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 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论文(七篇)
- 上传日期:2023-01-14 12:05:28 |
- ZTFB |
- 10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一
春节假期刚过,我们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 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抢抓机遇、争先创优,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向全市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 ,找准问题,客观总结 20xx年工作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规划收官之年,是我市教育喜获丰收的一年。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责任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
(一)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积极实施城区教育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 ,盛世华都小学正式开学,铁一小整体改造工程主要建筑全部完工;xx初中、xx小学开工建设。通道建成一所全新的高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会同一中新校区、溆浦城南学校、通道思源实验学校建成启用,等县启动县城新学校建设。职教基地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芷江师范新校区一期今年将建成使用。全市建设合格学校90所,计划 投资5.2亿元,完成投资5.5亿元;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 26所,计划投资4285万元,完成投资4615万元;计划建设农村教师公租房4765套,实际完工4824套;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1.5万平方米。洪江区建成“三通两平台”,全市“校校通”达70%以上。
(二)素质教育卓有成效。将德育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德育工作成效明显。辰溪县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学校、社会、家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鹤城区鹤翔学校的《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涵养核心价值观》被教育部评为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全市推行课改学校面达83%,沅陵一中、怀铁二中被确认为全省首批29所省级课改样板校之一。全市中小学“大课间”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落实率达90%,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率达50%。市教育局和4个县市区教育局荣获xx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 54个项目在第36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三)教学质量有所提升。20xx年中考五科总分500分以上人数较上年增加394人,会同、洪江市、新晃、靖州一次性合格率连续两年超过8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全科合格率继续保持在83%以上,通道、新晃、会同、洪江市等地连续两年全科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新晃、洪江区、中方学考全科合格率同比分别提升4.03、4.18和5.55个百分点。高考文理科一本上线人数净增150人,其中文科本一上线率列全省第7,与上年持平;理科本一上线率列全省第9,比上年前进3位。文理科本二上线人数净增424人。6名考生文科档分进入全省前100名,同比增加4人;进入全省万分之一单科优秀学生8人,其中会同一中梁雨琪语文列全省第一;北大、清华录取10人,同比增加3人;飞行学员录取15名,同比增加6人。
(四)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将“抓党建明方向”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第一抓手,层层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做家访,排忧解难提质量”和“一进二访”活动,市本级落实各类扶贫帮困资金47万元。以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和推行干部“双周集中学习”制度为抓手,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织领导 。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市直学校校长述责述廉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专项述职考评。采取多项措施做好教育收费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建立完善了监督员、问责等制度,教育收费举报投诉信访量明显下降。党建工作在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党风廉政建设获先进单位。电大创建全省首个干部在线学习微信公众平台。
(五)校园保持和谐稳定。成立了以zd委书记为组长的校园及周边整治工作领导 机构,实行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摸排学校2345所,清理网吧438家,“三室两厅”368家,各类店铺1678家,取缔游商摊点1654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万余册,音像制品8万余张,盗版侵权书刊3500册,整治校内安全隐患67处。中小学校、幼儿园 封闭式管理门卫制度执行率达到94.6%,专职保安的配备率达到88.5%,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覆盖面达85.6%。溆浦在原“农村客运”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校车专营”模式。鹤城、中方、辰溪、芷江、麻阳、新晃等县市区教育局对成功申创安全文明校园的学校,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20xx年我局安全生产工作获评全市先进。推进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招生入学方式改革,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学位,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入学。全市25万余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落实营养膳食补助资金2亿元。
(六)上级政策支持取得突破。在市委书记彭国甫、市长赵应云等市领导的关心重视下,省厅把我市作为教育精准扶贫唯一试点市重点扶持,通过实施“校校结对帮扶工程、教育教学资源云覆盖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程”五大工程,为全省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中国教育报》以《“靶向治疗”断穷根》为题推广了我市教育精准扶贫经验。芷师申专获新进展,省教育厅在制定“十三五”院校设置规划时,将重点支持芷师申专。城乡统筹教师编制管理改革在全省率先突破。20xx年全市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3亿多元,其中下达我市的农村薄改资金比重上升到全省第一。
此外,鹤城区在全市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验收,芷江和新晃通过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省级验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计生综治、依法行政、创卫等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教育督导、教育考试 、档案、民族教育、语言文字、机关党建、工会、关工委、团建、老干、就业等工作都圆满完成了预期工作目标。
虽然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压力大,20xx年我市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0xx年,与市定目标9.3年有差距,今年市里下达的指标为9.6年,完成难度更大;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全市仅鹤城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县市区国家验收,只有4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综合差异系数达标,要实现20xx年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县市区国家验收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乡镇中小学及村小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省、市级示范性高中与普通高中差距明显;德育工作方式单一,被动应付多,自主创新不够,缺亮点、精品作品和特色成果;教育质量虽比20xx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从总人口与二本上线人数比例看,我市尚处全省落后位置;部分单位和个人教育质量核心意识淡薄,进取意识不强,教育理念有待转变;教学常规管理不落实、不到位;少数学校存在乱发教辅资料、乱收费现象,部分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行为屡禁不止,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抓好20xx年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极两带”、“一个中心、四个”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科学谋划,攻坚克难,努力提升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指导 思想是: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讲话 精神为指导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极两带”、“一个中心、四个”发展战略,按照“提升质量、依法治校、创新创特、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将20xx年定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年”。
