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军事理论论文(通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4 09:20:22 |
  • ZTFB |
  • 11页

总结是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完美的总结应该包括具体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思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一

军事发展对当代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军事发展成为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军事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军事更是飞速发展,军事力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防涉及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大事。中国式社会主义国家,其国防的性质集中体现为自主性、防御性和人民性.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本质是国家一系列国家防务活动。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对国家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的重要性,军事发展是加强国防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也是必要手段,为军事发展提供物质和人才的条件。军事的发展在于国防科技的发展,国防科技与军事和国防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现阶段我国的国防建设的基本道路主要是三个方面:走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道路。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是通用性强的军用设施做到军民合用,以提高国防和经济双重效益。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发展。在现在世界的形势下国防成为了各国国策重要方面,中国军费每年呈两位数增长,用于军事科技的研究与军事人才的培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长达40余年的冷战岁月,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争,两国都执行优先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并要求国防科技部门为军队研制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战术技术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军事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两国的国防科技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达到了极度的繁荣。许多其他国家在这种临战状态下也被迫采取相应的对策加速国防科技的发展。据统计,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每年的国防科研经费累计高达800~1000亿美元。就这样,在冷战的军事需求的推动下,军事发展进入了军事高技术时代。

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国防建设道路,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国家产生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以及维护和获取国家的根本战略利益,便产生了国防和国家间的战争。为了巩固国防或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各国都力图掌握更先进的军事技术手段,于是便组织专门力量研制武器装备,国防科技便由此产生。由于新的武器的发明和使用可以造成军事上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得最幼稚的公理论者,也从手枪战胜利剑的铁的事实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防科技对于军事及战争的重要影响,同时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各国也是极其重视,开办军校从在校大学生当中选拔有知识和能力的人为军队服务,加快军事发展巩固国防。

近些年来,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提高了军队作战的精确度,高技术作战平台,包括地面,海上和空中作战平台的发展更是极大的加强了国防,更是国家政治独立的象征,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军用航天装备的发展极大的加强了国家的空中的作战能力,科技更是用与军事装备的发展,例如,电子战装备和计算机网络战武器,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发展更是极大的加强了军队作战的灵活性,核武器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地位的象征。化学武器,生物武器,高能激光武器以及粒子束武器等等,各种高技术的武器发展提高了军事科技的力量,加强了国防。

军事发展是国防至关重要的方面,在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下,发展军事成为了保护国家主权的最有效手段,军事人才的培养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军队素质,是国家军队作战能力的体现,是保护国家的一个方面,国防在历史上更是极其重要,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国防和军事发展对国家和个人都是责任。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二

[摘要]教育理论创新是教育改革和大发展的前提,而教育理论创新则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决条件,军事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地指导新时期军事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分析了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的内涵和意义,研究了当前的军事教育理论创新必须首先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树立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

[关键词]军事教育军事教育理论理念创新。

当前,军事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但原有的军事教育理论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解决军事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所以,要求军事教育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以有效地指导新时期军事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意义。

理论创新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是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新飞跃。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是军事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理论创新体系中属于具体层面的理论创新。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是指在解决军事教育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抽象出来的新的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其基本含义是:第一,军事教育理论创新发展于新问题并贯穿于新问题的解决之中,问题是理论创新的主线。第二,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离不开抽象的思维活动,当然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第三,理论创新的基本任务是在深刻认识军事教育本质、准确把握军事教育规律、有效探索军事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抽象出新的理论,形成多侧面、多层次的理论体系。

1.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是丰富、发展、完善理论的基本手段。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军事教育在我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相关院校也建立起了军事教育学科的博士点、硕士点,每年都有不少的专著出版,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军事教育理论研究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但是,与军事领域的其他学科相比较,无论是从发展历史还是发展水平来看,军事教育学仍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是一门还不十分成熟并且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军事教育中的概念界定、规律揭示、理论体系确立,还没有完全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同时,在我国军事教育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无论从军事教育发展还是从军事教育学科发展看,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形成的军事教育理论,也面临着突破原有框架限制,拓宽研究领域和视野,开展理论创新的艰巨任务。

2.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激发军事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新世纪以来,由于军事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军事教育系统内部也在产生着一些新的问题,军事教育实践出现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得多的局面,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迫切需要来自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的支持。而原有的军事教育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新形势,难以有效地解决军事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一方面,近年来,军事教育改革难以取得具有说服力的突破性进展,众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军事教育理论指导。一些改革措施因为在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支持,到了改革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半途而废的情况时有发生,错误的做法也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军事教育改革需要理论支持,缺乏理论指导的军事教育改革是十分盲目的。另一方面,军事教育也需要在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通过新矛盾、新问题的解决,来不断创新军事教育理论,增强军事教育理论指导军事教育改革实践的有效性,使军事教育实践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3.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从军事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军事教育理论过去对军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军事教育理论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军事教育实践,即军事教育理论滞后于军事教育实践,与军事教育实践相脱节。造成目前军事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军事教育研究在完善自身学科体系的同时,没有将学科体系涉及的内容同解决军事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很好结合起来,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理论研究成果还不多,军事教育研究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议论多,对军事教育实践真正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创新少。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惟一办法是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军事教育理论。

1.树立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

军事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创新不是某一层面、某一范围或某种形态军事教育观念更新的结果,也不是各个层面、各个范围或各种形态军事教育观念更新结果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层面、各个范围或各种形态军事教育观念更新结果之间高度关联、整合的结果。

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军事教育观念创新内涵和特征的探讨,大多停留在诸如人才观、学员观、质量观等问题上,而未能从整体上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内涵及特征。所谓整体意识就是指军事教育观念创新主体在军事教育观念创新过程中,能从整个军事教育观念系统的角度考虑,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或不同作用范围的军事教育观念创新。也就是说,军事教育观念创新主体在具体的教育观念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中,不但要探讨某一层次、某一范围或某种形态的军事教育观念创新问题,还要研究各层次、各范围、各形态军事教育观念创新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的方式、性质和程度,研究某一层次、某一范围或某种形态的军事教育观念创新在整个军事教育观念系统创新中的地位、作用。这样,既推动了整个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全面进行,又使各层次、各范围或各种形态的军事教育观念创新不致有悖于整体要求,确保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有效开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与主体(人、群体)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它所反映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一般地说,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对主体所产生的效益,以效益的有无、高低、长期或短期来判断教育(或某种特定的教育)的价值,从而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它虽是潜在的,但却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有时是自觉的,更多是不自觉的。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希望得到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梦想拥有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渴望获得知识。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它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个性平等,直接要求是军事教育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学习者的自觉选择;就是在人才观上采纳多维度的评价标准,这些维度是以个体品行、知识、能力和努力程度以及能否把握时机来评判个体的成就;就是在知识观上提倡学员主动建构知识的原则,要求成功的学习不是机械的接受或摹写,而是一种主动的充满个性化的建构过程;就是重视人的内在发展需求,要求知识实现主体化,知识必须与个体的信仰、情感相联系。所有这些都必然对军事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3.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的核心问题。一切体制、管理、课程、教材的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育质量上。我国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即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寡、深浅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这种知识质量观根深蒂固,不但存在于办学者的思想中,而且存在于社会的传统文化中。当前多样化的军事院校教育有着各自的培养目标、规格、特点,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质量标准。知识经济时代的军事教育应当整齐划一的向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质量标准过渡,就像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新的军事教育质量观既着眼于整体的质量,也着眼于不同办学层次的相对质量。具体而言,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应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的质量观,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首要的,判断教育质量是否好,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军事革命和人的发展,能否满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二是整体质量观,即从各个方面而不是一个方面来看待质量,需要从学员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学员的素质、能力、文化品位的动态变化等多方面来综合评判质量;三是树立特色质量观,即看它是否能满足不同个体的要求和军事实践的要求,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只有各个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拥有丰富的特色,才能使毕业于不同院校的军事人才在学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各具个性,并在某些方面独领风骚;也只有使各具特色的人才从事丰富的个性化活动,才能编织出更加美好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四是树立过程质量观。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最终质量(需求质量)和形成产品的工作过程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和保证质量);质量不是末端检测与评估出来的,而是依照整体的优化设计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来实现的。教育的产品是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由培养过程(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工作质量来决定的,工作过程质量决定着产品最终质量,产品的最终质量只能靠优化设计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来实现。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要求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成事实的静态状态和质量末端,而应更注重从起始阶段开始的教学质量形成过程及动态状态,注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形成性、过程性要素的监控,实现在线检测与实时动态控制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过程全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影响质量的现象发生,限制影响教学质量要素的实质性发展或恶化,消除、纠正、弥补所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最终教学质量,这比只注重末端质量检验与评价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薛天祥。薛天祥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付建芳。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晓洪,彭熙。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创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三

