“筒”(北方念作饼),象征船上的盛水桶;万,象征船家对财富的渴望;风则为出海的风向等等。

现在我们看到的三个铜像,讲的是陈鱼门和一个英国人,一个日本人在打麻将,不管是不是麻将爱好者,应该都能看出这是一个三缺一的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坐下来跟他们拍个合照。旁边有一幅对联“筒来索去尤半日,参横月落不曾知”。非常诙谐的刻画了打麻将者的模样和心态。

花轿厅。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展厅,主要陈列的是宁波独有的、专供浙东姑娘出嫁用的花轿——万工轿。所谓“万工轿”,就是说要花一万工劳动力才能做成的轿子,包括木工、雕花工、油漆工等等,绝对算得上劳动力密集、精雕细琢,甚至可以说是奢华了。关于宁波姑娘出嫁用如此高等级的轿子的原因,还涉及到一个故事。据说南宋小康王赵构逃难时路过宁波,宁波西乡的一位姑娘救了他。赵构跟姑娘说,等我过了这个难关,回到宫里,我就派人来迎娶你。后来赵构安定下来后,命人来宁波找这位姑娘,可是怎么都找不到。于是,他便下令说,凡是浙东姑娘出嫁,均可使用公主才能戴的凤冠霞帔、坐公主才可享受的花轿,所以宁波的新娘花轿,才有了如此的奢华。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万工轿并不是家里有姑娘出嫁就去特地制作的,如果是这样,这花轿可要泛滥成灾了。有商人看好花轿的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于是专门制作并用来出租赚钱,就跟现在的婚庆公司出租高档车子做婚车有异曲同工之妙。20xx年,天一阁的这个万工轿,被国家博物馆借去作专门的展出,为此,还给花轿买了不少的保险。现在的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所陈列展出的最好的花轿也都是宁波产。

秦氏支祠。

给为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秦氏支祠。这个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于一体,具有与众不同的宁波地方风格。为什么要称为支祠呢?那是因为建这个地方的主人秦君安是偏房所生,在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上,遭到族人的鄙视,他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无法提高,于是他赌气,召集了宁波的能工巧匠,花费20余万两姻缘,建造了这个祠堂,命名为“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的这个戏台,是整幢建筑最华丽的部分。戏台的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戏台的藻井由千百块经过精雕细刻的板榫搭接而成,尤其是朱金木雕更让整座戏台变得金碧辉煌,被行家推为浙东第一。请大家抬头看一下戏台的顶部,是盘旋上升的,就像个大号的扩音喇叭,这就是演员在戏台唱戏不需要麦克风,也能让大家清晰的听到的原因,叫人不得佩服古时候人的聪明才智和独具匠心。

南园、水北阁。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的南园,该园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一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的是水北阁。水北阁原是清代宁波藏书家徐时栋的藏书楼,原址在西门外亨六享,清代末期藏书散掉后,徐氏后裔住在里面。1993年,因宁波旧城改造,为更好地保护水北阁,宁波市政府决定将水北阁迁移至天一阁博物馆内。在天一阁古建筑公司的精心施工下,水北阁及徐氏旧居于1996年在天一阁南园按原貌恢复。1999年开始,称为专门收藏新编地方志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

司马第。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司马第。这里原来是范家最早的大门,因此上面悬挂了“司马第”的匾额。司马是古代时的官名,是兵事类的,范钦官至兵部右侍郎,以司马代称,他的府第也就称作司马第了。范家原先的“司马第”大门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这个,是在1996年于原址上重新建造的。门口的8根旗杆石是明代的原物。门前的这个对联,是清代嘉兴人,曾任宁波府教授的冯登府所写。

好了,各位游客,天一阁博物馆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从这个门出去就又回到了东明草堂,旁边便是刚才我们进来的西大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这个景点就是在全内外都非常有名的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了。浙江宁波天一阁是国内现在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44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一家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区,向来都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是目前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那么为什么要取名为浙江宁波天一阁呢?那是因为浙江宁波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在古书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而书最怕火,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楼有个好的将来,于是就取名为了浙江宁波天一阁。但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天一阁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几间小房子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藏书文化区,主要是收藏古籍为主的,一个是园林休闲区,主要以园林,假山等为主,还有一个就是陈列展览区了,主要陈列以前留下来的一些砖块,书籍、书法绘画及地方志等。规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西大门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外的这对石狮,任何动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脚下踩球的这个是雄狮,而脚下踩下小狮子的这个就是雌狮了。

我们再往前看,这个西大门呢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请大家抬头,在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南国书城四个字,这四个字呢看起来非常的苍劲有力,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写的。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还有两幅对联,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字呢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这幅对联是由顾庭龙写的。浙江宁波天一阁在以前的时候有许多深严的族规,其中有一个族规就是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再严的族规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看书的是谁呢?就是黄宗羲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边,这边有黄宗羲的图像,黄宗羲号南雷,他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好了,看完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书这幅对联的字也是写的非常好的。这幅对联呢是由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写的。上联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联是:良书播惠九洲。郭沫若先生曾经在浙江宁波天一阁访问了两天。同时对浙江宁波天一阁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好了,下面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去参观一下。

各位游客: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位于浙江宁波市月湖之滨,是一座由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景区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因馆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古籍而享誉海内外,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成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成为浙江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雄踞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清代石狮。木结构大门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古建筑,门厅外侧有一匾,书?南国书城?四个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大门两旁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犹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于1981年到访浙江宁波天一阁时留下的墨宝。此对联书体为钟鼎文,上联意为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历史悠久,以后还将长久的留存下去,下联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之后的感慨。