主要工作思路是:抓党建重方向,抓考核明目标,抓作风出实招,抓重点见成效,抓管理促和谐,奋力实施“一核六重”,即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以教学常规管理、教育精准扶贫、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督导、教育安全为重。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1.要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核心意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指出,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十三五”期间要把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有新的突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育质量。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工作要求,实实在在地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市教育工作的主题。首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党的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阐释、广泛宣传,丰富载体、强化实践,持之以恒落细落小落实。其次,要坚定不移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各级各类教学质量管理链条,特别是把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当前及今后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来抓,克服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张皮、相冲突的偏颇思想,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抓教学质量,加强对各阶段各年级的教学质量检测,将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和初中学生直升率(同级同生初三初一学生比)均达80%作为衡量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着力解决好小学教育短腿、初中教育软腰、高中教育乏力的问题,力争20xx年高考成绩主要指标同比进位。再次,要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艺术、健康和国防教育等“四项课程”建设。从今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全面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音乐和美术纳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范围,学生体质监测报告 、学校体育督导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开。要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下决心彻底改变传统“闭门读书”的习惯,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抓实教学常规。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市教育局决定将今年定为教学常规管理年,制定出台了《xx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行)》,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文件要求,细化量化各项目标任务,明确各级各岗位责任,切实把教学常规管理各项任务、各个环节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当前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课程开设不规范、教学管理不精细、课堂教学满堂灌、各学段实验开出率普遍较低、课外辅导 名存实亡等突出问题。市教育局将把教学常规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把教学常规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经常性开展教学常规的检查和评比。局长要亲自部署,定期听取教学常规工作汇报 ;分管副局长、督学责任区、相关科室要切实履行责任,深入学校指导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促使各学校牢固树立抓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常规管理的理念。各学校校长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课堂一线掌握教学常规管理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优化教学管理策略,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3.要加快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省教育厅将我市列为全省唯一的教育精准扶贫市,市政府专门下发了《xx市教育精准扶贫“643”计划》、市教育局下发了《xx市教育局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等配套文件,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积极推进校校结对帮扶工程。要把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3月底前必须完成各受援学校与支援学校对口帮扶协议签订和实施工作,做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明确对口支援的的时间、内容、项目和阶段性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今年村小教学点参与省市两级“中小学网络联校”比例超过50%,完成全市“三通”建设和第一范文网域网建设。启动实施农村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岗位置换项目。从今年开始,集中组织校校结对帮扶岗位置换出的农村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到对口派出学校、支援校开展等周期顶岗实习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从今年起,积极整合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资源,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贫困学生帮扶。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4.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差是制约我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瓶颈。今年,要全力实施六项发展计划。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新建25所农村公办幼儿园、5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积极倡导“游戏为主,保教 并重”幼教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指南》,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义务教育均衡计划,深入推进市直宏宇初中、三中寄宿制、实验学校初中部、岳麓欧城学校,鹤城刘霖(云箭)学校、长郡分校和沅陵思源学校、辰溪博雅实验学校、溆浦城北学校、新晃思源实验学校、芷江三中搬迁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7450个。完成160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1855套教师公租房建设任务。积极推行“联合体”和“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进行联合办学、集团办学、对口办学,以强带弱、捆绑发展、一体化管理。20xx年,力争市域内优质学校至少各托管1所薄弱学校。继续抓好“全面改薄”工作,争取中央和省里资金2亿元以上。高中教育提质计划,突出学科建设,力争在数理、人文、艺术、体育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依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努力探索高中教育模式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改革,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走精品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发展之路。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根据《xx市教育精准扶贫“643”计划》关于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制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实施方案,不断满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多样化的特殊教育需求。