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范文(优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20:58:01 |
  • ZTFB |
  • 9页

散文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感情和抒发思想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体裁。逻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按照因果关系和前后顺序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这些范文不仅提供了结构和内容的参考,还展示了不同的写作风格。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一

为加快建设步伐,认真组织实施一星级康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现按照《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要求,制定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实施农村“三清”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打好基础。创建工作坚持“因村制宜、整体推进、逐步提升”的原则,突出“一绿二整三提升”等基本要求,努力将本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示范村。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巷道硬质化。总长1750米,厚度分别为8公分、10公分、12公分,宽度米,需投入资金21万元,工程承包人:袁洪远,施工时间7月底。

2、亮化。配备路灯60盏,投入5万元,施工时间8月底。

3、净化。清理生产生活垃圾,整治村庄河道,达到环境净化。按照村容整洁、人居舒心、规范管理、长效受益的要求,全面清理积存的各类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填埋处理,并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立垃圾池15个,配置垃圾桶22只,清运车2辆,落实5位保洁员,分别是刘广才1、2组,唐庆凤3、4组,唐金桂5、6组,李朝章7组,王国才8、9、10、11组,投入资金5万元,7月底完成。

4、美化。需拆除旧院墙13户,拆除旧猪圈18户,修缮旧房屋13户,投入资金4万元。村部西山夹沟进行软驳坡,投入资金18万元。桥梁改造,唐元庄西大桥、四组及王甫庄中心桥投入30万元。在原学校操场上改办农民健身场所,投入资金4万元,完成时间9月底。

上述实施项目,累计投入85-90万元。我们将通过会议、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引导和发动老干部、老党员和广大村民共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多头多路,筹措建设资金:一是通过市挂钩扶贫单位(审计局、工商局)争取30万元;二是镇直相关单位支持帮助10万元;三是通过集体发展积累、村民“一事一议”、能人捐款等多种途径筹集30万元资金,确保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一、整治工作总体思路。

以打造整洁靓丽、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村庄为长远目标,以实现村庄管理明显改进、改善村容村貌为工作要求,从老百姓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切实解决部分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使农村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二、整治工作重点事项。

1、明确村庄保洁范围:

对z村范围内路段严格实行路段长负责制,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路段的村民组:正阳,张村,周村,黄子坑。

第二路段的村民组:各山,高阳,南村及沿途公路。

第三路段的村民组:上、下汪村,上、中、下胡村。

第四路段的村民组:杨岭脚,火烧旦,和睦冲,叶家冲。

第五路段的村民组:河埂,上、下邵村,邵村坞,盘坑坞。

具体责任人及路段长见附表执行。

2、环境整治具体内容:

一是聘请李汤德,胡在满两名保洁人员,

二是抓好村民组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工作,各村民组长要做好其监督工作。

四是治理村容村貌。对公路两边影响交通安全的竹木进行扶正和采伐。

三、整治工作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阶段。按照《z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召开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对各个村民组进行宣传贯彻,加强领导,组建专门班子,制定具体细化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8月):集中整治阶段。各小组成员在村两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实施方案所明确的整治重点和目标任务集中开展整治。

第三阶段(20xx年9月-12月):健全规范阶段。对突击整治期间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调研,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健全规章制度,实行常规化、制度化管理。

四、整治工作几点要求。

1、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是我村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村民组要引起高度重视,集中整治力量,明确各自责任,确保分段领导责任到位。

2、加大宣传力度。各村民组要把这次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和整治范围、内容、标准,通过橱窗、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村民进行宣传,使支持、配合、参与整治活动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为。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邹政办字(20xx)7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我镇品位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对全镇路域及村庄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全镇形象。

二、目标任务。

此次路域综合治理工作主要针对全镇省道、县道、乡道、村公路两侧路肩、边沟、边坡、行道树涂白进行综合治理和村内按“四无”、“五净”标准进行彻底清扫。

三、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标准。

(一)庆淄路治理标准。

1、清理路肩及绿化平台、内外坡杂草,绿化平台宽2米,内边坡为1:,外边坡为1:1,内外边坡坡面平顺密实,路树及两侧林带涂白。

2、路肩平台新上土方要密实,边缘线顺直。路肩平台外边坡及坡角线均撒白石灰,绿化平台低于路肩30厘米。

3、穿村路段彻底清理“脏乱差”。重点治理乱植树木、蔬菜及各类垃圾等。

4、规范坡庄、孙镇及王伍西集市。

(二)乡村公路治理标准。

1、公路两侧各留至1米路肩,米宽绿化平台,边坡率为1:,边沟底宽1米,上口宽不低于5米;两侧树木涂白米高,路肩平台外边坡及边角线均撒白石灰。

2、其他乡村路清理路肩及绿化平台、内外坡杂草,边坡率为1:,边沟底宽1米,两侧树木涂白米高,路肩平台外边坡及边角线均撒白石灰。

3、县公路两侧各留1米的路肩,1米宽绿化平台,边坡率为1:,边沟底宽不低于1米,上口宽不低于5米;绿化平台植乔木胸径不低于6厘米;树木及桥涵护栏涂白。

(三)涂白要求。

孙九路、庆淄路及镇府驻地树木涂白由镇负责,其他树木涂白由各村负责,每棵树涂白高度米。镇财政向每责任区拨款500元用于购买石灰。

村内以清理“三大堆”为主,确保达到“四无”、“五净”。

(一)“四无”:无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砖块、沙石,无纸屑、塑模、瓜果皮,无积泥、灰。

(二)“五净”:路面净,人行道净,下水口净,树坑净,花带净。

五、检查验收。

本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自20xx年11月10日开始至16日结束。完成任务的村首先对照标准进行自检,经过责任段技术人员初检,然后向镇指挥部提出验收申请,由镇指挥部会同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逐段验收,不合格的限期返工,直至符合标准。村内卫生由城管大队进行验收,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等。

六、奖惩措施。

为充分调动各责任区、村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路域综合治理任务,经研究设立如下奖项:一等奖6个,各奖励1500元;二等奖6个,各奖励1000元;三等奖6个,各奖励800元;四等奖6个,各奖励500元;五等奖6个,各奖励300元。对不能按时开工、不如期竣工、验收不合格的责任区和村,将对有关责任区书记、包村干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完成。对进入奖励范围的村,村内环境卫生必须由城管大队考核合格,才能获奖,否则不予奖励。

