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变电站选址论文范文(优秀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04:38:24 |
- ZTFB |
- 11页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份总结,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避免模棱两可和泛泛而谈,在总结中应该具体而有深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借鉴参考。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一
电力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变电站工程管理对整个项目的开发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影响。在项目施工中,依照相关要求与行业标准对整个项目开发与建设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工程管理不仅掌控着施工进度与工期,还直接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严格监管项目开发与施工的各个环节,避免对各项资源以及生产要素造成浪费,以此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1]工程管理是变电站行业发展中一个关键环节,对整个建设项目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如果项目工程管理不到位不仅造成项目投资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出现违法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的现象。不仅影响着企业相关投资人的利益,更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说一个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重视项目工程管理技术与水平。
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机关单位发展过程中,一个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对于其长久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变电站建设工程来说也是如此。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与其他规章制度的时候,必须要建立在项目施工与建设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对生产要素与资源进行优化与调整。如果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相关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建立,不断缩减施工人员的人数,这就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对施工各个关节与施工进度的监督力度,导致很多施工人员怠惰,不认真工作,存在敷衍的工作态度与投机取巧的心理,进而对变电站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大部分变电站,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这些内容与变电站建设工程管理实际并没有紧密的联系。此外,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实际建设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制度形同虚设,这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2.2电力企业管理不科学。
对于电力个体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不仅要考虑到国家的有关政策,还需要制定一定的监督规章制度,复杂、庞大的任务量使得政府对电力管理进行相关划分,因为政府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与时间来管理各个电力企业,只能让不同的部门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责。比如财政部分从成本控制与财务监督方面来管理电力企业,电监会主要是对电力企业的许可证以及其他手续进行监督管理。每个部门承担着不同的监督职责,导致电力个体企业的监督职责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监督机构失去独立性与统一性,由于繁多、复杂的部门体系使得监督机构没法进行深入的统筹管理。同时,政府掌控着电价,对于电力领域的各个工作与具有内容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也就是说政府是电力领域的制定者,政府过分干预导致了市场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对我国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严重阻碍[3]。
2.3安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为了保证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与开展,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与规章作支撑,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变电站安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但是在实践的情况中,部分的电力企业在安全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电力系统运行中总是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电力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但是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安全控制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甚至无法满足电力运行的需求。再者就是管理内部太过宽泛,在一些内容上约束比较含糊,不清楚,不能给具体工作提供明确性的指导,从而对电力系统与安全控制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特别是奖惩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过于看重人情,导致奖惩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实,不能对员工发挥约束的效力[4]。
变电站建设工程管理中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二者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现阶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都不高,进而导致变电站建设工程管理的成效不理想。大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了经济施工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让员工加班加点工作,短期来看确实会推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分析,这种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大部分被管理者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施工人员,其文化水平与素质相对较低,而且流动性比较大,没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不到位,这些问题都增加了变电站建设工程管理的难度。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开始逐渐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种类丰富且极具娱乐意味的电影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络节目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并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多样化的娱乐选择也使得各广播电视行业领导者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多推出新节目,推出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才能收获更高的收视率。随着我国广电事业的高速发展,广电系统之间的设备也在不断增多,众多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也使得广播工程技术设备的接地方式得到改进。与此同时,众多的设备也加剧了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转播质量的同时也更容易因为设备之间的干扰造成短路和设备的损坏。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或缓解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相关的部门更应该积极的推广和应用科学的接地技术,避免出现雷击、短路等危险的同时也可以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
1广播电视技术设备接地方式的概况。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其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保护电路传输设备,避免电力设备遭受雷击和电击。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运行原理是通过在点位的基准和广播电视系统之间搭建的低电阻的电路通道来避免设备遭受雷击和电击。因此,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际操作性。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发生失误将直接打击到广播电视工程的传播,甚至会直接影响和危及到设备的安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接地设备操控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接地方式的探讨尤为重要。
2广播电视技术设备接地方式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技术的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既有我国自助研发的设备,也有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用来防止电击和雷击事故发生的功能已经基本完善,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和设备的升级和更新人们对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避免雷击的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在人们对于接地设备技术的需求,随着广播电视工程中电子设备数量的成倍增加,各个电子设备之间存在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解决设备之间相互存在的电磁干扰,保证设备安全和保证节目质量,接地技术的升级和改进也是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接地技术不仅仅要能防止雷击,更重要的时能提升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并且消除或减弱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存在的电磁干扰。
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发展,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设备的接地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广播电视设备接地技术也逐渐开始完善起来,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运用。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境内有四种较为完善和常用的广播电视设备接地方式,分别是:保护接地;工地接地;屏蔽接地;防雷接地。下文将对这四种常见接地方式的运作原理、作用、以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和比较。
(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通常是指广播电视设备中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地面形成良好的导电链接,其作用是防止广播电视用电设备由于绝缘体的性能减弱而造成设备导电,从而造成设备损坏或设备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保护接地的运作原理是通过不带电的金属绝缘体将过剩的巨大电流传输到地面,从而避免过剩电流造成设备损坏或是人身损伤。如果接地出现失误,导电部件、供电火线、金属外壳短路时,地面和带电体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这种情况下,十分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如果工作人员在短路时不小心接触到这些带电体,就会通过人体形成通路,不仅仅造成设备的损坏,更糟糕的是是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2)工地接地工地接地是用来保障系统运作时点位的稳定,从而可以确保电气系统整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电气系统整体以及传输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屏蔽接地屏蔽接地的主要功能是消除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屏蔽接地同时也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屏蔽接地的作用效果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信号质量至关重要,对发射机的稳定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发射台的播出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影响更大,高频干扰会使计算机数据采集出现误差、指令错误,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并引发停播等重大事故。对产生磁场的设备外壳增设屏蔽装置,并将屏蔽体接地,不仅可以降低屏蔽体以外的电磁场强度,减轻或消除电磁场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可以保护屏蔽接地体内的设备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4)防雷接地防雷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设备由于遭受雷击受到损坏以及防止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损害。防雷接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避雷针等防雷设施把由于雷电而产生的巨大电流导入大地,进行释放,从而减少设备上所携带的电流。在一般的电视广播工程工作过程中采用的是全固态发射机,这种设备性能及耐受能力较差。所以,为了确保全固态发射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布设防雷接地技术设备。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娱乐休闲文化的选择方面有着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广播电视事业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播工程技术设备的接地技术。基于对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设备的接地方式相关的各方面问题,本文做出了相关的阐述,希望对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和认识能做出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兰兰.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18).
