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大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1:38:38 |
- ZTFB |
- 14页
总结不仅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计划和行动的指导。思考写作主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以确保文章有吸引力和价值。总结范文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发现。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一
摘要:南海问题的波谲云诡充分体现了其复杂本质。作为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间长期存在的海上领土资源争端,该问题近年来频现突发性事件,严重损害了有关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深度介入南海事务,其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战略考虑一目了然,南海问题的大国竞争实质日益凸显。在中关竞争的背景下,南海问题不仅对东盟在地区政治安全事务中的统一性和团结性再次提出了挑战,而且势必影响到亚太安全格局的演变。
关键词:南海问题大国竞争东盟地区安全。
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令人瞩目。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原则上一致同意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与航行自由,但各方在领土、主权和资源获取方面的争端并未平息。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东南亚各声索国相应挟美以自重,南海问题的大国竞争特征日益凸显。一旦大国竞争成为规范南海问题解决方向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东盟的团结性,还是中国多年来在与东盟各国互动中形成的温和态度,都将面临巨大考验。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博弈,南海海域及其岛礁形成了被六国七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分别控制或声称拥有主权的复杂局面。由于靠近对世界贸易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以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原本价值有限的南海岛礁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和战略重要性。虽然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签署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和平前景,但争端各方仍时常发表关于争议岛屿的挑衅性声明,船只相撞、相互拘捕或强行搜查渔船及渔民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随着全球化石能源价格的走高,以及地区内国家经济的增长,各国纷纷寻求新的稳定的能源供应,南海海域因此成为周边国家的新目标。
南海油气、渔业等资源一直是周边国家重要的财富来源,各国进行海洋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越南海洋油气开发正从近海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以自主开发、联合外国石油公司开发和对外招标等方式侵入到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菲律宾强调在石油供应上的自给自足,意图在今后几年内将中菲争议海域向外国公司开放开采合同招标。目前在南沙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南沙油气开发已呈国际化的局面。对资源的争夺成为自doc签署以来引发南海新冲突的主要诱因。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同样如此,年,中国宣布将南海禁渔时间调整为每年的5月16日至8月1日。禁渔期间,中国渔政船将对在西沙群岛附近非法作业的外国渔船和船员实施执法。中国禁渔令的范围虽不包括南沙群岛,却多次遭到越南的抗议,称禁渔令影响了越南渔民的生存。越南渔船不仅越界到中国海域捕鱼,还进入到东盟其他国家的声索区域,导致与其他声索国频频产生渔业纠纷。为了配合南海资源开发以及应对日渐增加的资源争端,各声索国加强军备建设,努力提升海军和海岸警备队的能力。这些举措使南海司空见惯的小规模相互袭扰有擦枪走火升级的风险,激化了国民情绪,缩小了各国政府的妥协余地。
2009年以后,在资源争夺引起的小摩擦持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的介入为南海问题的管理与解决再添新难题。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河内东盟地区论坛(arf)上高调宣称南海争端的解决涉及美国维护海上航行自由的国家利益,暗示中国在“胁迫”南海周边国家,主张形成一个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机制”。自此,美国积极介入南海争端的部署在“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战略下逐步展开。
二、大国竞争实质的表现。
金边会议前后南海问题的最新发展表明,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发酵,这一问题的实质正从基于领土资源的争端,逐渐且日趋明显地向大国竞争转变。
第一,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自希拉里-克林顿在2010年7月arf上发表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讲话后,美国不断明确它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事实上鼓励了东盟声索国与中国对抗。美国参议院于2011年6月通过一项决议,宣称“强烈反对中国军舰在南海争端中使用武力”,敦促“通过多边和平程序解决南海争端”。该决议还“赞成美国武装力量基于支持在南海的国际水域和空域的航行自由权而继续行动”。207月,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决议,重申亚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再次指责中国为改变领土现状,在东海及南海威胁动用武力。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竞争公开化、复杂化。
凭借在南海问题上日益清晰的政策立场,美国以一种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态度干涉地区事务。具体而言,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相悖之处在于:(1)美国强调应该根据国际法的规定进行主权诉求,要求只从陆地和合法的岛屿确定海域主权;而中国则根据历史主权和权益以及首先发现的权利提出主权要求。(2)美国支持来自所有声索国的集体外交进程,并不时要求将争端交由国际法庭仲裁;而中国坚持谈判应该是在中国与东盟声索国双边范围内进行的,第三方不应卷入。(3)美国名义上宣称中立,事实上采取了站在东盟声索国一边的立场,多次表达对菲律宾和越南的支持。(4)美国明显施加了要求各方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的压力,不断在东盟美国对话会上推动为南海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并力图影响准则的内容。这与中国渐进式的`、不受任何第三方干扰的谈判立场相悖。
第二,美国调整亚太军事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防务关系,为在军事上干涉南海问题做准备。在2012年6月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表示,美国在年前要把60%的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他宣称:“面对中国不断上升的军事力量,美国将更新其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并且保持‘警觉性’。……为了促进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我们的军队要分担安全责任。”未来中美围绕西太平洋的海权之争势必凸显。
作为调整亚太军事战略的重要步骤,美国从2012年下半年起,增加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驻军,并分步扩大在澳的军事活动。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方面,美越这对昔日宿敌在防务关系上的发展最具指向性。自2010月以来,美越连年举行政治、安全和防务对话,频繁开展军事互访,不时进行联合军演,对话议题和军演内容均涵盖地区安全和南海争端。与此同时,美国大力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军事合作。美国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称,“在许多方面,我们正在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中书写一个新篇章,将家长式的关系变成平等的伙伴关系。”美菲军事关系的发展和强化集中于海上安全方面,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联合海上军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演习地点也时常位于或靠近南海争议海域。菲律宾借此为自己在南海争端中壮胆,而美国则为重返亚太寻找契机。即便是一向相对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立场也在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伴随着华盛顿解除长达十余年的与雅加达发展军事关系的禁令,印尼拒绝了中国的观点――美国不应该干涉南海争端。在美国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东盟一些声索国在南海争端中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行动,大大增加了南海的紧张和不稳定。
第三,中美战略互疑加剧。“战略互疑”指的是一种观念,即认为对方国家实现其主要长期目标是以本国的核心发展前景和利益为综合代价的。截止到2012年,战略互疑似乎在中美两国中均有增长。这种观念一旦发酵,就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导致中美关系呈现全面敌对状态。中美战略互疑必将对南海问题产生负面影响,争议解决愈加困难。
中国海军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走向海洋”战略。在过去20年间,中国的海军力量与海洋利益同步得到扩展,与西太平洋上主导性海洋强权美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增加。美国相信,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中国人民解放军希望控制邻近海域(近海)的强烈愿望,可能对美国自由进入公海并在其中自由行动提出挑战,而这种自由对美国履行对其地区内盟友的承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越来越依赖于原材料进口的事实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它挑战美国在亚洲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安全竞争。为了避免地区影响力遭到削弱,奥巴马政府清楚地表明其在南海的利益以及加强与盟友的关系,以对抗在西太平洋来自中国的压力。
中国对美国的战略疑虑深深扎根于历史。中国领导人倾向于将美国在亚太的同盟体系看作是冷战的残余。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的官方观点始终是保持“中立”;但在中国看来,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显然意指中国的外交动作表明,它希望破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使争端长期存在。中国基本上相信,正是美国对于其盟友的保证才使得一些东南亚声索国在南海主权和资源问题上更加鲁莽地与中国对抗,这无异于共谋反对中国。因此,中国不得不继续暗示它的硬力量,申明坚决保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其他利益。
在大国竞争实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南海问题的未来走向将在以下三种背景下展开。第一种是中美竞争加剧,南海问题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地区主导权之争。在此过程中,中美竞争分裂了东盟,弱化了东盟的中心性;南海争端则持续发酵,紧张升级,各国在“行动一反应一行动”的恶性循环中政策日趋强硬,安全困境变为现实。第二种是强大的、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得到东盟与中国的同意和共同实施。东盟的政治竞争力和中心性得到加强,美国和其他大国在地区内的活动受到规范,南海实现和平稳定。第三种是一种多方努力管理南海问题的局面出现。争端会得到管理但不会很快解决,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对话、外交口角和紧张状态此起彼伏,同时美国在军事上并不明显地站在任何一方。
其中第三种情况,即一种消极和睦相处或称“冷和平”的局面短期内存在的可能性最大,其发展前景取决于以下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是东盟的团结性。东盟长期以来被认为只是一个“清谈会”而没有多少政治动能。但是,在美国重返亚太和中国崛起的地区环境下,它作为一种平衡力量有了新的战略重要性。东盟在南海争端上没有官方立场,其目标是在声索国与非声索国之间建立最大化的共识,并寻求在doc乃至coc的实施规定、指导原则方面合力与中国谈判。目前,东盟声索国与非声索国之间的分歧较明显,声索国内部也时有冲突。以coc谈判为例。菲律宾认为,除非东盟在其成员国中先行达成关于准则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谈判,否则东盟将失去其中心性。这种立场得到泰国和越南支持,而印度尼西亚则主张在一开始就包括中国。东盟秘书长素林宣布中国将会被邀请参加coc的起草工作,因为这表明有关讨论正处于正确的方向,并有助于让世界确信地区国家可以管理它们的分歧。在是否应在准则中包括一个争端解决机制,或为解决争端建立一个分开的论坛和一个行政框架,东盟各国之间分歧依旧。其他议题,如准则的地理范围是否包括中国控制的、越南声称拥有主权的西沙群岛,以及是否禁止在被控制的岛礁上兴建新的设施等等,也可能成为障碍。
不过,显性化的分歧终于使得东盟各国认识到团结才是今后东盟国家的当务之急。印度尼西亚外长纳塔莱加瓦说,东盟现在有了一个共同立场,即所有各方都在为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我甚至更加坚定地要推进达成coc。”2012年7月20日,东盟外长发表了一项声明,强调通过自我克制努力达成争端的和平解决。同时,东盟同意在内部就coc的内容进行磋商,并且开始与中国进行谈判。东盟还同意探索建立一个争端解决机制。尽管如此,考虑到东盟今后几年的轮值主席国文莱、缅甸()、老挝(),除前者外都不是南海声索国,南海问题并不是它们的首要关切,因此这个过程仍然是相当不确定的。而面对中国和美国,即便东盟已在这一场“新博弈”中采取了两面下注政策,但是它的外交技巧和风格还需经受进一步检验。
二是美国的介入程度。作为过去和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南海争端中如何行为将对未来的地区地缘政治环境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然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往往是随着事态或地区形势的起伏而变化的。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曾经表示,虽然美国需要向亚太地区盟友发出明确的支持信号,但美国还需要确保其支持不会鼓励盟友肆意妄为。菲律宾有可能“误把美国的支持当作更加激进地声张主权的机会。我想我们必须谨慎地说,我们没有鼓励这种对抗性态势”。同时,美国也意识到,要求东盟必须在coc上采取共同的立场是相当困难的,这不是一个包含如此多不同利益诉求的成员国的组织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美国对东盟施加一些压力或许是有帮助的,但压力太大就会分裂东盟,正如金边会议所表现得那样。可以说,美国的介入已经动摇了在南海问题上存在已久的均势,但目前来看,其在政治和外交上所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军事意义。
三是中国的态度。中国其实并不拒绝循序渐进地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以有效管理南海问题和中国一东盟双边关系。但是,中国并不急于盲目推进coc谈判,更不愿看到南海问题以一种威胁地区稳定的方式“国际化”。中国外交部申明,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是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部分,而中国自始至终的参与是coc达成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在coc最终达成之前,中国必须是讨论和谈判的一部分。为此,中国建议设立一个10成员的专家和名人政治家小组来推动coc谈判。
结语。
南海争端曾被认为是中国与其邻国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对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安全事务上的工作能力的考验。但随着美国加强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介入,东盟声索国加大能源开发,以及中国国家利益的日益拓展和军事力量的持续上升,这一机会似乎正在失去,考验却越来越严峻。南海问题向大国竞争方面的发展,导致地区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东盟需要提前行动,通过一致的、平衡的方式,为危机管理做好准备。中美两国则应着眼于亚太安全大局,致力于在大国协调的基础上解决地区争端,促进和平与繁荣。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二
