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通用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13:38:34 |
- ZTFB |
- 9页
对于复杂的问题,一份好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解决它们。一个良好的方案应该具备可追溯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学习这些方案的案例,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方案制定的能力。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一
2022年兵团玉米主要病虫害预计整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中:玉米棉铃虫在第四师河谷西部团场偏重发生、在第五师呈加重趋势,玉米螟、玉米叶螨在第五师局部偏重发生。为做好202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指导工作,保障玉米稳产丰产,特制定本方案。
重点防控棉铃虫、玉米螟、玉米叶螨、双斑长跗萤叶甲、蚜虫、三点斑叶蝉、玉米瘤黑粉病等病虫害,总体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50%以上,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天敌保护利用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侵入危害的可能性,实现玉米重大病虫可持续治理,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一)棉铃虫。
采取成虫诱杀和幼虫防治相结合,在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抓住幼虫孵化盛期,及时开展药剂控制,喷洒苏云金杆菌(bt)、氯虫苯甲酰胺、甲维·茚虫威、棉铃虫npv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
(二)玉米螟。
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大喇叭口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生物制剂,或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氟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防治,兼治蚜虫和叶螨等害虫。
(三)玉米叶螨。
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螺螨酯、炔螨特、哒螨灵、噻螨酮、阿维菌素等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中后期对严重发生的区域,采用高秆喷雾机或抽雄打药机等机械进行防治。
(四)玉米蚜虫。
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同时兼治双斑长跗萤叶甲和三点斑叶蝉。
(五)双斑长附萤叶甲、三点斑叶蝉。
及时清理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虫口基数;选用持效期长、效果好、对天敌安全的药剂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药械方便进地前)喷雾处理,减少害虫基数;中后期对严重发生区域,采用高秆喷雾机械、抽雄打药机、热力烟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施药机械,选用噻虫·高氯氟、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氟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玉米扬花期避免用药防治,以免影响授粉。
(六)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
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包衣或拌种,可同时兼治苗期蚜虫等。
(七)瘤黑粉病。
选用咯菌·精甲霜种衣剂、戊唑醇、烯唑醇等包衣,预防瘤黑粉病。
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一)田边地头杂草的统一处理。
(二)秸秆还田、秋翻冬灌技术。
采取秸秆粉碎还田、秋翻冬灌有助于提高地力,破坏病虫适生场所,降低玉米螟、叶螨等虫源基数。
(三)诱杀成虫技术。
在玉米螟、棉铃虫成虫羽化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对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可结合食诱剂诱杀。
玉米螟、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b)、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幼虫;根据中后期玉米螺、棉铃虫、双斑长跗萤叶甲和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混合喷雾防治,推广使用高杆喷雾机、抽雄打药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和防控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二
为全面贯彻实施《省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效提升我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根据省农业厅的总体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实施《条例》为主线,以开展“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科学防控体系,着力完善科学防控制度,着力夯实防控产业基础,着力提升防控技术水平,着力完善长效防控机制,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高我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推进动物防疫事业科学发展,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1、科学防控理念全面确立。各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兽医主管部门及动物防疫机构守土有责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主体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显著提高。
2、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建成,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明显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3、防控基础有效夯实。畜禽养殖主体防疫能力明显提高,执业兽医制度和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进。
4、防控机制科学完善。《条例》各项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动物防疫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督、应急管理、人畜共患病防控等措施全面落实,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
我县开展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经费保障,健全机构队伍。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深化完善我县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各镇(街、开发区)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配备1名畜牧兽医监管人员和3-6名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人员,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镇街动物诊疗所或诊疗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建设,使我县的日常免疫工作由镇街畜牧兽医站负责向社会服务组织过渡和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监管,县畜牧兽医局要全力争取单位机构升格和参公管理。
2、加强动物防疫经费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依法将动物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强制免疫经费、应急处置和扑杀补助经费、疫情监测和检疫监督经费、动物防疫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到位。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在今年年初县动物疫病监控实验室通过省级考核的基础上,6月底前全面完成县动物疫病监控中心建设,年底前全面启动实施我县第二批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测、动物检疫监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疫病追溯和信息化管理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学防控手段和能力。
(二)加强《条例》配套规章建设,着力完善科学防控制度。
加强调研和座谈,按照省、市农业部门的要求,确保在7月份前依法制订出台《条例》县级配套制度。
(三)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提升科学防控基础。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全面提高养殖主体防控水平和能力。深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防疫规范化建设,把养殖场防疫规范化建设与实施畜牧业生产扶持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养殖场(户)、合作社、新型产业主体为主导,推进畜禽养殖场防疫规范化建设,确保近三年已实施国家和省级标准化养殖项目的饲养场在年底前全部达到防疫规范化要求。
(四)强化防疫技术支撑,着力提升科学防控技术水平。
1、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提高实验室监测诊断能力。按照省、市的要求,制定2011年县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将任务逐月落实到各镇(街、开发区),重点加强对自免场的监测。县农业部门将加大免疫抗体的飞行监测力度,对各镇(街、开发区)及饲养场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免疫抗体飞行监测。及时分析研究监测调查结果,全面评估主要动物疫病免疫质量、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科学指导开展防控工作。对免疫不达标单位、空白场(户)通报所在镇(街、开发区),责令整改,并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加大高风险场所跟踪检测力度,对不合格的区域和场所,实施连续飞行检测。抓好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严格奶牛场防疫监管,全面执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管场、健康证管奶、户口簿管牛”的奶牛“二证一簿”管理制度。以兽医实验室考核为契机,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规范实验室检测行为,拓展监测项目,提高检测准确性,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防疫技术培训。对动物防疫检疫人员、养殖场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开展动物防检疫人员的技能大比武活动,选拔并组织优秀选手参加上级比武,组织实施好我县的职业兽医的考试工作。
(五)加大专项防控行动力度,着力完善长效防控机制。
1.认真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季防控行动。坚持和完善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和散养畜禽集中免疫为主、月月补针的工作机制,确保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白。全面实施畜禽饲养场免疫程序、免疫密度和质量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免疫进展动态,认真总结防控工作成功经验,及时研判疫情态势。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高温季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冬季禽流感、口蹄疫集中补免行动。
