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大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7:16:57 |
- ZTFB |
- 7页
报告具有客观性,需要基于准确的数据和可靠的来源。报告中的图表和数据要清晰易懂,并与正文相互补充。希望这篇报告能够为同行们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研究思路。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一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按照《公司法》、《会计法》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经营和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司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公司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公司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指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二)进行风险评估;。
(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系统,指围绕风险管理策略目标,针对公司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通过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制定并执行的规章制度、程序和措施。
第六条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给公司造成损失和危害,把机会风险视为公司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公司创造价值,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七条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指重大风险发生后的事实)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重点,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第八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
3.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4.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九条公司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原则,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健全性:风险管理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空白或漏洞。
(二)合理性:风险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三)制衡性: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牵制,一线业务运作与二线管理支持适当分离。
(四)独立性:承担风险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十条公司的风险管理通常应涵盖经营活动中所有业务环节,包括公司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运营、业务运营、财务、内部审计、法律事务、人力资源、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物流、质量等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
第十一条公司内控制度及风险管理除涵盖对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控制及风险管理外,还包括贯穿于经营活动各环节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印章使用管理、票据领用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职务授权及代理制度、定期沟通制度及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管理制度等。
第十二条公司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公司总裁办公会、审计部、风险管理部、法律顾问、各部门内设的有风险职能的部门或岗位构成。
第十三条总裁办公会负责提出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的指导意见,审定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对公司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及水平进行评价,提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第十四条审计部独立于公司各部门,负责协助公司识别和评价重大风险问题,帮助公司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通过评价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促进其持续改善等工作,帮助公司维持有效的控制系统;评价公司治理过程并提出改进公司治理的恰当建议,履行检查与评价、咨询与服务的职能。
第十五条风险管理部,全面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公司风险防范、监控体系,负责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并监督执行情况;负责公司各业务风险的日常管理,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实施有效的事前评估和过程监控,有效化解和降低公司运营风险。
第十六条法律顾问承担公司的政策法律事务,为领导决策和公司业务开展提供法律参考意见;审核相关法律文书及合同,防范法律风险;负责牵头处理公司诉讼事务和经济纠纷事务,代表公司对外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履行风险控制职能,执行具体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内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岗位职责和部门内全面、合理的风控制度,并针对业务主要风险环节制定业务操作流程。
第四章风险评估。
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风险管理综合信息的收集与积累机制。风险管理综合信息包括与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市场状况、技术革新、公司资源、财务状况、人力配置、管理措施、工具应用、信息报告等方面的信息。公司及各部门应广泛地、持续不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及管理相关的信息,并送交风险管理部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修订,以建设和更新公司的风险管理综合信息库。
第十九条公司对公司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第二十条风险评估由公司组织各部门实施。
第二十一条风险辨识是指查找公司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等。定量方法可采用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事件树分析、压力测试等。
第二十三条进行风险定量评估时,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二十四条风险分析包括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以便发现各风险之间的自然对冲、风险事件发生的正负相关性等组合效应,从风险策略上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第二十五条在评估多项风险时,根据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目标的影响程度的评估,绘制风险坐标图,对各项风险进行比较,初步确定对各项风险的管理优先顺序和策略。
第二十六条公司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策略,指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第二十八条一般情况下,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
第二十九条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公司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第三十条公司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以及各风险在风险坐标图上的位置,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明确风险管理成本的资金预算和控制风险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应对措施等总体安排。
第三十一条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第六章风险的监控报告与预警。
第三十二条公司建立风险报告和预警制度。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使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公司业务和资产的风险状况,相应调整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风险管理部对各部门的经营计划、方案的实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和处理,并保留风险管理记录。各部门或岗位向风险管理部报送本部门业务风险情况。各部门所有涉及风险管理的相关资料必须向风险管理部报备,或向风险管理部开放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部有权检查原始资料。
第三十四条公司的风险报告分为定期风险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项风险报告。定期风险报告是对一个阶段公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纠正的情况进行的汇总报告;不定期专项风险报告是对监控中或风险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或风险隐患问题进行的专项报告。风险报告要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报送公司领导、相关部门和履行垂直管理职责的管理部门。
第三十五条在风险监控中发现问题时,风险管理部可以进行风险专项检查,必要时可进行重点审计或组织专项审计。对其它不属于审计监察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风险管理部可以向公司有关部门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第三十六条公司相关部门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以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公司的财务中心,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进行预测预报。
(二)建立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各个业务环节特有的性质来设计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彻底掌握风险的来源和可能的影响。
(三)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有责任及时、无保留地向公司风险管理部报告有关风险的真实信息。
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2、公司须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须实现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公司整体和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
5、公司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第三十七条公司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方案一般需要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如: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损失事件管理等)。
第三十八条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九条公司制定内控措施,一般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六)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把各部门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九)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第四十条公司建立灵敏高效的危机处理和应急管理机制,以降低风险损失。对新出现的、缺乏风险应急预案的重大风险,风险管理部应立即与公司相关部门协调,组织人员研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并报公司总裁办公会审批后实施。
第四十一条当风险已经发生,风险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公司风险管理部报告。风险管理部应及时对风险进行初步的评判,确定是属于一般性内部风险,还是对企业声誉、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造成强大压力和负面影响的企业危机。对一般性风险,责成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处理;对企业危机,必须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一)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该小组应由公司总裁或副总裁担任组长。小组成员至少应包括:发生危机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公司法律顾问、财务中心、总裁办公会成员、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小组应配备小组秘书及后勤保障人员。公司董事会应授权危机处理小组为处理危机事件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协调机构,有权调动公司可用资源,有权独立代表公司作出声明、承诺或妥协。
(二)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情报,以及企业拥有或可支配的资源来制订危机处理计划。计划必须体现出危机处理目标、程序、组织、人员及分工、后勤保障、行动时间表以及各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同时还应包括社会资源的调动和支配、费用控制和实施责任人及其目标。计划制订完成并获通过后,应立即开始进行物质资源调配和准备,展开全面的危机处理行动。
(三)危机应按如下程序处理:
1.对于尚未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在对危机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核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和公理,果断做出处理决定,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对于已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应保持与社会各方的良好沟通,及时披露事实真相,以有助于对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价。
3.在处理过程中,应处理好与危机事件对方当事人的关系,及时按抚,避免出现纠纷。
4.在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危机处理小组均应与当地政府、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通报事件进展。
(四)危机事件处理完成后,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提交总结报告,如实反映事件的起因、发生过程、处理方法和结果、责任认定、反映的问题等,并提出整改建议或意见,以避免新的风险和危机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因决策失误、管理失职、行为失当等原因致使公司出现风险或危机,并造成有形或无形损失的责任人及部门负责人,公司应追究其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
第四十三条公司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十四条公司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以及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第四十六条公司各部门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检查、检验报告及时报送公司风险管理部。
第四十七条公司风险管理部定期对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检验,要根据本制度第三十条要求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或改进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公司总裁或其委托分管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四十八条公司审计部至少每年一次对包括风险管理部在内的各部门能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监督评价报告直接报送总裁办公会及董事会。此项工作也可结合年度审计、任期审计或专项审计工作一并开展。
第四十九条公司须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公司文化,促进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公司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五十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须融入公司文化建设全过程。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促进公司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五十一条公司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从董事会开始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总裁负责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日常工作。高级管理人员须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
第五十二条大力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于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法及违反道德诚信准则的行为,严肃查处。
第五十三条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须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传播公司风险管理文化,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严格防控纯粹风险、审慎处置机会风险、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意识和理念。
第五十四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
第五十五条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经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本制度由公司总裁办公会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二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其定义是参照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xx年6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下文是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实现公司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将风险控制在与公司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
(3)确保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4)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5)取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重大风险的应对策略和方案,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四条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公司设立三级风险责任体系:
(1)风险决策机构: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负责重大风险决策和制度发布。
(2)风险专职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设在企管审计科,负责具体和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组织工作,并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工作。
2
组长:赵庆民。
副组长:裴光旭薄其山王欣马兵范。
张金波黄新生王洪涛。
成员: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各单位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1)对年度风险管理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
(3)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5)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8)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综合报告;。
工作报告。
(4)做好风险信息汇总;。
3
(6)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职能部门职责:
(3)负责本部门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评估;。
(4)负责本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和完善工作;。
(5)及时按规定提交上报风险管理信息、工作报告等;。
(6)做好本部门风险预警和监控;。
第三章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评估。
第七条战略风险信息收集的内容:
(1)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本行业状况、国家产业政策;。
(2)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有关内容;。
(3)市场对煤炭产品的需求和要求;。
(4)公司主要客户、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
(5)与周边对手相比,公司实力差距;。
(6)公司战略规划、投资计划、年度经营目标、经营战略以及相关编制依据;。
(1)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
4
(2)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
(3)产品存货及其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应付账款;。
(4)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5)盈利能力;。
(6)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7)与公司现行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税收政策等信息。
第九条市场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公司煤炭价格及供需变化;。
(2)能源、原材料、关键设备、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
(4)税收政策和利率变化情况;。
(5)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情况;。
第十条运营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产品结构。
(2)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
(4)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的流程和环节;。
(5)企业内外部人员道德风险知识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5。
制系统失灵。
(6)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法律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国内外与本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
(2)影响公司的新法律和政策;。
(3)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性;。
(4)本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合同;。
(5)本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内容。
(1)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战略目标制定、执行和战略评估以及考核因素;。
(4)市场变动、价格变动、信用管理;。
(5)研究开发、技术投入、设备采用、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6)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7)营运安全、员工健康、食堂食品、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8)法律法规执行、政府公共关系、政策变动执行因素;。
(9)外委工程及外部施工人员管理等因素;。
6
(10)其他内部风险因素;。
(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颁布和注销等法律因素;。
(3)政治形势、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
(4)科技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发展因素;。
(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6)其他外部风险因素。
第十三条风险评估的方法。
(4)风险评估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风险评估的流程。
求提出采取的预防措施,整个风险信息的收集要具体化,实事求是,符合现场实际,不能出现空话、套话。
(2)各风险职能部门将风险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结果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3)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将风险信息和评估结果审核汇总形成公司风险信息数据库;。
(4)各风险职能部门风险信息收集和评估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3)风险管理策略工具包括风险承担、转移、对冲、转化、补偿、规避、控制等策略形式。
第十六条风险解决方案内容: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组织领导、涉及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手段和资源配备,以及事件事前、事中和事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8
(4)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对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进行审核汇总,重点检查风险应对策略的完整性和可行性,管理策略是否涵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是否明确责任人,并上报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二十条风险预警指标的确定流程。
(1)各风险职能部门年初确定预警指标及指标数值范围,并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3)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对重大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审定,并批复执行。
第二十一条风险预警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预警。对于。
一般风险预警各风险职能单位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将监控和预警情况及时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对于重大风险预警,指标值超出蓝色预警范围,应将预警情况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上报;指标值超出黄色预警范围,应将情况直接上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指标值超出橙色预警范围,应将预警情况直接报总经理和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指标值超出红色预警范围,直接上报总经理和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并启动重大风险危险处理预案。
第二十三条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包括持续的风险管理监督和风险管理活动评价。
第二十四条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各风险职能部门风险信息库是否完善加以改进;日常监控是否及时并加以改进;风险信息报告是否真实,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检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完备性。
第二十五条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和各风险职能部门应加强自查工作,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流程,完善风险信息库和风险管理策略,加强风险指标的监控和预警,每季度至少进行自检一次。
第二十六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向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提交各项重大和重要风险管理的策略和解决方案的落实情况,并接受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的监督和考核。
(1)公正原则。
(2)可控性原则。
(3)适度激励原则。
(4)年度考核与日常考评相结合原则。
第二十七条风险考核内容。
(1)风险管理组织运行系统:包括组织建立、制度建设、人员配备、日常运行等;。
