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范文(通用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17:16:37 |
  • ZTFB |
  • 11页

总结能够为我们制定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具深度的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一

中国的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在中国的文学艺术经典里,意象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涵,带有浓郁的东方审美情怀。所谓意象其实就是寓意之象,就是在客观事物之中加入人的主观情怀。在具体的表现上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艺术认知,审美情怀与客观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处理,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在作品中。要认识意象油画我们要深入的理解“意象”这个词,意象具有想象性,意象是通过人的主观情感来把握感受体会的,当然也具有虚拟性,是我们主观想象出来的现实没有的,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它的精神内涵。

意象油画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带有浓郁的东方审美特色,有中国的儒家、道家的审美情趣,当然也含有中国独有的哲学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中国艺术是意象的艺术,中国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都带有明显的意象化审美特色,这是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一大特色。油画是舶来品,是西方的东西,带有明显的西方符号化。油画从西方引进到中国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的中国油画已实现了中国化,民族化的审美取向,具有了我们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现在的中国油画在题材、内容、表达方式、审美趣味方面都融合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精神,带有明显的东方审美情趣,许多富有造诣的大艺术家的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意象化特征,与我们的审美习惯相贯通。

中国意象油画不是简单地用油画材料画中国画,它融合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精神,将东方的审美习惯、美学理论、文化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形成新的作品,在精神上有明显的东方特色,在材料上有西方的特色。意象油画有两个含义,一层是意象,这一层带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另一层是油画,既然是油画就要具有油画的创作规律,有西方的技巧技法。意象油画的创作追求有自己的特色,追求“心游物外、物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意象油画的艺术形象是经过艺术家概括、提炼、融合形成的,经过艺术家改造的意象已经融入了画家的精神与感悟。意象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在于意象油画融合了中国的审美精神和中国画技法,有中国的审美趣味。

二、意象油画语言特点。

意象油画是从中国绘画里借鉴了中国水墨画里的一些形式因素,同时也借鉴了西方油画里的一些抽象形式因素以及材料材质所体现出来的特质,油画材料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色彩或浓烈或淡雅,颜色也具有干湿厚薄等丰富变化。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意象油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我们中国人进行油画创作时就应该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是我们区别于西方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的特征,一种艺术要想有生命力就要有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追求,不能总是模仿别人,模仿别人永远只是模仿,只是跟着别人的步伐前进,引领不了艺术的发展方向,要想引领艺术的发展让艺术蓬勃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根。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特征,我们含蓄,有礼貌,讲孝道守规矩,比较温文尔雅,讲求中庸,我们受儒家、道家、释家等思想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西方人比较自由自我,喜欢反传统,喜欢把旧东西推翻然后建立新东西。中国人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有差异性。在艺术的创作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中国人的习惯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属于中国中人自己的作品。

既然意象油画是中西结合的产物,那么它必然有中国绘画的特征在里面。中国画在用笔上非常讲究,笔法变化丰富,有勾皴点染等用笔手法,墨分五色焦重浓淡清等丰富的墨色变化,产生的艺术效果使我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干枯的笔墨特点给人以苍劲有力的感觉,轻淡的墨色给人以清秀雅润的感觉。迅疾有力的运笔给人以激情澎湃的感觉,抑扬顿挫的行笔给人强烈的节奏感,变化丰富的用笔用色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飘逸、清爽、舒适的感受。用笔对意象油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意象油画不是拿着油画画中国画,它糅合了很多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在用笔方面就借鉴了中国画的用笔,中国画的用笔注重书写性,讲求气的流畅贯通。用笔要笔随心动,一气呵成。

意象油画家苏天赐作品极具代表性,他作品中的线条富有弹性气势贯通清秀挺拔。作品中的树枝都是用书写式的用笔来表现的,放笔直取干净利索刻画精准有力。在作品中讲究气势,肆意挥洒画笔大气磅礴的气势瞬间跃然画布之上,在用笔上很注重笔触所留下的痕迹与偶然的效果,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用笔的生动性,其笔触充满了激情与自信。吴冠中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水墨特色,构图别致带有中国水墨特色,作品中常常出现流畅雅润的线条。其用笔更是大胆自信任意书写。意象油画的笔触不再单单是造型的附庸,它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里的造型不是写实的,是意象的,讲究意象造型。画家看到的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视觉的真实而是加入画家主观情感的“意象”,只要意到了即可,客观的“象”已不是最重要得了。作品中的“象”已经不是现实中的视觉真实了,而是作者艺术加工后的“意象”了,是高于生活超越原型的“意象”了。不求形似,取其意气所到,是意象造型的突出特点。意象油画采用中国画里的的绘画理论,不在纯粹用写实的方法描绘自然,而是运用了中国画里意象造型的观念,这使得意象油画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谢赫的“随类赋彩”对中国画的上色带来了很大的理论指导,艺术家在作品中根据某一类景物总体特征来赋色,一些个别景物的颜色可以忽略。类的意思是相似相同,中国的画家将景物的颜色归类,将复杂的自然景物进行分类概括,这样有利于把握画面。将复杂的自然概括为几种颜色是,是对自然之色的升华,是超越自然表象高于自然的,是经过艺术家主观化的色彩。意象油画吸收了中国画里的的用色理论,启用色超越了时空的束缚,根据画家画面的需要任意挥毫直抒胸中逸气。

三、结语。

意象油画受中国画、中国文化影响,它借鉴了大量的中国画理论,它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中国意象油画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形成了中国风格特色的艺术风貌。以中国意象没美学与西方油画艺术相结合进行创作,用写意的手法追风球星向上似与不似,彰显的是中国的文化艺术精神。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二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散文中的意象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色彩和不屈的精神。史铁生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把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写的包含了万千情感。其中,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墙是他亲情温暖的守护,通过写一系列的意象,史铁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怀和尊重。

一、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概述。

(一)人性温情的守护。

实的残酷。比如在《务虚笔记》开篇就是对新生和死亡的描绘。尽管老柏树死了,但两个小孩的出场却预示着永恒的希望和生命的生生不息。在第三章“死亡序幕”里,其思想主题更是多层次、多角度,关于死亡和生存、爱情与残疾、苦难与生命,通过交叉重叠的描写,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二)亲情无价的力量。

