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精选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7 14:09:37 |
  • ZTFB |
  • 7页

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也能找到未来的方向。总结时可以参考已有的范文,但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的总结风格和内容都有所不同,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写作方式。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一

高三全年复习是漫长而艰辛的路程,其间需要持续承担着不小的内心和外部压力。在复习期间,同学们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或者感到焦躁和厌倦。与此同时,相比于理科,语文这个学科又存在着“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现象,导致一些同学在复习中过早地放弃语文学科,宁愿把时间留给其他科目。但殊不知,越是不愿意提供时间,就越没法看到成效,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可取。

因此,同学们需要建立信心,在一天两天中,语文确实无法看到明确的效果;但如果是一个月、一个学期,语文可以获得的提高绝对不比其他科目小。建立这样的心态,是成绩飞跃的前提。对基础不太牢靠或者学习不得其法的同学来说,一二十分的提高也是可以期待的。

高考语文的特点是“直接”与课内知识相关的部分较少。但很多同学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课内”,在复习中对于课内知识不够重视。但实际上,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式是“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即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以“非课文”的形式考察出来。因此,课内知识的归纳和落实也是复习的要点所在。

在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将曾经松散学习的课内知识点纳入到考试试卷的体系之内,落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课内文言文字词往往会在文言文阅读题中改头换面,用课外文章的例句来考课内知识;再比如,课内诗词鉴赏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张孝祥唤醒你对辛弃疾的记忆)。实际上,高考语文对我们的要求,无非是“学以致用”四个字而已。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二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试卷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0-—21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20、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22、××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23、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24、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

a、乙酉(鸡)年 b、丙戌(狗)年 c、丁亥(猪)年 d、戊子(鼠)年

25、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26、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27、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28、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29、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 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3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3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3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a、朝三暮四 b、耳濡目染 c、望梅止渴 d、乐不思蜀

34、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

35、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a、信的内容 b、写信人的谦称 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语

36、“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37、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项是

a、新华社-——中国 b、合众社-——英国

c、美联社-——美国 d、法新社-——法国

38、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 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39、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三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史的资料。

之类的方法。

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部小说家类。

话中发掘史料。

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料也未可知。

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

1.c。

2.d。

3.b。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

间,冀去珪。流寇扰河南,太监陆訚谋督师,下廷议,莫敢先发。珪厉声曰:“师老民疲,贼日炽,以冒功者多,偾事者漏罚,失将士心。先所遣已无功,可复遣耶?今贼横行郊圻肘腋间,民嚣然思乱,祸旦夕及宗社。吾侪死不偿责,诸公安得首鼠两端。”由是议罢。疏上,竟遣訚,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遣命毋请恤典。抚、按以为言,诏廕其子中书舍人。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历吏部左/右侍郎/。

吏部左/右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四

小镇柔软打印山崖滚动一瘸一拐胸脯粮食惭愧裂开欺负冻僵。

二,填反义词。

真——()善——()美——()。

真诚——()善良——()丑陋——()。

三,填空。

美丽的()漂亮的()英勇的()。

大()无私损人()己先人()己。

自()自()()()磊落自以()()。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身()()()鸟()()()。

五,选词填空。

运动员选手代表。

1,小蜜蜂()昆虫,小燕子是飞鸟们推出的(),群兽选出的()是小鹿。

上来过。

2,小鹿穿()山谷,跑()险峰,他决心采()顶峰上的宝石,夺取比赛的胜利。

六,填空。

快乐的()鲜艳的()美丽的`()。

()()()。

七,阅读。

追赶太阳的人。

从前,有个巨人名叫夸父。

夸父在地上一坐,就像一座大山。夸父一站起来,脑袋能碰着天上的云彩。夸父的两条腿很长,一步就能跨过一条大河,跑起来,飞鸟也追不上他。

八,给加点的字注音。

书籍鲁迅干净油漆樟脑球年龄储存下载。

贡献并且家庭允许何时后悔迟到。

磁带兴旺蔡伦津津有味。

九,多音字组词。

空——()重——()卷——()。

空——()重——()卷——()。

十,词语填空。

1,反义词。

真—()善—()美—()。

真诚—()善良—()()—丑陋。

2,填词语。

美丽的()漂亮的()英勇的()()的()。

()生活,他五六岁就去给人家放鹅。

他长大后当了官,()他没有忘记自己困苦的童年,(),他出钱在家乡办了一所学校……。

读书有三到,谓(),(),()。

理想的书籍,是()的钥匙。

十一,填词语。

长歌行惜时。

百川东到海,三春花事好,

何时复西归?为学须及早。

————————————,

————————————。

十二,阅读。

春天的早晨真美丽!鸟儿喳喳地叫着,鸟妈妈往刚出生的小鸟嘴里喂食。小草伸伸懒腰,慢慢地拱出地面,脸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前些天还是光秃秃的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叶。太阳公公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拨开云雾,露出了它那红扑扑的脸。

1,填上合适的词。

()的露珠()的树枝()的绿叶()的脸蛋()地叫()地笑。

2,照样子写词语。

红扑扑黄()()黑()()白()()金()()。

3,这段话中,分别写了()()()和()。

4,这段话中,()()和()是被当做人来写的。

5,这段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直线画出来。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五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b )国。

a、颛臾 b、鲁 c、齐 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c )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a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c )

a、1927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 )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

a、李广 b、沙子龙   c、水生嫂 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 b、《论语》   c、《尚书》 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

a、冰心 b、朱自清   c、巴金 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东篱乐府》是(  )

a、诗集 b、词集   c、曲集 d、文集

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甫 d、王维

20、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a、河南 b、河北   c、湖南 d、山西

21、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  )家之理。

a、儒 b、佛 c、道 d、法

22、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国作家。

a、英 b、法 c、美 d、俄

23、李斯《谏逐客书》中所写的重在四面扩张的秦国君王是(  )

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

2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白居易 d、苏轼

25、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

26、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27、《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本末体

28、《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

a、李伶 b、严嵩  c、顾秉谦 d、杨继盛

29、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

a、茅盾 b、鲁迅   c、郭沫若 d、成仿吾

30、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31、杜甫的《登高》是(  )诗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3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赵威后问齐使》所褒扬的人物是(  )

a、叶阳子 b、钟离子   c、北宫婴儿子 d、齐使者   e、於陵子仲

2、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

a、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      b、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

c、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  d、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e、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3、朱光潜在他的《选择与安排》中认为,选择常犯毛病的表现有(  )

a、脱节断气 b、面面俱到   c、前后重复 d、浮光掠影   e、意思杂乱

4、郁达夫参加的社团有(  )

5、下列作品中使用详略方法的有(  )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e、《报刘一丈书》