2.加强防控工作督查。进一步完善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评估制度、工作考核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强化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通报和督促整改力度。切实加强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强化饲养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场所监管。全面实施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评估制度,制定完善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办法。
3.完善应急处理体系。6月底前,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预备队,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明确镇街应急处理人员,加强应急预备队培训,按照要求储备应急处理所需的物资,督促饲养场、屠宰场和动物交易市场制定应急工作方案。
(六)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规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实现检疫申报布点全覆盖,全面实施申报检疫制度,规范检疫申报单格式和填报,做到每次检疫出证有申报单且档案完整。加强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规范证章标志领购、发放、使用台账。严把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关,选拔参加上级屠宰检疫大比武参赛选手,规范蜜蜂检疫,理顺水生动物种苗检疫机制。实施城市或县内分销动物及产品凭证制度,实施跨城市、县分销调运动物重新申报检疫制度和动物产品换证制度,推进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管理。
2.严格动物防疫许可管理。按规定条件严格审查新办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分步推进老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逐一书面告知管理相对人整改,加强已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场所的后续监管。加强种用乳用动物检疫管理,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到位率100%。依法做好职业兽医注册登记,加强动物诊疗许可管理,年底前全县动物诊疗机构实现持证诊疗。
3.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突出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加工场、动物专业交易市场防疫监管,建立风险信息告知整改制度。突出强化养殖环节病死动物以及染病或疑似染病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监管,健全违法弃置在河道、水库等公共场所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责任制,协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源头监管,落实巡查打捞措施,严防河道发生漂浮死猪事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案件查处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加大对出售、屠宰、加工、运输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等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违法行为查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年度办理一般程序案件不少于5件。
县农业局成立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县畜牧兽医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的组织发动和督查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局,具体组织活动的实施。
“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是今年农业部门的一项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各镇(街、开发区)要把宣贯《条例》和开展“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开展《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理清法律法规赋予政府的工作职责,对“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和落实检查。“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推进年”活动的重点工作将纳入农业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作为评定先进的重要依据。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三
为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促进杨树产业健康发展,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20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杨树病虫害防治突击月”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继续以“杨树产业年”活动为契机,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确保全镇范围内杨树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防治率98%,成灾率小于2%,保证镇村主干道沿线、河塘、渠防护林、农田林网及重点工程杨树不受病虫危害,做到上下联动,镇包到村,村包到组,组包到农户,农户包到田块,不论集体还是个体,普通进行一次防治,对重点工程去年发生病虫害轻重的要进行2-3次防治。
(一)宣传阶段(8月10日至8月12日)。
一是大力宣传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宣传“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度;三是宣传防治技术和有关法规,增强全社会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准备阶段(8月13日至8月15日)。
备好农药、器械和突发灾害的应急控制等物资工作。
(三)防治阶段(8月16日至9月10日)。
突出“三个坚持”,坚持群众自发防治和集中统一防治相结合,坚持“防治并重,以防为主”的原则,对目标已形成危害的地要防治,尚未形成危害的地段也要进行预防,坚持抓住重点区域对县、乡、村主要道路和重工程要重点防治。
(四)检查验收阶段(9月11日至9月15日)。
镇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村(居)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防治措施和方法、防治效果,有无发生严重灾害等情况。
(五)保障措施。
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面广量大,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书记为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安排,认真抓好落实。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四
乳山市的春玉米种植面积为4000hm2左右,近几年来,由于玉米苗期病虫为害,使部分地块出现缺苗断垄现象,造成减产.据调查,乳山市春玉米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红苗病、粗缩病、地下害虫等.为搞好春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春玉米苗全、苗壮、苗齐,为丰产打好基础,现介绍春玉米苗期这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作者:宫锡鸿李瑞国张翠玲宋友玉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植物保护站,264500刊名:植物医生英文刊名:plantdoctor年,卷(期):22(2)分类号:s4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五
据广西全区病虫监测及自治区植保站会同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2年广西全区玉米重大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偏轻局部中等发生。为切实有效地防控玉米重大病虫危害,制定本方案。
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化学农药使用持续减量化。
以保障玉米生产为核心。
(一)播种期。
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密植,避免连作。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采用种子包衣,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
(二)灌浆成熟期。
以防止玉米早衰为主。主要通过前期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中后期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等栽培措施来预防。
(一)一类病虫害。
草地贪夜蛾。
1、因地制宜采取间作、套作、轮作,调整播期等农业措施,种植驱避、诱集植物,改造害虫适生环境,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
2、防治药剂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注重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粘虫。
1、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诱杀,也可结合糖醋液诱杀。
2、在粘虫量发生不大的情况下,从产卵初期到盛末期,可在田间插设小稻草把,诱集成虫产卵后带出田外消灭,并更换新稻草把,也可在田间巡查时人工捕杀幼虫。
3、粘虫群聚发生量大时,抓住低龄幼虫期及时防治,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对口生物农药防治。
(一)秸秆还田、深耕灭茬。
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耕土壤和播前灭茬等措施,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种子处理。
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通过统一技术、集中连片推进的方式,提高防病治虫效果。
(三)成虫诱杀。
在害虫成虫期,使用灯光诱杀,对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四)心叶末期病虫绿色防治技术。
心叶末期,统一喷洒bt.或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幼虫;根据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发生情况,合理混配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有效控制后期病虫为害,宜使用高杆作物喷雾机,提升中后期作业能力。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六
大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是餐桌上较佳的调味食品.在生长期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特性,水城县区域内大蒜种植已发展到412hm2,667m2可产蒜头305kg,蒜薹160kg,不论是蒜头、蒜薹,都具有产量较高、品质优的特点,已成为水城县种植业的.一个产业,不但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而且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渠道,但由于大蒜品种种植年限长,连作时间长(以上),目前大蒜病虫害较为严重,造成减产,品质劣,经济效益不理想.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对水城县北部大蒜生产区域的南开乡大蒜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并提出无公害控防技术.
