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散文(优秀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9:21:20 |
  • ZTFB |
  • 9页

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珍宝,通过学习文学可以感受到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独特魅力。多次修改和润色总结,提高总结的质量和可读性。总结范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表现和成果。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一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1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18、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二

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2、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3、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4、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6、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9、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0、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11、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

1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4、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15、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8、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9、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0、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三

七狼山是家乡的一座山,出我家院门往东步走八九里就能到达山脚下,这山虽然不怎么挺拔陡峭,但在当地也算是一座较大的山体。听说过去这一带人烟稀少时,山上山下经常有野狼出没,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拿狼来了吓唬二叔家夜哭的孩子,但这山名究竟是不是由此而来,恐怕谁也没去考证过。

最早上七狼山,我还不到十岁。那是冬天,父亲赶着勒勒车上山砍柴,我跟着父亲上山玩耍,偶尔也帮父亲收拾归集山柴。勒勒车又叫牛牛车或大辘轳车,六七十年代仍是北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最常见的拉运工具,我家有条牛正值成年,褐黄色底毛间有黑花斑隐约可见,父亲给他起名叫“花布衫”,这条牛性情极为温顺,犁地拉车却力大无比,是我家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而且是卓有贡献的一员。

我身上围一件旧皮袄,靠着勒勒车上的枳机草囤围,稍稍可以遮挡一下山野里的寒风。父亲一边吆喝“花布衫”往前行走,一边轻声唱起一段二人台小戏《走西口》:“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有钱的粮满仓,没钱的人儿受可怜……”父亲唱得很低,后鼻音重,调儿应是祖籍山西那边的腔调。我知道父亲能拉会唱,他年轻时候在大合作社的剧团拉四胡,有时还兼二人台的男角,但在我记忆中,很少听他像这样唱上一段。车到山前,我和父亲给牛卸了套,任由“花布衫”随意走动啃食雪地里干枯的野草,父亲提着砍刀和麻绳布袋,领我爬上半山腰,钻进沟谷山缝,那里有生长多年已经凋衰的灌木,把灌木粗根砍下,拉回家就是可以取暖煮饭的生火柴。

虽然是冬天,七狼山向阳的石崖下却也暖和。我在山上捅雕窝,找奇形怪状如驼峰如雄狮的岩石,身子冷了,就蹲在石崖下暖和一会儿,或拣来干柴点火取暖。从早上九点多一直到下午三四点,我不吭不响地玩,非但不觉得寂寞无聊,反而玩得津津有味,乐趣无限。有时沿着山腰仄仄的曲径爬上山顶,大半天坐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山下不远处,有一个晶亮的小淖,山下村子里炊烟袅袅,我心里有一种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惬意。那时候,我着实是一个山里娃,没有走出过村子十公里外任何一个地方,在我年幼的心底里,这样的风景,是我对家乡美的最初印象。

而只要有豁牙四大爷也上山来,我便有了更多的乐趣。他是村里的羊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是和我家隔墙的邻居,他有不少如炒莜麦、编箩筐、熟皮子、擀大毡等手艺,人开朗,也很热心。见他上山来,我就步步不离,看他砍柴,缠着他讲故事。他能讲好多故事,比如《呼延庆打擂》、《薛丁山征西》等等,但多半是从别处听来又经过他自己加工演绎的民间奇闻趣事。有时高兴了,他会高声唱上一段,前面还另加几句“头字谣”的道白,念叨起来琅琅上口:“四老头,疤瘌头,腰上系根麻绳头,手拿一把大斧头,上山头,砍柴头,哼!哈!两斧头,砍下了我的脚趾头”。四大爷经常上山砍柴,手指头脚指头都没受过伤,不过他小时候头上生过疮,脱了帽子后疤瘌很明显。

那些年,我每年冬天都要跟父亲上七狼山,一冬好几次,头几次上山寻玩的时候多,以后每次上来,不仅能帮父亲收拾山柴,还能牵回“花布衫”套车装车。父亲砍回的柴在院子里一集一大垛,我家冬季一直没缺柴烧。那时候村里人买煤很不方便,要赶牛车马车到三十公里外的乌兰哈达火车站煤场去拉,多数人家也没有钱买煤,人们就上七狼山砍些山柴生火御寒,在困难的岁月里,确实熬过了好多个漫长的严冬。

