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石板桥(精选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0:38:09 |
  • ZTFB |
  • 10页

总结是对知识和经验的归纳和整理,方便应用和推广。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对任务的理解和把握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重要策略。总结是对过去时光的回顾,是对经历的提炼与总结。写好一篇总结,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技巧,如对比、归纳、分析等。通过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总结的写作并非固定的套路,而是要因材施教。

故乡的石板桥篇一

在我记忆里有这样一个地方,他比洁白无瑕的璞玉更加纯洁,比晶莹剔透的珍珠更加璀璨,比拔地而起的楼房更加高大——他就是我故乡连云港。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最美丽的“天堂”——连云港。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最美丽的“天堂”!我的故乡,有许多名胜景点,给我记忆犹新的是苏马湾,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像是到了人间仙境似地,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啊!

这里有山有水,夏天到了,这里变成了人们栖息的处所,你瞧,孩子们正在水中嬉戏着,他们是多么的快乐,他们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庆幸自己居住的家乡是多么的美好,和谐。大人们则在水中自由的游泳,游去了一天的疲惫和烦恼,虽然苏马湾美丽动人,但东磊山也不甘示弱。记得有一次,我去了山水风情诗意东磊。鲜花着棉,今夏放棉。他以崭新的容颜,光芒四射的展现在港城面前。东磊民涧,名石,名花的清幽雅致。是港城人民锻炼的好地方。

涧水长流,诗意盎然,山上的大樱桃树,又大又红,人们看了口水流千尺,但丝毫没有动它,这显现出了我城人民的素质。龙潭位于风景区的入口处,别称碧龙潭。“龙潭风雨”是古云台二十四风景之一。泉水落下来才如同万千的兵丁喊杀。变化万千,象形石奇,东磊因三磊石而得名,三磊石乃三块巨石借助自然的造化,莫名地分上,中,下交错在一起,令人望生而畏。这就是我引以自豪的故乡——连云港,欢迎你们来做客哟!

故乡的石板桥篇二

给人无限的遐思与美意,

高高的岩石与脚下两朵红花情浓蜜意!

石,高壮坚毅如山,

花,红艳妖娆吐香,

相互衬托格外炫目耀眼,

这是生命的.唯美与和谐。

严冬寒气刺骨,

树无暧春之青翠,

草无盛夏之茂盛,

独有几朵红花傲然绽放在岩石边。

看似弱小却彰显智慧的光芒,

因地夺势避寒风残雨,

像是依偎在温暧的怀抱中,

处境恶劣却如春的芬芳!

这坚柔并济的相融,

招示着一种美的情怀。

虽无奇山花丛的锦绣,

却是平淡中的神奇。

石,护花遮风挡雨,

花,为石娇容献媚,

多么温情动人的景色!

壮石是精神的象征,

红花是美丽的祈祷。

面对严峻也要呈献灵魂的圣洁,

携手并进在这风霜冷酷的寒冬,

暗示人间和谐是美好的音符。

更是一种处世的哲理,

逆境之中彼此帮扶能战胜艰险,

歌唱出幸福的乐章!

故乡的石板桥篇三

一个美丽的春天,悄悄的来过,又悄悄的走了,在这座春秋不定的城市。依旧习惯性的站在原地,安静的看着前方,在被春雨洗涤过的石板桥上,静静的往前走着。

记忆中的石板桥,仿佛总是簇拥着一团艳红,青青成茵的小草坪也在它的周围陶醉着自己。纸醉烟迷的绿,朦胧中被灌注了一碟情丝。来来去去的脚印,倒是踩出了不一样的希望。

春雨,婆娑,迷离了整个不屈的季节。季节里,也不知道是谁紧握着回忆,抽搐在摇曳的石板桥上。电闪雷鸣,心情也是跌宕起伏。那边的阳光依旧,而我这里却是阴雨绵延。

石板桥,很窄。却正适合两人并肩而行。单向的航线仿佛给人留下的只是背影,影子穿梭在周围的草坪上,仿佛一对恋人正缓缓向这季节走来,经年中失落的风声,也在这一刻找了回来。

其实,一个人是同这条小巷更为相配的。一条白色的素纱长裙,在微风中摇曳,却又好像是在花香中升腾。朦朦胧胧的记忆里,好像是谁告诉我,一个人才可以走的更远。顺着石板桥,一直通向前方。飘渺的漫无目的,到仿佛来的切实。

喜欢下雨的季节。尘埃可以在雨中沉淀,心情其实也一样。这样一个天气,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静品一杯香茗,看着落地窗外零落的雨丝,任血液流淌,思绪飞扬,一颗心却在那里,平静如水。也许只有静下来的时候,才会更加深刻的思考人生吧!走了这么久,看不清前方,却也不愿再回头。窗外,雾气浓密,摸不清前方的十字路口。蒸腾不定的,还有那一双欲逃脱的灵魂。

雨国的故事,总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编织了很久的灵感,却也会在她的声音里随她去了。听雨,总是能听出不一样的`宁静,就像被洗涤过的灵魂,但愿尘埃不再。雨滴洒落,与雏叶,与薇蕊,与鸟儿的翅膀,亲吻,又或是拥抱,温润着这些如饥似渴的生命,沿着脉络,渗透到他们的根系。于是雨滴也有了生命,同它的载体同生共死。是啊,当雨滴打进生命,便开始温润一颗崭新的灵魂。

自古文人便爱雨,仿佛在雨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缕真正的灵感。的确,就算再孤独,在雨的呼唤中你也不会再寂寞。寂寥的人心,也成了一片宁静。我想我应该静下来,听听这雨声,就像坐禅一样,心无旁骛,逃离片刻,这繁华的喧嚣,忘记纷繁的世界带给自己的一场不甘。也许心静是让你沉淀下来的唯一标识。

捧一湾清水,一饮而尽。朦胧中失意,忘记时间,忘掉灵魂,在这春江中空醉一宿,迷离的无奈,情比那奈何桥的慷慨。三生石上,也不会有谁的等待。

故乡的石板桥篇四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短笛在荡漾。”耳边传来熟悉的旋律,我循着歌声望去——汾河公园绿意环绕的小路上,几个小姑凉在风中跳跃着,一路洒下他们的欢声笑语。

歌声带我回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重庆小山村。此时,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故乡的山水,童年的伙伴,还有那布满水凼的`石板桥。

我在重庆渡过了我的童年,在那里我的童年是五颜六色的,在那里我最不能忘怀的就是我的那一群朋友,还有那承载了我所有童年记忆的石板桥。那座石板桥不像“赵州桥”那么雄伟,也不像“旅人桥”那么有历史意义。它大概是我出生那年建成的,从我会走路开始我一天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这座桥上度过。在桥上玩过家家,追蝴蝶,扑蜻蜓。想想那时也挺幼稚的,可是那时的快乐没法来形容。后来胆子越来越大了敢下水摸鱼抓虾了,里面有麻虾、黄鳝、泥鳅、大田螺,田螃蟹。以前经常把螃蟹、麻虾、泥鳅、黄鳝烧着吃、炸着吃、烤者吃。记得有一回,我和几个小伙伴捉了很多虾,然后用几个砖搭成一个小炉子,打算烤虾尾,我们把油、盐、鸡精、味精、辣椒各放到一个碗中。可是为题来了用什么穿虾尾呢?我跑到家里把奶奶织毛衣的铁签子拿穿虾尾。然后我们再在砖炉里生上火把穿好的虾尾烤上,烤好之后涂上调料会,就可以开吃了。啊!那味道是那些山珍海味所遥不可及的。可吃完以后就遭殃了,事情让奶奶知道了,因外这事我没少挨打,以,再烤一前熊孩子干的那些事也不愿再提了。

终于,我来到临汾上学了告别小山窝时,小伙伴拉着我手问:“你还回来吗”我含着泪使劲点头,“我们等着你一起到山里采蘑菇一起到河里摸鱼、捉虾。”我告诉他们我一定会回去的。()。

