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据库应用论文(实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1:13:13 |
  • ZTFB |
  • 9页

笔记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总结笔记有助于加深学习的印象。总结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要只是机械地堆砌素材。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分享,让我们共同学习。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一

教师在每节课之前都要做充足的准备,为学生制定的任务要有质量,教师也要安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提前预习。高中语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文言文生词较多、内容复杂,教师要根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

4.2设置任务,展开讨论。

在语文课堂开始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紧密贴合课文内容。当学生融入这个情境中时,教师要抓紧时机抛出本节课的任务,明确学生要在课堂有效时间内应完成的任务。

4.3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在布置完任务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自行学习,而是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必要时要向学生示范任务探索的步骤,当所有学生都明确任务之后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启思维,分解任务,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关键句和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提出关键性问题。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要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张弛有度,适时点拨学生阅读技巧,启发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和交流。学生在探索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读课文内容有自己的见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每个学生发表观点,并且一起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既可以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听取同伴的观点,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综合能力的提高[3]。

4.4完成任务,多元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后一项关键的工作是总结和评价。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请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然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任务总结进行评价,针对小组探索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指导,给出完成任务的标准,确保学生下次可以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任务[4]。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要有教师的总结,还要有学生之间的点评和学生自身的总结,同伴互评可以让学生看到别人的优缺点,互相激励,而自身总结则有助于学生自我反省,不仅要能看到别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5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质是在任务活动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法不仅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探索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也需要给予极大的肯定,因此,任务驱动法教学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应用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小英.新课程下高中作文的任务驱动教学实践分析[j].新课程中学,,(07):52-53.

[3]刘书h.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研究[j].情感读本,,(06):36-37.

[4]黄儒.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05):69-70.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二

进入21世纪经济、科技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央在3013年11月16日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重点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势必也要进行转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相关高校办学定位也进行了转变。为了响应社会的需求以及教育部的号召,一部分高校已经转变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为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就业方向看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研究人员等人才;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课程设计是适合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是指通过对具体的工作过程,即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课程设计,注重对于工作实践过程的教学应用与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或者是课程设计内容,通过教学课程设计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对于学生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光伏应用产品设计》是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它是对光伏知识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光伏应用产品设计》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课程设计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结协作以及专业技能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本课程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1.《光伏应用产品设计》课程特点分析。

《光伏应用产品设计》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光伏技术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本课程是在掌握太阳能光伏基础知识、电路、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方面的基础上,对光伏系统应用设计的综合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反应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依照实际项目案例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于每个项目的分析,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实际的项目分析设计,对于项目所需的直接知识进行学习掌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的种类,系统构成,重点学习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设计的方法和设计理念。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能够结合实例对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设计有个系统的掌握,并能够进行实际的产品设计,具有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为从事太阳能产品的相关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使学生了解光伏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对光伏应用型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概念,了解在产品开发时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开拓思路,开发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光伏产品。本课程以项目开发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设计开发项目的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光伏应用产品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光伏应用产品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对首先对光伏应用方向进行调研。学校到社会请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讨论课程培养目标。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当前和以后要发展的职业技术岗位,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参与到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最后在根据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所需要的光伏产品设计开发的相关岗位,以及完成岗位所需要的能力。首先根据企业岗位,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项目设计。并把设计的项目分解成实际的具体任务。所选择的项目要求有代表性,可操作性,能够体现整个操作流程。根据真实的工作项目,工作流程,让学生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从而学习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真正的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知识内容与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掌握提升。《光伏应用产品设计》课程设计根据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整合,设置教学项目,再把项目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知识能力的目标。根据光伏产品设计岗位模块设计三个教学项目,即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的设计、太阳能小产品的.设计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其中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的设计分为太阳能路灯的设计、太阳能草坪灯照明装置、太阳能广告标识照明装置和太阳能杀虫灯四个任务;太阳能光伏应用小产品的设计分为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太阳能手电筒用led和太阳能自动卷帘窗帘的设计三个任务;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分为太空光伏发电站和电动车光伏电站的设计两个任务。项目的选择都是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成绩考核。

《光伏应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采用基于工作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关于该课程的考核也要按照新的模式进行。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设计某一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要求学生围绕太阳能光伏应用,设计出产品并调试成功、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小组内进行详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目标,并制定阶段性计划和项目整体计划,期间按阶段性计划目标分次检查项目进度。考试成绩构成根据评分标准各项指标,计算总得分,在小组得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作适当调整后的得分即为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分配比例为:创新性、合理性5分;难度、复杂性15分;完成情况包括功能完整性、工作量、外观美观50分;开题报告和设计报告20分;平时表现和答辩表现10分;从教学效果来看,新的考核方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非常契合,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此种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光伏应用产品设计》课程设计,在进行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对应用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实用的道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三

摘要:分析了小家电产品的现状,论述了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并以校企结合的电饭锅设计实践为例,论证了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在小家电产品设计的应用,可为其他小家电产品和其他类别产品的开发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小家电;设计研究。

前言。

工业设计的创新是基于设计过程的有序和合理而开展的,整个设计的过程遵循一定的程序与方法即可调动和激发开发环节的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在用户对小家电需求日益上升的大背景下,将系统创新的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应用于小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实践中很有必要。