如今,家乡人再不用上山砍柴了。近些年来,我家和村里乡亲的生活境况一年比一年好转,到了冬天,全村人取暖都开始烧大块煤,砍柴这些艰辛的活儿渐渐成了记忆中的往事。豁牙四大爷已年过七十,老伴离世,他一个人鳏居多年。原先尚存的几颗牙现在掉得不见一颗,可他身子骨还十分硬朗,一直给村里人放羊。他穿一身布料很便宜的西服,里面却套着对襟棉袄。他告诉我,门市部只卖这年轻人的衣服,他没打搅别人做,就这样买了一身凑合着穿,也算是活几天年轻。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四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4.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8.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0.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15.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1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1、故乡遥,何日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回故乡,乘一支长蒿,随着心的河流,向故乡漂流,向故乡漫溯。游子们还在徘徊,他们仍没能回故乡,因为他们的事业在四方。他们要载着一船的星辉,带着闪耀的光芒重回故乡。就让我们敲响希望的钟声,期待与他们在灿烂的季节里的重逢。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必定要让你以我为豪。

2、家乡是一幅画。阳春三月,无论是哪个角落,都点燃了春天的色彩——绿。树木从沉睡中苏醒,伸出嫩芽和嫩枝,显得是那样地生机勃勃,小草也将它那小小的头探出地面,东瞧瞧,西望望,好不惬意。放眼望去,不知是那位丹青高手为之润墨染豪,潇潇洒洒,琳琳点点,甩挪拨挑,摇洒倩影,花香妙舞,怡乐神态,兴然纸上。

4、踏着轻轻的.脚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抓一把泥土,散发着醉人的幽香,捉一只蝴蝶,又轻轻地把它放飞……乡村的春天永远模糊着美丽,土地上的歌谣夹杂着野花的芬芳。那麦苗在汗水的滋润中拔节,和着微风吹拂下的细雨奏响了并不优美却十分动人的旋律。

5、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那种自然、那种和谐、那种舒服,像风一样,慢慢地飘进了我的心。故乡的小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泥土路,但这却没有影响到我对家乡的热情。

7、家乡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因而取名“清江河”,她是那样恬静,那样美丽。她就像一匹大绿绸缎铺在纵横决荡的山谷里,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欢腾着,一路高歌,当清风吹过,荡起层层涟漪,又似乎要掀起她那美丽的裙裾一睹芳姿。

8、思乡虽会给人带来一抹淡淡的愁绪,但它仍然是一种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维系游子和家乡、祖国的精神纽带。我愿意为这种情感高唱颂歌。

10、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不禁使人忆起千年前诗人落寞的感叹“月是故乡明”。

11、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故乡;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回忆;我很思念,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很快乐,因为我有一朵美丽的云彩;我很快乐,因为我有清澈如秋水般的思念。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五

隔壁的法国室友还是没有遵守她们的承诺,让我们能够安安静静地过个夜。在国外,宿舍对于住宿生来说,是个开放式的空间。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权利去阻止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很陌生的夜生活......

然而从知道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已经快7个月了。从一开始对这里的的满怀期待,过渡到彷徨恐惧,再到现在的麻木接受。一切都是从我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才开始变得不一样。

我想念家乡,我想念至亲,我想念朋友,甚至想念我熟悉的那一立方的空气分子。总想找个机会把这些日子的种种记录下来,可是打开键盘,而后才发现,并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在离开之前,相信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好好学习,体验生活,学业有成,衣锦还乡,如果有机会再找个外国男女朋友,诸如此类。然而至于真的到了这边,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力不从心。在我看来,我并没有抵触这个和我所习惯的截然不同的国度,然而在我慢慢接受这里的一切的时候,一些些刁难的想法慢慢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尤其是在夜深的时候,更是容易伴着夜色胡思乱想。看着外面的灯火通明,便愈发觉得就连这微光都夹杂着无情的颜色。

我很幸运,有很棒的室友,有很负责的老师,有很人性化的上课时间,有很善良的外国朋友......我很努力地在尝试着去喜欢这里,爱上这座城市。然而时间越长,给我们带来的失望也就越多。来到这里,我就从来没有在半夜11点之前睡过觉,真的有一种叫做同床异梦的感觉......在中国,我从来没有半夜想吃个火鸡面就馋的睡不着的时候。同志们,亲爱的们,你们是无法体会刚来的时候我们天天顿顿大头菜土豆的日子。我这么赖床的一个人都被逼养成了早上早起一个小时做早饭的好习惯。平时也会为了柴米油盐发愁,也会带着精打细算的脑子游荡在各大菜市场之间。有时和室友由感而发,将来谁要是娶了我们,就幸福去吧!