走出很远了我才回头看到他们还在桥上挥手直到小山窝淡出了我模糊的视线。

故乡离我远了,然而,故乡小河里的水将太阳的光折射,蒸腾在我的心间一道道记忆的彩虹真真切切地驻留在我的心中。辽阔的山野,长长的河流,都不会隔断我对你的思念。

小山窝我真的想你了,石板桥我多么想像儿时一样躺在你身上晒太阳啊,故乡我的思念,将随着太阳的光芒传达给你。

故乡的石板桥篇五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的亲人,她们一直看着我成长,在我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时光如何的变化,都磨灭不掉我对她们的爱。

我家门前有一陇水田,宽约一百米,从村头一直延伸至村尾,似一条长龙,静卧在大地上。这一片水田,水源从不会干涸。在遥远的过去,这里肯定是一条河流,奔腾的河水从这里经过,最后流入大河。由于沧海桑田,河流干涸,才变成了一片水田。村子的人们靠这一片水田,种植农作物得以繁衍。

这一陇水田把村子分割成两半,一排排房屋不均匀分布在水田两侧。星星点点的房屋,点缀了长龙,似龙爪张扬,蓄势待发。

村里一直有一个传说,龙的四爪之处房屋绝不能少,人口也不能外迁。这些地方作为龙的羁绊,镇压着它,不然它早腾起飞走了。

村民们来来往往必须穿过水田。干农活的,必须穿过水田;寻亲访友,必须穿过水田;学生上学,必须穿过水田。平常人们都沿着田坎走,但是雨季的时候,田坎都被淹没,行走成了大问题。

曾经有一次涨洪水,还冲走了两位去上学的姐弟,姐姐十岁,弟弟七岁,都是花季的年龄啊!那是五月份的时候,端午刚过,正是梅雨季节,落不完的雨,道不完的愁。水田里刚插下不久的秧苗,仅能看到顶上一小截。虽然田坎没有完全被淹没,但是部分田坎水流很大。两姐弟结伴上学,就像在洪水直流的田坎上跳舞。一不小心,弟弟被洪水冲走了,姐姐伸手救弟弟,也被冲走了。

尽管附近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冲过来救援,还是没有能够挽救两条幼小生命。当两人的父母赶到,他们哭天喊地也无济于事。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没有希望,如何活。孩子的母亲几次想要跳入洪水中,与孩子们同去。虽然周围的人们死死拉住,但是她的灵魂还是离去了,只剩下空荡荡的身体,成为了行尸走肉。孩子的父亲坚强一些,但是泪水也已经流干。

这条路变成了死亡之路,伤心之路。逝去姐弟的父亲哭够了后,不愿别的人再步姐弟俩后尘,一个家已经破碎了,不愿再有家庭破碎。他擦干泪大力呼吁村里在水田上架设桥梁。无论出钱,还是出力,他都愿意出最多。众人拾柴火焰高,没多久村里的人们就在水田里架上了木桥。但是木桥也挡不住洪水冲击。第二年,村里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水,木桥似浮漂一样,在洪水中飘摇,最后随洪水冲到了下游。木桥跨了,人们又回到了从前,在刀尖上跳舞的日子。逝去姐弟父亲,再次站出来,组织大家捐钱,请来石匠,打算在原来木桥的位置,搭建石板桥。

原来木桥的位置位于村子中央,是村民聚集地,学校、村委会都在这一片。但是青石所在地,在上游五公里处。整个村子,只有这里的青石最好,又硬又没有裂纹。石板桥架设,需要十几块长三米,宽五十公分的石板。人们必须从山体中整块切割而出,再在水田中架上石墩,把青石铺在上面,石板桥才能架设完成。

为了保证青石的.完整,不能用炸药,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分割石头。在寒冷的冬夜,在青石裂隙中倒入热水,加快石头结冰。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利用大火,把石头裂隙烤大。石匠再根据裂开的纹路,把青石整块敲出。这是一门细致活,也是慢活,一点急不来。整块青石取下后,运输又成为了大问题。如此大的青石,至少上千斤重,全靠人力扛动,根本不太现实。但是埃及人能造出金字塔,中国古人能造长城,这点难度也难不住村民。人们在石头下面铺上圆木,推一下,再换一下木头,似蚂蚁搬大象一样,把青石一个个运输到了目的地。全村人们总动员,男女老少一起动手,费时两年,石板桥才完成。逝去姐弟的父亲却因为太用力干活,又太悲伤,积劳成疾,在石板桥建成后没多久,也离开了人世。他舍己为人的壮举,让村子的人们深深感动。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为石板桥命名,让他与石板桥一样流传千古。

石板桥建设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当然没有能够亲眼看见建设的过程,只能从长辈口中,或者石桥边上的石碑,感受到建设石桥的艰难。石板桥边上的石碑上刻录了捐献人的姓名及物品,都是某人捐了多少米、多少布,很少有直接捐钱的人。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太穷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但是为了架桥,他们还是出力出物。这是一项流芳百世的好事。

石板桥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经过无数人双脚一次次摩擦,变得光滑如镜,熠熠生光。清晨,天空微亮,人们挑着农家肥,在石桥上穿行;傍晚,晚霞正艳,人们从山上挑着柴禾,再次经过石桥;人们外出到镇上赶集,也需经过石桥。石板桥融入了人们生活,每一刻都离不开它。

石板桥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无论酷夏,还是寒冬,我都必须用双脚体验石板桥的温度。夏天,我经常光着脚丫子走石板桥,炙热的石桥,把我的脚掌磨出了厚厚老茧;冬天,石板桥上更光滑了,一层薄薄的冰块,铺在桥上,变成了我的溜冰场。

石板桥边上没有做护栏,在光滑的石板桥上面溜冰,很容易溜进水田里。我就溜进去过一次。寒冷的冬天里,在冰冷的水里打一个转,冰冷的水与身体直接接触,再强壮的身体也扛不住,我毫无悬念得了重感冒,打了几天点滴才好了起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再石板桥上溜冰。

石板桥架在水田之上,是垂钓的好处去。特别在雨季,水田的水满了,水流推动田里的鱼奔走,鱼在这一带缓冲地带聚集,我们只要鱼饵放下,肯定能有收获。整个雨季,石桥都是人,一个个带着斗笠,披着蓑衣,出神地钓着鱼,正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由于我们学校就在石板桥边,我们经常忘记了上课,入迷的钓着鱼,有时在下课十分钟,也要跑过来钓一次。

石板桥是我与小伙伴玩闹场所,我们经常从教室里捡来五颜六色的短粉笔,在石板桥上勾画着各种各样图画。我们相互画自画像,画一头小猪,或一条狗,然后在边上写上小伙伴的名字。我们相互追打着,欢声笑语响彻石板桥上。

随着村子里修通了公路,石板桥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石板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把村子与外界连接了起来,把人们的心紧密连接在一起,让村子得以繁衍、发展。时代的进步,并不能抹去她做出的贡献。

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特意再走一次石板桥,再感受一次石板桥的温度,问候一下她,让她知道我们没有忘记她。石板桥留在水田之中,变成了一道永远的风景,与村子紧密连接在一起,静静地伫立在水田之中,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故乡的石板桥篇六

板桥铺是我故乡,从小在那儿长大,如果从飞机上朝下看,那儿就是个小盆地,四面环山,下面是二千多亩的平地,山涧泉水从山上流下,形成五条小溪,最后汇集于中央,小溪最宽也不过3-4米,由南向北流入清江河,也就是那些小溪水滋润着良田,养育着那儿的父老乡亲。大部分村民依山而居,真正房子建在田中央的或溪边的极少,其中最南端靠山边的人户最密集。据老人说,好多年以前,过小溪的桥是板桥,在南端有许多小商铺,人们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换,是最热闹的地方。这可能就是板桥铺地名的来历。