[2]杜宏伟.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07).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三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变电站智能化设备的必要性以及智能设备的构成和特点,探讨了从系统设计出发的集成思路,同时对变电站智能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芯片及网络等新技术的不断采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基本面貌,全数字化的设备、以网络构成的系统,辅以成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在不断地提高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从原来的分部分的变电站设备及运行状态的监测发展到整个变电站设备监控的集成的自动化系统,已基本做到了自动化应能实现的功能,即不再是好看不好用的花架子,而是真正可以解决和满足生产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无人值班变电站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基本被用户接受并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外不同的专业厂家分别推出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系统,基本上都能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但在不同程度上,由于开发的背景、运行经验及技术水平的限制,仍有相当一部分系统存在者功能重复设置,没有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导致了现场接线复杂、系统的各部分接口的通信规约不一致,增加了投资并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这就大大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及可扩展性。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缺乏系统设计及在系统设计思路指导下的各组成部分(智能单元)的开发。由于以往变电站二次部分的开发是分保护、测量、监控等各专业独立开发、功能相对独立设置的,由此为满足系统的功能配置要求而在“搭系统”,从而导致要么底层控制单元无法投入系统,信息传送不上来,就是系统要求的功能底层控制设备单元不具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整体系统设计思想入手,讨论对变电站内智能化设备的基本要求及其构成、系统集成的基本思想,以供同行讨论参考。
国内变电站二次产品早期开发过程是按保护、测量、控制和通信部分分类独立开发,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变电站自动化工作的开展首先从远动、自动化及通信专业开始,初期开展的工作只是对站内的部分状态量及模拟量数据采集并处理的微机监视或监控系统,随着调度自动化及微机保护的成熟及应用,变电站自动化及无人值班运行模式便成为实际的需要和急待解决的课题。变电站自动化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大致存在集中式及分布式两种系统结构,由于电力系统管理方式及二次产品开发的历史原因,大多数系统仍采用的是按功能“拼凑”的方式开展,没有按工程的实际需要及正确的系统设计指导思想进行,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指标下降以及出现许多无法解决的工程问题。从对分布、开放性以及系统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采用分布式测控、保护、自动装置及计算机局域网的结构方式显然比较优越。采用分布、开放性的网络拓扑结构和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现场单元可完全脱离系统独立运行,单个装置的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分散布置、集中管理”的目的,加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充性。这种构成模式正越来越被我国电力系统所接受,其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并尽可能地共享软、硬件和系统资源,并且利用通信网络代替大量的控制信号电缆,避免设备重复设置,多次投资。
根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与通信技术委员会的划分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变电站内的设备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设备层:包括各种一次设备象开关、线路、变压器、电容器、ct/pt等。
间隔层:是各种二次设备包括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自动装置、故障滤波等,它们大多能独立完成某种功能,且具有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
变电站管理层:对整个变电站进行安全监视、控制、操作,并与变电站外部进行数据交换,如当地监控微机、与控制中心通信的网关等。
上图标示了变电站内的三个层次和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从对变电站电能传输、分配进行检测、控制和管理的观点出发,可以认为变电站由母线、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基本元件组成;一个基本元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间隔向二次系统提供数据,接收二次系统的控制命令。根据每一个基本元件自身的特性和检测、控制要求,并按照基本元件内部数据采集及故障检测和隔离由元件自身解决的原则,设计每一种基本元件对应一种硬件结构即智能电子设备(ied)。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设备层和间隔层之间的数据交换量不大,主要是设备间向间隔层提供运行中的各种i/o信号,间隔层向设备发出控制信号等。
在间隔层和变电站管理层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交换,一方面,间隔层内的各种智能设备需要把采集到的信息及时上传至当地监控系统和通过通信处理机送到远方控制中心,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要求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象站内的事件顺序记录需达到毫秒级,测量值及信号的刷新时间需在3秒之内完成。另一方面,变电站层的系统时钟、控制与调节命令、运行参数的整定命令,也要快速下发至各智能设备。
间隔层的各智能设备之间,也存在着部分数据交换,但这种交换量不大,对实时性要求也不高。而且由于保护设备大都是独立的设备,故与其它装置的数据交换很少。其它智能设备,也存在一定量的数据交换。
基于以上情况,设计中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考虑了在间隔层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分布式的配置,有条件时,还可将间隔层设备安装在开关柜上;各间隔设备相对独立,仅通过站内通信网互联,并同变电站层设备进行快速通讯。
在功能分配上,采用可以下放的功能尽量下放的原则。凡是可以在本间隔内就地完成的功能绝不依赖通讯网完成,这样构成的系统同以往的集中式系统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可靠性提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提高以及站内二次电缆简化、节省投资。
在变电站自动化中存在一些促使设备集成的动力。首先,变电站自动化要求采用较少的设备完成更多的功能,其解决方法之一是安装具有集成功能的智能电子设备。最基本的`继电保护ied就是一个例子,它集成了保护、测量、控制、录波、事件顺序记录以及通信等功能。用一个设备完成所有这些功能,这样就实现了设备整体费用的优化,减少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
另一个向集成化发展的动力是先进的自适应能力和系统控制性能。在这些先进的性能中系统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它允许继电保护ied动态改变运行参数。具有核心级的系统知识可以使系统的稳定性和潮流都得到控制。
技术进步也是向集成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微处理器、计算机通信及应用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促成了集成系统的开发,将来的重点可能由硬件ied发展为“智能化”软件。
还有一个动力是为客户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越来越少的停电时间,电力公司内部也经常为自身设定顾客电量利用率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系统集成给操作员和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如在什么情况下允许系统快速恢复等。与有用的信息一起集成化的另一个好处是对误操作的辨认分析,对于由继电保护或系统设计带来的问题可以高效跟踪和修改,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局域网络通信技术。
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的集成化设计策略采用了分布式功能配置的概念,因为分布式体系结构可使任何规模的变电站具有可扩充性。通过共享冗余得到了高可靠性、简化的布线以及可选择的性能升级能力。
在设计信息及数据通信的策略中,几乎每一个制造商设计的ied都有以电气工业协会(eia)的rs-232或rs-485标准为基础的物理层接口,并在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用软件完成系统与任何一个ied设备的连接,但随着计算机局部网络(l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把注意力集中在lan上。采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可实现数据高速、可靠传输,可将过去集中处理的功能分散到各个节点去处理,并可以传送大批量的数据,如故障录波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采用局域网技术,将变电站内的数据采集部分的各智能单元分别挂网运行,站内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层控制中心与各ied进行数据通信,以取得对现场ied设备的控制权,如断路器的分/合、自动重合闸的开/闭、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故障诊断、远程抄表等控制命令。这就要求ied设备满足局域网标准,i/o设备作为局域网上的一个节点。在实际采用计算机局域网的标准上,一般存在着采用“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两种不同的做法。
