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汇总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8:59:43 |
- ZTFB |
- 12页
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把握总结的重点和关键,突出重要信息。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总结范文,从中获取对写作的新鲜感悟和认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又是实行教师定量工作制,定量中未考虑实验这项繁琐复杂的工作,怕做实验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教师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甚至有不少教师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想法;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和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和实际操作.不少教师都一心用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的物理实验,很少把时间放在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上。
一、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中学物理教材对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侧重于实验演示。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并能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在演示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猜想,甚至动手操作,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可先安排学生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粗糙平面上运动的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再安排学生观察同一小车在不很粗糙平面及在较光滑平面重复这一过程的实验,并比较三者的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设想若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通过演示、提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可使学生自始至终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在严谨的分析推理中培养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又如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器材做实验,这样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鸡蛋做大气压强实验,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即边学边实验。如在《电阻》这一节的教学中,实验前可对全班学生都进行分组,可三人或四人一组,每组分发变阻器等器材。教师边演示边设问,滑动变阻器有几个接线柱,应怎样连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再通过实物感受,实物触摸,学生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以及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中,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二、上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操作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为主。在以往的实验中,因為有现成的实验手册,教师做示范或讲解步骤,学生即使不预习也照样可以完成实验操作,这种由教师安排的学生虽然动了手,却没有或很少动脑筋的实验学生收获并不大,要想提高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进入实验室后先检查桌面上的仪器,教师应对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给予适当的指点。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电路的连接方法》首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桌上的器材连接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同时提示学生可用不同的方法连接。学生连接完毕后教师可从连接成功的电路中选择几种相似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最后得出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接着继续提出问题:如果移走其中一个小灯泡,另一个还会继续发光吗?学生这时兴趣很浓就会马上动手去做,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探究,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或一些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地方要及时给予指导。当然其中有可能仍然有发光的,学生会感觉很疑惑,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电路,发现连接方法和串联电路不一样,这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鼓励学生试着去连接,果然发现这种连接方法两个灯泡也能同时发光。进一步提问:移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另一个还会亮吗?结论是肯定的。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得出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并联电路的理解。实验完毕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进行一些电路的识别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实验完毕后学生自觉把仪器归类整理好,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化君,栗岳,李彬.简明物理学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2]阎金铎.中学物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3]阎金铎.物理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二
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所以,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实验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1]。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核心环节则是实验实践教学。因此,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2]。
然而,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课程学时减少,教学资源匮乏;忽略学生现状,实验设置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模式单一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本文基于《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结合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立足我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与讨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一、分层次、模块化教学。
高考考试改革后,很多省份高考是自主命题,高考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于是就出现了同样是理工科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选修测试的科目也可以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学生,选修测试科目也不尽相同。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而言,把物理作为选修测试科目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好的实验基础技能、动手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物理理论知识与物理实验能够得到较好的结合;而其他学生物理理论和实验基础相对薄弱。这种差异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愈发明显。
因此,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实验基础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即实验内容打破传统的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顺序编排的方式,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各专业物理实验的需求,把实验内容分成四个教学模块[3],分别是:预备性实验模块、基础性实验模块、综合性实验模块、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其中基础性实验模块和综合性实验模块为理工科学生必修,预备性实验模块、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为选修。
预备性实验模块又可称为“前导性实验模块”,主要面向实验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前期的实验训练平台,尽快的适应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比如:单摆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测定重力加速度,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测定冰的熔化热、测定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等。
基础性实验模块主要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测量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等,可涉及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比如: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转动法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液体比热容的测量,示波器的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分光计测量棱镜的折射率,光栅衍射等。
综合性实验模块是指在同一个实验中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多个知识领域,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的实验。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在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密立根油滴实验,声速的测定,共振发测量弹性模量,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试验,夫兰克-赫兹试验等。
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主要面向学有余力、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基本独立完成全过程的实验,或围绕基础物理实验的课题,由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以科研方式进行的实验。通过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具备科学的实验素养,比如自组显微镜、望远镜,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电子温度计的组装与调试,非线性电阻的研究,非平衡电桥研究,音叉声场研究等。
开放式实验教学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学生由单纯的被动实验变为积极主动实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环境,提高独立解决实验问题与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与使用效益,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按照《基本要求》,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给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结合分层次、模块化教学,笔者认为预备性实验模块、设计或研究性实验模块应向学生完全开放。物理实验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选修预备性实验进行补差训练,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自主选择设计性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题实验研究,在时间、内容上不受限制,充分满足优生优培的教学需要。但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加重了,所以,必须培养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物理实验教师队伍。
三、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及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的环境及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将有效缓解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经费、场地、器材等方面普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而且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和实验后的复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另外,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结构复杂、设计精密且价格昂贵的实验,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实现,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接触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和科学实验方法,能够大大的开阔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虚拟实验替代不了真实的实验操作,而是作为传统实验的有效补充,因此,应该把传统实验和虚拟实验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
