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书治学范文(大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9:30:18 |
  • ZTFB |
  • 9页

剧本是为戏剧创作而准备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话和情节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怎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是学生们共同探索的问题,我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时间管理技巧。

读书治学篇一

国家之间不可能不存在着联系,在国与国之间,很多事情是未知的,也是很难处理的,由于一些政治理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往往国家之间有很多联系,这些联系中,有不好的,当然也有好的。这次,我读了肯尼思·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对我了解一些国际之间事物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时,联系肯定是不可或缺的。紧密联系中,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本书虽然没有谈到具体的方法,但是也说了一些国家的行为是否该值得称赞和是否应该受到谴责。肯尼思·华尔兹,1924年6月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1950年和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分别获得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校任教。曾担任美国对外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学会会长等职,并荣获“詹姆斯·麦迪逊政治科学杰出学术贡献奖”。1994年退休,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终身荣誉教授。作者常年从事理论研究,对于国际政治有很深的了解。华尔兹理论的过人之处,不在于他倡议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或理论思考路线,而在于他努力将政治现实主义体系化,使之成为一种严谨的、演绎性的国际政治体系理论。正如20世纪50年代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是现实主义的里程碑一样,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自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之后最具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也是新现实主义最早和最重要的代表作。

《国际政治理论》的第一章中,将理论定义为人的头脑中关于某一领域的组织性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一幅思想性图画。为了对某一领域进行知性的分析,理论将该领域与其他领域分离开来。一幅思想性图画,例如关于国民经济或是国际政治系统,是一种简化了的描述。为了展现重要的原因和结果,这幅图画必须将某一经济体或国际政治系统中的绝大部分要素加以省略。理论是一种工具,它试图有助于对某一加以限定的行为领域加以解释。绝大多数理论都是经过省略的,但是为此而对某一理论加以诟病则令人感到奇怪。有时我们被告知,为了使理论与现实更为接近,应该在理论中添加一些东西。但是科学的发展,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经济学,都是通过远离对世界的直接经验,然后对其加以高度抽象的描述而获得发展的。

读书治学篇二

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是一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全文分为导论、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财富和权力、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生存战略行动中的大国、离岸平衡手、均势与推卸责任、大国战争的原因、21世纪的大国政治等十章。全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水,可读性强。

第一章导论。

作者分析和总结了以往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观点和不足。

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把国家看成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

二国家内部属性对国家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权力政治对“好国家”不起作用而对“坏国家”具有作用。

自由主义相应提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国际制度和平论"。

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也把国家看成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

二现实主义认为大国行为主要受其外部环境而不是内部属性影响。

三现实主义不对国家作好坏的划分,相信任何国家无论文化和政治体系如何,也不管它由谁来掌握政府,都会按照相同的逻辑行事,因此国家很难被区分开来。米尔斯海默教授对此有形象的比喻"大国犹如台球,只是型号不同而已。"。

现实主义又有两大流派人性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人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争夺权力因为国家内在的权力欲望,而结构现实主义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引起国家争夺权力。结构现实主义分为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但是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不想要多于所拥有的权力而注重维持均势,而进攻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想要所有能得到的权力,也就是"权力的最大化"。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观点就是进攻性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认为"好国家"是民主国家,"坏国家"是不民主的国家。现实主义认为具有扩张意图的国家是权力扩大的国家。维持现状的国家是权力保持平衡的国家。

我认为中国既不属于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好国家"也不属于现实主义逻辑上的"维持现状国家"。所以遭到来自美国理论界两大派的围攻。按照两派哪一派别的观点正在崛起的中国都是有危险性的。

读书治学篇三

我对政治特别感兴趣,所以十分乐意的参加这次读书会活动。我第一次接触政治学的专业书籍,收获还是蛮大的。博主推荐的这些书,我也知道都是经典读物,但是我以前没有认真地阅读过,感觉这些书艰涩难懂。通过大家一起读书的活动,我逼着自己读了一些,对自己也是有所裨益的。