1小家电产品的现状概述。

小家电产品主要是指相对于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占据较大空间而言同人们日常生活较为紧密,具有体积空间小、使用方便、原理相对简单的日用电器产品。大致包括电热水壶、电饭锅、榨汁机等厨房小家电产品;吹风机、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个人生活护理小家电产品以及加湿器、饮水机、电熨斗等家居小家电产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家电产品的使用需求也随着增长。随着小家电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小家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日益凸显。纵观国内小家电市场状况可知,小家电产品的相关产业链日益完善,就整体状况而言,我国小家电产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国小家电产品竞争激烈,各类品牌参差不齐,国际知名品牌较少;第二,小家电品牌建设意识弱,企业过多追求眼前利益,对于产品研发等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投入不足;第三,我国小家电产业分布不均,目前中国的小家电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一带;[1]第四,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多元化、创新性不足;第五,产品设计不合理,盲目追求多功能而忽略了地域用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对工业设计进行的全新定义如下: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工业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工业设计带来的好处包括以额外或者更好的特征来美化产品的外观、增加顾客满意度、强化品牌形象和产品的.差异性,[2]这对于当前的小家电产品市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对于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进行了解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设计发展到今天,它已形成自己的一套设计程序与方法。其大致包括项目立项(提出问题)、项目分析(问题分析)、项目解决(问题解决)、项目反馈(设计评价)四大程序。

2.1项目立项(提出问题)。

项目立项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系统提出企业产品创新设计需求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需要企业各级领导综合企业现状、产品状况、市场状况、国家政策等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进行全局考虑,而提出企业产品的设计创新活动立项。通常包括外观层面的创新活动立项、功能层面的创新活动立项、原理层面的创新活动立项和集成、整合层面的创新活动立项,[3]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有产品改良设计及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2.2项目分析(问题分析)。

项目分析,也就是基于前面的项目立项而对项目活动相关的要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是进行市场调研。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分析法等调研分析方法对其市场状况、用户状况与需求、产品特征与竞品分析等相关项目要素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通过这个程序明确项目的关键点和问题点所在,以便进行后续的产品设计定位。

2.3项目解决(问题解决)。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即是根据前期的基础研究分析,进行设计解决方案的提出、构思、实施和解决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这一过程中是工业设计创新的核心和价值体现环节,包括一系列的创新创意设计方法,比如仿生设计、模块化设计等,是感性和理性创新思维相互碰撞、循环交织的创新阶段。

2.4项目反馈(设计评价)。

该阶段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是产品生产前期设计评价以及工程数据的准备工作,第二部则是产品量产上市后进行的产品反馈分析研究。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对于企业产品的品牌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整个项目反馈(设计评价)的过程可以采用实验法、体验法、现场观察法、问卷分析等各类方法进行获取用户的产品使用感受,了解产品的优劣,以进行项目的综合评价和反馈,最终便于进行产品的后续改良设计和二代产品、系列产品或其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设计。

3设计实践。

3.1项目背景。

广东省湛江市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市小家电产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尤其是电饭煲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湛江市经济的发展。[4]湛江全市拥有小家电企业800多家,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全国的60%。现有“鸿智”、“浩特”、“威王”及“红牌”等名牌,湛江是“中国电饭锅产业基地”和“电饭锅之乡”。地处湛江市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在5月,同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工业设计中心”,同时依托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和动力专业及我院的“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了“小家电创新设计工程中心”,服务于湛江小家电企业产品开发与设计。基于上述产业和研究背景,本次项目为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设计韩式电饭锅外观创意设计。

3.2项目实施。

(1)项目前期研究分析。前期项目组根据项目的产品韩式风格需求,展开了韩式服饰、家具等产品进行了色彩、造型、功能等相关元素的分析,如图1,得出韩式风格产品在造型上,大多采用曲线为造型元素,体现出细腻柔美的民族性格;在韩式风格在色彩设计上大多无色系(黑、白、灰)为主,有色系辅之,且以暖色调为主。同时,对现有国内外的主要电饭锅品牌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价格分析、产品尺寸分析、产品造型分析、产品开启方式分析、产品工艺分析、产品界面设计分析、产品色彩分析和产品材质等模块,如图2。初期分析得出韩国的电饭煲主要以两种颜色搭配,红黑金三色为常见色;金属机身的电饭煲主要保留金属固有的颜色,主要以两种颜色搭配;而国内电饭锅大多数是白色搭配其他颜色为主。根据项目设计需要,重点进行了部分品牌中高低端产品造型及其产品造型切片分析,如图3、4。根据前期初步分析得出福库的中端产品切面分割块面较多,中高端产品顶部特征较为相似;酷晨的产品从外轮廓上分析,低端产品偏向圆球式,中高端产品偏向椭圆柱式,造型相对硬朗一些,在造型切片上,酷晨中端产品较少使用分割线对产品进行分割,低端和高端产品分割线则相对较多,相对复杂,有部分高端产品也趋向简洁;美的的产品从外轮廓来看,由圆润像硬朗转化,中高端产品基本上是硬朗的方形,而且方中有圆,具有大倒角的造型特征,而在造型切片上,从低端到高端,美的的切割线条更为精简。

(2)项目方案设计。根据前期的调研分析,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采用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创意设计,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仿生设计、智能化等设计方法,设计方案如图5。图5左侧方案的设计大量运用曲线元素,同时结合中国的方圆理念融入其中,方中带圆,圆中有方,突出了女性化特征,在色彩上一反市场一贯用色,而选用清新自然的黄绿色,更显产品的亲切感。根据前期市场和风格的研究,进行细分用户市场的相关电饭锅产品也是比较具有市场价值的,上图右侧方案针对女性用户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女性用户的色彩和形态喜好,整体造型设计饱满圆润、憨厚可爱,玫瑰紫的配色十分抢眼,更彰显女性的青春活力特征。

(3)项目优化设计。本次企业课题,除了上述设计方案外,课题组还进行了十余款方案的设计提案,根据前期方案的设计,工业设计学者和企业领导、工程师、技术人员共同开会研讨,从市场需求、产品实现性、产品成本、产品的系列化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最终选了三款方案进行后续优化设计,根据最终的目标要求,这次项目企业将选定一款设计进行量产,而这样的决心也是基于近年企业在广东海洋大学鸿智工业设计中心数十项课题的成功实践合作。

4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小家电企业如何取得突围,如何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入新的血液和创新思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借助校企合作搭建的创新设计平台,将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运用到小家电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对于提升小家电产品品质,增强小家电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2]刘永祥.产品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89.