七、组织领导。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二

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一个包含人、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而这一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该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思考,并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各个需求以及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收集,再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当中,从人类居住的角度来设计最佳的环境改造方式,以此为人类创造最合适的居住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探究适合人类生活的居住环境,对人类环境的各个利益做到明确认识。在理念结构上,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由土地、建筑物、规划三个领域所组成,在人类社会上,也同时包含了生态、地貌、文化、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这些构成是形成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概念上,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根据道萨迪斯所提出的人类聚居所提出,该理论表示只要人类能够生活的地区,那么都能够称呼为聚居。因此,一座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其规划重点在于从适合人类聚居的角度出发,从环境进行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文化、生态、特色等形式作出有效的建设战略,加强对城市各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以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待城市发展,对城市的各个制度及法规有着明确认识,打造一座舒适、人性化的人居城市。在理论上,人居环境科学与其它学科有着明确特殊之处,该学科并不属于边缘学科,也无法形成一个单独的学科。在伴随世界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水平会从最基础的层次逐渐上升,而只有当人们当下所追求的层次生活达到时,人们才能感到幸福。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学科,该学科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都是以不断进步的方式发展,因此在当前,该学科还处于探索时期,但基本的概念已得出了明确体系[1]。

2.1体系基础构建。城市规划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各个学科也都实现了独立发展,并且每个学科也都形成了相应的体。因此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时,需从该体系的整体进行思考,将原本独立的体系理论进行衔接,形成一个综合强大的子城市规划体系。例如,可将城市体系中的生态学、建筑学结合为一体,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建筑与生态学是两个独立性学科,这两种学科虽然在时代中已发展了很长时间,但其在实际应用时这两个学科仍然存在许多内在联系。在空间规划上,规划方向需综合不同城市的文化、历史、社会状况和经济水平,这对人居环境的科学规划有着重要作用[2]。

2.2城市规划实践分析。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主要从问题与方法两个方向进行实践。首先,在问题上,其主要以认识问题为主,在认识城市规划体系时,需对所规划的城市项目进行全方位思考和认识,对城市的系统结构、组成、城市领域等做到细致深入的调查,再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影响城市人居生活的因素进行考虑,再运用各个技术对城市不同区域进行调查与验证,对该城市人群对生活居住的各个需求做好调研,在调查过程中需值得注意,所调查结果需符合当下城市的发展现状,确保各个信息的真实性[3]。

2.2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实践方法。人居环境的核心与根本是人类,因此该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用时,需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居住环境,了解城市人类需求和对社会心理有着明确的认知。而这些要求的满足途径则是由人类直接参与城市规划和树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为主,使城市规划更符合该城市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首先,在人类参与上,公众已经具备了权利意识,并在技术的支持下,公众能够通过科技平台完成决策,这是城市规划体系走向民主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受我国传统制度的影响,公众在以往是无法完成参与决策的',制度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民主化,参与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使得许多现实因素导致城市规划难以按照公众意愿来进行决策。因此,城市规划体系在应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时,需先从政策制度上进行改变,建设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将公众纳入决策环节当中,根据公众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这是提升公众参与度的重要举措。

第二,建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促进城市规划体系完善的重要方式,在评价体系建立上,其可对城市规划项目的建设方式、监测领域、监督等环节进行全面的评估,基于这些评估内容来反馈所得信息,从而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设计依据与施工依据,对已具有的制度进行合理调整与完善,使城市规划在实际应用时能够符合大众对环境的需求。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改变人类居住环境的建设项目,其实施过程对自身体系做到不断完善与提升能有效帮助项目在社会中快速确立良好的地位,巩固当前城市规划在人们心里的重要性,对城市规划项目的发展目的有着明确方向,对当前城市规划项目的实行状况做到客观评价,并对项目各个运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这对项目运行的各个决策来说有着重要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应用需着重突出城市的各个利益,从宏观角度分析城市当下的发展速度及未来的发展形势,并从整体上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论证,在实践上加强公众对项目规划的参与度,并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客观分析项目问题,从中吸取教训完善体系机制,以此促进城市规划体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哲涛.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于冰沁.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

[3]黎丽.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演进及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13.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三

自从进入现代,“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长,人类的聚居地由于不断扩大,工业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类与生存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怎样将人类居住的环境、生活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的由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居环境科学渐成体系。

虽然人们对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时间相对短,但是,其取得的成果尤为重大,不仅涉及的领域宽广而且研究的内容尤为丰富,对人类居住环境管理、发展规划很有帮助。“综合整体性”是人居环境科学最显著的'特征,提倡整体视角,意在说明人类居住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又相当复杂的,缺失整体的局部研究可能以偏概全,导致其结论往往不够翔实全面。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是任何“长期经营发展项目”要首先注意的问题,人们的居住环境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生态学的概念出发,将生态系统作为人工系统的隔离带,就会对城市结构与形态有新的启发。

对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中,虽说对人类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研究终究要落实到现实层面,简言之,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要接地气,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真正参与到环境治理和改造的实践中去。空谈只会使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付诸东流,要真正落实实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学者在学习方面要虚心向外国学者吸取学习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尤其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学者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对人居环境科学有进一步的研究。有鉴于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影响,人居环境研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数据,拓宽数据资料的获取渠道,建立翔实可靠的大数据平台。

对于人居环境科学这一学科,不像其他学科,其有着强烈的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其未来发展的趋向是很明朗的。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出现我们需要克服的种种问题,其核心任务就是人居环境问题加以解决。能够支撑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发展、推动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创新、彰显我国人居环境科学之特色的核心任务,是深入探究社会转型期我国人居环境的运行逻辑,揭示人类居住与生态环境互动的复杂机制,由此方能真正体现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优势和理论特色。

人居环境科学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复杂,这就需要研究的学者有很深的造诣在学科素养、学术旨趣等等一系列相关的方面,这对人居环境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深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我们国家人居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具体进程,也就能越积极地推动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纵深发展。在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人居环境科学提倡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运用于生态研究和生态实践仍具有启发性。

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已有成果进行检索后发现,研究者的学科专业主要有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事实上人居环境科学因涵摄面广、问题域多而需要与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毕竟单一学科研究容易造成学术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单调,得出的研究结论往往不够全面,也可能失之偏颇。鉴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复杂多样性,今后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与协作,以进一步拓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已经找到了时代的主流,初步建立科学纲领,但前进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艰难的,但正确的认识,一旦为时代为社会所掌握,它的进展将是加速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居环境科学这门新兴起的学科,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其发展中的变数有很大,但是最终的主旨不会改变就是为人类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在努力着。笔者一直坚信对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必须要真正落实实施,不能使之成为空谈,令我国国人居环境科学乃至世界人居环境科学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就不是一句空话。通过国家、有关学者共同的努力之下彰显出人居环境科学的真正价值。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四