(3)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解决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
(4)风险预警和监控情况,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准确性;。
(5)风险管理自查和报告情况:风险自查工作、
自查报告。
上报、风险管理改进和整改工作情况。
(6)风险管理实施阶段性评估报告制度。每季度首月中旬,,由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主任组织各成员,召开全面风险信息与评估报告会。根据各单位提报的风险信息及评估报告,由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形成书面评估报告,报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第二十九条年度风险考核采取现场调查、人员询问、资料抽查等方法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
第三十条全面风险管理应结合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工作。切实防范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生产经营风险,确保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安全运行。
第三十一条,公司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实行专项奖惩,对考核结果前三名的分别实施3000元、20xx元、1000元奖励,后三名者分别给予同等处罚。为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季度对顺利完成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第三十二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报告制度,各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向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报送本部门风险管理报告;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定期向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上报公司风险管理报告。
(1)风险信息收集和风险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情况;。
(2)风险评估基本情况以及重大风险确定情况;。
(3)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的确定;。
(4)风险管理策略以及风险解决方案制定情况;。
(5)风险预警和监控情况;。
(7)内控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
(8)风险管理方案调整以及方案整改情况;。
第三十四条年度报告各风险职能部门应对上年度本部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回顾上年度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下年度工作安排,风险管理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并对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五条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每年年底,对各风险职能部门年度管理报告进行审核和汇总,形成公司年度风险管理报告,报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审议,并对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六条本管理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同时亭南煤业公司发〔20xx9〕113号文同时废止。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保障稳健经营,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18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部门、所属各公司及受托管理公司(以下总称为“集团”)的风险管理工作。集团公司所属上市公司、公众公司风险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定要求,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三级及以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工作,由所属各公司负责。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在集团未来经营管理中,各种不确定性对集团实现其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影响。集团风险分为集团层面的常见风险与业务流程控制风险两个方面。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集团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各部门、所属各公司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围绕集团总体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对集团运营中要面临的内部的、外部的可能危及集团利益的不确定性,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获得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条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识别、评估影响集团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风险,建立和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第六条集团全面风险管理遵循全面、重要、制衡、适应、成本效益的原则,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集团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空白或漏洞。
(二)重要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在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与集团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以及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风险管理应考虑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的匹配,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七条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涵盖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一)公司治理环节:主要包括“三会”运作,“三会”和管理层的职权等。
(二)重大资产购买和出售环节:主要包括重大资产自建、购置、处置、维护、保管与记录等。
(三)对外投资环节:包括投资有价证券、股权、金融衍生品及其他长、短期投资、委托理财、募集资金使用的决策、执行、保管与记录等。
(四)对外担保与融资环节:包括借款、担保、承兑、租赁、发行新股、发行债券等的授权、执行与记录等。
(五)日常经营环节:主要包括:生产、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财务会计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研发、人事管理等。
第二章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第八条集团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执行层(公司内部各层级)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避免职权交叉、缺失或职权过于集中,明确责任,减少内耗,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第九条集团公司董事会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决策领导机构,对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负最终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公司组织架构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二)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集团风险管理目标,有效规范集团经营行为。
(四)审定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六)监督、评价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转的有效性。
第十条集团公司管理层负责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年度预算以及风险管理目标,确保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年度预算的有效执行。
(二)拟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关的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报董事会审批。
(三)拟定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报董事会审批。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和考核机制,对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日常监督检查与评价,并进行严格考核。
(六)组织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信息体系和集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第十一条集团公司设立风险控制总监,负责集团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集团公司成立风险控制管理总部作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并向集团公司风险控制总监汇报工作。
风险控制总监的职责如下:
(一)拟定集团风险管理制度,参与集团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经营目标、预算目标的设定。
(二)拟订风险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
(三)指导集团风险管理与其他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的整合。
(四)提出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建设建议方案。
(五)监督检查集团公司各部门和所属各公司贯彻执行全面风险管理流程情况。
(六)推动集团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包括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以及风险管理技能的提高。
第十二条全面风险管理是集团各层面、各岗位、每位员工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集团各部门、所属各公司以及每位员工,应充分认识自身的风险管理责任,履行风险管理工作职责,自觉防范和控制风险,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集团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和业务流程的各环节。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风险管理责任人,并指定一名员工为风险管理联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及风险控制等工作。
第十四条所属各公司董事会是本公司风险管理的决策领导机构,所属公司董事长或授权风险控制总监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履行风险管理职能。
所属各公司应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所属各公司风险控制总监由集团公司委派或任命,负责所属公司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未独立设置风险控制总监的所属公司应指定分管风险管理的领导,并报集团公司批准。
所属各公司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指定资产财务部门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
第十五条集团公司各部门和所属各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二)研究提出本单位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并配合风险管理主管部门开展与本单位有关的风险评估工作。
(三)研究提出由本单位负主导管理责任的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
(四)对本单位的相关风险进行管理监控和分析,向风险管理主管部门提交风险日常监控信息和风险预警信息。
(五)做好本单位有关建立风险管理信息体系的工作。
(六)做好本单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有关工作。
6
第十六条集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改进与报告。
(一)风险评估包括:收集信息、梳理流程、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
(二)风险控制包括:修订完善集团各项。
规章制度。
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三)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包括:定期对风险管理流程及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定期集团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对集团的风险管理进行检查;逐步建立符合集团实际情况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建立风险提示机制;督促风险管理问题的及时改进。
(四)评估报告:风险管理部门每年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发生重大风险事项应随时报告。
第四章风险评估。
第十七条风险评估是集团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包括收集信息、梳理流程、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等几个方面,并通过对风险影响程度的分析,给出集团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等。
始信息主要包括与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相关的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经济运行情况、产业与金融政策、市场供需、行业及竞争对手情况、集团战略与内部运行、财务状况以及法律法规等。
第十九条梳理流程。就是对涉及集团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各项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分类,确定现有流程体系现状,为集团识别风险,优化流程创造条件。
第二十条风险识别。集团应当查找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管理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识别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
(一)集团公司各部门、所属各公司为风险识别的主要实施单位。
(二)风险识别方法主要包括:风险清单识别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识别法、现场调查法等。
(三)风险识别的步骤包括:阅读风险清单、辨识公司常见风险、访谈、绘制流程图、撰写流程说明、识别流程风险点、提出控制措施、填写风险控制矩阵、整理风险识别文档等。
第二十一条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确保评估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8
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第二十三条风险评价。在风险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评价风险可能产生损失的大小以及对集团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
第五章风险控制。
第二十四条风险控制包括修订完善集团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第二十五条修订完善集团各项规章制度。集团成立制度建设小组,根据调整确定后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机构、三定方案(定岗、定编、定职责)以及各项管理及重要业务流程优化方案,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18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对集团现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审阅、修订与完善,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第二十六条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集团根据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一)解决该项风险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二)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
(三)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
(四)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七条风险控制措施的组织实施。根据风险涉及的职能部。
门和业务单位进行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十八条建立健全集团内部控制体系。
(一)根据经营战略与风险管理目标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集团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集团制定合理、有效的内控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四)授权审批控制要求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常规授权是指集团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特别授权是指集团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
集团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集团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五)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集团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财务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六)财产保护控制要求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公司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七)预算控制要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严格预算考核,强化预算约束。
(八)运营分析控制要求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管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九)绩效考评控制要求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集团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十)集团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第六风险的监督、改进与报告。
第二十九条风险管理的监督包括集团公司监事会对董事会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集团公司董事会对管理层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集团公司管理层以及风险控制管理总部对其他部门以及所属各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
第三十条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管理层及风险控制管理总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也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独立第三方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独立检查评价。
第三十一条集团公司风险控制管理总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和所属各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检验,对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改进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
集团公司风险控制管理总部要以公司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集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十二条集团公司各部门和所属各公司要定期对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自查报告应及时报送给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总部。
险管理信息的基础,用以量化评价考核集团各方面风险管理情况,对风险评估所确定的由其管理的重大风险和其他需关注的风险进行持续的日常监控。
第三十四条建立风险提示机制。对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监测、检验、检查发现的风险,风险管理部门以《风险提示函》的形式,及时向有关部门或所属公司发出风险提示,并促进其改进。
第三十五条建立风险评估报告制度。集团风险评估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定期风险报告是对某一个阶段公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纠正的情况进行的综合报告;不定期专项风险报告是对监控中或风险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或风险隐患问题进行的专项报告。风险报告要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报送集团公司领导、相关职能部门。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集团总体经营与运行情况;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基本流程的建立与维护;公司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各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结果;重大风险事件情况及未来风险的预测;公司日常经营与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发出风险预警报告时,应立即启动风险。
应急预案。
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并及时向集团风险控制管理总部报告。
第三十七条对于重大突发风险和跨所属公司并可能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所属各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应在发出风险预警报告后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尽量控制风险,并随时向风险控制管理总部报告当地重大风险变化情况、原因、趋势及下一步对策建议。风险控制管理总部应立即组织分析情况、统筹制订、实施风险应对方案,尽量降低突发风险对集团的影响,并报董事会。
第三十八条集团风险管理要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或组成部分。
对因工作失职、渎职而迟报、漏报重要事件,甚至有意见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管理程序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九条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的风险管理信息体系,包括风险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各项功能。
业机构等相关力量,进行集团风险管理信息体系的具体开发、建设和应用工作。
第四十一条集团各部门和所属各公司应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特殊的批准程序不得更改。
第四十二条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门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有效性,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改进、完善或更新。
第四十三条集团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促进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四十四条集团将风险管理文化融于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在各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在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中明确规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要求和内容。
第四十五条集团公司和所属各公司的负责人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力量。
意识和能力。
第四十七条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应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合理利用机会风险的意识,发扬光大“人人都是一道屏障”的风险控制文化,树立岗位上的风险管理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
第四十八条集团公司和所属各公司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道德诚信准则和风险意识,进行风险管理案例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开展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本制度由集团公司风险控制管理总部负责解释。第五十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按照《公司法》、《会计法》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经营和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公司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公司风险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以能否为公司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指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二)进行风险评估;。
(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系统,指围绕风险管理策略目标,针对公司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通过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制定并执行的规章制度、程序和措施。
第六条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给公司造成损失和危害,把机会风险视为公司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公司创造价值,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七条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指重大风险发生后的事实)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重点,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第八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
3.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4.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九条公司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原则,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健全性:风险管理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空白或漏洞。
(二)合理性:风险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三)制衡性: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牵制,一线业务运作与二线管理支持适当分离。
(四)独立性:承担风险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十条公司的风险管理通常应涵盖经营活动中所有业务环节,包括公司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运营、业务运营、财务、内部审计、法律事务、人力资源、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物流、质量等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
第十一条公司内控制度及风险管理除涵盖对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控制及风险管理外,还包括贯穿于经营活动各环节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印章使用管理、票据领用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职务授权及代理制度、定期沟通制度及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管理制度等。
第十二条公司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公司总裁办公会、审计部、风险管理部、法律顾问、各部门内设的有风险职能的部门或岗位构成。
