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 展位设计的设计说明(9篇)

  • 上传日期:2023-01-13 23:41:18 |
  • ZTFB |
  • 10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一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00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

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f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带游客进“下东门”)

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东门”。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朗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这里地方根小,四周为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有的瓮城门并不是开在城门对面,而是拐个弯开在旁边。更可防止冲入的敌兵一较作气冲到城门下。通过拐弯来消解敌兵锐气。这些设计思想都是古人在长期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大家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造讲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座小关帝庙。关帝是武圣人。把关庙修进瓮城里,却是平迢人的独特创造。请大家随我进城,上城墙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在城上了,这里本来还有城楼。在战争中毁掉了。这座建在城墙上的台,传说就是尹吉甫的点将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将,在历史上游藩有名,《律经冲的《较高》、《冠r2等几首诗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对北方游牧民族0l犹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挥的。为了巩固北伐的成果,他还在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遗迹这里还有多处。在京陵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茁叫尹村,传说是尹吉甫当年驻兵酌地方。在上东门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书“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东门里还有一座纪念尹吉甫的小庙。

请大家随我观赏一下古城的建构。

(带游客向南浸步。边走边说,约走2—3个墩台即可停下)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官府编写的《营造法式》上有个书面解释:“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保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间有的地方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场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闲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7它是保卫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城墙脚下反丽成丁防御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干遥古城除了具备这些共性持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城墙本是战争的产物,平逗人却偏偏喜欢给抹上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楼修在丁城墙东南角上(指形状独特的魁星楼)。据统计,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废敌楼,那是象征着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乎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门,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们刚才进来的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伯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宜了。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乎迢城内文物众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盖琉璃的建筑,就是城因庙、财神庙建筑群,近处观看,可以见到它馆角高桃、群昂飞动、油漆彩绘的壮丽景色。在它附近很显眼的那座现代大楼是平适中学教学楼。文庙大成殿就在校园内,从这里看不清蔑。为保护原来的风貌,古城中一般是不准建楼的,干迢人却为学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学楼,足见对教育的重视。平迢中学也不负众望,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保持着这所省级重点中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三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属南充市,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国家5a级景区。

阆中置县以来,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

阆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

主要风景名胜区有殿宇宏伟、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的张飞庙;有由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黄家亭子、状元洞等组成的东山园林;有松苍竹翠、境幽林静的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有集楼、台、亭、阁于一山,融古、雅、奇、秀于一体的“嘉陵第一江山”锦屏山公园等等。

阆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

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灯戏、傩戏、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人遗风。

除此之外,阆中还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属南充市。

乘坐汽车去阆中是比较推荐的方式。

南充有一小机场高坪机场,但是航班较少。

阆中没有火车站,坐火车的游客可以到南充火车站或广元火车站。

阆中城区主要交通方式诗交、出租车,出租车起步价4.5元。

古城景区内限制车辆通行,有观光车及一些特色交通工具。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四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这里就是乎迢方城的“下东门”。大家看这高达12米的城墙多雄伟、多壮观。在城外,本来还有护城河。城门处架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进来朗这个地方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城门是城墙上的薄弱环节,有了瓮城。就大大增强了城池的防卫手段。这里地方根小,四周为高墙围护,即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有的瓮城门并不是开在城门对面,而是拐个弯开在旁边。更可防止冲入的敌兵一较作气冲到城门下。通过拐弯来消解敌兵锐气。这些设计思想都是古人在长期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大家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造讲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座小关帝庙。关帝是武圣人。把关庙修进瓮城里,却是平迢人的独特创造。请大家随我进城,上城墙参观。

现在我们已经在城上了,这里本来还有城楼。在战争中毁掉了。这座建在城墙上的台,传说就是尹吉甫的点将台。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将,在历史上游藩有名,《律经冲的《较高》、《冠r2等几首诗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对北方游牧民族0l犹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挥的。为了巩固北伐的成果,他还在这里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遗迹这里还有多处。在京陵村附近还有一处村茁叫尹村,传说是尹吉甫当年驻兵酌地方。在上东门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书“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东门里还有一座纪念尹吉甫的小庙。