在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一直以思考著称。而正是由于身体的残疾,史铁生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同时随着对自我的反省,他对爱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升华。而伟大圣洁的母爱,则是史铁生爱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以满怀深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伟大母亲给予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宁可一个人为孩子承担全部的苦难,那种包容和对孩子深切的牵挂,让人流泪、烯嘘不已。而正是因为这种深刻而坚忍的母爱,才让史铁生在残疾路上,有了独自前行的勇气。并最终在母亲的一去不复返中,获得了生的启迪,着就是史铁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好好活”。在《合欢树)}中,史铁生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种母爱,母亲为了治好残疾的儿子,四处寻医问药,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

(三)生命意义的探索。

二、地坛:精神家园的栖居地。

然而,凄惨的人生遭遇,并没有击垮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在经历了病痛折磨、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母亲离开这一系列沉重打击以后,史铁生开始了自己追梦旅程,创作出《合欢树》、《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病隙碎笔》等一系列的励志散文。2002年,他凭借《病隙碎笔》荣获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这个奖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他选择提笔写作走自己的精神探索之路后的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作为一位作家,史铁生无疑是让人尊敬的。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1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64页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64页。

2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78.。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三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就是说,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他看什么事情都是以单纯的眼光来看,感觉什么都很新奇,在他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在这个阶段的人还没有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与生活中诸多的无奈与烦恼,这个阶段的人是理想主义者。

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就是如此:“看工作是工作,看学生是学生”。大家踌躇满志,满怀热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时刻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当个好老师。

这时他们对周围的人与环境都感觉很单纯,很好奇.很坦然,想用自已一颗年轻向上的心去感化周围的一切;用朋友般真诚的爱面对学生,用火一样激扬的情面对工作,用水一样纯净的心面对同事。

但是他们也会对周围许多老师的许多做法,感到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大家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甚至亲如兄弟姐妹。班级管理也尽量把自己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四

在人生的历程中,当每个人告别天真单纯的少年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有问题了。自己所看到的现实与想象中的世界是迥然不同的,有很多事情想不通,很多事情看不惯:为什么自己四处碰壁?为什么工作中自己很优秀而老板并不重用?等等。

这时,内心有太多的牢骚与不满,迷茫与困惑。

这时,人看什么都变样了。于是郁闷,仿徨,甚至骂爹骂娘。这时,人的心态是激愤的、警惕的、敏感的、偏执的、狭隘的。于是,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人就会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胜好强,与人计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自已活得一点也不快乐。

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在第二个阶段度过了.迫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牢骚郁闷一生。这也是很多人感觉不幸福的原因。

作为教师,在这样的第二个阶段,是“看工作不是工作,看学生不是学生”。

在单纯的热情之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全情投人,但是班级管理一团糟;教学工作一塌糊涂;不断地有学生犯错误.例如迟到,例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例如上课说闲话.捣乱;班级考试排名在后面,,评教不好了,家长提意见了等等。

于是,当初的单纯、热情与冲动逐渐被烦躁、牢骚与焦虑所代替。对工作的感觉就是累呀烦呀,觉得生活如此枯燥: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每天作业呀,打扫卫生呀,学生之间的小磨擦呀等等鸡毛蒜皮的事情,搞得心情乱糟糟的。这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就像个辛辛苦苦的教书匠,既费力又费神。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度过了很多年。

不少教师在这样痛苦的夹缝中生存: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大家关系或淡漠或紧张,最后不欢而散。

但也有很多人经历困惑与迷茫、痛苦与挣扎之后,进入第三个阶段。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五

能否学好中医学的一个条件就是看学者对中医学是否有悟性,这种悟性体现在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古人曰:“医者,意也。”《易经·系辞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由于中医学脱胎于“易”,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石的特点,“意”与“象”成为其重要思维方式。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昭显着典型的意象神韵,表现在人与天地相应,与万物共其意、通其理,其象可比类,并由此展开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全意象体系。该意象体系是中医学的实质内涵,深刻领悟、把握该体系是提高临证水平的重要途径。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六

下雨了,很大很大,天黑了,很黑很黑,我独自站在院中,看着昏暗的天空,听着身边的天籁,感受着大自然的沐浴。今夜,我感受到了生死之境,明悟了生与死。

雨从天降,此为生,落地,则为死,中间趟过的是人生。生与死便是人生的两个端点,那我便以左手为生,右手为死,由左手到达右手的过程就是人生,由右手到达左手的过程便是佛学中所说的“转世投胎”。若我将左手右手合并在一起,这边是生死的最终形态——轮回。

只是,这是不完整的轮回,真正的轮回需要一种叫做“逆”的东西将它撑起。就如同雨一般,没有一滴雨是直线落下,因为它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如此短暂,所以他在短暂的人生中,一直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扭转。这种不甘,这种对生的信念,便是“逆”。

陶渊明曾说过“有生必有死,早死非命促”,可见,生与死是世间万物必须经过的两种形态,由另一个世界到达这个世界便是生,由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便是死。生是生,死是死,这就是我所体会到的生死第一境:看生是生,看死是死。

那年,汶川的一切都那么平静,而灾难却又来的那么突然,正是在这场灾难中尽显了人之真情。在地震中,一个母亲和一个尚未断奶的婴儿被困在废墟中,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母亲产不出奶,看着自己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母亲毅然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鲜血喂着自己的孩子。最终,婴儿活了下来,而她由于失血过多,永远的闭上了双眼,睡的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和蔼。她看似死亡,她却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她生他死,她死他生,这边是我所体会的生死第二境:看生不是生,看死不是死。

有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之时遭遇了风暴,霎时,绝望的气息弥漫在了这艘船上,融入了每一个人心中。随着风暴越加剧烈,在一次大浪的拍击中,商船的桅杆在一声咔咔巨响中折断,但是,在这时,众人都挣扎地爬起来,拉动船绳,为了生存拼搏。之前的绝望被不甘所替代,所有的人都在与这风暴反抗。

“莫要放弃,我们还有力气……”一个中年船员,惨笑中死死地抓住船绳,放下一面船帆,任由海浪从身边拍过,在那生死之间,口中唱出了一句所有出海的船员全部都熟悉的海谣。

“莫要绝望,我们还有梦想……”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年,擦去脸上的汗水,大声喊了起来,似在这喊声中,找回了自己将要消散的勇气。

“莫要气馁,我们还有明知;莫要屈服,我们还有不甘;莫要闭目,我们还要去看骄阳。”的船员,在这风雨大浪中大声高歌,形成了一股生命的最强逆音,这声音,可惊天,可动地。