四、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先把实验仪器调整好,课上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指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要求,甚至做出实验演示,学生只要被动地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机械地重复实验操作,就能顺利的完成实验并得出结果,甚至有的实验不做也能推导出实验结果。这就导致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不够重视,课前不认真预习,实验操作都是按部就班的应付了事。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启发式、引导式、交互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思路和方向,启发学生积极去思考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操作技术、数据处理的可靠性以及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点,以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目的是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引导式教学。
根据大学物理实验的多样性特点,一些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仅仅具备物理学的知识、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完不成的。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位来审视、分析、判断问题,引导学生突破物理学科的界限,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测量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电子学、材料学、固体物理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从激光全息照相、核磁共振等实验,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现代科技发展前沿及研究动态,使学生意识到大学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交互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比如实验前教师随机抽几名学生讲解实验原理、介绍仪器使用方法、演示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或提问,教师适时给予补充或发问。交互式教学摈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弘扬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这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为学生主体价值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平台,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交互式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三
摘要: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
本文中的一些教学技巧是作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收获。
关键词:
物理是初中二年级开始设置的新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门新的学科,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效非常不理想,做为一名物理教师,为了帮助初中生们轻松学好物理,在具体的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做法,这些做法因为来自于实践,因此非常实用。
下面就把这些方法做一下分享。
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的《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内容,物理教学的方式,物理教学的评估以及物理教育的价值观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做为物理教师一定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对新的要求更要理解掌握并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与颁布对每位物理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每位教师要重新思考问题,转变观念,转变视角。
为此,应该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听示范课,研讨课,逐渐消化吸收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这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极大的飞跃和提高。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让学生在实验中认知,同时,教学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在举一反三中形成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创新思维,独立钻研,最后达到会学习,能提问,善解决的综合素质。
一节高质量的物理课标志是高效率、高密度,但物理教师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高效率、高密度而人为紧缩课堂教学环节,片面追求整体的教学进度,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物理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以及每学期的教学中应善于让学生思维与教学内容同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因为教学节奏动之以情而导致学生学习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如果学生的思维总是受到压抑,时间长了,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极容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拔高教学要求,增大知识容量,如果这样的话,必然会出现大多数学生无法达标而个别优生表演的现象,让多数学生当观众,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最后导致整体教学效率的下降。
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还比较弱,而直观形象的思维相对较强,物理教师应初中生的这个生理特点恰当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利用教具、课件、录象、实物、多媒体等让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尽量避免单纯地进行抽象讲解,灵活地减缓知识坡度,循序渐进地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同步。
比如:在学习“惯性”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件或录像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刹车,车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人坐在汽车中,车启动人向后倒;拍打身上的灰尘等。
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在信息化的世界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语言,为传统课堂教学拓展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具体来说,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文字色彩出现反差的功能将每节课的重、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用各种画面素材形象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用感官参与教学,这样能高效地完成重、难点教学任务。
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动画模拟出来,让教学更贴近生活。
此外,物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一些实验,尽管在实验室中能做,但效果不一定理想,物理教师可以把现实和虚拟通过多媒体进行对比,还可以把那些在实验室中做不出来的实验模拟到多媒体课件中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
物理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多媒体作辅助教学,把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学困生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师能够抓住有利学习时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多鼓励,多肯定,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二是要有意识锻炼学困生的意志,教师要积极引导学困生战胜困难,克服阻力,循序渐进,逐步养成习惯,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提高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是物理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有耐心和爱心,热情关怀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使他们自立、自强,把潜藏在他们内心的热情激发出来,这样他们便一定会迎头赶上,学困生学习成绩提高了,物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四
可以说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的影子。初中物理也与生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更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方式的运用,实验本身能训练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的能力,而正确得当的实验教学更能为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那么,该如何完善我们的课堂实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全面分析它存在的问题,再一一对应着给出可行的策略。
1.教师“重理论,轻实验”,忽视实验教学。物理理论知识比较多,涉及的知识体系比较广。迫于教学任务,跟进教学进度,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课堂实验作为必要的教学环节。直接用单纯的讲解、全盘的知识灌输来代替,或者借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展示匆匆带过,没有现场的实际操作。在传统的以分取人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不少教师还是把重心放在掌握概念和做题训练中去了,这也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被重视。还有的教师因为自身疏于实验的训练,无法切实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学校为了避免学生破坏仪器设备,出于对实验室的保护,不愿意提供机会给学生动手实验。这样导致教师一个人在实验,实验经过甚至包括现象原因的分析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完成,这样学生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动手能力日渐退化。另一方面,因为物理的综合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也就缺乏科学质疑精神和研究态度。再加上物理实验分组合作的性质,虽然强调团队完成整个实验,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流程,害怕动手,这样实验由组长完成,其他人就失去了尝试的机会。
3.物理实验器材和场地配备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室,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及时实验,实验设想再好也无济于事。目前普遍的实验教学现状是将学生四五个人分成一组(农村或偏远乡镇情况可能比这个还严重),集中到一个实验室里进实验操作,没办法给每个学生一台仪器,还有的不能保证设备的更新,非常不利于实验教学。
1.提高教师的实验意识,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首先要有勤于动手的意识,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进行实验教学,多数是因为对实验操作不熟练或不专业。因此要对初中物理教师加强物理实验培训,培养教师教会学生动手的能力,这样就能打破教师一味依赖教材的习惯。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实验教学中要树立巧用素材,灵活施教的观念。如对于比较复杂困难甚至危险的实验,就不要让学生做。而对于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则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实验既是检验知识的手段,也是激发灵感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物理知识和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例如,在教学《汽化与液化》这一章内容时,在实验前进行启发性提问:生活中晾衣服的时候,人们通常把衣服摊开晾在有阳光、通风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衣服上的水在蒸发的时候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心,通过猜想,用相同的两块玻璃片来对比和分析,就能顺利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的结论,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完善实验设备,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尽可能地为学生完善实验平台。给教师教学提供便利。其次,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课堂的小器材,生动教学。如可以用尺子测量纸的厚度。再次,如果在室内现成的正式的仪器实在是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自由去操作。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筋测力计,还可以制作探究“水的沸腾”的仪器,自己制作简易杠杆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可知,尽管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要明确对它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结合学生情况,创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慢慢得到提高,使初中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五