水是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载体,河流是自然镌刻在大地上的诗歌。一条健康的河流,应该是自由流淌的,清澈的,人、水、鱼和谐共处的。河流的健康,包含了河流自身的健康,以及社区发展、产业运营和流域保护体系的健康。

保护母亲河,倡导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河流沿岸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在xx年“世界河流日”期间,举办“对话汨罗江”水文生态科考及论坛活动,发出“保护河流生态,建设美丽家园”的联合倡议:

让公众了解汨罗江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和评价河流生态系统价值,科学普及维系河流健康的新方法,弘扬人水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推动公众参与和有效监督,发现汨罗江流域的环境信息,大胆举报向河流直排污水、倾倒垃圾、私挖乱采、电鱼打鸟等违法行为,勇于制止破坏环境和水资源的违法活动;减少水足迹影响,倡导流域内企业参与水资源管理行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对河流带来的污染。

推动建立汨罗江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和流域综合管理机制,打造具有中国智慧的河流保护与发展新模式;统筹管理流域水资源与环境需求的平衡,确保河流健康的环境流;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定期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积极植树绿化,保护自然河岸带,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汨罗江的生态得到整体修复。

今天,我们与河流同在,善水而行,携手社会各界科学地保护河流生态。

明天,汨水将健康和谐,生生不息,让子孙后代共享母亲河的美丽家园!

倡议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五

研讨会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云浮的实验进行了审视,从6月在云浮召开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达成了“云浮共识”以来,云浮市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县域主体功能扩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未来云浮将形成“交通轴线+城镇走廊+完整社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发展模式,通过交通轴线、城镇走廊、生态环境的互相嵌套和连接,形成人工与自然一体、生产与生活融合、内外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宜人的空间发展模式。规划提出了通过区域一体化战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通过轴向拓展战略塑造城镇发展廊道,通过美好环境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通过空间优化战略营造优质生活空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云浮实验先是从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绿道起步,随后逐步向城市内部渗透,向农村拓展,改善环境,使民心凝聚。现在实践活动进入到了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城到村庄的规划,到城乡统筹,实践活动内容不断拓展。现在,云浮城乡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更多的人安居乐业,20外出人员回乡购房人数增加,购买的户数占当地销售商品房户数的比重由5%上升到15%。经济发展加速,上半年,该市gdp增长15.1%,增速排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5%,增速排全省第1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9.4%,增速排全省第7位。毛其智教授认为,云浮实验取得的重要进展,具备普遍性和推广性。人居环境科学里面的统筹观、区域观和聚落的理论在云浮都有比较好的体现,云浮规划希望城和乡各得其所地发展,包容地发展,和谐地发展,从大处着眼勾画愿景,从小处着手,修路、填沟、改墙等等,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是和人民群众的幸福观、理想观结合在一起。最富裕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地方,gdp最高的地方也不一定是最能实现每个人理想的地方。云浮的经验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突出的样板,至少目前在国内是很突出的样板。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六

“物业管理”这一被现代中国人称为“朝阳产业”的新兴行业,登陆中国大陆仅25年的时间,其发展却是异常迅速。全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积已占物业总面积的40%以上,经营物业管理的企业已达275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了230万人。然而,这一公共事务性的管理事业在世界上却已走过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应该看到,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对城市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对生活质量、工作环境和效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那种用“propertymanagement”命名的,以对房屋“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以“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为服务内容的所谓“物业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的专业化管理以及建立“高效、安全、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的服务要求。同时,对一些功能比较单一的公共物业和设施来说,采用类似于香港“公共屋村”的管理模式亦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从他们在对军事部门、政府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管理经验中得到启发,从事物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科技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的教授们根据美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开始了对facilitymanagement(简称fm,设施管理)的研究工作。1979年,世界上第一个设施管理机构――美国密西根州的annarborfacilitymanagementassocia-tion首先成立,1980年又创建了全美“国家设施管理协会”,并于1982年更名为internationalfacilityman-agementassociation(简称ifma)[1]。从此,“设施管理”这一术语从北美传遍了世界各地。设施管理传到中国,首先从香港开始,1992年国际设施管理协会在香港设立分部[ifma(hkchapter)],又成立了香港设施管理学会(hkifm)。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特别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勃勃生机,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型以及每年13%以上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自然引起了国际设施管理业界的关注。香港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捷足先登,自3月开始,香港设施管理学会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主办了各种类型的设施管理研讨会。8月,国际设施管理协会派出三位最高级别的官员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医院设施管理”研讨会,并颁发了在中国大陆第一张“会员资格证”。自此设施管理正式在中国登陆。

二、设施管理的实质。

设施管理的定义有关设施管理的定义,自然是ifma的描述最具权威性。然而ifma对设施管理定义的描述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香港陈佐坚先生在他的关于《设施管理在中国》的报告中,引用ifma关于设施管理的定义是:“设施管理是一种包含多种学科,综合人、地方、过程及科技,以确保建造环境的功能的专门职业。”[2]北京于庆新先生在《设施管理在中国》一文中阐述了设施管理的定义时说,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的描述如下:“所谓‘设施管理’,就是在工作场所与人和组织的安排中,融入工商管理、建筑学、行为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原则,建立一种设施的质量管理的行业规范。其中不但涉及到建筑物的管理,更包含了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运作中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所有层面。”[3]上海陆伟良、诸建华先生在《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一书中指出,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对fm所下的定义是:“以保持业务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有效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整备和维护的管理工作。”[4]英国设施管理学会(bifm)的描述是:“设施管理就是像对待核心业务一样对房地产和业务支持服务进行专业化管理。设施管理牵涉到业务中的战略、战术和营运这三个层面,其所有活动都以客户核心业务的需求和要求为基础。”hkfma也对设施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设施管理是综合人、过程及物业的优点以达到长期策略性目标的过程。所以,设施管理是藉科学与艺术的管理架构,来管理由实行到策略性阶层的综合过程,用以加强公司的竞争力。”综合以上说法,不难找到设施管理的主要涵义和特色。(1)设施管理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以营造高效率的环境为手段,以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改善企业的形象为目的;(2)设施管理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科学原则,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行为科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各个领域;(3)设施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是一个机构的人员、工作及地点的融合,并是一项长期、策略性的策划工作;(4)设施管理提供的`是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是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为客户的生产活动、工作活动提供一种全方位的过程支持服务;(5)设施管理不是简单地对建筑物和设施设备的进行维护管理,而是对设施生命周期、能耗以及环境的监控,以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保证业务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设施管理的内容根据ifma的分类,设施管理的业务内容主要有9项。hkfma认为关于设施管理的范围有8项。综合各方面相关资料,设施管理主要服务内容可以概括为:策略性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财务预测及管理;公司不动产的获得及其处理;建筑及设备的规划设计和室内空间规划及运用管理;设施和设备在生命周期中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建筑的改造更新和设备的功能提升;保安、电信及行政服务;设施支援机能和服务;能源和生态管理;高新科技运用及质量管理。设施管理的应用范围既可用于包括办公写字楼、医院、学校、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金融中心、机场、火车站等城市公用设施;也可用于工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物流港等工业设施;同时,在政府的有效干预下,还可以用于对现代化智能社区的管理。