范钦从青年时代起就有志于藏书,经史百家兼收并蓄,但是较有规模地进行收藏应该是在他致仕回乡之后,范钦号东明山人,故此归里后初建的藏书楼以他的号命名为?东明草堂?,这只是早期的雏形,收藏有限,规模和保管条件均不理想,因此他把建立家族藏书楼作为自己解职归里后的第一要务来考虑。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最丰时达到7万余卷,为了防止藏书的失散,范钦和他的后代是颇费苦心的,藏书楼建成后,范钦因古人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便引以为名,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免遭火灾。他去世前,又嘱咐子孙:?代不分书,书不出阁?。遵从他的遗训,后代曾制定过严格的藏书楼族规。

然而,四百年间,浙江宁波天一阁历经浩劫。几经浩劫至1949年已减少了五分之四,只剩下一万七千卷。1949年以后,浙江宁波天一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人民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多次拨款维修缮饰,使浙江宁波天一阁百废待兴,生机勃发,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藏书已增至30万卷,成为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范钦铜像后面是气势非凡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的力作,馆内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图上八匹骏马在溪边嬉戏嘶鸣,栩栩如生,有很强烈的立体感。雕塑的工序快捷但又复杂,曲线明朗、立体,泥土中掺杂环氧树脂又起到坚固的作用。可惜,这样的传世佳作现在已不多见了。

这座清代建筑,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之所以取名为东明草堂,是因为范钦号?东明?。据说当时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东明草堂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怕住宅区引起火灾要涉及只一墙之隔的草堂,于是范钦决定重新建造藏书楼,使书籍得到永久的保护。此后,东明草堂便作为范钦的私人会客室。

正对东明草堂的围墙上又是一幅堆塑作品:?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据说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追随在中国首任?大法官?皋陶左右,能辩明善恶忠奸、是非曲折,遇到不平,则用角抵之,是最好的法官助手。它是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东厅,是其家族的生活区域,故居处于高墙围绕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外,让生活区域和藏书区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作出的精心安排,走进范氏故居,我们看到的是范钦70寿辰的画像,根据他所穿官袍补服的图案断定为三品武官的着装。这是范氏世系表。范宗尹为迁甬落户的第一代,范钦是范氏的第十六世子孙,生有两个儿子:范大冲和范大潜。范钦临终前立下遗嘱:代不分书。于是将遗产分为两份:白银万两和一楼藏书。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所有藏书,并继续完善藏书制度。致使藏书历经十三代相传保存至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范钦曾立下许多严格的家规制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外放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这种互相制约的做法,防止了个人占有和轻易许诺外人入阁,避免了书籍的分散和流失。也是藏书能历经四百余年的重要原因。

为使游客对藏书楼有直观的印象,利用范氏故居的狭小空间我们将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布局恢复至此。书楼的中上方悬挂一匾,?宝书楼?三字为明代浙江宁波郡守王原相所书。整个房间以书橱的形式相隔成六开间。书橱前后都有门,起到通风祛霉的作用。?宝书楼?匾下方的书橱与众不同,不但体积比众多的书橱大,且外观绘有两条龙纹,原来公元1772年清乾隆皇帝要修编四库全书,范氏八世孙范懋柱进呈了638种珍贵的典籍,乾隆帝为嘉奖浙江宁波天一阁,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又赐铜版画《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两金川战图》各一套。不但如此,为庋藏四库全书,乾隆帝又特命杭州造织寅著来察看浙江宁波天一阁,开明丈尺,绘图呈览。仿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阁。由此,使浙江宁波天一阁名满天下,盛誉海内。

范钦辞官归里后全力投入到藏书的搜集和整理,随着藏书的不断增多,也为了远离火源,使藏书得以永久保存,范钦曾动了不少脑筋。他总结并借鉴了历代藏书楼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离他家不远处的丰坊万卷楼不慎失火,触目惊心,教训深刻。因此,他首先注意书楼的防火安全。于是便有了独立收藏书籍的楼阁—浙江宁波天一阁。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至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

有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命名的由来,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众多文人的传记及乾隆皇帝的御笔中,得以知晓浙江宁波天一阁命名的由来及藏书楼格局的独特之处。据说范钦是受到元代文人揭文安公所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跋》影响,取其四字:天一生水。而?天一生水?之说在我国最早的占卜学说《周易》(又称《易经》郑康成注)里便有注解:?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阳五行之说颇为玄奥,一般人不易理解。后人便把它概括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此种说法最早见于高宗弘历的《文源阁记》,其记云: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浙江宁波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既图以来,乃知其阁建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从《文源阁记》中不难看出乾隆皇帝为庋藏《四库全书》对二百余年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大加赞赏。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八

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位于浙江宁波市月湖之滨,是一座由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景区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因馆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古籍而享誉海内外,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成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人文旅游胜地,成为浙江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雄踞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清代石狮。木结构大门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古建筑,门厅外侧有南国书城四个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1962年所书。大门两旁对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犹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于1981年到访浙江宁波天一阁时留下的墨宝。此对联书体为钟鼎文,上联意为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历史悠久,以后还将长久的留存下去,下联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之后的感慨。