“天地浩荡,但却遮盖不住我们的求生之声,我们出海为生,我们何惧死亡!海灵之怒,可以让我们惊恐,可以将我们淹没,可却无法阻止我们的海谣!”那一个个声音,透出一股不甘,透出一股不屈,透出对生的渴望,透出对死的无畏。

这是一种逆,对天地的逆!生与死,这“逆”便是在生与死中滋生,正是因为有了不甘心,有了不屈服,便有了“逆”!若没有这“逆”,便没有了生与死。

如看山一样,看生是生,看死是死。看生不是生,看死不是死。但最终,明悟了一切之后,便是我所体会到的生死第三境:看生还是生,看死还是死。

人人都有对生死的恐惧,正是因为这股恐惧,它演变成了两个方向,一为顺,二为逆。顺生顺死,此为生死第一境;可若是那逆,便是看生不是生,看死不是死,此为生死第二境;而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便发出了“看生还是生,看死还是死”的感慨,此为生死第三境,也是最本质的含义。

棋有黑白,物有阴阳。生与死,便如左手与右手一般不可分离,生与死中滋生的“逆”,支撑起了生死,让它得以如一个圆圈一样循环,这便是真正的生死轮回。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七

语文课堂应该有美丽的情怀在里面,有五彩的灵光在里面,既有清清湖水的明净,也有湛蓝苍穹的纯洁,更有绚丽霞光的缤纷。当我们用美丽的眼光审视课堂,课堂的美丽顿时容光焕发;当我们用美丽的课堂撩拨学生美妙的感觉,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进入课堂的美丽殿堂。

其实语文教师最大的焦虑在于如何立体地去处理教材,如何把学生思维的亮点灵活地引入达成预设的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自如、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对生成点的选择与提炼会给语文课堂带来一份无法预约的美丽与激动,带来一份“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境。所以语文教师必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式,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出有个性差异的人才呢?我们能否突破我们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否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能否阅读不同的文章,对不同的学生能否布置不同的练习、测试不同的试题等等。思想观念是虚的,其实也是实的,它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举动都是思想的折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选择的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其次是对习惯的挑战,对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模式、这些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很容易操作。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学生练习,当时知道结果,小结。又如串讲法:沿着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次讲来,娓娓而谈,且常常因此自鸣得意。此后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把上述问题转换成一连串的小问题,上语文课就是这些问题的问与答。这些都是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日常操作的,是我们所驾轻就熟的。这些习惯教法的问题所在,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依然沿用旧的习惯,课程目标只是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口号。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语感就是语言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从下面几个维度去开拓出美丽的境界:

一、语文课应该文味隽永。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就应该从语文教学的大目标出发、小切点落脚。无论是美美的听、美美的读、美美的品、美美的说还是说一说、想一想、品一品、辨一辨、忆一忆、写一写,教学的主环节都应该把握对文本进行美读美品的本质。

二、语文课应该唯美情浓。如导语之美: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向青春举杯”专题的第一堂课有这样一段导语:“如果有人问我,青春是什么,我会这样说:青春是一首歌,演奏我生命的激越与昂扬;青春是一幅画,描绘我生命的绚烂与多姿;青春是一首诗,谱写我生命的梦想与追求;青春是一杯酒,酝酿我生命的香醇与厚重。青春是美丽而短暂的;是热情向往,是锐意进取。”如作者介绍之美(不流于空洞的介绍):“他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如结语之美:“亲情是身心疲惫时通往家里的一条小径,是风雪寒夜里思念中的一股暖意,是全家围坐桌边时的满室饭香。让我们感谢刘墉,他让我们知道亲情比蓝天深邃、比原野辽阔、比泉水清澈。用心体会吧,只要你我用心体会,那么,有一种感觉会涤荡心间,那就是――幸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课文,把美与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荡漾情感之美。

三、语文课就应该巧妙睿智。一个语文老师在深入地挖掘出文本的内在精神高度之时,还要面对充满着思辨挑战的思维训练;语言、思维、精神,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灵魂深处的困惑,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挑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课应该是一种语文与哲学、语文与社会的巧妙结合,而在这结合中总是体现着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关照,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吸引人。语文的课堂应该是从德性、智性到诗性,也正是“深度语文”的一个追求:经由我思,抵达诗。“思”是漫漫长途,“诗”是永远在头顶闪耀的神性光芒;“思”是每一堂课上扎扎实实的调动了思维、触动了灵魂的语言训练,“诗”是一切教育的终极目的――让每一个人有价值、有意义、有尊严地存在这个世界上。

四、语文课就应该纵横捭阖。语文课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为了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大的教学效益,我们必须关注课堂设计的广度与深度的处理艺术。所谓深度,是指教学能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能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和把握;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充分利用文本教育资源;能够引发学生追问和探究的热情,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广度,即课堂的密度,所选内容要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教师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合理安排好课堂设计的广度与深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效率的飞跃。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八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散文中的意象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色彩和不屈的精神。史铁生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把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写的包含了万千情感。其中,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墙是他亲情温暖的守护,通过写一系列的意象,史铁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怀和尊重。

一、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概述。

(一)人性温情的守护。

实的残酷。比如在《务虚笔记》开篇就是对新生和死亡的描绘。尽管老柏树死了,但两个小孩的出场却预示着永恒的希望和生命的生生不息。在第三章“死亡序幕”里,其思想主题更是多层次、多角度,关于死亡和生存、爱情与残疾、苦难与生命,通过交叉重叠的描写,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二)亲情无价的力量。

在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一直以思考著称。而正是由于身体的残疾,史铁生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同时随着对自我的反省,他对爱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升华。而伟大圣洁的母爱,则是史铁生爱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以满怀深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伟大母亲给予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宁可一个人为孩子承担全部的苦难,那种包容和对孩子深切的牵挂,让人流泪、烯嘘不已。而正是因为这种深刻而坚忍的母爱,才让史铁生在残疾路上,有了独自前行的勇气。并最终在母亲的一去不复返中,获得了生的启迪,着就是史铁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好好活”。在《合欢树)}中,史铁生再次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种母爱,母亲为了治好残疾的儿子,四处寻医问药,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

