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范文(优秀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7 23:07:42 |
  • ZTFB |
  • 7页

议论是一种通过辩证推理、论证等方式表达观点和见解的文字形式,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总结要注重实用性,突出重点,尽量避免琐碎的细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一

2、《黄帝内经》记载了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

茹丸。

3、中医专科的分化始于汉代,设太医令;唐代设太医署;宋代设太医局。

4、临产六字要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

1、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

月经病:凡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统称为月经病。

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月经的生理现象:

(1)初潮。

一般13~14岁之间,可早至11~12岁,也可迟至16岁。

(2)周期。

月经有明显的节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

(3)经量、经色、经质。

一般经期第2~3天经量最多,总量约为30~80ml,经色黯红,初时较浅,量多时经色加深,将净时渐淡。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4)绝经。

以停经一年以上的最后一次月经位标志。45~55,也可早至40晚至57岁。

4、天葵:天葵源于先天,属阴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

5、冲任二脉:冲脉、任脉与督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属奇经。

6、妊娠五个月可用听诊器听到胎心音,胎动120~160次/分,胎心率多为150~160次/分。

7、预产期的计算是以末次月经第一天的日期为基数,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阴历则加14),前后14天分娩属正常。

8、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9、分娩结束后,产妇的全身脏腑、气血与胞宫逐渐恢复到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需要6周。

10、分娩后,子宫内的淤血浊液经阴道排除,称为恶露。

第三章。

1、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中以寒、热、湿邪较为常见。

2、脏腑功能失调,以肾、肝、脾的病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

第七章。

1、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的一类病症,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6个病症。(了解各个病的诊断要点)。

2、崩漏: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由于崩与漏二者相互转化,故统称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诊断要点:

(1)病史。

(2)症状。

(3)检查。

治疗原则:量多势急--“治标”,塞流,即止血;

量少势缓--“治本”,澄源,即正本清源;

血止以后--复旧,即固本善后,调理恢复,以恢复冲任气血蓄溢之周期和胞宫定期藏泻之规律。

3、女子年满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经建立起月经周期规律后又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

4、痛经。

诊断要点、辨证要点。

5、绝经前后诸证: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酸背、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烘热汗出是最典型的症状)。

第八章。

1、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2、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任带二脉损伤,以致带脉失约或失养。湿邪所伤,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则带下过多;若精亏血少,任带二脉失养,则带下过少。

3、常见阴道炎诊断要点p123。

第九章。

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2、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残角子妊娠;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3、胎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流血,时作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

4、胎动不安: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或小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

此外,还要求胎漏、胎动不安的辩证论治,其中特别是肾虚证的寿胎丸。

第十章。

1、产后“三病”指产后病痉、郁冒、大便难。

2、产后“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辩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痛,以验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3、产后发热要求了解它的辨证分型:比如哪些表现是哪个分型的。

4、产后血瘀的代表方:生化汤及代表药物。

第十一章。

1、子宫肌瘤可分为黏膜下、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可采取中医特色疗法。

2、成熟卵巢的体积约为4*3*1cm,重约5-6g。

第十三章。

1、卵巢的主要功能:排卵(生殖功能)和分泌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2、掌握雌激素与孕激素的作用。

第十六章巴氏分级法p316。

第十七章避孕成功率最高的宫内节孕器。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二

中医医院临床重点糖尿病专科工作总结糖尿病科作为怀化市中医特色专科,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糖尿病科的进展,一直把该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之一和主要发展目标进行规划。202**年在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及内二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评。

一、科室的基本概况:

全科共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9人,我科拥有胰岛素泵4台,血糖检测仪4台,心电图机1台,呼吸机2台,输液泵2台,微量泵2台。拥有标准床位50张,带有独立卫生间,彩电,中央空调,住院环境温馨,整洁。有糖尿病专科门诊一个,常年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坐诊。

二、202**年工作主要开展情况:

1.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业务年总收入达1300余万元,其中门诊业务收入300余万元。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突出中医特色,科室新开展了穴位注射,穴位敷贴,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中药外洗等中医特色诊疗手段,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普遍运用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及良好的社会效应。