在90年代中期,国内外曾掀起一场声势不小的“现场总线热”,国家有关部门也拨款几千万元组成攻关课题。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共同的疑问。其中最主要是其标准问题。现场总线有多种标准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技术上的原因,即适用场合和用户习惯原因。广义的现场总线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总线,亦称i/o总线,其特点是信息简单但传输速度快,其典型代表有基于can的devicenet,interbus-s等;另外还有设备总线可用于控制,其信息量大而且复杂,传输较慢,如基金会总线ff、hart、lonworks和profibus。而狭义的现场总线仅指后者。除此外不同行业有其传统使用习惯。对价格和技术完善性有不同要求,再有是不同的总线标准往往和某些公司或公司集团有内在的商业利益关系。所以说最终现场总线标准也不会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过程控制领域,基金会总线ff将占有最大的份额,而在其它离散控制领域尚不十分明朗。
如何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总线,既能满足大数据量、传输速度快的要求,又要兼顾那些通讯相对少、实时性不很高的设备,以有效减少网络负载。lonworks在可靠性和传输速率上显然达不到要求,hart用户支持较少,不宜选择;作为传输最快的总线profibus在网络拓扑、数据吞吐量均表现出色,但其作为欧洲标准,在世界范围特别是中国的支持不够,尚不能普遍采用,ff虽然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但所欠标准化进程仍遥遥无期。
以太网(ethernet)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随着适合于工业现场应用的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可十分便利的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场合。首先10m以太网具有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的网络不可比拟的高速特点,可将系统信息快速交换;同时以太网在长期发展中以公认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著称,如网络节点均带耐高压的网络隔离变压器,网络拓扑结构灵活,支持多种通信媒介,可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网络结构及选用通信媒介。在自动化系统升级时可将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及媒介稍加改动甚至不改动的情况下平滑地使通信系统升级,节省开支,如升为100m快速以太网。
下面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结构。
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产品供应商们通过扩充他们的rtu的通信能力,即具有多个串行通信口的增强式rtu来接收各种形式的智能变电站设备(ied),包括计量表计、故障记录和继电保护等设备。现代的变电站智能设备通过局域网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变电站控制系统,以太网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用做变电站lan,变电站内不同制造商的ied产品可以通过规约转换器(networkinterfacemodulesnim)进行连接,还有一部分ied产品可以直接挂网运行。nim与底层的ied可以通过廉价的rs485方式相连,规约采用标准的iec870-5-103变电站内继电保护配套规约,iec870-5-103规约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受iec影响的国家被普遍采用,我国国家电力公司也把该规约作为变电站内的配套标准规约。
4智能电子设备的发展目标和变电站自动化的趋势展望。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其它工业自动化领域一样,正沿着“分布化、智能化、集成化、可视化和协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给智能电子设备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可互操作性:当前和将来都可以与任意一个生产厂家的ied进行通信。
2)、即插即用:所有连在lan上的设备将由系统自动识别。
3)、可靠性/安全/可信性:这是基本的继电保护特性,目的是使整个系统达到同一水平。
4)、开放性:提供一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平台。
5)、冗余度;任何单一的部件故障不会影响整体系统性能。
6)、智能化:提供一个人工智能的应用平台;通过这个功能实现故障分析、选择性的数据和电力系统配合。
7)、自动化:通过嵌入算法软件或按用户定义的控制顺序提供未来的自动控制功能。对于继电保护设备,可通过用户自定义的计算方法和动作次序支持未来的自适应继电保护功能。
8)、灵活性/可扩充性:对于当前的硬、软件系统设计要考虑到将来的扩充,应当易于修改。
智能电子设备的采用,将彻底改变常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测量仪表等的单一功能结构,变为包括继电保护、过程自动化、录波、计量、测控等多功能智能化设备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于现场设备的高智能、多功能,使得主控系统的负担得以分散,实现了彻底的分散控制保护及自动化,由此可极大提高控制、保护、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自治性、灵活性。
由分布式的智能设备构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取消常规变电站所使用的控制屏、中央信号屏等集中控制设备。对于35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的现场智能设备可以集合安装于开关柜上;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现场智能设备可以按各个控制对象即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元件按单元安装在各电压等级的开关场地内或“保护小间”。现代技术已解决了电磁干扰、振动、温度、灰尘等对ied的影响,只需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把它们联起来再与变电站层的主系统连接,这样做可大量减少控制信号电缆,也减少了组屏建筑面积。
智能电子设备的采用还使得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结合成为现实。如果把现场智能设备的控制保护的一次设备对象的ct、pt,开关、刀闸等的操作机构箱、主变压器等设备也采用网络通信方式相连,就可以取消控制信号电缆,仅仅保留开关操作机构跳、合闸所需的高压交、直流电源的动力电缆,从而可以使现场智能设备采用低压电源,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外通信网还可以将设备丰富的信息及数据上传,便于事故分析和状态监视,还可构成网络式的防误闭锁和安全保障系统,从而提高整个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先进性和优越性。
计算机网络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还使得变电站内部的lan可以与广域的wan相连,web浏览技术使得电力系统的用户在任何地方可以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适应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的发展,就可以逐步实现开放式的通信体系结构。
以上针对我公司在开发变电站智能装置以及相应组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些实践经验,谈了作者对变电站智能设备的集成与发展的一些理解和建议。其中有些建议和设计目标还只是在设想阶段,但相信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定会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太贵.智能电子设备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3。
2、周旭虹5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的探讨.电网技术..4。
3、新型智能重合控制器及其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10。
4、新型智能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9。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四
摘要:模块化二次设备对国内厂家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二次设备集成化思路及关键技术入手,进而探讨了模块化二次设备设计方案,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模块化设计,以其为相关设计人员作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二次设备;变电站。
1二次设备集成化思路及关键技术。
1.1需求分析。
二次设备整合和集成是实现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最终目标的首要任务及重要途径。从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分析,二次设备按面向间隔配置,每个间隔部署保护、测控、pmu、计量、录波等装置,各装置功能相互独立,可靠性高,维护方便。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及芯片集成化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可靠的前提,将现有成熟应用的功能、设备进行集成或整合。
1.2整合方案。
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提出,可以采用面向多间隔进行同类功能集成;面向单间隔进行不同类的多功能集成;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在逻辑上可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度层三个层次,站控层设备集成则采用一体化业务平台。对站控层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两套本地功能监控主机,一台集成监控主机,操作员站,数据服务器,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功能,另一台集成监控主机,操作员站,数据服务器,工程师站功能,其余功能独立设置。
间隔层设备集成方式采用多功能测控装置、多合一集成装置、保护测控装置、站域保护控制装置、集中式保护;例如将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记录仪一般独立配置和组屏,实现两者大部分采集单元的共享。35kv线路、并联电容器、电抗器、站用变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同时,增加计量插件即可实现计量功能。在间隔层实现全站打印机优化配置。
过程层设备集成方式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就地柜安装;完成与一次设备相关的功能,包括实时运行电气量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命令的执行等。.
