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大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5 03:24:35 |
  • ZTFB |
  • 12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提升的方向。写总结时,我们要用简练明了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一

重阳节是一直使我们注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庆祝重阳节有很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等,当然学校也少不了会布置手抄报的作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阳节主题手抄报内容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我国传统节日中有日月重数的,如元旦,二月二,三月三,重阳节亦是。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汉中叶后的儒家阴阳观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农历九月初九,二阳相重,称为“重九”,亦称“重阳”。除夕、清明、中元、重阳是我国传统祭祖四大节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就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以谢天帝眷顾,祭祖以缅怀祖先恩德等活动。重阳节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

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鼓励啊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花,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可以去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有的地方重阳节还去祭祀祖先。

1、重阳佳节相聚,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让我们一起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2、重阳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3、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赏光吗?重阳节快乐!

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5、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7、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8、九九艳阳天,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一起赏月吧!

9、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10、祝您福寿康宁,一年到头常乐,良辰美景无限!九月九咱们一起去登山赏月啊!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二

佩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习俗。

茱萸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有多个种类,与重阳节有关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吴茱萸,古名越椒。

吴茱萸的特点一是花房艳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是吴茱萸的药用价值,中国传统医药认为它有治寒驱毒的功效。吴茱萸原名萸,因为原产在先秦吴国,所以叫吴萸。后来为什么又称为“茱萸”呢?据说这里有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须向强邻楚国进贡,其中有一年派出使者将本国特产“吴萸”作为药材献给楚王,无知的楚王不识吴萸为何物,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辩解便将吴国使者赶出宫去。

楚王身边有位朱姓大夫,因与吴国使者素为相好,忙将其接回家中并问其缘故。吴国使者说,吴萸乃吴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朱大夫听罢遂将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

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

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了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

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把吴萸改称吴朱萸。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赏菊。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民国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四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五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但不论何种说法,将菊花和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魏晋之后唐代也盛行饮菊花酒。

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历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紧密联系。

当然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

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除了饮菊花酒之外还有簪菊花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之外还可以吃,也可以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

这种习俗后来发展成各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状来相赠佩带等。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六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九九今日又重阳。

几度秋风凉。

几束菊花满卷香。

几许深情款相望。

绽放那微笑的莲香。

多少柔肠。

重拾旧日诗章。

九九重阳梦襄阳。

北雁南翔。

飞天一行。

暮色夕阳欲重扬。

忘了满头银霜。

茱萸遍插金英怒放。

梦里秋日那撩人的金黄。

依然傲然吐芬芳。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七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自己喜欢的手抄报吧,手抄报的编排设计要求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精选),以供大家参考!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一、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二、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三、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四、放纸鹞。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五、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六、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七、敬老爱老。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

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

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

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1、重阳佳节相聚,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让我们一起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2、重阳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3、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赏光吗?重阳节快乐!

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5、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7、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8、九九艳阳天,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一起赏月吧!

9、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10、祝您福寿康宁,一年到头常乐,良辰美景无限!九月九咱们一起去登山赏月啊!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八

重阳节更带给人们无数的欢歌与喜悦。诗人孟浩然就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整篇文章轻快活泼,洋溢着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中,表现出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喜悦之情,并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赏美丽景色。

重阳节也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悲伤之情。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虽然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在重阳佳节的喜悦之情,但却又透露着丝丝的忧伤,暗喻了诗人在官场受挫,壮志未酬的无奈唏嘘。南唐后主李煜在成为亡国之君时又到重阳节,写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不禁让人愁从中来。

重阳节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思亲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在两篇作品中深切表达出词人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令人恻然。

无数诗人们在重阳佳节留下华彩乐章,激扬文字,这些名句伴随着重阳节一起流传下来,那些诗句有的欢快喜悦,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泪下。我心想这不就是重阳节的最好写照吗?重阳为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愁,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篇九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