(三)生命意义的探索。

二、地坛:精神家园的栖居地。

然而,凄惨的人生遭遇,并没有击垮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在经历了病痛折磨、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母亲离开这一系列沉重打击以后,史铁生开始了自己追梦旅程,创作出《合欢树》、《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病隙碎笔》等一系列的励志散文。,他凭借《病隙碎笔》荣获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这个奖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他选择提笔写作走自己的精神探索之路后的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作为一位作家,史铁生无疑是让人尊敬的。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1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6月版,第364页史铁生:《史铁生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6月版,第364页。

2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78.。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九

从学会到会学变苦学为乐学――浅谈语文教学乐学境界的实现。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答案可谓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实现乐学境界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文的乐学境界,语文学习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语文教学中乐学境界的实现。有人理解乐学之“乐”无非是形式之乐,手段之乐,这很片面。真正的乐学境界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是“要我学”之苦向“我要学”之乐不断转化的乐学终身的全过程。

很多学生认为,平时在语文学习上下的功夫很多,但考试时牵涉到的书本知识却不多,考试仍然得不到高分,因而失去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反正语文考试很少考到书本知识,看不看书无所谓。每当新学期开学,家长都会为学生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但语文方面的却很少,有的即使买了也只是买一些书后习题答案之类的资料。对此我认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最主要的是要积累较为丰厚的语文知识,掌握熟练的语文技能,具备坚实的智力品质,濡染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当学生有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时,“我要学”语文的乐趣便会油然而生。因此,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该是语文自学方法的指导,要在小学阶段认真模仿、督促自学的基础上,在初中时进入理解表达、自觉自学的阶段,进入鉴赏创新、自能自学的阶段。只有指导学生语文自学方法,引领学生达到语文乐学境界,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全部指导工作,变“学会”为“会学”,变“授人以鱼”为“导人以鱼”,给学生以终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源泉。

怎样才能达到语文乐学境界呢?我认为,要对学生进行一些重要的方法指导。

一、学习有法,而无定法。

指导学生重视语文学习方法,重视语文学习规律、原理、法则,但不能一味的依赖方法,尤其不能依赖那些投机取巧、不下功夫的所谓“方法”和不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方法。语文是美好的神奇的。我们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决不是一味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形式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本是用以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生活,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载体,所以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让学生多朗读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工作总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参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课文朗读,提出自己的疑问,有一个学生问道:“‘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中的‘细’写错了,应该是这个‘戏’字。”应该说这个学生的阅读已达到探究性阅读的阶段,他发现了问题,我不失时机地加以启发诱导,要求他们把“游鱼细石”与“游鱼戏石”放在一起阅读比较,再集体讨论,最终形成两种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这里侧重写水清,为突出清的特点,应该用“细”字。另一部分学生则赞同用“戏”,认为这样更显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对于这两种观点,我都予以赞同,特别是对提出疑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实际上他的语文学习通过引导已进入到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乐学境界。

二、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指导学生志向高远,目标明确,不能只看分数,待能力达到时便会得心应手,取得满意的成绩。即使限于条件不能登堂入室,也可以领略曲径通幽的妙处而如愿以偿。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非谓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的学习参与意识,把目光始终投向学生个体的发展上,教师只在“引导启迪”,让学生在平等、自主中浑然不觉的感受知识的甘甜,悄然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升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方法中自主学习并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学境界。

有学者说过:“当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批判的审视我们与真理的关系,叩向我们现实存在的境况,并审慎地规划我们行动的方向时,教育便获得了启蒙的意义,并真正有助于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的人生”。例如,《范进中举》一文始终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教学时,一定要学习领会,从而又使学生自三受到启迪和教育,摆正读书心态,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学境界。

三、灵活变通,自创新法。

指导学生懂得万事无不因人、因事、因时而定,语文学习也不存在一成不变,四海皆准的万灵之法。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学习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真正的语文阅读和欣赏是见仁见智、极富个性的心理过程,一千个读者往往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的这句话给了语文老师一个全新的定位,那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得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如我在教学《杨修之死》一文时,放弃自己过去的知识积淀,让学生自由质疑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对文中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从而让学生的内心阅读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学生的这些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往往比教师的照本宣科精彩得多。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强,就指导他们多阅读一些文章,多做一些阅读理解训练题。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弱,教师就在指导上多下功夫,如,文章阅读时要教会他们一些方法技巧,然后再要求他们多做习题。总之不能依法炮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改进前人的语文学习方法甚至自创新法,以便真正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语文的乐学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语文老师,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算得上成功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新篁镇初级中学(211500)。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

我国古诗创作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神”与“形”的关系。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认为“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认为“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王国维更是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其实仅仅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多种表述之一。古诗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所思所想,通过寄托一个特定的具体事务组,使之融入自己的某种情感,并构造一个特定的艺术时空,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时空在内心进行再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思所想的基础上,附着自己的情感。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古诗意象是理解古诗含义、体验古诗作者情感的重要前提。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古诗意象。

1.指导学生理解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利用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运用相关学习放学,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整,对学习效率、效果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和反馈。自主学习环境下如何选择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评价和判断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都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而这种学习能力是在不断摸索、探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问题、习惯问题。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捕捉意象是激活中学古诗教学的关键。

2.指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般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三个方面设立。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探究古诗意象的起源,认识意象,了解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积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意象分析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意象的组合方式,基本感受意象组合营造的诗歌意境;培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展现中国诗歌的意蕴和魅力。

3.设立活动让学生探究意象。第一步,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把分成若干小组,了解本项目学习的基本情况,开展讨论,制定相关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教师介绍本项目学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并指导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第二步,调查“意象”,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络搜索追溯“意象”的来龙去脉,了解意象的起源与发展。各小组通过不同途径查找,最后讨论交流,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第三步,总结古诗意象的种类。学生归纳古诗意象,从某个角度进行分类,如年代、诗词等。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程指导。第四步,黑板报、宣传栏或班级报刊展示。将“意象”演变和古诗意象种类归纳等知识以宣传栏或班级报刊形式进行展示和设计。教师对学生小组进行分工。第五步,班级总结汇报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对参加学习进行心得总结汇报。教师组织对个小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古诗意象的演变、古诗意象的家族、古诗意象板报、古诗意象报刊等。通过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古诗意象,理解把握古诗意象。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叙,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相象的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被世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归纳古诗意象,是对古诗意象深刻把握的重要方式。

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古诗意象的体会。

针对古诗教学与学习的实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环节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适合的方式理解和体会诗人的心理活动,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很快把握诗歌形象的塑造以及理解诗歌语言的深层意义。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验,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调用个性化的语言,用自己生活的感受描绘西湖美景,让学生对诗的意思更为明晰,读写结合,表达与感悟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象,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抓住古诗的灵魂———意象,并把古诗与学生语言及生活体验的有效契合,恰当地运用想象写话,读写结合的,不失为古诗教学中帮助学生感悟诗歌意象非常有效的方法。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一

美好的信赖。

真好!爸爸的同事送给我一只小公狗。我很爱它,取名叫点点。即使我不在家时,也会将家中的门全开着,给它充分的自由??爱它,就要给它自由!

