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优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8:00:22 |
- ZTFB |
- 8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提升的方向。写总结时要注重文字的精炼和简洁,避免冗长和啰嗦。写总结时,我们常常需要一些例子作为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希望有所帮助。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一
社会的发展正在走出工业化时代,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现代化信息时代广泛影响着社会经济,对会计领域必将产生巨大冲击。可以说,信息化会计在会计领域的发展是必然的,并且对传统的会计行业提出新一轮的挑战。会计实践反映出会计模型,也就是根据会计实践所得出的经验、特征等,对会计进行描述。工业时代下的传统会计模式适应了工业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环境和技术要求。因此,传统会计技术对会计的管理、计算以及决策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信息化会计较落后。首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会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会计领域的需求,如及时精准的信息等。其次,作为建立在信息及知识的产生、分配及运用等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更是要倚靠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现如今,知识经济以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传输,在高速的特殊信息传输下,传统会计模式已经达不到财务信息的输出和加工方面的要求。另外,新产业在知识经济中开始不断地发展,作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生产条件,它们依赖着知识信息,这对现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型,特别是会计领域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些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要向企业各部门提供完善真实的财务信息,就必须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网络。综上所述,会计发展到会计信息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出现是因为传统会计模式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不相符。二是知识经济影响着会计信息化。三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要求会计行业发展信息化会计。
1。2会计发展的趋势。
会计信息化有力地推动着会计发展。在全球经济信息化进程中,会计将会如何发展,要怎样发展成为会计领域探究的焦点之一。面对企业的需求,适应当下信息化社会的节奏,会计信息化如何影响着会计的发展,本文将归纳出以下几点:第一,会计理论和实践都受到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扁平化管理响应了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经济信息高速化。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封闭孤立的传统模式,创新了会计理论。第二,信息化会计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让财务信息更加真实、迅速、全面和精准,这些信息支持着财务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决策的基本条件,而财务管理的结果反馈又是核算信息的一部分。第三,会计信息化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会计的实务因会计信息化发展而改变,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信息化让会计信息得到共享,使信息分析力提高,更全面地开发其价值。第四,会计信息化起到了企业经济管理作用。会计信息化使得企业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质量的提升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第五,信息化背景下,会计领域法规不断改进。随着会计步入信息化,会计相关的'法规也开始了适应性调整和改革。研究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科学合理的会计法规,更有助于推动会计的发展。第六,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会计是企业的重要部门之一,提升会计在企业中的能力,能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2。1加强网络信息设施的建设。
要更好地构建企业信息化,推动会计发展,就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研制信息传送设备、开发信息技术和建设网络信息传输等。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投入到建设国家信息网络主网中,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一个高速、宽带、高水平和高容量的网络信息环境。逐渐改变部分地区资源信息垄断、会计信息孤岛等现状。协调企业财务信息网络化,使得财务信息得到共享。多元化报表、远程报表的审计都是网络财务的功能,财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能够协调企业的业务和经济。让企业管理集中化,改变了企业财政信息的传输与运用,发展会计信息化,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化。
2。2培养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要全面实现会计信息化,培养创新性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是关键。以往,会计行业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经济信息化的时代,这样的会计人员是不能适应新会计时期发展需要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企业和市场的敏感度,以及对会计专业技术熟练度是一个会计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根据现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加强信息化会计专业教育的投资,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讲课或支持人员进修等方式提高会计员工的整体素质。让会计界的人士不仅能够对信息化会计操作熟练,更能够为企业带来创造性的价值。建立起一批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2。3完善相关法律,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机构。
完善在宏观条件下会计的相关法规,是保证会计得到全面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法律管理是国家在履行其职能的内容,因此,应该在这一方面给予指导。如规划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模式;制定并且完善会计信息化专业的管理制度和准专业评定标准;建设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等。会计信息化发展下,企业需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机构,才能让会计的发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专门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员、统筹专家、计算机人员、管理专家等参与到其建设中。在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时,必须明确其定位,仔细观察,采纳多方意见,加强决策公开性和民主性。
2。4根据实际,创新会计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发展,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力。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在制订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的运用时,要根据实际,开发会计信息化软件,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作用力。将企业经济和业务实现一体化,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前提,研究出如何迅速地供给企业全面、正确、多层次的信息,如何更清楚地看到信息化的过去,规划会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
3结语。
随着社会时代需求的不断改变,会计电算化取代传统会计,会计信息化也将完全取代会计电算化。在未来,会计信息化将是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全球经济背景下的企业不断地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使其经济环境变得复杂。企业要想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得以生存,不仅要对本身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外部的多变环境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因此,这就需要足够准确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系统则属于所有内外部经济信息来源之一。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不仅适应了企业管理的需求,并且结合了企业整体信息系统中其他相关的信息,达到了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结合。会计信息化有效填补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漏洞。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二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阻碍。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应对未来发展对策。
第一,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受教育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会计的许多基础性工作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因此并不乏一般的财务人员。但是对于既懂财务又懂战略决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却依旧十分稀缺。国家必须注重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严格控制教学质量,充分重视综合素质,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将管理理念停滞于管理层。只有这样,才能将管理会计信息化落实到企业。
第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要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制定适合企业的考核制度。例如责任考核制度,有助于将成本控制与责任部门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日常工作进行分权管理,各层管理人员都能在权限内搞好管理,并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给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第三,加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首先应该对中小企业强化引导与促进,提髙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出于对投人成本与实施效益的担忧,一直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大门外徘徊。对此,政府应该为这些企业免费提供包含账务、报表等基本功能的会计核算软件,营造信息化氛围,促进信息化的实施。
第四,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化的程度是由对财务软件的利用程度来决定的,所以财务软件的功能与思路也引领着企业的发展。例如,开发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技术平台迫在眉睫,只有建立了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平台,数据才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整合,才能使管理会计信息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企业应尽快实现xbrl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集成与融合,来达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
除此之外,构建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只有在健全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才能实现,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才得以有效地运行。
尽管我国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上,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知还是十分有限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企业只有把管理系统搭建在云平台上,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浪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三
摘要:治理的形成与对治理的形成与发展,在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上赋予它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使它能够突破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在会计领域孕育出一个崭新的体系,以适应并服务于当代高速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治理科学的发展,是治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安东尼(anthony)对治理会计发展的评论进一步指出:衡量任何治理会计思想的标准是治理者对这一思想的。治理会计是对优秀治理实践的吸收、提炼、改进与传播。
一、治理会计的'萌芽阶段。
19世纪初的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出现,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过程。为了适应企业价格决策和业绩评价的需要,产生了作为治理会计萌芽的本钱会计。治理会计形成的源流正是来自于本钱控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产生,以及早期本钱控制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由本钱计量、记录方面转向本钱控制方面的时候,治理会计创立便处于萌芽阶段。
20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其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与环境的影响之下,率先在本钱控制方面寻找到拓宽会计参与公司治理的通道。紧接着,通过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会计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突破一治理会计产生,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治理会计建立起来了。
之后,治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中专门用于内部治理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治理会计的逐步丰富、完善起来。治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会计阶段和决策性治理会计阶段。前者是以经营决策方案经济效益的评价为核心;后者是以责任会计为其核心,着重于对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控制。