2.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医疗安全氛围。全科人员在理论上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实质,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护士法、传染病法制法、输血法等)。同时让全科成员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捐赠活动,使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院内院外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按照医疗规则操作,提高了医护人员整体素质。

3.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扩大医院影响力。202**年全年担负溆浦县糖尿病协会专家指导,每月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讲座一次,规范1、2型糖尿病中西治疗,并多次派医务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糖尿病专科学习及讲座,每月由高年资医师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一次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并选送成恺伦主治医师及肖丽护士分别至湖南省人民医院及湘雅附二医院进修专业知识。使我们科室整体业务水平及熟练程度更上一层楼。

4.规范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生要求按国家最新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书写中医病历,按时高质量完成病历书写,保证病历质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以免发生医患纠纷,减少不必要的争议。使我科全年无医疗事故发生。

5.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效益。我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准则,切实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始终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做到“六心、七声”的微笑服务。护士给病人打输液前,先给病人和家属作健康宣教、介绍医院的环境(如厕所、安全通道、饮水机的位置等)、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有事请按铃、热天开空调制冷、冬天开空调制热等。经环境改善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后,病人对我科的服务比较满意,现我们科门诊住院的病人不断增多,服务得到全县人民的认可,在院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1、糖尿病科是怀化市中医特色专科(2012-202**年),根据原怀化市卫健委相关文件精神,我科中医特色专科已到有效期,2016年初我科将主动与医务科、院领导联系,积极申报市重点专科,积极做好筹建省重点专科准备。

2、消渴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应用得到新发展,我科虽然开展了消渴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工作,然而由于多方原因,消渴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工作一直开展缓慢。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等的研究探讨,并完善其诊疗方案。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中药熏洗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等。

3、专科分组建设有待加强,逐步规范按病种分科分组收治病人。对高年资医师重点专科专病培养,逐步形成糖尿病治疗学组及脑病治疗学组,强化专业方向。争取每年派出一名医生进修专科专业,选派王波主治医师进修糖尿病专业,掌握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优势。

5、需进一步加强质控力度,严格质量关,杜绝或减少医疗差错、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三

针灸理疗科于2012年9月开始申报酒泉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虽然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起步比较晚,经过近二年的重点专科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和软硬件实力在发展中得到了较快提升,重点专科的建设也为我科的学术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医特色治疗疾病明确、简捷、疗效显著。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赵生亮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科室迅速壮大,现有床位30张,门诊与住院治疗体系完整,完善各种传统的治疗方案及操作规程,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提出并制定以科研创新为立科之本,专病专治为特色的科室发展规划。将传统的各种特色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基础治疗相结合,治疗遵循统一指导原则,归纳各项诊疗信息,及时总结临床经验,并将其服务于基层,使传统中医药治疗惠泽于广大民众。现将本科室2014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4全年的工作完成情况,科室中医诊疗率达到98%以上。服务区域扩大到全县,东半县乡镇患者明显增多。克服困难,开设门诊,积极收住患者,“冬病夏治”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群众认可;中医针灸理疗有了明显进步,理疗14468人次,增长2.3倍,病房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70%以上,收入60万元,有效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全年门诊27616人次,增长9.5%,收入160万元(业务55万元药品95万元)。中医会诊964人次;全年收住病人612人次,病房收入179万元(业务收入119万元药品60万元),住院病人药占比33.63%,次均费用2770元,未超出各项医保政策的规定;科室共计收入339.5万元,增长29%,根据科室业务发展需要,请相关业务科室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鼓励人员对相关知识进行自学。老、中、青三级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形成。积极开展学术传承,带动中医科室特色发展。全年完成中西医带教6人次,西医学中医培训300人次,圆满完成卫生厅工作安排;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医特色技术的发展。