我主要读了密尔《论自由》这本书,才知道自由到底是什么回事。公民自由或者社会自由就是社会能对个人合法施用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自由是对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公民自由和政府的统治永远是对立的,从古自今政府都在控制言论自由,但是限度在哪里。通过作者的论述,我知道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统治者的权力就是国民自己的权力,只是集中起来便于使用。还有关于“社会的暴虐”,社会的暴虐很可怕,他会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中,奴役人民的心灵,我就得社会的暴虐是当下普遍流行的“潜规则”,大家都会潜移默化得跟着潜规则走。

我对就是对《论自由》前几张的内容的一些感想。我在找书遇到的问题是,好多电子书的版本不一样,要读的部分不好找,所以还对博主提一个建议,就是在参考书目介绍时,能不能把所有的书籍要读的书目,第几章、多少页,这样比较好找该读的部分。

读书治学篇四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简介,毕竟对他只是一知半解。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想。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8卷,我整本书通读下来,并没有把握住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每一卷都有其论述重点,下面我就一卷一卷分开来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第一卷可以说是该书的序言,以论述“共同体”和“城邦”的含义,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而“城邦”也是该书进行论述的基本载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他随后紧接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将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同一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在形式上是不无差别的。为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解构成最简单的基本单位,即个人和家庭,在对家庭管理以及国家统治进行比较后,得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得出前面的问题的答案。

化”,而极端的一致性“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城邦不仅是由多个人组成的,而且应该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即便这种包含了财产分配等各方面的极端一致性,它也不能带来和谐,正如他所说:一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件东西要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钟爱,主要有两点,即它是你自己的,并且它是珍贵的。随后亚里士多德又列举了财产共同享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

第三卷亚里士多德主要讲述了公民的范围、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公民,随后又对政体进行了大致分类,最后强调法律在城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卷作者便提出了“城邦是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城邦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某个整体”,所以,要想认识城邦,首先应当弄清,什么人可以叫做公民,公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界定公民范围的过程中,作者大量列举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作者是通过人们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来界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公民身份的。随后,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当时各城邦的分析,将政体大致分为六类,前三种是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后三种是由前三种相应蜕变而来的,包括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本卷作者关于法律进行论述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理想国家的部分形式,即法治而不是人治。;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法律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两者的比较,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切实可行的最优良的政体是两者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拥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第五、六卷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政治措施。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第七、八卷讨论了城邦建设中的多个特定问题,即如何建设最优良的城邦。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人口控制,其疆域应能使域内居民过上闲暇、宽裕并节制的生活,有良好的海路和陆路,便于成为全邦共同防御中心。城邦的位置应朝东以有利于健康并避开北风,如此适宜政治活动和战争。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城邦的城防、城墙建设、人员分布。同时,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二)经典命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主要围绕城邦、公民和政体这三者表达其政治思想,关于这三者的讨论也成为了本书的三大经典命题。

1、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而城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国家(也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城邦)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安逸,因此人们有较多时间对道德、法制等进行思考,讲求完善自身,追求“至善”,前者的概念就是对此的一反映;后者所处时代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大爆发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而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引,革命进展缓慢,为了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就此诞生,基于此革命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阐述便充满了革命与战争色彩。

我认为,对于国家概念的阐述,部分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也许,当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与政府更加强调“服务于民”的时候,我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就又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更加强调概念中“服务于民”的“目的”了。

2、公民。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关于“公民”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后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是参加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其中,参加行政统治的人包括官员、陪审员以及公民大会成员。而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公民含义: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尤其强调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现在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同样重视。

那么,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奴隶社会所导致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维惯性。在奴隶社会,人们对于奴隶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而自由人与奴隶的区别,便是拥有大量权利,人们也就自觉地通过权利的有无来进行自由人与奴隶的阶级划分。对于公民的界定同样如此,首先必须拥有自由人的身份,随后才可能是公民。