黄宗羲,字梨洲,号南雷。被后人誉为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公元1673年黄宗羲以他的人品、气节成为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第一个外姓人。黄宗羲登上浙江宁波天一阁之后便发出了“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感叹。从他的感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书楼建立和保护过程的艰辛以及范氏子孙坚守藏书护书长久不衰的操守、气节和意志。进入浙江宁波天一阁,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铜像,他就是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明嘉靖十一公元1532年27岁的他考上进士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据文献记载,他敢于冒犯权歼,勇于抗击倭寇,于嘉靖三十九年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然而,使他彪炳史册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辞官归里后修建的一座藏书楼。范钦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他所搜藏的书大都以宋元以来刊本、抄本与稿本为多,而明代刻本尤其突出。范钦藏书与一般只注重版本的藏书家不同,他比较重视明代人的著述和明代新刊古籍的收藏,所藏明代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等尤多,而明代登科录和地方志的收藏成为阁藏特色。其中明代方志原藏有435种,超出《明志》著录,现存明代方志有271种占全国明代方志的80%以上,有65%是海内外孤本,近年已陆续影印出版,现代文献学家赵万里先生曾这样评说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的历史功勋:浙江宁波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保存有明一代的直接史料。

范钦从青年时代起就有志于藏书,经史百家兼收并蓄,但是较有规模地进行收藏应该是在他致仕回乡之后,范钦号东明山人,故此归里后初建的藏书楼以他的号命名为东明草堂,这只是早期的雏形,收藏有限,规模和保管条件均不理想,因此他把建立家族藏书楼作为自己解职归里后的第一要务来考虑。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最丰时达到7万余卷,为了防止藏书的失散,范钦和他的后代是颇费苦心的,藏书楼建成后,范钦因古人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便引以为名,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免遭火灾。他去世前,又嘱咐子孙:代不分书,书不出阁。遵从他的遗训,后代曾制定过严格的藏书楼族规。

然而,四百年间,浙江宁波天一阁历经浩劫。几经浩劫至1949年已减少了五分之四,只剩下一万七千卷。1949年以后,浙江宁波天一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人民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多次拨款维修缮饰,使浙江宁波天一阁百废待兴,生机勃发,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藏书已增至30万卷,成为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范钦铜像后面是气势非凡的《溪山逸马图》,当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曾在这里拍照留念。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的力作,馆内的堆塑,绝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图上八匹骏马在溪边嬉戏嘶鸣,栩栩如生,有很强烈的立体感。雕塑的工序快捷但又复杂,曲线明朗、立体,泥土中掺杂环氧树脂又起到坚固的作用。可惜,这样的传世佳作现在已不多见了。

这座清代建筑,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之所以取名为东明草堂,是因为范钦号东明。据说当时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东明草堂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怕住宅区引起火灾要涉及只一墙之隔的草堂,于是范钦决定重新建造藏书楼,使书籍得到永久的保护。此后,东明草堂便作为范钦的私人会客室。

正对东明草堂的围墙上又是一幅堆塑作品: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据说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追随在中国首任大法官皋陶左右,能辩明善恶忠奸、是非曲折,遇到不平,则用角抵之,是最好的法官助手。它是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东厅,是其家族的生活区域,故居处于高墙围绕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外,让生活区域和藏书区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作出的精心安排,走进范氏故居,我们看到的是范钦70寿辰的画像,根据他所穿官袍补服的图案断定为三品武官的着装。这是范氏世系表。范宗尹为迁甬落户的第一代,范钦是范氏的第十六世子孙,生有两个儿子:范大冲和范大潜。范钦临终前立下遗嘱:代不分书。于是将遗产分为两份:白银万两和一楼藏书。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所有藏书,并继续完善藏书制度。致使藏书历经十三代相传保存至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范钦曾立下许多严格的家规制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外放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这种互相制约的做法,防止了个人占有和轻易许诺外人入阁,避免了书籍的分散和流失。也是藏书能历经四百余年的重要原因。

为使游客对藏书楼有直观的印象,利用范氏故居的狭小空间我们将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布局恢复至此。书楼的中上方悬挂一匾,宝书楼三字为明代浙江宁波郡守王原相所书。整个房间以书橱的形式相隔成六开间。书橱前后都有门,起到通风祛霉的作用。宝书楼匾下方的书橱与众不同,不但体积比众多的书橱大,且外观绘有两条龙纹,原来公元1772年清乾隆要修编四库全书,范氏八世孙范懋柱进呈了638种珍贵的典籍,乾隆帝为嘉奖浙江宁波天一阁,御赐《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又赐铜版画《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两金川战图》各一套。不但如此,为庋藏四库全书,乾隆帝又特命杭州造织寅著来察看浙江宁波天一阁,开明丈尺,绘图呈览。仿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阁。由此,使浙江宁波天一阁名满天下,盛誉海内。

范钦辞官归里后全力投入到藏书的搜集和整理,随着藏书的不断增多,也为了远离火源,使藏书得以永久保存,范钦曾动了不少脑筋。他总结并借鉴了历代藏书楼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离他家不远处的丰坊万卷楼不慎失火,触目惊心,教训深刻。因此,他首先注意书楼的防火安全。于是便有了独立收藏书籍的楼阁—浙江宁波天一阁。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建造约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至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完成,历时五年左右。

有关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命名的由来,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众多文人的传记及乾隆的御笔中,得以知晓浙江宁波天一阁命名的由来及藏书楼格局的独特之处。据说范钦是受到元代文人揭文安公所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跋》影响,取其四字:天一生水。而天一生水之说在我国最早的占卜学说《周易》又称《易经》郑康成注里便有注解: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这阳五行之说颇为玄奥,一般人不易理解。后人便把它概括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此种说法最早见于高宗弘历的《文源阁记》,其记云: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浙江宁波天一阁为巨擘,因辑《四库全书》,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既图以来,乃知其阁建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从《文源阁记》中不难看出乾隆为庋藏《四库全书》对二百余年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大加赞赏。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九