二、科室中医特色治疗。

1、中医特色治未病治疗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病治疗原则,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施治基础,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开展了头部推拿,足浴,针刺,灸疗,学位贴敷,刮痧,拔罐,刺络,放血,穴位注射以及冬病夏治等传统治疗项目,有效缓解症状,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疼痛专病治疗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基层群众防病、治病意识的提高,来我院本科诊疗颈肩腰腿痛的病人日益增多,一些病患者甚至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这一类的病患者临床上已在他处治疗或自行服用止痛类的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或不缓解,来我院本科给予针灸、推拿、拔罐、电磁等治疗后,患者颈肩腰腿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3、中医传统疗法:我科开展多种中医特色传统疗法,包括普通针刺、灸法、穴位贴敷、梅花针、拔罐、耳穴压籽、刺血疗法、足浴保健、刮痧、穴位注射、中风康复、冬病夏治贴敷疗法等,适用于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症、各种疼痛性病变、关节病变、颈椎病、腰椎病等。中医传统疗法操作相对简捷、安全、无副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机体失调状态,以达气血阴阳平衡。

三:科室管理方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抓医疗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科室主任以身作则,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视如亲人,真正将温情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患者。对患者认真负责,明确诊断,精心治疗合理用药。本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严格按照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发现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且及时整改,对所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明确科室工作纪律及劳动纪律,奖罚公正分明,将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现在科室已确定为我院的重点发展专科之一,虽然医院已经加大了对我科的扶持力度,但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还有许多,创建重点专科是压力也是动力,全体医护人员理论和实践结合,在现有开展的各项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中医针灸的潜力,创新中医针灸特色疗法,开展其他中医诊疗方法,使医院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更要做一个让患者满意,让百姓放心的专科。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四

高坪区2008年中医重点专科(专病)。

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在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我区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到“六个结合”:即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与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相结合;传统的“望、闻、问、切”与现代诊疗手段相结合;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实践,做到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创新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结合;专科(专病)能否持续发展与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临床师承工作相结合,有力的促进了各医院的发展,在促进和推动全区中医事业整体发展、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该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

16.6亩(新征3.8亩),建筑规模20538平方米(其中新建业务用房13000平方米),添置110万元中医医疗设备。中医脊柱专科、创伤骨科、中医肛肠科、针灸推拿科等四个科为区级重点专科,创伤骨科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股骨近端骨折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列为四川省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工程建设项目协作单位。该院计划在国家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周期内完成肛肠、针灸两个四川省重点专科的验收,争取市级重点专科达到六个(增加推拿和康复科为市级重点专科)。通过项目建设,在继续加强中医骨伤科为主的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走“大专科,小综合”的道路,使之成为集内、外、妇、儿、肛肠、针灸、急诊、创伤急救、康复理疗、中药制剂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院。

二、全面加强基层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今年全面开展了区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制定了《高坪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及验收标准》,建设目标一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批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疗效显著的专科(专病),形成一院一品牌,一院一专科;二是培养一批中医药专科(专病)人才骨干;三是挖掘、整理并推广一批中医药专科(专病)技术。今年确立了第一批11个区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并确立了23个乡镇卫生院中医专科(专病)设置。目前,区乡两级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切实加强中医专科(专病)人才的培养。市中二院在专。

科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中医专科人才培养的竞争机制,制定激励措施,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并把经过系统整理的中医专科诊疗技术,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注重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以促进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今年12月在基层乡镇卫生院选派8名中医骨干到成都参加全省项目培训。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五

我院骨伤科自2008年被正式列入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以来,医院把该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作为医院重点中心工作之一,为该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认真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及《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和特色中医专科建设标准》文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工作布署,制定3年(2009年至2011年)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规划。

1、医院将在设备配置、建设经费安排中予以倾斜,预计购置手术显微镜、肩关节康复仪、肘关节康复仪、下肢关节康复仪、骨科专用多功能床,设立功能康复室。

2、在人才结构与培养方历方面,有计划的安排4~5名专科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主修关节、脊柱、微创、小儿骨科。定期进行全体专科技术人员业务学习,了解骨科新进展情况,合理开展和推广无柄髋关节置换、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等新技术,逐步行成:创伤、关节、脊柱、手外、小儿骨科、骨病专业小组;形成“高、中、低”、“老、中、青”完整合理的学术梯队。

