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检察工作报告范文(通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19:40:52 |
  • ZTFB |
  • 10页

报告要符合专业规范和要求,如字数限制、格式要求等。在写报告时,我们要尽量使用简练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以增强可读性。在这里分享一份关于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一

9月2日,以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吴安林为组长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第一调研组来我市调研,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征求我市对省委起草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天水市委书记王锐主持调研座谈会。市委、副市长张明泰,市委、市委秘书长蒋晓强,市委、秦州区委书记雷鸣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锐首先介绍了近五年来天水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他说,过去五年,面对复杂环境和艰巨任务,天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关天经济区引领、国家级园区支撑、现代化城市带动、县区组团式发展”,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实现了“”的圆满收官,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随后,王锐还围绕“关于抓住用好窗口期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的问题,对省委起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一行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天水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勇于创新,敢于作为,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扶贫变化大,成绩突出。

调研组感谢我市对起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我市高度重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调研工作,提出了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意见和建议,表示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归纳,在起草报告时认真消化吸收,努力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成为指导全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座谈会上,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及相关部门和企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起草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进行了发言。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二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坚持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会遵循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原则,坚持把立法的重点放在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发展上,坚持立、改、废并重,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年来,立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共制定地方性法规5件,修改地方性法规32件,废止地方性法规及法规性决议、决定12件,批准兰州市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9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4件,对2件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了一审,配合全国人大会对9件法律草案征求了意见。

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着眼于更好地贯彻实施监督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会制定了实施监督法办法,从监督的内容、手段、途径、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突出了监督重点,拓宽了监督方式。根据新修改的选举法,会修订了实施选举法细则,较好地贯彻了新修改的选举法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二是加强了规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立法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更趋开放,国家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也出台了不少新的法规和政策。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新情况、新要求,会对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更充分的法制保障。

三是加强了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工作。为了有效解决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会制定了就业促进条例。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制定了消防条例,明确和细化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和组织的职责,对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进行了细化和规范。无障碍建设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会制定了无障碍建设条例,将更好地保障这些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了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为适应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会从我省多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及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出发,修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为加快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进程,发挥人民防空在参与抢险救灾、处置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会修订了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

五是加强了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对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会为此制定了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将对促进我省科普事业的发展,推动创新型甘肃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法规清理是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我省地方性法规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的科学、统一、和谐,会按照全国人大会的要求,对我省现行有效的150件地方性法规及法规性决议、决定进行了全面清理,经会审议,一次性集中废止和修改了39件,还有23件将列入今后的立法计划逐步修改。通过统一清理,进一步解决了地方性法规中存在的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我省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全国人大会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一年来,会抓住事关全省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0项。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增强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会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内需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对我省抢抓机遇,努力争取项目和中央投资,促进全省经济较快回升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少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管理不规范、开工迟缓、配套资金不能足额按期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后,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审议意见和建议。省政府认真采纳会的审议意见,并召开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总结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进一步进行落实。

为保证中央一揽子经济计划及各项重大政策在我省的贯彻落实,确保甘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会听取审议了20xx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物价等问题,提出了审议建议和意见。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省政府及时分解办理,并将办理情况报送省人大会。

为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能力,去年财政部核定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规模55亿元。为了支持这一工作顺利开展,会按照既依法办事,又特事特办的原则,先由主任会议及时听取汇报,作出原则同意的意见,以便省政府和财政部做好政策对接工作。随后会依法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并相应调整全省及省级预算的报告,作出了批准发行5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决定,依法批准了预算调整方案。

会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xx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xx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xx年政府非税收入收支和管理情况的报告,批准了20xx年省级财政决算。会审议财政有关报告后,要求省政府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投入,支持循环经济、新能源、新型产业和自主创新企业发展。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省政府进行了落实,并报告了办理情况。同时,会还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xx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切实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了要求,省政府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并将整改情况向会作了报告。

民事审判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推动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会在对全省民事审判工作进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审判工作的六条要求。

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服务“三农”大局的重要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政权的稳定。会对此进行专题调研,并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的审议意见。

为了监督和支持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会听取和审议了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对促进解决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保障。

三、从关注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入手,开展执法检查。

去年,会对涉及食品安全、老年人权益、胎儿性别鉴定、农作物种子、妇女权益、节约能源、农业技术推广等7个方面的9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促进食品安全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会对食品安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听取和审议了检查报告。针对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转交省政府办理,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安全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

我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会围绕老年人权益维护、社会保障、优待政策落实、老龄工作四个重点,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会审议后将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及时转交省政府办理,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并将办理情况向会作了书面报告。

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会对我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会向省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法规的执行力度和保障措施。

我省是全国种子产业大省,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好制种业的区域优势,会对种子法和我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受全国人大会的委托,会对全省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报告了全国人大会。

为推动我省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会还组织开展了以“关注渭河,保护生态”为主题的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渭河流域地区执行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体采访报道,加强了舆论监督,提高了社会效果。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人大会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会对14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对其中11件超越法定权限和违反规定设置处罚及表述不当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处理意见。

四、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开展专题调研。

会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去年组织6个调研组,开展了草原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贯彻执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专题调研,并听取和审议了调研报告,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较好地促进了这六个方面的工作。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我省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未得到根本遏制。为此,会对我省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报告后,针对我省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设定草原保护的“红线”,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草原保护的关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帮助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意见和建议。

甘肃是全国惟一的被国务院整体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省份。会高度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组织调研组深入7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和50多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进行调研。会听取和审议调研报告后,提出要加快制定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等建议和意见。

我省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深入了解全省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会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提出要采取特殊政策,完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建议和意见。

科教兴省,人才是关键。会组织调研组,多次深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对我省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会听取和审议调研报告后,就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改进和规范科技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积极争取国家对西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等提出了建议。

为了切实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会对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了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新风尚,会对我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会对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建议。

去年7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会高度关注,省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对此及时进行调查了解,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研究沟通,主任会议听取了相关专门委员会的汇报,并就积极发展生产、强化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活供应等提出了建议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会的建议意见,出台了控制物价、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物价补贴等措施。

五、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

代表工作是会工作的基础。会始终把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为代表提供履职服务。为代表订阅各类人大报纸期刊、寄送重要会议文件、编印学习资料,畅通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坚持人大代表列席会会议和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两联系”制度。坚持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举办了第五期人大代表培训班,召开了代表工作座谈会。在狠抓制度落实,扎实开展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是突出专题调研和视察,加强和改进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全省工作大局,会分组分批组织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全省应对金融危机情况、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题,进行了深入视察。组织代表围绕全省草原生态建设、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在组织视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提出了不少高质量的建议,其中,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建议,经过会和省上相关部门的努力和争取,有4件被全国人大会列为重点处理建议。关于尽快启动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议,已在我省的8个县进行试点。

二是突出督办力度,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在代表建议的办理上,会加强与各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督促各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层层分解落实,每条建议、每个环节都有领导负责,建档立册,明确责任。各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和沟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面商办理、二次答复、电话征询意见、现场办理等方式,切实解决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会副主任和各专门委员会确定的13件代表建议的现场督办件,各承办单位组织的42场次现场办理活动,办理效果显著,对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会还组织召开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落实汇报会,督促“一府两院”及各承办部门对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衡量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的重要标准,督促各承办单位在提高“办成率”、“满意率”上下功夫。经过努力,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建议926件,已全部办理完毕,其中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240件,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449件,这两类建议占代表建议总数的74.41%。

在人事任免工作上,去年会共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4名。其中,决定任命4人,任命42人,批准任命4人,决定免职3人,免职26人,批准免职4人,决定接受辞职1人。

六、在危难险重和重大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省人大会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向灾区发去慰问电,关心、慰问灾区群众。根据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会组织相关工作部门并邀请有关法律专家,及时成立了省人大会舟曲灾后重建法律咨询小组,编印了有关法律手册,开通法律绿色通道,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法律支持。根据省委统一部署,会领导带领机关有关部门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看望受灾群众和各级人大代表,慰问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会机关认真开展厉行节约活动,节约办公经费支援灾区。机关干部职工两次为灾区捐款捐物,积极为灾区群众献爱心。

七、加强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工作,为会工作夯实基础。

一年来,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了会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会坚持以学习促进依法履职,以更好地履职带动学习,紧紧围绕省人大会依法履行职权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突出学习与人大工作实际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会党组中心组和会组成人员的学习,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普遍增强。机关各部门、各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科学制订学习计划,努力创新学习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提高能力、促进工作的要求。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会机关最大限度地精简会议,突出会议议题和重点。各种检查、视察和调研,坚持轻车简从,重在发现和督促解决问题。会组成人员认真遵守工作守则,深入基层,深入调研,倾听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机关内部各项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执行,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和重视机关信访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年来,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82件(次),其中来信813件(次),来访1669人(次)。通过接待和处理信访,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上做出了努力。

加强与基层人大的联络沟通。举办了全省市(州)、县(市、区)人大会主任监督法培训班,召开了全省市州人大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座谈会,邀请市(州)人大会的负责同志列席了各次会会议。

进一步加强了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人民之声报》和《人大研究》在深度报道、理论研究和人大特色上有新的提高。会机关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文秘工作、后勤保障工作、接待工作和老干部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

总结会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重大工作、重要问题要及时向省委请示汇报,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人大工作只有站在全省大局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行使职权,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三是必须依靠代表、依靠群众。人大工作,代表是基础,人民是靠山。必须努力为代表创造良好的履职环境,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四是必须突出人大自身特点。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是人大工作的最大特点。人大会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职权,按照法定程序集体决定问题。既不能超越职权,代行“一府两院”的职权,也不能失职,放弃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五是必须切实关注民生。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人大工作只有关注民生,代表人民的利益,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各位代表!

一年来,尽管我们尽职尽责地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地方立法中的公民有序参与还需进一步扩大,对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这些问题会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今年的主要任务。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会要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推进我省的民主法制建设和“”规划顺利实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立法工作。

要进一步创新立法机制,坚持和完善专家咨询、立法听证、法规论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推进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把质量作为地方立法的生命,使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更加切合省情民意,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紧扣全省“”规划建设重点,优先安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立法。全年计划制定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民健身条例、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农村扶贫开发条例、集体合同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10件法规。修订公路路政管理条例、防震减灾条例、旅游条例、政府规章设定罚款限额的规定、实施代表法办法、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6件法规。同时,要认真做好兰州市及民族自治地方的法规审查批准工作。

二、监督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在继续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监督形式的同时,采用询问等监督形式丰富监督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转方式、保民生、促项目上,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今年拟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工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五五”普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等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队伍建设情况的报告。对我省的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关注农业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为主题,组织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加强预决算监督,审查批准20xx年省级财政决算,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上半年计划及预算执行情况、20xx年非税收入收支和管理情况、20xx年度全省及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等报告。加强跟踪监督,确保会会议审议意见落到实处。推进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加强信访工作,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调查研究和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工作。

围绕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选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工作。计划对节约能源、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和群众较为关注的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四、代表和人事任免工作。

继续坚持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密切会与代表、代表与选举单位的经常性联系。积极组织代表参加会会议和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努力为代表知情知政、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改进代表议案和建议督办工作,不断提高议案和建议办理质量。强化代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培训重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全国人大会和各市、州人大会代表工作部门的联络,做好代表参与全国人大会和省人大会及各专门委员会活动的沟通协调工作。根据全国人大会的统一安排,认真做好县乡换届选举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法定任免程序,认真行使好人事任免权。

五、会自身建设。

坚持和完善会及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集体行使职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学习宪法、法律及人大工作有关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和法制讲座,进一步提高会组成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机关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加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和民主法制宣传。密切同全国人大会及兄弟省市(区)人大会的联系交流,加强与市(州)、县(市、区)两级人大会的工作联系。

各位代表!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规划的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省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市中院在市委领导、市人大监督和省法院指导下,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信息化审判管理为抓手,以深度司法公开为依托,建设公正高效透明的办案机制,努力推动庆阳老区法院向现代审判机关转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认真履行审判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4947件,同比增加11.15%;审(执)结14929件;其中市中院受理922件,审(执)结919件。

(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全市法院受理刑事案件1656件,审结1653件,判处罪犯1693人;其中市中院受理178件,审结176件。着力构建裁判宽严相济化、定罪准确化、量刑规范化工作机制。加大对社会反响大、危害严重案件的公开审理和惩处力度,依法打击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以及毒品、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罪犯141人,重刑率8.33%,发挥了刑罚震慑功能。统一裁判尺度,对重大交通肇事、职务犯罪、涉油等案件,慎用少用缓刑。对未成年人犯罪、主观恶性不大的轻微犯罪和附带民事诉讼和解的犯罪,依法从轻判处。如市中院审判的正宁四中袁龙等五名未成年人致死“校霸”故意伤害案,经过层级报请在法定刑以下处刑,受到最高法院表扬并被列为全省法院20xx年十大典型案例。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罪名不成立、证据不足的指控依法宣告无罪,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