作者:杨刚向静秋作者单位:贵州省水城县植保植检站,553000刊名:植物医生英文刊名:plantdoctor年,卷(期):200922(2)分类号:s4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七
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是解决千家万户防病治虫难、防治成本高、农药污染重、农业生态环境差等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乡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是文件精神要求,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实现“减量控害”、“节本增效“的目标,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特定如下工作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为重点,逐步形成各类农作物综合防治式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优质安全的目的。
2010年全乡专业化统防统治总面积4.5万亩,机防面积3-3.5万亩,并建立2万亩防控示范区,其中以乡植保专业合作社全包防治0.6万亩,代防代治2万亩,统防统治0.9万亩,自防1万亩,在全乡范围内展开消灭专业化死角。
今年重点抓油坊、劳光、严店0.6万亩全包无公害水稻生产和乡植保合作社的无公害科技示范园区,具体分布在:严店村机防面积2200亩,油坊村机防面积1000亩,管祠村机防1500亩,劳光村机防面积3000亩,统防统治1500亩,刘河村机防1000亩,统防1000亩,莲花村机防1000亩,统防1000亩,三联村机防1500亩,统防600亩,大丰村机防1000亩,西郑岗村机防面积1500亩,统防2000亩,其中,绿丰科技有限公司1000亩全包,苏小机防2000亩,统防2000亩,三元村机防面积2000亩,东南村机防3000亩(其中全包500亩),统防1000亩,跨河村机防面积1000亩,罗祝村机防1500亩新建村机防1000亩,总计3.78万亩,力争社会化有偿服务2万亩。
根据“肥农[2010]29”号文件精神,要求各村相应要成立植保合作组织或机防队,每个村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0台,要有专门活动场所,并配备有植保专业技术的村干兼职植保员,要建立农户专业化防治服务协议或代防代治卡和农户种植档案。(备注:此项工作可与乡植保合作社联系协同办理)。
1、全乡重点抓好种植大户的机防面积,积极联系村民组和农户签定协议,和农户作植保档案及防治日志,在分片防治的基础上,方法上可采用大户、连片由乡植保合作社机防队统一防治,分散农户以及面积较小的田亩由乡合作社与农户签定协议后,负责到机手个人承包防治,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防治,机手都要确保防治的效果,药剂都按照病虫情报提供的药剂来使用,农户(会员)有什么防治服务要求,机防队就积极提供,以不断扩大服务范围。
2、抓好病虫情报,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依托市、县植保部门严店测报点的基础上,对我乡主栽作物建立档案,在病虫害的发生期,抓好田间调查,综合周边乡镇的测报数据,结合我乡农作物栽培情况做好病虫害发生预报和病虫适时发生期,充分利用农村信息服务站,对种田大户有手机的农户,及时以短信发布病虫信息并及时印发情报,由乡合作社联系农业各类专家现场指导农户防治,使每户农民都能及时掌握病虫适时防治期,使他们科学使用农药,并节约农药施用成本,减少农药次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把病虫害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
3、由乡植保合作社培训学校负责组织加强对机手和农户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前对机手进行培训(包括机械维护、防治的方法、农药的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并印发培训手册和明白纸,重点是现场防治培训,使每个机手都能了解每次防治的目标、目的,并与机手签定防治协议起到奖惩作用,从而确保防治的效果,避免盲目施药、乱用药,坚持病虫不达标不施药,分片施药,明确责任,提高专业化的服务质量。培训次数全年不少于5次。
4、全乡建立的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要实行“五统一”标准,即统一选用抗病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害监测、统一技术措施、统一规范防治,建立机防人员持证上岗制,建立农药产品可追溯制度,制定专业化防治效果的评估标准。
5、市场化运作。乡植保合作社要组织与农户协定专业化防治协议合同,以确定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努力实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织受益的“三赢目标”。
6、加大宣传专业化防治的成效和经验,共同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7、总结验收,对全乡专业化防治年终进行评比验收,并制定考核办法按《县专业化合作组织考核办法》,实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村专业化防治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对专业化防治突出村和专业人员,乡政府将给予奖补政策。
1、乡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植保合作社),具体工作由办公室牵头,各村要积极主动配合协调、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同时各村也要成立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领导机构,由村长亲自挂帅,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并整合资金和技术力量,保障各项措施到位。
2、加强工作督导。各村要加强督导,督促各项技术和工作措施到位,确保完成任务,各村要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要按照要求统一式样设立一块示范标识牌。(注:油坊村、严店村、劳光村、大丰村、西郑岗村、苏小村、东南村沿合铜路、严刘路两旁)注明示范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示范内容等,方便群众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八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保障主要农作物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现代植保”理念;根据“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按照“提质扩面、整体推进、规范管理、加快发展”工作思路;推广应用以“统一监测病虫发生趋势、统一防治时间、统一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统一采用新型高效机动喷雾器防治药械”为主要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以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丰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和规范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含植保专业合作社和开展该服务的农机、粮食合作社等,以下简称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全程服务,切实提高重大病虫防控能力,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
20xx年全县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面积1.8万亩,每个乡镇至少完成500亩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要求全覆盖。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领导,组建一个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合作组织,负责本辖区内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工作。
2、明确目标责任。每个乡镇、街道要完成500亩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任务,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一)、政策支持。
1、补贴对象。
本县接受具有一定规模(全季服务面积500亩及以上)的植保合作社或注册开展植保服务的农机、粮食合作社统防统治服务的农户每亩补贴40元,据实结算。
2、乡镇、街道可另加配套支持政策。
(二)操作程序。
1、签订协议。服务组织与农户或村委签订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协议(见附件1),并盖所在村村委会公章;与村委会签订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协议须附“参加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农户清单”(见附件2)。
2、各乡镇、街道对服务协议及农户清单进行审核,无误后,于6月5日前上报县农业局。县农业局对上报的服务协议及农户进行审查或抽查,核实作业面积。
3、当季统防统治作业完成后,种粮农民或村委会统一凭服务协议与提供植保作业服务组织结算服务费。
4、服务组织凭服务协议按季向乡镇政府申请补贴资金。在申请统防统治补贴资金时,凭“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协议和农户清单”(见附件1、附表2),以及田间作业档案(附件3),填写补贴资金申请表(见附件4),乡镇、街道审核后,确定无误,将汇总表(见附件5)及农户清单在所在地行政村公示7天,无异议后,将材料(附件4、附件5、公示照片)上报县农业局、财政局。