3、政体。他认为政体负责对城邦的各种官职特别是最高官职的某种设置或安排,简单的说,政体就是政府。此外,他还指出,城邦这种共同体不仅仅是维持人们的生活和分享财富,它还要以优良的生活为目的。他还提出了政体的分类。他认为政体有正确的政体和蜕变的政体。以利益和最高权力的归属划分,正确的政体可分为君主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贵族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少数人手里)、共和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大多数人手里)。蜕变的政体分为僭主政体(以私人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君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富人的利益为目标,是蜕变了的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共和政体)。

他谈到了他认为的理想政体,或是说优良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

亚里士多德把法定义为“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祉和理智的体现”,在他看来,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代表着正义,为世人所公认的公正无偏的权衡,同时他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前提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毫无疑问,这点是与他的法律观念一脉相承的。法律应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实现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法律至上是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的标志和应有部分,要求任何公民、团体、执政人员都应遵从法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一个人即使再聪敏睿智,也难免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因而把国家管理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就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变幻莫测的感情之上。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这既是法治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法治优于人治的必然表现。人是感情动物,容易感情用事,而感情则又是经常变动的,所以根本谈不上稳定。相反,法律一经制定便不得随便改动,轻率的变法不但不利于城帮的治理,而且会严重削弱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法律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亚里士多德说,“??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法治优于人治,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述中,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党之所以如此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是因为在日常的行政、司法等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而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同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树立公民的法治意识。

在当今中国,法治不健全远没有公众法治意识缺乏带来的影响大,这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法治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法律获得公民普遍的认同,大家一致遵守法律。而中国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人治的思想依然没有完全从大众头脑中被抹去,所以,人们依然畏惧官僚主义,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借助于法律的力量。

因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建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只有这样,国家的治理才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置于法律引导之下。

全书读下来,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还需要以后反复来读,经常请教别人,帮助自己好好消化。

读书治学篇五

经过13天的时间终于把王浦劬老师的《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看完了,而且是看了两遍,作为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书,多看几遍是十分必要的,以后还得再看一下。就此书的内容上讲,也很有看的必要,据说这本书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集大成者,起码与我读过的政治学教材进行比较,这是个当之无愧的评价,这本书无论是在内容的翔实程度,还是在论证的严密程度上都可算是最好的。

第一篇讲政治和政治学的概念和发展问题,和其他同类著作差不多,不过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自己对政治的看法,即认为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作者突出了利益在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后各章中,作者也会用利益分析法对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而其他政治现象则是它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它包括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这三者又互相影响,其中利益关系居于三者的核心地位。

利益来源于人们的需要,但需要转化为利益则要发生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利益具有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四类矛盾,其中犹以利益的二重性即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二者的矛盾最为重要,它影响甚至决定了接下来所要论述的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表现为共同利益和利益的矛盾,实际上,就每一个利益主体而言,这两类利益只不过是其利益的两种形式,尽管共同利益成为其上一级组织或团体的利益并表现出独立性,但仍然是原利益主体利益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分析利益矛盾特别是分析纵向利益矛盾的时候,如何合理分割这两类利益成为处理利益矛盾的关键问题。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如何划分共同利益和个别利益(也即利益主体除共同利益以外的利益),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另外,共同利益所表现出来的五大特性,即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将会对政治权力特性和政治权利特性产生重要影响,三种是对应的关系。利益是人们构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这就决定了利益和利益关系对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特别表现在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影响上,并进而影响到了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等多个层面。