在我的记忆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板桥铺的小溪宽的地方已有许多石桥,窄的地方就是用几根木头绑在一起做的木桥,在正南头的山边建有大队部、有可供几百人开会的会议室、小学学校、卫生室、小卖铺、粮食加工厂,整天是人来人往。那时我曾在那儿读到小学毕业。两层小楼的学校,从一到五年级总共才有四间教室,那时读书的学生少,有的是复式班,上四年级时还有四十几个人,可到了五年级就只有七个人了,最后六个同学升到初中继续学习。

婆婆告诉我,那时能到大队部周围上班的.人,有的是复员退伍军人,有的是因公受伤人员,当然老师是文化高一点的人。在粮食加工厂上班的老张比我高好几届,高中毕业,算是当地最有文化的人,老师说他可以读小说,曾经听老师说上面推荐他上大学,不知什么原因没去,后来到县城当上了汽车驾驶员。

小卖铺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儿买练习本、娃娃书、还有可口的糖果。记得那时小卖铺卖有一种形状像宝塔的宝塔糖,非常好吃,偶尔有几分钱就去买几颗品尝。后来才知道,让人好笑的是原来它并不是糖,而是一种驱蛔虫的药。

其实我家住在山上,离小学校还有三里多路程,每天早去晚归,沿途都是农户人家,基本上土坯房,房顶有的盖是瓦,有的是毛草,还有的是石头片片,冬暖夏凉,加上房前屋后都植的有树,种的有菜,有水果,人们过着自足自给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我就离开了板桥铺,偶尔去看看亲友,或给祖先上坟,停留的时间很短,参加工作后回去的机会更少。二十几年前,因工作关系经常深入曾经熟悉的土家山寨,发现小时我所能看到的那青山也变了模样,喝的小溪水,好多地方都变了颜色,甚至连不少溪沟成了堆放垃圾的场所,不得不从远处引水供人们使用。老乡告诉我,乡下人年轻人,对乡村已不再留念,有的到了大城市就不想回来,哪怕生活还没乡下好,总觉得还是在城里有前途。有的虽在乡下种着田,可家早已搬到小镇上,在乡下只留下不愿离开他们生活多年的老人们。记得有一次到乡下开展健康教育,发现来开会学习的人大多是老人,就连小组长也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坚持着,有时碰到年迈的老人,就劝他们少做些重体力活,指挥一下就行了。老人无赖地说,指挥谁呀,娃们都到城里打工去了。

一晃二十多年就过去了,前几天一位儿时的伙伴老周请我到他家去玩,说是自家新建了一座四合院的小屋。老周本是农村人,二十年前,县里卖户口,出了三千块钱就成了城里人,就像现在的投资移民,其实空有城市户口,工作还是自己找的那点事在做,还要买子,只是求个心理上的一点平衡,因为那时农村的人们对城市户口还是非常向往的。幸亏他父母还是农村户口,才保留那山那田园。我问他还到城里买新房吗?他笑着说,今后就与这儿为主啦,老家住着舒适,现在交通方便,父母又上了年纪,不常回家也不行。

与二十几年前比较,家乡的变化是太大了,主干道铺成泥青路面,两旁还有绿化带,乡村小路也是水泥路面,从小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成了爷爷奶奶,住进了城市一样的小洋房。在老家后面的大山里,如今是县里扶贫搬迁的安置点,那规划,那房子设计,有点观光景点味道,见了真是让人心情舒畅。

老周的一层四合院做的很精制,城里人有的东西他都有,吃着他自己种的菜,还有打的野味,喝着解暑的林杏茶,拉着家常话。老周家里虽然只有二亩多地,他说吃东西算起来一年也是好几万块钱。当地老乡们现在才感到乡村人有乡村人的好处,有本事城里有事也可以去做做,没事就回来经营自己的天地,不少人又想把户口转回农村,可就是回不来了。

老周告诉我,现在山里野味又多了起来,特别那野猪繁殖快,经常出来损坏庄稼,他和几好友组织了打猎队,休息时就上山活动,既可为民除害,又可享受野味。妻子曾经在吃了他家弄的农家菜,回来后在街面买了菜照着做,结果就是弄不出那味道来,我想主要是没那自然生长的食材。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那一起玩的伙伴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大家曾经奋斗过,高兴过,痛苦过,如今又回到了原位,每个人对小长大的地方总是难于忘怀,那是对童年的眷恋,也是对成长旅程的回眸。

故乡的石板桥篇七

梦中,乡下家门口那布满青苔的石板桥慢慢延伸,伸向不知名的远方。

题记。

乡下外婆家门口的青石板桥不知何时便躺在那儿,连村里最年长的老者也不知道。它一直默默地躺在那儿,见证着无数个时代从繁华到凋零的凄凉。

我记忆的源头便是这青苔斑斑的石板桥。

“宝贝,到爸爸妈妈这里来!”一个胖乎乎的小孩站在青石板桥上,她的后面有一位老婆婆虚托着她,前方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妻半蹲着,旁边还站着一个略大点的男孩。小孩听后踉踉跄跄向前走了几步,青石板桥上有一层翠绿的苔藓,小孩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赶紧向前扑入父母的怀抱,大哭起来。几滴泪水落在青苔上,氤氲开来,青苔依旧绿得那么纯粹。

青石板桥记录了我的蹒跚学步。

夜如何其?夜未央。星辰璀璨,犹如一匹黑布上镶嵌了众多耀眼的珠宝,闪闪发光,也映得石板桥下的河水波光粼粼。搬了小板凳到桥上,外婆和哥哥坐在凳上,我便倚在外婆怀中,听孙悟空的故事,听河妖的传说,听各户人家的琐事,听外婆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哄我入睡。万家灯火变得朦胧,我恍惚看到石板桥的另一头站着一个汉装女子,手举油伞,回眸一笑,随着细微的铃铛声慢慢没入黑暗中。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青石板桥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晚。

“哥哥,等等我!”一个扎着两条小辫子,背着书包的小女孩追赶着前面一起放学回家的男孩。“孩子们吃饭了!”一位老婆婆把一张小桌子和三张小凳子搬到青石板桥边。两个孩子等饭菜一上桌便埋头扒饭。“慢点!慢点吃!”老婆婆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孩子。片刻,男孩放下筷子,碗已见底:“我吃完了!先去玩了!”说完便跑过青石板桥。马上,女孩也放下筷子:“外婆,我也去玩了!”还没等老婆婆答应便跟着男孩跑过石板桥。“乖,先把饭吃完!”“等一下我回来再吃!”女孩的话飘了回来,老婆婆脸上的皱纹也无奈地笑成了花。

青石板桥分享着我生活的点滴。

青石板桥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直到十二岁那年随父母来到城里。离开乡下那天,我坐在车里,回头望去,故乡慢慢定格成一幅恬静的水墨画,而那石板桥仍旧静静地躺在那儿,似乎不知今夕何夕。

很久以后,再次回到乡下,却一副人是物非的模样。外婆告诉我,我走后一个多月,一辆大卡车从石板桥上开过去,桥断了。它像一位年迈的老者,只能在一旁默默地守候,而无法再承载更多了。

那夜,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在青石板桥上蹒跚学步;梦中,外婆坐在青石板桥上哄我入睡;梦中,我和哥哥放学回家路过青石板桥;梦中,那青石板桥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因为它的尽头便是我记忆的最深处。

故乡的石板桥篇八

我刚来太平中学,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同学们相互议论着寒假里那愉快的生活。当我用浓重的四川音说话时,同学们听不懂,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弄得我哭笑不得。这时,只听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同学们,我们能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我循声望去,他,高高的个儿,苹果似的脑袋,瘦而白晰的脸上,两个小酒窝时隐时现。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他叫李平,就住在学校的附近。我们俩是同桌。他的成绩很好,我的成绩却很差。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尤其是我。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提高很快。

他还经常帮助五保户煮饭,挑水。对人总是那么说说笑笑的,和蔼可亲。

但友谊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天,班里进行数学考试,我忽然被一道题卡壳了。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来,我拍了拍身边的李平,轻声说:“请把第二道题的答案告诉我。”

李平没有理我。放学了,我一个劲地嘀咕着:“哼!还是好朋友呢!”