请大家随我观赏一下古城的建构。

我们看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宋代官府编写的《营造法式》上有个书面解释:“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与丈夫也。”意思是说城墙高大厚实,保伟丈夫;女墙单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间有的地方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竞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虽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起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我们看:两边的女儿场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上还修筑了垛口,垛口还留着供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这当然是为了实战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闲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7它是保卫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弯机,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来,因此守城的士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城墙脚下反丽成丁防御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塌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干遥古城除了具备这些共性持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乎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门,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们刚才进来的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伯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lo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宜了。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乎迢城内文物众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盖琉璃的建筑,就是城因庙、财神庙建筑群,近处观看,可以见到它馆角高桃、群昂飞动、油漆彩绘的壮丽景色。在它附近很显眼的那座现代大楼是平适中学教学楼。文庙大成殿就在校园内,从这里看不清蔑。为保护原来的风貌,古城中一般是不准建楼的,干迢人却为学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学楼,足见对教育的重视。平迢中学也不负众望,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保持着这所省级重点中学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五

各位游客,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导游萱萱。今天我很高兴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平遥古城,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座古城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俯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乌龟乃长生之物。寓意着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三千个,传说它是孔子三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我们现在从北门进入古城,请大家在游览中主意交通安全,现在我们出发——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蜓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中轴线。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我们现在正走在西大街上,看这里就是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形式。其经营网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

大家看这里有很多小吃店,我们平遥的美食有平遥牛肉,平遥碗秃,栲栳栳等。大家可以品尝一下。平遥的推光漆器非常漂亮,尤其是女孩子的首饰盒,十分精美。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平遥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是漆器中的精品。

好了,现在我们到达了中心市楼,古城里有县衙,中国商会馆,中国镖局,文庙等20个景点,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下午三点我们到北门集合上车。平遥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展现了我国汉民族的建筑文化风格,游览后,大家一定回味无穷,好,现在我们就穿越到古代,去感受“晋商”文化吧!祝大家玩得开心!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六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观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枣庄之行的地接导游员。坐在驾驶座上全神贯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十几年的旅游车驾驶经验,由他为我们开车,交通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师傅和我会像接待老朋友一样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预祝大家此次枣庄之行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乘车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台儿庄古城”,大家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听我讲讲枣庄的基本情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与江苏省接壤。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建市于1961年,辖五区一市和一个高新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万。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的“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枣庄被誉为“万年家园,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历史上的台儿庄只是一个城镇,乾隆皇帝御笔钦赐“天下第一庄”。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又为这座城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途经台儿庄的运河,是三千华里运河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是“活着的古运河”,有人说,“观长城上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可谓真知灼见。

1938年春天,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所以,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扬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说话间,我们已经快进入台儿庄古城景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红色旅游车的车牌号: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有什么问题,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

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官式建筑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成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前面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大衙门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大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大衙门街的旧名。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远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诉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人仍然洁身自好,“可作风范”。

好了大家请跟紧我,注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座桥就是广源桥,又称“玉带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时任参将赵登高主持兴建,寓有“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的之意,故称“广源桥”。桥长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桥面宽2.2米,是古城所有拱桥中跨度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个座建筑就是扶风堂,这处宅院为晋派建筑,俗称万家大院,由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四十万”兴建。万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这座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体式,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60多间房屋,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我军掩体,战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我们看到的扶风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称为“文化基因复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这条河就是古运河,明万历二十一年动议开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来未曾断流。台儿庄大战期间,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桥,就在前面这个位置。1959年,国家对京杭运河进行改造,将原运河取直,这段运河保留在旧城内,成为景观河。

四十万码头:为万家私人码头,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货船装卸货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内现有此类码头13座,这些古码头,在准备拆除的时候,因为陈伟市长的发现,才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见证“活着的运河”的历史遗存。

广济桥,俗称“丁字桥”,原为木桥,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长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桥面宽2.7米,桥石为皇宫专用的苏州木渎金山石。街坊邻居感念万家周济大众的慈善之情,称其为“广济桥”。

三恪堂与运河税史馆,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陈家对三恪的解释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恭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人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现存“陈万祥”商号。

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的,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鲁南民居,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陈府的门头不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衙门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

这座建筑为台庄驿站,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驿。驿站是古代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驿站的功能,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十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间隔二三十里。台庄驿为水驿,是伴随着漕运发展而设立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台儿庄设立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编制增加到五人。

台儿庄水驿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这座庙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名为翠屏学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义塾,对外收徒。该私塾1938年毁于战火,现在原址重建。