摘要:党的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提出了一个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即中国梦该怎样解读,本文从中国梦的内涵、特点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三个方面来解读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特点;实现。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着重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迅速成为社会热点,并作为新的政治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广为宣传。中国梦的特定内涵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第一,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雄心壮志。
第二,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翻版,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实,中国梦与美国梦根本不同。美国梦的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倡导的自由、民主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集体主义。中国梦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
中国梦,不是复兴封建帝国的旧梦,也不是依葫芦画瓢的他国梦,而是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梦。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昂扬向上的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的未来。
中国梦有三个鲜明特点:规模大、领域广、与世界分享。中国梦呈现出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我们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说,一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要用和平的方式、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梦凝聚民族精神,也能造福世界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当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和公信力危机等三大危机,这跟一部分人缺乏梦想、缺乏追求、缺乏宏大的目标密切相关,而中国梦有助于解决三大危机,有助于使社会更加和谐友善。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解除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三、如何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托起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形象去实现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圆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科学路径,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三)别让“中国梦”仅成为一个口号。
“中国梦”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新一届政府重新创造主流意识形态的一次尝试。然而,社会问题并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够解决的。中国梦,是强国梦,是人才梦,是科技梦,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实现“中国梦”道路上必须清除的障碍。
1、解决好“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靠人海战术的中国教育,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要走出学习、引进、模仿的老模式,要走创新之路,要领导世界潮流。
2、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现在中国不缺富人,然而缺乏具有科技含量的富人。中国最富有的人,大都集中在房地产开发、挖煤挖矿、加工制造国外品牌产品等行业,还有不少是通过行贿受贿盗取国家财产,甚至是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而暴富的。这种富人越多,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就越大,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越低。中国需要盖茨、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靠科技创新来为社会增加价值,不仅能赚本国人的钱,还把其他国家的财富搂过来。
3、促使社会诚信的建立。正如温所言,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诚信缺失,如果这方面改善了,中国的发展就会向前迈出一大步。诚信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大问题,没有诚信,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思想也难以带来好结果。
4、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泛滥成灾,严重地威胁着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使得大部分国人失去了安全感。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大众的健康、生活的舒适和心情的愉悦。
5、祛除走后门、拉关系现象。现在办什么事情都要讲人情,没有关系办不成事情,这已经成了集体无意识。很多人是把自己的职责变成特权,从中谋取利益。
6、增强人们尊重法律秩序的意识。很多时候,不是中国人没有法律,也不是法律不健全,而是人们没有尊重法律的习惯。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做事底线降低为,只要不被警察抓去坐牢,怎么干都行。如果大家都能按照法律办事,社会就会变得有秩序得多。这是国人没有遵守法律习惯的一个具体表现。
7、提高大众的科技文化素养。没有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群众基础,也就没有社会持久发展的保证。我们都在谈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然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大众在科学素质、理性思维上是偏低的。正因为此,各种迷信活动特别容易在社会上流行,民众的情绪很容易被愚弄、丧失理智,这是历史上出现一次又一次民族人为大灾难的“群众基础”。这种状况也制约着教育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很多社会问题并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继续奋斗,中国梦能否真正成为普通中国人的梦,这个需要政府的进一步作为,也需要所有的中国人共同奋斗,举手托起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单凭南海各国的力量应经很难与中国进行抗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南海各国内部近年来也出现的要求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呼声,个别国家如越南甚至采取了一些行动,如要求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到南海开采石油,力图是南海国际化,引来其他国家的插手。国际力量进入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最为忌惮的事情,中国也一直在力图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比如西藏的问题就是因为西方势力的干扰而一直困扰到现在。
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一旦中国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不会坐视中国完全控制南海,会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因此近年来,南海地区并非风平浪静,小的摩擦十分频繁,大的冲突也会时而发生(象近期又出现了印尼军舰炮击我渔船的事件)。
总体来说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实力还是有限的。主要体现在:
一、海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比较有限,特别是象南沙群岛,距离最近的海南的基地也有1000多公里,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即便能够占领南海诸岛,如何守住这些岛屿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南海问题和其他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参与的国家已经太多了,已经是属于国际问题。
中国在二十年内的能源总战略上策为稳定西北、共同开发南海、东海牵制日本。原因分析如下:
一、目前中东仍是世界石油的最大供应者,中国可以取得非洲和南美的石油,但就纯地理的原因而言,路线太长,成本过高,从政治军事而言,中国尚无力保护和控制非洲和南美的石油供应线,两者都必须靠海运才能到达中国,而不幸的是,中国的海军即使拥有航母,仍在实力上远远不足,拥用制海权的仍是美日俄英等国家,所以非洲和南美石油只能作为不稳定的供应者存在,一旦发生战争,中国几乎没有可能从这两条路线取得稳定的石油供应。
二、南海石油可以说有许多个开关,东盟手中捏着不少开关的手柄,更严重的是,现在美日也将成为开关手柄的拥有者,东盟猴子精灵得很,知道光靠东盟本身不足以压倒中国取得南海的控制权,所以要找一个够粗的大腿来抱,而日本二战时的太平洋作战行为应该就是为了保障石油供应线,从日军进军路线可知,最后的目的地是中东,而不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用兵,二战时已知没有石油的话坦克和飞机这样最具威力的武备都是一堆废铁,现在日本有了一个参与石油生命线控制的机会,是一定不会放弃的,现在南海集团的策略,后面是美日的影子,这一点是最让中国头疼的,作为弱国,最大的不幸就是横挑强邻,现在问题是中国还不够强大,而且马来、东盟这些弱国找了一个大哥来投靠,就象一个小混混抢了一些东西,主人正要痛揍小混混把东西拿回来时,小混混的大哥出来了,这时怎么办,实力和他们的大哥二哥相差不少,打不过,如果放弃了,余下的也保不住。
三、中国能发挥武力优势的现在唯有陆军,看看地图,穿过中亚,就是石油的大本营,而美国虽然经营阿富汗和中亚多年,但在俄罗斯和中国的针锋相对下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而且这条路线是美国军力最薄弱的一环,日本是在这条路线上完全插不进手的,而美国一旦要对这条路线动手,连老欧洲也不能坐视了,全让美国老大控制了,老二老三老四吃屁呀。
分析了以上三点,可以得知中央对新疆西藏的怀柔政策是上策,新疆西藏人都富裕了起来造反的就少,在破国全家这一点上,全世界都和汉族一样没有区别,地区稳定了,就不会发生内战,西部石油管线就越可靠,西部石油越可靠,俄罗斯方面的北线石油就越可靠,反之,西线不稳定,北线就没有保障,没有办法,石油管的龙头在别人手里,俄罗斯石油这么多年没有进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南海问题牵扯到美国,菲律宾,中国,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中国台湾等地区,为什么有日本呢,应为日本有奖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搭钩,一体化的倾向,俄罗斯为什么牵扯进来呢,如果我们要打菲律宾,因为有美国因素,我们应该能有必要通知俄罗斯。如果真要打首先要考量的是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必须通过俄罗斯来牵制日本,俄罗斯和日本有岛屿争议,虽然俄罗斯近年来有倾向西方的倾向,但我们有必要争取一下俄罗斯,这就要考量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了,然后是中国台湾,我们政府很有必要和台湾合作一下了,然而实际操作中有困难,有要考量领导人的智慧了,然后是马来,文莱,印尼,新加坡,要恩威并施,不要让这些国家乱动,脸小动作都不许,然后是越南,越南要注意了,越南海军近年来扩军备战,厉兵秣马,尤其是海军,越南军人也是坚韧无比的,不可小觑啊,也需要敲打敲打,要告诉他们这样一个道理:妄作凶,然后是美国了,当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强大,我们就会越来越敬畏美国,这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啊,他是一个超级巨人,却反应敏捷,头脑灵活,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他,最终打败他,有一天他会仰视我们,就像我们仰视他一样。美国究竟会如何反应,有人说美国不会和我们打仗,美国忙着对付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伊朗,自顾不暇,并且美国财政危机,这个说法值得商榷,美国对付其他国家的绝不是美国的主要军事力量,美国的`大部分军力在对付我们,美国财政危机的说法不成立,美国打叙利亚时,就现在也有财政危机啊,可战斧导弹还是打了啊,有人说美国不能承受跟中国打仗对经济合作的负面影响,这个说法也不成立,中国可是高速发展的,美国人预测中国20左右,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你认为美国能够容忍从一个超级大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吗?所以中国跟美国爆发在冲突不是不可能的,美国要彻底的解决中国现在可是大好的时机,经济方面可以参照日本的广场协议的方式,让中国一蹶不振,军事方面,打掉中国的海军是不成问题的,美国完全有可能跟中国打一场区域性的海战,然后中国六十年来海军发展的精髓没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没了,美国经济当然会受到影响,但美国有足够的手段来尽量减小损失的,因为美国的经济主要靠内需,然后扶植印度来提供低价劳动力,提供廉价商品,办法很多的。而对抗美国和菲律宾必然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俄罗斯在这个方面能帮我们的也有限。所以关键不是打不打仗的问题,而是争取主动权,我们要修文备武,观天下变,一旦形势有变,打不打仗在于中国,而不是美国或者菲律宾。那么中国是怎样应对的呢,原来向印尼出售c802生产线是不是一种慢性的,高瞻远瞩的措施呢?俄罗斯与日本的争议与中国东海争议同时发生有没有中国因素呢,台湾准备积极进驻中业岛是不是呢,中国在南海发射新型导弹,大规模演习是不是呢,巴基斯坦说中国应该更强硬是不是对硬度的一种警告呢,朝鲜试射新导弹是不是一种信号呢,上合军事意义跟上一层楼,是不是新时代的合纵连横呢?然而,南海我们做的更多,重要的是冷静的思考和保持积极主动,有时一声令下,三军出动要比约束自我来的容易的多,匹夫之怒,拔剑相向,何况中国有这么多匹夫呢,中国没有理由软弱啊,中国政府是不是肉食者鄙是值得思考的。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四
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越南称东海、菲律宾称西菲律宾海,其他国家则称为南中国海,亦简称为南海,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南海海域面积有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通称为南海诸岛。
二、南海属于中国的铁证。
(一)历史依据。
乾隆二十年(1755年)绘制的《皇清各直省分图》和嘉庆二十二年(18)绘制的《大清一统天下图》都采用施世骠的标绘图。都将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到了晚清,魏源编撰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海国图志》内附有详细的地图,图中万里长沙,也就是西沙群岛和千里石塘也就是南沙群岛,标识位置准确。1935年中国分省地图,广东省地图和南海地图。广东当时管辖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屿,对于南海诸岛的地名和称法与现在不完全一致。根据1935年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和《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的发表,当时称中沙群岛为南沙群岛,称南沙群岛为团沙群岛,后来为切合实际地形,称东沙群岛为东沙岛,后来才改为现在的对东、西、中、南四沙群岛的称法。
(二)法理依据。
(二)国际承认。
1955年10月2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第一届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飞行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6个国家和地区。除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多米尼加、日本、老挝、南朝鲜、菲律宾、泰国、英国、美国、新西兰、法国等国外,当时南越和中国台湾当局也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菲律宾首席代表担任主席,法国首席代表为大会第一副主席。会议认为南海诸岛中的东沙、西沙、南沙群岛位于太平洋要冲,这些地区的。气象报告对国际民航关系很大。所以,与会代表通过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每日四次)。当时,通过这项决议时,包括菲律宾和南越代表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意见。
三、南海冲突的由来和现状。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因此南海被誉为第二波斯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在石油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