当天晚上,我正在做作业,忽然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我知道又是李平来了,没有理他。

“刘海,我是来给你讲数学题的。”李平小声说。听了这话,我的气又来了:“今天考试时你为什么不给我抄,现在……,哼。”“考试给你抄,对你有多大好处呢?诚实比一百分更重要啊!”任他李平怎么说,我总是不理他,李平没有办法,只得走了。

第二天早晨,第一节课的铃声早已响过了,李平还没有来。“他是从来不迟到的,今天怎么……”我正在胡思乱想,只见班主任神色忧郁地走进教室,接着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泪水刷刷地流下来。许久,我才擦干眼泪,把相片小心地收起来,珍藏在相集里面。

李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

文档为doc格式。

故乡的石板桥篇九

在一条蜿蜓数十里的小河上横搭着无数的石板桥,河水自冯家山缓缓而下,过村过畈向远处的鄱阳湖款款而去。这就是我的家乡九山村。

多数村庄倚水而居,有人居的地方就有石板桥,它们静静地卧在河面上,几十年、几百年不得而知。沧桑岁月,改变了它的容颜,但改变不了它穿越历史的时空而留在人们心中的记忆。它更象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承载着人们的期盼而甘愿默默地付出!

小河不宽,约莫十米左右。有的石桥中间一个八字脚,宽的水面就用两个八字脚,八字脚上面横放一块石条,用来支撑铺在上面的石板。八字脚看似单薄地竖立在水的中央,却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却是横搭在桥脚上的石板,你走在上面击咯咯左右摇动,有一种惊慌交措的感觉。出行必须过桥,晃晃悠悠的石板桥每一天它的上面不知踏过多少急匆匆、慢吞吞的脚步。

河水曲曲折折自北而来绕着我的村庄向东而去,到了暗山边又向南而行,一直流向山外。村庄不大,十来户人家,但有三座石桥通向不同的方向。自黎明泛起第一道曙光,就有人走在石桥上,挑担的、挎篮的各自擦肩而过。自我记事起,走得最多的是村后的那座桥。桥的那头是罗磨地村,我们两村本是同宗同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一个生产队。踏过小桥是一块宽阔的晒谷坦,右边是生产队储放粮食、农具的房子,左边是国营商店。在这特定的年代,这座小石桥也成了两村维系感情,生产合作的纽带。小小的石桥傍边有一排石水槽,在农忙的时候,沟里的水一路欢笑绕过我的村庄流入石槽,清澈的水在石槽中不时地激起点点浪花。小孩爱玩水,几个小孩蹲在石槽边用木棍,用小石子搅起水珠四溅,嘻嘻哈哈地在石桥上你追我赶。收工回来的村民蹲在石槽边,洗一洗沾满泥巴的双脚,然后悠然地踏上小桥。

石桥并不宽,用两块约五十公分的.石板并列而成,中间有一条小缝隙。站在小桥上,望着静静的河水,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动,小河的两岸有一大片翠绿的蒿笋。清晨,手起手落的捶衣声声漫过小桥,惊醒桥两边的村民。随后,沉寂了一晚的小石桥上面又传来叮叮咚咚的脚步声。下畈劳作的、去商店买东西的、串门的,无一不在它的上面来来往往。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撒满大地。小孩们迈着急急忙忙的步伐走过小石桥,兴高采烈地来到生产队前的晒谷坦上,三五成群,欢声笑语地做各种游戏。他们尽情地玩耍,来回地追逐直到大人们在桥的那头呼喊,才恋恋不舍地撇下玩伴,一个一个地又叮叮咚咚地踏上小石桥。站在石桥上望着微波荡漾的水面,兴趣盎然地捡起一块块小石头抛向水中,小石块在水中穿越而过,如流星般的跌落,再在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桥面上留下一阵阵清脆的笑声。

踩着光滑的桥面,望着桥下轻柔的河水,在水中倒映出人影就犹如身在画中。

山村多水,有水也便多了石桥,便有了小桥、流水、人家那一幅笼罩在烟雨濛濛中的画卷。夕阳中的光芒倒映在水中,与青色的石板相互争辉。水是妩媚的女人,桥是刚毅的汉子,它们就像一对亲蜜无间的伴侣一路走来和谐相处。

走在这小小的石桥上,你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两条单簿的八字脚屹立在水的中央,千百年来它经历过多少洪水肆虐咆哮,依然一动不动起托起长长的青石板。风吹雨打、水涨水落,它一如既往安祥地卧在那里,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还在续写着它的不朽人生。

改革开放后,生产队也拆分了,接着是田地责任到户,国营商店也在市场化的竟争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自此,这座小石桥走的人渐渐稀疏了。石桥的两头芳草萋萋,小石槽东倒西歪地滚在一旁。小河还是那条小河,桥还是那座桥,桥的两头青砖灰瓦的房子早已被高高的楼房所代替,而水面上的不远处已架起了水泥桥。小石桥寂寞凄凉地躺在那里。

时间流逝,那一座石板桥上长出了油油的青苔,月落乌啼,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夜晚。田地都荒芜了,人们已渐渐走出了山村,两村的人们往来随石桥的搁置也渐渐少了。河水依旧,而望着久违了的小石桥却再也找不回那疏远了的情感。

一座石桥,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次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站在这座石板桥上,去触摸历史留下的点点痕迹。每当我走过那座石板桥,记忆的潮水会在心头泛起,我会想起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同在石板桥上留下的孱弱的身影;每当我走过那座石板桥,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尽管饥不裹腹、衣衫褴褛,青青的石板依然是一座连接我们快乐的桥梁!

多少年过去了,小石桥在我的心中早已成了家乡的符号。那水、那桥就象母亲的怀抱,父亲的肩,一直温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

读老舍的《想北平》,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种亲切的感觉不仅是对作者老舍,因为作者地地道道的北京口语给人温馨的感觉,而且还在于作者笔下的北京给人一种真实的细腻感,即使那些没在北京待过多长时间甚至没去过北京的读者也会产生一种自然和谐甚或沉醉其中的真切感。这其中最大的妙处就在于作者以景绘情的意象的选择与自然真切的意境创设上。

正如作者所说:“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这一方面属于事实,没有任何的大手笔能够把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大都市写得滴水不漏,这也不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但其实这又是作者的一种非常谦虚说法,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心系民生的受人爱戴的作家不可能不比常人更了解北京,但作者真的是抛开了大家司空见惯或是耳熟能详的北京的名胜古迹,而是选择能够表现“母亲”的那些“微笑”与“眼泪”等再自然不过的事物来加以描绘,因为作者懂得“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表现我的心情”,他明白“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意象的选择细索而真切。作者选取什刹海的蜻蜓、苇叶上的嫩蜻蜓、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等,这些意象给了人们亲近自然的直觉形象,尽管作者没怎么进行具体的描绘,但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驰骋的舞台,这些简单而常见意象的组合仿佛给人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之美,在这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里,难怪作者自己就说“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即使就是描写大一点的城市布局,也没有站到一个宏观的角度进行枯燥的描绘,而是采用简单的'对比手法,抓住了近处的“院子与树”以及远处的“北山和西山”,简单的几个意象就把“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等特点自然地描绘了出来。

意境的创设清新而自然。作者在文中说:“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这里面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乐趣,作者没再展开细致的描绘,这就给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这其中不仅只有视觉的景象,不仅有动静的结合,甚至还有几声青蛙的名叫,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只是画了几只小小的蝌蚪,在这里,老舍的语言描绘与齐白石的色彩组合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让人叫绝。行文的最后,作者写到了城市居民与农家的乐趣,然而这只是读者通过意象的巧妙组合后的想象的产物:居民如何在自家的院里打点花草,农民们又是多么兴高采烈地把青青的蔬菜以及各色的水果挑到了城里的,城市乡村的居民又是如何体验着讨价还价的乐趣的等。这是怎样的一副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温馨的画卷啊!

