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艺青花瓷论文范文(模板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8:51:49 |
- ZTFB |
- 12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有条理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常见的历史误解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小编为您收集了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您带来灵感。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一
作为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陶艺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着无穷的创意可能。自我接触到陶艺以来,我意识到陶艺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效果,更在于整个创作的过程及其中蕴含的心思体验。在我接下来的陶艺创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体验和心得。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这些体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对陶艺的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
第二段:陶艺如何影响我的感官体验。
陶艺作品常常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但它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其他感官。例如,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手感是不可忽略的。泥土的质地、湿度、温度对手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在慢慢揉捏和成型的过程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手指对泥土的抵抗。当最终成型时,手感的质地也会因此而有所改变,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有亲身去体会。
第三段:陶艺如何影响我的心理体验。
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保持专注和冥想的状态。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像处在一种心流状态,这让我感到非常轻松和充实。而这种专注状态也往往延续到日常工作中,让我变得更加深入沉思,从而提高了我的效率。另外,陶艺作品的成功制作往往需要遵循某些原则,这种要求的约束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让我变得更加理性和内敛。
第四段:陶艺如何影响我的创意体验。
最让我喜欢陶艺的原因是,它给了我无限的创作空间和发挥的自由度。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按照某些规则或者模式出品,我可以毫无约束地发挥我的脑海中的想象力,这种感觉非常独特。同时,陶艺也能够引导我探索更多的创作思路和手法,让我成为一个更加有创造力的人。
第五段:结论。
陶艺是一种神奇的手工艺术,在我看来,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宣泄情感并且安抚心灵的活动。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自我掌控、冥想、专注和创造力的知识。我希望我的陶艺心得与体验能够给广大读者们带来一些指导和启示,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陶艺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二
学前教育专业的陶艺课程课时少、周期短,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陶艺材料,对泥巴的干湿性很不了解,对技巧的掌握非常欠缺,为此需要定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板块。从陶艺概述着手,过度到陶艺基本常识和对陶艺设备的了解,如工具刀的制作及其使用,对泥巴干湿特性的把握。通过陶艺课程,学生血药掌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和用多种成型方法完成不同类型的陶艺作品,形式上可以是简单的容器形态,如花瓶杯子等,并针对器皿结合运用镂空、堆贴、刻画等装饰手法。石膏头像临摹也是陶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捕捉能力,有了一定的雕塑成型能力后,在以后创作中选题将会更加丰富,对人物动物都可以结合写实的方法来表现。捏塑成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知识点,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流是从事幼教等特点,由于儿童对卡通形象的情有独钟,特别增加了卡通浮雕快速成型和卡通圆雕快速成型两个章节,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能快速完成卡通形象。最后进入命题的创作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全面地运用陶艺的基本技巧完成作品的创作,全面考虑陶艺的形式语言特点,包括成型的手段、作品机理效果的处理,釉色的选择搭配等,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形式有效地传达观念的能力,对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另外结合幼儿的特性,还需完成适合幼儿审美情趣的充满童性的陶艺作品。
2媒体教学法。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刚接触陶艺的学生普遍缺乏手工技巧的训练,因此需要一个对材料和技巧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学生碰到的技术难题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较好的解决,课程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更好的确保教学效果,我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它所包含的技术性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陶艺的形式由于它的材料特点以及制作过程的趣味性,使得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对主流学生而言尽量避免比较高的成型方法。但是,陶艺成型的基本法则还是要掌握的,因为这些技术的掌握程度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例如泥土的收缩性、泥土干湿特性的掌握,黏接的问题以及施釉技术等问题。陶艺在制作烧成中的偶发性,例如:手指和工具刀在泥土上产生的印痕和肌理效果,以及烧成过程中釉料呈现的色彩和自然天成的效果。这些偶然的艺术效果常常被陶艺家在创作中加以利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发现陶艺材料所产生的丰富的形式变化,也是需要注意的教学重点。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它,尽量建立在理性的驾驭范围内。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三
摘要:中泰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今两国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渗透与合作。本文主要对中泰两国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条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双赢路径。
关键词:中泰;旅游发展;文化交流;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泰国,又称暹罗。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约有600多万,占国人总数的11%,是除主体民族泰族之外最大的民族,目前,大概93%的华人加入了泰国国籍。历史上,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就有小部分的中国人由于战乱而散落海外,主要漂流在今泰国一带。正是由于这种由古至今一衣带水的密切交流,使得中泰两国各个领域,尤其是旅游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与合作都十分频繁而有力。