[3]柳冠中.象外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四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是将虚拟的信息、图像与真实场景进行贴合的技术。1992年caudell等人首次提出ar概念,现被广泛用于为用户展示信息和提供视觉体验,以增强用户对现实环境的了解,扩展与真实环境的交互。增强现实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使用户在真实的环境中看到虚拟与真实对象的结合;实时的展示与交互;将虚拟对象精确的定位到它在真实场景中应该出现的位置。

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使用户看到虚拟对象与真实对象或场景的结合,而实现结合的设备往往是屏幕,例如计算机屏幕、移动设备屏幕、头戴式显示器、投影仪等,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将现实的场景通过摄像头获取并展示到屏幕上,即将屏幕转变为玻璃或镜子,然后再将虚拟对象画在与真实场景对应的屏幕上的某一位置。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相结合,充分利用屏幕的空间延展性,在有限的屏幕中显示更多、更为丰富的内容,已应用于建筑、医疗、教育、影视、娱乐及电子商务等众多领域。

2、三维注册实现方案。

在增强现实技术中,最关键也最多样的步骤是三维注册,不同的三维注册实现方案将产生不同的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三维注册指的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分析过程,获得三维空间中具体物体准确的坐标,然后根据获得的坐标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拼接到实景空间中去,使得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能够准确地无缝融合。

2.1基于图像识别的三维注册。

通过摄像头读取、识别真实对象后,再显示相关的信息与图像,例如通过识别书的封面,结合互联网搜索技术,进而展示书的出版信息、作者信息和价格等;又例如fitnect通过识别人体,实现虚拟服装的试穿。

该方案强调的是虚拟对象与真实对象的结合,弱化了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多用于展示与真实对象相关的信息。而难点在于该方案需要强大的图像识别技术,要求硬件拥有强硬的计算能力,因此目前大部分基于该方案的增强现实软件都仅针对一个类别的物品进行识别(例如图书、人体等)。

2.2基于标识的三维注册。

通过摄像头识别一个特定的标识,进而在标识上方显示与标识对应的信息与图像,例如tissot提供的虚拟试戴手表体验,试用者需要先在手腕处佩戴印有特殊图案的纸质手表。

该方案优点在于虚拟对象定位非常精确且稳定,特别是在展示三维图像时,虚拟对象可以随着标识的移动而改变、旋转图像,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而缺点在于该方案总需要用户预先准备好标识,且通常需要用户自行打印标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2.3基于gps定位的三维注册。

如今大多数移动设备都具备gp定位功能,因此当需要展示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和图像时,可以获得设备当前所在位置和虚拟对象所在位置,计算出相对的距离、方位,进而在屏幕上进行展示。该方案多用于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例如展示某景点的历史信息、商家的打折信息等。

该方案的缺点在于所展示的虚拟对象也需要具有地理位置信息,此信息需要发布人员提前准备,在用户需要显示虚拟对象时再即时获取,这也意味着在地点a展示的信息,用户在地点b是无法看到的。

2.4基于相对位置的三维注册。

该方案需要利用大多数移动设备具有的陀螺仪、重力感应等传感器设备,获取设备的旋转数据。相较于其他三种方案,该方案可以不需要得到用户、真实对象以及虚拟对象的位置,而直接在屏幕上展示虚拟对象,甚至可以由用户操作来移动虚拟对象、调整大小、旋转角度。

该方案多用于展示静态的、与环境关系较小的信息或图像,例如一款玩家需要击落在空中飞翔的敌方战机的增强现实游戏;雪佛兰(chevrolet)公司初推出一款名为雪拼季的app,用户可以在app中抓取虚拟的彩色雪花,当集满6款不同颜色的雪花后就有一次赢取雪佛兰科迈罗camaro(大黄蜂)的机会,此app所使用的就是基于相对位置的三维注册方案。

总之,无论采用何种三维注册方案,共同的目标都是真实。为了更为真实的呈现效果,虚拟对象和真实场景需要完美的.贴合,应当处理好虚拟对象的大小、相互重叠、景深等,考虑环境对虚拟对象的光照、阴影并且减少当真实对象或移动设备移动、抖动时造成的虚拟对象变化的延迟。

增强现实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示信息,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旅游、教育、医疗、建筑、娱乐等多个领域。正因为它能实现虚拟与真实的结合,因此能够为用户提供实用的、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用户体验,这样的特性能够为传统电子商务锦上添花,提供更为真实的商品展示和购物体验。

3.1商品试穿、试戴和试用。

在网络上够买衣服、鞋帽、首饰等商品,用户往往想了解这些商品的上身效果,并且通过效果来决定衣物的尺寸,而目前的电子商务很少有提供用户在家就能试穿、试用衣物的功能,增强现实技术为这一问题带来了解决方案。正如前文所提到的,fitnect提供了虚拟衣物的试穿功能,国内的京东网也表示将于20在移动客户端实现基于增强现实的试穿功能。

在实际生活中,客户通过一些尺寸较大的等身高的镜子实现衣物的试穿,而客户家中通常不会备有等身高的屏幕,因此目前还无法达到最佳的衣物虚拟试穿的用户体验。而小物件、与用户人体无关的物件的试用,则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轻松实现,例如前文所提到的tissot手表的试戴,又如珠宝首饰、发型、纹身等。usps的prioritymail采用增强现实技术,让用户打印标识,进而可以方便地根据邮寄物品的大小选择所需要的盒子;ikea的移动客户端ikeanow实现了家具等装饰品和家居用品的预览。