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稳步推进职教基地建设,确保芷江师范新校区竣工投入使用,积极支持芷江师范申专工作,完成工业中专实训楼建设,启动二期房建施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靖州县职中搬迁项目;启动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建设一批行业背景突出、区域特色鲜明、对接产业紧密、办学定位准确、办学成效突出的职业院校,带动全市职业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组织有条件的学校申报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和校企合作生产实习 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全市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计划,引导学校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好一批品牌、特色专业(群)。民办教育扶持计划,认真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抓好民办教育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完善民办学校督导评估机制,着力提升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同时,积极支持电大落实农民大学生计划,加强含学校网站、电大在线、干部在线、湖湘文化等平台在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5.要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来抓。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xx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实施办法》),拟定出台我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大力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着力补充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摸清全市中小学教师动态需求,盘活全市教育编制资源,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利用免费师范生安置、特岗教师计划、提前选招、公开招聘等路径和办法,大力补充中小学教师尤其农村中小学教师。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教育行政部门不仅是教育工作的管理者,更是广大教职员工的服务员,要当好娘家人,千方百计争取财政增加教师待遇。各学校要按照以师为本的原则,将有限的经费更多的安排到提高教师待遇上。出台名优教师管理办法。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作用;选派一批校长和教师到长沙等名校挂职跟班。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以国培省培为引领,更加重视县级教师培训的主体地位;以乡村教师为焦点,深度开展市县级“送教下乡”;以本土化培养为特色,完善定向师范生培养管理机制。
6.要强化教育安全管理。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加强教育安全管理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基础工作。今年,市教育局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岗位工作职责,希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到位。要把学校安全工作成效作为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学校自觉健全、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依托“两表”完善工作机制。继续以“两表”(《安全工作日志》和《周报表》)为抓手,一周一报,一月一调度,使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密切关注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积极争取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校车(船)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20xx年一号文件关于“20xx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就学安全用车问题”的要求,力争在20xx年年底以前逐步实现标准校车全覆盖。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学校食堂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购索证、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食品加工制作等情况经常性进行专项检查。
7.要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教育督导是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推手。认真做好第三轮“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今年,市教育局将对中方、溆浦、靖州、新晃4县开展市级初评工作,指导和督促洪江市做好迎省评工作,增强教育督政对聚集教育合力的实效。积极深化督学责任区工作。加强市直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建立健全市本级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强专项督查和指导工作,组织市、县两级责任区督学进行经常性视导。加大省、市级示范点建设力度,积极争创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示范县市区。着力把督学责任区建设引向深入,适时召开全市督学责任区深度督导现场会。加强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学校评估考核。以贯彻落实20xx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20xx年《xx市教育精准扶贫“643”计划》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为重点,紧紧围绕教育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扎实开展教育质量、教学常规、教师队伍、教师公租房、教育投入专项督查。加大督导机构队伍建设。做好第四届xx市政府督学换届工作,成立xx市教育督导与评价协会,开展2至3期责任区督学轮训,切实提高督学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各级各部门责任,市委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教育工作者要抢抓机遇,适应新常态,继续强化“后”意识,拿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智慧,争先创优,主动作为,盯紧目标,一盯到底,盯出效果,做到务虚性工作过得硬、经常性工作上水平、可比性工作争第一。
(一)抓党建重方向。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抓党建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抓紧抓实。要层层传导压力,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给一级看。党委(组)书记要切实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时刻把党建工作落实到行动上,做到党建工作亲自谋划、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考核。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强化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党委(党组)领导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水平。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重点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党员领导干部过好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建核心制度。市本级将建立局党组成员党建工作“一带一联”工作机制,局党组成员每人帮带一个机关支部,联系一个学校党支部,深入开展 “三讲三爱三满意”(讲学习、讲奉献、讲廉洁,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本部门本学校实际,听取一次党建工作汇报,创建一个党建品牌,解决一个党建突出问题,建好一个党建阵地,办好一个党建示范点,组织一次党务干部专项述职 。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决惩治腐败,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例会制度,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和频度,对机关和学校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发生的廉政建设问题实行责任倒查机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二)抓绩效明目标。赛马相马,坚持凭实绩决定教职工评先评优和进退留转,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有业绩的教职工脱颖而出、星光灿烂,让滥竽充数、欺下媚上、弄虚作假、无所事事的人得不到好处、占不到便宜、没有市场,有错无为皆问责,不换状态就换人。建立健全全方位全领域考核评价机制。在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坚持围绕教育中心工作,突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突出争先创优。在绩效考核的对象设置上,今年市本级将局机关各科室、各岗位全面纳入进来,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绩效奖金发放的一个主要依据。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参照执行,逐级落实绩效考核目标责任。