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形成了物理实验不做、少做、简单做的现状。根据笔者在一线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许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短缺,尤其是实验用品和实验仪器等十分缺乏。例如,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做的演示电路的串并联电路实验许多学校都不能做。此外,许多初中物理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应试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物理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物理实验中,许多教师因为教学负担重和重视学生考试成绩,使物理实验不做或做得敷衍了事,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实验过程,难以达到相应的实验效果。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物理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学习的态度,有利于在新课改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演示,忽略了试验过程的创新和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没有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和个体差异,往往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探讨物质运动规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实、客观地观察自然界中物理运动的规律,更能够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物理原理、追求物理奥秘的兴趣。在教学中及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是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之一。
1.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实验方式一直以来,初中物理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动手实践为辅,同时受到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等的限制,初中物理实验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缺陷,学生的旁观是有必要的,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但许多物理现象和知识不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是难以真正体会的,而且学生长期处于旁观模式,久而久之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感觉变得模糊,使物理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改革物理实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对于物理实验教学大有裨益。创新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实验课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
2.创新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传统的物理实验比较重视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定律的验证、证实,而对探究性投入较少。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实施探究性物理实验,将物理定律和物理运动原理等结论通过实验的探究最终获得。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或物理教材中往往精心设计了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最终将获得的结论,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结论、实验步骤与教材、教师设计的实验步骤不符,往往被认为实验失败或实验效果不佳。学生参与这样的实验,最终只是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受到较多束缚,不能真正创新和思考,对于实验结论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创新的探究性实验方式就是要突破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的束缚,解放学生思想,将学生的创新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实验的目标之一。例如,在初中物理实验“浮力的大小”这一实验时,笔者让学生思考试验用乒乓球在水中和水面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否不同?从而引发了学生对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浮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浮力计算的公式也更加深刻理解。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积极探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对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有着较大的意义。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六
摘要:文章阐述了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内容,分析了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我校普通物理实验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情况。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普通物理实验考核;创新;改革。
普通物理实验是各大高校理工科专业一门传统课程,是理工科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风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1-2]。由于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学习基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在高校的教学考核中,实验课与其它课程相比也不够重视[3]。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者对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做了很多研究,有的强调操作考试的作用,有的强调多元化考核的作用,有的推行无纸化在线考核[3-6]。本文就我校近几年对普通物理实验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7]。
1普通物理实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与其它课程一样,普通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对学生而言,应考查学生的个体发展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讲,应考查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根据实验仪器的规格正确记录有效数字、实验误差的基本理论、不确定度,相关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在杨氏模量实验的逐差法(作图法)、自由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最小二乘法等,并会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设计简单实验。2.是否会正确使用与相关的基本仪器、设备。比如会调杨氏模量实验的直尺望远镜,能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是否具备了完成物理实验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前的预习是否充分,实验原理是否理解,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读数是否正确,数据处理、实验分析是否正确、合理等,是否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准备、设计和初步的分析实验能力,是否具备初步的实验科学思维、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从实验过程的情感态度看,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纪律和爱护公共财产、保持实验场所干净整洁的优良品德。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七
摘要:实验教学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在科学类的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社会需要更多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因此对大学生实验方面的教学有助于良好创新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助于他们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大学物理为授课内容,介绍大学物理教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可以产生哪些良好的影响,应该如何合理应用。
大学物理比起之前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要更加深奥,更加原理化,很多知识点看似是对之前的重复,实际上是对前面的进一步解释。正是大学物理的这一特点,学生和老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因为大学生将要走向社会,他们必须掌握更加实用性的知识,从而应用到职业生涯当中。从这一点看,大学物理教学必须实用化,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良好的影响。下面就针对其具体的应用特点进行简单而有条理的介绍。
1.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知识的理解。
大学物理中有很多深奥的原理知识,想要理解它必须要将细节理顺,必须要重视和实践性的结合。比起之前学习的物理知识,学生可能在大学物理学习中感到吃力,这只是他们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面不适应。因此老师要合理转变这种不适应,将大学物理的实践应用性展示出来,从实验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2.可以提高大学生在职业中的工作能力。
物理实验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对知识点从课本上的文字到实际技能的转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对其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工作当中,动手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受到欢迎,因为他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润,并且他的发展潜力强,受到提拔的机会也会更多。3.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大学物理是一门科学,如果只是学习原理,或者是“纸上谈兵”的话,很容易造成对空洞的知识学习以及对实际的应用,对工作没有任何帮助,可能只是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不算太差的成绩。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在实验中的认真与仔细、合作与竞争、反思与总结,都是职业中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利用大学物理的相关实验能够塑造学生更加完善的人格,更加积极地应对将来工作当中的挑战,这是对他们未来的负责,也是对他们人生的负责。
既然大学物理的相关实验教学对大学生职业非常重要,那在大学课堂中就要合理地应用实验教学,依靠实验教学打造创新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模式,改变单一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大学物理较为抽象,很多名词或者是定义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畏而生惧,容易对物理“疏而远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激发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就要提供一个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点,并以此出发,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也可以选择物理实验导入的方法,用一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调动起大家的胃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更加有求知欲,再通过知识的步步引导,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
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从特点上来看,就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想象或者是表达理解的内容。针对这种内容,老师可以合理利用物理实验。因为实验具有直观性,通过现象将一些抽象的描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到,更容易思考背后的知识。并且实验也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经验,可以转变为个人财富,这样在日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上就更加有印象。这种实践性的探索方法可以蔓延到学生的其他方面,对更高一层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有帮助。
物理学习虽然是科学学习,但是因为原理多,理解难度大,会使课堂变得很有压力,甚至有些“死气沉沉”,学生依赖于老师的讲课,而迈向工作岗位的他们总不能事事都请教别人,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在大学物理中加入实验教学,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将设计的实验趣味化,将内容简单化,甚至可以采用生活中就能找到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这样他们实验完成的成就感会更大,感悟会更深。课堂也会因为这些物理实验变得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另外,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沟通,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完成实验,进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总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解力,提高专业素养,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的快节奏和强压力,能够在同龄人当中保持领先,也可以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吴云勇.高校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9).