由上可见,设施管理较之物业管理,其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它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科技含量相对要高得多,几乎要对每一个使用者进行相应的管理模式和系统软件的设计。因此,对管理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比物业管理要求更高。设施管理的实质设施管理实质上就是人居环境管理。通过对设施生命周期的管理和针对性、策略性的长远规划以及准确周到的服务,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对一个企业来说,除了其自身的核心业务以外,其余都交给设施管理来实施和保证,包括提高企业的形象。ifma对设施及设施管理进行了如下的描述:“设施是建设、安装或建立与工作有关的用途的环境。”“设施管理是一种包含多种学科,综合人、地方、过程及科技,以确保建造环境的功能的专门职业。”因此,设施管理工作确定了以下质量目标:(1)特色。每一建筑物都因其位置、功能与建筑风格来表现其特色,其中有象征性、美观及地方的风土特色。(2)舒适。建筑物的环境要使人对身边的一切感到满意。如家具符合人体工程学,光、声、空气、色彩等建筑物理环境不仅要适合居住活动,而且要满足使用人的特殊爱好,通讯等设备要满足各类机构人员的需求。(3)效率。建筑物中的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各种设施高度综合并形成有机的整体,共享信息,以提高各类设施的效率、可操作性和兼容性。(4)可靠。在受到灾害与侵犯时对人员的伤害降到最低,减少各类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提高设施的安全运行寿命,为使用人提供私密的个人空间等。(5)适应。建筑物的运行符合政府的法规,能和周边地区协调相处,且为环境保护与节能做出贡献。毫无疑问,设施管理的工作性质就是“人居服务”,设施管理的实质是“人居环境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类的工作、生活质量和物业价值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本。fm的管理结构体系也相应从单纯的人与房屋、设施的体系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物业、人、环境协调发展的体系。从此,人类将承担起管理和维护地球及人居环境这一“大物业”、“大设施”的责任。

三、设施管理发展的必然性。

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设施管理是在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遇到某些困惑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关注的形势下产生的。在中国施行了20多年的物业管理的经济活动以后,人们忽然发现,物业管理完全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运行,行业人员无休止地仿照政府编制的所谓“示范小区”、“示范大厦”的套路重复地对各种物业进行基本相同的管理服务工作。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市场竞争加强,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人们高效率的生活与工作对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物业管理模式、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设施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不再固守于物业管理中的业委会、业主公约、基础范畴等固化模式,而是采用多元化模式发展,围绕业权人的需求,以物业为原点,以市场和时间为坐标去设计不同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空间流程的最佳组织和物业价值曲线的合理。设施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这种本质上的区别,导致物业管理必然要向设施管理的模式发展。特殊且功能单一的物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公用建筑(如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康乐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机场、车站等)、商业建筑以及工业建筑,都是功能特殊且功能单一的物业。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栋写字楼里也许只有一家公司。此时,他们都会意识到其物业资产和环境效应在公司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设施管理正好大派用场。特别是随着公共设施的机构和产权制度的改革,设施管理施展拳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多功能的智能建筑兴起的需要为了满足不同业主的使用要求,在同一建筑物内,必须提供各种不同的设施和高效率的服务,同时还要降低使用成本。现代化的智能建筑能为此提供人们满意的硬件,但是管理成本要占到生命周期成本的80%以上。物业管理对设施和设备的维护管理是被动的管理,无法做到对设施故障的适时诊断,更不可能在设施和设备不停止运转的过程中进行维护,从而无法做到高效率的服务,还相应提高了管理成本。而设施管理正是在智能建筑的平台上所提供的高效率管理的软件,它实施主动的管理,它关注生命周期的各个层次,适时地对设施和设备进行诊断,并且能在不停止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维护,因此延长了设施的寿命周期,相应降低了使用成本。企业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城市和企业的竞争加剧,为了生存和拓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形象(包括文化、环境、产品)是竞争的第一要素。企业家希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能有更专业化的料理,设施管理就是提供这种支持性服务的专业化管理。市场发展的需要设施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公共性物业和公共设施。据20《中国年鉴》记载:我国现有机场141个、高等院校26806所、工业开发区和科技园28338家、医院和卫生院63858所、新建体育场馆572座。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将新增加30多个体育场馆。如此庞大的市场和需求,催化设施管理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据外刊预测,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抢登中国大陆,在21世纪,全世界智能化建筑的一半以上将兴建在中国大地上。毫无疑问,中国的设施管理市场巨大,需求强劲,发展潜力无限。

四、设施管理在中国的现状。

不过,alanspendding先生在这里提到的pm是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pm基础上扩大了管理内容、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它将对企事业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作为自己的服务目标。这是国外近年来普遍推崇的现代意义上的pm,常称为“物业资产管理”或“房地产资产管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fm才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个层次。在实践上观念陈旧我国目前严重存在建设与管理脱节的现象,或者重建设、轻管理。作为投资方,总希望减少一次性投资并加快建设的速度,设备供应商重视的是单一设备的质量或子系统的控制,忽视系统集成和联动协调。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没有设施管理人员的参加介入,建成以后聘请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而业主希望以低廉的管理费用获得广泛的服务,一些业主还误认为,一栋现代化的智能大厦的运转,只需要招聘一些电工、水暖工、机电设备维修工便可解决问题。一些智能大厦投入使用以后,智能系统不能自控、能耗加大、设备设施损耗加快、室内环境严重恶化、用户效率低下,最后不得不撤除智能系统,恢复常规管理状态,致使投资损失惨重。在人员配备上良莠不齐在我国普遍施行的是以企业的资质等级为标准的市场准入制,不像国外实行的是“职业经理人”制度,使得一些不具备设施管理能力的物业管理公司有可乘之机。一般物业管理处或公司部门的负责人即所谓的“设施经理”只不过参加了短期或在岗培训,甚至完全没有进行专业培训。须知,在国外的设施经理往往是设施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基于以上事实,中国的设施管理尚处在初级阶段,但市场又如此庞大,因此,政府在设施管理上的市场导向、对设施管理行业的扶持以及相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制订迫在眉睫,加快设施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普及设施管理的知识势在必行。

