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档案日范文题目(实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8:16:08 |
- ZTFB |
- 12页
对于过去的经历和学习,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提炼经验和教训。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确定总结的目的和受众,以便更好地进行文字表达。小编为我们提供的总结范文,是我们写总结时的良师益友。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一
“百里周垣抱曲隄,青青丰草映回溪,不知天厩今何处,惟见春风长蒺藜。”清人许孙荃一首《沙苑》,寥寥诗语刻画大唐御苑沙苑之美、蒺藜之盛。在故宫博物院展陈的清道光二年三月清宫贡品清单中,真实地记载了陕西巡抚端阳贡“吉利茶”;吴振棫《养吉斋从录》各省例进贡品清单中又详实地登录了陕甘总督年节贡“同州吉利茶”……这些为沙苑、蒺藜、“同州吉利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穿越史海,品鉴史册,撩起她们的面纱,解读其中的神奇。
“吉利茶”之源——沙苑。
《新唐书》载:“沙苑之上贡有靴、芑(枸杞)、茨(蒺藜)、龙沙(麻黄)、凝水石。”《宋史》载:“同州监沙苑,其贡有白蒺藜、生地黄。”《同州府志》载:“沙苑在县洛渭之间,亦名沙海、沙泽,其中盆起者曰沙阜。”沙苑,位于大荔县洛、渭河之间,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沙苑自古就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出土有距今20万年的早期智人“大荔人”;出土有中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沙苑文化”,佐证了沙苑原始农业的萌芽;唐尧时原始农业与手工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春秋时,沙苑是xxx纷争之地,秦穆公曾与晋惠公盟于沙苑王城;秦汉时,沙苑是“渭川千亩竹”;战国时,秦孝公颁布“垦草令”,沙苑农业日渐兴盛;隋统一后,在沙苑置羊监,建永丰仓,隋炀帝在洛水两岸筑“看花台”;盛唐时是沙苑鼎盛之时,建沙苑城,设沙苑监,唐玄宗时引洛水灌溉“通灵陂”“堰黄河”;清时,大荔知县周铭旂曾于沙苑一带推行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一直沿用到1949年前后。长期以来,沙苑人民求生存、谋发展,勤劳简朴,精耕细作,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光彩厚重的沙苑农业文化,培育出了丰富的物产,创造了许多驰誉全国的上名优产品,正如《新唐书》记载,沙苑的“靴”(毛皮)、蒺藜等为唐后历代贡品。
“吉利茶”之本——同蒺藜。
明李楷有《蒺藜子别传》曰:“子苑产,亦名蒺藜,然不刺人,功于人者甚繁,故天下皆知苑之有子也。状、质性具详《本草》。功之巨者,能起衰,益聪明。即不以药,试作汤服之,辄得效。然弗得其宜则不见用。夫豆藜子之拙哉?花外诸族率让之,故知子者必咨其里云。或曰:‘子故非白而玄者也,奚以白?’李子曰:‘知其白守其黑。’”
清《大荔县志》(熊兆麟)载:“大荔之白蒺藜,自唐时已入贡。《元和志》,同州贡白蒺藜子,其蔓引长如刺蒺藜而茎叶各异,紫花结荚,长寸许,荚内实大如芝麻。《本草纲目》云,状如羊肾,而色碧绿,些沙苑蒺藜子之殊於他处蒺藜子也……”
清《大荔县志》贺云鸿载:“白蒺藜,旧志引,蔓如刺蒺藜,而茎叶异,紫花结荚,实大於蚕种,肾形、碧绿色。《名医别录》,生冯翊别泽(沙苑)或道旁。《本草》,白蒺藜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蔓,七月开花,红紫色,九月结实作荚,子绵布沙上。《宋史》地里志,同州定xxx贡。《本草衍义》,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一等白蒺藜,出同州,子如羊内肾,大如黍粒。《本草纲目》,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如芝麻,状如羊肾,而蒂绿色,沙苑蒺藜以此分别。《通志》,蔓生子,有三角,沙苑最多。”
沙苑子原以藜子、白蒺藜、同蒺藜、沙苑蒺藜、吉利子等名称见载于古代本草中。正如《本草图经》说:“又一种白蒺藜,生长在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路旁也有生长。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便可以采摘。果实味甘甜而微腥,绿褐色,与蚕种子差不多大。”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白蒺藜结荚长一寸多,内子大如芝麻,形状像羊内肾而带绿色,人称沙苑蒺藜。”据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沙苑子相符。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曾悉数院内展陈的清贡品清单,清代贡茶,陕西有两种:兴安州(即安康)毛尖茶与同州(即大荔)吉利茶。吉利茶即“蒺藜茶”,唐代就有,产于大荔沙苑。从清中期宫廷茶叶贡品清单可见:清代陕西巡抚端阳进贡:百合粉三匣、薏仁米三匣、吉利茶九瓶……陕西巡抚年贡:吉利茶五瓶、百合粉五匣……陕甘总督端阳进贡:兰州挂面五箱、同州吉利茶五瓶……陕甘总督年贡:同州羊皮、同州吉利茶三瓶……其中吉利茶都是少不了的。
“吉利茶”之奇——“沙苑子”
《通鉴辑要》记载:“隋时‘同蒺藜’在大荔道路、河边所皆有,至唐遂以沙苑子称著。”
“同蒺藜”缘何“唐遂以沙苑子称著”,有段美丽的传说在流传至今。相传唐玄宗之女长乐公主自幼多病,身材弱小,食众多贵重药,仍无济于事,经常住在华清宫养病。“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率兵攻破潼关,兵至临潼,长乐公主梦中惊醒,忙与奶妈策马连夜逃奔沙苑监(今天沙苑一带),被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收留。老人复姓东方名亮,精通医道,人称“真人”,在沙苑培育了一种草药叫“沙苑子”,用它泡茶,能滋身健体,医先天之不足;防疾治病,治后天之所伤。真人对公主视如亲生,百般爱护,让女儿经常用沙苑子泡茶给她喝。天长日久,长乐公主的身体竟然越来越好。转眼间过了二三年,唐朝军队收复了长安城,太子李亨继承王位称肃宗,得知公主下落,立即派人接公主回宫。公主挥泪与东方真人告别。临走时,东方真人送给公主一个葫芦,告诉她里边装的就是自己平日采来的沙苑蒺藜,让她带回去,每日取三五钱泡茶喝,可永葆身体健康。回到宫中,宫娥们见到公主,个个不胜惊异,原来体弱多病的公主,头耸乌云,面若桃花。肃宗闻知此事,便召见公主,公主呈上蒺藜,并详细地说了蒺藜的妙用。肃宗听后,将信将疑,一连试用了半月,果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精神倍增,得知此药之神奇,于是命钦差下诏同州府进贡沙苑子,供宫中享用,此药也因此得名“沙苑子”。
据中医讲,沙苑子是一味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滋补良药,有延缓衰老、补肾固精等功效。自明、清以来,大荔人习惯在河边、地头种植沙苑子。经商或外出走亲访友常以“同蒺藜”一包相赠,“欲知相思意,遥寄同蒺藜”。更有东南亚华侨将“沙苑子”当作拜年礼或新婚贺礼,每包一斤,红纸金字封面,上书:“同州蒺藜”。后由于战乱水旱等因素,沙苑子产量也随之每况愈下。
“沙苑子”之兴——“大唐贡茶”
1950年大荔县成立“沙苑造林局”,在沙苑地区广植树木,基本控制了风沙,恢复了植被,沙苑子生产也有所恢复。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对沙苑子的功效和美丽的传说有了新的认识,大荔县在沙苑和黄河滩一代种植沙苑子就有数万亩。大荔县药材公司,指导发展种植沙苑子,引进了加工设备,在陕西首家生产出豆香浓郁、香甜可口的沙苑子“大唐贡茶”,当年在市场销售走俏畅销到省内外。随后,大荔乳品厂利用沙苑子配制的“沙苑子奶粉”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最佳保健品,一度畅销全国,沙苑子在市场走红。
“沙苑子”之盛——再进京。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二
乍想,真的不知如何去描摹你,具象也抽象,单纯也复杂。如此亲近又如此陌生,是怎样的距离与关系呢?思之又思,不禁产生些飘渺的情愫与遐思。
如果可以把档案称作朋友,那么,我们的邂逅可谓晚,相交可谓短,相知可谓浅。但这不妨事,毕竟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相伴、相守,足矣!