[2]郭永环.高校理论课创新教法研究[j].教育探索,20xx(09)。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八
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向学生讲解一些物理基础知识以及演示一些物理实验,旨在深化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难题。同时,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几乎每个重要知识点都有着物理实验的支撑,再加上基于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使得物理实验教学变得尤为重要。此外,开展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创新能力,而这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把物理实验教学放在与物理知识同等地位,并对其进行逐步优化,进而才能让其发挥自身真正的价值。
1.课堂设计缺乏合理性笔者结合调查数据,发现大多数学校的物理实验课堂设计都以教师的物理演示实验为主,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实验器材,更不用说去亲自动手做实验了,进而会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其中,个别教师是由于自身对物理实验教学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对其常常抱有一种既费时又费力的看法,使得物理实验开展的次数很少,进而会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受限,从而无法实现物理教学目标。同时,还有些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没有结合物理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其进行具体的规划,而且也没有提供给学生及时地指导,导致其逐渐沦为一种形式,进而无法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了。此外,还有些教师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在设计实验课堂时只让学生从事有关实验器材的准备收集工作,使得物理实验教学的本末倒置,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实验配套设施不足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经重视起来了物理实验教学,但是受制于经济原因,一些学校的实验配套设施不足,导致许多实验教学活动只能以教师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在此情况下,学生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整个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更加明显,实验教学活动往往被物理知识讲解一带而过,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屈指可数,更是拉大了与发达地区孩子的差距。此外,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建立其明确的器材维护规定以及缺乏专业的实验器材维护人员,使得实验器材的维护工作只能由教师兼任,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则会很容易造成实验器材受损,甚至还会危及师生的安全,进而会给学校增添经济负担。3.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固定目前,大多数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所使用教学模式非常固定,主要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按照课本教材上的实验流程进行具体操作,然后得出同教材上相一致的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以学生小组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如果不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实验分工以及监督,则会导致小组内的个别成员没有参与到物理实验中,进而会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二是各个小组的实验任务相同,如果不对小组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的话,则会很容易出现小组实验成果抄袭问题,进而会极大地影响实验教学质量;三是学生要得出同教材上相一致的实验结论,并没有说明学生一旦得出不一致的结论的处理做法,使得实验教学课堂会存在一些盲区,无法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1.渗透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故而要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发挥其优势来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整个物理实验活动的中心,围绕学生的兴趣、认知情况来对整个实验课堂进行调整;最后要与其他教师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同时还要认真听取学生对实验教学活动的意见,逐步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2.改变实验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实验,因此,教师要选用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结合物理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对实验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坚持“所有学生参与,所有学生提高”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实际考察每个小组的实验完成情况,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明白自身今后需要朝什么方式努力;最后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验存在失误的地方进行分析,让他们明白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并告诫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情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而会让他们终身受益。3.完善实验配套设施众所周知,实验配套实施直接关乎于实验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学校首先要统计本校的物理器材储备情况,并结合物理教材明确缺乏的物理实验器材数目,以此来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招聘专业的物理器材维护人员,并设置有关器材使用与维护规定,从而能够最大化地提升物理器材的使用效率。最后,还要定期开展一些物理实验竞赛,鼓励学生去创造一些物理发明,从而让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
小结。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有所帮助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明确其困境所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学习其他教师的有益经验,从而实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年25期.
[2]韩亚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xx年25期.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九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更多的转移到学生方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团队型合作及创造性。
同伴教学法是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之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方向,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物理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学物理课堂充满着各种有趣小实验,使用同伴教学法既有利于学生在玩中学,也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利用到生活和社交能力上。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物理教学;中学教学。
1同伴教学法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相长”,提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方式,提倡从教中学,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么何为“同伴教学法”呢?所谓的同伴教学法就是指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概念错误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借助计算机应答交互系统或选项卡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剖析概念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构建了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
同伴教学法是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共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2同伴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要性。
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体现中的基础知识,但是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使中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物理成绩也不尽人意。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一直是困扰所有物理老师的难题。
“同伴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为解决物理老师的难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伴教学能够有效地发现这些问题并有效解决,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同伴教学法特别为学生设计了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相互争辩、讨论、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3同伴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中学物理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转化为“双边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提高了中学物课堂教学效率,同伴教学法适应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如何适应同伴教学方法呢?通过对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应用同伴教学法。
3.1“授人以渔”,物理教学生活化: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虽然是物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但是其学科特点使中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教师要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伴教学法为老师提供这样一种途径和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力的相关问题时,就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中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学物理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共同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应运能力。
3.2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物理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中学生学习起来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计一个关于课堂内容的物理问题,在新课开讲之前就将相应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在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对新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课堂上对这些疑问进行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应用。
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通过问题来突出重点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个由浅入深的认识,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听重难点知识,从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
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好地解决生活的问题,所要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重力加速度”课程的讲解中,力的作用问题和重力对速度的影响的问题以及公式的推算和应用就是重点学习的内容。
这些公式是如何演变而来以及怎样运用这类公式,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呼唤着新的教学方法,“同伴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产生,是教学与时俱进的表现,适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伴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通过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2]董霞.同伴教学法在我国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因此,应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物理实验过程的指导入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产生,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思考和推理得出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把握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实验出发,如实验装置的安装、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读取与收集、实验误差的分析等则是学生完成实验的一个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的改善是改善实验教学的方向。实验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基本构成因素,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素质。同时,实验又具有直观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验过程的指导。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太少、学生实验素养低下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