二、执行性治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这一阶段是以泰罗的科学管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继发表的“计件工资”及“车间治理”著作之后,泰罗于19发表了《科学治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开创了企业治理上的一个新纪元。书中对标准化治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本钱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随后,“标准本钱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的产生,便为治理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1885年美***械师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本钱》、188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埃米尔。加克与会计师m.费尔斯合著的《工厂账目》,到1911年e.韦伯纳的《工厂本钱》这些书主要讲的还是产品本钱,但其中已开始涉及到一些本钱治理方面的题目,这些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单纯的讲本钱核算向兼顾论及本钱治理题目过渡。188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立,它的成员诸如泰罗、埃默森等工程师开始超出工艺技术范围产品本钱题目。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师h.r.汤在协会的年会上发表题为《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论文之后,工程师便更加注重从解决产品本钱题目着手研究公司经济效果题目,正是围绕着这方面的题目而展开的深进研究,促使美国的科学治理运动处于酝酿之中。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四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管理会计的功能已经由提供合规--的信息不断转向进行价值创造的资本管理职能了。而管理会计的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引擎,在大数据的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功能是否能够有效的发挥,与大数据的信息化,高效性、低廉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在大数据时代下,管理者要做到有效地事前预测、事后控制等管理工作,在海量类型复杂的数据中及时高效的寻找和挖掘出价值密度低但是商业价值高的信息。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就能够被看做是大数据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的一个相互结合,可以认为是通过一系列系统有效的现代方法,不断挖掘出有价值的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和其他非财务会计方面的综合信息,随之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分类、计算、对比等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此能够做到满足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各个环节的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等的需求。需要掌控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就能够通过预算管理信息化来实现;需要帮助管理者优化企业生产活动就能够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供产销一系列流程进行监控来实现;需要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解以此帮助管理者为企业制定战略性目标能够通过业绩评价信息化来实现。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仍在不断加强。正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是瞬息万变,与此同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方式,选择跨行业经营的模式,经营范围的跨度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企业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实力,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要求。虽然不同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不相同,但对通过环境的有效分析和企业战略的充分把握,从而进行研究和预测市场的需求是如出一辙的.。企业对需求的考量进而反应到企业的开发研发、成本控制以及资金流安排等各个方面,最终形成预算报表的形式来体现企业对未来经营活动和成果的规划与预测,从而完成对企业经营活动事后核算向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监管控制的转变。
然而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和元年诺亚舟一起做的一项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调研结果中得出,仅仅有4成的企业完成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大型的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这方面的普及率都不高,足以说明我国整体企业的应用情况也不容乐观。所以从整体上来讲,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并未在我国企业中获得广泛的普及。
(二)成本管理信息化。
企业由传统成本管理企业向精益成本管理企业转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而基于大数据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对计划、协调、监控管理以及反馈等过程中各类相关成本进行全面集成化管理。而进行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价值流进行管理。企业能够通过成本管理信息化对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等进行有效地信息记录及进行标示,并结合在财务信息系统中产生的单独标签,使与企业有关的供应商、生产经营过程和销售等的过程全都处于企业的监控。以此企业可以做到掌握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能够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到原材料的消耗,产品的入库及出库等一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结合价值链的分析和价值流管理,企业通过将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分解,形成多条相互连接的价值链,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每条价值链的成本数进行有效的追踪监管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为企业提出改进方案,并使用历史成本进行预测,达到减少企业的不需要的损失及浪费,最终达到优化生产经营过程。
虽然成本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使得企业完成全面的成本管理,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然而信息化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三)业绩评价信息化。
业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的一种反馈信息,当企业的绩效处于良好状态,代表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也反映了企业现阶段人才储备充足,发展处于上升期,由此企业定制扩张战略计划。而当企业的绩效不断减少,代表企业的发展状况在恶化,也反映了企业的人才处在流失状态,企业在不断衰退,此时企业应该制定收缩战略计划。企业进行业绩评价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类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将对员工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的财务信息、顾客反馈、学习培训等各方面联系在一起。对于企业而言,具备一套完善且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业绩评级和激励体系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组织内部关系成熟的一种重要表现。
然而,如今对于具备专业的业绩评价信息化工具平衡分卡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对业绩评价的先进办法对于数据信息的要求比较简单,通常可以由传统方式获得。所以,现如今能够完全将业绩评价纳入企业信息系统,并能够利用业绩评价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企业数量并不多。
(一)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不重视。
我国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重视的问题。首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和建设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甚至由于对于企业自身的认识不够充分,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趋势产生了质疑和抵触心理。再者,只有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中进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及应用,但是,企业应用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进而促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手段已经在我国众多领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发展过程,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受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与软件的设计和应用也要求较高,所以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基础建设还相对较落后。
(三)管理會计信息化理论与企业经管机制不协调。
虽然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很多行业的不断涌现出新的企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以及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管理决策方面也产生了显著地差别。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权责统一,产生了管理层短视行为,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等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一)适应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要结合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在企业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理解和考虑,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好的法律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求企业处于相对较好的环境之中,以此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管造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内部环境。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要求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树立有效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股东、懂事、管理层以及每个员工的价值观念体现,有利于各级员工都能够正确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再者,企业要储备足够的管理会计人才,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同时,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最后,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为企业创造长足的生命力,为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开发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不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会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组合使用,并且这种情况在未来也可能将持续下去,企业需要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面对着一些问题。因此,相应的措施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才能够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五
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动因,研究者一般认为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很少从会计信息的需求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动力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会计作为人造信息系统,其基本目标就是满足信息使用者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受到需求者认知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在原始社会,人类的信息需求仅仅停留于了解生产成果,加之受工具、语言、数字、介质等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通过在骨片、鹿角上的刻画提供最朴素的数据资料,因此那时的会计,充其量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录工具,根本称不上“系统”。当人类步入奴隶社会后,奴隶主为了及时了解奴隶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控制国库的收入、支出和结存,对会计数据的需求明显扩大,从而产生了最初的簿记和报告制度。《周礼。天官冢宰》所记“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制”中的岁会、月要、日成,就相当于现在的年报、月报、旬报,并形成了分期结算与考核的会计理念。
进入14世纪后,意大利成为世界的商业和贸易中心,频繁的商业活动和贸易往来,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迅速膨胀,加之近代企业的出现,阿拉伯数字的引入,印刷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会计核算工作走向科学规范。会计不仅能够通过复式簿记方法全面、系统地记录日趋复杂的经济事项,反映经济组织财产变动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论会计理论还是会计方法技术在此期间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开始了简单的数据提供向系统的信息披露转化的会计时代,会计信息系统正式形成。正如荷兰会计学家海渥所述:“对那些认为会计不仅是一种技术系统,而且认为其多样的形式受到各时代工商组织发展的影响的人来说,会计史与经济史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所谓时代,指的是这些技术形式达到的发展阶段。正是每个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这一技术系统的结构。”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伴随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逐渐形成,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的使用群体增加,信息需求的范围和内容扩大,对各种决策的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企业所有者(委托人)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为使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不断增值,委托人需要通过会计报告随时了解受托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所有这一切,无疑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世界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各国的经济纳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度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捆绑在一起,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网络。而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甚至是生产方式,它不仅大大加快了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而且使会计信息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实时生成、传递和共享成为现实。此外,知识产业的迅速崛起,使无形资产在很多行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衡量企业价值的首要因素,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采用,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决定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范围需求进一步扩大,质量需求进一步提高,时间需求进一步加快。而所有这些需求,必然促使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强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信息需求的扩张必然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可以说,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与信息供给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正是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创新、会计方法技术不断进步、会计信息系统日趋强大的直接动力。而会计信息需求又受到相关的物质技术和人们的认知水平的制约,信息需求与管理认知水平、信息技术条件的对立统一,进一步构成了推动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
(一)信息技术条件。
信息技术作为制约会计信息需求的条件之一,其技术性能主要体现在存储介质和网络水平两个方面。