3.2lbs电子商务。

由于有着共同的地理位置信息特性,基于gps三维注册实现的增强现实让lbs电子商务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该方向多为一些基于增强现实的移动客户端应用,为用户在导航、购物、点评、社交、旅游等方面提供服务。yelp是美国最大的点评网站,在它的移动客户端中提供了基于增强现实的点评展示功能。通过这款app,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某家商店所在的位置、食客对某家餐厅的评价。类似的app还包括layer、nokiacitylens等等。同时lbs社交也可以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而发展,甚至lbs社交信息和lbs电子商务信息可以同时展示,wikitude便是这样一款app,它提供了诸多的频道,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展示来自各个平台的lbs信息。

3.3商业营销。

增强现实技术非常适合用来开发游戏,因此为商家们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营销手段,在这一方面需要商家营销团队提供独特创意的支持。

别克品牌为了推广新车推出了一款增强现实游戏app。在游戏开始时参与者将虚拟汽车藏匿在城市的一个角落如果其他用户发现则可以将汽车据为己有并在180秒内重新藏匿汽车单次成功藏车时间最长的参与者将获得一辆真正汽车。

在20雪佛兰推出的雪拼季app中,除了可以用一套彩色雪花换取一次抽取大黄蜂的机会外,每抓1片彩色雪花,即可根据相关优惠政策抵扣1000元购车现金,并可用于雪佛兰的所有国产车型,不同车型享有不同抵扣额度,最高可抵扣10000元购车现金,这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雪佛兰汽车在当时的销量。

日本电通集团(dentsugroup)的ibutterfly是一款纯营销应用,用户可以发现并捕捉各色蝴蝶,蝴蝶身上包含商家活动、优惠券、免费试用等营销信息,从而通过游戏成功地实现了商业营销。

4、增强现实技术前景。

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在信息展示、商品陈列、试穿试戴、购物导航、营销推广等诸多领域得以应用,但在用户体验、处理速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在增强现实技术中需要对图形图像进行处理,因此,要求移动设备拥有较高的运算性能。同时,已有的增强现实技术均是将真实场景获取并呈现于屏幕上,以达到真实与虚拟的贴合,而当前大多数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都是移动应用,很多用户需要举着移动设备来感受和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这为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局限。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设备性能必将有极大的突破,移动设备处理图形的性能将大大优化,基于gps的三维注册也将实现虚拟对象随着设备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实时移动。

在未来,增强现实技术中的虚拟对象可以直接投影在玻璃等透明材质上,这样便减少了获取真实场景所需要的资源,例如谷歌公司开发的googleglass智能眼镜为增强现实技术带来全新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另外,包括宝马、奔驰、丰田等多家汽车公司都已展示过他们在汽车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雏形,未来的车窗玻璃也将作为显示屏让增强现实技术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它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更为紧密,将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一个新的关注点和发展方向。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正在向更深层次进行变革发展,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同时,高校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开始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从而使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着新问题。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特殊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且,通过互联网,现代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取机会,但独立意识过强,缺乏团队意识,从而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现在高校教育管理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另一方面,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来看,管理体制较为单一,这也是大众所诟病的一点。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的本质存在相悖的地方,如果单纯地追求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学生的自身发展,那么不符合高校教育的目的。在当前强调个性化发展的背景下,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那么对于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应重新审视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目的和本质,对“互联网+”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创新,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高校教育管理未来的变化。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六

摘要随着科技技术不断的发展,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今天,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商品数据、销售数据进行读取、修改等操作,面对这种情况数据库作为强大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的交易。本文针对数据库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的进步,网络化与信息化社会已经趋于成熟,电子商务也随之发展成熟,其规模和领域也逐渐的进行延伸到很广阔的范围。电子商务凭借着自身的跨地域、交易便捷以及低廉成本等优势,对网络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的必定趋势之一。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商品数据、销售数据进行读取、修改等操作,面对这种情况数据库作为强大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的交易。例如,针对客户的需求,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分类信息的划分;在购买与销售的过程中,产生的交易信息和物流配送方式以及买家与卖家的基本信息,这些海量的数据均需要数据库技术作为支撑,数据库技术领域已经被广大学者广泛而又深入的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数据库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文档为doc格式。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七

截止到目前,遥感技术已谱写了半个世纪的篇章,纵观今天的遥感技术,已经不再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多种应用在航天飞机卫星运转、发射、检测以及环境方面的遥感技术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数据。现阶段[毕业论文网专业提供写的服务,欢迎光临毕业论文网],我国测绘工作具体涵盖资源测绘、地质勘测以及环境检测等方面,由于遥感技术的显著性效果,在此行业中被普遍应用。

1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所谓的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相关设备对遥远的事物进行监测,从而获取信息及感知的有效方式。其中,传感器这项装备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关键的设备。利用传感器自身的传播性能,遥感技术感知附近及地面事物,在经过确定及筛选之后,获得有用的数据,同时再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利用传感器传递到地面,采用分析法与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最终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信息。此外,遥感技术渗透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及地球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了各个学科的优点,整合而成的一项高端、先进而又精确测绘技术。

2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测绘遥感应用不够广泛。

在我国,在所有的测绘工程项目中,遥感技术是完成任务目标的必备手段,可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的水平与领域也随之不断延伸。然而,由于人们习惯和观念,对遥感技术存在一定陌生感,导致其推广受限。

2.2遥感工作资金造价高。

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测绘项目因为遥感技术价格高等问题望而怯步,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遥感技术由最开始的理论层面正式步入实质阶段,其具体的环境资源、灾害监测、地质勘探以及地理测绘方面的`检测功能逐渐明显。但是,仍然遥感技术造价高、花费大等特点仍然制约了其发展。此外,在我国,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一些重点研发的科研项目上,譬如说资源勘探、环境污染以及地址灾害等方面,而用于煤矿开采或工程地址检测方面的则少之又少。