加大跟踪督查督办力度。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已明确,下一步重点是落实,落实成效体现在执行力度。要坚决治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今年对所有目标任务坚决实行项目化管理,切实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对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更要定人员、定时限、定标准,量化、细化、具体化,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抓改革增活力。大力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湘教发〔20xx〕51号),会同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出台我市的实施意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实现县市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20xx年,要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首先在洪江区开展全面试点,其他各县市区积极推动。建立“县管校聘”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将中小学教师职务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进行分级,不再按过去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评聘职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有参评副高、正高职称的机会。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大课改推进力度,充分发挥省市级课改样板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活力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各学段的特点,加强校本课程、选修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建设,积极打造特色课堂,逐步形成具有多样性、选择性、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校课程体系。
(四) 抓行风树形象。高度重视教育公平。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行为,促进教育公平。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确保与本地户口儿童享受同等受教育权利。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完善重大教育决策事项的公示、听证等相关措施,增强教育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重视典型选树,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强化宣传意识,以各级各类媒体平台为阵地,大力宣传教育发展中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深入报道教学改革动态、研究成果、亮点特色,充分挖掘教育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 ,提高教育新闻宣传覆盖面。加强与中央、省市级媒体沟通联络,打造高层次、高水准的专题报道;利用各级教育网主动发布、及时更新全市教育动态,不断扩大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比的首要条件。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巩固深化“三严三实”教育成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教辅用书目录,严格执行教辅资料“一科一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整治义务教育擅立项目收费、违规招生、节假日补课、成建制补课、乱收费等问题。市教育局将就有偿家教家养和机关干部作风管理出台两个简便易行的规定,各中小学每年度要组织教师进行一次不从事有偿家教家养的公开承诺,并签订承诺书。我有“严”在先,这绝对不是纸老虎,一经发现违规违纪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开学在即,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要就教育行风建设、教育收费和校园安全工作进行认真部署,做到收费必须有收费项目、有公示、有宣传、有督查;要落实专人对学校及周边的安全进行全面排查,不能留下任何漏洞,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落实,不能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市直学校要带好头。
同志们,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一极两带” 、“一个中心、四个”发展战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二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以事实而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的中小学教育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虽然无法同大城市、城镇相比,但改变的力度、改观的趋势、改善的层次是有着显著提升的。然而客观的讲,地处贫困、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仍然极其薄弱。文章从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入手、探索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何解决这种差距的意见。改善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更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教育差距 城乡 原因 意见
2012年8月24日,首节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与会的主角并非有关部门的领导、学界专家,而是来自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贫困县的55名乡村小学校长。来自贵州赫章的校长郭昌举感慨:“我们村教育发展离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离北京又差了50年。”如果城市教育仅一枝独秀的话,那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恐怕要变成一句空话,而教育的公益、统一又从何谈起。
本文首先将从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分析,从城乡发展结构、经济基础、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继而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加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均衡。最后结合目前的现实情况,给予城乡教育差距合理的建议。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
村与县相差20年、县与城相差50年。这样算来,乡村与城市间的教育差距相差70年。郭校长的话看似夸大,但并非夸口。贵阳作为贵州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中心,是贵州最发达的城市,但其各方面的建设不仅与京上广一线城市相差巨大,就算与武汉、南京、西安等二线城市相差甚远。除此之外,一些偏远地方,比如四川的一些县、乡在90年代初才用上了电。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如此缓慢,可想而知,教育的发展又该面临多少困难!
(一)城乡教学设施的现状
城市中的孩子上学有校车,私家车接送。即便没有这些,也可以做公交车上学;但是,乡村中的孩子上学则没有这么便利,坐索道过江、翻山等。一位参加论坛的校长聂章林就指出:“小学三年级毕业时,孩子就走完了25000里“长征”了,累都累得长不大。”另外的一些教学设施上,比如乡村的教学楼简陋,甚至是危房,即便如此,还经常会出现几个年纪的孩子坐在一个班里上课的情况。而城市中的孩子所用的各种教学设施则方便、优秀得多。
(二)城乡学生自身情况的现状
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学生们很难吃上早晨。事实上,就连正餐也常常只能吃一些营养极差的饭菜,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根据论坛中的一些老师的描述:“只有家境好的学生,才舍得花5毛钱,给自己配上一包榨菜。”相比他们,城市中的孩子则又白又胖。我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营养跟不上又怎能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除此以外,在学生中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乡村学校里,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连人都找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远胜于学校教育的,家长出外打工自然会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起到不利的影响。
(三)城乡师资力量对比
城市的师资力量几近饱和、超编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极其优异;而乡村则与之相反,缺编、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微博。一些乡村教师的待遇只有几百块钱,出去打工都比做乡村教师更有诱惑力。
二、引起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