(二)六国七方对峙角逐。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70年代,菲律宾派兵先后占领了3个南沙岛屿,如今占领总数达到9个(也有说10个)。第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设为南沙群岛指挥中心。马来西亚于1983年和1986年分别占领了弹丸礁、南海礁和星仔礁,目前共侵占南沙岛礁5个(由于对外公开资料数据不一,也有说6个)。越南野心最大,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到,越南占据27个岛礁,守军增至人;如今被越强占的南沙岛屿已达29个。美国介入由来已久。《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1994年11月16日生效后,美国对南海的基本政策由“不介入”转为“介入但不陷入”。日本政府一直很关注南海问题。日本政府在南海主权争议中立场明确,希望东盟国家连手,采取一致行动对抗中国。自以后,印度加强了同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联系,试图扩大对南海问题的发言权。
(三)相关国家为什么敢于同中国争夺南海?
中国的态度是发展,全世界都看出来这个民族爱好和平、这个国家不可能发动战争,这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但也给了别人一个错觉:中国是好欺负的,是不还手的。南海问题容易挑起,周边国家可从中渔利,西方国家可借此拖滞中国发展;同时中国有钓鱼岛问题,不容分心,同时南海问题一旦解决不好也会给钓鱼岛问题的解决蒙上阴影。
四、文攻武备,挺进深蓝。
南海问题的发生是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而引起的。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我认为,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军事力量更加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应该秉着大国的风范,对待国外的无论经济上的还是军事上的侵略,应该一要有强硬的姿态,对保证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定的态度毋庸置疑,任何想要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将遭到中国的强烈打击,二要坚持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南海争端,尽量避免发生军事冲突。毕竟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和平仍然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经济强大,军事力量才能强大,政治地位才会提高,国家在世界的地位才能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才有话语权。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毛泽东的民族政策观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三民主义的影响以及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下形成的。反对大汉族主义是毛泽东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它巩固了多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雏形。
关键词:毛泽东;民族政策;根源;核心;意义。
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体中,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是为政者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的缔造者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其民族的政策的基本核心——反对大汉族主义。本文试就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民族政策问题谈点体会,以共商榷。
一、毛泽东民族政策产生的根源。
毛泽东的民族政策观,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它的产生、形成既有历史的、现实的根源,也有来自外部的因素。
熟史、通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形成,虽有过分离、斗争甚至兵戎相见。但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加强相互的交往,由分离走向融合,最终形成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大家庭——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秦汉隋唐的大融合,掀起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几次大发展。相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割据分裂,破坏了政治的统一,延缓了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的历史进步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近代中国,满清的腐朽统治,被洋枪洋炮轰裂,中国社会进入屈辱血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哀期,外来民族同整个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反帝斗争证明,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都是中国历史的主人,它们都渴望团结、统一、和平,它们既具有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又具有打破宁静的潜能,作为善于鉴史的毛泽东,他的民族政策观自然贯通历史的姻缘。“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所以我们无论对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要广泛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的政策教育,并且,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
三民主义的极大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曾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民族主义”的思想对毛泽东的民族政策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其所注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里说:‘国民党之三民主义,有两个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华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党敢正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中国共产党完全同意上述孙中山的民族政策。共产党人必须积极地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个政策而奋斗;必须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一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领袖人物在内,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并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已的军队。他们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该尊重”。
革命和建设需要正确的民族政策作指导。从九一八事件到七七事变,日本的侵略由局部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子孙,有的是刚毅、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他们以满腔的仇恨共同起来投入到轰轰烈烈地抗日救亡运动中。“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动员蒙民、回民及其它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制的原则下,共同抗日。”现实的革命形势,要求我们放弃一切内部斗争一致对外,毛泽东同志立足现实,提出建立抗日战线的策略。团结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内的抗日力量,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新中国诞生,面对战争的创伤和国内外敌对势力,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是当务之急,几千年封建传统经济观念的破除,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行动。
在建设中,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建设的主力军,都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我们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如果汉族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苏联民族问题的教训,是毛泽东民族政策观形成的外部因素。苏联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多民族国家,而且各民族的分布很集中,历史上的民族矛盾本来很复杂。然而苏联在其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俄罗斯族的大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了国内民族问题激化,并引起国内民族的反抗斗争,这是现实的教训,使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正确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我们要诚心诚意的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该接受这个教训。”
二、毛泽东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反对大汉族主义。
毛泽东在继承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他的民族政策内容的核心——反对大汉族主义。“国民党反人民集团,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而把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称之为‘宗族’。他们对于各少数民族完全继承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对政策,压迫剥削,无所不止……这是大汉族主义错误的民族思想和错误的民族政策。”后来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还多次提到并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
在1953年的“批判大汉族主义”中,他说:“有些地方民族关系很不正常。此种情形,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必须深刻批评,我们很多党员和干部都存在着严重的大汉族思想……”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关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指出:“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的政策是比较稳当的,是比较得到少数民族赞成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的不是重点。”另外,毛泽东民族政策中,也表现出民族自治的合理因素。要求改善国内少数民族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力。这一点,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争取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毛泽东也曾有过论述。“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
三、毛泽东民族政策的意义。
毛泽东的民族政策巩固了多民族团结统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毛泽东反对大汉族主义的政策,是解决汉族同少数民族问题,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基准,维护了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巩固和促进了历史上形成的多民族结构体系。民族自治及一些具体的文教经济措施,有利于发挥各少数民族的特色及优势,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促进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为争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毛泽东在其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团结了全国各民族抗日力量,赢得抗战的伟大胜利。新中国诞生,搞社会主义也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法宝,新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脱胎于毛泽东的统战“母体”,是对其发展壮大。
奠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雏形。新时期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对毛泽东民族政策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以反对大汉族为核心,主张民族自治,在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中体现出来,奠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雏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二、三、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
[2]向敏功。关于实现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认识和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3).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六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南海位居热带,平均水深1212米,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由于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元朝时期,南海就已经划入中国版图。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包括清政府、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20世纪60年代,南海海底勘探出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此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成了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从70年代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大量岛屿被占。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本无争议的南沙群岛为何会形成主权争议如此复杂的南海问题呢?原因有三:
其一,就是其本身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的“丝绸之路”。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此外,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海域资源量极其丰富。据专家保守估计,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十分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南海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海上资源开发成历史必然。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联合国海洋公约》存在的缺陷和制约力度不够有关。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同时,南海沿岸国家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东盟联合对华和欧美大国的插手也导致了该地区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南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的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的经济、贸易运输、能源和国土安全都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发展问题,而当代中国的经济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能源的巨大消耗;二十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南海问题的顺利解决。中国应该从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来消除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国土安全的制约。