的共享,又可以使优秀教师以一当十;既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又有效推动师生互动;既能进行第一课堂教学,又能开拓第二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时代性。于是笔者决定着手开始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传统课程的电子版,而要充分体现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对教育技术影响最深的有四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建设军事理论网络课程时应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等诸要素的关系。教师不应把学习者看作是被动的、被灌输的对象,而应认真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好它们的顺序;教师不要把媒体仅当作单向传播的工具,而应主要作为情境创设、情感激励和认知的工具。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要理解各部分的内容,还要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学习者要善于把媒体作为一种探索、发现的工具以及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讨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当代大学生对军事科学极感兴趣,要想学好军事理论,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然而传统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防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难以适应现代化条件下军事技术迅猛发展的需求。因此引入网络技术、探索教育新模式迫在眉睫。

(二)建设网络课程的意义。

1.开辟教育新阵地、新模式。

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上网,平等交流,原来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开发性的教育空间,原来教育内容与时代不同步的现象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

2.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空前突出。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教师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调整和更新。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自主化成为一种趋势,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激活创新意识,提高思维创造性。

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在瞬间完成,这就使学生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从而增强了培养创造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和优化了学生的智力和心力。

4.促进终身学习。

军事理论网络教程中大量使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犹如身临其境,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教学中,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同时课程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满足了学生不断学习的心理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军事理论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主使用网络课程,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索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结构,一步一步的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带着问题通过教师信箱或本网络课程提供的其他相关主题网站来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在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网上答疑、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教学中的情感互动就在学习者和教师的交流或者在协作小组中与学习伙伴的交流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在网络教学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的情感互动情境,实现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应在统一技术规范指导下,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

(一)准备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

建设军事理论网络课程是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国防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体有三点:一是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分析学习者特征。

本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为大学生,其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其生理发展已接近或完全完成,其个体的心理变化开始向形成稳定的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外部动机趋弱、成就动机增强、自主性强、选择性强、具有探索性和多元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已基本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并且学习目的明确。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基本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具备网上浏览、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以上共性外,还有一些特征:具有爱国心和责任感;女性偏爱英雄人物,男性则对战史、战例、武器兵库、时事热点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很强的表达欲;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知识广博等等。

3.收集教学素材以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理论教程》、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收集各种与军事教育有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媒体素材。主要为大型网站门户:tom环球军事、新浪军事、中国军事、兵器知识、中军网、搜狐军事频道、cctv军事频道等,并参考一些已发行的教学视频软件。

在军事理论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和多种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学生自主式学习和交互式学习。

4.选择开发工具。

本网络课程直接选用由南京大学天空教育根据大多数多媒体课程教学特点开发的通用网络教学网站――天空教室,该平台包括网络课程制作功能、在线多媒体编辑功能,在线作业功能、学习资源组织功能及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基础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二期开发,不断积累教学内容,使网络教育的功能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具体设计。

1.版面结构。

本网络课程采用结构清晰、简单易懂,便于使用者浏览的左右框架结构,左边是二级目录,点击一级目录下的二级目录,则可在当前页面的右侧浏览具体内容。此结构也方便浏览者掌握所处位置,寻找所需信息。同时考虑到长时间浏览易觉疲劳枯燥,因此选用蓝白基调,总体感觉轻松典雅。

2.

教学资源。

简介。

本系统大体上分为五个主要功能模块:我的桌面、我的课程、我的博客、我的网盘和成员服务。用户在网络课堂首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用户界面。选择我的课程进入课程管理,选择需要实现的功能:资源、答疑、讨论、作业等。

在课程管理的各项功能中,资源建设是重点。主要分为以下9个方面:

课程介绍:展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介绍本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种类和手段类型,让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大纲:详细列出各章节学习重点、难点及教学进度,便于学生自学。

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军事知识、军事历史、军事将领、国防法规、军事标识、武器装备等阅读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丰富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视频资料:上传了55部军事题材的记录片、电影等。

多媒体课件:将各章节多媒体课件上传共享,便于学生下载。

作业习题:列出各章节参考作业习题,供师生选择。

考核办法:介绍本课程作业、考试规定。

参考网站:列出36个军事资讯网站和13个军事论坛网站。

制作完成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后,向试验班级下达《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实施网络教学的通知》,告之学生本学期《军事理论》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可以自由上网,进入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平台,自主阅读、交流;通过网络发布作业,学生一律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军事理论》课程作业专用纸(复印、打印无效)完成作业。面授辅导时,学生需按照课程表排定的时间到教室集中,由任课教师进行辅导;平时作业和面授辅导的考勤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学期结束时,学校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形式为书面、开卷。

集中面授时,教师改变以往灌注式教学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运用网络课程中制作好的大量图像和视频进行演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更集中的听取教师的讲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自学时,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靠自己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可事先向学生演示网络课程的使用方法,布置学生学习主题和参考文献、网站,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可通过天空教室课程管理中的用户统计,了解学生在线时间长短、关注度等自学情况。教师还可以在线回答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等交互式教学活动。

为更好了解学生对军事理论网络课程的满意度与使用率,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系统分析和对部分班级学生的访谈调查进行统计研究。

1.学习时间和频率。

笔者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课程管理下载了登陆用户名及在线时间和登陆次数进行汇总分析。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次上网浏览的时间在1-2小时之间,登陆次数达到5次以上,说明学生对这种学生方式比较感兴趣,也比较认可,主动自学的动机较强烈,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风格。也存在部分学生自控力不强或是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和自身的信息素养。

2.学习内容。

从各模块访问统计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资源的点击率最高,其次是任务、答疑和讨论。分析其原因,各模块的点击率跟学生兴趣、作业布置、知识点的重要度等有关。

多媒体课件的点击率比较低,而视频资料的点击率则很高。通常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将自己感兴趣的课件下载到本地主机,作为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参考资料,而下载电子教案则是为了省去做课堂笔记,方便考试复习。视频资料普遍受学生欢迎,这也是笔者事先预料到的结果,在后续完善中,笔者计划还将上传40多部优秀影像资料,力争达到100部。

电子教材中点击率最高的是武器装备,最低的是国防法规。这说明学生更关注与现实更密切、具体的东西。由于制作时间紧,笔者整理的武器装备仅限图片、主要技术参数、研发过程等介绍,学生提出要增加战场表现的具体实例,这也是今后需完善的一个方向。网络课程的交流信息主要集中“讨论”和“答疑”两个模块。学生会自发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交流的欲望十分强烈,留言版、讨论版每天都有学生发言、讨论、浏览。不过从统计结果看,真正参与讨论的人少,看热闹的过客多,而且与学习无关的帖子也不少,尽管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工具,但仍需要教师今后加强管理、监督和引导。

3.对部分学生的访谈。

笔者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几次集中访谈,学生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全面。他们认为这种网络学习形式较以往课堂学习有很多优势:界面设计直观、醒目;课程内容充实;资源丰富,尤其是视频资源;课程交互形式多样;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和迷航现象。有些学生建议对不同要求的知识内容要以不同符号突出显示,以便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的学习;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求尽量简单,突出重点;对于交互也要遵循简单的原则。网络课程有一定的生命力,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扩大协作学习规模、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等方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对教师的促进体现。

