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乡书信范文(通用11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1 05:34:04    小编:ZTFB
美丽家乡书信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美丽家乡书信范文(通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5:34:04 |
  • ZTFB |
  • 13页

总结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结合实际,用事实说话,增加说服力;这里有一些写作范文和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美丽家乡书信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707班的王月,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的心底仿佛就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的教室在中学部四楼,是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每当我跨进这里,它的干净、宽敞、明亮就深深的吸引着我。可是,近来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的同学不爱护环境,老往地上扔废纸,使我们的教室变得越来越脏,越来越乱,有的同学见到脏的乱的地方也不管,教室就成了一个不雅的环境:窗台落灰没人擦,栏杆脏了没人擦,地上有纸也不捡,黑板脏了更不擦。从此,我跨进教室的那种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肮脏、零乱,那时侯,我仿佛听到了教室在伤心地哭泣着,感觉到了它的心在隐隐作痛。我多么想让教室变回原来的样子啊!

环境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了环境,我们将面临的是什么?是温室效应?是肮脏?是酸雨?是黑暗?不,都不是,而是不能在地球上生存,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没有好的环境是多么的可怕!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先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以后,再去纠正别人。而且,不能乱扔废纸,随地吐痰,见到了废纸要捡起来,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丽!

啊!没有良好的环境是多么可怕,所以,我要在这里告诉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美丽家乡书信篇二

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靠捕鱼为生,生活条件非常落后。当时,奶奶一个月的工资才15元钱,每天都省吃俭用,有时候连肉都舍不得买。每次回奶奶家,奶奶都会跟我“忆苦思甜”,讲讲当年的艰苦生活,教育我们要学会勤俭节约,懂得感恩。

新世纪的第一缕千年曙光幸运的落在了石塘镇。奶奶说自从习近平主席来我们石塘镇观光以来石塘镇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村落集体修葺了年久失修的房屋有些村里修建了新的大马路这样汽车都能开到山顶上来了。修了大路来我们这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游客开车过来玩也方便很多。

这几年,来我们石塘旅游的人开始多起来了,政府也开始大力扶持旅游业,很多村民开始把自己的石屋修建成民宿吸引外地的游客。有了游客,村民们每年的收入也增长了很多,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村里的人们看着自己的家乡一天天的变好,脸上也开始天天带着笑容。

去年,台州还开通了新的沿海高速,有很多从外地来我们石塘玩的游客从沿海高速一路过来,一边开车一边欣赏着海边的风景。新的高速公路还开通了好几个上下高速的口子,爸爸说我们回家都比以前方便了很多。

爷爷和奶奶现在都退休了,每个月都有好几千的退休金,生活很幸福。奶奶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也不能铺张浪费。我跟奶奶说过我会牢记您的话,平时吃多少打多少,争取做到,每次都会光盘也会提醒身边的小朋友要学会节约。

美丽家乡书信篇三

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国庆和中秋节凑巧是同一天,我们获得了史上最长的一个国庆小长假。今年由于疫情,我们一直待在杭州,没有回老家看看。趁着这个假期,我们决定去外婆家拜访。

10月3号一大早,我们就从杭州出发了。沿着德胜快速路一路畅行无阻,享受着假日带来的美好心情。我哼着小曲,看着一路上古色古香的村庄,清澈见底的小河,整齐美丽的树木,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老家附近。只见路边有两处建筑工地,爸爸告诉我:“那里在建造从杭州到绍兴的轻轨,等造好了,我们就可以坐轻轨回绍兴了,路程只要30分钟,比我们开车快多了。”说着说着就到了外婆家的村口,村口立了一块高大雄伟的石碑,上面醒目地刻着“凤仪村”三个大字,旁边种着五颜六色、香气芬芳的花朵,花儿们微笑着迎风舞动,似乎正在欢迎着远方客人的到来。

沿着村道我们一路行驶着,发现原来破旧不堪的道路,现在已经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道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枫树,火红的枫叶美丽极了。村里的房子外形统一规划后,是那么的焕然一新,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子,人们在院子里会种植一些花花草草或者一些蔬菜。现在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小汽车,出行方便多了。村里还建造了一个很大的文化广场,广场边上有篮球场,还有很多健身器材。一到晚上,这里别提多热闹了,有的在打球,有的在健身,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的在追逐嬉戏,笑声歌声回荡不已,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气氛。

我们来到了外婆家,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外公自豪地跟我介绍着,只见金黄的南瓜挂在藤上,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还有青菜、豇豆、葫芦等等。外婆则早早地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很多蔬菜都是从院子里摘的呢。吃饭的时候,外公兴奋地告诉我们:“我可以拿养老保险了,每年还会增加呢!”外婆笑着说:“看把你高兴的,我早就开始拿了,现在买药看病都有的报啦!”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指的是我们不再为温饱而忧愁,生活得安乐幸福。小康是我们很多代中国人的梦想,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已经步入了小康生活了,全面小康也就不远了!