一、文化交流是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文化是什么,文化的语意十分的丰富,多年来不管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说不清道不明。这里就取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的定义,即:“文化或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的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根据这一定义的阐释与延伸,从新的视角发现文化内涵,开发旅游资源已非难事。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1981年《旅游与文化》一文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涵着文化,任何的人文旅游资源都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才能够深入人心。旅游主体出游的目的无非是出于健康的需要,享乐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及审美的需要,这正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而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就会越强、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氛围也会越浓,多样性同样会越丰富,旅游主体必须认真地欣赏、感悟浸润着文化气息的旅游资源,体会它的丰富而又深邃的文化内涵,在领悟过程中,一些文化内蕴自会渗透心中,那么,这些旅行者自然而然就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进行文化交流的对象,同时,该人文资源便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中泰两国都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在这样良好的资源基础之上,都充分地发掘各自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寻找文化相通之处作为引子,加以适当开发,突出展现最具民族特色的资源进行大力弘扬,吸引更多的各个层次的游客进行鉴赏传播。这样,以文化为媒介,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旅游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有力载体。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年对旅游的定义:“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为消闲、公务或其它目的到外地旅行或逗留连续时间在一年内的活动”。从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旅游的发展必定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沟通融汇,当然包括文化的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精髓的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那么也可以这么说,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
“七五”以前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生长点是历史的必然,20世纪90年代中国旅游业应在高起点上发展,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调整的任务就是要逐步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成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到了21世纪,文化更是成了旅游业竞相追逐、竞相挖掘的对象。例如,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中泰旅游,双方都在尽全力的拓展服务区域,余杭中泰旅游业界正积极建设以“生态中泰、休闲中泰、艺术中泰、养生中泰”为目标,立足于“乡村休闲,民乐艺术,道教养生”三大主题,形成“一心一带十区”的旅游产品空间结构,这样,通过特殊文化的发掘而赢得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旅游发展有利于发掘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旅游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像美国的迪士尼乐园源于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电影,但在今日它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经典特色品牌。近年来,中泰两国政府也更加注重旅游的带动作用和文化的交流,定期举行的旅游文化周也同样会使双边的交流更加深入促进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国家对各种景观进行了优化、保护甚至是抢救,最突出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
三、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互利共赢。
正如上文所讲,文化因旅游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旅游又因文化传播而得以更好地发展,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文化而更富魅力。从本质上说,旅游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带有很强的文化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及时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体验和消费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和生产文化。旅游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导向,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才能够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中泰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泰国的华人在各个领域都高度活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守着有些在国内已接近消失的传统文化,这样,就为旅游的开发创造了很多生长点。
当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排除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文化交流或许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变成了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模式,为了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不惜扭曲真相,破坏文化原有形态,甚至张冠李戴,原本旅游是可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相互了解,推动不同族群文化的和谐汇融这一功能,就成了梦幻泡影。若是出现了这种恶性循环,旅游与文化就不能良性互动。因此,中泰两国的旅游主体需站在一个“异文化”的位置上体察自身的“本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0卷1期.
[2]甘丽《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和结合》中国商界2010第6期.
[3]李巍《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对旅游人类学的再认识》2006(6).
[4]李欧《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南风窗·双周刊2010、1第3期.