如此两个月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有些课:依旧那么难懂,有些老师:依旧那么兢兢业业。我的俄罗斯朋友总是跟我说,他们想让我爱上这个城市,爱上这个国家,爱上这个国家的人。他们也在很努力地在完成他们的志愿服务,本来乐享其成的我们,在我看来,这项志愿服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对于这些不是非你不可的感情,我接受起来,有点困难,也觉得很廉价......以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和他们这些外国友人相处,已然有些招架不住,更不要说接受他们这种一视同仁的感情态度。真不忍心吐槽:关于ladyfirst这个说法,简直就是扯淡。全世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私。

揪着如此消极的情绪实在不适合做任何的决定。我的理智告诉我,不可以被这样的情感左右。刚刚一闪而过的念头,强烈的驱使着我回家的欲望......然而我已经不能这么做了,不是吗......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六

对食物我有份执着的爱好,喜欢绿色。只要桌子上有绿色的菜,我就能多吃一些饭,就算是青菜粥或是青菜饭,我不要菜都能吃上一两碗。

老公一直无法理解我的这种固执,连我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偏爱绿色食物。

吃过集体饭堂的人都应该有这种体会:走到饭堂,打到那些大锅炒出来的菜,就没有半点食欲了,往往剩的比吃的多。

那是一个初春的中午,我在公司饭堂打到一份豆角,这不是一个生长豆角的季节,想来豆角的价格应该不便宜,很奇怪今天饭堂怎么会有这种菜呢。菜的颜色看起来特别鲜绿,居然引起我的胃口,放在嘴里边吃起来,脆生生的,没有熟透,但我喜欢那股青菜特有涩味,感觉闻到了春天的味道。

吃着吃着,我居然吃出一股熟悉的暖暖的味道来。

老家是个青山绿水环绕的小镇,小时候看得最多的是绿色的竹子,有大的有小的都叫不出具体的名字,山上也有,水边也有,房前屋后也到处都是,吃的水都是天然的山间水或河里的水,水底流动也是青山翠竹绿树的影子,看起来干静明亮。

我的祖辈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小镇里。

父母是农民,生了我们姐弟4个,小的时候我们常常为学费发愁,家里的菜都是自个地里长的,几乎所有的菜都是绿的,青菜、豆角、青椒是最常见的,几乎一年有三个季节在吃,那时候,炒菜的油也是自己产的,每年我们家都会养些猪,杀掉之后卖掉的钱除了交学费之外剩余的肉我们自己炸猪油用,量少得可怜,所以烧出来的青菜都有一股青青的涩味,我们吃了近二十年。

想来我一直把这种味道留在心底深处,没意识的一直偏爱这种颜色,这种味道。

那是家乡的颜色,家乡的味道,看起来秀色可餐,想起来暖心,那种纯净的绿色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抹煞不掉。

于是,想家乡,想亲人的念头在我心中来回奔走,似乎就在这个早春的中午,又似乎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天涯。

结婚之后虽然有了自己的家,可我心里一直念着那个装着自己少女梦想的家;于是,家在心中的感觉,变得忽近忽远起来。

城市的喧哗,脚步的匆忙,整天把一颗心包围在紧张的工作中,今天突然想起那遥远的远离尘嚣的小镇,光里依稀可见父母的伫望与期盼。

我想家中烟熏的黑壁墙,木桌油灯下读书的夜晚;想村落里散发着麦草气息的袅袅炊烟;想家门口那条清洁如皎月装满我所有欢乐的小河;想满眼碧绿、撒满笑语的茶山。

回家的时候总在梦里,醒来还在他乡。这时的心忽然变得蝉翼般的透明和脆弱,所有的心结都在这时似网一样满身缠绕开来,越来越紧,越紧越心痛。

家是心的根,没人能够把自己从生命里连根拨去。

步履匆匆,事务繁忙,我常常把家遗忘在心底某处。但岁月依旧,时光依旧,想家总是在不经意间反复重现,形成一种挥不去抹不掉的愁。一种略带忧伤的、遥远而又美丽的愁。这愁伴着岁月在心中形成一道风景,岁月愈长,风景愈美丽;忧伤愈深,风景愈动人。

于是,身在异地远嫁他乡的我把自己想成风景里的一片树叶,总做着来年重上枝头的梦。

然而,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长呢?