1.每当9月份左右的时候我们太湖就会挂起东南风和东北风,江苏那边的蓝藻就会飘到我们这边,可以有效的防止蓝藻的扩散,方便打捞。2.可以减缓湖浪,能让游客在岸边游玩更加安全。我们都知道,20_年的时候,我们太湖曾经大规模的爆发过蓝藻,温总理亲自前来视察,对太湖水治理十分的关切,之后政府经过研究修建了这条全长11公里的生态修复带。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和保护,我们太湖的水也变得越来越清澈。

美丽,于是写了一篇报道,说他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迪拜帆船酒店,只能用七星级来描述,于是国内的媒体就把迪拜帆船酒店说成了七星级。而我们的太湖明珠呢,也是按照七星级的标准是打造的,)太湖明珠有几大特点,第一个亮点呢是国内首家水上白金超五星级酒店。太湖明珠建造十分的豪华,同时可以容纳1500人就餐。建成之后,太湖明珠下面2层的泥土都会被挖掉,船可以在指环形中间穿梭自如,这一建筑风格与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十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大家好!我是这次宁波天一阁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鲍,大家可以叫我“鲍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它之所以取名为“天一”,不是因为藏书楼的主人范钦决心将他的藏书楼建为天下第一藏书楼,而是取义于《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这名字无意中也应了“天下第一”的含义,后来真成为天下第一藏书楼。

大家看,这就是天一阁,它具有历史文化而中外闻名。等会儿我们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一份优美也是最有特色的园林景色。天一阁的花园是按照江南园林修建。走进去之后能看见假山、水池、小亭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好,百名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天一阁吧!来,大家往这边走。

在这里,我们来到了东园。你们看,中间是不是有个小水池?它叫“明池”。旁边是不是有一座大假山?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礁石修建的。来,靠近假山,是不是似乎能闻到大海的气息呢?在湖中,游着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如果你们扔下鱼食,鱼儿们就不会像刚才那样优美地在水中游了,而是争先恐后地来抢食物。有意向的游客可以到那边买一些鱼食试试,不过为了保证池水的洁净,千万不要擅自扔其它食物哦!

大家再往这边走,这里是天一阁中最有名的景点——天一池,小小的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九狮一象”是被誉为古代私家花园园林经典,是有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构成。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有点像女人在照镜子,换一个角度看呢,又像位老人在牧羊,再换个角度看呢,又像一只田野里的青蛙,又像海龟在拜佛。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一个小时候到门口集合。

再见了,各位,欢迎下次再来天一阁。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溪山逸马图系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

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1506—1585),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它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的精心安排,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马第即范钦宅第,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1996年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宝书楼天一阁又称宝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间,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

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范钦原有藏书7万余卷,现尚存1.7万余卷,大部分为明代刻本和钞本,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解放后,经文物工作者多年访求和当地藏家的慷慨捐赠,阁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蔚为大观。

尊经阁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还有。

格言。

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颜其藏室曰“千晋斋”。后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用其名。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

百鹅亭明万历年间遗物,为墓前祭亭,原在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

凝晖堂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内陈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龙本”《兰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铭》等。书香墨香,相得益彰。

秦氏支祠建于1920xx年到1920xx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xx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花轿厅宁波花轿又称万工轿,以其做工精细而著称。展出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木质透雕,漆朱贴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

传说南宋小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幸得一个宁波村姑相救。脱险后,两人约好来年接村姑入宫,但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于是赵构下旨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官员遇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愈来愈盛,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

南园。

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银台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边,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原为嘉庆十年进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为诗书礼仪世家,童槐之子童华中道光十八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老师;其孙童祥熊,中光绪九年进士;所以童府有“一门三进士”的说法。在1999年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银台第得以修复,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陈列布展和管理,成为展示清晚期到民国宁波官宦人家家居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并荣获20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陈列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陈列”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绳武堂(主厅)、今白华堂(祭祀厅)、书房、议政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场景式陈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宁波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

白云庄位于宁波市西郊的白云庄,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先生曾讲学于此,故又称证人书院,现为省级文保单位。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黄竹浦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以史学为辅,独创了“经世致用”为宗旨的学风,形成了我。

国学。

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派别——浙东学派。康熙七年(1668)应邀来甬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万斯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四明学风顿开。清末白云庄逐渐荒废,至1986年得以重修,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管理,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三进木结构平屋,四周围墙,环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闻街91号,坐西向东,为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1886—1962)的藏书楼,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伏跗”源出《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狡兔伏于跗侧”句,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

1962年,冯孟颛先生长孙冯孔豫代表家属,遵照冯老的遗嘱,将全部藏书260余箱近10万卷,捐献给国家。伏跗室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管理。楼内现有《冯孟颛先生平身事迹陈列》,用大量图片资料和事物生动翔实的介绍了冯老的生平简历、著述成果、藏书业绩,以资纪念。

讲解1.天一阁概况,西大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这个景点就是在全内外都非常有名的藏书楼,天一阁了。天一阁是国内现在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一家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区,向来都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是目前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那么为何要取名为天一阁呢?那是因为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在古书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而书最怕火,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楼有个好的将来,于是就取名为了天一阁。但是现在的天一阁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几间小房子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藏书文化区,主要是收藏古籍为主的,一个是园林休闲区,主要以园林,假山等为主,还有一个就是陈列展览区了,主要陈列以前留下来的一些砖块,书籍、书法绘画及地方志等。规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天一阁的西大门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外的这对石狮,任何动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脚下踩球的这个是雄狮,而脚下踩下小狮子的这个就是雌狮了。

