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21:16:17 |
  • ZTFB |
  • 9页

偶尔的放松和调整,对于迈向成功是必要的。在写总结时,可以从时间顺序、重点突出、问题解决等角度入手。接下来是一些实际案例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一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弘扬时代新风,深化移风易俗,让全县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平安祥和的节日,现发出如下倡议:

全民防疫健康过节。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规定要求,倡导就地休假过节,非必要不外出,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适龄、无禁忌症人群应尽快接种疫苗。

移风易俗文明过节。

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反对封建迷信,恪守社会公德,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不斗酒贪杯、沉迷网络。

理性消费节俭过节。

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积极践行“文明餐桌”理念,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光盘行动”,家人团聚或招待客人做到按需点菜,剩菜打包,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安全出行平安过节。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出行前详细了解目的地和沿途地区的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尽可能避开中高风险地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践行文明礼让,不闯红灯、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超员超载,不从建筑物、车辆内向外抛洒物品,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公共场所自觉排队,不争抢、不拥挤。

奉献友爱暖心过节。

倡导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发扬志愿精神,坚持就近就便原则,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扶老助弱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晒家乡美景、写团圆感悟、发节日祝福,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节日氛围,为节日注入“文明力量”。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传递文明正能量,弘扬时代新风,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要带好头,做表率,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践行者、引领者。

县委宣传部。

20xx年xx月xx日。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二

春天,克隆羊“多莉”的身份被公布于世。到初,很多人对克隆技术的真实性仍持怀疑态度,刚刚进入夏季,克隆牛、克隆鼠等一批克隆动物纷纷问世,韩国的基因猪也应运而生。现在多莉也象普通羊一样,顺顺当当产下两头小羊,“情况正常”。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位美国科学家声称已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国际人类基因组织公布了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成果,然而,人们始终无法对克隆技术的应用达成共识。克隆技术正向人类走来,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思考呢?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哲学思考价值。

人类是万物之灵。克隆技术的出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证明,是人类创造性的标志之一。“克隆”一词是英文“clone”的音译,与“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是同义词。它是人类一步步深入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克隆动物的问世,又一次证明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即认识世界。不仅如此,人类还可以运用已掌握的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特别是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大大延展了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也就越来越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原先所没有的优秀物种,或者从根本上改变物种产生的办法。这是人类创造性的标志之一。

克隆羊“多莉”的成功问世,最重要的是改变培养液的组成,使培养的细胞进入休眠态,处于休眠态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后,能更好地顺从卵细胞质的'指令并进行发育。这样就为生物界提供了一些新结论:其一,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仍然具有分解性,即细胞核仍可以通过重新编排程序,发育成个体;(本站)其二,经历了复杂分化过程的细胞核,其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从而也破解了困扰生物界的一个“百年难题”。可见,事物本身在发展,人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随着实践的深入,人类的认识愈来愈接近事物的本质,愈来愈成为真理性的认识。

随着克隆技术的日趋完善,它与人类本身的发展之间的联系也一步步紧密起来。但如果真将克隆技术用于复制人类,结果又如何呢?首先,克隆人会出现原型的所有先天生理缺陷;其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畸形,甚至导致性别改变;再次,如果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报复社会,大量“工厂化”地克隆弱智人,社会将怎么办?如果有人疯狂克隆象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人,人类的和平和幸福又将何处可寻?最后,至于说到智力,更不能指望它与原型一样。因为人的智力高低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后天因素也很重要。如果爱因斯坦的“克隆人”背上科学家的包袱而不努力学习,这不但不能提高人类的素质,反而有碍人类素质的提高。可见,克隆技术相对于人类,恰似一把双刃剑,一面让人欢喜另一面让人忧虑的双刃剑。这正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性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首先定要分析、把握矛盾的关系,即要着重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于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决不能轻言克隆人问题。

从理论上讲,克隆人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仅做技术上的完善即可。而在伦理、道德方面,它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克隆技术虽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途和运用前景,但应该具体分析克隆技术所指事物的特殊性,把握重点与主流。同时,也不能因为克隆人的弊端而将克隆技术视为洪水猛兽,而应该仔细分析,有所批判,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油料有限公司珠海公司)。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三

摘要: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显示了卓越的心理分析艺术,通过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安娜具有两种强有力的情结——爱欲情结与死亡情结。安娜的离家出走与最终的卧轨自杀正是由于这两种情结驱使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的分析,试图得出安娜的死亡情结是她悲剧命运又一不容忽视的内在因素。

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征,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说他有一种自卑情结,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情结,一种与金钱有关的情结,一种“年轻一代”的情结或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关的情结等等。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他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这情结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安娜的爱欲情结。

世界文坛上的许多的作家都在心理描写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则博采众家之特长,不仅有效地接受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欧文学前辈的传统,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表现了安娜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求,即爱欲情结。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十分准确细致地刻画了在意识的作用下对这种爱欲的压抑的矛盾心理。安娜的内心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方面渴望达成有爱情的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不谙世事的安娜身不由己地嫁给了卡列宁,从此进入了不幸生活的轨道。卡列宁是一个缺乏感情的“官僚机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官晋爵,对生活毫无激情,和安娜更没有任何的爱情可言。迫于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压力,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家庭中生活了八年。安娜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女人,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内心深处始终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份对爱情的期盼与索求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欲情结,并且执意地沉溺于对爱的追求以致不能自拔。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这是她走上无家可归之路的真正起点。

在小说开头当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见时,安娜那迷人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他感到那上面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全身,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安娜的内心世界通过渥伦斯基眼中的映照被真实地揭示出来。在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安娜一些美丽的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觉察到了安娜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对爱的渴求和对它的压抑:她热爱生活,却受着压抑;她渴望真正的爱情,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接着,安娜与渥伦斯基一样,“一瞥”之后,即陷入猛烈的感情漩涡之中,但是,她不可能像渥伦斯基一样,那么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因为她有丈夫有孩子,道德的责任、宗教的观念、舆论的压力时刻在警示着她,但她又无法压抑刚刚萌发的、汹涌而至的爱情,所以她在爱欲情结与道德责任的警示交替袭击之下,既欣喜渴求,又恐惧回避。