1.3关键技术。
新型二次设备的关键技术有:
(1)集成化二次设备硬件平台化技术,采用通用一体化硬件平台和插件式功能板件设计,达到“插件易更换,装置易互换”的应用效果;模块化的二次设备由不同的功能单元组成,包括保护、测控、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同步时钟、服务器、交换机j辅助控制设备、交直流馈线单元、交流ats、直流充电模块、数据网设备、二次安防设备、光端机、pcm等等、通过不同类型、数量的功能单元进行排列组合,来形成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规模变电站的模块。同进采用模块化的多cpu硬件架构加速内部总线统一高效的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存贮、数据传输处理。
(2)二次设备功能模块化和配置组态技术,通过装置支撑软件提供接口,将应用功能与硬件平台解耦;选配不同的插件和功能模块组建合适的.应用装置;应用功能模块支持可视化编程和配置组态;具有结构清晰、集成度高、扩展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3)二次设备运行状态采集和监视技术,由自检信息扩展至物理板件、通信端口以及逻辑链路等监测;采用嵌入式采集方式;为二次设备可视化运维、健康评估和状态检修提供数据支持。
(4)时间同步状态监测技术,闭环时间同步状态管理,监测量包括对时状态测量数据和设备状态自检数据,前者对二次设备外部进行对时同步侦测,后者对于二次本身故障进行快速侦测,如对时信号状态等。采用sntp问答机制进行时间同步状态监测;以告警直传上送时间同步状态给调度。
2二次设备模块化设计。
二次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掌控、二次设备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采用预制电缆,实现一次设备本体与智能控制柜间的标准化“即插即用”连接;减少现场接线、调试工作量,最终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间的标准化“即插即用”方案。
模块的安装如搭积木玩具一样,将模块组装在相应的位置上。便于现场施工,提高施工进度与质量。首先需要将模块接口标准化能够同时实现多个模块之间的机械拼接,电气拼接与网络拼接。机械方面拼接是指模块的安装、固定。电气方面拼接是指多个模块的装置电源,外部强弱电开入等接口进行整合;网络方面拼接是指将多个模块的以太网、现场总线等网络通信方式进行整合。
2.1模块化设计方案。
2.1.1组合二次设备的模块式设计。
结合变电站标准配送式理念,针对组合式二次设备的特点,在现有硬件系统及生产丁艺不需大改的基础上,设计组合式二次柜体,集成多个功能模块设备(后台、服务器、电源等),在厂家生产、拼装、调试后,以整体形式发往现场,减少现场施工量及施工周期。组合柜内采用固定模块式设计,方便后期更换及运维。
2:1.2组合二次设备的即插即用。
由厂家在柜内设置集中接线区,将柜间装置的输入输出信号及电源在集中接线区进行航空插头配置,通过与柜外的预制光缆和预制电缆直接连接,达到与系统沟通的功能。建议采用装置加标准件的模式安装于模块安装于本体上,尽量不用或少用紧固件,支持功能单元的在线更换。组合柜与外部预制线缆在现场可进行快速对接,实现即插即用。
2.2模块化组屏及内部接线方案。
二次设备室组屏采用模块化组屏方式,模块柜内通过采用一体化底座完成屏柜固定及预制线缆储纤功能;通过屏间侧壁开孔,完成模块内部走线,减少现场安装接线。
2.3模块柜组合二次设备的即插即用方案。
各模块间及与各一次设备之间,采用航空插头实现电气设备本体与汇控柜间的标准化连接,采用预制光缆等“即插即用”连接方式替代现场熔接,减少现场接线、调试工作量,最终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间的标准化连接方案。
参考文献。
[1]曹楠,王芝茗,李刚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5).
[2]郭鑫.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测试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五
摘要:输变电工程和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文章以爆破技术、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以及隔离开关安装技术为代表,深入研究了变电站输变电工程技术。
关键词:变电站;输变电;工程技术。
作为输变电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会影响到整个输变电工程水平的高低,所以对其施工技术的探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电力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现阶段的许多工程技术都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工程的总体质量,也让变电站输变电工程的成本得到了一定控制,所以深入探究变电站输变电工程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爆破技术。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会对爆破产生深入影响的情况主要包括:变电站靠近生活区或农业用地,存在大量的居民;项目部门暂居地和邻近施工现场;变电站靠近交通要塞,人流量巨大等。所以对于以上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爆破技术进行控制。一方面是有效控制爆破当中产生的飞溅物,避免周围居民受伤。另一方面则是控制好空气冲击波以及地震波,同样也是为了防止人员受伤。
2屋面防水的施工技术。
在变电站输变电工程中,屋面防水工程的总体质量会对变电站的性能产生深入影响。然而许多投资方和建设方从来都没有对屋面的防水施工技术给予过高度重视,导致此方面的预算持续降低,现阶段我国防水工程造价在工程总造价中的占比还不到1%。但是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则恰恰相反,通常维持在6%~7%以上。首先,必须加固位于屋面板负弯矩筋部位的配筋;然后要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对屋顶的坡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让防渗漏的水平更上一层楼。最后,因为预埋线管的地方,尤其是诸多线管聚集的地方很容易出现裂缝,可以使用一定量的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进而降低裂缝的出现概率。
3电力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在电网结构中,电力变压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设施之一,其安装情况会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产生深入影响。安装变压器的流程较为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如果遇到相应的问题,不可规避,应当立刻妥善处理,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变压器的具体结构特征决定了安全的工作强度及流程。若是体积较大的变压器,那么安装时必须借助索具。与此同时,安装变压器的工作强度以及具体流程,还要根据变压器当中部分设备的结构特征来确定。除此之外,在开工前应当要先设定好变压器的放置点和放置的方法。拆封时要确保绝缘的完整性,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确定变压器的安装流程和调试内容,在规划施工周期的同时合理调配施工人员。
4安装隔离开关的技术。
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必须基本满足工地的额定电流,短路电流的动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的两重校验。有多个地方可以作为安装的地点。安装调整触电的过程当中,必须对动静触头的接触给予高度重视。普通存在的问题一般是插入过浅,仅仅是部分接触,或者是出现发热的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同期调整接地刀,由于其连杆过长,所以操作难度大于主刀,同时还要把润滑剂涂在动静触头上,防止出现卡涩。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清理掉存在于触头表面的脏东西,不然的话,会因为存在油脂粘住灰尘,进而接触不良,引发电弧。
5结语。
通过对爆破技术、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以及隔离开关安装技术等变电站输变电工程技术的介绍,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速度和技术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日后的工作进程中,必须继续对变电站输变电工程技术进行开拓创新。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与科研单位建立实时沟通机制,默契合作,协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宝玉梅,何鹏飞.输变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2(19):141.