政治权力是不同利益主体结成利益关系后,基于共同利益以力量凝聚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力量,并于不同利益要求的力量进行力量角逐和力量制约,在力量对比过程中相对强大的一方政治力量将成为政治权力。从纵向上看,群体力量天然大于个体力量,高一级群体力量大于低一级群体力量,最终可以发现社会力量成为政治权力。从纵横向两个角度可以找到它们的交汇点,也即公共权力,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它通常由执政党来执掌,在阶级社会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因为虽然社会力量成为政治权力,但社会不会成为有效的权力主体,它需要人作为具体的权力主体承担者,而人本身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一般而言,属于在横向上最强势的那一个群体的成员共同掌握了对社会力量的控制权,也就掌握了政治权力。在这里,作为公共权力的社会力量其实是与执掌公共权力的社会群体政治力量合二为一,这在后面要讲到的公共权力和执政党权力的关系时还会详细论述,两者其实是后者对前者的执掌和领导。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也来源于社会利益关系及其内在矛盾。可以看出,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基础都是共同利益,这也显出政治的公共性。政治权利以政治权力为保障,也发挥着维护实现政治权力主体利益的作用,而政治权力的特性连同共同利益的特性,也在单个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和集中的政治权力确认分散的政治成员权利的矛盾运动中,转化成政治权利的特性,具体表现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转化为政治权利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权力的强制制约性转化为后者的法定规范性,前者的专属排他性转化为后者的自主性,前者的扩张延展性转化为后者的权利义务统一性,前者的多重职能性转化为后者的自由价值性。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包括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前两者属于政治权力行为,政治参与属于政治权利行为。前两者都来源于权力制约关系及其内在矛盾运动,不同的是前者本质在于政治权力主体通过维护自己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来实现利益和要求,功能在于对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矛盾进行控制和约束,内容上则表现为建立政治权威和服从关系;后者本质则在于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利益矛盾,功能就在于解决这些矛盾,内容上表现为承担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简单说,两者区别就在于前者以保护权力地位来实现权力目的,并且着重对挑战其统治地位的利益矛盾进行规制,但仅仅是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具体的解决则交由后者来负责,两者最终都统一于对政治权力主体利益的维护上。政治参与是政治权利行为,离不开政治统治的资格确认和政治管理行为的保障。

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具体表现形式有国家、政党及其制度、政治社团及其制度。国家和执政党与政治权力联系最为紧密,而非执政党和政治社团则更多的表现为政治权利行为。而政治文化则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可分为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前者是浅层和感性的部分,但却表现为潜在形式,后者是深层和理性的部分,却可通过显在形式来表现。政治心理多体现在个体层面,因此属于政治权利的作用范畴,而作为统治思想的政治思想则与政治权力联系密切,当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主要和政治权利联系在一起。作为政治关系的深层因素,政治文化不一定随其他政治现象和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而表现出内在稳定性的特点,对政治及其发展产生巨大作用。政治社会化则是政治文化的传播、变迁过程。

政治发展本质上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表现为政治革命、政治改革,而政治民主则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革命与改革有所区别,前者是剧烈的社会变革,是质变,并引起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根本改变,而后者则强调渐进和稳定,是量变,不会产生社会制度根本变化的结果,最终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外两者区别还在于前者多以自下而上的形式发生,而后者则通常是自上而下。

理解这本书关键是要理解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作者对此做了较为明确的说明,也就是对包括阶级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两重性展开分析,并以此为起点展开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关系的分析,而后两者也构成了本书的两条逻辑主线,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等都围绕这两大主线展开。

读书治学篇六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培养情趣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写作是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表达清晰的手段。在读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汲取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读书与写作的结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我多年的学习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读书治学和写作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读书是进修知识的基础,是一切学习的起点。通过阅读丰富的书籍,我们可以拓宽眼界,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不同书籍包含的知识和理念可以互相补充和对照,帮助我们形成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甚至找到超出自己想象的更好的方法。读书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能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段三:写作对于思维的整理和表达的重要性。

写作是将我们思维的积累和沉淀转化为文字的过程。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写作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逻辑关系,让自己的思考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当我们将我们的想法写下来时,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用准确的语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写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过不断地写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精准地传达给读者。

读书和写作是紧密相关的。当我们读书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加入到读书的过程中。通过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或书评,我们可以对自己所读书籍进行深入挖掘,将自己的观点与书中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对照,并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与读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读书与写作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书籍,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写作更加准确和有深度。