在奥伯朗斯基家里,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跳舞时,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和兴奋”,起初她还“仿佛在竭力克制”。后来,她的青春火焰又被点燃起来,以至于“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着难以克制的光辉”。在第二天乘火车回彼得堡途中遇到渥伦斯基时,她对渥伦斯基的问话好一阵没有做出回答,“垂下正要去抓门柱的手”,想要装作严厉的样子,“却又焕发出掩饰不住的欢乐和生气”。通过这些动作、神情及内心的描写,安娜既欢乐又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她想要摆脱渥伦斯基,但见到他又非常的高兴,因为她不能克服自己被追求的愉快,她明知渥伦斯基是跟她而来的,却又明知故问。这一切都精彩而细致地表现了安娜那种想爱却又不敢爱的心理。

从以上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压抑着的生气”、“过剩的生命力”无疑是安娜爱欲情结萌动的外化。另外,在提前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安娜看着小说幻想着同英国小说的男主人公一起去享受的幸福生活。这说明“她自己生活的欲望太强烈了”。在爱欲情结的驱动下,安娜终于坠入爱河,并且公然向丈夫挑明一切,直到最后的离家出走。这时安娜赋予爱欲的心理值远远大于死亡的要求,在无意识中,爱欲情结压抑着死亡情结,但死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安娜的心头,正是这种死亡情结才是最终把安娜推向死亡的心理力量。

二、安娜的死亡情结。

精神分析学认为,爱欲是生存本能的要求,与爱欲(生的本能)相对的是死的本能,爱欲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有相合又相斥的作用。当人生的欲望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焦虑感和抑郁感,并且逐渐会出现趋死的欲望,也就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无意识趋向死亡的努力,它源于死的本能。而安娜正是由于爱欲被压抑,它就被另一种强烈的自我虐待和自我压抑所替代,加之本我对爱欲的追求所形成的不道德的焦虑感、犯罪感,最终会表现为一种自毁的倾向——即强烈的死亡情结。

安娜的死亡情结最初就是表现为她无意识中经常出现的恐惧。如火车轧人这一事件在安娜无意识中引起的恐惧,文中这样写道:“奥伯朗斯基惊讶地发觉她颤抖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安娜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并且“摇摇头,似乎想从身上赶跑某种妨碍她的赘物”。但安娜无法“赶跑”这种残酷的预示,这件事始终留在她的脑海里,“她想起此事就不愉快,她总觉得那好像与她有点什么关系”。当她终于下定决心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并把一切都交给他的时候,她又充满了惊慌和绝望,她想到的也是只剩下他这根救命稻草了,“一切都完了,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即便是正当爱欲(生的本能)的上升阶段,爱欲占据着她整个意识,她感到“自己是不可饶恕的幸福”,“充满了生的喜悦”之际,安娜依然是经常噩梦缠身。

随着上流社会开始排斥并围攻安娜,当渥伦斯基对安娜开始冷淡的时候,本来就建立在不平衡的脆弱基础上的爱欲遭到严重打击,爱欲心理能量大大受损,对死亡的自我压抑力随之弱化,于是死亡情结又蠢蠢欲动,越来越强烈,并表现为热烈的趋死欲望。例如在他们“破天荒头一遭”地闹了一整天的别扭之后,安娜回想着他说过的所有冷酷的话,同时想象着他显然想说却没有对她说出口的其他话语,“我不会拦着你,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或许不想同你丈夫离婚,这样你就可以回到他身边去。回去好了!如果你要钱,我可以给你点儿。你想要多少钱?”做出这一假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刺伤自己的心就怎么想,这种有意的自伤,也是一种对死的回归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的积郁致使安娜精神几乎失常,乃至近乎歇斯底里。

弗洛伊德把人的死亡本能细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对外界的发泄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会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性、挑衅性、侵略性、争吵等都是由内向外表现的死亡本能决定的。当它受到外界的条件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如果说,此前渥伦斯基和安娜在一起时她所有发向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无端的嫉妒、猜疑和争吵等都是前一种倾向的体现,那么现在随着爱情的消失、渥伦斯基的离她而去,她所能选择的只有后一种倾向了。安娜乘车去火车站寻找渥伦斯基,神志开始癫狂,她把每一人都看得“怪模怪样”,强烈的绝望和死欲使安娜的心理产生了变态,心灵失控。月台上安娜突然回忆起与渥伦斯基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这一刺激具有如此的震撼力,死欲终于冲进了她的意识,“她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于是“什么巨大无情的东西撞在她头上,从她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强烈的悔罪感一闪而过,安娜走向了死亡。

安娜虽然无力抵抗残酷的生活给她带来的心灵创伤,但她试图用个人的力量去根除失去意义的生活,她是勇敢的,也是不幸的。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在生存的同时就清醒地预知到死亡。因此,生命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这是人的一种悲剧。托尔斯泰对死亡格外敏感,他有不少作品涉及到死亡的主题,而他对人性的这种悲剧心理的洞悉,在安娜身上得到了最为真切、细腻、有力的体现!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四

从“阿尔法狗”完胜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开始,世界就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就必然再要经历一次大的社会变革,这次的变革跟以往的变革不同,这次的变革是人与机器的对决,是传统工艺与人工智能的对决。

一些人发现了这个机遇,从而大规模的使用机器代替人工,以提高企业的个体劳动生产率,所以导致了一阵“人工智能风”来袭,在这阵风的`影响下太多的体力劳动者倒下去了,而剩下的也过着艰辛困难的日子。而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这阵风却给他们创造了一定的“升值空间”。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既然你没有改变社会的能力,那么你便只能选择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一场金融风暴过后,小一点的场基本都倒了,稍微大一点的场依然如旧,而些却“行业巨头”越做越强、越做越大。这就是著名的马太定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将在沉默中死亡。

能坚持并一直坚持的人才是胜利者,虽然当下社会对就业者的能力和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只要你有足够毅力和积极向上的信心,抓住机遇,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终有一天你会站在胜利的彼岸。