才上眉头却上心头呵。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七

今天晚上的某一刻,突然好想念妈妈,想吃她做的龙虾,简单利落,只加入食盐和鸡精,别无其他,却有着高级大厨都无法仿效的美味。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特别的念旧,是不是顽皮的精灵不禁意间撞开了记忆的大门,尘封的过往奔涌而出,无法遏制。

车轮在不停歇的旋转,城市的喧嚣纷扰被远远的甩在后面,回首望去,只有星星点点在闪烁着愈发微弱的光芒。心中没来由的轻松,远离了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缘故吧。进城好些年了,早该习惯,也一直认为自己已然习惯。

想起了一首儿歌中的句子:月亮走,我也走。此刻我就是月儿最忠实的跟屁虫。今晚的月亮很圆,朦胧的倾泻着如水的光华,犹揽云纱半遮面。马路边氲黄的灯光将一对依偎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悠悠的缠一绵。

学生时代的暑假,也是这样明媚的夏夜,各种夜游的小虫子隐匿于草间,欢叫个不停。刚下过雨,不知名的蛙呱呱奏着粗犷的交响曲,倒有几分琴瑟和鸣的和谐。我依偎着妈妈坐下,把脑袋伏一在妈妈的膝盖上,闭着眼睛听妈妈讲述她苦难的童年故事。不自主的哼起那为很多人所熟悉的旋律: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车子行驶的很快,还没等我从沉浸中回过神来,家乡的标志性建筑物――硕一大无比的水泥球,映入眼帘。大球上雕刻着一个拉着大弓的男人做射击状――后羿射日。一直疑惑为什么用射来命名我的家乡呢,想来该是后羿射日的地方吧。

家乡有种麻花菜,即使连根拔起,置于骄下暴晒七日,也不会枯萎。传说是因为后羿射日时,第10个太曾躲于其根一部。为报答它的恩情,太承诺永生永世都不会晒死它的家族,哪怕离开了土地。

不知不觉间,我生活了二十载的小屋已经抵达。小路两边满是浓密的玉米杆子,随着清凉的晚风摇摆着硕果累累的身一子,用叶子的哗哗声欢迎着我的归来。妈妈扳了很多的玉米白水煮给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咽不雅的吃相,母亲一宠一溺的微笑着。这怕是天下所有母亲最大的幸福了。好久没吃到这么甘甜滋润的玉米了,在城里也经常买来自己煮,不知道是玉米的缘故还是煮的人不同,硬是没有此刻的芬芳。

父亲承包了屋边的小河,五年,六千元钱,一次性付清了。妈妈满足的告诉我,一年没到就把五年的成本给挣回来了,一脸的满足!记忆中的母亲一直没变,向来如此,容易满足,不贪心,淡薄一切。或许我就是遗传了妈妈的淡雅吧,对金钱名利都不是看的很重。日子舒心就好,何必计较太多!计较多了人易老!

挺着快要撑一爆的肚子,起来活动活动。梨树好像不是以前我在家时候的那个品种了,现在的是青皮梨,熟透了也就那么大,青青的外皮,小一巧一玲一珑,煞是可爱。我还是喜欢过去的那种梨。未成熟时是浅浅的咖啡色,熟透了就是那种诱人的黄。我那属老鼠的哥哥,在它刚落了花朵,还是小球球时,就开始虎视眈眈。隔不了几天就去瞅瞅,看长多大的个儿了,还不到拳头的一半大时,他就开始采摘。甜而涩,我不喜欢的味道,哥哥甘之如饴。触手能够到的无一能幸免,仅剩高处遥遥相望的几枚,孤单的摇摆在风中,颇有几分凄凉。还真是无心之功,梨树得以把根一部的营养全部输送给那几枚硕果。不用几天,只见高处金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枝头。哥哥总是忍不住拿竹竿去够,我叉腰做茶壶状,鼓着腮帮子,瞪着他!许是良心发现,许是不忍心我生气,每每此时,哥总是放下手中的竹竿,双手并用把我的嘴巴挤成鸭嘴型,然后笑笑离开,边走边嘀咕:小母老虎!

想家的人儿啊,想了就赶紧着回家看看吧。看看年迈的双亲,和他们话话家常,告诉他们你在外面一切都好。儿女是父母永远舍不下的牵挂!