段五:结语。

总而言之,读书治学和写作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拓宽视野、获取知识,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整理思路、提升表达能力。读书与写作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读书和写作这两个工具,使其成为自己学习的有效方式,并在读书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学术能力。只有通过读书治学和写作,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思考力和表达力的人。

读书治学篇七

想起来读胡适先生的书,是源于一天与人写信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这句话具体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甚至胡适先生的很多介绍或索引也都被擅节,《读书与治学》有感。但后来想到胡先生的各种政治立场,也就释然。世事如此,无可奈何,不若多读两本书,免得日后再无缘得见。

《读书与治学》是其中的一本,与《容忍与自由》不同,这本书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关,世间大众一般对这种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名称都敬谢不敏,对课文中选读的文章也多数如咽黄连一般读下去。可是换种时间场合,这些灵魂的力量与语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泪。这本《读书与治学》也是一样,其中讲胡适之先生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读书时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专业之外,不妨多有涉猎,做个"杂家"也未尝不可。文字妙趣横生,多是一些友人亲属的往来信件或是一些讲演,毫无说教之感,文章至少写于五十年前,如今看来,却毫无距离感。至于"治学",简而言之,便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了。这部分毕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距离较远,胡适之先生可于百年中国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其涉猎门类之多,其于历史、文艺、训诂、生物种种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人生而在世,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虽然会想,入选教科书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本就是读书,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人,便会觉得是我之幸,如何能于芸芸世间得遇如此一人。

其实说于这本书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生活与治学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态度,如胡先生之严谨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态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间,殊难分明,无所谓好坏,只有各自的取舍。

但是,于今日,我仍然愿意多读一些如这般的书籍,这些文字在如今书籍与学术都要拿来消费与娱乐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过是一些微博或各类传媒之上段子集锦的今天,于我有别样的意义。这样的一本书,从里面可以望到一个灵魂,独立思考,坚立而无畏,他未见得有多曲高和寡,却永远对各种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审慎的态度。他也许面目和善,但内心却强大而冷静。我走入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却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亦语出自胡适先生,我从不认为一个人背着背包,浪迹天涯就能称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工作、学习就能称得上独立,我倒觉得,一个人能够清醒冷静地思考,坚定审慎地做事,内心安定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能当得起这句话。

我们一生的事情,读书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除却单纯为膏粱谋,我想,终极的目的,应当是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曾经与人闲聊自己的男神女神。我说我男神女神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像胡歌这样,是为了看脸的。虽然胡歌已算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文艺人,历经劫难之后,光华初绽,然而选剧、为人还是差了点。第二种是像胡适先生、梁思成先生这样的`人,是想努力成为的。但天赋这种,可遇不可求,只可暂且不论,然而可以学习的是,那样一种人生的态度。priest曾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风如晦天地间有一书生。

有人曾说民国学术风气浓厚,写文章说民国的文人,与其说他们这些文人,毋宁说书生,曾有人与我讲书法,说书法气度,书卷气、庙堂气、金石气、山林气、江湖气。最高级的是庙堂气,怎样的气度最好,莫衷一是。但我一直在想,书卷气与庙堂气的区别在哪里,后来大约想到区别应是文人与书生的区别。比如,徐志摩可称得上文人,但闻一多就是书生;若周作人是文人,鲁迅便是书生。所以大约可以想见为何当初林徽因不曾选择徐志摩而选了梁思成,或许也有道不同的意味在其中。

前些日子读鲁迅先生的书,读到"看客"一词,心中发笑,有时觉得风水轮流转这种事极好玩,时光过去,科技比之当时进步不知凡几,可是如今看客无非换了种方式,换了地点,其中精神性格心态竟无甚改变。