[5]尹华光彭小舟《文化与与旅游关系探微》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6]谭颖《从旅游与文化关系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商业时代2011、1.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四
喜欢玩泥巴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玩泥巴的同时如果还能看到自己创作的成果在烧制中成型,成为永久的纪念,会感到这远比玩弄智能手机游戏更有意义。由于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父母常常不在身边,他们使用身边就能找到的泥巴捏制自己喜欢的人、物,根据自己的乐趣感受泥巴那种滑溜溜、凉凉的亲肤之感,使用自己找到或创造的工具制作能够让同龄人、长辈眼前一亮的物件,这些由自己用泥巴创造事物带来的新奇感及喜悦会让学生形成持久的沉醉其中的动力,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艺术自信,在逐步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且受益一生的品质。
2.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任何发明,只有自己亲身参与才会更好地感受其价值,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创造也是如此。陶艺作为三维空间艺术,具有开启小学生智慧的益智功能。学生通过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变成实际的陶制品,能形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陶艺品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循序渐进的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下的小学生接触较多的玩具常常是已经制作好的工业化产品,如果其能够拥有一件自己制作的玩具,哪怕是“最难看的小板凳”,其也会充分感受到乐趣。
3.逐步启迪学生智力。
让其张扬个性,形成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泥巴极具可塑性,陶艺制作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泥巴,因而陶艺课程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张扬个性,充分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4.陶冶学生情操。
让其形成更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陶艺能够体现平面和立体的综合,学生在对陶艺半成品的不断观察、思索、修正调整并最终确定的过程中会一次次反复欣赏和揣摩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感觉,这种过程是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此外,学生对同学和制作小组的陶艺作品进行评价,在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5.联系其他学科,综合提升学生能力。
真正的艺术教育绝不能孤立存在,教师在陶艺课程设计中必须认真思考,让陶艺课程能够融合且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如,学生对自己所制作的作品的思想和过程的阐述,能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立体陶艺的制作会涉及数学中的立体和比例等科学知识;制作西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则需要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对陶制品烧制中火候的把控蕴含自然学知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陶艺课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将陶艺和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其思维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二、结语。
陶艺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最能体现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时下的教育呼唤教师对该课程开设要有足够的关注度。在小学阶段选择开设陶艺课程,时机非常恰当,教师能够通过陶艺教育心无旁骛地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做人、求知、审美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笔者认为,绝不能让陶艺课程成为一种应景的课程,必须切实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五
海南昌茂花园学校坐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海口市,这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不断蓬勃发展的创新型海南名校,学校在董事长陈权中先生“天道酬勤,育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在海南昌茂集团公司和学校曾端发、李慧专、_英校长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体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各科教育都走在了全市前列,特别是美术教育更是硕果累累,无论是各级各类活动、教育科研,艺术高考都可谓成绩斐然。“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美术特色教育在全国以及省、市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了社会、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
一、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的中小学美术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更新理念,确立特色发展思路。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学校美育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功能,营造学校的美育文化,深化学校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认真探讨的重要内容。对此,学校制定了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教学策略,把特色教育作为学校美术学科建设的核心,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教育活动,开启了学校美术特色教学的艺术大门。
2.搭建平台,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学校制定了“一年一主题、一步一台阶”的教研策略。从2001年至今,先后举办了版画教学研讨会、水墨画教学研讨会、陶艺教学研讨会、书法教学研讨会等专题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委派相关教师参加部级以及省、市研修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使广大教师拓宽了思路,开拓了眼界,促进了特色教学的开展。
3.以校为本,开发特色教育资源。