6、《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阐发的艺术创作思想是(  )

a、胸有成竹 b、庖丁解牛   c、轮扁斫轮 d、心手相应   e、车过腹痛

7、侯方域的《马伶传》中提到的《鸣凤记》所述的人物有(  )

a、杨继盛 b、严嵩   c、阮大铖 d、魏忠贤   e、顾秉谦

8、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  )

a、鲁迅 b、茅盾 c、朱自清 d、冰心 e、瞿秋白

9、下列诗歌属于绝句的有(  )

10、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王实甫  e、张养浩

11、下列属于宫调的是(  )

a、“越调” b、“天净沙” c、“正宫” d、“端正好” e、“朝天子”

12、散曲的特点是(  )

a、长于比兴,注重寄托   b、通首同韵,句句押韵   c、不能换韵,可用衬字

d、讲求文采、对仗     e、以问答方式行文

13、引起宝玉挨打的人物有(  )

a、袭人 b、蒋玉函  c、柳湘莲 d、贾环  e、金钏儿

14、下列属于老舍戏剧名作的有(  )

a、《离婚》 b、《茶馆》 c、《龙须沟》 d、《三姊妹》 e、《四世同堂》

15、“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所用的修辞格有(  )

a、借代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e、顶针

16、下列对高尔基《鹰之歌》主题理解正确的是(  )

a、歌颂了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献身品格   b、鞭挞了市侩哲学和庸俗心理

c、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战斗     d、揭露了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e、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17、下列人物属于虚构的有(  )

a、河伯 b、共叔段   c、海若 d、郭橐驼 e、南霁云

18、读书为学的目的是(  )

a、娱乐 b、装饰  c、长才 d、权衡轻重  e、审察事理

19、冰心的《往事》中出现的人物除作者外,还有(  )

a、涵 b、波 c、杰 d、涛 e、楫

20、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昌龄   e、岑参

21、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用的修辞有(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对偶 e、互文

22、郭沫若《炉中煤》中的“重见天光”,其象征意义是(  )

23、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

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4、屠格涅夫作品中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的作品有(  )

25、下列作品采用象征手法的有(  )

a、《往事》 b、《鹰之歌》 c、《前赤壁赋》 d、《炉中煤》 e、《苦恼》

26、“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使用的修辞有(  )

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对偶 e、用典

27、下列作品中采用了抑扬兼施手法的有(  )

a、《往事》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寡人之于国也》

d、《石崇与王恺争豪》 e、《种树郭橐驼传》

28、为了救国救民,曾在年青时就弃医从文的作家有(  )

a、鲁迅 b、闻一多  c、郭沫若 d、茅盾 e、老舍

24、abd 25、abd 26、acd 27、abd 28、ac

三、填空题

1、梁启超《论毅力》引用了孔子的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引用了成语___________。

2、《种树郭橐驼传》中“以为官戒”的是___________。

3、冰心的《往事》中反复说“海太单调了”、“我的话太乏味了”,这里使用的表现方法是___________。

4、词是配合___________歌唱的新诗体。

5、白居易《杜陵臾》:昨日里胥方到门,___________。

6、陆游《关山月》中笼罩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

8、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概括力最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9、辛弃疾《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___________。

10、张养浩有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里的“山”指________,“河”指________ 。

11、苏轼《江城子》词中化景物为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的写景特色是___________。

13、杜甫《登高》一诗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

14、《秋思》中有句:夕阳西下,___________。

1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

16、《虞美人》: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17、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

18、议论文是以议论、_____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19、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两个方面。

20、赋是__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17、欲辩已忘言 18、述说 19、社会环境 20、汉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

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3、中不索交诸侯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5、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8、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1、万姓胪欢

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13、尔有母遗,?我独无

14、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15、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6、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17、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8、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19、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2、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2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5、上下相孚

26、回波电笑

27、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

28、土也罔极,二三其德

29、首身离兮心不惩

30、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枉用相存

31、直挂云帆济沧海

3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34、帝心恻隐知人弊

35、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36、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37、五十弦翻塞外声

38、请赓一绝,以剖寸心

3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40、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1、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42、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

43、擅造潭府

44、该当何罪

45、县官急索催,租税从何出

44、判决、判处 45、催逼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5、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6、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7、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9、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0、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1、不要耽误了耕耘收获的季节

2、从没有停止过,但海水并未枯竭

一年四季都不发生变化,不受陆上水灾旱灾的影响

3、放弃老百姓去资助敌对的国家

这就是所说的借给敌人武器、给予强盗粮食啊

4、油灯里的油充足,它发出的光就特别的亮

讲仁义道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非常和煦(指内容充实、气势充沛)

5、城市的城墙超过一百雉,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现在今不合制度 您将会受不了

6、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按照文书执行

面带怒色回到自己的军部

迷惑走错道路,耽误了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

7、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 制造夸大失实的邪说帮助他们攻击张巡、许远。

8、使我们人丁兴旺、心情安定 困苦而且疲劳

9、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小洞穴

远在千里之外的景物,仿佛只在咫尺之间

青山白水互相缠绕

视野之外山水与高天连接

10、画竹之前,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的形象

动笔作画,一气呵成

稍一放松,时机就消失了

11、漂浮在旷远迷茫的万顷江面上

在天空中乘风遨游 脱离生世独立于世外

12、枝叶茂盛分披,世上少有与之并列的事物

2、鲁讯《灯下漫笔》的一、二两部分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斯《谏逐客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梁启超《论毅力》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7、培根的《论学问》分别讲了哪两个问题?

8、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后叙”?

9、柳宗元所写的“西山”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线索是什么?

10、《文与可画??谷偃竹记》阐述了哪两个文艺主张?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北京秋天的“色”和“味”分别是什么?

12、《爱尔克的灯光》中为什么要写姐姐?

13、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是什么?点题的句子是什么?

14、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谁的典故?

15、李商隐《无题》诗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17、《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无形的手掌”指什么?

18、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蛇”象征什么?

19、李煜《虞美人》的主题是什么?

20、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

21、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

22、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了什么?

23、老舍《断魂枪》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是什么?

24、《米龙老爹》中一、三人称交互为用的特点有何表达作用?

1、姚纳的苦恼有:丧子、心中的痛苦无人肯听其倾诉 小母马的作用有:一是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对比,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二是运用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从而暴露社会的黑暗。

2、鲁迅《灯下漫笔》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进行揭露。

3、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从而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

4、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5、“百日维新”失败后处于逆境的同人

6、点题,点明“惜今”的具体内容

7、治学的目的、治学的方法

8、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的英勇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9、“特立”、“不与培?为类” “始得”

10、“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11、色是“清、静、悲凉”

味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12、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启发青年人:必须彻底挣脱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束缚,才有希望、才有出路。

13、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积极进取 “天下归心”

14、宗悫

15、回环往复、婉转深微

16、爱国和无私奉献精神

17、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

18、“鹰”象征革命勇士;“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

19、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0、反映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

21、抒发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弱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

2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替代,另一方面,两种文明的冲突又是以民族压迫的方式进行的,被压迫民族的愚昧麻木和帝国主义的强大凶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对比。

24、(1)可避免叙述的呆板、单调

(2)可以全方位地叙述英雄形象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回答:

a、指出本段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

b、这段文字中的立论体现在哪里?

c、这段文字的双重比喻有何意义?