读罢这短小的美文,深深为这位德高望重的“人民艺术家”的艺术所熏陶。选取小的角度作深刻隽永的美文,《想北平》真可谓乡思美文中的典范。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一

小河上有一座窄窄的石板桥,桥的对面就是我童年的学堂。每天我都会踏着这座窄窄的小桥去追逐我孩提时的梦。

每天清晨出门奶奶都叮咛我,要好好上学,过桥的时候要小心。那时候我总爱玩,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但我很听理解奶奶的用心良苦。所以每当我路过这座石板桥的时候,心里总会想起她的那一番话来。

有时候时间早,我就会放下书包静静坐在石桥上面沐浴暧暧的阳光,听听这潺潺流水之灵动。郁郁树荫上鸟儿之啾鸣。或憧憬如诗如画般的明天。

清晨小桥是我快乐的起点,黄昏小桥是我幸福的归途。每一次经过这里就像和老朋友谈心一样很温馨、很惬意又很踏实。

有一年冬天,川西平原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雪花如白鸽翱翔一般在空中轻轻飞舞。风儿把片片雪花撒了一地,深夜依晰听得见小屋周围的竹林里偶尔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第二天早晨才发现一些竹子已经弯下了腰,大自然为它披上了一层雪白的冬衣。

这一天我就穿梭在白悠悠的乡间小径上,继续追寻童年时代的'梦。

童年的那座石板桥,文章作者用深情的语言讲述着童年的故事。本文夹叙夹议,感情真实,发自肺腑。结尾处感情得到升华,深化主题,抒情性很强。文章语言含蓄婉转,有感染力。

这时的石板桥就像一块天然的大雪糕。真不想损坏大自然送来的精美艺术品。然而桥那边的朗朗书声就宛若一支天籁之音飘在漫漫雪花之中,这时朵朵雪花更像是跳动的串串音符,和着朗朗书声在空中起伏跌宕、漫天飞舞。于是我小心翼翼的走在堆满厚厚雪花的青石小桥上。鞋底与桥上的积雪发出的摩擦声就好似音乐厅里荡着的七彩音律,声声入耳。

看着石板桥上留下的那一串小脚印,我笑了。难道这就是岁月的足迹吗?

雁来雁往,花开花落。岁月已漫步十余个春秋,我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小毛孩子了。树上的细细柳丝轻轻飘舞,飘起了我的思绪。多想再回去看看昔日的那座小桥啊!

如今我又回到了老朋友身旁,这座童年的小桥依然静静的躺在那儿。它知道我会来,它是在等我吗?它还是那么的年轻,一点也看不出岁月曾经从这里流淌过。

我又坐在了它的怀里,就像小时候走路累着了一样依偎在它的身旁。细细的聆听这一沟涓涓河水哗啦啦的歌唱,这歌是唱给我们俩听的。它永远也不会寂寞,因为有小河为它唱歌。

昨天的束束暖阳,照不到今天的树叶。但往昔的小桥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我都历历在目,直到永远。石板桥将会继续为人们奉献,继续坚守它作为桥的那一份责任。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二

我家住在民福村石塘湾组。我们那儿有一口著名的大塘,叫做石塘。这口塘的面积大约有400多平方米,它的塘堤是水泥筑造的,那里面的水清澈见底,还养了许多鱼。水面上浮着小草,小虫子也会沾在水面,扇动小小的翅膀。

春天到了,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塘边的小草都偷偷地钻出来了,花朵也竞相开放。有的像喇叭,有的像小星星。小鱼儿们快活地在水中游来游去,给这个石塘带来了许多生机。小鱼有时探出头来,有时吐着泡泡。每天早晨,许多小鲫鱼都会出来透气,它们总喜欢成群结队的在水草多的水边摆着尾巴。钓鱼的人也有很多,几乎每天都在钓,他们总是满载而归。我们总会把家里的鸭子赶到石塘里去嬉戏,有的在憋水,有的在捉小鱼,有的悠闲地浮着。春天的池塘是满满的。

炎热的夏天到了,太阳炙烤着大地,它晒干了小池塘,也晒干了田野,禾苗正是要水的时候。这时候,大石塘就显出了它的本领,用它储藏的水救活了整个庄稼。人们都高兴极了,田地里一没有水,就从石塘里抽水来浇灌田地。我们还经常会到石塘里去游泳,蜻蜒也在水面上点着水。牛被蚊子咬得受不了,跑到石塘里去痛快地洗个澡。晚上,很多人来池塘边乘凉,你一句,她一句,东一句,西一句,夏夜不再宁静。夏天的石塘是热闹的。

秋天到了,到处一片金黄。早晨,石塘上面烟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塘边的小草们都黄了,树叶也都枯萎了,但是野菊正在开放。它们这儿一丛,那儿一丛,如同仙女下凡,把鲜花撒满石塘两岸。偶尔会有小鸟在石塘上空飞过,小蚂蚁们正忙着储藏食物呢!他们在塘边钻出许多小洞洞,一群群,一堆堆,一不小心,就被我们踩在脚下。一阵风拂过,我们感觉到了丝丝凉意。秋天的'石塘是凉凉的。

寒冷的冬天到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石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拿起一块小石子,轻轻地扔过去,它连飘几下才停下来。我们还经常会在石塘上溜冰。塘边的树都变得光秃秃的了,北风呼呼,石塘冷得哆嗦起来,冬天的石塘是冰冰的。

冬天过后,春天再来,石塘又将是春意浓浓,春水荡漾,花红柳绿,鱼儿欢跳。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三

我家乡有个小小的石板桥,虽然它不宏伟也不高大,但它的历史在我们全村人眼里让它变得宏伟了,变得高大了。那是一种无私,团结,有责任感的精神!

听妈妈讲,很久以前,老村长(现任村长的爸爸)是个对全村人民都很负责的人。全村民也很团结。有一年,水库涨大水,并且冲垮了周围的小丘,这是全村人民始料未及的,虽然连下六天大雨,也不至于这个地步吧。正是夏天,村民们的秧苗才刚刚种下,长得正壮,全糟了涝。一天晚上,村长召集大伙在他家开会:“大家都知道,今年别的不会有什么收成,全指望谷子了!但这水一冲,全没了,我们要想办法呀!”那时候有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说:“修个堤坝,水库就不会再发大水了!”

说完就做,夜里,夜风“呼---呼--”的刮,天上乌云密布,好像拍电影里的月黑风高,刺客出现的情景!雨水也不甘示弱,愣从天上往下跳。“走吧,叫村里大伙儿一起来!”村长一脸的坚定,村长的.妻子相劝:“正下雨呢,你还是别去了,怕风湿病又犯了!全村人淋感冒了怎么办?”村长凝视着他妻子,帮她披好雨衣,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管,我可是个村长啊!再说有全村的大老爷们儿帮忙,还怕个啥?我们修好了,明儿一早就回来!”

说完,村长便和一群男人带着铁锹,锄头走了。夜里,他们的背影更明显了,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并带着数课坚定的决心。尽管北风呼呼作响,路旁的大树小草左右摇晃,但他们的心没有摇晃,他们真是男子汉呀!

水库的小陡坡上,水势来得很猛,一浪打过去,河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腿,有些村民把持不住了,村长喝了一声:“咱们不保护村子,还能算爷们儿吗?哪个敢说自己不是爷们儿?就别管家,生孩子去呀!”接着一阵哄笑,村长自己也笑了,他们又振作了!

一锹一锹的泥土被挖走了,风雨仍“工作”着,潮水也不停的咆哮,但他们仍然竭尽全力的干着,尽管没伞,尽管衣服全打湿了,尽管他们有可能随时被淹没:但他们的决心并未动摇。三四个小时后,快凌晨了,堤修好了,可是却挡住了村子到田里的去路。

村长摸了摸他那浓密而短的胡须,心生妙计:’搭一座板桥,大伙儿快来!这里有石板!”他高兴地跳起来,像个调皮的孩子,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脸上全是黄泥,整个“大黄牛,”看样子多滑稽啊!