赶紧着吧,趁着他们还健在,趁着他们还硬朗,莫等失去时再来懊悔没有好好的孝顺。他们要求的不多,不要你的钱,不要你的权,只要你能常回家看看他们!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八

故乡,游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思念故乡呢?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

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己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春望。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渡荆门送别。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3、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6、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8、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1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

1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1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1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5、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16、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1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2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2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25、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九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我目送你离开,然后心如止水,不再有波澜惊起。南方那个热闹的城市,是不是开始有楼层和你的梦想一起停驻?那个你说拥有着炎热和烦闷的城市,是不是开始有你艰难前进的脚步?那个发达的充满欲望的城市是不是有你展现自己才华施展自己青春的舞台?我在家乡开始为你祈祷和祝福。新的开始总是很难很苦,我没有办法陪在你身边,只能静静的等候和观望着你的成功,然后归来。花落了一地,月洒满人间,我的相思化成了碎片,你却无法用视线来和我纠缠。有雨的日子,房檐开始滴答的滴着雨滴,再没有人为我撑开雨伞,一起归来。花园里的丁香开始在雨中结起轻愁,和我一起思念,远方的人啊,你还好吗?用心吹一阵风,然后随这样杨柳依依开始将信念传递给你。中间那用车来丈量的距离开始缩短,然后重合。我们之间,没有了城市和城市的空隙。同一方天空,同一扇窗的玻璃,将幸福的身影映在透明的.缘分里。路边摆放的一盆一盆的花,开始试着在城市干燥的天气里脱离土地。我试着开始不再想你,让你在那片土地上更能释放你自己,忘了所有束缚,展翅天空。我好象看到那飞舞的白鹤,你心飞翔。空气里的花香开始浓郁,飘着的花瓣开始撒落双肩。花开了,花落了,相思仍然徘徊。走过一个又一个季节,在寒冷的冬天也只有一条电话线牵扯着我们。话筒里的呼吸声,浓重的鼻音,眼前铺满道路的落雪,都那么温暖。你的声音开始伴随着我平静。我随着季节的转换也开始了思念。思念如水,你的身影在正中间。柔的月儿开始残缺,每一个梦都成了残局,没有了结束。我踏着你迈过的痕迹,蹒跚前行。想在月的影子中找到你的气息,然后和你一起走到终点。轻调琴弦,用一曲高山流水来酬谢知音,用一曲梁祝来拨弄心情。你远走的脚步作为和音。我们一起用如水的音乐来回忆过往。点点音律之中,思念的声音开始弥漫发酵然后爆发,轻柔的却悲伤。风中,有花开的味道。黑色和白色就这样林立,在一个一个方向开始迷失。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改变的不仅仅是方位,还有整盘期局。交错的路象掌心杂乱无章的感情线。直行、弯曲、失败、重生。黑白两色放在同一个地方,犹如你我。两个人互相伤害,然后等待着输赢的定局。你走了,我们之间开始有种感觉,叫思念和忘却。翻开手边的书,一行行黑色的字体就这样映入眼帘。各种各样的故事,悲戚婉约豪放悠扬的诗词散文。读书,象读你的思念。你的信,在书里,在眼里,在我心里。你的絮语都开始慢慢生长,然后让我眼睛湿润,落下相思的泪。你的字和书,一样沉入我的梦乡。梦里,是你的微笑和温暖的掌心。站立在思念的水中央,我用蓝色做底调,在满天眨眼观望的星辰中,用隽永的目光向着有你的南方城市,画一个思念的背影。我的英雄,不用身披盔甲,踏着七彩祥云。我只要你在远离家的城市,能够有立足之地,让你有着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微笑。我等着你回来。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十

当看到“回家”这一征文,心里不禁感概万千,心里寻觅着该用哪些华丽丽的词汇,去描述心里最美,最柔软的地方。却失望地发现,没有哪个词,抑或哪些词足以描述心中所思所想。那是一个怎样神圣的地方啊,占据了心里最温暖,最重要的位置。

家,不过一个普通代名词,却牵绕着世间众人的心。

世间之中的千千万人之中,不乏我这样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儿,在无助,委屈,孤独时,想念家中的温暖,想念家里的一事一物,想念长辈的谆谆教诲,想念儿时的玩伴,想念曾经奔跑的田间小径,想念曾经戏水的潺潺流水。