特色教育的创建,离不开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因此,学校根据海南特有的文化艺术环境,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资源。学校开展了“海南昌茂花园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专项课题实验,组织编写了第一和第二期地方美术特色课程,让海南的自然文化、名胜古迹、地方风情、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异彩纷呈地展现在教室,让海南黎族编织、原生态的陶艺制作、海口骑楼小街、古朴的海南剪纸等艺术形式引以为豪地走进学校的课堂,很好地开发和应用了地方艺术特色的课程资源。同时,还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邀请部分知名艺术家走进校园讲学和协助开展美术特色教学,促进了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营造了良好互动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4.资源共享,推进特色教育发展。
推进艺术特色教育,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推广应用与共享。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美术老师们工作积极主动,克服各种困难,深入研究各自特色项目的学法、教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如杨晓春老师的儿童画与剪纸教学,黎琳瑛老师黎锦编织与剪贴画教学,韦家锐老师的国画与书法教学,隋祥老师的版画与陶艺以及科幻画教学,司佳明老师的美术高考专业辅导教学等,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教有特色,才促进了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使学校办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果。
二、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的美术教育成果。
近些年学校学生有1500多人次参加全国以及省、市和国际书画展览并荣获不同奖项。有十几位同学的绘画作品代表中国在捷克、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有380多人在教育部、中国科协、文化部等单位举办的各项比赛展评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有1100多人荣获省、市各级部门举办的绘画、书法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有数十位同学的美术作品在部级专业报刊上发表,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近年来,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美术高考成绩不凡,先后有数十位同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广州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中国知名院校,为培养海南艺术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黎琳瑛等数位老师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荣获大奖;韦家锐老师的多篇书法作品和教学论文荣获部级一、二等奖;杨晓春老师和隋祥老师的数项教育科研成果荣获国家以及省、市教育科研类一等奖。
目前,艺术教育已成为海南昌茂花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昨日星光灿烂,今朝更加辉煌!我们相信,随着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的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六
“现代陶艺”名思义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略语,是相对“传统陶瓷艺术”而言。艺术界和评论界广泛使用的“现代陶艺”这一概念,己经基本摆脱界别时空的时间名词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也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比装饰注重造型、比技法注重创意。它注重社会化的象征意义和作家的自我意识,成了作家发挥想象的载体,成了实现作家个性的媒介,成了现代人的精神寓所之一。
在千百年的陶瓷发展史中,陶瓷制作逐步形成了模式化的弊端,造型追求完整规范,装饰讲究精细关观,从而导致了历代陶瓷造型的大同小异。光亮的杯、碗、瓶、罐、壶、钵虽然实用、关观,但是,器型缺少变化,更谈不上艺术个性。
造型:传统陶艺,讲究规整、平衡、对称。器型的口、颈、肩、腹、腰、足的轮廓线以弧形为主,器型两侧的轮廓线的长短、高低一致,釉而光洁细润,不能出现变形、斑点等缺陷,烧成后瓷器的裂痕、卷曲、变形等问题都属于废品。现代陶艺则注重从变形、卷曲、开裂的问题中发现肌理、窑变现象,从釉料的垂流、积料等缺陷中寻找作品的独特视觉效果从粗犷的材质,残缺的器皿中,探索质感特技,从质朴的材料中显示出独到的形态,有意识地将坯体卷曲、挤压、切割、挖残成随意的形状,显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个性。
器型:传统陶艺讲究“成器、造物、求关”,陶瓷器型以实用的瓶、罐、碗、盘为主。现代陶艺采用“弃用、索义、求变”的'创作理念。传统器型以圆形为主。现代陶艺的器型,把拉坯成型的圆器,泥板拼接的镶器等器型相结合,作为装饰的载体,有意识地把完整的器型加工成不完整的形状,利用残缺、开裂、破损的器型来形成独特的新形态,在坯胎上进行切割、敲击、打破处理。一块泥土,一只坯体是没有生命力的,经过陶艺家的揉搓、挤捍、加工、装饰,就能使冰凉的坯体变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艺术品,产生新奇的关感。
肌理:经过艺术处理后的器型材质上,产生出粗犷的肌理效果,犹如山峰、峡谷、石林。在装饰绘画前,用麻袋片在潮湿的坯胎上压印出纤维肌理,然再施釉、绘画、入窑高温烧炼。经过高温烧成后,坯胎发生了窑变现象,既显示出清晰的织物纹理,又使釉而形成高低不平的料痕,犹如冰雪消融的痕迹。现代陶艺作品,虽然是人工创造,却必须依靠窑火的助力。适当的烧成气温是成功作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肌理效果,也需要窑温的恰当控制才能产生出来。
纹饰:传统陶艺以粉彩、新彩、绘画、书法雕刻等形式,在加工后的坯胎上进行装饰,古色古香的人物,疏朗的山水瓷画与器型相融汇。在装饰设计上,以粗糙的涩底与光洁的釉而装饰作对比,完整的画而与残缺的器型相呼应,现代造型与古代生活情趣相映衬,不规则的开光形与精细的绘画装饰相结合,产生出强烈视觉对比效果。内涵:现代陶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独特的器型装饰中,蕴含着深刻意境。虽然玩泥、捍陶是少年儿童也会做的事情,但是,现代陶艺创作并非轻而易举的玩陶。我的作品,造型、肌理、纹饰、看上去很随意,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后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内涵意蕴。
现代陶艺是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按现代的艺术风格可分为:具象陶艺、抽象陶艺,象征性陶艺、极简陶艺和装饰性陶艺。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容器类陶艺和雕塑性陶艺。
一、陶艺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陶艺艺术的历史悠远,依存也无比丰富,这是其他门类的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他及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关的表现在她博大丰厚的陶艺中。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于陶瓷材质,用泥土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社会中的审关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思想情感。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传统陶艺以实用功能为主,口的是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而现代陶艺则以审关为主,更注重审关价值和审关作用。造型、胎质、釉色等因素构成的完整形象,唤起了一件现代陶艺作品的关感。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陶艺逐渐形成一种陶瓷文化。现代陶艺作品不仅是物质产品,还是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种文化。