首先笔者认为,不能上无准备的课,在实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详备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教案中详备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表的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探究”。这是笔者从事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又经过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的探索得出的经验。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还应及时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紧紧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归纳、整理。”这六个主要环节。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面临挑战,所以在实验教学中,除了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之外,还应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在新课程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着眼于做,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众所周知,以往的教材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演示给学生看的,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显著偏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面对新课程我们有必要想方设法将所谓的演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
(二)着眼于思,注意实验教学的启发性。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省悟”和“回味”。
(三)着眼于疑,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究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究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将为学生在今后走上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升上高中乃至上大学学好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大力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一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中有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其中,其中对于学生发展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微课”,微课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科技化社会。
本文我们主要来分析微课的定义以及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具体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
在当前科技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的渐渐的从传统的封闭状态变成了共享状态,而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于当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围绕微课的定义和应用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微课。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目前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微课的教学模式还是较为流行的。
学生可以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微课具有网络资源共享化的特点,即借助于当前信息共享的环境来实现的一种教学手段。
上面我们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微课已经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微课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在传统课堂中无法接触到的学习模式,通过这一学习方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手段。
(一)视频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往往过于单一,仅仅就是通过对照着课本的理论知识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厌学心理,从而在未来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产生长久的影响。
好奇心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如果对物理的一些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存在好奇的心理则能很好的帮助自身学习物理知识。
教师就可以抓着学生的这一特点,制定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例如,我们在初中进行大气压强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大气压强这一名词的意思和意义,对于学生后续的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困难,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也往往就是讲述大气压强的定义即对浸在其中的所有物品和生物等都有压强,这种压强效果就是大气压强,而这种单纯的理论知识很难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大气压强的知识。
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微课这一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播放一点较短的视频通过视频的动态化图形等,相信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相关知识。
通过视频的讲解,学生也可以很好的了解到通过大气压强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中一些较为晦涩难懂的问题,例如,在球体被拉开的瞬间,现场会有一些什么效果等问题。
通过视频课程,学生可以很好的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
(二)资源共享实现学生思维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难点知识点具有很好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障的发生原因等。
(三)通过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往往学生在学习这些较为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时会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很难对力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精彩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力学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对于这些现象归纳出一个共性的特点,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习了力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在思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纠正一些错误观点。
三、总结。
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这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物理课中合理的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化的知识。
以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于当前的社会背景,而且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二
摘要: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同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1引言。
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现象、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原理都是人们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总结的。因此,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物理课程,尤其是初中物理,显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新版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典型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角度、有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教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是年龄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这些学生从小学教育中获得的新知识有限,在这个阶段让学生接受物理、喜欢物理,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彻底废弃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1],尊重学生的个体诉求,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一起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将其和所学到的物理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求证、归纳、总结、探索,发现内在的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激发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混合式教学理念。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混合式学习”(blendinglearning)[2],混合式教学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传统教学,形成多元化的授课模式,是以启迪、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大学和中学广泛开展的慕课(mooc)教学[3]和雨课堂教学[4],都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展开的翻转课堂式教学。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慕课、微课和雨课堂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联系实际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3.1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人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寻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3.2课前设问,启迪学生的求知欲。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推送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微课”,用微课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实际中和预备讲授的知识点相关的某一物理现象或某一种先进技术的物理原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物理原理?这样,不仅可以成功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物理知识的能力。
3.3运用“混合式教学。”开展课堂授课在给初中学生进行物理课教学时,板书讲解是必要的'。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可以按照混合式教学的理念,针对授课内容对授课模式进行灵活组合,例如:教师可以将物理课程中的演示实验融入到“雨课堂”中,方便学生清楚、多次观看实验,并且能够及时反馈实验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地方,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某一章节背景知识或者技术发展前景讲解时,可以播放网络视频或慕课课件,让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背景和应用前景有直观、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雨课堂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授课的节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跟得上、听得明白。
3.4课后评价改进课堂教学。课后评价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混合式教学评价应该是全方位、动态的评价体系。在混合式教学体系中,教师一方面通过雨课堂接收的课堂反馈,动态掌握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教师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布置拓展练习题、推送慕课资源供学生学习,巩固和强化课堂学习的效果。
4结语。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法,是运用多样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启迪学生探究知识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发探究知识,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该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更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2]李清浅.浅谈混合式教学[j].读与写杂志,;15(1):40.
[3]高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化[j].科学咨询,2018;(4):112.