如今信息之发达似乎让我们觉得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相,都有资格评判,每日看种种之乱想,也是有趣之极。众人觉得自己在独立思考,在自由表达,但事实上不过是推手背后的自导自演。有时坐下来不敢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胡适先生在书中讲遇到这种情况要"suspension to judgement".在我看来,如今,大约可换成"no judging",不去评判别人,多审视自己,大约能独善其身的,也便是兼济天下了。

虽是做起来极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父亲曾说,我快要读书读傻了。读了那么多,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呢,我去过洛阳,去过西安,看过那么多博物馆,这些人或是生前显赫一时,或是死后黄肠题凑,最终也不过是卧龙跃马终黄土。那如果这样说,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都没有什么用,我就想啊,我就这样庸碌着做一辈子书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能有一辈子书卷气而不被世俗打磨掉,这是会让我自己骄傲的事。

一如胡适先生,他不愿在大陆,是觉得大陆不够自由开放,去了台湾,觉得蒋公也在违背自由精神,于是又奋起反蒋。如今两边都不讨好,两边皆是遭嫌弃,可这又有什么呢。他一生忠于自己,忠于事实,志于道,亦终于道,也可算得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了。

读书治学篇八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的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它首次将政治学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为政治学划定了一个研究领域。在其中“政体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亚里士多德在书中系统而有理论的讨论了政治学的方方面面,还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城邦,被称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

从古至今,关于好的政治体制的讨论一直没有过罢休,大家都在研究,分析,寻找适合自己的国家的最好政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就是柏拉图的“三大政体”理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亲传弟子,继承并且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许多政体都进行了分析考证,尤其是他的著作《政治学》,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主要内容: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共8卷。第一卷将政治团体的形成及基本单位——家庭;第二卷是对柏拉图在《理想国》《法律篇》中所设计的政体以及当时被称为第三种典型政体的斯巴达、克里特和迦太基的政体的批评。第三卷阐述政治理论。第四卷是对政体的各种类型的分析批评;第五卷论政体变更的原因及方式;第六卷是论稳定不变的政体的方法。第七卷、八卷论理想的城邦和教育制度。

感悟:

关于国家,政体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按照他(柏拉图)的原则,一切政体都可以有良好的也可以有恶劣的种别。”“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三种政体,其中最优良的政体就该由最优良的人们为之治理的政体。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他或他们都具有出众的才德,擅长为政......只要最高领导人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归的政体都是坏政体。”亚里士多德甚至声称:“如果世界上存在德性卓越之人,他的德行超出其他人的总和,就像人间的神一样,那么在最好的政体中,所有人都应当选他作为君王,心悦诚服的接受他的统治。”

从以上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君王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政体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他更看中的是什么样的人执掌政权,施行什么样的治理,只要可以推行善政,都是一种良制,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治国效果,得到民众的拥护,“最优良的政体”必须有“最优良的治理”,而相对应的“最优良的治理”就是最优良的政体。那么什么是“最优良的治理”呢?在我看来,应该就是善政。所有社会与政治事务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主,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人民受到善待,接受良好的教育,畅所欲言,人人都有尊严。

结合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几乎完全正确,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上,无论什么类型的政体都有过辉煌灿烂的时代,古罗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古罗马从君王制到共和制,再回到君王制,一直到最后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1200多年的历史,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必然应该是从奥古斯都复辟帝王制的最初两百年左右。公元96年,涅耳瓦登上罗马帝国皇位,到公元180年马克奥勒留皇帝去世,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和“五贤帝”相提并论的皇帝,但暴君却层出不穷,罗马帝国可以迅速走上下坡路。同样是一人独尊的君王政体,不到30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我们也可以把视角放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发展,如果要历数中国历史上君王政体下人民的“幸福时光”,也许只有唐太宗时代值得一提。在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年代,李世民作为著名的明君,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轻徭薄赋,人民安居乐业,心情舒畅,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到:贞观年间,海内生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初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黄金盛世”,李世民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十分稀有的“德行卓绝”的英明贤能君主。