第十三条总裁办公会负责提出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的指导意见,审定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对公司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及水平进行评价,提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建议。
第十四条审计部独立于公司各部门,负责协助公司识别和评价重大风险问题,帮助公司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通过评价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促进其持续改善等工作,帮助公司维持有效的控制系统;评价公司治理过程并提出改进公司治理的恰当建议,履行检查与评价、咨询与服务的职能。
第十五条风险管理部,全面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公司风险防范、监控体系,负责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并监督执行情况;负责公司各业务风险的日常管理,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实施有效的事前评估和过程监控,有效化解和降低公司运营风险。
第十六条法律顾问承担公司的政策法律事务,为领导决策和公司业务开展提供法律参考意见;审核相关法律文书及合同,防范法律风险;负责牵头处理公司诉讼事务和经济纠纷事务,代表公司对外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履行风险控制职能,执行具体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内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
岗位职责。
和部门内全面、合理的风控制度,并针对业务主要风险环节制定业务操作流程。
第四章风险评估。
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风险管理综合信息的收集与积累机制。风险管理综合信息包括与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市场状况、技术革新、公司资源、财务状况、人力配置、管理措施、工具应用、信息报告等方面的信息。公司及各部门应广泛地、持续不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及管理相关的信息,并送交风险管理部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修订,以建设和更新公司的风险管理综合信息库。
第十九条公司对公司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第二十条风险评估由公司组织各部门实施。
第二十一条风险辨识是指查找公司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等。定量方法可采用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事件树分析、压力测试等。
第二十三条进行风险定量评估时,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二十四条风险分析包括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以便发现各风险之间的自然对冲、风险事件发生的正负相关性等组合效应,从风险策略上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第二十五条在评估多项风险时,根据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目标的影响程度的评估,绘制风险坐标图,对各项风险进行比较,初步确定对各项风险的管理优先顺序和策略。
第二十六条公司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策略,指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第二十八条一般情况下,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
第二十九条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公司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第三十条公司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以及各风险在风险坐标图上的位置,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明确风险管理成本的资金预算和控制风险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应对措施等总体安排。
第三十一条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第六章风险的监控报告与预警。
第三十二条公司建立风险报告和预警制度。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使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公司业务和资产的风险状况,相应调整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风险管理部对各部门的经营计划、方案的实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和处理,并保留风险管理记录。各部门或岗位向风险管理部报送本部门业务风险情况。各部门所有涉及风险管理的相关资料必须向风险管理部报备,或向风险管理部开放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部有权检查原始资料。
第三十四条公司的风险报告分为定期风险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项风险报告。定期风险报告是对一个阶段公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纠正的情况进行的汇总报告;不定期专项风险报告是对监控中或风险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或风险隐患问题进行的专项报告。风险报告要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报送公司领导、相关部门和履行垂直管理职责的管理部门。
第三十五条在风险监控中发现问题时,风险管理部可以进行风险专项检查,必要时可进行重点审计或组织专项审计。对其它不属于审计监察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风险管理部可以向公司有关部门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第三十六条公司相关部门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以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公司的财务中心,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进行预测预报。
(二)建立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各个业务环节特有的性质来设计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彻底掌握风险的来源和可能的影响。
(三)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有责任及时、无保留地向公司风险管理部报告有关风险的真实信息。
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2、公司须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须实现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公司整体和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
5、公司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第三十七条公司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方案一般需要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如: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损失事件管理等)。
第三十八条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九条公司制定内控措施,一般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六)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把各部门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九)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第四十条公司建立灵敏高效的危机处理和应急管理机制,以降低风险损失。对新出现的、缺乏风险应急预案的重大风险,风险管理部应立即与公司相关部门协调,组织人员研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并报公司总裁办公会审批后实施。
第四十一条当风险已经发生,风险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公司风险管理部报告。风险管理部应及时对风险进行初步的评判,确定是属于一般性内部风险,还是对企业声誉、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造成强大压力和负面影响的企业危机。对一般性风险,责成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处理;对企业危机,必须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一)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该小组应由公司总裁或副总裁担任组长。小组成员至少应包括:发生危机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公司法律顾问、财务中心、总裁办公会成员、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小组应配备小组秘书及后勤保障人员。公司董事会应授权危机处理小组为处理危机事件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协调机构,有权调动公司可用资源,有权独立代表公司作出声明、承诺或妥协。
(二)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情报,以及企业拥有或可支配的资源来制订危机处理计划。计划必须体现出危机处理目标、程序、组织、人员及分工、后勤保障、行动时间表以及各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同时还应包括社会资源的调动和支配、费用控制和实施责任人及其目标。计划制订完成并获通过后,应立即开始进行物质资源调配和准备,展开全面的危机处理行动。
(三)危机应按如下程序处理:
1.对于尚未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在对危机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核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和公理,果断做出处理决定,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对于已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应保持与社会各方的良好沟通,及时披露事实真相,以有助于对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价。
3.在处理过程中,应处理好与危机事件对方当事人的关系,及时按抚,避免出现纠纷。
4.在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危机处理小组均应与当地政府、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通报事件进展。
(四)危机事件处理完成后,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提交总结报告,如实反映事件的起因、发生过程、处理方法和结果、责任认定、反映的问题等,并提出整改建议或意见,以避免新的风险和危机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因决策失误、管理失职、行为失当等原因致使公司出现风险或危机,并造成有形或无形损失的责任人及部门负责人,公司应追究其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
第四十三条公司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十四条公司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以及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第四十六条公司各部门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检查、检验报告及时报送公司风险管理部。
第四十七条公司风险管理部定期对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检验,要根据本制度第三十条要求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或改进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公司总裁或其委托分管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四十八条公司审计部至少每年一次对包括风险管理部在内的各部门能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监督评价报告直接报送总裁办公会及董事会。此项工作也可结合年度审计、任期审计或专项审计工作一并开展。
第四十九条公司须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公司文化,促进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公司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五十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须融入公司文化建设全过程。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促进公司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五十一条公司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从董事会开始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总裁负责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日常工作。高级管理人员须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
第五十二条大力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于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法及违反道德诚信准则的行为,严肃查处。
第五十三条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须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传播公司风险管理文化,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严格防控纯粹风险、审慎处置机会风险、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意识和理念。
第五十四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
第五十五条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经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本制度由公司总裁办公会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五十七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三
第一条为推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实现公司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将风险控制在与公司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
(3)确保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4)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5)取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重大风险的应对策略和方案,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四条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公司设立三级风险责任体系:
(1)风险决策机构: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负责重大风险决策和制度发布。
(2)风险专职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设在企管审计科,负责具体和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组织工作,并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工作。
2
组长:赵庆民。
副组长:裴光旭薄其山王欣马兵范。
张金波黄新生王洪涛。
成员: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各单位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1)对年度风险管理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
(3)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5)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8)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综合报告;。
(4)做好风险信息汇总;。
3
(6)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职能部门职责:
(3)负责本部门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评估;。
(4)负责本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和完善工作;。
(5)及时按规定提交上报风险管理信息、工作报告等;。
(6)做好本部门风险预警和监控;。
第三章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评估。
第七条战略风险信息收集的内容:
(1)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本行业状况、国家产业政策;。
(2)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有关内容;。
(3)市场对煤炭产品的需求和要求;。
(4)公司主要客户、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
(5)与周边对手相比,公司实力差距;。
(6)公司战略规划、投资计划、年度经营目标、经营战略以及相关编制依据;。
(1)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
4
(2)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
(3)产品存货及其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应付账款;。
(4)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5)盈利能力;。
(6)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7)与公司现行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税收政策等信息。
第九条市场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公司煤炭价格及供需变化;。
(2)能源、原材料、关键设备、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
(4)税收政策和利率变化情况;。
(5)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情况;。
第十条运营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产品结构。
(2)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
(4)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的流程和环节;。
(5)企业内外部人员道德风险知识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5。
制系统失灵。
(6)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法律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国内外与本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
(2)影响公司的新法律和政策;。
(3)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性;。
(4)本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合同;。
(5)本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内容。
(1)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战略目标制定、执行和战略评估以及考核因素;。
(4)市场变动、价格变动、信用管理;。
(5)研究开发、技术投入、设备采用、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6)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7)营运安全、员工健康、食堂食品、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8)法律法规执行、政府公共关系、政策变动执行因素;。
(9)外委工程及外部施工人员管理等因素;。
6
(10)其他内部风险因素;。
(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颁布和注销等法律因素;。
(3)政治形势、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
(4)科技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发展因素;。
(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6)其他外部风险因素。
第十三条风险评估的方法。
(4)风险评估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风险评估的流程。
求提出采取的预防措施,整个风险信息的收集要具体化,实事求是,符合现场实际,不能出现空话、套话。
(2)各风险职能部门将风险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结果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3)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将风险信息和评估结果审核汇总形成公司风险信息数据库;。
(4)各风险职能部门风险信息收集和评估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3)风险管理策略工具包括风险承担、转移、对冲、转化、补偿、规避、控制等策略形式。
第十六条风险解决方案内容: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组织领导、涉及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手段和资源配备,以及事件事前、事中和事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8
(4)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对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进行审核汇总,重点检查风险应对策略的完整性和可行性,管理策略是否涵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是否明确责任人,并上报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二十条风险预警指标的确定流程。
(1)各风险职能部门年初确定预警指标及指标数值范围,并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3)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对重大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审定,并批复执行。
第二十一条风险预警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预警。对于。
一般风险预警各风险职能单位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将监控和预警情况及时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对于重大风险预警,指标值超出蓝色预警范围,应将预警情况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上报;指标值超出黄色预警范围,应将情况直接上报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指标值超出橙色预警范围,应将预警情况直接报总经理和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指标值超出红色预警范围,直接上报总经理和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并启动重大风险危险处理预案。
第二十三条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包括持续的风险管理监督和风险管理活动评价。
第二十四条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各风险职能部门风险信息库是否完善加以改进;日常监控是否及时并加以改进;风险信息报告是否真实,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检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完备性。
第二十五条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和各风险职能部门应加强自查工作,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流程,完善风险信息库和风险管理策略,加强风险指标的监控和预警,每季度至少进行自检一次。
第二十六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向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提交各项重大和重要风险管理的策略和解决方案的落实情况,并接受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的监督和考核。
(1)公正原则。
(2)可控性原则。
(3)适度激励原则。
(4)年度考核与日常考评相结合原则。
第二十七条风险考核内容。
(1)风险管理组织运行系统:包括组织建立、制度建设、人员配备、日常运行等;。
(3)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解决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
(4)风险预警和监控情况,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准确性;。
(5)风险管理自查和报告情况:风险自查工作、自查报告上报、风险管理改进和整改工作情况。
(6)风险管理实施阶段性评估报告制度。每季度首月中旬,,由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主任组织各成员,召开全面风险信息与评估报告会。根据各单位提报的风险信息及评估报告,由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形成书面评估报告,报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第二十九条年度风险考核采取现场调查、人员询问、资料抽查等方法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
第三十条全面风险管理应结合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工作。切实防范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生产经营风险,确保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安全运行。
第三十一条,公司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实行专项奖惩,对考核结果前三名的分别实施3000元、20xx元、1000元奖励,后三名者分别给予同等处罚。为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季度对顺利完成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第三十二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报告制度,各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向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报送本部门风险管理报告;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定期向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上报公司风险管理报告。
(1)风险信息收集和风险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情况;。
(2)风险评估基本情况以及重大风险确定情况;。
(3)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的确定;。
(4)风险管理策略以及风险解决方案制定情况;。
(5)风险预警和监控情况;。
(7)内控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
(8)风险管理方案调整以及方案整改情况;。
第三十四条年度报告各风险职能部门应对上年度本部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回顾上年度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下年度工作安排,风险管理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并对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五条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每年年底,对各风险职能部门年度管理报告进行审核和汇总,形成公司年度风险管理报告,报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委员会审议,并对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六条本管理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同时亭南煤业公司发〔20xx9〕113号文同时废止。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四
风险管理真不是风险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特别是跨专业的公司层面风险,会涉及不同流程不同业务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内控/财务/审计部门利用风险监控/分析/管理系统的支撑,建立风险信息沟通、协调控制、协同监督的风险管控机制,现成风险治理的合力,真正有效防控风险。
全面风险与内控的十大管理界面/区别(远光软件-李俊风险管控系统应用项目实践总结)
1、目标设定要求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负责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具体设定
内部控制:不负责设定具体经营目标,只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
2、风险管理侧重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重点在于建立对风险的防控机制,重大决策机制