我们再往前看,这个西大门呢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请大家抬头,在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南国书城四个字,这四个字呢看起来非常的苍劲有力,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写的。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还有两幅。

对联。

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字呢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这幅对联是由顾庭龙写的。天一阁在以前的时候有许多深严的族规其中有一个族规就是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再严的族规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看书的是谁呢?就是黄宗羲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边这边有黄宗羲的图像黄宗羲号南雷他登上天一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好了看完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书这幅对联的字也是写的非常好的。这幅对联呢是由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写的。上联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联是:良书播惠九洲。郭沫若先生曾经在天一阁访问了两天。同时对天一阁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好了下面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去参观一下。

讲解2、前庭,东明草堂。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到里面看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人物呢就是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了。范钦生于1520xx年死于1585年,享年79岁,他是我们宁波人,曾经在朝为官,27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我们都知道以前的官呢分为武官和文官,那么在这里首先请大家猜一下,范钦到底是个文官还是武官呢?相信很多人都会猜是文官,因为他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在这里造了藏书楼,其实范钦呢是武官,他的官隙遍步了近半个中国。而且最高的一次当上了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范钦生性非常梗直,所以在当官的时候经常会得罪一些人。其中有一次得罪了皇亲国戚武定候郭勋,于是郭勋就在皇帝面前参他,结果范钦就受了庭杖之责并且被污陷下狱。还有一次得罪了当朝宰相严嵩的儿子严世潘,严世潘本来要他父亲在皇帝面前参他,可是严嵩却告诉他儿子说范钦是个连武定候郭勋都不怕的人,如果我们再参他那不是让他出了名了,所以这件事就作罢了。后来范钦见朝庭里严嵩父子俩当道,朝政日费,觉得国家无望,于是就辞官回乡到这里建了这个藏书楼。好了范钦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后面,这里呢有一块照壁叫做溪山逸马图。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八匹骏马在溪边媳戏,非常的生龙活虎。这块溪山逸马图呢是已故的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先生的力作。我们可以用手去摸一下,猜一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其实呢它是用我们海边的礁石磨成粉再加入粘合剂和墨汁堆塑而成的。整个照壁看起来非常栩栩如生,所以当年西哈努克亲王来我们宁波的时候就指名要在溪山逸马图前留影,说是要把这么好的佳作也带到他们的国家让他们的国人看看。好了,看完了下面的马我们再来看一下照壁的上面,在照壁的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是谁呢?其实他们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好了,看完了这里再请大家跟我从这里的月洞门进去,去参观一下东明草堂。在月洞门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春随人意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由陈从周先生写的。好了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前面的这块照壁。在照壁上呢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非常奇怪的动物,在这里呢还是要请大家猜一下这个动物叫什么呢?很多人肯定会猜是麒麟,其实不是,这个动物呢叫做獬豸,是一只有龙角,牛嘴,狮身,鹰爪,马尾的动物。同时它是一种生性非常梗直的动物,是正义的像征,据说每当人们吵架的时候它总会出来顶那个坏人,所以在古代的朝堂后面总会挂着獬豸的图案,而且在以前执法官的官服前面也有獬豸图案,而且他们所带的帽子也叫作獬豸帽。而现在呢我们在一个地方的门口也可以看到獬豸,大家猜一下是在哪里呢?就是在人民法院的门口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留意一下。好了,看完了獬豸呢请大家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后面的这些房子,这里呢就是东明草堂了,又称一吾庐,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那么为何要叫作东明草堂呢,因为东明是范钦的号,这里是范钦的地方所以就叫东明草堂,好了东明草堂我们就参观到这里,现在请大家跟我去下一站参观一下范氏故居。

讲解3、范氏故居(展厅)。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范氏故居了,范氏故居原来是范钦的后人住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司马第三个字,司马是范钦曾经当过的一个官。我们再来看下这里,这里呢有堵非常高的墙,是用来防火的,所以也叫做防火墙。在防火墙的两边一边是范氏故居一边是藏书楼,范钦把生活区与藏书区隔开来,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藏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范钦的用心良苦。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去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挂了一副图画,上面的人物就是范钦了,在图像的旁边放了他当时所穿官服的复制品,在官服上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缝了只兽类,这呢也说明范钦是个武官,因为文官衣服前是缝禽类的。下面请大家跟我到这边看一下,这个是范家的系氏表,旁边挂着的都是对天一阁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如范光文,范大冲等等。范钦总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范大潜,而小儿子就叫范大冲。范钦一直活到80岁。临终的时候把大儿子大冲和二媳妇叫到床前,他把遗产分成了两份,一是白银万两,二是全部藏书。而范大冲体察老父亲的心情,决定“代不分手,书不出阁”。于是就继承了全部藏书,而范大潜的媳妇就拿走了白银万两。范光文呢对天一阁也做出重要的贡献,天一池里面的九狮一象假山就是他建造起来的。除了这些以外呢范钦的后代对天一阁藏书的保护也制订了许多严格的禁约,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另一边看一下。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挂了许多牌子,这些就是天一阁的禁约了,有烟酒切忌登楼,女不上楼,书不出阁,外姓人不准上楼看书等等,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些禁忌牌当时就是挂在藏书楼楼上的。好了下面再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去参观一下下一个陈列室。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里其实就是范钦藏书楼的一个缩影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宝书楼三个字,这三字是由原来明朝的郡守王原相写的。在这里存放的书籍都是范家保存下来的登科录和地方志,大家可以看一下。在书橱里面呢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小布袋,面放的呢其实是用来防虫的芸草。(好了,下面请大家跟我从这边出去。)。