样选择了。谁知道她是只字不识的女人,谁知道她从未跨出过这个被山包围的小山村,在那之前,她的一生不过是厨房,田间,田间,厨房。

当离开家,离开父母,走出那曾经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环境,在外面,我们总是戴着各类面具不断转换角色,不断变换各类面具,快速的变换频率常常使自己快忘了原来的自己。可是,在辗转反侧的午夜,那个被尘封的角落开始不安分了,想念如针锥刺心般的痛。当在最无助的时刻,那只不过是想听听家里人的`声音的渴望,如茁壮成长的泡沫,一点一点胀大。当听到家里人最朴实的关心时,那泪水如决堤般汹涌而下,那时,才会知道,那个最原始最真实的自己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坚强。是谁说过,“可以在别人面前坚强,却无法在最爱的人面前伪装。”我们都讨厌安慰,不是不近人情,只是害怕自己的面具会掉落,撒碎一地,害怕自己筑起的围墙会倒塌罢了。

家,总是就可以这样轻易击碎自己所有的装备,在不经意间却又似注定一般。在现在这样节凑渐快的人世间,总有的人儿忘了自己的家,忘了在家门口,拄着杖翘首远望的亲人们。回家吧!回家去吧!去拾起内心那个尘封的角落,搽拭干净,带着它去看看最爱自己的,自己最爱的家人吧。生活,也需要停下来休憩,欣赏路边的小花。既然尽头就在那里,何必那么急,你走,或者不走,它就在那里,走得快了,失去的也就多了,又有谁知道,下一世是否存在,但当今生在自己手中,何必浪费!回家去吧!

家啊,我越发想念你了呢。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十一

我在很久就离开了你,在这个世界上漫无目的的漂流。壮丽的河川,伟岸的高山,湍流的江河,浩瀚的大海都在我脚下成为经历。迁延的天山、高耸云端的喜马拉雅山、九朝的古都,六朝的名城、慕尼黑、伊斯坦布尔、黄金海岸都是我不断想你的地方。在阿姆斯特丹我听懂了《卡桑布兰卡》,懂得了何谓魂牵梦回,生离死别的深厚。

我毫无睡意,那泪眼朦胧使我不再敢去想你,你是我一生的追求,但总是失望而归。我还是在努力的用尽我的全力再使你回到我的身边,但你却总是在朦胧中羞涩的若近若离。

我总是在逃离我的思念,在陌生中使我不再有那奇异的幻梦。但当奔逃的气力疲惫的时候,我思念的浪潮再一次回到我的'思想之中,痛苦使我身心疲惫。

我在窗前望着那日出日落,有的时候还会久久的有日落等到日出,这一切都成了我一种许久下来的习惯了。在习惯中我似乎每每都会看到你追随着我在白昼和夜晚中畅游着这美好的人生,和我一起抵御侵来的恶风,和我一起走入那无尽的风景之中。

望着银河中的繁星,我有了一个奇异的幻想,想将自己化作一个流星,融入到这个浩瀚之中。

苍老也许会很快追上我的身影,但我还是想看到你在那无尽的人生路上等着我的到来。你是我一生的追求,你是我走入坚强的柱石,你是我魂牵梦回的美好期望,我灵魂的归宿,心的港湾——家。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十二

当我走出乌海火车站时,我没有闻到刺鼻的煤气味。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和星光交相辉映,如同天上的仙境般迷离了我的双眼。

我家住在国税小区,这是乌海市的黄金地带。前面就是广场和公园。曾经的我,在那里度过了很多难忘的美好时光。

当晨曦刚刚爬上窗台,我随父亲走出家门。

我挽着父亲的胳膊,沿着人行道慢慢地走着。小城变样了。我走的时候,最高的楼是电业大楼十四层,如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它们在朝霞里对我这个游子列队欢迎。

公园也变了,一条条用瓷砖铺设的小径,从锦缎般的草丛中穿过,中间地带有湖水小桥,湖水旁是垂柳花卉。微风拂过,垂柳依依,湖水微波荡漾,感觉特别地凉爽舒适。

我听父亲说,乌海所有的居民胡同都铺上了砖,所以多大的风,也刮不起沙子了,那种“下土”的日子没有了。柴煤禁止入内,只许烧无烟煤。而且黄河水引进城边,分成大小人工湖,四周人工栽树千万棵。因为黄河水的到来,雨水也多了。在城郊又建了一个现代化模式的小区,"滨河小区"。吃完饭叫你弟弟用轿车拉着你逛逛吧,就怕你舍不得走了。爸爸笑着说。

我心里说,难怪发生巨变,这乌海市有了好领导了!几年功夫,竟然把乌海从一个“病秧子"",变成了纯美的少妇。

我为当年忍受不了家乡的黄沙、缺雨、煤烟味道,而逃离了故乡的行为,脸红了!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十三

编者按:《关于黄酒的记忆》一文中,作者详细描写了制作黄酒的过程,借此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杯醇厚的黄酒是如何制作的吧!