[4]朱丹.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三
初中物理是一门由实验课与理论课组成的基础学科,而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途径一直深受教师们的关注。在实验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探究实验中也能进行自主观察与思考,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
1教师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如果能展示好演示实验,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又能容易的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老师教学应根据实验不同的要求和特点,精心编排教材内容对每个演示实验负责。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生动和有趣的特点,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最直观的物理情景,给学生以感性的认知,能让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规律起到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习记忆更加深刻。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动作记忆能力比语言记忆能力要高出好几倍。“实践出真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讲解光的色散时,由于阴天无法做实验,教学讲的不易理解,学生们也听得乏味,教学效果很是一般。阳光的晴天,我们用三棱镜正对阳光,教室房顶上马上就出现七彩的光带,学生在看到这物理实验现象的时候马上就明白了光的色散。
2教学中重视实验标准的培养,开展日常教学反思。
教师怎样才能将初中物理实验演示和操控的更好,那么重视学生实验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所有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整个实验操作的连贯性。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课堂实验操作简单,从而按照自我意识来操作进行。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操作不规范,影响整个实验的进程。所以教学上要重视实验标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验的严谨性,保证物理实验成功演示。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操作规范的同时,教师必须要能够深入的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上的反思。教学反思一直都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及时的查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对这些问题及时改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对于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益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师就能通过教学反思清楚的判断出,进而让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优秀方法得到最深入的贯彻和执行。
3自制教学模型增强演示效果,让物理学习更加有趣。
在中学物理日常的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最能让学生们直观感性的认知手段,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场完美的演示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所以,演示实验具有别的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增加演示的效果,扩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方法,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压强实验中用橡皮和小刀来进行演示,用矿泉水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气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还有在实验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的演示板,将电线、电压表、电池盒、开关、电流表、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分布在上面,放在讲台上面,不但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而且线路的连接也是一目了然,这样实验演示起来得心应手。而这些小小的实验用具学生更熟悉,更能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
4实验教学后要充分体现实验报告的价值。
实验报告是建立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将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对每个步骤进行整理、记录,在实验数据上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追踪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将所进行实验得出的经验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进行优化整理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的真理之路。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反馈来的实验报告基础上,根据所记录的信息为依据,把学生实验之后所得出的事实结果为助力,把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实验观念引向新的突破点。当然了,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老师结合教学用具进行具象化的教学。
5师生共同合作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
作为教师,单独的进行实验操作的优点,肯定是快捷且讲解条理清晰,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学生处于被动的旁观地位,缺乏参与实验意识;第二是教师读数或者宣布实验结果时,学生们肯定会有些疑惑,总认为教师对实验做了加工修改,缺少客观性;第三是实验课堂情景呆板,缺少变化。师生合作演示或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演示就能有助于改变以上的不足之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学生轮流进行实验的演示,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实验。学生肯定相信“自己人”读数不会做假,并且会带有一种亲切感,活跃实验课堂的气氛。除此之外,学生操作读数如果出现错误时,教师还能及时纠正,加强教学效果。物理教学的主体是离不开物理实验的,这个理念要自始至终贯穿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当中,要让学生懂得物理这门课来源于实验且高于实验,课堂的教学只是物理教学中的一小部分,而真正的物理知识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婷婷.初中物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2]夏兵.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四
摘要:
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的衔接能够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目前我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深层的剖析导致初高中物理教学出现障碍的原因,根据初高中物理教学障碍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对使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快速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状态有所帮助,从而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向提高。
关键词:
引言。
很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的高中物理教学之后,出现学习障碍,觉得高中物理学习晦涩难懂,很多初中时物理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学习起来也感到比较吃力,更不必说一些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了。
很多教师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学生初中没有认真学习物理,产生这些问题的真正的根源实际上是初高中的物理教学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环境和学习层次都有了较大变化,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层次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很好的过度到高中物理学习当中,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环境。
1.1学习难度加大: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而言学习难度更大,学生刚升入高中之后,学习层次普遍还停留在高中阶段,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
从教材来说,初中物理的内容较简单,而且遵循图形与文字结合原则,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教材则偏重于知识与实验的条理化、清晰化,文字较多,学生比较难理解。
此外,初中物理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定性分析的多,与绝大部分学生的常生活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
而高中物理则充分体现了物理作为一门抽象学科的理性,在学习内容的表达上比较简单直接,学生可能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种学习难度的加大。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师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没有做出正确估计,很多学生在接触新老师之后可能由于害羞心理等原因没有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这就造成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脱节”,学生的学习水平自然而然的产生下滑。
1.3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
而高中物理教学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抽象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判断、比较鉴别、分析综合、空间想象、灵活应用等能力都还一时没能很好地形成,因此,思维要求的突然提高。
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心理状态上,学生刚刚升入高中,希望在紧张的“中考”之后暂时的放松以下自己,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是那么的严格。
除此之外,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可能自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高中物理较之初中物理难度加大,产生恐惧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
2.1教育工作者做好新课标研究工作:要想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首先应从新课程标准入手,清楚的明白初高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从中找出二者的联系,从而做出合理的衔接。
高中教师要了解初中的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否则过多的重复将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
对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前科学概念要作出即时的修正,学生的知识层面才能实现从初中向高中顺利过渡。
高一是学生学习物理打基础的时期,对于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影响深远,高一的物理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物理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在高一阶段放慢进度,适当降低要求,帮助学生熟悉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这样,便于学生接受新概念,使他们能够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立足于学情,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养成,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衔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做到同化新知识,最终实现知识迁移这一目的。
所谓同化,就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
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反复研读初高中教材,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比如《力的基础知识》一章中,学生大部分知识再初中已经学习过,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做好引领学生的复习工作,对于新知识,要与学生已知上的知识相连接,使学生更广、更深的了解“力”的相关知识。
教师的教学应当立足于学情,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在课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课下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针对学生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和能力:第一,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