年轻时,档案于我是无交集的平行体,听之甚少,亲密接触便更少可能。若那样算错过,一段绵长的时光和淳厚的机缘,是令人遗憾的。又或者,这样正好,不会早一步,也不会晚一步,恰在彼时,人生多了许多积淀后相遇,才配交浅言深!
此时刚刚好,不是嘛?在那样不经意间交集成点、成线,既而成面,是惊喜亦是之后悠长的守望。好好的相携着前行,相信是彼此所愿。
与档案厮守的日子,虽忙碌却分外静谧、安然,一颗心沉在旧墨与故纸的香气里,洇出一片如梦如歌的光景。像日影里虔诚少女的祝祷,成路人心中镌刻的剪影。相视相对中,门外、窗外的喧嚣是他们的。我与档案厮磨着日复一日的光阴,心的疲惫在翻拣、修补、整理、装订中舒缓成流溢于齿间、唇边的轻歌浅唱。怎样的逍遥与放纵呀,缤纷的言语亦显苍白寡趣,无以成说。
更像是一种修行,以这样的方式穿行在历史与现实间,一行行一排排。身影或徐行或静止,目光、指尖触及,无不肃然。几多人事沧桑,几许往事依稀;几多丰功卓然,几许伟业辉煌。档案——凝固的历史,以沉默的情状,生长着撼人心魄的力量。所谓深水无声、深情无语,隔着悠远的时空瞩望,洗尽铅华的素淡里蕴蓄着蓬勃的生机。伴悸动灵魂的注目、遥想,成生命长卷上哲人的诗章。
档案是沉默的,亦是生动的,故纸堆里跳动的爱与火焰,情与梦想,照亮着一片一片时间的海洋。
亦师亦友般相处着,春暖秋凉,风飞雪舞。倦了、伤了、痛了,一页页抚平,一张张修复,精细柔婉中絮絮地拂去辽远岁月里那一处叹息,也疗除了发自心底的阵阵疼惜。那靓丽是青春般崭新的,爱且喜着。忧乐相伴的静默光阴是丰富而闪亮的,多了沉静、少了扰攘,真的很好。
每每暂别,都是痛并快乐着。牵挂着你的去处是否安然,是否被善待,是否可以早早归来;欢喜着你去发挥着你的使命与功效,怎样的厚积薄发,怎样的克尽职守,怎样的化腐朽为神奇。那一篇篇精妙论文、一部部恢弘巨著的诞生;那一份份繁复工作、一项项重要科研的完成,都有你强力的支持,都有你巨大的贡献,你却依然沉默着。在需要时付出,在绚烂处无语。我心疼着,更骄傲着,那样深邃的情怀,那样广博的内涵才是你的模样。
指尖、心上,你是鲜活而灵动的,像历史的精灵飞越时间的浩渺,停歇在我平凡的生命里,是乐是幸!不去想这样的缘分长或短,深或浅,只去好好珍惜、好好拥有,眼下、当前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把档案看作了朋友,才会渐生几许相见恨晚的情愫。以史为伴,与友为邻,一颗心向着清明与睿智。孤独不近、烦扰难侵,故人般守护着,无言的相交,无语的相知。满眼的你令言语失色、时间停滞,初遇时的慌乱与欣喜如昨。今天的你,依然那么新鲜而神秘。常怀好奇与探索之心,向着你。
我知道,一切的过往都还不够,在将至的守望里,会有更多的传奇和故事,会有更深的思索与探寻,彼此成长、相互丰富,是渴望更是祈愿。
这样略显矫情的生发,独独是我眼里、心中的。但怎么办呢,于我,档案无言却多情,似故人。那些点滴、那些怀想,充耳萦怀,是友人的舒解与规诫,是故交的相扶与陪伴,看似无形无声,却以一种后知后觉的方式存在着。细细思量着,便冒昧地矫情、切切地生发了。
真挚也好,言过也罢,如此成说,且算作一种纪念吧!一段神交的益趣,一场静默的喧哗。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小北干流段是指禹门口至潼关的黄河干流段,其段为陕西省与山西省界河。黄河出禹门口,河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从禹门口至潼关,河道长125公里。此段地形十分复杂,古时沿河在千沟万壑上开山修路十分困难,而利用黄河开辟的水上运输路线,运输成本低廉、装载量大、节省人力,所以黄河成为陕晋长途运输的主要的交通方式。古代漕船能够通过黄河沿着渭水或者漕渠逆流而上到达长安。黄河的支流汾水也能通过黄河向长安运送所需物资。关中平原上的西安城,曾是秦、西汉和隋、唐统一王朝的都城,它们都通过黄河发展起相当规模的航运事业。虽然进入现代以来,黄河航运急剧衰退,航运量微乎其微。但黄河航运兴衰历史,对国家提出重振黄河航运的构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黄河航运起始很早。我们的先祖在史前时代就掌握了渡河技术,原始渡具极其简单,任何具有较大浮力的自然物都可用作渡河工具,人们腰系成熟凉干后的葫芦,就能泅水过河。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中大量发现仿葫芦陶瓶,说明古代人利用葫芦舟渡河的事情是相当有效且久远的。
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考察,独木舟和筏是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水上运输工具。《易经·系辞》记载黄帝曾造舟在黄河航行,上面说:“黄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能制造出石斧,并已能人工取火。火和石斧通常已经使人能够制造独木舟。“刳木为舟”就是制造独木舟的方法。用一根树干,除了要挖掉的地方外,其余表面均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烤要挖掉的部分。没有泥巴的地方木材被火烧成一层炭,这时再用石斧来砍,这样火与石斧轮番使用,终于使独木成舟,浑然一体。筏是先民用竹、木或牛羊皮编扎而成。竹木筏,就是把几根木或竹捆扎在一起作水运工具。羊牛皮筏是把整张牛羊皮“缝革为囊”,充入空气,然后将若干个浑皮囊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独木舟载量有限,难过险滩,后来很少使用,而筏取材容易,制造简便,稳性好,装载面积大,能穿急流过险滩,筏就成为黄河上被人们使用最久的水上交通工具,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最早关于黄河小北干流大规模航运的记载是春秋时期。《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647年冬季,晋国粮食连年不收,晋国向秦国“借粮”,秦国派槽船运载几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水而下再溯黄河,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今山西省新绛县)。运粮的船从雍到绛,首尾相连,络绎不绝(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此事被命名“泛舟之役”。春秋黄河航运主要靠船,船最初由筏演变而来,至少在商代,黄河上已经利用船来进行水上运输了,“泛舟之役”中的槽船已有运载百斛(万升)物品的能力。
秦统一六国后,也在黄河小北干流展开了大规模运输。《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秦朝“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同时让天下的人急运粮草,从黄、腄、琅邪靠海边的郡县出发,运送到北河去,大概花费三十钟粮草能运到一石。北河即河套地区东、西流向的黄河,关东粮食车转船运,通过运河或济水进入黄河,逆黄河达禹门口下改作陆运,最后运抵北河一带。这种长距离的水陆联运,的确为前代所无,路途运输成本奇高。史学家常常以此当秦时暴政例子来讲述。
黄河在西汉是重要的漕运通道。《史记·河渠书》记载,西汉武帝元朔年间(前128-前123年),河东太守番系用黄河小北干流漕运粮食。以往漕运在经过三门峡砥柱时耗损很大,在河东郡的黄河东岸开渠引黄河水溉田,每年可收得谷物200万石以上。这些谷物,沿黄河及渭水航道,船运至长安,以减少从关东漕运谷物的数量,大大减轻关东百姓的负担。
黄河在东汉时漕运运输方向发生重大变化。东汉以洛阳为都,关中不从事农业的人口大为减少。关中从粮食输入变为输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虞诩上疏,说到雍州(关中地区)之域“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北阻山河,乘厄据险,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东汉朔方郡辖境大致和秦代北河范围相同,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一带。虞诩指出当时关中是为北边军事服务的军粮供应基地。这些军粮利用黄河航道漕运至壶口瀑布附近,然后陆运至朔方郡一带,供边卒食用。同样是通过黄河向北方转运粮食,东汉做法却得到史学家称赞,只能说这是学者对秦朝强加“暴政”符号而已,秦朝在河套地区驻兵和运粮,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维护中国统一和平局面,是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意义的,不能以此作为“暴秦”标签。