无酒不成宴,一到冬天,吴山镇三合店的宴席上,黄酒成了重头戏。

每到冬天母亲总会做很多黄酒,冬天喝碗热腾腾的黄酒,感觉浑身温暖无比。小时候总是非常好奇的观察母亲酿酒的全过程,看白生生的糯米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美味的黄酒的。

记忆中的过程是这样的:

1、泡米,选择上等的糯米,经过淘洗;用凉水浸泡3个小时,沥干后备用。

2、蒸饭,将沥干的糯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匀,出锅后打散,淋水冷却后入缸。

3、前期发酵,把蒸熟后冷却的米饭里拌入黄酒曲,搅拌均匀,放入缸内发酵,由于冬天天冷,不容易发酵,母亲经常会把棉被捂在酒缸外面,促其发酵。

4、2天后拌入麦曲,搅拌均匀,捂好被子,继续发酵。

5、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微量酒液渗出。此时把准备好的水按比例1/2兑入,捂好被子,继续发酵。

6,大概过9天后,黄酒就做好喽。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就可以喝了。

7、压榨,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然后过滤,用豆包布做成一个布袋,酒液倒入袋中过滤,将滤液收存起来。过滤好的酒液放入缸内,镇清凉后就可以喝了。

整个过程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前期发酵很慢,特别需要保暖,温度要适宜,才能发酵好,母亲经常会在寒冷的冬天半夜起来查看酒的发酵情况,温度适宜,就要把捂在酒缸外的被子拿掉,要不捂久了,会影响口感。后期过滤酒糟更是个辛苦的过程,冬天的酒糟冰冷无比,过滤时,需要用手按捏,让酒液流出,每次母亲的手都冻得红红的,母亲说,做点酒真不容易,一点都不能浪费,你知道今年粮食来得多么不容易吗?的确,想起秋天的收成,就让人难过,秋收时,淅淅沥沥的秋雨,一连下了一个月,地里的庄稼熟透了,因为连绵阴雨却无法收割,后来,父母等雨下小的时候赶紧去地里抢收粮食,忙到很晚才回来,粮食收回来的时候,全是湿的,由于稻谷很多都倒在田地,有的已经发芽,根本没法收割,粮食比去年减产很多,让人无比心酸!母亲深深的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她哪里舍得浪费,我心疼母亲手冷,就想帮忙,母亲说,冷,不要冻到你了,还是让我来吧。于是我赶紧生盆火,等母亲忙完了,好烤烤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成就了一方独特的酿酒优质材料,我家的水井的水如清泉甘甜,所以酿出来的黄酒,酒味纯正,其色如琥珀,馥郁醇厚,于是母亲酿出来的黄酒远进闻名,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喝过母亲酿的酒,都会点头称赞,因此每年都会有老顾客光临我家买母亲做的黄酒,母亲朴实厚道,每一道工序都用心制作,保证黄酒的上乘质量与纯正的口感。

黄酒有两种喝法,温热了喝和直接喝凉的,很多人爱喝凉的,喝在嘴里,略带甘甜,外地来的客人不知这酒的威力只觉爽口诱人,不免贪杯,可喝了几杯酒下肚后,酒劲就上来了,等到知晓,却已喝醉,惊呼,这黄酒咋这么有劲!那黄酒不比白酒,刚开始,男女老少都能喝一小碗也不觉得上头,可是一个时辰后,没有酒量的人就会面红耳赤,头上冒汗,全身发热,体内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在涌动,再喝两杯,恐怕就会晕晕乎乎的了。

三合店人都喜欢喝黄酒,是因为黄酒具有活血祛寒的功效,特别是冬天,在黄酒中加几片姜片煮后饮用,还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预防感冒。黄酒还有抗衰护心的功效,酒精含量仅为l5%~l6%,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21种氨基酸及大量b族维生素,经常饮用对妇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较为适宜。黄酒也是女人坐月子时必备的滋补营养品,一个月子一坛黄酒,原先元气大伤的弱女子,补成了体态丰盈的少妇,多了几分成熟美。

在寒冷的冬天,父亲忙活一天回来,母亲都会温一碗热腾腾的黄酒给父亲喝,就着可口的饭菜,一碗黄酒下肚,父亲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农家一天的劳累,一天的疲惫,随着浓浓的酒香,飘散在静谧的山村夜空。

三合店人对家酿黄酒一直情有独钟,还因为它如山里人一样纯朴,纯大米酿制,纯生物发酵,单纯得如山涧泉水,有时虽有机会喝到几百上千元一瓶的高档酒,却永远喝不出那种踏实与温馨。

寒冷的冬天,亲戚朋友围坐在火炉旁边,喝着黄酒,吃着家常小菜,谈笑风生,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欢声笑语和浓浓的酒香中,迎来了喜庆祥和的新年。

思念家乡的散文篇十四

编者按:《杏花村酒》一坛杏花酒,勾起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作者通过爷爷的故事引出自己对爷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吧!