3、严格参照制定的常见病种及重点病种诊疗规范处治病人。重点病种组需不断完善诊疗规范,进行病人随访疗效评定,形成模块有章可行。

4、加强传统中医疗法及专科特色建设,提高专科制剂使用率,合理用药,提高中医药参与率,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

5、继续加快《三消洗剂治疗创伤性感染的临床研究》、《腰推退行性骨关节炎与i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课题的整理、分析、讨论、接受成果认为。

6、加强质控力度,及时整改,紧抓医疗质量,杜绝和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7、加强专科护理、特色护理、健康宣教工作体现中医特色。

8、收集国内外专科信息资料、建立信息库及网站。

9、进一步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及工作总结及时整改、完善。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是我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把握这一契机,不遗余力的工作,力争在周期内评审验收。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六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使我院中医骨伤专科的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院的中医骨伤专科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

3.每年12月底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二、加强医疗业务建设,提高业务总量。

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突出中医骨伤专科以中医特色为核心的方针;进一步充实中西医并重的治疗体系;遂步完善科室制度和专科、专病诊疗护理规范;加强中医特色疗法,培养并增强我院重点中医骨伤专科在冀南地区医疗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多方努力,力争本中医骨伤专科住院病人数、门诊就诊数及业务收入均较增长15%,医疗质量标准全面达到或接近国家标准。

三、加速人才引进培养。

床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结束后能达到独立开展工作。定期邀请上级中医院相关专家来院会诊讲学,指导中医骨伤专科工作。加强内部学习和岗位培训。

四、增加硬件投入改善住院条件。

为专科医疗业务开展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硬件条件,通过基础建设增加部分病房。进一步改善住院条件,提高专科医疗护理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使专科临床诊疗及科研设备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五、完成诊疗护理规范编写总结。

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专科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的整理草案。坚持实行诊疗和护理规范同期进行,2011年11月完成重点专科的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的整理草案,邀请院外专家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初步总结修改,然后院内试临床运行,2012年1月整理并提请院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打印成册上报医务科备案。

六、开展专科科研推动科技创新。

进一步充实临床科研研究能力,推进科技兴院的基本发展思路。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观察和专科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撰写高质量的专科学术论文。计划内发表cn及以上级别专科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国家级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争取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1项。积极主动和省内外大中型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以及学术科研机构保持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设备、人才、信息等资源,依靠人才培养和引进全面提升我院科技创新能力。

七、运行专科网站开展多方位交流。

大中医科的影响面;全面提高我院中医科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主动和省内外大中型医院以及学术科研机构保持学术联系和学术交流,形成自己的学术网络。充分利用和引进智力资源,不断汲取他们的新疗法、新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融入到我院的特色诊疗体系中去,使我院的中医骨伤专科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013年10月25日。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您们好!在这举国欢庆的金秋十月,迎来了省重点中医专科评审组的领导及专家对我院肛肠科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工作进行终评验收。这既是对我们开展创建工作的检阅,也是各级领导对我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江油市中医医院向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院肛肠科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工作的总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我院肛肠科于2011被四川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通过全科人员的努力,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已按计划基本完成,现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实现情况。

1、目标、预期取得的进展。

在重点专科建设初期我院肛肠科确定的主要目标为把我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中医肛肠重点专科,预期在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方面,从理论、临床等方面获得一定的突破。

2、关键指标的实现情况(1)综合情况。

我院肛肠科现有医务人员21人,医生6人,护理15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1人,中级2人,初级2人,高级职称人数占全科医务人员的33%,人员结构较专科建设前得到了优化。成立了以江油市名中医学科带头人姚惠琼、科主任薛会才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分设两个专业治疗组。