五、几点建议。

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专业技术和设施管理队伍,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创立独特的管理模式,是中国设施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这无疑为开设物业管理课程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专业发展方向。广东培正学院是国内开办物业管理专业较早的民办高校之一,物业管理教研室自20就开始关注设施管理的发展,并与香港设施管理学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设施管理是一门相当新的管理学科,目前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还很少,而这一学科的发展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关系非常密切。建议学院成立设施管理研究中心,以超前意识对此课题进行研究,以取得更新成果。第二,设施管理专业市场前景看好。企业对设施管理的要求日益迫切,设施经理人将成为国家急需的人才。目前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已开设了设施管理本科专业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班,而在广东高校中,该专业尚属空白。因此,建议广东培正学院开设设施管理专业本科班和进行其他形式的专业培训。本科生可以从高考考生中录取,也可通过专升本录取从省内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专科考生。培训班的学生主要招收物业管理企业的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在职员工。将这一专业办成名牌专业,可作为广东培正学院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七

尊敬的县环保局领导:

你们好!

在银都佳苑小区旁边有一条连接着市河的河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条小河污染严重。

平时,河面上就一直漂浮着垃圾,有各色的塑料袋、泡沫饭盒、饮料瓶等等,还有一片一片的水葫芦,感觉很脏。每当雨天,垃圾就更多了——大片的水葫芦中夹着花红红绿绿的垃圾,几乎遮住了河面,看着就让人皱眉。

这条小河还是一条繁忙的航道,这也导致了河道的污染。每天都有船通过这条小河,螺旋桨搅起了河底的淤泥,河水一片浑浊,好久才沉淀下去。而且,船只有时会漏出一些柴油,这同样会污染小河。

小河被如此地糟蹋,但受到伤害的不仅仅只有小河,还有我们人类。小河被污染了,那河里的鱼也就不健康了,人们吃了不健康的鱼,也会生病。有的人在河里洗衣服,衣服在受污染的河水中也变脏了,穿着这些衣服,人们就容易得皮肤病。受污染的小河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在此,我为保护小河提一些建议: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二、应当多派一些垃圾清理船来清理河道的垃圾,保持河面的清洁。

三、应当控制通过的船的数量,尽量减少柴油的污染。

四、加大监管力度,对那些破坏小河清洁的人加以适当的处罚。

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条小河将十分洁净,美丽!

小学生边江。

20xx年10月27日。

环境是我们大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人人都得自觉地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只有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

以前,人们对河流的保护意识没有像现在这么薄弱,如:每天淘米用过的水拿来浇花,每天洗过菜的水拿来冲厕所;不往河里排放污水。然而,今非昔比,现在的小河已经面目全非了。河道上飘满了白色垃圾,还浮着一层层的油渍,使河水变得污浊。一些贪图便宜的印染厂偷偷地把污水排放到河里,使河水改变了原来的清澈,变得又脏又臭。现在,要是经过这条河时都会捂住鼻子,因为河道里有股呛人的臭味。

为了保护环境,还河水一片清澈,在此,我特意一个小学生稚嫩的想法向您倡议以下几点建议:

1对工厂进行严格监控,对随意排放污水的厂或企业进行罚款,可以把这些罚款的钱拿来清理遭受污染的河流。同时,也对严格守法的工厂进行奖励。

2加强对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比如:发传单,定期在镇上播放宣传片,也可以请环保专家现身讲座。

3在镇上开设环保活动,对村民进行教育。

以上这些想法虽然还很幼稚,但是它反映了我们大家的共同心声,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八

“信息化”源于20世纪60年代,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支持,信息化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通过信息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的跨越式发展,不再走传统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老路,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土地问题。

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第一,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第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重点是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二是征地制度改革问题,三是土地市场问题,四是农民宅基地问题。处理好这四个实际问题,对于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关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律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法律保障。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重申一些基本的法规要点。

首先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这不仅符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符合现代农业长远的发展要求。我们今后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探讨都要立足于这一点,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不变这个基础上深入研究。

其次是推进规模经营,不能动摇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可否认,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确实有其局限性,目前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与“统一经营”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农户往往以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民组织化程度过低、农产品竞争力过弱。应当大力加强“统一经营”这个层次,确实做到统分结合。但是,“统一经营”必须有新的理解,主要是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形式和产业化的经营体系来实现,绝不是恢复过去那样的集体统一经营模式。

第三是承包地流转必须用于农业。在土地流转中,不能违法改变承包地的用途,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现在有些地方未经允许,擅自改变承包地的用途,在耕地上挖鱼塘、栽树木等,甚至通过“以租代征”方式,避开土地审批,将农业用地变成非农用地。这是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有关法规的错误行为,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2.关于征地制度改革问题。

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探索,各个方面都非常关注。现在我们继续探讨征地制度改革,更要注意严格把握控制占用耕地和保护农民利益这两条原则。因为我国现在已经是人多地少,以大约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超过世界20%的人口。即使根据最乐观的预测,我国人口增长还将持续到2040年左右甚至2050年以后,才会出现全国总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这几十年中我国人均耕地还会进一步减少。如果我们现在就过多地占用耕地,实际上是剥夺了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保障。因此,我国理应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尖锐矛盾之一,就是占用土地过多,明显超过控制指标。我们面临的依然是经济增长偏热,尤其是投资规模过大的问题。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进行招商引资,导致耕地总量连年过快下降,人均耕地面积更是急剧下降。这样势必继续造成土地资源占用过多,影响到整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影响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此,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运用和发挥控制占用土地这个闸门的功能,是完全必要的。