2.3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检测以及地质灾害勘测方面的优势将会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失业用户地质灾害研究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从某种方面来看,提高遥感技术信息员的空间分比率,在测量水平、覆盖范围、以及信息数据准确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

随着时代发展,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测绘工程项目中,遥感信息技术的漏洞与不足也愈加明显,而完善遥感技术手段、加强其宣传力度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可以说是普及遥感技术的主要方式。

3.1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现阶段,遥感技术在我国测绘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遥感技术相比传统的测绘工具,其优势更为明显,避免了很多容易出现的测绘漏洞。

(1)跟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发生人为干预的情况较少,可以客观、全面的将监测区域的情况反映出来。而若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极容易出现误差偏大或误差累积等现象。而不得不说,遥感技术的测量数据比较真实、准确。譬如说:在矿区资源的定位和监测上,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确定煤矿资源的具体位置,避免以为内不科学开采威胁生命或资源浪费等问题。

(2)与传统的测绘方式不同,遥感技术能够动态实时、全方位、全天候的进行工作,这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它以全球定位系统作为后盾与支撑,在完成空间定位与导航工作之后,能够实时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

(3)遥感技术发展至如今,应用范围已经极为广阔,它可以迅速了解所在区域的地质特点、资源所在地以及地理情况,从而获取全面、精确的数据。

3.2加强对遥感技术深度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可以说,在地质调查这项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与客观要求,从事物本身出发来看,也是十分必要的。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讲,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应进一步以研究遥感技术为出发,提高其精度、准确度以及宣传力度。首先,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可以说也为遥感技术的深入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我国必须以进一步开发遥感技术为核心,以强国为目标从而不懈努力。除此之外,我国还需提高思想认识与观念意识,增加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当前各大测绘工程项目应用遥感技术而遭遇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其技术领域。其次,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起来,加强对遥感技术的推动、深入研发与鼓励,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促进遥感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3.3大力推广遥感技术,加大遥感技术普及力度。

只有在大力推广工作中,才能充分的显示遥感技术对测绘工作的适应力与优势。现阶段,不少应用遥感技术的测绘工程项目已经发现遥感技术高超的环境适应力以及技术优势,譬如谁:能够勘测不同地形,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以及火灾等的全程监测,获取真实的数据,为建立灾害防御制度以及我国灾害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适合监测不同地形,可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以及火灾的全程监测,从而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为建立灾害防御制度以及我国灾害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增加遥感技术的覆盖面积以及普及程度势在必行。

(1)利用遥感技术来降低项目工程的测绘造价,实现遥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实用度。只有降低资金成本,让更多和项目去接受,而不是目前集中在几个重点项目上。

(2)提高遥[毕业论文网专业提供写的服务,欢迎光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也将有利于遥感技术的普及。早期遥感技术受分辨率限制,较多应用于宏观的检测,而当前由于新工作思路的拓展,遥感技术与地质的符合程度越来越高,受距离的限制也越来越小。但是相关人员在改善工作思路,加大遥感技术地质检测水平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4结语。

总之,在当今的测绘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将会大大增加,实现遥感工程司、灾害、气象、地质遗迹环境资源监测等项目,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让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灾害预防、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覃永勤.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5).

[2]庆斌,韩金芳,马丽新,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c]//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2010.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八

“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互动与演进的一种趋势,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对我国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是当今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新的技术手段,而这种技术正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学习的习惯,最终这种教育手段一定会使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言而喻。当前许多高品质的教育资源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校园内,并没有真正利用互联网来发挥它的最大能效,而互联网将是普及高等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国内互联网教育现状分析。

(1)网络教育软件资源开发不足。

完善的网络教育软件需要有大量的高品质的图片、视频等基础素材,而要获取这些高品质的基础素材,对于设计和开发团队来说存在开发技术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等各方面考验。如果要设计及制作完善的网络教育软件,需要开发教育软件的人员和设计教育软件的用户都要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面临以上种种困难各大高校无法顾及教育软件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导致网络教育软件跟不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网络教育软件设计思想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教育软件,主要的着重点是对学习者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方面也只是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来实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网络授课教师通过机器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做出解答,最终通过学生的考核成绩来判断和评判该学习者是否完成所设定的教学或培养目标。这种教学设计的思想还属于传统的被动的教学理念,而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思想是通过教学软件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软件之间的交流、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就是不同程度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兴趣。

(1)数据库技术课程太难。

数据库技术课程需要学习者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数学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存在一定挑战和难度。面对学生陌生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繁杂的语法知识,学生会感觉数据库技术课程太难,学起来很费力。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数据库技术课程理论知识较多,概念抽象,上课时多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讲定义,讲语法,讲原理,然后通过简单的例子进行验证,这种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感觉枯燥;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去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去主动问老师,造成问题越积越多,以至无法解决,最终丧失了对这门课的兴趣。

(一)审慎选择,设计和开发优质示范课程。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适时地将自己最强、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成熟的课程推出来。建设教师最优质的课程,并给学习者提供该课程个性化学习资源。这就需要我们课程建设的教师审慎选择、科学设计、精心准备,不能简单地将教学资源搬到网上,要对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修订和调整,设计和开发以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互联网+”背景下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包含: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等反映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资源的`建设,除了基本教学资源建设外还需要以下拓展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视频、实验习题练习系统等。

(二)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优秀教学团队。

“网络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它不是精英教授的独角戏,是需要教学设计教师、主讲教师、软件开发人员等专业化教学服务团队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完善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是需要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经过精心设计、准备,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建设优质的网络教育课程首先要构建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并积极推进课程团队建设,支持和促进教师跨学科的组建。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设计和规划教师专业化分工和集成化管理模式,促进教师的个体劳动有效地转化为团队合作,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三)科学设计,吸引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中,搭建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学习目标、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的兴趣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环节,而这些互动正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四)合理开发,设计教学过程辅助管理系统。