教师应让学生明白预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价值,这样在听课时,能将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点上,提高听课效率,从而验证自己预习时对知识的理解,也为自己在课外少留疑难问题。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要引导学生重视观察和实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样的,实验则是得出物理结论的来源,学生要做好实验,学会利用实验推导结论,分析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学习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和操作能力。
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
如果勤动手,即使一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这种习惯慢慢就会养成,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能够顺其自然。
3结束语。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这个问题,同时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五
: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有着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更高, 直接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大挑战。所以, 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以更好适应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而通过实验教学法可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 教师可以对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及其误区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策略。
: 初中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法; 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 运用实验教学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 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 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的地位, 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使物理课堂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有效开展实验教学, 能够将教育教学回归本质,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 在实验教学法的视角下, 教师可实现因材施教,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看,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 部分教师在教学之前, 未能对实验过程加以预设性演示, 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问题, 导致实验失败, 降低实验教学的课堂效果;其次, 有的'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过于重视向学生传递实验知识, 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教育, 难以提高初中生的理论认知水平;最后, 大多数物理实验教学, 是由教师通过演示而完成实验, 未能给予学生以实验实践的机会, 同时也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2]。
(一) 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 这是确保物理实验教学法有效应用的重要条件。首先, 教师应重视备课环节, 在此过程中, 教师既要编写教学方案, 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内容进行预演, 以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加以解决。如此, 有利于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 教学之前,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 以了解实验环节和注意事项, 规避实验事故。其次,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设置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进而通过实验教学法突出教学重难点。最后, 在实验教学法应用过程中, 教师应对学生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的方向, 进而加深学习印象[3]。
(二)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
就初中年级的物理学科知识内容而言, 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 因而教师在运用实验教学法过程中, 应注重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这是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 实验教学之前,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中需要的工具, 并教会学生各种实验工具的使用方法, 以开阔学生视野, 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 在实验教学运用之前和运用之中, 教师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讲解, 使学生可以把握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 进而对实验教学加深理解。
(三) 演示实验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 可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实现, 这是基于教师操作实验而言。通常, 演示实验教学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 在导入新课时的演示实验教学。在开展新课教学之前, 教师为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 会演示物理实验。例如, 学习“大气压强”时, 教师可制作覆杯实验, 纸张作为独立物体存在时, 不能在空中漂浮, 但在力的作用下, 可托住一杯水。通过该实验, 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得到激发, 但学生脑海中又会产生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正式学习, 可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 基于概念的演示实验教学。物理教材中, 涉及较多的概念, 其内容十分抽象, 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 教师可通过实验的方式阐述教学概念, 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 关于“重力”的学习中, 教师为学生演示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进而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知识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 要实施实验教学法,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实验的学习中,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发散思维, 而且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基于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内容, 对物理实验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究, 以达到得出实验结论和提高自我实践技能的目的。例如, 在“水沸腾”的实验中, 教师发挥辅助性、指导性作用即可, 学生便能够独立完成实验。首先,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水沸腾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一是温度达到沸点, 即100℃, 二是需要吸收热量;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实验的相关工具;最后,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而完成实验, 如若学生实验探究中存在问题, 则教师应对其加以适时的点拨[4]。
从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实践看, 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 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利于物理教学的深入开展。因此, 有关人员应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发挥实验教学法的教育优势。首先,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其次,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再次, 演示实验教学法;最后,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法。基于此,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可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
[1]王立广。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17 (26) 。
[2]梁欢。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 (中学) , 2016 (6) 。
[3]刘仁仲。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 (1) :63。
[4]郭秀珍。探讨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 (中学) , 2015 (3) :108。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六
可以说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的影子。初中物理也与生活息息相关。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更要求我们重视实验教学方式的运用,实验本身能训练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的能力,而正确得当的实验教学更能为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那么,该如何完善我们的课堂实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全面分析它存在的问题,再一一对应着给出可行的策略。
1.教师“重理论,轻实验”,忽视实验教学。物理理论知识比较多,涉及的知识体系比较广。迫于教学任务,跟进教学进度,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课堂实验作为必要的教学环节。直接用单纯的讲解、全盘的知识灌输来代替,或者借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展示匆匆带过,没有现场的实际操作。在传统的以分取人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不少教师还是把重心放在掌握概念和做题训练中去了,这也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被重视。还有的教师因为自身疏于实验的训练,无法切实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学校为了避免学生破坏仪器设备,出于对实验室的保护,不愿意提供机会给学生动手实验。这样导致教师一个人在实验,实验经过甚至包括现象原因的分析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完成,这样学生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动手能力日渐退化。另一方面,因为物理的综合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也就缺乏科学质疑精神和研究态度。再加上物理实验分组合作的性质,虽然强调团队完成整个实验,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流程,害怕动手,这样实验由组长完成,其他人就失去了尝试的机会。
3.物理实验器材和场地配备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室,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及时实验,实验设想再好也无济于事。目前普遍的实验教学现状是将学生四五个人分成一组(农村或偏远乡镇情况可能比这个还严重),集中到一个实验室里进实验操作,没办法给每个学生一台仪器,还有的不能保证设备的更新,非常不利于实验教学。