在征用土地方面,应当严格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不同用途。经营性用地应当直接运用市场机制,在与农民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市场价格来取得。即使是公益性用地,也要注意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市场价格决定土地的征用价格。《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征地价格往往是偏低的,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现在农村最尖锐的矛盾是征地、环保和农民工权益问题,在这三大矛盾中尤以征地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最为尖锐,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再出现,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在土地征用结束后还要防止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擅自变性。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先以公益性用途低价征地,然后擅自变性为经营性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等商业经营活动,从中赚取低价公益性征地带来的巨大利润差额。所以,对属于公益性用途的低价征地必须全过程实行监督,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即使经过批准将公益性用地改为经营性用地,也必须按照经营性用地的价格支付相关税费,并及时足额对失地农民实行追加补偿。对土地转让收益的支出应当纳入财政预算,明确规定用途和范围,加大用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争取逐步做到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

征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首先是确保失地农民的利益。近两年征地补偿标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是建立在行政命令的基础之上,并没有反映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应当在征地过程中加快引进和扩大运用市场机制。在对待失地农民问题上应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充分考虑失地农民长远的生计问题。

3.关于土地市场问题。

近年来征地问题上的一种突出现象是,对工业用地给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普遍过低。很多地方是以低地价或者零地价来吸引工业企业进行投资的,相当一部分地方的政府没有得到多少土地转让收益,有的甚至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贴,以解决失地农民安置和长远生计问题。而用于发展商业服务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土地,土地转让的价格相对较高。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工业用地为什么要实行低地价甚至零地价呢?原因是很多地方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争先恐后地进行招商引资,纷纷把土地优惠当作最重要的优惠条件,以为土地价格越低越有吸引力。应当说,这是现阶段我国土地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奇特现象,是一种不规范的运作行为,非但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并且导致了土地的过多占用和粗放经营,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损失和浪费,亟待加以纠正和规范。

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必须正确看待招商引资。从目前各地招商引资的情况来看,引来的工业项目大部分是比较好的,但有不少工业项目综合效益并不高。有些工业项目看起来经济效益较高,但是资源占用多、能源耗能大、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差。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过大,应当重点加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引进力度,对引进工业项目应当注重高科技、低消耗、零污染、高收益。

如何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形成由市场决定土地价格的机制,合理制订工业用地价格,有必要确定工业用地的最低价格作为底线。确定最低用地价格,实际上对引进的项目设置了一个门槛。跨不过这个门槛的项目就不能进来,真正属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就能够进来,从而有利于提高引进项目整体的质量和效益。

在土地出让方面,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暗箱操作的批租方式,实行公开运作的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和确定土地价格,使竞争力强的好项目优先获得土地。

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土地的增值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处于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中,一个公认的理论观点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农村土地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也就是说农民拥有最重要、最短缺、最宝贵的土地资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应当成为农民受惠最多的过程,土地由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是失地农民较快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

4.关于农民宅基地问题。

农民宅基地是农民土地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个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势必涉及对原有村庄的整治问题,很多地方需要对村庄的原有布局进行规划和调整。现在多数地方农民住宅凌乱分散、占地较多,许多地方农民纷纷在村外建新房,导致村庄形成了“空心村”。这些村庄不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需要通过村庄整治逐步予以解决。

鉴于目前农民居住过于分散凌乱的状况,今后住房布局调整的总体方向是趋于集中。当然,集中居住是趋势性的、引导性的和逐步推进的,而不是采用强制性手段在短时间内就要做到的,这一点应该明确。如何对农民住房集中布局进行引导?首先是科学规划,在长远规划中对作为农民居住点的村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搞好生产生活服务,以此吸引分散的农户到这里建房或者购房,逐步实现集中布局的目标。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这样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

九、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养新型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以新农民为主体。没有新型的农民,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这样,培育新型农民的历史任务就被提上了日程。新农民应该是讲文明、讲创造、讲科学、讲进步的现代化农民。但现阶段,相当数量的农民还存在如下不足:

(1)观念相对落后、保守,容易满足,不易接受新鲜事物。

(2)生活方式不够科学。

(3)创造力不强。

农民存在不足的原因:

(1)传统文化观念还没有完全肃清,特别是一些保守的思想和一些腐朽的思想还在某种程度上禁锢着农民的思想。

(2)信息不够灵通。这使得广大农民更加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更难以实现与外部世界的沟通。

(3)传统生活方式的惯性。这种惯性使人更容易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4)知识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种较低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使人们不易融入现代生活,也使他们与现代生产方式相脱离。

解决农民不足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物质保障,也是前提性条件。缺乏物质保障的新农村建设将举步维艰。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九

尊敬的x秘书长、x局长、各位领导:

非常欢迎大家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xx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xx区情。

xx是xx东部新城区,地处xx省中部,位于xx两市之间,生态格局呈“三山一水六分田”,幅员面积3375平方公里,耕地309万亩,总人口85万人(农业人口65万人、17万户)。辖17个乡(镇)街283个行政村,2513个社、20xx个自然屯。近年来,xx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样板县,xx堡村、xx村、x山村分别获得国家级“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其塔木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被评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上河湾镇双顶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xx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文明秘书长、晓晖局长及各位领导对xx的亲切关怀和厚爱,市农业农村部门、城建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们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打造刷新颜值的美丽乡村,主要是做到了“三个五”,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强化“五个到位”,构建人居整治体系。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顶层推动,分管副职破解难题、狠抓落实。先后召开了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领导小组专题调度会18次,解决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过程中的资金、土地等各类问题16个。先后召开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现场推进会9次,举办了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各类专题培训班6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资金投入到位。为使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常态化、规范化,20xx年,区财政列支20xx万元,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幸福xx民生行动计划;区财政列支3026万元用于粪污资源化利用;中转站投入1400万元,垃圾收集费用投入2600万元;283个行政村每村从村集体收入或转移支付中列支2万元,共计566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财政年均人居环境投入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公益资金、群众自筹等投入1.2亿元,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把xx乡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

规划落实到位。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先后出台了《xx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xx市xx区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xx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施方案》等10个文件,将任务层层分解。坚持区、乡(镇、街)村三级书记抓,发挥好包乡包村包户领导、行业干部等力量作用,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治理等“五项工程”,练好人居环境的内功。

考核督导到位。制定出台了《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细则》《xx区河长制考核问责办法》等系列考核,年终兑现奖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定期督导,下发通报、简报,利用智慧乡村平台加强监测,加大问责力度,做到了责任清晰、标准清楚。明确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职责,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成效。

机制建立到位。建立健全了村庄道路清扫保洁长效机制、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查处机制、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确保如期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硬任务。

二是开展“五项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典型示范引领行动。依托地域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文化形态,突出重点、分类打造清水产业带动型、马鞍山三产融合型、平安堡旅游拉动型、山咀扶贫推动型、龙家堡整治提升型、大贝村民自治型六种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模式。通过示范引领,推进农业展现新质态,农村展现新面貌,农民展现新风采。