从存储介质看,磁介质和光介质的出现,为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方式,促成了信息记录的无纸化。与纸介质相比,磁介质和光介质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和存储内容的准确性,而且由于更容易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因此,采用磁介质和光介质存储技术,必然促使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新的需求,并对手工模式下的信息生成和传播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此外,介质的转换和网络安全性能的提高,又进一步刺激了用户对“电子货币”这一更为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的需求。我们知道,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与介质技术紧密相关,以金银为介质的货币基本上统一了商品的价值计量,以纸张为介质的货币极大的方便了资本的流通和商品交易的结算,从而使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基础上生成的会计信息更具有总括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可以预见,货币的电子化不仅对传统的货币支付、保管和结算方式形成挑战,彻底改变人类几千年的货币观念,而且将从根本上动摇会计的计量、记录和报告方式,促使会计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从网络技术看,计算机已经由应用初期的计算工具转变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手段。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在网络内部的传输和共享,而且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管理环境。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只能实现某个数据处理环节的加速,而借助于网络平台,则可通过局域网、内联网将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连接成统一整体,消除会计信息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差异和冗余,进一步激发企业和与企业相关的外部利益集团,如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应用网络平台交换和共享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管理认知水平。
如果说信息技术条件主要限制的是会计信息需求的`“量”,那么管理认知水平约束的主要是会计信息需求的“质”。一般地讲,管理认知水平的高低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成正比。管理认知上的局限,必然造成会计信息的需求层次低、判断信息是否对决策有用的能力差,采集和运用会计信息的技术弱。站在信息系统的角度分析,信息需求可分为明确需求和潜在需求两种,其中潜在需求具有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而不确定信息需求的多少则与人们的管理认知水平直接相关。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呈现复杂化、个性化和多变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定的信息需求客观上越来越多,会计信息系统很难像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那样,准确预见并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我们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复杂的信息需求与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必须从主观上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认知水平。
管理认知水平如果滞后于信息技术,同样阻碍会计信息需求的扩张。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充满风险的市场竞争,信息使用者既要了解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生成的会计信息,更需要把握企业未来的会计信息;既要了解企业的有形资产信息,更需要掌握企业的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方面的信息;既要了解传统的会计收益,还要洞察企业的全面收益;既要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还要知晓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唯此,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可见,多元化、全面性是新经济环境下信息需求的基本特征。
定期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是传统会计的基本特征,这一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信息披露办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时效要求。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信息使用者必须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发展动态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他们需要的是实时化的会计信息,唯此,才能形成预见性的分析判断,科学化的决策依据,进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这就是说,快捷化、实时性也是当前信息需求的特征。
传统的信息披露基本上是通过规范统一的财务报告向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几乎完全一致的内容,很少考虑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信息使用者因决策对象和达到的目的不同,所需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别必然增大,传统的信息披露方式根本无法同时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信息使用者已不再满足于纸介质的信息载体和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表述方式上也不再囿于文字和表格,他们希望更多的运用音像等高科技手段展示信息内涵。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个性化、差异性已经成为信息需求的又一特征。
首先,在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提供者只是根据既定的会计核算规范,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机械的完成原始数据的会计整理、加工和综合,他们提供的会计报告,往往以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为假设,实际上并不关心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在经济环境较为稳定、会计事项相对简单、信息需求差异较小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基本可行的。但面对多变的经济环境、复杂的会计事项和迅速扩张的会计信息需求,现行会计信息系统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务实性的局限则日渐显露。
其次,由于信息提供者完全掌握了信息生成和披露的权利,不可避免地会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造成扭曲信息的现象,特别是在原始数据向综合数据的加工和推导中,这种扭曲既可能因为技术性错误导致,也可能因为信息提供者人为篡改造成。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讲,会计信息的生成类似于一个“黑箱”,他们只能被动地获取最终的结果,而无法得知会计信息的生成基础和具体过程。这就是说,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完全是一个供给决定需求的系统,其弊端不仅在于无法实现需求方的意愿,而且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留下了很大的舞弊空间,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这已被我国的会计实践所证明。
最后,也是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最致命的缺陷是,限制甚至扼杀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主动性。因为任何一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都是由供需双方共同维系和相互促进的,缺少任何一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导致市场的萎缩。没有会计信息需求的拉动,会计信息的供给就会停滞不前,会计信息的质量就不会提高,会计市场就不会繁荣和发展。
基于上述矛盾,要想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绝不能依靠简单的修补或局部的整改,而必须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根据信息需求再造会计信息系统。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处理和生成过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信息输出三个环节,且三个环节全部由信息供给方按照固定的信息处理规则和加工程序完成,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动的接收供给方输出的信息。“需求决定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划分信息处理的权限,将数据加工和信息输出的权利交给信息使用者,由信息使用者制定和维护信息加工规则,并按照自己的需求生成或“组装”相关的信息报告。
在需求决定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信息供给方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tps系统完整地记录企业发生的全部经济活动,采集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服务的数据并集中存放于数据库,而不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加工处理。换句话讲,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而是提供足够的有助于生成会计信息的各种数据以及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建立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数据“超市”,以便他们借助网络的强大处理能力,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实时进行信息选择、加工、提炼、汇总和分析。
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使他们在系统帮助下选择自己所需要和偏好的信息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时间;其次,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于信息生成规则基本掌握在信息用户手中,用户可以选择不同规则对同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数据的多维度观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加之用户可以直接面向基本的业务数据,验证相关内容,甚至可以实现信息的逆向追溯,因此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生成的“黑箱”操作,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第三,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当会计环境发生变化时,无需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只要对信息生成规则加以修改和维护即可,发生新的经济业务时,也只需添加新的处理规则。此外,基于信息处理规则的开放性特征,用户还可根据需要构造自己的规则并在网络上发布,进而实现信息处理规则的共享。
在需求决定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信息加工和生成权利的外部化,会计信息市场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信息用户不只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会计信息市场的主体。但由于信息用户的需求层次不同,对会计信息的认知能力有较大差别,而会计信息系统又不可能提供一种报告生成器来满足众多用户的要求,信息使用者也不一定都具有使用和维护报告生成器来组装自己所需信息产品的能力,因此,信息使用者必然会把该种功能让渡给信息中介机构去完成,并为此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是说,在需求决定性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用户将越来越多的依靠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从另一方面讲,为了争取更多的信息用户,中介机构也将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而当中介机构在信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时,必然代表广大的信息用户向企业施压。
迫使企业更大程度的开放自己的数据库。这时,企业为了获得更多信息用户的关注,也必须向中介机构提供更多的数据,并将部分信息处理规则让渡给中介机构,由他们来开发和维护报告生成器,并负责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可见,在企业、信息中介机构和信息用户构成的信息市场中,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投资,不得不更多的。向中介机构和信息用户开放数据库;中介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回报,也会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向信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信息用户的需求将有效刺激信息市场的发育,并且通过对中介机构的选择促使中介机构优胜劣汰。这种市场机制的良性循环和三方面的博弈结果是:企业的会计行为日益规范、透明,舞弊空间逐渐狭小;中介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逐渐提高,信息供需的“纽带”作用不断加强;信息用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通过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六
论文摘要:文章以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例,介绍了热动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教学改革措施、建设成果及专业特色等,可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论文关键词: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质量工程。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将择优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电厂热能专业,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本校师资力量最强、就业形势较好、招生人数较多和学生成才率较高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累计毕业生人数已达10616人,在校生人数2647人。尤其最近几年,在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共同组成的校理事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学科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在全国各专业的前列。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发电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得到了发电行业的充分肯定,在我国发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热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电力行业”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
一、建设思路与改革措施。
1.建立并形成热动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机制。
通过校理事会定期开展能源动力、发电(火电、气电、风电和核电等)、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形势调研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研讨与分析,根据国家的人才需求,制定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化、层次化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教学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普遍采用国内外高水平的新版教材,继续组织编写高质量的适用教材,形成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机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或短期合作研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企业的短期高级技术培训、生产一线观摩、调研和相关会议;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兼职授课,形成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定期人员交流机制。
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为了适应我国能源与电力发展对全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相关实验室资源,依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设立的“能动之光”科技创新项目,建成了包含电厂实践教学模块、动力工程基础实验模块、热能动力工程实验模块、创新实验模块的集知识学习、技能拓展、工程训练、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无缝链接,体现“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建设成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着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集现代信息技术与热能动力工程知识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现代能源、电力行业相关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国家能源电力需求为建设导向,从方向凝练、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专业建设别具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