(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并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市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10127件,审结10117件,标的额2.49亿元;其中市中院受理662件,审结661件。着力构建审理专业化、裁判尺度统一化、利益平衡化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案件裁判的规范指引功能,对于当事人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房屋租赁中的转让费、婚姻纠纷中的彩礼返还和公司股东投资权益等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高发案件,总结凝炼审判规律,引导民商事主体依法订立和履行。

合同。

精心审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民生的案件,慎重处理涉农、涉军、涉群体性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深化诉讼调解机制,将调解的重心转向涉民生案件,采取当事人先履行义务再送达调解书的做法,提升了调解质量和水平,调解率为70.23%。

(三)促进依法行政和保护行政相对人诉权并重,推动司法和行政良性互动。全市法院受理行政案件45件,全部审结;其中市中院审理25件。着力构建审查合法化、协调先行化、裁执分离化工作机制。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指导规范行政机关的应诉行为,依法支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的合法行政行为。推进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建设,行政案件协调和解率为31%。

(四)严厉打击“老赖”和规范执行行为并重,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073件,执结3068件,执结标的额1.5亿元;其中市中院受理27件,全部执结。着力构建部门联动化、权力制衡化、方式多样化的工作机制。依法用足用活罚款、拘留、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了一批规避执行的“老赖”,执结了一批长期得不到执行的“骨头案”和“钉子案”。如市中院与环县法院就于子才等25名外地农民工集体讨薪的执行案,对被执行人魏某果断采取拘留和财产查控措施,维护和实现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执行规范化建设活动,着力规范执行行为。积极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生效裁判积案专项清理活动,在规定时限内全部执结了清理出的16件积案,执结标的额267.1万元,清积率名列全省前茅。

(五)坚持有错必纠和维护生效裁判权威并重,切实提高审判质效。全市法院受理再审案件34件,复查申诉案件12件,全部审结;其中市中院立案再审18件。着力构建有申诉必回复、有疑问必释明、凡再审必听证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确有错误的案件不偏袒、不护短,及时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提升了司法公信。正确掌握申诉再审标准,对判决适当的案件,克服各种困难,维护生效判决的稳定性和终局性。

(六)畅通信访渠道和法治化化解并重,努力维护司法秩序。创建为民、便民、利民的信访服务机制,坚持每月10日的院长接待日制度,市中院全年接待来访群众162人(次),处理信访案件130件,使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了有效化解。引导信访群众合法合理表达诉求,促进息诉罢访,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了中央、省、市交办的信访专案18件。

20xx年,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个别刑事案件未能坚持证据裁判原则,量刑不够均衡;少数民事案件在审理中未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导致执行困难;受案外因素影响,一些涉及土地权利的行政纠纷审理难度较大;执行工作不透明、不规范的现象未能从根本上杜绝。

二、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推进法院管理方式现代化。

(一)构建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审判管理机制。全面运行全市法院一体化的审判管理网络体系,实时监控全市两级法院和每个人民法庭所有案件的审理情况,基本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庭审活动数字化、流程监控自动化的目标。构建网络化办案办公模式,建设数字化法庭、数字化审委会、电子诉讼档案和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实行庭审局域网同步直播、同步录音录像和同步电子记录,推进信息化审判管理的普及应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每半年开展一次庭审、裁判文书和案件质量“三评查”活动,全市两级法院每月通报审判运行态势、审判质效数据和审判绩效考核结果,促进了审判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市中院荣获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构建司法公开倒逼机制,建设“阳光审判”格局。建成西北首家官方诉讼服务网,开设网上诉讼咨询、预约立案、预约查档、判后答疑、信访投诉等在线服务,市中院正在审理的所有案件,当事人均能在网络上查询进展。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上网公开13158份,占结案数的88.14%,位列全省第一。由法律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市中院20xx年度全部裁判文书,以公开倒逼公正。全市法院有7篇裁判文书获得全省法院系统优秀裁判文书奖,总量位列前茅。实现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杜绝暗箱操作。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召开判前听证会,广泛吸纳民智。公开司法鉴定、评诂和拍卖的运作程序,将司法公开拓展到案件审理的全过程,以公开提升公信。

(三)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下审判指导。召开全市法院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工作会议,下发会议纪要指导审判执行工作。坚持全市法院院长季度例会制度和审判业务部门上下定期约谈制度,增强对下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基层法院工作考核办法和业务指导机制,制定人民法庭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人民法庭办案任务与人力、经费的配套统一。通过个案指定管辖方式,探索庆阳林区法院由专门法院向专业化法院改造的途径,从20xx年10月开始将西峰区法院管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全部移交庆阳林区法院审理。发挥审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案件的职能,强化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的案例指导作用,确保了案件质量。市中院审委会讨论案件占审理诉讼案件的52%。

(四)构建司法为民保障机制,拓展能动司法空间。建成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为来访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司法服务。市中院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1万元,为28案刑事被害人、农民工和家庭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基金87.5万元,为对口援助的甘南州夏河县法院援建10万元的法官图书室,依托项目建设为“联村联户”的环县慕家河村、吴家塬村筹集帮扶款物201万元,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三、建设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为公正司法提供有力保证。

(一)建设民主务实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要事项会议研究,党组会和院长办公会研究事项均以书面纪要公布,一切工作民主透明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开展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人文兴院氛围。推行上下级法官挂职交流,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市中院参加省级以上专项培训40人(次),组织培训全市法官248人(次),提高了法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司法廉洁。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与审判管理工作相结合,研究制定了298个重点环节和风险点的防控措施,绘制悬挂“四表一库”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加强对法官廉政情况的预防监督。实行发回改判案件问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通过廉政约谈、处理举报投诉等途径,及时纠正不当司法行为,尽力避免办案瑕疵。推进司法效能建设,市中院先后明察暗访9个基层法院及20个基层法庭,杜绝了人民法庭违规收费问题。坚持经费、装备向审判一线倾斜,全力为公正审判提供物质保障,市中院“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5.7%。全市法院主动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4件,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品牌,打造文化软实力。建成突出庆阳审判特色的法院文化中心和马锡五雕塑景观区,认真编发《庆阳审判》、《参阅案例》和《审判管理动态》等刊物,应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全国全省范围发布法院新闻信息414条。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开通了官方微博。市中院荣获全省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汇报制度,将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6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每月向市人大、市政协报送开庭审理案件目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和旁听案件庭审,通过定向联系走访、召开座谈会、参加判前听证会、见证调解执行等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做好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的聘任培训管理工作,指导基层法院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不断满足公众对司法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司法权威得到加强,司法公信逐步提升,社会认同感、群众满意度增强。受案结案数量和期限效率指标呈现“两增两减”趋向,审判绩效正向和负向指标呈现“四升四降”态势,审判管理、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市中院全年涌现出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5名、全省14名。这是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优秀专业人才匮乏,青年法官断层严重,很多法官持续超负荷工作,身心健康堪忧,个别法官作风飘浮,司法不廉;基层基础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精细化的审判管理模式有待深化完善。对此,我们将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攻坚克难,切实改进。

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全市法院要依靠市委领导,紧贴全市“一区四园、一线八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一,全力抓好审判执行工作,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刑事审判要继续加大对社会危害严重的暴力犯罪的惩罚力度,深入推进盗窃、诈骗、集资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的规范化量刑工作;切实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加大对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力度;健全刑事错案防范、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杜绝冤假错案;规范取保候审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坚持从严审核裁决。民商事审判要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的裁判机制,通过发布参阅案例、召开审判态势分析会等形式,有效统一裁判尺度;要在审理中充分采取诉讼保全等法律措施,切实保障当事人及时实现胜诉权益;加强对涉及民生案件的审理,合理运用先予执行、司法救助、缓减免诉讼费等措施,充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权益;努力提高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注重运用法律规则引导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行政审判要加大协调力度,更加注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注重行政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全市七县一区8个基层法院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要全部实行交叉管辖;建立行政诉讼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落实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进依法行政。执行工作要按照“规范化、穷措施、提效率”的总体思路,全面规范执行行为,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开辟协助执行绿色通道。要用足用活各项执行措施,通过全媒体公告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布失信企业和个人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出境、投标等措施,加大对有能力而拒不执行“老赖”的惩处,让胜诉当事人的权益最大限度得以实现。审判监督和信访工作要强化审查,有访必复,有错必纠,让涉法涉诉信访回归司法渠道。

第二,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全面提升司法公信。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深化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要建成统一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让当事人能够对全市法院正在审理执行的所有案件,通过网络查询到可公开的全部信息和审理执行进展情况。要建成全市法院统一的庭审网络直播系统,实行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和社会高度关注案件的庭审网络直播。要在以前公开裁判文书的基础上,将可公开的全部裁判文书在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公布,继续公开出版市中院《20xx年度裁判文书集》。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督员列席审委会制度,将再审、执行、判前的公开听证制度化。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邀请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形成公正审判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

第三,建设信仰坚定、能力过硬、纪律严明的法院队伍,实现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积极推进法院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大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让更多的审判业务专家和办案能手脱颖而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聚焦“四风”,全力查摆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防范、严肃查处司法不廉行为,要对司法腐败行为“零容忍”,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克己奉公,勇于担当,扎实工作,认真办案,让人民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司法公正就在身边。

3

页,当前第。

3

1

2

3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四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xx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会按照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经济社会依法、有序发展。

20xx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第一年,我省的地方立法工作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省人大会坚决落实省委要求,进一步创新立法理念,提高立法质量。去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0件,修订地方性法规5件,批准制定、修订和废止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兰州市制定的法规7件,对3件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了一审。

一是着眼促进改革发展,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制定了《甘肃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集体合同条例》、《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了《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甘肃省旅游条例》。这些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劳资双方权益、推动道路交通事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必将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高度关注民生,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制定了《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甘肃省全民健身条例》、《甘肃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和《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了《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这些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将进一步对我省的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文化建设创造科学发展的法制环境和条件。

三是适时修订《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根据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省人大会对甘肃省实施代表法办法进行了修订,对代表的权利义务、履职规范、履职保障、履职监督等方面进一步作了规范和补充。

四是着眼促进依法行政,修改了《甘肃省人大会关于政府规章设定罚款限额的规定》。

五是依法审查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审查批准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牲畜引进防检疫管理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保护与管理条例》,批准废止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

六是审查批准兰州市制定的地方法规。批准了《兰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

二、创新方式、增强实效,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省人大会认真贯彻监督法,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的12项专项工作报告,认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确保监督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一是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会为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情况专项工作报告,事先组织了专题调研。会会议在分组审议这个报告的基础上,召开联组会议进行集中审议,重点围绕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林业后续产业发展、天保二期方案编制等提出问题和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会同会组成人员共同讨论,回答了相关问题。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省政府及时分解办理,并将办理情况适时报送省人大会。实践证明,这种集体监督的形式是好的,我们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二是突出监督重点,推动中心工作。会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及前期工作情况的汇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项目征地拆迁、建设筹资、建设质量和增加结构调整的项目等方面的问题向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题汇报,就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六五”普法工作意见的报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三是加强计划和财政监督。会听取审议了全省20xx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省政府非税收入收支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省级预算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况的报告,批准了20xx年省级财政决算。还听取了关于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并相应调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的报告,作出了批准发行5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并调整省级财政预算的决定。在对计划、财政报告审议中,会侧重对土地出让金两权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三公”经费清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劳动合同。

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配合全国人大会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将检查情况报送了全国人大会。

五是对“两院”工作加强监督。会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队伍建设情况的报告,会在审议中认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民法院依法办案和民事调解工作量空前加大,一方面要立足于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以适应形势要求;另一方面对法院系统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解决。会对20xx年作出的《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协调省检察院分别与公安、审判、司法等有关方面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并积极付诸实施。

会对21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对其中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16件规范性文件,召开了两次专家评审会进行了集中审查,提出了改进意见,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重视信访工作,全年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879件(次),其中来信715件,来访1164人(次),督促解决了一批有影响的信访案件。

三、立足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会抓住事关全省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组织会和各专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或集体视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了会议审议质量。