二、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转型。
中国传统陶艺比较注重造型的完整,传统陶艺器型大多工整、严谨,追求造型完关,注重器物的实用性,强调作品的使用功能,并且进行大量装饰。而现代陶艺己从其实用功能中蜕变出来,强调艺术欣赏性,体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现代陶艺的综合性早己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陶艺,强调了与人精神关系的真实再现,将作品与人、与空间的交融,体现社会中人与本能、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的关系。现代陶艺由传统陶艺发展而来。传统到现代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就陶艺本身而言,包含了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保留传统风格,运用传统的表现方法追求完整;第二种是将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组合;第三种是纯现代意识的创新。因此,现代陶艺创作表现出三个明显的趋向:一是在坚持传统技艺和实用风格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注重艺术个性、审关情趣的表达;二是通过对传统技艺和实用风格的转变来追求陶艺的新意,充分体现陶艺家个人的审关追求;三是不受传统的约束,注重作品的观念创新和审关实践。
三、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审关差异。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在审关标准和制作工艺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传统陶艺强调器物的实用功能,而现代陶艺注重体现艺术欣赏性。现代陶艺从现代审关观念的关术潮流中获取活力,致力于陶瓷艺术与实用性的分离。在材料方而,现代陶艺尽可能地发挥材质的特性;在工艺方而,常常有意地利用传统陶艺所认定的缺陷,如:龟裂、起泡、缩釉、断裂、变形等,并将“缺陷”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装饰方而,不强调过多的装饰,追求泥料本身特有的肌理效果,融泥、釉为一体,或采用釉色的渐层表现,或利用肌理、釉色交叠熔融,充分体现其自身的随机性、自然性和偶然性,保持并显露手工制作痕迹,这是与传统陶艺的一个很大差异。关国詹姆斯·玛金斯的作品就充分体现了造型的不完整性,立意创新,破传统完关之造型,融现代审关之意识,将“完型”有意打破,有动感起伏的线条与整个造型和谐,整体形象鲜明,构成了一种新的形态特征。
四、现代陶艺的审关取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表现出一种渴望回归自然,以缓解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精神负荷。现代陶艺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代陶艺创作,是一项既有意义,又很难取得成就的事业。在造型、纹理、肌理中进行独到的设计是难的,难的是经过精心创作设计的作品在高温烧出成果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做陶艺的时候是有感而发,好多陶艺作品愿意保留其原始的肌理和手工痕迹,有好多作品是随机的偶发形态。对自己的构思有了新的触动,进而使自己的创作思路跟清晰。陶艺作品不能做作,要胸有成i白一次成型,不可反复修改。正是由于现代陶艺的创作难度大,而且又有新意,在现代陶艺创作、在与泥胎坯料的加工中,感受到泥土的变化,在窑火烧炼中,想象烧成后的效果。创造力在人生过程中,随着对艺术创作感情寄托而产生,是陶艺创作的动力。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七
陶艺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如今的陶艺不仅具有富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更拥有着创新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化的风格表现。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陶艺对于个人技能、创意思维以及生活态度的影响,现在,我想要分享这些陶艺心得体会并探讨陶艺在当代意义和发展前景上的价值所在。
第二段:技能的提升。
从最初对于陶艺的兴趣到今天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陶艺作品,我深刻体悟到了技能提升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陶艺技能的核心在于对于陶泥材料的掌控和塑造,同时在陶艺做作品的时候,还要掌握其它相关的陶瓷加工工艺,例如釉料烧制和装饰绘画等技能。在掌握这些技能的同时,我不断地学习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陶艺作品风格和技术特点。
第三段:创意思维的启发。
在陶艺过程中,创意思维的启发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个创造性的工序中,个人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各种场景的观察、细节的捕捉、甚至是一段启发式的对话或一次自己生活中的突发奇想,都可以促进创意的源泉涌动。我的陶艺作品中融入了生活与艺术的独特风格,也正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所带出来的情感体验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第四段:生活态度的转变。
通过学习陶艺,我的生活态度也得到了积极地转变。在塑陶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感恩,以及自身在这里和现在的呼应与体验。在这样的工艺体验中,我更加能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和生活方式,来建立更加和谐平衡的生态交互模式。
第五段:总结。
陶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种古老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结合,它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前景。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了手工技艺,更是从技能、创意和思考、生活态度的各个方面,受益和提升。作为一个陶艺学习者,我将以更高的标准和更细致的态度,不断学习创造,推动陶艺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和城市时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八
摘要:色彩作为重要的室内设计语言,其中的空间造型、综合材料、家具陈设等多重要素共同构成了室内环境的设计的体现。本文论述了通过分析光线和色彩的关系,在实际中相互应用分析,介绍了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光线;色彩。