为适应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在热能与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开设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核工程与核技术、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能源等专业方向,覆盖主要发电形式,具有鲜明的电力特色。通过与国家大型企业合作,采用“订单+联合”的培养模式,使专业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了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加强培养学生厚重的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方向毕业生的一次签约率超过98%,毕业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深得能源电力行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用好现有人才,新引进的教师均为名牌高校的博士或博士后,有数名教师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工程化训练,有计划、分年度派教师赴美国、法国、英国、丹麦、日本等能源和电力较发达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合理,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4.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打造课程体系,带动教材建设。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华北电力大学“四模块”(基础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验模块、校外实践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2007年8月热能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顺利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三、鲜明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时刻以国家能源电力需求为建设导向,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不断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并将继续不断强化内涵、扩展外延,满足国家对能源电力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1.突出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以为国家能源与电力工业培养热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电力行业”特色。
2.支撑学校的大电力学科体系。
近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针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所形成的新的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了专业方向的设置,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孵化出来的风能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核技术等专业成为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于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备,特色鲜明。
从复合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现了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厚基础、宽口径,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体现“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4.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全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从2007年开始试办,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做班主任,因材施教,2007级实验班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末一次性全部顺利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实践证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是成功的。
四、结论。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实验条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经成为我国发电领域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得到了发电行业的充分肯定,在我国发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电力高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更是关键,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华北电力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定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热动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更多能源与动力领域的优秀人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七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成本粘性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与传统的成本习性假设存在冲突,必将对基于成本习性假设的传统管理会计工具产生影响。文章分别分析了成本粘性对本量利分析、预决策分析、规划与控制分析和业绩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已经步入高成本时代。成本历来都是制造业企业的命脉,面对不断增大的成本压力和日益缩小的利润空间,加强成本的管控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工具是制造业企业进行内部管控的常用手段。传统管理会计中的一系列管控工具均是基于成本的习性假设和对称性假设,在这些假设和理论指导下,企业的成本只是简单机械地与业务量相关,因此管理者更多的是去重视生产量和销售量而无法积极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但是,随着对成本习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发现成本粘性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研究成果与传统的成本习性理论存在矛盾,可能会对传统管理会计分析工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这些分析工具提供的管理参考信息的准确性。当前国内外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其存在性和影响因素上,而对其经济后果的研究较少,笔者欲就成本粘性对传统管理会计工具的影响做一分析,以便更好地结合成本变动的特点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内部成本管控工作。
二、传统管理会计工具与成本粘性。
(一)传统管理会计工具。
管理会计是为适应企业内部管理诸如分析、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等需要而产生的,它把会计与管理结合起来,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它既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从西方引进,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相对稳定,并且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内部管控的常用手段和工具。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工具主要有本量利分析、预决策分析、规划与控制分析和业绩考核评价等。
这些传统管理会计工具都是基于成本习性和对称性的假设和理论。成本习性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函数关系,成本只机械地与业务量相关。成本的对称性是成本随着业务量增加而增加的数量等于成本随着业务量相应减少而减少的数量,即成本边际变动量与业务量变动的方向无关。基于这种假设构建的成本模型简单、易理解,在粗略的成本管控模式下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以及对管理要求的精细化,这种对生产和成本管理高度概括性和理想化的描述降低了对现实因素的包容性,偏离了实际情况,不利于有效地指导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
(二)成本粘性。
美国学者andersonetal.(2003)通过对1979年到1998年在美国上市的7629家公司的年度数据研究发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业务量的多少,而且和业务量的变化方向有关,并借用经济学中价格粘性的概念提出成本粘性概念。这一研究成果开创了成本粘性研究的先河,自此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如火如荼。我国学者孙铮等[1]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4年至2001年的年报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成本费用粘性。马广奇等[2]指出,早期研究人员首先发现的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粘性的存在,后来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总费用也存在粘性,总费用粘性也就是总成本粘性,因此就直接称作成本粘性。
成本粘性是指成本的边际变化率在业务量不同的变化方向上具有非对称性,即成本随着业务的增减变动并不具有严格的对称性,业务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额比业务量等额减少引起的成本减少额大,两者之间的差异用来衡量粘性的大小。比如,业务量增加1%时成本增加0.75%,而当业务量减少1%时成本只减少0.55%。当前国内外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其存在性和影响因素上,而对其经济后果的研究较少。成本粘性研究的兴起是对传统成本习性理论的挑战,必将对基于成本习性假设和对称性假设的传统管理会计分析工具产生影响。
三、成本粘性对传统管理会计工具的影响。
(一)成本粘性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基础分析工具,它不仅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等管理工作,而且对于外部财务分析师和投资者的预决策也具有重要作用。本量利分析是通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析,旨在为优化管理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工具首先基于成本习性假设,将企业的全部成本理想化地简单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成本模型,而忽略了管理者行为、企业特征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其他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被忽略的因素往往会使得成本的变化与业务量的变化并不是严格对称的,即出现成本粘性现象。
成本粘性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传统成本模型的运用效果,造成传统本量利分析工具提供的管理参考信息有偏差,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管理者以及外部财务分析师和投资者的决策。比如,在销售量下降时,如果管理者不考虑削减资源,就会造成资源闲置和产能的过剩,而这些资源照样会通过各种形式转变为企业的成本,导致业务量下降而成本并没有同比例下降;但如果削减这些资源,一旦业务量再次上升,就需要花费很大的资源调整成本。因此,当企业的销售下降时,如果企业预期未来销售将增长,调整成本的存在将会使管理者保留一些额外的资源,从而产生成本粘性。当企业的销售量下降时,成本粘性越强,它的会计利润下降的会越多,这样会引起会计利润在不同期间表现出不稳定,由此将导致很难对企业的会计利润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影响本量利分析工具的运用效果。
(二)成本粘性对预决策分析的影响。
传统管理会计中的预决策分析包括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三类问题。但不论哪种问题,都与成本分析密切相关,成本的多少以及与特定预决策的相关与否是预决策分析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预决策的偏差甚至失误。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管理会计关于成本习性的认识局限,人们对成本的分类和理解一直作一种理想化的'假设,由此得到的成本与业务量具有线性关系,而通过传统的本量利分析使得利润与业务量之间也是线性关系,并依此作出相应的决策。然而一旦考虑到成本粘性的存在,则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的结论,因为在传统成本习性基础上的决策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比如在预测销售量增加时,如果考虑成本的粘性,总成本的金额就会高于根据传统成本习性计算分析的结果,那么原来计算的利润或者净现金流量就可能偏高,这样得出的管理会计信息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决策。因此,管理者在作出一系列预决策时应把成本粘性对经营决策的影响予以考虑,对传统的决策方法进行修正才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成本粘性对规划与控制分析的影响。
规划和控制分析主要是全面预算管理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如何合理安排和调度企业的各种资源以确保经营目标和战略的实现。在整个预算体系中,成本费用预算是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又是落实成本预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首先确定预算目标并对其进行层层分解和下达,销售费用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和财务总预算等这些环节都与成本密切相关,如果在其中一步忽略了成本粘性就会导致后续的预算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错误。企业每期制定完标准成本之后,都需要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然后根据两者之间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以及成本控制,也为将来制定更好的标准成本提供参考。因此,假如忽视了成本粘性的存在也同样会影响到企业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执行。在规划和控制系统建立过程中,关注成本粘性,便于通过周密的计划避免或者减少成本粘性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关注闲置资源的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成本粘性对业绩考核评价的影响。
业绩考核评价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传统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指标是企业进行业绩考核评价的关键因素,成本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绩效指标的计算,进而影响到业绩考核评价的效果。
成本粘性的存在无论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期绩效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当企业的销售量出现暂时下降时,如果管理者削减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会导致成本粘性在短期内降低,从而使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有所提高,但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样,如果企业的成本粘性过高,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对市场的变化反应缓慢,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短期绩效,时间久了也会降低企业的长期绩效。所以,企业的成本粘性过低或者过高都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绩效。当企业的销售量变化时,管理者应该考虑成本的粘性因素,采取稳健的措施并保持谨慎的态度,适度地调整企业的资源,才会有助于改善企业的长短期绩效,从而能够较好地考核评价管理者的业绩。
四、对策和建议。
传统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内部管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成本粘性的存在对这些原有的工具、方法和模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资产结构,加强资产管理。
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就要合理配置资源,重视优化资产结构并不断加强资产的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企业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企业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所占比例的大小对企业的成本粘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尽管从盈利能力来看,太高的流动资产比重不一定好,但在短期内流动资产容易调整,所以其所占比重越大,则表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成本粘性也就会较小。基于此,对于流动资产,企业要制定高效合理的信用控制流程,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加强存货管理,确定合理的存货数量和购销时间,提高存货的周转率。非流动资产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其比例过高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调整成本,成本粘性程度会加深。因此,企业要清晰把握自身的经营现状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准确预测未来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不断地降低非流动资产比重,同时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改进工艺流程,以提升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提高成本调整的灵活性。