2、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回答:

a、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b、本文驳斥的对象是谁?立论原则是什么?

c、本文驳论的形式是什么?

3、阅读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回答:

a、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哪两种时代的循环,这种划分的目的何在?

b、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两部分着眼点有何不同?

c、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回答:

a、文中的“城”指哪里?

b、本段运用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c、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5、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奚谷。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回答:

a、“是州”指哪里?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b、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c、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6、阅读茅盾《香市》中的这段文字: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请问答:

a、“革命”指什么时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b、“公安分局”的衙门、蚕种改良所分别指什么?

c、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阅读《国殇》第一段: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回答:

a、该段文字分几层?试概括层意。

b、该段文字描写战斗进程有何特点?

c、屈原写作本文的原因何在?

8、阅读《兵车行》(杜甫),请回答:

a、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b、诗歌的叙事方式是什么?叙事次序安排有何特点?

c、诗歌对主题的揭示有何深刻性?

9、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一段文字: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请回答:

a、“那边”指哪里?“血和灰”、“阴暗”是什么意思?

b、“辽远的一角”指哪里?

c、该段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阅读高尔基《鹰之歌》中的一段文字:

“在浪涛的狮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请回答:

a、“高傲的鸟”、“天空”象征什么?

b、“山岩”、“发抖”、“天空”、“战栗”说明了什么?

c、该段用了哪些修辞?

11、阅读辛弃疾《摸鱼儿》一段:“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请回答:

a、“长门事”是借用了谁的典故?该典故说明了什么意思?

b、“闲愁最苦”是何意?

c、“斜阳正在”指什么?

12、阅读老舍《断魂枪》一段文字: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回答:

a、这段文字是用什么写法刻划人物形象的?

b、沙子龙的镖局为何改了客栈?

c、沙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13、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一段文字: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上,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回答:

a、盘庚之迁的典故说明了什么?

b、该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色?

c、概括本文的主旨。

14、阅读《论毅力》一段文字: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此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己。

请回答:

a、概括本段意思。

b、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孔子话中“为山”之喻包含了什么成语?

15、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

a、本段的含义是什么?

b、本段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c、“要塞”指什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1、(1)论据类型:事实(历史、现实)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法

(2)周任有言曰:陈列就列,不能者止

(3)一方面将季氏比作虎?,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比如虎?从笼中跑出来伤人,颛臾被攻灭,  就好比龟甲、美玉在柙子中被毁坏;另一方面,将冉有、季路比作虎?、龟玉的看护人、看管人。季氏攻伐颛臾,是冉有、季路的责任。

2、a、主旨是: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表明坚持改革,绝不向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b、司马光 名实必须相副

c、驳论点

3、a、鲁迅先生把历史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和循环。划分的目的在于揭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主子和奴隶的阶级对立与主子对奴隶的阶级压迫。

b、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现状进行抨击和揭露。

c、人有十等的封建等级制度 人吃人

4、a、“睢阳”

b、论据类型:理论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法

c、赞美英雄、斥责小人

5、a、“永州” 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

b、排比、顶针、对偶

c、铺垫手法 突出由游览西山而得到精神解脱的写作意图。

b、军阀无所不在的反动统治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交代了重兴香市冷落的根本原因。

b、作者按战斗开始、进行、结束的自然程序展开描写,描写了战斗的全过程,层次井然、场面真切。

c、以楚军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民心士气,以振兴楚国。

8、a、表明对朝廷穷兵黩武开边政策的强烈谴责。

b、代人(役夫)述言 把本属事件展开过程中的咸阳道旁送别“行人”的场面置于一篇之首。

c、深刻性主要体现在:揭示了造成悲剧的总根源在于“武皇开边意未已”的好大喜功;结尾以白骨遍地、鬼声啾啾的虚幻场景与开头的写实场景相映衬,以凄凉衬喧闹,以鬼哭衬人哭,增加了谴责力量;不仅写了抓丁,而写了催租逼税;进一步把笔触深向社会心理现实,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开边政策的残酷无情。

9、a、敌占区(或沦陷区) 写出了沦陷区的沦亡景象

b、解放区

c、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对解放区的向往。

10、a、革命勇士 革命勇士搏击风云的战场

b、雄鹰之死的影响力,雄鹰的献身精神必将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奋斗

c、拟人、反复、象征

11、a、陈皇后 暗喻忠良之士遭到谗害,不被理解信用,虽有思君爱国之心却无处倾诉

b、写出了作者遭受压抑、排斥的悲愤和苦闷。

c、南宋摇摇欲坠的衰微国势

12、a、心理描写

b、性格(与现实格格不入、孤傲、保守) 处境(走镖没有饭吃)

c、既没落保守,在狭小天地里自我叹惜、自我欣赏,又孤傲执着,具有顽强抗衡力量

13、a、坚持改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b、寓刚于柔,比较委婉

c、第本题型第二大题之a

14、a、用孔孟名言,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b、对比论证,归纳论证

c、功亏一篑

15、a、做文章必须切中要害。

b、类比论证、归纳论证

c、文章主旨 选择与安排重要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六

一、比一比,再组词。

饺绕()缓()恨()蓝()恩()绕()。

咬()晓()暖()狠()篮()思()晓()。

峰()晴()健()傍()脱()补()弟()。

蜂()睛()建()旁()说()扑()第()。

二、选字填空。

1、诚城2、列烈。

()市()实长()真()()日()车()火热()。

3、恨狠很4.象像。

()多仇()()心凶()大()的耳朵()一把扇子。

5.把只对道个片。

一()翅膀一()神斧一()海洋一()深涧一()茶杯一()血泡。

三、选字填空。

1、圆园元2、描瞄。

(1)十五的月亮()又()(1)打枪时,先()准,后射击。

(2)幼儿()里的小朋友真快乐。(2)妈妈叫我先学()红,后学写字。

(3)庆祝()旦。

3、扬杨4、东冻。

(1)周老师表()了李明。(1)冬天河水()结成冰。

(2)春天来了,()树发芽了。(2)那是什么的()西?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盛开()()缤纷()乐()穷()()私情水()山()。

()()洋洋日()夜()张()结()()山()水狐()虎()。

普天同()赏()悦目天伦之()争奇斗()习()练功高耸入()。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轮()一辆()一条()一艘()一匹()一张()。

一把()一扇()一杯()一只()一片()一朵()。

快乐的()清清的'()美丽的()鲜艳的()。

(轻快地)跑步()写字()流着()奔跑。

六、照样子,写词语。

同学们,描写春天的成语有很多,你能写出几个。

七、唱反调(写反义词)。

迟()旧()瘦()善良()长()粗()软()飞快()。

八、写出与下列加横线的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亲爱的老师,我们向您敬礼。()