关于城乡教育差距产生的原因,很多分析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了制度不够完善、地方财力不足、自然环境恶劣、个别领导重视不足等。诸多原因导致城乡的教育差距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教育质量越高的地方,发展越是便利;而乡村的教育发展则越发艰难。本文则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以下四个发面:
(一)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结构变动
中小城市的发展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在城镇化的建设中,一些小城市采取的发展模式属于“猴子摘玉米”——捡了玉米丢弃芝麻、看到西瓜扔了玉米、最后看见蝴蝶则放下了西瓜追寻蝴蝶,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这些小城市为了发展经济通常会将引进的资产投入到新区的建设中(或者说以新区为建设重心),由于城市规模较小,各种经济体都会迅速涌入重点区域——新区,在各种经济体活动的带动下,整个城市的居民、企业甚至是政府都会在新区重新建立居住、工作的新场地。在这种情况下,新区会投资建校,老区学校亦会想法迁至新区,学生们随着家庭的搬迁会转至新区学校,而且新校在个各方面的硬件设施会更加完善,师资力量也会转移至新建学校中,这会导致老区教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模式——越发展越差。而周边的乡村教育会受到更加不利的影响,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的被拉大。
大城市的发展结构变化。不同于小城市的中心迁移发展模式,大中城市通常是以原有的“点”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整个区域内的经济体都会被带动发展,随着区域发展的扩大,中心的教育在得到经久发展的同时,区域边缘的学校也会得到发展,因为这些学校受到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拥有者便利的交通和优异硬件设施,而未就业的本地人以及众多外地人则成为了学校发展吸纳人才的来源。这种发展虽然保障了本地城乡教育的差距,但从宏观来看却增加了其他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的差距。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这一区域吸纳着众多人才,这个区域外的一些优秀教师自然愿意进入这一区域,这就可能导致区域外的城镇、县乡的师资力量变得极为薄弱,久而久之亦会加大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二)经济发展导致家庭结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农民工这一名词早已是耳熟能详。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乡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子女一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城市中的孩子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父母的关爱,父母为了他们的未来会教育他们学习的重要性,会告诉他们大学的美好。而乡村中的学生,没有家长对他们的影响,甚至连老师都不曾体会大学的美好,加之教育水平有限,很多孩子考不上大学,所以他们很难体会“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改变人生”的感觉,更加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没有出路的学习上,不如早点挣钱养家,久而久之,较之城里孩子们良性的学习竞争气氛,乡村学生们则形成了读书无用的理念。
(三)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教育、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其实就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是指物质的基础,上层建筑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说白了,没有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时,谈教育、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稳定发展。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乡村,那么多孩子更愿意出门打工而不是上学受教育。上面已经描述了乡村的孩子连饭都吃饱,对他们更加实际的事情可能是挣钱养家而不是上学受教育,这样的思想只能是乡村的孩子与城市中的孩子受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制度虽不完善,执行力较差才是重点
制度的一般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所以制度应该是一种工具,用来维护大家共同遵守准则的一把工具。既然它是工具,就一定存在漏洞,不可能满足或者规范所有人的活动准则。这就要求我们的责任人在办事的过程中善于变通,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死抠教条。
近十年来,农村教育出现了“留守儿童相应增加”和“适龄学生相对减少”的“一加一减”新局面,针对新形势,许多地方大力执行“撤点并校”政策。数年之间,农村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以上。按理说,学校数量迅速减少,国家下拨经费稳步增加,这“一减一加”的新情况,应该可以保证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设施的改善需要。但具体执行是帐就不能这样算,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虽然庞大,可在分配蛋糕时,占有先天优势的大中城市自然抢得了先机。加上农村地区的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如果在农村学校大兴土木,收益的学生人数相对偏少。所以,即使有数目可观的经费下拨到了各地,县、镇一级的财政、教育等职能部门在使用时,又私爱城镇学校。这样一来,偏远、贫困、薄弱地区的中小学能分到的教育经费自然少的可怜。可怜到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以农村寄宿制学校所必须的学生宿舍为例,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调查,受益的88所贫困学校,仅占调查获知紧缺宿舍的乡村贫困学校总量的0.53%。这样推算,全国依然有超过万所贫困中小学,处于急需学生宿舍状态!这样,本就先天不足的农村中小学,与城市城镇相比差距越拉越大!
三、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战败国德国面临着相同的境遇,国家一片废墟,经济彻底崩溃,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德日两国重新崛起,经济恢复迅速,德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以及世界三大强国之一。他们是如何缔造这一奇迹的,他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什么!——教育,出色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就全国而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统筹城乡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下三点开始:一是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以河南为例,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教育厅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省市两级为农村中小学培训5万名骨干教师,至2010年,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及以上者达85%左右,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以及上者达50%。二是把“以城带乡”的观念提升为城乡共同发展。建立城镇中小学和校长与农村教师和校长相互学习交流机制。2006年8月,河南郑州就启动了城乡教师异地交流任教活动,城市教师下乡,把教育理念、教学教改的新方法带到农村,对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配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统筹策划和开发文本、光盘盒多媒体资源,为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尽快缩小城乡教师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差距。
(二)切实改变“穷国办大教育”的认识误区,真正把教育投入放在首要位置
发展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还需要靠财力的支持。从国外农村的教育发展经验来看,德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为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所给予的教育经费上的支持。在国家教育经费拨款总额停滞不前的趋势下,农村的教育经费却从未断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而美国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的教育,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以8%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到4%的目标还没实现。穷国办大教育并非是教育投入低的真正理由,相对于满足公共需求而言,政府经费永远是不足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关键是如何取舍的问题,如何把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在很早以前,我们就曾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再穷不能穷教育”,然而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号层上。农村基础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要把有限的财力优先投放到具有公益性的公共产品中。基础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然后才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三)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德国的著名元帅毛奇在俘虏了法国皇帝后说过一句极为精辟的话:“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因为所有大学生和大学教师都是有小学教师培养成才的。所以中小学对学生们的影响极为之大。