(二)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涂柳媚[3]指出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成本粘性的存在除了契约刚性和调整成本等原因之外,委托代理问题也是造成成本粘性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现代企业制度下两权分离的结果导致股东和经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这就使得经理人在面对资源调整时受到利己动机的驱使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比如当企业的业务量下降时,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薪酬并尽力维护他们所能控制的经济资源,成本粘性便随之产生,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首先,合理确定董事会的规模并适当提高独立董事的数量和质量。董事会要保持合理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太大容易导致有些董事“搭便车”行为,太小又可能影响决策的质量。由于独立董事的特点,建议适当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同时要注意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建立健全对独董的考核机制,避免出现花瓶董事,这样在提高决策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成本粘性。其次,完善高管薪酬管理制度。建立经理人员报酬激励约束机制,把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实现更好的结合,这也有利于降低成本粘性。
(三)加强成本粘性水平的研究,合理确定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
成本粘性的存在会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相关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降低成本粘性,但成本粘性的存在是必然的。朱乃平等[4]指出,要完全消除成本粘性是不可能的,除非整个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但这种理想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另外前文分析也发现,如果过于追求成本粘性的降低,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短期绩效,但可能会影响到企业长期的绩效和发展,因此适度的成本粘性水平则可能更有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要辩证看待成本粘性水平和成本粘性所传达的信息含量,正确评判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适度的成本粘性水平应该是多少?管理者如何利用其进行成本管理和作出最佳的资源调整决策?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一个国家或者行业的企业总体粘性系数,而对单个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如何进行计量和评价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文档为doc格式。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八
知识经济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是会计人才输出的源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会计教育也要有所创新和改革。本文首先解读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进而从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的目标、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的师资、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的手段这三个方面来谈会计教育的新发展。
知识经济;会计教育;发展
1.会计工作管理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会计人员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制单、记账、编制报表等日常会计事务,并将工作重点逐步向经营管理方向转移,在组织内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同时也要求财务信息系统应具备分析、预测、控制、责任评价等功能,不断向管理型系统方向转变。
2.会计核算信息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财务信息的特点是迅速和高效,会计信息传递方式和报告模式也实现了多样化,通过发达的数据库技术,打破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
3.无形资产丰富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了很多了智力产品,且这些无形资产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越打越大,占单位总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无形资产的内容更为丰富,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此外,创新能力、人力资产也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资产,知识本身也在朝商品化、产品化方向发展。
4.会计人员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人员不再只是进行简单的收集和整理会计信息工作,其工作重心要向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方面转移,他们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使会计信息增值并创造出效能。科技的发展加快了知识的新陈代谢,想要做好上述工作,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5.人力资源日渐显著。人力资源也可以看做是企业的一种资产,且这种资产比传统资产的价值更大,能够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经济水平越高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就越大。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非常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甚至有学者建议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以量化的形式评估其价值并进行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学校教育中的市场意识增强,会计教育目标由校内应试教育向社会应试教育转变,但这并不能够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会计教育应该从各类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向综合素质教育方向转变。
1.本科教育与学生考研的关系。为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实施了研究生扩招政策,这实际上给高校本科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一些高校的会计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便开始忙于考研,为了备考放弃了常规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的考研方向和自己的专业完全不一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缓解,需关注以下几点:第一,研究生招考应注重对综合素质的考核,并逐步增加院校推荐学生的比例,以引导高校教育的改革;第二,尽量引导学生考研的方向,把与本专业方向相同、相近、相关的专业作为第一选择;第三,学校在大一、大二阶段应该给学生一次更改专业的机会,要知道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难出成绩,因材施教很重要。
2.高校教育与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薪酬,需要具备丰富的财会知识并通过专门的考试才可从业。从目前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以成为部分高校会计教育的风向标,一些财会毕业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便将重心转移到注会考试上,高校教育和注会学习的矛盾因此产生。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企事业单位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量要远超注册会计师行业,所以高校会计教育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有适应性、市场意识、学习能力及发展潜力的会计人才,而不是训练出一个专业人员,素质教育这一特征始终涵盖在高校教育中。为缓解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和高校会计教育之间的矛盾,需关注:第一,使用人单位和学生双方都逐渐了解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第二,高校教材可适当的覆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第三,教师授课过程中可将二者有机结合。
3.本科教育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关系。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会计人才有全面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其具备实操技能和职业经验,这样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但实践经验却成为很多会计毕业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早些年,部分高校曾经为会计毕业生统一联系实习企业,以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但受到教学实习经费、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学生就业方向自主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实习方式由学校统一安排转变为学生与企业间自由双向选择,分散到不同企业实习。这种形式的弊端是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生在此期间也脱离了学校的管理,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经常发生,实习的根本目的难以达成。从实践经验和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两方面综合考虑,我们认为:第一,学校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与检查;第二,不断加大实践经费投入;第三,各高校可联合建立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高校课程学习期间便可以进行实践操作;第四,课堂教学时增加案例分析和研讨环节。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质量的高低,提高会计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是提升会计教育水平的关键点:
1.教学研究型教师。会计教师应多参加业内学术交流,特别是要加强对会计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这样才有利于推动会计教育模式的创新。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人认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及专业职称就是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而忽略了对会计教学理论研究的关注,有关会计教学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更是少见。然而,在世界上高等教育较为成功的国家,人们更为注重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才是会计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更符合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会计教师要改变单纯的专业型模式,也不要在个人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停滞,他们应该更上一个层次,向会教学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2.双师型教师。会计教师要积极会计实践工作并不断更新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了教师其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可能是陈旧的,难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会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应允许教师外出兼职;第二,会计教师应积极参加专业职称考试;第三,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要加强交流沟通。
现代会计教育应该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工具就是计算机,所以,会计教学应当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计算机网络教学、会计软件教学的结合体。
1.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立网络化的计算机教室,教室网络同校园网络连接、校园网络同全国教育网络连接,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教育系统。此外,计算机网络教室还要配备摄像机、音响、大屏幕投影等硬件,将网络教室的功能性扩大。
2.会计教学软件。开发会计教学软件,内容包括会计实操、模拟考试、多媒体课件等。其中:多媒体课件应该是一种集图像、文字、声音为一体的软件,体现出一定的智能结构,此软件通常要经过课件内容设计、课件脚本编写、课件后期制作等环节来完成。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财会人员都要要借助财务软件来进行核算,用好财务软件也更便于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汤湘希.会计教育改革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九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财务已经慢慢趋向共享,那么会计人才应该怎么转型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吧。
目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逐渐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所以,为顺应时代发展,我国高素质会计人群仅掌握会计核算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种转型,在强调学生数学能力、统计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基础上,将专业覆盖面延伸到资金的预算、筹集、分配、控制以及对结果的评析等方面,即强化管理会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财务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做账和支付,也会要求财务做预算、绩效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筹划、汇率风险管理等。这要求实现财务与业务相结合,介入到企业的业务运作当中去,进行战略规划,帮助战略落地,也就是向管理会计转型。面对这种转型,财务组织要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方面走向集中,即财务功能的集中;一方面走向渗透,即财务向业务渗透。要实现这种转型,财务共享服务就成为我们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为财务转型提供3个方面的重要支持:第一是数据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大数据中心。通过共享模式,把原来分散在各个分支机构的数据汇总在共享中心统一来处理。
战略分析、决策支撑的数据可以由共享服务中心的大数据中提供。第二是管理的支持。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制度和规范内嵌在流程中控制和实现,强化了企业的管理基础。
第三是人才的支持。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去年曾提到,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员,要实现转型。通过采用财务共享的新模式,可以促使企业会计人员转型,强化管理会计能力。
由于会计信息人工核算量的减少以及公司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对财务监控的加强,公司内部财务工作在其流程上更加能够体现出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的分离。在这种大趋势下,公司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在共享服务模式下,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会被扁平化的服务组织所代替,原有组织和流程中某些角色和职能也将发生变化。曾有人估计,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以后,其财务人员可削减1/3至2/3。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会计信息化不会使财务人员闲置,对于需要重新分配岗位的财务人员来说,再次分配也算不上分流,而是又一次转型。
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是商业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会计管理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它从科技发展、组织结构改进的角度论证了当今时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它所需要的,也正是新时代的管理会计人才。而这也正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大力推广管理会计、推进财务共享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面对商业的发展和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育的现状,笔者对高校会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以下构想。