东汉后,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中国外,中国进入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时代,黄河上运输也多为军事服务,持续时间短。隋朝统一中国,黄河上大规模漕运就开展开来,黄河漕运是沿汾水将汾、晋、绛等地的几百万担漕粮,由汾入黄,由黄入渭,运到京师长安。如隋开皇三年(583年)大兴漕运,在河东的蒲州(山西省永济市)设置运米人丁,漕运河东及太原转来的田赋租粮至京师长安。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继续兴办漕运,在河东黄河边把粮食装船后,顺流南下至渭水口,再溯渭水而上至于长安东渭桥仓。《唐会要·漕运》记述:“河渭之间,舟楫相继”。
除粮食运输以外,唐代黄河木材漂运兴盛,黄河北干流,从北到南,常年有木材运输。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长安城营造用的材木,一般都是在黄河北干流沿侧的岚州(今山西省岚县,西邻黄河)和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邻黄河)一带采伐购运运往长安,它们都是利用黄河北干流漂流,到三河口再收拢转入渭水,溯流西上,达于长安。当时在胜州设120名“转运水手”,负责结成排筏,向下漂运木材。木材漂流可以散放,也可以结成排筏流放,对河道的要求很低,而能流放排筏的河道,不一定可以行船,如壶口至禹门口段,要跨越瀑布,且水流湍急,难以行船,排木却能顺利通行。岚、胜二州除了向长安供应木材外,每年还要向蒲津桥(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太阳桥(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两座黄河上的舟桥,漂送一定数量的材木,用来修理、更换舟桥的脚船。
唐朝黄河运输费用是很低的,在《唐六典》中记载着转运租物时的运费,路运每驮一百斤,路程一百里,脚钱一百文。黄河运输百斤百里,上水十六文,下水六文。黄河上水航运只相当于陆运的1/6,下水相当于陆运的1/16。因此只要能使用黄河运输的地方,官府尽量采用水运物资。
唐末都城由长安迁至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黄河漕运又发生重大变化,来自山西汾河谷地粮食过黄河,再不转渭河西运。而运至三门峡,转陆运,再转黄河运至汴京。北宋仁宗时期,西夏不断攻扰陕西边境,陕西沿边常驻重兵防守,军粮供应多来自汾河谷地和关中,通过黄河小北干流水运陆转,送抵延州、府州等边地。黄河上漕运与边防守备密切相关,没有黄河上漕运,北宋就难以在陕北守备,就不能和西夏维持长时间和平的局面。
金国占据北方后,延续着北宋时期从陕西、山西运送粮食到中原传统,《金史·河渠志》记载:定国节度使李复造舟船运陕西粮食,自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西岸)沿黄河顺流而下,直抵湖城(在河南灵宝县西)。除军粮运输外,金xxx移都汴京(时称南京)后,宫殿、城市建筑用材,很大一部分来自黄河北干流沿侧。《金史·郑建充传》记载:“是时营建南京(汴京)宫室,大发河东(今山西)、陕西材木,浮河而下”。
明代沿长城一带陕北驻军的粮食供应,多来自山西、河南,很大程度依靠黄河漕运,但规模有限。清代黄河小北干流槽运发展达到顶峰。那时,黄河航运可以说是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形成一幅繁华热闹、船来舟往、人声鼎沸的繁荣局面。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亲巡西安府,路过晋、豫,看到汾、渭两河直与黄河相通,而河南府(洛阳)居各省之中,水路四达。第二年康熙下旨,让截留漕粮,积储备用。若山、陕需粮,即可修造船只,由黄河挽运。接到命令后,陕西巡抚鄂海,就专门考察了黄河,以及渭河、汾河运道。黄、渭、汾航道得到相应的治理。鄂海还针对当时陕晋商旅一般宁舍水路而走陆路这一问题,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陕西所造船只是方头平底,无舵无篷,而水手又不善于操舟,延误运送时间所致。因此,他建议在江南雇人造船,练好水手,造出有舵、有篷、适合当地水性的船只,并令本地无论商人、百姓均仿此制造,练习操作。黄河小北干流运输大为改善,大宗运输接踵而来。
康熙四十二年之后,到了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陕西发生饥荒,曾挽运豫粮10万石,运至潼关三河口,分发至黄河、渭河、北洛河沿河各地仓敖,以赈济饥民。清代黄河上大宗运输除了粮食,还有食盐、煤炭、木材。陕西主要食用晋南的解盐外,还有陕北、宁夏、内蒙古的池盐等。它们每年通过黄河运输量非常大,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起,沿黄河内运的盐,每年500船,载1400万斤。煤炭运输也是大宗,乾隆时所修《同州府志》记载当时陕西水上煤炭运输情况说:“石炭,龙门内上峪口皆有,荒山绝壑,穿穴以出,负担驴骡,络绎于道。每岁十一月,舸艓连尾上下,浮于河,由韩而郃、而同、华,载以易粟,岁以为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傅应奎撰《韩城志》记载:龙门煤炭“每数十百艘连尾上下,自渭达于长安、盩厔、鄠以西,载以易粟”,煤运相当兴盛。清康熙四年(1665年),陕西巡抚贾汉复豁免了韩城县的沿河津渡炭船税,鼓励航运事业的发展。
从晋贩卖至关中的生活、生产用品运输也基本依靠黄河。光绪《平遥县志·杂录》记载:“晋之炭、铁、枣、酒及诸土产之物,车推舟载,日贩于秦”。光绪《鄠(户)县乡土志》也说:“铁货,如铁钉,铁销之类,除自制外,由山西泽州、潞安等府,水运至河口(三河口),由河口陆运至户,每年共销六七万件。铁铧由山西河津樊村镇水运至咸阳,由咸阳至户,每年共销十万余叶。铁锅由山西水运来,每年约销五百口”。户县很多土特产品也通过渭、黄、汾水路运往山西省,如乌药(年销五六十万斤)、藕粉(年销20万包,每包14两),松柏枋板(年销七八百副)。光绪《华州乡土志》载:“其输入品则煤铁之舟,泛于河、渭,来自山西”。此类记载遍布关中各地县志记载。这些充分体现了黄河小北干流运输的重要性。
民国成立后,黄河航运管理分散于陕、晋、豫三省,管理杂乱无序。直到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成立,黄河航运管理才走向正轨。李仪祉先生是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委员长,李仪祉在黄委创办的《黄河水利月利》中,对黄河航运写了多篇文章,强调了航运便利性。李仪祉说,陕北之皮毛,神木之盐,延长之石油,晋省之棉花,韩城之煤,都是黄河沿岸的物产,但苦于运输成本高昂,难以远销,应以黄河航运为根本,使得它们得以外销。
西安省城煤价奇昂,即转运不便之故。在李仪祉先生倡导下,陕西省组织从韩城禹门口以下,利用民船运煤,水程280里,三、四日达于三河口,再西溯渭河,至西安省城以北30里的草滩镇。溯渭河而上时,三船一运,装煤二三十万斤,极大缓解了西安城缺煤之苦。有人会问,为何蒲城、白水、铜川都有煤,西安为何不多用,而多用韩城煤?因此上三地,转运困难,运输成本奇高,韩城从黄河水运到西安每吨煤售价3。77元,而从蒲城运煤到渭河边,陆运每吨运费就高达4元多。后来为了方便运输,从白水到渭南渭河边修建一条轻便铁路,才使得运输成本大为降低。
黄河航运占据着关中内河首位,据上世纪30年代陕西省渭、黄、洛三河航运总量统计,某年通过对棉花、水烟、药材、牛皮、牛毛、茶、盐、煤、炭、煤油、布、铁、柿饼、食粮、杂货、京货、面粉、麦、麻等19种物品调查,渭河运输为5260吨,黄河运输为34784吨,洛河运输为3910吨。黄河运输量是渭河的6倍。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小北干流船运发展很快,建国初期,在潼关至禹门口一段黄河经营航运还是很繁忙的。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74岁老人雷昌乾回忆说,他小时候黄河南北通行的船是很多的,每天都可以看到。主要运送韩城的煤和木材,还有秋、冬、春季节,将韩城、合阳的一部分农产品,经由潼关船运至渭南交有关部门收购,然后转运西安。下水船都是装的满满的,上水船基本都是空船,逆水而上由纤夫拖曳上行。雷昌乾回忆,十数名或数十名船夫拽着纤绳,四肢着地,纤绳压筋勒骨,蹒跚而行。落滩是指大货船遇到浅滩搁置不能行动。船卧滩后,无论天气冷暖,船夫与纤夫们均要下水把沙石挖开,开辟航路。就算寒冬雪后,纤夫也要下水赤足拖拉,十分辛苦。