利用数据库技术,设计教学过程辅助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时效性。例如把数据库技术课程题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课程模拟测评系统以及开课点名系统集成一起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教学管理系统。

(五)积极探索,建设动态教学资源库。

(一)实现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网络学习使学生在对基本学习知识掌握的原则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数据库设计的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必备的条件。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今后从事软件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以学其所用、用其所学”的教学目标。

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在共享的教学资源中设置了应用性实例,在实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之中,最终教师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模式给学生评定成绩,实现“以学其所用、用其所学”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生“如何做”而不是“为何要这样做”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说在课程教学模式中要以理论为辅、实践应用为主。因此我们要把握课程、教学对象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四)应用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习的积极性都是有显著效果的。具体做法有:案例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地点为实训室,采用边学边练的教学模式,导入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中,将最新数据库开发技术引进课堂,适当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调试自己设计的代码,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数据库设计的成功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小结。

“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库技术教学及应用创新研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利用数据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改革项目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兴趣,进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引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媒体及数据库技术达到极大地共享,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实现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九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机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备维修;维修系统;数据处理。

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企业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维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促使企业的管理队伍趋于专业化、正规化。但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机械设备故障的维修与处理,如不及时的解决,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停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运用,提前为设备的安全状态进行预警,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维修保养,将问题解决在故障发生之前,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率。

一、机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当前各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对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尤为重要。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无法规范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改造及更换等行为,导致设备状态无法及时掌控,增加了设备的故障频次,使得停产怠工时间加大,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还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

2)机械维修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随着机械设备的技术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机械复杂系数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维修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却没能及时提高,导致设备的故障发生频次不断增加,维修时间加长,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维修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来减少由于维修能力不足而带来的损失。

3)设备零配件的管理问题。大型设备的零配件很多,由于受到企业内部的存储条件,使用环境及维修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设备零配件储存不够,即使有些零配件也是某些常用零配件或易损件。因此,一旦出现设备故障,许多零配件需要重新采购,不仅拖延了设备的维修时间,延误工期,还有可能造成生产经营活动停滞,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4)设备维修过程中理念落后。目前,许多设备在维修中依旧保持哪坏修哪的维修方式,一般只检修和更换故障零部件,并未对损坏的部位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及全面的评估。只是反复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这使设备的生产率大大降低,这样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还会给设备相互关联的部位带来损伤,从而加大了维修成本的支出。

二、维修管理中问题解决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如建立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修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相应的一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约束和指导设备科学的、规范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规范设备的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巡检人员及大修人员等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使设备状态良好,减少计划外的临修工作。

2)加强维修队伍建设。维修队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维修人员在检查时能够将部分故障隐患排除,这就对企业的维修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还可以为机械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提供大量的准确的设备维修数据参数,同类设备分类比较后,可以对机械设备运行进行更加准确的安全预警。目前随着机械设备不断升级,对维修人员的知识层次与技能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维修队伍的建设是企业的明智选择。队伍的`建设有多种形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引进高技术人才,不过这样大大增加的维修成本支出。其次就是企业培养自己的维修人员,培训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3)构建设备备件管理体系。企业的维修零配件供应直接影响了设备的维修周期,所以构建完善的零配件管理体系是大企业一项重要工程。企业应做好易损件、常用备件的应急储备工作,并建立备件数据库,一旦某个设备出现故障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掌握零部件型号及储备情况,及时修复故障;对于一些不易损坏的零部件,维修部门应当掌握其采购渠道,保证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最快的予以修复;但是损坏后不易采购、加工周期长、维修困难的零部件,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零部件的采购及加工渠道进行提前了解,或对能够互换的整体构件进行采购,以保障设备一旦出现此类故障能够尽快的修复,将损坏部件采购加工时间排除在维修时间内,保障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4)建立信息化机械维修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机械维修管理系统为了将设备的系统参数、使用频次,作业量、日常维修及大修记录、换修的零部件参数和部分易损机构的图纸纳入统一的数据库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做出机械设备的安全预警,并不断优化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案及维修预算管理,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维修情况进行管理监督,保障维修方案的实施及维修效率的提高。同时对这些数据处理还可以找到损坏频繁的部件,可以通过技术分析看能否找到一种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设备升级改造,降低设备的维修率,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

5)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机械设备的维修不要仅仅是要更换损坏零部件,还要通过技术改造减少零部件的维修周期。可以在设备维修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改造,对于某些由于改造成本大的设备可以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对易损件进行升级,增强其综合性能,减少设备因经常性维修而造成增加设备停机时间,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及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并不只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采取维修措施恢复设备的生产力,这属于事后维修,还包括对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测诊断,在发生状况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性的维修,也可根据机械的作业特点及数据分析,按照时间或作业量对机械进行计划大修,应对机械进行全面和彻底的检查,修复或更换磨损、变形到限和疲劳、蚀损、老化的零部件,消除故障和隐患,以恢复机械的经济性、可靠性和机件的坚固性(耐用性),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线步文,许绍兴,刘国强.装卸机械维修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陈泽均,龚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十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们的信息意识和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它是高等学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也是图书馆普及文献检索知识的重要途径[1].以“文献检索课”为检索主题在万方数据平台检索期刊论文,年-年共有1415篇,年均140余篇,这些论文大多关于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教学手段、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等。谢礼妹将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安排了专业课相关图书、期刊、法规、案例等检索方法讲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马丽萍老师提出从论文写作入手,以数据库的文献检索作为一条主线,串联重组文检课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设计数据库实习方案,建立以数据库检索使用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体系,促进文献检索课的生存和发展[3].笔者将数据库检索作为文献检索课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学校所购买的国内外全文或题录数据库,指导他们通过不同的检索途径查找相关文献信息,获取原始文献。