为了全面了解我省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会组织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全力筹措重大项目资金、征地拆迁、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项目竣工后营运、优化项目结构和强化政府部门协调服务职能等方面向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制定《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过程中,会和有关的专委会组成人员,两次赴甘南、临夏、兰州、天水、武威等州市及临潭、卓尼等县进行实地调研,分管此项工作的会副主任还主持召开了省级宗教团体负责人专题座谈会征求意见,就宗教事务立法的有关方针和原则,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活动,风景名胜区内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团体工作人员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使民主化、科学化的立法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会高度关注我省天然林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组成调研组深入甘南、陇南、天水三市和白龙江、小陇山林业局的一线场(站),就我省实施天保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加大天保二期工程资金投入、巩固天保一期工程成果、逐步建立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组织了关于临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大对临夏州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工作支持力度的意见。

会对归侨侨眷权益保护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掌握实情、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加强侨务工作等关心困难归侨侨眷生产生活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项工作的落实。受全国人大会的委托,对我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了调研,并将。

报送了全国人大会。

四、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做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指导工作。

为确保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依法有序进行,自20xx年3月开始,会积极做好换届选举的调研和法规修改等前期准备工作。会党组向省委提出了关于全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若干意见,省委及时批转全省贯彻执行。会依法及时作出了关于全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间的决定、关于全省14个市(州)及86个县(市、区)新一届人大代表名额的决定和人大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在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过程中,会对全省确定的104个乡镇的换届选举试点工作进行了认真指导,为选举工作的全面开展积累了经验。会还牵头建立了选举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换届选举中的重大问题。到去年10月底,全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圆满完成。共选举产生县人大代表15074名,选举产生乡人大代表63801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比例全部实现了中央“两升一降一保证一适当”的要求,保证了代表构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五、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依法行使任免权。

会坚持以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促进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代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是继续加强代表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通过会门户网站、报刊、编印寄送材料等多种形式,使人大代表及时了解人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工作,为代表行使职权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举单位和选民的“两联系”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建议办理、列席会会议、参与行政司法监督等活动,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有代表400多人(次)参加了会的各项活动。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会举办了一期省人大代表培训班,组织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全国人大组织的四期代表培训班。

二是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案,集中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积极争取全国人大会重视和支持。帮助我省解决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好评。20xx年,会同省政府共同研究,从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案中筛选出重点建议案9件,专题向全国人大会分管领导汇报,这些建议分别被列入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重点督办案。目前,通过这些建议案争取到中央计划下达和专项补助资金15亿元,其中积石山县境内公路建设项目资金7.4亿元,饮水项目资金3.89亿元,东乡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20xx万元。加快甘肃河西能源基地和陇东煤电基地项目开发建设的建议得到重点处理,已列入国家“”规划。1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临夏州黄河干流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得到优先安排,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得到重点扶持,农村中小学“温暖工程”公用经费定额和农村沼气建设补助标准也有所提高。

三是更加注重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会加强与代表沟通,组织代表参加视察检查,听取办理情况汇报,使代表及时了解办理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加强与承办单位的联系协调,督促承办单位落实办理责任、保证办理质量。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873件,全部办理完毕。对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270件,占建议总数的30.9%;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407件,占建议总数的46.6%;暂时不能解决,留待以后研究解决的196件,占建议总数的22.5%。会副主任和各专委会重点督办的12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得到落实。

会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的原则,去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70人(次),其中,决定任命7人,任命76人,批准任命16人,决定免职7人,免职55人,批准免职2人,决定接受辞职7人。

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会继续采取措施,加强会和机关自身建设,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

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重点学习贯彻了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七一”讲话、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了工作水平。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在机关上下营造了奋发向上、团结务实的良好氛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了有关工作机构;加强了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会机关为人大及其会服务的意识,完善工作制度,机关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提高。

积极关心支持市县人大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进一步加强了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建立了新闻发布会制度,《人民之声报》、《人大研究》和甘肃人大网站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

20xx年省人大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会组成人员和全体人大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一府两院”密切配合、全省各级人大全力支持的结果。对此,我代表省人大会,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尽职尽责地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对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这些问题会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20xx年的主要任务。

20xx年,是省十一届人大会全面完成任期目标的重要之年。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省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提出的“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依法履行职权,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为促进“”规划顺利实施做出新的贡献。

一、立法工作。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紧紧围绕全省“”规划纲要的实施,全年计划制定《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甘肃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修订《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甘肃省邮政条例》、《甘肃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甘肃省价格管理条例》、《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规。废止《甘肃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做好兰州市报批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州、县人大会报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查批准工作。同时认真做好《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地方性法规的专项清理工作,协调提出省人大会20xx—20xx五年立法规划。

二、监督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监督法和甘肃省实施监督法办法,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审计、非税收入收支和管理等工作报告和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全省档案工作情况等专项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审判管理工作情况的专题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促进公正执法情况的专题报告。组织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三、调查研究和决定重大事项。

围绕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做好对甘肃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活动;围绕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重点做好兰州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情况专题调研;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调研。继续做好立法调研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调研工作。对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

四、代表工作和人事任免。

积极组织省人大代表参加会会议和执法检查、集体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努力为代表知情知政、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加强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增强办理实效。继续做好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履职水平。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会的要求及省委的统一部署,依法做好选举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及换届的相关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会依法行使任免权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做好人事任免工作。

五、会和机关自身建设。

坚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不断推进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专门委员会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会整体工作质量。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努力学习理论、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发挥好机关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加强与兄弟省(市、区)人大的工作联系,互相学习,开展交流。加强与各市(州)、县(市、区)人大会的联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我们认真履职,不负使命;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任重道远。我们要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团结全省各族人民努力奋斗,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3

页,当前第。

2

1

2

3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刚刚过去的20xx年,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我省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和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任务的艰巨考验,是新世纪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省人大会在中共甘肃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全省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全省大局,开展专题调研、决定重大事项。

去年,会坚持从全省大局出发,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依法行使职权的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7项专题调研,并对政府提出的事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事项及时作出决定。

国家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以来,中央政府在我省新增一大批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为了确保这些重大项目良好运行,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放心,会调研组和全国人大会调研组,共同对中央政府在我省新增的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公共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提出了切实解决配套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减轻项目建设负担、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是国家“”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为了深入了解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会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提出了超前谋划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拓宽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渠道、规范资金拨付、加快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高路政管理水平等建议。

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是拉动经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会组成专题调研组,与全国人大会调研组一道,联合对我省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了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对廉租房的建设规模、产权共有、地方配套资金和农村危旧房改造范围、标准以及城市住房工作思路等方面提出了符合我省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我省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是事关民生和稳定的重要工作。为切实掌握灾后一年恢复重建的基本情况,会组织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了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提出了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加强重建项目监督管理、尽早出台灾区移民实施方案、尽快解决城镇受灾居民住房重建问题、减免运输灾后重建物资车辆过路费、增加灾区群众经济收入等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增收难一直是我省的突出问题,在受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严重萎缩的形势下,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更多。为此,会对我省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从加大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构建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为确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尽快改变民族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不断缩小民族地区与全省的发展差距,会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了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会对我省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提出了加强领导、重心下移、强化责任追究、发挥调解作用、提高办案质量、规范行政执法、建立处理缠访缠诉有效办法、完善涉法涉诉救助资金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方面的建议。

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我省一大批项目相继获准开工建设,但项目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会在审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发行中期票据融资工作的报告》后,作出了关于批准这个报告的决定,决定我省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8年期中期票据100亿元人民币。这是我省融资方式的一次创新,缓解了我省项目建设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财政部核定我省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65亿元。会听取和审查了省政府《关于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相应调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的报告》,并依照《预算法》的规定批准了这个报告,对本年度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作出了部分调整。这对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和使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依法行使任免权方面,一年来,会共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6名,其中,决定任命11人,任命79人,批准任命1人,决定免职6人,免职38人,批准免职1人。

在过去一年里,会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和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有力地促进了中央和我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通过会办事机构向“一府两院”转送后,得到了“一府两院”的认真采纳和吸收,较好地发挥了会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为我省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形势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努力。通过一年的实践,会在围绕全省大局寻找依法行使职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上,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监督工作。

一年来,会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5项专项工作报告和5项计划、财政、审计方面的报告,对6个方面的7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解决,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增强了监督实效。

我省“”规划纲要的实施,到20xx年已进入第四年。为进一步了解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的情况,加强对政府实施规划纲要的监督,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落实促进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大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力度,确保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是去年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工作汇报》。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建议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真研究内需不旺的问题,继续做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继续争取国家在扩大内需政策中对我省的照顾和倾斜,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型产业扶持力度,努力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融资难一直是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会在对我省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汇报》,提出了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增强自身融资能力、大力支持和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奖励和补偿资金、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监管机制、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建设等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渎职侵权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会对我省五个市州检察机关开展反渎职侵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反渎职侵权工作情况的报告》。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对进一步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执行积案是社会热点,也是难点。对执行积案进行清理,关系到给社会信心、给群众温暖,更关系到司法权威的树立。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部分在兰省人大代表,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清理执行积案工作专题汇报,对进一步做好清理执行积案工作给予了监督和支持。

会听取和审议了20xx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20xx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xx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xx年预算外资金收支和管理情况的报告,批准了20xx年省级财政决算。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对加强计划和预算的执行工作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会办事机构将审议意见书面转送了省政府。

会听取和审议了20xx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对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整改力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四个月后,审计厅按照会的要求,代表省政府再次向会书面报告了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

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甘肃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效能,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切实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强矿山生态及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等方面的建议。

会对《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等方面的建议。

会对《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的贯彻落实情况。会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对省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该法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还配合全国人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3部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陇原环保世纪行以“自然保护与生态文明”为主题,对全省重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情况进行了监督和检查。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会的一项新工作。会召开了全省市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加强了备案审查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对省政府、市州人大会和兰州市政府报送的114件规范性文件全部进行了审查,对其中3件违反制定权限的规范性文件,督促原制定单位进行了纠正。

继续坚持会领导联系信访制度,进一步落实信访办理工作责任制,召开全省市州人大信访工作会议,加强人民来信来访的受理和督办工作。全年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204件次,其中来信1104件,来访1100人次,督促解决了一批有影响的信访案件,起到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三、从省情、民情出发,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省情、民情出发,坚持突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了地方立法工作,提高了法规质量。在立法工作中,会注重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法规中,力求突出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思想;着眼于解决本省实际问题,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建立公民参与立法平台,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调动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性,草案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重要法规草案实行隔次审议。一年来,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6件,修订地方性法规3件,批准兰州市地方性法规2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3件,对2件法规草案进行了一审,配合全国人大会对8件法律草案征求了意见。

中小企业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较多,通过立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了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规定。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会审议通过的《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法制保障。

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但我省部分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会审议通过的《甘肃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从监督范围、监督措施、监督程序和监督者应承担的责任,对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作出了具体规定。

保护好林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根本的要求。为了加强林地保护,规范林地管理,合理利用林地,保障林业稳定持续发展,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林地保护条例》。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居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

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会审议通过的《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会修订了《甘肃省档案条例》、《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对《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甘肃省就业促进条例》两个法规草案进行了一审。

会批准了《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管理条例》、《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条例》、《东乡族自治县水土保持管理条例》、《东乡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会还建立了地方性法规质量跟踪评估制度,制定了跟踪评估办法,对《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办法》进行了立法后评估。

四、着眼于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加强代表工作。

会进一步加强了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代表作用的保障服务工作。继续坚持扩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向代表通报情况。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邀请代表列席会会议和参加执法检查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代表在立法和监督工作中的作用。继续坚持开展“两联系”活动,会组成人员每人重点联系3至5名基层人大代表,采取走访、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征求基层代表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密切联系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积极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继续加强代表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两期省人大代表培训班,170多位代表参加了培训。召开了代表工作座谈会,研究了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增强代表活动实效的办法和措施。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所提建议953件,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229件,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495件,这两类占代表建议总数的75.97%,比上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一年来,会加大了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会各位副主任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对涉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15件代表建议进行了重点督办,对办理代表建议工作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会和各承办单位对办理机制和办理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创新,办理前,认真研究代表建议内容,了解代表建议背景,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办理中,通过走出去上门拜访,请进来当面座谈,以及电话信函沟通,加强与代表联系,增强办理的针对性;办理后,主动征询代表意见,对不满意和有新的意见建议的,进行二次办理。在办理代表建议工作中,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涉及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加强“三农”工作和改进完善政策等方面的代表建议,进行了重点办理。

五、总结地方人大设立会30年的经验,加强人大会自身建设。

去年,是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会30周年。会围绕纪念地方人大设立会30周年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召开了纪念座谈会,举办了成就展和书画展,加强了会设立30周年专题宣传,对我省地方人大设立会30年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