美丽家乡书信篇四

我问爸爸什么是小康,爸爸说:“小康是一种生活水平,是相对于温饱的,温饱是能吃饱穿暖的生活,小康是随心所欲地吃,肆无忌惮地穿,还要看演出,还要自驾游。”妈妈说:“不严谨,查百度。”百度上说,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爸爸和妈妈说的,我似懂非懂。爸爸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笑道:“国家主席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不是去过几次乡村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我恍然大悟。年前我去家乡甘肃平凉,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果树旁边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各种小汽车,爸爸说那是果农上下果园的交通工具。沿途的乡村洋房非常漂亮,比城市的楼房好看多了,还带院子和花园。来到杭州后,和爸爸去水果店买水果,看到红红的苹果,单价19.8元一斤,好贵啊!爸爸说,那就是家乡的苹果,老乡们就是用苹果换的洋房和车子。暑假我和小朋友去台州渔村度假,我们住的是农家的海边小屋,打理这个农家小屋的爷爷奶奶是当地的渔民,他们已经不下海打鱼了,自家地里重点种点蔬菜瓜果,这个海滨小屋,每年可以接待好多来度假的游客,收入可观。这边房子很独特,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屋顶也是大石条压着,老爷爷说防台风。这个地方全是这样的房子。高高矮矮,错落有致,用石子铺就小道穿行其中。妈妈说:真如生活在油画中。爸爸说:乡村人民真幸福。这次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安吉的乡村度假。小车驶出高速,进入乡村,绿油油的竹林深处,依稀可见漂亮的房子,白墙青瓦,如画般漂亮,我们班的小画家曹衣都画不出的漂亮。不一会,我们来到竹林深处的农家,这里是农家乐,每家都有招牌,我们选了一个老奶奶家吃饭,老奶奶说:城里人吃不到土鸡土鸭,点一个竹笋炖老鸭吧,价格实惠100元。我想,这还不贵,够我买多少大白兔奶糖了呀!爸爸和老奶奶聊着,老奶奶说:以前很穷,没有赚钱的门道,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这个国庆假期,能赚好几万。爸爸说:你们真幸福,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老奶奶乐了,眼睛笑成一条缝,额头的皱纹也是一条条线。回来的路上,爸爸说,以前乡村很落后,城里也不富裕,现在城里和乡村都富有了,全民小康了!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说:不要老想着看动画片,以后跟着我看新闻联播,就明白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我说:我知道幸福的生活就是小康生活么!

美丽家乡书信篇五

火灾、疫情、经济动荡……一次次危机席卷世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亲历了抗疫的坚守,更见证了时代逆行者的勇气和智慧。我们身处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个需要光的时代。为此,_推出《致敬2020行动者联盟》系列策划,将通过“风财讯超级财经周”对话世界芯、“千人访谈实录”见证城市革新、“我和我的家乡”献礼全面小康、美好乡村协奏曲记录扶贫攻坚点滴,及首档倡导生活美学探秘居住空间进阶的“国巢”系列策划,用纪录片、短视频、人物专访、深度特写等方式,关注大时代中的微小个体,记录不平凡的你我,致敬行业向上的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我们经历了疫情、油价暴跌、高考改期.....这片土地,不是第一次遭遇灾难,也不止一次见证过惶恐、无奈、困守,但没有一个人,会停止反击。我们在各自的阵位,战斗不止,守护我和我的家乡,坚守我和我的城市。

我们每个人,从家乡来,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努力和付出。

_年度献礼特别企划『我和我的家乡』第二季再度起航,开启一场致敬家乡、致敬城市、致敬日新月异新时代的感恩之旅。

本次活动_联动全国百城千企,覆盖千余城市地标建筑,辐射56万社区2亿家庭9亿人群,同时,_等媒体将全程跟踪报道。

我和我的家乡作为_2020献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策划,将分为“归来”、“共生”、”坐标”三大篇章,携手地方房协,追溯企业发源地,策划系列h5专题报道,品牌官在线打call,还将以企业多区域、多领域布局为角度进行原创特写,另外,还会聚焦都市圈发展下的城市机遇“再躁”、城市区域发展“印迹”盘点、城市项目新地标打卡、线上房展会,为家乡、为城市、为企业、为社区点赞!