这个大院为日升昌票号的分号——日升昌记。为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人吴玉章从太原阳谷带职来台儿庄,开设“日升昌”分号,俗称吴家票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这样的票号,在台儿庄有七家之多。吴家票号虽为山西人所建,却是典型的鲁南风格。

现在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多媒体场景再现等手法,用货币、契约、商标、印鉴、戥(deng)秤、税单、股票等商业实物和资料,展示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台儿庄商贸文化,讲述台儿庄的商业文化变迁,特别是票号发展的历程,从不同角度折射台儿庄商业文化的流金岁月。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现在原址复建。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驻台参将赵登高陪同他游览了台儿庄城。

当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这座拱桥时,一位女子说:“步步高。”

乾隆皇帝走到桥上,问:“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这女子说:“万岁爷洪福齐天,国运步步高扬,我们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问:“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说法啊?”

女子脱口而出:“万岁爷,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乾隆皇帝说:“你真是一张巧嘴。”

后来,城里人把这位苏州女子称为“巧嫂子”。

谢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楼,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绮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为苏杭茶楼。沈绮有茶园百亩,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兼开茶馆。咸丰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了苏杭茶楼,改名谢裕大茶行。原建筑毁于1938年的战火,因为是全木质结构,大火三天不灭。现在原址复建,为茶艺文化展示区。

这座京派建筑名为文汇酒楼,原名“聚奎楼”,为守备署守备瞿翼龙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经营沿运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在此用膳而名声大振。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更名为文汇酒楼,现为大战文化展示区。

到此我们今天的游程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处还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期待您的再次光临!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七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望省会武汉、西接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常德、岳阳、益阳交界、北与荆门毗邻。辖荆州、沙市两个区和公安、监利、江陵三个县及松滋、洪湖、石首三个市。总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

荆州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形成,它是大禹治水定天下,定下来的九州之一,因为它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北、湖南,两广边界和河南南阳盆地,而且靠的是湖北省南漳县西边的荆山山脉,当时古人按照依山傍水定地名的惯例定它为荆州。这个城市的特点就是一城二名,既叫荆州城,又叫江陵城,江陵城的来历是两千六百多年以前成立了江陵县,江陵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远处无高山,近处皆陵埠”,也就是远处没有高山,近处都是丘陵和水的意思。“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城市。

现在咱们所在的位置是荆州市的沙市区,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没有来过我们沙市的呢?沙市原先是个轻工业城市,特别是纺织业比较发达,而且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企业,比如说活力28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另外呢,沙市最早的时候也不叫沙市,叫沙石,可能是因为原来这里石头比较多的原因吧。原来它是长江上比较热闹的一个码头,早在1895年,清政府跟英国签定的(马关条约)里面有一条就是在长江上开辟五个通商口岸,那么沙市就是这五个通商口岸中的其中之一。

荆州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长江三峡旅游线、古三国旅游线、楚文化旅游线上,人文景观很多,历史遗迹遍布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鸡公山遗址、楚纪南城、八岭山古墓群、荆州古城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9(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吴为夺取荆州,不是留下了“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国遗址。主要有江陵的关公点将台、马跑泉,洪湖的曹操湾、乌林寨,监利的子龙岗、华容道,石首的绣林镇、刘郎浦,公安的孙夫人城等。荆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历经1800多年,古貌犹存。现存城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过南方所仅有,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城内有建于唐代的开元观、玄妙观,建于明代的太晖观,建于清代的文庙、关庙和铁女寺。据考古发现、,荆州早在五千年前就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地区,城北的鸡公山就是五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五、六千年前,人类在荆州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战过时代,青铜器冶炼技术,煅铸铁技术,丝织刺绣技术和漆器工艺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老庄哲学、楚辞文学和音乐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纪南城及其周围,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83处,大型古墓800多处,其中包括18个楚王的葬墓。三国时期,诸葛亮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过也。”魏、蜀、吴三国的众多政治家、军事家围绕荆州斗智斗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许多三国胜迹。