[3]林丽,李伟,向超等.输变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5(8):115.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六
摘要:目的:对我院现今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与实际工作需求和经验相结合,从而设计出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流程。结果:大型医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医院的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质量监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规范,增加了管理的科学可控性,能使用医院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
医院的大型设备属于医院的重要医疗器械,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在重要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医院的大型设备质量管理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够重视质量的安全管理,并且由于操作水平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参数值偏差或者误诊的情况发生。本文作者主要从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医院大型设备进行质量管理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型设备的质量管理信息化结构。
医院的大型设备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台账、维修保养和计量检定、安全监测。
二、质量信息系统的开发。
医院大型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使用b/s结构和php语言,再和mysql数据库进行系统开发,可以实现跨平台运行,性能较为优越,便于系统进行日后扩展升级。
三、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肩负着设备管理的重任,尤其是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主要的日常工作事项有维修保养、安全监测和计量鉴定等。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依靠信息化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和整理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采用程序算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合比较,从而对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安全进行综合的质量安全评估,可以实现对质量安全进行实施管理,使得管理步骤更加科学有效。
1.维修保养。
大型医用设备的保养维修,需要按照正规的保修报告格式进行登记,主要有设备基础信息和保修信息及维修记录等组成,分管工程师将信息及时上传到系统,从而自动的生成大型医用设备保养和维修档案,便于有关人员进行查阅。并且系统还具有自动提示保养和维修故障提醒等功能。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是检测和治疗的疾病的重要工具,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设备由于日常维护不当,导致系统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并且,日常维修保养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节约医院购置设备的费用开支。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加大相关部门对设备维修保养的监督力度,从而确保设备的质量。
2.计量检定。
(1)计量检定重要内容。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计量检定功能主要包含检定计划制定、计量检定周期的提醒及检定记录的管理,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证书扫描后传送到系统中。此外,还需将检定报告中的关键信息穿录入系统,便于系统进行前面的`分析,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科学的计量评价。(2)计量检定的重要意义。医院的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是必要环节,可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安全。借助信息化系统,能强制的定期进行设备计量检测检定,并自动生成记录,对其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方面各部门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使得医疗机构计量检定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
3.安全检测。
信息系统自动的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若是安全检测不合格系统将会自动给予提示,并将检测图像上传。进行安全检测的意义主要在于设备在进行维修护理之后,容易出现技术参数的偏移,导致机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耽误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每次检修维护后,都需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并出具安全检测报告。
4.设备评价管理。
根据系统设置要求,会定期的对设备使用情况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异常的设备系统会自动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实现对设备质量的科学管理。
四、结论。
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质量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化的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质量安全的科学管理,能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其在变电部分利用率更高,安全系数更高才是。笔者目前看,我们对后台机的网络安全运维是不到位的。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后台机;网络安全管理。
1乌克兰电网被攻击事件始末。
12月23日,乌克兰电力部门遭受到恶意代码攻击,乌克兰新闻媒体tsn在24日报道称:“至少有三个电力区域被攻击,并于当地时间15时左右导致了数小时的停电事故”;“攻击者入侵了监控管理系统,超过一半的地区和部分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地区断电几个小时。1月15日,根据cert-ua的消息,乌克兰最大机场基辅鲍里斯波尔机场网络遭受blackenergy攻击;201月28日,卡巴斯基的分析师发现了针对乌克兰stb电视台攻击的blackenergy相关样本;年2月16日,趋势科技安全专家在乌克兰一家矿业公司和铁路运营商的系统上发现了blackenergy和killdisk样本。安天、四方继保与复旦大学于2016年1月5日建立了联合分析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分析组”),正式启动对此次事件的分析;1月9日,完成事件相关样本基本分析;1月23日,完成初步分析报告,并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相关事件的研讨活动中进行分发;2月24日,报告最终定稿发布。联合分析组根据对整体事件的跟踪、电力运行系统分析和相关样本分析,认为这是一起以电力基础设施为目标;以blackenergy等相关恶意代码为主要攻击工具,通过botnet体系进行前期的资料采集和环境预置;以邮件发送恶意代码载荷为最终攻击的直接突破入口,通过远程控制scada节点下达指令为断电手段;以摧毁破坏scada系统实现迟滞恢复和状态致盲;以ddos服务电话作为干扰,最后达成长时间停电并制造整个社会混乱的具有信息战水准的网络攻击事件。这是目前全球电网首次遭到攻击;虽然国内电网还没有遭到攻击事件,但此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后台机网络安全状况分析及措施。
通过学习以上乌克兰电力系统遭受攻击事件综合分析报告,分析目前后台机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所处的状况,认为安全系数是薄弱的;其表现在后台机服务器、后台机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不及时更新系统补丁,u盘控制软件、运维人员在后台机手机(智能机)充电、领导重视不够或没有引起重视等等都为提供了访问、控制、操作后台机的机会。2016年国网西峡县供电公司首座110kv封湾智能变电站投运,其智能化、运维班进入变电人的`视野。智能化变电站对计算机、通信技术要求更高,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按计划的开展,变电人变成了运维人,以前变电运行是1对1,目前是1对多,(多指的是变电站1是运维班)。这些的改变,在过渡期人的思想波动很大,精通计算机的运维人员因心情不好、对公司不满、证明自己计算机技术等等可能会走上之路。为了防止以上事件的发生,在后台机、后台机服务器应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u盘控制软件。(2)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3)安装内网安全风险管理软件对后台机访问人员进行限制访问。(4)对运维班人员进行后台机网络安全专题培训。(5)后台机实时监控操作软件需正值或值班长登录后方可操作,联系厂家进行软件升级使其具备此功能。(6)后台机开机密码登陆。(7)后台机安装屏幕录制软件。(8)后台机安装指纹采集器。运维人员在指纹采集器上进行指纹采集,指纹采集器会提取指纹特征、保存运维人员的指纹、对不同人员的指纹进行比较,同时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后台机监控软件,与其数据库中的账号、密码、权限一致。文件进行关联;使变电运维人员对后台机进行操作时就不需要输入密码,只需要操作人、监护人在指纹读写器采集各自的指纹便能进行断路器的远方操作。其流程为指纹采集器采集指纹,指纹采集器提取到指纹特征后,可代替键盘自行输入指纹对应的账号、密码、权限完成指纹认证过程。指纹采集器运用后防止以往操作人、监护人输入对方操作密码,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3结语。
只要对后台机进行了措施,后台机的网络安全系统就会提高,在实施指纹认证技术的同时,做好后台机正确权限配置;不断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进入后台机的难度系数增大,从而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乌克兰电力系统遭受攻击事件综合分析报告[r].
[2]陶苏东.变电运行(110kv及以下)[m].
[3]张金元.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第二版)[m].
[4]徐玉华.变电站值班员(第二版)[m].
[5]张永光.变电站值班员[m].
[6]三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m].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八
随着各行业各领域对电力需求的增长,改革现有电力体系,建设网络化、智能化的国家电网,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势在必行。作为普及和推广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技术因素,充分了解和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的验收工作和生产管理,重视对具体项目的验收要求,是确保智能化变电站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智能化变电站是一种具备计量、控制、保护、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和测量等基本功能的高功能变电站。它采用集成、环保、可靠的智能设备,通过对通信平台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的标准化等基本要求,对国家电网进行自动实时控制和在线分析,进而达到对电网的协同互动和智能调节。智能化变电站不但改善了常规电站系统协调性不好、施工过程繁杂、数据难以共享、安全系数低等主要问题,而且对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数据共享也变得更简单。
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智能化变电站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预防变电站出现故障,并且能及时对故障进行排查处理,保障了电力的顺利运行。其次不仅可以做到对信息的采集、测量和分析,而且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做到和网内高级复杂系统的良好互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2.1验收要求。
智能化变电站的验收工作很重要。首先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文件,按照具体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进行资料的审查,主要包括设备说明书、出厂报告和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调试记录等。其次,考虑智能变电站在不同电压下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工作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验收方案。再次要对现场位置和光缆、图纸、生产设备一一校对,并做出详细检查,比如智能装置的编号和光缆的备用光芯的检查,光纤通道衰耗程度的测试并要记录下来。最后,必须进行智能化变电站的竣工验收,这是确保其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所必须的前提。