内部控制:重点在于保证财务及相关业务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
3、针对风险领域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重点关注战略层面、财务及核心业务层面
内部控制:重点关注财务层面
4、针对风险事项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专项管理、例外/突发事项管理为主(针对非常规风险)
内部控制:日常管理、例行/常规事项管理为主(针对常规风险)
5、面对的管理问题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内部控制:解决确定性问题(风险已能充分认知及应对)
6、风险应对保障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依靠公司所有管理资源,不仅要解决“正确地做事”,还要解决“做正确的事”
内部控制:立足于流程管理中的风险控制,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
7、风险决策思路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全面考虑风险(损失、机会)影响(使决策趋于理性)
内部控制:着重考虑风险负面(损失)影响(使决策趋于保守)
8、风险决策方式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半或非程序化决策(专家化)
内部控制:程序化决策(可自动化)
9、风控信息披露目的不同
全面风险管理:提升投资人及利益相关方信心(风控能力)
内部控制:满足投资人及利益相关方信息对称需求
10、风险管理价值关注不同
当今社会,关于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讨论有很多。有人认为二者是包含关系,又有人认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coso报告中二者的概念以及框架:
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实施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为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使与可适应的法律相符合提供一种合理的保证。
——coso《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1992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件,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偏好之内,并为主题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2004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它们有以下共同点:
遍存在于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是企业日常管理所固有的。
2、它们都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3、它们都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都受人的影响。
4、全面风险管理有四大目标,其中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与内部控制的目标相重合。
5、二者的组成要素有五大重合,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虽然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中不明确包含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对策,但是这些要素其实都蕴含其中。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先决条件就是制定企业目标和具体业务活动目标。而事件识别与风险识别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二者的组成要素实则是重合的。
由上述五点可以看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既有横向交叉也有纵向交融,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一、全面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中明确指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全面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范围广得多。
二、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英国turnbull委员会(2017)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全面风险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内部控制应当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大部分的运营风险,内部控制是必要的。
虽然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仍有这样那样的区别:
评估。
二、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整改,而内部控制仅通过事中控制和事后整改以实现目标。内部控制只是管理的一项职能,是企业整体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两者对风险的定义不一致。在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将风险与机会区分开来;而在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区分风险和机会。
四、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等新内容,在风险评估要素中,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内在风险与剩余风险,以期望值、最坏情形值或概率分布度量风险,考虑时间偏好以及风险之间的关联作用。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的。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五
一是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县(市)监管部门理清辖区内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全面掌握了企业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了企业信息数据库和监管档案,做到了一企一档。同时,坚持新开办一家评定一家,现场核查符合的当场进行风险分级评定。
二是全面实施动态监管。根据《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风险分析、量化评价、动态管理、客观公正的原则,派出监管人员深入企业,详细记录检查情况,根据现场掌握情况,梳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对企业资质、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风险因素,通过量化打分,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目前,全县已完成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分级工作,分别确定了a级风险0家,b级风险0家,c级风险1家,d级风险0家,并在生产场所醒目位置张贴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和风险等级标识。
三是组织开展宣传培训。组织监管人员对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的理念来源、根本目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学习,准确把握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明确了风险等级评定工作标准。
按照《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继续做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类分级工作,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评定结果记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根据风险等级合理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实施动态调整。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六
xx年,在总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行工作中心,全面履行风险、合规部门的管理职责,扎实工作,以强化信贷管理为突破口,全力抓好全行贷款风险分类、不良贷款监测、清收、考核工作及超权限贷款风险审查审批工作,有效地履行了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职责,较好地发挥了部门的职能作用。现将就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方面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1、做好风管部职责内的报表、报告制作和报送工作。
一是及时做好xx工程报表的制作和报送工作;二是做好风险分类相关报表;三是做好不良资产监测报表;四是做好市办要求的业务经营分析报告、风险监测报告及相关报表;五是及时向人行报送风险监测指标报告及相关报表;六是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业务经营风险分析报告及相关报表。
2、全力抓好全行贷款的五级分类和十级分类管理工作。
一是每季末月下旬均向每个网点下发季度清分通知,要求各网点按照我行贷款分类规定及时做好季度清分工作,并对下季度每月贷款分类或分类调整的注意事项做出提醒。二是每月末,我部均能及时监测全行贷款台帐,督促各网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当月新增贷款的分类确认工作及部分存量贷款的分类调整工作。三是每月初及时收集各网点超权限贷款的五级、十级分类认定表,并认真审核,对其中分类错误、分类理由不规范的认定表一律予以清退并要求重做。以此保证每月新增贷款的准确分类。四是坚持每半年下各网点检查五级分类、十级分类情况。对其中分类不准确、分类未及时调整的贷款及时做出指导和修改。通过以上工作,保障了我行贷款五级分类、十级分类的准确性和分类调整的及时性,为我行不良贷款的管理打好了基础。
3、积极做好诉讼案件的起诉、执行工作。
根据各网点上报的诉讼材料,我部及时做好起诉材料准备、证据收集、申请诉讼、出庭参诉、执行申请、参与强制执行等工作,极大减轻了基层各网点的工作压力。
4、抓好每月逾期贷记卡的风险预警和清收工作。
根据每月测贷记卡的逾期情况,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和向基层信贷员了解的情况,针对部分信用观念差、多次逾期或资产情况出现明显恶化的贷记卡持卡人提出风险预警,并采取冻结卡片或取消用卡资格、向公安机关报警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5、做好贷记卡复核工作。
根据银行卡部的贷记卡办理流程,我部负责贷记卡的复核工作。准时按内部规定完成贷记卡的复核工作,为贷记卡的快捷办理和风险控制履行了应尽职责。
6、积极协助基层清收不良贷款。
7、做好贷款的审查工作。
根据总行工作安排,做好每日基层上报审批贷款的资料审查和风险审核工作,严格控制信增风险、及时辅导和纠正各基层网点贷款档案资料的合规、合法、风险可控情况以及风险分类的准确性情况。
我部能较好的履行部门职能工作,积极发挥本部门的职能强化作用,为总行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作出了应有贡献,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不良贷款清收成绩不理想,贷款起诉后执行难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组织开展信贷人员岗位培训及深入基层进行指导的工作仍有待加强;三是还未能实施更为有效的贷款管理,个别新发放贷款仍潜在风险。四是部门职能的强化及作用仍有待于增强。
为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降低我行所面临的各项风险,针对xxxx年度风险与合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部拟在xxxx年的风险与合规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1、继续加强管理,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实时动态监测贷款情况,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措施,以尽量减少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2、改变执行思路,加大依法清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借款人综合信息的跟踪监测,及时向法院执行局提供借款人实时信息,力争使执行工作进入常态化和及时性。。
3、加大对基层的服务、指导、协调、管理和培训。加大对基层网点的日常服务、培训、现场辅导和检查等方式,切实提升客户经理的管贷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4、做好参谋服务。充分发挥部门职责的工作性质,及时为领导在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决策后的执行落实方面做好各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我们刚刚成立的邮储银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单单依靠家族式管理和领导独裁式管理,那么这样的企业是走不远的,迟早会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银行不经营商品,却是经营着可以购买任何商品的货币,银行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它的合规经营与发展关系重大,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规范银行的操作流程,引导银行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加银行收益:从大的方面讲:它可以支持其它企业发展,稳定国家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合规有很多解释,但在银行来讲,我认为应是这样的:合法,合理,合情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人说,银行经营的风险,但我认为,银行更应经营的是技术。任何行业都有风险,只不过有人认为银行的风险尤为大些。但在中国,你看其它企业,不管从事何行业的,每年都有很多倒闭的,而鲜有听说任何国有股份制银行,私有银行倒闭的,这说明了一个什么情况呢,说明其它企业的风险不比银行小,只不过银行的风险显得非常之重,一旦如果是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倒闭的话,那将对国民信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也是对国家经济的一个重大损害。所以说现在的银行经营有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原则。既然银行的经营好坏如此至关重要,那么这些银行的经营者们更是肩负重担,如履薄冰,不敢丝毫大意。但是一个银行的经营不能依靠少数的聪明才智,而要依靠全体银行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而这个努力不能毫无方向的努力,也不能看领导眼色的努力,而是要依靠合规来引导大家努力的方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么银行这条大船才能行的更远。
目前我邮储银行在合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银行的治理环境及内部体制建设不到位。
20xx年,我国中央银行颁发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文件,敦促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距离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而我邮储银行刚成立不久,还未上市,其实力与治理经验比起其它上市国有银行又有很大差距。首先是总行与分支行间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邮储银行采用的是行长负责制,各级行的职能部门只对本级行长负责,内部机构流程再造后,垂直的监管和报告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内部机构协调尚不到位。邮储银行的内设机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政管理色彩仍影响着日常管理,部门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还没有建立;合规部门的具体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合规部门与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重叠和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内部体制在我邮储银行中还大量存在,进而无法有效地推进合规风险机制的完善。
2、流程银行尚未建立,制度的建立没有体现流程控制,可执行性差。
(1)流程银行未建立体现在部门银行、部门制度现象突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建立以来,均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分权设置的,导致了内控制度的部门性特征十分突出,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部门职责更新完善的手段和方法都较滞后,职责的重叠和脱节并存,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推出,在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制度边缘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些操作环节因涉及多个部门,出现诸多管理不到位问题及风险隐患。
(2)制度缺乏流程控制。邮储银行还是沿袭了过去行政机关的制度范式,制度的制定、传达没有结合银行运作实践予以细化,更缺乏及时地修订和系统化梳理,由此形成的制度没有做到具体化和体系化,制度可执行性较差。一方面,导致有效传承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机制缺失,银行长期运作中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付出昂贵学费得来的风险教训没能传承和转化为具有执行力的政策和程序。另一方面,在具体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延续上没有具体的制度和程序,因而银行各层面具体的风险管理做法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且无法作为员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导致激励和约束机制无法有效落实。这是导致银行简单、低层次风险案件不断被复制,不断重复发生的关键所在。
3、合规文化缺失,合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确立。
银行员工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观念不强,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自律和他律机制;银行上下级机构之间以及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约了银行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执行的效力;银行不同部门间沟通交流和协调配合不够,缺乏配合默契的合作文化;合规的激励约束机制扭曲,对做的好没有奖励,对做的不好的没有惩罚,问责制难以有效落实;受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等不良文化的影响较深。
4,在邮储银行刚开办的新业务中,合规显得更尤为重要与急迫。
以前邮储银行只存不贷,现今成立邮储银行后,开通贷款,很多东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很难把握尺度与分寸。而贷款业务却是各大银行利润最大的一块业务,如果贷款的规模与质量上不去,那么这个银行的效益是很难保证的。
合规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合规不能规的太紧,也不能规的太松。太死容易束缚手脚,停滞不前。太松容易产生漏洞,让人钻空子。太死容易打消人的积极性,太松又容易使人胆大妄为。要处理好太紧与太松的问题。
2,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理论服务实践,不断修正与完善。如信贷业务,面临着理论经验不足或不适合现今的发展情势,还有实践经验毫无的情况。那么只有靠一步一步的摸索总结,从实践中得出最适合当前发展的合规经验,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而后根据不断出现的问题来修正。
3,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质是指合规制定要指握大方向,绝不能产生质变,也可以说制定合规要搞清事情的本质,为何要制定合规制度,如何制定合规制度,哪项制度针对哪个方面,防范哪个风险,量是指小方面,小方面可以灵活些,但不能太灵活,灵活到产生质变,那么就会失去合规的效力。质与量的关系很重要,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辨证关系,也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不能不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
4,合规是为收益服务。一个银行经营,以利益为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银行的风险有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而合规就是让风险大部分在事前防范和及时处理,以免风险扩大。
1、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1)强调合规从高银行高层做起,设定鼓励合规的基调。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制定和核准符合自身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合规政策,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银行倡导的合规文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合规责任;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合规部门的地位和职责;全行上下用以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主要程序等。合规政策应明确指出业务部门对于合规风险管理负直接责任,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对合规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七
摘要:预算管理是将企业决策目标、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与激励的管理控制系统。它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支出控制,降低经营和管理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实行预算管理的意义和如何有效实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预算管理企业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多数企业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摸索运用预算管理方式,在探索、实践中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颁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地位,有力推动了企业建立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1、重视过程控制,努力实现发展战略。
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组织,管理层希望通过运用各种管理措施促使它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会作出一个长远发展战略。而发展战略又从年度工作规划体现,这就要求工作规划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才能促进发展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年度工作规划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前提,通过充分市场调研与分析来确定的,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不断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实现,影响产出结果。如产出结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那生产价值就不能得以实现,经营目标也不能实现。这就要求企业能根据市场变化并作出合理预测,及时调整年度的预算指标,加强过程控制,以使预算能适应市场行情。
2、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使企业规范运作。
降低和回避财务风险是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一部分,其核心是现金预算。通过对现金持有量的合理安排和运作,根据资产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和结构,使企业保持较高盈利水平。企业要回避财务风险,就必须努力搞好财务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尽早统筹安排,确保现金链畅通。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通过预算合理安排好资金使用,根据应收帐款回收情况和生产情况合理预测,可规划付款日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降低企业流动资产的拥有量,减少不必要的长期融资,抑制现金滥用,达到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3、有利于加强考核,促进激励机制实施。
全面预算是生产经营计划数量化和货币化的体现,为进行业绩评价提供了基础和标准,便于对各部门实行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措施,通过实施考核和奖惩措施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企业顺利完成预算任务,实现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
二、扎实推行全面预算,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发挥预算管理成效。
为切实发挥全面预算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必须健全组织机构,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中发挥应有作用,预算管理机构应包含预算决策机构、编制机构、执行机构,通过交流、协作、制约,达到合作、制衡的目的,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规范经营费用和管理支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单位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强调的是预算编制是全员参与的活动,是全方位的整合管理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反复研究,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在预算编制中先急后缓、统筹兼顾、量入为出,以企业年度发展目标为基础,以经营方针、目标利润为前提,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层层分解,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编制预算。
2、规范并细化全面预算内容。
作为对单位经营和管理费用全面规划的预算,应包括以下内容: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可选用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围绕资金管理收支两条线的理念,将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尽量做到每个环节疏而不漏。预算编制时,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翔实、确凿的材料,根据发展规律,进行严密计算,不能凭主观意识随意编造。
财务预算是指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根据生产和发展特点及对市场信息的分析,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活动从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变为事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监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设定预算管理体制,发挥预算部门和责任单位的作用,对预算期内全部投入产出所对应的收入、成本、费用逐级编制预算,分级控制并进行严格考核,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样使财务管理事后反映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实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形成内部控制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点联动,使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4、建立控制标准,强化成本管理。
成本是决定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是预算控制的重心。实行预算管理应把成本控制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管理制度。目前部分单位存在一些该计提的不计提、该分摊不分摊以实现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粉饰经营业绩的现象,这造成了企业潜亏隐患,长此以往单位会陷入资金周转困难,难以为继的境地。因此必须重视成本预测,编制合理的成本预算,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认识到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各部门和责任人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与部门和个人的政治待遇、经济利益相挂钩,以激发员工参加成本控制的热情,促进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强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5、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预算层层分解到各分厂、车间、部门、落实到每个员工和每道工序,使大家围绕预算目标,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同时必须根据规定,由总经理具体负责将月度、年度各预算项目实际发生值与控制计划值差额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如遇特殊情况、突发事件导致支出超出年度预算、月度预算差额控制比例的项目,须由开支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原批准机构审议通过后实施。同时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不断调整执行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廖明凤.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与对策中国外资20xx(7).