上帝虽然是不公平的,但我们的高考制度是公平的,他给了每个人走出大山的机会,但有的人却不懂得珍惜机遇,最终一事无成。

那些“拼爹”、“拼妈”的,你们小心点吧!指不定哪天家道没落了,介时你在这个社会便会无法生存。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五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自杀现象,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意识到我们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本质和意义的教育,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茫然。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关于进行“死亡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死亡教育仍未能够突出重围,获得认同。笔者认为,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死亡教育本身的特点,我们要让死亡教育能够真正在中国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依靠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从人的各项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死亡教育是从英文的“deatheducation”直译过来的。它是通过对人们进行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教育而促使人们深切省思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而不在“死”,即由“死”观“生”。

1.从死亡教育的内容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层面主要指对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实践层面主要指对死亡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显然,死亡教育是针对目前人们死亡品质底下而提出来的.,它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命质量,故实践层面的教育内容是死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和学校教育相比,一方面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时间、更广阔的场所将死亡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有关死亡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子女的死亡观。针对死亡教育的内容以实践层面为核心的特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在实践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2.从死亡教育的目标出发。

死亡教育的目标是分层次的,其中最低层次是了解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论知识,最高层次是能够透过死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能够很好地达到最低层次,在认知上了解死亡知识,但要进一步达到情感,行为和价值层面则离不开家庭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孩子过的快乐、幸福,而死亡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目标却是影响孩子过的快乐与否的直接原因。因此,死亡教育的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3.从死亡教育的实施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死亡教育的实施有两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二是持久性和终身性,即死亡教育应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而这两大特点又恰恰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1)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能力上各有差异,家庭教育具有个别化的优势。一般来说,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由于死亡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更是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下面仅从思想、能力和实践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1.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家长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与家长的认识恰恰相反,有资料显示青少年一方面渴望获得死亡知识,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死亡教育。张淑美也认为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已很成熟,达到力量精神和宗教的层次,但死亡态度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居多,需要父母和师长的关怀与辅导。

2.在能力上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提高家长自身的“死亡品质”

我国目前青少年整体“死亡品质”低下除了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外,与家长本身的“死亡品质”不高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提倡家长除了在思想上要重视死亡教育外,在能力上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死亡品质”。

(1)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亦即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提高自己的“死亡品质”,家长可以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死亡知识的学习,同时,家长死亡品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2)通过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网络等多种渠道主动学习。现在很多学校和社区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影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针对家长的死亡教育活动,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另外,网络也是家长们进行死亡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

(3)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家庭成员相互学习。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家长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家长应该虚心向孩子学习。亲子之间通过双向互动,分享交流达到共同成长目标。

3.在实践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原则。

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应具有几个很重要的特殊原则,即道德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自由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现一并依次分析如下。

(1)道德性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死亡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教育。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由“死”观“生”,即通过启发受教育者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来让他们关注,热爱生命。这里的生命既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人的道德问题。据此,家庭里的死亡教育必须以提高孩子关爱生命的道德水平为基本原则。

(2)体验性原则。死亡教育的高级目标是达到情感层次。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所谓死亡教育的体验性,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认识上感受到死亡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

(3)自由性原则。死亡问题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在家庭中开展死亡教育时必须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即让他们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发泄情感,自由表达意志,以保证孩子获得健康的自由发展。

(4)审美性原则。即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挫折中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淑芳.从家庭教育谈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科学,,3.

[2]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429.

[3]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外国中小学教育,,12.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六

因此在西方哲学框架下理性与经验即是对立的,也是相互共存的,它们共存的形式仍然是理性的,所有的经验事物只有在被理性意义的形式化之后才能成为哲学的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哲学的本质的是理性的,理性与经验的对立仅仅是在他们达到目的的功能关系上,即哲学的观点、方法上,而不是在它们的哲学本质上。

因此神学的真正本质也是最终的理性哲学,这就是西方文化的一致性,但这不是理性与经验的内在的一致性,而是超验的同构,在这个意义上,上帝就是超验的理性。

理性与经验之间的这种关系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己开始得到理解,比如威拉德·蒯因(willardv。

从逻辑的观点看,这种教条是没有根据的,他以知识系统代替了先验的知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对立,他的这种努力正好说明了西方哲学中经验与理性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虽然他并没有真正克服它。

正是在这个根本性的意义上,亚理士多德称他的哲学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

而且非理性思潮总是对它当时的西方哲学的现有的框架的突破而表现出一种神秘性或革命性,由于在西方哲学中没有基于人性自身的框架体系,非理性思潮也无法成为纯粹的专门化哲学,最多被理性化或被理性的哲学所吸收,同时也就失去了非理性的意义。

它才是真正不在西方哲学的基础框架之内的东西,西方哲学的观点、逻辑不定义它,形式地演绎它,因此对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来说,它们总意味意一种突破,一种革命性的神秘,比如文艺复兴就是人性的复兴,它对中世纪的反动就是对神学理性的革命。

又比如以人性的观点理解自然,就区别于从物性的观点理解自然,这正是现代非理性思潮的广泛表现,所以与理性对立的人性就是西方文化中一切非理性思潮的本质。

只是西方哲学的框架下无法表现这一点而已,只有在大文化的意义上才能充分解析它,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非理性思潮的进步意义,无法理解西方非理性文化思潮的革命性,同样在这种观点下,我们才能理解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下反文化并不是革命,而是反人性。

人的哲学就是指以人性或从人的本质出发理解世界的哲学,不管实际上它们以什么形式出现,它们都是以人性为世界性。

从人的观点理解世界高于从物的观点理解世界,这是因为世界总是由于被理解而具有意义,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使世界人性化了,世界获得人的意义,承认人是世界的部份或者是发展的部份是理性的哲学,而认识到世界因人而具有意义就是人性的哲学。

所以天人合一,因此中国古人无须创世说,儒家文化也不对神异感兴趣,只要有人的存在,世界就当然存在,在这个理解上,我们就能懂得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为什么是西方哲学中的绝响。

如果说儒家的学说是作为人性在人自身上的哲学,那么老子的学说就是人的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哲学,在世界最深邃的意义上,老子的学说把世界彻底地人性化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五章)这不是对仁的否定,不是对仁的反动,而是仁的自身在世界意义上的意义上的超越,它也就是本义的道。