授课教师每周三下午集中备课,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使用教学平台的得失,交流授课心得,提出改进建议等。通过定期交流,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们觉得这种教学方式适应科技信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不仅为自身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了平台,也促进了个人综合的发展,很多教师纷纷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教育理论,关注学生心理,研究学术动态。授课教师十分注重教学研究,纷纷撰写教学心得论文,在学期末学生教学评价中,各位老师也取得较以往更高的得分。

通过军事理论网络课程的建设,笔者发现师资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精选,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交流都极大吸引了学生。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说明,精品课程(elaboratecourse)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指导思想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培养和建立结构合理、理念先进的教师队伍,开发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人才质量。

由于军事理论课程开设得较晚,因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意义重大:既可以促进专家教授亲自走上讲台,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又能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免费公开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更多师生共享借鉴;通过建设网上教育基地进行专题教育,开展热点讨论,实现教育的网络渗透;网上社团、第二课堂便于学生自我教育等等。

[1]刘志翔,毛丹.单独制定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3).

[2]夏侃.交互式教学法在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运用[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8(4).

[3]刘浩波.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四

1.构建针对性、典型性战例教学法。

所谓的战例教学指的就是利用真实的战斗例子,研究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的理论,实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的战例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指导学生在特殊的战斗环境中能够进入到情景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其中包含有哪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军事现象,真正让学生了解军事知识,对军事知识的教学产生兴趣。

2.构建互动式、典型性案例教学法。

在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选择时下最新鲜的军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和主动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助益,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整个军事课能够在今后的改革创新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达到一个新高度。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军事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会讲述五大模块的内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理论和实际,使军事理论的课堂能够有新时代的气息,军事理论的描述也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3.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专题教学法。

在教授学生军事理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鲜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定式,使教学能够更加的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也能更加的多样化。相关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参考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问,在解答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等。

4.构建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授军事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军事知识,同时还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谊,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增加彼此沟通的机会。在军事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军事知识的乐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

5.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在大部分高校中,军事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工作,充分的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由于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渐渐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能够较为具体的展现出军事理论知识,把外表看似简单的东西具象化,把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出来。

6.建设集授课、自学、交流于一体的军事理论课程网站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军事理论的教学是比较抽象化的,正因为这一点,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夹杂较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老师们应该去寻找更加适合教学的方法,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科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一系列展示,晦涩难懂的军事理论就变得生动明快起来,枯燥的军事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容易理解。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军事知识与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强军事理论知识的感染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7.结语。

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战例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专题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教学方法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了使军事理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可以搭建一个集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媒体互动教学、兵器陈列室辅助教学的多元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让国防教育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军事教程教学的特点,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为中国的新青年们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国家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

[2]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五

军事,即军事,原名军事,是指与一个国家和政权的国防和武装力量有关的知识和事务。有人认为军事是政治的一部分,但在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是分开的。更正式地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今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重要性的论述,以及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军事理论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军事理论课;教改思路。

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也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门课,更是高校的“窗户”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当今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以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多种斗争方式为主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军事理论教育。

(一)国家有关文件的制定是开设军事理论课的依据。

我国军事理论课的开设要追溯到1984年颁布的《兵役法》,该法有明确相关规定的条例,一直到2006年修订的教育部、总参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开设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文件。比如,1984年《兵役法》明确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于是全国许多大学开展了学生军训,此时主要是集中搞军事技能训练。

2001年,我国颁发了【2001】48号文件,文件规定了从2002年开始,全国要将学生军训纳入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的必修课,并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列为考查科目。2002年6月19日,教育部、总参部、总政治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该《大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了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2006年修订版的《大纲》强调指出: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其教学时数为36学时,除完成规定的学时外,还应积极开设相关选修课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讲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由此可见,国家出台系列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为全国各高校开设军事理论的教学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及大纲时有法可依。

(二)当今大学生亟需加强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教育。

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把国防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说明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则这个国家将不能长久安全地发展下去。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没有经受过战争的洗礼,导致他们国防观念淡薄,忧患意识缺失,对国际形势漠不关心,甚至有个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机密等。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当今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包括民族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以及爱军尚武意识。

通过民族忧患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树立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居安思危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通过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认清当今国际局势总体处于和平时期,但是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等诸多威胁仍然存在,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国家安全意识;通过爱军尚武意识的培养,不仅要继承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优良传统,更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强国兴邦和爱军习武的国民意识。每所学校都把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知国防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校不够重视,随意减少授课学时,授课地点安排在军训期间或周末或晚上,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第十一条: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校)应当把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第十二条: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机构与人民武装部共同负责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组织实施。明确指出了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应该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由军事教学机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人民武装部共同组织实施。很多高校对军事理论课教学重视程度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军事理论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即没有单独建立军事教研室(部),并与武装部(单设)合署办公,大部分高校是由设立的武装部与学工部(或保卫处)合署办公,在这种模式下作为二级机构的军事教研室的职权和地位非但没有得以加强,军事教研室和武装部的职能和地位反而被弱化了,甚至有个别高校将军事理论教研室归并到其他公共课程教研室,导致军事理论教学的保障设施与经费的投入不足,不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以非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居多,严重影响了军事理论教学任务的质量。

(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很少是从军事院校毕业的,大多数是从学校相近专业调剂过来的大学教师或学生辅导员。因此,他们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背景都有很大差距。在教学时,有些教师脱离国内外军事现状,只会照本宣科,很少会去更新知识,教学内容陈旧。此外,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的不一样,导致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截然不同,甚至会出现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追根溯源,这是由于缺乏一只专业化、职业化的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而不是由“杂牌军”担当大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

军事理论课的授课时间被减少,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时间――36学时,不能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缺少系统而全面持续性的军事理论教育教学。普遍存在上大课、上统课的现象,课时不够,很多高校就会分专题或章节授课,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每个教师只关注于讲课的专题或章节,而缺乏对整个学科内容的掌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内容极不规范。加上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手段单一,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少与学生互动,缺乏吸引力,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涉及面较广,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求我们在《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上,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围绕国防教育这条主线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学校整体师资力量,直击当前热点和敏感话题,把握学生动态,力求把当今国际形势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反思和共鸣。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胆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方法、导问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等,使用这些方法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透,确保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此外,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可采取寓教于乐式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辟一条国防教育实践路线。校园里可以组织一些国防教育类的活动,比如以革命题材为主的演讲比赛、观看爱国战争电影、举办国防教育讲座以及针对当前国内外热点话题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红色圣地,通过这些载体中的国防教育元素使他们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二)加大引进高素质军事理论人才,调动现有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师。建设一直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军事理论教师队伍,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军事理论人才,并充分调动现有军事理论教师的积极性。

在引进人才的时候,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候选人最好是博士研究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军事人员,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丰富的军事方面教学经验者最佳。

对现有的军事教师,学校要实行奖励机制。一方面,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军事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和生活待遇情况,每年选派一部分教师出去参加专题培训或研讨会,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待遇留人、关爱留人的方式解决军事教师的生活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不称职的军事理论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惩罚,甚至撤换。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高校军事理论课的考核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的考核主要是由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组成,分值的比例可以设为4:6。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成绩依据上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情况确定,课外成绩可体现在学生组织或参加国防教育、社会调查等活动方面,建议课内和课外的平时成绩比例设为7:3。期末试卷的考核以闭卷方式考试,题目及题量恰当,题型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可以建立相应的题库。

实践部分的考核主要是学生的军事训练,这部分成绩可以根据军训时的出勤情况和军训情况来给分值,具体分值可以由军训教官和辅导员来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这样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军事训练情况。