2、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慢慢地升起。()。

3、小演员们个个打扮的都很漂亮。()。

4、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九、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画出来。

1、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姑姑2、春节过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

3、上午下午夕阳傍晚深夜4、碧绿雪红颜色乌黑。

5.榕树杨柳森林松柏6.青山家乡碧水秀峰7.河水黄河运河长江。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让汉字再简化。

周溯源张广照。

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

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创造工具要创新,使用工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

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几个字,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从根源和雏形上来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

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中国于1956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

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节选自2013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

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到平弧相间,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

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隋唐的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

7.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

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神秘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

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

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

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

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11.最早实行选课制的国家是()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

17.“要做到有理有据”这一写作目标,主要针对的文体是。

a.认知的“梯子”b.想象的“窗子”c.创造的“起子”d.知识的“筐子”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2.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识字教材是周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中国文教界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课程名称由“国文”。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_______________国教育家的这句名言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5.用“大语文”教育观来看,整个语文系统是由学校语文教育、_______________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系统组成的具有广泛性的结构。

26.“语感”的对象是言语,语感的主体是个人,语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语感的表现是能力。

27.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并应用于教学设计,出现了程序教学设计。

28.现代教育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化、信息化、_______________和智能化。

29.课程标准倡导写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0.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耐心专注地倾听,二是自信负责地表达,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进行交流。

31.教学风格是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中表现,是教学艺术的升华。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32.言文教育33.多媒体技术34.教师德行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拟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37.简述语文美育的基本任务。38.简述写作教学新理念。39.简述阅读的分类和阅读能力的构成。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论述古代语文教育存在的几个倾向性问题。

41.论述从“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概念内涵和学科性质上发生的变化。42.简述在实验新课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应发生的变化。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九

本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二)课文所处的位置及作用。

《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2)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

在这一环节中,先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最后“齐心合力疏文意”,完成了检查任务。

(二)课文赏析。

这一部分有三个环节组成“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叙事初探张岱情”中,我先让同学们归纳了一下本文的记叙要素,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本文的.题目虽为“看雪”,但是实际上作者不单纯是在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一种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西湖冬景雪亦奇。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后明确,共有三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经讨论明确,分别是“独”、“喜”和“痴”。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经讨论,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白朴。

粉骨碎身全不怕燕山月似钩皮日休。

1.当看到兄弟不和,骨肉相残的现象时,我们常会想起曹植《七步诗》中的名句“。

”(2分)。

2.我们做事情应该一气呵成,正如《左传》中所说的:“”(2分)。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一

中考语文古诗词根据考试大纲是有范围的,熟悉这些范围不仅仅可以减少自己复习的压力更可以让自己熟知知识点。熟悉古诗词的范围可以有效的让孩子专注重点,在考试的范围内出现的古诗词就一定是重点,这要求学生们从细节到字句理解段落大意的概括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争取不丢掉诗歌该得到的所有分数。作为考生关注考试大纲的方位不仅仅对语文复习很重要,对其他的学科复习也是十分的重要必要的。

以课本为基础注意适当的扩展。

中考的古诗词出现在课本上的所有内容都要引起重视,这些东西即包括每个词的注释也包括句子出现的语法点,甚至是诗词出现的出纳做北京以及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都要熟悉。中考古诗词复习除了课本上的东西外,也需要及时对古诗词进行扩展补充知识点的盲区。考试往往存在在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熟悉了课本出现的古诗词完可以有所侧重的了解一下与课本出现相关的诗词的解析。

考试时要懂得随机应变。

我们都不能打包票说中考的语文古诗词一定是我们提前准备过的东西,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作为一名中考考生就需要拥有处理这些突发的情况的能力。懂得处理临时问题不是每一种问题都刚好是你可以准备好的。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多扩展自己的课外知识,例如熟悉某一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的主要情感诉求,这样即使遇到没有准备到的诗歌也可以结合你对诗人的了解做出相应的解读,到达正确解题的目标。

p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二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b )国。

a、颛臾 b、鲁 c、齐 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c )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a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c )

a、1927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 )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

a、李广 b、沙子龙   c、水生嫂 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 b、《论语》   c、《尚书》 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

a、冰心 b、朱自清   c、巴金 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东篱乐府》是(  )

a、诗集 b、词集   c、曲集 d、文集

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甫 d、王维

20、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a、河南 b、河北   c、湖南 d、山西

21、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  )家之理。

a、儒 b、佛 c、道 d、法

22、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国作家。

a、英 b、法 c、美 d、俄

23、李斯《谏逐客书》中所写的重在四面扩张的秦国君王是(  )

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

2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白居易 d、苏轼

25、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

26、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27、《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本末体

28、《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

a、李伶 b、严嵩  c、顾秉谦 d、杨继盛

29、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

a、茅盾 b、鲁迅   c、郭沫若 d、成仿吾

30、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31、杜甫的《登高》是(  )诗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3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

1、《赵威后问齐使》所褒扬的人物是(  )

a、叶阳子 b、钟离子   c、北宫婴儿子 d、齐使者   e、於陵子仲

2、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

a、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      b、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

c、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  d、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e、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3、朱光潜在他的《选择与安排》中认为,选择常犯毛病的表现有(  )

a、脱节断气 b、面面俱到   c、前后重复 d、浮光掠影   e、意思杂乱

4、郁达夫参加的社团有(  )

5、下列作品中使用详略方法的有(  )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e、《报刘一丈书》

6、《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阐发的艺术创作思想是(  )

a、胸有成竹 b、庖丁解牛   c、轮扁斫轮 d、心手相应   e、车过腹痛

7、侯方域的《马伶传》中提到的《鸣凤记》所述的人物有(  )

a、杨继盛 b、严嵩   c、阮大铖 d、魏忠贤   e、顾秉谦

8、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  )

a、鲁迅 b、茅盾 c、朱自清 d、冰心 e、瞿秋白

9、下列诗歌属于绝句的有(  )

10、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王实甫  e、张养浩

11、下列属于宫调的是(  )

a、“越调” b、“天净沙” c、“正宫” d、“端正好” e、“朝天子”

12、散曲的特点是(  )

a、长于比兴,注重寄托   b、通首同韵,句句押韵   c、不能换韵,可用衬字

d、讲求文采、对仗     e、以问答方式行文

13、引起宝玉挨打的人物有(  )

a、袭人 b、蒋玉函  c、柳湘莲 d、贾环  e、金钏儿

14、下列属于老舍戏剧名作的有(  )

a、《离婚》 b、《茶馆》 c、《龙须沟》 d、《三姊妹》 e、《四世同堂》

15、“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所用的修辞格有(  )

a、借代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e、顶针

16、下列对高尔基《鹰之歌》主题理解正确的是(  )

a、歌颂了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献身品格   b、鞭挞了市侩哲学和庸俗心理

c、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战斗     d、揭露了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e、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17、下列人物属于虚构的有(  )

a、河伯 b、共叔段   c、海若 d、郭橐驼 e、南霁云

18、读书为学的目的是(  )

a、娱乐 b、装饰  c、长才 d、权衡轻重  e、审察事理

19、冰心的《往事》中出现的人物除作者外,还有(  )

a、涵 b、波 c、杰 d、涛 e、楫

20、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昌龄   e、岑参

21、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用的修辞有(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对偶 e、互文