随着人们对生活空间、工作环境和各类活动场所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生活品质的环境,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根据个人喜好充分运用各种色彩与材料来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空气要求。人类生存的每个空间都充满色彩,小同颜色给人以小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1。室内光线的调节。室内色彩可以调节室内光线的强弱。各种色彩都有不同的反射率,如白色的反射率为70%~90%,灰色在10%至70%之间,黑色在10%以下,根据不同房间的采光要求,适当的选用反射率低的色彩或反射率高的色彩来调节进光量。
2。对心理的调节。色彩是一种信息刺激,若过多使用高纯度的色相对比,会使人感到过分刺激,容易烦躁,而过少的色彩对比,会使人感到空虚、无聊、冷清。因此,室内色彩要根据使用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设计出各自适合的色彩,才能满足视觉和精神上的需求;还要根据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配色,以调整心理的平衡。
3。室内温感的调节。色彩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色彩方案主要是为了改变人对室内温度的感受。比如寒冷地区的色彩方案应选择红、黄等颜色,明度可以略低,但彩度必须相对变高;温暖地区可以选择蓝绿、蓝、蓝紫等颜色使其明度升高,降低它相对的彩度。
4。空间感的调节。例如:狭长的空间如果顶棚采用强烈的暖色调,两边墙体采用明亮的冷色调,就会弥补这种狭长的感觉。光线较暗的小居室,应该在装饰色彩与光线上下工夫,如墙面涂成淡色,并尽量使用一些白色或淡色家具,可使光线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居室显得宽敞些。一般而言,色彩愈浅,空间感觉愈宽阔。这里所指的空间感,简单地说就是即使在小空间中也不显拥挤。
很多设计症结对色彩设计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室内本身固有因素。例如:不同空间的使用目的,像工作室、病房,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再如:室内设计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当然也是室内色彩设计的参考因素,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我们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影响因素还包括“居住者”的因素。
室内色彩设计的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呈现的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视觉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条件,对色彩会有不同搭配要求。会有很多的视觉色彩现象。视觉器官对色彩的刺激本能地进行调剂,以保持视觉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补关系建立时,视觉才得到满足而趋于平衡。室内色彩的整体感,通常多采取以一色为主,其他色辅之以突出主调的方法。常见的室内色调有调和色和对比色两类,若以调和色作为主调,室内就显得静雅、安祥和柔美,若以对比色作为主调,则可获得明快、活跃和富于生气的效果。但无论采用哪一种色调,都有要使它具有统一感。既可在大面积的调和色调中配以少量的对比色,以收到和谐而不平淡的效果,也可在对比色调中穿插一些中性色,或借助于材料质感,以获得彼此和谐的统一效果。
四、室内装饰中的色块应用。
色块就是室内色彩中一定形状与大小的色彩分布面(如窗帘、家具、墙面造型、装饰品、设备等的色彩),在室内装饰色彩中它又叫重点色,恰当地使用重点色能取得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室内设计中不同区域的色彩设计。
1。卧室的色彩设计。卧室是人们睡眠休息的地方,对于色彩不同年龄要求差异较大。儿童卧室,色彩以明快的浅黄、淡蓝等为主。男青少年宜以淡蓝色的冷色调为主,女青少年的卧室最好以淡粉色等暖色调为主。新婚夫妇的卧室大都采用激情、热烈的暖色调。中老年的卧室,宜以白、淡灰等色调为主。有调查表明人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卧室是休息的场所,其色彩不宜过重,对比不要太强烈,宜选择优雅宁静的色彩。
2。客厅的色彩设计。客厅是最能展示主人的审美情调,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设计时往往要下大力量。客厅一般面积较其他的房间大,色彩运用也最为丰富,客厅的色彩要以反映热情好客的暖色调为基调,并可有较大的色彩跳跃和强烈的对比,突出各个重点装饰部位。色彩浓重,可以显出高贵典雅的气派。如选用深红、黑等重颜色。墙面宜根据家具的色彩和风格,一般以选用红、紫、黄等颜色为主,调配时不同的色彩纯度上可以有所区别。
餐厅的色彩设计。餐厅是进餐的专用场所,在色彩搭配上要和客厅相协调。具体色彩可根据家庭成员的'爱好而定,一般应选择暖色调,如深红、橘红、橙色等。这样的色彩设计不但能从心理上提高人的食欲,同时突出了温馨、祥和的气氛。在局部的色彩选择上可以选择白色或淡黄色,这是便于保持卫生的颜色。
4。厨房的色彩。厨房是制作食品的场所,是一个家庭中卫生最难打扫的地方。颜色的选择以清洁、卫生为主,应以白、淡灰、淡青色为主。地面不宜过浅,可采用深灰等耐污性好的颜色,墙面宜以白色为主,便于清洁整理,顶部宜采用浅灰、浅黄等颜色。
5。卫生间的色彩设计。卫生间是洗浴、洗涤的场所,也是一个清洁卫生要求较高的空间。传统色彩设计是以白色为主的浅色调,地面及墙面均以白色、浅灰或淡蓝等颜色做表面装饰,但是现在也有较为时尚的色彩设计。以深色为主调,地面、墙面以黑色,金色、银色做小面积的装饰色彩。两种效果各有特点,第一种简明、轻松,一般家庭选择的较多,第二种具有个性强,促进思考的特性。
六、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室内设计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多因素化与复杂化,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观念和方法。空间色彩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更多的空间、多变化、多组合的色彩设计、色彩对比和谐波影响和制约,同时通过使用函数控制,室内,光线、材料、家具、人为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洁。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吴佳晗。浅析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处理[j]。商场现代化。2010(11)。
[3]黄金凤,杨洁。色彩的知觉特性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4)。
[4]唐伟军。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浅析[j]。科技资讯。2008(13)。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九
(1)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陶艺教育是一种基于艺与工的教育方式,能够对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学习者能够以一种纯粹的、浑然天成的心态去创作陶艺座屏,而冲破传统教条教育的束缚,从而有效地保护学习者的个人兴趣与挖掘学习者的创作潜力。在进行教育实践中,学习者通过主观的想象力,发挥对实体与虚拟物体的充分联想和想象,一种非语言性的东西将想象的画面、个人情感等外化在陶瓷艺术上,以丰富的表情、立体感等呈现出艺术的特性,从而在实践中挖掘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天赋。
2pbl教学模式在陶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陶艺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学会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将学生对生活、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来,并最终表现在陶瓷艺术上。给予项目学习(pbl)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把握陶艺教育的教学目的,强调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团队之间的协作,强调学生的自我实践与创新。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均围绕学生开展,并在实践活动中优化活动的设计内容,设定特定的学习目标,丰富学习的形式等,是学生在陶艺教育实践中更有针对性更加实效性的提升自身能力。