注重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习惯。科学家认为,儿童出生后的最初8年是接受知识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的教育中应以开发智力的方式去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找到乐趣,这样会加大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阵中的去热爱学习,为了学习而去接受教育;另外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极为重要。一颗苍天大树再生长之处必定有一颗良好的基础,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小学就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对其一声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注重当代老师思想的培育,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不健康的现象——“拜金主义”。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正在变的自私自利,跳槽、攀高枝的例子极其普遍。事实上,在教室的队伍中,也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考特岗教师、去农村支教的目的并不淳朴,知识想利用这些机会变成正式教师,再向城里调动。所以,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到大都应重视思想的教育,调成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还要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极低的问题,农村教师队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待遇偏低,非常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事实上,西部农村地区,国家为九年义务教育就已经设立特设岗位教师,由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地方设立专项经费,招聘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或有经验的优秀高中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由省财政设立山区教师岗位补助,改善山区教师待遇,特别是帮助农村教师承担一部分继续教育经费,减轻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成本。这样将会大大激发农村教师自主更新知识结构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缩小我国的城乡教育差距,实现社会公平,首先要缩小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解决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教育、政治、经济、等社会各界力量同心协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的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三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因县、乡两级政府财力不足,投入有限,加上受城乡、区域财力、管理体制、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相当之大。同时,在同一区域间,又由于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别,也造成了重点学校学生生源过剩,大量扩招,高价收费,资金大量浪费,教育质量难有保障。而普通学校却生源缺乏,教育经费紧张,甚至连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的开支都困难。以上这些因素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不同程度的教育失衡,很大数量的青少年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在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经费保障、师资力量以及生源等办学的硬件软件条件方面都远不如城市。为应付“普九”达标,大部分学校负债累累,全省累计达30多亿元,欠债3000万元以上的有26个县。有的小学还在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的传统方式授课,没有电化教学,不能与现代教育接轨,享受不到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制约着以县为主、乡为辅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系的发展。
2、农村教师进修深造机会少,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据了解,不少地方的农村中小学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为零。农村教师尤其是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因学校没有足够的活动经费,很少参与各种教师进修和培训,凭借着原来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老本”,穷于应付,专业教育程度无法提高,难以胜任新增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手段陈旧,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条式”的方式方法,甚至存在严重体罚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无法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另外,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样令人担忧。一般城区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占60%左右,而农村中学教师有本科学历的只有10%。城区小学具有本科学历的占17%,农村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占0.3%。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城区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的为19.2%,而农村初中仅为2.2%;城区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占71%,农村初中仅为20%。在2005年的招生中,某县农村有16所初中,其中9所中学无一人升入县重点高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仅有12人。
3、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办学效益不高
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部分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及管理较松散、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据了解,一些乡村小学由于生源不足,生师比偏低,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由于我国经济和地理因素十分复杂,教育的城乡差距本来是无法避免的,但城乡二元化体制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管理制度更使这一差距一再扩大。就像历来许多政策对待农民和市民不平等一样,目前政策在对待城乡教师也有很大差别。比如,以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例农村初中为18∶1,县镇为16∶1,城市为13.5∶1;农村小学为23∶1,县镇为21∶1,城市为19∶1。可以看出,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承担着更大的工作量。。不少农村学校教师不同学科“一肩挑”,许多学校任用业务素质不过的代理教师,由于受学识和精力的制约,不可能门门课程都教好;至于个别采用“复式教学”的农村学校,教师在同一空间、同一时段里既要教高年级的学生,又要教低年级的学生,要都教得好更是难上加难,至多是能把语数两门教好,别的科目就根本谈不上。在教学管理上无章可循,随意粗放,要么是观念陈旧,欠缺人文性,抓不住重点,要么形式注意严重,机械仿照其他学校照抄照搬管理欠缺科学性,更欠缺个性和创意。
4、农村教师工械资待遇偏低,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不能同工同酬,大量有能力的农村教师流失
同届毕业、同职称的教师在农村学校的工资待遇与在县区市所在地的学校相差300多元,与发达地区的学校工资收入差距高达1000多元,这还不算工资以外的其他福利待遇。农村教师的住房、医疗等待遇无法得到保障,特别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在贫困农村还时有存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经济收入普遍与城市及发达地区相差1~2倍。同样是师范院校毕业,同样是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因为城乡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分配如此不公平,无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又如何能让农村教师安心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呢?