一、加大外交力度,增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
在南海争端中,美国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外角色。中国欲解决南海问题,首先必须排除或者尽量减少美国在此区域的干预和对我国在南海行动的阻挠。在地缘经济、政治战略的影响下,出于对海上贸易通道、南海油气资源等的考虑,美国积极干预南海问题。美国通过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加强在此区域的军事存在,争取在此地的安全主导权,以南海问题为契机打压中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展开的军事演习更显频繁,中国南海的周边环境急剧恶化。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排挤美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因而美国与东南亚的军事合作,其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而南海相关国家也正好借美国之力打压中国,双方于是一拍即合。但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是无法遏制的,美国急需中国在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对其予以支持。因此,中国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由如下构成:1.尽可能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排挤美国在此区域的势力;2.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重大外交事件上对美国予以合理的支持,以要求其在南海问题上对我国的支持。同时,对于日本,则应在外交上承诺保证其南海贸易航线的安全,以此力争其对南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从这一点说,我们发展海洋军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战舰艇、建造航母的确已是燃眉之急。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此类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外交谈判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在南海问题相关谈判中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我们必须加大外交斡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以支持其对南海资源的开发为诱饵,逐一展开对南海相关各国的外交攻势,力求通过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迫使其对南海主权归我的外交要求达成妥协。
二、增强中国军力,保证航线的安全。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综观二战以来海战经验,以制空权夺取制海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其次,中国若对东南亚相关国家中的某一国发动战争,考虑到唇亡齿寒,相关国家极有可能相互联合,共同抗击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而美国、印度等国出于对华遏制政策的考虑,日本出于对海上生命线安全的考虑,极有可能出兵干预,届时中国将处于极端恶劣的军事环境,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海军发展将是一场灾难。战争只因当是政治的延续,单纯以军事手段解决南海问题可以说是下策。第三,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
三、重视南海经济开发,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
由于南海距离中国大陆较远,加上综合国力有限,中国在南海的开发力度还很小。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和最早经营的,我们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这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我们实际占领的南海诸岛数量有限,并且在南海的经济力量也很弱。所以,我们在提高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要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来解决南海问题。
首先,中国要和东盟有关国家联合开发南海。现在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较好,联合开发具有较好的基础。既然南海问题不能一下子解决,我们可以采取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方式。其次,中国应加大自身对南海开发力度,综合国力的增强,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海空力量的不断壮大等因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很好的解决南海问题,中国才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七
摘要:南海问题的波谲云诡充分体现了其复杂本质。作为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间长期存在的海上领土资源争端,该问题近年来频现突发性事件,严重损害了有关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深度介入南海事务,其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战略考虑一目了然,南海问题的大国竞争实质日益凸显。在中关竞争的背景下,南海问题不仅对东盟在地区政治安全事务中的统一性和团结性再次提出了挑战,而且势必影响到亚太安全格局的演变。
关键词:南海问题大国竞争东盟地区安全。
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令人瞩目。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原则上一致同意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与航行自由,但各方在领土、主权和资源获取方面的争端并未平息。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东南亚各声索国相应挟美以自重,南海问题的大国竞争特征日益凸显。一旦大国竞争成为规范南海问题解决方向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东盟的团结性,还是中国多年来在与东盟各国互动中形成的温和态度,都将面临巨大考验。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博弈,南海海域及其岛礁形成了被六国七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分别控制或声称拥有主权的复杂局面。由于靠近对世界贸易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以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原本价值有限的南海岛礁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和战略重要性。虽然11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签署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和平前景,但争端各方仍时常发表关于争议岛屿的挑衅性声明,船只相撞、相互拘捕或强行搜查渔船及渔民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随着全球化石能源价格的走高,以及地区内国家经济的增长,各国纷纷寻求新的稳定的能源供应,南海海域因此成为周边国家的新目标。
南海油气、渔业等资源一直是周边国家重要的财富来源,各国进行海洋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越南海洋油气开发正从近海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以自主开发、联合外国石油公司开发和对外招标等方式侵入到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菲律宾强调在石油供应上的自给自足,意图在今后几年内将中菲争议海域向外国公司开放开采合同招标。目前在南沙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南沙油气开发已呈国际化的局面。对资源的争夺成为自doc签署以来引发南海新冲突的主要诱因。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同样如此,,中国宣布将南海禁渔时间调整为每年的5月16日至8月1日。禁渔期间,中国渔政船将对在西沙群岛附近非法作业的外国渔船和船员实施执法。中国禁渔令的范围虽不包括南沙群岛,却多次遭到越南的抗议,称禁渔令影响了越南渔民的生存。越南渔船不仅越界到中国海域捕鱼,还进入到东盟其他国家的声索区域,导致与其他声索国频频产生渔业纠纷。为了配合南海资源开发以及应对日渐增加的资源争端,各声索国加强军备建设,努力提升海军和海岸警备队的能力。这些举措使南海司空见惯的小规模相互袭扰有擦枪走火升级的风险,激化了国民情绪,缩小了各国政府的妥协余地。
20以后,在资源争夺引起的小摩擦持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的介入为南海问题的管理与解决再添新难题。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河内东盟地区论坛(arf)上高调宣称南海争端的解决涉及美国维护海上航行自由的国家利益,暗示中国在“胁迫”南海周边国家,主张形成一个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机制”。自此,美国积极介入南海争端的部署在“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战略下逐步展开。
二、大国竞争实质的表现。
金边会议前后南海问题的最新发展表明,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发酵,这一问题的实质正从基于领土资源的争端,逐渐且日趋明显地向大国竞争转变。
第一,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自希拉里-克林顿在207月arf上发表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讲话后,美国不断明确它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事实上鼓励了东盟声索国与中国对抗。美国参议院于6月通过一项决议,宣称“强烈反对中国军舰在南海争端中使用武力”,敦促“通过多边和平程序解决南海争端”。该决议还“赞成美国武装力量基于支持在南海的国际水域和空域的航行自由权而继续行动”。7月,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决议,重申亚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再次指责中国为改变领土现状,在东海及南海威胁动用武力。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竞争公开化、复杂化。
凭借在南海问题上日益清晰的政策立场,美国以一种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态度干涉地区事务。具体而言,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相悖之处在于:(1)美国强调应该根据国际法的规定进行主权诉求,要求只从陆地和合法的岛屿确定海域主权;而中国则根据历史主权和权益以及首先发现的`权利提出主权要求。(2)美国支持来自所有声索国的集体外交进程,并不时要求将争端交由国际法庭仲裁;而中国坚持谈判应该是在中国与东盟声索国双边范围内进行的,第三方不应卷入。(3)美国名义上宣称中立,事实上采取了站在东盟声索国一边的立场,多次表达对菲律宾和越南的支持。(4)美国明显施加了要求各方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的压力,不断在东盟美国对话会上推动为南海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并力图影响准则的内容。这与中国渐进式的、不受任何第三方干扰的谈判立场相悖。
第二,美国调整亚太军事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防务关系,为在军事上干涉南海问题做准备。在6月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表示,美国在前要把60%的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他宣称:“面对中国不断上升的军事力量,美国将更新其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并且保持‘警觉性’。……为了促进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我们的军队要分担安全责任。”未来中美围绕西太平洋的海权之争势必凸显。
作为调整亚太军事战略的重要步骤,美国从20下半年起,增加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驻军,并分步扩大在澳的军事活动。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方面,美越这对昔日宿敌在防务关系上的发展最具指向性。自10月以来,美越连年举行政治、安全和防务对话,频繁开展军事互访,不时进行联合军演,对话议题和军演内容均涵盖地区安全和南海争端。与此同时,美国大力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军事合作。美国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称,“在许多方面,我们正在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中书写一个新篇章,将家长式的关系变成平等的伙伴关系。”美菲军事关系的发展和强化集中于海上安全方面,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联合海上军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演习地点也时常位于或靠近南海争议海域。菲律宾借此为自己在南海争端中壮胆,而美国则为重返亚太寻找契机。即便是一向相对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立场也在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伴随着华盛顿解除长达十余年的与雅加达发展军事关系的禁令,印尼拒绝了中国的观点――美国不应该干涉南海争端。在美国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东盟一些声索国在南海争端中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行动,大大增加了南海的紧张和不稳定。
第三,中美战略互疑加剧。“战略互疑”指的是一种观念,即认为对方国家实现其主要长期目标是以本国的核心发展前景和利益为综合代价的。截止到年,战略互疑似乎在中美两国中均有增长。这种观念一旦发酵,就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导致中美关系呈现全面敌对状态。中美战略互疑必将对南海问题产生负面影响,争议解决愈加困难。
中国海军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走向海洋”战略。在过去间,中国的海军力量与海洋利益同步得到扩展,与西太平洋上主导性海洋强权美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增加。美国相信,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中国人民解放军希望控制邻近海域(近海)的强烈愿望,可能对美国自由进入公海并在其中自由行动提出挑战,而这种自由对美国履行对其地区内盟友的承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越来越依赖于原材料进口的事实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它挑战美国在亚洲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安全竞争。为了避免地区影响力遭到削弱,奥巴马政府清楚地表明其在南海的利益以及加强与盟友的关系,以对抗在西太平洋来自中国的压力。
中国对美国的战略疑虑深深扎根于历史。中国领导人倾向于将美国在亚太的同盟体系看作是冷战的残余。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的官方观点始终是保持“中立”;但在中国看来,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显然意指中国的外交动作表明,它希望破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使争端长期存在。中国基本上相信,正是美国对于其盟友的保证才使得一些东南亚声索国在南海主权和资源问题上更加鲁莽地与中国对抗,这无异于共谋反对中国。因此,中国不得不继续暗示它的硬力量,申明坚决保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其他利益。