22、郭沫若《炉中煤》中的“重见天光”,其象征意义是(  )

23、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

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4、屠格涅夫作品中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的作品有(  )

25、下列作品采用象征手法的有(  )

a、《往事》 b、《鹰之歌》 c、《前赤壁赋》 d、《炉中煤》 e、《苦恼》

26、“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使用的修辞有(  )

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对偶 e、用典

27、下列作品中采用了抑扬兼施手法的有(  )

a、《往事》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寡人之于国也》

d、《石崇与王恺争豪》 e、《种树郭橐驼传》

28、为了救国救民,曾在年青时就弃医从文的作家有(  )

a、鲁迅 b、闻一多  c、郭沫若 d、茅盾 e、老舍

24、abd 25、abd 26、acd 27、abd 28、ac

1、梁启超《论毅力》引用了孔子的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引用了成语___________。

2、《种树郭橐驼传》中“以为官戒”的是___________。

3、冰心的《往事》中反复说“海太单调了”、“我的话太乏味了”,这里使用的表现方法是___________。

4、词是配合___________歌唱的新诗体。

5、白居易《杜陵臾》:昨日里胥方到门,___________。

6、陆游《关山月》中笼罩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

8、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概括力最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9、辛弃疾《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___________。

10、张养浩有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里的“山”指________,“河”指________ 。

11、苏轼《江城子》词中化景物为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的写景特色是___________。

13、杜甫《登高》一诗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

14、《秋思》中有句:夕阳西下,___________。

1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

16、《虞美人》: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17、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

18、议论文是以议论、_____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19、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两个方面。

20、赋是__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17、欲辩已忘言 18、述说 19、社会环境 20、汉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

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3、中不索交诸侯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5、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8、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1、万姓胪欢

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13、尔有母遗,?我独无

14、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15、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6、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17、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8、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19、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2、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2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2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5、上下相孚

26、回波电笑

27、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

28、土也罔极,二三其德

29、首身离兮心不惩

30、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枉用相存

31、直挂云帆济沧海

3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34、帝心恻隐知人弊

35、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36、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37、五十弦翻塞外声

38、请赓一绝,以剖寸心

3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40、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1、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42、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

43、擅造潭府

44、该当何罪

45、县官急索催,租税从何出

44、判决、判处 45、催逼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5、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6、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7、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9、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0、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1、不要耽误了耕耘收获的季节

认真办好学校教育 用孝敬老人、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

2、从没有停止过,但海水并未枯竭

一年四季都不发生变化,不受陆上水灾旱灾的影响

3、放弃老百姓去资助敌对的国家

这就是所说的借给敌人武器、给予强盗粮食啊

4、油灯里的油充足,它发出的光就特别的亮

讲仁义道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非常和煦(指内容充实、气势充沛)

5、城市的城墙超过一百雉,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现在今不合制度 您将会受不了

6、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按照文书执行

面带怒色回到自己的军部

迷惑走错道路,耽误了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

7、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 制造夸大失实的邪说帮助他们攻击张巡、许远。

8、使我们人丁兴旺、心情安定 困苦而且疲劳

9、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小洞穴

远在千里之外的景物,仿佛只在咫尺之间

青山白水互相缠绕

视野之外山水与高天连接

10、画竹之前,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的形象

动笔作画,一气呵成

稍一放松,时机就消失了

11、漂浮在旷远迷茫的万顷江面上

在天空中乘风遨游 脱离生世独立于世外

12、枝叶茂盛分披,世上少有与之并列的事物

1、契诃夫的《苦恼》中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小母马有何作用?

2、鲁讯《灯下漫笔》的一、二两部分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斯《谏逐客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梁启超《论毅力》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7、培根的《论学问》分别讲了哪两个问题?

8、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后叙”?

9、柳宗元所写的“西山”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线索是什么?

10、《文与可画??谷偃竹记》阐述了哪两个文艺主张?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北京秋天的“色”和“味”分别是什么?

12、《爱尔克的灯光》中为什么要写姐姐?

13、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是什么?点题的句子是什么?

14、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谁的典故?

15、李商隐《无题》诗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16、郭沫若的《炉中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无形的手掌”指什么?

18、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蛇”象征什么?

19、李煜《虞美人》的主题是什么?

20、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

21、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

22、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了什么?

23、老舍《断魂枪》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是什么?

24、《米龙老爹》中一、三人称交互为用的特点有何表达作用?

1、姚纳的苦恼有:丧子、心中的痛苦无人肯听其倾诉 小母马的作用有:一是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对比,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二是运用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从而暴露社会的黑暗。

2、鲁迅《灯下漫笔》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进行揭露。

3、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从而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

4、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5、“百日维新”失败后处于逆境的同人

6、点题,点明“惜今”的具体内容

7、治学的目的、治学的方法

8、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的英勇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9、“特立”、“不与培?为类” “始得”

10、“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11、色是“清、静、悲凉”

味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12、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启发青年人:必须彻底挣脱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束缚,才有希望、才有出路。

13、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积极进取 “天下归心”

14、宗悫

15、回环往复、婉转深微

16、爱国和无私奉献精神

17、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

18、“鹰”象征革命勇士;“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

19、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0、反映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

21、抒发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弱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

2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替代,另一方面,两种文明的冲突又是以民族压迫的方式进行的,被压迫民族的愚昧麻木和帝国主义的强大凶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对比。

24、(1)可避免叙述的呆板、单调

(2)可以全方位地叙述英雄形象

七、简析题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回答:

a、指出本段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

b、这段文字中的立论体现在哪里?

c、这段文字的双重比喻有何意义?

2、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回答:

a、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b、本文驳斥的对象是谁?立论原则是什么?

c、本文驳论的形式是什么?

3、阅读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回答:

a、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哪两种时代的循环,这种划分的目的何在?

b、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两部分着眼点有何不同?

c、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回答:

a、文中的“城”指哪里?

b、本段运用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c、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5、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奚谷。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回答:

a、“是州”指哪里?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b、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c、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6、阅读茅盾《香市》中的这段文字: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请问答:

a、“革命”指什么时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b、“公安分局”的衙门、蚕种改良所分别指什么?

c、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阅读《国殇》第一段: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回答:

a、该段文字分几层?试概括层意。

b、该段文字描写战斗进程有何特点?

c、屈原写作本文的原因何在?

8、阅读《兵车行》(杜甫),请回答:

a、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b、诗歌的叙事方式是什么?叙事次序安排有何特点?

c、诗歌对主题的揭示有何深刻性?