开始时,点点很胆怯,所以我通常不会惊动它。它睡觉时的样子真的好可爱!闭着双眼,有时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虽然这样我还是站得远远地瞧它。

渐渐地,点点一天天长大了。可不知怎的还是很怕人。

观《紫日》有感。

那天,我有幸观看了冯小宁的大作《紫日》。

当时正直二战末期,前苏联进攻外兴安岭,不料一支医疗小分队被遗留在了外兴安岭地区,他们误闯日军的基地,最终只剩下一名前苏联女兵和一名朴实的中国农民逃了出来。这位农民的家人全部都被日本人杀害了,他的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民族仇恨。路上,他们扣留了一名日本女学生,他们时刻堤防着这位会讲汉语的日本人,防止她做出不利于逃亡者的行动。她在路上不幸落入沼泽,而农民却拿起枪杆去救自己的敌人,自己的仇人,日本人却恩将仇报,使他们险些遇难。女兵主张杀掉那个日本人,而农民则始终信任着她,并且又救了她几次。最终,他们团结一心,突破了重重困难。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女学生打算回国,途中被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官杀害。女兵和农民反而十分气愤,给自己的敌人,自己的仇人报了仇,解决了那个军官。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我们互相信赖,这个社会将会多么美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七单元作文:小明的爸爸爱打鸟。

小明的爸爸爱打鸟。

小明的爸爸爱打鸟。今天,他又背上猎枪准备出门,如果我是小明,我会对爸爸说,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和睦相处,你想,如果世界上又10个人每天打一只鸟,那一年就会消灭3650只鸟,这样下去,鸟儿会消灭在这个世界的。

应该与鸟儿和平共处,并保护鸟儿。捕杀鸟儿的人啊,请你们放下刀枪,一起与我们来爱护鸟儿吧!俗话说:“放下屠杀,立地成佛。”让小鸟与我们互相信赖。让我们为了小鸟,也为了我们自己,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好森林、河流及海洋吧!相信只要我们共同携手保护环境,爱护鸟儿,这世间一定会更加美好。

成长的烦恼。

成长,意味着烦恼的出现,而我的烦恼,似乎是来自于情感,来自于不现实中。

今天,当看完了那篇《疼你的责任》后,我心里猛地一征,我真的好羡慕作者,她有一个爱她,憨厚,容忍她的刁蛮与淘气的哥哥,一个甘愿在她闯祸后做她的“替罪羊”的哥哥,一个不忍心让她受到丝毫伤害的哥哥!而我,却总很不现实地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

寻找星星上的小世界。

直想要找到一个像纯净的天空一样美好的地方,那里的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绿色的田野上开满一大片一大片的向日葵,花田深处还有一只等待着小王子的小狐狸。在那里,时间不会流逝,我永远都可以当着我的小孩,天天都是快快乐乐、没心没肺的样子。

但是,会找到么?幻想就好像是蒲公英,随时都会被残酷的现实击散。

有一天,我明白了所有人都是会长大的。我们会从无知的小孩变成懵懂的少年,再从懵懂的少年变成成熟的大人;我们会恋爱、会结婚、会去买菜做饭、带小孩,会去做很多很多一个大人要做的事。我们将面临许多困难要独自去克服,我们将担负起很多的责任,照顾已经年老的父母和我们的儿女。我们会在晚上躲在被窝里放声的哭,哭着哭着就会睡着,第二天洗洗脸打起精神,又戴上假面具微笑面对现实。因为没有人会帮你,家人朋友只能给予你鼓励,而真正去做的还是只能靠你自己。我们会明白很多道理,我们将拥有嘲笑过去的自己的权利,但是嘲笑完后我们会发现虽然嘴角保持着弧度但眼角残留着的,分明是一种叫眼泪的东西。我们会知道,越长大,越孤单。

因为我们有一样都背负着一种叫“责任”的东西,我们不得不长大,不得不让时间流逝。

上海市虹桥中学七年级熊申兰本文系(.)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

妈妈的爱。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的那天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吹着前奏,望着天空的我想起花瓣试着掉落。

――题记。

有一段在记忆里无从追溯的时光,却根生在我体内的细胞不时地隐隐作崇。那是在被四叶草和玫瑰花包裹的一座水晶城堡里的生活,徜徉粘稠住我还不成型的慵懒和无悠无虑,睡姿习惯抱成球状的时候,心脏带动起全身的脉搏一起跳动,无缘故的就信赖着那个拥有我的女人肯定会牢牢地保护住我的城堡,所以才能如此安逸地享受十个月的安逸,形成了现在不成回忆的美丽岁月。而妈妈生我的时候,却成为她一生的难忘。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二

杜甫的《春夜喜雨》10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春夜雨景,我们不妨将课中的8句诗分解为4幅图景。用这4幅图景注释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的“4重境界”,倒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爱国主义的显性素材。

杜甫笔下的春雨之好,在于它知时应节,当发乃发,滋润万物。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当“知时应势,捕捉显性素材,润泽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学应文道结合,文以载道,这早已为大家所认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该对教材中现成的、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予以充分的开发利用,防止过分偏重语文形式,1味追求“知识点”而将教材中现成的爱国主义素材弃置不顾。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生,它总是带有1定的政治倾向,寄寓1定的褒贬爱憎。其中不乏主张祖国统1民族团结,歌颂革命,颂扬廉洁为民,以死事国,忠贞不渝的内容。对于课文中1些10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的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雨中登泰山》中赞美祖国好山好水的倾向10分鲜明,我们可以用作者极尽笔墨描绘的由山岗烟云、飞泉瀑布、古祠翠柏所构成的奇伟景观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情感。

又如:教学《指南录后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早为同学熟知,我们可以借助文天祥在困难当头时挺身出使元营以及身受羁糜、冒9死1生逃归永嘉的史实,把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撤播在学生的心田,鼓舞学生,为国奉献1切。