5、县农业局会同县财政局核实当季统防统治作业面积,并在农业信息网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农业、财政两局以文件形式将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各服务组织。
1、如实申报。服务组织如实签订统防统治服务协议,参与统防统治的面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报、谎报。
2、认真审核,规范操作,完善档案。与村委会签订的“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协议”,驻村干部、村委会要仔细核对本村参加统防统治农户面积的真实性,并签字确认;服务组织要确定农药供应渠道,制订推广计划,建立统防统治田间作业档案,按协议要求开展防治工作;每次作业完成后,详细记录作业时间、作业面积、所用药剂、用量和防治效果等备查;责任农技员要对协议中的农户在进行逐户核实统防统治面积的基础上,登记造册,建立电子文档,当季防治结束后上报县农业局。
3、实行公示。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补贴实行公示制度,所有补贴对象接受服务的面积和补贴金额等在统防统治作业完成后,将清册在所在村公示7天,拍照存档,附当地乡镇举报电话;无异议后,各乡镇汇总后于9月20日前上报县农业局,上报的资料附1份原件与电子文档。
4、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各乡镇应加强对病虫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检查指导,落实专业合作社的各项要求和制度,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查,积极配合审计等部门做好资金的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5、加强对统防统治和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管督查。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县有关部门将随时对各地的作业面积、病虫防治和资金落实等的真实性和到位情况进行抽查和暗访,对于虚假申报、虚报作业面积以及套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对违规农户和服务组织,取消该农户和服务组织当年统防统治补贴资金,3年内不得享受政府性扶持政策,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6、服务组织要按照国家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规定,完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统防统治合作社必须有固定的办公和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交流的场所,并具备与统防统治服务面积相适应的农药、施药器械仓库,药械仓库内要有植保机械,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需有可从事植保或统防统治服务内容。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九
玉米灰飞虱一般在华东、华中、华北发生较多。灰飞虱对玉米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以上,严重的绝收,因此玉米粗缩病又称为玉米的癌症。
成虫:长翅型体长(连翅)雄虫3.5毫米,雌虫4.0毫米;短翅型体雄虫2.3毫米,雌虫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雌虫则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色黄褐色,足皆淡褐色。卵:呈长椭圆形,稍弯曲,长1.0毫米,前端较细于后端,初产乳白色,后期淡黄色。
农业防治:
1、提倡不种春玉米,近几年,正处玉米粗缩病流行年份,若改革耕作制度,不种春玉米,改种其他农作物,切断毒源传播途径,可促使该病及早消退。
2、选用抗病品种,这是解决玉米粗缩病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
3、灰飞虱可近距离扩散和远距离随高空气流迁飞,必须进行统一防治,统一时间,联防联治。地边、路边、沟边杂草也要进行喷药,在喷施杀虫剂的同时加入百草枯、草甘膦等除草剂杀灭杂草,破坏该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量。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抓4个关键时期,选择低毒高效农药,统防统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玉米播种期使用含有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或玉米拌种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以达到驱避灰飞虱的目的,同时对种子带毒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2)小麦灌浆期5月中旬小麦灌浆初期,正值防治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的关键时期,此时,及时把握灰飞虱的发展动态,针对低龄若虫高峰期集中统一用药,采用吡虫啉(10克/亩)或扑虱灵(50克/亩)等具有内吸性的农药,对麦田及路边、沟内未清除的杂草喷雾处理,喷药时注意用足水量,喷匀喷透保证治虫效果。
(3)小麦成熟期由于灰飞虱有趋嫩绿性,5月底6月初,小麦成熟后,一代灰飞虱成虫由麦田大量向周边春玉米田迁飞,转移为害春玉米苗,此时的3-5片叶的玉米苗正值感病敏感期。
因此必须把握好时机,在灰飞虱迁飞初期,在玉米田用药,每亩用扑虱灵50克或用吡虫啉20-30克与病毒a50克混合兑水喷雾,隔3-5天一次,连喷3-4次,对该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感病初期可选用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加入玉米专用液肥混合后喷施,可有效控制发病。抗病毒制剂的使用一定要突出个“早”字,过了玉米的5叶期,其控制和治疗效果就差了。
二点委夜蛾是我国夏玉米区新发生的害虫,各地往往误认为是地老虎为害,该害虫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因此,需加强对二点委夜蛾发生动态的监测,做好虫情预报或警报,指导农民适时防治,以减轻其为害损失。
蛹和卵形态: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直径不到一毫米;卵单产在麦秸基部。单头雌蛾产卵量可达数百粒。
幼虫形态: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最长达20毫米,黄黑色到黑褐色,头部褐色。
老熟幼虫形态:额深褐色,额侧片黄色,额侧缝黄褐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各体节背面前缘具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体表光滑。有假死性,受惊后蜷缩成c字形。
成虫形态:二点委夜蛾成虫体长10—12mm,灰褐色,前翅黑灰色,上有白点、黑点各1个。后翅银灰色,有光泽。
农业防治:麦收后播前使用灭茬机或浅旋耕灭茬后再播种玉米,即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也可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苗齐苗壮;及时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清除麦茬和麦秆残留物,减少害虫滋生环境条件;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能力。
化学防治:
使用包衣玉米幼虫三龄前防治,最佳时期为出苗前(播种前后均可)。
撒毒饵,亩用4~5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撒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灌药,(1)随水灌药,用48%毒死蜱乳油1kg/亩,在浇地时灌入田中。(2)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cm左右的害虫藏匿的地方。
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在北京地区,盛发为害期约在6月中旬前后,该时正值麦收季节易被忽视而造成严重损害。黄朵蓟马主要是苗期为害重,在玉米上以苗期和心时期发生数量较大,过此时期数量渐趋下降。春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即第三龄著虫)体淡黄色,有翅芽为谈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后端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黑点;外横线为一列黑点;亚缘线自顶角内斜至mz;缘线为一列黑点。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卵长约0.5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
对成虫防治,要利用粘虫成虫趋光、趋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幼虫的防治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为9月上中旬,防治对象田为中迟熟夏玉米田,防治指标为玉米田虫口密度30头/百株。防治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或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100克、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