讲解4,藏书楼。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天一阁最重要的地方宝书楼,好了我们从这边进去,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里就是天一阁藏书楼宝书楼了,宝书楼是清代留下来的木结构古建筑,我们所说的天一阁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指的就是这里了。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一座两层的木结构建筑,在天一阁的楼上呢它只有一个通间,而楼下却有六间。为何会这样呢这和天阁名称的由来有关,请大家抬头在上面的扁额上我们可以看到写了天一阁三个字,也就是这个房子的名称了,当时范钦认为书最怕火,为了防火,于是费尽了苦心,查阅了许多书本,最后在《易经》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因此受到启发,所以就取其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改名为了“天一阁”,同时楼上取天一之数而楼下取地六之数,也是为了防火。现在请大家抬头来看下这里的天花板,上面呢有许多图案,这些图案上画的是一些水纹和水兽,也是象征着以水克水,我们再来看一下屋子里面,中间的这个人就是范钦了,这里呢还挂了一些以前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些房子,其实这都是各个地方的一些藏书楼,有北京的,杭州的等等,但是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藏书楼的建筑结构都和天一阁一样。那是乾隆皇帝为了表扬天一阁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做出的贡献,于是就下令收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都要仿造天一阁的样子建造。下面请大家跟我出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外面的这个水池,这个水池呢叫做天一池,是当时范钦建造用来防火的,同时天一池里面的水呢是和西边的月湖相通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假山,这些假山呢是由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建造的,叫做九狮一象。大家不仿来找找看,看一下哪几只是狮子,哪只是大象。或是看一下自己能不能找出九只狮子。其实这里除了九狮一象外,还有另外一个景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了,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景色现在已经看不太清楚了。下面请大家沿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看一下那块石头像什么?对了像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其实呢她叫钱秀云。据记载以前宁波有个知府叫邱铁卿,他有一个内侄女叫钱绣云,钱秀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才女,为了上天一阁看书,就托邱太守为媒嫁给了范家的后人范邦柱秀才,结婚后钱秀云非常高兴以为这下可以如愿以偿上天一阁看书了,可是范邦柱却告诉她说天一阁有女不上楼,书不出阁的规定,钱秀云听了后非常失望最后就郁郁含恨而终了,据说后来就变成了这块石头日夜守护着天一阁。从这件事情上呢我们也可以看出天一阁的禁约确实是非常严格的。好了看完了藏书楼请大家跟我从这边走,我们再去其它地方参观一下。

讲解5、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尊经阁,明州碑林和千晋斋。好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三层歇山顶的建筑就是尊经阁了,尊经阁里主要收藏的一些皇帝御赐的书籍,十三经以及儒家等等,而现在看到的这尊经阁是在1935年的时候从别处移建过来的。现在我们再看下这边,这边有很多石碑,这里也有一个名称叫做明州碑林。明州碑林和尊经阁一样也是从别处移建过来的。那是在1933年的时候天一阁受到台风袭击严重受损,而天一阁的后人又没能力重修,所以在宁波地方人士的帮助下,建立了天一阁重修委员会,经历了三年,从别的地方移来了很多建筑,这才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天一阁。而原来的天一阁却只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和宝书楼三部分组成。好了我们再来仔细看一下明州碑林,现在呢这里总共有173块石碑,那么为何要叫做明州碑林?这些石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石碑呢是在原来宁波拆城筑路的时候出土的,因为宁波在古代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明州,而这些石碑是在明州出土的所以就叫做明州碑林了。在石碑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字,但是仔细看这些字又都写的非常工整,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在刻这些石碑的时候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当年随着石碑的出土呢,还出土了许多砖块,那些砖块呢现在被陈列在天一阁的千晋斋里面,下请大家跟我去看一下。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时就是千晋斋了,我们可以看一下上面的这块匾额,千表示数量,晋表示时间,现在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去看一下,这里呢就是千晋斋的第一展厅,里面放的就是宁波拆城筑路的时候出土的一些汉晋以来的古砖,那么这里的砖呢原来都是北京大学里的马廉教授赠送给天一阁的,当时有一千块左右,但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被毁掉了,而这里的砖块也只剩下了现在的五百块左右了。现在呢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

看完了第一展厅,现在请大家跟我去第二个展厅里看一下,这里放的是一些藏书家捐献给天一阁的部分书籍,天一阁原来有藏书7万余卷但是经过了多次浩劫之后就只剩下1.3万余卷了,后来有许多私人藏书家纷纷把自己的藏书捐给了天一阁,所以到目前为止呢天一阁里面的藏书已经有30多万卷了。

好,我们再去看一下最后一个展厅,这里呢写的都是历代登上过天一阁的著名学者的事迹介绍。我们都知道天一阁的族规非常严,其中有一条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族规虽严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看书的是黄宗羲。当时黄宗羲由于他的道德、学识和气节非常受到人们的敬佩。后来在范友仲的帮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阁。黄宗羲在天一阁看了一天的书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同时也为天一阁的藏书编写了目录,同时从他之后呢又有很多外姓人登上了天一阁看书。好了,下面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

讲解6、东园(明池,百鹅亭),凝晖堂。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经过月洞门呢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有一片很大的园林,这里就是天一阁的东园了。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山水树林,环境非常的好。可以看出这个园林呢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亭子,铁牛,石老虎等等这些呢都是从别的地方移建过来的。我们再来看下这边,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水池叫做明池,那么为何这里要叫做东园和明池呢。因为东明是范钦的号。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叫做东园和明池。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下这里,这里呢有个非常漂亮的亭子,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亭子是榫卯结构的,顶部都可以拆卸下来,所以当时就是把它们全部拆下来才移到这里来的,可惜在当时搬过来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是有点损坏了。但是介意大家不要在这拍照,因为它原来是一个祭祀用的亭子叫做百鹅亭,为何叫做百鹅亭呢,那是因为以前的时候祭祀祖宗要杀一百只鹅,所以叫做百鹅亭。