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应达到的境界。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势利导,潜移默化。

春风伴随着和风悄悄乘夜而来,细细而下,只求润物不求人知。它富于特色,贵在“潜”字,妙在“无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应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它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推翻反动统治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国救民。这无疑起到了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作用。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善于挖掘隐性资源的内涵。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的是1幅小路不清,云层漆黑,江西迷蒙,只见船上灯火独明的情景。这是1种从迷蒙中挖掘的美,它形象地折射了善于发掘爱国主义隐性资源进行教育的境界。

有些课文客观地介绍1个事物,知识性较强;有些课文历史地叙述1件事,不容任意发挥。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关系,恍如眼前“野径云俱黑”1片黑,不知从何着手。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挖掘隐性资源,仍然能做到“江船火独明”。例如:《南州6月荔枝丹》这是1篇说明文,它科学地介绍了荔枝的生态,似乎与爱国主义接不上边。但是,如果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着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想从遗传工程方面解决荔枝保鲜与生长极限问题,1定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爱心,培养发展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又如:《鸿门宴》从课文内容看,似乎难与爱国主义挂钩,但我们可以出作文题《从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说开去》,让学生从中华民族的精魂方面去议论做人的原则、立尝忠贞、操守、气节等,而这些无不是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立意高远,整体出发,讲究实效。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站在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高度,展望学生成才的美好前景,而不是随意的、0打碎敲的。更不是摆花架子式的教育。它是1项系统工程,应该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有其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以整个高中或初中阶段为视野,去统观教材,明确各册教材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侧重。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层次地挖掘爱国主义资源,加强教育。同时,我们不能弃“斜就“大”,只顾挖掘重大,而忽视了文字、语言及教师本身的示范力量这些有爱国情感的“小事”。那么。我们可以预见,正如杜甫想象中的那样:明天清晨,1朵朵红艳艳、饱满沉甸的花儿汇成了满城春色,我们的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4重境界”的熏陶下,1定会得益于文,受益于道。

“4重境界”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它是有机的整体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

只要我们努力做到“4重境界”,1定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尽快地成长、成熟、成才。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三

经历了很多磨砺,经过了许多风雨(不以年龄而论),逐渐坦然面对一切的时候,我们会看透是是非非。很多时候因为斤斤计较而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的在我们的过分计较中索然无味了。人生本来如此匆匆、何必与自己过不去。其实有时压力与不愉快来自自己,而不是别人,我们需要超越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有一首诗这样写到:“你快乐,你高兴,花儿努力地开;你郁闷,你悲伤,花儿努力地开。”是的,正是这样: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都在自己的一念之差,都在自己的手心掌握。

作为教师,当我们豁然开朗的时候,就是第三个境界到来的时候。

这时你会觉得自己真正地在工作中寻找到了乐趣,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一如热爱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学生一如热爱自己的孩子。一切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去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我们要把自己还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自然的人。不要偏激狭隘,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小肚鸡肠,荣辱不惊.平和坦然。

这样我们就会坦然面对自己工作的得失:优秀了我们继续努力,落后了我们继续奋斗。只要我们没有敷衍自己的工作,我们在用自己的责任心来面对,就不要让一时的成功或失败左右了自己的心态,左右了自己的心情,左右了自己的思想。这样我们就不会或者抬高自己或者鄙视自己了。

这样我们也就会坦然面对周围的同事:他很优秀而且个性张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他自信,决不是想“表现自我;他直言不讳地说出对你的看法,是他真诚直率.决不是想“打击别人”;他对你“报喜不报优”,那是他会赏识别人、体谅别人而决不是有所“企图”;他不计较你给他带来的种种“是非”,决不是他很软弱而是他很宽容……等等等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同事的每一个微笑都是善意的而不是狡黠的,大家的每一次交流都是真诚的而不是对立的。

所以,如果你还在徘徊,还在郁闷,还沉没在某种不良的情绪中,那么请你敲开第三境界的大门,很多人在等你。洒脱一点,你会更优秀。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四

写诗总是要有一个对象,这对象可能是一件事,一幅画,一个人或一处风景,这些世象,也许就是形成诗的根基吧?诗人从这些基本世象中,通过取舍、剪裁,摄入到自己诗里最精华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这首诗的境界了。境界的高低,决定于诗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素养。因为诗人还要在这里面浸润和渗透上自己的性格、意向、情趣与爱憎,去创造出新的意象。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上说:“诗必有所本,其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其创为艺术”。这就是说,当自然在与艺术媾合到一起,就会超越实际世象,出现另一天地。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既非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世象之关系,妙处就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空灵,回味无穷。一首比较成功的诗,应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二者缺一不可。现以下诗为例,谈谈我对这首诗构成的理解:

桥上玉狮三两百,从来其数耐人猜。

几回往返均相左,多少幼狮藏母怀。

数后缘何忽惋伤?凝眸幼狮泪千行。

春江浩荡东流去,叹我童年早失娘。

———罗征祥《浪花集·白沙桥遐想(其三、其四)》。

这二首七绝写的是新安江白沙桥上的'景致。这景色本是存在于世象中的实景,也就是所谓的“本”。可诗人通过仔细观察,进行了取舍和剪裁,选取了桥上的石狮作为诗的切入点,从众多藏于母怀的幼狮中,以拟人化的手法,渗入了自己的情感意向,写出了世上有母爱的幸福和失母的悲痛;激起了在悠悠岁月中,对逝母的怀念和哀悼。诗中不仅浸注了诗人深切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世人对母爱缅怀的共性。让人读后就会联想到母爱的幸福,和失去母爱的凄凉,勾起人们对丧失母爱者的同情。这就是诗人在基本的世相中,经过取舍和剪裁,在提炼后的境界中,进行艺术再创造,使意境得到升华的结果。

从以上诗例中可以看出,写诗并不是将一景一事简单的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来,而是要经过取舍和剪裁,提炼出最能感动人的一点,然后渗入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意向,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实际存在的固有世象,升华到“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能感动人、有美的共性的境界,让人读后能够心领神会,忻合无间。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五

不知哪位评论家曾经说过:要步入诗歌的殿堂,请先叩响意象的门环。从古今中外诗歌的创作和表现的情怀来看,作诗的基本单元是意象。

所谓意象,即是作者的“意”与“物”的交融,是作者的“意”通过“物”的具体反映。换句话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象是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众多意象的有机结合,便是诗的形象。