再如,城市教师每年拿13个月工资,农村教师连12个月的工资都难以保障。近几年一些地方又推行城里教师到农村“支教”晋升高级职称优先的政策。试问,为什么不干脆让在农村辛苦从教的优先晋升高级职称?人家偶尔来一次是镀金,比俺一辈子呆在这里还受优待,这太不合理。许多城里的教师全都是高级了,农村教师还在为一两个名额竞争。城里教师住房问题正在改善,还是政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的,可农村教师好像不需要住房一样,谁都没提过这档子事。城市学校资金充足,教师有福利、奖金各种补贴,甚至开始带薪休假了。而很多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学校连十来块钱的班主任费都出不起。
5、教育体制落后
目前,农村教育体制仍然是国有制为主,大多数学校还是保持原来教学的模式,领导没负担,教师没压力,教好教坏一个样没有竞争的压力,农村学校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因为条件差、待遇低,招不来好教师,即使花大力气招来了往往也留不住,自己培养起来的骨干教师也常常“另谋高就”。有好的教师难,有好的生源也不容易,因为只要有择校条件的好的生源总是想方设法选择到城镇学校就学。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条件差,留不住好教师、好生源;而留不住好教师、好生源,办学质量下降,更没有人愿意为农村教育“买单”同时,在同一区域间,又由于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别,也造成了重点学校学生生源过剩,大量扩招,高价收费,资金大量浪费,教育质量难有保障。而普通学校却生源缺乏,教育经费紧张,甚至连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的开支都困难。以上这些因素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不同程度的教育失衡,很大数量的青少年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二、城乡差别产生原因
1、农村文化观念落后,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教育投资小,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由于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小农意识非常严重,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式,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不突出,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贫困山区和偏远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新形势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没有更多的收入,从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教育投资较小。
2、政府监管不力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基层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分工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大包大揽的太多,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强。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
3、择校高收费问题将农村子弟拒之门外
目前收取高昂的择校费已经成了阻挡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的学生进不了好学校,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甚至有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还可能因此辍学――这对于整个地区的发展来说会有多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
4、城乡教学条件差距继续拉大
在农村尤其是边、穷乡镇谈现代教育标准,简直是多此一举,好一点的乡镇尚存在电脑老化不堪用、学生活动无场地、图书资料很短缺、教学仪器极残缺的现象,那些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就更不用说,单建校债务就被扰得几无宁日,贫穷的日子逼得一些乡镇走上恶性循环:重视经济指标,忽视教育性社会指标,以致反过来因人才、文化科学因素又牵制影响经济发展,没梧桐引不来金凤凰嘛!相反,一些城市学校投入上亿元,甚至数亿元建设“示范性学校”,有的学校甚至有条件建设超标准运动场等高标准设施。
三、缩小这种差别的对策
第一,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让农村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
这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一个决策,建设新农村,消灭差别,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在根本上要靠财力的支持。依法增加教育投入,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区与镇(街道)两级人民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职能,科学合理地制订城乡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明确公用经费列支范围,并随着教育成本的增长逐年递增公用经费,逐步做到城乡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基本一致,努力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彻底改变农村办学条件,使农村在校学习的学生能够和城市一样,享受先进教学条件给他们带来好处。
第二,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
(1)合理调整高中段学校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办学。按高中教育要集中县城的标准,积极支持有关民办学校办好高中段教育;(2)加快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步伐。按初中建在中心镇和乡镇所在地,小学建在中心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的标准,加快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布局调整过程中进一步消除农村薄弱学校,减少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中差距。
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及时改变和调整现有专业,积极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乡镇就业或自主创业。(2)广泛开展以农村劳动力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进一步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努力推进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积极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又要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
第四,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引导。
办好教育,不仅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吸收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投资教育,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
第五,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在评优、晋升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热爱农村教育的教师,配合强师工程方案,积极推进城乡教师互动行动方案,除安排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外,积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选派农村优秀教师到城镇中小学挂职见习,尽可能地使每一所农村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使大多数的农村教师能安心在农村工作。乐于在农村工作。
第六,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请专家进来,让教师走出去,多开展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第七,要改变农村学校的体制,打破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采用竞争上岗的招聘形式,由局领导招聘学校领导成员,再由这些人招聘任科老师,然后由班主任招聘自己各课的老师,层层把关,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压力。只有这样农村的教育才能跟上,才能消除城乡教育的差别。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的发展进程,各界人大代表对此都十分重视,今年又实行了减免西部学生学杂费的政策。我们想,有党中央的关怀,有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孩子享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应该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四
市普陀区现有高中4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4829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所(下设沈家门中学、勾山机械分校、普陀旅游学校、鲁家峙学校四个校区,其中鲁家峙学校暂隶属海洋渔业局),在校学生2817人;初中14所,在校学生8700人;小学24所,在校学生15040人;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7392人。有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3所,有电大普陀分校、区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全区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783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人。我区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通过省“两基”和市“两高”验收;1997年,成为省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于20__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县区;20__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教育强区称号,并于20__年通过省教育强区复评。普陀区作为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自20__年9月全面实施新课程,20__年接受了省市课改实验评估组的阶段性评估,20__年被评为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第一批先进集体。
我区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全教育和谐发展的的重要阶段,教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做好我去区教育工作,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关注教育公平,突出内涵发展,坚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和加强: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需要加快学前教育的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深化普高教育、高度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努力完成教育的布局调整,使城区学校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全面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职高学生奖学助学行动,深化“离岛就读困难学生补助”、“学生健康工程”,提倡校本教材和课外读物的循环使用,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等出发,遵循“三贴近”原则,把加强德育工作的各项重大举措抓实抓细,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班主任、学生成长导师等德育队伍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家校沟通,重视家庭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二是落实和深化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形成有效的选课走班制度。重视教学有效性策略和方法研究,强化教师研训,深入探索小班化教育,切实推进教育“轻负优质”工作。加强高中、初中、小学与幼儿园的相互衔接,提高各段教育的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三是普及和提高体育科技艺术教育。强化体育与保健,提高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推进大课间操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省级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群体性体育、科艺活动和展示学生才能的竞赛活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要深入开展教师关爱工程。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工作理念,努力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营造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第二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的首要内容来抓,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加大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以教谋私等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有损于师德形象的行为的处罚力度。按照“面向全面、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注重校本”的原则,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健全师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精神品质和专业水平。第三要改进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城乡教师跨校互聘兼课(兼职)。改进并完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和提高全面教育质量需要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强化对教师团队的评价,努力形成合作、共赢的激励机制。