地产企业作为小康路上的主力军,承接的不仅是区域城市化的建设,百姓安居需求的满足,更是美好城市的演绎者,幸福乡村的承建人。归来仍是少年,第一篇章“归来”携手地方房协,回溯房企发源地和成长路径,汇聚数十位企业品牌官集体发声,致敬每一位新时代家乡的建设者和地产企业的时代责任心。

第二篇章“共生”,聚焦城市建设发展,挖掘城市贡献代表企业,以城市论坛/沙龙的形式,打造年度城市高端圈层聚会,共话城市与房企双赢发展。与此同时,中国首档倡导生活美学聚焦居住空间属性进阶的探秘类视频栏目——“国巢”将在全国重要城市上演,联动凤凰文化书院和优质居住项目,首季将推出12集,共记录12个城市的优质居住空间,邀请文化、设计、地产等多领域跨界专家和爱好者,进行沉浸式体验和对话交流。

另外,第三篇章“坐标”将覆盖全国千余地标性建筑,实地打卡网红地标。_还将举办全国百城凰家探盘和示范项目线上巡展,走进项目售楼处,探寻人居新标准;邀请专家、异业、地产人等城市建设者见证者,线上直播,跨屏对话,从点至面、从宏观到微观,记录我和我的家乡新风貌。

此外,我和我的家乡将协同“风巢”走进全国超1000社区、商场、写字楼,触达近千万多个行业的高端精英人群,联动线上互联网线下户外广告全流量路径,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传播。

与此同时,作为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围绕扶贫工程的四大篇章,_也在发挥媒体平台的深度整合能力,搭建扶贫专业报道平台,展现扶贫成果的同时赋能品牌成就。我们将围绕企业的扶贫策略及优秀案例成果分享等,展开扶贫的专业、立体报道策划。用“暖新闻”报道企业扶贫战略和项目成果;面对面采访扶贫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用“扶贫岁月”v故事讲述扶贫中的人和事;实地调查记录,深入走访扶贫项目,对话扶贫专家探索脱贫之道,用纪录片的手法,呈现“时代新乡村”风貌;同时,还将联动扶贫代表、跨界kol、地产负责人,以直播特卖的形式,对扶贫工程项目进行的支持,聚焦扶贫商品的电商化转型,彰显地产企业社会使命感。

让光照进家乡和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我们相信,这里的每一天都日新月异,这里的每个人都正为生活努力。

这是对家乡和城市的深情礼献,也是对美好生活最朴实的记录和致敬。

告白我和我的家乡,致敬全面小康路上的每一份力量。

美丽家乡书信篇六

对于黔西最早的认知,是源于父亲。

据早几年就来黔西工作的父亲描述,那时黔西没有高楼,没有洋房,没有汽车,没有随处可见的商场,浑然一块溢着淳朴乡土气息的璞玉。

诗人说:“我心中有一个地方,那里没有高楼,没有银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马喧嚣,只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和黄土,还有一个爱人”。白云蓝天,青草绿地,远方稻田,近地院篱,榆柳桃李,村后溪流,鸡鸣犬吠,屋舍炊烟。这样的黔西,好似陶潜笔下那不与人境相接的桃源,是一方净土,是追求的诗和远方。

我不知道从前那个黔西的夜晚是怎样的。许是皓月下安静的田野里与桑树间飘着的几声蛙鸣蝉啼,轻而薄的月光似一层白纱;许是一家人团坐在门口阔地高天的说笑着,好不惬意。但我眼前的黔西却是如此迷人:夜幕拉下,华灯初上,暮色并没有减退这座城市的热情,倒像是美人披上了轻纱,平添了更多妩媚的颜色,仍旧是人潮如海。黔西的夜晚伴着五色的灯光与绚丽的色彩开始,有行人,有小贩,又相挽而笑的恋人,有怡然自得的老少。华灯旖旎,万家灯火,一切都秩序井然,似在不断上演一场场华丽的舞台剧,包罗万象。

不得不说,黔西的变化是巨大的:从前的绿瓦红墙,如今的新建高楼。然而这一切的变化,溯其根源都是社会的变革和黔西小康社会的建设。小康社会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极大丰盛,更是精神文明上的极大满足。这就如同评判一个人,只有身体和灵魂同时丰盈,才会让自己上升到新的高度、暖度和亮度。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但要先做到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更要矢志建设精神文明。这样的小康,才是完满的小康,才能真正让人无论是躯体的营养所需还是思想文化的满足上都从贫瘠迈向富足。