在大国竞争实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南海问题的未来走向将在以下三种背景下展开。第一种是中美竞争加剧,南海问题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地区主导权之争。在此过程中,中美竞争分裂了东盟,弱化了东盟的中心性;南海争端则持续发酵,紧张升级,各国在“行动一反应一行动”的恶性循环中政策日趋强硬,安全困境变为现实。第二种是强大的、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得到东盟与中国的同意和共同实施。东盟的政治竞争力和中心性得到加强,美国和其他大国在地区内的活动受到规范,南海实现和平稳定。第三种是一种多方努力管理南海问题的局面出现。争端会得到管理但不会很快解决,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对话、外交口角和紧张状态此起彼伏,同时美国在军事上并不明显地站在任何一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意识到自己正面对一个战略难题,其捍卫海洋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其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地区战略相冲突。中国政府正在努力缓解南海的紧张局势。年1月22日,在东盟秘书处的一次讲话中,国务委员戴秉国宣布中国不会谋求“霸权”,南海问题会留到下一代加以解决。戴同时告诉美国,“中国从来没有想过在世界上争夺领导地位”,相反,中国与美国合作应对各种难题,是一个“美国可以信赖的伙伴”。事实上,中美关于海上安全问题的讨论已经存在,并形成了“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目前需要对这种机制进行补充和加强。中国还同意于夏首次参加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并参加救灾等项目的演练。中国也致力于缓解与越南的紧张关系。2010月,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中越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承诺妥善处理海上问题并保持沟通和对话,“不使其影响两党两国关系和南海的和平稳定”。更重要地是,中国和越南同意在防务部门之间建立热线联系,加强军事交流合作,增加海军舰只的互访,并在陆地边界和金兰湾进行联合巡逻。此外,中国还发挥软力量优势,宣布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推动与东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重申为最终达成coc而努力。
结语。
南海争端曾被认为是中国与其邻国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对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安全事务上的工作能力的考验。但随着美国加强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介入,东盟声索国加大能源开发,以及中国国家利益的日益拓展和军事力量的持续上升,这一机会似乎正在失去,考验却越来越严峻。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八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研究怎样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基础。
关键字: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障基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首次表明了中国梦的概念,而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新中国发展实践得出的历史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
1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要求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个梦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因此,中国梦承载历史的厚重,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1.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1.3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机遇、进步。中国坚定不移地坚持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的、合理的,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历史所抉择、为实践所证明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是通向梦想的路径。
只有继续沿着我们经过三十多年探索所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并在实践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不断丰富、完善、发展这条道路,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起步,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回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我们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我国进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中国克服了国内外各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就,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全面概括,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标志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定型。
2.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以来的中国,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无私奉献的执行力、深得群众拥护的亲和力。尽管当前中国共产党自身仍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图享乐和奢靡之风,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党的自身建设并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来解决。必须立足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梦是在中国历史和实践中萌发的,必将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越走越宽广。中国的历史和实践也造就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告诉我们,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遇到很多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新挑战。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既要看到巨大成就,以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也要看到问题、困难、矛盾,清醒地看到实现中国梦的艰难,以勇敢面对挑战。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可能屡经政治风浪而稳如泰山,就难免出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悲剧。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就没有近些年来财富的急剧增长,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各行各业就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不会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也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基础需要保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一个制度,必须依靠一个群体,必须弘扬一种精神。
3.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国情,切合实际,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体现集中又保障民主,为实现中国梦保证了方向,凝聚了力量。这一制度既注重公平又提高效率,为实现中国梦保证了群体的公平性,发挥了个体的创造性。这一制度既规范秩序又激发活力,为实现中国梦保证了有序永续的潜力,充满了万马奔腾的活力。因此,选择这样一套具有科学性的、符合国情的制度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3.2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充分体现了人民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践证明,人民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依靠人民,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胜利,今天,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自觉性,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因此,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3.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需要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的精神动力就是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魂。回顾我国发展历程,我们正是依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取得了今天的发展繁荣。因此,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注释。
参考文献。
[1]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2]陈文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3]桑学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和基本经验[j]。南京大学学报,2011(4)。
[4]李群山。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辨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3(5)。
[5]范朝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4)。
[6]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3(5)。
[7]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2)。
[8]张明。中国梦的特征、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4)。
[9]李君如。中国梦的意义、内涵及辩证逻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7)。
[10]吴元梁。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1]曲青山。从五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n]。北京日报,第743期。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九
近年来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菲针对南海问题矛盾日益尖锐,菲律宾不顾自身实力,依靠海外强国支撑派出其国内最大军舰与我国在南海对峙,不断挑衅。我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南海问题,我想浅谈自己的看法。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的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一、浅谈我对南海的认识。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沙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为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南海相对来说还是“平静之海”。但随着其全球战略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周边国家陆续提出所谓“主权诉求”,逐渐使南海成为“复杂之海”。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橘云诡。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另外,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此外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原油进口的五分之四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南沙群岛周边海域已经成为确保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所在地,所以南海对我国的经济贸易以及周边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争端的发生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之所以引起周边国家的垂涎,当然是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近年来,南海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小国纷纷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因西沙、东沙群岛已由中国控制,目前争夺焦点主要围绕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主要为中菲之争,南沙由于面积最大且石油资源最丰富,已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菲占最早、越占最多、马占最肥”。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如今,最嚣张的菲律宾依靠美国的庇护,不断在南海挑衅我国,并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4月8日,菲海军最大战舰--3400吨的“德尔毕拉尔”号炮舰抵达黄岩岛环礁缺口处,非法将我渔船堵在泻湖内,并放下小艇,派兵持枪登上几艘中国渔船进行检查。国家海洋局接到呼救后,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船、中国海监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中方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当天傍晚时分,两船赶到现场,在环礁缺口处横在菲律宾军舰前面,阻止菲军小艇进入礁湖。菲军士兵退回军舰上,从此不敢造次。至此,中菲在黄岩岛海域形成对峙局面。,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未能达成协议,我国表现强硬,表现了我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自本月10日中菲在南海形成对峙后,双方均表现强硬。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隐忍克制的态度,反倒是菲律宾以小搏大极尽挑衅之能事。连世界舆论都认为菲律宾闹过头了、玩过火,中国还是在忍,只是措辞的严厉程度在升级。早在1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规则,其中包括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分歧。菲律宾是这一重要文件的签署国,理应清楚上述规则的严肃性。挑起事端,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究其实质,是要冲击中国和东盟之间的重要共识,损害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让南海问题陷入失去基本规则的混乱局面,进而制定出一套谋一己之私、没有任何公理和道义可言的“规则”。试图制定这种“规则”,只能是想入非非,自寻烦恼。使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是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坚定意志,也是中国和广大东盟国家共同利益之所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解决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文件。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道积极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程。为此,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建立互信,营造积极氛围。南海不是没有规则的冒险乐园。逆时代潮流而动,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
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由于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完十年动乱,加上改革初期,一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该地区的重要性。这一状况,更是加剧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野心,肆无忌惮的出去中国的领海地区,抢占岛屿、渔业、石气等资源。由于海洋意识薄弱,一直没有切实的解决,所以才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石油资源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中国的石油进口90%以来于海上航道,而这又必须是经过南海海域。再加上,中国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廉价商品也必须通过南海海域进入印度洋,从而到达欧洲。另外,南海又有丰富的石气资源,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开始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强硬的强调南海的主权,这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所以,南海问题才会越来越火热,越来越尖锐。
二、中国该怎么办?