理论框架。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会计专业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
首先,重点高校的会计专业应适当缩减原有大量的会计基础类核算课程,因为这些工作会在财务共享服务的趋势下逐渐被相对学历较低的人员承担。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因为管理会计起步于财务会计。在强调学生数学能力、统计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基础上,专业课应尽量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再其次,认清管理类会计人才知识的宽广性,高校需要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在时间安排上,前两年的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都可以与同一领域的其他专业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按管理学科宽口径培养,以打好专业基础;同时又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后两年则分专业方向培养。
最后,学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设置财务管理大作业、专业实习、学年论文、会计模拟实验等,将课题性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在教学计划中予以落实。针对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一是要努力提高学校和学生的认识;二是要努力提高工作单位的社会责任;三是加强财政部门的支持,利用其影响力促进学校与单位建立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
具体课程设置。培养管理类会计人才,需要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不能仅依靠围绕管理会计本身的内容转。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新型会计专业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应分为以下三类: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金融学、经济法、统计学、市场营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旨在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专业核心课。一是专业必修课:中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告分析、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学、投资学、审计学、税法;二是专业选修课: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资产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税务筹划。这些是集中体现本专业特点的核心课程。
跨学科课。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计算机会计、国际金融、会计制度设计、租赁会计、环境会计专题、人力资源会计专题等。这些旨在扩展学生知识面。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财务问题。有必要结合需要,体现在会计教材及具体教学过程之中,例如:财务共享服务案例分析;中国集团企业财务问题,例如集团企业的财务体制、资本经营、集团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激励与控制等;中国中小企业财务问题,例如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财务特征、改制及出售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问题,诸如上市公司融资机制与融资结构、投资机制与投资行为等。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
摘要:在当今新兴的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主要从工商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入手,重点分析了如何有效地促进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
在科学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发展迅速的今天,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工商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潮流。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渗透性与广泛的实践性成为了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为我国工商管理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在促进工商管理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对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与管理,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市场经营者提供更有利的市场环境与优质服务是极其重要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市场的经营者要想更好的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监督来实施市场的调控对策,就必须要实时的监控市场趋向,积极地收集相应的市场信息,并规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政府作为市场监督与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收集市场信息、传播市场咨询并为市场的经营者提供服务的职责。由此可知,工商管理在市场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相应的市场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工作,并通过互联网“公开、透明”的传播至网上,实现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更好的促进市场信息的实时更新与传播,使市场的经营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就掌握到市场变动的最新消息,并根据市场信息科学、合理地调控经营与市场政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我国工商管理系统的发展,有利于对市场行情的掌控,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以此来确保市场执法的有效性与即时性。尤其是在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由下而上”的上传信息并“由上而下”的下发指令,实现管理流程的科学运转,并对的消除“中梗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一
管理会计最早出现于19世纪早期。而在我国,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行传授,直到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我国提出了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会计信息化将网络的办公自动化运用到了会计中去,通过高速的信息网络,对收集来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处理,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现了信息共享化,是科技网络迅速发展必然产物。管理会计信息化即是将管理会计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相继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会计电算化、财务一体化后的又一次会计领域的浪潮,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二
摘要: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数据存储的形式和会计核算的方法,触发了企业战略决策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一个企业价值创造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通常会涉及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组织以及财务等,对推动企业的产业转型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和技术的应用,给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会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完善企业总体布局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成本。“互联网+”计划可以有效地推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拓展我国的国际市场。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做一综述。
管理会计是指事业单位或者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或者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研究报道:大力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会计信息化的系统不仅要包含财务会计,也要包含管理会计,会计软件也应该具备管理与核算的作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互联网+”环境下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已经由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延伸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报告要更丰富,将企业的管理会计价值最大化。据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化已经过了2.0时代,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了协同交互的3.0时代、工业4.0时代,企业发展也已经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战略意识。
在我国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会计事业已经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了会计信息化,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与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企业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提高了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管控能力。由于转出与存储格式的不同、数据采集标准的不一致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了绝大多数的企业出现了客户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的计划系统、办公的自动化系统以及供应链的管理系统等多种系统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对接,不能为企业有效地提供跨系统、跨部门的综合信息。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它蕴含了企业72%以上的重要信息,不仅是国家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如今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其重视起来,用国际化的战略思想来看待信息化工作,全面考虑企业的协调发展与企业内部的系统化信息建设。避免效率低下、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等现象的发生,将会计信息化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中去,实行数据采集规范化、标准化,切实提高信息的开放性、准确性、稳定性以及通用性,让各个软件的系统数据自然对接,资源共享,提高数据的再利用水平与深加工,进而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内部控制。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伴随着大量新载体、新技术的产生,企业的系统结构逐渐变得网络化、高密度集成化,显著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采集效率、整理效率与数据传输的速度。同时会计信息化可以将企业内外部门、系统、机构的数据进行接口、转换、接受、发送,实现数据的交换,会计化系统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开放式的系统。由于企业信息化的开放,导致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可控性与统一性大大降低,更容易受到恶意软件、钓鱼网站、等的攻击,所以必须要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强化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采用安全的技术策略,用会计专用服务器代替普通的办公室电脑服务器,并在会计专用服务器上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建立起多层安全体系。二、加强系统的内部制度,按照“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软件开发维护、计算机病毒科学预防、资源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组织、硬件管理维护等一些控制制度,进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高校的运行。
(三)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重视会计的管理工作,会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档案的基础建设,企业要从实际出发,配置合理的空调、电脑、除尘等软件系统,并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会计档案工作要高效的完成,实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归档,有效提高档案的保险系数。在电子档案中,要能检索到相关的纸质档案,在纸质档案中,也能检索出电子档案的相关资料,切实提高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相关性。在电子档案存档时,尽量在光电介质上存储,少用或者不用磁介质。对于档案要远离磁场、注意防潮和防尘,以便在会计系统被破坏或者出现故障时,可以在紧急状态下迅速恢复。在access或者excel中保存档案,可以为日后直接查询、调阅档案提供极大的方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轨迹,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大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注重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不断普及,且应用广泛,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广泛搜集与企业相关或者企业需要的信息,作用者更需要的.是动态的、高度的、实时的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综合信息,迫切的需要完善和拓展会计信息化软件和系统。因此国家应该软件公司的开发,研制出集会计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系统、业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一体的新型的信息化系统,为税务、投资、财政、审计等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方便和快捷,有助于企业挖掘相关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新观念、新技术已经贯穿于现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要进行积极的转型,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人员也要进行积极的转型。对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要不断地塑造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现阶段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企业工作全面推进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团队。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时刻关注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积累,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企业要充分的利用媒体资源,创新对工作人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交流,同时企业还要不断招收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利用高薪引进大量复合型人才,多渠道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不断壮大企业的会计队伍,可以极大地加快会计化信息的进程。
三、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时代的发展,让会计信息更快地融入了信息社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策略和目标是从战略的高度前瞻性上构建高效的会计信息化框架,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提高企业信息的综合利用水平。会计信息化正朝着智能化、规范化、社会化、互联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显著地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拓宽了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华扬,杨洁.让管理会计信息化插上大数据“翅膀”[n].中国会计报,.