9、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一段文字: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请回答:

a、“那边”指哪里?“血和灰”、“阴暗”是什么意思?

b、“辽远的一角”指哪里?

c、该段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阅读高尔基《鹰之歌》中的一段文字:

“在浪涛的狮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请回答:

a、“高傲的鸟”、“天空”象征什么?

b、“山岩”、“发抖”、“天空”、“战栗”说明了什么?

c、该段用了哪些修辞?

11、阅读辛弃疾《摸鱼儿》一段:“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请回答:

a、“长门事”是借用了谁的典故?该典故说明了什么意思?

b、“闲愁最苦”是何意?

c、“斜阳正在”指什么?

12、阅读老舍《断魂枪》一段文字: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回答:

a、这段文字是用什么写法刻划人物形象的?

b、沙子龙的镖局为何改了客栈?

c、沙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13、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一段文字: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上,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回答:

a、盘庚之迁的典故说明了什么?

b、该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色?

c、概括本文的主旨。

14、阅读《论毅力》一段文字: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此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己。

请回答:

a、概括本段意思。

b、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孔子话中“为山”之喻包含了什么成语?

15、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

a、本段的含义是什么?

b、本段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c、“要塞”指什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七、简析题

1、(1)论据类型:事实(历史、现实)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法

(2)周任有言曰:陈列就列,不能者止

(3)一方面将季氏比作虎?,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比如虎?从笼中跑出来伤人,颛臾被攻灭,  就好比龟甲、美玉在柙子中被毁坏;另一方面,将冉有、季路比作虎?、龟玉的看护人、看管人。季氏攻伐颛臾,是冉有、季路的责任。

2、a、主旨是: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表明坚持改革,绝不向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b、司马光 名实必须相副

c、驳论点

3、a、鲁迅先生把历史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和循环。划分的目的在于揭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主子和奴隶的阶级对立与主子对奴隶的阶级压迫。

b、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现状进行抨击和揭露。

c、人有十等的封建等级制度 人吃人

4、a、“睢阳”

b、论据类型:理论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法

c、赞美英雄、斥责小人

5、a、“永州” 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

b、排比、顶针、对偶

c、铺垫手法 突出由游览西山而得到精神解脱的写作意图。

b、军阀无所不在的反动统治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c、交代了重兴香市冷落的根本原因。

b、作者按战斗开始、进行、结束的自然程序展开描写,描写了战斗的全过程,层次井然、场面真切。

c、以楚军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民心士气,以振兴楚国。

8、a、表明对朝廷穷兵黩武开边政策的强烈谴责。

b、代人(役夫)述言 把本属事件展开过程中的咸阳道旁送别“行人”的场面置于一篇之首。

c、深刻性主要体现在:揭示了造成悲剧的总根源在于“武皇开边意未已”的好大喜功;结尾以白骨遍地、鬼声啾啾的虚幻场景与开头的写实场景相映衬,以凄凉衬喧闹,以鬼哭衬人哭,增加了谴责力量;不仅写了抓丁,而写了催租逼税;进一步把笔触深向社会心理现实,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开边政策的残酷无情。

9、a、敌占区(或沦陷区) 写出了沦陷区的沦亡景象

b、解放区

c、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对解放区的向往。

10、a、革命勇士 革命勇士搏击风云的战场

b、雄鹰之死的影响力,雄鹰的献身精神必将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奋斗

c、拟人、反复、象征

11、a、陈皇后 暗喻忠良之士遭到谗害,不被理解信用,虽有思君爱国之心却无处倾诉

b、写出了作者遭受压抑、排斥的悲愤和苦闷。

c、南宋摇摇欲坠的衰微国势

12、a、心理描写

b、性格(与现实格格不入、孤傲、保守) 处境(走镖没有饭吃)

c、既没落保守,在狭小天地里自我叹惜、自我欣赏,又孤傲执着,具有顽强抗衡力量

13、a、坚持改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b、寓刚于柔,比较委婉

c、第本题型第二大题之a

14、a、用孔孟名言,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b、对比论证,归纳论证

c、功亏一篑

15、a、做文章必须切中要害。

b、类比论证、归纳论证

c、文章主旨 选择与安排重要

岗 位 职 责

一、单项选择题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b )国。

a、颛臾 b、鲁 c、齐 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c )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a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c )

a、1927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 )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

a、李广 b、沙子龙   c、水生嫂 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 b、《论语》   c、《尚书》 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

a、冰心 b、朱自清   c、巴金 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东篱乐府》是(  )

a、诗集 b、词集   c、曲集 d、文集

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甫 d、王维

20、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a、河南 b、河北   c、湖南 d、山西

21、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  )家之理。

a、儒 b、佛 c、道 d、法

22、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国作家。

a、英 b、法 c、美 d、俄

23、李斯《谏逐客书》中所写的重在四面扩张的秦国君王是(  )

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

2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白居易 d、苏轼

25、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

26、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27、《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本末体

28、《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

a、李伶 b、严嵩  c、顾秉谦 d、杨继盛

29、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

a、茅盾 b、鲁迅   c、郭沫若 d、成仿吾

30、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31、杜甫的《登高》是(  )诗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3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赵威后问齐使》所褒扬的人物是(  )

a、叶阳子 b、钟离子   c、北宫婴儿子 d、齐使者   e、於陵子仲

2、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

a、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      b、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

c、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  d、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e、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3、朱光潜在他的《选择与安排》中认为,选择常犯毛病的表现有(  )

a、脱节断气 b、面面俱到   c、前后重复 d、浮光掠影   e、意思杂乱

4、郁达夫参加的社团有(  )

5、下列作品中使用详略方法的有(  )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e、《报刘一丈书》

6、《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阐发的艺术创作思想是(  )

a、胸有成竹 b、庖丁解牛   c、轮扁斫轮 d、心手相应   e、车过腹痛

7、侯方域的《马伶传》中提到的《鸣凤记》所述的人物有(  )

a、杨继盛 b、严嵩   c、阮大铖 d、魏忠贤   e、顾秉谦

8、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  )

a、鲁迅 b、茅盾 c、朱自清 d、冰心 e、瞿秋白

9、下列诗歌属于绝句的有(  )

10、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王实甫  e、张养浩

11、下列属于宫调的是(  )

a、“越调” b、“天净沙” c、“正宫” d、“端正好” e、“朝天子”

12、散曲的特点是(  )

a、长于比兴,注重寄托   b、通首同韵,句句押韵   c、不能换韵,可用衬字

d、讲求文采、对仗     e、以问答方式行文

13、引起宝玉挨打的人物有(  )

a、袭人 b、蒋玉函  c、柳湘莲 d、贾环  e、金钏儿

14、下列属于老舍戏剧名作的有(  )

a、《离婚》 b、《茶馆》 c、《龙须沟》 d、《三姊妹》 e、《四世同堂》

15、“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所用的修辞格有(  )

a、借代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e、顶针

16、下列对高尔基《鹰之歌》主题理解正确的是(  )

a、歌颂了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献身品格   b、鞭挞了市侩哲学和庸俗心理

c、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战斗     d、揭露了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e、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17、下列人物属于虚构的有(  )

a、河伯 b、共叔段   c、海若 d、郭橐驼 e、南霁云

18、读书为学的目的是(  )

a、娱乐 b、装饰  c、长才 d、权衡轻重  e、审察事理

19、冰心的《往事》中出现的人物除作者外,还有(  )

a、涵 b、波 c、杰 d、涛 e、楫

20、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昌龄   e、岑参

21、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用的修辞有(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对偶 e、互文