不管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南海区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理应走出去,融合到世界舞台中。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态度,并努力寻求在南海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促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当然,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加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发展,已然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大国了。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是如坐针毡,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美国以拉拢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还围堵中国的海上通道。有了美国的介入,中国方便则必须更加谨慎,妥善的处理南海问题。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弱国无外交!
中国要想在南海问题上拥有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做保障,大力发展海空军和二炮是头等大事。当然,强大的军事是需要经济来支撑的,在眼下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应该想方设法刺激中国的经济健康合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能够发展更为先进的军事力量。当然,在这危机降临的躁动不安中,中国最应该做的还是要沉住气。沉住气不是无作为,而是不以激进的手段解决问题。中国对外应该坚定的宣称自己的主权,合理的、巧妙的展现自己的军事实力。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应加强对外宣传,在国际上抢占法律与道义,舆论与外交的高地。除了这些,更重要的还是将这一地区的资源抢占到手,只有把资源开发落实到实处了才是王道。
首先,2000多年前的兵家鼻祖孙武在《孙子兵法》开篇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就是说,用兵作战是国家级别的大事,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定要小心从事。
其次,我国军队在南海引而不发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并非仅仅处于军事战略考虑。
第三,从战术层面考虑,
2、同时由于南海南北长度超过2000千米,即使进行空中加油,我军战斗机抵达南海曾母暗沙也需要超过2小时,这么久的时间足够沿岸各国对我国舰队进行超过6次的空中打击!而且飞行员连续飞行2小时已经很疲劳,而敌人的空军以逸待劳,对我军不利。
3、说到最后,其实我国海军的军舰数量和质量目前都远远不足,这个南海舰队的驱逐舰、护卫舰就那么几艘,大家都清楚,用于岛屿补给的大型登陆舰,全海军不过18艘。如攻取南海,面对星罗棋布的超过一百个岛屿、沙洲、暗礁。我军分兵把守,在战略上就犯了力量分散的大忌,而后勤支援也非常遥远,相反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则可以就近出击各个击破距离他们本国国土不到300千米的我国守岛部队。
4、短期作战行动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们集中兵力连续夺取南沙各岛屿都不难(毕竟岛屿都很小,最大的太平岛不过驻扎1个战术飞机中队而已),但是夺取以后防守却很困难,而且,军事补给长年累月,至少目前我国在南海开采的资源尚不足以抵消军事开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四,从战略上分析,
1、东南亚各国本质上对于我国就身怀戒心,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当年法国、荷兰、英国的殖民者为了控制东南亚,故意大量骗华人前往南洋“淘金”,然后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植,确保华人控制当地的经济系统,但是却把政治权力交给当地土著,有意挑起两族冲突。即使在东盟各国已经独立的今天,由于经济上对西方的依赖,东南亚各国依然在政治上非常靠近西方,而把我国作为对他们的威胁看待,从70年代越南的排华到98年印尼动乱,都是东南亚对我国不信任的直接表现。
2、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东南亚各国的蛊惑和挑唆,同时有出口先进武器装备并提供所谓“军事合作”来诱导东盟国家对抗我国。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上升期,我国综合国力目前还远远不及美国,所以不能给东南亚提供更多的军事、政治保护,而却在南海资源上和东盟形成天然分歧。
3、我国的经济模式,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和东南亚的经济模式非常相似,所以,我国实际上是东盟经济上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东南亚和美国、西欧却是经济互补的关系,所以,东盟自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来抢占它的饭碗。
4、楼主你说的马六甲困局是个问题,但是并非唯一,因为我国由波斯湾到上海的石油航线不仅仅有大批我国的油轮,同样有挂各种“方便旗”的其他国家商船,即使开战东盟禁止挂中国国旗的油轮通过。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一
社会是一所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在我们小组xx市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观念调查中,我深刻了解与社会上人们交流的不容易。看见一群妇女在树下纳凉,走过去,挂着笑脸请她们帮忙做个问卷调查,有的直接回答没时间,有的看了下问卷,然后说,我不会,还有的可能比较好心,拿笔认真帮忙,十多分钟下来也没能够调查多少。无奈之下,我们选择所谓知识分子汇集地的新华书店征集。总的来说,爱逛书店的人,涵养相对要高,他们拒绝很委婉,要么就认真做你的问卷,及时他不认识你,但还是很热心的帮助你。有了这次的经验,我们决定到其他书店去。
在书店的人真的不是很多,最多的是初中样子的女生,哪像我们的图书馆啊,每天都有几百上千人,其实还是由衷敬佩能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坚持逛书店的人们,虽然他们有的为消遣,有的为儿女的教辅而来。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在问卷回收数据分析中,我发现xx居民对雨城区环境保护状况上看法一般,极少人觉得好,又有很多人觉得政府根本没做什么事,我不知道这是他们不太关注xx环保还是怎么的,对于日常节约环保问题,大家都做的很好,我认为是电视报纸宣传效果到位的原因,还有赞扬一下中华节俭的传统美德吧。
然而,有些居民对提出意见的回答率不尽如人意,很少有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思考方式和见解都是不同,所以当你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也能有个更大的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6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二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近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沙各岛屿问题的争议成为南海问题的焦点,中国主权问题受到严重的损害。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目前,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无视我国主权,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各国对中国渔业资源的掠去是惊人的,并且还经常抓捕中国渔民。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夺。
1、经济政策。
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首先,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这对于中国在南海争端较为不明显的时代,可以随时约束相关国家在此问题上不轻易作出冒进的政策举措。而日后在南海争端激化的情况下,则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份筹码,中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南海各相关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这对于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的相关国家来说,将造成极大打击,控制其经济。
其次,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以“海洋开发为例,如果各国能够从海域管辖权划分、油气田勘探开发、资金投入、技术开发、产品加工等多个层面探讨对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问题,那么在外部环境日益改善的前提下,南海问题争议各方将很可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形成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一旦这种合作形成,经济的力量将把东盟与中国紧紧捆绑。而随着南海相关国家在这一领域经济利益不断扩张,它将很难离开南海。而中国根据现有的南海开发状况,保持对南海资源的较低依存度,就可以使中国在南海争端激化时游刃有余,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2.外交政策。
3.军事政策。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
其次,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
4.政治策略。
首先应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各领域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友好关系。
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友好发展,可以逐渐打破美国对华的军事遏制,而且,两岸的友好发展将大大有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大陆应力求与台湾达成共识,在军事上加强合作。甚至共同在太平岛驻军,这对于南海相关国家的威慑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加强全国人民的海权意识,保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减少在非正常时期的舆论压力和政策执行难度。
三、中国政府南海政策的执行阻力。
1.大国的介入,南海地区国际形势复杂。南海各相关国家为造成既成事实,加紧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借助美日等国家的力量抗衡中国;其次,南海是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主要各国(美、日、印、欧)在此有重要利益。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地区不稳定、中国的崛起,美国加紧对中国的遏制等因素,利益纠缠,国际形势复杂。
2.南海争端复杂。南海的争端,不仅仅在于南海相关国家对南海的资源开发,更在于对我主权的侵犯,使“主权在我”的前提形同虚设。各国在所占的岛屿上修筑机场、跑道、灯塔,并通过各种海基法案,无视本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主权。
3.南海各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合作,抗击中国,使中国面对一个国家利益集团,外交上十分被动。
显然,要解决南海问题,必须排除或者最大可能减少美、日等国的干预,加强军事建设,分化瓦解东南亚各相关国家,争取各个击破。
因此,南海问题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地争取早日解决南海问题,维护海洋安全,实现祖国的长治久安。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三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本文试图从这一决策出台的国内背景对其进行解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事实上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地位,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建国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通过拨乱反正凝聚了民心,这一切都为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如何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要求和做法。
关键词:改革开放决策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道是“饮水思源”,我们必须要铭记有功于这一决策的伟人,也需要回到三十多年前的中国,去深入地了解这一决策出台的国内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继续贯彻这一英明决策。
邓小平同志一生中经历“三起三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政坛的传奇人物。他有丰富的革命经验、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对中国的国情有清醒的认识,对我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总结,真正承担得起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角色。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既是这一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指导了这一伟大的实践。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八大以来对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的探索,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1959年庐山会议以前八九个月的探索和1960年冬天以后五年调整的探索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错误的趋向――主要是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及其实践,也为党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开类似错误提供了难得的教训。实际上,改革开放的许多理论、观点、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总结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甚至是直接发展而来的。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是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而要想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成就,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选择适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真正的发展。
“左”倾错误为了确保自己能大行其道,对反对抵制甚至是不合作的人都要打击,粗暴压制,这极大地损害了党群关系、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使民心不稳、社会无序、政局混乱,导致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国内环境不稳,使得全国人民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国家建设。而通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恢复正常国内秩序,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和平安宁的国内环境,为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既是当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从改革开放的国内背景可知,这一伟大决策的来之不易。在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到关键时期的重要时刻,我们更需要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一切从国情出发,紧扣时代脉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并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地形式向人民群众宣讲,把群众发动起来,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的国内背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四
《形势与政策》题目:浅析“南海问题”姓名:金杉杉院系:医学院预防班级:0702学号:09154029“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七国六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近年来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菲针对南海问题矛盾日益尖锐,菲律宾不顾自身实力,依靠海外强国支撑派出其国内最大军舰与我国在南海对峙,不断挑衅我国。
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南海问题,我想浅谈自己的看法。
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出版的近200种地图集和权威百科全书无不明确的标明或承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海疆之内。
一、浅谈我对南海的认识南海,又称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沙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为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南海相对来说还是“平静之海”。
但随着其全球战略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周边国家陆续提出所谓“主权诉求”,逐渐使南海成为“复杂之海”。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动作频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搅局,使得南海形势变得更加波橘云诡。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