(1)分析教学与学习目的。陶艺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对陶艺知识进行普及以及对学生的基础技能、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开发与培养。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协同分工,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教学方法。综合而言,pbl教学模式下陶艺教育的目的分为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与基本素质的培养。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进行陶艺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基本技法的学习、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团队之间的合作等而提高其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并以采访、辩论等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表述、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等提高其基本技能、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基本素养。最终在pbl教学模式下,掌握陶艺教育所要求的艺术与工艺的双重内涵。
(2)分组确定项目。pbl教学模式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需要参与者以小组的形式确定项目目标。因此,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学生针对学习目标、经过讨论研究确定小组成员、项目目标、项目周期等问题。例如,以陶艺鉴赏、陶艺创作交流、陶艺作品市场调查、陶艺历史研究等为目标的小项目。又例如以陶艺制作流程与鉴别为代表的大项目。在分组确定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历史、人文、美术甚至化学、物理等课程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设计策划方案与进度实施。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关系到团队协作水平的高低与任务能否完成,同时也关系到项目进度的科学实施。在合理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后,设计学习项目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按照pbl教学模式的要求,项目进度分为启动实施阶段、评估阶段。其中启动实施阶段要求小组成员围绕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计划,进行材料的搜集、信息的整理与处理,开展采访、调查等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陶瓷艺术品的创作,最后以ppt、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辩论。在评估阶段,需要小组成员整理材料,汇报总结,并接受专家教师的点评。而小组成员则可以按照分工的不同,设置项目经理、文字总监、媒体总监、执行创意总监、场地策划总监以及演艺总监等职务。
(4)项目活动的开展及成果展示。在实质性操作阶段,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协同工作,由教师作为指导专家,进行项目活动的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依据pbl教学模式的要求,pbl整合现有资源,对学生的操作空间、操作环节等进行科学的协调。学生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不自觉的创设出一种理想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陶艺教室中,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热情被点燃,教室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空间,各个团队维系着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与成果展示过程中,同样可以邀请校外合作对象、家长、其他教职工等参与其中,以此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信心。
3结语。
陶艺教育对艺术与工艺要求非常高,是一门融合艺术与工艺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陶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养,同时也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具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在陶艺教育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陶冶其情操,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因此,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的推广应用。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十
陶艺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创意的艺术形式,因其可通过手工制作多种多样的瓷器,而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繁忙的生活中,陶艺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式。不久前,我通过参加陶艺课程,深深感知到了这种古老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关于这些体会,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段:陶艺的意义。
陶艺原本是手工制作陶器,它可以调剂我们的情绪,放松身心、疏导压力和紧张的情绪。这是因为当我们专注于制作陶器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令我们的大脑转移到艺术创作过程,从而产生快乐、满足和安心的感觉。另一方面,陶艺也是一种文化,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很多与之相关的美学和哲学知识。因此,人们通过学习陶艺,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得到更多的启示。
第三段:陶艺课程的体验。
在我所参加的陶艺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制作陶器以及如何使用相关工具。例如,我们要粘合不同形状的黏土,还要尝试不同的手法,例如刻刀、雕刻工具和刷子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制作的小花瓶、小鱼、小盘子等日常用品也越来越出色。除此之外,我还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陶土、如何烧制瓷器这样实用的知识。
第四段:陶艺带给我的体验。