[2]王德昌.市场竞争、组织分权与管理会计信息视野[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j].会计研究,(11)。
[4]李永丽,刘军巧.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之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2)。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三
(3)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
(4)企业组成以高智力的科技含量为主。
由于知识经济具有与工业经济不同的特点,作为企业决策支持体系的管理会计也同样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管理会计注重本企业的决策、计划及执行,只对本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会计、决策方法负责,而知识经济时代,光从本企业入手,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在国际、国内大市场环境下竞争的信息需要。企业要面向世界,为之服务的管理会计也必须放宽视野,为企业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企业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人才开发、科研技术开发及新产品研制等方面下功夫,以确保长期的竞争优势。
(3)知识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更加注重自身价值,因此对企业价值的衡量与管理也是摆在管理会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4)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体,因此在资产计量方法上要加以改进;制造业比重的下降要求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方法也随之改进。
(5)企业经营成果不仅表现在利润上,更表现在企业价值的增加上,如何反映利润的分配和价值的增值也是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6)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现有知识已满足不了知识经济需要,管理决策者必须能够跟上时代的需要,才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一)观念上的创新。
首先是市场观念要创新。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目光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协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导致生产组织由传统的“大量生产”向“顾客化生产”的历史性大转变;同时,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生产高度电脑化和自动化,形成生产上的“弹性制造系统”。因此,企业在市场观念上必须创新,密切注视市场导向,加强研究市场动态,根据市场要求的变动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其次是企业整体观念要创新。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具有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和条件。企业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目标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为此管理会计的控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分析,而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联系,为寻求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服务。再次企业价值观念要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是知识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不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管理是强调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软”管理。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企业精神、经营方针、企业信条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企业文化的确立和创造,必然对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设计带来影响,促使管理会计的系统设计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以适应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文化氛围,有效地实现其过程控制。
(二)成本管理要创新。
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成本管理重心、拓展成本控制视角。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价值将更多地取决于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有技术上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的掌握在企业增值中占较大的部分,生产制造则占增值中相对较少的部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其开发和市场调研支出显得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的重心应当逐渐从生产制造成本转移到产品研制开发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作业”为中心的成本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从战略意义上考虑,管理会计可以包含以下成本管理内容:
(1)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降低成本。
(2)通过加强适时生产系统与存货管理降低成本。
(3)通过合理劳动力投入来降低企业成本。
(4)通过目标成本计算与成本企划降低成本。
(5)通过合理的研究开发,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降低企业总体成本。
(三)人力管理的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管理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与此相联系,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具体做到:
(1)进行人的行为研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使人在开始行动之前,就有积极的行为意识,在行为过程中能做到有意识的自觉控制。
(2)对人力资源价值及成本的确定。为了实施具体的人力管理,有必要将人力资源价值的成本量化,因为量化后的人力资源数据有助于各项管理措施的操作。
(3)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一样,能够在未来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但是若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也会出现投资失误,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此外,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分析与评价,还有助于企业在总资本预算中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使企业资金的分配更为有效,克服以往管理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资源投资的短期行为。
(四)决策分析与评价体系要创新。
管理的重心在决策。从决策分析方面来看,传统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该说,与结果计算相比,取数分析过程更为重要。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是否正确,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实际中,对取得的数据要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模型中运用的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测定,并调整取数的大小。
从决策评价标准方面来看,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这些利润、成本和现金标准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企业管理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有些过时,至少说很不全面。实践证明,单一的决策价值标准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教训,何况企业管理已从管理的单项研究发展到管理系统全面考察、从满足于内部分析进展到注重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研究。现实的管理会计决策离不开利润、成本、现金等标准,但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各种难以或无法计量的因素。比如,在知识经济中,投资方案的评价应侧重以是否能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的积累及各项技术的提高为标准,而不能仅仅注重短期可以节约资金等等。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企业都将面临新的生存环境,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会计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2]郭晓君,等.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4]许亚湖.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j].财会月刊,,(12).。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四
管理会计本身就具有深厚的管理思想。在会计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的责任早已不仅仅局限在做账、做报表等,而是需要将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运用到财务软件中,财务人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只有这样,财务人员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才能不被淘汰。管理会计信息化所建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管理会计和信息系统的一个集合,即用现在系统方法,对各种财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处理,来帮助信息使用者快速有效作出决策。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帮助管理者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分摊风险。
我国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运用领域,是从单一领域向整体建设发展的。在单一领域方面,例如预算管理信息化、成本管理信息化、业绩评价信息化等方面,已经逐渐成熟并不乏成功的案例,而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依旧仍重而道远。
信息化在中国企业成本管理应用领域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以erp系统中的功能为主流的大部分是以失败告终的,但在作业成本管理领域,信息化依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应用领域进行探究。管理会计的发展不是飞跃性的,而是持续渐进的,而abc作业成本法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一步。如今,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制造业以及部分服务业。许继电气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许继电器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确定成本信息和实现其战略目标,通过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对成本查询与分析以及未来成本的预测,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然而,如果没有计算软件以及云计算平台的支持,许多工艺复杂的大型企业根本无法完成成本核算或者获得精确的生产参数。王平心等也曾介绍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到西安农业机械厂的经验。由于成本核算对一个企业有着决定性作用,可见abc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对信息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将作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理念融合进信息系统,是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并不成熟,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不足。
(1)财务工作者的管理意识不够高。中国的财务工作者是不缺的,但据统计,80%的人只能从事记账等基础性工作,既懂财务又懂战略决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十分紧缺的。现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创新意识,都直接或间接阻碍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管理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企业内控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考评系统不够完善,落实得不够具体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
(3)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度不够。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化较多的仍是被一些信息化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实施,而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由于自身条件的阻碍以及发展的因素,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中小型企业中的运用并不理想,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4)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缓慢。在我国,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视远于管理会计,再加上管理会计软件的落后,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许多模型都无法得到应用,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发展缓慢。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五
中小企业大部分是私营经济,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家族式管理现象非常严重。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职责不分、越权行事和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的问题。认为反正是自家企业,会计出纳有自己人担任,无须监控,这直接导致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由于企业资金使用无计划,往往出现无法应付经营急需资金的现象,使企业财务陷人困境。
现阶段,仍然有许多中小企业中没有设立会计账簿,还存在许多设有多套账,根本不在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原则。为实现偷税漏税的目的,部分会计工作者还会在经理的指使下造假账。同时,原始凭证非常不规范同样属于一个普遍的问题,为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他们往往不开票。还有部分会计工作者以送货单或出仓单入账。此外,所使用的原始凭证是自制的,格式不统一,随意填写。
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的好坏通常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落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较差,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致使企业只存在会计职能。而没有财务管理职能,基本上处在记账管理阶段。由于理财方面没有长远规划,基本上是做到哪算哪,使企业缺乏发展后劲。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新时期我们提出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这一理念,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使得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成果不能很好的为企业的运行管理服务,会计工作的价值受到了质疑。
(一)会计核算制度缺失。
我国中小企业在规范会计人员的核算行为时,我们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会计人员的不合理、不恰当的会计核算行为,使得会计工作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
(二)会计监督缺乏力度。
会计监督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控制和调节,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监督分为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
(三)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
依法建账中的账,主要是指会计账簿。尽管我国在许多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依法建账,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得不到应有的贯彻执行,这已经成为会计工作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主体的重要性非常忽视,存在个人财产和企业产权界限模糊现象,其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的分离明显比不上大公司做的好,特别的对于民营企业,经营者即为投资者,一些把企业的钱拿到自己家中用,或干脆把家庭开支纳人企业的费用下账,为实现开支的增加,甚至部分老板为没有在企业工作的亲戚开工资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导致会计工作中存在很大成分的虚假核算。
(四)会计电算化水平低。
中小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会计经验、财务管理经验以及会计电算技术融于一身的会计人员,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得不到企业负责人的重视,因而在这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核算技术设备、软件,更加缺少全面系统地学习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知识。
(五)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法规的现象。有的'中小会计的会计人员是中专技校毕业,学到的知识面较窄,经验少,对处理一些高强度的账务处理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当前,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会计机构与工作人员的配置时,并没有依据相关的会计规范制度的要求来配置,多数企业为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会计机构的设置缺乏专业化与科学化的设置。在进行企业会计部门的员工招聘时,为节省资源,通常会聘用一些兼职人员或者非会计专业人员来执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核算无法确保其准确性与科学性,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措施。
1切实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中小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其具体的业务量,配置会计工作者,确保其数量充足,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业务素质,此外,应当制定诸多支持政策,尽可能的将会计工作者留为己用,同时应当适当奖励那些工作成绩较好的会计工作者。另一方面,会计工作者同样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逐渐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使自己能够高质量开展本职工作,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2xxx机构需要加强管理。