30年来,我省各级人大会在中共甘肃省委和本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促进我省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也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人大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3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依法履行职责是做好人大工作的保证。人大及其会只有严格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既不失职又不越权、集体行使职权、依法行使职权,是人大及其会行使职权必须遵循的原则。

3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前提。只有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找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有作为、有地位。

30年的实践证明,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人大工作要以关注民生、服务人民为工作出发点,把推进和督促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会的重要议题。人大代表和会组成人员,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人大及其会通过的法规和作出的决定、决议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时代要求。在人大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依法行使职权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人大工作面临的新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会以纪念地方人大设立会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建设。继续坚持每次会会议闭会后,举办专题讲座和法制讲座。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紧紧围绕会的工作任务和国际国内新形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如何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专题学习。会组成人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会机关继续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举办人大制度知识、法律知识、公文处理知识的讲座或学习班,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会机关的集体参谋助手作用、服务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在工作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需要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深入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在吃透省情上下工夫,使人大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全省工作的大局;二是地方立法的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法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监督工作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听取和审议专题调研报告、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后,对审议意见的跟踪落实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使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今年的主要任务。

20xx年,省人大会要在中共甘肃省委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做好人大各项工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努力。

一、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根据五年立法规划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年度安排法规草案审议、修订、废止项目有科学技术普及、就业促进、无障碍建设管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监督法办法、消防条例、实施防空法办法、建筑市场管理和公路交通规费征收管理等方面的9件,预备立法项目5件,立法调研项目14件。会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把立法的重点放在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上。立法选项要紧密结合甘肃实际,坚持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推动解决影响我省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法规草案起草的协调和指导工作。认真做好我省现行地方性法规的全面清理工作,对地方性法规中存在的明显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区别轻重缓急,分类进行处理。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继续坚持和完善面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重要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法规委托起草、立法后评估制度,加强立法调研、立法论证、立法听证,发挥好立法联系点和立法顾问作用,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依法行使好监督权,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促进稳定等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工作情况和扩大内需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审判机关民事案件审判工作情况、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查处涉农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等方面的专项工作报告。加强对计划、预算执行的监督,听取、审议省政府有关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及审计情况的报告。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对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农作物种子管理、食品安全、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等4个方面的6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加强信访督办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专题调研和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要在总结去年专题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和重点工作,抓住关系全省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做好专题调研工作,对发展循环经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民族地区医疗体制改革、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要在深入调研、吃透省情的基础上,围绕我省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定、决议,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人事任免和代表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统一,进一步做好人事任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20xx年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59号文件精神,坚持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做好为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好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视察和专题调研工作。扩大代表对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和活动的参与。做好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活动。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的督办工作。继续做好代表培训工作,办好代表培训班,召开代表工作座谈会。

五、进一步加强会自身建设。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按程序办事。进一步增强会组成人员的履职意识,改进会的会议组织和服务工作,提高会的审议质量和水平。继续办好会专题讲座和法制讲座。加强各专门委员会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会机关继续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强机关思想、作风、组织建设,搞好为会和代表大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加强与市(州)、县(市、区)人大会的工作联系。

各位代表!

今年是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更加关键的一年。会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努力工作,为圆满完成“”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努力奋斗!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六

甘肃(gansuprovince),简称甘或陇,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甘肃党代会。

希望对你有用!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实施“”规划、喜迎党的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砥砺奋进,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圆满完成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甘肃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和投资规模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分别翻了一番和两番,由20xx年的2277.35亿元和1024.87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5020亿元和4547.66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17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19倍。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完成,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强力推进交通、水利、生态、能源、通信及城乡公用设施等骨干项目建设,干成了一批关系长远和全局的大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柳园至敦煌等6条铁路建成通车,新建和改建7个机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框架基本形成。引洮供水、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骨干工程顺利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兰州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力度加大,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酒嘉、金武一体化进程加快,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9%和12.9%。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速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扶贫攻坚成效明显,国扶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解决了6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1%。特别是在抗击“5·12”特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全省上下共赴时艰,积极开展抢险救援重建等工作,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灾区群众生活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夺取了抢险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胜利。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各级财政社会事业投入由291亿元增加到1079亿元,增长了2.71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两基”攻坚目标圆满完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普及,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富有成效。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党史、档案、参事、地方志、慈善、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量居全国首位。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文化、医药卫生、投融资体制、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等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区域合作、部省合作、对外经贸合作和社会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兰洽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成效明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民主法制呈现新气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形成了团结协作、心齐气顺、和谐融洽、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依法治省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深入推进,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换届顺利完成,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巡视制度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得到加强,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在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夺取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全省上下在战胜挑战中进一步砥砺了克难奋进的意志,在加快发展中进一步打开了思想解放的空间,在奋力赶超中进一步增强了跨越发展的信心,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广阔前景。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与历届省委和省级几大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甘部队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甘肃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更加激励我们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豪情壮志;面向未来,更加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存在的困难挑战。我们一定要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五年来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甘肃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和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依法办事,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五年的发展实践昭示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倍加珍惜取得的重大成就,倍加珍惜积累的宝贵经验,倍加珍惜难得的重大机遇,倍加珍惜良好的发展氛围,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以来的发展和积累,今天的甘肃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迈上了加速转型跨越的高位平台,展现出更加美好光明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甘肃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寄予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推动甘肃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综合分析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国内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我省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随着经济的梯度推进,我省区位、资源、能源、市场、劳动力等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特别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及为我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但同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我国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受到挤压;在国内区域发展中各地竞争日趋激烈,对资源、市场、资金、人才的争夺处于白热化,加上我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百舸争流慢进也是退。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都表明我省具备了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甘肃已经到了加速跨越的阶段。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们这样一个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来说,必然对资源和能源的保障、对生态和环境的支撑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在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具有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精神的甘肃人民,思富求变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跨越发展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奋力赶超的氛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这是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为深厚的根基和宝贵的力量。同时必须看到,随着我省人均gdp迈过3000美元大关,社会发展进入了观念深刻转变、利益加速调整和矛盾集中凸显的交织阶段,党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主动作为,调动好一切积极因素,解决好各方利益诉求,努力在全省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再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20xx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使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祥和的新生活,使全省上下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使陇原大地展现更加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是:

——坚持好中求快取向。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要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三化”并进取向。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统筹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必须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城市带动乡村、承载工业发展的能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增强农业支撑工业、保障城市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基础条件薄弱,既是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我们必须坚持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开放开发是推进甘肃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要充分发挥我省坐中连六和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充分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使甘肃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坚持绿色发展取向。甘肃生态具有多样性、脆弱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特点,推进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人才支撑取向。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富民取向。发展富民产业是破解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路径。我们必须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共同促活,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坚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打造,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坚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共同推进,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

第一,联村联户行动。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符合中央的要求、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要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让广大机关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解决问题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第二,多极突破行动。支撑转型跨越和富民兴陇,必须突出各地优势和特色,着力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和多层次区域增长极。要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要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

第三,项目带动行动。项目是支撑发展的载体,也是转型跨越的保证。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要在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各级都要建立动态管理的重大项目库,围绕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需求,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报备一批、建设一批,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

第四,扶贫攻坚行动。贫困地区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加快发展的潜力和希望。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统筹各种资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五,全民创业行动。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六,生态屏障行动。甘肃作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国家的战略定位。要明确生态地位的全局性、紧扣国家的大战略,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第七,文化提升行动。我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要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传播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要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精简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和政风评议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服务开放、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增进一切为了群众、真诚关心群众、有效帮助群众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焕发一心谋事、扎实干事、能够成事的创业激情,努力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创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浓厚氛围。

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加快发展的前提。要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竭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使命所系。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为任何困难所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勇于担当、善谋敢为的责任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要求、无愧于人民愿望、无愧于。

岗位职责。

的光辉业绩!

三、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有机统一,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突出主攻方向,创新工作举措,奋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努力形成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农业、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挖掘我省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潜力,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规模和集中度。积极支持国防、军工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建设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变。用好区位、科教和战略通道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保健养生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二)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坚持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提升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连接通畅、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一是建设中东西三大城市群。中部地区以强化兰州辐射带动能力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环兰州城市群,形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东部地区以资源为纽带,大力发展东部四市城市群,建设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融入关天经济区;西部地区以战略通道为依托,发展河西走廊城市群,建设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要实现通道连接顺畅,产业协作配套,融合互动发展。二是做大做强门户城市。支持兰州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高新区及经济区增容扩区和新区开发建设,把兰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支持天水、平凉、庆阳加快城市建设,辐射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加快酒嘉、金武一体化进程。大力加强其他市州所在地城市建设,提升辐射和影响力。三是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依托县城和中心城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纽带,以加大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为着力点,在大中城市周边、主要公路铁路沿线、大型矿区、重点景区等区域,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承载力和容纳力强的中小城镇。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是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经济林果、蔬菜和草食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精深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二是突出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加强以水利和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三农”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产技术普及化、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三是突出农村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构建符合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务农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创业致富能力。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强化基础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四)加快提升基础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基础优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规划、政策的扶持、市场的办法、高效的运作,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要全面提升交通通达能力。按照骨干道路高速化、省内交通网络化、运输方式立体化的要求,抓好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主要出省通道、省会与各市州所在地之间高速公路连接,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力争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大幅度提升兰州机场枢纽地位,加快改造和建设支线机场,鼓励发展通用航空,努力形成内通外畅、运能充分、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全面提升水利支撑能力。按照大中小并举、开发与节约并重、城市与乡村统筹的原则,加快建设事关重要资源开发、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切实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水利体系。要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数字社区、数字城市、数字村镇和数字企业,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商务、物联网产业,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

(五)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要深化关键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财税、投融资和资源要素价格、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建立、培育和引进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公开透明、规范有效的上市培育机制,加快各类企业上市进程,提高利用资本市场能力。特别要注意发挥好各类各层次融资平台的作用,破解基础设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林木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各级都要把招商引资引智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转移流动的重大机遇。要加快产业园区、技术开发区等载体建设,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提高吸引力、承载力和投资强度,努力使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数量、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加强各类展会、节会等平台建设,高起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努力使更多的企业成为中国和世界500强。支持骨干企业在境外建立原料和生产基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大力开拓中亚、西亚市场,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合作格局。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更多富有竞争活力的市场主体,力争未来五年非公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0%以上,成为推动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改革,鼓励和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县域经济流动,推动县域经济向园区集中、向城镇集中,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强县。

四、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更有体面尊严。

(一)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统筹抓好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大片区和酒泉移民集中安置区、“插花”型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深化拓展省内外对口帮扶工作,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以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建设,建立一批创业性孵化基地和产业园,支持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城乡青年创业。发挥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统筹解决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大规模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具有甘肃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提高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多管齐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充分挖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善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补贴正常增长机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管理,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物价调控监管力度,确保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统筹城乡养老保险,逐步提高养老标准,实现养老制度全覆盖。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效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切实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

(五)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引导高校适应地方发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职业教育,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加快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和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强化重大疾病疫情防控,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适应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和专家论证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涉及民生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两新”组织、互联网等薄弱环节和新兴领域的管理,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强化源头预防,加强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社会舆情分析研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把矛盾控制在源头、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七)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对藏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大省内对口帮扶力度,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深入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加强宗教界爱国人士思想和队伍建设,保证宗教活动依法有序开展。

(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积极扩大基层民主,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快依法治省进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五、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学雷锋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坚韧智慧、开明开放、求实创新、勇于争先”的新形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舆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二)深入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快捷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农村配置,抓好广播电视户户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三)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引导文化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深入挖掘甘肃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热情讴歌当代陇原儿女伟大创造,大力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创作。认真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制定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办法,以开放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市场的手段,着力推出一批具有中国气派、陇原风韵、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加大对优秀文艺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推动甘肃文化走出去,着力提升甘肃文化的知名度。

(四)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建设一批百亿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30%以上。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印刷、文化旅游、动漫等产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要打好文化资源富集牌,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东部历史文化利用展示基地、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兰白都市圈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创新基地。

(五)深入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院团股份制改造,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全面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六、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两型”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一)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打好植树造林、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整体战,全力打造生态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努力把我省建成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有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加强重要生态区位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大力发展沙产业,有效促进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着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要求,认真实施《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7大循环经济基地,培育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形成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以试点示范城市、企业和园区为重点,突破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大规模、多层次、高水平发展。

(三)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坚持资源开发市场化、资源应用产业化、资源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持续化,摒弃粗放外延扩张,强化集约内涵挖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找矿突破行动,积极推进开采、加工一体化,促进资源整装勘查、规模开发、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就地转化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坚持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生活节水并举,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大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国土绿化水平。倡导节约、健康、文明、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社会风尚。