当然,正像我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君王独裁统治绝非是一种良善政体,一人独断的机制很难产生贤能君王,亚里士多德认为:世袭的后王往往无能或失德,不免危害全邦...王制行于古代较为简朴的社会,到了今世已经是不合适的了。事实上,中国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君王政体时代往往都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中外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恶棍般的君王,他们暴戾恣肆,胡作非为,危害国家,把人民拖入苦海,史不绝书。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民是否幸福,社会是否美好,和实行何种政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任何政体下都可以实现,关键取决于执政者的个人品行和治国方略,贤弟能带来善政,推行善政的制度就是良制。但有一个事实上的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一定能产生贤帝?人民怎样才能保证最高执政者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一旦出现恶人或者庸人执政,有没有办法纠正,用什么样的方法纠正和控制?亚里士多德对这些问题也是有所忧虑和忌惮的,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任何政体都有可能发生变态,也就是往坏的方面转变,“君王逾越法度,企求获得更大更多的特权,不自足于王室的本分而希求僭主的擅专”,在这种情况下,君王制即向它的变态形式僭主政体转变,贵族(贤能)制也无法保证最高执政者永远都是一群贤人,执政者内部很容易出现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由此内讧即起,最后权力掌握在一小撮恶人的手上,结成了利益同盟,走向了贵族制的变态形式——寡头政体;而共和(民主)政体的嬗变最大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平民(革命)领袖,他们或能征善战,或能言善辩,自以为在建立民主政权时功绩卓越,受到大多数民众拥戴而放纵恣睢,一人揽权,万众盲从,民主政体逐渐走向它的变态政体——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句话:三种政体一旦发生变态,“僭主政体”是最恶劣的,寡头政体是次恶劣的政体,平民政体是三者中最可以忍受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由一人独断未必优于由多数人共虑。全权君主以一人总理万机,既难免没有失误,而其人执政终身,使一国自由的众人终身处于臣属地位,总非相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亚里士多德说过:“只要最高领导人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规的个人或一群人,都有可能是一种良好的政体。”但是经过通读全书已经广泛阅读了其他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后,我发现亚里士多德对三种政体的看法还是有所侧重的,这并不是针对政体本身,而是不同的政体之间出现“以人民利益为依归的”优秀执政者的可能性是有很大不同的,一人擅专的君主政体难以保证优秀君王“俊才硕德,唯一卓异”的平行能长期保持,更不可能世代相传,一人独尊的政体也使更优秀更有资格成为“君王”的“贤能”始终被压制,“传贤而不私传其子的善德是不易做到的。”

纵观中国历史,长达几千年的君主政体,其中,发生过无数次暴力革命和宫廷政变,改朝换代,但君主政体从未改变,出现过几百个皇帝,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独一无双的英豪,其才德足以当政治领袖而莫可与竟的“贤帝”廖若晨星。

今天,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共和民主政体,最近几百年,共和国在全世界广泛出现,(许多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实质属于共和政体),尽管有些共和国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但至少名义上仍不得不以民主共和为招牌。世界历史早已证明,只有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才能保证“为人民谋利益”为宗旨的善政的推行,保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优秀执政者的涌现,也保证了一旦出现恶人,庸人掌握政权,人民有权也有办法迫使其下台。

亚里士多德还点评了一下几种政治制度。他认为好的政体会追求全邦的共同利益,符合这种政体的是君主政体(贤王统治)、贵族政体与他口中“最好的国家”(类似于共和制,虽然也是人民广泛参政,但更注重不同势力的平衡与妥协,而不是平民政体那样多数压倒少数),而坏的城邦则不考虑全体公民的利益,包括僭主统治(暴君统治)、寡头统治与平民政体(暴民统治)。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政体下,人们应该同等富有,因为人人同等自由。而寡头统治之下,人在一切事情上都应该是不平等的,因为他们在财富上不平等。