天地不仁就是天地不异于仁,不为仁,甚至不是作为仁,天地就是仁自身的超越,所以天地也就是仁的自身,天地不在道外,道也不在天地之上或之中,万物就是道的生化流转的形式;圣人即人道,他不是为仁而仁,而是以百姓为化身。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得到了最真义的表现:道就是无为,无所为而天下为,所以无不为。

作为人的哲学,道自为人,人自为道,道不为道,所以“道可道,非道”;人不为道、道不为人,德为人道,所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第三十八章)德是现实之道,为德不德,为道不道,而道德并称就是道德互为的超越,道在最终极的意义上成为人道意义的普世之道,只有在全人类的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哲学是哲学中的哲学。

儒学作为人性的哲学或哲学的人学,把人的社会等同于全部世界,把社会的本质人性化了,道德化,人伦化了,正是在这个原点上,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本质不是关于或对于世界的学说,而是它自身就是作为人的本质的世界的本质,这是与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哲学总是关于世界和对于世界的,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和人本主义也总是关于人的和对于人的,而不是作为人的,这是真正理解西方文化一个最本质的观点,也是理解中西文化相区别的基准点。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自身人性的,所以它就不会以形式化的理性表现自己,而是世界以人性化的本质的存在,这种同一是西方哲学所无法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从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总蒙着一层神秘的外纱的原因。

西方哲学的现有框架无法容纳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因此中国哲学没有也不会成为西方哲学的殖民地,也无法从本质上西方哲学化,而从另一方而看,西方哲学却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这正是中国哲学的先天不足,而中国哲学的自身的元哲学精神将为西方哲学的几千年所追求的世界终极原因提供启示。

在人类的文化存在意义上,哲学就是人的存在的自觉,哲学与人性的理性化是一致的,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化人性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理性化是一致的,人性、理性和文化性的一致性在中西哲学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大文化意义的,中国哲学在文化性意义上互补的统一,中西哲学在人性意义上的一致性是世界哲学意义的。

2.唯物与唯心的困惑。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企图直接地把中国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现成框架的努力总归无法成功,既曲解了西方哲学,也损害了中国哲学。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七

死亡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统所有的本来的维持其存在(存活)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

有时候,笔直地躺在床上,听着安静的音乐,在想,这会不会是未来的某一天与世长辞的我?安详地离开,安静的离开。为我打开的酷狗音乐能否别关,我竟是如此的害怕一个人,以至于除了睡觉都是在播放的音乐,因为听到了声音,才不会觉得我是此时的一个人,我还可以边由着自己的爱好对音乐评头论足,边忙着手头的活。

我在几天前的看见又一个明星没了性命的新闻,突然就有种想写遗书的冲动,真是让人感叹,相继几个年轻的明星就这样去了另外一个天堂。我不理解选择自杀的人,可能他活的很痛苦,但就我个人而言,当你有此想法的时候,你不妨去医院或者其他地方先看看,看看多少人在自我坚强着,看看多少人是想活着却被疾病缠身,真的,你死都不怕了,你还怕活着吗?当然,死者为大,我在这里不是指责任何一位选择轻生的人,因为我自然不是当事人,不能感同身受,只是世界需要更多的正确的“三观”,选择死容易,选择再活,就恐怕是下辈子的事了。

我不是觉得我命不久矣,而是真的有一天就害怕接到牛头马面的通知,我突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提心吊胆地活着,害怕死亡,随时怕听到亲人、友人已不再的消息,我们的这颗心是悬着的,那时候的没消息便真的是好消息。又或许,人类真的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很敏感,曾经我也是很忌讳这个话题,现在觉得,其实这真的没什么,避而不谈现实,只不过证明我们不够勇敢罢了。我们总是和太多人没有机会好好说一次再见,可能那人已经不再了,可能我们就这样再也不熟悉了。我们没有勇气对一个将死之人好好告一次别,而是安慰他,没事,会好起来的!但可能,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可能他也想和你好好告别,只是为了配合你的“演”、你的“不忍心”而已。当我参加乡下的葬礼,当亲人披麻戴孝,围着棺木再最后一次见见亲人的样子的时候,亲人就那样安详地躺着,我突然觉得生命果真脆弱,眼睛一闭,不睁,真的,这辈子就过去了。

我自认为我还是很想让人生少点遗憾的人。所以我喜欢谁,我要向他告白,他拒绝我没关系,至少我曾经争取过,所以我总是很显卑微地和朋友相处着,并不是因为这是我的天性,相反,我的骨子里是一个“小混混”的形象,也不是因为那个人有多优秀,而是我不想因为逞强因为倔强而错过友谊,但偏偏,还是因为过错错过太多,这点,值得我去反思自己。可能我是那个纸上谈兵的人,不高兴的时候又拿伤人的.话去轰炸那个我在乎的人,直到失去,才去追悔莫及,后来总算没那么冲动,什么好听难听的话都尽量不说,也开始追求平淡、细水长流。

一辈子太短,也别相信什么下辈子了,就让我们这辈子狠狠地爱我们觉得值得的人吧!少些遗憾,多些美好难忘。

从生物或者医学角度解释,人为什么会死?