2

页,当前第。

1

1

2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七

(一)在全国法院率先推出“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中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构建大调解格局,最大程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于20xx年3月份决定在渭源县法院2个法庭试点“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于5月份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人民调解协议确认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个法院和8个法庭进行扩大试点,至20xx年底,共对173件人民调解协议进行了诉前司法确认。这项改革,先后被《法制日报》、《甘肃法制报》作了长篇报道,搜狐网、中国平安网等30多家网站亦进行了转载。中院总结试点经验,正式制定了《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实施意见(试行)》,与市司法局联合下发,已于20xx年1月1日在全市法院实施。

(二)在全国法院率先建立了审判委员会特别列席制度。为进一步增强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透明度,提高审判委员会工作质量,统一司法尺度,消除合理怀疑,树立司法权威,完善审委会工作方式、方法,主动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中院制定了《审判委员会特别列席制度》,对社会普遍关注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启动该制度,实现了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法制日报》头版作了报道。

(三)增强人大意识,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中院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办公室,负责人大、政协及其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20xx年,中院走访了12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和征求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出征求意见书240份,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院党组、审判委员会均分别进行研究解决;先后邀请2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了案件审判并进行了座谈;邀请人大代表视察了法院“两庭”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专门座谈会7次,征求了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合理配置资源,规范法院管理。定西法院收结案位居全省法院第四位,审判、执行压力都很大。全市法院加强审判管理,基本解决了压案不结和审判工作前松后紧的问题。中院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补充规定》、《审判管理办法》等七项制度,定岗、定责、定量,精干审判队伍,合理配置审判、执行、保障力量,深挖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平均办案天数民商事案件由38天缩短为28天、刑事案件由34天缩短为26天,彻底解决了压案不结和审判工作前松后紧的问题。

(五)规范司法活动,塑造司法魅力。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开展庭审观摩,提高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严格案件流程管理,杜绝超审限办案;强化裁判文书的说理,充分阐明证据采信、裁判理由和法律依据,提高司法公信度;探索“刑事和谐司法”审判模式,依法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前调解工作,有效防止了“法院下判,政府买单”问题的发生,如陇西县法院20xx年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执行率达96%。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八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听取了甘肃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总结与展望。这次报告会让我深刻认识到甘肃卫生健康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巨大进步,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在听取了工作报告后,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甘肃的卫生健康事业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在听取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报告中提到,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甘肃省全面启动了疫情防控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疫情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处置和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我为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者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能力感到自豪,并对他们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其次,在听取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在基层医疗服务方面的改善和发展。报告提到,在过去一年中,甘肃省加大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全面推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等工作。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更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我深刻感受到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的人民至上、服务为先的宗旨,体现出了人民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高度关注和承诺。

再次,在听取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我关注到了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进展。报告中提到,甘肃省积极推动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这些措施为甘肃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我相信,随着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和培养,甘肃省的卫生健康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在听取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在改善医疗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报告中提到,甘肃省加大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医院改革、用药管理改革等工作。与此同时,甘肃省还大力加强了医疗设施建设和医院管理水平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的就医环境。这不仅提升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工作报告会,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旁观者,我感受到了甘肃卫生健康工作的辛勤和奉献,也看到了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推动甘肃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甘肃省的卫生健康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九

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芦阳镇镇长吴滨代表就报告中提出的“兴水强县”谈了芦阳镇未来的发展前景。“县委李书记的工作报告呢,对全县今后五年的工作指向是非常明确,目标也非常明确,特别是在报告中结合咱们‘三县’战略实际,又延伸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兴水强县’的六大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兴水强县这一点呢是第一次提出,也在报告中精准扶贫的十大行动,还有农业现代化的六大行动当中都有涉及。芦阳镇也是县委县政府今年确定的推进水产养殖的乡镇之一,今后我们就按照芦阳北沙河、还有城北高密度养殖、水沟湿地‘一带二区’的发展思路呢,真正把这次大会的精神落实好。”

结合报告中提到的实施农业提质“六大行动”,任国君代表就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听了李书记的工作报告,对我们干旱山区的文冠果产业吃了一个定心丸,我们干旱山区的文冠果产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把我们正路干旱山区地大物博的优势再发展的话,配上滴管工程,我们的文冠果产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以报告提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为指引,代表们感受更多了,工作的思路更广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县十四次党代表、草窝滩镇陈槽村主任高秉辉说,今天听了李书记在县十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总体感觉比较全面、客观,为我们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我县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指引,回去以后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和谐新农村多做贡献。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到的“七大行动”为景泰县住建系统发展指明了方向。县十四次党代表、县住建局局长张志荣说,报告总体感觉比较全面、客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提出了咱们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规划体系完善、实施设施配套、综合管网建设、集中供热覆盖、水域扩面增容、公园绿地增量、城市管理提质等七大行动。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党代表,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指引,回去以后,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和谐新景泰多做贡献。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

加大教育整顿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继续认真贯彻执行省厅和市局提出的木材检查站“三严四规范”专题教育整顿活动,加快木材检查站建设,进一步规范木材检查站的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根据县局安排,我们结合“三严四规范”教育整顿活动,加大教育整顿力度,在基层木材检查站继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以“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三整顿要求和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整顿活动。按照xx局长在专项教育整顿动员大会上的部署,我们首先是组织检查站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其次是深入到各基层木材检查站找人谈心问话,开展民主生活会,以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工作作风为主题开展大讨论,从而使思想上彻底扭转过去那种贪图一时利益不顾大局的错误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以县局和县检察院七月二十二日举办的法制讲座作为主题,在检查站中开展正面警视教育,并落实县局“一案一整改”实施方案。四是抓好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勤政廉洁的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依法行政和服务的意识,树立勤政为民,执法为公的思想。五是认真抓好检查站队伍的学习培训,平时要求木材检查人员以自学为主学习林业政策、林业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今年我站还组织了两次较大集中学习培训,通过考核合格率达到99。

二、加强组织纪律整顿,净化执法环境。

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基层检查站的组织纪律整顿,今年上半年,通过对各基层检查站的几次突击检查,发现部分检查人员存在纪律松懈,思想意识淡薄,不遵守请销假制度、不遵守上班制度、漏岗脱岗、检查不按规定执行,不够认真,尤其是对集装箱车辆、不按规定查处等违纪现象,为此我们专门到各站进行了一次专项整顿。通过检查工作考勤、扣除岗位工资、待岗检查等措施及时给他们敲响警钟、端正态度。我们还进一步规范了木材流量登记,值班人员实行实名制的登记制度。纠正了检查站出现的货未到而放行先到的错误作法。

三、加强木材检查执法监督,规范木材运输管理行为。

认真做好了各项日常工作,切实做好基层检查站每天的木材流量查询工作,及时掌握每天的木材运输证办理情况,全面了解各基层站每天的工作情况。自从我县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我们加大了定期、不定期的到站里、站前、站后进行明查喑访力度,并会同森林公安、林业稽查队对基层木材检查站执法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木材检查站执法行为。严格按照“三严四规范”的具体要求,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做好服务承诺,转变木材检查站林业执法形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及相关规定,做到在岗有作为,严格按照《xx县林业局木材运输监督管理方案》规定逐项落实,对每起案件都认真细致,在工作中实行错案追究制,并要求各基层检查站每月至少上报规范的案卷5-8份。

四、加大执法力度,严把木材运输关行为。

今年,我县开始进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我们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无证、伪装运输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县局对《xx县木材运输监督管理方案》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规定对无证运输木材行为的处罚,按照所运输木材的市场价格的三倍加以处罚,规定出台后,有效地震慑了违法分子,无证运输木材行为也得到了的遏制。今年下半年我们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打击违法运输木材专项整治活动,查处了十多起违章运输木材行为,对立案查处的违法运输行为,不但要严厉打击,并要追溯源头,彻查到底,责任到人。进一步加强了对外省、外县途经本县资源的管理,执行上站把关验证,履行管理程序,通电下站,下站核实查证登记的做法。一年来,通过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我县的木材运输秩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基本杜绝了无证运输木材现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今年各站征收罚没收入为xxxx万元,查处违法运输林业行政案件34起,移送查处案件10起,挽回经济损失十万余元。

五、存在的问题。

1、对各基层木材检查站及护林岗的管理时松时紧,不够严格,特别是放松了对个别边远护林岗的管理,以至于个别护林岗出现了长时间脱岗的现象。

2、仍然有个别检查站员存在思想不够端正、执法不够规范,对违章运输打击不力,处罚不到位,随意性较大。有的检查站员在处理案件时怕得罪人,思想保守,缺乏正义感。

3、对档案管理不够严谨,案卷制作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一

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芦阳镇镇长吴滨代表就报告中提出的“兴水强县”谈了芦阳镇未来的发展前景。“县委李书记的工作报告呢,对全县今后五年的工作指向是非常明确,目标也非常明确,特别是在报告中结合咱们‘三县’战略实际,又延伸提出了‘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兴水强县’的六大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兴水强县这一点呢是第一次提出,也在报告中精准扶贫的十大行动,还有农业现代化的六大行动当中都有涉及。芦阳镇也是县委县政府今年确定的推进水产养殖的乡镇之一,今后我们就按照芦阳北沙河、还有城北高密度养殖、水沟湿地‘一带二区’的发展思路呢,真正把这次大会的精神落实好。”

结合报告中提到的实施农业提质“六大行动”,任国君代表就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听了李书记的工作报告,对我们干旱山区的文冠果产业吃了一个定心丸,我们干旱山区的文冠果产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把我们正路干旱山区地大物博的优势再发展的话,配上滴管工程,我们的文冠果产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以报告提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为指引,代表们感受更多了,工作的思路更广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县十四次党代表、草窝滩镇陈槽村主任高秉辉说,今天听了李书记在县十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总体感觉比较全面、客观,为我们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我县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指引,回去以后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和谐新农村多做贡献。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到的“七大行动”为景泰县住建系统发展指明了方向。县十四次党代表、县住建局局长张志荣说,报告总体感觉比较全面、客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提出了咱们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规划体系完善、实施设施配套、综合管网建设、集中供热覆盖、水域扩面增容、公园绿地增量、城市管理提质等七大行动。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党代表,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指引,回去以后,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和谐新景泰多做贡献。

9月2日,以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吴安林为组长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第一调研组来我市调研,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征求我市对省委起草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天水市委书记王锐主持调研座谈会。市委、副市长张明泰,市委、市委秘书长蒋晓强,市委、秦州区委书记雷鸣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锐首先介绍了近五年来天水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他说,过去五年,面对复杂环境和艰巨任务,天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关天经济区引领、国家级园区支撑、现代化城市带动、县区组团式发展”,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实现了“”的圆满收官,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随后,王锐还围绕“关于抓住用好窗口期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的问题,对省委起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一行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天水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勇于创新,敢于作为,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扶贫变化大,成绩突出。

调研组感谢我市对起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我市高度重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调研工作,提出了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意见和建议,表示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归纳,在起草报告时认真消化吸收,努力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成为指导全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座谈会上,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及相关部门和企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起草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进行了发言。

2

页,当前第。

2

1

2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二

近年来,疫情肆虐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防疫措施,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甘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日,我阅读了甘肃省防疫工作报告,对这段时间内甘肃省的防疫工作心生感慨。以下是我对该报告的五点体会。

首先,甘肃省优秀的党政领导是甘肃防疫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出了及时果断的决策,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迅速部署力量,组织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高度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彰显了甘肃党政领导的良好作风。

其次,甘肃省对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公开透明度让人欣慰。疫情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公开透明度。甘肃省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疫情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的最新动态,做到了信息公开透明。通过这种及时公布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提高了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甘肃省政府的这种做法表示赞赏,希望在以后的防疫工作中,能够继续保持信息公开的态度。

再次,甘肃省广大医务人员的奋斗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甘肃省广大医务人员冲在了前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身先士卒,尽己所能,竭尽全力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学习和崇敬。我相信,在有这样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的支持下,甘肃省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另外,甘肃省提供给居民的各种服务措施令人称赞。在这一艰难时刻,甘肃省政府推出了各种服务举措,为居民提供帮助和保障。他们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应急物资的供应、困难群众的救助等手段,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保障和帮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种政府与人民的紧密合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也令人深受鼓舞。

最后,疫情期间,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停滞。相反,通过各种科学的防疫措施,甘肃省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他们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始终保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为人民群众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各项服务。这恢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也为全国的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甘肃省防疫工作报告,我深刻感受到甘肃省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坚毅决心和出色表现。希望甘肃省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态度,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更大的贡献,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主要工作。