说时迟那时快,村长一上前去救托起一块二百多斤重的石板往河堤上铺。村民们都来帮忙,刚刚托两块很来劲儿,但为了让桥结实,村长托第三块时,腰闪了,疼在骨里,痛在心里,他作为村长,要带好头,于是没啃声,忍着痛继续扛,托了几块板子,一铺平,桥造好了,简陋了点,但很坚固。天亮了,公鸡打起了鸣。

村长一乐呵,加上闪过腰,一失足跌了一跤,左腿折断了。那群男人忙去扶他,他还呈着强,笑着说:“没事,就这点儿”水利工程“,咋还拼不下来么?好汉我不提当年勇,看现在,若真有事,俺太不争气了吧!哈哈,回去喝一杯去!”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虽然折了腿,但他异常兴奋!

因为他的腿折了,当村长不在方便,镇里决定再选人员,让他推荐几个。“他知道为了让村民幸福富裕起来,当村长一定要负责,村长也会累,最苦的是村长!他才要我去!他说他相信我,相信我能担此大任!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我会听他的!”他儿子迄今还这么说,每当说起来,他都会很自豪!十几年过去,村长长眠于地下很久了。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四

桥是两岸的一次执手;桥是村庄与世界间的一点灵犀。在我记忆的深处有一座石板桥,通过这座桥,我能轻易地穿越厚重的时光,回到我的村庄、我的童年。

每个村庄的诞生都是偶然的,就像一粒飘在风中的种子,倦乏了,无法选择地落在了一块土地上,然后从岁月的深处生根、发芽、成长,直到今日,或枝繁叶茂,或枯萎凋敝。

我无法考证出村庄在这片土地扎根的具体年代,它的历史虽不算久远,却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理出它成长的脉络。村庄坐落在一片平原上,隔着一条小河与南面的一大片土地对望。土地肥得流油,夏季穿着碧绿的绸衫,冬季披着雪白的棉袄,是养育村庄的沃土。

小河其实并不宽,在雨季里也不过十米左右,我十岁时就能轻松地游上七八个来回;小河也并不深,丰水期也刚刚到赵铁柱的下巴。赵铁柱是村庄里个子最高的人,伸手就能摸到我家的屋檐。但这条小河却切断了村庄和南面那片土地的联系,于是有人就修建了这座石板桥。修桥的人我并不认识,他们穿着粗糙的土布褂子,满面尘灰,生活在久远的过去,离我有半个多世纪那么遥远。

小桥有四个桥墩子,用一种近于黑色的石头垒砌而成。这种石头我见过,出产在村庄北面二十里地远的一座山上。桥面是由一种青白色的石条铺成的,每块石条都厚一尺,宽半米,长两米。我后来学了些知识,大概地估算了一下,这样一块石条的重量有一千七百斤左右。这种青石我们本地并不出产,应该是从几百里路以外的'某一座山上搬运过来的。

拂去记忆上的尘埃,在遥远的年代,一群充满了梦想的庄稼人要在河上修建一座石桥,好开垦河对面那一大片丰饶的土地。他们从附近的山上开采出了一些黑色的石头,凿成石砖,垒出了桥墩子。可用作桥面的石头却没有,这可愁坏了这些壮实的汉子。他们瞅着砌好的桥墩子苦思冥想,大腿蹲得生疼,眉毛拧成了疙瘩,又抽光了口袋里的烟末。这样苦挨了一下午,才有人惊喜地大喝了一声:“有了,俺知道三百里外有个石头场,咱去那买!”于是所有人都来了精神,腿不疼了,眉毛上的疙瘩解开了,有人甚至兴奋地喊:“谁还有烟末,俺要抽上一锅。”

两挂四匹马的胶皮轱辘大车出发了,整整用了一个月,马车来回往返了四次或者五次,终于从遥远的石场拉回来了一条条板板整整的青石。铺桥板的时候,整个村庄的人都聚集在了小河边。几十个赤身的汉子,用粗绳、木杠抬起了一块块青石板,嘴里吆喝着低沉而整齐的号子,脚下迈着稳健而扎实的步伐,把一块块青石板铺在了桥墩之上。那一天是村庄的节日,女人们殷勤地炒菜做饭、男人们豪放地喝酒吃肉,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桥上跑过去,又跑过来。

有了这座小桥,南岸的大片土地得到了开垦,种上了成片的玉米和高粱。早晨,炊烟刚刚散去,村里人就扛着锄头,或赶着牛车,从桥上去了南岸;黄昏,晚霞烧红了河水和石桥,人和牲口又倦乏而满足地从桥上返回了村庄。小桥连着希望和收获,春天,种子迫不及待地从桥上奔往南岸的土地;秋天,成车的粮食又排着队,从南岸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村庄。

小时候,石板桥是我们的乐园。一群光屁股的孩子,排着队站在桥沿上,青石板滚热,烫得孩子们不住地跳着脚。终于等到了孩子头的一声呐喊,孩子们如一群快活的鸭子,“扑通扑通”地跃入了清凉的河水中,水花四溅,惊跑了在桥墩下休息的几只青蛙;笑声四溅,惊飞了在岸边柳树上乘凉的一群麻雀。

村庄慢慢地变大,房子由旧变新,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南岸的土地由少变多,今年种玉米,明年种大豆,后年可能又种了满地的瓜果蔬菜。一切都在变,包括石板桥身下的小河,这一秒的水流已经不再和上一秒的水流相同了,去年流经石板桥的河水,今年可能已经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也还可能化成了头上的一片白云。就连石板桥四周的空气每天都是新的,昨天的空气已经裹夹着村庄和土地的气息,被风带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而现在的空气,也许来自于远处的山脉、森林或是另一个村庄。

只有石板桥没有变,依旧静默地卧在小河上。如果要论见识,我想石板桥可以胜过任何一个居住在村庄里的人。它记得关于村庄的一切,甚至是一些细微的改变。石板桥是一个智者,一个沉默的智者,知晓一切,却不说。

又一年,村庄里的人再一次聚集在了一次,商议在小河上重新建一座桥,因为南岸的土地已经扩大了几十倍;因为村里人已经用现代化的机械代替了牛马,石板桥已经无法担负起这样的重任了。

一个建桥的队伍驻扎在了河边,两台大型挖掘机开始了工作。石板桥静默地望着这一切,一座新型的桥梁就将出现在离它不远的河面上。它有些伤感,新桥建成后它将失去作为一个桥梁的使命和作用;它难免怨叹,自己曾经为村庄服务了几十年,可如今村里人却要将它抛弃,将它遗忘。但它毕竟是一个智者,没用几天,它就慢慢地释然了,彻底地悟透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真正寓意。于是它变得更加地淡泊起来,并且开始用期待和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身边那座新桥的慢慢建成。

时光就如脚下的流水,带走了石板桥曾经的辉煌。村庄里的人并没有因为新桥的建成就拆除了石板桥,而是依旧让它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石板桥恬静地卧在小河上,像一个熟睡的老者,平静而安详。

春天,有时放羊的老刘头会赶着几只白色的山羊从石板桥上走过,去往南岸的一片草滩。石板桥体会着羊蹄子踏在脊背上的快乐,心里充满了久违的幸福。

夏天,石板桥偶尔还能盼来几个孩子。这些孩子虽然已经不再被允许下河游泳了,但他们在桥上比赛向河里掷着瓦片。河水上激起一串串的涟漪,它和孩子们一起高兴起来,就如年迈的老爷爷在看一群孙子玩耍那样满足。

秋天,会有一个老头持着一把钓竿,在石板桥上从早坐到晚,钓着河里的小鱼。它认识他,知道他在村庄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后来去了城里的儿子家,如今却又回到了村庄。石板桥知道他过不惯城里的生活,知道他想念着这个村庄。

冬天石板桥也不寂寞。白天偶尔会有几只麻雀落在桥上歇息,它们的谈话都清晰地落入了它的耳朵,它因此知道了村庄里谁家又新盖了小洋楼,也知道了以前总流鼻涕的二小娶了个新媳妇。就是在寂静的冬夜,有时也会有一只馋嘴的黄鼠狼一缕烟似地通过桥面,潜入村庄,准备拖一只鸡回来。但用不了一会,石板桥又会看见这只黄鼠狼低着脑袋失望地返回了南岸,只留下两行细碎的小脚印,印在桥面上的积雪中。石板桥忍不住笑了笑,没有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