人的寿命有限由两方面决定:单个细胞寿命有限,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1.单个细胞寿命是有限的。

单个细胞在其生命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即dna会在各种外界刺激下会受到损伤,损伤慢慢积累到后来就会使细胞正常功能受损(除此外代谢过程中的废物毒物也会积累),这时候为了防止细胞发生癌变危及整个生命体,一种名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程序性死亡就会被引发。所以,人体的单个细胞是不能永生的。

2.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这是一种线性的dna结构,其两端的部分被称为“端粒telomere”,每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就一分为二,但是因为dna合成酶自身的局限,端粒都会丢失一部分,分裂很多次后端粒会变得很短甚至完全没有,这个时候细胞凋亡也会被引发,所以细胞分裂的次数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寿命都是有限的,而且也不能一直产生新的细胞补充已死的细胞,所以每个器官都终有衰竭的一天,一旦一个重要器官衰竭了,影响到了人体生理活动(呼吸消化代谢等等),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就死去了。

补充说明一下寿命无限的癌细胞:如果细胞从凋亡中逃逸了,即发生了癌变,单个细胞虽然永生化并且可以无限分裂(由于端粒酶激活导致分裂次数不受端粒限制),但是这个细胞正常功能却丧失了,它的快速分裂导致越来越多的癌细胞取代正常细胞,同样造成所在器官功能的丧失和衰竭,导致整个人体的死亡。

既然各位谈到了种群层面和进化,我就说一下我对个体死亡在种群意义的理解:

我基本赞成hillman说的,正是因为个体会死亡,所以才会有繁殖后代,才会有个体差异,在环境改变的时候才会总有一些个体能够适应;相反如果个体永生,那么种群内个体之间也会趋于没有差异(因为只有对环境最大程度适应的才能活下来,如果时间足够长,第一名会无限繁殖到占据所有资源,其他个体被彻底淘汰),那么一旦环境改变,种群中没有适应性的个体,也就只能灭绝了。总结说来,死亡的存在导致了种群内部动态的多样性,增加了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或者说,不死的物种,不如能死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如果有永生的个体人,那他一定不能算是人类了。

人类细胞分裂一定次数后就会衰老,失去分裂能力,只有两种细胞例外,一种是生殖细胞,还有是癌细胞。

癌细胞就是所谓永生细胞,可以无限分裂,但人类的身体养不起这类细胞,他们无限增长,会挤占其他细胞生长所需的空间和养分,最终破坏体内平衡,摧毁整体。

另外,所有的人类都来自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个体分裂出新的精子或卵子,生殖细胞的分裂次数也是没有限制的,所以我们能不断产生后代,从这点来说人类就是永生的。好像有人把人类比喻为地球的癌细胞,因为孕育的人类的生态系统已经无力限制人类扩张了,就像人类失去了对癌细胞增殖的控制能力。

我们可以假设出现了一个永生生物(就是排除外力,他不会自然死亡),那无论他是什么形态为了维持自己都必需做一件事,从环境摄入自己可利用的物质能量,同时排出不能利用的。

由于他是永生的这个过程永远持续,他就会将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的因素都消耗光,最后死亡,如果他有繁殖能力,不是个体而是种群,那这个过程会指数加快。

非永生生物解决上面问题的办法是变异,新老交替,得到新基因,接受新的营养摄入渠道,永生生物因为永生反而没有这个能力,成熟个体不会像蜘蛛侠一样,整体基因重构,身体结构也重构。

现有生物的进化策略是,以个体死亡换取种群相对更长的生命周期,但不是永生。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八

[摘要]电影是文化的载体,电影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自起,北京大学每年开设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专题课程,介绍、分析8部反映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影片。该研究以其中的《寻找阿里布兰迪》(lookingforalibrandi)为例,说明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形态认同的增加以及对新一代移民在不同文化碰触和融合中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价值观;电影《寻找阿里布兰迪》;哲学思考;高校电影课。

引言。

澳大利亚历史与文化影视专题课程是北京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必修课。课程需要深入分析8部以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为主题的电影,全英文授课,每周2学时,总计2学分,每学期有学生65人。自20开课以来,学生通过电影这个独特的窗口,能够在理解电影语言的同时,深层次地了解澳大利亚多元社会文化形态,拓宽文化视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反映新一代移民生活的《寻找阿里布兰迪》(lookingforalibrandi)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影片之一。学生通过这部电影,不仅认识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建构方式,也看到了拥有不同文化的移民在新国度寻找自我认同感的过程,理解了澳大利亚是由200多个国家的移民共同建构及其相互包容的社会特点。影片中的女主角乔茜阿旦布兰迪关于“我是谁”“我要的是什么”的疑问,引发了学生的哲学思考:在一个文化陌生的国度里,移民应怎样评价自我认同?如何才能拥有作为“新一代澳大利亚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大都使用汉语,在汉民族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缺少对多元文化的感悟。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刻的映像;学生从电影课上获得的文化认知,就会构成他们人生经验的一部分。本文以学生课堂讨论和论文报告为基础,讨论影片《寻找阿里布兰迪》是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形态的认知体系以及引发学生对新一代移民自身认同感的哲学思考的。

一、多元文化的哲学构建。

(一)多元文化理论。

学者沃特森指出,多元文化主义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巨大变化,与宗教、教育、种族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人类文化的多元起源,也由于当下人类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多元文化主义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文化研究的一种倾向,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性。多元文化成为一种文化观、一种历史观、一种理念、一种政治层面的公共政策[1]。多元文化主义追求不同群体在文化和物质上的共同繁荣,维护人类自身的自由和尊严;同时,它尊重文化差异,强调民族文化的平等与认同。位于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19摆脱英国政治、经济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独立后的澳大利亚受民族中心论的影响,开始推行以盎格鲁盖尔特人为核心的“白澳”政策以确保其血统的纯正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0多个国家近560万移民的进入,尤其是有色人种移民的纷至沓来,使得澳大利亚的语言、宗教、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因此,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放弃单一的“白澳”政策和民族中心论。由此,澳大利亚实施了多元文化政策,形成了多种民族平等相处的多元文化社会现实。这就使多元文化社会形态发展成为战后澳大利亚社会最显著的变化。王晓凌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已成为政治诉求的出发点和依据,从这个依据出发,澳大利亚的政治目标指向多元的平等,即所谓的“群体认同”。“群体认同”体现了社会的宽容性和包容性,成为澳大利亚民族的一个特征,并且作为澳大利亚价值观的核心已得到确立[2]。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移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对以上问题的追问反映了他们在新社会环境中希望被认同、被尊重的诉求,表达了他们对满足自我需求的渴望。“知道你有需求”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而此话最早源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3]。人在世界上都渴望认识自己的价值并实现自我价值,而这个过程就是在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追问。而王晓凌认为,人的需要作为价值形成的主体依据和判断尺度,在理论上成为开启多元文化价值观之门的'钥匙。从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需要,其对应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而伴随价值观产生的诸多问题,相当程度上也是通过需要来解决的。以社会层面的宽容性和包容性为特点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顺应了几代移民们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因此应运而生[4]。