2.2验收项目。
智能变电站的验收项目主要分为设备和智能化的'验收。设备验收也称作常规验收,其主要项目包括主体设备和附属的零件验收、现场的交接试验验收等。在进行主体设备和附属零件验收时须以观察验收为主要方法,同时辅以操作检查。具体要求如下:主体设备必须做到外观平整、无形变和渗水问题、表面要干净;开关等必须和图纸标示相符合,确保操作灵活;套管要密封,无污染杂质,备有接地措施,二次引线要连接好,保证畅通无阻;净油的装置要保证清洁,不漏油,阀门要控制灵活,安装准确;储油柜要良好密封且能反映实际用量;吸湿器要性能良好,压力释放装置也要严格按照标准验收。
现场的交接验收主要包括电压比的试验、绝缘油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等。在验收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对相关数据进行试验、记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查验,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就是对智能化部分进行验收工作,主要包括油色谱在线监测的验收,变压器中性点电流的验收,局部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检测与验收容性电流和铁芯接地电流,验收和检测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柜等几个方面。智能化变电站的验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对各个项目严格检查和监测,确保验收项目达到标准,保障智能化变电站的顺利运行。此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验收体系,确保验收工作能够按照相关标准,科学合理地展开。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九
保证变电站的正常状态,消除安全隐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这一背景,文中进行了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研究,这一研究对于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变电站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维护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这也是变电站相关技术人员要时刻谨记的工作准则,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保护的安全可靠运行中。保护系统故障导致拒动或发生故障,将导致电力系统故障扩大,并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已成为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预防性维护,在维持和提高可靠性方面是实现继电保护系统有效的方法。
2.工作人员缺乏重视,巡视检查不到位。在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要做到对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或隐患,以保证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但部分工作人员容易忽视巡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通常他们会认为设备在运行就不需要检查,或者等出现故障了再检修就行;还有很多人在巡查时走过场、敷衍了事、忽略细节,对待设备运行情况巡查工作非常不认真,最后使许多小的问题慢慢转化成大问题,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重大事故;还存在一些巡查部门在工作分配与人员安排方面不合理,有的巡查区域人员安排富余,有的巡查区域却无人问津,经常会有电力设备没有巡检到是现象发生。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十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失的部分。在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情况进行了解,基于此,文章对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现状展开了研究,重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
1一次设备智能化的研究现状。
变电站中的电气一次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互感器、可控电抗器、开关设备等。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对传统的电气设备配备智能终端,即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二是直接由厂家设计制造具备智能化功能的电气设备。由于传统一次设备大量存在于现有电网结构中,传统一次设备被全面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彻底取代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目前实现电气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主要通过途径一来完成,也就是在传统的一次设备上增加智能控制模块,使其集成数据采集、在线监测、故障判断和通信等多功能。
1.1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电力电子变压器要优于传统的变压器,其主要是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先进技术,能够实现电压、相位、幅值的自动转换。在应用电力电子变压器后,可将ac/ac、ac/ad/ac之间进行转换,能够使用直流电压,实现能量的转换和控制;根据它的功能,可以进行自我监控、自我保护、无功补偿等,不必添加额外的设备。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体积小、质量轻等特点,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相当广泛;而且在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系统不断的增加,使电力电子器件能够灵活地分布在这个系统中。因此,作为新型的变压器,电力电子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1.2电力变压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广泛应用于发、供、用各个环节,它在电网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人们生产及生活用电的关键设备。变压器的智能化是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压器的提出早在智能电网之前,许多研究学者、企业也从不同的角度在传统变压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获得了科研成果和专利产品。智能型变压器包括传统变压器的智能化和基于换流技术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1.3互感器。作为变电站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互感器的功能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安全、准确测量和自我诊断。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电子式互感器由所有的光电式互感器和其他使用电子设备的互感器组成。电力系统光学电流互感器使用的是零和式光学电流传感技术,它的功能具有精度高、保护输出优质、绝缘性强和电磁兼容性高的特点,由于能够入网使用,所以可以进一步大量地应用在电网系统中。激光供电型110kv光电电流互感器采用了信号转化技术,运用光纤传输,所以,它具有绝缘性高、受电磁干扰小、测量频带宽、范围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中很有大的发展潜力和实用价值。
1.4智能开关组合设备。智能组合开关是智能控制中的关键设备,它综合了断路器、隔离开关、地接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和出线终端等,将新型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智能化控制。为了更好地在电网中应用智能化,需要对智能组合开关提供数字化的平台,从而能够自我参数检测、就地综合评估和实时状态报告等。在国内,组合开关在二次回路中的集成化程度不是很高,智能化终端和开关的应用上不够完善,所以新型的开关将取代原有的设备,例如河南公司开发的智能型高压开关,能够把多种设备整合为一体,更好地控制电网电路系统。
1.5智能断路器。高压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其智能化同样也是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基础。断路器的智能化必须配置最新的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实现操动机构的可控操动。与传统断路器相比,兼有计算机系统和传感装置的智能化断路器集智能化控制功能、状态监测与诊断功能、智能化操作功能为一体。
1.6可控电抗器。可控电抗器是超高压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系统中关键的电气一次设备,对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改善电压质量、补偿无功缺额、确保系统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结合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可实现对电抗器参数的连续调节与控制。目前,系统中已经得到应用的有可控并联电抗器(cs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裂心式可控电抗器(scttcr)、直流助磁式可控饱和型电抗器(csr)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具备广阔应用前景的有超导型可控电抗器(sctcr)和自饱和磁阀式可控电抗器(ssmvtcr)。
2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2.1技术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还未完全的实现智能化,这主要是因为有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未能解决,很多核心技术还处于攻关阶段,因此现阶段我国一次设备智能化并未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尽管我国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解决,但是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购买专利的成本,同时还需要将购买的技术与我国国内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情况有效的相融合,这也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与物力。
2.2智能化系统方面的问题。尽管有些变电的电气一次设备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构建了相应的智能化系统,但是智能化系统本身并不完善,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断路器跳闸方式是否合理、电源供电是否安全等,都还处于未知阶段。为此,智能化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抗干扰措施,保证智能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2.3推广方面的问题。一次电气设备包括了很多种,每种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都不相同,比如高压电气设备与电子设备相比,使用年限比较长,再加之,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之后,价格通常比较昂贵,所以难以推广。为此,研究者需要电气一次设备材料进行改善,并且利用新型的技术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这样才有利于电气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之后,进一步推广使用。
3一次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针对上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及设备本身性能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开发存在有极大的潜力。电气一次设备的智能化需要不断地完善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技术问题。为解决不等寿命局限的问题,必须从电子设备本身的设计、制造及改善其运行条件等方面着手,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作为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发展的另一可能途径,电力电子变压器由于目前所使用的电路结构较复杂、可靠性较低、损耗较大,故可进一步加强对其各种电路拓扑结构的深入研究。
由于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开放性,许多新的功能将被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发展不但能够为传统电力系统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够对许多特殊用途的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将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建军,杨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及解决[j].科技资讯,2015(30).