合理的考核体系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后检测,也是为以后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数,因此,建立清晰合理的军事理论考核体系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人才、资金、原料、信息等资源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流动,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成果的共享。我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应当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努力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地实现我国的发展,从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祖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我们要善于挖掘它,运用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和教学之中,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1、借助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经常进行形势教育。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

我校每年元旦前后都要在黑板报上系统公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各种数字,作师生家庭经济收入和家用电器的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发动学生写家乡变迁的作文和城镇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此外,还请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来校解答生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领导举行学生记者招待会和对话会,接受学生记者的录音采访,还应邀到班级作小型报告,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学校还组建了:“少年团校\",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团的知识教育和培训。

外事活动中更要注意爱国主义教育,自尊自爱,不卑不亢。10多年来,我校接待美国、英国、西德、瑞典、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国际友人近400多人。从1985年开始、我校与在兰州的外国专家,学者开始了更加密切的交往,自1986年开始,我校又从美国大学语文服务社请来了两位美籍短期服务教师,他们在我校任教一个半月,对我校的外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我们开始了和美国友好人士及中学生的广泛交往,还与美国堪萨斯州的哈斯维尔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至此,我校有200多名师生和美国朋友有书信来往。在这一有意义的交往中,我们的师生以自己的文化素养、品格和真诚,赢得了美国朋友的心,并使他们通过我们了解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

3、创设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使用感。

浓厚的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隐型课程的耳濡目染和熏陶和教育,所以我们在每个教室张挂国旗,校内布置历代伟大科学家、医学家、美术家、音乐家……的名言或画像,张贴宣传伟大祖国和革命领袖为内容的美术图片等橱窗,使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渗入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这样学生们眼界开阔了,感情升华了,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在他们的心头悄然而起。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在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因此,学校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

3.1开展爱国文艺作品赏析活动。如“读百部爱国故事书”,“唱百首革命歌曲”,“观百部爱国优秀影视片”,“赏百首爱国诗词”等,借五彩缤纷的镜头银屏和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文字旋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2结合清明节、“五四”、“七一”、国庆节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如凭吊先烈、远足寻根、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团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

五四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革命故居、历史遗迹、中外合资企业、访问老红军老将军;还可邀请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志来校作乡情和形势报告;开展一些爱国实践活动,如“我为残疾人事业献爱心”,“我与灾区小朋友心连心”“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这引起贴近现实的活动更富真情实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

《国家安全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探析》。

[摘要]认清国家安全新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国防观念,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融合发展,注重结合实际,促进教育成果转化,是保证国防教育取得实效的有力措施。要坚持把国防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促进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履行国防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强大国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形势;国防教育。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巩固国防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增大,一些西方大国、临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前进。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使我国的周边环境更为复杂,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我国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较多。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面临着祖国统一形势严峻;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争端有增多的趋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等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处于“由大到强”阶段的国家安全要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新的国家安全体系。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此,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形势,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基本遵循。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进全民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国防能力,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的必然要求。

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保障措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党的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爱国拥军热情转化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促进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要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新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立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国防教育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国防教育,调动各层面、各类群体的积极性,依法开展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教育,把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履行国防职能的实际成果,转化为双拥共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增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齐抓共管,按照《国防教育法》规定,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统筹国防教育与城市文化传播,把国防教育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在弘扬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强化公民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意识。

虽然我国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人民攻艰克难,稳中求进,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全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充满期待,强国强军、巩固国防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为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要丰富载体、更新手段、创新举措,加强思想引导,开展舆论宣传,注重实践培养,突出工作重点,使国防教育与时代发展合力合拍、同频共振,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糜振玉等.《新编大学军事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贾小沛,杨玉伦,马志刚.《新形势下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9,20:(4).

[3]卞卡.《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及对策》[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祖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

关键词:自尊心;文化氛围;社会实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人才、资金、原料、信息等资源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流动,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成果的共享。我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应当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努力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地实现我国的发展,从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祖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瑰宝。我们要善于挖掘它,运用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和教学之中,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1、借助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经常进行形势教育。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

我校每年元旦前后都要在黑板报上系统公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各种数字,作师生家庭经济收入和家用电器的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发动学生写家乡变迁的作文和城镇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此外,还请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来校解答生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领导举行学生记者招待会和对话会,接受学生记者的录音采访,还应邀到班级作小型报告,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学校还组建了:“少年团校\",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团的知识教育和培训。

外事活动中更要注意爱国主义教育,自尊自爱,不卑不亢。10多年来,我校接待美国、英国、西德、瑞典、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国际友人近400多人。从1985年开始、我校与在兰州的外国专家,学者开始了更加密切的交往,自1986年开始,我校又从美国大学语文服务社请来了两位美籍短期服务教师,他们在我校任教一个半月,对我校的外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我们开始了和美国友好人士及中学生的广泛交往,还与美国堪萨斯州的哈斯维尔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至此,我校有200多名师生和美国朋友有书信来往。在这一有意义的交往中,我们的师生以自己的文化素养、品格和真诚,赢得了美国朋友的心,并使他们通过我们了解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

3、创设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使用感。

浓厚的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隐型课程的耳濡目染和熏陶和教育,所以我们在每个教室张挂国旗,校内布置历代伟大科学家、医学家、美术家、音乐家……的名言或画像,张贴宣传伟大祖国和革命领袖为内容的美术图片等橱窗,使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渗入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这样学生们眼界开阔了,感情升华了,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在他们的心头悄然而起。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在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因此,学校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

3.1开展爱国文艺作品赏析活动。如“读百部爱国故事书”,“唱百首革命歌曲”,“观百部爱国优秀影视片”,“赏百首爱国诗词”等,借五彩缤纷的镜头银屏和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文字旋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2结合清明节、“五四”、“七一”、国庆节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如凭吊先烈、远足寻根、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团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

五四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革命故居、历史遗迹、中外合资企业、访问老红军老将军;还可邀请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志来校作乡情和形势报告;开展一些爱国实践活动,如“我为残疾人事业献爱心”,“我与灾区小朋友心连心”“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这引起贴近现实的活动更富真情实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

中国新形势—大国崛起。

下面就中国的就中日钓鱼岛问题看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据新浪网报道,2010年5月27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全国知事会议上表示,如果日中两国围绕钓鱼岛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也将根据《日美安保条约》共同应对。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有史以来,钓鱼岛主权一直归中国所有。1972年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钓鱼岛问题叫嚣,侵犯我国主权。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

从中日边境钓鱼岛争端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存在威胁。

从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国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边环境:北边与加拿大有着不设防的边界,南边是国力远弱于己的墨西哥,东西是两大洋。

而我们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势不容乐观的: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是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在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周边国家发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另外,我国与邻国地缘关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大国关系。

目前,虽然周边国家与中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这些国家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领土与领海的争端,利益的争端,综合观察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格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一、祖国统一面临的复杂形势。近年来,随着大陆对台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台独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岛内局势稳定,两岸关系呈现新局面。但反台独军事准备斗争不能放松,要时刻警惕台独势力。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中国和日本的摩擦主要集中在: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日本与我国战略礼仪日趋突出,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另外,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企图迈向军事强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争端无疑就是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问题,还有东海石油问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态度嚣张,加强对中日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无视我国主权。其次日本插手台湾事务也使得中日关系极不稳定。

三、中印边境悬而未决。我国与印度存在着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议,印度占领着我国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印之间曾因边界争端爆发过武装冲突,此后长期对峙多年。近几十年来,两国多次边界谈判,但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

四、与南亚诸国的海岛归属争端。东南亚南海周边国家一直占领着我国大量岛屿和领海,并在南海开采石油。

五、与韩国存在黄海大陆架争端,韩国一直在黄海中国海域开采石油,另外韩国还侵占了我国的苏岩礁等岛屿。

六、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政治上,美国对中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对我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另外,美国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基地。对我国存在潜在军事威胁。

七、其他因素。其他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还有西部的恐怖势力、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感等。

面对如此复杂险峻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与周边国家地区,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中国要想在21世纪完成大国崛起的历史使命,毫无疑问,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周边环境尽管复杂,但总体趋于缓和,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曾经与我国发生过武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虽然如此,但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智慧、勇气、策略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应在和谐气氛,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中,战略平衡将是我国处理与周边各国争端的积极策略。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利益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分歧和冲突的格局下,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外交策略为指导,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与周边国家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不断地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增强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同时,也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为国家崛起而奋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糜振玉等.《新编大学军事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贾小沛,杨玉伦,马志刚.《新形势下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9,20:(4).