二、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电影《寻找阿里布兰迪》。

电影《寻找阿里布兰迪》是澳大利亚导演凯特伍兹(katewoods)根据梅莉娜马尔凯塔(melinamarchetta)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于在全澳上映,深受澳大利亚人喜爱。其主题“寻找”反映了新移民扎根澳大利亚后所面临的困顿与他们随之产生的思考。在多元文化碰触的社会现实面前,对自我的认知与重塑自我的渴望,是移民在新世界中通过奋斗寻找自我认同的精神缩影和映照。同年,《寻找阿里布兰迪》获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5项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影片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悉尼郊外的意大利移民社区,一群西西里移民欢快地庆祝他们传统的西红柿节,但女主角、高中生乔茜阿里布兰迪却不喜欢这种囿于意大利背景的生活并愤然离去。电影的“寻找”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个主题表现了乔茜在贵族学校寻找认同感过程的痛苦。由于学习优异,她就读于天主教私立女校并拿到了奖学金的殊荣。这所贵族学校几乎没有移民学生,因而17岁的乔茜感到很不适应。她努力学习,渴望被认同、被关注,却又无法融入周围上流社会同学的圈子中。在天主教学校就读期间,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马修,然而之后生活上的种种冲击、边缘身份以及跨文化的经历让她陷入苦恼当中。另一个主题则体现乔茜对意大利传统家庭的不满。乔茜的生父麦克阿里布兰迪在乔茜出生前就离开了她的母亲克里丝蒂,乔茜出生后与单身母亲和外祖母生活。在意大利文化传统中,这样的家庭往往遭人议论,所以母亲从不向作为女儿的她谈及生父的事情。在家里,她的外祖母时常唠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三个被诅咒的阿里布兰迪女人”。乔茜阿里布兰迪从小羡慕旁人有结构完整的中产家庭,她对自己家庭的传统感到尴尬,觉得自己和家庭几乎属于两个世界。通过一个偶然的线索,乔茜找到生父麦克阿里布兰迪,两人和解了,父母和外祖母也冰释前嫌。乔茜通过寻找生父突破了传统家庭的籓篱。影片结尾又回到了传统的意大利西红柿节的场景,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乔茜没有离开,而且由于有了生父的陪伴,她第一次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电影最后是她微笑中的独白:我知道,我是爸爸和妈妈的女儿,我是外祖母的外孙女,是移民的后代。电影“寻找”隐含着新一代移民对自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渴望:我到底是谁?我来这里该做什么?乔茜对自我身份的“寻找”,暗含着澳大利亚移民们对新生活的寻找与他们对社会认同感的渴望。

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哲学解读。

历史建构主义倡导把学生作为“建构知识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5]。课堂中的影片分析作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反映了建构主义的认知原则。65名学生既是信息的加工者,也是新信息意义的建构者。电影意义通过观看电影习得,而观影后任何关于电影的诠释都是对电影隐含的社会文化的解读。电影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其意义,而意义传递出的价值观则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对《寻找阿里布兰迪》影片中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哲学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认知。

学生在选课前对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形态了解甚少。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整个《寻找阿里布兰迪》的观影学习、影片分析以及课堂讨论持续了4周时间。4周的学习涵盖教师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梳理,对包括《寻找阿里布兰迪》在内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电影的介绍以及学生的观影和课堂讨论。4周后,他们提交对《寻找阿里布兰迪》影片主题思想的分析报告。表1显示了65名学生在观影前后的讨论和论文报告中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价值观关键词使用的变化。从表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观影前对澳大利亚国家形态和社会文化形态的认识更多地集中于白人文化上:“白澳”政策、白人文化、白人种族优越感。同时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认知较多地停留在对悉尼歌剧院、热带沙滩、考拉、袋鼠等国家标签的认识层面上。而通过对《寻找阿里布兰迪》等影片的品鉴,学生了解了新移民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环境中挣扎、适应的过程。从表1观影后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关键词选择的变化:多民族和多种族,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并存。这说明学生通过影视学习建构了对这个国家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认知体系。当课堂讨论谈到观影后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理解时,一些学生认为判断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主要标准,不是看其移民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各个移民文化之间是否平等、是否相互影响。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应当被认为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在澳大利亚这块大陆上,人人相互包容、平等相处,形成多元文化的宽容环境,这个过程不是自觉发生的结果,而是单一政策与多元文化现实碰撞和妥协的结果。各国移民本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融入澳大利亚新环境后,又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确定自我身份认同,进而形成“我是澳大利亚人”的群体认同。从课堂讨论和影片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国家的认识是从表层开始逐渐深入,接近澳大利亚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电影《寻找阿里布兰迪》讲述的正是移民融入澳大利亚后获得身份认同感的过程。乔茜的故事就是移民们扎根新环境、寻找自我认同感的缩影。包括《寻找阿里布兰迪》在内的多元文化电影,很好地展示了200多个国家的移民在澳大利亚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共同建构起来的、相互包容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学生通过理解澳大利亚电影,完成了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价值观认识体系的建构。