乡村环境提升行动。美丽乡村既要有外在美,更要有内涵和品质。xx区既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村庄美化效果,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又彰显各地鲜明特色,注重乡情、乡风、乡愁和乡土气息的挖掘和传承,保持农村田园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大力实施“四边两村一大道”绿美工程,村屯植绿950公里,跳跃的新绿携手迎风,构建生态家园。

全民参与共建行动。人居环境的治本之策在于群众参与。家家树新风,才能村村换新貌。抓村规民约推动,按照每人每天5分钱收取环境卫生费,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抓积分奖励促动,开展网络投票,评选“干净人家”、“美丽庭院”,开办积分奖励兑换超市,以丰富的物质奖励,促进户户比卫生、家家比干净良好习惯的养成。抓志愿服务带动,组建448支志愿服务队,出动1.1万名志愿者进村庄、进庭院,带动群众由“被动看”变“主动干”,让爱护环境成为新风尚。

乡村旅游发展行动。截至目前,全区接待游客达到2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1亿元。投资2.15亿元的马鞍山影视基地开工建设。电影《庙香山传奇》拍摄工作已启动,与吉林省电视台合作拍摄40集电视连续剧《鲜花盛开的山村》即将在央视八套播出。

生态环境治理行动。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做到全区无黑臭水体。探索实行了层级负责、吸收群众的“一长带六长”工作模式,这一模式,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认可,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持续开展以植树、栽花、种草为主的“绿满xx”行动,截至目前,完成村屯绿化120个,清收林地造林和补植6800亩,采伐迹地更新520亩,农田林网修复完善工程2223亩,乡村路绿化20000延长米,绿化小区3个,城市新增绿地19公顷。

三是实施“五项工程”,注重人居整治效果。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形成因地制宜、成本管控、灵活高效的自治格局。全区建设完成垃圾中转站24座,实现中转站全覆盖。新设垃圾箱680个、垃圾桶17500个,修缮垃圾池1820座。各村根据实际进行购买服务或安排专职保洁,共安排清运车804台,保洁员2350人,保证了垃圾及时清扫和清运。

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8个、污水管网和收集池8个,实现镇区污水全收集全覆盖;不断强化工业固废监管,确保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安全处置,向农村区域随意倾倒或由城镇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上山下乡”杜绝;强化禁养区外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排放跟踪监管,畜禽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厕所改造工程。仅20xx年,大规模改造厕所2.5万户,占全省总数的12%。采取招投标方式,按照“四统一”(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方式改造,严格改厕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做到改造一个村、成功一个村、100%使用一个村。今年实施的1万户厕所改造工作,也已经启动。

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截至7月末,沉积多年的1万多个农村垃圾粪堆得到清理,1万多个柴草垛得到搬迁,占用公共空间的8000多个玉米楼得到规范,3000多处乱搭乱建及违章建筑得到清除,绿化美化村屯220个,清理庭院4万多个,主路两侧、村庄内基本看不见柴草垛。走进xx乡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规划整齐的绿化带,干净整洁的农家院,处处给人以干净、整洁、清爽、舒畅的感觉,xx农村旧貌换新颜。重点打造清水、平安堡、马鞍山、桦树、大贝、双顶、石羊等25个重点村屯,百里生态长廊美丽乡村示范带初具雏形。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编制了《xx区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出台了《xx区饮马河流域及水源地畜禽散养户粪污收集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计划总投资1267万元,在饮马河流经的4个街道23个村和水源地2个街道11个村建设储粪场54个,配备污水储存罐473个。完成了禁养区内104户规模养殖户的复查、排查工作,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没有出现复养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农村环境卫生存在死角死面,重点部位垃圾粪污清理不及时,乡镇所在地环境卫生较差,公铁沿线、城区和小城镇出入口问题依然不少。各乡镇(街)之间工作重视程度、进展程度仍不均衡,有的乡镇(街)对人居环境工作投入精力不够、有的乡镇所在地环境卫生仍有短板。

二是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大部分地方都是靠花钱雇人来清理垃圾,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不高,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三是基层干部有畏难情绪。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不少村组干部不愿抓、不会抓、不敢抓,发动引导群众没有抓手,对于清理柴草垛、粪堆粪坑等难度大的工作,抓起来有畏难情绪。一些地方村组干部报酬低,工作压力大,动力不足,缺少激励机制。

四、下步工作打算。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攻坚行动,全面完成治理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分类推进。按照村庄“净、绿、美”的目标要求,持续深入学习推广梅河、集安等地经验,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原则,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根据各地基础条件和资金状况,由小到大、先易后难、逐个攻坚。指导建立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做到整治与管护同步推进,防止村屯环境卫生问题出现反弹。

二是提升农民主体意识。聚焦《xx区村庄清洁行动实施细则》和《xx区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通过认真宣传、耐心讲解,让农民群众知晓环境整治的内容和标准;聚焦《xx市农村环境治理条例》,通过条例宣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妇联、教育部门的组织发动,推进“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掀起环境整治热潮。

三是严格督导检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主要督导检查各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各地重点工程建设和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我们将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实行销号制度。并将督查检查结果,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及时上传下达。强化工作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建立月调度、季考评、年终考核验收工作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动不力、懒政怠政、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问责。

四是加强资金保障。下决心解决资金难题,安排好资金使用计划,建立“财政补助、集体投入、农户付费、社会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保障机制。

五是推进重点难点工作落实和完成。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开展“九清”、治理“八乱”,集中清理村庄环境卫生,消除死角死面;推进20xx年改厕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改厕任务,同步抓好粪污治理;推进村庄水体清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改造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特色农家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事涉千家万户,关系到xx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下一步,我们将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特色民居为形,乡愁记忆为魂,朝着“一村一品”的目标,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绘就新美丽乡村新画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河流与人居环境论文篇十

早在20世纪30年代,希腊学者倒萨迪亚斯在深入了解与研究了古代希腊城市后,清楚的感觉到现代城市中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恶化。其像通过所从事的专业区改善和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提出人类聚居学的概念,目的在于真正地理解城市聚居和乡村聚居的客观规律,进而更好的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人类聚居的建设活动。

我国学者吴良镛先生“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其在“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构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群,其是联贯一切与人居环境的形成于发展有关的学科,其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等。是将建筑学,景观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复杂巨系统。