现在我们再到前面的凝辉堂里去看一下。里面收藏了许多有名的石刻。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块,这块就是天一阁的镇宅之宝神龙本兰亭集序了,他是唐代神猪年间遗留下来的。在旁边呢还有许多有名的石刻,如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文章,还有薛氏父子的。

千字文。

等等。这些石刻呢都是拓本,什么是拓本呢就是为了更好的保存一些有名的文章,而它们贴在石头上然后按照上面的字一一刻下来。而这里所收藏的石刻也都是按照那样的方法刻成的。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一下。

讲解7、麻将馆。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麻将馆。这里呢就是麻将馆了,麻将呢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叶子戏,后来由宁波人陈鱼门整合发明了新的种类麻将,麻将呢原来叫做麻雀,但是按照我们宁波方言来读叫做“麻将”,所以就叫麻将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宁波是麻将的发源地。我们都知道宁波是个沿海城市,所以在麻将牌里面很多牌都是与海有关的。如筒子,象征着船上装食物用的木桶,索子象征着船上面的绳子和鱼网。再比如说东南西北中发白。东南西北是象征着船对风的敏感,中象征着船上面的围杆,发是指渔民们对财富的渴望,都希望出船后能满载而归,而白呢就是指船出海后碰到大风浪颗粒无收的回来白白出去了一趟。这边呢还有块陈鱼门的简介,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请大家跟到对面的这个陈列馆里去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呢有许多麻将,其实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每一副麻将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都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里收集过来的。好了,下面请大家跟我出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里的三缺一,中间这位人物就是陈鱼门了,而旁边的两位一位是美国人,一位是日本人,这里呢还有个空位,大家可以去坐一下和陈鱼门合下影也可以去摸一下牌,说不定回去之后打起麻将来就会非常的顺手了。这家麻将馆呢是全国唯一家以麻将为主题的陈列馆,这里收藏了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麻将牌。现在请大家看下整个院子,我们可以发现整个院子里的地板,墙壁,也都是用麻将牌镶嵌而成的。好了最后我们再来看下这里,这里有两根柱子上面写了一幅对联,叫做:世事沉浮中发白,人情冷暖马牛风,筒来索去犹半日,黎横月落不曾知。这副对联呢形象的描写了打麻将时人们的心态。

讲解8、花轿厅,秦氏支祠,南园。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去参观一下花轿厅、秦氏支祠和南园。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富丽堂皇的花轿,这个轿子呢叫做万工轿,它是我们宁波花轿的典型代表,那么为何要叫做万工轿呢?据说造这么一个轿子,当时要花一万个左右的工人来做,所以就取名为了万工轿。好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秦氏支祠。我们先来留意下秦氏支祠的支字,按理说呢应该是之乎者也的之,那么为何变成分支的支了呢,那是因为这里的主人叫做秦君安,他是秦家第三房所生的儿子,所以在秦家没有什么地位,当时他要在这建个祠堂,秦家人不同意,所以他建的祠堂就取名为了从秦家分支出来的祠堂——秦氏支祠了。在这里呢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戏台,由于这个戏台是祠堂里的戏台,所以戏台前面是过世的祖宗们看戏的地方,中间不能站人,而人们看戏一般是站在两侧的。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秦氏支祠非常的富丽堂皇,我们可以猜一下当时建造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当年秦君安建造这个祠堂的时候花了20多万银元,那么大家可以想一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呢?有1780多万。当时这里呢在外面都涂了一层铂金,非常的昂贵,但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很多都被毁掉了,所以现在外面都是用朱金木漆漆上去的。好了,这里呢我们主要来留意一下戏台的这个顶,这个顶呢叫做鸡龙顶,因为它的形状像我们宁波当地关鸡用的鸡笼子。这个顶呢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扩音的作用,因为在以前的时候没有麦克锋,所以上面的人唱戏就靠个顶来扩大音量,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第二个是扩大空间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古代戏分为文戏和武戏,武戏就得在上面翻跟斗,如果上面的顶是平的话就很容易碰到,所以就造成了这样,起到了一个扩大空间的作用。那么看完了这里呢我们再到后面看一下,这里呢也是秦氏支祠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被改成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馆,大家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天一阁的最后一站南园,在南边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建筑,那里呢是抱经厅,在中间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水池,水池里还有假山,天一阁水池里的假山呢基本上都是用海边的礁石堆砌而成的,而这里呢却是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所以这也是南园里比较特殊的一个地方。在水池的北面还有一个建筑,请大家跟我去参观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建筑呢叫做水北阁,因为在水池的北面所以而得名,但是现在呢已经改建成了中国现存地方志陈列馆了。在天一阁藏书里呢有两种书非常有名,一种是登科录,就是历代kao生们的资料。另一种就是地方志了,地方志又称志书,是记录各个地方风土民情,习俗礼仪,饮食特产等的一种书。所以如果你要到哪去旅游想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以及当地人的风俗人情的话,去找一下那个地方的地方志看一下就会知道了。那么这里呢现在正是存放着各个地方的地方志,很多地方的地方志在这里都能够找到,比如说上海,海南,云南等,到目前为止呢这里已经收藏了6730多册了。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