但至少今天,石板桥却进入了我的梦境,这边连着我疲惫的心,那边连着遥远的村庄。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五

石头路位于系马口镇,其实是一条路,老居民却习惯把它分为两段。从老正街出来到马口棉纺厂后门,这一段称为上石头路;接下来的一段一直通到金马大道的尾端,自然就是下石头路了。站在下石头路口,一眼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型的石碑,上书“系马口”三个大字,旁边题款是曹禺某年某月。系马口的由来大家耳熟能详,关羽将军从荆州进汉阳,在此安营,牵马饮于汉江,尔后系马于石桩而得名。

这段石头路全长不过3里,宽度约为6米,全部用上好的青石铺就。路中间用大石头,大小约现在50至60厘米见方的磁砖,两边石头略小。石头与石头之间地连接,经能工巧匠地调配,缝隙很小。石头平整光滑,雨过天晴行人仿佛行走在镜子上。入夏的夜晚,曾见两边的居民抬出竹床,搬来凳子,在路上纳凉。小孩捉迷藏,看星星。大人拉家常,讲故事。老人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摇动蒲扇,眯着眼睛,好似品味历史的沧桑。

据《汉川市志》记载,石头路由清朝一位退休的官员回故乡时出资修建。没有人知道修建这条石头路花费了多少银两,也不知道这些石头从哪里运来。出资人姓甚名谁,官居几品,均不清楚。只知道这条石头路是汉川有史以来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石头路。系马口镇曾有“小汉口”的美誉,老正街和石头路商贾如云,百年老店潘同春豆瓣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曾有9家分店开到省内外。由此可以证明历史上的石头路是“小汉口”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

1994年夏天,我在这里搞城镇土地登记。记得石头路两边有好些栋全木制房屋。我们好奇地问,这房子有多大啊?上了年纪的人总是说这是九柱三间,那是几柱几间。几间还好理解,几柱呢原来指的是支撑房子大框架,单排所用的树木数量。那时人年轻,不懂也很少关注房子所用的木料是什么材质。但是从叙述人自豪的口气中,可以感受到它昔日的主人所拥有的荣耀和辉煌。房子的外观虽然有些旧了,但气势还在。细细打听,才知道这些房子的年龄最小的都超过了100岁。一百多年的历史呢,普通人得活过两辈子。那一刹那,我恍然隔世,似乎穿越前朝,不经意间窥探了历史的秘密。走进其中,但见幽深的天井,雕花的门窗,全木的墙壁,一块长方形的石条上面雕刻着万字形花纹……无声地记录着曾经的风光。出得门来,又见年轻姑娘们身穿鲜艳衣裙,笑靥如花,从石头路上迤逦而行,高跟鞋敲击路面,清脆作响。至此我又回到当代,历史的厚重与文化沉淀与我们擦肩而过。

再回系马口,已物是人非。石头路竟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两边是整洁的小洋楼,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问及变化,人们或笑着摇头,或懒得作答,或一走了之,仿佛我是天外来客,不食人间烟火。人们忘记了石头路的历史,这条路也早已改变了性格。前年五一,我们几个人组织户外游,骑车到孝昌县,没有去双峰山风景区,而是去了孝昌县小河古镇。那里留下的石头路和房子,还是明末清初的。想起系马口曾经拥有的石头路,我怅然若失。显然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是石头路从人们视野里消失的原因,那又是什么让呢?是怀旧的情绪使然,还是因为工作关系,我真的不晓得了。有一个答案,不知道对不对,这里没有梁思成,也没有类梁思成,因为斯人已去,其志难继。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六

这是一脉伟岸的山峦,它经历了漫长的时光,从远古洪荒矗立到今天。从第一位登封祭天的帝王开始,无数的达官显宦、文人过客为这座名山留下了众多神秘而美丽的书法石刻。在这座大山的怀抱中,有一方宽阔的大石坪,石坪上刻下了一方佛经。已经没有人能确切的考证出当时刻经的因由,我想既是佛经,导人心性向善的作用总还是有的。也勿庸置疑,是先有了这大石坪上的佛经,才有了它后来的名字----泰山经石峪。

细细地品读那些散落在山谷里的碑文石刻,我们也能感觉到古人眼中经石峪里的光景:溪桥亭台,古朴沧桑;水石跌宕,泠然作响;青山耸峙、花木葳蕤。与登山的盘路上比这里显得十分幽静。那圣洁的佛经及历代的石刻周围,四周的天空下氤氲着佛门的清静。难怪汪曾祺先生在泰山旅居时说过这样的话“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他说得便是石刻佛经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冬雪过后,经石峪里除了偶有打取山泉的人,牧羊的人,看山的人,白雪的世界一片静寂。春风吹来,山谷里依然弥漫着料峭的春寒,但是我们仍然从泛绿的柳丝上觅到了春天的气息。石坪旁的柳树林里,软绿的枝条随风飘动,泛起水莹莹的光泽,从和煦的春风里望过去,犹如春姑娘披了一层淡淡的绿纱,那情景是颇朦胧的。

春天到了,经石峪里就是山花烂漫的光景了,花儿们听从自然的召唤,从不辜负明媚的春光。山坡上,河谷中,岩石的罅隙里全都开出了娇艳的花朵。黄色的连翘与迎春花,天蓝色的鸢尾花与雏菊,白色的苦菜花和满天星,紫红色的杜仲开放得春光大泄,美丽的蝶儿爬上蓝色的`鸢尾花在风里轻轻地摇摆。无数的山花在流水的山间开放得色彩斑斓,炫丽入眼。春暖花开的日子中,经石峪成了人们闲暇散步消遣的好地方,寓美景之中悦动身心,好不自在。

走上登山的盘石路,过一处叫三官庙的地方,右拐下越漱玉桥便是通往经石峪的石阶路。水小的时候,桥下的流水掩隐在蒿草、乱石绿藤之中,只闻幽幽水声,难觅流水之踪。白日里如若临栏凭风,闲倚石桥,听清风过涧,空谷幽鸣,令人精神爽朗;夜晚仰观山高月小,清辉盈地,颇添幽趣。

登上山坡,路边的石台上有一座石亭,横梁上刻有名字——“高山流水之亭”,相传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相遇的地方。但石亭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遗迹,原在石经西侧《高山流水亭石壁记》前,后因修坝保护石经而移此处。四条方型石柱间连接着石板插挡可遮阳避雨,下有踢脚石,可防雨水内溅。檐脊上雕有神兽,亭檐翘探,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端庄大气,古朴厚重。亭内有石桌石凳,石凳现仅剩两圆一方。雨天闲坐,石亭为读雨佳处,亭柱上刻有对联:“天门倒泻一濂雨,梵石灵呵千载文”。大雨如帘似天门倒泻,水漫石坪,哗哗流动,那清幽的水声仿佛是在颂读着那千年的佛经。如今,在石亭内闲坐读雨,景色一如亭联所述。

步出石亭,过神聆桥,便是那一方刻在石坪上的大字佛经了。荫翳在天,手扶石栏,静静地伫立在石坪前,凝眸观望,那些刻在石坪上的《金刚经》字大如斗,让人感觉着雍容大度、宽厚仁和、端庄淡然之中又不失硬郎的风骨,它属于隶书体,但是却没有隶书的锋芒。凝视着眼前那些字体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书者宽厚的内心是那么的淡然平静。这时你也许会读懂,佛教讲究的是心性从容与安宁。如今,石经在岁月的流逝中好多的刻字已经模糊不全,还有人为盗凿的遗迹,甚为可惜。身后的石桥上还有许多题刻,而其中“泠然清韵”四字,颇有意境。目光过处,便可想见水过石桥,泠然作响,让人心生凉意,韵味隽永。桥旁有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李三才所作的诗碑,稍有残缺,但题诗尚存:“暴经石傍水泠泠,镇日独来倚树听。此意世人浑未解,半天矫首万山青。”由此可知,明朝就已无从考证这刻经的因由了。