[3]卞卡.《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及对策》[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

[摘要]认清国家安全新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国防观念,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融合发展,注重结合实际,促进教育成果转化,是保证国防教育取得实效的有力措施。要坚持把国防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促进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履行国防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强大国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形势;国防教育。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巩固国防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增大,一些西方大国、临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前进。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使我国的周边环境更为复杂,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我国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较多。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面临着祖国统一形势严峻;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争端有增多的趋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等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处于“由大到强”阶段的国家安全要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新的国家安全体系。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此,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形势,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基本遵循。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进全民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国防能力,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的必然要求。

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保障措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党的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爱国拥军热情转化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促进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要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新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立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国防教育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国防教育,调动各层面、各类群体的积极性,依法开展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教育,把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履行国防职能的实际成果,转化为双拥共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增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齐抓共管,按照《国防教育法》规定,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统筹国防教育与城市文化传播,把国防教育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在弘扬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强化公民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意识。

虽然我国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人民攻艰克难,稳中求进,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全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充满期待,强国强军、巩固国防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为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要丰富载体、更新手段、创新举措,加强思想引导,开展舆论宣传,注重实践培养,突出工作重点,使国防教育与时代发展合力合拍、同频共振,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状。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六

随着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国防教育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是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高层次人才,其数量、质量、结构在后备力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进行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防理念,延续大学生在和平环境中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头脑,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成为一支真正国防后备力量的主力军。

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实现人才的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一,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开展国防教育是时代的召唤,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开展国防教育能达到社会需要与学生自身发展的统一;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强化爱国意识,有利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国防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赋予高等教育的光荣任务。

学校的职责是把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国防思想和国防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各门课程中。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层次,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同时大力抓好学生军训和军校工作,使学生接受系统的国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军地两用的“四有”新人。

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新的战略思想和战争手段,战略方法层出不穷。军事高科技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高水平和尖端技术,而国防教育下的大学生人才都能满足军事的需要,对武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高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安全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首先应用于军事,这己成为一种普遍的历史规律;是当代先进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当代高科技主要为了军事高科技,当代高科技主要用于军事高科技。高等院校中毕业生,具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很好的智力水平,通过国防教育他们必将成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因此,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逐步转移到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身上。同时,他们也是我军军官队伍的重要来源。这对于提高我军的总体科技水平,增强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大有好处。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多级化趋势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单级与多级的矛盾无处不在。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大大的加剧了世界的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以高科技为标志,以信息化军事建设为显著特征的国际军事竞争愈演愈烈,全球化军事战略调整深入进行,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出现严重失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矛盾激化。由此而导致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不断起伏,恐怖主义危害加剧。未来战争是高度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角逐,也即是高科技和掌握高科技人的战争。因此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此时,我们需要大批既有报国之志又有专业技能的国防后备人才。我国始终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其中大学生是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高层次人才,其数量、质量、结构在后备力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进行高校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防理念,延续大学生在和平环境中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头脑,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成为一支真正国防后备力量的主力军。

高校国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

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队伍中开展国防教育,不但可以激励青年学生的爱国热忱,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观念,促进德、智、体全面的发展,这对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成才立事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军事训练,磨练了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了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体魄,精神面貌与未经军训的学生相比有较大改观,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高校一般都采取了新生入学就接受军训,部队严格的管理方法和令行禁止的作风为学校以后的管理和学习等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于整顿校风、学风,整顿校园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在思怒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高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国防教育归根到底是关于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教育。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直接培育以爱国主义为主导、以国家防卫为中心的国防意识,使大学生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利益,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来侵略的目的。这些事关国家生死和民族存亡兴衰的大事,最容易在青年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激发他们十分强烈的爱国热情。

其次,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和纪律观念。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同时它也要求每个集体成员应具有纪律观念。大学生作为勤于思考、勇于开拓,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各类事件时,只有具备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具备了纪律的意识与观念,才能正确解决好利益与道德、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关系。而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军事技能训练就能特别强调团队合作性与严格纪律性。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精神和纪律观念的感悟,使他们全面理解和把握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贯彻纪律观念的内涵。

最后,国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是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以其强烈的思想性和特有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在增强国防观念的同时,思想政治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为他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七

全面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对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一直在思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有效推进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同时针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建设,将改革的理论化为实践,在课程建设中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恰逢笔者所在学校组织校课程建设资助立项,要求通过课程建设实现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课程师资队伍;精选优化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健全的课程教学规范和课程管理制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教学大纲;完整的教材(包括配套的教材、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课程资源库,笔者想通过校园网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既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又可以使优秀教师以一当十;既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又有效推动师生互动;既能进行第一课堂教学,又能开拓第二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时代性。于是笔者决定着手开始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传统课程的电子版,而要充分体现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对教育技术影响最深的有四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建设军事理论网络课程时应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等诸要素的关系。教师不应把学习者看作是被动的、被灌输的对象,而应认真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好它们的顺序;教师不要把媒体仅当作单向传播的工具,而应主要作为情境创设、情感激励和认知的工具。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要理解各部分的内容,还要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学习者要善于把媒体作为一种探索、发现的工具以及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讨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当代大学生对军事科学极感兴趣,要想学好军事理论,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然而传统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防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难以适应现代化条件下军事技术迅猛发展的需求。因此引入网络技术、探索教育新模式迫在眉睫。

(二)建设网络课程的意义。

1.开辟教育新阵地、新模式。

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上网,平等交流,原来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开发性的教育空间,原来教育内容与时代不同步的现象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

2.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空前突出。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教师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调整和更新。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自主化成为一种趋势,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激活创新意识,提高思维创造性。

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在瞬间完成,这就使学生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从而增强了培养创造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和优化了学生的智力和心力。

4.促进终身学习。

军事理论网络教程中大量使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犹如身临其境,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教学中,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同时课程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满足了学生不断学习的心理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军事理论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主使用网络课程,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索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结构,一步一步的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带着问题通过教师信箱或本网络课程提供的其他相关主题网站来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在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网上答疑、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教学中的情感互动就在学习者和教师的交流或者在协作小组中与学习伙伴的交流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在网络教学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的情感互动情境,实现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应在统一技术规范指导下,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

(一)准备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

建设军事理论网络课程是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国防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体有三点:一是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分析学习者特征。

本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为大学生,其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其生理发展已接近或完全完成,其个体的心理变化开始向形成稳定的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外部动机趋弱、成就动机增强、自主性强、选择性强、具有探索性和多元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已基本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并且学习目的明确。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基本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具备网上浏览、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以上共性外,还有一些特征:具有爱国心和责任感;女性偏爱英雄人物,男性则对战史、战例、武器兵库、时事热点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很强的表达欲;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知识广博等等。

3.收集教学素材以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理论教程》、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收集各种与军事教育有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媒体素材。主要为大型网站门户:tom环球军事、新浪军事、中国军事、兵器知识、中军网、搜狐军事频道、cctv军事频道等,并参考一些已发行的教学视频软件。

在军事理论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和多种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学生自主式学习和交互式学习。

4.选择开发工具。

本网络课程直接选用由南京大学天空教育根据大多数多媒体课程教学特点开发的通用网络教学网站――天空教室,该平台包括网络课程制作功能、在线多媒体编辑功能,在线作业功能、学习资源组织功能及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基础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二期开发,不断积累教学内容,使网络教育的功能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具体设计。