1962年关中内河航运管理处改为关中航运公司后,根据三门峡水库设想的发展蓝图,曾计划在潼关至韩城间开辟机船航运,并进行试航,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使水路交通通往困难。试航未获成功,加上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黄河小北干流段航运不但没有扩大,反而变成停滞。1985年,恢复了韩城、合阳、大荔、潼关四县境内的航运码头,并对禹门口—潼关间的黄河航道治理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同时,建立了潼关黄河造船厂,试制适应黄河小北干流特点的超浅机驳船和钢质机动船,但均未获得多少成功,黄河小北干流航运仍然处于基本停摆状况。
时光荏苒,如今随着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业的发展加上黄河自身原因,使得如今黄河航运成为了历史。但古老的黄河航运无疑在陕西乃至全国的航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将铭刻在历史和时光的巨轮上,昭著丰碑。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四
中国高等院校档案学网络教学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美加三国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比较研究。
中国省级档案馆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吉林石化公司档案馆培训体系的构建。
电子档案的法律效能探析。
军事院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医疗辅助系统。
基于hl7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研究与实现。
用电信息查询与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中日会计文化比较研究。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五
清王兆鳌《朝邑县后志》载:“大庆关,在县东三十里,春秋时为蒲关,战国时为临晋关,唐为蒲津关,宋改今名,关旧在河西,至明万历二十六年河溃岸西徙,关又居河东,今河西亦称新大庆关,巡检司税课局今在焉。”从志书中朝邑县县境图清晰可见新旧大庆关的位置。
古渡史话。
大庆关,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xxx间的重险之地。追溯其历史,秦昭襄王二十年(前287年)始作浮桥于河,这便是临晋关最早的浮桥。
《史记·正义》载:“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桥,在同州东渡河,即蒲津桥也。”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年)“春正月,东魏寇龙门,屯兵蒲坂,造三道浮桥渡河。”
唐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桥自后魏讫唐初,皆横亘百丈,连舰千艘。”
《平民县志》有段这样的描述:“唐之蒲津桥渡,密迩而京师,昼则船墙林立,夜则灯火万点,其全盛景象概可想见。今则芦荻满目,波浪惊心,败渚颓垣,荒凉一片,顾瞻黄河不胜今昔之感。”
唐玄宗《早渡蒲关诗》有“地险关逾壮”,描述了当时大庆关的盛况。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修建蒲津舟桥,与河阳桥、太阳桥并称“黄河三桥”。唐代以京都长安为中心,辐射值京畿四周的“近关”,四方驿站,以关布向。“自万年至于渭南,其驿六,其蔽曰华州,其关曰潼关。自华而北,其蔽曰同州,其关曰蒲津……”
宋太宗兴国六年(981年),黄河泛滥,洪水冲过堤坝溢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大庆关漫于河中,后来又移置新的关渡于黄河西岸。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改蒲津关为大庆关。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秋,黄河大涨,冲毁蒲津桥。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黄河在大庆关以南偏西流,但大庆关修在河西。到了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大庆关以北的一段黄河改道偏西南流,直通朝邑县城,大庆关遂被隔在河东,1934年又回到河西。大庆关本属官渡,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黄河岸因水患而“连岁崩徙,船只飘没无存,关渡渐废,改为农渡。”
初设关城。
《平民县志》载“大庆渡口,孟明焚舟以报晋,李闯渡河以亡明,盖xxx交通之咽喉,关陕兵事之隧道也”,足见它是何等的重要。春秋时,大庆关所在地虽为xxx交通之咽喉,但在黄河西岸并未设城关。公元前631年,秦穆公派孟明视从此渡河伐晋。孟明视从此渡河后将船全部烧毁,背水一战,大败晋军,史称济河焚舟。战国初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修筑临晋关于此。长久以来两岸并无桥梁,靠渡舟往来。昭襄王十五年,修建了临晋关最早的浮桥。
西汉汉王二年(前205年),刘邦东出大庆关,攻克河内,俘虏了殷王邛。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据守潼关,曹操攻打潼关,久攻不克。于是,曹操从北绕道西渡大庆关据河西为营,进击马超,迫其溃退潼关。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萧宝寅占据关中,长孙稚等奉命讨伐,谋士杨侃说:曹操不走潼关,而渡河攻取大庆关。是因潼关是险要之地,守御已经完备,无法所施其智勇,不如从北边绕道进攻,渡河而西,攻破大庆关,深入关中腹心之地,必置叛军于死地。他建议采用此策平叛。此后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年)东魏也取此计,建造三道浮桥渡河攻击西魏。
隋末,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攻取长安,也主要是由于大庆关守将的不战而降。
盛唐架桥。
东魏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大庆关建造过浮桥,大庆关是沟通古时河北之交通要道。山西、河北乃至辽东一带物资均自此通过。《隋书》中说:“隋文帝开皇年间,诸州调运物资,河之南从潼关调运,河之北从大庆关调运,输运长安”。
到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王朝又特别注重其山西发家之地,而旧的桥梁远不能满足需求。兵部尚书张说云:黄河上有三桥,蒲津桥是其中之一。而蒲津关是关中东北要冲之地,黄河东岸通行必经此道。旧的蒲津桥横亘百丈,桥下连接舰船千艘,船只用竹索链接。
但是竹索浮桥,不耐久,不坚固,每当春天冰雪消融,洪水塞川而下,就冲断桥索,破坏浮桥,阻断交通。这种现象每年都有。一旦出现中断,必定影响京师通行之路。对大庆关于沟通河北有着战略意义。
于是唐玄宗特颁诏书,任命兵部尚书张说总揽修建“xxx通衢”蒲津桥。既而,天下能工巧匠皆汇聚于此。工程于开元九年(721年)开工,开元十二年告竣。唐时,黄河经此分两股,主流靠东,两流居中处有“中潬城”一座,而蒲津桥就架设于主流之上,跨度大约360米。清王兆鳌《朝邑县后志》中:“铁牛在县东蒲津,唐开元十二年铸”,说的就是这件事。
新修的蒲津桥,以耕牛为模本熔铁为地锚,黄河东西两岸各置四尊铁牛,牛座下再铸六根铁柱作为铁桩,牛旁各立一铁人,牛尾施铁索,以系浮桥。中间两座铁山,一根穿孔铁墩,当铁索束于铁轴,经铁山而绕于铁墩,横杠串入铁墩之孔,推杠而铁墩转动,就会抻拽横陈河上铁索或松或紧,以使浮桥平稳畅通。
八尊牛与铁人加上铁山、铁柱、铁链等分散的铁构件,其用铁总重量当一百三十万斤以上!用掉了当时全国产铁量的五分之四。人们称其为蒲津桥“横亘百丈,连舰千艘”,“链如游龙,势若长虹”,成为维系京畿及北方边关重镇的天堑通途。
铁牛和铁人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宋人释普宁就称颂陕西铁牛,写诗言道:“骨格纯刚蹄角全,轩然鼻孔自辽天。不贪陕府栏边草,啃遍耕翻祖父田。”今日陕西大荔县范家镇,民国时期叫乌牛乡,乡属中有南乌牛村、北乌牛村,这些地名的来历,都是对铁牛的永恒纪念。