意象构成意境的主要方式。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

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本诗只有一个意象――江雪,没有人踪甚至没有鸟迹的白茫茫一片的江雪。江雪与诗中的人物,戴着蓑笠的老翁,构成本诗深远的意境:境与人互为映衬,作者孤傲高洁的个性展露无余。

二、由几个意象组合形成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

又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本诗有三个意象:松、山、云。三个意象构成一幅含义深邃的意境:老松耸立,大山云遮,我寻访隐者,知道他在山中,却无法找到。这些意象暗示我们隐者的超凡脱俗,行踪难觅,也寄予作者的向往和惆怅;甚而引发人们思考,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们都可望而不可即。

意象组合诗其“意”与“象”的关系,又大致可分三种情形:

其一,通篇铺陈意象,无一语点明题旨,诗人情怀完全寄寓于意象之中。

例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一景,待“东吴万里船”出现,“青春作伴好回乡”的归思才隐约浮现于诗笺之上。《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对草原风光的描绘,透露出北国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其二,通篇铺陈意象,偶有一语涉及题旨。

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罄音。”只“潭影空人心”一句,说潭中倒影使人心空阔,尘念尽消。张继《枫桥夜泊》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个“愁”字,透漏着诗之主题,或乡愁,或人生怅惘和迷茫。

其三,大部分篇幅铺陈意象,篇末点明题旨。

例如,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如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三联写景之后,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结束,题旨明确。

诗歌创作为什么要用意象?意象在诗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

一、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诗人想要把某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不必提供维生素的纯粹制剂,而可以用含有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方式提供,因为后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好,可能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过程。

请看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如果不是将一腔情思蕴涵于野草丛生、夕阳残照,尤其是燕子归巢不见故人故居这一意象组合之中,而是直抒胸臆,说“谢安王导今何在,富贵荣华难久长”,诗史上怕就不会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杰作了。

二、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

如果诗人是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可能以苹果、香蕉、橘子、梨子、樱桃、芒果、草莓、荔枝等许许多多不同的水果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提供,而不至于有雷同之感。

譬如爱情诗,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无非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爱情诗却永远也写不完。为什么?主要是因为意象选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

先看唐朝诗人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的少女春心萌动,只顾贪看年少的意中人,信马由缰,任船漂流,还忍不住主动抛莲子示爱……当这一场景(意象)被诗笔速写下来,一首独特的爱情诗就产生了。

再看宋朝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长长一条江水,连接两地相思。这独特的意象创造,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长江,倒不见得是特指哪条江,江水也未必真的很长,只是相思愈深,相思的人儿愈渴望朝夕厮守,则愈觉江水之长。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六

通过形体、气色、舌脉、声音气味、所喜所苦,透视人的脏腑经络之虚实、气血之盛衰、邪之所处、升降出入之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受现代医学的解剖、病菌感染、病理等干扰,完全按照中医意象思考方能为真正之中医。李可指出:“临证之际,不必在病名上钻牛角,不但不考虑西医的病名,连中医的病名也无须深究。胸中不存一丝先人为主之偏见,头脑空明灵动,据四诊八纲以识主证,析症候以明病机,按病机立法、遺方、用药,如此,则虽不能尽愈诸疾,庶几见病知源,少犯错误。”其言直指中医学的本质、实质,即以中医之意象体系为明察病情之据。其在书中多次出现的病证之“格局”、“变局”提法,是把中医意象融会贯通,展开思维的体现。中医名家对中医深信不疑,并切实地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熟练运用针药,治好了无数的病例,并能治好西医所未能解决的疑难病症。而粗医及对中医学不屑者,由于没有对中医学之体验,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的“悟”,以至于完全不能理解中医学的境地,即使一日为病,亦不能体悟。张三丰曰:“夫鱼在水中,不知其为水也。人居气内,不知其为气也,此譬喻当潜心究竟。”中医易学而难通,为何难通,就因为其是通过意象来学习和领悟的。由于不可见不可及,只能意会,难以言明,并且因有所得而秘之不言者众,导致中医学习继承及建立意象体系之难。更何况现人类汲汲于名利,喜怒不节,声色滋味不禁,思虑不止,神营于外,如何能静心体验己身阴阳之变化。对机体的细微变化产生影响的,对患者而言自有体验,但患者并不能系统理解这些感觉体验;对医生而言,是尝试中药、针灸的体验如李时珍亲制、遍尝百药而著《本草纲目》。如能加上疾病的体验,领悟就更为深入,因此有久病成良医之说,而观历代名医成长,多数自幼体弱有疾,方入医门。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曰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馨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说明了其自幼体弱从医,终身手不释卷的过程。

5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中医学之根基在于其意象体系,若专心一意从该体系入手,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深奥经典,立即变为浅显,字字明白,诸直言譬喻,处处教人明理,无一处赘言。假以时日,即可彻悟。为继承发展中医,故献己所得,望同道斧正。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七

经典论著对中医意象的体验描述最为原始真切,最为接近中医意象的本质。对中医意象体系陈述最为完备的当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所论述的都是对中医意象体验的描述与分析,从首篇《上古天真论》开始,即详论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等之详理。《黄帝内经》第二十三卷四篇,教人为医之准绳,《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指出了对医生建立意象体系的要求,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证九候,诊必副矣。”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观运气流年,四时节气,察表里虚实、出人升降之机,理法方药,逻辑谨密,所宜所忌,药物切制,如何煎煮,巨细无遗。其在序中指明了中医学的意象体系,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并批评当时的医生未解经旨,诊察不当,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其言虽时隔逾千余年,犹如明师提耳。其所描述之粗医形象,便是未建立完备的中医意象体系,未得经旨,从而行医粗浅。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开篇亦提出对医生建立意象体系的.要求,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由于历代医家对意象领悟的偏移,因此形成各家学说。清代名医王清任是近代中国解剖家,由于对解剖知识的掌握,所著《医林改错》更偏离了中医学之意象体系。近代,已经产生了中西医结合,如张锡纯已能熟练使用一些当时的西药与中药相结合治病,并从当时的西医知识解释中医中药机制,说明由于现代医学知识的介入,在清代、民国时期出现了偏离中医意象正轨的萌芽。近代也有难得之合乎中医意象思维正道者。如民国年间著名医家彭子益,在理中丸证治意义的阐述中说:“言脾胃必称脾土胃土者。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气而生。脾胃病湿,因土气为湿也。脾胃病寒,因土气根于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中土运动,是为升降。脾胃秉土气,故脾经病则不升,胃经病则不降。如只言脾胃的肉质,则湿寒升降,皆无根由矣。”说明了必须牢牢掌握阴阳五行,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中医意象。到了21世纪,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在现代中医的学习与临证过程中,需同时学习与掌握西医学,按照西医学框架进行中医学科研。由于西医学可见可触可量,自然容易接受,并因此而大大影响了中医学的意象思维的形成。而辨证,是通过意象思维推导的结论。有学者指出,中医之证的本质是中医学在藏象理论的前提下,由主体所建构的一种具有整体性质和新的有意义的知觉完形,而不是一种可以用做实验研究的实体。把中医学的一切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按摩导引纳入了西医学的理论体系,产生纯粹采用西医药理的指导开出中药处方,已经脱离了中医学的意象体系。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八