中文数据库是新疆农业大学在不区分用户对象前提下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库,除了基本的检索功能,一些中文数据库检索平台还提供了基于数据库文献信息资源的功能应用,如万方数据平台上的知识脉络分析、学术统计分析、学术圈等,中国知网科研助手、翻译助手、学术趋势搜索、学术研究热点等。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中加入这些数据库功能应用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数据平台进行课程综述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把握学科前沿、热点,更好地选题开展研究。

1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1.1知识脉络分析服务。

万方知识脉络分析服务是以主题词为核心,根据所发表论文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共现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可视化的方式向用户揭示知识点发展趋势和共现研究时序变化14].在知识脉络分析图中(如图1),显示了年-年“文献检索课”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演化关系,曲线中各节点并非命中文献数,而是该年度每百万期刊论文中命中文献数。曲线图最下方是数据库自动统计出的对应年度排名前五的热词,如热词有教学改革(7)、documentretrievalcourse(3)、高校图书馆(3)、信息素养(3)、literaturere-trievalcourse(3),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关文献记录数,与点此热词链接后页面中显示的记录数并不一致。在此页面中,系统自动提交出了10篇经典文献和10篇研究前沿文献以及相关学者信息(学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和h指数),通过点击文献题名、作者、来源刊物、学者信息可查看题录信息并下载全文。

利用比较分析功能可以同时查看多个相关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1998年-2014年“文献检索课”与“文献检索”、“教学改革”、“教学模式”、“高校图书馆”研究发展趋势图。由图可知,近年来对“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年出现了峰值。

1.2学术统计分析服务。

万方学术统计分析中有年、年和中国学术统计分析报告,分别从工业技术、基础科学、科教文艺、经济财政、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和医药卫生等十四个主题分别统计该领域中知识研究点,通过该统计报告列表中的关注指数、上升指数、下降指数和新兴指数可以了解到读者最为关注的知识点、呈上升或下降趋势的知识点以及新兴研究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后还列举出了共现研究知识点(类似于数据库中“检索热词”)。

该平台不提供知识点的检索,如年中国学术统计分析报告中,初步判断与文献检索课有关的研究点分布在“教科文艺”和“社会科学”中。点击“教科文艺”后的“高度关注”之后可以看到,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的研究点“信息技术”排名28,排名35的“图书馆”相关研究点也有“素质教育”.

2中国知网。

2.1学术趋势服务。

在中国知网学术趋势检索平台上,用户通过输入检索主题,可以看到两张折线图,分别是学术关注度(图3)和用户关注度(图4)。学术关注度是以中国知网知识资源总库中与检索主题最相关的文献数量为基础,统计关键词作为文献主题出现的次数,形成的学术界对某一学术领域关注度的量化表示,以折线图的形式显示出某一知识点在各个时期内被学术界所关注的情况,同时提供相关经典被引文献(热门被引文章)[5-6].折线图中,每个节点是对应年度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数量,点击此节点会在折线图右侧显示该年度相关热门被引文章及其被引次数,点击更多可以查看全部相关文献列表,点击每篇论文的题目就可以进入知网节中查看论文的题录信息或下载全文。如2013年知网数据库收录与“文献检索课”相关的论文218篇,数据库将这些论文按照被引频次排序列表显示。

用户关注指数是以用户在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所下载文章的数量为基础,统计关键词做为主题的文章被下载的次数,形成的用户对某一学术领域关注度的量化表示[6].折线图中显示近一年下载量变化趋势,每个节点即为当月下载量,而折线图右侧是对应月份相关热门下载文章,点击论文题目同样可以进入知网节中查看论文的题录信息或下载全文。

2.2学科学术热点。

在学科学术热点检索页面中(图5),检索词框前有“热点主题”和“主要知识点”两种分析选项。如“热点主题”结果记录中显示,与检索主题相关的记录有2条,分别是“文献检索课;文检课;教学改革”和“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文献检索课”;结果列表中还显示出了主要文献数、相关国家课题数、主要研究人员数、主要研究机构数,但这些数据并非超链接,不能具体的统计源原内容。而在“主要知识点”结果记录中显示,与检索主题相关的记录有8条,除文献检索课等还出现了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用户教育等相关主题词。

点击上述每条记录的“热点主题”后,会显示该热点名称、知识点、所属学科内热度排名、热度,还有相关文献、被引情况、下载统计、相关研究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近年变化趋势折线图(图中节点不是超链接),图下方是相关学术文献列表、相关研究机构及其出现次数等信息。

3其它功能应用。

相比较webofscience数据库平台中的“分析检索结果”和“创建引文报告”,部分中文数据库也提供了类似使用简便的检索结果分析功能,如中国知网提供的“分析-阅读”功能。

中国知网可以对检索结果中的部分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如图6,用可视化图谱的形式(文献互引图)展示出这些相关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可以此直观地展示形式更能帮助学生从众多的相关文献中筛选出高被引文献。检索结果单次导出数据的最高记录数是500条,每次最多只能分析150篇文献,而阅读功能每次50篇且需要购买此产品。

4总结。

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与教学研究室在文献检索课授课过程中,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如文献类型的分类和特点、利用与查找、文献检索原理及策略等内容,重点向学生讲授已购数据库资源的检索与利用,部分老师还加入了科技论文写作指导。

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单纯地理论和方法授课效果并不是很好,结合专业文献信息检索指导,可以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基础性检索技巧,更好地完成文献检索课学习任务。

上述数据库统计性功能服务,帮助学生在文献信息检索过程中把握研究内容基于数据库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趋势,特别是在论文开题和兴趣研究方面有参考意义。同样在专业课程综述和学术论文写作中,它们可以作为学生了解论文主题方向的研究背景和查找热门被引文献的快捷方式。此外,数据库平台提供的论文相似性检测、知识管理、翻译助手等功能应用,也是学生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课深入了解的内容,利用这些功能应用可以更好的完成学科专业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参考文献:

[4]万方知识脉络分析.