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3代发生区,尽量扩大夏玉米播种面积,压缩玉米、高粱、谷子等寄主作物的春播面积,减少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来源和繁殖场所,以控制第2、3代发生量和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
利用雌蛾喜在高大茂密、生长旺盛的寄主植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春玉米正常播种前1个月左右选择邻近越冬场所的地块种植小面积的诱集带、诱集田,或对少数早播春玉米田块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发,诱集成虫产卵。
种植抗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螟措施。与一些作物的田间管理措施结合实施,尤其是间苗、定苗以及棉花整枝、打杈、去顶心等措施可以直接除虫除卵,与玉米螟的防治关系更为密切。如第1代玉米螟在棉花苗期为害,可结合间苗、定苗去掉有虫株;第2代玉米螟低龄幼虫先在棉花嫩头、叶柄为害,然后才蛀茎,可结合整枝、打顶去掉有虫叶柄、嫩尖和枝杈,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均可明显减轻玉米螟对棉花的为害。
物理防治:使用高压汞灯诱虫,具体方法是: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将200w或400w的高压汞灯安装在村庄内较开阔的地方,灯距150m(用400w的灯泡则为200m)。灯泡应装在防水灯头上,用铁丝固定好,灯下面修一直径为lm的圆形水池、砖结构和水泥结构均可;亦可在灯下挖一同样大小的土坑,坑内铺塑料布,但均以不漏水为准。池内放水6cm深,并加入100g左右的洗衣粉,拌匀。一般每3天换水1次,并另加洗衣粉。如换水时间未到而池中水不足时,可随时添加。灯泡挂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cm处为宜。从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30时半开灯,翌日晨4:00时闭灯。由于诱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将池中的蛾子捞出深埋。
生物防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对烧剩的寄主作物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菌粉用量为100g/m3;,垛面每平方米喷1个点,至垛面可见菌粉即可。或心叶中期将含菌量为100亿—500亿/g的白僵菌孢子粉0.5kg与skg过筛的煤渣拌匀,制成1:10白僵菌颗粒剂,按每株2g施入玉米心叶内。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kg/亩,同10kg细砂拌匀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中期施用,防治效果较好。采用夏玉米间作绿豆,增加自然界赤眼蜂等螟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控制螟害的。发生。或大量饲养繁殖释放寄生蜂治螟。此外,还可利用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无法交尾。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生物防治: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药剂防治蝗蝻应掌握蝗虫在3龄以前。用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飞机防治每亩用60~70克;地面喷雾,每亩用75克,或用45%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克,或20%敌马合剂,每亩用100克或1.5%林丹粉剂,每亩用1.5~2千克喷粉。
玉米蚜,有害生物,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mm至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xx,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至5根。
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mm至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腹管前各书有暗色侧斑。触角6节比身体短,长度为体长的1/3,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腹部2至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卵椭圆形。
农业防治:采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至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在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蚜量,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
药剂防治: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撤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至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福奇+吡虫啉或噻虫嗪喷雾。
甜菜夜蛾(beetarmyworm)学名spodopteraexiguahiibner俗称白菜褐夜蛾,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对大葱、甘蓝、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萝卜、芦笋、蕹菜、苋菜、辣椒、豇豆、花椰菜、茄子、芥兰、番茄、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萝卜等蔬菜都有危害。
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
农业防治:晚秋初冬耕地灭蛹;人工摘除卵块、虫叶。
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抓住1~2龄幼虫盛期进行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
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或5%农梦特乳油4000倍液。
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
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
或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
玉米叶螨就是红蜘蛛,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是多食性害虫,以若虫或成虫在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枯死,影响产量。
成螨体色随季节变化,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雌虫呈黎圆形,体长0.55毫米左右。雄虫呈卵圆球形。幼螨体近圆形,色泽透明,眼呈红色,足3对,取食后体色变暗绿。若螨,足4对,体色变深,体侧出现明显的块状色素。
根据枣红蜘蛛的生物学习性,可应用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刮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杀死大部分越冬卵。
物理防治:可在枣树发芽和枣红蜘蛛即将上树为害前(约4月下旬),应用无毒不干粘虫胶在树干中涂一闭合粘胶环,环宽约1厘米,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即可阻止枣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效果可达95%以上。
生物防治:田间枣红蜘蛛的种类很多,据调查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优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对枣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枣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
化学防治:应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当田间发现受害株时要及时摘除玉米基部1片~3片有螨(卵)叶片,以控制螨害。摘取的叶片用口袋装出深埋或烧毁,不得作饲料或人肥堆。
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蜗牛不但危害植物幼芽和叶片,还可造成缺苗断垅,是农业上重要的害虫之一。
蜗牛属雌雄同体、异体交合的动物,交合时间一般在黄昏、夜晚或阴雨天,发情后15天左右开始产卵,一年可产卵4~6次,每次产卵150~200粒,卵经10~18天孵化。初孵幼虫只取食作物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常将作物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其食性杂,可为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多种蔬菜和其它作物。蜗牛昼伏夜出,多在下午6点以后开始活动、取食,晚上8点至11点达到高峰,午夜后取食量逐渐减少,至清晨陆续停止取食,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蜗牛喜阴暗、潮湿的环境,阴雨天或浇水后可昼夜活动、取食。
根据蜗牛的生物学习性,可应用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在清晨日出前或者阴雨天,蜗牛活动危害时,及时在地面和植株上进行人工捕。