[2]王宏伟.变电一次设备接点过热的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变电站一次设备逐渐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二次设备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一次设备数字化的基础上,二次设备的配置将更加多样化。本文将描述数字化变电站可能的几种二次设备配置方式,并从经济性、可靠性、设备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各种配置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二次配置;变电站保护配置;变电站二次网络。
从国际国内的情况看,数字化pt/ct及智能化一次设备开始大量应用于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使变电站的二次布线有了革命性的变化。采用电磁型pt/ct的传统变电站,一次系统的信号采用电缆以模拟量的方式传送到控制室,控制室的二次设备必须具备自己的采样回路才能获取需要的数据;而采用数字化的pt/ct及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变电站,其一次系统的信号通过光缆以数字量的方式送到控制室,控制室的二次设备只需要具备通信功能即可获取需要的数据,节省了电缆投资,提高了采样性能,增强了二次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将在传统的二次设备配置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新的`二次设备配置的方法,并探讨各种配置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因二次设备的采样数据不能共享,故所有二次设备都有自己的采样回路,获得的采样数据只能自己使用,导致一二次设备之间有大量的电缆连线,为设备的调试及施工带来了大量的查线工作,同时二次系统的配置形成了目前的各个二次系统之间互不联系的局面。在传统变电站中,一般的配置情况为:
(一)高压部分(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采用每个对象分别配置一套保护装置及一套测控装置的模式。保护装置具有该间隔需要的所有保护功能,如距离、零序、差动、过流等。测控装置测量该间隔的电压、电流、相角、功率、频率等,同时具有控制功能。
(二)低压部分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方式,即每个对象配置一台装置,该装置具有测量、控制和保护的功能。
(三)各个电压等级的母线分别配置母线差动保护装置,有几种电压等级就需要几台母线差动保护装置,高压断路器需配置断路器保护装置。有一些母联还需配置母联保护装置。
二、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组网方式。
国内目前在建的数字化变电站中,虽然已经实现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但二次设备依然按照传统变电站的方式配置,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变电站经济、简洁及可靠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数据传输用的最多的还是点对点传输方式,造成数据共享还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无法做到全站共享的方式c”。很多数字化变电站中的过程层网络结构还相对保守,主要采用pt/ct的远端模块将数据传送给控制室中的合并单元,由合并单元分成多路光纤点对点传给保护、测控以及其他设备。
该模式符合目前国内对保护测控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采用最安全的点对点传输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数据传输延时,同时避免了采用以太网传输时数据过分依赖以太网设备的问题。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太网设备可靠性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可采用以太网共享数据的模。
该模式为一次设备的数据直接上网,各个间隔单独组网,每个间隔的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这种组网方式下,只需单个间隔数据的保护测控设备,可通过间隔层交换机获取数据,对于需要多个间隔数据的保护测控设备(如母差保护),则可通过路由器获取全站的数据。这种模式组网简单,数据隔离方便,较好平衡网络负荷能,可有效分散网络设备不稳定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
随着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及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使一次设备将其信号通过以太网传送到控制室成为可能。一次设备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为二次设备共享,可大大简化二次设备的设计及二次系统的布线。iec61850的全面推广,为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了依据及可行的方法。断路器及开关刀闸能通过网络接收命令并执行,并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状态及执行结果送给控制方,这些智能化的一次设备使二次设备可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而重新设计及配置。这些条件的具备,为二次系统重新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需要在电力系统管理模式上进行革新,以适用全新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二次设备不需要采样回路,只需要配置网卡就可获得所需的数据,使二次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及高集成化方向发展a多种传统二次设备的功能集成在单台二次设备中成为可能,将大大减少设备投入成本。根据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本文总结了以下4种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方式,叙述如下:
(一)按传统方式配置二次设备。
这种配置方式在上文已经叙述,这里不再赘述。传统配置方式是在传统变电站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各项运行管理方法也是基于该模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采用这种配置方式后,目前运行管理方法不用做任何改变即可适用。这种配置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共享的优势,配置显得复杂且经济性不好。
(二)按对象配置方式。
该模式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的方式,每个对象不再分别配置保护和测控,而只需配置一套装置,该装置完成该对象的所有保护及测控功能。这样在装置内部可以共享一些计算数据,简化了二次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这种配置方式将自动化专业和保护专业合二为一,故必须改变目前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按专业设置部门的方式,否则在运行管理上将出现盲点。
五、结语。
目前国内的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绝大多数采用传统方式配置二次设备,避免了管理方式的改变。但采用传统方式配置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不能充分发挥数字还变电站简化二次设计及节约成本的优势。集中式配置方式因风险过于集中,在目前的技术及环境下很难执行。采用按对象配置和按功能配置的方式能极大的简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且较好的分散设备风险。但采用新的配置方式缺乏运行管理经验。为改变二次设备配置方式,必须对目前的运行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否则很难适用新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
参考文献:
[1]叶罕罕,许平,宗洪良,王少伟,数字化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嚣配置和电压切换[j],电力系统自动化,,24.
[2]丁书文,史志鸿.数字化变电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j].继电器,2008,10.
[3]赵丽君,席向东.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05.
[4]张沛超,高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电网技术,,24.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十二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对于整个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出现问题,很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等,影响高速公路上的行人和财产安全,因此,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一定要对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其具体实现等来确立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最终达到促进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科学建设、安全运营的目的。
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建设的原则。
1.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能够实现对火灾的检测、发现、报警和消灭四个方面的内容,避免对火灾的检测失灵、发现失败、报警缺失以及消灭不力而造成的人和物的损失。
1.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以机电自动化实现为主,人力配合为辅。高速公路隧道一般都离市区等较远,相关运行以及监控人员等很难对其进行现场管理,因此,就需要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运行,将火灾隐患降到最小。
1.3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隧道消防机电设备的选择、机电工程的布置、用水系统的设置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来因地制宜地选择,以能够实现最佳地消防效果为最主要目的。
1.4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的维护也是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及时进行有效的维护,隧道机电消防系统才能够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才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问题并进行处理等,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以保障消防系统的运行效果。
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的建设实现。
2.1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的设置。消防水的设置一般可以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立消防水池和设置水井的方式来实现,这两种消防水的来源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环境来做选择。对于有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消防水池的方式来保障隧道内消防水的供应,对于无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挖掘水井的方式来为隧道供应消防水。
2.2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管道的设置。消防管道的布置应该根据隧道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防冻问题,以使消防管道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正常使用,避免因为消防水出现问题而导致消防隐患。消防管道的布置必须要设置于检修道上,这样,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消防管道中存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弥补,避免消防管道出现漏水等问题影响后续的使用。
2.3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泵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应该坚持使用与备用相结合,并且对使用中和备用的水泵都要进行妥善检查,以确保其都能够随时正常使用。消防水泵应该融自动与手动一体,日常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不灵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切换至手动控制。监控中心要实现对水泵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包括其开启、运行、停止以及低频巡检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监控异常的,要及时进行问题排查,以保障水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实现对消防水池水位的实时监测,水位等于或低于最低线时,自动供水保障水位处于最低线和最高线之间,以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