(二)对““我是谁”追问的内涵分析。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移民渐渐产生了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找中,他们开始发现自己有被尊重、被认同的精神需求。乔茜生活的时代,正是澳大利亚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过渡和发展的时期。移民后裔在当时被视为二等公民,不受尊重,而这样的人文环境,不断地挑战着乔茜的认同底线。意大利文化习惯中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歧视,使她对自己的文化习俗感到羞愧,让她在传统的意大利西红柿节上选择离去。进入移民甚少的贵族学校后,她努力进入同学们的视线,成为他们的朋友,盼望拥有澳大利亚同学的富贵生活。她在学校里追求白马王子马修,渴望嫁给他,以进入上层生活圈,获得白人的文化认同,但最后她没有成功。乔茜痛苦地游走、挣扎于两种文化之间。她渴望被同学关注,希望获得认同,努力寻找她要的生活,但她却在这个过程中因失去自我而感到痛苦万分。对两种文化冲突的恐惧驱使她不断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到底要的是什么?乔茜说,“i’vecomeformyselftoretrieve.”(我是为了来寻回我自己)。这里的“寻回”包含了乔茜希望寻找她要的体面生活,寻找她的生父麦克阿里布兰迪,寻找属于她自己的完整家庭,寻找她生命中的自己。影片课堂讨论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有学生认为,作为新移民后裔的乔茜对于被认可的渴望,是她在澳大利亚新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毕竟人作为社会的人,都有实现自我需求的权利。在乔茜所在的贵族学校中,随着移民学生的不断增多,也由于移民后代的优异表现,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以往的认知在慢慢地发生改变。乔茜在找到自己的生父麦克阿里布兰迪后,第一次发现自己也像其他同学那样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乔茜邀请同学参加传统的意大利西红柿节时也第一次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她明白了移民后代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的。从下面的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乔茜通过从“我是谁”的发问到影片结尾时说出“我就是我自己”的过程,找回了现实中真实的自己。乔茜在寻找生父麦克阿里布兰迪的过程中,也是在学校师生对她态度改变的过程中,经过痛苦的摸索,确定并认可了自己的身份:我就是移民的后代,我就是我自己。对自我的认定与重塑,是几乎所有移民都面临的问题;而乔茜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也隐喻澳大利亚新移民对自我的重新定位,对新生活的不懈探寻。20世纪的移民涌入,使得以盎格鲁盖尔特人为单一核心的“白澳”政策转变成包容移民语言、文化习惯的多元政策,澳大利亚也成为以200多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宗教为基础的独特组合。这也是《寻找阿里布兰迪》在20公映后广受好评并获得5项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的历史与文化原因。

四、结语。

本文以建构主义原则为基础,以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电影《寻找阿里布兰迪》为范例,讨论了学生通过影片学习,建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认知过程。学生从《寻找阿里布兰迪》的女主角乔茜阿里布兰迪身上,了解了澳大利亚这个南太平洋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建构起对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形态的认知体系。正像《寻找阿里布兰迪》中的乔茜成为白人贵族学校的优等生但并没有放弃“我是从哪里来的”的身份认同追寻,二战后,澳大利亚移民们共同努力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多元文化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让移民在新的国度里寻找到“我是澳大利亚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吴磊指出,澳大利亚人在历史的反反复复之中重新确立了对自己群体身份的认识。这种“身份确认”即“我是谁”的过程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构建民族国家的历程,也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实现民族认同的演进过程[6]。

[参考文献]。

[1]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4):9-12+49.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九

了解和掌握死亡心理学知识,对卫生人才的自我成长、医患关系处理和工作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价值。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普及死亡心理学知识,树立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并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疗卫生工作是现代社会与死亡意识联系最紧密的职业之一。不仅面对绝症病人会让医生和护士产生对死亡的认识和反思,而且医院场所本身也常常令人有意无意地想到死亡。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人们往往有一种“避谈死亡”的心理现象。殊不知,了解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不仅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事关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以至对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提升卫生人才心理适应产生促进作用。

一、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理论。

该理论是描述绝症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发生的心理反应变化过程的理论。它通过500多个案例分析,将人濒临死亡时的反应分为5个阶段:第一,震惊与否认阶段:病人感到震惊,并对濒死的事实进行否认。第二,愤怒阶段:病人表现出生气、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第三,讨价还价阶段:病人接受自己濒死的事实,祈求和承诺做某些事情作为延长寿命的交换。第四,沮丧:当病人知道讨价还价无效之后,表现出抑郁、体重下降,甚至自杀等症状。第五,接纳:病人最后变得比较平静,已经无所谓真正的高兴与悲哀,只是接纳将要死亡的事实。

在面对死亡时,不光绝症病人自己的心理反应会经历上述5个阶段,而且他的亲人和家属也会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对这些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的认识,为医护人员了解和对待绝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例如,当病人及其家属处于愤怒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对医护人员提出无理的要求,甚至将无关的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反应。此时,医护人员应给予较多地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机械和冷漠地面对,更不能据理力争。否则将引起医患之间更大的冲突。

2。恐惧管理理论。

该理论假设人们渴望生命却同时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人们为保护自己免受死亡恐惧的威胁,通常采取两种途径来缓解:一是努力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二是努力维持积极的自尊(自我价值)。心理学家用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此进行了证明。那些在实验中被要求描写一段想到死有何感受的短文的人,比没有写这种短文的人,对违反他们价值观的行为给予更大的惩罚,在随后的“自我价值提升”实验任务上有更大的冒险性。换言之,死亡恐惧加强了个体自我保护和寻求存在意义的动机。不管是维护价值观还是维持高自尊,都可以理解为个体为抗拒死亡焦虑而寻求安全感和意义感的适应行为。

众所周知,很多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死亡意识的影响下。加之工作本身的压力,他们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缺乏意义感。但这些问题仅仅通过普通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很难解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恐惧管理理论的重点不仅在于指出自尊对于人们具有适应价值,而且认为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有研究发现,那些歧视老年人的人,实则是自己害怕死亡(看到老人激发了他的死亡意识),自己不能接受变老的事实。同理,如果一个医生不能坦然面对绝症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谈论死亡,很可能是他自己害怕死亡,而不一定就是怕病人无法面对死亡。

3。死亡接受与死亡反省理论。

对待死亡,人们除了恐惧和焦虑之外,也可能会坦然接受甚至升华。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历过灾难或创伤的人,有部分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给人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也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尤其是经历九死一生的体验之后,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和人生成长。他们比以前更感恩生命,关心他人,不在意给他人的印象,不重视物质,高度追求意义。换言之,他们的人生哲学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新的生命领悟,不再恐惧死亡,对死亡完全接受。与恐惧管理理论不同,这种死亡接受不是简单地想到死亡的结果,而是能够跳出当下的自我和生活对死亡进行深度反省的结果。