荆州自古人杰地灵,素有“唯楚有才”之誉。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就曾在这里任职20余年。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表字灵均。“正则”即“平”,以法天:“灵均”即“原”,以法地。战国时期楚国人,故里汉寿沧港。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初7日(有说初5日),逝于公元前278年,5月初5日,享年62岁。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后,“屈”是楚国(昭、屈、景)三族中第一个大旺族。武王把次子“瑕”分封在屈的地方,即今日的汉寿境地。“瑕”就以“屈”为他的派称,以后便成了“屈”姓。从“瑕”到屈原已有5百多年的历史。屈原的祖父屈宜恤,做过宣王时的司马,威王时的“莫敖”,是威震诸侯的大将军,屈原的父亲屈丐,字伯庸,是统帅楚国最精锐“申息”之师的大将军。

屈原幼年,入公侯子第学校读书,资质聪颖,过目不忘,又日夜苦读,积累了不少文、史、神话和天文方面的知识,加之其父母教育甚严,公认他是王族子弟中的姣姣者。屈原青年时,就明于治理,娴于辞令。德才兼备,又是武王的后裔,怀王很器重他。约18岁就选入王室,20岁就奉命第一次出使(使者相当大夫)齐国,出色地完成了六国联盟的重任。约22岁被任为左徒(太傅,即国王的秘书长)仅次于令尹(宰相),职位极大,并与楚怀王“成言”,即对天盟誓,君臣志同到老。便参与怀王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他积极主张明王法度。举贤荐能,联齐抗秦,统一中国,实现“美政”,怀王乐意采纳。然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贵族集团嫉妒屈原,反对改革,尽力谗毁,昏君糊涂地把他流放,此时屈原约30岁。

屈原离京后,前往江南途中,因秦魏攻楚时,怀王想起屈原,便派人找回了他,怀王命他第二次出齐,联齐抗秦,凭自身的才名和三寸不烂之舌,一举说服齐宣王。但是,张仪又勾结南后再次诋毁屈原,怀王勃然大怒,改任他为三闾大夫,此职是掌管王族三姓的有关事务,负责谱牒,祭祀和教育等。虽职位较高,但不能面见国王。当怀王出秦赴约时,容颜憔悴的屈原,跪在路边哭劝,反被奸臣靳尚推倒在地,飞车而去,其恶果怀王被扣,囚禁三年,死于秦国,这时屈原已42岁。

屈原听说怀王灵柩已回,赴京扶柩痛哭,并奉劝襄王与秦断交,襄王已动心而未成行,反娶秦王之女,认贼作父,屈原竟拼命求见,在宫门口却碰上子兰,他大声怒骂子兰。第二天,子兰向襄王极力 屈原,襄王大怒,便撤了他三闾大夫之职,流放江南很久他已50余岁了。

屈原离开郢都,沿长江而下,满怀悲愤,忧愁交加,便写下了《离骚》。在流浪中写了《招魂》,还设灵位诵此诗祭祀怀王。以后过洞庭、逆沅水,回到汉寿沧港故里住了很久。在此期间他每天在河边湖畔走来走去,独吟诗歌。他已面黄肌瘦,形若枯槁。一天在沧浪河畔遇渔父相交谈心,便写下了《渔父》。尔后,他离家行至湘水时,秦军破郢都,闻此消息,他更忧国忧民,心似火焚,就写下最后一首《怀沙》诗,表明他坚守忠洁、誓死不屈的决心。于5月5日自沉汩罗江,年62岁,故里沧港人民一听到屈原投河,立刻去汩罗捞尸,并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河中,以免鱼龙伤害尸体。年年如此,便成了端午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的传统风俗。

1953年,农历5月初5日,我国广泛开展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同年9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开会纪念屈原,号召全世界人民向他学习。

屈原创造了与日月争光的楚辞25篇,其中23篇是在故里沧港写就。《离骚》是中国诗坛的杰作。也是世界著名的史诗,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在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里还挂着屈原的画像。《国风》和《离骚》合称为“风骚”,连诗人也称“骚人”。抗日时期,曾一时定5月5日为“诗人节”。

屈原虽已离我们2283周年了,但他的著作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世代缅怀他,而且要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他。我们要学习他坚持奋进的思想,忠诚高洁的品德,宁死不屈的意志和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

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20xx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公安派”文学才子三袁,当代著名文学家曹禺、邹荻帆、欧阳山等,都是荆州人。