首先,xxx机构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指导,以此来督促它们严格按照法律从事。要求它们限期构建起相对系统全面的账簿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其在审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违背规范要求的,需要尽快对它们提出审计意见,并且还有上报xxx机构进行处理。其次,加大力度监督小企业会计工作者。一是加强对他们的任职资格的管理。明确规定公司雇佣会计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政府权威性资格证书。再次,政府部门应当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真正实现“遵守准则,诚信为本”。对未严格履行职责的会计工作者,应当将有关资格取消,限制其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等。对那些暂时不能实现规范化操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对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也可以规定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就要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之中,从企业的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都应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控制度的建设,才能加强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才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才能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因此,提高经营者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极为重要,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增强自觉性,企业内控制度才能落到实处。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六
会计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的他所处的环境,会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当然这些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等,每个国家的这些客观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会计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作为会计人员只有充分了解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才能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本环境下会计存的意义和价值,并真正的理解会计的含义,做出更加真实的职业判断,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说如果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环境的重要性,那么会计人员从事的会计工作将是闭门造车、海市蜃楼,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这个专业工作之中,因此,下文着重从对会计影响最大的经济环境入手,分析会计发展同经济环境之间的博弈关系。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
从历史的角度看,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期,人们的生产活动非常简单,生产成果与生产耗费的计算、比较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单凭人脑的简单思考、记忆或直觉就能完成,无需专门的记录、计算,因而也无需会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日趋复杂,仅凭人脑的记忆和简单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管理生产活动等经济活动的需要,必须通过计量、记录来反映,于是出现了极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如我国古代的“接绳记数”)这些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被看成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2.经济环境的发展决定了会计的发展。
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一国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此外,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也表现在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如目前的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很多企业(经济主体)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为了度过“寒冬”提供了各种失真的会计信息,混淆视听,这对会计的发展相当不利。
3.经济环境也离不开会计,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3.1会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通过对经济主体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为经济发展服务。
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作为社会主要的经济主体,依赖经济信息系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有效且有序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商品多,价格波动大,同时科技进步快,使生产设备更精密、更复杂。仅仅凭借管理经验或直觉很难制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合理的预测,帮助制定科学的决策。因此必须依靠会计信息系统,将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以此来控制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由于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并导致利益相关方的经济行为的改变,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从全社会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理论上说,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那么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的决策,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
3.2会计也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其内控机制,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
从宏观角度来看,运用会计手段,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从微观角度来看,会计可以明晰产权,明确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就表现为管理当局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4.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审计的发展,经济发展决定着审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是,审计也并非完全被动地受制于经济的发展,审计自身的完善与创新,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审计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社会审计就是为了会计的良性发展而存在的,同时会计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审计的要求。所以社会审计、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扩大,致使全球经济已经处于衰退的局面,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堪重压,纷纷倒闭,这种经济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十分不利,不过很多发展中国家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这种局面来看,对于世界会计的整体发展来说,反而是一种比较好的势态,我们也知道,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经济环境运行良好的态势,其会计水平也要远远高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会计制度的完善,对于经济全球化来说是一个好的方向,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也给与了充分的保障。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有个迅猛的发展,不过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以促进会计制度的完善,为此,国家要制定一些相应的好的经济政策,国内的企业也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法规的规定,会计从业人员更要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工作中不断的开拓进取,将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更好的融合,争取在源头上解决发展难得问题。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七
20世纪后期开始,世界经济的发展形态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步入世纪以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在经济领域的比重日益提高。管理会计原有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变化形势,需要进一步改进。
管理会计的多元化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需求周期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重点聚集在企业内部管理,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知识成为生产要素核心,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和反馈速度飞快。
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设备很容易淘汰,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边际利润经常被其他企业的新技术产晶占有。市场需求正呈现小批量、多样化和易变化的特点。新的经济形势下管理会计要适应这种环境变化,首先要更新观念,其次要放宽眼光。
管理会计观念的多元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反馈速度,为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创造了条件,管理会计应更多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动态,以市场变化来决定生产。同样,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密切和便捷,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策略,协调各部门,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规划和控制系统,需要树立动态管理观念和整体管理观念,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从整体上,在动态中寻找最佳平衡点。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还应重视知识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管理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和决策的过程中,应与人力资源的管理结合起来。
学科性质的多元化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单一的管理会计学己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应摆脱单一的会计学科定位,积极吸收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等,使之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相适应。同时还应该与其他学科,如人文和社会科学、心理学、行为学、数学、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相联系,丰富和完善现代管理会计学,更好更科学地参与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调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规划业绩,它是管理会计一个分支。
传统管理会计从诞生以来就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服务。二战以后,由于实行大批量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会计以降低内部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管理会计已经出现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而战略管理会计对这一缺陷进行了弥补。
战略管理会计立足长远,注重全局。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竞争已发展成高层次的全局竞争。管理会计应适应这一要求,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最终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协调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同时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
注重相关信息尤其是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传统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的内向型信息系统。但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竞争需要。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单纯依靠财务信息的局限,在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都有很大的拓展。通过收集和分析本企业、顾客、竞争者三者之间有战略相关性的信息,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通过研究企业价值链中上、下游的信息,改善企业环境,寻求产业最优效益。
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扩展到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个层面,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广泛,更深层的信息。全面分析竞争优势,协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
战略管理实行动态化管理,根据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变化随时调整管理策略,以保持企业战略和经济环境相适应。战略管理会计将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主导方向。
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企业价值依赖于人才智慧的积累和创新,从而达到知识的转化和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智力资本和智力资产相对于传统的财务资产,它是一种无形的,动态的,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瑞典第一大保险服务公司是这样定义智力资本的`“它是企业拥有的对市场竞争力做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跨文化技能等企业的集体知识,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知识经济时代下,智力资本及与其相适应的智力资产在企业价值增值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智力资产和传统的作为管理会计中的物质和财务资产有所不同,它们作为人类超常智慧的结晶,是生产价值很高的高科技产品的基本生产要素。
智力资本和智力资产的量化评估将有力地提高其为企业利益主体提供有效信息的职能。余绪缨教授认为“对知识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智力资产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周密的确认计量与评价程序,将它们的价值同现有其他资产一样,以智力资产项目列记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并同企业投入的现金和其他资产一样参与收益分配,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的统一”。
知识资本即智慧与知识,将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人才取代了资金,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发展知识经济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作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资源,具有流动性和自我增值性。依靠深厚的人才、科技积累,谁能最先推出具有独创性的产品,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从而为企业全面、长期的提高竞争发展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将面i临更大的挑战,同时拥有更多的机遇。为适应这一态势,企业管理和决策必须要全面、系统、科学、同时还要有前瞻性。今天的世界竞争,是以科技为基础,以人才智力为核心资源的竞争。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会计体系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管理会计以其特定的方法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提供财务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理论支持、方法支持和智力支持。
高级会计发展论文范文范本篇十八
会计管理工作与企业整体的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会计和审计对信息的披露工作是搞好公司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维持企业的高效运转中,会计管理工作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很多个子系统,而会计管理工作则衔接于各个子系统之中,因此必须处理好会计管理系统与其它各环节的关系,无论从那一个角度观察,财务会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方式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子系统之中,因此企业必须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对资金运动的合理组织,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计管理方案在企业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影响其快速应用的因素。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影响着会计管理方案能否得到普遍的适应,其理论与实践也受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两者的变化会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会计管理工方案的实施;内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的内部环境对会计管理方案的的普遍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不达标,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高,在会计审计和披露工作上不实事求是,弄虚作假,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若要会计管理方案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就必须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产权清晰、政府与企业分权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为会计管理方案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实施方案的重视,慎重对待会计人员的应聘工作,要求会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
综合所述,在现代企业中,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活动,要全盘考虑,统筹兼顾各个环节,把价值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的每个人和每个环节,虽然目前的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初步的深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的结合实践,不断的改革和深入,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的社会效益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秉成.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体系[j].上海会计,,(6).
[2]王凯.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郭泽光,郭冰.企业增长财务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7).
[4]罗文洁.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研究[j].改革与战略,,(7).
[5]辛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加盟权转让协议书模板简短(大全19篇)
- 2023年公章外带申请书范文怎么写(优秀12篇)
- 把学校墙弄坏了检讨范文范本(大全10篇)
- 装修价格评估申请书通用 房屋价格评估申请书格式(四篇)
- 行政出差住宿申请书范本 出差申请书表格(八篇)
- 想对您说范文五百字汇总 我想对你说的范文500(4篇)
- 2023年门市房屋租协议书汇总(优秀14篇)
- 楼顶护栏拆除申请书 关于拆除护栏的报告(8篇)
- 房屋代买房屋协议书如何写 代为购买房屋协议(四篇)
- 房屋租赁纠纷调解协议书(通用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