死亡接受能够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与行为。对职业人士而言,帮助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常常表现为乐于帮助和指导他人,或转行从事服务性行业。其实,医疗卫生事业正是一种需要利他精神的事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是很难将这份工作持续做好的。虽然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偏低造成了一些问题,但毕竟面对生命和死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要避免长期受到直接或潜在的死亡恐惧的威胁而心理适应不良(包括冷漠和麻木),要持续提升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境界,通过注入更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中收获更大的满足与幸福。

二、死亡心理学与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通过上述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看出它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一定会打下诸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不管是善待病人及其家属,还是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不管是改善医患关系,还是提升自己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不了解死亡心理学知识,则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困惑和矛盾,并产生不恰当的职业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同时带来较低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

因此,死亡心理学理应成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处理生命和死亡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它区别于众多其他行业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不了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基本心理规律,那么不仅他自己会遭遇困扰,而且他也不理解病人。其次,死亡心理学不仅是纯人文的关怀,还包含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死亡心理学是关于死亡心理的科学,它保证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知识正确性,而不仅是情感和价值的付出。第三,以死亡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为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价值认同,提供强大的知识与思想支撑。这也是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死亡心理学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思路。

1。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虽然临终关怀近年开始受到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死亡禁忌”的文化氛围使得死亡心理学在我国仍然较少受到关注,即使在医学院校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及推广死亡心理学。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临床一线、以及医师职业资格管理过程当中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可以单独设置死亡心理学的课程,或者将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到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之中。对于临床一线来说,可以举办死亡心理学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死亡心理专题培训。对于医师职业资格管理来说,应该在资格培训及考试当中适当增加反映死亡心理学的内容。

2。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死亡心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简单地、近距离地想象死亡引起死亡恐惧(焦虑),死亡恐惧产生自我保护的动机和行为,然后形成消极的心理适应;深入地、远距离地死亡反省引起死亡接受,死亡接受产生帮助他人和追求内在精神价值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适应。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没有人能够直接进入接受死亡的豁达境界。因此,要结合死亡心理学来培养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和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这不是一件易事,很可能由于死亡恐惧的先入为主而使一个死亡心理培训活动遭到参与者的拒绝,也可能由于参与者排斥死亡的问题,而使一个活动连死亡恐惧都不能引发。因此,需要在培训当中精心设置环境、准备道具和材料,同时营造互相信任的团体氛围。

3。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

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病人及家属服务。在医疗卫生工作者自己树立了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之后,要进一步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为病人及家属服务的水平。首先,要理解绝症及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包容他们由于死亡恐惧(可能是潜在的)而产生的过激反应,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要通过对死亡心理学的了解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同感,始终对生命存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避免产生对工作和生命的冷漠和麻木。第三,善待每一位到医院来就诊的人,因为医院本身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场所,每一位来医院就诊的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医疗卫生工作者既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这种焦虑和恐惧,又要适度地表达正能量。

4。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生和医院形象遭到破坏,以及民众对医生和医院失去信任,是我国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即使有很多制度和资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共同原因,但民众和媒体还是惯性地抓住“人”和“医德”的因素不放。对此,应该充分理解,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进入医院的人都不是淡定的。换个角度而言,必须承认,医疗卫生工作与其他行业不同,所以它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制度和资源的改进得到完全解决。因此,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永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件重要使命。如果首先结合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做好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那么这项使命就成功了一半。然后,再做好一些配套的工作将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例如,医院面对病人和公众开展死亡心理学的讲座,在灾难救助及危机干预中将抢救生命和尊重生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中以尊重生命为首要考虑。同时,还要经常向公众宣传医疗卫生工作,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十

不是法医学上的脑死亡,不是生物学上的生理特征消失,而是心灵的绝望与调亡。

其实,死,并不是生命的绝唱。

不知多少次在文字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当所有的人都把他忘记的时候,他才真正离我们远去了。”

就像机日前因病去世的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先生,他的声音还在我们的耳畔回响,他因为给观众带来的笑声而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使是死亡也抹不去的记忆在每个人心中流淌。

但是为何有些人的名字却永远无法被人吟唱?就像没有勇气变为蝴蝶的蛹,在沉默中迎接着死亡。因为他们无法勇敢地奔向看似结束的尽头,只能由命运把它们带向真正的结束。

所以,什么是死亡也许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是否能勇敢地面对死亡。蝴蝶会面对死亡,因为她的美丽为花儿增添了芬芳,而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死,并不是真正的结束,永远存在于孩子们心中的美丽,使蝶的生命因美丽而延长。

侯耀文先生去了,可以勇敢地面对死亡,因为他是一只给人们留下美丽的蝶。

辉煌过,便使生命在记忆中回荡。

——那生命的飞翔。

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范本篇十一

今天放学后我发现两天前在河边抓到的2只螃蟹竟然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试图给螃蟹的死,寻找原因。

我看着盆子里的螃蟹,难道是因为螃蟹原本生活在水中,现在盆中没水,螃蟹渴死了?我马上又跑到上次抓螃蟹的河边,抓了4只螃蟹。这次我把4只螃蟹平均分成两组,找来两个相同大小的盆子,往其中一个盆子里面加入一层河水,另一个盆子里面不加河水,保持干燥。1天过去了,两组盆子里螃蟹都活着,感觉精神挺好;2天过去了,在河水中的螃蟹依然能爬来爬去、舞动钳子,而无河水的螃蟹奄奄一息地趴在那里,我用手动了动它,它才挥动一下钳子,挪动一下身体;3天过去了,河水中的螃蟹还活着,而无河水的2只螃蟹有1只已经死了;到了第4天,无河水的盆中另一只螃蟹也死了。看来,螃蟹的死亡真的与水有关!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到了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听了之后,肯定了我的猜想,海绵样的东西就是螃蟹的鳃,还大大夸奖了我的“探究”精神。那我就明白了,螃蟹和鱼一样都是靠鳃过滤水中的氧气呼吸,在湿润的条件下,螃蟹可以生活一段时间。但如果长时间干燥,鳃就会变干而丧失呼吸能力,最终缺氧造成呼吸困难而死亡,螃蟹离开水不是渴死,而是和鱼离开水一样,窒息而亡的。

至此,我终于解开了离水螃蟹的死亡之谜!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亲自体验,才能收获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