在医疗环境方面,目前我科有门诊用房305.60m2,有诊室2间、治疗室5间,病房用房970m2,设置床位30张,治疗室2间、办公室2间,病人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医疗设备方面,全科现有拥有结肠透析治疗机、肛肠综合治疗机、全自动熏洗治疗机等专科医疗设备30余台件,设备总资产共计万元,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均达到重点专科的要求。由于近年来添置多台专科设备,极大的满足了业务需求,设备配置达到了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专科建设初期我科确定了痔病、肛漏、肛裂病等为研究方向,着重于中医药治疗上述疾病的临床运用研究,建设周期内承担了《微菱形切口不全式缝合术治疗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科研课题,开展了肛周局部喷雾、穴位注射等新技术项目2项,在国家、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黄蝉蜕汤治疗顽固性泄泻体会》、《益气增液汤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46例》《手指按摩灌肠法治疗肠粪嵌塞的临床观察》《钡剂灌肠致医源性肛门直肠异物1例》、《乌梅汤化裁治疗肛周湿疹临床观察》等学术文章6篇。并获得了肛肠科同行的好评。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八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医药卫生发展战略标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疗法,进一步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结合我院专科建设的现状,特制定我院重点中医专科2006-2010年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一)专科建设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技方法,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的能力,发展中医药理论,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

(二)专科建设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三)专科建设要发扬学术民主,努力保持和促进良好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力争在5年内建设2-4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

1、我院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水平在县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该科学科带头人均为我县中医技术骨干,今年我院加大投入扩展病区,建成后包括icu病房在内拥有30张病床,预计年收治病人800-900例。现已优先考虑将该科发展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

2、我院脑血管专科技术力量雄厚,在中风病人诊治过程中充分发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一测血压眼部检查挥中医药优势,使中风病康复率明显提高。该科扩展病区将建成拥40张床位,预计年收治病人1100-1200例的我院重点发展科室。

3、祖国医学治疗痔瘘疾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显著。我院的痔瘘科是我县唯一一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疾病的科室,目前我院痔瘘科的治疗水平也居全县之冠,可以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科。

4、我院的针灸按摩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等方面的治疗有很大优势,且极具中医特色,我院将加强该科建设,扩大规模,力争在未来5年建设成市级重点中医专科。

三、保障措施。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新技术创造良好环境。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大型生化分析仪、彩超cr等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4、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使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努力开创一种“院有重点,科有特长,人有专长“的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为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增添活力。

中医重点专科申请模板篇九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湖南省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及考评细则》及我院重点专科建设自身的评估情况,我院在省重点专科建设标准中的基本建设、人才结构与培养、专科业务、技术水平、医疗质量管理五方面都有些不足之处,科研能力方面论文不足处较多。针对我院自身的评估情况及使我院以后的专科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我院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院的特色专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订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

2.医务科每月召开一次科室协调会,检查督促指导;

4.每年12月底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和充实。

二、加强医疗业务建设提高业务总量。

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突出以中医为核心的办院方针;进一步充实中西医并重的治疗体系;遂步完善科室制度和专科、专病诊疗护理规范;加强中医特色疗法,培养并增强我院重点专科在本县医疗市场上的核心竟争力。通过多方努力,力争本专科住院、门诊、手术人次及业务收入增长达到专科业务要求的标准,医疗质量标准全面达到或接近国家标准。

三、加速人才引进培养。

坚持科技建院、人才兴院的一贯方针。积极努力地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上做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中医专科人才队伍的素质。注重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每个重点专科建设科室明年计划送出1-2名专科临床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结束后能达到独立开展工作。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相关专家来院会诊讲学,加强内部学习和岗位培训。

四、增加硬件投入改善住院条件。

为专科医疗业务开展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硬件条件,通过基础建设增加部分病房。进一步改善住院条件,提高专科医疗护理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使专科临床诊疗及科研设备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五、加强专科护理规范。

进一步完善重点专科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坚持实行诊疗和护理规范同期进行。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加强中医护理操作的应用,开展优质护理的健康教育。

六、开展专科科研推动科技创新。

进一步充实临床科研研究能力,推进科技兴院的基本发展思路。积极开展临床观察和专科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撰写高质量的专科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级期刊论文不少于3篇。尽量争取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

七、运行专科网站开展多方位交流。

定期把科普知识和我院开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放入网页,加大特色专科网络科普宣传。让患者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保健知识和我院的专科业务开展动态。通过网站,扩大我院的影响面;全面提高我院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和引进智力资源,不断汲取他们的新疗法、新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融入到我院的特色诊疗体系中去,使我院的专科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011年11月9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