荆州水陆交通发达,通信设备日趋完备。有干支公路1569条,全市在网通车里程4099.18公里,中心城区公交线路28条,运营线路网长度138公里。207、318国道和宜黄公路贯穿全境。焦枝、荆沙铁路穿越其间。以长江、汉江为主航道,水上运输便利。拥有程控电话、光纤通讯、彩色电视电话、数字微波等现代化通信设备,同时受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电业务。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八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观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枣庄之行的地接导游员。坐在驾驶座上全神贯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十几年的旅游车驾驶经验,由他为我们开车,交通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师傅和我会像接待老朋友一样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预祝大家此次枣庄之行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乘车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台儿庄古城”,大家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听我讲讲枣庄的基本情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与江苏省接壤。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建市于1961年,辖五区一市和一个高新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万。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的“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枣庄被誉为“万年家园,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历史上的台儿庄只是一个城镇,乾隆皇帝御笔钦赐“天下第一庄”。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又为这座城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途经台儿庄的运河,是三千华里运河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是“活着的古运河”,有人说,“观长城上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可谓真知灼见。

1938年春天,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所以,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扬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说话间,我们已经快进入台儿庄古城景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红色旅游车的车牌号: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有什么问题,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

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官式建筑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成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前面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大衙门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把大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大衙门街的旧名。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远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诉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人仍然洁身自好,“可作风范”。

好了大家请跟紧我,注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座桥就抒源桥,又称“玉带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时任参将赵登高主持兴建,寓有“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的之意,故称“广源桥”。桥长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桥面宽2.2米,逝城所有拱桥中跨度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个座建筑就是扶风堂,这处宅院为晋派建筑,俗称万家大院,由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四十万”兴建。万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这座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体式,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60多间房屋,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我军掩体,战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我们看到的扶风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称为“文化基因复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这条河就逝运河,明万历二十一年动议开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来未曾断流。台儿庄大战期间,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桥,就在前面这个位置。1959年,国家对京杭运河进行改造,将原运河取直,这段运河保留在旧城内,成为景观河。

四十万码头:为万家私人码头,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货船装卸货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内现有此类码头13座,这些古码头,在准备拆除的时候,因为陈伟市长的发现,才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见证“活着的运河”的历史遗存。

广济桥,俗称“丁字桥”,原为木桥,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长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桥面宽2.7米,桥石为皇宫专用的苏州木渎金山石。街坊邻居感念万家周济大众的慈善之情,称其为“广济桥”。

三恪堂与运河税史馆,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陈家对三恪的解释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恭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人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现存“陈万祥”商号。

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的,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鲁南民居,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陈府的门头不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衙门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

这座建筑为台庄驿站,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驿。驿站逝代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驿站的功能,一施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十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间隔二三十里。台庄驿为水驿,是伴随着漕运发展而设立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台儿庄设立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编制增加到五人。

台儿庄水驿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这座庙堂式建筑逝城的一所私塾学校,名为翠屏学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义塾,对外收徒。该私塾1938年毁于战火,现在原址重建。

这个大院为日升昌票号的分号——日升昌记。为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人吴玉章从太原阳谷带职来台儿庄,开设“日升昌”分号,俗称吴家票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这样的票号,在台儿庄有七家之多。吴家票号虽为山西人所建,却是典型的鲁南风格。

现在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多媒体场景再现等手法,用货币、契约、商标、印鉴、戥(deng)秤、税单、股票等商业实物和资料,展示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台儿庄商贸文化,讲述台儿庄的商业文化变迁,特别是票号发展的历程,从不同角度折射台儿庄商业文化的流金岁月。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现在原址复建。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驻台参将赵登高陪同他游览了台儿庄城。

当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这座拱桥时,一位女子说:“步步高。”

乾隆皇帝走到桥上,问:“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这女子说:“万岁爷洪福齐天,国运步步高扬,我们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问:“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说法啊?”

女子脱口而出:“万岁爷,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乾隆皇帝说:“你真是一张巧嘴。”

后来,城里人把这位苏州女子称为“巧嫂子”。

谢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楼,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绮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为苏杭茶楼。沈绮有茶园百亩,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兼开茶馆。咸丰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了苏杭茶楼,改名谢裕大茶行。原建筑毁于1938年的战火,因为是全木质结构,大火三天不灭。现在原址复建,为茶艺文化展示区。

这座京派建筑名为文汇酒楼,原名“聚奎楼”,为守备署守备瞿翼龙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经营沿运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在此用膳而名声大振。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更名为文汇酒楼,现为大战文化展示区。

到此我们今天的游程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处还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期待您的再次光临!