学习陶艺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积极的体验和收获。首先,我能够在制作陶器时达到一种紧身、平静的状态。这种无形的激励让我能够分散注意力,专注于创作,一忘记时间和周围环境。此外,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而非最后的作品,我会更侧重于探究制作的过程本身,在每一步都得到快乐和满足。然而,最令我感到愉悦的还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它们是我亲手制作的独特作品,拥有我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
第五段:总结。
总之,参加陶艺课程成为我此时此刻的一种乐趣和放松。在紧张的生活中,陶艺有助于疏导压力和释放情绪,同时也有助于在文化和艺术方面拓展知识。我相信,通过探索并发现自己内在的艺术潜力,我们都能够获得类似的经验,走出快乐与幸福的人生道路。
陶艺青花瓷论文篇十一
摘要教学方法是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不同学科可以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并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强化实习实训、加强师资建设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_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提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时,特别强调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_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也提出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在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最大程度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帮助他们获得谋生的手段和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特殊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特殊职业学校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精选教学内容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特殊职业教育质量。但特殊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是解决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教学方法则是解决如何教得更好、更有效(或者说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的问题。因此,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立后,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殊职业教育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教学方法改革特殊职业教育学校所招收的残疾学生,年龄跨度大,受教育程度不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有的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有的在普校受过歧视,有的曾经历过求职碰壁。这些学生由于生理障碍,活动范围狭小,与健全人和社会生活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因此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比较弱,文化层次偏低。来到特殊职业教育学校后,部分学生畏难情绪严重,上课基本睡大觉,或用手机玩游戏,课堂上死气沉沉。听障学生则由于语言障碍,信息摄入有偏差,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处于昏昏欲睡状态。特殊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非特教专业,或从普通教育系统转行而来,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不适应特殊职业教育的情况,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习内容脱离实际,残疾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综上所述,改革教学方法在特殊职业学校已显迫切。
2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深入研究教学方法面对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有限的残疾学生,如何进行教改?我们在不同学科中尝试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尝试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课堂之中、学科之内、班级之间融入一定的竞赛,让学生在比态度比技能之中相互促进,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取得教学实效。
1)充分利用模拟(仿真)教学法。如针灸推拿专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答辩能力以及临床辨证能力,促进学生对内科按摩学各种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知识的学习,在每一届二年级学生中定期开展《内科按摩临床》辨证赛活动,活动决出“最佳辨证团队”和“最佳辨证个人”,二年级学生作为选手和决战方,一年级学生作为主持和观众。学生热情很高,现场气氛热烈。此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活动形式更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执业资格考试积累了经验。
2)实践课运用分组协作练习法。针灸推拿专业老师的专业实践课上运用分组协作练习法,教师先手把手教会各组组长,各组组长再分头教会小组成员,在小组练习时教师再抽查部分组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小组合作练习时间。
3)聋生课堂广泛使用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演示法和现场教学法。聋生课堂教师注重示范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并采用小组竞赛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激发聋生兴趣。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企业岗位的需要,英语课堂的情境对话和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经常采用情境模拟,在课堂或实训场所模拟现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陶艺、木雕和油画专业老师更为注意帮助学生树立“作品即产品、教室即车间”的理念,将学生的作品以产品的形式展示或标价,让学生增强成就感。另运用“任务分解法”,即从学生制作的第一个步骤到作品完成的最后一步,将其分解、细化,量化考核,按照要求完成每一个步骤即每一个任务。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夏季慰问民警申请书 警察节慰问方案(五篇)
- 2023年分户口房屋分割协议书汇总(优秀20篇)
- 农村股份继承协议书简短(大全13篇)
- 释放申请书 呈请释放报告书(4篇)
- 2023年拒执行申请书(精选11篇)
- 最新空压机保养协议书(大全17篇)
- 最新村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范文范本(实用13篇)
- 最新打架赔偿的协议书简短(优质13篇)
- 牧区个人打井申请书 养殖打井申请(2篇)
- 查证申请书日本(模板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