古今有三种文章:一是官场应景,空话、套话,人们很快忘记;二是有一点思想内容,但行文不美(如大量的奏折、记、表等),人们也已经忘记;三就是以《岳阳楼记》为代表的既有思想内容,又有艺术高度的经典美文。

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概括地说,是“一文、二为、三境、五诀”。

“一文”是指文采。文者,纹也,花纹之谓;章者,章法。文章是一门以文字为对象的形式艺术,它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并通过这个法则表达作者的精神美。中国古代文、言相分,说话可以随便点,既要落成文字,就要讲究美。诏书、奏折、书信等文件、应用文字也一样求美。古代是把檔写成美文,而我们现在是把美文改成了檔,都一个面孔。

“思”无美则枯,有美无“思”则浮。

“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美,或曰三个境界。古人论诗词就有境界之说。文章的境界可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景物之美,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谓之“形境”,类似绘画的写生;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谓之“意境”,类似绘画的写意,如徐渭(青藤);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让你口服心服,谓之“理境”,类似绘画的抽象,是毕加索。

“五诀”是指要达到这三境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文章五诀”,即“形、事、情、理、典”。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知识。这一切,又都得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这就是“一文、二为、三境、五诀”之法。

以这个标准来分析《岳阳楼记》,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它原来暗合作文和审美的规律,所以成了一篇千古不朽的范文。

请看全文:(略)。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第一段叙写这件事的缘起。以事起兴,作一个引子,用“事”字诀。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气象,铺垫出一个宏大的背景。借山川豪气写忠臣志士之志,用“形”

字诀。

第三、四段作者借景抒情,设想了两种“览物之情”,创造出一悲一喜的意境。通过景物描写营造气氛,水到渠成,即用“形”字诀和“情”字诀,由“形境”过渡到“意境”。连用霪雨、阴风、浊浪、星隐、山潜、商断、船翻、日暮、虎啸、猿啼等十个恐怖的形象。然后推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伤感情境。连用春风、丽日、微波、碧浪、鸟飞、鱼游、芷草、兰花、月色、渔歌等十个美好的形象,推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快乐情境。

者讲完这个结论后,文章又从“理”回转到“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向往和惆怅。

第六段,不经意间再轻带一笔转回到记“事”:“时六年九月十五日。”照应文章开头,像一个绕梁的余音。至此文章形、事、情、理都有(本文没有用典),形美、情美、理美三个层次皆具,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阐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但如果作者只说出这一句话,这一个理,就不会有多大的感染效果,那不是文学艺术,是口号,是社论。好就好在它有形、有景、有情、有人、有物的铺垫,而且全都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述,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在“理境”之美出现之前,已先收“形境”“意境”之效,再加上贯穿始终的文字之美,形美、情美、理美、文美,算是“四美”了,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分别达到了难得的高度。借用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的一句话,就是“四美具,二难并”了,是一种高难度的美。

历史上的范仲淹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学者,也许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作家。后人在排唐宋八大家之类的排行榜时,他也无缘入列。但这恰恰是他胜过一般文人之处。或者历史根本就不忍心将他排入文人之列。这倒给我们一个启示,每一个政治家都有条件写出大文章,都应该写出大文章。

好文章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不是随便就有的。它要综天时地利之和,得历史演变之机,靠作者的修炼之功,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

范仲淹为我们写了一篇千古美文,留下了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政治财富,作为不朽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也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十九

人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以贡献的多少来反映其价值。人的生命的境界取决于后者,而非前者。在我看来,人的生命有三种境界。

能够衣食无忧,此乃人的生命的最低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的生命只是在延伸着人的生命的长度,无法扩展人的生命的宽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的人的生命与动物的人的生命毫无区别。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人的生命的价值大打折扣。人一旦沦入此境界,就只知道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失去原有的进取心。从表面上看,这些人的生命仿佛很充实,而事实上这些人的生命早已不复存在,因为无价值的人的生命必然被自然所淘汰。

追求充实的精神世界,此乃人的生命的较高境界。这也是人的人的生命独特性的体现。对于这些人的生命而言,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拼搏,使自己的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由于这些人的生命拥有坚定的信念,所以他们很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在奋斗的过程中迷失方向。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从12岁当报童开始,就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学习和实验。在工作中,爱迪生坚信的是“勤奋加恒心”。他常常废寝忘食,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8小时以上,若用平常人一生的工作时间来计算,他的人的生命早就成倍地增长了,人的生命的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因此,在79岁生日那天,他风趣地说:“我已经是135岁了。”

乐于奉献便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雷锋乐于奉献,人们将其铭记;范仲淹处江湖之远而心怀天下,历史为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奉献者付出的是时间、金钱,甚至是无价的人的生命,而收获的却是高贵的人格和不朽的灵魂,他们的人的生命境界也因此无限地提升。比尔·盖茨已经是腰缠万贯的世界首富,为了从事慈善事业,他辞去微软总裁的职务,全身心地投身于慈善事业。他曾说过:“许多人死后都希望能够升入天堂,而从事慈善事业便是最好的方法。”奉献为人的生命的价值加码,人的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未经雕琢的宝石,那就让我们用心雕琢,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的生命境界。

诗的境界及意象论文篇二十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1、雨巷。“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

2、油纸伞。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3、抒情主人公“我”: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

4、雨。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

5、篱墙。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

6、“丁香”。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