22、郭沫若《炉中煤》中的“重见天光”,其象征意义是(  )

23、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

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4、屠格涅夫作品中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的作品有(  )

25、下列作品采用象征手法的有(  )

a、《往事》 b、《鹰之歌》 c、《前赤壁赋》 d、《炉中煤》 e、《苦恼》

26、“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使用的修辞有(  )

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对偶 e、用典

27、下列作品中采用了抑扬兼施手法的有(  )

a、《往事》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寡人之于国也》

d、《石崇与王恺争豪》 e、《种树郭橐驼传》

28、为了救国救民,曾在年青时就弃医从文的作家有(  )

a、鲁迅 b、闻一多  c、郭沫若 d、茅盾 e、老舍

二、多项选择题

24、abd 25、abd 26、acd 27、abd 28、ac

三、填空题

1、梁启超《论毅力》引用了孔子的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引用了成语___________。

2、《种树郭橐驼传》中“以为官戒”的是___________。

3、冰心的《往事》中反复说“海太单调了”、“我的话太乏味了”,这里使用的表现方法是___________。

4、词是配合___________歌唱的新诗体。

5、白居易《杜陵臾》:昨日里胥方到门,___________。

6、陆游《关山月》中笼罩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

8、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概括力最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9、辛弃疾《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___________。

10、张养浩有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里的“山”指________,“河”指________ 。

11、苏轼《江城子》词中化景物为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的写景特色是___________。

13、杜甫《登高》一诗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

14、《秋思》中有句:夕阳西下,___________。

1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

16、《虞美人》: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17、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

18、议论文是以议论、_____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19、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两个方面。

20、赋是__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三、填空题

17、欲辩已忘言 18、述说 19、社会环境 20、汉

四、解释加点的字: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

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3、中不索交诸侯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5、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8、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1、万姓胪欢

1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13、尔有母遗,?我独无

14、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15、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6、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17、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8、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19、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2、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2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2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5、上下相孚

26、回波电笑

27、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

28、土也罔极,二三其德

29、首身离兮心不惩

30、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枉用相存

31、直挂云帆济沧海

3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34、帝心恻隐知人弊

35、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36、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37、五十弦翻塞外声

38、请赓一绝,以剖寸心

3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40、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1、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42、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

43、擅造潭府

44、该当何罪

45、县官急索催,租税从何出

四、解释加点的字

44、判决、判处 45、催逼

五、翻译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语句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5、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6、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7、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9、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0、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五、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不要耽误了耕耘收获的季节

认真办好学校教育 用孝敬老人、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

2、从没有停止过,但海水并未枯竭

一年四季都不发生变化,不受陆上水灾旱灾的影响

3、放弃老百姓去资助敌对的国家

这就是所说的借给敌人武器、给予强盗粮食啊

4、油灯里的油充足,它发出的光就特别的亮

讲仁义道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非常和煦(指内容充实、气势充沛)

5、城市的城墙超过一百雉,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现在今不合制度 您将会受不了

6、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按照文书执行

面带怒色回到自己的军部

迷惑走错道路,耽误了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

7、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 制造夸大失实的邪说帮助他们攻击张巡、许远。

8、使我们人丁兴旺、心情安定 困苦而且疲劳

9、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小洞穴

远在千里之外的景物,仿佛只在咫尺之间

青山白水互相缠绕

视野之外山水与高天连接

10、画竹之前,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的形象

动笔作画,一气呵成

稍一放松,时机就消失了

11、漂浮在旷远迷茫的万顷江面上

在天空中乘风遨游 脱离生世独立于世外

12、枝叶茂盛分披,世上少有与之并列的事物

六、简答题

1、契诃夫的《苦恼》中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小母马有何作用?

2、鲁讯《灯下漫笔》的一、二两部分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斯《谏逐客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梁启超《论毅力》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7、培根的《论学问》分别讲了哪两个问题?

8、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后叙”?

9、柳宗元所写的“西山”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线索是什么?

10、《文与可画??谷偃竹记》阐述了哪两个文艺主张?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北京秋天的“色”和“味”分别是什么?

12、《爱尔克的灯光》中为什么要写姐姐?

13、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是什么?点题的句子是什么?

14、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谁的典故?

15、李商隐《无题》诗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16、郭沫若的《炉中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无形的手掌”指什么?

18、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蛇”象征什么?

19、李煜《虞美人》的主题是什么?

20、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

21、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

22、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了什么?

23、老舍《断魂枪》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是什么?

24、《米龙老爹》中一、三人称交互为用的特点有何表达作用?

六、简答题

1、姚纳的苦恼有:丧子、心中的痛苦无人肯听其倾诉 小母马的作用有:一是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对比,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二是运用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从而暴露社会的黑暗。

2、鲁迅《灯下漫笔》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进行揭露。

3、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从而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

4、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5、“百日维新”失败后处于逆境的同人

6、点题,点明“惜今”的具体内容

7、治学的目的、治学的方法

8、本文是韩愈读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的英勇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9、“特立”、“不与培?为类” “始得”

10、“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11、色是“清、静、悲凉”

味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12、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启发青年人:必须彻底挣脱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束缚,才有希望、才有出路。

13、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积极进取 “天下归心”

14、宗悫

15、回环往复、婉转深微

16、爱国和无私奉献精神

17、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

18、“鹰”象征革命勇士;“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

19、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0、反映了南渡初期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的人的共同感受

21、抒发作者对国运危迫、抗金形势衰弱的焦虑担忧和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郁闷悲愤

2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替代,另一方面,两种文明的冲突又是以民族压迫的方式进行的,被压迫民族的愚昧麻木和帝国主义的强大凶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对比。

24、(1)可避免叙述的呆板、单调

(2)可以全方位地叙述英雄形象

七、简析题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回答:

a、指出本段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

b、这段文字中的立论体现在哪里?

c、这段文字的双重比喻有何意义?

2、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回答:

a、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b、本文驳斥的对象是谁?立论原则是什么?

c、本文驳论的形式是什么?

3、阅读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回答:

a、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哪两种时代的循环,这种划分的目的何在?

b、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两部分着眼点有何不同?

c、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回答:

a、文中的“城”指哪里?

b、本段运用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c、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5、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奚谷。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回答:

a、“是州”指哪里?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b、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c、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6、阅读茅盾《香市》中的这段文字: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请问答:

a、“革命”指什么时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b、“公安分局”的衙门、蚕种改良所分别指什么?

c、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阅读《国殇》第一段: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回答:

a、该段文字分几层?试概括层意。

b、该段文字描写战斗进程有何特点?

c、屈原写作本文的原因何在?