农业防治:经常清洁田园,破坏蜗牛的栖息地和产卵场所,减少虫源。秋冬深翻地,可把卵和越冬成虫翻至地表,使它被晒死或被天敌吃掉。蜗牛灾害较严重的地方,在冬春季和秋季翻耕土地时留一小块杂草地,引诱蜗牛,然后集中消灭。
物理防治:及时在植株的周围撒一层生石灰,但不要撒在作物的叶片正面,以免影响光合作用。蜗牛晚间出来取食时碰到生石灰会失水死亡。或把生石灰撒在农田沟边、垄间,形成封锁带,每亩用生石灰5-7千克,地面潮湿时效果较差。
化学防治:在蜗牛盛发期,每亩用10%蜗牛敌(多聚乙醛)颗粒剂600克,于傍晚时均匀撒施在畦面上,或将颗粒剂施在植株下部地面;也可每亩选用80%四聚乙醛30-60克,兑水喷雾。对蜗牛重发生田块,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可有效控制蜗牛的危害。农药的具体用法及用量请参照说明书。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十
2022年兵团玉米主要病虫害预计整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中:玉米棉铃虫在第四师河谷西部团场偏重发生、在第五师呈加重趋势,玉米螟、玉米叶螨在第五师局部偏重发生。为做好202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指导工作,保障玉米稳产丰产,特制定本方案。
重点防控棉铃虫、玉米螟、玉米叶螨、双斑长跗萤叶甲、蚜虫、三点斑叶蝉、玉米瘤黑粉病等病虫害,总体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50%以上,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天敌保护利用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侵入危害的可能性,实现玉米重大病虫可持续治理,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一)棉铃虫。
采取成虫诱杀和幼虫防治相结合,在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抓住幼虫孵化盛期,及时开展药剂控制,喷洒苏云金杆菌(bt)、氯虫苯甲酰胺、甲维·茚虫威、棉铃虫npv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
(二)玉米螟。
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大喇叭口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生物制剂,或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氟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防治,兼治蚜虫和叶螨等害虫。
(三)玉米叶螨。
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螺螨酯、炔螨特、哒螨灵、噻螨酮、阿维菌素等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中后期对严重发生的区域,采用高秆喷雾机或抽雄打药机等机械进行防治。
(四)玉米蚜虫。
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同时兼治双斑长跗萤叶甲和三点斑叶蝉。
(五)双斑长附萤叶甲、三点斑叶蝉。
及时清理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虫口基数;选用持效期长、效果好、对天敌安全的药剂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药械方便进地前)喷雾处理,减少害虫基数;中后期对严重发生区域,采用高秆喷雾机械、抽雄打药机、热力烟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施药机械,选用噻虫·高氯氟、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氟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玉米扬花期避免用药防治,以免影响授粉。
(六)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
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包衣或拌种,可同时兼治苗期蚜虫等。
(七)瘤黑粉病。
选用咯菌·精甲霜种衣剂、戊唑醇、烯唑醇等包衣,预防瘤黑粉病。
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一)田边地头杂草的统一处理。
(二)秸秆还田、秋翻冬灌技术。
采取秸秆粉碎还田、秋翻冬灌有助于提高地力,破坏病虫适生场所,降低玉米螟、叶螨等虫源基数。
(三)诱杀成虫技术。
在玉米螟、棉铃虫成虫羽化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对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对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可结合食诱剂诱杀。
玉米螟、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b)、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幼虫;根据中后期玉米螺、棉铃虫、双斑长跗萤叶甲和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混合喷雾防治,推广使用高杆喷雾机、抽雄打药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和防控效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4篇《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十一
香榧栽培历史悠久,是省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全县香榧种植面积已有800余公顷,产果期的香榧约533。33公顷,其中约100公顷已进入盛果期。防控香榧病虫危害,促进香榧产量稳产增效,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为加强香榧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我县香榧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提升香榧产品质量,根据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省经济林病虫害绿色防控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针对香榧病虫害发生规律,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筛选应用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我县香榧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支撑。
针对我县香榧主要病虫害,通过试点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强、科学高效、易于复制的绿色防控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做法,由点到面逐步向全县辐射。
20xx至20xx年,试点期3年。
根据前期调查摸底及造林单位意愿,计划开展香榧病虫害绿色防控试点面积580亩,主要分布宏村镇宏村村和泗溪村。
香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四个方面,根据香榧的生长特性、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现有技术基础、综合防治经验等,针对性采取适宜的防控技术措施。
(一)生态调控技术。
1、品种选择:香榧品种繁多,在选择香榧品种时,必须遵循“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尽量选择本县的“花生榧”“和尚榧”“小米榧”等通过省级良种审定的香榧品种。如果需要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要事先对引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相同或相似,引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土肥水管理:幼龄榧树施肥,除冬施基肥用枯饼加复合肥,另在3—10月施尿素,量少多次,促其快速成长。结果榧树施肥,每年主要有三次,具体施肥数量视树龄树冠而定。每年7—8月进行一次全面抚育,抚育方法为穴抚结合砍抚,将砍抚的杂草盖于根部,减少夏季水量蒸发。
3、整形修剪:香榧幼树偏冠现象严重,要注意通过修剪配合拉枝,抹除不定芽萌发的丛生枝,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多选留散生或单生的粗壮枝梢;生长势旺的直立枝摘心促发侧枝;枝密处多疏除、有空处多短截促发枝。
通过上述措施,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林木抗病虫能力。
(二)理化诱控技术。
1、香榧细小卷蛾是危害香榧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香榧细小卷蛾成虫等其它害虫具有趋光、趋波、趋色的特性原理,在香榧种植区域采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无公害物理防治,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2、香榧茎腐病:一是做保护圈遮荫;二是加强肥水管理;三是根际覆草。
3、香榧根腐病:一是挖定植穴时用生石灰进行士壤消毒;二是挖除病株,并喷浇5%—10%硫酸钢溶液防止蔓延。
(三)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香榧细小卷蛾的天敌——血色悦茧蜂,它将卵产入香榧细小卷蛾的卵囊中,孵化后幼虫以香榧细小卷蛾为食物,达到消灭香榧细小卷蛾的目的。
(四)科学用药技术。