[5]中国知网.

[7]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j].情报资料工作,2014,(6):114.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十一

摘要:高考的改革后,语文的难度和广度都有明显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需要经过多年的累积才能形成,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运用原则,提出具体运用驱动教学法的步骤。

关键词:高中语文;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建一个任务活动,学生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协助学习的过程,它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为主的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而形成的教学方法,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作用,丰富和调整现有的知识的结构,支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基于这个理论而形成的教学方法[1]。

2.1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通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评价上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性,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2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需要被动听课,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种讲课方式,很难发生转变,利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学生可以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思维中走出来,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语文学科。

2.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习放在了任务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现有语文知识结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在整个任务探索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十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拥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开发者、组织者、参加者和引导者。教师设置任务之前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中完成任务,在学生探索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出必要的指导,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

3.2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高中语文教师所设计的课堂任务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任务完成目标应贴合教学目标。教师要避免设计一些难度过高,操作复杂的任务,要时刻关注学生探究任务的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出指导。

3.3贴近生活性原则。

语文教学素材源于生活,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因此任务的设计不能脱离生活,教师要设计具有生活性,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任务。高中语文教学中任务的设计要考虑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才能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到任务探索中,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说出自己的观点。

3.4互动合作性原则。

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遵循互动合作性原则。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知识共享和交流,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进行有效分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次,还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课堂之外教师也要与学生积极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身心健康,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十三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一是科技创新是整个全球化的基础和根源,更是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全球化的内在性质和发展趋势。二是科技创新还在加速发展,其速度令人惊叹,其变化令人怀疑,其发展令人无法预测,未来世界真正难以想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程参与。三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根本核心和战略重点。四是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具有自我开发、自我创新动力机制和源泉力量。五是某些技术时代可以跨越,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后发优势的可能。

数据库应用论文篇十四

摘要:潞安机械公司成功开发的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将产品的研究、开发等各方面的信息集中在一起,解决了目前技术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使机械公司的产品数据更加精确明了。

潞安机械公司根据本单位的产品结构和设计研发现状,开发出切合本单位实际的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促进了机械公司向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即在现用的caxa软件基础上引进了caxa图文档数据管理系统,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过程。

caxa图文档管理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文档管理、产品结构管理、设计检索和零件库等功能。主要解决的是文档内容的快速浏览、快速索引和查询,文档的安全性、一致性和版本管理,文档组织结构定义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利用这些功能特点对图纸设计进行管理。

2.1明确责权范围,分权限管理。

caxa图文档提供完备的权限管理模式,能将权限的设置工作分解到不同层次的组织管理者,在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上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为了方便日常管理,机械公司针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的授权。总工程师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产品的大类、产品、产品总装以及零部件进行建立、删除,数据及图纸的导入导出;工程师的权限:可以对产品、产品总装进行建立、删除;而普通科员的权限仅为浏览、创建零件、编辑、出入库、复制、打印等一些基本的应用功能。

2.2实现技术文件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caxa图文档把所有的.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统一存放在服务器中,并清楚地记录了是谁,在什么时候上传的图纸等详细资料,并提供对图纸快速浏览的工具。以前产品图纸都存放在个人电脑中,一旦技术人员调离,查找图纸就十分困难。将图纸导入图文档,通过查询功能,就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图纸。有时也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客户传真来图纸订做产品,由于纸质图纸保存不当,一旦和客户发生争议就无据可循。现在由于把所有传真文件和产品图纸都存放到图文档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3有序的文件版本控制。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产品图纸有时需要作变更设计,经多次变更设计后,图纸的变更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其它部门,而caxa图文档有着很优秀的图纸版本控制功能,见图1。图文档可以记录每次修改时间、修改人、修改原因,当前版本是哪个,还可以查看所有的历史图纸,详细记录了图纸的所有变更过程。每一次对图纸、文件的出库、入库以及修改都会在文档的工作版本情况中产生一个新的文档版本,同时旧版本的文档信息仍旧保留在产品数据管理的数据库中,而且可以根据设计对象所处的不同状态,形成不同版本的状态名。其一般形式为a.1、a.2、a.3......,以此来记录产品图纸的设计过程和演变过程。

2.4实现清晰的产品结构。

在采用图文档管理系统以前,机械公司的产品组成关系比较笼统,经常出现图纸上标识的零配件与实际使用的不相符合等情况,图纸等资料只能靠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管理。可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旦熟悉资料情况的工作人员不在时,其他有需要使用的工作人员则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询已有图纸,这就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caxa图文档的产品结构树中可以清晰明了地表示产品的组成关系,使得这个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5建立通用零件库。

模块化设计是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和关键,即充分利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最终形成产品图纸的系列化和模块化。这种方法可以用最少种类的零件,设计出尽可能多的成品,使企业在运营中产品的总成本降到最低。借着开发图文档的机会,潞安机械公司通过对液压支架销轴类、立柱千斤顶,胶带机托辊等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后,形成了液压支架销轴类、立柱千斤顶、托辊标准件等一系列的标准化的零件库,避免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重复出图纸,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

3结语。

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后,各种信息及时存入数据库,极大地满足了信息共享,用户提出新的要求时,方案设计及时更新,在图纸设计阶段,将技术协议、配套方案及时入库,方便设计人员查看;同时可以及时查看各种零部件,直接借用相同部件,在标准件库之间调用销轴类、立柱千斤顶类零部件,避免了重复出图,节省了设计时间。同时,数据库导出的材料信息可以与erp生产系统进行物料输入、工单投料有机结合,满足生产需要,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