这是亲戚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

1949年2月,国民党的部队节节败退,一家老少如坐针毡,因为爷爷战斗在前线,是阎锡山手下的一位爱将,爷爷脾气刚烈,打仗勇猛,忠义重情,虽然共产党几次来家里做家人的工作,劝爷爷明大义,但爷爷因为是阎的学生,感其知遇之恩,一封封寄往前线的信都石沉大海。

奶奶清楚得记得,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爷爷带着一位警卫员,匆匆回到老家文水县城,给奶奶带回二千块大洋,一起把袋子埋在了后小院的杏树下,初寒料峭,树木已经发出淡淡的清香,不知名的虫子吱吱着。早上,爷爷到祖坟上祭拜,收拾了几件文书资料,贴身衣服,临行时,让奶奶拿出家藏的两瓶杏花村酒放进箱子里,嘱咐奶奶说战事要紧,没事不要出门,带好孩子们,实在不行,就投靠乡下的父亲。

这一走,爷爷杳无音信,有的说是战死了,有的说是投降了,有的说是到中国台湾去了。

1987年10月16日,38年的海峡隔绝被打破。1988年3月,春意盎然,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梧桐花,洁白的洋槐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爷爷从中国台湾到香港,终于回到了老家,金丝边眼镜,白衬衣,神采奕奕、微微佝偻着身子,皱纹密密麻麻的交织在脸上,爷爷回家了,中午,晚上,不是汾酒就是杏花村酒,院子里,屋子里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老部下、老同学、老乡亲、老战友,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旧时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满脸的皱纹,吧嗒吧嗒的泪水,颤颤的双手,交错着,抖动着,杏树上,青青的杏子豆粒大,零星的花枝儿飘落着,蜜蜂和蝴蝶来回穿梭着,浓浓的清香萦绕在院子里,家乡的酒好喝,味道纯正,荡气回肠,这才是真正的杏花村呀!爷爷唠叨到,我在中国台湾最爱吟的是陆游的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晚上,爷爷醉了,我们都醉了。

每天中午或者晚上,奶奶都会拿出珍藏的银盏,给爷爷倒上一杯。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依恋,住了一个多月,杏花村陪伴了爷爷一个月,爷爷带着银盏,两瓶蓝底带白花的杏花村酒。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家乡。世事沧桑,爷爷在中国台湾又成了一个家。

第二年,爷爷中风了,大陆对爷爷来说,是一个思乡的梦,永远的思乡梦了。

1992年春天,我到美国留学,秋天爷爷因病去世,我到中国台湾送爷爷一程,爷爷安静的躺在灵柩里,四瓶杏花村酒静静地陪伴在爷爷旁边,跨越四十多年的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不知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它们曾经被爷爷摩挲抚摸,与爷爷对话交流,一起聊山西,一起聊杏花,一起聊家乡。

在美。

国学。

习的日子里,晚上,我狂热的思念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家乡的秋天,火红的高粱沉甸甸地铺陈山峦的日子。一望无际的山垴上,坪坝上,火红的高梁剪裁出山的裙裾,山风一来,裙裾飞扬,飘摇出惹眼的美丽。田野里,一株株红高粱,高高地举着红红的火把,威武地站在那里。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烧红了半边天。枣红色的衣壳、珍珠白的籽粒,在阳光下闪烁晶莹,穗状如烟花绽放,俯首悬垂如虹。那就是我的家乡,吕梁的秋天。一片一片的红穗子堆成红色的山,放进大缸里。浓浓的酒香飘荡在眼睛里,耳朵里,毛孔里,嗓音儿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这些诗句常常在我心头荡漾,我才明白家乡的杏花让我思念,淳淳的幽香杏花酒让我如此依恋。

毕业后,虽然可以留在那里,我还是回到了祖国,到中国国电总公司公司工作,又因为工作的需要,到了分公司河北邯郸,无论到哪里,我的请客首选都是杏花村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