当香榧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通过合理用农药、安全用药,确保林产品无农药污染。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林业局成立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森防站、营林股、试点乡镇林业站等人员参加的绿色防控试点小组,编制实施方案,督促、指导造林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二)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邀请省市林检部门和大专院校专家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增强绿色防控技术力量;加强造林单位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提高绿色防控意识和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使农民掌握并自觉使用绿色防控技术。
(三)加强病虫监测预报。为准确掌握香榧病虫发生动态,县森防部门和基层林业工作站要做好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示范区病虫的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趋势预报,为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试点经费以试点单位自筹为主,并积极争取省市专项支持。县林业局将从年度防治经费中,安排试点经费补助。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十二
预计2022年马铃薯晚疫病预计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西南和内蒙古东部偏重发生,西北、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等发生;早疫病、黑痣病、蚜虫等病虫害总体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黄萎病、疮痂病、粉痂病及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害有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马铃薯重大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病虫害发生区防控处置率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以马铃薯晚疫病为全国防控重点,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粉痂病、蚜虫、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等为区域防控重点,各有关产区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兼顾环腐病、黄萎病、青枯病、蓟马、豆芫菁等病虫害的防控。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采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质脱毒种薯、推广种薯处理等技术,根据病虫情调查监测结果,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户联防联控。
(一)西南及武陵山种植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北等省(市),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青枯病、粉痂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蚜虫和病毒病,兼顾黑胫病、疮痂病、蓟马等病虫害。
(二)西北种植区:包括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蚜虫,兼顾环腐病、疮痂病、粉痂病、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
(三)华北种植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病毒病、疮痂病、粉痂病、黑胫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和二十八星瓢虫,兼顾、环腐病、黄萎病、豆芫菁、蓟马和蚜虫。
(四)华东、华南种植区: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黑胫病、枯萎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蚜虫和蓟马,兼顾环腐病、疮痂病、粉痂病和青枯病。
(五)东北种植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疮痂病、病毒病、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蝼蛄、金针虫),兼顾蚜虫、环腐病、黑胫病。
(一)播期防控技术。
1.轮作防病虫技术。实行三年以上轮作防治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最好与燕麦、小麦、玉米、大豆和蚕豆等作物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当地温在10℃以上进行播种,播种深度8~10厘米,避免因地温偏低和播种过深出苗缓慢加重黑痣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2.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区域抗病、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选择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或一级种薯播种。
3.种薯切刀消毒技术。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在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将种薯切成40~50克大小的薯块,且每块上带2~3个芽眼,切块大小应均匀一致。
4.种薯处理(药剂拌种)技术。种薯切块后选用咯菌腈、氟环·咯菌腈、或精甲·咯·嘧菌任意一种进行种薯包衣,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春雷霉素、白(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制剂拌种,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拌种后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2天后播种。
5.随种垄沟施药防病技术。对于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全田施用芽孢杆菌生物菌肥和生物菌剂。如果田块以黑痣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为主,播种时沟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如果除上述病害外还有疮痂病发生,沟施药剂可增加针对性的微生物菌剂和氟啶胺及其复配剂等。
苗期是指马铃薯块茎从出苗到植株现蕾为止,此时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病、地下害虫等。在晚疫病高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降雨量大的地区,如果出苗后气温达到18℃以上,同时遇有连阴雨天气,需要喷施苦参碱、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1~2次进行保护预防。如出现中心病株,可喷施内吸治疗剂丁子香酚、烯酰吗啉或氟菌·霜霉威等1~2次消灭中心病株。除晚疫病高发区外,其他区域不需要喷防病药剂。对于地下害虫,利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每亩设置1个性诱捕器,设置高度超过马铃薯植株顶端20厘米左右。也可利用灯光诱杀,每20~30亩布设1台杀虫灯,夜间定时开灯诱杀,尽量避免误杀天敌。成虫出土前用辛硫磷拌土地面撒施,或出土后用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块茎形成期防治技术。
块茎形成期是指从现蕾开始至开花为止,此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病、疮痂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该期晚疫病防治可喷施保护性杀菌剂2~3次。选用代森锰锌、氟啶胺、氰霜唑等保护性杀菌剂进行全田喷雾。施药间隔根据降雨量和所用药剂的持效期决定,一般间隔5~10天左右。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可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滴灌1~2次。如有青枯病、黑胫病等病害发生,可选用噻唑锌或噻霉酮等药剂滴灌或灌根2~3次。二十八星瓢虫防治在卵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分散前,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叶面喷雾1~2次,施药间隔期7~10天。蚜虫防治,在采取铲除田间、地边杂草,切断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优先选用苦参碱、除虫菊素等生物药剂防治,也可采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
(四)块茎膨大期防治技术。