[2]张振刚.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现代会计20xx(5).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八
按照公司的要求,结合工程处的实际情况,在全工程处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相应工作,全面梳理查找自身存在的风险点,并对其加以识别,组织相关人员整理出工程处所存在的风险点,对其进行识别、评估,经过对风险成因分析,找出策略和解决方案,并将各类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应人员,把工程处所有风险点纳入到管理体系中。从全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来看都较好的完成了目标任务,没有出现一般以上的风险因素,基本完成了工程处经济效益和预算目标任务。
20xx年工程处全年整体运行良好,工程处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对“焊接工程处管理制度汇编”中涉及到的“岗位职责标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制度,员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进行修订,并严格遵照执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防止风险、提高效率、减少损失促进工程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故。
工程处根据实际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种类根据类别、轻重来重新划分等级,有针对性的加以重点控制和管理,把风险降到最低并化解,为加强对内控工作的领导,工程处新成立以处长为组长的内控与风险管理指导小组,负责对工程处内部所有项目工程的内控制度建设检查,分析工程处内控制度漏点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处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加入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了解公司对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单位内部通过电子邮件,qq等及时传达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信息,全面落实工程处内控与风险管理各项要求。
(一)20xx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并对经营目标的影响进行总体研判和分析。
20xx年随着交城、侯马、国外工程的陆续开工,喀什、乌海、滨州工程的全面展开,在一段时期内将会面临非常艰巨的施工压力,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材料及各类人员(焊工、技术人员)能否的保障将会给施工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工程处必须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在内挖潜力抓管理,外联协作促合作方面,加强工程分包管理,引入外部队伍,才能确保在20xx年度经营目标顺利完成。
(二)20xx年度开展风险评估的范围、方式及参与人员等有关情况。工程处开展20xx年度风险评估工作,是在工程处处长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各项目负责人作为风险管理参与者先对项目工地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向工程处风险管理负责人上报项目工地风险,由工程处风险管理负责人汇总各项目工地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
参与人员主要涉及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员,项目技术、质量员,工程处计划员,人资员。
(三)20xx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工程处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工程处20xx年度全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后对工程处目标的影响程度等评估标准进行分析后,认为相对重大、重要的风险结果主要是公共安全风险、运营管理风险、人才保障风险三类。
20xx年度工程处主要风险评估结果见下表:
1、我工程处属施工型二级单位,施工作业过程中无论焊工施焊,还是热处理作业都会产生明火,对作业面防火安全带来一定难度。如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极易造成设备损坏,也会造成员工人身伤害,因此加强对生产现场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管,遵守规章制度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2、我工程处主要承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焊接工作,焊接质量的优劣将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焊工施焊工程中如果不严格执行焊接作业指导书要求,将会造成焊口一次合格率降低或出现错用焊材的情形,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焊前练习代样考核,技术交底全员签字,焊中监督检查,焊后质检不达标待岗及重新考核上岗制度,必要时还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力度,与个人业绩奖罚挂钩,加强对焊工的责任心教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3、由于施工现场远离公司机关,工程处对本部门各施工现场材料预算,使用情况不能及时掌握,而施工现场材料采购均由项目部代为购置,预算也由项目部主管领导代为审批,预算的审批传递环节如果由工程处加以审核之后,再由项目部主管领导审批,并严格按照此操作流程执行,加强对工程处项目负责人的监督力度,建立内控批准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人员及其相应责任,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4、鉴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及我公司现状,很多时候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很多员工难以承受,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更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一年来工程技术人员已有多人离岗,各类焊工也有部分人员不能正常上班,由此可见,这种情形容易造成人员流失,需要工程处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
(一)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有关重大风险问题。
无
无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九
第一条为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支持公司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为公司各级管理者提供财务管理工具,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以现金流量为重点,逐层分解相关指标,对各部门下达目标,全程管理其经营活动,并对其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及相关的流程指引所用术语及定义:
3、预算管理常务小组,也称预算常务小组或者预算小组,为预算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一般设于财务部门,因此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不严格区分预算常务小组和财务部门的职责,二者常可通用。通常财务总监任预算常务小组组长,财务管理部经理、企管信息部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经理、预算协调员任组员。
第四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当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业务计划为主线、全面预算报告为工具、绩效考核为保证的“四位一体”预算管理总体体系,根据企业经营和市场环境特点,建立、调整预算关键绩效指标(按平衡计分卡体系思想设置)内容。
第五条企业全面预算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把企业一年内的经营目标、经营计划和经营活动内容用数字化、价值化、表格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以公司法规制度的形式下达给各级经营管理者,要求经营者必须按照预算的计划轨道行驶,调整预算要经董事会或预算委员会审批。
1、全面预算是一种公司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
2、全面预算的有效推行将为公司各下属单位确定具体可行的年度目标,同时也建立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3、全面预算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监控的基准和参照,也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
4、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战略和年度目标分解、计划、执行、控制、实现和奖惩的过程。
5、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以计划、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手段,管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完成年度经营目标,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6、预算管理是经过对企业运营的规划、分析和数量化的系统编制,将计划和行动转化为数字,它使得企业目标及过程控制得以具体化。
7、预算目标的制定为控制绩效评估及信息反馈提供标准,从而企业可以从人治转变为制度流程管理机制。
8、计划和预算制定可以强制管理者提前考虑工作开展,预算质询工作将可行性论证、部门冲突提前进行推演,预算制定过程的充分沟通可以减少操作中的隔阂,同时也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
9、计划和预算的编制可以协调企业资源,使企业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并通过预算的分析调整达到利润最大化。
10、预算管理也为企业考核、奖励、激励员工提供了依据。
第六条公司战略、全面计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见图一)。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战略管理、全面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四个一级流程。
1、企业首先应根据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包括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于每年分解和调整年度战略行动计划。
2、公司每年第四季度前进行企业评估工作,在对经营及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战略规划和分解或者调整的年度战略行动计划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部门的年度行动计划。年度经营计划应涵盖战略要求、年度经营目标、资源投入需求、任务(业务活动)盘点、任务安排、重大时间节点等多方面内容,以便生成公司及部门两级关键财务绩效指标和非财务关键绩效指标。
3、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自身的年度行动计划编制部门预算,主要包括收入预算、生产预算、研发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预算等;管理与业务支持部门编制费用预算,同时生成各部门财务类关键绩效指标;财务部门(预算委员会)汇总各部门行动计划和预算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并进行综合平衡;最终形成公司的财务预算,即形成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等报表预算,并得出最终公司财务绩效控制指标。
4、企业各级管理层利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定期对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及决策。其中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定期的经营分析、财务分析与评估报告,经营分析主要考查非财务类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财务分析主要考核财务类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经营分析与财务分析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但半年和年度分析必须分开。
5、在年度经营目标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借助于各种层次、不同频度的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来监控经营进度,并通过高效的管理评估机制迅速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向最高权利机构申请对计划和预算体系及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使预算更好地适应实际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实现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
总之,战略、计划、预算和绩效管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应确保四者形成真正闭环运作体系。只有通过四者的高效互动,企业才可能按预想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预算起到的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全面预算是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的细化及量化体现;另一方面,全面预算也是形成公司及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来源,是公司整体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管理层应通过提高计划与预算的效率,并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使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规划的要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图一:战略、计划、预算和绩效管理关系图。
第七条全面预算与全面计划的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没有业务就没有预算,没有预算就没有业务”的刚性原则。“没有业务就没有预算”指编制预算之前应制定相应的业务工作计划,没有工作计划就没有预算;公司年度行动经营计划对应公司年度预算,部门年度行动计划对应部门年度预算;预算是对工作计划的数字化和价值化,工作计划应对预算金额提供合理依据。“没有预算就没有业务”指业务的发生和业务支出以预算为基础,没有预算或者超出预算的,应对业务发生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效益性等进行评估,申请追加预算,报权限领导和机构审批,否则不允许支出。
1、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经济活动控制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成分;控制经济活动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1)通过预算编制过程控制,可以预先控制哪些经济活动发生或不发生;。
(2)通过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可以允许或不允许哪些经济活动发生;。
(3)通过预算考核过程控制,可以了解哪些经济活动已经或尚未发生;。
(4)通过预算评价过程控制,可以知道哪些经济活动应该或不应该发生;。
(5)通过预算奖惩过程控制,可以激励或约束经济活动的发生。
2、预算管理与计划的关系。
(2)预算与计划融合:计划是预算的前提,没有计划就没有预算,预算是对计划的数字化和价值化并纳入财务管理体系。计划目标与预算目标具有本源一致性,预算目标制定后,要层层分解,各环节紧密结合很重要。评估计划是否可行,是否要对计划做出调整等,都要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编制时时行数据汇总平衡,执行中收集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与预算数据做出对比分析,科学的决策。
预测是对市场趋势的理性预期,预算是基于预测提出的对策性方案、计划的数量表述,是对未来收入、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行的预测量化。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中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流转活动的管理,财务预算最初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工具,财务预算发展为全面预算后虽然已经超出了财务管理的范畴,但其核心仍是现金流量和财务指标的控制,各项战略指标和其他管理指标最终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体系体现出来;全面预算也为总经理和财务部门提供了加强业务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中其他相关业务管理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等的共同作用才承载了企业管理的成功,为了避免全面预算可能更多关注财务目标而忽略非财务目标的弊端,在年度经营目标设定时应按平衡计分卡体系思想设置目标体系,坚持计划与预算并行的管理,不能只做预算不编计划。
第八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加强预算风险控制,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合规风险。
1、经营风险,至少应防止以下经营风险:
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
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来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调整、下达未经适当审批或越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行为而导致损失;。
考核结果、奖惩不公平、不合理,造成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导致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2、合规风险,至少应防止以下合规性风险:
预算调整、考核和控制不符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第九条为有效控制风险,全面预算管理应有严密的程序性,需要做到:
1、预算管理应体现严肃性和科学性;。
2、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分解的年度目标为依据编制全面预算方案;。
5、编制原则、方法、审批程序有明确规定。
第十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目标管理体系、计划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考核管理体系等组成。预算文件包括企业评估报告、资源盘点报告、任务盘点报告、各类经营计划、预算表格、预算及预算差异分析表格、预算制度、指引和编制表格说明组成,根据公司经营活动的前后衔接、相互关联、有序排列形成一套完整的报告和报表体系,它体现了公司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通过实际经营结果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第十一条预算编制常用方法。
1、增量预算。
增量预算是把前一年度实际发生数作为基数,以预算年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业务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依据进行编制预算的方法。“承认过去发生的是合理的”是使用增量预算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于影响因素简单和以前年度基本合理的预算指标;合理使用增量法,可以减少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但应详细说明增减变动原因。
2、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只考虑未来需求,不考虑历史惯性”,以零为起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收支的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逐项审议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一般适用于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适用于以前年度可能存在不合理或潜力比较大的预算指标编制;但使用周期不宜过短,否则会增加工作量。
3、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适用于变动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变动成本费用的划分,对于某些选择性固定成本费用预算也可也考虑用这种方法编制。
4、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以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惟一基础,以上期实际业绩为依据,以单一的会计年度为预算期,确定各项预算指标数据的方法。固定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通常适用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5、概率预算。
概率预算是指对在预算期内不确定的各预算构成变量,根据客观条件上,做出近似的估计,估计可能变动的范围及出现在各个变动范围的概率,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有关变量在预期内期望值的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预算期变化大的预算指标的编制,也适合长期预算的编制。
6、定期预算。
定期预算,也称为阶段性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部门费用、咨询费、保险费、广告费等预算的编制。合理使用定期预算,可以减少预算编制的工作量。
7、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定期预算以外的指标预算的编制。通常按季度滚动,每季度第三个月中旬着手滚动预算工作。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行两三年后应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并进行动态的考核,始终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在动态中把握企业的未来。从而使管理层保持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周详的考虑和全盘规划,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章预算的管理机构。
第十二条公司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其预算常务小组、财务部门、经营分析会、预算分析会以及预算责任体系。
第十三条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预算的权利机构,负责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为提高决策效率,股东(大)会闭会期间可授权董事会行使预算的决策权。
第十四条集团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在预算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负责批准预算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指引、确定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和部门及成员企业的业绩合同,审议和批准全面预算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和年度财务决算、预算考核方案、预算考核结果及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预算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机构,以预算专项会议的形式审议或审查各项预算事项,听取预算实施结果的分析汇报。预算管理工作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预算专项会议由公司总裁主持,各副总裁、部门总监、相关部门经理、子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预算管理委员会在财务部门设立预算常务小组负责日常工作。
第十六条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2、审定公司预算组织、规划、编制、控制的指导原则、编制方法和程序;。
4、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审议公司年度预算;。
5、协调、裁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大冲突;。
6、将董事会最终批复的公司预算下发各预算单位执行;。
7、每季度末听取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审议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
10、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审定超预算申请,报董事长签发;。
11、董事会、预算委员会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第十七条公司总裁是全面计划和全面预算编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根据董事会或预算委员会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编制经营计划和预算草案报董事会审批,并根据审批后的计划和预算组织执行。
第十八条人力资源及企业管理中心为全面计划管理的牵头部门,其他部门应予以协助配合。在总裁的领导下,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全面预算的启动、计划、推进、协调和考核工作;。
2、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企业评估,进行内外经营分析,进行资源盘点和任务盘点;。
4、负责组织经营分析会议。
第十九条预算常务小组,通常与预算部或者财务部门合一办公,是财务预算编制部门,在财务副总裁的领导下,负责全面预算的总体汇总和平衡,其他部门应予以协助配合。主要职责包括:
2、向其他部门传达预算的编制方针、程序,具体指导各部门的业务预算编制;。
3、根据预算的编制原则,平衡各部门的业务预算,编制公司的财务预算草案;。
7、对预算调整进行审查,有权拒绝不符要求的预算调整申请;。
8、协助预算管理委员会协调、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条公司的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各级责任中心)全面参与公司全面预算工作,与并具体负责本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实施部门评估,进行资源盘点和分析,进行任务盘点;。
2、拟定部门年度行动计划,协助企管部门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3、各自业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监督等工作;。
4、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公司财务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等工作;。
6、组织落实执行计划和预算,对结果负责,接受预算委员会、财务、人力资源、审计监查中心的监督和考核。
第二十一条子公司总经理(或履行类似职责的负责人)负责按本制度的要求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年度计划和预算的编制,并配团公司编制合并的计划和预算。
第三章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十
由各类风险因素的未来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可能的亏损,将导致资产价值减少与负债价值增加的可能性称为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三类。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减少或负债价值的增加的风险。信用(违约)风险是指交易的某一方失去支付能力导致另一方的损失的产生。经营风险:是指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外的其它风险,通常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特殊风险。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必须而且只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应对能力。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的兴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企业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1、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是建立在明确的企业监督框架和适当的人员责任分配基础之上的,其目标是使风险成为企业文化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一定要和企业的技术及战略管理相结合,要在全企业范围内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将其与企业业务、战略及业绩目标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由全企业层次集体支持的风险管理过程。
2、探素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更加关注风险,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的风险评估要素,进一步细分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对策等要素,通过风险评估将各要素紧密联系起来。而风险评估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技巧熟练的风险责任人;二是一套风险管理的共同语言;三是识别、分析、度量风险与机遇持续过程。要评估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收集、分析并综合处理相关的内部及外部数据以便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风险管理信息。了解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性风险性质,分析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建立风险参数与限制,权衡风险与收益,评估不同战略的风险,并最终选择应对风险的措施。这种风险评估体系一旦发展起来并投入实施,就逐步走向了企业风险管理。
3、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其数量、质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才相对比较缺乏,而且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人才特别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员工的潜能,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4、塑造符合本企业特质的企业文化,增强全员风险意识。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历史较短,且大多脱胎于个体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造成了人才难留的局面,因此,要塑造符合本企业特质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环境的感染、诱导和约束等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决的动力。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强全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知识获取、交流、传输、共享机制,降低企业因知识差异产生的风险。
总之,企业风险管理需要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人们长期持续探索并不断完善。虽然这项工作比较艰巨,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报告的可靠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普遍存在,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风险,那么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分享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论文。欢迎大家参考!