蒲津桥修建后,大庆关变得繁华起来。它虽然不大,但由于是xxx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所以城里也很繁荣。街道两旁,商号林立,茶坊酒肆,秦楼楚馆,旅舍客栈,所俱齐备。虽然没有通都大邑那种纸醉金迷般弦歌曼舞的奢华,却不乏繁盛商城人物辐辏、熙熙攘攘的景象。《平民县志》有段这样的描述:“唐之蒲津桥渡,密迩而京师,昼则船樯林立,夜则灯火万点,其全盛景象概可想见。”
怀丙捞牛。
北宋治平三年(1066),黄河水泛滥成灾,洪水冲击浮桥并,桥体冲断,大庆关漫于河中,后来又移置新的关渡于黄河西岸。大庆关四只铁牛被冲到下游的泥沙中。真定和尚怀丙应募打捞铁牛,他在两艘大船上装满泥沙,然后将船开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让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结实的绳子,潜入水底,将绳子绑到铁牛上,绳子另一端栓在船上,怀丙和尚指挥众人把船上的泥沙铲入河中,河底的铁牛依靠大船和自身的浮力,逐渐离开河底悬在水中。人们奋力划船回到浮桥处,将铁牛拖回原处,使两岸的浮桥重新连接起来。
怀丙打捞出三尊铁牛,周围人说打捞铁牛太简单了。怀丙生气地离开。人们按照怀丙的方法打捞剩下的一尊铁牛,但无论如何都打捞不上来,任由它沉入河底。但依靠剩下三尊铁牛,人们还是恢复了蒲津桥。
蒲桥被焚。
蒲津桥,唐朝人视为永不沉没的大河桥。其后经历了500年的风雨沧桑,最终还是消逝在了历史的惊涛骇浪之中。金代末年,蒙元与金朝在黄河岸边,发生历时八年战役,史称“蒙金拉锯战”。也就是在此期间,河东蒲州城及河西大庆关遭受重创,鹳雀楼遭焚,蒲津桥被烧。
元明之际,人们毫无节制地垦荒,导致生态环境极度恶化。那条被中华民族视为母亲河的黄河,由于上游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于是再一次桀骜不驯起来。尤其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沿河一带历经了长达二百余年的水患侵扰,河床很不稳固。
明初,大将军徐达曾重造河桥攻打大庆关,再取陕西,但不久浮桥即被冲毁。明代先后四次重修蒲津桥,但每次重修不久,就被冲毁。想再次在蒲津关造桥就成为了梦想。xxx间只有靠舟楫互通往来。
至于蒲津桥剩下的铁牛,朝邑历代县志均没有铁牛图,但文字记载铁牛地锚已在明代中期就沙淤,渐次俱埋泥沙中,不见踪迹。而河东岸的蒲州,据清代乾隆版《蒲州府志》,绘有一幅“城西铁牛图”。按图所示,此时黄河像是西移已久的模样,而泥沙已淤至铁牛策牧者膝盖部位。西边不远处书有“大庆关”字迹的牌楼巍然屹立,其后不知何时东岸铁牛也都沉入泥沙之中。
xxx年秋山西永济县蒲津桥东岸四尊铁牛清理出土,东岸遗物历1250余年,原貌依旧,与志书记载无异。因为老大庆关已位于山西境内,山西打算发掘西岸大庆关四尊铁牛。但是,由于千年铁牛沉埋泥沙日久,重见天日后即会出现风化现象。鉴于铁质文物保护仍是世界难题,国家xxx立即批示停止对大庆关四尊铁牛的勘探发掘,并做好已出土铁牛及附属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
名关湮灭。
黄河自北向南,流经晋陕峡谷,由禹门口奔出,河床成了一片宽阔的河滩。由于枯汛交替,水流缓急不定,加上泥沙淤积,导致河床变化,使得河流主干周期性东西移摆。这一自然现象,当地流传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民谚。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黄河在大庆关以南偏西流,但大庆关修在河西。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大涨后,竟然西移到紧靠朝邑县城东,原来在河西岸的朝邑大庆关被隔绝在河东岸。大庆关关城就失去本身意义,于是重新在西岸修筑城关,另立新大庆关,恢复了河运往来。
新大庆关属官渡,也是当时重要渡口,闯王李自成曾于此渡河以亡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黄河岸因水患而“连岁崩徙,船只飘没无存,大庆关渡渐废,改为农渡。此后大庆关被称旧大庆关,因地缘关系,仍属陕西省管辖。
“隆庆改道”之后黄河西岸又逐渐形成一处集镇,称“新大庆关”。至清康熙时,新、旧大庆关已并称朝邑县东二镇。而原本设在旧大庆关的巡检司和税课局亦被移于新大庆关,后者同时又是朝邑县以东一处重要的黄河渡口,为当时东西往来于xxx之间的通关要津所在。
晋陕两省虽长期以来以黄河为天然界河,但是黄河不停摆动,引发滩地之争,边界纠纷不断。陕西的飞地“旧大庆关”就成首当其冲之地,边界的实质是土地利益之争。两边的争纠,一般通过民间协商或诉讼方式加以解决,但也时常发生群体性械斗,乃至造成命案。
康熙年间,大庆关、蒲州鸳鸯诸村(鸳鸯村,今属永济市栲栳镇)“屡以河滩争,动千百人,势若公战”,历时十余年。不得已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初,清廷令同州知州移驻大庆关(原蒲津关),拨潼关千总一员驻王家庄,调解争地纠纷,防御斗殴发生。于是陕西州府“飞”到山西境内,然而这一“飞”,就飞了20多年。
民国十七年末、十八年初之际,冯玉祥督陕,陕西省政府呈文南京xxx,因黄河滩地众多,请求在朝邑县以东黄河滩地一带设立平民县,并以黄河东岸的旧大庆关为县城。很快,xxx内政部正式批准设立平民县的建议。此间过程似乎并未有太多的曲折,一切都进展得比较“顺利”。
但是随后,山西省政府多次急电告xxx,请求暂缓设立平民县,说陕西在山西设县派军,严重“有碍晋政”。然而,山西的强烈反对,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陕西的进度。河西新淤之地全部归属于陕西,成为平民县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县设立后荒地开垦成熟,民众众多。当时的平民人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经历了数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将平民县建设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民国初年以后,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进步,大庆关更失去应有地位,逐渐没了人气。《平民县志》描述新大庆关的荒寂,“芦荻满目,波浪惊心,败渚颓垣,荒凉一片,顾瞻黄河不胜今昔之感。”
1933年,老大庆关因洪水陷入黄河河中,被彻底废弃。建国后,重新改建新大庆关渡口,先属平民县政府管辖。1950年平民县并入朝邑县后,改为民用渡口。后来随着黄河西移溃岸,渡口淹漫于河中,桥渡功能遂废。1958年为了三门峡水库修建,新大庆关附属所有建筑物也一并拆除,大庆关终成历史绝唱。
今天大荔县赵渡镇有大庆关村、大庆关风景区,恢复了大庆关古渡原貌,打造四座铁牛雕塑,成为沿黄公路上富于历史文化底蕴的风景线。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六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我从事档案工作已三年有余。从最初接触档案的迷茫、焦虑,到现如今逐渐了解档案工作的意义和真谛。虽说仅仅只是窥其一角,但是足以让我满腔热血,为档案工作奉献余生。
三年前,和无数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我选择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方式期望端得一个“铁饭碗”。机遇与缘分的完美碰撞,我考进了淮南市城建档案馆。
为了让我尽快熟悉城建档案工作,单位领导安排我跟齐主任学习整理档案,对于我这个初乍到的外行而言,既好奇又兴奋。然而最初的学习却没有那么让人兴奋,望着摆在我眼前一摞摞、又脏又乱的档案资料,我却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齐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情绪,耐心得对我讲解城建档案的归档范围以及如何对照归档范围进行档案的整理、组卷。起初,对档案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望着一页页长的如双胞胎一样的,如何区别,如何将其归入特定的归档条目,在我脑子里仍旧模糊混乱。
仅仅停留在整理档案阶段似乎对解答我的困惑没有太多帮助,为此,我便寻求更多的渠道,期望化解心中这团疑云。在整理档案的同时,我开始系统的学习城建档案的各项法律、规范以及管理办法,针对不会不懂的地方我虚心请教同事,有时陷入激烈的讨论,甚至忘记了下班,那段时间我像上了劲的发条,努力储备着档案知识。