现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聚集,主要中心城市的区域面积在不断的增长。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数量每年都在逐步增长,区域面积也在不断的像周边不断扩大。呈贡区为昆明市的一个新区,其经济在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速上升。城市配套的住宅小区的数量在呈贡新区也快速的增加,而各小区在处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等问题上不一而足。雨花毓秀小区作为一个新建住宅小区在规划与设计中,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一个人居环境,达到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环境优美,服务便利的目的,进而为今后同等规模的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1雨花毓秀小区的自然系统。

1.1雨花毓秀小区自然系统概况。

雨花毓秀小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属于北纬亚热带气候,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繁花不断,独特是地区环境,气候条件及植物资源从而赢得“春城”的美誉。呈贡区位于昆明市区东南方,滇池东岸。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宜人,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型,且日照充足。年均气温为14.7℃,全年无霜期达到285天,年均降水量为789.6毫米。夏季多雨,冬季多晴天,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雨花毓秀小区位于呈贡区大学城内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对面,紧邻景明南路,春融东路和聚贤街,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相连。据调研,雨花毓秀小区绿化率达到40%左右,小区绿化覆盖率高,交通方便。

1.2雨花毓秀小区绿化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的绿化率高达40%左右,主要以乔木为主,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在建筑与建筑的空地上,以种植绿化和铺地相结合形成小游园,充分利用了建筑间的空地营造人居环境。小区内多处地段造景观水池,在水池旁利用绿化,休憩空间营造亲水空间,使绿化空间更加自然化。

1.3雨花毓秀小区环境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在沿入户道路以小区内机动车道路旁都设有垃圾桶,其在每单元的入户门出设有生活垃圾定点回收箱。但通过调研发现,作者发现其绿地草坪的垃圾较多,景观水池里也有少量漂浮的塑料制品等垃圾的现象。在入户生活垃圾定点回收处的垃圾存量较多,有些甚至堆满整个垃圾桶而没人来及时清扫。部分景观水池由于是人造水面,水面面积较小,水质不好甚至有的出现了蚊虫滋生的情况。建议小区物业加强卫生管理,安排物业管理人员勤加打扫。其景观水池的.漂浮垃圾应及时清理进而保持水质。

2雨花毓秀小区的居住系统。

2.1雨花毓秀小区居住系统概况。

呈贡区雨花毓秀小区,为云南师范学,云南民族大学、师大附中附小的教师配套小区,其主要是为上述大学的教职工解决其住房等问题。小区共有建筑57栋总计4361户。其在公共空间安排了幼儿园,体育健身器具,生活超市和公共活动广场空间。建筑物的布局上周边沿城市干道建筑物以中高层为主,小区中心地段以多层为主,为小区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建筑物与建筑物的间隙空地安排各种空地和广场方便居民间的交流。

2.2雨花毓秀小区住宅建筑。

雨花毓秀小区的住宅建筑,主要以中高层为主,中心地带有少量多层建筑,坐北朝南,适宜日常居住。但是,小区住户在阳台上自行安装风格不一的阳台护栏,部分户主将太阳能热水安装在阳台上,更有部分户主直接讲招租广告挂在阳台栏杆上,使的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感被破坏。在作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在多栋一楼的住户中有的讲入口直接开设在阳台从草地上直接进户,更有部分住户将一层改建为商店,进而占用公共绿地。建议物业加强管理,对住户的护栏风格进行统一,应该统一规定住户安装空调或太阳能的位置。占用公共绿地的情况应严加监督,在一层改建为商店的情况应该及时阻止,进而提升建筑的整体风貌,确保公共绿地的合理使用,进而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2.3雨花毓秀小区公共设施。

雨花毓秀小区内设有幼儿园,生活超市,小型商店等,各种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方便小区居民的生活。沿小区道路旁设有社区服务宣传栏,其主要是宣传安全卫生和国家的最近政策等内容。小区内设有多个地下停车场,且在对应住宅楼处就近设置了垂直疏散口,以方便居民到达地下停车场的相应车位。但是地下停车场中所停车辆并不多,大多数车主选择就近的道路停放,地面停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在小区中电动摩托车的数量较多,很多电动摩托车就近停放在每栋的入户单元楼前,一定程度造成道路的拥挤。建议小区物业限制地面停车数量,引导更多的居民将车停入其就近的地下停车场,进而将更加方便小区的管理。小区应增设非机动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停放场地,将其统一管理。

2.4雨花毓秀小区娱乐设施。

雨花毓秀小区为一新建小区,其在多处绿地上建设了多处以健身和儿童娱乐为主题的小广场,充分的考虑到居民的休闲健身的需求。其也预留了部分空地并铺设地砖方便居民进行小规模的聚会或群体活动。健身小广场上布置了部分安全性高的基本健身器材,其主要是以安静的体育项目为主,尽量避免了人们活动是过大的噪声干扰其他居民的休息和工作。儿童娱乐广场上主要布置一些儿童喜欢玩中型设备,且在周边布置了家长休息座椅,方便家长在儿童玩耍时观察其行踪,进而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能。在儿童娱乐广场周边多值高大乔木,减少儿童娱乐时的欢笑声干扰周边住户,其充分在考虑到小区的声环境,营造一种宜居的氛围的同时也兼顾到小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使其各种人群的体验达到最佳。

3雨花毓秀小区的支撑系统。

3.1雨花毓秀小区支撑系统概况。

雨花毓秀小区,其毗邻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师大附中附小,离大学和中小学都比较近。其距昆明地铁一号线联大街站米,据昆明火车南站(昆明高铁站)仅1000米,其交通方便易达。小区三面临城市干道:景明南路、聚贤街、春融东路,并在其设有出入口,多趟公交车直达,出行方便。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非常适宜居住和生活。

3.2雨花毓秀小区道路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的小区路与组团路路况较好,路面平整,道路侧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满足居民的临时停车和来访人员停车的要求。小区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了车流量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故道路面宽充分满足现今车流量的影响并预留了发展空地。宅间路上铺设透水性材料,在昆明的雨季有利与雨水的排放进而不会造成雨水堆积的现象,方便居民的出行。

小区在临城市干道了三面分别开设了三个出入口连接城市干道,并在与城市干道相连处设置交通环岛,缓解了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

4总结。

作为昆明市呈贡区内的一处住宅小区,雨花毓秀小区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建筑尺度宜人。其交通方便易达,出行方便,小区配套设施齐全。但是,小区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今后小区的新建者们能够避免此类问题与不足,进而使新建小区能够处理好人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建设活动中,设计者能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打造出更多的人居环境与宜居小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