摘要:风险无处不在,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本文从建立基础平台,理顺业务流程、建设风险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不确定性正日益成为企业各级组织所必须面对的常态。通过不确定性这一独特的视角,在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强化各专项业务的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应在现有组织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成立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组长应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在企业管理部门设立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管理。
建立五位一体管控体系,在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监察、稽核、法律作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系统管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解决原有问题、防范类似问题再度产生的目的。
风险管理报告应当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自身实际和习惯,选择和设计风险管理报告的类型和模板。风险管理专业人员负责汇总各类风险信息、数据、分析和评价报告,对跨部门业务的重大风险提出解决方案,为下属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应制定《全面风险管理考核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考核目标、原则、程序、对象、范围和标准,并把风险管理评价与管理层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重大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考核体系。
每年年初,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和战略,广泛、持续地收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对各种风险系统、全面和连续的进行辨识、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与过程。
(1)主要风险分类。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一级风险一般可分为五大类,即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对照一级风险分类,由职能部门根据日常业务内容和岗位职责,结合工作目标,对不确定因素较多的业务或流程进行二级类别划分,编制风险分类清单,由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
(2)建立风险事件库。为有效识别分别风险事件,可采取四三二一风险识别法,以有效提高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四三二一风险识别法即四个负面的责任内风险、三个负面的责任外风险、两个正面的责任内风险、一个其他风险事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风险调查,由风险管理员负责整理,建立风险事件库。对已识别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动态评估、持续完善。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预计和估算,最终确定风险评级。
(1)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工作标准、程序和方法,制定风险评估计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各职能务部门应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本业务系统风险评估工作。
(2)风险评估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结合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制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的判断标准,以及风险评级标准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均分为五个档次,即: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风险评级分为三个档次,即: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可运用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评级。
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针对所评估风险的不同属性,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分担、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措施,合理配置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以有效控制各类风险。
建立重要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超出预警标准和危机出现等情形后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对策略、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对于影响严重的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一
1、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根据20xx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实际需求,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在机关本级建立了内控与风险管理联络员制度,在所属各子、分公司和直管项目部明确了风险管理主责部门,切实加强了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信息沟通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xxx公司重大风险事件分析报告制度》、《xxx公司风险信息收集管理办法》、《xxx公司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规范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重大风险分析报告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2、全面推进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集团公司全面启动了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组织机关各部门对集团公司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对制度进行了完善,编制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制度手册》。针对近150个业务流程开展了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收集和分析相关风险信息,制定了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及内部控制措施,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深入开展风险内控宣贯工作。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场合开展风险内控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分别于6月份和11月份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对内控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业务进行了培训和宣贯。同时,将工作重心下移,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人员深入各子公司和直管项目部,对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培训和辅导,营造了风险管理的氛围,提升了全员风险意识,也大大提高了各部门、各单位参与风险内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加大对重大、重要风险的管控力度。针对20xx年度集团公司重大、重要风险组织制订了具体管控方案和整改计划,明确了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节点、整改方案和措施等,对企业发展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短板进行整改和完善,切实加强重大、重要风险的管控。
5、全面风险管理专项提升取得显著成效。集团公司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专项提升。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抓好风险内控业务培训及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以风险为导向,开展了重大、重要风险与业务流程的对接,明确了各部门应完善的重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指导各部门梳理业务流程,编制权限指引表,确保了内控风险各项工作的实用性。同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持续收集风险信息,不断完善内外部风险信息的报告制度、预警体系、应对处理机制以及内部监督体系等,保证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全面性。
(二)20xx年度重大、重要风险管控情况。
通过对20xx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集团公司确定了本年度重点管控的8项风险分别为安全风险、财务风险、项目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风险、价格风险、竞争风险、成本费用风险,并制定了管控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对风险管控和整改情况进行了全程监控,确保了重大、重要风险管控工作在集团上下得到有效落实。
1、安全风险。20xx年国内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集团公司对安全风险重点加强防控。一是全面深化安全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于3月份召开了安全生产培训视频会议,邀请了铁道部安监司及股份公司安质部领导现场授课,明确了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确定了重点监管项目,提出通过抓三基(基本、基础、基层),提升全员安全的行为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安全管理干部业务培训,打造专家型安全管理队伍。6月份与xxx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培训各级安全管理干部人员54人,提升了集团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为应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集团公司下发了全面排查整治工程建设隐患的紧急通知,在全集团部署为期3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工作,成立了11个检查组,由集团公司领导带队,深入施工一线,查安全意识、查安全管理、查现场安全,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了集团公司施工安全持续稳定。
2、财务风险。重点从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管控两个方面加大风险防控力度。预算管理方面,一是坚持开源节流、多收缓支的原则,严格做到预算与成本费用控制相匹配,与资金收支相统一。二是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自上而下、细化分类的措施,统一编制规则,统一表单格式,统一数据口径。三是应用信息系统业务事项申请占用预算、网上审批刚性控制等功能,强化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动态监测、分析预警等。四是解决了预算编制数据不准确、编报不及时、业务量大的问题,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资金管控方面,一是强力推进清欠清收,以工程款回收为源头,紧盯四类款项(合同预付款及进度款、尾工款及质保金、其他应收款、逾期债权),实施五定措施,狠抓催收,确保早收、多收、快收;于九月底召开了清欠收款专题会议,对当前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债权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部署了四季度清欠清收工作,在全集团发起大干90天、收款65亿元的攻坚战。二是优化资金运作,推行个人信用卡先支付后报销,实施报销款强制归还备用金等措施,加大备用金、周转金、保证金、往来款等清理力度,压减无效占用。三是优化备用金、劳务款、材料款、经费、其他款项等五项资金支付流程,固化植入系统,降低了货币资金占用。四是上收大额资金支付审批权限,集团公司上收直管项目单笔支付资金500万元以上审批权限,工程公司上收项目单笔支付资金10万元以上审批权限。
3、项目管理风险。重点防控因项目管理不科学、过程监控不到位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包括工程进度延误、安全和质量事故、成本失控、大面积亏损等。集团公司通过一项目一考核,一考核一兑现,对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坚持标准化管理,以科学的技术、管理、作业标准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抓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所有工程项目实现闭环管理,有序可控。通过超前谋划方案,合理调配资源,重点布控关键环节,确保完成节点工期等措施来防控工期延误风险。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安全和质量大检查活动,防控安全质量风险,确保项目平稳有序运行。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加大对工程违规外包、设备违规租赁、物资管理混乱等惩处力度,防控成本失控、大面积亏损的风险。通过加强信用评价工作,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4、人力资源风险。随着集团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经营领域不断延伸,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因此,公司更加注重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预防因人才结构性短缺或失衡带来的风险,不仅做好人才数量上的平衡,更从质上从严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突出业绩和能力因素,提拔重用自我要求严格、管理才能突出、群众评议良好的干部,对那些阿谀奉承、不说实话、不干实事的干部形成导向压力,做到宁缺毋滥。二是着力加快人才培养,坚持眼睛向内,围绕铁路四电及相关专业,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强化人才培养;注重培养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全面管理人才,给他们压成才成长的担子、搭展现才华的舞台,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以一线作业班组建设为重点,强化各专业一线实作人员培养工作,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不断完善和改进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干部考评办法和用人程序,探索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建设渠道。
5、法律风险。主要通过创新风险防范机制,严格五项法律审核,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一是建立了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告知制度,对重大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由法律事务部门以法律风险告知书的形式告知履约单位,通过沟通协商加以解决。二是建立了合同风险交底制度,对集团公司新中标项目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确定合同风险把控单位和把控部门,面对面与项目进行交底,共同商讨应对措施。三是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配套管理机制,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在处理软件侵权诈骗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处理西门子xxx公司与集团公司共同拥有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地面应答器专利技术主体转让有关事项谈判过程中,有效规避了西门子xxx公司企图将专利技术转让给西门子公司背后的陷阱,维护了企业利益。四是健全了涉外合同评审机制,选派4人参加了股份公司组织的涉外法律和英语培训,充实了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并在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坦桑尼亚电力成套项目、乌干达输电线路、智利圣地亚哥地铁3号线和6号线、尼日利亚等海外项目施组和合同评审中发挥了作用。五是认真做好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授权委托、合同专用章使用等法律审核工作,做到严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0xx年集团全面五项法律审核率达到100%,审核规章制度76个、审核合同文本1786份、审核合同用印34826个、办理法人授权委托书157份,均无一差错,全年没有发生法律审核不严而产生的诉讼案件。
6、价格风险。主要从项目投标报价及物资集中采购两方面预防价格波动风险。首先是项目定价方面,坚持以效益为核心,对投标项目进行严格把关,针对项目定价,制定了严格的评审程序和办法,投标前充分评估项目报价风险,严控因定价不合理造成的效益不佳、赔本赚吆喝的风险,甚至给企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其次,在物资采购方面,一是坚决落实集中采购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运用内部商务平台,以完善的供应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批量价格优势,并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力度,确保项目的预期效益。二是推行法人一套帐管理模式,确立集团公司、工程公司法人(承包人)的采购责任主体地位,搭建由工程公司、指挥部、项目部共同参与的两级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平台,固化采购流程,落实集采责任,明确采购权限、采购范围,提升集采效能,把生产要素集中管控落到实处,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三是发挥物资分公司招投标代理、采购服务、统购统销、剩余物资回收利用、设备维修职能和采购平台的作用,实现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7、竞争风险。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一是巩固优势市场,不断提高公司在铁路、公路两大市场的占有率,坚持把铁路经营作为集团公司经营承揽的重中之重,保持铁路市场的优势竞争地位。二是注重细分市场,强化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房建、机场码头、水利电力等领域的经营力度。三是不断提高设计咨询、物流、工业和房地产业务等非工程承包业务的营销能力,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四是着力经营创新,积极促进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管理,推动队伍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8、成本费用风险。一是将成本费用控制环节前移至资金支付关口,强化了以资金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解决了借款费用处理不及时、资金支付与经费管控脱节等问题。二是在财务集中核算系统中增加了成本费用还原功能,统一核算口径,真实反映成本费用,加强了分析、评价的可比性。三是以责任主体和业务单元为对象,细化核算项目,强化成本精细分析。四是落实八项规定,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全年两级机关和项目经费同比下降超过10%。五是以法人一套账为手段,上收重大经济事项审批权限,集中配置项目人、财、物等资源,强化人员、账户、合同、预算、结算、支付、核算、劳务、物资、薪酬、成本、经费、税务、二次经营策划等集中管控,促进了成本费用降低。
(一)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重大、重要风险管控,集团公司于20xx年12月份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企业重大、重要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围绕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五大类一级风险领域中的45个二级风险类别分别进行了调查评估,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44份,调查评估范围覆盖集团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各部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联络员及关键岗位人员。
(二)风险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集团公司20xx年度重大、重要风险共计25项,较20xx年明显增多。之所以出现重大风险偏好激增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未来一年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矛盾和隐患较多,困难和问题没有明显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多挑战,具体到集团公司,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经营能力的挑战,最大的难题是经营承揽能力不足,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竞争能力的挑战,最大的难题是经营规模上不去,必须在保持利润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应对之策。三是盈利能力的考验,最大的压力是挖潜增效,必须在目前人工成本持续增长、经营规模偏小的不利局面下保持净利润每年10%的增长目标。四是化解风险能力的挑战,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逐渐增多,企业发展还要保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各级领导干部把控矛盾和维稳能力的挑战,企业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把控能力。这五种挑战背后的诸多风险因素在本次风险评估中表现明显。但另一方面,随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企业应对重大、重要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将持续提升,对风险的管控将更加科学、得力。
(三)20xx年重点管控的重大、重要风险。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识别和分析,集团公司确定了以下10项重要风险为20xx年度重点管控风险:
1、市场环境风险。主要是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20xx年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但外部环境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税负水平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负担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2、工程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措施落实与检查、事故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生产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违章操作,忽视劳动保护要求,导致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等。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二
为配合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的执行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整体应用水平,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及公司信息的安全管理,特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办法。
根据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办法加强对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计算机数据和信息包括公司计算机和移动存储设备里内存储的销售数据、活动方案、财务报表、员工资料、客户资料、生产技术、各种合同和档案资料等。
一、各种数据及信息严格控制在公司内部,任何人不得泄露公司的数据及信息;
二、涉及机密的资料处理按公司的保密规定执行。严禁将存有涉及公司经营管理、销售合同等信息的移动存储设备带离公司,三、公司计算机里的保密资料文件夹不提供共享。
四、对个人使用的公司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文件,员工定期备份到移动存储设备;电脑管理员负责将服务器上的oa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每月底备份一次,每半年一次将备份数据刻录成光盘,并做好记录。
五、加强对系统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及时升级更新各系统。
(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
从信息处理的过程来看,一个信息系统模型大致包括几个要素:信息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信息处理、输出、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管理信息系统是特定的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中包括管理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it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策略与解决方案主要表现在软、硬件两个方面。
二、计算机维修维护过程中,首先确保对公司资料和个人资料进行拷贝并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者失效。
三、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或具有一定操作经验,未经培训或无操作经验者一律不准使用公司计算机。
七、定期对系统垃圾、磁盘碎片等进行清理、整理和维护工作。
八、严禁随意复制他人软件及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闪存和其他移动存储设备,以防感染病毒。
九、严禁安装各种盗版软件,防止盗版软件留下软件后门造成的信息泄露。
十、严禁擅自修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置(如ip地址、浏览器的相关配置、oa的参数设置、杀毒软件的设置、操作系统的参数设置等)。
十一、如工作需要,需对计算机的软件设置进行改动的,应按程序申请同意后,由计算机管理员实施加强以上管理不断完善和改进。
三、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现状。