1.版面结构。

本网络课程采用结构清晰、简单易懂,便于使用者浏览的左右框架结构,左边是二级目录,点击一级目录下的二级目录,则可在当前页面的右侧浏览具体内容。此结构也方便浏览者掌握所处位置,寻找所需信息。同时考虑到长时间浏览易觉疲劳枯燥,因此选用蓝白基调,总体感觉轻松典雅。

2.教学资源简介。

本系统大体上分为五个主要功能模块:我的桌面、我的课程、我的博客、我的网盘和成员服务。用户在网络课堂首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用户界面。选择我的课程进入课程管理,选择需要实现的功能:资源、答疑、讨论、作业等。

在课程管理的各项功能中,资源建设是重点。主要分为以下9个方面:

课程介绍:展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介绍本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种类和手段类型,让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大纲:详细列出各章节学习重点、难点及教学进度,便于学生自学。

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军事知识、军事历史、军事将领、国防法规、军事标识、武器装备等阅读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丰富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视频资料:上传了55部军事题材的记录片、电影等。

多媒体课件:将各章节多媒体课件上传共享,便于学生下载。

作业习题:列出各章节参考作业习题,供师生选择。

考核办法:介绍本课程作业、考试规定。

参考网站:列出36个军事资讯网站和13个军事论坛网站。

制作完成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后,向试验班级下达《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实施网络教学的通知》,告之学生本学期《军事理论》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可以自由上网,进入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平台,自主阅读、交流;通过网络发布作业,学生一律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军事理论》课程作业专用纸(复印、打印无效)完成作业。面授辅导时,学生需按照课程表排定的时间到教室集中,由任课教师进行辅导;平时作业和面授辅导的考勤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学期结束时,学校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形式为书面、开卷。

集中面授时,教师改变以往灌注式教学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运用网络课程中制作好的大量图像和视频进行演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更集中的听取教师的讲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自学时,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靠自己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可事先向学生演示网络课程的使用方法,布置学生学习主题和参考文献、网站,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可通过天空教室课程管理中的用户统计,了解学生在线时间长短、关注度等自学情况。教师还可以在线回答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等交互式教学活动。

为更好了解学生对军事理论网络课程的满意度与使用率,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系统分析和对部分班级学生的访谈调查进行统计研究。

1.学习时间和频率。

笔者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课程管理下载了登陆用户名及在线时间和登陆次数进行汇总分析。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次上网浏览的时间在1-2小时之间,登陆次数达到5次以上,说明学生对这种学生方式比较感兴趣,也比较认可,主动自学的动机较强烈,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风格。也存在部分学生自控力不强或是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和自身的信息素养。

2.学习内容。

从各模块访问统计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资源的点击率最高,其次是任务、答疑和讨论。分析其原因,各模块的点击率跟学生兴趣、作业布置、知识点的重要度等有关。

多媒体课件的点击率比较低,而视频资料的点击率则很高。通常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将自己感兴趣的课件下载到本地主机,作为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参考资料,而下载电子教案则是为了省去做课堂笔记,方便考试复习。视频资料普遍受学生欢迎,这也是笔者事先预料到的结果,在后续完善中,笔者计划还将上传40多部优秀影像资料,力争达到100部。

电子教材中点击率最高的是武器装备,最低的是国防法规。这说明学生更关注与现实更密切、具体的东西。由于制作时间紧,笔者整理的武器装备仅限图片、主要技术参数、研发过程等介绍,学生提出要增加战场表现的具体实例,这也是今后需完善的一个方向。网络课程的交流信息主要集中“讨论”和“答疑”两个模块。学生会自发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交流的欲望十分强烈,留言版、讨论版每天都有学生发言、讨论、浏览。不过从统计结果看,真正参与讨论的人少,看热闹的过客多,而且与学习无关的帖子也不少,尽管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工具,但仍需要教师今后加强管理、监督和引导。

3.对部分学生的访谈。

笔者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几次集中访谈,学生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全面。他们认为这种网络学习形式较以往课堂学习有很多优势:界面设计直观、醒目;课程内容充实;资源丰富,尤其是视频资源;课程交互形式多样;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和迷航现象。有些学生建议对不同要求的知识内容要以不同符号突出显示,以便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的学习;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求尽量简单,突出重点;对于交互也要遵循简单的原则。网络课程有一定的生命力,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扩大协作学习规模、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等方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对教师的促进体现。

授课教师每周三下午集中备课,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使用教学平台的得失,交流授课心得,提出改进建议等。通过定期交流,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们觉得这种教学方式适应科技信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不仅为自身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了平台,也促进了个人综合的发展,很多教师纷纷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教育理论,关注学生心理,研究学术动态。授课教师十分注重教学研究,纷纷撰写教学心得论文,在学期末学生教学评价中,各位老师也取得较以往更高的得分。

通过军事理论网络课程的建设,笔者发现师资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精选,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交流都极大吸引了学生。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说明,精品课程(elaboratecourse)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指导思想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培养和建立结构合理、理念先进的教师队伍,开发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人才质量。

由于军事理论课程开设得较晚,因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意义重大:既可以促进专家教授亲自走上讲台,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又能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免费公开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更多师生共享借鉴;通过建设网上教育基地进行专题教育,开展热点讨论,实现教育的网络渗透;网上社团、第二课堂便于学生自我教育等等。

[1]刘志翔,毛丹.单独制定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3).

[2]夏侃.交互式教学法在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运用[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xx,8(4).

[3]刘浩波.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八

全面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对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一直在思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有效推进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同时针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建设,将改革的理论化为实践,在课程建设中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恰逢笔者所在学校组织校课程建设资助立项,要求通过课程建设实现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课程师资队伍;精选优化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健全的课程教学规范和课程管理制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教学大纲;完整的教材(包括配套的教材、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及课程资源库,笔者想通过校园网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既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又可以使优秀教师以一当十;既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又有效推动师生互动;既能进行第一课堂教学,又能开拓第二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时代性。于是笔者决定着手开始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传统课程的电子版,而要充分体现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对教育技术影响最深的有四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建设军事理论网络课程时应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等诸要素的关系。教师不应把学习者看作是被动的、被灌输的对象,而应认真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好它们的顺序;教师不要把媒体仅当作单向传播的工具,而应主要作为情境创设、情感激励和认知的工具。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要理解各部分的内容,还要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学习者要善于把媒体作为一种探索、发现的工具以及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讨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当代大学生对军事科学极感兴趣,要想学好军事理论,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然而传统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防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难以适应现代化条件下军事技术迅猛发展的需求。因此引入网络技术、探索教育新模式迫在眉睫。

(二)建设网络课程的意义。

1.开辟教育新阵地、新模式。

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上网,平等交流,原来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开发性的教育空间,原来教育内容与时代不同步的现象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

2.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主体地位空前突出。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教师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调整和更新。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自主化成为一种趋势,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激活创新意识,提高思维创造性。

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在瞬间完成,这就使学生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从而增强了培养创造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和优化了学生的智力和心力。

4.促进终身学习。

军事理论网络教程中大量使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犹如身临其境,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教学中,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同时课程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满足了学生不断学习的心理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军事理论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主使用网络课程,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索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结构,一步一步的系统的学习,也可以带着问题通过教师信箱或本网络课程提供的其他相关主题网站来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在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网上答疑、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教学中的情感互动就在学习者和教师的交流或者在协作小组中与学习伙伴的交流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在网络教学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的情感互动情境,实现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应在统一技术规范指导下,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

(一)准备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

建设军事理论网络课程是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国防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体有三点:一是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分析学习者特征。