推荐古城展位设计说明范文范本九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观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枣庄之行的地接导游员。坐在驾驶座上全神贯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十几年的旅游车驾驶经验,由他为我们开车,交通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师傅和我会像接待老朋友一样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预祝大家此次枣庄之行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乘车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台儿庄古城”,大家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听我讲讲枣庄的基本情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与江苏省接壤。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建市于1961年,辖五区一市和一个高新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万。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的“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枣庄被誉为“万年家园,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历史上的台儿庄只是一个城镇,乾隆皇帝御笔钦赐“天下第一庄”。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又为这座城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途经台儿庄的运河,是三千华里运河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是“活着的古运河”,有人说,“观长城上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可谓真知灼见。

1938年春天,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所以,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扬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说话间,我们已经快进入台儿庄古城景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红色旅游车的车牌号: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有什么问题,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

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官式建筑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成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前面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大衙门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大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大衙门街的旧名。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远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诉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人仍然洁身自好,“可作风范”。

好了大家请跟紧我,注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座桥就是广源桥,又称“玉带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时任参将赵登高主持兴建,寓有“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的之意,故称“广源桥”。桥长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桥面宽2.2米,是古城所有拱桥中跨度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个座建筑就是扶风堂,这处宅院为晋派建筑,俗称万家大院,由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四十万”兴建。万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这座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体式,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60多间房屋,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我军掩体,战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我们看到的扶风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称为“文化基因复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这条河就是古运河,明万历二十一年动议开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来未曾断流。台儿庄大战期间,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桥,就在前面这个位置。1959年,国家对京杭运河进行改造,将原运河取直,这段运河保留在旧城内,成为景观河。

四十万码头:为万家私人码头,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货船装卸货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内现有此类码头13座,这些古码头,在准备拆除的时候,因为陈伟市长的发现,才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见证“活着的运河”的历史遗存。

广济桥,俗称“丁字桥”,原为木桥,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长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桥面宽2.7米,桥石为皇宫专用的苏州木渎金山石。街坊邻居感念万家周济大众的慈善之情,称其为“广济桥”。

三恪堂与运河税史馆,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陈家对三恪的解释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恭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人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现存“陈万祥”商号。

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的,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鲁南民居,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陈府的门头不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衙门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

这座建筑为台庄驿站,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驿。驿站是古代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驿站的功能,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十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间隔二三十里。台庄驿为水驿,是伴随着漕运发展而设立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台儿庄设立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编制增加到五人。

台儿庄水驿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这座庙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名为翠屏学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义塾,对外收徒。该私塾1938年毁于战火,现在原址重建。

这个大院为日升昌票号的分号——日升昌记。为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人吴玉章从太原阳谷带职来台儿庄,开设“日升昌”分号,俗称吴家票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这样的票号,在台儿庄有七家之多。吴家票号虽为山西人所建,却是典型的鲁南风格。

现在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多媒体场景再现等手法,用货币、契约、商标、印鉴、戥(deng)秤、税单、股票等商业实物和资料,展示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台儿庄商贸文化,讲述台儿庄的商业文化变迁,特别是票号发展的历程,从不同角度折射台儿庄商业文化的流金岁月。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现在原址复建。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驻台参将赵登高陪同他游览了台儿庄城。

当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这座拱桥时,一位女子说:“步步高。”

乾隆皇帝走到桥上,问:“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这女子说:“万岁爷洪福齐天,国运步步高扬,我们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问:“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说法啊?”

女子脱口而出:“万岁爷,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乾隆皇帝说:“你真是一张巧嘴。”

后来,城里人把这位苏州女子称为“巧嫂子”。

谢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楼,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绮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为苏杭茶楼。沈绮有茶园百亩,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兼开茶馆。咸丰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了苏杭茶楼,改名谢裕大茶行。原建筑毁于1938年的战火,因为是全木质结构,大火三天不灭。现在原址复建,为茶艺文化展示区。

这座京派建筑名为文汇酒楼,原名“聚奎楼”,为守备署守备瞿翼龙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经营沿运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在此用膳而名声大振。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更名为文汇酒楼,现为大战文化展示区。

到此我们今天的游程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处还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期待您的再次光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