按照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公司各系统的规划、开发、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网站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三
2011,公司专门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基于公司完成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对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深入各个业务部门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公司管理层人员和各部门业务骨干进行了风险专项分析及风险评估,对公司风险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目前公司风险环境比较中性的范围,强调应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对公司内外部风险的管理工作。
在风险管理上,公司本着“立足公司、服务公司”的原则,根据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现状,对公司的进出口业务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梳理,并且绘制了详细的进出口业务流程图,同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详实的解释说明。
二、公司流程风险与应对措施。
1、公司主要业务风险点的内容。
进口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其中,外部风险有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内部风险有合法合规风险、诚信经营风险、合同协议风险、资金风险等四项。
出口业务面临的风险同样是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其中,外部风险有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两种风险在出口业务中表现的比进口业务更突出;内部风险主要有战略风险、合法合规风险、合同协议风险、资金风险、诚信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等六类风险。
2、主要业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公司对发展战略目标、目前业务发展态势和管理基础及面临的外部市场和经济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指出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要实现“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平衡,确定了风险管理工作的损前和损后目标,提出了应对具体风险的方法,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方法组合。
行,又对资金支付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公司大力加强风险监控系统日常应用管理,通过系统预警信息监控与人工核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监控,对预警信息及时跟踪回馈并督促整改;公司加强风险监控信息分析、报告制度,风险责任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监控,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按照集团要求,编制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并按程序提交处理。
公司正在努力建设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试图建立一个包括领导、执行和监督分工负责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法人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对公司层面重大风险事项进行决策;公司总经理负责推进落实风险管理各项具体工作;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实施工作,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公司各业务部门是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具体责任部门,负责对日常工作中本部门的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监控和防范。
下一公司将继续完善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培训、研讨交流等措施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强化重大风险监控和预警,构建日常风险信息搜集、报告和处理机制,逐步形成风险动态管理体系;加强对最新风险管理思想、技术发展和外贸行业动态的研究,进行内部的深入调研,探讨公司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和实施思路,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为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1、紧跟政策脚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巨变,外贸政策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实施的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能否紧随外贸政策的脚步调整公司战略对企业的生存意义重大。
2、全员培训,人人都是风险管理员。
公司单个风险管理员的力量是渺小的,如果能将公司全体员工都培养成风险管理员,那么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会降到最低。因此,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公司人人都是风险管理员,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十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13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根据2013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实际需求,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在机关本级建立了内控与风险管理联络员制度,在所属各子、分公司和直管项目部明确了风险管理主责部门,切实加强了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信息沟通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xxx公司重大风险事件分析报告制度》、《xxx公司风险信息收集管理办法》、《xxx公司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规范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重大风险分析报告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集团公司全面启动了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组织机关各部门对集团公司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对制度进行了完善,编制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制度手册》。针对近150个业务流程开展了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收集和分析相关风险信息,制定了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及内部控制措施,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场合开展风险内控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分别于6月份和11月份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对内控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业务进行了培训和宣贯。同时,将工作重心下移,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人员深入各子公司和直管项目部,对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培训和辅导,营造了风险管理的氛围,提升了全员风险意识,也大大提高了各部门、各单位参与风险内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针对2013年度集团公司重大、重要风险组织制订了具体管控方案和整改计划,明确了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节点、整改方案和措施等,对企业发展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短板进行整改和完善,切实加强重大、重要风险的管控。
集团公司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专项提升。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抓好风险内控业务培训及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以风险为导向,开展了重大、重要风险与业务流程的对接,明确了各部门应完善的重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指导各部门梳理业务流程,编制权限指引表,确保了内控风险各项工作的实用性。同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持续收集风险信息,不断完善内外部风险信息的报告制度、预警体系、应对处理机制以及内部监督体系等,保证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全面性。
通过对2013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集团公司确定了本年度重点管控的8项风险分别为安全风险、财务风险、项目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风险、价格风险、竞争风险、成本费用风险,并制定了管控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对风险管控和整改情况进行了全程监控,确保了重大、重要风险管控工作在集团上下得到有效落实。
2013年国内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集团公司对安全风险重点加强防控。一是全面深化安全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于3月份召开了安全生产培训视频会议,邀请了铁道部安监司及股份公司安质部领导现场授课,明确了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确定了重点监管项目,提出通过抓“三基”(基本、基础、基层),提升全员安全的行为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安全管理干部业务培训,打造专家型安全管理队伍。6月份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培训各级安全管理干部人员54人,提升了集团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为应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集团公司下发了全面排查整治工程建设隐患的紧急通知,在全集团部署为期3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工作,成立了11个检查组,由集团公司领导带队,深入施工一线,查安全意识、查安全管理、查现场安全,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了集团公司施工安全持续稳定。
重点从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管控两个方面加大风险防控力度。预算管理方面,一是坚持“开源节流、多收缓支”的原则,严格做到预算与成本费用控制相匹配,与资金收支相统一。二是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自上而下、细化分类”的措施,统一编制规则,统一表单格式,统一数据口径。三是应用信息系统业务事项申请占用预算、网上审批刚性控制等功能,强化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动态监测、分析预警等。四是解决了预算编制数据不准确、编报不及时、业务量大的问题,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资金管控方面,一是强力推进清欠清收,以工程款回收为源头,紧盯“四类”款项(合同预付款及进度款、尾工款及质保金、其他应收款、逾期债权), 实施“五定”措施,狠抓催收,确保早收、多收、快收;
于九月底召开了清欠收款专题会议,对当前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债权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部署了四季度清欠清收工作,在全集团发起“大干90天、收款65亿元”的攻坚战。二是优化资金运作,推行“个人信用卡先支付后报销”,实施“报销款强制归还备用金”等措施,加大“备用金、周转金、保证金、往来款”等清理力度,压减无效占用。三是优化备用金、劳务款、材料款、经费、其他款项等五项资金支付流程,固化植入系统,降低了货币资金占用。四是上收大额资金支付审批权限,集团公司上收直管项目单笔支付资金500万元以上审批权限,工程公司上收项目单笔支付资金10万元以上审批权限。
重点防控因项目管理不科学、过程监控不到位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包括工程进度延误、安全和质量事故、成本失控、大面积亏损等。集团公司通过“一项目一考核,一考核一兑现”,对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坚持标准化管理,以科学的技术、管理、作业标准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抓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所有工程项目实现闭环管理,有序可控。通过超前谋划方案,合理调配资源,重点布控关键环节,确保完成节点工期等措施来防控工期延误风险。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安全和质量大检查活动,防控安全质量风险,确保项目平稳有序运行。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加大对工程违规外包、设备违规租赁、物资管理混乱等惩处力度,防控成本失控、大面积亏损的风险。通过加强信用评价工作,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随着集团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经营领域不断延伸,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因此,公司更加注重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预防因人才结构性短缺或失衡带来的风险,不仅做好人才数量上的平衡,更从“质”上从严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突出业绩和能力因素,提拔重用自我要求严格、管理才能突出、群众评议良好的干部,对那些阿谀奉承、不说实话、不干实事的干部形成导向压力,做到宁缺毋滥。二是着力加快人才培养,坚持眼睛向内,围绕铁路四电及相关专业,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强化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全面管理人才,给他们压成才成长的担子、搭展现才华的舞台,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以一线作业班组建设为重点,强化各专业一线实作人员培养工作,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不断完善和改进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干部考评办法和用人程序,探索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建设渠道。
主要通过创新风险防范机制,严格“五项”法律审核,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一是建立了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告知制度,对重大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由法律事务部门以“法律风险告知书”的形式告知履约单位,通过沟通协商加以解决。二是建立了合同风险交底制度,对集团公司新中标项目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确定合同风险把控单位和把控部门,面对面与项目进行交底,共同商讨应对措施。三是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配套管理机制,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在处理软件侵权诈骗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处理西门子西安公司与集团公司共同拥有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地面应答器”专利技术主体转让有关事项谈判过程中,有效规避了西门子西安公司企图将专利技术转让给西门子公司背后的陷阱,维护了企业利益。四是健全了涉外合同评审机制,选派4人参加了股份公司组织的涉外法律和英语培训,充实了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并在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坦桑尼亚电力成套项目、乌干达输电线路、智利圣地亚哥地铁3号线和6号线、尼日利亚等海外项目施组和合同评审中发挥了作用。五是认真做好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授权委托、合同专用章使用等法律审核工作,做到严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013年集团全面“五项”法律审核率达到100%,审核规章制度76个、审核合同文本1786份、审核合同用印34826个、办理法人授权委托书157份,均无一差错,全年没有发生法律审核不严而产生的诉讼案件。
主要从项目投标报价及物资集中采购两方面预防价格波动风险。首先是项目定价方面,坚持以效益为核心,对投标项目进行严格把关,针对项目定价,制定了严格的评审程序和办法,投标前充分评估项目报价风险,严控因定价不合理造成的效益不佳、赔本赚吆喝的风险,甚至给企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其次,在物资采购方面,一是坚决落实集中采购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运用内部商务平台,以完善的供应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批量价格优势,并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力度,确保项目的预期效益。二是推行“法人一套帐”管理模式,确立集团公司、工程公司法人(承包人)的采购责任主体地位,搭建由工程公司、指挥部、项目部共同参与的两级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平台,固化采购流程,落实集采责任,明确采购权限、采购范围,提升集采效能,把生产要素集中管控落到实处,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三是发挥物资分公司招投标代理、采购服务、统购统销、剩余物资回收利用、设备维修职能和采购平台的作用,实现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一是巩固优势市场,不断提高公司在铁路、公路“两大市场”的占有率,坚持把铁路经营作为集团公司经营承揽的重中之重,保持铁路市场的优势竞争地位。二是注重细分市场,强化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房建、机场码头、水利电力等领域的经营力度。三是不断提高设计咨询、物流、工业和房地产业务等非工程承包业务的营销能力,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四是着力经营创新,积极促进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管理,推动队伍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将成本费用控制环节前移至资金支付关口,强化了以资金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解决了借款费用处理不及时、资金支付与经费管控脱节等问题。二是在财务集中核算系统中增加了成本费用还原功能,统一核算口径,真实反映成本费用,加强了分析、评价的可比性。三是以责任主体和业务单元为对象,细化核算项目,强化成本精细分析。四是落实“八项”规定,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全年两级机关和项目经费同比下降超过10%。五是以“法人一套账”为手段,上收重大经济事项审批权限,集中配置项目人、财、物等资源,强化人员、账户、合同、预算、结算、支付、核算、劳务、物资、薪酬、成本、经费、税务、二次经营策划等集中管控,促进了成本费用降低。
二、2013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重大、重要风险管控,集团公司于2013年12月份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企业重大、重要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围绕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五大类一级风险领域中的45个二级风险类别分别进行了调查评估,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44份,调查评估范围覆盖集团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各部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联络员及关键岗位人员。
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集团公司2014年度重大、重要风险共计25项,较2013年明显增多。之所以出现重大风险偏好激增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未来一年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矛盾和隐患较多,困难和问题没有明显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多挑战,具体到集团公司,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经营能力的挑战,最大的难题是经营承揽能力不足,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竞争能力的挑战,最大的难题是经营规模上不去,必须在保持利润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应对之策。三是盈利能力的考验,最大的压力是挖潜增效,必须在目前人工成本持续增长、经营规模偏小的不利局面下保持净利润每年10%的增长目标。四是化解风险能力的挑战,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逐渐增多,企业发展还要保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各级领导干部把控矛盾和维稳能力的挑战,企业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把控能力。这五种挑战背后的诸多风险因素在本次风险评估中表现明显。但另一方面,随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企业应对重大、重要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将持续提升,对风险的管控将更加科学、得力。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识别和分析,集团公司确定了以下10项重要风险为2014年度重点管控风险:
1、市场环境风险。主要是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201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但外部环境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税负水平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负担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2、工程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措施落实与检查、事故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违章操作,忽视劳动保护要求,导致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等。
3、成本费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工成本、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过程中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粗放,造成项目或产品成本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无法实现预期效益。
4、项目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缺乏必要的、合理的监控,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照计划进行,工程进度延误、成本不可控、甚至出现质量问题和大面积亏损的风险。
5、社会舆情风险,主要表现在因缺乏有效的内部或外部沟通渠道,对社会舆论估计不足,应对被动,讯息传达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给集团公司实现经营目标带来影响;
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够及时或不够妥当,导致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
6、应收账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应收账款因市场变化或客户财务状况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原因无法按时收回,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加大企业运营风险。
7、诉讼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合法行为或合同管理不规范等,引起法律诉讼纠纷;
法律救济措施不及时,处理不当,造成损失扩大等。
8、投资决策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投资信息收集不完整,对外部投资环境把握不准确,未能充分考虑投资潜在风险,或对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科研论证,退出方案不合理等,导致公司不能及时止损或损失扩大。
9、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因用人导向不正确带来的选人用人失误;
因干部评价体系不健全,选拔渠道单一,“任人唯亲”、“任人唯近”造成的干部队伍战斗力下降、凝聚力弱化等,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10、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信息安全风险需要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料保存、备份不合理,导致信息损毁或灭失;
企业关键信息泄露或丢失,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损失。
三、2014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安排
根据2014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结合集团公司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未来一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在股份公司重大、重要风险管控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2014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针对确定的重大、重要风险制订管控方案和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节点、整改措施等,对集团公司重点管控的10个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信息收集渠道,推进风险信息收集常态化、标准化和制度化,重点抓好各单位、各部门风险预警信息、风险事件和案例分析、风险工作动态等三个方面信息的收集,采取风险信息快报、重大风险分析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等形式上报集团公司管理层和股份公司。在对风险信息收集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完善集团公司风险数据库及风险预警、监控体系。