20,市中院在市委领导、市人大监督和省法院指导下,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信息化审判管理为抓手,以深度司法公开为依托,建设公正高效透明的办案机制,努力推动庆阳老区法院向现代审判机关转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认真履行审判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4947件,同比增加11.15%;审(执)结14929件;其中市中院受理922件,审(执)结919件。

(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全市法院受理刑事案件1656件,审结1653件,判处罪犯1693人;其中市中院受理178件,审结176件。着力构建裁判宽严相济化、定罪准确化、量刑规范化工作机制。加大对社会反响大、危害严重案件的公开审理和惩处力度,依法打击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以及毒品、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罪犯141人,重刑率8.33%,发挥了刑罚震慑功能。统一裁判尺度,对重大交通肇事、职务犯罪、涉油等案件,慎用少用缓刑。对未成年人犯罪、主观恶性不大的轻微犯罪和附带民事诉讼和解的犯罪,依法从轻判处。如市中院审判的正宁四中袁龙等五名未成年人致死“校霸”故意伤害案,经过层级报请在法定刑以下处刑,受到最高法院表扬并被列为全省法院年十大典型案例。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罪名不成立、证据不足的指控依法宣告无罪,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

(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并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全市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10127件,审结10117件,标的额2.49亿元;其中市中院受理662件,审结661件。着力构建审理专业化、裁判尺度统一化、利益平衡化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案件裁判的规范指引功能,对于当事人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房屋租赁中的转让费、婚姻纠纷中的彩礼返还和公司股东投资权益等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高发案件,总结凝炼审判规律,引导民商事主体依法订立和履行合同。精心审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民生的案件,慎重处理涉农、涉军、涉群体性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深化诉讼调解机制,将调解的重心转向涉民生案件,采取当事人先履行义务再送达调解书的做法,提升了调解质量和水平,调解率为70.23%。

(三)促进依法行政和保护行政相对人诉权并重,推动司法和行政良性互动。全市法院受理行政案件45件,全部审结;其中市中院审理25件。着力构建审查合法化、协调先行化、裁执分离化工作机制。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指导规范行政机关的应诉行为,依法支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的合法行政行为。推进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建设,行政案件协调和解率为31%。

(四)严厉打击“老赖”和规范执行行为并重,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073件,执结3068件,执结标的额1.5亿元;其中市中院受理27件,全部执结。着力构建部门联动化、权力制衡化、方式多样化的工作机制。依法用足用活罚款、拘留、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了一批规避执行的“老赖”,执结了一批长期得不到执行的“骨头案”和“钉子案”。如市中院与环县法院就于子才等25名外地农民工集体讨薪的执行案,对被执行人魏某果断采取拘留和财产查控措施,维护和实现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执行规范化建设活动,着力规范执行行为。积极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生效裁判积案专项清理活动,在规定时限内全部执结了清理出的16件积案,执结标的额267.1万元,清积率名列全省前茅。

(五)坚持有错必纠和维护生效裁判权威并重,切实提高审判质效。全市法院受理再审案件34件,复查申诉案件12件,全部审结;其中市中院立案再审18件。着力构建有申诉必回复、有疑问必释明、凡再审必听证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确有错误的案件不偏袒、不护短,及时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提升了司法公信。正确掌握申诉再审标准,对判决适当的案件,克服各种困难,维护生效判决的稳定性和终局性。

(六)畅通信访渠道和法治化化解并重,努力维护司法秩序。创建为民、便民、利民的信访服务机制,坚持每月10日的院长接待日制度,市中院全年接待来访群众162人(次),处理信访案件130件,使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了有效化解。引导信访群众合法合理表达诉求,促进息诉罢访,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了中央、省、市交办的信访专案18件。

2013年,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个别刑事案件未能坚持证据裁判原则,量刑不够均衡;少数民事案件在审理中未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导致执行困难;受案外因素影响,一些涉及土地权利的行政纠纷审理难度较大;执行工作不透明、不规范的现象未能从根本上杜绝。

二、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推进法院管理方式现代化。

(一)构建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审判管理机制。全面运行全市法院一体化的审判管理网络体系,实时监控全市两级法院和每个人民法庭所有案件的审理情况,基本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庭审活动数字化、流程监控自动化的目标。构建网络化办案办公模式,建设数字化法庭、数字化审委会、电子诉讼档案和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实行庭审局域网同步直播、同步录音录像和同步电子记录,推进信息化审判管理的普及应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每半年开展一次庭审、裁判文书和案件质量“三评查”活动,全市两级法院每月通报审判运行态势、审判质效数据和审判绩效考核结果,促进了审判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市中院荣获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二)构建司法公开倒逼机制,建设“阳光审判”格局。建成西北首家官方诉讼服务网,开设网上诉讼咨询、预约立案、预约查档、判后答疑、信访投诉等在线服务,市中院正在审理的所有案件,当事人均能在网络上查询进展。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上网公开13158份,占结案数的88.14%,位列全省第一。由法律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市中院全部裁判文书,以公开倒逼公正。全市法院有7篇裁判文书获得全省法院系统优秀裁判文书奖,总量位列前茅。实现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杜绝暗箱操作。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召开判前听证会,广泛吸纳民智。公开司法鉴定、评诂和拍卖的运作程序,将司法公开拓展到案件审理的全过程,以公开提升公信。

(三)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下审判指导。召开全市法院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工作会议,下发会议纪要指导审判执行工作。坚持全市法院院长季度例会制度和审判业务部门上下定期约谈制度,增强对下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基层法院工作考核办法和业务指导机制,制定人民法庭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人民法庭办案任务与人力、经费的配套统一。通过个案指定管辖方式,探索庆阳林区法院由专门法院向专业化法院改造的途径,从2013年10月开始将西峰区法院管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全部移交庆阳林区法院审理。发挥审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案件的职能,强化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的案例指导作用,确保了案件质量。市中院审委会讨论案件占审理诉讼案件的52%。

(四)构建司法为民保障机制,拓展能动司法空间。建成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为来访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司法服务。市中院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1万元,为28案刑事被害人、农民工和家庭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基金87.5万元,为对口援助的甘南州夏河县法院援建10万元的法官图书室,依托项目建设为“联村联户”的环县慕家河村、吴家塬村筹集帮扶款物201万元,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三、建设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为公正司法提供有力保证。

(一)建设民主务实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要事项会议研究,党组会和院长办公会研究事项均以书面纪要公布,一切工作民主透明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开展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人文兴院氛围。推行上下级法官挂职交流,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市中院参加省级以上专项培训40人(次),组织培训全市法官248人(次),提高了法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司法廉洁。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与审判管理工作相结合,研究制定了298个重点环节和风险点的防控措施,绘制悬挂“四表一库”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加强对法官廉政情况的预防监督。实行发回改判案件问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通过廉政约谈、处理举报投诉等途径,及时纠正不当司法行为,尽力避免办案瑕疵。推进司法效能建设,市中院先后明察暗访9个基层法院及20个基层法庭,杜绝了人民法庭违规收费问题。坚持经费、装备向审判一线倾斜,全力为公正审判提供物质保障,市中院“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5.7%。全市法院主动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4件,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品牌,打造文化软实力。建成突出庆阳审判特色的法院文化中心和马锡五雕塑景观区,认真编发《庆阳审判》、《参阅案例》和《审判管理动态》等刊物,应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全国全省范围发布法院新闻信息414条。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开通了官方微博。市中院荣获全省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汇报制度,将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6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每月向市人大、市政协报送开庭审理案件目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和旁听案件庭审,通过定向联系走访、召开座谈会、参加判前听证会、见证调解执行等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做好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的聘任培训管理工作,指导基层法院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不断满足公众对司法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司法权威得到加强,司法公信逐步提升,社会认同感、群众满意度增强。受案结案数量和期限效率指标呈现“两增两减”趋向,审判绩效正向和负向指标呈现“四升四降”态势,审判管理、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市中院全年涌现出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5名、全省14名。这是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优秀专业人才匮乏,青年法官断层严重,很多法官持续超负荷工作,身心健康堪忧,个别法官作风飘浮,司法不廉;基层基础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精细化的审判管理模式有待深化完善。对此,我们将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攻坚克难,切实改进。

工作打算。

20,全市法院要依靠市委领导,紧贴全市“一区四园、一线八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一,全力抓好审判执行工作,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刑事审判要继续加大对社会危害严重的暴力犯罪的惩罚力度,深入推进盗窃、诈骗、集资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的规范化量刑工作;切实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加大对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力度;健全刑事错案防范、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杜绝冤假错案;规范取保候审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坚持从严审核裁决。民商事审判要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的裁判机制,通过发布参阅案例、召开审判态势分析会等形式,有效统一裁判尺度;要在审理中充分采取诉讼保全等法律措施,切实保障当事人及时实现胜诉权益;加强对涉及民生案件的审理,合理运用先予执行、司法救助、缓减免诉讼费等措施,充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权益;努力提高商事案件的审判效率,注重运用法律规则引导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行政审判要加大协调力度,更加注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注重行政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全市七县一区8个基层法院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要全部实行交叉管辖;建立行政诉讼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落实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进依法行政。执行工作要按照“规范化、穷措施、提效率”的总体思路,全面规范执行行为,强化执行联动机制,开辟协助执行绿色通道。要用足用活各项执行措施,通过全媒体公告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布失信企业和个人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出境、投标等措施,加大对有能力而拒不执行“老赖”的惩处,让胜诉当事人的权益最大限度得以实现。审判监督和信访工作要强化审查,有访必复,有错必纠,让涉法涉诉信访回归司法渠道。

第二,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全面提升司法公信。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深化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要建成统一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让当事人能够对全市法院正在审理执行的所有案件,通过网络查询到可公开的全部信息和审理执行进展情况。要建成全市法院统一的庭审网络直播系统,实行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和社会高度关注案件的庭审网络直播。要在以前公开裁判文书的基础上,将可公开的全部裁判文书在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公布,继续公开出版市中院《裁判文书集》。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督员列席审委会制度,将再审、执行、判前的公开听证制度化。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大事项邀请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形成公正审判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

第三,建设信仰坚定、能力过硬、纪律严明的法院队伍,实现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积极推进法院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大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让更多的审判业务专家和办案能手脱颖而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聚焦“四风”,全力查摆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防范、严肃查处司法不廉行为,要对司法腐败行为“零容忍”,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克己奉公,勇于担当,扎实工作,认真办案,让人民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司法公正就在身边。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省法院在省委的坚强领导、省人大的依法监督和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全省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狠抓执法办案,加强公正司法,践行司法为民,强化队伍建设,深化法院管理,各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一是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共受理各类案件192346件,审(执)结186145件,同比分别上升4.93%和3.69%,审(执)结率为96.78%;省法院受理案件3101件,审(执)结3051件,同比分别上升2.31%和3.39%,审(执)结率为98.39%,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依法审结刑事案件16844件,判处罪犯16511人。审结严重刑事案件4517件,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1409人。积极投入藏区反自焚专项斗争,依法稳妥审理自焚事件中的刑事犯罪案件。依法惩治经济犯罪,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等犯罪案件555件。审结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781件,判处罪犯906人。重视人权司法保障,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对45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严把案件质量关,上报最高法院复核的死刑案件核准率连续两年保持100%。

坚持平等保护原则,依法审结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案件117558件,标的93.6亿元。其中审结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与民生相关的民事案件56389件,金融、证券、票据等商事案件46405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案件238件。加大调解力度,一审民事、商事案件调撤率达到73.08%。主动服务经济发展,依法妥善审理涉及“3341”项目工程建设的案件。

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依法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541件,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128件,裁定准予执行1047件。开展行政案件跨行政区域相对集中管辖试点,探索解决行政案件受理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注重行政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行政诉讼案件协调和解率达到21.88%。坚持每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与省政府联合召开第五次行政复议应诉与行政审判工作联席会议,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局面进一步形成。审结国家赔偿案件33件,赔偿金额128万元。

坚持保障胜诉权益原则,依法执结案件39794件,到位标的30.7亿元,执结率为95.5%。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立“点对点”司法查控系统,提高财产查控质量和效率。严惩失信被执行人,将83个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单位、748名欠债不还的“老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并限制融资借贷、经营置产、招投标和出境、高消费行为,敦促其主动履行义务。推行“一线工作法”,执行信访案件化解率达到100%,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通报表扬。清理金融债权积案1220件,收回资金2.3亿元。清理党政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专项积案218件,标的1.24亿元,甘肃成为全国5个首批提前完成清理任务的省份之一,省法院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的工作推进会上作为两个发言单位之一介绍了经验,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刊发了我省的典型做法。