后我有幸参与了《淮南市城建档案工作平台》的研发,这套平台是由我馆自主研发的城建档案信息全面数字化管理平台,是馆内档案人呕心沥血之作。期间,参与人员甘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在会议室讨论研发细节,有时甚至从早上8:00讨论到第二天上午8:00,但却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怨言,心甘情愿将自己奉献给档案事业。参与此次系统研发,使我接触到了最现代化、最前端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梳理了城建档案的整体工作流程,然而城建档案人任劳任怨、真情无悔的奉献精神,更是我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城建档案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一个分支,注定不是一项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事业,但它却绝不枯燥、乏味,这其中的真谛也许只有档案人才懂,每当整理一卷卷档案时,仿佛能看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四通八达,生动的画面又怎么枯燥呢?每当看着一位位调阅者焦急而、满意而归的喜悦笑容时,乏味又谈何说起呢?相反,我却觉得它灵活、有趣,对它的认识也由原的模糊逐渐清晰起。城建档案不同于传统档案,它跨越传统档案和城市建设双重领域,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记录,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真实轨迹。
城建档案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又必然应用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20xx年淮南市市政管理处对龙王沟排涝站进行改造时,被相关部门告知需要提供原土地产权证明。为此,市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前我馆寻求帮助,我馆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检索,为其顺利查找到1960年淮南市龙王沟水泵房工程建设档案资料,并出具了档案原证明,为龙王沟排涝站改造工程办理土地产权证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正是这些系统、完整的城建档案资料,为城市的建设、社会的发展驻扎了坚强的堡垒。
城建档案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保存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讯、交通、房屋、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资料,为百姓生活工作有序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xx年月7日上午,市民刘先生到城建档案馆,想要开具拆迁证明,神情非常焦虑。原刘先生系200年洞东路拓宽改造被拆迁户,拆迁后新购买一套商品房,近日去房产局办理房产证时被告知名下还有一套住房,必须提供原房屋拆迁协议、房产证、土地证等相关,证明名下的房产已被拆迁,才能享受首套房交纳新购房屋契税的优惠政策。在弄清事情的缘由之后,我馆工作人员立即通过计算机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为其办理“首套购房”证明提供了依据。临走时,刘先生非常感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为我省去了一万多的契税啊,谢谢,谢谢!”。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关乎着百姓生活、城市建设、国家发展,它任重道远却始于足下,它参天曌宇却重在细节,作为城建档案人,我们要时刻铭记身上背负的责任,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做好手上细微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秉承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位调阅者开启一扇真诚的服务之窗。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火爆蜂拥的大数据时代,作为城建档案人,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城建档案信息化资所带的机遇,牢牢抓住档案信息资建设的基础核心,运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模式,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正是城建档案工作,服务百姓生活,加速城市建设,促进国家发展,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愿挥洒汗水和青春,付出精力和血汗,耕耘在城建档案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让它开出城市明的花朵,国家建设的果实,历史发展的参天大树。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七
近期组织员工填写履历表的时候,在工作经历“证明人”一栏中有填公司总经理姓名的、有填任职部门部长姓名的、有填公司员工人事管理岗位人员姓名的、有填同一部门同事姓名的,有的甚至填了多个员工姓名。
唯一能证明的是档案,也就是档案所起的凭证参考作用。
去年底,公司有两位曾经从事油漆工的员工已经达到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的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社保局需要严格审查档案来认定该人员是否连续从事了油漆工工种8年,并且要求每两年连续有一份档案记载是从事油漆工工种的。
我们查阅了该员工的人事档案,该档案中有培训考核表记载了从事油漆工的起始时间、转正定级呈批表及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核登记表等断断续续地记载了从事油漆工工种工作经历,而人事档案中的工人登记表、劳动合同等档案材料却因未记载关键信息而未被采证。
随后我们又几番查找了公司的文书档案,找出了该员工从事油漆工工种间期的工资发放明细表、考勤表、员工花名册、车间工作日志、保健费审报表等多种档案。
从开始办理退休手续到最终办完手续历经四个多月的时间,期间不停地查找各种档案、不停地前往社保局审核档案,申请退休人员本人不停地催促、几次尝试换不同的社保经办人审查档案,更尝试了上访的办法。虽然最终为员工顺利办理了退休,但却延迟了四个多月领取了退休工资。在这退休手续办理过程中,公司保管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多种档案都被查找了出来,最终退休手续能顺利办理也因档案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档案真实记载了员工的工作记录,是员工的重要记忆。
档案除了在上述员工办理退休手续时有重要的凭证作用是所有员工的重要记忆外,档案更是高管人员的重要“护身符”。例如,高管人员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核查文书档案中的公司相关制度及管理办法等、需要核查会计档案中会计报表及会计凭证等、需要核查基建档案中的项目验收报告等、需要核查合同档案中的合同信息等。
档案在中层管理干部中也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层干部履职、任免、考察等工作中更是需要用到干部个人人事档案、文书档案等多门类档案。
档案是所有员工的共同记忆,档案工作任重道远。虽然在从事档案工作过程中偶尔会遭受轻视和质疑,例如认为档案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查不到档案也没什么关系等等,但当看到已经有员工在履历表上填写“证明人”为“公司档案”时,让我感觉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肩膀上的重要责任、应该为大家收集和守护这重要的记忆。