本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为大学生,其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其生理发展已接近或完全完成,其个体的心理变化开始向形成稳定的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外部动机趋弱、成就动机增强、自主性强、选择性强、具有探索性和多元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已基本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并且学习目的明确。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基本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具备网上浏览、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以上共性外,还有一些特征:具有爱国心和责任感;女性偏爱英雄人物,男性则对战史、战例、武器兵库、时事热点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很强的表达欲;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知识广博等等。

3.收集教学素材以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理论教程》、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收集各种与军事教育有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媒体素材。主要为大型网站门户:tom环球军事、新浪军事、中国军事、兵器知识、中军网、搜狐军事频道、cctv军事频道等,并参考一些已发行的教学视频软件。

在军事理论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和多种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学生自主式学习和交互式学习。

4.选择开发工具。

本网络课程直接选用由南京大学天空教育根据大多数多媒体课程教学特点开发的通用网络教学网站――天空教室,该平台包括网络课程制作功能、在线多媒体编辑功能,在线作业功能、学习资源组织功能及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基础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二期开发,不断积累教学内容,使网络教育的功能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具体设计。

1.版面结构。

本网络课程采用结构清晰、简单易懂,便于使用者浏览的左右框架结构,左边是二级目录,点击一级目录下的二级目录,则可在当前页面的右侧浏览具体内容。此结构也方便浏览者掌握所处位置,寻找所需信息。同时考虑到长时间浏览易觉疲劳枯燥,因此选用蓝白基调,总体感觉轻松典雅。

2.教学资源简介。

本系统大体上分为五个主要功能模块:我的桌面、我的课程、我的博客、我的网盘和成员服务。用户在网络课堂首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用户界面。选择我的课程进入课程管理,选择需要实现的功能:资源、答疑、讨论、作业等。

在课程管理的各项功能中,资源建设是重点。主要分为以下9个方面:

课程介绍:展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介绍本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种类和手段类型,让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大纲:详细列出各章节学习重点、难点及教学进度,便于学生自学。

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军事知识、军事历史、军事将领、国防法规、军事标识、武器装备等阅读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丰富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视频资料:上传了55部军事题材的记录片、电影等。

多媒体课件:将各章节多媒体课件上传共享,便于学生下载。

作业习题:列出各章节参考作业习题,供师生选择。

考核办法:介绍本课程作业、考试规定。

参考网站:列出36个军事资讯网站和13个军事论坛网站。

制作完成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后,向试验班级下达《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实施网络教学的通知》,告之学生本学期《军事理论》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可以自由上网,进入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平台,自主阅读、交流;通过网络发布作业,学生一律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军事理论》课程作业专用纸(复印、打印无效)完成作业。面授辅导时,学生需按照课程表排定的时间到教室集中,由任课教师进行辅导;平时作业和面授辅导的考勤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学期结束时,学校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形式为书面、开卷。

集中面授时,教师改变以往灌注式教学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运用网络课程中制作好的大量图像和视频进行演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更集中的听取教师的讲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自学时,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靠自己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可事先向学生演示网络课程的使用方法,布置学生学习主题和参考文献、网站,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可通过天空教室课程管理中的用户统计,了解学生在线时间长短、关注度等自学情况。教师还可以在线回答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等交互式教学活动。

为更好了解学生对军事理论网络课程的满意度与使用率,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系统分析和对部分班级学生的访谈调查进行统计研究。

1.学习时间和频率。

笔者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课程管理下载了登陆用户名及在线时间和登陆次数进行汇总分析。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次上网浏览的时间在1-2小时之间,登陆次数达到5次以上,说明学生对这种学生方式比较感兴趣,也比较认可,主动自学的动机较强烈,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风格。也存在部分学生自控力不强或是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和自身的信息素养。

2.学习内容。

从各模块访问统计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资源的点击率最高,其次是任务、答疑和讨论。分析其原因,各模块的点击率跟学生兴趣、作业布置、知识点的重要度等有关。

多媒体课件的点击率比较低,而视频资料的点击率则很高。通常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将自己感兴趣的课件下载到本地主机,作为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参考资料,而下载电子教案则是为了省去做课堂笔记,方便考试复习。视频资料普遍受学生欢迎,这也是笔者事先预料到的结果,在后续完善中,笔者计划还将上传40多部优秀影像资料,力争达到100部。

电子教材中点击率最高的是武器装备,最低的是国防法规。这说明学生更关注与现实更密切、具体的东西。由于制作时间紧,笔者整理的武器装备仅限图片、主要技术参数、研发过程等介绍,学生提出要增加战场表现的具体实例,这也是今后需完善的一个方向。网络课程的交流信息主要集中“讨论”和“答疑”两个模块。学生会自发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交流的欲望十分强烈,留言版、讨论版每天都有学生发言、讨论、浏览。不过从统计结果看,真正参与讨论的人少,看热闹的过客多,而且与学习无关的帖子也不少,尽管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工具,但仍需要教师今后加强管理、监督和引导。

3.对部分学生的访谈。

笔者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几次集中访谈,学生反映的问题也比较全面。他们认为这种网络学习形式较以往课堂学习有很多优势:界面设计直观、醒目;课程内容充实;资源丰富,尤其是视频资源;课程交互形式多样;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和迷航现象。有些学生建议对不同要求的知识内容要以不同符号突出显示,以便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的学习;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求尽量简单,突出重点;对于交互也要遵循简单的原则。网络课程有一定的生命力,对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扩大协作学习规模、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等方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对教师的促进体现。

授课教师每周三下午集中备课,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和使用教学平台的得失,交流授课心得,提出改进建议等。通过定期交流,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们觉得这种教学方式适应科技信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不仅为自身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了平台,也促进了个人综合的发展,很多教师纷纷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教育理论,关注学生心理,研究学术动态。授课教师十分注重教学研究,纷纷撰写教学心得论文,在学期末学生教学评价中,各位老师也取得较以往更高的得分。

通过军事理论网络课程的建设,笔者发现师资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精选,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交流都极大吸引了学生。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说明,精品课程(elaboratecourse)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指导思想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培养和建立结构合理、理念先进的教师队伍,开发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人才质量。

由于军事理论课程开设得较晚,因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意义重大:既可以促进专家教授亲自走上讲台,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又能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免费公开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更多师生共享借鉴;通过建设网上教育基地进行专题教育,开展热点讨论,实现教育的网络渗透;网上社团、第二课堂便于学生自我教育等等。

[1]刘志翔,毛丹.单独制定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3).

[2]夏侃.交互式教学法在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运用[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8(4).

[3]刘浩波.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九

2亲社会行为与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2.1亲社会行为与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全军官兵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旨在树立官兵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全面、和谐、规范有序的群体行为规范。

官兵亲社会行为是“德”的最高层次的行为体现,它能真正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使人的素质得到提高。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亲社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广大官兵用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来发扬我军的人文精神,创造部队崇高文化,自觉自愿的服务部队,无私奉献,建设国家。

2.2亲社会行为推动与促进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2.1亲社会行为倡导忠诚精神:亲社会行为所表现出的品质,即诚信、守信和服从,自觉自愿的为国家和社会的事业尽心尽力,而不图回报,促使官兵对党忠诚,真心诚意、尽心尽力,促使官兵从内心的深层体验中,将党置于崇高的地位。

2.2.2亲社会行为倡导亲民爱民:亲社会行为倡导热心为他人服务,真诚帮助他人,从而促使官兵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

2.2.3亲社会行为倡导为祖国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体,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亲社会行为符合社会期望,具有社会性,即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积极的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倡导人人都报效国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2.2.4亲社会行为倡导献身使命: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性,即自觉自愿地奉献,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回报,这促使官兵勇于为祖国献身,认真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2.2.5亲社会行为倡导官兵崇尚荣誉: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回报的行为,它使人们不再追逐物质利益,而是从心灵深处崇尚荣誉,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3激发官兵亲社会行为,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利社会的行为,其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本身具有积极性。大力培养和促进官兵的亲社会行为,是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心理学途经。

3.1加强品德教育,培养与激发官兵亲社会行为:

品德即道德品质(moraltrait),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具有社会性的特征。人的品德作为个性或人格的特殊表现,不是人的生理上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的是人的社会特质。[2]品德教育,主要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们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教育,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为现代化部队建设以及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3.1.1学会抵制诱惑:真正意义上的品德或道德,应该是能够抵制压力或诱惑的影响而不违反道德规范,即使在没有被别人发现或不会得到惩罚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能够抵制诱惑的重要原因是其内部有坚持道德规范的动机。而品德教育就是要使官兵从其道德规范动机层面上,自觉自愿的抵制各方面的诱惑,积极投身到部队建设中。

3.1.2学习道德价值和行为:学习道德价值和行为,向官兵传递关于群体忠诚和群体参与的积极态度,传递关于亲社会行为在群体成员进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信念,并把这种信念转化成为实际的亲社会行为的道德实践。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即:“人们通过经验获得指导行为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往往能指导人们的生活,我们或许可称之为价值观。”[3]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官兵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它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

3.2加强官兵移情训练: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58页。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74页。

[4]美。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5]丁芳。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当议[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

[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篇十

摘要:军事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国家荣誉感与爱国主义精神的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庞大的课程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存在政治站位有待提升、课程认识不足、专业化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片面等问题。对策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课程认识、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探索课程考核新体系,促进军事理论课改革,保证课程有序、高效地开展,并将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问题;研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实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在教育领域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科學规范教学内容,强化科研创新。2019年1月,教育部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军事理论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和国家教育督导体系。随着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成效已势在必行。如何通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达到国防教育的目标要求,需要我们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当今教学现状,结合网络教学新形势,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重塑教学体系。

(一)政治站住不高,军事理论课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教学管理者认为普通高校不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场所,对开展好军事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穿插引导,弱化了日常管理和督导,导致教学管理、督导机制不健全,相关教学资源和科研经费得不到保障。多数授课老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军事理论课培训和部队生活经验,对军事理论课整体架构和理论体系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军事缺乏具体感受,在课堂授课时存在知识盲点,只能照本宣科,难以进行课堂引导和知识延伸,教学效果不好。大部分学生因“专业课至上”的功利心理,导致他们忽视军事理论课育人作用,课堂学习只限于“被动应付”和“浑水摸鱼”,没有认识到军事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整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的综合素质教育课。

(二)专业化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有待完善。

军事理论课大纲要求课堂教学要保证基本概念“准”,基本原理“透”,基本范例“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就要求军事理论教学必须由专业化师资力量来承担。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军事理论课通常由人文社科类公共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兼职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因缺乏系统、规范的军事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匮乏,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欠佳。另一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在职称评定和晋升上只能挂靠其他学科类别,导致任课老师对职业发展的认同感不足,“学科边缘化”感受强烈,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军事理论教学主要以“粉笔+教材”、“合堂+视频”的灌输性课堂教学为主,即使少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也均以讲授型为主,“探究式”“引导式”“合作式”少有涉及。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编排形式单一,内容滞后,缺乏军事前沿和热点内容的更新。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专业背景差异,真正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兼顾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堂教学活动偏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实效性难以保证。

(四)教学考核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片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军事理论课主要通过纸质测试结合平常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即便是网络平台学习考核也是以试题测试为主,考核模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缺少过程性考核,难以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对国家、社会的热爱程度给予客观评价,考核结果片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及时获得反馈,即使发现教学问题,也很难及时进行修改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政治站住,加强课程认识。

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军事理论课是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大格局思维、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四个自信”,提升国防教育成效的作用。将军事理论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督查体系,严格依纲施教、施训和考核,保障教学设施与经费的投入。按规定成立独立的军事课教研室,健全军事课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任课教师培训和思想政治引导体系,加强授课老师对军事理论课认识,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针对学生认识不足的问题前期加强课程开设利他性讲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依托公共必修这一特点发现和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点,兼顾个性化施教,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军事教学实践,减少枯燥知识点罗列,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学习兴趣和重要性认识。

(二)增加专业教师人数,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确保教学成效的重要支撑。针对缺乏专业军事理论课教师来源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师范类大学与军事院校联合开设军事教育专业的规划,增加面向地方就业的军事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高校在做好专业军事理论课教师招聘的同时,选拔军事素养高、思想觉悟高、教学能力强、德才兼备教师向专业军事理论教师转化;以及接收既有专业的军事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军旅生活、工作经验的转业军官来校任教。更重要的是构建完善的军事理论课培训、考评体系,通过军校进修、课题研讨、驻地部队见习、以老带新等方式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针对军事理论课教师,制定专门的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形成规范的晋升机制,给与应有的职称、职务待遇,增加职业发展认同感和幸福感,保持专业教师队伍稳定性。通过建立与奖金挂钩的教学考评,增加授课老师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坚持“引进来”的战略,通过加强与驻地部队、军事院校的交流合作,把具有丰富军事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军官或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吸纳到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队伍中来,打造专兼相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多措并举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军事理论课单纯依靠网络平台学习或者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新时期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诉求问。需充分借鉴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理论,运用大数据、网络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选择更容易让新时代大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实施网络平台学习、线上交流互动、线下“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课前学生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困惑的、整合性的学科问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运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在线精品课程的学习分享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教师的优质资源,享受军事专家的讲解,通过军事专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点多面广”的军事理论知识相串联。学生通过难点、热点问题网络社区互动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性思维,加以教师针对性的引导,形成自身理论认识,同时辅以电子军事模拟和试题闯关测验等模块锻炼,在提高学生兴趣,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实现“玩中学”和“比着学”。针对学生基础和专业背景的不同,通过对学生课件学习和测评数据的智能监测和分析,兼顾学生个性化差异,判断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其与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有机结合,根据学生个体之间掌握理论知识程度的不同,适时推送不同练习,让学生充分参与课程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借鉴“翻转课堂”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彻底翻转,即课前学生带着学科问题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将知识主线的教学改造为问题主线的教学,通过进行角色扮演、论题争辩、边体验边讨论、互动交流等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深度体验,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答以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创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新范式。例如:伊拉克战争分析学习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有目的地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战争场景或者氛围中。根据学生对战争的不同认识形成课程争论焦点和难点,再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解答来正确的解剖战争背景,掌握作战指挥背后的思路方法,分析高新技术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等。在“翻转课堂”沉浸式、投入式学习中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知识学习帮助者、问题的解惑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理论信息的加工者,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斗争形势,掌握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和战争本质,形成个体军事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

在新生军训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利用爱国教育基地和军事纪念馆开展爱国、拥军传承教育。二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军事技能实训,如军事搏击操训练、校内定向越野、军被大赛、校外素质拓展等,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三是邀请军事教授或专家,以“70年国庆阅兵军事武器讲解”“国产航母建造”等“中国故事”为主线进行专题讲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四是建立军、校联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进军营,感受军队发展,开展国防和军事科技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军事理论教学成效。

(四)探索考核新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通常把学期考核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直观评价,为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我们在传统考核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网络平台成绩考核(35%)、平时成绩考核(20%)、实践考核(20%)和期末考核(25%)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在大数据的分析下以学生参与网络课件学习、讨论、测试数据为基础界定网络平台成绩。以课堂纪律、表现、随堂测试成绩等界定平时成绩,以爱国主义情感和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等综合界定实践考核,以期末试卷或论文成绩界定期末考核成绩。以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情感与知识相结合,考核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客观、公正评价学习成效,完善军事理论课程评价体系。同时教师可实时根据网络平台数据和学生課堂、实践表现等及时获得教学情况反馈,发现教学问题,立刻进行修改和对教学过程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成效。

军事理论课教学对于国防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军事理论教学提出明确要求,但目前在具体学校教学中各种不足和矛盾依然普遍存在,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鉴于目前现状,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思想、行动上重视军事理论教学,不断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军事理论教学在育人体系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