从历史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可视为古典城邦的讣告,令人动容。城邦在马其顿的统治下开始丧失自主(虽然过去的城邦也不是那么自主,不知名的小城邦都不得不依附于大城邦),但不可否认的是,城邦提供的一种完整感失去了。城邦时代,你可以在城邦里找到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你知道你是谁,你在城邦内部有一个身份与地位。城邦并不能保证个人的幸福,但它确实是一个绝佳的舞台。古希腊有无数城邦,你大可去一个适合你的城邦施展手脚(很多小城邦都乐于授予外人公民资格)。城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全体希腊人经由竞技、宗教、艺术竞赛以及战争聚为一体。现在这些都失去了。亚里士多德是知道这些,才写下了这本《政治学》的。

读书治学篇九

该书的作者哈罗德·d.拉斯韦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算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而《政治学》创作于1936年,是美国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一部早期代表性著作。该书体现了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所具有的种种特点,围绕着在政治洪流中。另外,本书的两个写作特点值得留意。第一,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全书紧扣题目层层展开,条分缕析,论证严谨,事例丰富。第二,敢于挑战传统,敢言人所不敢,拉斯韦尔揭示出冠冕堂皇的制度政治背后被有意无意忽视的不一定合法但真实存在的现象,让政治学褪去神圣,还原其本来面目。

如何行为进行了探寻。

我对第一篇,第二篇的第二、三章和第四篇印象尤为深刻。其中,第一篇为全书设定了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看作是全书的大纲。拉斯韦尔开宗明义地提出:“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传统的注重制度研究的政治学不过是政治哲学。拉斯韦尔认为尊重、安全、收入是可望获取的价值,获取价值最多的就是社会中的权势人物,即精英,其余的则是群众。精英可以按技能、阶级、人格、态度来分类。本篇还阐明了全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即“应用法”---从精英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观察发掘精英所采取的手段,和“思考法”---通过时间和比较来辨清精英“自我”的客体位置,点明其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特点。

第二篇“方法”用四章主要论述了精英集团操控社会获取价值的技巧,包括对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的运用(“如何得到?”)。拉斯韦尔运用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应用法”,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情况(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深入解读了生活中似乎平淡无奇的现象所隐藏的精英手段。象征主要是通过灌输意识形态塑造人的行为,控制民众的攻击、内疚、虚弱、喜爱等情绪,形成集体情感氛围,从而为精英操纵社会提供条件。暴力是对战斗技能的运用,从属于精英的全面行动,必须与组织、宣传、情报等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物资控制是对物资和服务流动的管制,涉及对国家经济的管理、私人企业集团的作用、危机时期的物资配给和对敌国封锁等方面。实际措施则是精英集团内部吸收训练精英的方法和对外部民众实行政策管理的形式,在危机时期危机间歇期要求有集权、服从的实际措施,危机间歇期则允许民主、分权的倾向,精英通过实际措施维护集体安全。拉斯韦尔运用大量实例,对个人和团体的政治行为和过程进行了动态研究,揭示了不论是原始印第安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甚或俄国革命社会都存在的精英集团控制行为。

主义化的趋势,美国能否摆脱这一趋势的影响取决于中产阶级集团能否摆脱大财团影响发挥独立作用。对于世界革命,拉斯韦尔指出,世界革命部分受到限制而又部分获得普及推广,低收入技能集团逐步获得政治地位,但在“宏伟壮丽的阶级门面”背后还是存在技能、人格、态度等“也许更为微妙的对立因素”。拉斯韦尔在这最后一篇中为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做出了尝试,而日后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测。

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韦尔在书名中提出的“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这一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政治学初学者来说,拉斯韦尔简明但不失严谨,且富有逻辑的论述方式,在阅读中给了我很大帮助。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纸张也不厚,但拉斯韦尔所要阐述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在论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政治学也是可以这样研究的,它不仅仅可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探究。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行为,研究权势和权势人物。

我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上可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深入思考的科学。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逻辑结构很清楚,内容环环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体系,严密紧凑且客观。总的来说,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政治学,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使得《政治学》几乎可以作为一本政治统治方法指南来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