作为档案管理员今后应该尽量熟知档案管理各项法律法规、档案现行效用及长远保存价值、当前相关政府政策以及对档案利用的规定等,尽可能收集和保管真实、完整、齐全并且有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为所有员工守护共同的记忆。
需要我时,档案可以为你证明!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八
档案事业发展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是原有的档案问题仍然突出,传统的档案资源体系与海量的资源信息不相适应。很多企事业依然沿用原来的档案管理办法,手工填写,人工整理,工作量很大。同时,较先进的地区已经拥有了较高的档案管理水平,但是很多落后的地区仍然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且档案管理水平落后。例如:
现代化管理设施较落后。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科技的不断更新,大部分的管理工作都使用了高科技的管理手段。由于计算机在个别的单位档案管理中没有受到重视,仍然以书面形式作为管理主导,工作量大,导致档案的归档杂乱无章。
二、档案工作新时代的新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如何迎接挑战,开创档案事业新篇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打破区域不平衡局势。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档案日范文题目篇九
五十年前,黄河西岸有座名为“朝邑”县城,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撤县改镇,合并到陕西省大荔县。朝邑没有撤销前,是陕西最富庶的县。黄河冲积的滩地土质肥沃,耕作简易,产量较高,如不涨水就能稳定耕作几年,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朝邑沿河一带村庄广为流传着“三年不涨河,给狗也要娶媳妇”的说法。“黄河滩,粮油川。手戴‘大罗马’(手表),足蹬‘富士山(自行车)’”,这是解放初期对当地富裕生活的形容和夸耀。当地发生过城里女干部羡慕乡下的富庶,从而辞去公职下嫁农村的“怪事”。
撤县后,为了那片一望无际的大型水库,人们推倒了文庙、城隍庙,拆了木牌楼、扒了城墙。将有着历代名人题字的历朝石碑,连同那衙门口的石狮一并毁去。一座壮阔伟岸的历史名城,转眼间就成了一片废墟,当年那种种繁华,从此变成过眼云烟。
说起这座朝邑城,她东临黄河,南接渭水,西连洛水,北枕镰山。历史悠久,西周春秋时,为芮国所在地。民国十八年(1929),在朝邑县赵渡镇附近发现了“芮公鼎”,证实芮国的存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芮公鼎”因其器形优美,纹饰华贵,参加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古物展览会”,一去不返,至今还留存在大英博物馆。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秦穆公出兵灭芮国。
西戎之一的游牧民族大荔戎也被这里的沃野万顷、水草丰茂所吸引,沿洛河而下进入朝邑境内建大荔戎国,填补了芮国灭亡后的空白,他们在黄河滩地放牧牛羊,发展、壮大,并定都王城(今朝邑老城遗址南),大荔戎处在晋、秦两大国之间,无论晋秦是和是战,数百年都未危及大荔戎国存在,直到秦厉公十六年(前461年),秦灭大荔戎国,在黄河西岸置临晋县。
战国时,临晋县为秦、魏相争之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祭祀黄河神的河渎祠建在黄河西岸临晋,《史记》载:“水曰河,祠临晋”。人们认为在河神居住、河患较多的地方祭祀黄河是最灵验的。汉代,官方祭祀黄河神的地点仍然设在临晋。唐宋元各代官方一直没有变化,祭祀等级、礼仪级别相当高。河渎祠建在临晋(朝邑)是有缘由的,传说中禹凿龙门、巨灵神推华山导河、河伯冯夷溺亡之地均在此区域,加之此段黄河接纳渭河、洛河,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摆动也较为频繁,故人们认为在这最有灵性、河患较多的地方祭祀黄河是最灵验的。
秦汉后临晋县名沿用近千年,一直沿用北魏后期。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临晋为两县,西部为华阴县,隶华山郡,东部为南五泉县,县城位于朝坂原上。朝坂原,因原上以朝日射,层崖岸烟万状,故此得名。西魏文帝六年(540年)南五泉县以据朝阪改名为朝邑县,朝邑便在一千四百余年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伟名。
朝邑通三晋,在军事、交通等方面居于重要的地位。从西府凤翔至长安,沿渭河北岸东行,过洛河后经朝邑,从大庆关渡黄河东北而上过太原直至塞外,这条贯通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东北边塞的“国道”经过朝邑,为朝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不少。多了商贸交流,多了驿运站铺,朝邑也就多了繁荣茂盛。
朝坂原俗称老崖,老崖上有三寨子;南寨子、大寨子、北寨子。这三个寨子,明代《朝邑县志》就有记载。有的风水先生说,朝邑老县城的风水是风型。大寨子居中是风的躯体,南北寨子是风的两个翅膀。也有的风水先生说,老县城是龙型。北寨子是龙头,高高翘起,威武凶悍。大寨子是龙腰,似山似塬,稳若泰山。南寨子到紫阳是龙尾(紫阳就叫龙尾沟),地势蜿蜒,沟壑多变。
南北朝时,战争无休无止,佛教于是乘时而兴,一直到北周易代为隋,李唐鼎盛。佛教亦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朝邑地处交通要道,寺庙众多且声名远扬,引得四面八方文人骚客趋之若鹜。饶益寺位于朝邑县赵渡新市镇,修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建十三层佛塔,塔高大而华丽,高耸原上,不远处黄河奔流而去,河水震人心魄。饶益寺,凭依着华山、黄河险要的地势,自唐宋以来,有名望的臣僚、有才华的士子来来往往,无不到寺停车,休息游赏。有的把名字题写在墙上,有的把诗句留在碑上,多得无法全部统计数目(金赵抃《记》曰:左冯之东南逾三十里,县曰朝邑。由县之直南,林木蓊郁,小径萦纡。约有十里,有镇曰新市镇。有寺曰饶益,乃陕右之名蓝也。路当xxx要冲,枕山河之形势自唐宋以来,名臣贤士经由往返,莫不脱驾投憩于此。或题名于壁,或留诗于碑,不可胜数)。
南宋诗人陆游《游饶益寺》云:“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会当小住平戎帐,饶益南亭看华山”。饶益寺气势宏大,群楼高耸,崇阁巍峨,却在金朝屡遭兵火焚毁殆尽,前人石刻,往往埋没于颓垣遗基之下,金代伪齐新市镇市监赵抃见此,就在瓦砾之间,搜获名公大臣之行记、诗刻,置之于“藏春坞”壁。此壁毁于元末。此后饶益寺虽然多次重建,但也未能恢复盛时模样。1958年后,更是将残余建筑扫荡一空。现在饶益寺所在地皆是农田,灰飞烟灭,踪迹全无。
除了饶益寺,金龙寺也是朝邑有名寺院,它位于朝坂原大寨子村东,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元年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贞观元年从太原返回时,夜宿长春宫。李世民梦见自己化为一条金龙飞向长安,飞腾时,后面紧跟着两条小龙,缠绕身边,李世民烦躁不已,转头咬死两只小龙。醒来后,他认为那两条小龙是他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化身。于是命令在长春宫旁建造一座寺院,并赐名“金龙寺”,作为皇家礼佛寺院。