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
另外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
此外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原油进口的五分之四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南沙群岛周边海域已经成为确保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所在地,所以南海对我国的经济贸易以及周边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南海争端的发生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之所以引起周边国家的垂涎,当然是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南海问题的现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近年来,南海问题日益突出,周边小国纷纷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因西沙、东沙群岛已由中国控制,目前争夺焦点主要围绕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中沙群岛主要为中菲之争,南沙由于面积最大且石油资源最丰富,已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菲占最早、越占最多、马占最肥”的武装割据格局,。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如今,最嚣张的菲律宾依靠美国的庇护,不断在南海挑衅我国,并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
年4月8日,菲海军最大战舰--3400吨的“德尔毕拉尔”号炮舰抵达黄岩岛环礁缺口处,非法将我渔船堵在泻湖内,并放下小艇,派兵持枪登上几艘中国渔船进行检查。
国家海洋局接到呼救后,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船、中国海监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中方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当天傍晚时分,两船赶到现场,在环礁缺口处横在菲律宾军舰前面,阻止菲军小艇进入礁湖。
菲军士兵退回军舰上,从此不敢造次。
至此,中菲在黄岩岛海域形成对峙局面。
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未能达成协议我国表现强硬表现了我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四、我对南海问题的看法自本月10日中菲在南海形成对峙后,双方均表现强硬。
至今已经持续十余天。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隐忍克制的态度,反倒是菲律宾以小搏大极尽挑衅之能事。
连世界舆论都认为菲律宾闹过头了、玩过火,中国还是在忍,只是措辞的严厉程度在升级。
早在月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规则,其中包括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分歧。
菲律宾是这一重要文件的签署国,理应清楚上述规则的严肃性。
挑起事端,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究其实质,是要冲击中国和东盟之间的重要共识,损害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让南海问题陷入失去基本规则的混乱局面,进而制定出一套谋一己之私、没有任何公理和道义可言的“规则”。
试图制定这种“规则”,只能是想入非非,自寻烦恼。
使南海真正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是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坚定意志,也是中国和广大东盟国家共同利益之所在。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解决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文件。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道积极推进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程。
为此,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建立互信,营造积极氛围。
南海不是没有规则的冒险乐园。
逆时代潮流而动,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五
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
从历史上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中政治上大部分中立,一部分有影响的人士表现进步,拥护新民主主义,故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集体参加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代表人物参加了新中国的政府机构。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把一部分民族工商业者的市场和原材料、零配件来源切断,一部分资金冻结,促使他们对于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愈来愈广。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诚然,民族工商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同人民政府发生冲突,甚至发动猖狂进攻,但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击退了这些人的进攻,使他们认识到抗拒改造没有出路。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种改造,采取的是“赎买”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按核定的私股股额付给私方相当高的“定息”(年息五厘),作为“赎买”的代价。1955年秋冬,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高潮———从个别公私合营进入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以和平方式有秩序地实现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以“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由于发展迅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难免有些简单粗糙。但应该看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采用的“赎买”政策,确实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功。
毛泽东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毛泽东领导下,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同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突破了中美之间长期对抗的局面,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大国的地位,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在中国实现、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了艰辛探索。
一、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主张。
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政治方面来看,毛泽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采取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他创造性地提出“农、轻、重”的顺序,已为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没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这决不是不要外援,而是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从文化方面来看,毛泽东主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广泛地吸收、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建立我{门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提出的“双百”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但这不意味着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二、毛泽东为巩固社会主义提出的主要观点。
在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样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
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这一观点,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成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类。他认为,一方面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另一方面,敌我矛盾也还存在甚至还可能激化。所以他提出,既不要混淆两类不同矛盾,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也不能放松警惕,以为已经没有敌我矛盾,可以高忱无忧了。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毛泽东提出了要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的观点,提出防止“和平演变”最重要的是党内,特别是党内的领导人、领导集团。与此相联系,他一贯十分重视反对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并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他始终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来自国外的军事挑衅和种种压力。
毛泽东关于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继承和发展了。他为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三、研究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尽管毛泽东在探索中既有正确的方面也有错误的方面,但他在探索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财富,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营养和借鉴。可以说,毛泽东的探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在毛泽东领导下,我国开拓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发展与毛泽东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毛泽东的功绩是巨大的,他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历史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新中国后来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他的名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联,通过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肯定其居主要地位的有价值的方面,不仅仅是实事求是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今天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继承性、创新性,以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与时俱进性;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六
[摘要]“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就成为了当前国民生活中讨论最多的词汇之一。但是,如果想真正地理解“中国梦”的实质,了解其现实价值和意义,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来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外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的有效路径,为“中国梦”的全面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价值;实现路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2年参观国家博物馆时,第一次透过电视媒体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中国梦”这个词。在此之后的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提到了“中国梦”,并阐述了其基本内涵:“中国梦”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可以说,加强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中国梦”的当代价值意义。
“中国梦”的提出,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
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即是将中国力量有机统一了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实践检验的一条能够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二)体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不论在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梦”的提出,对正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国人们来说,就像一盏充满了自信、激情、奋斗和力量的明灯,不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同时也是促进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尽快实现的推动力。
(三)表达了中国人的心声。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同义转换,它真实地表达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其中不仅包含着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也包含着每一位国人的住房梦、社会保障梦、医疗保障梦等实实在在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的梦,只有通过人民的共同努力,为美好的梦想而不断奋斗,才能汇聚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
二、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挑战。
“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国际挑战和国内挑战,明确“中国梦”实现的外在环境,有利于找到最佳的实现路径。
(一)国际挑战。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无端臆造出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危害世界其它各国的利益,甚至对世界的稳定构成威胁。这种言论的提出对“中国梦”的实现产生了巨大挑战,也对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导致“中国梦”的破碎。
(二)国内挑战。
首先,体制改革困难重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在种种困难中,全国人民首先需要共同面对的就是关于体制改革的挑战。因为所有改革最终成功与否都是由体制改革来决定。体制改革是国民经济、科技、文化等所有其它领域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阶段,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处于非常艰难和关键的阶段,既有的利益团体不会坐以待毙,一旦触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艰难无比。但是如果绕开这些利益团体而改革,“中国梦”亦难以圆梦。
其次,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甚至已经开始严重阻碍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当今社会的矛盾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要复杂得多,主要表现在群体冲突增多、矛盾形式多样化、矛盾包含的方面越来越广等方面。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不断激化,从而严重影响到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最终导致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振兴沦为一纸空谈。
面对中国梦实现道路上的诸多挑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前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国际问题的解决路径。
面对西方国家臆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既不能始终停留在过去固步自封;又不能听信谣言而盲目自大,要增强与国际社会的的沟通交流,积极寻找能够消除这些负面言论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加强与各国之间对话,揭示西方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的丑恶实质。其次,要让世界各国人民真正了解到中国是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以逐渐争取到世界上更多国家和民族的支持,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利影响。最后,我们要彰显国家气魄,主动承担大国责任,这样的举动不仅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反击。