四、以维护安全稳定为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认真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基础上,围绕“服务海洋经济、社会管理、全民素质转型升级,提高均衡、优质、和谐教育新水平”的目标,着力解决与普陀人民“读好书”要求不相一致的理念、实践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党员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建共同体建设,努力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强化教育行风建设,抓好行风治理和行风监察工作,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行为。维护好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各校(园)按学生年龄特征、活动内容和季节特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加大对教育业绩、教育均衡、教育政策、素质教育等正面宣传工作力度,做好舆情分析引导工作,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五
同志们:
在第22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庆祝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一年来全市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教育工作者,部署加快我市教育发展工作任务。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刚才,市教育局同志和同志分别就全市教育教学工作作了总结和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镇、各部门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加快全市教育发展问题,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年来,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争创三先”的工作目标,自加压力,负重拼搏,扎实苦干,开拓创新,教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强力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奠定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xx”期间,省、市、县三级联动,投资1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三新一亮”、“六有”和“校校通”工程建设。今年初,我市又全面启动了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艺术教育器材、理化生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四项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重点工程的实施,优化了中小学办学条件,为我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打造了教育领先的新品牌。坚持一手抓办学条件的改善,一手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今年,我市高考、中考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中考均分居市各县、市、区之首;高考多项指标在领先,实现了“三连冠”。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与群众的认可,在乃至周边地区享负盛誉。
三是开展名优学校创建活动,优质资源进一步放大,构筑了教育跨越发展的新平台。以名优学校创建为契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高定位,早启动,快发展,形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统筹发展、全面攀升的良好态势。仅去年一年,我市就有近30所学校分别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省示范幼儿园、省实验小学、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省三星级高中和市模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是关爱救助贫困家庭,教育公平体系进一步健全,构建了济困助学的新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济困助学列入“民心工程”,加强领导,快速推进。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职工,情系贫困学子,奉献殷殷真情,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济困助学活动,全市3万余名孤贫学童从中受益,政府牵头、教育运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济困助学新机制已在我市全面建立。
我市教育战线的每一个进步,教育事业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的结果,都是各级各部门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结果。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16000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届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教育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相对较低,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流生辍学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师资水平亟待提高。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对策,尽快解决。在刚刚召开的全市干部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领跑苏北,全面实现三先”的奋斗目标。各镇、各部门和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建设教育强市的高度,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进位争先的使命感,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推动教育事业率先实现“两个全面”,谱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六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__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__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__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__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__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__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__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__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有关城乡教育深度合作论文范文汇总七
抓住发展机遇,搞好规划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教育投入加大,农村小学也面临新的机遇。第一,国务院将教育定为强国之本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全国城乡教育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均衡发展。第二,重庆市对城乡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为重庆的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第三,重庆市根据市城乡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大足县的实际情况作了具体的安排,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第四,雍溪镇对溪中心小学教职工有着积极推进学校向前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规划方面,依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进行科学的、结合实际情况的规划。第一,按生均占地面积的标准征足土地。第二,各室规划齐全。第三,三区分开(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置合理,且规划出绿化地带。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美化环境,营造育人氛围。赏心悦目的环境给人以精神鼓舞,让人享受教育,催人奋进。所以,校园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处场所、一草一木,都应该序列化、整洁化、人文化;教室、寝室、试验室、食堂等学生生活学习场所的布置应简洁、朴实;“说话”(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自然而贴切,富有警示性和教育性。
搞好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制度,既能规范教职工行为,也能约束领导言行,促进人的发展和事业的发展。科学规范的制度能够形成干群同心、师生同德、共谋教育大计的良性循环机制。
明确学校办学理念,打造“三风”环境文化建设。明确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打造育人环境氛围,让“三风”上墙――校风:勤奋、进取、求实、创新;教风:敬业、严谨、爱生、乐教;学风:勤勉、认真、好问、善思。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一号工程”,更是搞好文化建设的基本动力。搞好德育工作,第一是要充分调动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第二是要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第三是要调动后勤服务人员服务的积极性。第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与家长的特殊联系。第五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爱岗敬业是推进文化建设的保障。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言行可以触及学生的灵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就学校方面,应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协助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具体做法上是加强业务学习,建构学习共同体,营造协作式文化氛围;学校搭建平台,展示教师风采;组织教师到区市参观学习,听取专家的学术报告,使他们不断充电,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只有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满足农村学生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协议书i通用(实用18篇)
- 申请拍卖撤销的申请书如何写(精选10篇)
- 申请入学贷款申请书如何写(汇总14篇)
- 高中毕业个人自我陈述范文范本(优质16篇)
- 最新申请工作复工的申请书(模板18篇)
- 2023年护士申请留科室申请书范本(优秀17篇)
- 最新申请法院调取笔录申请书(精选11篇)
- 申请免考的申请书.通用(大全17篇)
- 申请调班级申请书(实用9篇)
- 最新申请迁移户口的申请书范本(实用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