金龙寺寺内建筑现仅存一座塔,塔原为金龙寺内的建筑,故名金龙寺塔。原塔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明末重建。塔高二十多米,塔身呈八角形,共有七层。今天塔内有一个砖砌的螺旋形阶梯,中有天井可上下相望,此塔构筑灵巧,雄伟壮观。每层东、西、南、北四方各筑一小券门,用以远眺四方。塔顶眺望,天地豁间广阔,华山、中条山、以及八百里秦川沃野尽在视野之中,黄河、洛河、渭河三条河流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清朱斗南《金龙高塔》诗云:“塔耸金龙绕碧岚,唐初创建一名蓝。铃声振响行云遏,宝相高悬宿雨涵。八面庄严培土气,千层峻峭镇瞿昙。题名附雁当年事,取冀殊书圣泽覃。”南北朝隋唐时,除了修建寺院外。朝邑县还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长春宫,长春宫遗址位于朝邑镇北寨子村。长春宫为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权臣宇文护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年),因宫殿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春宫。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隋文帝曾常驻此宫。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西入关中,渡黄河后,先驻于此,修养兵士,再取长安。唐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唐高祖亲自至长春宫送之,遂后山东平定,方移行台于洛阳。以后凡在同州为官的,大多亲自兼任长春宫使,专职管理维护长春宫。如开元八年,唐玄宗幸长春宫。以同州刺史姜师度兼长春宫使。因太原是李唐老家,但凡皇帝回家祭祖,必停留长春宫休息,宫殿使用频繁,自然要有专人看护。
唐末长春宫内建筑因战乱破坏。此后长春宫逐渐被弃,唐末五代初,朱温把首都从长安迁置汴梁,长春宫全废,明代诗人王传看到长春宫故址后诗曰:“长春宫殿无遗瓦,来往游人时驻马。垣堞推颓狐兔穿,耕犁不到如荒野。”今天长春宫已半为农田,半为北寨子村庄所覆压。但遗址的西围墙基础仍明显暴露,南边的两面残窑依然存在。
在老朝邑人的口头,常说的宋祠指的就是岱祠。岱祠又叫东岳庙、岱岳行宫、东岳行祠,是为了祭奠东岳泰山而建。坐落在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崖头。岳庙不知创建自何代,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御赐“崇佑观”额,并重修。明进行大规模扩建。
岱祠地基洪阔、殿宇嵯峨,楼台峻立,据华原之形胜是一个宏大的古建筑群。岱祠文保员李润仓告诉我们,岱祠是道教在同朝(同州、朝邑)一带的一处大型活动场所之一,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老爷黄飞虎的生日,有庙会,庙会之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老朝邑人李润仓说,新中国建国初,岱祠保存基本完整。但因当地农场棉花种植的兴盛,在岱祠兴建了朝邑棉绒厂,棉绒厂一直占据岱祠,拆毁庙宇,用旧砖瓦建起了厂房、职工宿舍,使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搬迁时又把原有的两套殿宇拆毁了。李润仓妻子指着一片能看到底部厚厚的老砖,只剩下地基的废墟说,这就是他们留下的成果,十分可恨!
整个岱祠,留存下来建筑只有岱祠楼,它还被称为东岳戏楼,岱祠岑楼。它修建在岱祠正中偏南方位。它斗拱桃角重檐结构,庄严堂皇,巍然凌空。它高约17米。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里面四侧有通柱,东南角有木楼梯可上二层,二层置楼板,四周有格子门窗,出门便可以沿着外廊环绕观看周围的景观。下层戏台广阔收音,酬神赛会演戏听唱响亮,有余音绕梁之感。1934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亲临自拍照鉴定,确定为古建筑的研究重点对象,并对它推崇备至。
朝邑县最初县城朝坂,因其地势较高,交通有所不便,于是把县城搬迁原下。朝邑县新城修建最早追朔到明景泰二年(1451年),知县申润开始筑城,到成化三年(1467)竣工。城墙周长四里,高一丈五尺,护城壕深,宽各一丈,此后时有修葺,朝邑县离黄河有段距离,但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泛滥,竟然西移十多公里,紧靠当时朝邑县城东门流过。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年)秋,因天降大雨,连日不断,黄河水涨,水漫城墙,而使西、南、北三面城墙倾倒水中。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王兆鳌再修。这次工程浩大,有五大城门,东曰临河;西北曰金汤;西曰镇羌;南曰望岳,即望西岳华山;北曰迎恩,因其官道在北。因每到秋雨连绵之时,常有河水漫入东北南三城门,使得西城繁华,其它三城门就显得冷落。
清中后期,朝邑不仅饱受黄河水患之苦,在光绪三、四年更遇见罕见的旱地,连富庶的朝邑黄河滩地也几无收成。大荔,朝邑人饥死过半,大荔城东掘有万人坑,大、朝两县人口由41万多人,减到19。2万人。朝邑县赵渡人阎敬铭是当时的户部尚书,他是一个善于理财,深有远虑的人。对于如此惨状,他有了丰年储存粮食以备荒年的思想,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义仓修建工程从光绪八年开始,一直到光绪十一年才修建完成。动支白银三万余两,竣工后绘制详细图样报闻朝廷,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此仓建成后十多年,就遇上1900年的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活人无数,为阎敬铭的深谋远虑,所以朝邑以及周边一带的人都受益匪浅,阎敬铭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
丰图义仓位于现朝邑镇南寨子村。坐北向南,正中高处有楷书“丰图义仓”的石刻大字。仓外环有廊坊,院落宽敞,行车畅通。仓房两壁镶嵌有慈禧太后御笔“龙”、“虎”二字。此二字原置于阎敬铭祠前,是慈禧太后为阎敬铭亲自书写。
解放后,省、县文化和粮食部门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葺。丰图义仓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它现在是国家储备粮库。目前储存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产品,这里储存小麦最长时间可达10年。
从临晋县算起,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朝邑县重于走到自己的终点。1958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朝邑撤县改镇,原城全部拆除。镇迁到西边1公里的老崖上。当时叫“新镇”也叫“居民点”。朝邑县不复存在。朝邑境内计划大面积被淹,成为库区,大批居民要移民他乡。朝邑移民,有的远迁到宁夏,有的安置在省内渭北山原沟壑区。移民产生活条件很差,饮水非常困难,经常到几里以外的地方去担水,全靠天吃饭。玉米、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移民无法生活。
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降低运用水位后,原计划淹没地区,不再淹没。国家在黄河滩区兴建了农场,部队在库区建立了训练基地和农场等。这就为朝邑移民重新归家提供了条件。八十年代中期,根据国家政策,从地方国营农场和部队农场划拨土地安置移民,朝邑移民大多回到自己故乡。
至今一些老人坚持填写自己籍贯为“朝邑县”,还有一些老人坚持认为,既然大家回到故乡,当时撤销理由应不复存在,应该重新恢复朝邑县。但这必定这只是很少数人想法,再过若干年,或许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没有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朝邑县这个名称越来越陌生,也许只有前面提到的朝坂原上留下来的唐塔,残缺的宋祠,清代粮仓诉说着历历往事。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消防图纸报告范文简短(精选20篇)
- 不交协议书保险的范本(大全16篇)
- 自然死亡的护理记录范文 死亡小结护理记录(七篇)
- 喷淋停水申请书 消防喷淋泄水注水申请表(2篇)
- 乡镇矛盾纠纷工作通报范文(实用19篇)
- 社区反诈骗协议书(优秀10篇)
- 体育听课记录大学范文初中 体育的听课记录范文(二篇)
- 2023年学校购买申请书(模板16篇)
- 最新股权赠予协议书父子通用(大全12篇)
- 高层幕墙玻璃更换方案范文 玻璃幕墙更换玻璃(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