(二)基于国内问题的解决路径。
首先,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只有逐步完善这些根本制度,才能保障国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使得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
其次,要高度重视民生事业的发展。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中国老百姓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才能达到一个新高度。同时,只有发展民生事业,才能有效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早日构建完成。发展民生事业,具体就是要改革现有分配制度,提高国民收入比重,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福利,加大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大力建设“利民惠民”的基础设施等。
最后,要构建低碳环保的节约型社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在逐步恶化,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接踵而至,自然生态环境已经不堪重负。基于这一现实,我们一定要将建设低碳环保的节约型社会摆上日程,将其列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加大科技方面的创新力度,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使社会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中国梦”是伟大的梦,其实现过程必然便随着无数机遇与挑战。我们要针对国内国际出现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过关斩将。此外,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梦”的实现机遇远大于现实挑战,这也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终究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发平,王亚波。论习近平“三个必须”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14(05)。
[2]云大清。从群众史观视角解读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3]谢春涛。论实现中国梦与坚持中国道路[j]。当代电力文化,2014(07)。
[4]卢玉。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实现中国梦想――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及其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5]张晓明。论通过“四个必须”实现中国梦的深刻涵义[j]。大连干部学刊,2015(04)。
毛概中国梦的论文简短篇十七
摘要: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对策;成因。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1500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然而,在1968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深海大洋海床底土及其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确认了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制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但“专属经济区制度”忽略了一些海洋国家对某些海域的历史性权利因素,客观上导致了海洋邻国对海洋权益的争夺。近年来,中国周边海上邻国伺机扩大海洋权益,疯狂抢占南海岛礁,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周边安全,成为中国地缘安全环境中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
3、地缘战略意义独特。南海是东西交流的主要航道,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作为西欧―中东―远东海运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也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国家,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沙诸岛,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扼制整个南海地区海上交通线,对马六甲、巽他和望加锡等海峡产生重大影响。每年,全球有半数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南海水域,据统计,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油流量,是苏伊士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中国台湾地区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我国现阶段有近9成的能源进口都得经过南海海域。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香港到新加坡,从广东到马尼拉,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及欧洲的海上航线。可见,在保障全球能源运输方面及军事战略意义方面,南海有着重大的地缘战略价值。
4、国人海洋观念淡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长期受“陆权至上”观念束缚,海权意识淡薄,与“泱泱中华帝国”意识极不匹配。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是中华民族的半壁江山。然而,数千年来,在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海洋文化没有合适的位置。在捍卫国家安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封建统治者始终坚持“重陆轻海”。“安土乐业”“固守陆地”心理使整个民族形成了一种内向型思维特点。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大多来自海上,在被动挨打中,国人深感:“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强于世界者必先胜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总体上看,南海安全局势基本上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仍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南海岛礁被周边海洋邻国蚕食,各种矿藏资源被周边国家盗走,域外强国介入南海争端,南海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1、周边国家不断侵占南海岛礁和我国传统海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侵占了29个南海岛礁,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都侵占了相当数量的岛礁。多年来,越南在南海岛礁修建违章建筑,疯狂扩建,是侵占盗窃我国南海利益最多的国家。,我国“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开展勘探油气资源钻探活动,越南出动了大批船只,冲撞中国在现场执勤的护航安全保卫公务船,非法干扰中方作业。越南甚至出动了水下特工“蛙人”,在水下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越南的野蛮行为严重危及中国南海维权执法人员和“981”钻井平台的安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等国际法,严重破坏了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与安全,给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此外,侵占南海利益较多的另一国家菲律宾,采取多种手段染指黄岩岛。多年来,菲律宾海警强登中国在南海作业的渔船,抓扣中国渔民,公开挑战中国,掠夺南海利益。,中菲黄岩岛对峙期间,菲律宾策划全球反华示威活动,制造反华舆论、拉拢美国介入、单方面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不断侵犯中国主权。
2、域外强国介入南海问题。域外强国加强与南海争端方的战略安全合作。,美越签署首个军事合作协议,日本先与菲律宾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后与越南签署了“日越防卫合作交流备忘录”,同年,美、日、印召开首次“三边战略对话”,协调南海政策。20,菲律宾与日本签署了加强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文件,澳大利亚亦积极推进与美、日、印海上安全合作。实际上,21世纪以来,美国从未离开南海,把介入南海作为返回亚太的重要战略步骤,借东盟外长系列会议插手南海事务,公然为南海其他争端方撑腰打气,多次指责我南海“断续线不符合国际法”,并与越南强化两国军事合作,声称“渴望建立更全面、深入和稳定的关系”。日本则与菲律宾签署《防卫合作及交流备忘录》,将双边国防部长会谈及副部长级磋商等交流合作机制化,并考虑向越、菲等与我国有南海争端的国家售武。与此同时,域外强国疯狂掠夺南海资源并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目前,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国际公司超过200家,如:美孚石油公司、雪佛龙石油公司、道达尔石油公司、埃尼石油公司等,每年从南海掠走油气资源5000万吨。此外,域外强国不断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美国借联合军演及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把菲律宾变成其在本地区投送军力的平台,为中国发展设置障碍。
3、南海地区局势渐趋复杂。近年来,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欲与中国争夺海权、资源和地区主导权,蓄意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越南和菲律宾一直想把南海问题拉入东盟外长会议上,将双边问题变成多边问题,把南海问题炒热,企图在南海问题上“抱团”制华。域外强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争端方遥相呼应,策划南海多边协商机制,制造国际舆论影响,恶化中国南海维权舆论环境,把南海问题及南沙海域经济资源开发活动推向多边化、国际化,意欲谋求增强与中国抗衡的整体力量。域外大国的介入,增添了南海其他争端方对华强硬资本,一些国家不惜与中国发生冲突,在处理海上纷争冲突时,公开与中国叫板。越南肆无忌惮,把中国的西沙、南沙群岛纳入它的所谓主权和管辖范围,甚至派战机入侵中国南沙领空,挑衅中国主权核心利益,这些都表明,南海发生冲突摩擦的风险在增加,南海地区局势日趋复杂。
海权强则国强,海权弱则国弱,这是历史规律,中国的崛起必将是制海权的崛起。然而,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所面临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周边邻国的因素,也有域外强国的因素。面对外来势力侵占中国南海岛屿和侵犯领海主权的非法行为,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态度坚决,立场坚定,绝不放弃属于自己的任何一寸领土。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在维护南海权益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加大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合作,努力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首先,中国需长期坚持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美国和日本不断散播“中国威胁论”思想,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崛起焦虑不安,随“美”起舞,试图借强国的介入牵制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大国作用,处理好周边外交关系是基础。中国要加强同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机制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当前,以东盟为核心的一系列合作机制,如东盟10+1、东盟10+3、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这些机制为发展好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构筑了重要的对话、合作渠道,极大地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其次,中国可定期开展东南亚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活动,向东盟国家传播中国的“亲仁善邻”传统文化。加强同东盟国家在打击海盗、灾害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合作,让对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军力和安全战略,从而使东盟国家对中国增信释疑,积聚对中国的信任感,为南海主权争端的解决提供良好的基础。
2、多措并举,灵活处理好与越南、菲律宾等“直接声索国”的关系。第一,中国要争取在国际上的南海争端话语主动权。通过出版中国南海历史传统文化书籍,借助现代媒体,在国内外大力宣传中国发现、命名、经营管理南海的史实材料,让国内外民众认可中国作为南沙群岛的发现国享有占有该群岛的优先权利,其他国家则无权去“先占”,除非中国无意取得或者有意放弃这一权利。同时亦可制作一些视频材料,向国内外民众再现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恢复对南沙岛屿的主权以及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府在南沙岛屿上立碑、升旗举行庄严接收仪式的过程。第二,中国要抓住越南、菲律宾与美国三方之间的复杂矛盾心理,赢得在南海争端方面的战略主动权。越南虽打着提升美越战略伙伴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增加其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博弈的实力和筹码的如意算盘,但它不得不考虑越南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它要坚持走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和平演变,也要依靠中国的支持。菲律宾也非常清楚,美国只是将其作为一颗牵制中国发展的棋子,它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支援与合作。所以,中国可以利用越南、菲律宾对美存在的复杂矛盾心理,尽最大努力使其回到双边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如果越南、菲律宾一意孤行,一再挑战中国底线,中国将重拳出击,使其自食苦果。
3、加强机制建设,探求兴海权新路径,打造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为捍卫南海海权提供体制保障、路径选择和实力支撑。捍卫南海海权离不开遵守国际海洋法赋予我国的合法权利而进行的有效斗争,同时要扎实推进相关机制建设。年,三沙市的成立,是中国提升海防能力、有效推进海上经济开发利用的重大举措,既适应了中国南海战略的发展,也为突破美国借南海问题围堵中国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中国极力倡导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南海争议问题由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近年来,中国有效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畅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捍卫南海海权谋求新的战略发展路径。事实证明,走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实现互利双赢的和平发展道路已逐步成为新兴国家海权战略的重要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大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搭建兴海权的新平台,结合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加强中国和东南亚及印度洋国家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助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提升中国在该地区的海权影响力。同时,必须打造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正如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所说的:“没有武力保证的契约只是一纸空文”,再完善的国际制度也“不能代替国家对自身实力的依赖”。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是中国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新型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中国发展海洋力量,不是要与美国争霸,而是为了保障海洋战略通道安全,增强海洋外交能力,坚决打击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南海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本手妙手俗手(精选11篇)
- 革命先烈英雄人物个人事迹范文 革命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介绍(九篇)
- 2023年精选律师的劳动合同(大全16篇)
- 经典英文小诗阅读 英文小短诗经典(3篇)
- 2023年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简短(汇总12篇)
-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初中范本(模板13篇)
- 2023年军事国防的论文汇总(精选8篇)
- 法律毕业论文(优秀11篇)
- 室内设计实习报告室内设计实习报告范文(实用11篇)
- 2023年争做新时代新青年(优秀1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