作为这一切的享受者,我们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我们要似那太阳一样,为国家,为社会,发一份光,散一份热。

岁月来兮,吾之黔西小康至兮,民族之运祚盛兮,泱泱中华兮恒立于世。

美丽家乡书信篇七

小康路上,风景依旧,故事感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中华大地经历过上下五千年风雨的洗礼,终于平静下来了,它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一条路。

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这条路,这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路了。几年前,这还是一条带有浓烈家乡气味的小路。路边没有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有的是乡村里的平屋瓦房;路上的人没有城里人冷漠的面孔,有的是乡亲们亲切的问候。路很窄,两旁挤满了卖菜的农民,热热闹闹的就像早晨的集市一样。这条路经历了近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寒来暑往,它变得沧桑,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路面已年久失修,中间隆起,两旁塌陷,坑坑洼洼的凹凸不平。一次下雨天,几十厘米的积水阻挡得我寸步难行,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奋战”到尽头时,我全身都湿了,望着这条小路,我叹了口气。

几年后的今天,回望这条小路,它早已焕然一新。原本泥泞的路面被铺上了光滑的水泥,给人们一种“如履平地”的感觉;路旁种上了高大的树木,就像行走在森林的小径上。真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也!

时间穿梭。

一只箩筐。

一次偶然,我无意间在老橱窗里发现了一只箩筐,也就想起了婆婆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一个女孩背着箩筐,在泥泞的山路上走着。阴雨连绵,山路陡峭。可女孩却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衣,她的双脚赤裸着,每一步都像行走于冰冷的刀片之上。“阿嚏!”女孩狠狠地打了一个喷嚏,身体随之颤抖了一下——她实在太瘦弱了。女孩还这么小,却必须要承受这巨大的痛苦,没办法,家里太穷了。回到家,女孩放下了箩筐,一心一意地织起了毛衣。她是弟弟妹妹们唯一的姐姐,也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那个女孩是我的外婆,那年,她只有八岁。

祖国71年风雨的岁月峥嵘,71年奋斗的春华秋实。71年来,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71年来,一辆辆汽车奔驰飞扬;71年来,千家万户欢天喜地;71年来,神州大地神采飞扬!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人们经历了许许多多,不禁想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美丽家乡书信篇八

多少年来,人们喜爱唱的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等。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没有变,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没有变。这歌声,必将伴随着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

永远跟党走,是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英勇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不懈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赢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永远跟党走,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历程中牢固树立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日益强盛,虽然经历了曲折和坎坷,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没有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人民看到的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都使人们真切感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是最可信赖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成为人民群众在今天时代的共识。

身后是一个已逝的世纪,向前是一个新展开的世纪。我们的脚下,通往明天的路在朝着远方高速地延伸。我们注定必须奔跑。因为热血在年轻的脉管里奔腾,寻常的行走不能让生命飞扬。终点虽然在远方之外,领先的渴望仍然在我们的心上生长出翅膀。时光在我们的身上刚刻下“跨世纪”的印记,党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责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不能推卸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有一种别样的豪情和荣光。我们的祖辈,他们的使命是使中国站起来;我们的父兄,他们的使命是使中国富起来;而我们的使命,是要使中国强起来。使中国强起来,人生的理想寄托于此,人生就约不会灰暗沮丧;使中国强起来,青春的创造能融铸造于此,青春就塑成了永恒的雕像。

我们创造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当如火的团旗拂过我们的额际,映红我们的双眸,我们是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上的突击队,我们是播撒精神文明种子的志愿者,我们是诚信服务人民的文明号,我们是抗击“非典”的年轻医生和护士,我们是从宽带上下载财富的知识精英……我们是很多很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现代化中国的主战场,到处都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位置。我们怀揣着远大理想去实现。

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走出了家门。

宽敞的马路上一辆辆名牌小汽车水泄不通,街道两旁楼市林立,人山人海。一个个新小区里洋房,别墅成排,绿树成荫,小区广场的健身器材齐全。在十字路口,一盏盏高大的路灯,一会儿是红灯,一会儿是绿灯,一会儿是黄灯…….可漂亮了。

可是,奶奶说:在她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呀可穷了。住的都是草房,土房。一到下雨天,那可把她们急坏了,一会儿这里漏雨,一会儿那里漏雨。那时的路啊,现在可真稀少了,一些是泥土路,一些是石子路,而且有自行车的人家算是有钱人了,虽然练习簿只要几分钱,学费可便宜得只要一元多钱,但还是有很多人上不起学……哎,那时侯的生活条件可真苦呀!