二是大力加强公正司法。坚持从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节点、各个层面抓起,努力促进公正司法。从提高审判质效抓起。依托信息技术,强化对立案、分案、开庭、裁判、执行、归档等各个流程节点的监控和预警提示,提高办案效率;依托法院三级网络,积极推行远程视频提讯,节约办案成本,缩短办案期限。从强化监督指导抓起。严格审判监督程序裁判标准,审结二审案件10169件,改判、发回重审1853件;审结再审案件423件,改判、发回重审121件。其中审结民商事抗诉再审案件151件,改判、发回重审31件,占20.5%,以调解等其他方式处理120件。对改判、发回重审案件逐案分析通报,落实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全省法院二审、再审案件维持率同比上升2.68个百分点。从深化审判改革抓起。把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切实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使量刑过程“看得见”、量刑结果“可比较”。大力推行小额诉讼,对符合条件的案件简化立案手续、庭审程序、裁判文书制作,依法从速审理。从推进司法公开抓起。公开庭审过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开通法院官方微博,举办“公众开放日”、新闻发布会,发布年度“十大案件”,录播重大敏感案件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案件庭审。全省法院上网公开裁判文书63759份。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扩大司法民主,省法院向省人大会专题报告了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

三是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始终把司法为民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方便群众诉讼。大力畅通信访和申诉渠道。落实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制定出台涉诉信访工作四项制度,推动涉诉信访案件在法治轨道内解决。不断强化司法便民措施。与有关部门出台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办法和试行意见,扩大了群众维权途径。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801.6万元,同比上升50.9%,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138名当事人落实救助资金448.4万元。扎实开展联村联户行动。协调10个省直“双联”单位为永靖县帮扶项目43个,项目资金7400余万元,各单位自筹帮扶资金350万元。突出法院特色,加大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举办法制讲座22场次,就地化解纠纷31起。选派14名年轻优秀干部轮流驻村挂职。

四是努力加强队伍建设。突出“五个建设”,着力打造忠诚为民务实清廉的法院队伍,全省法院共有100个集体、169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理论武装,强化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坚定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加强法院党的建设。健全完善党组工作规则,省法院班子连续5年被省委考核为好班子。协助地方党委对9个中级法院31名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培训干警2390人,邀请最高法院讲师团对全省法院近万名干警开展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选调447人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及省委党校组织的培训。加强司法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26个中、基层法院开展了审务督察,全省法院受理举报线索527件,查处违纪违法人员14名,移送相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的6人。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四个一”文明窗口创建、“假如我是当事人”、“假如我是服务对象”换位思考研讨、执行和信访积案集中清理化解、全省法院纪律作风大查访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司法作风的明显改进。

五是不断深化法院管理。坚持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提质效、以质效保公正、以公正树公信,努力提升法院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化司法审判管理。不断创新加强审判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流程管理、层级管理和绩效管理,司法审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化司法人事管理。把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纳入法官的绩效考评,鼓励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制定出台《直属法院组织人事工作管理办法》,理顺了铁路、林区、矿区专门法院的管理体制。为基层法院协调招录公务员282名。深化司法行政管理。争取审判法庭建设项目19个,建设面积15.7万平方米。完成了338个人民法庭标识统一工作,启动了覆盖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建设。启用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使执法办案、审判管理和其他政务工作更便捷、更智能、更直观、更公开。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少数法官综合素质不强,一些案件质量效率不高、裁判效果不好;执行难和涉诉信访化解难等老问题由于成因复杂、牵扯面广,虽下了大气力整治,但效果还不理想;个别干警作风不正、纪律不严,违纪违法行为依然存在;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法院编制紧缺,尤其是基层人才流失严重,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很多法官持续超负荷工作,身心健康堪忧;司法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边远、民族地区法院工作条件亟待改善。对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努力克服,积极改进。

二、20xx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xx年,全省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坚持能动司法,不断提升办案水平和司法公信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动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及时向省委汇报法院工作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重要事项,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履行,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

(二)主动服务全省大局。紧贴省委“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发展战略,依法妥善审理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3341”项目工程、“131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方面的案件,为加快全省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以及暴力恐怖犯罪,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和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全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高度关注教育、就业、“三农”、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群众诉求,推进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最大限度地实现权益。

(四)积极推进司法改革。落实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坚持以庭审为中心,严格落实诉讼制度,确保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进一步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在审判环节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大力推进司法民主,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加快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阳光司法工程,力求让每一名当事人都能打一个公正、明白、受尊重的官司,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五)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确保法院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积极推进法院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审判业务专家和办案能手。认真查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作风问题,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力度,严格落实“五个严禁”、“十个不准”等禁令铁规,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六)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监督指导中、基层法院提高司法水平。加强基层法院规范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司法条件。坚持从严治院和从优待警相结合,激励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积极争取和落实惠及基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

3

页,当前第。

2

1

2

3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五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危机。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甘肃省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近日,甘肃省发布了一份关于防疫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总结了甘肃省的防疫经验和取得的成绩。阅读此份报告,我深受启发,对甘肃省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果感到钦佩。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甘肃省在疫情防控中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报告中提到,甘肃省政府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这种人民至上的理念值得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借鉴。只有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每一个人的健康。

其次,甘肃省在疫情防控中注重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报告中提到,甘肃省依据科学数据和专业建议,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这种科学决策的做法非常重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判,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果。同时,精准施策也能够更好地对重点人群和地区进行防控,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在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做到因地制宜,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

第三,甘肃省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倡导群防群控的理念。报告中提到,甘肃省积极倡导全民参与防疫工作,强调社区、家庭、个人的责任和作用。这种群防群控的理念非常重要,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促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防疫工作。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够形成合力,形成社会对抗疫情的合力。这种经验对我们非常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入到疫情防控中,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四,甘肃省在疫情防控中注重统筹协调和各方合作。报告中提到,甘肃省政府积极加强与各方协作,统筹各类资源,形成了合力。这种统筹协调和各方合作对于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在今后的疫情防控中,我们应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最后,甘肃省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以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到,甘肃省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发展。这种以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非常重要,可以更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学会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护好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

总之,甘肃省在疫情防控中的举措和成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在疫情防控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该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底线。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可以提高防控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群防群控和各方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我们应该在保护生命安全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重返安定和繁荣的生活,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战胜能力和担当精神。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六

近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度卫生健康工作报告。该报告全面总结了去年甘肃省卫生健康领域的工作成果,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通过阅读该报告,我深受鼓舞和启发,对甘肃卫计工作充满信心,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

首先,报告展示了甘肃省卫生健康改革的成果。去年,甘肃省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着力打造中国健康甘肃品牌,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中提到,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其他省份的卫生健康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其次,报告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任务。首先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我看来,基层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状况。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还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其次是推进医联体和综合医院建设。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医联体和综合医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最后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基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报告要求加强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健全人口健康监测和预警体系,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在甘肃落地生根。

再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了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报告明确提出了各项保障措施。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来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其次是创新督查考评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评估。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此外,还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只有有了高素质的队伍,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最后,报告提出了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是要注重改善民生。报告强调,卫生健康工作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是要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目前,医疗纠纷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报告还提到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这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甘肃卫计工作报告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启发。报告中展示了甘肃在卫生健康改革方面的成果,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报告中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和值得重视的问题。相信在甘肃省委的领导下,甘肃的卫生健康事业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卫生健康工作,积极参与,并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七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甘肃省人大。

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大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坚持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会遵循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原则,坚持把立法的重点放在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发展上,坚持立、改、废并重,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年来,立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共制定地方性法规5件,修改地方性法规32件,废止地方性法规及法规性决议、决定12件,批准兰州市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9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4件,对2件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了一审,配合全国人大会对9件法律草案征求了意见。

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着眼于更好地贯彻实施监督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会制定了实施监督法办法,从监督的内容、手段、途径、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突出了监督重点,拓宽了监督方式。根据新修改的选举法,会修订了实施选举法细则,较好地贯彻了新修改的选举法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二是加强了规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立法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更趋开放,国家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也出台了不少新的法规和政策。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新情况、新要求,会对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更充分的法制保障。

三是加强了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工作。为了有效解决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会制定了就业促进条例。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制定了消防条例,明确和细化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和组织的职责,对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进行了细化和规范。无障碍建设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会制定了无障碍建设条例,将更好地保障这些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了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为适应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会从我省多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及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出发,修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为加快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进程,发挥人民防空在参与抢险救灾、处置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会修订了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

五是加强了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对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会为此制定了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将对促进我省科普事业的发展,推动创新型甘肃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法规清理是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我省地方性法规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的科学、统一、和谐,会按照全国人大会的要求,对我省现行有效的150件地方性法规及法规性决议、决定进行了全面清理,经会审议,一次性集中废止和修改了39件,还有23件将列入今后的立法计划逐步修改。通过统一清理,进一步解决了地方性法规中存在的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我省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全国人大会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一年来,会抓住事关全省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0项。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增强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会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内需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对我省抢抓机遇,努力争取项目和中央投资,促进全省经济较快回升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少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管理不规范、开工迟缓、配套资金不能足额按期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后,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审议意见和建议。省政府认真采纳会的审议意见,并召开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总结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进一步进行落实。

为保证中央一揽子经济计划及各项重大政策在我省的贯彻落实,确保甘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会听取审议了20xx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物价等问题,提出了审议建议和意见。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省政府及时分解办理,并将办理情况报送省人大会。

为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能力,去年财政部核定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规模55亿元。为了支持这一工作顺利开展,会按照既依法办事,又特事特办的原则,先由主任会议及时听取汇报,作出原则同意的意见,以便省政府和财政部做好政策对接工作。随后会依法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并相应调整全省及省级预算的报告,作出了批准发行5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决定,依法批准了预算调整方案。

会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xx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xx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xx年政府非税收入收支和管理情况的报告,批准了20xx年省级财政决算。会审议财政有关报告后,要求省政府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投入,支持循环经济、新能源、新型产业和自主创新企业发展。对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省政府进行了落实,并报告了办理情况。同时,会还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xx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切实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了要求,省政府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并将整改情况向会作了报告。

民事审判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推动提高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会在对全省民事审判工作进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审判工作的六条要求。

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服务“三农”大局的重要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政权的稳定。会对此进行专题调研,并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的审议意见。

为了监督和支持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会听取和审议了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对促进解决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保障。

三、从关注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入手,开展执法检查。

去年,会对涉及食品安全、老年人权益、胎儿性别鉴定、农作物种子、妇女权益、节约能源、农业技术推广等7个方面的9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促进食品安全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会对食品安全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听取和审议了检查报告。针对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转交省政府办理,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安全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

我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会围绕老年人权益维护、社会保障、优待政策落实、老龄工作四个重点,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会审议后将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及时转交省政府办理,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并将办理情况向会作了书面报告。

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会对我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会向省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法规的执行力度和保障措施。

我省是全国种子产业大省,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好制种业的区域优势,会对种子法和我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受全国人大会的委托,会对全省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报告了全国人大会。

为推动我省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会还组织开展了以“关注渭河,保护生态”为主题的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渭河流域地区执行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体采访报道,加强了舆论监督,提高了社会效果。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人大会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会对14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对其中11件超越法定权限和违反规定设置处罚及表述不当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处理意见。

四、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开展专题调研。

会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去年组织6个调研组,开展了草原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贯彻执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专题调研,并听取和审议了。

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较好地促进了这六个方面的工作。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我省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未得到根本遏制。为此,会对我省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报告后,针对我省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设定草原保护的“红线”,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草原保护的关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帮助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意见和建议。

甘肃是全国惟一的被国务院整体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省份。会高度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组织调研组深入7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和50多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进行调研。会听取和审议调研报告后,提出要加快制定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等建议和意见。

我省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深入了解全省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会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会审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提出要采取特殊政策,完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建议和意见。

科教兴省,人才是关键。会组织调研组,多次深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对我省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会听取和审议调研报告后,就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改进和规范科技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积极争取国家对西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等提出了建议。

为了切实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会对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了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新风尚,会对我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会对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建议。

去年7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会高度关注,省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对此及时进行调查了解,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研究沟通,主任会议听取了相关专门委员会的汇报,并就积极发展生产、强化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活供应等提出了建议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会的建议意见,出台了控制物价、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物价补贴等措施。