2.4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的设置。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应该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每个消防洞都应该配置消防栓以及灭火器,以供隧道的使用者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同时,消防洞的间距应该根据消防隧道的长度以及消防难度等来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的使用人员能够及时地找到并且方便地使用消防工具对火灾进行控制。
2.5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火灾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设置。在当前火灾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火灾检测系统主要是基于火灾发生之后产生的烟、光和热等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同时还有一种能够根据现场的图像判断火灾是否发生的'系统。两种系统在判断火灾发生的准确性上区别不大,所以在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状况等自主选择和安装火灾检测系统,实现对火灾的智能检测。火灾检测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自动的报警,如此,才能够实现对火灾的及时有效的控制,避免人力物力的损失和浪费。火灾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系统相连,火灾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火灾的发生,就需要将火灾的具体情形自动地报告给监控室,以方便监控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消防。同时,火灾报警系统还需要与隧道外显示屏相连接,以警告过往车辆不再进入隧道内并且自动协助灭火等。这样,就实现了隧道内火灾和报警的一体化设置,有效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3、结语。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是一个从消防水的布置、消防水管道设置、消防水泵的自动运行、消防洞的合理设置到消防问题的检查与预警融为一体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在设置之初就进行周密的考虑和合理的布置,以使安装完成的消防系统能够在日常实现自动运行,并且能够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有效地检修;在产生消防问题时,机电消防系统能够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评估、记录以及及时上报,这样就能够保证消防问题的及时解决;消防预警系统则需要在实现消防问题上报之后及时向过往的车辆发生预警,以使其不要再进入到隧道之内、及时躲避、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协助等。这样,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就能够实现标准化运营,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将消防损失减少到最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十三
【内容摘要】对于电力企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而言,停电检修是一项长期而且十分重要的工作。科学面对变电站进行停电检修对于供电安全以及电网可靠、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变电站的设备利用率以及增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变电站停电检修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变电站停电检修工作有所帮助。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加强制度化管理,积极组织参与全厂停电检修会议,对全体员工35kv变电站停电检修的每一项措施进行培训和学习,同时,活动不能存于形式要落到实处,以签字确认等方法保证员工的参加。确保检修人员熟练地掌握关于停电检修的各项事物的具体要求及其注意事项。第二,定期对电厂检修工作所需要使用的工具、仪表、仪器等用具逐一进行严格检查,重点对其检修使用的物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型号是否正确、数量是否满足需求等多项重要指标进行全面签字检查,以确保安全可靠性。并且,在35kv变电站停电检修之前,调度室应提前通知各单位做好停电准备。
二、35kv变电站停电检修。
(一)检修步骤。1.向调度室提出申请,调度室同意之后向各个单位发出停电通知,待各单位准备完毕后方可开始进行停电检修。维修工作开始之前,检修工作负责人要联系开具停电工作单据并请专人签发,之后携带工作单据到达需要检修的变电站。变电站负责人特别是厂长要带领全体安全检查人员逐一核对项目清单。对需要践行检修的项目核对无误后,由检修的主要负责人向生产调度室或当班主要值班领导分别进行汇报并做好记录,通过变电站值班负责人向上一级变电站申请对于需要检修的电源回路实施停电措施。2.变电站值班负责人安排专人对即将检修的负荷回路进行停电操作。在停电检修的过程中,需要检修的电源回路控制开关柜要由“运行”状态转至“检修”状态,并在开关柜上悬挂“禁止送电”的警示牌。检修变电站的风井及压风机配电室时,要严格根据安全规程将检修的回路开关转至“检修”位置,并悬挂警示标识牌,而且派专人进行现场监督状态,确保安全性。将待检修的线路电源进线柜全部停电,并对电气设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验电和放电操作,同时要进行接地线的挂设,确保万无一失。3.当停电检修工作完成之后,应安排专门的负责人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拆除地线。同时,在确保电缆无异常的情况下,摘除“禁止送电”的警示牌。最后,进行倒闸操作,使供电设施恢复正常。(二)注意事项及质量标准。一是注意要提前检查好工作中会用到的工具是否带齐全,有无损坏,质量是否最佳等等,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检修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仪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对于不熟悉的工具要在学习后再行使用,切不可乱用。三是停电检修的工作要在符合国家电网的相关规定及条例的情况下开展,其检修质量必须满足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三)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一是按规程周期对设备进行监督,做好油质判断工作。二是加强设备的数据分析能力,对出现数据异常的设备要加大观察力度,定期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多次分析,不能因为设备状态的误判断造成没有必要的设备停电工作,亦不能因为误判延误故障设备的分部,导致设备异常的不断扩大。三是根据35kv变电站自身的安全稳定性能差,通过加强跟踪排除设备异常。四是新设备出厂投运前,一定要严把关。五是科学的维修,科学的保养都是对变电站设备的延长使用周期,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规章进行监督,并及时汇报,反馈信息。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35kv变电站停电检修的安全技术保障及措施。
(一)人员安排。变电站的检修工作必须严格依据规定的时间进行,参加检修的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检修地点由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全体工作人员分工不同,安全责任也不同,以调度室为领导中心,参加检修工作的员工要积极参与,服从调度室指挥人员的指挥,各司其职,不可自我为是,擅自行动,更不能在未经调度室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对配电柜中的仪器仪表及轨迹进行调试或拆卸。(二)断电工作。值班负责人先把一个回路的'进线柜高压真空断路器隔开,同时挂设“禁止送电”警示牌,检修人员打开变电站该回路高压隔离开关。确认停电之后,要安排专人进行登记并检查各个工作点的验、放电工作情况。然后,在已经拉开的高压隔离开关负荷侧打上短路接地线。要注意接地线务必挂牢并插入湿润的土壤。(三)积尘清扫。在35kv变电站进行的例行停电检修过程中,不能走形式,一定要认真清扫。在清扫过程中,要注意对设备的保护,切记不可对设备进行损坏。(四)检修过程。在35kv变电站检修过程中,在对高压配电柜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务必做好对收支工具的准备。当工具、物件等需要传递时严禁抛掷,以免损坏配电柜内的配件。在进行绝缘电阻实验时,需要至少安排两名检修人员,35kv变电站检修的负责人事先要交代清楚对绝缘电阻实验的现场安全注意事项。现场试验的准备工作完成后,要对全部参加试验的员工进行分工。当遇到需要高空拆、接导线的作业时,检修人员必须要系好安全带并戴好保护工具。(五)检修完毕后的检查工作。当完成35kv变电站检修工作之后,检修负责人与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对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场所等地方仔细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工具等物件遗落在设备中。在检查完毕,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再拆除地线。经过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无误后,向调度室发出送电申请。(六)送电工作。负责人拆除一回路已拉开的高压隔离负荷侧短路接地线,然后合闸。在合闸时要注意观察仪表的情况。检修人员在送电之后等待所有电气设备均正常运行后再离开现场。(七)检修人员清场。在完成检修工作并且恢复设备送电之后,检修人员要将现场清理干净,但是不能使用洒水,要保持干燥,由负责人对检修人员和检修工具清点完毕并宣布检修工作结束之后,检修人员方可有秩序地离开。
四、35kv变电站停电检修策略。
第一,收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加强对原始资料的汇总和保存工作。对数据的前后要增加定期测试和定期数据分析,对于长期积累的实验数据,要有针对性和对比性,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反映问题的正确性。第二,检修过程中,项目繁杂且相互联系紧密,合理对检修项目进行安排,确保项目之间符合逻辑,尽可能地将检修工期缩至最短。第三,设备是固定资产,是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全体职工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因此,要提高对各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第四,找出统计数据与设备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有助于缩短检修时间。
五、结语。
35kv变电站是我国电力输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在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中,为广大用户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能。然而,变电站设备跟别的设备一样,也有“疲劳期”和“衰老期”,甚至有的设备会在关键时候出现“跳闸”的现象。因此,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检修维护人员要根据检修的规程和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安全意识,积极维护设备操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我国电力输配的安全稳定。
变电站选址论文篇十四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路桥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路桥工程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其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该项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所以,为了提高平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除了提升施工技术以外,还需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力度。文中针对当前路桥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对应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剖析,能够加快我国路桥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增加低保补助申请书(优质9篇)
- 2023年关于夫妻开公司股份协议书通用(通用20篇)
- 2023年档案工作绩效考核报告范文汇总(优质11篇)
- 最新拆迁再审申请书(通用13篇)
- 学校心理组工作计划范文简短(模板20篇)
- 2023年场地借用租赁协议书汇总(汇总12篇)
- 施工变更申请书样板 施工变更申请书样板图(3篇)
- 订货会协议书模板 订货会协议书模板范文(7篇)
- 线上会议总结报告范文简短(优秀18篇)
- 2023年就业协议书怎么盖章啊简短(大全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