暴经石西侧有“高山流水亭石壁记”,记述了明隆庆六年(1572年)江西南昌人万恭祀泰山访经石峪,探古寻幽向往高水流水的雅怀情趣。闲立石壁前读其佳句:“巍巍呼志在高山,潺潺兮意在流水”,颇有意境。不必说那书法的端庄秀美,先贤的艺术情趣,单是在炎夏的午后,徜徉于林荫之下,沐山涧之清风,寻一席之石坪悠然而卧,已是无比的惬意,况且头上时有鸟儿在浓荫里婉转啼鸣。一九六一年,郭老来观看了经石峪后也在石壁上题有诗作:“经字大如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祗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这首诗刻在《高山流水亭石壁记》岩石南侧隐蔽处,木叶掩隐寻找不易。如大师之品格,淡泊谦和。

周末假日里,四周里树荫下的石坪上时常会有休闲野餐的聚会。有弹琴的少女,吹笛的小哥。悠扬悦耳的笛声远离了闹市的喧嚣显得更加澄澈,在山谷里传得很远很远,涤人心性。这时我偶尔感到:这石刻的佛经虽然存在了上千年,终究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曲鸣唱。一样会在岁月的雨雪中风化。人类的一切遗迹都将会像这随风而逝的笛声在自然的时光中消失殆尽。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会有无数的局限性,注定了我们对自然与生命还有许多延伸不到的神秘与期盼。谁也说不清是何年何月,为了什么因由是谁在这方大石坪上刻下了如此端庄宁重,秀逸洒脱的佛经。唯有那年年随水而去的落花继续见证着它的过去与今生,依然是在春夏秋冬里花开花落,阐示着生命意义----自然而然的生活。

因为近在咫尺的便捷,无事的时候我喜欢到那里消遣闲坐。矫首半天,听流水泠泠,看万山青翠,花开花落。

故乡的石板桥篇十七

话说老家南山槐坪村与东坡村中间有一面山坡,山坡上石头众多,而石头都为两石摞着立起,这是为何?那中间有个精彩的传说。

这面山坡是巍峨的北山前胸,春天山桃花山杏花映红山坡,夏天荆花束束香飘十里,秋天野菊花这儿一堆那儿一丛,红彤彤,金烂烂清香四溢。每年三个花季蝶飞蜂绕采花酿蜜好不热闹。相传有个花仙蜂王相中了这块宝地,率领全部家丁在这里安家筑巢繁衍生活了下来。

有一年秋天菊花飘香时,住在附近村庄里的王大爷在山坡上放牧。他看着群羊悠闲地吃着青草,蜜蜂在花间边唱边舞,嗅嗅清鲜如蜜的空气,就想来几句“信天游”表示满心的欢喜。

“哼!哼!”他清嗓子的声音好像惊动了乱石中的一窝蜜蜂,它们黑压压的一片掠过他的`头顶飞走了。王大爷目寻蜂的来源,发现离自己不远处还有蜜蜂陆续飞过来,他起身急步上前一看:一面小山坡前两块石头的夹缝中有蜜蜂络绎不绝地飞出飞进,根据刚才蜂飞走的情况判断,这里肯定有蜜蜂窝,那群蜂是被分出去另立了山头。有蜂窝就有蜂蜜,这一发现勾醒了王大爷肚里的馋虫,一想到蜂蜜王大爷作梦都想美美吃一顿。

他贪婪地吃着,直到感觉肚里沉甸甸,嗓子眼打饱嗝,才又一次聚睛细瞧:石洞里不是一罐,是个仓库的样子,存着一罐又一罐。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发大财了,发大财了”!王大爷喜不自禁地叫道。

不知过了多久,风平了嗡嗡声消失了,他才款款掀开衣服偷眼望去:刚才吃蜜的小洞口爬满了蜜蜂,原来那个石缝是一个土蜂家族的大门,那大门里肯定储存着由整面山坡花粉酿来的蜂蜜……王大爷为这一发现在心里欢呼,可不敢再造次,看看手上起得包,此时只有忍着疼不动声色地离开。可好不容易发现的新大陆,真不想失去,于是他悄悄搬来一块石头立在石门前,还害怕记不住,又搬来一块摞在上面,确定明天再来一眼就可认出,才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

傍晚,王大爷赶着羊哼着小曲回到家,老伴看到他喜不自胜的样子,问他为啥事那么高兴,王大爷说:“天机不可泄露,你只给我准备好器具,明天保准让你吃上蜂蜜。”王大爷喜滋滋地等到天亮,把羊赶进山坡,挎上一只水桶就直奔北山坡。

咦!昨天明明施了记号,今天怎么就找不到了呢?他拍拍脑门想想,嗯,就是这片山坡呀,这就是自己摞起来的那两块石头,怎么找不到那个石缝呢?再仔细寻找发现山坡上的石头全都摞起来了,王大爷心急如火燎,在一块块直凌凌摞着的石头中一圈圈直转得眼冒金星,立着摞起的石头几乎瞧了个遍,就是找不到那流蜜的石洞。

迷迷糊糊中,有一群大眼睛穿着黄底黑纹的小孩儿围着他嬉笑喧闹,她们手里都提着小桶,桶里装满了花蜜,争先恐后地往他嘴里塞花蜜:“吃,吃,吃……让你吃个够……”

此时一个头戴花翎,皇后模样的人被前呼后拥着来到他面前说:“昨天我们把你当客人,让你吃了个饱,没想到你还想端了我家老窝,要不是昨晚请土地大仙帮忙,把一块块石头摞起来,我们三季的辛勤就白费了!冬天我们一家老小就该挨饿了!你太贪婪了!太贪婪了!”

王大爷此时好像一下醒过来了,他没敢睁眼看,爬在石头上磕头如捣蒜。他说:“谢谢大仙不杀之恩,若能得到您的宽恕,我愿意奉养报恩!”

“那好吧!”

王大爷听到回答才慢慢抬起头来,他看到的周围还是灌木丛,菊花依然灿烂地开着,再看看身下这块石头,惊奇地发现石头上写着字呢,定睛细瞧,隐约看到那像是大门上的一幅对联,仔细斟酌辨认,横批“上门是客”,上联“走前门饱饱吃一顿”,下联“迂后门奉送一千斤”。

王大爷真切地意识到昨天自己误闯了花仙蜂王的前门,人家是把自己奉为上客。此时他感到嘴里塞满了东西,腮邦鼓胀不能动弹,用手一摸摸到了花粉,用手去掏,掏出了一大捧菊花瓣,想想自己的作为这是人家在惩罚自己的贪心不足,愧呀,愧心难当!他决心把这个秘密封存在记忆里,不再打扰花仙蜂王一家。

等他站起来想离开时,他想起刚才摔倒时滚出去的水桶,抬眼搜寻,不远处水桶周周正正立在那里,好像装满了东西,他跑过去一看那是整整一桶蜜蜂,它们密密麻麻抱成一团,细看好像已开始筑巢了,王大爷想到花仙蜂王这样善待自己,人家有意我不能无情啊!于是他又一次千恩万谢,脱下衣服蒙在了水桶上,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向坡下走去。

从此这窝土蜂在王大爷家安家落户生息繁衍了下来。王大爷家房前屋后花草俱多景色秀美,他每年初夏用荆条编成囤再用泥巴糊好,那蜂丁兴旺年年分窝,几年下来王大爷家就有了几十窝土蜂,他家盛蜂蜜的器具也由小罐变成了大缸,而且那蜜格外香甜。

后来王大爷家蜂多得养不过来了,三亲六故每家送一窝奉养。相传南山土蜂家养就是从这里起源传承下来的,住在山里的农家人,哪家都养着几窝土蜂,用蜂蜜水待客那是土特产精品,刮麦天喝碗蜂蜜水解渴又败火。直到现在南山养土蜂的人还很多,蜜源滚滚,富裕香甜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