好了,天一阁呢我们就全部参观完了,下面呢请大家跟我往这边出去。

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范本篇十一

各位游客:我们接下来将要参观的是宏源泰染坊,也就是蓝印花布作坊。走进院内大家可以看到各种蓝印花布的展示。请大家随我往里面走,这儿有一个天井,也就是晾晒布匹的地方。这么美妙的场景不知道是否已经勾起了你的思绪。看过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朋友应该隐约还记得这么个场景,黄磊扮演的文,很多次在这里出现。前面的这排平房是个大展厅,里面陈列着各种蓝印花布制成的物品和制作蓝印花布所需要的工具。衣服、布料、蚊帐、头巾、石灰粉、花版、黄豆粉等等。大家一定对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很好奇吧。那么下面我们就到旁边的小屋里看看蓝印花布的制作工序。首先是将湿润的白棉布铺在桌子上,然后用事先刻好的花版盖在白棉布上,均匀地刷上调和好的石灰粉和黄豆粉。大家也许要问为什么要刷这两种东西?石灰粉具有防染的作用,上了石灰粉的地方是染不上颜色的,而黄豆粉具有较强的黏性,可以把石灰牢牢的固定在白布上。这步工序叫做上浆。

晾干上浆布后自然是要染色了。进入到这个染坊里面大家应该已经闻到了一股微弱的刺鼻气味。因为染料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使浸染的布料色泽光鲜持久,所以在染布时通常在染缸下面用暗火燃烧加热。染缸中央有一根空心的毛竹,它的作用是排出刺鼻的烟味。一般蓝印花布要经过反复浸染七八次才能成品。

大家需要拍照的抓紧时间,拍好了,我们就到百床馆去看看江南各色各异的古床。

江南百床馆和江南民俗馆。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江南百床馆。“百床”其实是一个泛指的说法,就是指这里的床多。要说百床之冠,当数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张清代的千工床,据说当时如果按一名工匠一天做的工时来计算的话那么要制作这样规模的一张千工床得需要一个工匠用上整整三年的时间。所以就称它为千工床。千工床从内到外一共分四进,第一进是放古代女人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的地方;第二进是衣帽间,睡觉时脱下来的衣帽就放在这里;第三进是最关键的,所谓人有三急,是放咱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马桶的;最后一进就是睡觉用的床了,在床四周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窗棂,这些窗棂是主人特别让工匠给制作的。它可以调节温度。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张镂空的双喜床。它是一张花梨红木床,窗的围栏上雕刻的都是双喜的图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床的四根柱子是典型的西式罗马柱,其实这张床是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这张床叫做拔步床,床的底下有一段离地面8公分的台阶,因为江南地区天气潮湿容易引起关节炎,这个台阶正好起到了防潮湿的效果。床顶上是用牛骨镶嵌而成的图案,白色的牛骨具有驱邪的作用。大家可以数数看,这张床一共有8条腿,分别由两个部分组成,这是夫妻床象征着夫妻间百年好合。

大家请跟上,穿过这道边门,我们就来到了民俗馆的衣俗馆。这里陈列着20—30年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服装。在封建社会人们的着装等级非常森严。一般从着装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等级,穿长袍马褂的是上等人,下层的劳动者只能穿布衣短衫。大家可以自己辨别一下看看这边蜡像人都属于哪个等级。

衣俗厅的前们就是岁俗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的一种习俗拜利市。没逢建造新房,接财神时都要拜利市,为的是给家里图个大吉大利。大家看到供桌上放有三生,其中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来的是什么?呵呵,没错是猪头,但是为了桃吉利我们要叫它元宝头。整个岁俗厅最让人好奇的就是悬挂在供桌上方的这条鲤鱼,大家有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眼睛是红色的,这条鱼在祭祀是要求是活鱼,以讨个年年有余的彩头。据说鱼从水里被捞出来以后用红纸蒙住它的双眼,可以骗过鱼让它以为自己还在水里。就可以让鱼多活一段时间从而达到保鲜的作用。至于用红纸贴在鱼眼上到底有没有保鲜的功效小王没有实验过所以也就不知道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回家试试。说不定就成功了申请个专利保护一辈就吃穿不愁咯。呵呵。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是节俗厅,这个厅的两边共有12个展柜,里面依次陈列着一年中当地12个传统佳节。最后值得一提是,节俗厅中间的八仙桌上斗香。共有9个斗,这些斗都是用香作成的,所以称为斗香。这是沿用道教祭祀的一种仪式,每逢中秋月圆,大户人家就会以此来祭拜月亮以求达到团团圆圆的心愿。上面的花瓶中有三把古代的兵器叫做戟。三把戟放在同一个花瓶当中取意平升三戟。前面的两个葫芦象征着福禄双全。

各位游客我们接下来将要游览的是婚俗厅,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用蜡像布置一组古代男女结婚的场景。在古代一场婚礼这六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的两位不用说是婚礼的最主角。后面做着的是两位高堂,新娘后面的这位就是要吃上十三半只鸡才能完成任务的大媒婆,新郎后面的是婚礼的主持人就是所谓的司仪。大家知道新郎要用什么来挑开新娘的红盖头吗?要用秤杆寓意自己和心上人以后的生活一定称心如意。喜堂两边都摆放着新娘的嫁妆,嫁妆的好坏体现了新娘家的富裕程度,如果嫁妆不够气派新娘在婆家可能会被轻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寿俗厅,这里是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举办生日宴会的地方。厅中的中堂上挂着一副福、禄、寿的神山图,以恭贺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堂的八仙桌上供有两盘面团和两盘面条寓意了团团圆圆,健康长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