在2013年集团公司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做好重大、重要风险与业务流程的对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同时,推动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纵向深入发展,对工作方案进行完善后,指导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时开展总结交流活动,促进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采取专家集中授课、有奖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风险内控教育和培训。培训要更加注重系统性,从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到全面掌握风险管理知识再到熟练运用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培训,营造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氛围,为风险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抓住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时机,研究探索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方案,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报告、风险预警等工作流程植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模块,达到信息共享与互通,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效率。
综合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处理好企业经营能力不足、经营规模上不去等突出问题,增加企业积累,提升企业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能力。一是从体制、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按照集团公司与工程公司之间的市场功能定位和市场分工的基本原则,逐步将生产资源向工程公司集中,经营资源向集团公司集中,做实六大区域经营指挥部,发挥好区域指挥部的阵地作用。二是多方施策,综合用力,坚定不移推进“5311”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战略,积极探索培育关联新兴业务领域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下大力气突破经营制约瓶颈,在稳健型经营的基础上接受更好更快发展的考验。三是发挥好专业局这个既有优势,继续巩固利润优势,在保证正常积累的同时,积极研讨新对策,补齐发展短板,提高经营规模支撑力度。四是加快培养经营人才,不断壮大经营队伍,力争到2015年全集团培养出300名以上的经营骨干人才队伍。
从目前安全管理形势来看,我们的管理制度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关键是抓落实。2014年安全风险防控,一是要抓作风,重点从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工班长的责任心抓起。二是从易发群伤群亡的重大风险源和最不放心的工种先下手,包括起吊作业、汽车载人、带电作业、营区防火和既有线施工等。三是从基层工作和基础工作抓起,要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安全意识,避免上紧下松,力度层层衰减;
要抓好基础,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要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
要抓好架子队建设这个根本性问题,组织好专业施工等。四是严字当头,敢于较真,坚持铁腕治理、铁面问责,实行零容忍。
一是加强预算二三次分解工作,确保责任传递到职能终端。二是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一项目一推进、一推进六交底”制度,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层层推进,全面推广。三是狠抓并账、清算、决算、销号、移交等工作,逐个盯控,倒排工期,早关后门,严控支出。四是强化变更索赔,将变更索赔工作前移至责任成本管理前端,研究施工合同、经济政策、技术标准、现场差异等情况,抓好方案优化、物资量价差处理及虚量进蓝图等前期策划工作;
围绕隐蔽、迁改、过渡、附属工程,“四新技术”、工期调整、与土建接口、电缆沟敷设与防护、光电缆及专用线引入、施工配合、看护巡视等,夯实资料收集、变更签认、差异消化等基础工作;
紧抓投资检算、概算清理等环节,加大跟踪协调力度,提高索赔补差效益。各级经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制定目标,交底方法,过程督导。五是突出工程管理对经济运行的基础作用,借助信息系统,加强工程数量管理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五量”(施工图、合同、定测、完工、变更工程数量),为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物资限额、验工计价、索赔补差等提供依据。六是突出物资管控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的重要作用,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加强合同管理,严格限额发料制度,加强材料消耗核对、核算与管控。
主要解决好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合同中标价预算及时分劈的问题,项目中标后及时把预算分劈下去,着力从管理源头上解决对下计价无依据、拨款无依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无依据、经济责任考核无依据而引发的乱计价、乱拨款和责任成本无从考核等经济运行秩序混乱的现象。二是进一步规范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认真解决乱围标、乱告状以及可能发生的暗箱操作等违规问题。三是提升重要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度、工程计量支付制度、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严格授权经营,杜绝越权经营;
严格执行法人管项目有关原则,确保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四是强化二次经营,抓好索赔补差,要求各单位对铁路项目变更补差认真落实“四定”(定责任人、定目标值、定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定考核奖惩标准),力争变更补差额能占到原合同额的15%以上。五是强化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检查,加强成本费用对标,加强过程管控和考核,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管理成本。
重视舆情控制,抓好舆情管理。坚持关口前移,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负面信息的源泉,正确做好事,做好正确的事,真正筑起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防火墙”。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预防舆论事件的发生,一是抓好作风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对中央遏制“四风”及“八项规定”相关要求保持清醒头脑,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做到真抓真改,改出实效。二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勤政廉政,守住道德底线,远离红线,不碰高压线,不做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的事情。三是积极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对拖欠工资及工程款、材料款的问题进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千方百计追收欠款,把有效债权与刚性债务相对平衡作为改善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高度重视债权风险,特别关注老账、呆账、坏账等显性债权的清理清收,推动清收工作常态化。二是按照“闭环管理、责任落地”原则,健全目标责任制度、例会制度、月分析制度、逐级监管制度等,确保清收工作有组织、有岗位、有人员、有职责、有制度、有目标。三是综合用力,加速确权,分析应收客户工程款成因,并对症下药;
同时要前移确权工作,完善基础资料,加强跟踪协调,狠抓过程签认,夯实确权证据。四是创新手段,持久作战,紧盯合同预付款及进度款、尾工款及质保金、其他应收款(押金、保证金、备用金、周转金)、逾期债权等。五是严格并账,及时清算,强化制度执行、计价结算、节点并账等工作。六是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科学核定指标,严格责任交底,强化节点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一是执行好法律风险告知制度和合同风险交底制度,继续坚持“五项”法律审核,筑牢法律风险防范。二是继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坚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严格履约,诚信经营。三是在处理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在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积极妥善地与当事人主动沟通,就地及时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四是建立合理的通报制度,对突发事件或重大纠纷案件,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相关责任人及公司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并同时向宣传部门如实通报情况。五是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对法律纠纷事件处置不当、并由此引发媒体炒作,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相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
一是加强投资项目的可研论证工作,尤其对工业企业投资项目严格履行论证、审批程序,切实防范投资风险,明年将对科技公司钢铝复合轨生产线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确保投资的可行性。二是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没有经过专题会议研究论证的项目,不安排上董事会研究决策;
凡需由董事会决策的事项,须提前七天报董事会秘书处。三是按照中央及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严格控制小轿车购买,原则上不准购买小轿车,各公司项目部、工程指挥部越野车确需新购的,单价必须控制在28万元以内。
重点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加强管理,预防选人用人失误带来的风险。根据股份公司要求,在干部选拔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业绩评价和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评价标准,注重选用讲诚信、讲包容、讲团结、讲实干的人,选人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二是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鼓励多渠道选拔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不搞“近亲结婚”或“近亲繁殖”。三是坚持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工作需要。
坚持统筹规划、建管一体、注重实效、常抓不懈的原则,实施整体、合规、持续、先进的管理策略,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安全管控体系。一是在管理机制上实行分级管理和领导负责制,信息安全建设资金纳入信息化预算管理,并予以优先保障,信息安全绩效评价纳入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人员管理上坚持任前审查,签署信息安全协议,加强任用中的信息安全培训及违规责任追究,并实施员工任用终止和变化时的信息系统权限变更等措施。三是在环境和资产管理上强化信息化机房和办公区域的物理安全保护、人员出入控制、用电安全控制、消防安全控制和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等。四是在硬件和软件系统管理上对网络架构设计、网络边界控制、网络接入控制、网络设备使用管理等进行完善,对系统定级与备案、安全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验收、系统交付、安全运维等进行规范,对主机的日常运维、账户、审计日志、补丁、数据备份、变更、病毒防范等加强控制。五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完善数据存储与传输、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管理,定期实施数据恢复演练,并负责数据恢复。六是在应急处置上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与第三方相关人员定期实施应急演练,并加强应急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在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技术研究、应急物资配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xxx公司
一、2018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一)总体情况。
简要介绍本企业2018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及董事会对此项工作的总体评价情况。
(二)工作亮点。
选择1-2个角度,介绍风险管理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包括:决策层对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战略引领;
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重大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应对;
风险管理思路和方法创新;
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组织保障、信息化建设;
风险管理的队伍和文化建设等。或介绍1-2个防范应对重大风险的典型案例,反映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应急管理、风险转移、风险分担、减少损失、拓展机会、促成合作等)。
(三)风险事件。
按照重大风险事件等级标准,按附表2格式填报本年内企业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并说明相应的产生原因、造成影响、控制措施、事件进展等情况。
二、2019年企业重大风险研判
结合企业实际、行业特点和国内外形势,评估本企业2019年面临的2-3个重大风险,请在附表3中填报,类别请严格按照附表4填写。
三、2019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安排
四、当前的工作难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五
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其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的目的。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铁路安全工作,深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意义重大。
要。
长期以来,铁路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安全基础工作,但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部分单位抓落实的能力不强,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控制较为薄弱;规章制度不够严谨、规范,管理职责不明确,临时性措施办法多,以电报代替规章,下级规定宽于基本规章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职工队伍结构有的还不够合理,职工队伍素质能力还有欠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等等。随着高铁迅速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使用,安全基础薄弱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将更加突出。切实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已是极为紧迫的工作。为破除铁路安全基础薄弱的‚顽疾‛,必须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促进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和安全工作思路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4.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提升全员、全过程安全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一种不发生损失或伤害的和谐的生产状态,其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而事故则是对安全生产过程失去控制的产物,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息息相关。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事故的形成机理,揭示了事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根源。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理清安全思路,找到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安全工作的突破口,提高风险防范和事故预防与处臵的能力;有助于全路干部职工将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性文件,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新阶段。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看,目前,安全风险管理已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石油、电力、核工业、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其中,在铁路安全管理实务上,承认运输活动具有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关运输安全法制化的规则,以强制运输主体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做法。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报告已经被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法定营运审查文件。也就是说,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已经是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业的营运条件,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及各种交通运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安全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1)何为风险?
风险广泛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一般来说,风险就是指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如果用定量模型表示即为: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
就安全生产而言,安全生产风险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与安全有关的风险都称为安全生产风险。狭义的安全生产风险则表示,在未来的或一定的时间内,人们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可能付出的代价,包括由于采用安全技术措施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安全生产支出可能获得的安全生产收益,或者没有适当的安全生产投入可能付出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等代价。
背人们的意愿,发生了人们不期望的后果。如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或偶发事件。事故是由一种危险因素或几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这些危险因素是事故的外在原因或直接原因。事故具有理论上可以减少,实际上也是可以减少的特性。
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标、运用范围等侧重点不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在铁路系统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结合铁路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重点是要抓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要素。所谓风险识别,就是对系统中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连续的识别和归类;所谓风险评价,就是对系统中的风险因素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和损失,以及能否接受进行评估;所谓风险控制,就是对不能接受的伤害和损失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以达到消除、降低危害的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是基础,风险控制是核心。
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铁路积累和形成了许多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基础。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从管理目标上讲,都是坚持安全发展,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引入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掌控,优化工作思路,促进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
工队伍素质。四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净化铁路安全环境。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规章制度管理,尽快完善以高铁为重点的技术标准和作业规程,形成科学严密、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是要消除风险。由此,必须根据风险因素不同层次与类别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一是有效处臵和消化安全风险。对各类安全风险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实行闭环管理,实现良性循环。以高铁和客车安全为重点,突出高风险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管理,坚持把客车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抓落实作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确保各项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保证高铁和客车的绝对安全。二是搞好安全风险应急处臵。完善和规范安全问题快速报告制度,完善问题快速响应制度,建立问题快速阻断制度。完善应急救援处臵预案,明确处臵流程、处臵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同时要完善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应急救援网络,健全应急救援设施,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做到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臵高效,规范有序地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机制。有序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开展好考核评估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
4.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1进一步厘清、落实安全管理中的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责、作用、权限,切实保障安全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三是督导推进。各级安全监察管理部门是指导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的作用,督导推行安全风险管理。2.努力提高素质能力。
安全管理是人员、设备、环境的系统管理控制。安全风险控制的主体是广大干部职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成效取决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能力。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推行安全风险管理,领导的态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安全工作实际,带头学习风险管理理论和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加强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安全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决策、监控等过程,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必须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安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三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普及。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干部职工普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抓好应急情况下的安全处臵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3.搞好安全风险体系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关公司邮件通知范文(汇总8篇)
- 最新妇联执委述职报告(优秀11篇)
- 2023年财务部部门职责通用(大全18篇)
- 最新人生的启迪(模板11篇)
- 妇联执委述职报告(优质11篇)
- 教育实践总结(优质16篇)
- 妇联执委述职报告通用(实用11篇)
- 客运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汇总 汽车运输管理制度(7篇)
- 幼儿园小班游戏观察记录(大全10篇)
- 工作简报模板范文(优秀12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