8、阅读《兵车行》(杜甫),请回答:

a、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b、诗歌的叙事方式是什么?叙事次序安排有何特点?

c、诗歌对主题的揭示有何深刻性?

9、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一段文字: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请回答:

a、“那边”指哪里?“血和灰”、“阴暗”是什么意思?

b、“辽远的一角”指哪里?

c、该段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阅读高尔基《鹰之歌》中的一段文字:

“在浪涛的狮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

请回答:

a、“高傲的鸟”、“天空”象征什么?

b、“山岩”、“发抖”、“天空”、“战栗”说明了什么?

c、该段用了哪些修辞?

11、阅读辛弃疾《摸鱼儿》一段:“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请回答:

a、“长门事”是借用了谁的典故?该典故说明了什么意思?

b、“闲愁最苦”是何意?

c、“斜阳正在”指什么?

12、阅读老舍《断魂枪》一段文字: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回答:

a、这段文字是用什么写法刻划人物形象的?

b、沙子龙的镖局为何改了客栈?

c、沙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13、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一段文字: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上,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回答:

a、盘庚之迁的典故说明了什么?

b、该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色?

c、概括本文的主旨。

14、阅读《论毅力》一段文字: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此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己。

请回答:

a、概括本段意思。

b、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孔子话中“为山”之喻包含了什么成语?

15、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

<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三

参考答案:

1.陡峭壮丽直插云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直上直下胆战心惊万丈深渊。

评分依据:本小题共1。5分,每个词0。5分,任选其中三个即可。一个词语中出现一个以上的错别字该词不得分。

2.高奇险。

评分依据:本小题1。5分,每个空格0。5分。

3.仙人背篓猴子观云武松打虎。

评分依据:本小题3分,每个空格1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四

写作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是考查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是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人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表述观点的必要方式,它是每个人的内心需要-——不管是用哪一种语言。

2. 校本教学研究故事

教师把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教学冲突”)或某节课的“课例研究”的过程讲出来,就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故事”。

3、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交际方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交际对象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

4.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面对文本,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围绕一定的话题,以对话的方式,经历感悟、积累、迁移的心理过程,逐步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实践活动。

1. 阅读教学包含三个要素      、学生 、      。

您的答案:教师、文本

2.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教师要走出          的霸权地位。

您的答案:“独白”

3. 标准是         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

您的答案:评价

4. 母语教学要培养负责的         ,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道德价值观。

您的答案:公民

5. 教师调查日志具体可分为教师问卷调查日志、       和教师观察日志三个细目。

您的答案:教师对话日志

6. 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实物的          。

您的答案:前期经验

7.        本身既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声音,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

您的答案:口语

8. 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把习作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

您的答案:阅读

9.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您的答案:语文素养

1、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a.      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您的答案:a

2、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您的答案:d

3、()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您的答案:a

4、下列属于教师读图日志的是()

a.看文学名著    b.看报纸    c.网络阅读   d.看《西游记》

您的答案:d

5、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您的答案:b

1.简述“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您的答案:

答:1、注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与“修养”的培养。

2、注意学生“听”、“述”能力的培养。

3、注意提高学生参加表达的兴趣。

4、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准备与储备。

2、写作教学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您的答案:

答:写作教学的策略主要有:

1、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1)让学生体验生活

(2)注意观察生活

3、让学生大量阅读

3、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基本途径有哪些?

您的答案:

答: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基本途径有:

1、是教师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我们称之为“教师阅读日志”。

2、是教师观察并撰写观后感,我们称之为“教师观察日志”。

3、是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并撰写做后感,我们称之为“教师行动研究日志”。

4、请简要说说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您的答案:

答: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1、丰富的人文内涵。

(1)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2)反对标准化,尊重个性。

2、很强的实践性。

(1)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根据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教学。

1、如何理解“词串识字法”。

答:词串即可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人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让小学生通过对韵文或韵语的诵读去识字,是已经被传统蒙学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将原来孤立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使用权其成为合辙押韵的“韵语”,急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连起来来读,又像是一首韵和谐的写景诗,让学生装通过诵读的方式,初步感知每一个字的意思是可以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文字符号的“能指”意义与其在具体语境中“所指”意义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地感悟,提高识字的兴趣和效果。

2、请谈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实践谈谈你所理解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答:

1、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式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和发挥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索学习的前提。

(2)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以寻找答案。

(3)教师要允许和颉学生装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五

在这个星期的三天中,我们分别进行了四门主课的单元测试,虽然我这次的测试成绩不算差,每门课的成绩都没有低于班级平均成绩,但总结此次测试,我还是犯了不少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今天我就以语文测试为例,谈谈我对此次单元测试的总结和看法,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这一次语文测验,我得的分数虽然比较高,但却不够细心,并存在怕麻烦的思想。比如说:试卷上有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有三点,但我却没有多开动脑筋,不假思索地填写了其中的二点,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我只答对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原本做错题目,如果能够细心地复查一遍,可能能够找出错误来,而我却因为怕麻烦,做完考卷以后也不检查,以后这二点应该加以改正。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六

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辨字组词。

载()暴()彼()健()。

栽()瀑()破()键()。

澈()谦()祥()翩()。

撤()歉()详()编()。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奇花()草()之不理()烛夜游。

气()吁吁自不()力前...展开。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4:abdd5——8:dc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翻译:故意藏起不露面,急得我搔头顾彷徨。

2、爱情戍边生活。

3、荀子。

4、司马迁。

5、《狂人日记》《旧事重提》《且介亭杂文》。

6、不积跬步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

三、语言运用(10分)。

1、交谈。为下面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话语。(每空1.5分,共6分)答案:符合人物的身份,照样上下文,用语得体即可。

2、电话交谈(4分)。

答案:既要有礼貌,又能达到挂断电话的目的。

举例:“对不起,我有些事情要去办,以后再谈好吗?”或说:“我们改日再聊行吗?”

四、阅读理解(31分)。

(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1——4:dadc。

(二)古文阅读(每小题3分,第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d。

2、排比对偶对比。

3、b。

4、a。

(三)现代文阅读(第1、2小题每小题2分,第3小题每空1分,第4小题3分,共11分)。

1、c。

2、a。

3、“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指文化遗产中精华。

与糟粕互见的'部分,“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4、b。

五、作文(40分)。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八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初中语文的试卷及答案篇十九

参考答案及评分依据:

1.疑问句:你看怎么办?

反问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划对一个句子得1分,符号用错不给分。

2.动作:皱骚;神态:严肃忧虑。

本小题2分,每一处0。5分。有错别字该处不得分。

3.参考答案:渔夫是个勤劳善良的人,他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本小题2分,出现错别字一个扣0。5分。根据学生答案的要点酌情扣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