1.提高教师的实验意识,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首先要有勤于动手的意识,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进行实验教学,多数是因为对实验操作不熟练或不专业。因此要对初中物理教师加强物理实验培训,培养教师教会学生动手的能力,这样就能打破教师一味依赖教材的习惯。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实验教学中要树立巧用素材,灵活施教的观念。如对于比较复杂困难甚至危险的实验,就不要让学生做。而对于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则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实验既是检验知识的手段,也是激发灵感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物理知识和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例如,在教学《汽化与液化》这一章内容时,在实验前进行启发性提问:生活中晾衣服的时候,人们通常把衣服摊开晾在有阳光、通风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衣服上的水在蒸发的时候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心,通过猜想,用相同的两块玻璃片来对比和分析,就能顺利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的结论,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完善实验设备,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尽可能地为学生完善实验平台。给教师教学提供便利。其次,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课堂的小器材,生动教学。如可以用尺子测量纸的厚度。再次,如果在室内现成的正式的仪器实在是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自由去操作。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筋测力计,还可以制作探究“水的沸腾”的仪器,自己制作简易杠杆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可知,尽管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要明确对它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结合学生情况,创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慢慢得到提高,使初中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回顶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七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设置矛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矛盾情境;科学态度。
伽利略曾说过“一切规律都是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全国卷高考物理实验部分约占15%,充分显示了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各有不同,本文从矛盾情境设置方面进行剖析,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激化矛盾,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打破低级的平衡。此时,学生的思维看似受到阻滞,其实是在进行思考和交锋,一旦有所突破,必然达到高层次的课堂和谐境界。以下从几个例子进行剖析。
一、探究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在这一探究实验中,设计让学生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大小不同的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的结论后,突然有一小组学生提出相反的结论,说他们用木块不同大小的表面作为接触面,结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其实这正是课前有意设置的矛盾情境,在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时,教师特意让这小组同学的长方体木块六个表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教师首先肯定了这组同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寻找原因,就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在教师有序引导下,同学们开始了热烈的研究和讨论,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
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可以有两种测量方法:实验课堂中让两大组学生用图甲方法测量,另外两大组同学用图乙方法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后用图像u-i进行处理,结果用图甲的有相同结果的小组,也有不同结果的小组;用图乙的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给学生剧烈的矛盾冲突,此时教师再指出哪组用的新电池,哪组用的是旧电池,同时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方面对图甲、图乙进行分析,得到使用不同方法的误差分析。当然本课也可以不提供实验原理图,只提供实验仪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这样结果更是“五花八门”,然后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设计对学生要求更高。在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知识水平、学习状态,巧妙地创设不同难度层次的矛盾情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困惑、矛盾的心理,唤起他们探求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为,使学生针对问题开展积极主动、紧张活泼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进一步有机化,从而优化物理课堂。
三、课堂演示实验中巧设矛盾情境。
例如,在教学《楞次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对比演示实验使学生感悟楞次定律的内容。让磁体在铝管中(用两根铝管对比,一根是完好的,另一根在管壁割开一条豁口,使管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下落。演示实验时,让豁口背向学生,学生可以看到,有一铝管中的磁体下落要缓慢得多,然后再把豁口面向学生重复实验。设置的矛盾情境和问题,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后续楞次定律的学习提供了素材和心理基础。又比如,在教学《变压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一个魔术,小灯泡不接电源,也可以让灯泡发光。在教学变压器输入电压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直流电作为输入电压,让学生观察开关闭合、断开情况,因电流较小,注意把小灯泡改成灵敏电流计。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矛盾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比较愉快的氛围下接受知识。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借助课堂演示实验把规律的形成过程、思维过程充分展示给学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矛盾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观察实验现象。对同一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向着有效性的方向发展。当然物理实验教学中设置矛盾情境的情况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知识形成脉络,注重学生思维形成的渐进过程。不同的学生个体,个体体验不同,获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要多钻研教材,熟悉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智慧,富有个性,善于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郭定和.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教学策略讨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9).
[2]蔡永青.矛盾情境的设置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12).
[3]郝伟.让课堂在矛盾解决中更和谐[j].教学在线,(9).
[4]黄皓燕.情景设置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物理教学,2009(1).
[5]张粉英.尝试情境教学.推进素质教育[j].物理教学,(3).
[6]朱小勇.物理课堂要加大实验教学力度[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09(3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转换法应用论文怎么写篇十八
高中物理新大纲中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灵活地运用知识并促成知识迁移;它也经生动的形象作用于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笔者曾有幸作为本市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职教类专业课的评委之一,在评定优秀课时,把是否采用电教手段作为一项评定内容之一,这无可厚非,也是值得提倡的。要推进素质教育,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电教媒体的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但电教手段并不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何况对各学科应区别对待,对于物理学科,笔者认为,更应强调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索性实验教学,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而多媒体课件对本学科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因为它毕竟是制作的课件,而课件容易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假”的想法,只是有时用实验无法或很难看清楚的物理现象,利用课件的方式,通过放慢其变化过程,利用屏幕重现其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看清楚其间的变化,起到补充和强化物理实验的效果。所以两者之间各有优缺点:
1、多媒体课件课堂容量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真正体现物理现象的真实性,即课件的结论不能使人信服;而物理实验,现象直观、结论真实,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但课堂演示实验花时较多。
2、多媒体课件制作所花费时间较长。从这一点来看,不可能每节课都使用课件,大多数可以说在开设公开课、优质课或竞赛课时才使用。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每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落后地区都具备这种设备。相对来说,实验教学在农村中学还是唱主角。
3、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死板的、教条式的教学,它应根据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来组织教学,随时调整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做到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要达到这些,用课件教学较难满足,原因是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中所设置的问题也仅仅是教师的“一面之词”,而实际情况往往与教师的“假设”相差甚多,特别是用课件完成的实验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实验,这样一般不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更不必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得到培养。但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完全可以弥补课件的缺陷,学生在实验中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往往能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新”、“奇”之中,学生从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4、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动手能力强,反映教师的基本素质;而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反映教师掌握先进教育设备的本领。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奥秘,所以必须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各种手段重视物理现象,其目的是找到物理变化的内在规律,这就需要解剖麻雀,把物理变化中某一瞬间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加以观察,认清它的特点,使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既有整体变化的过程,又有整体变化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具体状态,以利较确切地把握整个物理过程,而这可通过课件来实现,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
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前提下,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提供机会和场所,进行课题研究及探索性实验;而在课堂教学中,应是物理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互结合。这两者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课堂变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突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音乐家的小故事(模板10篇)
- 最新美丽的农家小院(精选9篇)
- 2023年我的冒险之旅(精选14篇)
- 最新粮食危机的演讲稿(模板8篇)
- 运动会花样入场方案如何写 运动会入场式活动方案(3篇)
- 最新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简短(精选10篇)
- 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范本(实用17篇)
- 2023年保持积极心态范文(优质8篇)
-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范文如何写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七篇)
- 五年级数学日记(大全16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