五、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

代表工作是会工作的基础。会始终把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为代表提供履职服务。为代表订阅各类人大报纸期刊、寄送重要会议文件、编印学习资料,畅通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坚持人大代表列席会会议和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两联系”制度。坚持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举办了第五期人大代表培训班,召开了代表工作座谈会。在狠抓制度落实,扎实开展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是突出专题调研和视察,加强和改进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全省工作大局,会分组分批组织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全省应对金融危机情况、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题,进行了深入视察。组织代表围绕全省草原生态建设、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在组织视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提出了不少高质量的建议,其中,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建议,经过会和省上相关部门的努力和争取,有4件被全国人大会列为重点处理建议。关于尽快启动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议,已在我省的8个县进行试点。

二是突出督办力度,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在代表建议的办理上,会加强与各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督促各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层层分解落实,每条建议、每个环节都有领导负责,建档立册,明确责任。各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和沟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面商办理、二次答复、电话征询意见、现场办理等方式,切实解决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会副主任和各专门委员会确定的13件代表建议的现场督办件,各承办单位组织的42场次现场办理活动,办理效果显著,对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会还组织召开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落实汇报会,督促“一府两院”及各承办部门对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衡量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的重要标准,督促各承办单位在提高“办成率”、“满意率”上下功夫。经过努力,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建议926件,已全部办理完毕,其中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240件,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449件,这两类建议占代表建议总数的74.41%。

在人事任免工作上,去年会共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4名。其中,决定任命4人,任命42人,批准任命4人,决定免职3人,免职26人,批准免职4人,决定接受辞职1人。

六、在危难险重和重大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省人大会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向灾区发去慰问电,关心、慰问灾区群众。根据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会组织相关工作部门并邀请有关法律专家,及时成立了省人大会舟曲灾后重建法律咨询小组,编印了有关法律手册,开通法律绿色通道,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法律支持。根据省委统一部署,会领导带领机关有关部门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看望受灾群众和各级人大代表,慰问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会机关认真开展厉行节约活动,节约办公经费支援灾区。机关干部职工两次为灾区捐款捐物,积极为灾区群众献爱心。

七、加强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工作,为会工作夯实基础。

一年来,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了会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会坚持以学习促进依法履职,以更好地履职带动学习,紧紧围绕省人大会依法履行职权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突出学习与人大工作实际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会党组中心组和会组成人员的学习,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普遍增强。机关各部门、各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科学制订。

学习计划。

努力创新学习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提高能力、促进工作的要求。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会机关最大限度地精简会议,突出会议议题和重点。各种检查、视察和调研,坚持轻车简从,重在发现和督促解决问题。会组成人员认真遵守工作守则,深入基层,深入调研,倾听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机关内部各项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执行,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和重视机关信访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年来,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82件(次),其中来信813件(次),来访1669人(次)。通过接待和处理信访,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上做出了努力。

加强与基层人大的联络沟通。举办了全省市(州)、县(市、区)人大会主任监督法培训班,召开了全省市州人大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座谈会,邀请市(州)人大会的负责同志列席了各次会会议。

进一步加强了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人民之声报》和《人大研究》在深度报道、理论研究和人大特色上有新的提高。会机关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文秘工作、后勤保障工作、接待工作和老干部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

总结会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重大工作、重要问题要及时向省委请示汇报,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人大工作只有站在全省大局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行使职权,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三是必须依靠代表、依靠群众。人大工作,代表是基础,人民是靠山。必须努力为代表创造良好的履职环境,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四是必须突出人大自身特点。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是人大工作的最大特点。人大会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职权,按照法定程序集体决定问题。既不能超越职权,代行“一府两院”的职权,也不能失职,放弃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五是必须切实关注民生。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人大工作只有关注民生,代表人民的利益,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各位代表!

一年来,尽管我们尽职尽责地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地方立法中的公民有序参与还需进一步扩大,对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这些问题会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今年的主要任务。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会要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推进我省的民主法制建设和“”规划顺利实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立法工作。

要进一步创新立法机制,坚持和完善专家咨询、立法听证、法规论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推进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把质量作为地方立法的生命,使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更加切合省情民意,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紧扣全省“”规划建设重点,优先安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立法。全年计划制定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民健身条例、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农村扶贫开发条例、集体。

合同。

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10件法规。修订公路路政管理条例、防震减灾条例、旅游条例、政府规章设定罚款限额的规定、实施代表法办法、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6件法规。同时,要认真做好兰州市及民族自治地方的法规审查批准工作。

二、监督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在继续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监督形式的同时,采用询问等监督形式丰富监督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转方式、保民生、促项目上,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今年拟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工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五五”普法、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等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队伍建设情况的报告。对我省的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关注农业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为主题,组织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加强预决算监督,审查批准20xx年省级财政决算,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上半年计划及预算执行情况、20xx年非税收入收支和管理情况、20xx年度全省及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等报告。加强跟踪监督,确保会会议审议意见落到实处。推进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加强信访工作,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调查研究和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工作。

围绕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选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工作。计划对节约能源、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和群众较为关注的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四、代表和人事任免工作。

继续坚持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密切会与代表、代表与选举单位的经常性联系。积极组织代表参加会会议和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努力为代表知情知政、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改进代表议案和建议督办工作,不断提高议案和建议办理质量。强化代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培训重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全国人大会和各市、州人大会代表工作部门的联络,做好代表参与全国人大会和省人大会及各专门委员会活动的沟通协调工作。根据全国人大会的统一安排,认真做好县乡换届选举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法定任免程序,认真行使好人事任免权。

五、会自身建设。

坚持和完善会及机关各项。

规章制度。

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集体行使职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效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学习宪法、法律及人大工作有关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和法制讲座进一步提高会组成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机关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加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和民主法制宣传。密切同全国人大会及兄弟省市(区)人大会的联系交流加强与市(州)、县(市、区)两级人大会的工作联系。

各位代表!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规划的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省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1

1

2

3

甘肃检察工作报告篇十八

法院。

制度作为一项典型的中国式政法制度,是人大其会监督法院的基本方式,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甘肃法院工作报告20xx年,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省法院在省委的坚强领导、省人大的依法监督和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稳步推进法院改革,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审判执行工作。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15331件,审(执)结203163件,同比分别上升12.07%和9.26%,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97.03%;省法院受理案件3328件,同比上升7.32%,审(执)结2985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98.51%。加强刑事审判工作,审结刑事案件20xx4件,同比上升20.13%,其中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案件5201件,走私、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案件915件,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17件。尊重保障人权,恪守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充分运用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42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严格死刑案件证明标准,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死刑案件核准率位居全国高院前列。加强民事、商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审结案件129642件,标的110.55亿元。审结民事案件74477件,依法化解矛盾、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审结商事案件54997件,标的84.53亿元;主动加强司法应对,与省政府金融办、省银监局召开15家金融机构参加的座谈会,通报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对防范金融风险提出司法建议。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案件168件,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推介了甘肃植物新品种案件审判经验。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880件,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934件,裁定准予执行1366件。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着力解决行政案件受理难、审理难、执行难。加强审判监督工作,审结申诉、申请再审案件2047件,决定提起再审135件。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五个一律”审理制度,审结减刑、假释案件9555件。省法院减刑、假释案件立案公示率和职务、涉黑、金融犯罪罪犯减刑、假释公开开庭率均达到100%。加强国家赔偿工作,审结国家赔偿案件46件,决定赔偿金额40.08万元,省法院在全国法院国家赔偿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加强执行工作,受理执行案件43842件,执结39759件,到位金额38.06亿元;积极开展执行专项活动,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比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扬;召开全省第五次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与25家协作单位共同签署《共筑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参与发布甘肃省诚信“红黑榜”,将2334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建成“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查询被执行人信息1.7万余条,冻结资金6亿元。

二、司法为民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建成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于“一网”的甘肃法院司法公开网,向社会公众公开10类70余项信息,向案件当事人公开4类100余项审判信息,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比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提前2年建成。开通法院官方微博、微信,推行庭审网络直播,创新公开方式。进一步落实便民措施。推行远程视频立案、开庭、接访,全省107个法院设置了远程视频接访室。在甘肃法院网设立“院长信箱”、“给大法官留言”栏目,方便群众表达诉求。全省法院缓、减、免诉讼费522.11万元,省法院发放司法救助金198万元。进一步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维权岗113个,设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机构5个、未成年人合议庭57个,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开庭、优先执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双联”工作。为永靖县关山乡联系点协调落实项目21个、项目资金1584万元,争取社会力量给358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43.97万元,帮助群众建立百合销售网店,先后组织359名干警驻村蹲点总计5385天。积极发挥组长单位牵头作用,协调9个省直帮扶单位为永靖县落实项目59个,项目资金7675万元。

三、司法改革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及最高人民法院改革部署,报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9项改革方案,大部分改革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全面推开。除兰州市外,其他地区县级以上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统一由被告所在地以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开展集中管辖其他基层法院一审行政案件试点工作。办案责任制改革顺利启动。制定指导性意见,在试点法院建立新型合议庭办案机制,在人民法庭推行法官办案责任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错案责任追究制得以健全落实。完善错案责任追究的规定,把8类案件纳入错案范围,明确认定程序、责任主体、责任追究方式,健全违法审判的制度“红线”。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新增人民陪审员2197人,总数达到4045人,提前完成“倍增计划”,组织培训4791人(次),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26000余件;联合制定关于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经费管理办法,规范选任、培训、参审、考核工作,落实办案补助和培训费用。涉诉信访改革稳步推进。制定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程序规定,统一终结原则、范围、程序,确保终结案件办理质量。协调成立“兰州民声法律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律师作为第三方参与化解涉诉信访的新机制。“双语”法官培养培训机制更加完善。联合制定进一步加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政法干警双语培训工作意见,协调内蒙古、新疆自治区高级法院建立汉蒙、汉哈双语人才省际合作培养机制,编写《宪法教程》等藏汉双语教材10部,填补了藏汉双语法律培训教材的空白;举办培训班22期,培训干警2200余人(次)。《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中央媒体先后刊登了甘肃“双语”法官培养培训的主要做法。

四、信息化建设工作。建成覆盖全省三级法院和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及282个科技法庭、46套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建成互为备份、连接全省法院的高速信息专网。省法院建成数据汇集平台和审判信息、执行指挥、综合集控、新闻发布等“一个平台”、“四大中心”,实现了案件管理信息化、司法公开和司法评估、拍卖网络化、立案庭审数字化、执行信访远程化、办公流转无纸化、楼宇管控智能化,远程立案、远程庭审、远程执行、远程信访成为法院工作方式新常态。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最高人民法院在兰州召开了全国法院第二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推广甘肃法院信息化建设经验。广东、天津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法院、60多个省直单位和高校约20xx余人来省法院观摩考察。

五、队伍建设工作。全省法院有57个集体、102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法院敦煌市人民法院、漳县人民法院和全国最美基层法官、20xx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才让旺杰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省法院班子连续6年被省委评为优秀班子。着力加强教育培训,培训干警3803人(次),建成藏书3万册的实体图书馆和拥有电子书籍10万册、司法数据70万条的网络图书馆、阅览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省法院建成了法院文化长廊,被命名为全省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基地;集中整治“六难三案”,对56个中、基层法院、84个人民法庭开展了明查暗访,实名通报典型问题35起,白银市中级法院被树立为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查处违纪违法人员58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人;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等制度,推行“一案双查”,落实主体责任,促进司法廉洁。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及困难,如有的案件质量效率不高、裁判效果不好;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干警司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案件数量以年均10.06%的速度持续增长,今年突破21万件,与20xx年相比,案件总量翻了一番,办案压力不断加大;一线法官职业保障始终未能有效解决,人员流失、法官断层问题更加突出;直属法院、新成立法院人员编制不足,内设机构不健全;“两庭”建设负债沉重,自我化解难度很大。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努力克服,积极改进。

20xx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xx年,全省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服从服务法治甘肃建设这一中心,时时强化党的意识、司法为民意识,牢牢抓好公正司法实践、司法改革推进、干部队伍锻造、基层基础夯实“四个重点”,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工作前瞻性,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努力当好群众权益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律天平的“秉持者”,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创造良好法治环境。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讲定力、守规矩,确保法院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全力推进平安甘肃、法治甘肃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全省大局,严厉打击严重破坏平安建设大局的严重刑事犯罪,妥善处理民事、商事、知识产权纠纷,依法做好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受理、审理,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坚决维护宪法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切实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拓展司法便民措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健全完善特困群体司法救助制度,严格落实公开审判、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诉讼制度,大力推进反规避执行和反消极执行,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人最大限度地实现权益;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

(四)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围绕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三个关键环节,深化研究、完善方案,抓紧启动和推动一批新的改革事项,着力解决好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五)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坚持职业道德塑造与职业能力提升两手抓,大力加强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法官准入条件,完善逐级遴选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整治“六难三案”,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3

页,当前第。

1

1

2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