现在的我们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新教学楼里听老师讲课,用电脑写作业;可以用互联网联络,用手机通讯;可以用mp3、mp4听音乐;可以穿名牌……..

旁交谈,其中一位说:“王大妈,这是你们家新买的汽车吧,好气派呀!”王大妈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说:“是呀,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家里越来越宽裕,交通也达了,我儿子说,要带我去外地逛逛。”“王大妈,你真是好福气,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王大妈说:“你家也不差呀,刚盖了新楼,换了许多新家电,连电视机也是大液晶的了,明年再添一辆小汽车也全了。”“我们家确实在考虑买汽车。”张大妈掩不住兴奋的说,“现在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呀!”王大妈说:这还不是政府的政策对我们农民的大力扶助和支持…….

生活在祖国蓝天下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变化,时代也在发生变化,如今的人们都过着小康社会。新的一年到来,我的家乡––临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的高速公路从天空鸟瞰,看那豪华的小轿车,漂亮的面包车,长长的公共汽车,载重的大卡车,还有那时髦的自行车,飞快的摩托车五颜六色川流不息,各显风采。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在灿烂的余晖下似个个巍峨的巨人。两排还未完工的立交桥直升到天,错落有致的商店、写字楼、居民房……鳞次栉比,巧夺天工。如今家乡的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颠覆创新,谁都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网络化趋势不仅促进家乡经济发展,还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互相学习。

20最让家乡人民期待的是地铁16号线的开通,是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也是中国浙江杭州市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让我的家乡走进了地铁时代,使这座城市连接更加紧密,临安人民的小康社会又提升了一大步。

地铁穿梭于热闹繁华的城市地下,穿梭于幽暗之中,行驶在冰冷的铁轨上……地铁中在黑暗地下日夜兼程,昼夜不眠。解决了城市人口膨胀和交通拥堵的难题。让人们出行节约了时间和开辟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即可以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也可以安静坐在地铁里四处张望寻找那种隐秘的快乐。地铁的到来是家乡的自豪和骄傲。在小康生活中人们对地铁第一印象总是方便快捷经济实惠,但今日的地铁与众不同,各具特色。坐地铁成为了一种生活,一种风景。

过去的那些,真比不过现在的这些。果然党的政策改变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呢?从前在生活许下的点点滴滴的愿望,纷纷在现代变成了现实。

展望未来,临安人民将不断改变,把小康生活如虎添翼。“临安”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将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美丽家乡书信篇九

大家好,我的小名叫小康,这是卖家给我取的名字。如今,我的主人也这样称呼我。

除了这个称呼,我还有三个外号。

有人称我“娱乐之星”。有的晚上,主人就会和爸爸或妈妈一起听我说各种感人的、动人的、有趣的等等一些让人生活充实的话语,还会看我描绘出多姿多彩、威武雄壮的美景,让主人经过一天的劳累后,瞬间变得丰富多彩。你可能会问:“就只是晚上看吗?那你也太爽了吧!白天你都不用工作,那白天应该很轻松吧!”

“不不不,白天,主人的爷爷还会让我干活哩!”我会这样争辩着说:“在白天的某段时间里,主人的爷爷会悄悄地打开我,谁都不知道。”

“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看呢?”你们可能又会问。

我只会无奈地回答:“爸爸在工作,主人在学习,奶奶在做饭,小宝在睡觉,恰恰除了他,在别人都有事的时候,他就没事找事让我干活哩。”

你们知道主人的爷爷看的是什么节目吗?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看的“平凡岁月”。这些都是娱乐,因为我的存在,主人一家才得到这么多欢乐,所以我又叫“娱乐之星”。

有人还称我为“视力的杀手”。主人看我时,有时被爸爸妈妈吼叫着:“看你的眼睛,肿得跟玻璃球一般大,还要不要了?”

我就对主人出主意说:“没事,只要掌握好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晚上你陪你弟弟玩会儿,周六周日晚上看会儿不就好了?”