块茎膨大期是指从开花到茎叶开始衰老为止,此时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病、早疫病、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豆芫菁等害虫严重发期,也是全年早晚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晚疫病防治依据田间监测预警系统或田间病圃监测结果确定喷施最佳时间,该期一般喷药4~5次,药剂选择内吸治疗剂和保护剂同时使用,防治药剂可选用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丁子香酚、噁酮·霜脲氰、氟菌·霜霉威、霜脲·嘧菌酯、嘧菌酯、氟菌·霜霉威等药剂。早疫病防治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嘧菌酯、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苯甲·嘧菌酯、噁酮·氟噻唑等药剂。施药间隔根据降雨量和所用药剂持效期决定,一般间隔5~10天左右。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植株长势较弱早疫病严重的地块,可增施2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可滴灌1次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黑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严重的地块,可选用噻唑锌或噻霉酮等药剂滴灌或喷淋2~3次。马铃薯块茎蛾成虫期在前期采用食诱剂、性诱剂、灯光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控制成虫数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卵孵化盛期至二龄幼虫分散前的药剂防治,可选氨基甲酸酯类或拟除虫菊酯(或与其他生物农药混合使用)进行叶面喷雾。
收获前7天左右采用机械杀秧。杀秧后收获前喷施一次杀菌剂,如烯酰吗啉、氢氧化铜或噁酮·霜脲氰等,杀死土壤表面及残秧上的病菌防止侵染受伤薯块。杀秧后如不能及时收获,种薯田还应加喷1次吡虫啉防治蚜虫,避免种薯感染病毒。收获后马铃薯在库外放置1~2天,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并注意防止马铃薯块茎蛾在薯块上产卵。入库时剔除病、虫薯,对块茎蛾重发区,薯块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喷雾,晾干后入库贮藏。库内保持干燥和低温(2~4℃)环境条件,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一)农药用量准确。要按具体农药品种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准确用药,各计各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二)科学配制药液。配制可湿性粉剂时,一定要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三)注意施药效果。避免高温暴晒情况下施药,施药后4~6小时内遇雨应补施。
(四)安全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中毒。
(五)使用合格农药。选购使用“三证”齐全、包装完整、有效期内的产品,拒绝使用不合格产品,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六)加强统防统治。在晚疫病流行高峰期,结合系统监测及田间调查结果,组织专业化防治队,开展统防统治,将晚疫病重发流行风险降至最低。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篇十三
2022年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预计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总体中等发生。其中,东亚飞蝗在环渤海湾、沿黄滩区、华北内涝湖库区局部偏重发生,亚洲飞蝗在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等沿湖、沿河区域局部偏重发生,西藏飞蝗在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偏重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情。为有效应对蝗虫灾害,特制订本方案。
围绕“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的总体目标,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达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占7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贯彻“改治并举”的治蝗工作方针,加强蝗情动态监测,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化学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推动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一)防控重点区域。
1.东亚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环渤海湾蝗区、黄河中下游部分滩区、华北和黄淮内涝湖库区及华南、海南局部蝗区。
2.亚洲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和阿克苏、巴音布鲁克等以及中哈边境地区,黑龙江、吉林的苇塘湿地等。
3.西藏飞蝗。重点防控区域为四川、西藏、青海的金沙江、通天河、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
4.农牧交错区土蝗。重点防控区域为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吉林和辽宁西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区。
5.黄脊竹蝗。重点防范区域为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中老、中越、中缅边境地区。
6.沙漠蝗。重点防范区域为西藏、云南等中尼、中印、中缅边境地区。
(二)防治指标与适期。
飞蝗的防治指标为0.5头/m2,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的防治指标为10头/m2,防治适期为蝗蝻2~4龄盛期。
(三)主要技术措施。
1.监测预警。
坚持“系统监测与蝗区普查相结合、无人机侦察与人工踏查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密切监测蝗虫发生动态,重点监测群居型飞蝗蝗群,准确掌握外来入境蝗群的“第一落点”和迁入、扩散路径,明确发生期、发生密度、区域范围,发现大面积蝗情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
2.防控技术。
(1)生态控制技术:改造蝗虫孳生地,压减适生地面积,改造生态环境,抑制蝗虫发生。针对飞蝗常发区,沿海蝗区采取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紫穗槐、棉花、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采取造塘养鱼或上粮下鱼、上果下鱼模式;河泛蝗区实行沟渠路林网化,改善滩区生产条件,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或利用滩区豆科牧草;川藏西藏飞蝗发生区可种植沙棘。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常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下)和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在新疆等农牧交错区,也可以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进行防治。在水库、水源等生态敏感区可降低防治指标,在2~3龄盛期采用蝗虫微孢子虫等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在周边建立隔离带进行药剂封锁。
(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5头/m2以上,土蝗密度20头/m2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等农药。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公顷以上的区域,提倡进行农用飞机防治,推广精准定位施药技术,确保防治效果。在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公顷的区域,可组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甘蔗、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对于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
(一)开展防效评估。注意监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跟踪防治效果,适时开展评价,一旦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即可终止防治行动,避免过度施药。
(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提前发布飞防作业公告、设置防治区警示提醒、强化防治人员的个人防护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保护等。
(三)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天敌避难区域,避免使用烟雾机喷施微生物农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通用14篇)
- 微笑面对生活励志句子(优秀19篇)
- 最新农村村委会工作证明(模板16篇)
- 冬训计划范文汇总(优质15篇)
- 最新妹妹过生日如何写(实用15篇)
- 写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汇总(大全17篇)
- 最新国庆节前安全检查简报简短(模板13篇)
- 最新母亲的样子(模板14篇)
- 员工交通安全培训内容总结 员工交通安全培训内容(二篇)
- 理想国读书报告范文(精选1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