不过,主人是周一至周四不看,周五至周日看。因为经常看我,会影响人们的视力,所以我又被称作“视力的杀手”。

要说到能让成绩下滑的本领,那我可算得上是王者中的王者。所以,有人还称我“让成绩下滑的王者”。不过,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如果让孩子们沉迷于我,那孩子们就会没心学习,因此成绩下滑。简单地讲,迷上我,学习成绩就可能会一落千丈。所以,小主人们,喜爱我可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要被我的魅力给迷倒啊!

忘了告诉你们,我的大名叫“电视”,是“康佳”牌的,所以大家又叫我“小康”。在这里,我要对主人们说:只要你们把握看我的时间,就能让生活充实,又不影响到视力。

文档为doc格式。

美丽家乡书信篇十

国庆假期里,我和家人们一起来到影院观看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影片从不同地域、不同特色、不同角度串起了人们在走向小康道路上的故事,诙谐的画风、感人的故事,把观众拉入故事当中。观影回来后,家人们和我一起聊起了我们自己的家乡——杭州西溪湿地。

曾祖父和曾祖母成长于上个世纪30年代,正值战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们从未听过“小康”这个词,在他们的记忆里,那时的西溪湿地还只是一片片水塘,出行只能靠鱼塘间窄窄的塘城,没有人留意过身边的家乡,活着才是最大的奢望。

到了外祖父这一代,已经成长在新中国怀抱里,可是三年自然灾害、物质匮乏是外祖父这代人最深的记忆。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兄弟姐妹几个轮着穿;而出行依然没有马路,只能靠划船;想要解决温饱问题,只能靠打捞西溪湿地的鱼虾。

妈妈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多了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出行已经有了自行车和摩托车,孩子们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心学习,周末可以去新华书店看书……可是人们慢慢发现,西溪湿地里的河道变得肮脏不堪、奇臭无比。原来人们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家家户户养起了猪,不顾湿地的环境,直接将猪粪排进西溪湿地。她生病了!

而我眼中的西溪湿地与大人们所描绘的截然不同。春天,花朝节上百花齐放,梅园里梅花争奇斗艳;夏天,湿地一片绿意盎然,好像天然氧吧;秋天,摇橹船里听芦苇声,火柿节上摘火柿,好不热闹;冬天,登上河渚塔,赏西溪雪景……原来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治好了她的病,让她恢复了原来的风采,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我的家乡参观旅游。

同一片湿地,在我家四代人眼里却看到了四种模样。曾祖父看到了战争的模样,外祖父看到了温饱的模样,妈妈看到了污染的模样,而我看到了小康的模样、幸福的模样!

美丽家乡书信篇十一

金秋十月,值此双节之际,我和爷爷奶奶、妈妈弟弟一起回老家过节。我的新家是盖在一个新规划的小区里面,而且就在县城的新区,生活非常便利。

移民搬迁之前,妈妈是住在一个山清水秀、偏僻的小农村里面,住的还是土瓦房。在妈妈和我的平时交谈中,我得知她小时候晚上睡觉时,经常会和小姨半夜起来抓老鼠。我惊讶极了,不可思议地问妈妈:“怎么会有老鼠呢?”“因为窗户被老鼠咬破了啊,老鼠就从那个洞里偷偷溜进来了!我们睡梦中听见有老鼠嘻嗖、嘻嗖的声音,就立马起床把窗户关上,用布把那个洞堵上。然后两个人拿着木棍,你追我堵的,可有经验了,一抓一个准!”妈妈自豪地、笑眯眯地和我讲着她小时候的捉鼠记。现在我们有了新建的砖瓦房,有了铝合金窗户、金刚纱窗、铁门,我绕着房子、里里外外细致地观察了一整圈,根本找不到一个小洞洞,别说老鼠没有可趁之机了,就连苍蝇蚊子都飞不进来啦。以前农村里,外公他们都种了好多好多粮食,家里存放粮食的也都是木桶之类的东西。加上农村里原先卫生条件没那么好,比如:生活污水和垃圾到处随意排放、丢弃,非常原始的、臭烘烘的茅房等等,都是一些土生土长的、相对落后的生活设施,因此虫蝇、老鼠之类的害虫就特别多。现在我们都住在了规划整齐、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新小区里。小区地底下有了专门的污水管道,有了统一管理的天然气管道;人们也不再随处圈养鸡鸭猪,也有了干净卫生的冲水马桶。当然就不会再有到处乱飞的苍蝇、蚊子,不会再有到处乱钻的老鼠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越,卫生水平也明显跟着上来了。看着外公他们整天乐呵呵地、悠闲地享受着新小区、新房子里的美好生活,我和妈妈无比开心,相信大家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